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形势分析

时间:2024-01-01 15:4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形势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形势分析

第1篇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总体上讲,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平稳运行的特点,实现了“开门红”。初步预计,一季度全市经济总量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出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位。

⒈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春耕生产全面启动,全市完成春播面积近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以上。及时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一类苗占,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二类苗占,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三类苗占,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改造更新果树经济林万亩,种植优质牧草万亩,种植早春蔬菜万亩。牛存栏量增加万头,达到万头;出栏量增加万头,达到万头;牛奶、禽蛋等畜产品产量分别增长和。一季度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万元。

⒉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总量位居全省第位,增速为第位。完成销售产值亿元,增长。煤电企业产销两旺,一季度生产原煤万吨,增长;发电量完成亿千瓦时,增长。煤电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个百分点。企业改革改制进展顺利,已有户企业制定了股份制改造方案,有户正在调研论证,制定方案;有户需要出售、转让、兼并或联合的企业,方案已经批准,正在开展工作;有户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占年计划亿元的%,增长%。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增个体户户,新注册私营企业户。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万元,占年度调控目标的。

⒊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落实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项,总投资万元,其中续建项目项,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新开项目项,完成投资万元;储备各类前期项目项,概算总投资亿元。重大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平凉电厂二期项目已完成初可研审查;超高压输供电项目已完成选址;西平铁路建设已列入铁道部“十一五”建设规划;万吨甲醇项目已完成可研;兔里坪水库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上待批。重大新开项目全面启动。平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招标;平凉城区电网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崇信县铜城水库开工准备已基本就绪;竹林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灌区工程已通过可研审查;农村沼气项目已开工建设。华砚煤矿改扩建、华陇集团日产吨特种水泥技改等重大续建项目进度加快。招商引资工(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作有了新进展。一季度全市共洽谈各类招商引资项目项,签约项目项,签约资金亿元,落实到位资金万元。

⒋财政金融工作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占预算的,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增长。累计完成支出亿元,同比多支万元,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增长;贷款余额亿元,增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达到亿元,累计支出亿元,分别增长和。

⒌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全面启动实施。市列的个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已有个开工建设,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已有个开工,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已有个开工建设。一季度全市完成城镇化建设投资亿元,增长。

⒍物价指数小幅攀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增长,增速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扬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农村居民由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净增元,达到元,增长。

但是客观地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理想”:

一是部分指标完成年度计划进度不够理想。从完成情况看,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实际进度与时间不同步,即时间已过四分之一,但完成进度达不到年度计划的四分之一。比较突出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期完成亿元,一季度完成亿元,仅占全年任务的。全市生产总值全年预期完成亿元,一季度完成亿元,占全年任务的。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占全年任务的。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占全年任务的。

二是主要指标在全省的排位不够理想。除工业增加值外,其余主要指标在全省排位均不够理想,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增速与去年同期的倍相比,下降较大。如果剔除农村投资这一块,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为亿元,增长,增速仅为全省第八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为全省第八。

三是发展的均衡性不够理想。从工业上来看,轻、重工业运行不平衡,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个百分点;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煤电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其余部分行业增加值和产量有所不降。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县(区)完成增幅大、增速高,情况比较好,但中省投资大幅下降;县区之间也不平衡,增幅最高的华亭县增长了倍,灵台县却下降了。从财政收入来看,全市八个预算单位中,除市级和华亭县收入分别超进度和个百分点外,其余各县差距都比较大。

造成三个不理想,有季节等客观原因,但我认为主观努力不够是主要原因。

二、关于二季度工作

二季度工作总体要求是:扎实开展“百日集中落实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在抓落实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把工作指标放在全省的大盘子中来衡量努力实现“双过半”。各市长要抓督查、抓进度、抓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要抓协调、抓服务、抓落实。

⒈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是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当前,当前粮食生产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高,要集中力量抓好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加强对条锈病等已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力争粮食丰收。二是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特别是要确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政策的落实兑现,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巨型畜牧基地和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在提高打响“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品牌的上狠下功夫。五是加大农村劳务输出,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转。六是加强防汛抗旱工作。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抗大灾的思想,未雨绸缪,早作部署。

⒉精心组织工业生产

一是要紧紧抓住全国电力趋紧、火电工业形势看好、煤炭市场持续旺销的有利时机,突出抓好煤炭、电力、建材等优势行业,确保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二是要着力抓好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确保达到进度要求。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度,及时研究工业生产和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企业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保障工业企业水、电和原材料等生产供应,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四是要千方百计扩大产品市场销售,防止产品积压,保持产销衔接,努力实现增产增效。五是企业改革要在加快进度的同时,把好清产核资关、资产评估关、预案审核关、职工利益关、企业发展目标关等“五关”,按照进度要求高质量地完成。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工业增加值要确保的增速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力争。经委要认真研究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总体考虑要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今年上半年要拿出方案,力争下半年启动运转。

⒊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二季度是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对于能否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至关重要。今年一季度的工作不够理想,给二季度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发改委要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在第二季度有一个大的突破。对在建项目要抓好协调调度,跟踪服务,督促施工单位充实工作力量,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对已竣工的项目要抓紧验收。对新开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资金,争取尽早开工,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要确保按期开工。协议项目要责任到人,尽快签订合同,投入建设。对争取国家立项的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早日批复。要抓好重点项目的督查严格落实按季通报制度。今年各县(区)要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以上。

⒋着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一是要加强收入调度,依法打击各种偷、漏、骗、抗税行为,依法收取各项规费,防止财政资金流失,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均衡入库确保完成“双过半”。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协调,优先保证各项重点支出。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部门要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为主线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入。要重点加强银政、银企、银校合作,最近组织召开银行和建设口、商贸口、社会事业口和企业的座谈会,通过搭建平台,增进相互了解,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⒌抓好城市和交通建设

“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和平凉城区东西出口改造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除滨河路以外,其余城市建设工程要在月日前全部完工,迎接月份在我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

第2篇

一、20*年全市农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支农政策效应凸现,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增。随着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惠农助民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市各项惠农资金达到4200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产值总量增长突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01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其中:农业产值186442万元,同比增长6.2%;林业产值3790万元,同比增长65.6%;畜牧业产值85870万元,同比增长30.6%;渔业产值2399万元,同比增长21.8%;农业服务业产值1667万元,同比增长58.0%。

(三)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平衡,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年农作物播种面239.3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63.2万亩。

(四)耕地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全年农作物总产量增长明显。夏粮总产量达49.35万吨,同比增长21.6%。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81.55万吨,同比增长28.1%;油料产量1.9万吨;全年蔬菜预计产量88万吨,同比减少7.0%。

(五)畜牧业生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态势平稳。全市农村按照“稳定发展生猪,大力发展家禽,突破性发展草食家畜”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畜牧业。截至20*年8月,全市生猪出栏50.52万头,同比增长18.9%;大牲畜出栏2.97万头,同比增长10.2%;山羊出栏24.46万只,同比增长11.1%;家禽出栏268.44万只,同比增长13.3%;预计肉类总产量55093.1吨,同比增长13.8%;生猪存栏81.54万头,同比增长24.5%;大牲畜存栏7.18万头,同比增长9.8%;山羊存栏41.17万只,同比增长13.0%;家禽存栏419.28万只,同比增长7.3%。

(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稳中有增。据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1—7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52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打工收入又成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重要砝码。今年1—7月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81元,同比增长8.9%。二是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加。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平为496元,同比增长9.3%。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仍然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大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将抵消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据1—8月农资市场价格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1—8月农资价格中化学肥料与去年同期比增幅为8.9%;农用机油比上年同期增幅23.57%。农资价格的上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吞噬”了种粮直接补贴等国家优惠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二是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仍然较低,培训力度亟需加大。据调查,全市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还没有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外出务工的难度加大且单位时间劳动报酬较低。

三是留守农民面临新的问题有待解决。由于外出农民工增多,当前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土地的转让承包问题,以及科学技术推广难、农田水利设施维修难、抗灾救灾难等难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

四是资金问题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对于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高,配合程度高,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的改善需要大量的资金。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管近几年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气候异常,水旱灾害时有发生,对抗击灾害的能力仍然很弱。建议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河堤、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灾害抵御能力,确保有灾不减产,旱涝保丰收。

(二)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途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充分利用国家“阳光工程”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大力培养现代专业农民、现代产业工人和第三产业合格劳动者。要把农民培训与提高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与扩大劳动输出结合起来,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创造农民充分就业的好环境

(三)加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建设。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给予农民大力支持,早日在全市建立起一套直达乡村的科技服务网络,让广大农民从生产、运输、销售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服务。有关部门要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机关,到农业第一线去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并注意利用政策、经济杠杆引导农民扩大种植优质、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引进优质畜牧养殖品种,促进农民转变观念,逐步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加工业转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四.20*年农村经济形势预计及20*年主要经济指标

20*年,全市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41.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6.6亿元;农业增加值22.67亿元;粮食总产量81.55万吨;油料总产量1.9万吨;农民人均存收入3350元。20*年,全市计划农业总产值44.5亿元;粮食总产量92.5万吨;油料总产量2万吨;农民人均存收入3650元。

五.20*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20*年将是全市贯彻落实党的*宏伟目标的第一年,意义非常重大。全市上下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保证。

(一)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搞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继续搞好中低产田改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二是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和我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建立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以及防疫物质保障系统,形成较为完善的动物防疫体系。

(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广大农村用上安全水、放心水。20*年计划解决两个乡镇50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所有的行政村通油路,乡乡建有等级客运站,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出行难问题。三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布局,改造旧村镇,引导农村住宅建设适当集中,优化美化村容镇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搞好扶贫开发。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因地制宜推进扶贫开发。

第3篇

今天下午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类似的会要经常开,要多请一些同志登台演讲。经济形势分析会也可以改换一些形式,不仅是到台上把论文念一遍,可以选几个题目,请一些同志先讲,其他同志对他的观点是否赞成,或者有无其它新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见,可以把会开得更生动。

刚才听了11位同志的发言,总的有三个方面的印象。

第一,不少同志对我省当前经济比较敏感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比如说,对江西目前投资形势,投资增长与经济发展乃至江西崛起的关系,有的同志在发言中作了一定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对江西上半年37.7%的投资增速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结构调整的要求,是否符合经济方式转变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作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第二,许多同志接受到一些新鲜的概念。比如,在国家实施“万商西进”战略过程中,如何把江西打造成万商西进的桥头堡。再如,把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作为我省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形式,这实质上是利用环境承载力带来经济增长,应该说清洁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再比如,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我省支柱产业,目前我省规划的六大支柱产业中究竟有几大支柱产业是建立在我省矿产资源优势上的,这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发言的同志都作了精心准备。有一些发言的质量很高,建议这些同志包括没来得及发言的4位同志将发言稿认真整理,有的可以到报纸上去登一登,有的可以在《发展》杂志上发表,也可以在《发改委信息》上刊发,最后请办公室和综合处将这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稿汇编成册,作为大家刻苦工作、勤于思考的结晶。有的同志准备得格外充分,没有用稿子,讲了那么多数据,刻苦钻研的精神非常可贵。今天发言同志的精神状态都不错,大家在发言中对江西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这次经济形势会也使我有更深的感触。除了发言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代新人在成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发改委的讲台。没有任何东西比干部成长更重要的,这是发改委值得欣喜的事。今后要通过这种形式,促进我委干部的交流,促进干部思想的沟通,增进大家彼此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再谈几点个人体会,我看经济形势分析会这个形式很好。

第一,它会促使我们每一位同志去学习。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不管我们个人会遇到什么境况,学习始终是重要的。学习是每一位同志安身立命的根本。这话看似有些老生常谈,实则不然。学习是衡量一个人成就大小,鉴别一个同志素质高低,决定你在一个单位的作用大小,乃至一个同志成长进步快慢的重要因素。说到底,整个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整个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人非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现在我们学习也没有硬性任务,不像在大学里经常要准备考试,成绩不好影响毕业,在机关里面没有这个要求,这就只能靠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当今社会正处在转轨变型的重要时期,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也许同志间的差距就在愿不愿意学习中拉大。有的同志可能对此不以为然,但实际上到了一定程度,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同人家的差距已经拉大,究其原因就在学习问题上。我们每一个同志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对过去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思想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作为省政府的宏观调控部门,处在这样的位置上,更加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能力。如果对科学发展观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我总感觉学习应该引起我们干部的广泛注意,学习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警醒和深思。学习能够纯洁一个人的灵魂,能够使人变得高尚,变得充实,变得脱离低级趣味,也使你自己变得容易调节周际关系,使同志们对你肃然起敬,感到亲切。一个时刻充满精力学习的人往往是受社会尊重的人,是大家愿意与之交往的人。

第二,它会促使我们每一位同志去思考。对一项工作,对一件事物,对某一个同志,我们都有自己的思考。思考是人与生俱来思维层面的能力。但是思考有对和错,思考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思考有是否与变化的形势相吻合,这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否定——不断思考——不断否定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个人的思考都需要求得验证,验证的最好方式是学习,像今天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也是一种验证。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在脑子里有一个概念,把自己的思考与其它同志的思考相碰撞,求得自己对某一特定事物和一项工作更深刻的理解,这可以通过经济形势分析会能够达到。刚才同志们在发言中讲到“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一句名言,实际上每一位发言者都是有准备的头脑,为了就一个问题发言,他们需要检索、搜集很多资料。可能平时没时间,了解的很少,没有准备的头脑碰撞有准备的头脑,不就受益了吗?不就又会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吗?

刚才有同志讲,江西是矿产资源大省,数十年来已知的矿产资源有160种,其中居全国第一的有13种,素有七朵金花、钨都、稀土王国等美誉。如果再深层次分析,这些矿产资源到底为我省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到底在哪些方面造福了百姓,到底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讲这话丝毫不是否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过去开发矿产资源的路子是不是最合理的路子?是不是要继续沿着过去的思路走下去?现实是资源越来越短缺,甚至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多开采一吨就少一吨,资源将越来越紧缺,我们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不是有比原来更好的路子,是不是把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壮大我省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结合起来考虑呢?无疑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对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些方面仍然若明若暗,并不完全心中有数。所以,省政府提出要把矿产资源整合起来,一种资源、一个产业进行论证规划,有的拿去招商引资,有的用来满足省内工业企业的资源需求,有的需要提高价格控制性开采,有的需要通过实施若干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开发。这就是省政府最近提出一定要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这篇文章。

第4篇

在过去的十年里,煤炭行业在促进经济的发展、拉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新能源行业的崛起以及煤炭行业产能的提高,我国煤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煤炭供过于求的趋势日益明显。煤炭行业要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在确保行业安全、高效、绿色运作的同时,推进产业的调整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行业基业长青,发挥煤炭行业独有的“助推”作用。

二、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

1、市场整体供过于求

(1)市场需求开始下降。在工业活动中,煤炭往往是作为辅助资源用于建材、电力、钢铁等行业,而不是作为直接的工业原料,伴随着这些主要耗煤行业产量的下降,煤炭的需求量自然会下降。

(2)产能的持续扩张导致煤炭供给过剩。在过去的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入已高达124897亿元,相当于建国后煤炭产业总投资的28倍。我国重点建设了蒙东、神东、陕北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其2010年的煤炭总产量达到28亿吨,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87.5%。2010年,全国原煤产量约3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5%,我国原煤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十二五”期间,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资仍持续增加,以2011年为例,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就高达4700亿元。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固定资产投入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导致煤炭产能的扩张和煤炭供给的过剩,然而市场需求却因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等方面的影响,使得煤炭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的状况日趋明显。

2、新兴能源产业的冲击

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发展,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未来十年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将达到2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将达到1000万吨,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状况的同时,也挤压了煤炭行业的发展空间,对煤炭产业构成了一定的竞争,随着新能源的兴起,整个市场对于煤炭的需求将会进一步下降。

3、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1)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受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下滑、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煤炭产品需求下降,煤炭产品价格下滑,众多能源消耗企业对煤炭的进口量持续增加,直接导致国内煤炭销售利润空间收窄。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上半年累计进口煤炭3080万吨,同比增长73.7%,占全省煤炭调入量的37%。

(2)从国内来看,目前,在主要煤化工及下游企业整体开工率不足、库存持续增加、行业面临整体亏损的情况下,有些地区相关部门出台煤炭资源开发转化率达到50%以上的政策要求,导致相关煤炭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投资建设煤炭下游产业。

4、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在过去的几年间,由于部分煤炭企业的的高强度开采,导致企业煤炭资源频临枯竭,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转型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同时,企业效益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到少数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大部分企业出现亏损,资金流陷入极为紧张的境地。

5、流动资金匮乏

经营效益的下滑必然影响了资金供给,进而不利于企业的研发和拓展经营。货款回收中现金比例下降,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随着煤炭供给过剩、价格持续下滑问题的日趋显现,煤炭企业逐步陷入经营困难局面。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下滑的现状,大部分煤炭企业采取挖掘内部潜力,探索进行内部的改革和调整,甚至采取竞相裁员降薪的方式减少成本。

三、应对措施

1、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化原则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好市场经济的基础调节作用,以市场化原则深化煤炭行业的改革,打破行业的垄断,加快转变煤炭产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煤炭基地的建设,构建可靠稳定的煤炭供应基地和煤炭洗选加工基地。同时,要改进煤炭的资源管理,开放煤炭市场,鼓励煤炭供需双方订立长期合同,完善全国范围内的煤炭交易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和预警作用。

2、合理开采,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依据资源、环境容量和市场等情况,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做好煤炭的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的协调平衡,科学推进产业转型。各企业还应当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发掘煤炭资源新的价值,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

3、科学调控煤炭生产总量

目前,我国存在煤炭产品积压严重、供过于求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对煤炭的生产总量进行合理地调控。一方面,要坚持依法办矿,深化“打非治违”活动,加大煤炭总量调控力度。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要加强行业自律,特别是要发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维护市场稳定、促进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的积极作用,防止煤炭市场大起大落现象的发生。同时,煤炭企业要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人追究等各项安全保障制度。

4、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适合煤炭行业的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大力支持煤炭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煤炭企业相关税费的征收,为煤炭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体现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拓宽销售渠道

第5篇

(一)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但能耗强度进一步降低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和各项政策措施的拉动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4.3%、12.2%和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重工业增长16.5%,轻工业增长13.6%。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带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全年煤炭表观消费量接近33.9亿吨,同比增长10%;石油的表观消费量为4.49亿吨(其中原油4.4亿吨),同比增长12.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4%;全年全社会累计用电量为41923亿千瓦时(其中线损为24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6%,电力需求弹性为1.4,单位产值用电量同比上升3.9%。

动态地看,2010年的能源消费增幅呈前高后低的态势,除了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外,能源消费量增幅逐月走低。如图1所示,全社会用用电量增长率从1月份的40%逐月下调到12月的3%。导致能源消费增幅前高后低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的基数前低后高。此外,2010年下半年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的过快增长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能源消费增幅。

尽管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但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费量则有所降低。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攻坚时期,为确保实现能耗强度下降20%的约束性目标,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以减少能源消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9%,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下降4.1%。“十一五”期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约19.06%,年均下降4%,基本实现既定的目标。不过,我国的能耗强度仍是世界平水平的2.3倍,大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

(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0年,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稳步推进。煤炭产业加快产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在产能总量上超过32亿吨,在结构上进一步得到优化。石油方面,原油产能有所增加,超过2亿吨;油气管道建设取得新进展,随着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段开工建设,我国西南地区油气资源陆路通道开始打通。

电力方面,2010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051亿元,比上年降低8.45%,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41亿元,比上年降低4.26%;电网投资完成3410亿元,比上年降低12.53%。2010年,水电完成投资791亿元,火电1311亿元,核电629亿元,风电891亿元。2010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9127万千瓦,其中,水电1661万千瓦,火电5872万千瓦,核电174万千瓦,并网风电 1399万千瓦。截至2010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96219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134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70663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1082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107万千瓦。2010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分别为37140千米和6084千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58亿千伏安。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公用变设备容量分别为44.27万千米、19.74亿千伏安,其中,500千伏等级线路回路长度、公用变设备容量分别为13.20万千米、6.98亿千伏安;750千伏等级线路回路长度、公用变设备容量分别为7493千米、3660万千伏安。

(三)能源生产创新高,资源约束进一步凸显

在强劲的能源需求带动下,2010年国内能源生产快速发展,能源产量创下新高。原煤产量32.4亿吨,同比增长9%。原油产量2.03亿吨,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增幅7.1%为今年来最高增速;原油加工量达4.23亿吨,同比增长13.4%,创十年来最高增速;全年汽油产量7675万吨,同比增长5.1%,煤油1715万吨,增长15.3%,柴油1.59亿吨,增长12%。天然气产量达9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5%。发电量4228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6863亿千瓦时,核电768亿千瓦时,风电500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重为19%。

能源生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凸显。根据BP2008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经济可开采的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石油21亿吨,天然气24600亿立方米。据此测算,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只有35、10和25,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9%、24%和42%。资源约束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石油,即使保持现有开采规模,也只够再开采10年,能源瓶颈已近在眼前。

(四)能源对外依存度加大,能源安全形势进一步严峻

2010年我国能源进口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煤炭进口量为16478万吨,同比增长30.98%,进口额169亿美元,同比增长60.1%;煤炭出口量为1903万吨,同比减少15%;煤炭净进口量1.46亿吨,同比增长41%。原油进口量为23931万吨,同比增长17.5%,进口额1352亿美元,同比增长51.4%;成品油进口量为3688万吨,基本与上一年持平,进口额223亿元,同比增长31.3%。全年进口LNG934万吨,同比增长75%,首次进口管道天然气44亿立方米。

能源进口增幅都远大于能源消费量和国内能源生产量的增长率,除了石油进口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外,煤炭与天然气也步入大量进口的行列。大量的能源进口加大了我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使能源供应安全形势进一步严峻。当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4%左右,加上成品油进口,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5%;煤炭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4%和15%。

(五)能源价格普遍上涨,部分品种出现供需缺口

在强劲等能源需求的带动下,2010年我国能源价格普遍上涨。首先,进口能源的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煤炭的平均进口价格为103美元/吨,同比上涨22.3%;原有的平均进口价格为565美元/吨(约76.8美元/桶),同比上涨28.9%;成品油的平均进口价格为605美元/吨,同比上涨31.6%。

进口能源的价格上涨带动了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煤炭方面,秦皇岛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的价格在最高的时候突破了800元/吨;主要电厂煤炭的到厂价格与2009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平均每吨煤炭的到厂价格提高了100元以上,最高的时期每吨上涨超过200元。

石油方面,综合考虑国际市场油价持续震荡上扬以及国内油品需求变化趋势,2010年我国对成油品价格进行了4次调整:2010年4月14日,成品油价格每吨均上调320元;2010年6月1日,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下调230元和220元;2010年10月26日,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上调230元和220元;2010年12月22日,汽油、柴油每吨分别上调310元和300元。目前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7730元和6980元。

天然气价格方面,2010年6月,发改委对天然气出厂价格进行了上调。发展改革委将部分油气田一、二档气价进行并轨,取消了价格“双轨制”;进一步扩大价格浮动幅度,允许供需双方以出厂基准价格为基础,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要求各地原则上按照与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低于0.75∶1的比价关系理顺车用天然气价格,保持车用气的合理比价。还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天然气销售价格。随后天然气出厂价格提高在各地区纷纷开展,但是11月 以来,发改委为稳定物价,并考虑国内通胀问题可能影响CPI等因素,决定暂缓天然气价格上调。但是天然气价格上涨的趋势今后将越来越明显,以后每年可能上调5%-8%。

尽管能源价格普遍上涨,但并没有实现能源供需平衡,电力和柴油都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电力的供需缺口主要是由于各地政府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指标而采取“拉闸限电”的突击式行动导致的。不过,即使在多个省份进行拉闸限电、甚至限制居民生活消费用电的情况下,2010年全年的用电量增长率仍高达14.56%,这反映了电力需求的强劲。当然,强劲的电力需求与现有的电价体系有直接的联系。另外,柴油供需缺口是2010能源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特征。“柴油荒”反映了现有的成品油定价体制不能很好地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2010年能源经济发展的新问题

面临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等多种宏观经济目标,2010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能源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一些新问题。

(一)“节能减排”供给管理力度加大,需求管理有待完善

在经济形势复苏的带动下,能源需求全面恢复到金融危机冲击前的水平并再创新高。与此同时,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也空前加大。特别是面临着实现“能耗强度下降20%”既定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受此影响,能源消费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特别是9月份以来,能源需求逐步走低,煤炭产量增幅降到10%以下,用电量增幅降至9%以下。当然,今年以来能源增幅前高后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不同时期基数前低后高。为了剔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2008、2009年能源需求波动的影响,把2007年作为基数分析电力消费走势可以发现,单月用电量的增幅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这表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特别是突击式的拉闸限电对于一直能源消费总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过,当前政府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做法主要采取控制能源总量的做法,属于供给管理。比如,通过拉闸限电来控制电力消费量的过快增长。供给管理政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改变能源需求,虽然在短期内控制了能源消费总量,但却没有控制能源需求总量,而只是通过行政手段制造了供需缺口。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一方面,强大的需求总是会通过各种市场途径来寻求供给,使得政府政策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管理政策一旦松动,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必然反弹。

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任务,光靠控制能源供给总量难以实现目标,需要供给和需求管理双管齐下,有其是加强需求管理,调节能源需求总量。其中,最为根本的在于理顺能源价格,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以及社会承受能力的能源价格体系,运用市场价格机制来调节能源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激励企业改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才能切实调整产业结构。

(二)“柴油荒”蔓延,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待理顺

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这是2010年能源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特征。此次柴油的供需缺口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包括:(1)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价格倒挂,地方炼油厂炼油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下降,出现减产甚至停产。(2)9、10两个月国内秋收、捕鱼,农用使得柴油消耗量大增;(3)社会上出现囤油投机,成品油隐性消费显性化;(4)国内部分炼厂七、八、九这3个月曾出现大规模检修,以致供应减少;(5)部分地区为完成节能降耗指标开始实施大面积拉闸限电,企业不惜重金购买柴油发电机保障机器运转,发电用柴油需求激增,等等。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柴油市场的供不应求,不过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成品油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价格杠杆失去其调节供需的作用,无法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际上,继2009年成品油供过于求之后,2010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0963万吨,而成品油产量已达1.22亿吨。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2102万吨,同比增长23.4%,其中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万吨,柴油出口36.81万吨,同比增长25.3%。去年前9个月成品油产量增幅明显,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了消化库存,完成季度销售任务,拼命加大出口,不断向商务部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甚至不惜低价出口。那么,为什么柴油就从前9个月的加大出口消化库存,转向到处油荒呢?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石油行业的价格管理体制。第一,根据当前试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种滞后的价格自动调整机制催生了囤积居奇的行为,几乎每一次临近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打开前,都会有人囤积柴油以获利。第二,滞后的价格调整使得炼油企业缺乏在需求高峰期加大供给力度的激励。第三,零售价格管制使得价格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调整,不能通过价格杠杆来有效调节需求。第四,价格倒挂,进口商进口积极性下降,不能有效利用国际资源调剂国内紧缺。

由此可见,解决柴油荒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成品油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供需、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另外,应该改革成品油进口配额制度,放宽进口限制,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来调节国内的供需。

三、2011年能源经济形势展望

(一)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但增速可能回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都比较高,会带动投资需求的增长,2010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较快,也预示明年投资增长后劲较足。另外,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以及政府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措施将会促进消费增长率保持甚至略快于2010年的水平。总体上看,2010年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不过,随着4万亿投资的退出,以及管理通货膨胀,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从紧的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将抑制投资需求,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将抑制投资需求过快增长,预计2011年投资增长率将略低于2010年的水平。另外,受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长将会明显回落。由此判断2011年的GDP增长率会低于2010年的水平,预计为9.5%。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区为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的能耗强度下降20%的目标而关停的生产能力将重新开工生产,相对于2010年第4季度,预计上半年能耗强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不过,基于“十一五”能耗强度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期间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具有长期效应的节能减排措施。根据“十二五”期间能耗强度降低17%左右的目标,如果分解到每一年,年均能耗强度需要下降3.6%,但是,考虑到开局之年,预计2011年单位GDP的能源消费量将下降3.3%,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4.4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考虑到2010年四季度的能源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2011年四季度的能源需求增幅将出现一定程度的“翘尾”现象。预计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为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电力需求弹性回落到1左右;煤炭消费量将超过35亿吨,原油消费量为4.6亿吨左右,天然气消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总量预计将达到1300亿立方米。

(二)能源供需总体平衡,中部地区可能偏紧

“十一五”期间,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较快增长,煤炭、电力、成品油更主要能源产品新增产能持续较快增加。2010年底我国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9.6亿千瓦,为国民经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提供了足够的装机容量保障,制约电力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电煤的有效供给问题。随着煤炭价格逐步与国际煤炭市场价格接轨,澳大利亚、印尼和南美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国和企业逐步加大对中国的煤炭出口量,成为国内煤炭生产的有效补充。油气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油气战略通道建设、炼油能力建设和油气储备建设,为满足油气需求提供保障。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11年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

不过,从区域方面看,在能源供需总体平衡的同时,局部地区的能源供需形势仍然偏紧。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经济结构加快调整,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而我国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已有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服务于东部发达地区的用能需求。因此,需要密切关注中部地区的能源需求走势。

(三)能源价格呈上涨趋势,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能源价格的“历史欠账”和强劲的能源需求将推动能源价格继续上涨,特别是随着进口能源所占比重的提高,受极端天气、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和美元贬值的影响,进口能源价格的上涨将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

煤炭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发展经济将是各级政府的主旋律,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也将会有所松动,由此将带动煤炭需求的增加。而在供给方面,煤炭企业重组的进一步推进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进一步实施将会减缓煤炭产能的增加速度。由此判断今年煤炭价格看涨。国际煤炭价格的上涨也将推高国内煤价。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能源需求也逐步复苏,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煤炭需求持续旺盛将推动国际煤炭价格逐步上涨。另外,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美元贬值,从而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煤炭进口价格上涨,这会进一步减少煤炭的进口需求而推高国内价格。将于2012年7月开始增收的澳大利亚资源税一旦正式形成最终方案,这种以成本转移为目标的煤价上涨可能会提前来临,预计在2011年下半年就有可能开始产生效应。国际煤价在2011-2012年存在超预期上涨的可能,而在中国进口量维持高位的背景下,国际煤价上涨很容易传导至国内。

在煤炭市场价格看涨的背景下,电煤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尽管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明确要求2011年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的水平,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不过在煤炭产业已经逐步趋于市场化的条件下,煤炭行业国家限价令的效果并不明显。比如,2008年6月和8月,国家发改委曾连续两次限制煤炭销售价格,直至2009年1月解除煤炭限价令,从效果来看,这两次限价均未能抑制煤价上涨。由于现在的市场价比较高,卖给市场比卖给合同电企更赚钱,所以煤炭企业经常以生产、安全原因来减少重点合同煤的供应,使得发电企业只能采购高价市场煤。另外,在价格限制下,煤炭企业供应给电力企业的电煤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过高的市场煤价使得煤电双方的分歧不断加深,从而导致电煤供应难以保障。基于此,我们判断2011年的重点电煤合同实际执行价格将会在2010年的基础上上调30/吨左右。如果届时电价不能得到有效疏导,火电企业的亏损面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电力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第6篇

一、一季度全市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各地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2.68亿元,同比增长7.1,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69元,同比增长13.5。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三农”问题引起

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三)种粮积极性明显调动,粮食生产开始回升。

(四)产业、市场、政策等有利因素较多,农民增收态势良好。

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一季度我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对照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9.8(扣除物价因素)的形势和去年同期增长14的水平,我们不能满足,更不能盲目乐观。特别是对照全年招商引资实到外资1亿美元、实到内资10亿人民币的目标要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需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加倍努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针对面临的形势,应该把握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当前面临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要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在指导思想上要继续牢牢把握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当前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紧紧抓住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处理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今年以来,全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粮食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回升,粮食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高度重视,各级都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因此,抓紧抓好粮食生产既是当前围绕农业农村工作中心任务,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地要努力通过落实政策、保护耕地、制止抛荒、改善条件、加强服务等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实现农民增收。

二是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系,继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粮食是我市主要传统产业,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大内容,提高粮食产业的经营化水平,涉及千家万户农户的利益,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发展粮食生产同提升农业产业化并不矛盾。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仍然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不断拓展农业外资的领域和空间,努力扩大农业招商引资成果。

三是处理好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的关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收入、致富农民,除了发展农业本身之外,关键还在于加快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大转移。要继续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大发展,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大力实施百万农民技能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职业技能,努力扩大农民就业机会,不断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三、当前要注重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保护耕地、完善延包、制止抛荒。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精神,落实好“五个不准”政策。当前,要立即停止在基本农田上进行植树造林、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等建筑物的行为。已经种植和建设的,要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限期纠正。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严格按国务院《紧急通知》精神规定道路绿化用地。

做好土地承包关系的完善工作,在《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框架内抓好稳定、规范、维权、发展四个方面的重点。通过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土地依法征用等各种程序和手续,搞活土地经营权,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土地效能的充分发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坚决制止全年性抛荒,努力减少季节性抛荒。特别要加大对征而不用而导致全年性抛荒现象的查处力度,对闲置一年的建设用地,收取闲置费;凡抛荒二年、没有开发使用的土地,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决收回、妥善处理。对建设用地征而不用的情况,请市国土部门抓紧组织调查,并切实加强对查处工作的指导。对季节性抛荒现象,要在认真做好政策宣传的基础上,通过各有关部门的优质服务,鼓励农民扩大粮油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请市农业局抓紧对季节性抛荒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切实重视水利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提供良好环境。

尽管几年来,我市水利防汛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防汛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洪涝多发的大气候没有变、外排不畅的大格局没有变、广大农村区域防洪设施薄弱的状况没有变。各地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牢固树立防汛防旱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起肩负的重要责任,认

真抓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在加强检查、消除隐患的基础上,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保证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险情预测、预案操作、工程调度等各项工作全面到位,确保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三)落实既定政策,重视畜禽防疫,发展畜禽生产。

加快发展畜禽生产,努力做大畜禽产业,是今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一是要认真落实好既定政策。目前,禽流感疫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各地要在对前阶段各项扶持政策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逐项加于落实,促进家禽业尽快恢复健康发展。二是要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报告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动物疫病防治制度和措施,切实阻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严防畜禽疫病传播。特别要重视生猪w病的防治,切实做好有关工作。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加强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对兽药残留超标、使用违禁添加剂、饲料的畜产品坚决杜绝上市,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春耕备耕等有关工作。

第7篇

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科学分析,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一)经济发展态势较好。

一是经济指标比较好。增速位居韶关前列的主要经济指标有*项,其中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等*项指标在韶关各县(市、区)排名第*,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管理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等*项指标排名第*,规上工业增加值、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地税税收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项指标排名第*。增速好于预期的指标有*项,其中,住宿业营业额比预期高*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比预期高*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预期高*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比预期高*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去年同期的指标有*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二是市场消费回暖。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接待游客*万人次、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增长*%,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增长*%。

三是投资增长回升。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增长*%,同比增加*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投资增长了*%,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倍。多个重点项目推进加快,*项目已开工建设主厂房,*项目完成投入*亿元,*纸业本色纸技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正在进行试产。这些都表明接下来工业增长潜力比较大。

四是经济效益提升。

上半年来源于我市财政的财政总收入*亿、增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增长*%。“两税”税收收入*亿元、增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增长*%。

五是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增加值(*亿元)占GDP的比重为*%,同比提高*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稳增长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占GDP比重为*%,房地产业和其他营利业比重均有所提升,分别占GDP的*%和*%,同比提高*和*个百分点。

(二)*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

总体来看,上半年*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较为理想,其中*项落实较好,*项基本落实。其中,稳增长方面,食药监局负责培育*家限上餐饮业“四上”企业工作已全部完成;旅游局负责培育*家限上住宿业“四上”企业已完成*家。

工业商贸方面,zf办(金融办)负责培育*家企业挂牌上市工作,已完成*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经信局负责的*纸业本色纸项目已于本月试产;发改局负责的*项目已完成投资*亿元,为全年计划的*%。其它方面,*镇负责的主街道立面改造工程,已完成*%的总工程量;水务局负责的省山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投资*万元,治理河道*公里;交通局负责的*至*公路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路基建设,铺设路面*公里;等等。

(三)多项工作成效较好。

一是筹资、融资工作成效显著。主动借势借力,多渠道筹资、融资,有效解决了困扰项目建设的资金瓶颈。成功申报zf债券项目*个、金额*亿元,置换债券项目*个、金额*万元。同时积极与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沟通,已经授信和即将融得资金*亿元,正在洽谈的有*亿元。

二是园区发展加快。

园区一期提质增效明显,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新材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置换“僵尸企业”*家。二期招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引进*电梯项目。

虽然上半年工作取得了不错成效,但客观分析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经济指标低于预期目标。如:GDP增速低预期目标*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低预期目标*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低预期目标*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预期目标*个百分点等。

二是部分重点工作进度较慢。

*项重点工作,除*项因其他原因暂缓实施外,还有*项落实不力。

三是工业发展困难较多。

受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提高*%,给工业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个百分点。

四是投资增长形势比较严峻。

受天气、用地、征地拆迁等要素影响,致使多个重点项目进展缓慢,上半年仅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亿元)的*%。

五是财税增收压力巨大。

受经济下行、“营改增”等政策的影响,对比一季度,“两税”收入增速下降了*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财税增收目标难度很大。

二、坚定信心,合力攻坚,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

稳增长是当前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只有经济稳步增长,结构调整才有动力和支撑,民生改善才有基础和保障。年初,在制定《重点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时,市委、市zf就把稳增长工作放在第*个版块,这就说明市委、市zf是非常重视稳增长工作的,希望各相关单位提高认识,抓好落实。

一是全力完成经济指标任务。

对未达到预期的经济指标,分管市领导与相关部门务必要进行认真分析,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困难有哪些,想方设法弥补欠账,尤其是生产总值与预期目标、全年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统计局一定要牵好头,分解好工作任务,会同其它经济部门共同努力,确保三季度达到预期目标;对已达到或高于预期的经济指标,分管领导与相关部门也不能松懈,加强监测。

二是全力落实*项重点工作。

*项重点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领域,落实这些工作对于推动经济稳步持续增长、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工作年底是要算总帐的,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加以重视,尤其是上半年进展较慢的工作,执行组长、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要认真查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加快推进工作,确保如期完成。

三是加快培育“四上”企业。

新增“四上”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之一,也是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和为科学发展考核争分(分值2分)的工作。各相关部门尤其是进展较慢的责任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想方设法挖掘培育的对象,推动“四上”企业新增工作,确保在第三季度完成净增*家的目标。

(二)全力以赴抓产业。

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首先要举全市之力促进园区发展。一期要加快“僵尸企业”盘活步伐,力促在建企业早日建成投产,壮大园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已成功置换了*家闲置企业,年内还要盘活*家,园区管委会要加快推进。二期继续抓好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发挥园方公司投融资作用,争取融得更多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提升承载力。加大二期主导产业变更工作跟踪力度,力争早日得到省zf的批复。另外,园区管委会还要加强与二期开发商的沟通对接,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其次要跟紧其它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推动*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主厂房结构封顶。继续跟进犁牛坪风电项目,力争*月并网发电。协助*水泥项目解决瓶颈问题,力争年底点火投产。认真做好*纸模新增生产线的跟踪服务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建设并投产。加快金叶包装二期项目征地工作,务必于8月底完成,尽快促成其开工。

上述项目是今年的重点工业项目,各相关部门尤其是牵头单位一定要认真负起牵头责任,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项目按节点时间有序推进。经信局等部门还要积极协助企业向上争取技改资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要尽快出台我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文件,落实企业扶持政策;要制定“暖企方案”,摸清现有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由市领导挂点协调解决;要建立真正管用的产业发展顾问团,为全市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要加快电子商务创业园开园和农村电商建设步伐。金融办要以*上市为突破口,鼓励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市商务局要加大招商力度,充分研究好土地、环保、项目准入、产业链等问题,以自身优势精准招商,提高招商质量。

二是全力做好烟叶收购工作。

烟叶收购已于本月*日开磅,烟办及烟区镇务必要全力做好收购工作,烟草公司、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要扎实做好打私工作,以保证全面完成烟叶收购任务。

三是强力推进“旅游旺市”战略。

下半年是我市旅游业的黄金时期,要抓紧这一时期,切实把旅游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放大旅游经济效应。加快推进*等旅游公路建设,继续完善*的配套设施,大力整治景区秩序,精心打造一批农家乐特色品牌——“*”,推动*等酒店加快建设,不断提升接待能力,全力打造一个让游客“心情好”的旅游环境。精心组织姓氏文化旅游节接下来的系列活动,尽快启动百姓堂建设,进一步擦亮“姓氏名都”名片。跟进*等景区建设,打造旅游新亮点,提高旅游竞争力。

(三)凝心聚力补“短板”。

当前,我市发展中还存在着城市功能不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等级较差、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短板,接下来,我们要全力补齐发展“短板”。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雄乐高速雄信段和省道*线东段、城区段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促国道*线示范路*月动工建设,不断提升公路等级。条件已经成熟的*条旅游公路尽快挂网招标,另外*条加快推进工可等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交通路网。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

认真抓好北城区扩容工作,积极推进征地拆迁,力争年内全面完成*亩的征地任务。着力推动*等路网以及新图书馆、档案馆的建设步伐,确保如期完成。加快推进新汽车站、火车站站前路商业客栈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进入建设阶段。认真抓好老城提质工作,妥善解决雄州公园征地遗留问题,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年内开园。协助*等重点城建项目尽快完成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中山街等“三旧”改造项目,加快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升级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推动*改造,提升城市功能。

三是加快镇村发展。

各镇(街道)要认真落实“十个一”亮点工作,督促村完成“四个一”亮点工作。*镇要以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同城化步伐;按时间节点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作,加快完成规划评审、招投标等工作,力争年内启动已确定的项目建设。

四是发展民生事业。

确保zf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力争秋季完成新城中学搬迁,年内完成古市中心小学搬迁重建、新城小学改造和启动北城区小学建设。加快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以及部分镇卫生院中医馆、标准化药房建设。扎实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着力推动农村卫生综合整治、“五小”场所建设、农村路灯等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四)大刀阔斧促改革。

以务实态度推动改革,增添发展动力,着力破除发展障碍。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推进党务政务、居家养老、生产生活等公共服务下沉;要推进村民自治下沉,建立真正管用的村民理事会;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将粮种、基本农田、生态林等补贴整合起来投入自然村公共事业建设;要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契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综改革。

二是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改革。

大力推进管养分离,明确城市卫生管理职责,推动中心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垃圾填埋场以及全安等八个镇(街道)环卫运营工作推向市场化,城管局要加紧制定招标方案、实施细则,完善考核制度、退出机制。

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开展“一门式、一网式”zf服务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着力推动公建民营卫生院建设、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尽快理顺财贸幼儿园管理体制,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四是加快融资体制改革。

资金短缺是我市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一定要转变观念,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资金瓶颈问题。现在正是国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窗口期,这个窗口很快就会关闭,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抢抓机遇,加快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沟通,撬动更多资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另外,有项目需要融资的单位还要尽快把项目的基本信息上报至市财政局,以列入zf项目库统一管理。

第8篇

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评价

一季度,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认真落实“两会”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各级各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好于去年同期,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升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济形势分析会不能一般性地摆一摆工作、面上泛泛地说一下就够了,今天的会议不但要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分析形势,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后段工作。

听了各区县(市)和部门的发言,结合宏观形势分析判断,我认为:今年开局虽然好于去年同期,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如果工作抓得更紧更实,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应当更好,经济发展应当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原预计一季度gdp的增速可以达到14%,而实际情况是:工业增速达到了,农业生产开局平稳,三产业增速比较低。按理说,一季度经济增长不会受政策性调整的太大影响,二季度所受的影响要明显些,特别难判断的是三季度;但我市一季度经济就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指标不是很理想,一些方面表现得不景气。这有春节过节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对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重视关注不够。有的负责同志抓工作的力度不大,精力不集中,没有盯住主要经济指标,没有看出工作与目标任务的差距,没有重视指标与工作的关系。如果我们不重视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抓发展的针对性不强,经济工作就很难搞好。同样,如果一个地方不能把这几个主要经济指标抓好,你说这个地方的其他工作搞得很好,那恐怕也只是在讲空话。我们搞经济工作不能唯指标、唯gdp,但高度重视经济指标还是必须的。今天到会的部门很多是专业经济部门,可是有的部门所提供的经济指标数据是经不起推理的。比如,今年一季度我市二产业增长速度达到了23.8%,比去年同期高了三四个百分点,而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的货运量同比下降了7.6%。这就很不符合常理和逻辑,这样的数据肯定出了问题。各部门要认真搞好本职工作,对照相关统计数据,搞好数据分析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各区县(市)也是一样,要搞好经济指标的分析工作,以正确判断经济发展态势,作出科学决策。现在,各项工作任务都很重,但是要分清工作的轻重主次,要认真研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重点工作,各区县(市)的主要领导同志每个月都要拿出几天时间来重点研究经济指标以及经济指标背后的问题。

(二)抓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还要增强。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很复杂,要积极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积极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站在更大的背景下来看我们的发展速度。今年一季度,如果纵向比较,我们的一些指标确实好于去年;但如果横向比较,我们在全省的位置却是往后走了。自己跟自己比,我们的gdp、工业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速算是比较好的,但是,放到全省看,我们增速最快的工业在全省也只能排第八位。这也就是说,在我们增长的同时,人家在更快地增长。更何况我们的基数比较小,增加的绝对量也比较少。全国一季度gdp的增速是11.9%,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比全国平均水平快2到3个百分点才能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而一季度我们gdp的增速只有12.8%,仅快了0.9个百分点。所以,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格局,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主动地想问题,主动地抓落实。特别是要在实际工作和操作层面上创造性地抓好落实。比如税收征管方面,去年我们开展了税收协控联管工作,通过这一创新,收效比较明显,今年一季度地税的各项指标增速都在40%以上。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强调要主动研究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工作发展不平衡。从各地各部门汇报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工作成效不一样,工作发展并不平衡。显然,有些区县(市)和部门还没有对今年的复杂局面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真正把市里确定的目标、指标系统地落到实处。比如投资的问题,有的区县(市)促进投资增长的办法还很有限,没有系统地抓扩大投资的工作。

二、对二季度经济形势的判断

从全国、全省一季度的情况看,今年的经济形势总体上要好于去年。但是,宏观经济形势要比去年复杂得多。一是流动性的问题。现在银根在收紧,流动性将进一步减少。虽然一季度金融工作的开局好于预期,但今年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总体上比去年更为复杂。二是土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制约今年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现在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还没有明显显现,但估计在二季度或三季度会逐渐显现出来。今年中央反复强调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怎样控制新开工项目呢?我看除了审批这道关以外,就是严格控制土地。三是价格的问题。生产资料的价格目前涨得比较快,可能会涨得很高,而过快的涨跌往往使企业很伤元气。四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季度对外贸易加快恢复,进出口增长很快,企业拿到定单的情况也比较好。但如果今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攀升,又会影响到企业的出口。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思考在前,谋划在前。要针对这些问题,在二季度相应地采取一些对策措施,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复杂的形势下,抓好发展很不容易,主要的办法还是加快工作节奏。

三、全面做好二季度的各项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二季度的形势分析。二季度,市政府要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各区县(市)要在每月10日之前,向市政府办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材料,市政府将在每月15日左右召开常务会进行集中点评。第二,要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二季度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项目建设都是黄金期,是我们抓经济工作最重要的时段,对任务过 半、全年经济工作结局也至关重要。市县两级要尽可能减少会议、压缩会议,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抓产业、抓项目、抓环境,取得明显的发展实效。具体来说,要抓好这么几项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今年的工作成效将直接关系到全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要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增长。主要是继续开展“三项行动”,抓好项目新开工;加强项目调度,掌握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及时协调处置,抓好环境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十二五”规划。

(二)全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我们讲的重点产业,是立足益阳发展实际,具备现实条件,符合各地资源禀赋,能够较快见效的产业,像食品加工、装(来源:文秘站 )备制造等产业。关于食品加工业,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条件,发展的机遇和前景比较好,作为的空间很大。要力争在5月中旬之前拿出配套政策,全力支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关于装备制造业中的汽车零部件业,全省在未来五年将会形成很大的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前景很好,现在全省有九个市州都把汽车零部件业作为重大产业在抓,益阳这项工作起步早,目前已经抓出了一些效果,要继续盯紧抓好。

(三)加快三产业发展。三产业发展要与整个经济发展同步,如果增速太慢、发展滞后,就会制约整个经济发展。并且三产业发展与地方财政收入密切相关,在税收体制改革以后,工业项目的税收大部分要上缴,真正留在地方的不多,能够形成地方可用财力的,很大一部分是靠三产业税收。去年,全市汽车消费的本地购买率只有10%;今年一季度,全市购车5326辆,其中3082辆是在本地购买的,占到60%左右,这样一来,汽车购置税就有550万元,是一笔很可观的财政收入。二季度,要深入调研,想方设法促进和扩大消费,全面加快三产业发展。

(四)加快城镇建设。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要同步推进。我们新型城镇化的水平实际上滞后于新型工业化的水平。国家今年将会出台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我们要提前做好调研和规划,不要等到国家的政策出台了以后再来启动这项工作。二季度是市政建设的黄金季节,中心城区的市政建设要全面启动,并且要在施工质量和施工环境上全面加强。各区县(市)都要想些办法,加快县城的建设,提高承载和聚集能力。现在,国家反复强调结构调整,具体到我们益阳怎么调结构呢?我看有两个方面是当务之急,第一是调整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把二产业的比重调高一些,把一产业的比重调低一些;第二是调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减少农民以致富农民,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五)高度关注民生。一是要搞好就业工作。对用工和就业的问题要有实质性的举措。招工虽然是企业的行为,政府不能包办代替,但政府可以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提供信息,政府及时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信息;第二是加强引导,包括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补贴,鼓励企业招收本地职业院校的学生,引导企业关心和重视员工,等等。二是要全面铺开为民办实事工作。二季度,各区县(市)和各部门要及时启动为民办实事的有关工作,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对于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应当是“早做一天、早一天出成效”。

第9篇

预计全镇1-6月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0422万元,完成年度指标的41.22%;产值168000万元,完成指标的48.1%;销售收入167000万元,完成指标的48%,其中纳税销售70000万元,完成指标的38.7%;财政总收入2350万元,完成指标的45%,其中国税收入1800万元,完成指标的43.8%,地方财政收入1000万元,完成指标的50.8%;自营出口5700万美元,完成指标的43.8%。

二、经济运行中呈现的亮点

1、节能降耗,深化工作,成效明显。在去年大规模开展节能降耗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各企业切实抓好节能降耗深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开展节水、节电、节煤等一系列工作,全镇能节约清水6000吨/日,减少污水量6000吨/日,冷却水回用能节约蒸汽155吨/日,节约用电3500度/日,节约用煤100吨,总体上每天节约成本10万余元。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开始起步。针对我镇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镇政府对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历来非常重视。今年以来,该工作已开始起步。美得宝印染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1000余万元,引进绣花机48台,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并参加了上次县政府组织的赴韩国招商活动,打算与韩国公司搞合资,并聘请韩国技术人员,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档次,而新星公司从调整产业结构出发,打算关一个分厂上非纺项目,目前正在考察、调研之中。

3、技改投入趋于合理。目前,我镇有18只项目,共400余亩违法用地正在补办手续。从项目内容上可以看到,我镇的投向趋于合理,基本都是鼓励的项目,其中有2家是农业项目,有2家是电线电缆项目,有1家是水泥制品项目,有1只陶瓷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征地74亩。另外,有1只省重点项目,即新星集团的数控针织服装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征地242亩。

4、有特色的非纺产业技术含量逐步提高,规模不断扩大。我镇有非纺产业五金、陶瓷技术含量较高,规模在不断扩大。如高强度紧固件厂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预计今年销售突破3500万元。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档次较高,最近有1只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已接近美国技术。德西钠公司计划生产整体水泵;富尔全公司也打算做绝缘开关的外壳到生产整个开关;兴立陶瓷厂也想由兴做火花塞内芯到生产整个火花塞。这几家企业已都有所设想,从生产半成品到生产成品,从而来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难点)

通过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结合当前“企业服务年”活动发现,我镇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印染企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只有美得宝公司和新星集团有动作、有设想,其余企业都跨不出这痛苦的一步。我镇印染业有针织业拉动,虽然效益较好,但比起其他地方尚可,所以各企业认识上有差距。

2、由于土地制约,19只项目审批滞后,对我镇今年的技改投入带来很大影响。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土地停止审批后,我镇19只项目的用地到目前还未批下来,严重制约我镇的技改投入。

3、有特色的非纺产业技术含量高,但量的扩张速度太慢,尤其是我镇的陶瓷业,早十多年就是现在这个规模,可以说十多年来基本没有发展。

4、个私经济征税体制不完善,使我镇的个私税收流失,当然这是全县的普遍现象,但我镇个私比例较大,此现象尤为突出。

5、自营出口增长不快,加工贸易很难突破。到5月份为止,自营出口只完成4585.55万美元,增长25.6%,增长不快,而加工贸易只完成67.05万美元,较难突破。

四、下步措施

1、扎实推进“企业服务年”活动。针对走访、调查出来的问题和企业提出来的要求,下阶段我镇“企业服务年”将实施三个活动:即排忧解难活动、座谈沟通活动、外地考察活动。

(1)排忧解难活动。对走访调查出来的困难和问题及对政府的建议、意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要求县政府解决的5个问题已上报反映给县政府,要求镇政府解决的18个问题,由原调查组组长牵头,落实相关办负责解决,对一时确实难以解决的,向企业做好解释工作。

(2)座谈沟通活动。下阶段打算分行业召开座谈会,主要是针织、五金、印染三块,由各经营业主来谈谈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从而来摸清我镇针织、五金、印染业的底细及制订后发展的规则。

(3)外地考察活动。根据与经营业主座谈情况,下阶段的准备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慈溪、宁波等地的先进经验,从而来推动我镇经济的发展。

2、抓好节能降耗深化工作。关于节能降耗工作,一方面企业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去年我们的印染企业已经做得很好,今年主要是做好深化工作,企业之间有好的方法相互借鉴一是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二是节约用煤,减少废气排放;三是节约用电,减少机能损耗;四是节约用地,增加发展空间。

3、抓好结构调整的培育工作。针对我镇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结构调整工作可谓是任重远,并且是困难重重。今年一定要在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一是要加快现有印染企业的产业延钊,产品开发或升级转型,美得宝印染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了48台绣花机,下步还计划引进40台,从而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二是要在企业逐步转型上下功夫。引进新的非纺项目、非污染项目,低能耗、高附加的项目,如机械制造业、食品药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建材业等等,要积极地新上符合绍兴县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三是加大科技创新生力度,开发高档产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从而来调整我镇整个产业结构。

第10篇

一、2011年欧元区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明显下降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按照现价计算,2011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季调之后的名义GDP为2.37万亿欧元,同比增长2.73%;季度环比增长0.68%,年化增长率为2.72%;第二季度GDP季度环比增长0.56%,年化增长率为2.22%。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2011年第三季度欧元区GDP平减指数为122.4,同比增长1.32%;第三季度GDP平减指数季度环比增长0.49%,年化增长率为1.96%;一季度为121.3,季度环比增长0.41%,年化增长率为1.64%。按照不变价格计算,2010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8%,2011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GDP分别增长2.5%、1.6%和1.2%。这些都说明,2011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

从欧元区GDP结构看,按现价计算,2011年第三季度总的消费支出1.87万亿欧元,对GDP贡献率为79.25%,同比增长4.83%;其中,家庭消费支出1.36万亿欧元,对GDP贡献率为57.63%;政府消费支出0.51万亿欧元,对GDP贡献率为21.6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0.45万亿欧元,对GDP贡献率为19.08%;净出口总额0.037万亿欧元,对GDP贡献率为1.57%。分析表明,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增长速度看,按照不变价格计算,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1年第三季度,家庭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1.10%、0.70%、0.60%和0.40%,政府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0.30%、0.50%、0.30%和0.30%,固定资本形成同比增速分别为1.30%、4.10%、2.00%和1.80%,表现出同步下滑的变化趋势。

(二)经济不平衡程度有所加剧

欧元区17国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经济基本面较好的,第二类是经济基本面较差的,第三类是追赶型国家。

第一类经济基本面较好的国家包括:德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芬兰、卢森堡,这些国家不仅经济增长表现良好,而且呈现出了较大增长潜力。

1. 德国。德国是欧元区经济状况最好的国家。德国经济受欧债危机影响有限。德国主要问题是生育率太低。

2. 荷兰。荷兰是欧元区中较为成熟的经济体,其整体经济状况略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荷兰问题是财政支出占GDP之比和财政赤字都略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3. 奥地利。奥地利整体经济状况略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经济活力低于德国,但好于法国和意大利。优势是就业市场表现较好,青年失业率及长期失业率均较低,2002-2010年名义单位劳动力成本上涨缓慢,居民储蓄率较高。但其政府支出占GDP之比较高,而改革意愿较低,不能指望其经济在未来呈现较强增速。

4. 比利时。比利时经济类似于奥地利,其财政赤字较低,居民储蓄率较高,拥有较强的出口倾向,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在1993年进行过较大的财政改革,经济经历一轮较快增长后,2002-2010年间经济增速重回缓慢。

5. 芬兰。芬兰经济整体实力略差于德国、荷兰,其居民负债率较低,而且市场发展受到限制较少,但其政府支出占GDP之比偏高,作为一个小经济体,其出口占比也偏低。

6. 卢森堡。卢森堡凭借欧元金融中心地位,是欧元区中经济最好的国家之一。其财政状况好,经常账户顺差,消费率低,是成熟经济体中经济增长最强的国家,但其过于依赖金融产业,若出现金融危机,则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类经济基本面较差国家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和法国。

7. 希腊。目前,希腊是欧元区问题最大的国家,债务问题严重,优势不多,但自2009年以来的确在国家改革上做了很大努力,至于效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

8. 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发展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的成熟经济体,经济增速和劳动生产率都非常低,2002-2010年,人均工业增加值处于下降之中,国家负债率也比较高,属于亟待改革的国家。

9. 西班牙。西班牙作为一个较成熟经济体,在房地产危机和债务危机中被迫进行重大改革。在上一轮经济增长中,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除房地产之外的其他产业增长率非常低。当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建筑行业工人大量失业,其财政赤字在欧元区中位居最高国家行列。

10. 葡萄牙。葡萄牙是欧元区表现最差的国家之一,但葡萄牙率先进行改革,目前仍处在改革过程中。

11. 爱尔兰。爱尔兰2009年曾遭遇债务危机,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就业率低,劳动力成本高。目前爱尔兰致力于经济转型,由信贷消费型转向出口导向型,取得了初步成果。

12. 塞浦路斯。塞浦路斯是一个小型经济体,除了财政状况略好于希腊以外,其他经济指标均类似于希腊。其负债率较低,单位劳动力成本也处于较低水平。但是经常账户有较大逆差,消费倾向过高,经济增速低,财政赤字突出,出口下滑,改革意图也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13. 马耳他。马耳他是一个小型经济体,整体经济发展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金融危机以来,净出口增长迅速,单位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其财政状况表现较差。

14. 法国。法国是欧元区六个3A评级国家中表现最差的,大多数经济指标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政府支出占GDP之比在欧元区是最高的,财政赤字高企,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速缓慢,就业市场过度保护导致年轻人失业。

第三类国家包括: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15.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是欧元区表现最好的追赶型经济体。当前财政状况好,属出口导向型经济,人力资源有优势,市场自由竞争。但2008年以来,其国内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16. 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拥有追赶型经济体的优缺点,经济增速高,有较强的出口倾向,消费倾向低,但近年来其国内财政赤字增长过快。

17. 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类似于斯洛伐克,也属于追赶型国家,经济增速快,就业状况良好,但在2002-2010年,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财政方面也有不少隐患。

(三)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2010年底以来,欧元区17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总体呈温和上涨趋势。2011年12月CPI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3%,核心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4%,二者较2010年12月份都上涨了0.5个百分点。11月份,欧元区PPI增速为5.3%,较2010年11月上涨了0.7个百分点;PPI环比增速为0.2%。但是,PPI在3月份末达到高点6.8%之后,呈现缓慢下滑趋势,已经下滑了1.5个百分点,反映了欧元区制造业增长的疲软态势。

(四)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居高不下

2011年11月,欧元区季调后的失业人数为1637.2万人,比2010年11月增加了55.6万人。2011年11月,欧元区季调后的失业率为10.3%,一年来增加了0.2个百分点。另外,尽管欧元区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但是工资收入仍然保持了稳定上涨势头。2011年9月,季调后的每小时劳工成本指数同比上涨2.7%,环比上涨0.1%。工资收入上涨有助于增加居民消费,但也增加了厂商的经营成本,对经济增长有着双重影响。

(五)外贸进出口增速双双下挫

2011年11月,欧元区外贸进口共计1.6万亿欧元,同比增长13.49%;外贸出口共计1.59亿欧元,同比下降2.21%;全年贸易逆差113.12亿欧元。2011年11月,欧元区外贸进口1430.26亿欧元,同比仅增长3.6%,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25.5个百分点;外贸出口1491.74亿欧元,同比增长10.2%,比2010年同期下降了14.2个百分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09年欧元区进口和出口双双受到重创,2009年上半年,欧元区单月进口最高跌幅高达33.8%,出口最高跌幅也到达30.0%。在各国政府刺激经济政策作用下,欧元区进出口自2010年1月开始转为正增长。一年以后,也就是2011年1月抵达峰值,单月进口增速得到30.4%,出口增速到达27.9%。随后,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一路下跌,现在仍处于底部徘徊。

二、2011年欧元区货币与金融状况

(一)货币供应量M3增速趋缓

2011年12月末,欧元区17国货币M3供应量余额为9.80万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40%,一年前的同比增长率为2.04%。货币M3加快增长,反映了欧洲中央银行在应对欧债危机和经济增速下滑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12月末,货币M2供应量余额为8.67万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38%,一年前的同比增长率为2.37%。12月末,货币M1供应量余额为4.86万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26%,一年前同比增长率为4.27%。货币M1增速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债务危机蔓延时存款人对经济增长预期谨慎的心理。

(二)市场基准利率先加后减

近年来,欧元区基准利率最高点是2008年7月9日的4.25%。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央行自2008年10月15日一次性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3.75%,一路下调至2009年5月13日的1.00%。其后,欧洲央行维持1.00%的低利率近两年之久。2011年4月13日,为了控制通胀,欧洲央行重启加息25个基点,至1.25%;7月13日再次加息25个基点,至1.50%。但是,更高的利率加重了债务危机国的负担,并拖累了欧洲经济增速,使得欧洲央行不得不在2011年9月暂停了紧缩步伐,并于10月初启动了额外的非常规宽松政策。

2011年11月3日,刚刚上任的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宣布,从11月9日开始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25%。这是他在新任行长上任后的首次货币政策决策。此次降息意味着,欧洲央行决定扭转2011年4月启动的加息势头。12月8日,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基准利率再度下调25基点,至1%的历史低点。欧洲央行下调利率等措施,旨在解决欧元区出现的短期流动性紧张。

(三)欧元汇率走势先扬后跌

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欧元兑美元汇率总体上震荡上行,原因是美联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进而推动欧元升值。欧元兑美元汇率从7月1日的1.2516起步,上涨到8月6日,抵达阶段性峰值1.3277。经历一个短暂的调整,下调至8月24日的1.2628之后,接着是一波较大幅度上攻,11月4日抵达新的峰值1.4215。经历约两个月的回调,2011年1月7日跌至1.2904。2011年春季,欧元兑美元汇率一路强劲上扬,5月4日创下历史新高1.4826,然后横盘整理。

进入8月份之后,美联储实行“买短卖长”的扭转操作,吸引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导致美元升值,加之受到欧债危机形势恶化负面影响,欧元兑美元汇率出现了急剧下跌走势,10月3日跌至低点1.3184,之后经历一个小幅反弹,至1.4183之后调头向下,截至2011年12月30日,达到了1.2951。由于欧洲危机充满不确定性,预计2012年初的欧元汇率仍将延续缓慢下跌走势。

三、中国与欧盟外贸进出口

(一)中国与欧盟外贸进出口概况

欧盟已连续七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经贸合作对双方经济增长都起到较大推动作用。2011年,中国与欧盟累计双边贸易总额5673.28亿欧元,同比增长18.24%。其中,中国累计向欧盟出口3560.96亿欧元,同比增长14.37%;累计进口2112.33亿欧元,同比增长25.37%;累计贸易顺差1448.63亿欧元,同比增长1.40%。这表明,中国从欧盟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向欧盟出口增速,且贸易顺差增速明显趋缓。

2011年12月,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额为501.44亿欧元,同比增长9.37%,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21.29个百分点;向欧盟出口310.24亿欧元,同比增长7.21%,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了11.09个百分点;从欧盟进口总额为191.19亿欧元,同比增长13.08%,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了13.45个百分点;中国贸易顺差为119.05亿欧元,同比增速增长-1.04%,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了9.40个百分点。从短期趋势看,中国与欧盟贸易失衡状况正在逐渐得到改善。

(二)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的突出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双边贸易失衡较为严重。原因是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二是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 。近年来,欧盟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件调查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明显增加。三是欧盟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从经济利益看,欧盟认为,中欧贸易失衡主要是中国奉行不公平贸易政策所致,中国未能完全信守“入世”承诺,特别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不力、对某些国内产业提供保护和扶持、市场开放程度不足等。欧盟旨在以此作为与中国谈判的一个要价手段,获得中国更多让步。当然,欧盟还有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等政治因素的考虑。中欧之间关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争,本质上是欧盟想借助打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牌,谋求自身经济与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三)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建议

第一,扩大中国对欧盟影响力。中国应积极争取与欧盟开展多层次的经贸合作,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G20)这一平台,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提高我国的知情权、发言权和规则制订权,借此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二,正确处理中欧之间的各种分歧和摩擦。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处理好双边经贸关系;期待欧盟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大局出发,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遏制贸易保护主义,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高科技产品与技术的交流合作创造良好环境。中国也应积极优化中欧贸易结构,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从欧盟进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状况。

第三,为双方企业创造长期、稳定、可预见的环境。目前,中欧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潜力很大,应创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与货币、金融合作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四、欧元区经济未来走势展望

(一)未来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2年1月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2011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6%,预计2012年为-0.5%,2013年为0.8%;其中,2011年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经济增速分别为3.0%、1.6%、0.4%和0.7%,预计2012年分别为0.3%、0.2%、-2.2%和-1.7%,2013年分别为1.5%、1.0%、-0.6%和-0.3%。这表明,2012年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人们期待欧洲央行及各国政府出台积极的政策,扭转欧元区经济下行趋势。

2012年1月13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下调9个欧元区国家的信用等级,法国失去了AAA信用评级,进一步加大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风险。具体而言,法国和奥地利评级下调一档,失去AAA最高评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塞浦路斯四国评级被下调两档,意大利评级从A被下调至BBB+;西班牙评级从AA被下调至A,葡萄牙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的BB。德国AAA信用评级得到保留。

2012年1月27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也宣布下调5个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惠誉正式下调了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斯洛文尼亚和塞浦路斯的信用等级,降低了爱尔兰的前景。意大利信用等级被下调至A-,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被下调至A;比利时被下调一个等级,降至A;塞浦路斯也是如此,降至BBB-。爱尔兰保住了BBB等級,但是惠誉将其前景展望为负面,表明不久可能被降级。

进入2011年以来,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几乎呈单边下行走势。2011年12月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6.90,服务业PMI为48.3,都处在50%分界线以下,分别较1月份下降了10.4和7.6个百分点。11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为93.7,较10月下降了1.1个点,为连续第九个月下跌。

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各个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也是总体上呈现单边下降趋势。11月欧元区工业信心指数为-0.73,下降0.8个点;零售业信心指数为-11.0,下降1.3个点;服务业信心指数为-1.7,下降1.8个点;唯有欧元区建筑业信心指数为-24.8,上升0.3个点。12月,欧元区投资者信心指数为-24.0,较11月下降2.8个点,为连续第六个月下跌。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21.2,比11月下降了0.8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未来欧元区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预示着2012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出口和物价水平都将呈现缓慢下行走势,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经济衰退风险明显加大。

(二)陷入衰退的原因分析

欧元区经济由于受欧债危机的深刻影响,充满着不确定性。目前,有关欧洲危机的各种救助方案相继出台,但总体上都属于缓兵之计,人们期待看到解决根本问题的制度改革方案。从2011年第四季度欧盟峰会就三大议题达成共识和签署财政新约看出,救援能够暂时缓解市场恐慌,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财政巩固是解决危机根本之策,但短期内客观上会使危机持续时间更长;欧元区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货币政策与经济趋同要求的矛盾是造成小国财政危机的重要因素,需要统一各国财政,但是短期内并不具有可行性。欧债危机本质是财政危机,救援只能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而并非治本之策。

2010年5月第一次实施救援,一年后再次出现债务危机,说明缓解市场流动性是治标不治本。要扭转财政状况,则需要持久的财政巩固努力。但是,由于债务危机爆发后经济增长受到影响,财政收入下降,限制了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空间,重新实现财政平衡更需要时间。欧洲央行一贯坚持审慎的理念和对货币供给自律,偏紧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巩固政策延缓了欧洲经济复苏步伐,扭转财政状况则需要更长时间。另外,从财政支出看,由于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例大、刚性强,压缩财政支出空间较小,降低公共债务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成员国财政监督缺失,是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虽然欧元对入盟国家加入时的财政状况做了明确规定,但入盟后欧元区监管缺失成为此次危机爆发直接原因。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多重威胁,欧元区松散的、各自为政的财政制度制约了一些应急政策制订和实施。各国对欧元各有所图,只想从中获利,不想承担更多责任。

加之,各国经济总量差异大、结构差别明显、发展模式各异等因素,人口老龄化与高福利低收入问题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导致欧元区经济分化日益严重。欧债危机以来,欧元区一直努力加强各国财政政策协调,但是收效甚微。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欧元区统一、集中的财政体系和政治制度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目前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果。最终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显然是任重道远。

(三)未来政策取向

近年来爆发的欧债危机,本质是欧元区部分国家出现的财政危机,本应由危机国政府自行处理,但由于这些国家丧失了独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几乎陷入绝境。按常理,欧洲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欧洲央行应该充当最后贷款人,为陷入困境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在欧债危机初期,欧洲央行确实直接进入二级市场购买这些问题国家的国债,这种通过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办法遭到了德国反对。

理论上,作为一个发钞机构,欧洲央行能够无限地买入欧元区国债。一旦市场相信欧洲央行有这一意愿和能力,必将极大地缓解市场恐慌情绪,且使得后续的银行注资和债务重组变得较为容易。但是出于道德风险和通胀考虑,德国不同意让欧洲央行扮演这一角色。因为这给欧洲各国传达了一个错误信号,会诱导各国政府继续过度发债,最终都将由欧洲央行埋单。于是,欧洲央行拿出一个替代性方案,即EFSF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EFSF扩张需要从金融市场融资,操作细节尚不清楚。不久前,标准普尔公司将EFSF信用等级由AAA下调至AA+,德国政府也表态,对增持EFSF债券持有保留态度,这些都增加了欧元区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

第11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衡较快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7亿元,同比增长23.0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较快,累计完成46.1亿元,同比增长40.22%,增速高出轻工业31.7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72.43%;集体企业累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3.27%;股份合作企业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0.87%;股份制企业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25.9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16.7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22.43%。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较快,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53%,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工业企业。

2.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1-8月份,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97.37%。前七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1.6亿元,同比增长27.55%,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3.69%,同比提高9.69个百分点。

3.三大需求拉动强劲。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9.9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建设项目投资84.5亿元,占到全部城镇投资的84.6%。分产业看:一产完成投资5600万元,同比增长-39%;二产完成投资576470万元,同比增长64.6%,其中工业投资531963万元,同比增长65.1%;三产完成417402万元,同比增长14.4%。1-8月份,施工项目454个,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2个。新开工项目413个,增长44个。

——物价涨势温和平缓,消费需求稳中趋旺。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7.1%,居住价格上涨6.9%,农资价格上涨4.8%,其他类商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或略有所下降.随着物价涨势的日趋平缓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市消费市场日益活跃。前八个月,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30元,同比增长16.6%,增速较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8.2亿元,同比增长15.3%。分销售行业看:1-8月份,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8.3亿元,同比增长14.8%;餐饮业实现8.8亿元,同比增长21.4%。

——出口需求继续下滑,利用外资形势喜人。1-7月份我市累计完成出口总值3.40亿美元,同比下降12.32%,在前6个月的基础上又下降了9.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1-8月份,外商直接来衡投资7564万美元,同比增长74.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了37.1个百分点。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864万美元,同比增长74.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8.8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体来看,前八个月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良好,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整体经济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如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工业企业亏损较多、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强化投资导向作用,提升经济发展的后续能力。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放宽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民间和外商投资,在保证二、三产投资的同时,加强对一产的建设投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培植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渐形成一个以主导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服务业全面发展的项目建设格局。

第12篇

一、财税形势折射出我省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根据江西省税务部门的统计数据,今年1~5月,我省国、地税收入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其中,国税收入267.45亿元,同比增长73.2%,增幅在中部6省中居前列;国内增值税、消费税收入达205.07亿元,同比增长72.5%;国税局征收所得税32.86亿元,同比增长63.2%;地税收入177.5亿元,同比增长40%,高于全国地税平均增幅5.7个百分点,增幅在全国地税列第7位,中部第2位。国、地税收入的大幅增长,来源于我省经济发展的积极态势。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4.7亿元,增长1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加4.2个百分点,是我省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增幅。

(一)工业增值税、消费税快速增长反映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据统计,今年1~5月,全省工业国内增值税达76亿元,同比增长35%,国内消费税达41.7亿元,同比增长53.2%,反映出我省生产型企业良好的经营态势。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4.5%,同比提高5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567.7亿元,增长51.7%,实现利润125.1亿元,增长1.3倍,实现增加值725.5亿元,增长26.1%。

(二)营业税快速增长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保持强势。

据统计,今年1~5月,我省营业税达81.9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建筑业营业税21.9亿元,同比增长43.8%,房地产业营业税21.9亿元,同比增长86.6%。建筑业、房地产业营业税的突出增长,反映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和建筑业、房地产业项目税收管理的加强。一季度,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8.7亿元,增长24.6%。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850.1亿元,增长24.5%;城镇投资787.7亿元,增长21.3%。房地产开发投资103.7亿元,增长22.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继续保持回暖趋势,销售额105亿元,增长79.9%。

(三)个人所得税的快速增长反映居民就业和收入的较快增长。

今年1~5月,江西省地税局征收个人所得税20.9亿元,同比增长21.6%。截止3月底,我省单位从业人员为293万人,比去年底增加3.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277.2万人,增加3.4万人。一季度,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79亿元,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027元,增长9.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 441元,增长10.7%。这表明我省居民收入有较快增长。

(四)商业国内增值税、车辆购置税、住宿餐饮业营业税快速增长反映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今年1~5月,我省商业国内增值税达26.5亿元,同比增长50.9%,车购税达12.4亿元,同比增长64.5%,住宿餐饮业营业税达2.5亿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5亿元,增长18.8%,增速居全国第4位、中部首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5.3亿元,同比增长36.8%。上述数据反映我省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二、财税状况也反映出我省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通过我省财税状况分析,我们也发现当前全省经济运行中还有一些值得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行业税收结构不均衡,反映我省产业行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我省今年前五个月国税工业税收达到145.8亿元,占国税全部税收55%,第一、三产业国税税收不到一半,说明我省财税收入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一季度,三个产业中,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946.7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621.7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提高6.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1%,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说明我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在省国税重点监控的49户工业企业中,仅有江铃股份、昌河汽车和昌铃九江分公司三家先进制造业,1~5月实现增值税3.7亿元,仅占49户工业企业增值税总额的11.7%。这说明,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薄弱,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过度依赖传统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仍未得到根本扭转;随着国家加大对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将逐步压缩我省部分传统产业的增长空间。

此外,1~5月,我省营业税实现81.9亿元收入,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营业税占到全部营业税的96.3%,而软件业、动漫业、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营业税只占全部营业税的3.7%,这说明我省第三产业,尤其是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未能在经济和税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与中部省份及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我省财税、经济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今年一季度,全国按省份平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633.1亿元,我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77.9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4位,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后。1~4月,我省国税收入以及国内增值税收入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后。一季度,全国按省份平均地区生产总值2 599亿元,我省地区生产总值1 754.7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1位,在中部6省中排名最后。这说明虽然我省财税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在全国省份中较高,但由于经济总量有限、税源规模偏小,我省财税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的加速发展。

(三)与中部省份及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居民增收压力较大。

今年1~4月,全国国税按31个省份平均征收个人所得税5 315万元,我省国税征收个人所得税仅有2 199万元,在中部6省中排位最后。一季度,我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20位以后,均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这说明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赖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调整优化。

三、针对下一阶段我省经济发展调控的财税政策建议

考虑到下一阶段通胀预期压力较大、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较猛等因素,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仍极为复杂,特别是近期我省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省应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继续稳固经济回升势头,提高经济回升质量。2010年,我省财政总收入目标力争达到1 040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2%。围绕这一总体任务,今年全省财税部门应充分运用各种财税手段,既要营造宽松环境,又要确保平稳增收;既要扩大收入总量,又要优化收入结构,不断增强财税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为我省加快崛起夯实基础。

(一)尽快争取环境税试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开启了江西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的发展阶段。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开征环境税,通过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来解决生产的负外部效应问题,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目前,省政府相关部门正积极向国家申请税收政策扶持,争取试点开征环境税,如果今年下半年得到批准,我省应尽快设计和使用环境税政策,以解决当前我国税费体系环保作用不够理想的问题,充分发挥环境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功能,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要求,进一步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我省应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要求,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科学设计。可以考虑从实施长期的优惠税率、运用纳税扣除和投资税收抵免方式合理实施减免税和退税、有选择地实行加速折旧法、实行风险损失补偿制度等方面,设计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包括:认真落实国家支持技术创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企业所得税抵免、加计扣除、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出台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现代服务业税收优惠的具体政策,建立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等等。

(三)财政支出应“有保有压”,确保“民生工程”的完成。

在我省财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强调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支出,压一般性支出,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来抓,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落实“民生工程”,政府既能实现调节收入分配,又可带动消费需求。

针对近期我省遭受历史罕见的洪灾,尤其要做好财力物力的帮扶工作。截至6月23日,全省共有97个县(市、区)1 174个乡镇863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62千公顷,倒塌房屋10万余间,死亡13人,失踪1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1.8亿元。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灾区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同时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银行向灾区重建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等;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出台多种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以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四)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考虑到省级财政实力有限,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对于跨区域的水利保障、交通运输等建设项目以及湖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力争中央财政的倾斜政策;将鄱阳湖流域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争取中央财力支持区域内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同时,还可借鉴BOT(即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TOT(即政府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合约期满后再交回给政府)、PFI(即政府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进行建设和运营,在特许期结束时将所经营的项目归还政府)、市政债券、公共投资基金等国外先进的融资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及外资参与我省基础设施投资,以解决省级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五)关注中央政策动向,努力保障地方财政收入适度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