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2 10:3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1
随着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推动着新型媒体模式的诞生,其中包括微信、QQ、各种网站等。媒体工作人员使用各种媒介进行新闻传播工作,而传播的新闻内容将会在社会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作用就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权力。本文通过对传播者权力生成方面进行简要描述,然后提出对这种权力的监督以及我国新闻媒体应具备的社会责任。
一、传播者的权力生成
(一)生产知识来实现生产权力
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电视、广播、报纸、新闻网站以及各种手机客户端等)通过传播新闻来创造新的知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领域、各个区域、各种类别的新闻经过互联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被新闻受众接受并产生一定的反应。这样一来,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认定就受到新闻传播者观点的影响,由此就将新闻传播者的权力直观显示了出来,即同样的新闻事件,新闻传播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或者描述过程有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知识,进而使受众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体现出新闻传播着的强大权力。
(二)生产价值和意识形态来实现生产权力
目前,在新闻领域,普遍认定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传播者以新闻受众的角度对新闻观点进行描述,以满足受众的心理上的要求,同时这种心理要求具有多元性、广泛性。新闻传播后的社会影响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舆论走向的引导,新闻传播者在新闻收集与传播上,不是直白的叙述,而是带有自身的看法判断。所有新闻都会产生各自的价值,那么新闻的生产过程不尽是意义和价值生产的过程,而且是意义和价值生产的结果,进而决定着新闻传播者权力的产生。
二、 新闻媒体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
从目前的新闻理论来看,大众最为熟知的观点就是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者赋予新闻事件的价值需求,关于该种价值需求,是多样性的,其价值是由新闻传播者来决定。从某种程度而言,新闻传播者不仅要为受众表达这个事实,而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来阐述事实,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具有价值,这就需要新闻传播者进行加工。我国正处在特殊的社会转型阶段,各类矛盾与复杂事件相继产生,利益冲突不断。最为新闻媒介,必须要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新闻媒介的生存源泉,一旦当时了责任,那么新闻媒体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新闻媒体在社会上应承担的责任。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人民在利益方面的寻求利益最大化,给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带来巨大的挑战。新闻媒体为得到广泛的关注以至于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传播捏造的假新闻、不健康的信息、宣传假冒伪劣的产品等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新闻信息,所以需要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行严格监督,增加媒体以及相关媒体人的危机感,促进新闻传播者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新闻媒体需要兼顾自由性和真实性,同样新闻媒体应该帮助和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或事,对不健康的新闻应持批判否定的观点,这也是新闻的最根本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事件不断发生,包括矛盾冲突、利益分配等。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新闻媒体的主要结构,也是其能够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新闻媒体不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那么其必将被整个社会抛弃。由于我国相当多的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缺失,造成社会舆论上的恶性影响,所以我们应当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对新闻媒体在结构和传播模式上进行改革和监管,促进其稳定健康发展。
三、对新闻传播者权力的监督和建议
(一)以服务大众为根本
以服务大众的理念作为新闻媒体的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但是对新闻媒体本质的肯定,而且是对人的权力的尊重。通过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引导大众舆论正确健康的趋势。在保证新闻的自由性与引导正确舆论性问题上,新闻自由并不是具有绝对的意义,而需要以引导正确的舆论为根本实现新闻自由。
(二)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就是对新闻的真实性传播。当人们在某个问题上有疑问时,就需要新闻媒体报道传播真实的事件信息。新闻不能是旁听他说的,需要新闻传播者对其进行严格核实,以确保真实性,严禁传播虚假信息。当然,新闻为吸引目光,有时就需要对其进行修饰包装,但这种情况就必须有特定的范围,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捏造出来。
四、结语
新闻是面对所有人的、全部新闻受众的各种需求,严格体现出其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促进新闻受众构建正确价值观,引导健康的舆论趋势。在保证社会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传播真实事件信息。
参考文献:
[1] 何迪雅. 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者的伦理道德观[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08).
[2] 王红.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J]. 新闻传播,2013(08).
[3] 党东耀,刘祥平. 论新闻传播者与媒介的互动[J]. 新闻爱好者,2011(17) .
[4] 王邻.新闻传播者的专业化趋向及特征刍议[J]. 新闻窗, 2011(05).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思潮,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的,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受众所接受的审美需求。
接受美学方法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泽尔,他们主张美学研究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范围、对作品所做出的反应程度、读者进行阅读作品的过程和读者自己所拥有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美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以及同时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作品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这就要求能够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路中引出来,并要把审美经验方在历史和社会的条件下去考究。
接受美学方法论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这是由于接受美学拥有自己的特的理论基础。由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家是反对19世纪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其主要是反对文学作品具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含义或意义。他们认为这种历史性质的研究是一种随着人们认识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条件所制约着,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尧斯在研究接受美学的过程中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作品的结构是文学创作整个过程中更高级的结构,而接受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在此构成中形成了审美。不仅如此,尧斯还引进了许多不同科学哲学家的概念与观点,并把这些概念及观点融入到接受美学的概念里,扩展了接受美学新的范畴,这便为接受美学划定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领域。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是研究读者对文学的接受与读者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比如说是像对待作家和其作品那样,要深入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的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尧斯并把这些观点的主要内容分了几个方面:第一,接受美学研究者现在逐渐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一直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其美学价值是要通过阅读表现出来的。尧斯用接受美学表述这个事实,就是当一部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被完成,才能够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其所具备的文学生命力。第二,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是在被动的接受和反应,而读者是主动的能动的推动着文学创造,所以说读者的接受与反应也是推动文学创造,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第三,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一部作品所取得社会效果是积极还是消极,是热烈还是冷淡,都是由读者的阅读活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取决于作品的性质。即使同一个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他每次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到,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被作品性质的制约着,也受读者的制约。最后,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由个人因素所决定的。受众自身的生活经历具有其特殊性,受众的艺术修养、个人气质、艺术趣味、教养及知识程度、家庭环境等影响着受众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和审美层次。
接受美学强调着受众的接受与受众的审美,其反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文学艺术,而是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的接受效果,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注重读者对作品的影响与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接受美学使人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说是对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而其也在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二、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对新闻内容的审美表达,由于新闻的真实与美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美感是新闻真实的较高品位,因此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时就把美感也作为新闻是否真实的一个评判标准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受众理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接受美学把读者作为了一部新闻作品的主体,因为无论任何的文本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才能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品。接受美学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就是读者受众学,在接受美学中受众的地位超越了作者的地位,如果新闻作品没有读者进行阅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作品,所以说读者在新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并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传播给受众的,而是由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过程而完成传播活动的,并且受众也不是全盘的接受新闻信息的,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接受美学方法论去剖析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原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功能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接受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接受与交流,因为新闻传播本身就是建立在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功能是新闻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新闻媒体要满足不同受众群对新闻信息的不同需求,就要把不同的新闻信息加以区分,因此也就要求新闻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变通能力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场真实感、时效性、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也更为丰富,这样带给受众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受众更多的愉悦感,受众就越能够快速且容易的接受新闻信息,这样新闻信息也就更加具备审美价值。以新闻受众的接受效果和审美趣味与需求为根本取向,是更好的发挥新闻传播活动的审美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写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接受美学方法论的理论观点,受众阅读理解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新闻文本中的不同情节或词语都有可能引发出与读者自身相似的生活经验,因而引起读者对新闻本身的阅读期待。文学创作与读者及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双向性的关系,因为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学、新闻写作和文学、新闻反馈也是一种双向性的同构关系。无论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期工作还是其活动过程甚至是其工作结束时,都不程度的受到受众接受程度、接受效果及受众审美需求、审美意向的制约和限制。在接受审美的理论原则中,新闻写作必须面对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艺术形式上讲求审美创造,使受众能够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获得审美愉悦。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价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闻价值指的是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强烈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较大。社会效益小,其新闻价值就小。”①从接受美学理论上说,新闻价值实质上就是接受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新闻事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新闻价值受到读者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应的影响,受众的审美取向也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因素。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且深刻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对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借鉴,使其在发展上拥有了更大的空间。
三、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与意义
接受美学方法论主张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受众放在主置上,要走向读者受众的内心世界与审美取向,这就为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指明了方向。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受众审美标准,就一定要注意到受众群体的差别,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因为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进而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拥有不同解读方式。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符合了接受审美的理论观点,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过程是一种意义上的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
转贴于
由于受众自身的差异造成了许多不同点,比如受众个人心理结构有所不同那么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要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受众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受众就会要求新闻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受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信仰不同就会要求新闻传播信息的方式、结构、内容、取向略有不同等等。这些差异与不同表明受众自身会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对事物会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理解。由于传播工具能够让受众产生某种全新的观念或思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的观念或思想,这样就改变了受众已存在的态度。由此,传播工具就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人们在看待某种事物时,就会受到传播工具在某范围内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
接受美学认为新闻传播效果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新闻传播信息本身的美学内涵,一个是读者受众能动的接受程度。新闻传播信息的审美内涵就是新闻内容所产生的功能与效果,以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程度。接受美学还认为受众的能动作用决定着新闻传播信息的地位和价值,还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与影响。
网络新闻的采编作为当前新闻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很多的方面都发挥着新闻价值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往往是导致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失实的一个重要的不足。新闻的价值就是在事实的本身面前所包含的能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共同关注的一个内容,这种内容往往是能够更加直接的接近于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也决定了在对网络新闻进行采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往往是全球化的传播过程,网络新闻的编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强化地域性的新闻价值观念,同时还应该注意的就是新闻价值的普遍意义和价值也是网络新闻需要重视的一个内容所在,在当前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就是网络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以及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在。网络新闻媒体应该处理好的一个事情就是如何把握好,网络新闻的新闻普遍价值以及网络新闻的独特价值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才能够促进网络新闻你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1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1.1网络新闻传播的地域限制相对减弱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世界连接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已经让人们感觉到了这个世界范围之小。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传播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新闻的传播往往需要的就是剪切、复制、黏贴的过程,接下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来看到这条新闻,这种新闻的传播速度之快,往往加快了新闻传播不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在过去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新闻的传播过程往往受到了地域的限制,这种地域的限制,往往导致的就是新闻没有办法能够充分的展示出自身的因素。有的时候一条新闻传播开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种情况在最开始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一般的新闻也就成为了旧闻。网络新闻传播就打破了这样的地域限制,这样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了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为促进网络新闻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
网络新闻传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这里应该看到网络新闻你传播的覆盖面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相对比较广泛的将受众的需求更加立体化、多方面化起来。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同时能够传播文字新闻、音频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的一个综合的媒介,在这里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看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覆盖面之广,它的意义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层面就是所覆盖的受众人数的广泛,另外一个就是传播内容的广泛,这两种广泛性所带来的内容就是导致了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的广泛性。当前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针对受众的接收范围的广泛性以及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在这个条件下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各种有利因素所在,为网络新闻的更好传播提供可靠的保障。
1.3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
裂变性不是新闻学当中的一个术语,在这里将裂变性应用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有着其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将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往往是和互联网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需要注意的一个内容就是产生这种裂变的基础和技术的手段是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网络新闻传播才有可能产生裂变性。这种裂变性往往所带来的一个内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的爆炸性,这种爆炸性的开始和结束往往都是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下面,这个前提就在于能够充分的使用互联网技术,将网络上面所产生的新闻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送出去,这才是网络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所在。
2 网络新闻应该重视网络选稿
网络新闻的来演上面由于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其中,这里应该看到在对于网络新闻你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忠实对于选稿这个过程的筛查。对于网络新闻的采编人员来说,衡量一个新闻是否可以转发的标准就是要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进一步的完善和进一步的鉴别。另外由于网络新闻的使用一般都是借助其他的新闻媒体的现有的素材进行的挑选。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保证这些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保证这两个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采集和编辑。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新闻是否和自身的新闻传播的媒介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没有一定的联系的话,那么再好的新闻也不应该当成新闻来进行采集和编辑,如果采集和编辑了的话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往往产生与自身的媒体不相适应的内容。
综上所述,整合要满足需求, 服务大众。网络新闻在整体上是由众多条新闻报道组成的, 这些独立的新闻报道彼此有类别和内容上的相关和接近性质。如何把众多的新闻归类整合,形成若干大类,构成新闻频道或者栏目, 这也是网络编辑需要做的事情。新闻信息整合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有很大学问。所以说,对于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进行创新型的采编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其中的,这里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看到,网络新闻编辑和新闻媒体之间应该更加切合实际的进行资源的整合,让网络新闻通过采编的改善,达到能够促进新闻更加完善的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促进网络新闻沿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脚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历史知识,使受教育者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闻史教育,应当以新闻事业所关乎的人为中心,把握人对于新闻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追问新闻事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以人为主体的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并最终学会观照当下现实。
(二)把握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提高理论素养
新闻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其实是加强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二是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求真、创新、怀疑和坚持,包括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媒介素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得出。而历史是每一个事实的积淀。尊重新闻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
二、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误区
(一)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横向拓展
长期以来,新闻史被视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时间的简单罗列。这实质上是教师将新闻史视为孤立的个体,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自然谈不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横向比较就是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整体,将某一历史时段新闻业发展的“点”提升到人类社会新闻业发展的“面”上去考察,将某时期的新闻史实与其他方面史实相联系,探讨新闻的共性、个性。从构建“大新闻传播史”的观念看,新闻传播史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算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
横向比较观照也不应拘泥于一国的时空范围。比如在讲述美国新闻史20世纪初大众化报业和黄色新闻时,可以首先分析其社会背景、特征,启发学生是否有类似的报业现象可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审视当前我国都市报大战:新闻炒作,恶性竞争,同质化等现象。
中国都市报发轫于1995年《华西都市报》,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回头看美国这段新闻史,虽然国家不同,却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报纸将走向何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报纸深入讨论,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史———都市报现象进行剖析。
(二)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纵向延伸
实际教学中,人们更关注现实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对现时舆论事件和话题的把握。新闻史教学忽视了新闻的历史传承性及新闻的历史视角,淡化历史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产生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错觉。而更多的新闻史教学中并未加强纵向延伸,联系现实情境,将历史的讲述与现实重大变动结合,没有注意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所以,新闻史教学中缺乏课程的贴近性,难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也难以培养学生增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新闻史的价值在于启示现在、昭示未来。
正如学者李彬所言,所谓新闻传播史不过是当代媒介世界的有机构成,一切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同样取决于当代的环境和语境。因此,现在时而非过去时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本质属性,学习与研究新闻传播史实际上都是基于现实而非思古幽情。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传播史的真谛,当代性而非历史性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闻史教育中“瓶颈效应”呼唤“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而通过观察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滞留于“前茅塞顿开”状态,而难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提高。由此看来,突破当前新闻史教育中的“瓶颈状态”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进欠缺“一剂东风”。
在新闻史教育中,如何使得“东风效应”迅速到来,而冲破“瓶颈效应”,首先要调整新闻史教育自身的行为欠缺,重视教学中思维想象力的养成,着力扩大教学中的联系点,积极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
关键词 新闻摄影 社会功能 社会意义
一、什么叫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 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它是以图文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广义上讲是新闻宣传的一种形式,属于一种表现和创作的艺术活动。狭义上是指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摄制图片进行新闻报道的宣传形式。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具有强大摄像功能手机的出现,催生了一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然而会摄影并不等同于会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的特征还是比较显而易见的。
(一)真实性,并且是新闻摄影的最基本的特点
为避免新闻摄影的失真和失实,首先新闻摄影的拍摄的对象、内容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虚构、编造,也就是要做到“具体真实”;其次,记者报道随拍摄人物、事件、瞬间和过程,以至于所选取的拍摄角度,都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说明和反映人物的真实性格和事物的真实面貌,也就是要做到“总体真实”。
(二)形象性
新闻摄影的形象应该具有冲击性、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能够让读者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虽然我们不否认新闻摄影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新闻摄影活动的拍摄对象,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事件、事物等等,并且在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前提下尽量还原事物。甚至有时候新闻摄影要牺牲艺术性,来保全其拍摄对象的新闻价值,
新闻摄影的具体功能,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应该说,作为大众媒介上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段,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其实可以看做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延伸。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大众传播的三功能说。
如果说纪实摄影的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艺术摄影的价值主要是审美价值,那么,新闻摄影的价值主要是新闻价值。说起社会,常常使人想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一张照片的价值不能仅用美学的观点去衡量,还必须从对人类和社会在视觉上的表现强度去判断”,新闻摄影作为社会的见证者,从一开始就为人类的自身尊严、存在、人性的回归作出不懈的努力。就拿我的老师新闻纪实摄影作品,他做“贫困母亲”这个主题已经数十载了,从开始社会部关注那些贫穷母亲到现在专门为她们设立的“幸福工程”机构的产生,“这是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共通的社会价值的最好体现。
二、综合来分析,新闻摄影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社会功能
(一)新闻摄影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向人民群众进行理想、道德、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利用手中的相机,来抓取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伟大建设,讴歌典型,弘扬正气,塑造美好,鞭挞丑陋。这是一项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二)新闻摄影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正所谓“一图无语,胜似千言”。人们通过新闻摄影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情感与思想,也可以看到事件的现场、感受到当时当地的气氛。
(三)让社会对某方面造成舆论压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闻摄影可以为当权者制造舆论、发动战争服务,也能令当权者被动和难堪。
三、历史文献的价值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着所发生的重大的新闻事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社会新闻,这些真实反映时代风貌,记录社会变革的新闻照片,利用他的直观性,视觉冲击让人们对史料更加信服,可信度大大提升,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由于新闻摄影所借传达的物质媒介——摄影图片,本身具有造型特点,因而也常常具备审美价值。也就是说,是摄影师的情感注入和审美判断,赋予了新闻照片的美感。这种美感中,既有美的内容,又有美的形式,新闻照片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得越好,审美功能就越强,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就越高。新闻摄影师应加强艺术修养,在保证新闻信息量传递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强新闻照片的艺术性。当然,也应把新闻照片的艺术性置于新闻价值、新闻性之上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对于新闻摄影而言,传递新闻信息始终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功能。新闻摄影的美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独一无二,有时代特征。新闻摄影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新闻摄影的美建立在新闻性、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因此,新闻摄影虽然展现的是真实世界的瞬间的画面,但是不论是好的坏的,善良的丑陋的,新闻摄影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冲击我们心灵的世界。新闻摄影对于人民群众,社会都有巨大的意义,不论是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对于过去的反思,新闻摄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蒋齐生.《全面改革与新闻摄影》,1985年在全国第二届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2]蒋齐生主编.《历史的瞬间与瞬间的历史》,长城出版社,1992年
[3]蒋铎.《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一)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
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是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传播主体的多样性等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潮流,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在新闻报道中,可以专门开设自媒体版块,可命名为“亲历者说”等,用来作为网友新闻的阵地。同时,设置相应的负责该版块的新闻编辑,对有价值的、有重大意义的新闻进行核实和追踪报道,予以在其他相应版块,以供对严肃的新闻有阅读需求的读者进行阅读。在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核实之后,可以对新闻的第一者进行适当的奖励等,以鼓励更多的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入到新闻报道之中,鼓励自媒体的蓬勃发展。
(二)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
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新闻内容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为了刺激读者,一些新闻机构开始使用一些哗众取宠、措辞浮夸、观点偏激、内容严重失真的新闻。这严重地影响了新闻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新媒体时代之下,要想进行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以促使读者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而非只受到一些偏激的言论的刺激。首先,记者和编辑要有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坚持报道对人们生活有切实影响、对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国家发展有一定作用的新闻,避免一味地通过各种奇闻逸事来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其次,记者对于新闻的报道要有深度。新闻的深度体现在,对于新闻的挖掘能够启发人们进行思考、能够影响人们的实际行为、能够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社会。因此,记者应该坚持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要坚持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做到报道新闻事实、了解新闻事实发生背后的原因、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报道,推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等。如此,新闻才算完成了其使命,记者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
(三)新闻要与读者的阅读习惯
相契合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新闻量上升的同时,给人们造成的是一种阅读负担,使人们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新闻时,一定要使新闻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契合,尽量缩短读者对新闻进行筛选的时间,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得读者的忠诚。首先,新闻需要进行分类,可以将新闻按照新闻事件的种类、新闻发生的时间等来进行分类,便于读者进行新闻的筛选,并且供读者进行分类订阅,方便读者进行个性化阅读。其次,新闻应该尽量清晰简洁。在新闻的页面,可以采用标题罗列的方式来向读者展示各种新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点击标题进行新闻内容的阅读,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最后,在新闻的内容页底端,附上新闻专题以及相关性较强的新闻的链接,供有阅读兴趣的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和扩展阅读。所以,新闻应该是标题内容页相关专题、相似新闻链接的模式来进行,这样,读者能够方便地按照个人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有效地节省了阅读时间。
二、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充分地把握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然后在这两点的基础之上提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我们相信,只有深切地把握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模式的特点,不断地了解人们的新闻阅读习惯,才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新闻传播模式,才能够促进新闻传播效益的大幅提高。
作者:袁敬舒单位:央视国际移动传媒有限公司
风险传播是新闻传媒义不容辞的职责
风险存在是不容争议的客观事实,风险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风险不只来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也来自集体或个人做出的每个决定、每种选择以及每次行动。无视或漠视风险的存在是夜郎自大的盲目表现。正视风险并寻找风险传播的最佳方式方为新闻传媒的合理选择。
首先,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公民的广泛参与。社会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里出现的问题因其多面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公民广泛积极地参与,仅靠科技专家和政府参与决策的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风险社会所带来的无法预测的副作用。
风险的影响力不仅对现代制度和技术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而且渗透到个人生活之中,转化成生活风险。如何规避、减少以及分担风险不再是行政部门与企业之间的问题,而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维持存续和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公民的广泛参与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对此也持肯定态度。
其次,广泛的公民参与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公民参与的途径和办法很多,比如听证会、意见征求等等。但就广泛的公民参与而言,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公民参与的过程分为获知、参与两部分。就公民对政务信息与社会公共信息的获知而言,不同群体情况不同。就信息普及程度而言,大众传播媒体排在首位,网络媒体排在其次,之后才是政府公报等其他形式。不知则不能参与。离开新闻传播的风险传播,广泛的公民参与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三,风险决策民主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沟通。中国社会转型对政府的决策方式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政府职能也由全能政府转为有限政府。传统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局面被打破,国家社会与市民社会共存的社会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中。因此,决策民主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一个复杂的、充满风险的社会里,决策的民主离不开新闻传媒的风险沟通。决策是从多种方案中作出的选择,没有比较,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新闻传媒可以提供决策需要的各种信息,包括风险信息,提供风险沟通的平台,从而使利益诉求与风险分担双方面都呈现在公众面前,帮助人们预测各种科技革新与社会变迁带来的结果,帮助人们在经济技术发展与健康和安全问题之间进行风险判断,作出自己的选择。没有信息的传递,决策则无从做起,决策的民主也无从谈起。
风险传播的传播方案与策略
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不同,危机传播是在紧急状况发生后新闻传媒对其内容信息的传播,它所传播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事实。风险传播报道的对象是风险,某种潜在的危害。对于风险的认知只有在有关的知识中才能展现出来,因此专家、学者关于风险的预警成为风险传播的重要消息来源,对风险的表征和陈述成为风险传播的内容,风险传播成为信息的传播,而不是对事实的传播。
鉴于风险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网络媒介应该联合进行风险传播。这是既进行风险传播,又把风险传播的负功能降到合理区间的有效办法。
公众对风险议题的获知与参与是科学决策的保证。就风险传播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套方案。第一套是常规方案,即在风险传播的获知方面,可由大众传播媒介担纲,在风险传播的风险沟通方面,由网络媒体作为主战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公开性决定了新闻传媒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大的空间进行风险传播。因此,在风险的获知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采取预告的方式,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到网络媒体所呈现的风险议题中。第二套方案则是在适时适度的情况下,由大众传播媒介完成整个风险传播。
目前关于风险传播实践,即在风险还没有变成现实灾难之前对风险议题的呈现、风险论争的发起与风险沟通,从数量上看,在大众传播媒体上并不多见。相比较而言,网络媒体上数量相对较多。在网络媒体上,百姓经常从生存环境的保护出发对某些决策风险进行阐述。
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放大镜”与“探照灯”效应比网络媒体更强,会给政府与相关部门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情境,强人政府和温和政府应对矛盾激化的办法自然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应对舆论压力成为首选,而是否有利于风险应对则在其次。因此,大众传播媒体的风险传播必须存在某些限定。
有鉴于此,网络媒体的风险传播要放开。因为网络媒体的海量特点可以集纳所有相关的风险沟通。网络媒体的平等特点可以使公民获得与组织与政府平等的身份与话语权,有利于公民以个人身份发表意见与看法,公民可以呈现风险争议,发起风险论争。网络媒体的互动特点,有助于各种不同观点的呈现与论争,平等基础上的风险沟通,有助于公民提高风险认识,主动地参与到集体的决策中,为决策民主培养合格的参与者。从某种角度上说,网络媒体还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民间对风险的看法,进行风险沟通的平台。互联网上点击率最高的风险争议自然也就是社会上最关心的问题。
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采访、编辑、评论、制作等活动中用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标准和依据。判断主体是新闻从业人员,主要是记者、编辑、评论员;判断的对象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判断的标准分为实质要素和形式要素。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是指能满足公众需要和兴趣的内容,形式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是否重要、新鲜、及时、显著、接近、有趣味。由于新闻价值实质要素与形式要素并非单一要素,而是要素群,因此,在判断的时候各要素间必然有所侧重和取舍。这种对新闻价值各要素之间的侧重与取舍,即是新闻价值取向。
价值理性是判断人与社会的是非善恶的标准,①是人们对于自身实践活动价值与意义的自觉把握。它崇尚道德理想,强调终极关怀,主张通过美的、善的手段来探求真理,发展科学,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一种非自我利益的理性。②
在新闻传媒的风险传播中新闻价值的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因为风险传播是指在决策之前,对决策成功的必要条件的肯定与否定、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报道,特别是否定和不利因素的报道,寻找决策本身、决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对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利之处。虽然风险传播不是要恶意地否定决策,而是要善意地呈现决策中存在的潜在不足之处并完善它,使决策更加合理与科学,并能更好地应对风险;但是由于风险传播的内容包含着对否定和不利因素的主观认知,如果采取的是非价值理性的选择与判断方式,则易于掉入工具理性的窠臼,从而基于功利目的驱使而发起风险论争,呈现风险争议、进行风险沟通。这也许在短时期可以给新闻传媒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讲,不仅有损新闻传媒的公信力,而且对于公民、社会、国家而言,则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的价值理性是指风险传播要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对于风险争议的呈现、风险论争的发起,风险沟通的进行要把关注点与落脚点放在公共利益上,在采写编发新闻时不能借口新闻价值的某些形式因素――及时性、新鲜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而忽略和漠视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
要做到这点,担当风险传播的新闻传媒必须坚守公共媒体的功能定位,以沟通情况提供信息、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己任。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与形式要素一定要统一。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是新闻报道的源泉和目的,新闻价值的形式要素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实质要素而提供的工具手段。在公共利益和公共兴趣之间,就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出发点,不得以公共兴趣为理由漠视、损害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
决策风险和制度风险是风险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最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的“人化”特征,也就是说,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生产范围的扩大,人类的决策和行动对自然与人类本身的影响力也在增强,风险主要表现为自然风险转变为人为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可能性;二是风险的“制度化”和“制度化”风险的问题凸显。③因此,新闻传媒在预警风险、报告风险、化解风险之外,也有可能放大风险、转嫁风险甚至制造风险。新闻传媒在制度上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也具有相当的风险性。④
虽然说公共媒体与新闻价值取向上的价值理性提供了风险传播降低决策风险和制度风险的可能,但仅仅依靠新闻传媒是不能实现风险传播的全部意义的。公众与政府行政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风险知识和媒介素养,特别是对于风险社会与风险传播的理解判断。只有这样,风险传播才有可能对社会、国家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帮忙而不是添乱。
(国家九八五创新基地项目《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7月版,20页。
②彭国甫,张玉亮:《追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绩效管理》,2007(6)。
笔者认为,媒体公信力与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深层次的联系。笔者着重从伦理学和新闻学相结合的角度,在对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与媒体公信力的关系。本文所研究的新闻工作者,是指受过专业的职业教育,专门从事新闻采编的专业人员。
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及其道德价值取向的界定
(一)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
新闻工作者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所以研究其行为问题和道德问题,首先要从新闻工作者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这一基本角度出发。从伦理学角度来看,“道德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实现的。人的行为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这种在自身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使人成为主体。而一切在与人相互作用中的被动方面、对象就成为客体。”??也就是说,人是道德行为的主体。
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行为。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编辑、刊发新闻过程中的行为与社会密切相关,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及社会的性质,能够对其进行善恶评价,同时,新闻工作者又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和制约下,根据自己的意志自愿抉择而主动采取的传播行为,因此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是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行为。
(二)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界定
新闻媒体每天向社会成员传播的信息和价值观,对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新闻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价值观导向是影响社会成员精神风貌、道德状况的重要相关因素”。??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这种特殊身份和地位,使得其道德价值取向、传播行为的选择,对于受众具有特殊的意义。
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就是新闻工作者依据一定的道德意识或某种道德标准对新闻传播行为是否应当的一种认定,它使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都一致地朝向某一确定的目的或有一定的倾向性,进而引导新闻工作者对传播行为的选择。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在自己道德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下,选择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编辑方式、不同的传播语言及形式等对新闻进行报道。在这一系列的选择中,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整合社会等功能和作用得以实现,同时,新闻工作者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在道德价值选择上的主观能动性。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渗透于其新闻传播活动的一切领域,不仅能影响新闻工作者传播动机、传播意图、传播目的的定向,而且还能左右新闻工作者对其传播行为的方式、过程、结果的确定;不仅表现为外在的传播行为等新闻实践,而且表现为观念、情感等精神活动。
(三)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角度
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个人取向是指作为个体的新闻工作者在追求生存价值与理想价值过程中,当个人需求与受众需求或社会需求之间发生冲突时,道德价值观完全倾向于选择满足个人需求,维护个人利益的传播行为;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社会取向是指作为个体的新闻工作者以社会利益为中心,以社会和谐与发展、社会需要为标准衡量道德价值,从而传播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的信息和看法,还要为社会各阶层成员反映情况、表达意愿、民主参与政治提供平台。
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媒体公信力的生命线
(一)正确认识媒体公信力的产生
在学界业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媒体公信力就是可信度,但实际上,媒体公信力的内涵比可信度要大得多。可信度主要是强调媒体刊发的内容在受众中的信任程度,常指媒体对某个事件的报道、某篇报道是否可信,而媒体公信力还体现了媒体的信誉度和影响力等特征。受众对媒体公信力的感受强弱是长期积累而成的,不是即时产生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公信’是指判断和评价不是别人或少数人的判断和评价,而是社会成员的集合性判断与评价。‘力’是指特定对象赢得社会信赖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相对应的信用品质”。??因此,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在社会大众中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媒体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品质和能力。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媒体的核心价值追求。公信力也是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既然媒体公信力如此重要,那么媒体公信力从何而来呢?
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决定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来源于媒体常年累月对每一个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和较高的质量以及长时期形成的品牌影响力。而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分不开的。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与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道德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是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直接体现。具体地讲,新闻工作者“从接到线索后到报道出炉前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放弃或者采访,采访角度、方向、侧重点,以及通过选择所要传达给受众什么信息的意图等综合思维过程,包括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一定程度上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道德观的载体。
(二)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新闻工作者人格的精神之骨、媒体公信力的生命线
道德价值取向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离不开它的指导。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离不开道德价值取向的指导,每个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不是以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为指导,就是以错误的道德价值取向为指导;不是自觉、主动、积极地确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就是盲目地被一定的道德价值取向所左右。新闻工作者的传播行为具有选择性,就是说,在一定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引导下,选取一定的编辑方式、传播方式等道德行为,从而把道德价值取向具体化。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其一切传播行为的统帅,而具体化的传播行为则是实现其道德价值取向的手段。媒体是由具体的新闻工作者构成的组织,媒体报道内容的道德价值取向是由其构成人员的道德价值取向决定的。在实际新闻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将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内化于媒体产品之中,受众将会透过大量真实、有价值的报道看到新闻工作者良好的道德价值观,看到一个媒体的高尚品格,媒体的公信力就会自然地随之提高。相反,如果一个媒体缺乏受众的关注和认同,那么它将没有生存的可能。而新闻工作者传播行为得当与否,关键是在道德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即选择个人取向还是社会取向。道德价值取向的“应当”,对社会来说,就是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对个人来说,就是自觉、主动实现这种要求的责任。在这里,“应当”就是责任。人们有选择行为和追求理想的自由,同时也就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对传播行为的选择,应当出于对受众或社会成员的责任。在我国,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以及“真实报道新闻,正确引导舆论,努力传播知识,热情提供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不应该从外部施加任何压力,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有自己的内在规律”。??高度的责任感,是媒体在长期发展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道德行为规律,凡是道德价值取向崇高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都应该遵守这一内在规律。普利策曾在即将退休时说过:“我知道我的退休不会影响办报的基本原则”,“报纸将永远致力于公共福利,决不满足于仅仅刊登新闻;永远保持严格的独立性,决不害怕同坏事作斗争,不管这些事是掠夺成性的豪门权贵所为,还是贪婪穷人之举”。??这种对于新闻原则执著追求的态度,其实质就是责任感,是媒体公信力的来源。如果说媒体的责任感是其公信力的来源,那么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取向的“应当”,即责任,则是媒体责任感的来源,是实现媒体公信力的根本。所以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决定媒体公信力。
综上所述,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因此,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即“应当”、责任,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也是一个媒体立足于社会,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的基本道德准则。从一定意义上说,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就是新闻工作者人格的精神之骨、媒体公信力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郑保卫:《公信力的客观评估标准》,《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10期第15页。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4页。
??王淑芹、李淑英:《新闻道德缺失的诱因分析》,《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第100页。
??喻国明:《大众传媒公信力理论初探(上)》,《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1期第11页。
??王永福:《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与媒体公信力研究》,《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4期下半月。
??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人民日报,2004年12月9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0页。
关键词:新闻;汉语言;传播
在新闻发展的过程里面,都是以汉语文字记载来进行传播的,也就是说如果汉语文字的表达不恰当,那么带来的新闻价值就会大大降低。新闻之所以能够体现其一定的信息作用,也在于运用汉语去传达一种新闻精神。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忽略汉语言在新闻表达当中的重要位置。
一.新闻传播中汉语言的应用方向
那么在新闻媒体的传播当中,汉语言要体现一个怎样的应用价值,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讨论的一个主题。第一,我认为汉语言其实是作为新闻传播当中的一种标识符,通过文字的记载去让人们了解新闻媒体的本身价值。第二,汉语言的传,与应用其实很好的整理和统筹了新闻的内容,把当生的一些时事和新闻热点总结起来,所以汉语是通过文字来起到的新闻媒体总结作用。第三,用文字表达的新闻应用模式,以此去实现新闻传播的管理与宣传作用,比如我们国家通过汉语言文字去传播一种社会精神,这种文字的应用是充满灵活性的变通,巧妙的应用汉语的表达能力去体现我们时代精神和传播力量。
二.汉语言在新闻传播当中的应用策略
1.把握其汉语文字的应用价值
想要在让汉语言在新闻传播中发挥它的重要价值,就必须把握汉语文字的应用性。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国家报刊当中,他们对文字的要求是极为认真严格的。在报道一些社会现状与时事时,不仅仅关注于新闻价值的本身,同样也在文字应用上仔细审核与检查,确保文字应用的无误和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表达。因此想要让新闻去发挥重要作用,那么文字的表达也一定要保持在一个的标准位置上。我们要把握语言应用的关键所在,比如在撰写新闻的过程当中,怎样用语言生动地去描绘一则社会时事和社会关注热点。其实新闻就是把我们的所见所闻通过一种文字的形态呈现在大众眼前,因此文字的写作手法、撰写是否生动精彩、满足大众这三点是新闻撰写的关键所在。想要提升一定的新闻价值,就要注重汉语言的应用方式,不仅仅注重语言的提炼,同样也注重语言的精彩度和兴趣点,语言上的应用其实是新闻汉字基本功的反复练习,我们只有完成文字方向的学习,才能够将精彩的新闻表达出来,或者是紧紧的抓住新闻报道和撰写当中的核心,做到精准拿捏创作上的主题,语言充满汉语方向的逻辑感,将实际应用真正的代入到学习的环节里面。
2.用汉语言的表达能力提升新闻价值
通过观察我发现一则报道或是一些报刊新闻能否真正地体现它的价值,其最大的原因在于汉语文字表达。我们举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比如说现在新媒体发展非常迅速,一些娱乐新闻也占据了现在新闻行业的主流位置。当一些明星想要宣传自己,他会用一些新闻来进行包装与推广,那么这个时候文字的价值就非常关键了,因为人们不会通过实际的了解评价明星或某个人,可是在文字进行撰写与编排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的包装明星的商业价值。因此新闻的主体其实就是汉语言文字,像信息这种文字的标识符,它的作用是能够让大家去理解和体会新闻传播的某种意思。所以我们学生在学习新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以汉语言的表达能力作为基础。其中也包括对于文字的渗透性和事物的观察力,我们学习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就是基本功的能力表达,另外一方面也就是说新闻文采的提炼,如何让一则报导通过汉语言文字精彩的表达与体现,它的价值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抓住其中的重点,并且生动形象的文字内容呈现出来。
3.用文字去体现新闻价值观念
众所周知,文字其实起到了一定的统筹作用,针对于我们社会信息的所有方面其实都离不开文字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之所以可以带动新闻价值观念和起到宣传媒体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人们通过这种信息去理解新闻和媒体。其实新闻媒体只是一个承载信息的代名词,本质是汉语言文学在支撑核心内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主流的新媒体发展,都是通过文字华丽的撰写和充实的文学语言来表达和呈现的。因此想要丰富媒体的发展与新闻价值,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丰富汉语言文字内容,去了解当代时事的发展趋势,在汉语言文学的表达上,一定要抓住其基本知识,在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的去锻炼它的表达技能。以此来保持对于媒体的带动作用,同时用汉语语言去体现整个媒体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关键词】社会性符号学 信息价值 动态视觉文本 视频新闻稿
一、社会性符号学中的信息价值分析维度
在社会性符号学视野中,任何一种视觉文本都通过三项相互关联的系统来进行含义传播:信息价值、显著性与框架。本文仅关注视觉文本的信息价值视角。本文的总结将基于“克里斯-范・莱文”信息价值框架,1同时有效整合其他已有的各种相关的研究成果。视觉文本的信息价值包含三项基本维度:左右,上下,内外。三项基本维度都站在视觉文本观看者的立錾瞎刈⑹泳跷谋镜暮义(受众立场而不是生产者立场)。
当视觉文本基于横轴进行结构组织时,观看者将文本左侧的成分感知为“既有的”,表示观看者已经知道的,将左侧的成分感知为“新近的”,表示观看者并不了解。当视觉文本采用纵轴进行结构组织时,视觉文本上方的成分被赋予“理想的”含义,下方的成分则内含“现实的”的含义。视觉结构同样也可以遵循中心与边缘的组织形式,位于中心位置的成分被暗示为是试图传播的核心意义,位于周围的成分则仅传播屈从性含义。这些都表现出视觉文本比较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即视觉文本是有意图的。
二、动态视觉文本的结构性分析
目前,视觉文本的结构性分析几乎仅仅聚焦于静态文本,即使涉及视频时,也不得不仅仅分析视频的瞬间静态图像(截屏),因此已有的信息价值分析本质上只属于“静态信息价值”分析。但在现实传播情况中,动态视觉文本也有着广泛的生产和应用。因此,参考以上视觉文本的结构维度,对动态文本的结构性进行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本文试图基于视觉文本的结构维度,通过具体分析沃尔玛的视频新闻稿中某些成分的结构要素,初步探索动态视觉文本的结构性所传达的信息含义。与静态文本相比,动态视觉文本的结构性应体现其动态变化,即动态视觉文本的结构维度具有历时转变这一特征,这也是本文在分析动态视觉文本结构性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地方。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本文使用“节”作为视频动态结构性的分析单元。“节”是视频中从第几秒开始至第几秒结束之间的某一段。每一节都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说明对象。本文试图进行说明的对象均为沃尔玛视频新闻稿中的主导人物,而不是货物等其他对象。
1.沃尔玛视频新闻稿
在该沃尔玛视频新闻稿中,戴安娜・吉从第3秒进入画面至第14秒退出画面,尽管景别发生了变化,在画面内部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她始终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在内外维度中,位于视觉文本中心位置的成分往往被界定为具备中心性的重要性。因此将安娜・吉始终置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就意味着该人物在该段视频中具有核心传播价值。同样,在该视频中,沃尔玛的发言人塔拉・拉多尔从第19秒进入画面,至第27秒退出画面,位置一直处于画面的中心偏右,几乎没有变化,这同样意味着,蒂娜这个人物具有重要的的核心传播价值,在该段视频中,该人物以及她所说的话都应当受到较大关注。
2.沃尔玛的视频新闻稿
在该视频新闻稿中,沃尔玛储备部的高级副总裁安德里亚・托马斯从第23秒进入画面至第33秒退出画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处于中心偏左。在左右维度中,观看者容易将左侧成分感知为“既有的”,托马斯处于中心偏左位置意味着该人物具有较大的传播核心价值,这样的安排是试图让观看者感知到该人物拥有较明显的话语权。
在静态视觉文本中,视觉文本通过对特定成分的布置,来赋予该成分特定的信息价值;而在动态视觉文本中,视觉文本生产者还可以通过特定成分位置的历时性变化来突出强调某一种信息价值维度以传达特定的传播含义。一般认为,在同一纬度中,特定成分的终止状态为该文本试图强调的部分。例如,在沃尔玛的视频新闻稿中,菲尔・基恩从第40秒进入画面至第54秒退出画面,位置从边缘逐渐到中心,其终止状态为画面中心位置,且停留时长有8秒之久,这意味着菲尔被赋予中心性的重要性,具有该视觉文本试图传播的核心意义。
3.沃尔玛视频新闻稿
在该视频新闻稿中,戴安娜从第4秒进入画面至第12秒退出画面,该人物从画面左侧较边缘的位置逐渐变为画面中心位置。在左右维度中,观看者容易将左侧成分感知为“既有的”,因此安排戴安娜从画面左侧进入是试图促使观看者将她的说法感知为是已经熟知的和已经确定的,同时也暗示她对接下来试图传播的内容具有较明显的话语权。另外,在内外维度中,位于视觉文本中心位置的成分,往往被界定为具备中心性的重要性,戴安娜的位置由边缘变为中心,意味着该人物具有试图传播的核心意义。
【关键词】新闻;诗化;报道方式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有关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众多新闻报道普遍流溢出一股浓郁的诗歌色彩,强烈的情感逻辑左右了新闻叙事,新闻与诗歌形成“合流”,即新闻的“诗化”现象。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需要以及新闻与文学本身内在的客观需要决定,新闻与文学的“合流”现象早已有之,体育报道的江湖化叙事、娱乐新闻的煽情笔法以及社会新闻叙事的重情节、重视觉的故事化风格都说明了这一点。而新闻的“诗化”现象并不多见。在此次地震灾难的洗礼中,人们将诗歌作为一种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利器”,在全国掀起了“以诗传情,以诗言志”的热潮。这股热潮也影响了新闻报道方式。
新闻“诗化”的表征
叙事结构分析:新闻“诗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螺旋式反复”的叙事结构。这种结构在诗歌中是非常普遍的,虽然是相同的话语结构,却是有层次的,情感逻辑上是层层递进的,话语结构上的反复目的是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升华与共鸣。
案例1:汶川地震,一堂特殊的中国国情课
……一场灾难让世界把中国看得更真切、更深入。这场灾难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中国历史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理解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所激荡出的凝聚力,理解中华民族默默耕耘、内敛隐忍的处世态度。中国人从数不清的灾难中体会到,在大自然面前,在大灾难面前,一个人是渺小的,一个家庭是渺小的,只有团结和谐才有力量。这场灾难或许可以让世界认识到这种“和合”文化与倡导个性的骑士文化、竞争文化之间的不同与互补……(《人民日报》,2008年5月26日)
以上文本多处出现了相同句式的排比,但这种叙事结构上的反复严格遵守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围绕一个新闻事实,即这场灾难;坚持一个传播角度,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情感与结构互补,实现二者的最大张力。
叙事风格分析:此次抗震救灾的相关新闻报道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满足受众情感心理的人性化叙事风格。该风格与灾难事件报道“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主题完美契合,深入开掘事件本身的人性内涵与情感元素,使广大受众感受人性与情感的巨大冲击。
案例2:在废墟上托起生命的方舟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缩短了生与死的距离。抢救,早一秒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晚一秒就多一分死的危险…………几十万灾区群众正在忍受伤痛的煎熬,流逝的分分秒秒,都是对生命希望的呼唤,是对白衣战士的考验,是对我们救援能力的见证。(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
这种溢满人性化关怀的叙事开启了受众的情感闸门,使受众沉浸在新闻的“诗意”当中。
叙事逻辑分析:新闻与诗歌的“合流”主要体现在叙事逻辑的变化上。新闻的叙事遵循着相对固定的形式逻辑,即倒金字塔式,让受众一下子就能接触新闻的核心信息。[1]当新闻被“诗化”以后,诗歌的叙事逻辑,即情感逻辑与意义逻辑就被赋予了新闻。
案例3:汶川地震中大爱重生 国民新生
14天以前,汶川地震。中国和她的人民一起进入非常状态。数万同胞离开人世,500万人痛失家园。数十万救援人员、志愿者在前方紧张救援,13亿中国人在后方焦急守望。14天以来,几乎每一个人,受灾的人,救灾的人,捐助灾区的人,祝福灾民的人,都呈现出有别平日的面貌。这新面貌,令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仿佛我们不曾了解自己、不曾了解同胞;仿佛我们不曾了解社会、不曾了解政府;仿佛我们不曾了解家乡,不曾了解祖国。这新面貌,令悲伤的我们感到骄傲,爱与同情、责任与担当、荣誉与牺牲,这些美德曾经沉默、或是低语,今天它唱成最响亮的合声!这些美德,人们曾经否定、或是怀疑,今天人们在别人的脸上看到、自己的心底找到,它真实而坚定!
你看,有那么多人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别人的生命:老师护着学生,丈夫护着妻子,母亲护着孩子――没有犹豫、奋不顾身的刹那间在他们心头涌起的那份爱和责任,就像他们离开时的姿势,永久地凝固在人们的心底。 你看,有那么多人顾不及自己和自己的亲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救出更多的人: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这是救援战士的恳求,他手脚受伤、体力透支;党员干部留下,让学生先走!――这是北川县长的命令,他在地震中失去了5位亲人。他们在痛苦中紧紧攥住的那份刚强和坚持,透过他们简单的话语,在悲伤的河流上激起散不去的浩荡。(《南方都市报》,2008年5月26日)
案例3中的叙事逻辑是按照情感逻辑与意义逻辑来组织的,新闻事实的呈现并没有主次之分,前后之别,情感的积聚与意义的延伸才是新闻文本叙事的主要目的。
传播价值分析:新闻“诗化”的传播价值可以从事实传播价值、理念传播价值以及文化传播价值三方面来探讨。首先,从事实传播价值的角度讲,新闻“诗化”对现实事实进行诗歌化的加工处理,艺术地再现事实,以凸显事实对受众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而受众也可以跃过事实的表象,迸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其次,从理念传播价值的角度讲,新闻“诗化”将灾难事件隐藏的情感元素充分开掘,建立与受众之间的情感纽带,传达出和谐团结、友爱互助、关注民生、关怀生命等理念。第三,从文化传播价值的角度讲,新闻“诗化”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社会价值观念重塑为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种契合了新闻文化价值观的完美表达,正如方延明先生所言:“新闻文化是一种崇尚价值的尺度文化,它体现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要求和尺度。从最终目的上来说,新闻文化的价值尺度就是真善美,‘真’是真理化,符合事实。‘善’是道德化,是人的人格追求。‘美’是艺术化,或者说反映了一种完善性。”[2]
新闻“诗化”的成因探析
此次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中出现的新闻“诗化”现象虽说与灾难事件本身的性质存在一定程度的偶合,但这种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环境、社会需要以及新闻与文学内在机制等众多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
首先,这是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内容与形式是构成一个事物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3]新闻报道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尚“新”、唯“实”是其不懈追求的目标,跟随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动,新闻报道的形式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汶川地震中反映灾区生活,抚慰心灵创伤成了新闻报道的主题,而极富情感内涵的新闻“诗化”形式更好地服务了这一主题,是解决新闻报道内容与形式之间矛盾的一种努力。
其次,诗歌的情感特性与灾难事件新闻报道特殊性的偶合。灾难事件作为一种人类情感的纠结点,时常引发人们情感的迸发。作为连接事件与受众之间的新闻报道也必将以满足受众情感心理为己任,注重人情味与亲切感,而诗歌极富抒情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情感涌流。这种建立在新闻真实性基础上的新闻与诗歌的“嫁接”就自然使传受双方“形成情感上的沟通与交融,从而
产生共鸣,以保证新闻理念传播顺利而有效地进行。”[4]也成为更好地践行新闻社会功能的有益尝试。
第三,新闻的需要。信息爆炸的时代,受市场竞争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量不断增大与可读性不断减小之间的矛盾。人们并不满足于大量肤浅的、表面化的信息,而是要求新闻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产生共鸣。于是满足受众情感诉求,丰富新闻内涵就成为新闻作品创新实践的“突破口”,成为缓解该矛盾的关键所在。
第四,诗歌的需要。20世纪中后期以来大众文化空前活跃,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消费性,人们追求一种轻松的、情感化的信息解读方式。一般读者的欣赏习惯和欣赏水平与纯文学艺术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尤其是对于诗歌来说更是如此,因而整个社会普遍表现出一种疏远纯文学的倾向。“高格调”作品令人望而却步,通俗文学往往流于过“俗”,[5]在现实生活极具变化中,难以担当起反映现实的重任。在此情况之下,诗歌与新闻的“合璧”不失为一条双方开拓生存,求发展的好出路,诗歌的感染力与艺术感配上新闻的现实感与时效性也就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第五,全民诗歌热潮的推动。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全民诗歌的热潮随之袭来,人们发现灾难过后抚慰心灵的不是“圣经”,而是诗歌。诗歌成为人们直抒胸臆的最直接方式,为各新闻媒体广泛转载。而媒体也发现诗歌在此刻成了与受众取得共鸣的最佳手段,先是转载,后来记者也将诗歌纳入新闻写作框架,使新闻“诗化”,取悦于民,感动于民。
对新闻“诗化”的思考
新闻“诗化”作为一种在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出现的新现象,有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偶然之中映射出必然。新闻“诗化”现象虽是在汶川地震的特殊情景下出现的,但它的出现应和了人们强烈的情感诉求,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使新闻“知”与“感”的双重传播效果均达到了最大化,这正是以往新闻作品中欠缺的。
其次,主观见之于客观。新闻“诗化”虽然带有明显的主观情绪,但并未超越新闻客观性的界限。主观情感的抒发完全是建立在坚守新闻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这与纯诗歌创作中建立在虚构意境基础上的,毫无拘束的自由式抒情是有本质区别的。
关键词:电视新闻生命意识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死人的信息,往往对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绪等,冲击刺激最大。在社会越来越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有关死人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其中一些新闻,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确立尊重爱惜生命的意识,注重生活中的自我防护,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一些价值不大,社会意义不强,过多展示恐怖、暴力、压抑、心理不健康,有可能对某些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具有暗示作用,容易引起他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有关死人的新闻,也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我们应对这些现象引起足够重视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呼吁:电视人要有生命意识,电视新闻要报道好有关“死”的消息和它的价值所在。
生命意识,就是充分地尊重生命的意识。生命意识带给新闻人的是在自己的传播活动中自始至终保持对生命的尊重。电视新闻由于具有直观的画面,更应该从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文字细微之处着手,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保持对人性的关怀。而在目前的电视新闻(主要是民生类新闻)中,恰恰就是由于生命意识的缺失,导致有关死人的新闻出现了过多过滥,画面过于直露,文字过于轻率的不良倾向。
一、“死讯”过多过滥,“死讯”价值开掘不深,把握不准
虽说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但是媒体传播什么样的“死讯”,如何传播“死讯”,却值得三思而行。在一些电视台,现在随便打开一档民生类的电视新闻栏目,进入眼球的少不了由事故、凶杀、自杀、疾病等引发的,或者是还没有查明原因的“死讯”,还有就是“惊现”一类的报道。几乎到了死人即新闻,每档民生类电视新闻必有“死讯”的地步,有的一档节目里甚至多达几条。(顺便说一句,有的以“贴近”“人文关怀”的名义,把事故受点小伤,喝醉酒摔伤诸如此类的“伤讯”都当作新闻传播,也有小题大做之嫌)
当然,关注生命是新闻人的天职,但是在关注生命的过程中一旦忽视生命意识,那么它的传播也就变得毫无价值,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死讯”过多过滥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因为充其量我们关注的仅仅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与否的浅表象,说通俗一点,就是采访报道一些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大的“死讯”;更重要的,过多过滥的“死讯”,往往会谈化或弱化对相关生命与个体尊严的新闻事件报道,或者无视新闻当事人及新闻受众的感情和需求;在事关个人隐私或情感的报道中,不注重尊重和保护当事人,或由于叙述角度、语气等的不当,造成对新闻当事人情感的伤害和隐私的侵犯;甚至,在文字解释中将新闻娱乐化,以调侃的口吻对待一些本该严肃对待的“死讯”等等。
一个外地拾荒人,在拆迁工地被倒塌下来的房梁压死了,画面血淋淋,惨不忍睹。记者在报道这件事时,批评拾荒人“要钱不要命”。这件事曾在本地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认为,记者批评嘲弄拾荒人是缺少人文关怀,与心何忍,更多的应该关注拾荒人为什么“要钱不要命”和拾荒人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拆迁工地的管理等等。事实上,在这新闻事件里,苦难不仅没有被同情,反而成了被嘲弄指责的对象,自然,与拾荒人之死相关的深层次问题,也就难以得到发现或关注了。
可以说,“死讯”的传播实际上对活着的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毫无疑问,过多过滥,少有新闻价值的特别是把握不准的“死讯”,将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感情情绪、生活工作和生死观人生观的正确培养,甚至对社会主流的判断,更令人担心的是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青少年自杀的消息。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生命信仰的教育。一旦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偏差。而电视媒体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二、“死讯”画面过于直露,画面屡有鲜血和恐怖的现场。
有这样一条新闻片:某年夏天,一个小女孩不慎溺水身亡。记者在赶往事发地拍摄时,女孩的遗体已经放进了殡仪馆的冷柜里。大概记者为了强调女孩落水身亡的真实性,竟然请工作人员把女孩的遗体拉出来又拍摄了一通。还有一条片子,把人们打捞一个溺水身亡者的全过程,用长镜头裸的展示出来。而大量车祸中的血淋淋场面就更多了。这种冠以“记实手法”的自然主义表现手法,且不说缺少对死者和死者家属起码的人格尊重,和对他们的情感伤害及隐私侵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画面也缺乏对受众的情感尊重,给人以厌恶、恐怖的心理感觉。因此,拍下真实的死亡画面固然不违背新闻人道的伦理要求,但选取这样的画面放到新闻中播出,则理应首先考虑对死难者及其家人的尊重,以及是否存在过度渲染死亡的滥用危险。
过多过滥的“死讯”报道,使观众没有获得自己需求的、有益的信息,却成为浅薄、无聊的看客;而电视新闻则演化为专业的“窥私者”,小市民茶余饭后谈资的提供者。如果说,刚开始时,观众还被一些有关死的新闻所吸引,所震撼,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面对过多的“死讯”和血淋淋的画面,已经是麻木、厌恶和反感了。还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些“死讯”新闻当事人的家属,其实并非愿意把不幸特别是一些画面,让媒体广为传播。那样对逝者是种不恭,对生者,永远都是种心灵上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