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

时间:2024-01-02 10:3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科学与环境问题

第1篇

【关键词】环境新闻 建构 环境话语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自然环境的恶化伴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界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加剧。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环境日益失去平衡。由于环境问题影响程度的加深和影响范围的逐渐扩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关于环境的讨论众多而且不断增加。媒体就环境问题的报道也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类相对独立的新闻类型,尽管对环境新闻的定义和内涵还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环境新闻同其他新闻类型一样都存在媒体建构的事实。

一、环境新闻的社会构建特点

早期的环境问题关注集中于污染、荒野保护、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枯竭。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添加了能源供应、动物权利、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化、大气臭氧层损耗、有毒废弃物、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环境正义、食品安全和转基因组织等问题。这些环境问题能够从环境状况逐渐发展成社会焦点议题,并进入政策的讨论范围,媒体的环境建构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少媒体的新闻关注,一个环境问题进入公共话语领域的可能性就很小。

新闻的社会建构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从媒体的利益出发,媒体方针构成了新闻社会建构的核心框架①。这一点上,环境新闻虽与一般新闻存在相同点但也有着自身的一些独特之处,这与环境问题与一般社会问题之间的区别不无关系。

首先,由于环境问题具有超出一般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一个环境问题往往牵涉众多利益团体,这其中有政府机构、环保组织、涉及环境问题的企业单位、科学团体以及普通公众,在对待环境问题时的利益关注点不同,其环境观点也千差万别。媒体在组织新闻报道时常囿于一定的新闻框架而很难厘清其中的复杂头绪,因此在环境新闻中会不可避免地对报道内容进行简化,最通常的做法是选择一个环境问题中直接对立的两个冲突方构建一种鲜明的对立印象。特别是当环境危机出现时,媒体出于对“冲突性故事”的追逐,很容易会把危机事实构建成因环境而产生利益对立的两个团体。然而环境问题的实质往往要复杂的多,媒体建构的简化很有可能会弱化社会对环境问题复杂关系的重视及探究热情。

其次,一般性社会问题常常从道德、法律等角度引起公众的关注,而环境问题通常是与科学问题存在密切联系的,并且从科学发现或科学观点的角度切入。大部分环境问题都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发现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海洋酸化等都是极好的例证。某些情况下,科学先于媒体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这决定了环境新闻必然的要以科学话语作为构建要素。另一方面,大部分公众通过媒体了解关于环境问题的信息,并依赖媒体解读环境风险。由于环境问题与科学研究之间密切联系,媒体需要借助科学主张的权威性提供说服力。但多数情况下,科学在环境问题上的结论并不是确定准确无误的,况且对于同一环境现象的解释,科学界也并非总是同一种声音。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环境新闻社会建构的不确定性。

第三,环境问题常常是人类活动长期以来积累的后果,而非是瞬间爆发的灾难。但新闻媒体在再现世界的过程中,总是通过对新闻内容的选择、新闻传播方法的选择,适应媒体预制或者本有的框架。在环境新闻的框架中,危机和冲突是环境新闻竞相追逐的新闻价值热点。另外,新闻媒体构建社会的过程往往也是一种将问题符号化、形象化的过程。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新的环境问题还需要具备易于被形象描述的事件或条件。因此,在环境问题并没有产生可被戏剧性构建的后果之前往往难以得到媒体的关注。上世纪南极臭氧空洞引起全球性的关注是在臭氧层逐渐稀薄并形成一个能被媒体形象表现出来的空洞形之后,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很早就已经发现了南极大气臭氧层变薄的事实。

二、环境话语:环境新闻构建的内容

环境话语伴随着环境问题而产生,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关于环境一套观念、概念和认知体系。它从社会实践中产生,同时又是进行社会实践的工具。无论是提及制度、政策、政治哲学还是特定环境个案,实际上都不能够绕开环境话语②。环境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社会及环境问题的建构,这种作用和影响可以通过许多关于环境的概念变迁观察并体会得到。例如,在物质存在形式上并未发生过改变的沼泽,过去会被理解为荒蛮并且遍布危险的烂泥地,而在今天,这样的土地被称为极具生态价值的湿地,甚至还被赋予了一个更动听的绰号――“地球之肾”。

环境从没有明显定位的话题发展成为每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话语在环境新闻的社会建构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报道迭起,但却没有一个单一总领全局的环境话语。相反,媒体是多元化观点的角逐阵地,其中一些观点和方法直接与其他观点和方法相悖。因此,环境新闻的社会建构并不是由媒体独立完成,某些情况下甚至出于媒体的本意。环境新闻中所常用的环境话语通常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其一,环境新闻传播的主要是客观主义的科学话语。媒体要秉承“新闻正义”,因此只有在科学证据被认为确实可信的时候才会被采用。然而科学主张的报道平铺直叙,并不会关注本质上它们是否是社会建构的、有着未可知性以及不确定性。

其二,环境新闻常常陷入人类利益的话语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将环境问题的最终关注点集中到了政治或社会运动这样的行动导向领域来,所强调的重点不在于潜藏在问题之下的特定状况的性质,而在于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推测结果。这种新闻叙述可能更具备新闻故事性,也更容易为公众所注意。

其三,媒体,尤其是商业化媒体倾向于采用将环境问题转化为商机的这样一种话语。在此,环境灾难竟可以通过人类的创造力和产业化而变成经济利益。这类报道大部分都是产品导向的。例如,对各种“绿色”产品大加宣扬,对节能建筑的推崇等等。关键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下,企业精神不必与生态价值相悖,相反,两者之间正在相互加强。

其四,环境新闻还容易将环境置于灾难或许即将来临的叙述中,借用一系列隐喻,地球被描绘成不堪重负的枯竭衰败形象,环境则潜伏着这样或那样的威胁,人类几乎面临着绝地的处境。

最后,环境还要通过制度决策话语的挑剔。环境在决策中并不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它被视为与医疗保障、教育以及就业等社会服务并列的又一个政策领域。其焦点在于管理机构和过程、迫近的立法、政治性格以及国际论坛。这导致了政治精英与科学精英之间的政策辩论,而在这样的辩论中公众仅仅是一个附带的旁观者。

三、深度报道:完善环境新闻构建

环境问题是这个时代最复杂也是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它牵涉自然与社会科学、法律与公共政策、政治权力、投机的经济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环境新闻报道在社会建构上却很少体现出这种作用和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闻实践本身所固定的限制条件。也许与绝大多数社会问题相比,环境更具有深度的分析和报道。深度的环境报道是否可能,取决于几个因素:

首先,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在环境问题出现在政府议事日程或公众强烈反响时才关注并给予报道热情,环境问题是长期持续的,而且环境矛盾也并不是非此即彼那样简单,需要媒体长期地跟踪关注。

其次,环境问题必须有相对独立的新闻地位,环境报道一定程度拥有能够不依托政治、商业、农业、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讨论基础。如果不能建立起独立的环境新闻框架,环境新闻报道只能在其他新闻领域边缘摇摆。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与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政策密不可分的。这使得要将其分别思考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是不明智的。因此还必须追求一个明显的环境定向专向报道与追求新闻工作其他专业领域的深度报道之间的平衡,虽然这很困难。

最后,必须找到某种方式,将曝光和监督与环境教育和政策改革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媒体的调查性报道,可能暂时使观众受到震撼,但是不一定能加深对事件的理解或引起有效的环境行动。所以,必须有这样的新闻组织方式:一方面能在公共领域内成功提升警惕,另一方面能将这种关注置于一套被明确界定的环境改革目标之内。■

参考文献

①杨保军,《论新闻的媒体构建》,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8第5期,第1-3页

②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3页

第2篇

 

一、引言

 

环境科学源于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及其影响的高度关注,并随着众多环境问题的出现而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不仅涵盖地理学、生态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 环境科学的学科形成历史虽然不长,但其学科框架日趋成熟、研究方法逐渐丰富、研究范围快速扩展、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日益彰显。

 

从多学科到跨学科、从跨学科到学科交叉融合,环境科学经历了起源、发展并逐渐成熟的快速成长过程,同时也处于继续深入发展的重要关口. 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归纳整理,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需要明确,一些关系到学科未来发展的框架需要搭建。

 

二、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对于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的定义,试将国内外一些主流的定义引用如下:环境科学是研究近代( 包括现代)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 它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起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马世骏,1983)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刘培桐,199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之间辩证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二者间物质、能量与信息过程,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谋求人类环境系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科学( 贾振邦等,2004)。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特定整体,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通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逐渐形成的交叉学科群( 杨志峰等,2004)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郑度等,2007) .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指导人类进行环境实践的科学体系( 左玉辉,2010) 。

 

从上面列举的环境科学定义来看,虽然表述有区别,但实质大同小异. 可以归纳整理为: 环境科学以复杂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环境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多学科融合交叉为典型特征、以揭示"人类-环境"相互作用规律为核心任务、以"人类-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学科群。

 

三、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1、国际上环境科学研究的趋势

 

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是1969年成立的,其目的为改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着重于七个方面的工作:(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氧、氮、硫、磷);(2)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进化;(3)人类定居点的环境;(4)生态毒理学;(5)环境系统的模拟模式;(6)环境控制;(7)环境向题情报通讯系统。

 

七十年代初期,联合国环境规划暑(UNE)指出,为了人类生活及幸福,必须取得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使人类的最高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并制订了研究规划(1972年),包括五个方面:(1)全球环境评价,为了提高环境质量,研究人类居住区的规划和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的环境前景 (2)环境的管理活动。(3)支持措施。(4)自然野生生物和遗传种源(包括水陆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保护。(5)能源问题。

 

2、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趋势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别指出,必须"坚决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从事生态经济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研究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使我国的经济在协调的基础上更稳定、更迅速地发展"。

 

关于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环境科研工作者对此早就有所预见和观点.正如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多次强调的观点,提出环境问题必须从生态平衡的观点去考虑。从生态平衡的整体观和经济观来研究,整体观点是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经济观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从这两个基本观点出发,同时考虑经济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生态观和经济观的统一,方能避免生态间题的片面思想,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生态失调的问题。

 

六十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发展由于环境保护问题而获得巨大的动力;同样,生态学理论作为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之一,对环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很重视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两者之间的交叉研究。

 

也就是说,运用生态学原理改革工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所谓生态工艺,是应用生物圈物质运动规律,把生产过程纳人生物圈合理的物质循环系统,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设计闭路循环的生产系统,实现资源的多次利用,或无废料排出的生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坏境效益的统一,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许多重大环境间题都是与生态系统有密切联系.如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要研究发展土地处理系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发展生态农业研究,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及农业生产废物的再循环、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达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此外,关于国土整治问题,它必然涉及到不同生产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问题。还要研究我国的环境区划问题,共中包括在环境本底、环境容量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口与交通等方面的合理布局与规划。由此可见,环境科学技术要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研究.运用生态学观点和原理,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从不同侧面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学生 环保意识 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益受到破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有效应对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重大课题,成为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保也因此成为人们的新理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和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都要求中小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将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德育目标。目前,许多农村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肆意践踏花草……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环保教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新课改下我们应该重视农村中学政治教学这块重要的德育阵地,广泛利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阵地

关注环境问题、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并且充分体现在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本中,如高中《经济常识》中关于“科学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生态农业”等内容;《哲学常识》中关于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态价值观的内容;《政治常识》中关于“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今人类共同的课题”等内容,此外,高考时政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专题教学,都是环保意识教育的教材。如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从人类的朋友、自然的哭泣、做大自然的朋友等方面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要达到的目标是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让学生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培养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如教科版九年级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认识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等等。

通过挖掘这些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指导农村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理解人类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全面看待环境问题,提高环境素养,树立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理念。

二、报刊媒体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供广阔视角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算

机网络以及学校、村社订阅的报刊杂志,为我们查找环保资料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上网、翻阅报刊,搜集环保信息,关注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当今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忧患意识;掌握党和国家关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广泛收集环境保护及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习惯培养和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政治课教学,能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环境问题,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切身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和参与环保实践的能力。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指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广阔农村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阵地

广大农村是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依托。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深入村社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环境问题、反思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增强参与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行动的意识;就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围绕环境问题,设计、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案,增强责任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农村服务活动,明确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积极投身环保行动,学会关爱自然,尊重生命,形成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中使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村民确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

总之,在农村中学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的交叉点,走出单纯的说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善于捕捉农村中学的环境教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渗透环保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

第4篇

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初中单独设课的学校不多。笔者所在学校承担了扬州市"十五"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其中评价指标是研究内容之一。

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运用所学环境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环境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环境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时,主要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主要了解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回答环境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能否利用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源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通过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例如:对学生提出环境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农村环境问题及保护"一节内容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2)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当前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主要措施;

(4)有关当地(农村)环境的图片、报道和漫画。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如我国当前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教材上所提到的外,学生们还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如医疗垃圾、恶臭,鸟类、青蛙、蛇减少,室内污染、秸秆焚烧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什么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体验,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方面的水平和差异。如"农村中环境污染有垃圾、白色污染、废水、残留农药、化肥"与"农村中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乡镇工业污染"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差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2.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着重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等常用环境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致、全面,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环境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观测、调查、访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3.注重评价学生在环境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我们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与好奇心;体会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情况。

例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的污染"一节时,展示漫画《五彩河》,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当前河流和湖泊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表述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河流和湖泊遭到污染的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漫画或创作一幅公益广告,并解释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的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4.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形式的检测外,我们还采用编辑手抄报、设计公益广告、进行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建议、口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多样化的具体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在具体的评价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模式:

1.开、阅卷结合的书面考核。闭卷考试答题时不能查阅任何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时比较侧重记忆型,兼顾思考型。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参考书、笔记及有关书刊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题时着重理解型、思考型和应用型,在答题中允许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更好答案、新意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答案。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2.编辑环境手抄报、环境知识宣传材料,设计环境公益广告。其内容作如下要求:(l)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事件介绍和评价;(2)及时展示当前最新环境科技成果的新闻快递;(3)向公众宣传环境知识;(4)生动有趣的环保故事、人物、漫画。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3.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或环境小论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实践,自己选题、自己访问、调查、搜集信息资料,撰写调查的报告和小论文,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这种方法是属于综合性评价。不但检验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调查、写作等综合能力。

4.口试。采用的方法是由教师准备好20个环境题目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去准备。考试时将20个题制成考签,由学生任意抽取,经10分钟的准备后可带提纲根据自己掌握的环境知识回答试题,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补充提问,然后评定成绩。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等级制。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并通过补充提问,让学生即时调节自己的答案,有利于水平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考试的深度和清晰度。但实践中发现,口试的操作工作量很大,只能在实验班进行,对于同时教几个班的教师无法采用。性格内向、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不能发挥真实的水平。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理论 实际应用

近些年来,一些区域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产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区域的环境问题。众所周知,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过程中,很多情况是一种无意识的,但是却是非常简单的,一旦人们发现环境遭到了破坏,想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其任务量是巨大的,并且区域的生态环境很可能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正因如此,相关环境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于环境的管理工作,这样区域环境的质量才不会持续恶化。[1]

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理论概述

21世纪将是中国振兴和发展最有利的时期,这个时期将会遇到许多严峻的挑战,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今天和未来,环境问题都是渴求不断得到发展的需要人类深刻关注的主题。随着全球性资源及环境问题的加剧,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迫切的发展要求、有限的资源承载力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己成为当今科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从传统地理学对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描述性评价,发展到今天涉及各生态要素不同尺度的综合性评价,目前还没有标准和公认的理论框架,尤其缺少应有的定量化评价方法。[2]

二、理论基础

1.发展阶段

早期局部环境问题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经历了从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游牧生活到以种植和养殖为生的定居生活的转变,人类从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转变到自觉利用土地、生物、陆地水体和海洋等自然资源来获取生存资料,同时随着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便开始出现烧荒、垦荒、兴修水利工程等改造活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或沼泽化等环境问题。近现代过渡环境问题的阶段,工业革命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阶段,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

2.评价原理

2.1人地关系原理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人地关系理论也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理论,长期以来它左右着地理学的发展。人地关系研究涉及到地理学、环境学、资源学、人口学、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计算技术、信息工程等一系列学科。人地关系的矛盾可以通过减轻人类对自然界作用力的大小,并对其加以调节,当然生态脆弱区的移民更是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措施。

2.2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诸如能源紧缺、资源枯竭、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世界性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生态学理论的指导来加以克服和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外界进行物质转化、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其转化速度和传递方向随着人类开发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生态学原理包括生态系统平衡原理、食物链(网)原理、生态因子作用原理三种,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194 个,其中国家级226个,省级 733个,地市级396个,县级839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822.6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

2.3可持续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自然资源60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可持续利用、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积极地保护环境,以达到自然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并且不产生环境问题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来进行系统的调控,以使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状态, 实施这一战略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合理、高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保证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特别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完整性的重要途径。[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过多的重视起经济利益,从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忽视,这就使得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国家的要求。对此,我国进行了相关规定的调整,对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使得环境质量有所提高。[5]

参考文献:

[1] 田文鑫,李柞泳,刘伟等.基于指标规范值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灰色聚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3,39(19).

[2] 郑新奇,王爱萍.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4,20(4).

[3] 武晓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第6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现状 对策

环境质量将关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变暖、淡水资源不足以及森林资源过度使用等环境问题已经进入全球人民的视野之中,人们在环境保护上逐渐达成了共识,多方面采取措施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村”。且不说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就我国国内的环境问题而言,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显而易见,环境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司空见惯,为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正积极开展着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还海、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等,通过诸如此类的方法和手段也使得我国的环境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环境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的,具有根深蒂固性,我们必须正视我国的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地区之间其环境问题的表现也不同。根据历史时期我们将环境问题分两种,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即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为了求得生存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引发的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具体表现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旱涝灾害频繁等;二是现代意义的环境问题,即是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除了以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外,更多的环境问题是侧重于环境污染方面,如“三废”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较之于环境破坏,其危害性更大,更广。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向大自然索取的能力也在增强,远远超过了自然的有效承载力。而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仅以亚洲为例,近些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颇为可观,然而环境问题也最为突出,特别是城市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城市人口剧增、交通堵塞、生活垃圾成堆、大气及河流污染等,使城市的环境也逐渐恶化。

二、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1.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性

近年来,我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在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目前在我国的环境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河流污染、沙尘暴以及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较为严峻。环境的好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忽视环境问题必将会受到自然的严惩。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引发的灾害屡屡发生,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环境立法上的滞后性

由于我国的环境立法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因此,在内容及实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20世纪80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其立法思想多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下对环境进行保护的,而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其环境立法也开始注重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要求并且在内容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其根本未变。我国的环境立法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束缚,在立法上只注重经验性却忽视了先导性, 很多的立法内容明显滞后, 还有一些与现实脱节,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等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建立的时间较短,且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产生的,因此,其内容上必定存在很多疏漏的地方。

3.环保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在我国现行的体制面前,环保部门没有直接强制性的执行权力,因此,这无疑增加了环保部门的工作难度,环保部门对许多有关环境方面违法行为常常束手无策, 无法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不得不通过人民法院来对其违法环境保护法的行为进行处理,并使其履行环保义务。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环保部门也正由于缺乏必要的直接强制执行的权力,因此其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常常受到挑战,不仅不利于执法部门执法积极性的提高,也使得执法效率大打折扣,并在无形之中助长了环境违法分子的猖獗。

4.公民的环保意识淡薄

中国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在生产与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使用一次性餐具,奢侈浪费的行为随处可见,此外,以牺牲环境及资源来获得经济发展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实际上,环境并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治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每一个公民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环保意识,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公民的环保意识还较为淡薄,需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我们应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低碳环保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杜绝浪费思想及行为。

三、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对策

1.完善环保立法,加大执法力度

逐步完善当前的环境保护法律,采用监督问责制度,以督促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时能够自觉遵守环保法,使其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环境现状相适应。在完善环境立法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管理和整治违法排污的一些企业,对重金属污染及危险废物处理不到位的企业予以适当惩治。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督察力度,对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作用,加大检查与治理力度,进而有效地解决其中的环境问题。此外,要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机制,突出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及管理的重要地位,从而能够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妥善的处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环保立法的进程、完善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环境科技创新,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完善环保的体制与机制,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相平衡。

2.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

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以环保为宗旨,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让广大公民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之中,通过每个人加入到环境保护行列中的方式来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此外,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进行统筹考虑,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低碳环保生产,从根本上来解决环境问题。

3.加大环境处罚力度

对于违法、偷排以及超标排放的企业,根据环境保护法要进行适当处罚,而对于多次超标排污的企业,环保部门对其进行处罚的同时,可提请人民政府对其进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顿。且在限期治理的期间,应该要限产和限排,如果仍然无法达到排污标准,则可以强制要求其停止生产,此外,还可建立和完善环境执法状况新闻通报制度。通过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来督促环保部门严格执法。

4.生物补救法

环境循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种循环维持着地球生命的延续。以大气中的碳循环为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后,通过光合作用形成能够供植物生长的养料,又通过夜间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此外,微生物对动、植物体的尸体及排泄物等的分解, 又将碳输送到大气层之中,或是经过长期的逐渐积累, 成为煤或者石油等有机物质,对其分解也可释放出其他元素, 如氮、硫及磷等, 进行氮循环、硫循环以及磷循环等成为自然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有机微生物分解的方式来处理环境问题,对环境实现了完全的零负担,无二次污染,经过分解之后,还可以成为有机肥,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为了提高表层对微生物的适宜度, 需增加些表面活性剂,这样有助于土壤乳化。生物补救的方法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5.植物工程

植物对于改善环境的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且可以对工业环境进行美化, 增加绿化面积,如人们通常会在道路两侧栽种许多树木,这样有利于吸附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尘土,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此外,如生活区的缓冲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的恢复,都需要用到植物工程。

四、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到破坏,则必定会危及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世界人民所关注。如何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运用各种对策,利用生物补救,植物工程等,此外,从长远来看,要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完善我国的立法等,都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可行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韩玲,刘湘,石碧清. 基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2) .

[2]高殿文.环境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3]钟先丽,钟先芳. 论环境保护意识在旅游业中的树立[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04).

[4]郝吉明;汪诚文;邵立松;苏保林;马永亮;方安兴;王书肖;刘仁志;程声通;赵雪锋;董礼先;张冰;胡杰;胡文翔. 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承载力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Z]. 国家科技成果.

第7篇

关键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论;科学技术

作者简介:刘洁(1989-),女,汉,新疆大学,新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

1环境问题的由来

环境问题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所谓次生环境问题。它不包括自然界自身活动而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寒潮、风暴潮、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带来的环境问题,即原生环境问题。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就不断地向自然界进行索取,同时引发出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突出。特别是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相继在各国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大,人们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又由于当时人类对于环境及环境保护认识的局限性,致使环境问题发展十分迅速。科学革命产生,科学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使人类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其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引人注目,但是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环境状况令人担忧。人口膨胀、垃圾增多、交通拥挤、大气和河流污染,使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以乌鲁木齐为例,城市二氧化硫和悬浮灰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程度,比美国和加拿大的城市高出多倍。其中,因汽车排放尾气严重,化工厂污染等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从人类的诞生开始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人在利用科学技术认识和改造环境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源源不断的产生。所以环境问题,在当今中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和关注。

2人与环境相应相生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地球环境中生活、发展,人和环境也相应相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是人们必须重视的课题。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环境问题所给我们的惩罚。人与环境的关来具有辩证性质,但我们对它的反思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逐渐成熟起来。“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中国传统中的宇宙观,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面对大自然,人类常常钟爱于宣扬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恰恰忽视了自己被动的一面。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平衡与发展。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价值不可能大于自然界的整体价值,人类的发展也只有在保障自然界的完整和繁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人类必然与自然界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迫使人类重新认识和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现存的关系。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要想彻底消除环境危机,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以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新的道德观,通过对人与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研究,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新的价值导向。现代人类中心论的观点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它强调道德权利的社会性,反对把道德权利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界。它遵循的只是这样一种原则: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自身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自然界的某些物种或存在物要是对人类无益,灭绝了或毁坏了也无妨。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对自然界的平衡和完整造成某种伤害。

所以对我们而言,改造自然也必然代表着惩罚我们自己。也就意味着,当代生态危机所要求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是要我们人类自身的进步,人类必须要以一种合理的社会发展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人类中心论的纷争

“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世界的中心的理论。其含义伴随着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思考而产生并不断变化发展。“人是万物的尺度”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它认为个别的人或人类是万物的尺度,就是把人类作为评价事物的中心。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的哲学家提出的大宇宙与小宇宙的学说把人看成小宇宙,认为人反映了整个宇宙,也是人类中心论的表现。

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考察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时都可以不考虑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虽然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无涉,但它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却至关重要。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要谈论的已不再是作为一种世界观的古代宇宙人类中心主义和中世纪神学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的现代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产生,决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根源于人的生物本性,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克服这种生态危机,以便求得继续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诚然,在当代条件下,由于利益分化和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仍未改变,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各种特殊的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已经消失,因而也不意味着各种形式的个人中心主义和群体中心主义不再起作用。但是,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给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设置了这样一个伦理界限,那就是在处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对自身特殊利益的追逐不得损害人类的共同利益,否则,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将不复适宜于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在这里,人类的共同利益之所以是一种共同利益,就在于它并不是一种超出各种特殊利益之外或之上并与各种特殊利益抽象对立的东西;它就存在于各种特殊利益之中,并且是各种特殊利益得以实现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同时也促动了生态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反过来,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也为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之所以能够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乃是基于它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的正确认识。人们在谈到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认识时,总喜欢弗洛依德的说法,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古代宇宙人类中心主义和中世纪神学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是对人类自尊心的两次沉重打击。其实,我认为罗素的说法更可取,他曾指出:“科学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观点的影响有两个相对的方面:这就是降低和抬高人的地位。从冥想的观点来看是降低了人;从活动的观点来看是抬高了人。后者的影响逐步地超过了前者,但这两方面都有重要性。”

当然从实践层面看,尽管它实际上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环境保护运动的一面唯一可能的旗帜,但环境保护的现实离它应该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大的距离。看来,要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待于人们正确地理解、评价并在实践上真正地践行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两者有着共同的目的性,那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是人类普遍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但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异性、互补性,特别是要看到环境保护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即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先决条件、重要内容。

首先,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社会发展的初期,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社会同环境之间存在着需要协调发展的规律。直接威胁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在这种思想的温床上应运而生。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能源枯竭、温室效应等,特别是近几年的中国,人类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三废”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各种化学废物的随意排放威胁着生物以及人类安全,废弃物充斥中国。加上发展过程中,对资源需求的增加而严重破坏了地球表层的生态环境。此时,我们社会对环境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要想谋求继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环境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其次,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经济按以前追求速度的方式持续增长下去,不仅生态资源承受不了这样的增长结果,而且生态环境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发展结果。对我们来讲,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是生态系统的脆弱。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种生命非正常的灭亡,都是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要解除人类生存威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也就是说,要发展,首先要从环境入手,不满足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这个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

第8篇

关键词人类社会;自然界;生态环境

马克思曾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而实践是连接人类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的桥梁。主客观世界在实践中相互作用,这促使现实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然而,在人类社会中实践着的人却制造着一系列因素刺激自然界的异变。被分化了的两个世界并没有按照固有的内在规律协调互进,反而相互制约、彼此矛盾。新科技革命的双刃剑作用是最好的说明。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优化;同时,也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信心、提高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随着社会生产的继续发展,人类的征服和改造实践逐渐地超越了自然界所能承载的范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便开始产生激烈矛盾。这种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最本质的表现就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与人的能动性实践共同说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实践创造了属于自身的历史,也引发了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归因主体是人类自身。自然界的自在存在本质、人类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和人的本质力量都说明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主体也是人类自身。这种以主体人为视阈来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研究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缘由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制造相关因素,引發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制造的,人类自身才是问题真正的归因主体。因此,以主体人为视阈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存在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友好交往、和谐共进。

1.1自然界是自在存在的自然界即为现实客观的自在世界。其内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自发的、无目的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在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目的地相互作用,只能归结为自然界内部的一种自在规律。并且自然界中的事物长此以往地按照这种规律运动变化,推动着自然界的机械发展。

因此,自然界自在而存,它拥有内在的演绎法则但没有人类的痕迹。这样一种只是自发、盲目运动的天然世界不可能自为地产生诸如臭氧层空洞、水的富营养化、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界只是人类活动的客体,即为人类社会提供活动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问题不是自然界自己给自己制造的,自然界本身不具有引发这些问题的能力。

1.2人类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所以社会历史运动的主体是人类,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种有逻辑、有目的追求的状态,表现为一种自为形式。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人类的主观目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人类有意识的指引下展开的。人类总是这样地与自然界发生联系,满足需求并维持生存,创造着属于人类自身的历史,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有机发展。

因此,人类社会自为而存。人类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并且这种实践逐渐地扩展到自然界中,自然界被打上了人类的烙印。这种有意识的、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为目的的实践,才使得人类向自然无尽索取。然而,索取的同时人类又制造着过量的污染气体、水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最终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1.3人的本质力量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人类的生命活动是以人的实践能动作用于自然,刺激自然释放出满足人类需求的因素。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在世界,一方面说明实践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区别于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展现着人类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积极应对和化解的能力、态度。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通过个体社会化和社会遗传,培养自身的本质力量。他们在充分反映物质世界规律的前提下,将本质力量对象化于现实,解决问题、规避负面影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2主体人视阈下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

整个物质世界在人类实践影响下发生分化。反过来看,被分化的两个世界也统一于现实的物质世界。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要求双方化解矛盾、和谐共处、达成一定的“和平协议”。既不能让人类社会恶性发展,人类无法得到所需之物而危及生存,又不能让自然界彻底毁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问题的制造者出发,即以人类为主体。而人类自身包含不同方面的属性,以人类为主体探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路径则具有多样性。

2.1人口因素的辩证优化——人类种群视角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一定质量的人口是推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面临着全球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快速增长的现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举措。

2.1.1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科学合理的生育计划内在地要求少生优生,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低平稳定的增长趋势。这是从主体人的根源角度应采取的途径。人口基数的减少,人类向自然索取的生存欲望程度减轻,索取量降低,人类涉入自然的范围也会缩小,进而从总体上减轻自然界的压力。

2.1.2不断提高人口质量。人口质量反映了人口群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4]。因此,减少因不合理地改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内在要求人的内在素质提高。教育是首当其冲的选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应注重对人类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培养的目的在于提升人对自然的认知、塑造对尊重自然的道德意识和形成改造自然的科学技能,进而变人口负担为人才资源,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2重新规划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视角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具有依附关系。人类社会本身是从自然界中演化而来的,又需要自然界提供必要的基础促进自身发展。因此,依附更显与生俱来又根深蒂固。但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过度改造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而这是采取行动的起点。发展方式的变革才可从源头规避破坏环境的现象。

2.2.1生产设备与技术的厘革换代。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变革要求既不能降低现行生产的能力和效益,又要大幅削减污染物的生成量和污染度。尽管变革会面临阻力,但是人类社会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历史说明,生产方式从人类开始劳动至今已经发生许多变革,与之规模相当的在生产方式上消除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是可能的。

第一,投资新生产设备。积累足够的资金进行投资将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扩大政府采购的市场力量,即政府向企业提供大量利润可观的合同。这样,企业主就可以用足够的资金建立起合理的生产设备,实现设备更新换代。换新的设备能够按照“和平协议”的目标进行生产,从而有利于化解两大世界的矛盾。同时,企业获得利润之后也应积极推动设备革新,以缩小设备现实与理想目标的距离,获得更大的效益。

第二,设备和技术应合理融入生产过程。仅仅拥有新设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如何运用技术来准确使用设备。应牢记的一个重大原则: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恰当地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技术有机地组织设备,使得设备和技术合理融入整个生产系统,保障生产过程的生态和谐和经济效益。因此,技术也应随设备的更新而更新。然而,一旦技术操作失败,危害自然的后果还是会发生的。所以还需要对运用技术使用设备的人进行培养。所以,在人才选拔和定期考核中,应不可回避地考虑生态环境方面的相关因素。

第三,消费者舆论的主要观点要成为是否应用设备和技术的影响力量。某种设备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必然会引起公众的议论。这事关公众的生命健康,更对人的发展具有影响。因此,应促进公众舆论在防止环境污染上起到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公众言论诉求表达机制,营造交流表达的合法环境。一旦公众认定某种污染物对人类身心健康破坏的程度超过了人类的忍受界限,制造这种污染物的设备和技术就应受到抵制。

2.2.2研发生态环保技术。之所以要加大生态环保技术的研发,是因为变革技术耗费的成本可能会高于新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要提高处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的能力。这样在重视尖端治理的同时也不忽视终端治理,统筹生产过程整体上的生态和谐。一方面要通过对全球各地区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理性借鉴各国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形成科学的环境科技创新机制;另一方面要研发循环使用的资源能源和治理污染的科学技术。做到这一点需要把环境因素要转化为技术研发过程的动力因子,例如,可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在生态环境科技上联合。而这需要建立生态环保技术合作联盟,建立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运行机制,搭建技术共享的绿色平台,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通过合作联盟的形式,共同进行对各方都有利的技术创新活动[5]。

2.2.3生态经济是发展方式调整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是现代新兴产业,是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6]。它旨在既减少对自然界的耗损、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最终维系两大世界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态化的经济形式,把两大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入人的发展,提升了人类发展内在的知识含量和伦理精神。

因此,社会经济的长久发展必然要求生态经济作为相应的形式。应该把以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劳动力与资金投入、不顾及生态环境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生态经济为主导方向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3培养生态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人类意识视角生态环保意识的核心意蕴是一种生态道德和责任意识。就是在人类心灵深处建构对保护环境的道德认知,培育对自然环境的浓重感情,让人们自觉评价与监督自己的行为,从精神意识上给予正确的指导。

2.3.1提升民众生态环保的认知水平。要想使生态环保意识成为人类固有的价值观念,需要民众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这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阶段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的灌输教育,同时社会文化应辅助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社区宣传、典例教化、大众传播媒介都是生態环保意识走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在观念、心理上打造深深的生态文明价值烙印,从而提升民众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培育亲生态人口[7]。

民众认知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从传统索取和征服自然的理念向与大自然和睦共处的理念转变,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环保意识。

2.3.2培养生态环保行为规范。行为是思想意识外化的表现,更是证明思想意识已经内化的标志。生态环保意识的养成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知识普及,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培养科学有效的行为规范。这种生态性行为规范的培养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教育、引导下,自觉运用生态道德的原则和理念来评价、监督、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形成。

2.4寻求国际性的团结合作——人类实践视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争论的书面议题,而是整个人类世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如若继续争辩责任主体,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解决,更危及人类生存。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类是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实践的能动性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要求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面对、积极治理。

2.4.1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世界各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新科技革命更是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治理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应当具有这样的思维、采取这样的方法。包括设备技术研发的国际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产学研绿色平台的国际共建、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应明确,生态环境问题既威胁着每一个国家,又不是一国能解决的。设备技术的国际交流与研发在利益上应从人类整体出发,而不是每一个单独的国家个体。

2.4.2国际环境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一些国家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的时已经采取的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只是他们更多的是事后调节,没有根本治理,而且只注重一国利益。这样的治理运动不仅不会取得成功,反而使得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恶化,增加人类对环境立法产生挫败感,降低对它的信赖度[8]。人们应共同面对、积极研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环境法则,大力推动国际环境法的贯彻执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将治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形成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法律制度保障。

3主体人视阈探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已经明确生态环境问题的主体归因是人类自身,以人类为治理路径探索的逻辑起点,正是这种主体视阈的表现。这不仅是合理的,也对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1理论意义主体人视阈的探析,可以帮助人们明确人的主体成因地位、形成主体成因意识、促进人类自我反思。这有利于将人的主体发展目标合理地融入科学发展观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内化和大众认同。同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人为主体视阈来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是实现绿色发展的保障,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这其中又要求技术设备的创新与合作。因而有利于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9篇

矿产资源开发区往往都处于环境薄弱的地带,或是一些地质问题常发的山区,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又牵扯到矿山环境的地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原生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再加上矿山的不断被开发,受到外部条件增加了影响,原有的问题向复杂化演变。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资源性和环境性的双重特点,地质环境容量大,环境质量好,则有助于矿业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抑制矿山业的正常生产。历史以来,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自然灾害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也称为矿山地质作用或者剥蚀作用、搬运作用等,矿山地质环境的变化一旦超出了矿山地区地质环境的正常容量,就会有可能出现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和累积性的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安全。为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的良性的发展,因此诞生了一项专门研究地质环境变化规律的矿山环境地质学。

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现状

近10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国土资源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较多方面,包括区域性的矿山环境地质综合研究、典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方法以及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等项目,这些调查范围是国土资源调查项目绩效最优的项目领域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效用。主要取得的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矿山资源的开产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却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早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呈现出了分散、广泛的发展状况。原有的矿山环境还没有治理,新的矿山环境又接踵而来,受破坏的矿山地质问题从一个点逐渐发展到一个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的问题分为多种,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其研究的方法也有所区别。本次调查坚持实用性、科学性的原则,对采矿业导致的结果将矿山地质问题进行分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一般的地址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别,矿山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来说,其发生是有一定的规律能源•地矿可遵循的。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开采的矿产资源种类、开采的方式、地质环境条件、开采规模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选择不同时段进行勘探和闭坑会出现不同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原有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也有井下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如瓦斯和煤尘爆炸、矿井透水、矿井害热等。

(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在西北部地区的陕西潼关矿区,其做法十分危险,该矿区将采矿弃渣型泥石流随意堆放在高崖陡坡上,极易引发泥石流等灾害,如1996年和1994年的两次重大泥石流事故,至今矿渣型泥石流隐患仍存在,已经被相关部门划入高频泥石流发生区。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力较强,且持续时间长,产生的破坏性大,尽管在封闭矿山后的长期时间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4)国家政策法规对矿山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规范效用,只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监管,做到有法可依,才可有效降低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继续恶化。

3矿山环境地质研究的展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对环境的质量也有提高,因此,这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新时期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倡导绿色开采,建设友好生态的矿山开采就显得十分有必要。需要加强下列几个方面的研究:

3.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问题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主要是在不同的开采方式、矿产类型、地质环境下,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矿山环境问题的类型、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并进行典型矿山地质环境演变的分析。例如,山地矿山泥石流形成机理以及防治、金属矿山废弃物矿场土地复垦农作物种植安全等问题;进一步构建矿产资源勘探、开采、闭坑各个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模型,全面掌握需要开采的矿山地质情况,为矿山的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3.2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评价指标有助于保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评价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评价指标,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制定矿山地质问题的评价指标,同时建立起一个涉及到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性的评价模型,涵盖不同类型的矿产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模型,逐渐形成一个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预警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平台。

3.3矿山环境地质编图方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对象、范围、目的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因此需要编制不同尺度和内容的矿山环境地质图系,编制的重点在于表达方式上的选择和使用。研究中、小比例尺寸的图面,将点、线、面合理布局,制定出基本的图示方案,实现区域性至全国性的合理规划。

3.4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绿色开采矿山的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技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可对污染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地质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做好审查,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损坏鉴定制度、矿山地质环境监管与评估等制度的构建。

3.5实行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为可以有效观察矿山地质环境下的矿山在地质作用下的变化情况,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矿区或矿山进行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比如不同矿产类型、不同地质环境、不同开采方式的矿区等等。采用遥感解译、实地调查、污染监控、GPS监测等方法手段,研究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闭坑活动的不同阶段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危害及变化规律、形成机理,为科学预测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3.6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示范研究在国土面积十分庞大的中国境内,具有形式各异的地质环境问题,要想有效处理矿山环境问题就要因地制宜。但在目前,国内缺乏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缺少一定的示范性和技术标准,尽管中央财政有经费资助,但也仍未得到合理的运用。因此,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矿产、不同地质的环境区域,对其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性研究。事前做好矿山地质环境防治的技术标准方案,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规范性、合理性。

3.7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矿山地质环境的调研、管理、修复等工作项目是矿山地质环境研究的关键项目,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制度和评价指标,如动态监测技术规范、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管理赔偿办法等相关制度,为实现矿山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依法监管、合理赔偿创造有利的环境。

3.8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闭坑一体化研究在矿山开产的新时期中,在当前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的形式下,对矿产的看他和开发、闭坑等工作项目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模式,需要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治理模式,开发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产道路。需要树立起全新的资源开发意识,在资源勘探、开发到闭坑这个过程,全面分析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在开发的过程中提取一定的有效信息,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日后的资源开发前预防、开发过程中的治理、开发后的修复等重要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4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谐发展

Abstract: the basis of human health is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only the rich biological diversity,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human health,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enemy of human heal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nd the environment is the environment of life elements in constructing their ow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重要的内涵:

1、需要。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2、限制。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二、环境现状及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环境的意义在于:

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

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

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三、环境的污染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

1、原生环境问题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到预防减少损害。

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1)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3)日益恶化的化学污染、空气污染。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环境危机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此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四、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使得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日益加深。

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定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的关系。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类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伦纳德∙奥托兰诺著.环境管理与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5-9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第11篇

【关键词】 节能减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83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4-082-02

城市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聚居地[1],是城市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主要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世界已有约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然而,人们在尽情享受丰富多彩的城市现代文明的同时,却产生了难以消除的“副生物”,人类在创造充满理想追求的城市文明奇迹时,却以牺牲他们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

要实现城镇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双赢”的局面,其中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1 城市建设的范畴和原则

1.1 城市建设的范畴。广义的城市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处理厂、城市改造、房地产开发、公共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

1.2 城市建设的原则。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环保理念。城市建设从政策的出台、总体规划、区域开发到具体建设项目都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规划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如果不违背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绿色政策,即可实施,否则不与通过。

2 城市建设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在城市建设各种文明的进程中产生各种环境问题, 概括起来可划分两种类型,即第一类(原生性)环境问题和第二类(次生性)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又划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2.1 第一类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力引起的,如地震、泥石流、水灾、台风、火山爆发、干旱等是导致城市破坏性的灾害。

2.2 第二类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力引起的,是可以减轻或避免的。如臭氧层耗损[2]、温室效应及气候变暖、酸沉降危害加剧、生态系统简化、森林锐减、土壤退化、淡水资源危机、海洋环境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是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另外还有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暴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恶化又诱发和加剧洪涝、干旱、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如矿产资源的乱采滥开,完全改变了地形与地质结构,易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沉降、海水倒灌等灾害;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建筑设施倒塌等事故出现;草原地区的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和樵采,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崩溃、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源区滥伐林木、破坏植被,导致大范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湖泊泥沙淤积、泄洪能力下降,致使洪水发蓝的灾情加剧,98年三江特大洪涝就是例证。

2.3 城市(第二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3.1 人类认识和价值观上的缺陷。人们总是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肆意索取。其实则不然,自然环境是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同时对人类活动具有约束能力,人与自然应该和平共处。

2.3.2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城市要发展经济是基础,盲目上马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大型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冶炼厂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噪声,使城市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大规模的房产开发使城市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交通混乱、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和灾害的发生。

2.3.3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失误滋生环境问题。①城市规划片面地依赖于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其编制的目标或依据,增加效益而贪大求全;②城市规划方法不当导致城市建设的盲目性;③城市规划学科的自身局限性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等。

2.3.4 基本法律体系或多或少存在着薄弱环节。有些单位对其排放的污染物宁罚款不治理,宁破坏不保护。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法律体系,是防治环境污染的保障。

2.3.5 科学技术发展既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起因,也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环境,直接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然而,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新的发展和应用。

3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同时又是矛盾的。城市建设使社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变得便利和快捷。但城市建设的加快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必须搞好环境保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动员全体民众积极参与,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应当将集中供热、燃汽化、集中供水、地面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节约用水用电的同时,要注重建筑节能、节能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使居民生活在有利于工作、方便生活、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

4 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措施

除了人们必须端正认识,重新树立新的环境价值观,全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让人们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强有力的方针措施,保持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性,将城市环境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积极探索城市规划的学科途径。尽可能避免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讲实效,在城市建设中全面推广“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着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节能减排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1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一件好的作品,不仅要做到功能完善、经济使用、外观优美大方、有特色,还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使城市留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则需解决好城市布局问题。

4.1.1 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城市是一个开放型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畅通,使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机能有效发挥,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除了取决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之外,还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密切相关。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4.1.2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地理、地质条件、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状况,根据其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

4.1.3 功能区划分明确。在布局上,要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工业区要大分散、小集中,按不同的工业类别形成组团式结构,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应设计绿化隔离带,防止产生污染和干扰。

4.1.4 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道路是城市的骨架,要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不产生由于车流量过大而造成的污染,同时还要为发展城市轻轨、地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留有发展空间。

4.1.5 防止“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建筑物不能过密,尤其是居民区、商业区更要防止由于建筑物密度过大而产生的“热岛效应”,或由于玻璃幕墙而造成的光污染。

4.1.6 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建筑群落、历史文物等人文资源以及珍贵的树木等自然资源要特别注重保护,体现其(包括扩建、改建、新建)原有的文化底蕴与城市风貌。

4.1.7 注重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地是“城市之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城市起着改善净化环境、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美化等举足轻重的作用。

4.1.8 确定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合理选择位置,科学地确定处理能力、处理效率、以及最终去向或用途等。

4.2 单体设计、建设、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在单体设计、建设、运营中尽量节能,据统计使用保温材料可节能15%,使用环保产品避免室内环境污染。做到选置美,外观设计美,内部结构美,外部环境美(建筑与环境协调美、绿化美等),内部环境美(装饰美、材料美、布局美、色彩美、家具美、和谐美、绿化美等)。

4.3 水、暖、卫设计、建设、运营中的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供水、供暖、供冷以及卫生间等配套设施,要充分考虑节水、节能。单一的供水系统转向分质供水两套系统,一套餐饮,一套浇花、冲卫、拖地冲路;据统计,三口之家一年可节约31吨水。集中供热供冷可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另外,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的大力推广,应有便于垃圾分类的投放地点和器具,规划出集中收集分类垃圾的区域和空间,既要方便投放和环卫部门清运,也不影响美观,更不能污染环境。

4.4 注重公众参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进行发展所遵循的总战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为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全民参与、群力群策是必要的,城市建设才能代表公众的心声。逐步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的实践活动(开听证会、发调查表、明查暗访等),共同把城市建设好,把环境保护好。

5 结束语

城市建设的目的为了达到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保护三者高度和谐,城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在城市建设中保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的充分融合,有效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就会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三效益的同步增长,把城市建设得更加清洁、舒适、优美,适于人居。

参考文献

1 周波.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大学学报,

2005,138(3):142~144

2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

版第三次印刷:200~203

3 周学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探悉[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5,22(1):33~35

4 孟庆华.谈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J].山西建筑,2005,31(17):14~15

5 王.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

第12篇

关键词 地理教育 环境教育 环境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Geography Teaching

MENG Qingwei

(Sichuan Preschool Educators College, Jiangyou, Sichuan 621709)

Abstrac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geography of education, they are an inseparable wh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geography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geography teachers propose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ethods.

Key words geography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skills

1 环境教育之于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地理科学是实现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

由于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优势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地理科学是实现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地理课堂上,主要教学内容是讲解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地理环境知识。地理教师必须认识到,地理教学是离不开环境教育的,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旦把两者分开起来,环境教育工作将会步履维艰,因此加强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将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1.2 帮助学生发展环境技能

环境技能指的是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的能力。随着全球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帮助学生发展环境技能已是时代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发展环境技能已变得尤为重要,地理教师应该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帮助学生发展环境技能。

2 幼师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方法

2.1 课堂教学是环境教学的主要渠道

地理课堂教学是环境教学的主要渠道,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信息,既要做到对学生传播地理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吃透教材内容,结合教材上的实例,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2.2 结合相关环境问题进行环境法制教育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收集我国和国际社会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宣海报,制作成精美的PPT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可以从图片和视频中非常直观地了解到身边出现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同时教师向学生灌输环境法知识,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基本的环境法意识,又起到了鼓励学生参与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活动的作用。

2.3 培养学生环境问题思辨意识

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探讨本地环境问题,例如可以结合当地环境污染热点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看法。地理教师还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向学生普及环保科普知识,让学生对环境法形成科学全面的认识。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2.4 结合地理课程内容开展课外活动进行环境教育

地理教师应该定期举办环境问题班会。教师结合地理课程内容,制作相关的环境问题课件,和学生就课件上提出的问题进行互动,这样做既是帮助学生温习地理课程内容,又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还可以开设环境地理学的选修课,通过选修课对学生地理环境知识进行补充;组织环境报刊杂志的课外阅读和资料的收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每周要求学生阅读有关环境方面的报刊杂志,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环保措施的具体资料,既丰富了学生环保知识,又开阔了环保眼界。

2.5 鼓励学生收集与环境相关的阅读刊物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有关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刊物也越来越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收集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阅读刊物,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学校图书馆里的资源,同时定期举行“环境保护”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朗诵收集的环境问题阅读刊物,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这样做既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又拓宽了学生的环保知识面。

3 注重以地理内容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1)组织有关环保类的参观活动并调查环境问题。提倡学生亲近自然,关注环境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环境状况养成亲自实践并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其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自觉性。(2)有效利用各类重大环境或地理节日,加强环保宣传并举办相关实践活动。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有许多关于环保或者地理类的节日,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节水宣传周、地球一小时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向学生宣传环保意识,并适时举办一些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感知能力。(3)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社会性实践活动。在环保部门进行乡土环境测试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适当承担一些能力范围内的监测任务,借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科研能力,还可以增强环保意识,这种活动还增强了学生责任感。

4 注重思想素质教育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4.1 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不难发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地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应该客观地向学生介绍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政治地位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自信心、国家危机意识、个人使命感,这对学生日后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4.2 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思想,树立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已迎来信息时代,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就应该把握住每一个机遇。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想实现国家的稳步发展,就必须抓住社会环境中出现的每一个机遇。例如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国际社会和平的实现、全球经济危机、资源短缺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球各个国家发展的绊脚石,而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协作,依靠群体的力量而非个体能力。对于我国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我国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就必须和国际社会中的各个群体相互合作。

4.3 增强学生参与世界竞争的观念和国际意识,打破其狭隘的地方思想

任何国家和地区要谋求发展,都要考虑国际环境的影响因素。不论是欧美的金融危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甚至人类共同面临的资源、人口问题等,都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各个国家间互相协调,而不是单凭一己之力。我国也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因此,在我们地理教中,要引导学生开放思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国际化的环保观念,争取日后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5 总结

教师是现代文明的传递者,承担着知识传递的责任,教师不仅传播知识文化,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引导者,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环境意识,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才能使学生建立起全面科学的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春花.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06.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