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11:5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物防疫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禽免疫;方式转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270-03
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和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我国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动物疫病采取免疫为主的防控措施,并以《动物防疫法》规定,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免疫是防控动物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1]。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转变畜禽免疫方式、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已成为动物疫控的重要任务。该文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结合保山市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对转变畜禽免疫方式的意义、内容、目标、措施进行探讨,以为推动动物疫病防控科学发展、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转变畜禽免疫方式的意义
1.1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国外传入或国内新发现的动物疫病已达30多种。目前,我国每年因畜禽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百亿元。国际上发生的疯牛病等动物疫病对我国形成新的威胁,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不仅给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打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周边国家和地区严峻的疫情形势对我国构成严重的威胁。自2010年以来,全球39个国家相继发生口蹄疫疫情,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而紧邻云南省的缅甸、越南又是重疫区老疫区,新传入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新传入的缅甸98谱系口蹄疫病毒传播速度快,致病力强,致死率高[2]。国内疫情形势也非常复杂,猪瘟、牛出败等老的疫病尚未消灭,新的疫病又在增加,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短期难以根除,随活畜禽及其产品流通量的增加,传播病毒风险增加,羊痘、小反刍兽疫、仔猪流行性腹泻传入的风险正在加大,人畜共患传染病如“奶牛两病”、狂犬病也呈上升趋势,动物疫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1.2 保山市动物疫控任务艰巨
保山市腾冲、龙陵与缅甸接壤,口岸众多,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保山市动物防疫任务十分艰巨。畜牧业是保山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2011年末全市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296.01万头、68.67万头、47.5万只、692.14万只,畜牧产值达59.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14%。发展畜牧业最关键的环节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据2006—2011年的抽查,全市猪、牛、羊、禽平均疫病死亡率分别为2.06%、0.38%、1.33%、3.61%,较省下达畜禽死亡率控制指标3.00%、1.50%、2.00%、6.00%分别低0.94、1.12、0.67、2.39个百分点,疫病防控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保山市畜禽存栏基数大,按照2011年畜禽存栏数计算,如果防疫措施不力,导致畜禽死亡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全市每年就要多死亡畜禽10万头(只),按现价计算,每年畜禽死亡损失就要增加近4 000万元。如果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
1.3 加强畜禽免疫任务十分紧迫
长期以来,畜禽免疫以春、秋2季防疫为主,形成市、县部门安排布置,乡兽医站组织村防疫员实施的免疫工作格局。随着畜禽存栏数和病种数的增加,畜禽免疫任务成倍增加,繁重的免疫注射任务落到每村1~2名防疫员身上[3-4]。村防疫员是享受每月200~300元定补的农民技术员,文化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在缺乏有力宣传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开展免疫,免疫密度、质量难于保证。实践证明,这种仅依靠村防疫员自觉实施的免疫方式投入低,效率低,可靠性差。保山市畜牧业正处在一个从量到质转换的重要时期,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加强畜禽免疫的任务十分紧迫。随着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方式的改变,迫切要求转变畜禽免疫方式。只有转变畜禽免疫方式,才能克服老做法的不足,大力推进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构建牢固的免疫保护屏障,有效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转变畜禽免疫方式、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 转变畜禽免疫方式的内容
2.1 向动物防疫政府负总责方式转变
动物防疫从业务部门大包干逐步向各级政府负总责的工作方式转变。国务院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真正体现动物防疫政府负总责。
2.2 向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防疫工作方式转变
兽医部门工作从一般性开会布置到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防疫工作方式转变。落实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采取县级分片包干乡镇、乡级分片包干村,负责督促指导村级开展强制免疫工作,以及负责督促指导责任区内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按照程序开展畜禽免疫工作。
2.3 散养户畜禽免疫向“集中免疫、整村推进”方式转变
农村散养户免疫从防疫员“单打独斗”向推行“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免疫工作方式转变。除一些边远山区外,在畜禽主产区、养殖密集区、坝区采取2~3个村组成一个由乡、村、社干部和村防疫员组成的防疫队,以“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方式开展畜禽免疫,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五不漏”的要求,规范开展畜禽免疫注射,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
2.4 规模养殖畜禽免疫向部门监督下按程序免疫方式转变
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畜禽免疫从自发免疫向部门监督下按程序实施免疫方式转变,即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在动物卫生监督指导下实施重大动物疫病程序化免疫,并按照分片包干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
3 转变畜禽免疫方式的目标
3.1 免疫密度质量达到农业部的要求
实现农业部要求“强制免疫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个病种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的免疫目标。
3.2 免疫反应率和反应死亡率控制在省农业厅的指标以内
实现云南省农业厅提出的在全省大力推进“动物免疫整村推进”,猪、牛、羊强制免疫反应率和反应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0.2%以下的目标。
3.3 免疫档案规范化建设达到省农业厅确定的目标要求
按省要求达到畜禽免疫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达95%以上,其中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达100%,散养户免疫户口册发放使用达90%以上,整村推进示范乡镇兽医站电子免疫档案建立使用达100%。
3.4 畜禽疫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农业厅下达的控制指标内
全市猪、牛、羊、禽疫病死亡率控制在省级下的3.0%、1.5%、2.0%、6.0%以内。
3.5 动物防疫工作达到“两个确保”的总目标
按照“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 ”的24字防控方针要求,积极转变动物防疫工作方式,全面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模式和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针两点同步免疫”免疫方式,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防疫工作责任制,确保全市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
4 转变畜禽免疫方式的措施
4.1 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
在确保不泄密的前提下应加强对动物防疫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认识。争取政府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政府成为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者,成立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防疫经费、召开动员会、协调相关部门、宣传发动群众和组织开展辖区内的畜禽免疫工作。
4.2 增加动物防疫经费投入
针对保山市动物防疫冷链体系不适应当前发展需求的实际,积极争取实施冷链体系建设项目,使市、县有与免疫任务相匹配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乡村有相应的冰柜、保温箱,确保疫苗冷链储运质量。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建议各级政府切实增加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将畜禽免疫、疫病监测、疫情诊断及免疫反应死亡补偿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4.3 大力推进“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工作
按照云南省农业厅的要求,认真制订工作方案,在全市大力推行“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免疫方式,坚持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在动物卫生监督指导下实施程序化免疫,并按照分片包干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5]。对农村散养户因地制宜地推行“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同时对新补栏、新增畜禽及时补针。扎实推进4个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实现农业部提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的免疫目标,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4.4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
为检验免疫效果以及为免疫提供科学依据,市、县区动物疫控机构应认真开展免疫效果监测。按照省农业厅的要求对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免疫效果及时进行监测。牛羊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在免疫21 d后,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免疫45 d后,抽取血样进行血清学检测,凡免疫抗体阳性率达不到70%的,必须及时进行二次免疫。
4.5 不断规范畜禽免疫技术
根据农业部的畜禽免疫计划和免疫技术规范,以及云南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结合实际制订保山市、县区畜禽免疫方案和免疫技术规程,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县、乡、村各级防疫人员技术培训。进一步规范疫苗储存运输、免疫注射、免疫反应治疗等,不断规范畜禽免疫工作,确保免疫效果可靠。
4.6 加强畜禽免疫档案规范化建设
按照云南省农业厅的要求,加强畜禽免疫工作痕迹管理。市、县乡疫控机构按照全省统一格式建立完善疫苗调供台账及微机管理[6]。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实施程序免疫和农村散养户实施集中免疫的同时,认真建立全省统一格式的纸质免疫档案,并在乡兽医站建立到村到户的、全市统一的、具有自动汇总功能的电子免疫档案,实现动物免疫工作痕迹管理规范化、现代化。
4.7 加强疫苗管理,杜绝疫苗浪费
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由农业部指定的企业生产,依法实行政府采购,疫苗款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承担。疫苗免费提供也导致管理松散,浪费严重。为减少疫苗浪费,保山市要求各县区不将疫苗一次性地分发到乡到村,而是采取县级将到位疫苗数的80%分到乡,乡级将到位疫苗数的80%分到村,县乡各储备20%,用于应急使用和调剂乡村的余缺。同时加强疫苗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加强疫苗冷链储藏运输管理。
4.8 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
建议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和管理,积极协调进人指标,逐年招聘专业人员,为市、县、乡动物疫控机构补充新的力量。当前应根据云编办〔2012〕16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恢复建设工作,保持乡镇畜牧兽医站稳定完整和队伍稳定。同时,应加强动物防疫队伍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考核鉴定,制订村级动物防检员管理考核办法,配合省级搞好村级防检员技能考核鉴定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改善村级防检员待遇,发挥好村级防疫员在基层免疫中的主力军作用[7]。
5 参考文献
[1] 焦库华.家禽重要疫病的防控思路[J].中国禽业导刊,2010(8):49.
[2] 姜新社,单既乐.禽病综合防制的几点体会[J].山东畜牧兽医,2008(3):29-30.
[3] 于海泉,于尔松,李成,等.浅谈禽病的流行特点和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5):52.
[4] 杜元钊.试论我国养禽业疾病控制与国际接轨[J].中国禽业导刊,2002(22):19-20.
[5] 甘孟侯.我国禽病发生的现状及诊断和防治中应重视的问题[J].广西畜牧兽医,1995(1):15-17.
关键词: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定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12-0025-02
2012年5月24~25日,随着湖北省畜牧强县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启动会议在随州市的召开,湖北省无规定疫病区的建设顺利拉开了序幕。笔者通过参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写,对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就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的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概念
农业部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试行)》中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在某一确定区域,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过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疫病,且在该区域及其边界和一定范围内,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动物遗传材料、动物病料、兽药(包括生物制品)的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并经国家评估合格的特定地域。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包括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非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两种。
2 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重要性
(1)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可提高区域的疫病防治水平,强化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能够有效控制、扑灭、净化动物疫病。降低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促进和保护当地畜牧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2)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能有效提升政府履行动物卫生监管职责的能力,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可以在区域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动物防疫体制和机制,改善我国动物防疫工作整体形象。
(3)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应对入世需要,增强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通过无疫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物疫病及药残对人畜健康的危害,增加畜产品产量,提高畜产品质量,在国际贸易上获取无疫区的品牌效益和诚信度。
(4)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可以带动饲料、皮革、食品加工、冷藏、储运、制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要点
(1)政府支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地方立法、资金投入、部门协调方面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否则,想完成项目目标的建设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2)政策保障。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不是一个单纯防疫检疫、扑杀净化的过程,需要确保对某一确定区域实施官方有效控制。这必然与严禁上路设卡等现行政策存在冲突,只有建立健全与无疫区建设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及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无疫区建设和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保障无疫区建设科学、有序实施。
(3)资金投入。要想搞好无疫区建设,必要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①宣传发动经费。无疫区建设事关千家万户,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这就需要强化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②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日常运转维护的经费投入。如需建立主要交通道口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动物隔离场及无害化处理厂等基础设施,购置相应的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③市、乡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技术支撑机构的人员及工作经费应当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尤其是疫病监测、净化扑杀等工作经费。只有将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各项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才能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4)隔断措施。要确保无疫区建设的成功,科学的隔断措施必不可少。①无疫区建设最好充分利用地理屏障,如江、河、山脉等。②设置人工屏障。过境交通道口必须设立动物、动物产品指定通道,设置明显标志。由道口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或派驻人员对指定通道过往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监督检查。③对动物引进实行“准入制”管理。引入的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只能来自于相应的免疫无疫区或非免疫无疫区。对因生产需要确需从其他地区引入种用、乳用、役用动物的,必须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准入手续。引入的动物从指定通道进入无疫区,向经过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报验,并在缓冲区动物隔离场实施一定时间的监控,经检查确认符合无疫区动物卫生要求后方可进入。坚决杜绝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本市。
(5)防检监管。要完善疫情测报预警体系,规范疫情确认程序,健全疫情报告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相关基础情况。完善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制度,检疫合格动物经指定通道进入无疫区。强化检疫监管,规范实施动物及其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核,严格实施动物养殖档案及畜禽标识制度,检疫证明和标志、防疫记录等须按规定制作、管理和使用,确保动物及其产品能够追踪溯源。
(6)监测净化。按监测技术规范重点开展病原监测,发现野毒携带动物按疫点处置办法处置;同时强化周边3 km的易感动物抽样监测,发现阳性感染动物同样按疫点处置办法处理。
4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项目县市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把无疫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抓好资金、队伍、制度等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实行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畜牧部门负责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有关工作制度,为无疫区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2)出台政策,依法创建。要根据无疫区建设的实际,出台地方性无疫区建设法律法规,确保无疫区建设有法可依,便于操作。
(3)落实投入,专款专用。将无疫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配套建设所需资金,并落实紧急防疫物资、扑杀病畜补贴、疫情处理、疫情监测等所需经费,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4)宣传培训,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并采取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重大意义、做法、建设内容和要求,达到家喻户晓。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动物防疫监督执法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工作水平,提高畜禽饲养者、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者及诊疗单位人员的防疫意识和能力,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完善体系,科学防控。①进一步完善市、乡、村、畜牧龙头企业、饲养大户相结合的动物防疫体系。县级畜牧部门负责组织对辖区内动物疫病的有效预防及扑灭工作。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本地动物防疫、检疫、消毒、病料的采集和送检、治疗及初步诊断等工作。村防疫员负责实施动物免疫。畜牧龙头企业负责对其所饲养动物进行防疫、疫病诊断、监测和产品质量检测。饲养大户负责对其所饲养动物进行防疫、疫病诊断及疫情报告。②强化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配备与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车辆,具备对动物及动物产品饲养、生产、加工、储藏、销售、运输等环节实施全过程快速有效监控能力,能够有效开展检疫、执法、办案、病原微生物快速测定、技术监测以及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③完善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乡、村、规模场(户)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具备对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四种疫病和其他重点动物疫病进行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的能力。畜牧部门每年组织监测两次,畜牧龙头企业、动物诊疗单位、饲养大户要定期报告其门诊动物疾(疫)病诊疗情况,发现重大动物疫病,要按照动物疫情管理规定及时逐级上报。④建成完备的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在与外市交界的主要交通要道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水运码头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进入本市和过境的动物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疫情传入。同时,定期组织对新老疫区及受威胁区、疫点、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饲养场、配种站(点)等场所实施消毒,彻底消灭疫源,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通过以上四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免疫规范、监测准确、监督有力、处置科学、管理严格”。
(6)狠推标准,规范发展。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生产。现有各类畜禽饲养场、畜产品加工企业要进行标准化改造,新建的各类畜禽饲养场、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按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切实加快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大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畜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组织形式,提高农民和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1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唯一能够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提供相关法律依据的唯一法律。尽管它经过了较大的修改,但是可操作性较低,其中的行业规则、国家标准等未能得到明确,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增加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难度。
1.2 工作人员消极执法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由于政改的波及和原有兽医体制的制约,许多工作人员并不了解相关法律,对工作认识不正确。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人员执法不严的情况,比如执法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会私自放宽标准,减小打击的力度。在触及某些大型的企业时,会受到当地行政权力的影响。当工作人员对一些不合法的案件进行打击时,会出现不法分子阻碍执法人员执法的现象。
1.3 执法主体不明确
政府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主要角色,未能得到很道德体现,一些地方政府没能明确自己的责任,落实动物监督执法的政策。因为公务员体系的不规范、不完善,导致法人注资的合法性大打折扣。在政府内部,没有明确的划分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部门,各部门中存在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导致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无法顺利高效地进行。
1.4 没有专项的经费
当下,很多的基层缺乏动物卫生监督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办公硬件,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及其简陋。由于缺乏必要的通讯工具和交通条件,许多站在一线上的执法人员工作很难展开。再者监督设备落后、取证的手段也极为简单,从而增大了执法难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没有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需要使用的经费列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中。
2 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动物防疫法》中许多不适应时代需要的规定必须要尽快修改。明确相关的行业细则、行业规定、国家标准。即使是最新出台的《动物防疫法》,年月也相对久远。其中一些规定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与国际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出入。那些可操作性低、概念模糊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必须做出相应的完善和修改。提高防疫法定的现实意义,保证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会出现无法可依的尴尬情况。
2.2 从内部对执法队伍进行整顿
要敢于正视法队伍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行之有效的改善。对执法人员提高要求,从严管理。对于现有的规章制度加以完善,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责任制和相关的责任人。明确自上而下监督,每个部门都对自己的下级部门进行约束。在执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追究第一责任人的主要法律责任。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专业考核,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坚决制止对执法要求不严格、出现违纪甚至违法的现象。加大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由社会舆论监督和内部制度约束相结合。通过严明的奖惩制度,来保证执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执法工作的严肃性,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3 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监督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政治素质亟待提高,有利于确立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自己平时在执法工作中的言行,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定期进行业务考核,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让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如何监督执法的技术,明确执法的标准,不断地补充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可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执法人员。对执法人员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随时把不合适从事监督执法工作的人员从队伍中清理掉,加强对现有执法人员的培训,使执法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从而建立一支专业性强、政治素质高、作风强硬的、完全可以胜任监督执法工作的队伍。
2.4 对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
目前社会上许多人对这项工作并不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项事业,相关单位的领导也并不重视。因而向社会宣传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网络、电视新闻等各项途径向社会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向领导阐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社会关注、领导重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让人民知道《动物防疫法》。让公民知法守法、经营者守法经营。开创群众拥护、领导重视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新形势。
2.5 对检疫制度规范化
对于当前出现的检疫制度不规范的情况要加以重视并改正。对没有动物检疫申报点的地方要建立申报点,从而可以让执法工作可以有效的进行。在很多情况下,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监督执法工作的水平和成果。所以,建立专职队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必然要求。在选择动物卫生执法人员时要层层把关,坚持宁缺毋滥的选择原则。因为建立专职队伍是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的要求,所以在选择执法队伍时要严格,选择一些思想觉悟较高,可以坚持真理秉公执法,敢于捍卫法律的党员、干部到执法工作的队伍中。从而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水平高,思想觉悟高,整体素质高的检疫队伍。
2.6 从各方面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
明确政府的责任制,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规范,建立健全监督体制,由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违法行为,保证执法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以及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关键词:京山县;案例;思考;分析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3-0070-02
1 案例来源
2013年2月18日,京山县兽医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石龙镇有人在收购死猪,接到举报后,该所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赶往石龙镇调查处理此事。根据提供的线索,执法人员在石龙镇通往钟祥的公路上查获农用车一辆,车上装有1头活猪、5头死猪。
经查,猪贩李某(钟祥市柴湖人)在石龙镇田音村刘某养猪场以10元/kg价格收购淘汰母猪1头。他离开刘某猪场后,发现不远处路边水塘边躺着1头死母猪,于是顺手和司机抬到了车上。捡到丢弃的死猪后,刘某认为沿途可能还有死猪,于是一边走一边搜索,果然在公路边、水塘里、养殖场旁又捡到了4头重约50 kg的死猪。他准备把这些猪运往钟祥市加工后卖肉。
执法人员根据死猪佩戴的耳标号码追溯到其中1头来自石龙镇刘某养猪场,其他4头因死亡时间超过3 d以上,且耳标已被摘除,无法查证。
现场固定证据后,执法人员赶往刘某养猪场进行核实。刘某称那头死母猪是当天早晨难产死亡的,由于投了能繁母猪保险,他当即向保险公司报险,将死亡母猪运出场外供保险公司人员核保。核保结束后,因为猪场太忙,没有掩埋死猪。李某证实猪贩李某来买过1头淘汰母猪,但不知道其“顺手捎带”死母猪一事。
2 案件查处经过
事情调查清楚后,执法人员认定:畜主刘某在完成核保工作后,未及时将死亡母猪作无害化处理、将其遗弃在水塘边;在出售生猪前没有按照规定申报检疫,其行为为《动物防疫法》所禁止,对其行为予以警告、要求刘某协助猪贩李某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猪贩李某经营运输死亡生猪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第二十五条第五款,依照该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作出如下处理:立即对死因不明的生猪现场作无害化处理,并罚款贰仟元。
3 案件发生的原因
3.1 检疫申报工作仍是薄弱环节
京山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有近10万户农户养猪,每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2012年,饲养能繁母猪的农户有7 000多户,存栏能繁母猪4.1万头,这种千家万户、零散分布养猪的现状,使检疫监管工作难以面面俱到。虽然动物防疫法有明确规定,生猪出栏前畜主要申报检疫,经检疫员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售,但事实上能做到售前主动申报的养殖户还不普及,申报检疫仍是动检监管中的薄弱环节。
3.2 检疫监管力度需要加强
一是兽医卫生监督机构由于经费不足,没有经费在村镇公路上开展巡查、打击各种违反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行为。二是检疫不准上路,执法人员一旦上路执法,就容易和“公路三乱”对上号。以上是造成检疫执法手段不强,威慑力不够的主要原因,在新的形势下,检疫监管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3.3 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
有些群众还没有意识到丢弃死猪的行为是违法的。畜牧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畜牧法等有关法律的力度,使养殖户自觉正确处理死、淘汰猪。
3.4 无害化处理和能繁母猪保险脱节
能繁母猪死后,报保险公司核实,核定赔付金额,赔付完成后由养殖户自行处理死猪。死猪无害化处理和能繁母猪保险脱节后,死猪有两种流向:一是觉悟高的畜主作了无害化处理;二是流向餐桌,给食品安全造成危害。
4 体会
4.1 要广泛开展产地检疫,把控流通源头
动物产地检疫的概念是指,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兽医卫生监督机构派官方兽医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动物产地检疫的目的,在于对动物饲养环节的动物防疫及健康状况实施全程监控,通过产地检疫能够及时发现病原,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把动物疫情消灭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动物疫病所造成的危害。2012年,京山县为搞好产地检疫工作聘请103个村级防疫员担任当地产地检疫协检员,产地检疫以村为单位达到了100%,但离达到以户和存栏畜禽数量为单位的100%的目标还有差距。今后一方面要加大有关畜牧方面的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对不申报检疫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的行为要加大处罚的力度。
4.2 要群策群力抓监管,把住流通关口
本案之所以能得到及时处理,很关键的环节是得到了群众的举报。案例给我们以启发,对群众的举报可以给予重奖,激励举报网络的进一步健全,要建设一支义务畜产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在村一级、甚至每个自然实施监管,在全县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网络,这样有利于及早发现和制止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
4.3 要高度重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消除危害
本案中,死猪被发现,执法人员组织挖掘机、消毒剂采用深埋、消毒等处置措施,对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阻止了一起“乱扔”行为。这和最近网络批露上海水域漂浮死猪、全国引起轰动的事件相比,无疑是积极的。2012年京山县出栏生猪100.2万头。按生猪正常死亡率2%来估算,全县每年病死生猪有2万头左右,如果“管不住”死猪乱扔现象,势必给环境造成污染、给养猪业增加疫病传播风险,进而阻碍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管住“死猪乱扔”现象。一是全力搞好疫病防控,减少生猪发病几率;二是政策支持“不乱扔”。京山县计划从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列支50万~100万元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沉尸井、化尸池100~200口,2013年在全县分南、中、北片首期建设3个生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站,把死猪无害化工作引向深入;认真落实国家对生猪无害化处理每头补助80元的政策,鼓励养殖户“不乱扔”。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使“病死猪乱扔的危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好处”家喻户晓,引导养殖户“不乱扔”。四是加大打击力度,阻止“乱扔”行为。
关键词:猪病多发;原因;防治措施分析
前言
在猪的饲养过程中,疾病一直是饲养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疾病不仅影响着猪的成活率,生长周期和猪的品质,而且影响着养殖场(户)的经济利益,增加了养殖风险。我国是生猪养殖、消费大国,生猪养殖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其中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发展尤其迅速。然而,目前由于猪在养殖过程中受环境、营养、温度及个体差异等条件的影响,猪群发病呈现出来的新病不断增加,一些疾病的非典型化,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经常发生。同时病原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免疫抑制性疾病及营养代谢病日趋严重等特点,使生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通过及早的发现猪的疾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有效控制猪的发病和死亡,降低养殖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猪病多发的原因
防疫不当,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效价低。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效价不高,剂量不足,免疫时需要注射多头份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而有的厂家生产的疫苗免疫效果好,但价格贵,经销商和养殖户接受困难。
2 营养和免疫
营养和免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却是紧密关联的,在维持身体健康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生产中往往我们只注重营养作为生产性能的一面,却忽视了营养作为免疫的一面。我们在生猪饲养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使得猪体免疫力受到损害。设计饲料配方一般只考虑蛋白、能量、钙磷、赖氨酸等主要营养指标,其他指标难以兼顾,而采用尽量多的饲料原料种类有利于缓解这一弊端。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得猪体对某种特异病原具有抵抗力,但是过多接种疫苗会使机体免疫负担过重,导致免疫系统出现紊乱。疫苗在生产、运输、保存过程中出现纰漏,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操作失误,疫苗接种时猪体处于亚健康以及免疫程序错误等原因导致免疫失败是猪场的常见问题。
3 免疫抑制
亚健康的状态,一旦应激就要发病,这样注射疫苗达不到应有的抗体水平。虽然注射过疫苗,但猪体内免疫抗体水平低或抗体高度维持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达不到抵御病毒或细菌入侵的目的。霉菌毒素、重金属、工业化学物质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在过冷、过热、拥挤、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4 用药不当
长期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和随意使用激素药物,在兽医实践中常有超出几倍到几十倍的剂量,对于不敏感的微生物,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相反会使微生物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导致抗药性的产生,使动物传染性疫病越来越难治疗。给药疗程不足,治疗不彻底,病原微生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以后的治疗造成较大难度。有些专业户在猪得病之后,打上1—2针后,猪开食就停药,没有按照科学的理念坚持1个疗程,导致猪病反反复复,增加治疗成本。
5 防治措施
猪舍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而且也是决定猪成长的重要因素。环境是综合指标,除了保证猪舍的建造标准和卫生状况,猪舍的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也非常重要。有资料表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猪的生长正常,但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时,猪寒冷感增加,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光照不仅可以促进猪的血液循环,还可以使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成为维生素D,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的好方法。噪音能使猪受惊,出现应激反应,导致体内环境失衡,诱发多种疾病,使生产力严重下降。此外,猪舍周围的绿化也很重要,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使猪舍的空气净化,将猪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清理。生猪在养殖过程中,除做好环境控制外,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也是提高猪的抗病力,减少发病率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养殖场(户)并不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选购和使用兽药,以及鉴别假、劣兽药,这给自身养殖业生产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同时,大量的使用或滥用药物或者少用不用药物,疫苗保存不当等并不鲜见。上述情况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养殖风险,导致猪病的复杂化,使猪病难诊断、难控制、难隔离、难处理,人为的增加了养殖的风险。生猪饲养过程中,免疫是预防疾病的最主要方式。春秋两季是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各个地方对于动物防疫均高度重视,通过多种举措,以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扎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但一些养殖(场)户的认识和观念却跟不上,预防为主的观念淡薄,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导致在疾病高发期,容易发生猪发病范围大、难控制的现象。同时,一些刚进入养殖业的人员,由于经验不足,使得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死亡率增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1世纪健康养殖的观念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为社会接受,是质量完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再次,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本文由收集整理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三大效益共同兼顾。
2.健康养殖迫在眉睫,必不可少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着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许多问题。
2.1违反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滥用抗生素
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这些现象在我国还较为善遍,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业形象。
2.2养殖破坏环境现象日益加剧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氨、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疫情的净化和控制任重道远
猪场的疾病控制是养猪生产的保证。猪场疾病复杂,猪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疾病达25种之多,为控制疾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
人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研究新养殖技术、方法等来减轻养殖环境压力,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
3.1国外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随着健康养殖理论得到广泛理解与接受,其研究逐渐展开。在对可持续发展畜牧养殖的概念,发展战略和研究领域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在健康养殖某些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健康管理办法,从总体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
3.2国内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国内的动物健康养殖主要是以“集约化畜牧业”的形式体现,“集约化经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可行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集约化两种。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牧业的集约化主要是劳动的集约化,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化将逐步转变资本集约化为主的经营。
4.我国动物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
4.1基础设施、设备差距
我国畜牧养殖业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过程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而国外的先进工厂化养殖如微机控制技术,一切环境监测管理和饲料、饮水、药物投喂均为自动化。
4.2养殖技术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普遍落后,国外大多采用传化效率高的人工优质配合饲料,不易传染疫病,饲料供应来源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低。
4.3管理水平存在差距
我国畜牧产业落后原因①对养殖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盲目追求高产;②环境控制手段落后,动物药品使用混乱,某些兽用药物残留问题严重,疫苗开发落后;③饲料技术在畜牧养殖中,大多数养殖品种的营养及饲料研究薄弱;④畜牧养殖健康管理等待认识和普及。
4.4意识概念存在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与畜牧养殖的协调,早已形成健康养殖意识,而我国的畜牧产业普遍还处于传统型养殖状态,养殖户的素质普遍还比较低,不注重养殖技术的提高,并且环境意识不够,健康养殖的概念根本得不到体现,而一味地蛮干。
5.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应解决的问题
5.1进行养殖品种的优选工作,培育新一代优质品种
在大力提倡科学养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良种引种、选育、自育、自繁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5.2提倡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科学饲养
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选择、饲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畜牧养殖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在各种养殖模式中,应重点研究多元养殖、生态养殖低耗、高产的健康养殖技术工艺,开发环境清洁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5.3进行高效饲料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是畜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保证动物生长需要,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5.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6.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发展的方向
6.1进行绿色畜牧产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
绿色畜牧饲料是指使用对动物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生产出的畜产品是安全的,开发酶制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补充了动物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促进了饲料中营养成份的分解,进而加速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制剂饲料添加剂简称生物添加剂,可以补充饲料营养成份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饲料适
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6.2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逐步发展工厂化养殖,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实现控制温度和光线全部使用配合饲料,粪便和废弃物推行无害化处理,养殖粪便和废弃物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6.3提高我国动物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完善其养殖技术的配套性,如饲料养技术、环境保护技术、防疫体系、养殖设备的可控性等。
6.4加速发展集约化养殖方式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研究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的健康设施及其配套粪便和废弃物再处理技术,研究适合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养殖品种的抗病、抗逆新品种;开发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无公害动物药品和疫苗;开发适合于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品质的系列优质饲料,饲料饮水投喂设备及投饲技术。
6.5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
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6.6建立和健全检疫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
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测报工作及防疫检疫,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能适应大流通、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养殖特点的动物防疫检疫网络。建立和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等三大体系。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久?在潜伏期能传染吗?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病毒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应激因素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性。
3.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与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候鸟(如野鸭)的迁徙可将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通过污染的环境(如水源)等可造成禽群的感染和发病。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群和禽产品的流通可以造成禽流感的传播。
4.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何?与新城疫有何区别?
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鸡冠与肉垂水肿、发绀,伴随着大批死亡,数天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鸡新城疫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其病原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病毒。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在目前养殖条件下,新城疫疫苗免疫鸡群不会发生典型的新城疫,感染鸡群一般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和产蛋鸡群的产蛋下降,死亡率很低。
5.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多发,因为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6.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的年龄、性别、品种有关吗?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造成大批死亡。各种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性别有关。
7.高致病性禽流感会经蛋传播吗?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目前的证据表现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会经蛋传播。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感染和发病鸡群的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不能用作孵化。
8.为什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一、禽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二、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
9.是否有疫苗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预防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非疫区的养殖场应该及时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
10.高致病性禽流感要不要治疗?
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对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可以尽快扑灭疫情,消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是扑灭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坚决执行。
1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禽舍、污染物及其环境应如何消毒?
流感病毒可以随感染发病禽的粪便和鼻腔分泌物排出而污染禽舍、笼具、垫料等。流感病毒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洗以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由于粪便中含病毒量很高,因此在处理时要特别注意。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方法来进行处理,对处理粪便和垫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浸泡消毒。
12.哪些消毒剂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如何使用?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力较差,只要消毒措施得当,养禽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
⑴醛类消毒剂有甲醛、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密闭的圈舍可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相对湿度应为60%~80%,可先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再加入福尔马林溶液,密闭门窗7小时以上便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敞开门窗通风换气、消除残余的气味。
⑵含氯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包括无机含氯消毒剂和有机含氯消毒剂。可用5%漂白粉溶液可喷洒于动物圈舍、笼架、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次氯酸杀毒迅速且无残留物和气味,因此常用于食品厂、肉联厂设备和工作台面等物品的消毒。
⑶碱类制剂主要有氢氧化钠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使用时常加热配成1%~2%的水溶液,用于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鸡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也用于屠宰场、食品厂等地面以及运输车船等物品的消毒。喷洒6~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13.鸡、鸭、鹅与猪混养,会不会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
家禽不应与猪一起混养,因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以感染给猪,而人的流感病毒也能传染给猪。由于流感病毒具有8个不同的核酸片段,当这两种不同的病毒粒子共同感染一个细胞时,其核酸片段会发生重新组合与排列而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粒子,这种新型流感病毒粒子对人类常能形成大的流行,而造成很大的危害。
另外,鸡也不宜与鸭、鹅等水禽混养,因为水禽中各种亚型的流感病毒的携带率很高,有的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其粪便中的病毒感染鸡只后,可造成禽流感的发生与流行,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14.加强禽的饲养管理对预防禽流感有用吗?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所有动物传染病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下才能保证家禽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从禽流感预防角度来说,必须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通过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养殖场舍的隔离、环境消毒、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等,防止禽群受到其他疾病的危害。
15.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养殖场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等;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给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对工作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应进行可靠的清洗及消毒;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动物养殖场区。在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威胁的地区应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16.孵化厂和育雏室如何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
首先、应做好孵化厂的设计。应该做到从进蛋室开始,鸡蛋装盘、孵化、出雏、等候室和1日龄雏装运室到运输车载运区应是单行交通路线。每个孵化室必须有利于彻底清洗和消毒,通风系统应能够防止被污染的空气和尘埃重新循环。
第二、做好种蛋的收检和及时消毒工作。种鸡产蛋后要定时收集,并及时清除表面的污物,淘汰污染严重和有裂纹的蛋。
第三、入孵前做好孵化器、孵化用蛋盘、种蛋和出雏器的清洗消毒工作。
第四、对运雏车辆和设备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第五、在当地兽医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对种鸡进行免疫接种,同时对雏鸡也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
17.家禽的饲养方式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有没有关系?
饲养方式与禽流感的发生和控制关系密切,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要避免鸡和水禽混养,因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储存宿主之一,可以携带病毒而不一定发病,但可以通过粪便排出病毒,污染水源或环境。这些病毒可能感染同时饲养的鸡和其他家禽而导致其发病。
放牧或放养的家禽因为比较容易接触其他禽类、候鸟或者被这些野生动物污染过的环境、饲料和饮水,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大大增加。
集约化饲养的家禽由于环境隔离条件较好、人员和物流控制严格,加上良好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因此感染禽流感的机会少,一旦发生也能够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18.高致病性禽流感推荐免疫方案是什么?
一旦疫情发生,必须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同时,在疫区周围应建立免疫隔离带。疫苗接种只用于尚未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健康鸡群,种鸡群和商品蛋鸡群一般应进行2~3次免疫接种。紧急免疫接种时,必须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9.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能够自愈吗?
不能。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
20.为什么要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扑杀?
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划为疫区,因为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禽是最易受到感染的,为了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能够得到完全彻底扑灭,将疫点及其周围3公里的家禽全部扑杀是完全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控制病禽及其粪便、污水等污染源造成的病原传播。这是控制烈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做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21.为什么要将扑杀的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因为被扑杀的家禽体内可能含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如果不将这些病原根除,让病禽扩散流入市场,势必造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扩散,同时可能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对扑杀的家禽做焚烧深埋后的无害化处理。
22.为什么要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进行封锁?
尽快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区进行隔离封锁,以限制禽类、人员、运输车辆等的流动,从而阻止高致病性流感病毒从疫区向非疫区传播,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因高致病性禽流感所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和国际影响。
23.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为什么要追踪疫源?
因为及时彻底地消灭疫源是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及时上报疫情,尽快找到疫源点,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对疫点进行封锁,对家禽进行扑杀,可有效防止禽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24.解除封锁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禽流感的最长潜伏期为21天,在潜伏期内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出现新的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只有在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时期内没有新的感染个例,才能证明在被封锁的区域已没有禽流感病毒存在,解除封锁后才能保证该区不会有新的高致病性流感疫情暴发,达到疫病扑灭的目的。因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疫区的封锁在扑杀了最后一只家禽后经过至少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时间才能解除。
25.扑灭一次爆发疫情的标准是什么?
扑灭一次爆发疫情的标准是:对爆发疫情的地区的最后病例采取扑杀措施和彻底消毒后,至少21天无新的禽流感病例出现,表明该地区的爆发疫情已被扑灭。
26.为什么要对候鸟进行疫情监测?
禽流感病毒能感染许多种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的水禽。已有证据表明,候鸟往往是禽流感病原传播的真正来源。因此,加强对候鸟的疫情监测,对寻找禽流感疫源是非常有用的。这次亚洲地区禽流感大面积、多国家同时暴发与候鸟的迁徙散毒不无关系。
27.农民自家小规模饲养的鸡、鸭如何预防禽流感?
应注意禽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测。如果在禽流感受威胁区内,应给鸡、鸭注射有效的疫苗。一旦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对疫点采取封锁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定方法
28.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免疫防制及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多项研究结果。禽流感诊断技术方面,已建立:(1)琼脂扩散(AGP)诊断技术。(2)禽流感病毒亚型分型技术。(3)病毒分子诊断与检测技术。禽流感疫苗研制方面:已研究出了可用于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紧急免疫预防接种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也已进入环境释放阶段的安全性评价。
29.病原的确认工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什么实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须通过病毒的分离、鉴定来确诊。病毒的分离及亚型鉴定一般至少需要3~5天。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通过人工静脉接种无特定病原鸡(SPF鸡)来最后确定。
30.农业部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规定的诊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7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办牧[2002]74号)规定,有下列情况的,可确认为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急、死亡率高,且能排除新城疫和中毒性疾病,血清学检测阳性。(2)未经免疫鸡场的家禽出现H5、H7亚型禽流感血清学阳性。(3)在禽群中分离到H5、H7亚型禽流感毒株或其它亚型禽流感毒株。
四、正确看待高致病性禽流感
31.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们对禽流感的研究历史悠久,第一次禽流感发现于1878年。全世界已经历了十余次大流行,近年来在亚洲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此次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并非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的传染病,H5N1和H7N7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其它国家及地区近年来曾有发生的报道。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禽流感为水平传播,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就可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该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60~70℃2分钟到10分钟就可将其灭活,所以经过煮熟的禽肉、蛋、及其禽类制品可放心食用。不必造成恐慌。
32.高致病性禽流感对普通市民有危害吗?
一般情况下,普通市民接触不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因为市场上销售的禽类和禽类制品是经过兽医卫生部门严格的检验和检疫,病禽和不合格禽类制品不会进入市场流通。所以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直接对普通市民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禽类和禽类制品都是经过水煮或烧烤等处理加工后供大家食用。在这样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病毒被完全破坏和灭活,不再具有感染性。
33.如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恐慌,因为毕竟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几率很低,在我国疫情发生地,卫生部门已经对与病禽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了医学检查和观察,尚未发现人员感染。但若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如果出现感冒样症状,应当马上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与治疗。
五、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相关的规章制度
34.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农户应该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
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一旦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根据我国的动物防疫的有关法规对疑似病禽实行隔离、封锁,并进一步确诊。当确认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要立即封锁疫区,对病禽进行扑杀,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目的在于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在政府采取措施的同时,农户应该积极地配合,虽然会给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应以大局为重,防止疫情的蔓延与扩散。同时,各级人民政府一定要把政府发放的补偿资金落实到每个农户手中。
35.农业部公布的预防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是什么?
在国家制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中,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控制、扑灭等都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和程序。包括:疫情报告、疫情诊断、疫点疫区的隔离封锁、扑杀、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紧急应急体系、经费的来源和保证等。一旦发生疫情,国家启动紧急应急系统,疫情将很快得到控制和消灭。
36.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养殖户可以自行处理吗?
不可以。国家已有明确规定,对疫点所有禽及禽类产品必须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所有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也必须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另外疫区的封锁、环境消毒控制、疫情的确认都只能由当地政府及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养殖户随意宰杀,如果对血液、废物和污染的水不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病原传播扩散。
37.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采集病料做病原分离?
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一类传染病,为了防止疾病蔓延扩散,其病原分离必须在农业部指定的专业实验室、具备BSL-3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在不具备严格防护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增殖,容易引起散毒以及有可能造成实验人员的感染。
38.对上报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如何公布?
上报的疫情经农业部指定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确认后,由农业部认定并及时公布。
39.违纪违法行为要承担哪些责任?
违纪违法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疫情报告和处理制度,违反经费、物资保障和使用制度,违反市场管理规定、扰乱社会秩序三个方面,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违纪违法单位通报批评、警告的处分,对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与警告、降级、撤职、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40.发生疫情地区的养殖户如何获得补偿?
对发生疫情的地区,国家对养殖户实行经济补偿政策。主要是对直接扑杀并经核实的禽类及销毁的产品,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补偿。
[关键词]野生动物医学 野生动物保护 兽医学 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29-02
野生动物医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动物疾病防治为研究内容。野生动物医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野生动物医学这个学科。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需要借助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学等学科平台进行。
一、野生动物医学方向的研究生将成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领域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对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在野生动物疾病研究基础上作更高层次的培养。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初步应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得并不深入。野生动物保护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野生动物疾病方面的知识只作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就在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将这两个不同专业体系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既熟悉动物疫病防治理论又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跨学科体系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研究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侧重对野生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对病原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发病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提出疫情、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将来野生动物疫病防治领域基础研究做人才储备。野生动物医学研究型研究生可按照科学硕士进行招生培养,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博士学习,并最终将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作为其终生的职业。
综合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要以野生动物保护具体工作单位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需要为培养出发点,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基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的业务水平,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能力。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野生动物医学综合型研究生可按照专业学位硕士进行招生培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与相关生产实践单位接触,了解相关生产实践单位在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中遇到的问题,有目的开展相应的研究试验,以便将来在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一)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不再以教师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为首要任务。研究生授课体系应该具有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素养、自主获取知识的功能。对于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应将科学的野生动物保护观根植于心,熟悉国际、国内野生动物保护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明白其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服务于野生动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人文意义。
(二)野生动物行业有其特殊性,在进行野生动物相关工作的时候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为野生动物高级人才,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一定要熟悉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适用我国野生动物和利用的法律法规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一类、二类传染病》《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三)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需要结合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两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培养,需要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在培养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该围绕“野生动物疾病防治”这个核心点,建立“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两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本科为动物医学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野生动物保护”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本科为野生动物保护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兽医学”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但无论是“兽医学”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模块中的课程体系,都不能简单的照搬各自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也不能采用本科阶段的授课方式。
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授课过程中不需要全面系统的讲述,只需要给学生点出各种课程核心内容即可,按照“师傅领进门,学艺靠个人”的观念进行授课。“兽医学”模块体系,可借鉴兽医学一级学科的分类法,分为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大综合课程。“野生动物保护”模块设置野生动物管理学、生态学、动物学这三大综合课程。
基础兽医学重点讲述怎样应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知识阐述发病机制,诊断具体疾病,指导用药施治,通过例证法使学生掌握这几门课程的用途即可,而这几门课程系统的理论和概念,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可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学。
预防兽医学重点讲述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在传染性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可通过几个重要的疾病如禽流感、血吸虫病对野生动物及人类自身的影响来讲述。
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沟通、交流。我觉得会开得很好,一是表扬了先进,二是四个县介绍了工作上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三是提出了年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都很实在,听了以后我对畜牧工作充满信心。刚才同志把年工作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对年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特别是年的部署既全面,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今天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沟通沟通,跳出畜牧讲畜牧,也许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有三个动力,就是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拉动、出口拉动、内需拉动。过去,我们经常强调一个概念“外向经济依存度”,就是指出口拉动。现在,出口拉动遭遇金融危机,拉动力萎缩了。我们由过去过分强调国际市场开始转向内需拉动。拉动内需出台的第一个政策就是向农业、农村倾斜,国家对农村市场看得越来越重。同时,很多国内外企业也想进入这个大市场。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抓好畜牧业,我想讲六句话:一是科学定位,二是明晰思路,三是找准支撑,四是抓住关键,五是把握核心,六是强化保障。
一、科学定位
在国际金融危机这种形势下,农业当然也受到冲击,但是在危机面前,对农业来说也是机遇。机遇在哪?来自于国家拉动内需,来自于国家政策向“三农”倾斜,这就是机遇。中央投资万个亿,有多亿用在农民身上,这是诺大的机遇,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畜牧业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畜牧业发展经历了个阶段:年—年是第一个阶段,也叫改革起步期,这个时候的特点是实行了改革开放、联产承包,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但是政策还是没有完全放开。第二个阶段是年—年,是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体制、市场、价格三放开,这个时期奠定了畜牧业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基础,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占到农民收入的,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第三个时期就是—年,这是经济调整期,重点转向规范调整,国家出台各种政策包括畜牧水产业政策,大都是由量的增加到质的调整,抓发展质量的提高与规范。年以后是一个新的时期,叫发展方式的转换期,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畜牧业。这个转换期的重要特点就是国家直接投资力度加大和畜牧养殖的“四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这个时期是我们落后地区实现追赶的最佳时期,是加快我们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二次创业、再上新台阶的大好机遇,我们可以在抢抓机遇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已有了一批规模企业,象鸭业、园、三融等,这些企业发展起来,将带动整个畜牧产业化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找准位置,科学定位,明确自己在什么层次上发展,在什么程度上去发展。畜牧业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不走这条路农民就不能致富,郭华书记、学库市长也一再要求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多建几个象 这样的龙头企业。我们做畜牧工作的同志要坚定信心,找准自己的位置,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加快畜牧业的发展。
二、明晰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明晰正确,就可以少走弯路。市畜牧业要攻什么关,向什么方向发展,我想要有一个思路,各个县里也要有个思路。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接受程度,实行差异化发展,每个县都要有自己的重点。要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打造京津畜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以对外开放为措施,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畜牧业平稳可持续发展。现在京津地区的畜牧业都在往外迁,因为在那里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更主要的是环保问题突出,城郊式畜牧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向哪里迁?向农村迁是方向。我们现在的亿元项目还不是很多,而且多数是肉鸡项目,下一步要继续扩大规模,继续放量增长,同时也要注意质的飞跃。总之,龙头企业这个重点,一定要抓好,市里和各县要对今年的目标再进行谋划,要把思路和目标再定具体一点,如龙头企业达到多少家,带动多少农户等。目标可以定长远一些,可以定3年,目标定下来,措施上去,力度上去,我想会有所成就的。当然,制定的目标一定要科学、一定要能实现,不要盲目地定指标,一定要因地适宜定目标。
三、找准支撑
改革开放年来畜牧业发展历史证明,畜牧业发展的支撑就是科技,科技进步对畜牧业的贡献达到了。过去猪出栏用一年时间,现在是多天,过去养鸡、养鸭都是几个月出栏,现在是天,这都是科技进步的成果。畜牧业要快发展,就得运用、普及、推广新技术。要以县为单位,加快畜牧兽医体系建设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投入为重点,加快技术推广速度。龙头企业在科技推广上起着很大的作用,象 ,每个鸡棚里都有技术员。如果象过去那样,这些工作都由我们畜牧局来做,那工作量就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干不完。有了龙头企业,我们负责管理就可以了。要充分运用新技术,象集团的防疫环节在孵化之前就开始了,有专门的检查仪器检查鸡蛋,一照就可以知道这鸡蛋是不是健康。所以要把新技术的利用作为整个畜牧业发展的支撑,这样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缩短养殖期,增加农民的效益,减少饲养成本。
四、抓住关键
生产方式转变是我们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关键步骤。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就是现代畜牧业。达到这个标准,才能使畜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实现“四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现在各地都在规划发展区划,发展哪种产业就划定特定区域来发展,这就是区域化。再一个就是标准化,无论养鸡也好,养鸭也好,标准化生产是必须的,生产规模越大,越要求如此。大的龙头企业,从圈舍到屠宰、管理都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生产,这样的龙头企业都非常有生命力。再一个是集约化。昨天我看到的世康屠宰公司,只有屠宰加工一个生产环节,竞争力很弱,假如有饲料厂、种猪场,可以挣到每一个环节的钱,获得的利润越多,生命力就越强。转变生产方式,实行规范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养殖,是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另外,我想探讨一下畜牧业的保险问题。要促进养殖业保险的推广和普及,养殖业有了保险,就可以繁荣起来,可以采取政府补一点,公司拿一点的办法扩大保险覆盖面。同时,要给畜牧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我们畜牧业属于弱势产业,受到资源、疫病、生态、市场“四大制约”,畜牧业要发展,需要更加优越的条件,要在用地、税收、用电、保险、金融等五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不然就没有竞争力。畜牧业的发展,需要量的增长,也需要质的提高,过去的三步现在并成两步走了,既要抓产量,还要保证高质量,在生产方式上求突破,实现畜牧业二次创业的高起点。
五、把握核心
产业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核心,抓不住这一点就没有抓住畜牧业发展的根本。一定要走产业化的路子,把产业化作为整个畜牧业发展的核心去研究思考,把主要精力用在产业化上。现在已有成功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已经投产的一条生产线一天加工万只鸡,新的生产线投产后一天可以加工万只,一年下来就是五千万只鸡。我们算算帐就知道,需要只的养鸡棚近二千个,这可以带动多少农户致富啊。而且从雏鸡、饲料、防疫等各个生产环节,企业都有规范的管理,实行“六统一一条龙”,省了政府和部门很多事情,我们做好监管就是了。所以,产业化是一个根本的路子,一个企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按过去的模式管起来,我们需要多大的队伍?再一个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确确实实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重大调整,日本、德国等国的现代农业都是这种模式,我们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时候,也必须采取这种模式去走。只有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我们的产业才能发展,我们的畜牧业才能壮大。政府的责任就是出台政策,支撑他们实现双赢。要把产业化发展的主体搞清楚,一定要抓住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主体。在龙头企业建设过程中,则把项目作为核心。明年资金重点投向项目,现在省里正在进行融资体制改革,建了两个投资平台,与农业相关的主要是国富这个投资平台,其运作方式叫贷转借,即省里把资金全部打包给国富集团,然后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担保,由企业把钱贷出来。这里面,将来有很大一块资金,是要投到龙头企业的。但没有好项目就得不到这块蛋糕,得不到支持,所以一定要谋划大项目,谋划产业化项目。还有就是中央拉动内需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很多都是无偿的,希望大家各显其能,争跑项目资金。需要市里跑的,市里会全力帮助,一定要开动脑筋,尽可能多地争取这些无偿资金,弥补市县财政投资不足。再一个,要争取与大的集团合作,寻找大的畜牧龙头企业,敢接触、敢引进,如果只是依靠本地企业滚动发展,发展的速度就太慢了。引进一些知名的企业进来,那么我们的发展就能跨上新台价。如何引进:就一个办法——让利。让利人家才能来,不让利,谁也不来。要努力打造政策洼地,用优惠的政策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我们畜牧业是弱势产业,一定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如果政策过死,还有许多苛刻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强化保障
2012年3月底,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法制工作研讨会,兽医局有关领导根据近几年《动物防疫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在会上强调指出,动物卫生立法工作要随着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断创新,抓紧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框架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本人根据长期从事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所积累的感受和认识,结合国内外相关部门在行业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从市场准入的角度,就创新我国动物卫生监督法律制度进行了粗浅思考,提出动物卫生监督应全面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的初步构想,并对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基本内容和实施步骤进行了简要概述,供同行在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框架时借鉴参考。
1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概念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市场准入制度已成为政府管理市场和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为适应国际贸易需要,依据各自的职能,对参与市场的主体(单位或个人)和客体(产品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即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主体和客体才准予进入市场,以提高参与市场的主体的素质和客体的质量。因此,为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参与者的素质和保证进入市场的动物、动物产品的质量,应全面建立我国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即为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对具备规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才能允许其进行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对具备规定来源的动物、动物产品,才能允许其进入市场流通销售的一种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制度[1]。
2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特点
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是突破现有法律规定的创新性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2.1强制性即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时,必须得到有权机关的行政许可;进入市场流通销售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符合规定条件,并取得准运许可。
2.2实用性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要在吸收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和借鉴质量认证管理理念及HACCP质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动物饲养方式的现状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实际情况,提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许可要求。要本着既要能有效控制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又能让大部分单位和个人经努力可以做到的标准设置。
2.3渐进性这种制度的设置,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并要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要能通过不断调整市场准入条件的办法来不断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安全动物、动物产品的需要。
2.4直观性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要通过使用特定的证明、标志、标识来简单、直观地表达动物、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以方便消费者鉴别、辨认,方便管理部门开展监督检查。
3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内容
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行政许可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3.1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及动物、动物产品实施行政许可制度。即对于具备规定条件申请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准予其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某项活动;对具备规定来源的动物、动物产品发放准运证,准许按规定运输,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动物、动物产品不准运输。
3.2对离开产地进入流通渠道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强制检疫制度。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未经检疫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不准进行流通。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必须附有检疫合格证明;生产、加工、贮藏、经营和运输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3.3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动物产品统一使用检疫合格标志、标识制度。对经检疫合格,进入规定市场进行销售的动物产品,必须附有统一的检疫合格标志、标识,没有标志、标识的,不准进入相关市场销售。这样做,便于广大消费者识别和监督,便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检查,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经营者提高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4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步骤
4.1完善法律制度市场准入,法律先行,要实施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制度,必须有坚强的法律作后盾。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分类标准、准入条件等是实施动物卫生监督市场准入的前提和基础。要突破现有法律的约束,制定养殖管理办法、养殖场、屠宰场分级管理办法等,明确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度养殖区,明确相关区域动物养殖场、屠宰场的规模、数量,明确养殖场、屠宰场的分级依据,明确不同级别养殖场、屠宰场(省级场、市级场、县级场、乡级场或AAAA场、AAA场、AA场、A场)生产的动物、动物产品进入不同区域流通销售;制定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管理办法,明确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的资质条件,明确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所具备的条件等[2]。
4.2实施行政许可即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对申请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进行审核发放许可证。
在被认为是“食品安全大国”的日本,食品的安全性已不再只是仅仅局限于食用后对人无害这一层面,品质的透明化、能适时地为消费者提供情报并取得其信赖以及事故发生后快速地追踪、回收过期或被污染食物等等也都成为了构成“食品安全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媒体2014年12月11日报道,日本某品牌的方便面被指混入虫子,生产商调查结果称,混入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不能否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虫子混入的可能性,现阶段将停止所有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停止生产销售的商品均为同一品牌的方便面,共24个种类。
生产厂商表示,虽然除了宣布召回的2种商品以外,其他商品“安全上并无问题”,但出于避免混乱的考虑,决定回收已上市流通的所有商品。消费者购买的商品若感到不放心,也可像召回对象商品一样向该公司退货退款。
从发现事故到回应的速度以及处理方式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被称为“食品安全大国”的姿态。
各个环节都有细致的规定
在日本,涉及食品安全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很多,且划分十分细致。以《农林物质标准化及质量标识管理法》为基础,日本建立起了包括食品卫生、农产品质量(品质)、投入品(农药、兽日本消费者与政府合力建“食品安全大国”
药、饲料添加剂等)、动物防疫、植物保护等五个方面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体系。
日本厚生省早在1947年就颁布了《食品卫生法》。农林水产省也相继出台了《农林产品品质规格和正确标识法》、《植物防疫法》、《家畜传染病顶防法》、《农药取缔法》、《农药管理法》等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日本在2002年对多次修改后的《食品卫生法》又进行了修订。该法规定,市场上食品及调料的加工、制造、使用、储藏、搬运、陈列等环节都必须保证清洁卫生,禁止贩卖变质、含有害物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混入不卫生异物的食品;对有疾病、可能因疾病死亡的畜禽的肉、骨、奶、内脏、血液等不准加工上市;食品的包装必须卫生,食品标签和食品一致,食品标签的说明中不得有虚假和夸大成分。
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律遵循消费者至上原则,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控。日本的食品安全由政府、民间组织和消费者共同参与,食品行业机构对确保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消费者应接受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并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三者之间相互协调。
完善的监管体系
日本法律规定,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主要由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负责。他们根据有关法规分工,各自管理食品安全事务,共同完成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按照食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等环节来明确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
农林水产省主要负责生鲜农产品及其粗加工产品的安全性,侧重在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阶段。农林水产省成立了消费安全局,下设消费安全政策、农产安全管理、卫生管理、植物防疫、标识规格、总务6个课以及1名消费者信息官。
这两个机构有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全国有48个道府(县)、市,共设有58个食品质量检测机构,负责农产品和食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各政府委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检验。
日本农林水产省消费技术服务中心有7个分中心,主要负责国内生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饲料和兽药等)产、销、用的监督管理;国内农产品品质和标识认证以及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农产品加工中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的推广;流通环节中批发市场和屠宰的设施建设;消费者反映和信息的搜集沟通等。
厚生劳动省主要负责加工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包括组织制定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和加工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例如,农药、兽药残留量标准的制定工作由两个部门共同完成。
2003年,日本通过了《食品安全基本法》,在内阁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及信息公开和交流。
由于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农林水产省和厚生省食品安全方面的职能转变为实施风险管理,由此日本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
日本食品上市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一旦发生问题,日本保健所将根据有关法令进行检查。无论哪一个环节违反规定,都将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和处以罚款。
食品安全标准种类繁多
目前,日本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数量很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日本农产品标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质量标准;另一类是安全卫生标准,包括动植物疫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日本在生鲜食品、加工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标识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食品安全标准涉及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标签、品质等级、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最大农兽药残留允许含量要求,还包括食品进出口检验和认证制度、食品取样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标准规定。
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是负责制定农产品标准的主要政府部门。厚生劳动省制定的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农药的最大残留等,适用于包括进口产品在内的所有食品。日本的农林水产省也参与食品管理,主要涉及食品标签方面和动植物健康保护方面。
日本食品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层,标准种类齐全、科学、先进、实用。尽管标准种类繁多,但要求较为具体。日本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注意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同时又结合日本的具体情况加以细化,使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因而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
以日本食品安全规制中对农药残留标准的相关规定为例,1991年以前只对26种农药、53种农产品制定了残留标准指数。1992年以后,不断扩大农产品残留农药标准的范围,到2001年3月,已对214种农药、约130种农产品按每品种制定了8000个以上的标准指数。
食品生产足迹化
近几年,随着二维码技术在日本普及,日本人又创新性地把高科技引入食品监管。这项技术基本实现了食品生产足迹记录,购买食物的消费者通过用手机拍照识别食物包装上的二维码标识就能够了解食物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各环节。
以一块鸡胸肉为例,小小的二维码记录下了产出这块肉的肉鸡饲养过程中被投喂的饲料、药物,记录了运输肉鸡的车辆信息,同时也记录下了宰杀分割这只鸡的禽肉加工厂的自然信息,甚至还提供养鸡场主的姓名、地址、照片。有了这张二维码,一块鸡肉的“身世”一清二楚,一旦鸡肉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肇事者”将无处遁形。
不少日本食品加工企业在二维码技术“逼迫”下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因为犯错的代价太大——出错的记录也会出现在二维码中,企业几乎不可能继续生存。
地沟油再回收处理
日本也曾出现过地沟油问题,但却只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并没有出现“屡禁不绝”、“愈演愈烈”的现象。地沟油问题迅速地消失在日本历史之中,这其中的奥秘何在?
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固然是原因之一。如果仔细探究还会发现一条重要原因——在日本,如今地沟油无处可买。
即便有人买到了,也完全没有可能用来加工食品。
今天,走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漆饰鲜明的垃圾车从居民区进进出出,这些垃圾车使用的燃料就是地沟油。日本的地沟油现在都由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日本政府。日本政府转而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垃圾车的燃料。
地沟油本身如果不加回收,会流入江河造成环境污染,但回收处理所需费用又相当惊人。日本政府的办法就很值得借鉴。他们将清理地沟油的环保费用用于回收和提炼地沟油。政府购买地沟油的价格高于无良厂商所能承受的价格,厂商们无利可图自然放弃收购。
而垃圾车所需油料的购买价大大高于政府收购地沟油的价格。巨大的差额被节省下来,行政支出也得到了降低。同时,这种垃圾车燃料中被加入了蓖麻油,完全无法食用。日本政府和回收公司得到双赢,环境受到保护,老百姓也不用担心会吃到地沟油了。
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生物柴油以其原料来源多样、排放废气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而地沟油就是不可多得的提炼生物柴油的原料。
“垃圾车烧地沟油”的怪招其实是个很简单的办法而已,却廉价而有效地解决了地沟油问题这个顽症,可谓变废为宝。
食品安全向国民健康转变
日本对健康的要求很严格,制定了专门的保健食品管理法规,要求进行个案审批。1962年,日本率先提出“功能性食品”概念。1991年修改了《营养改善法》,将功能性食品正式定名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并定义为“除了具有营养功能外,应包含具有增强机体特定保健功能的各种成分,并经过加工而制成的食品”。
1995年的《营养改善法》则对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强制要求采用营养标签。此后,日本陆续颁布了《特定保健用品许可指导及处理要点》等法规性文件。2003年3月,日本又对《营养改善法》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日本厚生省要求功能食品必须具有普通食品的形式,而且必须有明确的功效成分,但仅能在《营养改善法》规定的范围内声称具有某种被认定的保健功能,绝对不能声称可用于治疗疾病,否则违反日本的《药物法》。
日本厚生省根据所提出的12种功能成分成立了12个功能性食品委员会,分别对不同功能成分的特定保健用食品进行安全性、功能性和标签等审查。
“食品安全大国”背后的教训
虽然日本现在的食品给我们留下了健康、安全的印象,但是日本也经历过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时期,有过惨痛的教训。
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了森永毒奶粉事件,造成1463名儿童中毒,23名儿童死亡。由于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健全的保护消费者的法律,受害儿童的父母们只好自发组成“全国森永牛奶被害者同盟协会”,持续抗争十多年,终于令乳制品巨头森永低头,正式向消费者道歉,并承诺永久救助,出资成立救助受害者组织——光协会。在过去的40年间,森永已经累计支付出400多亿日元。
也是以森永毒牛奶案为契机,日本社会开始全面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1957年,日本政府大幅修改《食品卫生法》,强化了对食品添加物的有关规定,1960年后又出版了《食品添加物法定书》。1968年,出台第一部《消费者保护基本法》,建立了“食品安全出现问题首先是政府的责任”的理念。可以说,这是日本消费者的一次食品安全意识改革,同时也确立了日本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不得推卸责任,必须站在消费者角度处理问题的立场。
2000年,日本又发生一起雪印牛奶中毒事件,受害者达到了1.4万人。该品牌的北海道工厂加热生产线停电三小时,导致脱脂奶感染了黄色葡萄球菌,消费者在饮用后出现上吐下泻的食物中毒症状。雪印公司为赔偿消费者,向银行紧急借款,共支付了29亿日元。尽管如此,有70多年历史的雪印牛奶,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散漫管理付出代价,以倒闭告终。
在经历了如此的惨痛教训后,日本政府再一次修改法律,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将检查食品安全时的有毒物质清单增加到了大约850种,光是针对小麦就需要检测大约315种残余农药的数值。
2011年的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再一次令日本陷入了食品安全危机。消费者因为担心食品受到核污染,对受灾较为严重的东北三县的农林水产品敬而远之。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游戏; 快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1-40-02
Game framework design based on chemistry knowledge
Yang Yingzi
(Wuh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Wuhan, Hubei 430021, 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 a "chemical castle" game framework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the chemistry knowledge with game incentive mechanism. Chemical equations and material generation processes are embedded into the framework. Through game promoting,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online, city constructing materials preparing and the chemistry castle building, players transform from "little slag" to "curve wrecker". The players can achieve the aim of easily remembering chemical equations and being familiar with the processes of experiments.
Key words: chemical equation; game; studying with fun
0 引言
以初中化学认知为基础的高中化学,强调化学[1]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我们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虽然对死记硬背、听写罚抄的教学模式深感厌倦,但也知道化学课程的知识是不能回避的,因此迫切希望有更好的学习方法来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观察身边的学生,发现游戏总是让人乐此不疲,其升级奖励模式[2]、动感变换画面、趣味悬念的故事线索能够吸引学生连续几个小时深系与钻研,这一现象令我深受启发。能不能为化学学习设计一款游戏,将化学知识融于游戏活动之中,使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有趣自然。
通过对目前同学玩的比较典型的与学习相关的游戏进行调查发现,“文明帝国”[3]是一款建城游戏,该游戏在建立城池的过程中回顾人类发展进化历史概念,通过建设、战争等积累获取财富,用财富换取更高级的生产及战争装备,以此升级进行更快速高级的建设和战争。文明帝国游戏的问题是可能会使玩者欲罢不能,一旦进入游戏,不断的建设与升级贯穿24小时,游戏者不分昼夜积累财富与分数,这导致沉溺,最后就会忽视了知识概念本身而进入升级-建城-升级的恶性循环。
“我要当学霸”[4]是一款时间计划游戏,每当学霸模式开启,玩者再要进入其他游戏就被频繁提醒,让玩者不能安心玩游戏。该模式看似提供了约束机制,实则为家长、教师唠叨监控的模拟,学生一般很快就放弃学霸模式,恢复常态。
“仿真化学实验室”[5]严格说来不是游戏,它将化学实验仿真到电脑界面上,使学生、教师能在任何时候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由于该软件完全模拟实验室场景,因此不具备游戏“迷人有趣”的特征,且不方便对大量化学方程式的记录与记忆。
本文提出一款基于化学知识的游戏框架,目的是将化学知识点与游戏结合,以此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用升级分数等手段吸引玩者使用化学方程式构造材料物质装备,进入幸福指数更高的城池,成为学霸、学神、学圣。
1 设计框架
在设计游戏时需要关注八个方面[6],即:快乐的学习、知识的范围、解决问题、体验、游戏社区、多重身份、创造力、引起反射。该游戏技术上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知识模块、分数模块和界面模块,如图1所示。
[化学知识城堡][知识模块][分数模块][界面模块]
图1 化学知识城堡游戏模块
知识模块用于存储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知识点所对应的准确化学方程式,并形成每个方程式和分数的关系。
分数模块记录玩家的分数信息,以此形成玩家等级称号和玩家权限,记录玩家排行信息。玩家可以用分数换取财富。
界面模块类似于广告位,不同级别的玩家都有与其贡献相关的城堡位置,玩家可以用财富换取物质,装饰自己的城堡,求助和助人信息,发起团队公告。
2 模块设计
文献[7]研究了化学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意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他们建议把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知方式。材料的应用领域是我们考虑的基础,这里的化学物质被分为10类。
2.1 知识模块
知识模块(见表1)将物质按照使用范围分为10个范畴,每个范畴又按照具体应用分成若干个分类,每个分类对应若干制作方法,制作方法的形式为化学方程式,完整的方程式将和某一个分数相关联。只要通过一个方程式,玩家就获得了该化学制备权利,该权利可用于化学城堡的建设材料。
表1 知识模块
[范畴\&分类\&介绍\&燃料与能源\&供暖及日常生活\&天然气、水煤气\&能源的获得\&煤:煤气、煤焦油、焦炭\& \&石油\&热兵器\&火药、弹药\&金属\&冷兵器\&炼铁、炼铜、合金\&货币\&铜钱、镍锌合金、银、黄金\&金属的提纯与镀件\&原电池、电解池\&新型医用金属\&钛等\&轻金属\&铝等\&金属矿开发\&还原剂、电解法、医用材料制造\&农业生产\&化肥\&氨气、含氮化肥的生产\&酒\&糖和粮食发酵\&沼气\&沼气生成\&动物饲料\&\&动物防疫\&抗毒血清\&医药生产\&抗生素\&青霉素等\&消毒剂\&酒精等\&有机药\&合成流程\&麻药\& \&调节药物\&各种激素\&食品饮料\&发酵\&酒、醋\&营养物质\&油脂、糖类、光合作用、蛋白质\&添加剂\&香精、色素、膨化剂\&转基因\&转基因方法\&建材与家装\&天然建材\&大理石、玻璃\&人造建材\&水泥、砖\&油漆\&乳胶漆等\&合成\&合成地板、夹板、防紫外线玻璃\&交通\&交通燃料\& \&外壳\&金属、玻璃\&高分子\&塑料\&合成、降解\&其他\&纳米材料、人造纤维、人造橡胶\&航空航天\&供氧\&氧气制备、二氧化碳处理\&宇航\&航空服、表面涂层\&燃料\&火箭燃料、太阳能\&化学剂\&洗涤\&肥皂、洗发沐浴露、洗衣粉、漂白剂\&消毒\&消毒剂、香水、农药、杀虫剂\&其他\&燃料、净水处理\&环保\&废物处理\&污水处理、电池处理、回收再造、烟尘处理\&核\&核武器\& \&核能源\&反应堆\&反物质\& \&]
2.2 分数与财富模块
2.2.1 分数模块
分数模块用来记录玩者答题分数,包括分数存储、分数与称号关系、分数与题目关系、分数与奖励关系、称号头像规格以及分数排行榜。关系表见表2。
表2 分数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分数\&称号\&头像亮度\&头像相框\&权限\&0~99\&学渣狗\&漆黑一片\&夹板\&求助1次\&100~199\&学渣\&剪影\&原木\&求助2次\&200~299\&学弱\&隐隐约约\&塑料\&求助3次\&300~399\&小透明\&烛光\&不锈钢\&幸运转盘1次\&400~499\&学霸\&阳光\&白银\&幸运转盘1次、助人得分*1\&500~599\&学帝\&单色激光\&黄金\&幸运转盘1次、助人得分*2\&600~699\&学神\&多彩直视\&宝石\&幸运转盘1次、助人得分*3\&700~799\&学圣\&亮瞎眼之光\&钻石\&幸运转盘1次、助人得分*4\&]
根据分数将罗列学霸到学圣排行榜,方便低等级学生求助,求助将增加被求助玩家分数。
2.2.2 财富模块
财富模块记录玩家财富,财富是由分数来兑换的,兑换后可以购买装备模块生产出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用于装饰玩者自己的化学城堡,装饰越豪华,成就指数越高,成就指数代表玩者解答问题、公告、组织团队的威信与号召力,表现为游戏界面上的版面位置与光鲜豪华程度。
2.3 界面模块
界面模块分排行、公告、用户、物质生成动画和城堡,见图2。
[排行榜][物质生成动画][公告][用户][城堡][界面模块]
图2 界面模块
排行榜用于展示高级玩家的头像,提供求助入口;公告用于展示求助与答案,方便用户学习或者复习;用户用于玩家注册、头像构造;物质生成动画与化学方程式对应,答题成功后展示该化学实验过程;城堡用于位置申请与分配等,每个玩家装饰自己的城堡所用的的材料物质显示。
3 结束语
按应用范围分类化学知识,结合游戏设计规则将知识点融入争霸、升级、互助、积分的各个环节,实现一款寓教于乐的游戏框架和模块设计。以此来避免学生的创造性被压抑在反复背诵听写的读书声中,避免基于应试教育的学习给学生带来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伤害。“化学城堡”将使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顺便复习和巩固了化学方程式和实验过程。
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算法和程序设计依然是我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游戏的细节设计及代码部分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rdinary
High School Chemistry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S].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2003.
[2] Choi D, Kim J. Why people continue to play online games: In
search of critical design factors to increase customer loyalty to online contents[J].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4.1:11-24
[3] Kevin Wilson.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The Board Game[Z]. Fantasy
Flight Games, US 2010.
[4] Yang Yuan. I want to be Curve Wrecker[Z].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bei, China 2012.
[5] Simulation chemical laboratory3.0[Z]. Nanjing Jinhua Software
Co. Ltd., China 2001.
[6] Y. B. BIAN and Y. LI. Review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of Electronic Games[J]. Open Eucation Research,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