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15:08: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地理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模型是被研究对象实质性的描述和某种程度的简化,是被研究对象的一种抽象。分析模型就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描述,它略去了枝节,反映了被研究对象最本质的东西。借助模型进行分析,是被地理学的研究实践所证明了的一种有效的科学方法。在复习人文地理时,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建立以下几个分析模型:工业区位分析模型、农业区位分析模型、城市区位分析模型、交通区位分析模型、旅游区位分析模型、商业区位分析模型、流域治理与开发分析模型、环境问题成因、危害、治理分析模型。需要指出的是,在建立人文地理分析模型时要注意与区域地理的案例性素材紧密结合起来。本文重点介绍影响农业生产、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的因素和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分析模型。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
二、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因地、因时、因工业部门制宜
■
三、影响交通区位的因素
■
四、影响城市区位布局的因素
■
五、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分析模型
■
上述几个影响相关对象因素的分析模型既将相关知识点的主干内容突出来了,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有利于学生在新情境下自主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复习效果,真正做到了“纲举目张”“四两拨千斤”,不失为人文地理复习的妙药良方。
反馈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许昌拥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发制品企业,是世界上最大发制品生产基地,一直占据着美国发制品市场份额的65%以上。许昌发制品的加工生产由家庭作坊走入了现代化的工厂,产品也由原料型的档发,发展到人发和化纤发两大系列,包括了假发、曲发、发帘、发条、发块、色发等6大类500多个品种。通过2000多个收购和销售网点,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地以及中国各地的人发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许昌,经过许昌姑娘的精心梳理,变成了各种漂亮的发制品,又运往美国、西欧、韩国、日本、俄罗斯、非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二 假发生产大约需要整毛、分量、双针机制、机卷造型、蒸汽定型、造型处理、烘干、帽网制作、头皮仿制、手工织发、修补、发型修剪、产品包装等20多道生产工序。
(1)假发生产属于_____导向型工业,许昌大力发展假发生产的最大优势是_____,取得这种优势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
(2)根据材料一,简要说出影响假发生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结合材料分析以上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是如何变化的?
(3)许昌发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大大小小近百家发制品企业,假发生产企业之间具有_____上的工业联系,这些企业大量聚集的优点有哪些?
【解析】(1)假发生产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许昌大力发展假发生产的最大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取得优势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发达的产业链。(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原料、交通、信息、科技、市场等都可以影响假发的生产。假发原料的多样化,表明原料对假发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假发原料来源于世界各地,市场面向不同国家,表明交通、科技、市场和信息对假发生产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假发生产方式的变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假发生产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将会减少,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增强。(3)假发企业之间具有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工业聚集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答案】略。
反馈训练2: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黄河中游煤炭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一直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简述该地煤炭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2)黄河流域有我国的多个农业区,列举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
(3)图中A、B、C三处都有重要的水利工程,试比较它们的主要效益。
(4)针对当前黄河流域的开发和治理现状,请就今后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解析】略。
5月6日,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地理科目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曹军、宝山区教育学院吴敏芳、上海外国语大学浦东外国语学校龚铭峰等专家对本次考试进行了深度点评。专家一致认为,此次试卷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坚持了对地理教学的积极导向。
一、呈现稳中有*势
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知识覆盖面广,立足于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考查内容上,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各约占50%,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与去年相比,在试卷的结构、试题的题量、主客观题的分布等方面保持稳定。
在延续了去年地理等级考风格的基础上,今年的试卷略有变化。如客观题增加了读图量,主观题除了文字信息外还有多幅地图及统计图表,对学生获取信息、阅读地图和图表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另外,主观题在大题分值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小题的分值分布有所调整,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加强了考查。
二、凸显地理学科特征
突出对地理基本概念的考查。试卷没有偏题、怪题,内容涉及的都是要求掌握的地理概念。如农业地域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季风洋流、溶洞的主要岩*、气候的成因和分布等。
突出对读图技能的考查。如某区域1月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和某国人口金字塔图等试题,都体现了对地图与地理数据的判读与分析能力。
突出对地理空间分布的考查。试卷中有多道题目都涉及对空间分布特点的考查,如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的垂直空间分布、黄土高原能源的水平空间分布等。
三、关注地理核心素养
注重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试卷突出人地观念,如黄土高原的改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合理开发能源采取的主要措施、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措施等试题,考查学生能否联系具体案例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能力。
注重对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试卷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学生从多角度系统地考虑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合理开发能源可采取的措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开发的重要*等,都要多方面地综合思考才能形成正确结论。
注重对区域认知能力的考查。试卷突出地理的地域*,考查学生对区域特征、区域人文特点、区域开发利用和整治等区域认知水平,如黄土高原、湾区经济、天山地区等试题,都是对学生区域认知的考查,体现了拓展*课程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生 答题 失分原因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1-01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地理技能和具备一代国民地理应有的地理意识和能力,也就是形成养成良好的地理素养,但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也要注意学生答题规范与技巧。
今年我任教高二必修班地理,在培养学生形成地理素养的同时,也在积极思考学生答题失分的原因,针对我所任教的四个班级在平时检测中答题失分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考,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在短期内提高地理成绩,总结如下原因:
一、基础知识只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是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前提的。这种理解,并非指一般的弄懂了,而主要是指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它与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理解记忆法,理解是关键,是记忆的基础。要理解,就应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掌握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层次关系,抓住表现内容实质的关键处(或重点词语,重点句、段,重点步骤等)。
而我在与学生谈话中,学生往往会说,书上知识我都背上了,可是一旦碰到具体题目就是不会,或者答非所问。的确,这类学生很刻苦用功,可是成绩一直没有多大起色,总是在及格分数周围徘徊,他们就犯了死记硬背的错误。地理学科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对于人文地理来说,死记硬背有点效果,可是自然地理部分关键还是要靠学生理解方可得分。
二、对于基础知识点记忆时重难点不分
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哪些内容需要了解、哪些需要知道、哪些需要理解、哪些需要掌握都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往往也会给学生展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终点,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与评价的作用。
在每次教学中,教师都会展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哪些是重难点,特别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教师将学习目标设计地更为具体明了,往往是学习目标要求什么,我们重点复习什么,一个一个地将其攻破。可是在学生的总结中,学生会反映题目失分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记忆哪些内容,有些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让其自主复习时,他们便会拿出课本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认真去背诵,这样,一是加大了记忆的难度,又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
三、对于地理主干知识未形成体系,且地理空间概念模糊
具备地理主干知识不仅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答题的关键所在。地理主干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还包括各基础知识之间的整合,如,我们在学习气候类型的判断时,知识的整合性很强,既运用到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又用到大气环流的内容、海陆分布的影响还用到地形及洋流等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知识体系。此外,还要对具体的区域位置、范围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一点应有的地理知识和常识,给我们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此外,地理要素的空间规律对我们的学生也有较大难度,比如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世界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只有将这些规律理解把握,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在答题中不至于失分。
另外,学生对于主干知识未形成体系,也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了,在询问学生错题时,他们有时甚至不知道题目主要考察什么知识点,即便想到也不能将答案回答全面。
四、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形成不够
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它与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使思维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根本对立的。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学生对于主观题的回答失分原因,其中就有其开放性思维不够,在最后几次模拟测试中,很多学生客观题能够取得六十多分的好成绩,但其主观综合题有时还不足二十分,问其原因则回答,课本没有,知识点没有背到,熟不知,试卷出题不一定出课本区域事例,考纲也是以某个区域为例来分析,因此,学生遇到这类题目就会感觉无从着手。
五、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答题不规范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活动过程。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中心含义及做题要求。在地理试题中往往很多隐含条件在材料当中或者图中,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审题,但在我调查中,有的学生就向我反映题目没看仔细,或者图中的信息未能摄取到,而使题目错答。
一、认识地理学科特点,科学配置复习时间
对于高考文科综合中的地理复习,大多数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谁先进入状态,谁就占有优势。因此,同学们应给予地理学科足够的重视,根据教学进度和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复习地理,循序渐进地安排复习进度和时间,不能盲目挤占和挪用应属于地理学习的时间,抱突击完成任务的思想是难以奏效的。
二、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厚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如“空中楼阁”,因此,必须练好基本功。
主要做法是:通读地理教材和课堂笔记,梳理基础知识,列出主干知识(基本事实、原理、规律),研究内在联系,确定重难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每课时、每单元各节内容乃至中学地理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将课本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并融会贯通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整理,从而获得正确理解、自由支取和灵活运用有效知识,这是夯实基础的关键。
其中在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至应用的过程中,要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熟练掌握重难点(如日照图、区时、洋流、工业布局、环境污染、西亚、日本、美国、中国政区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能举一反三,达到“情况变了也会用”。
三、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应针对每部分知识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如分类归纳法、总结规律法、联系实际法、图示法、巧记法等,请同学们注意领悟,多思考“我怎样学习”,如“如何判读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多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求实灵活的地理学习方法,理清解题思路,形成准确、简洁的书面语言,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文科综合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在夯实基础、不留知识盲点的同时,要注意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就地理能力而言,应特别注意的是阅读分析地理图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思维和区域地理分析等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复习中应及时对各种地图和表格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以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综合运用地图能力。在平常学习、复习中需注意进行学科内知识综合,将不同章节的材料、图表、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或合并重组,使知识在迁移过程中自然延伸,也需注意地理与政治、历史的交叉点(如三大产业结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时空)和切入点(如用一些哲学观点去分析许多重大自然地理事件和人文地理热点的形成机制、发展趋势,从点线面入手分析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特点及相应城市、地区在历史时期出现过的重大事件、有关人物及历史意义,或从历史事件入手进行相关地区的地理环境分析)。在做每一道跨学科综合题时,多思考运用不同科目的知识多角度思考并解答,以培养获取延伸知识、综合分析能力。
四、关注生活,重视社会热点和焦点
关键词:计量地理学;教学改革;多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25-02
一、引言
1953年,Schaefer发起寻找“法则”的地理运动,标志着计量地理革命的萌芽[1],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计量地理学的理论已日臻完善。因其综合应用地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运筹学、统计学、3S技术等方法,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最终导出地理学理论[2-4]的特点,该课程已在地理学学科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中国地理类高等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计量地理学就被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我国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但该课程在教材设置、教学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未能较好地提升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本文就笔者从事计量地理学教学中的体会,对地理计算背景下地理学本科计量地理学课程的一些教学改革进行浅析。
二、计量地理学教学现存问题
从教学来看,计量地理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涉及理论、公式、模型较多,是难学难教的课程之一。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学、统计学、数学与计算机基础。任课老师既要注重学生对计量地理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培养学生应用计量地理学方法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1.教材重理论轻应用,难度偏大。目前,我国关于计量地理学的专著主要有:林炳耀《计量地理学概论》[5],张超等《计量地理学基础》[6]及配套的《计量地理学基础实习与计算程序》(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7]和《计量地理学》[8]、蔡运龙《地理学方法论》[9]等等。早期的教材由于当时计算机水平的限制,已经无法达到当前的计量地理教学目标。21世纪后出版的教材中普遍存在教材体系和内容偏重于理论的严谨性、偏重于培养理论人才的倾向,无法完全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材大都先介绍理论、理论的推导,然后介绍理论的应用,且重点在理论的介绍与推导。由于理论推导对于地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过于繁琐,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对计量地理学产生恐惧和厌烦,进而失去学习的信息和兴趣。
2.教学目标与学生知识背景不适应。计量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而地理学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的,文理背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科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要少于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在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内修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学科,其难度可想而知。
3.教、学方法单一。教:由于计量地理学公式多、理论强、内容庞杂,传统的计量地理学教学仍然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太过强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公式的推导,而缺乏结合实际案例的应用环节,单一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难以真正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学以致用,教授效果欠佳。学:许多学生学习时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过于专注于埋头记笔记,而忽视了课程的数理逻辑性和应用性,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大多数本科学校虽然已经采取了课堂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一般都是先课堂讲授,理论讲授完毕后,再进行上机实验。在理论学习之后过一段时间再上机操作,学生可能已经淡忘部分理论知识,使得理论和上机操作脱节。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每一个操作步骤,而无法清楚地知道每个操作步骤的具体含义,更无法对每个操作步骤的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和校正。
三、计量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1.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不同专业对计量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有的专业重在理论分析和方法研究,有的专业重在建立、应用计量地理学模型,但本科院校对计量地理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并没有按照不同专业、不同重点加以区分。因此教师应当在教授过程中,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删教学内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2.合理安排教学体系。根据计量地理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已经具备学习计量地理学所需的先修知识,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等公共基础课,以及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地理信息系统类相关课程。
3.多任务驱动教学。首先,成立三人课题组,根据教学进度分阶段布置若干真实地理问题和实际任务,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景中,启发、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工协作、分析讨论并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其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10]。例如在讲授多目标规划方法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已知三块不同面积的耕地,计划种植三种不同农作物,如何制定种植计划,兼顾总产量和总产值双重目标呢?”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如何确定总产量最大和总产值最大两个问题,然后通过线性加权方法或目标规划方法解决该问题。这样就对问题进行了解答。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围绕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展开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带着问题主动学习,积极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11]。让学生从模仿案例中积累经验、掌握知识,最后摆脱模仿,独立进行计量地理分析。教师可选取适当案例,让学生模仿案例所使用的规范步骤,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查阅文献,独立进行理论分析、模型构造、软件计算和论文撰写。最后,根据理论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适当内容的上机实验。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授理论而不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实践,就会导致学生学习了计量地理学的方法,但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通过上机实践,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提高其实际运用能力,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计量地理学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探索、活化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乐于钻研,共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地理类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提升也绝不能只是依赖这一门课程,在教授其他专业课程时,老师们也应当有意识地强化计量地理学在本研究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能够自觉地理解、应用计量地理学方法。
参考文献:
[1]Schaefer F K.Exceptionalism in geography:a methodological examination[J].American journal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53.
[2]刘妙龙,李乔,罗敏.地理计算-数量地球学的新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79-682.
[3]陈彦光.地理数学方法――从计量地理到地理计算[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1):113-119.
[4]王铮,隋文娟,姚梓璇.地理计算及其前沿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1-10.
[5]林炳耀.计量地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6]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蔡运龙,叶超,陈彦光,阙维民.地理学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范晓男,戴明华,孙晓程.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类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8).
关键词:主导因素;确定原则;限制性因素
一、“主导因素”提出地理学基础
地理学有两大显著特点,即综合性与区域性。从综合性方面去理解地理学,可以说任何一个地理事象如果从成因方面去分析,都与各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分不开的,基本的要素包括地形(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人口、城市、产业、交通等人文要素。整个地球的发生发展变化都与这些要素息息相关,要素或强或弱,或多或少,相互组合,随时间变化而演化出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
形成地理学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成因有多方面,一般先需要采用综合法去宏观地分析,如中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其成因与湿热的气候要素,易溶的石灰岩性,同时崎岖的地形形成易流动的水也进一步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等因素有关。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与其所处平坦的冲积三角洲地形,适宜的季风气候,丰富的物产,优越的地理位置,大江的入海口,便利的水陆交通,悠久的发展历史等密切相关。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分区的划分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外,还以地形、气候作为划分的重要依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做地理学的分析与规划时,必须把握综合分析各要素的原则,任何地理事象都是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样的分析方法是地理学的灵魂之一。
地理学的第二大特点是区域性,也叫地理环境中的差异性,其普遍存在于地理环境中。千姿百态的各种景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众多因素在作用的同时,以不同的区域或不同的时间来说,总会有一种因素在众多因素中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导引、支配其他要素使整个区域朝特定的方向去发展,这就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风蚀地貌的广泛发育,就是以风力作用为主导的外力作用,当然也不排除有流水作用,但在干旱的西北地区主导的外力作用对整个区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外力作用,所以西北地区的主导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东部地区降水充足,流水作用在外力中起主导作用,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远超过其他外力作用,所以流水作用是东部地区地理环境发育的主导作用。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是因为主导因素的支配,才形成了多样的地理景观,主导因素支配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一事物(地区)区别于其他事物(地区)的特质。所以,在地理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抓住事物的主导因素对于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原理非常有必要。
二、如何分析确定“主导因素”及确定原则
人文地理中的区位选择能充分体现把握主导因素进行地理分析与选择应用案例。本部分就以区位选择为例加以介绍。
农业区位部分知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影响农业生产主要的区位因素。(2)结合实例评价农业区位因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要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有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核心的问题是要学生在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各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农作物生长的特性学会“农业区位的评价”,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因地制宜”,贯穿人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导
思想。
例如,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农作物要生产、稳产、高产对区位条件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如,水稻与玉米、小麦一样除需要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等条件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它是一种喜湿喜温作物,其总需水量约为其他旱粮的2~4倍,而且种植在北方的需水量远大于南方,因此,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雨量较多的南方和有灌溉条件的北方,所以可以说“南方适宜种水稻”其主导因素是降水充足;“北方水稻的分布”其主导因素十有八九是灌溉水源充足。而旱粮中的玉米、高粱、谷子等没有要求条件特别高的因素,其适应性很强,所以分布很广,所以其主导因素一般不明确。
工业区位因素中的指向型工业的确定,充分应用了主导因素的分析方法。如原料指向型指布局中应该靠近原料产地的工业,主要是原料运输成本比成品高或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等。市场指向型就是工厂的布局应靠近市场的工业,比如经加工后产品量与原料量相比失重很多的或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这样根据运费与产品或原料的特点确定的指向性工业,对于指导国民经济中工业的布局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交通运输的区位选择也可以充分应用主导区位的原则,根据地形、道路的级别用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确定线路的布局去指导生产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确立事物发展的主导因素,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地理事物的发展方向,确立我们人类生产努力的方向,从人地关系角度去评价我们人类的行为正确与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日常教学和应用当中,经常会提到一个名词叫“限制性因素”,笔者认为,限制性因素是从主导因素中衍生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主导因素的另一面。我们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有人定义主导因素为影响某地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影响最大,如果不能满足这个因素,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或效益很差。限制性因素定义为农业生产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具备,唯有某一条件无法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因素得到满足时,该因素往往成为主导因素。从两者的概念来说,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都是相对于农业生产所在的地区来说,而不是对于某种农作物来说,例如,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不能说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但降水量少,所以其能发展水稻的主导因素是水源。如果要问宁夏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这时应该回答是降水。
在确定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时,除了考虑所在地区的特点外,也要综合考虑所发展事物本身的特点。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特别是一下雨容易积水,当地人因地制宜,挖泥成塘,堆泥为基,以改造当地地形为突破口,形成了基塘农业,低洼的地势成为基塘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地形却是发展其他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多水患的特点,排水不良,这就成为水稻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因此,我们在做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分析时,一定要分清所属的地区特点和所面对的生产活动特点。分析那些因素是优势条件还是劣势条件,一般优势条件就从主导因素方面去分析,劣势条件从限制性因素方面去分析。所以说,让学生掌握“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是学会区位评价的关键,建议我们的课本编写者在教材中应该增加这两个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
谷秀兰,黄朝明,栾乔林,韦仕川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摘要:为科学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基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和区域实际建立定量测度指标体系,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应时点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对海口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组合类型、多样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及区位指数等6 个指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指标测度分析结果与区域实际一致,不同测度指标结果相互验证,说明基于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建立的测度指标体系是合理的。研究发现,根据海口市各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各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结果,海口市域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相似情况划分建设用地集中及集约利用区、土地类型多样及适度发展区、土地类型集中区等3 个综合区。
关键词 :海口;土地利用结构;指标测度;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40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利用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G03120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定量评价及耕地保护模式研究—以海口市为例”(20154186);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海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定量评价及耕地保护模式研究”(qnjj1440)。
第一作者简介:谷秀兰,女,1978 年出生,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guxiulan2009@qq.com。
通讯作者:黄朝明,男,1973 年出生,广西百色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估价方面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787560679@qq.com。
收稿日期:2015-04-17,修回日期:2015-05-21。
0 引言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差异性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利用方式,便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人类在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区域内对土地的利用与使用方式的改变[1]。土地利用结构是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质、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和格局,进而影响到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和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是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基础[3],在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实现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引导产业结构转移和协调区域土地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土地资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其质和量进行多指标、多目标的研究[4-8],或从研究方法[9-12]、驱动机制[13-16]等分别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机制、信息熵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针对海南省各市县的研究文献较为少见,尤其是省会海口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测度结果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空间聚类和区域土地利用的分析评价,对海口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背景
1.1 自然地理条件
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琼北组团中心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于海南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华南经济板块连接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节点,海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尤其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口市社会经济实现了突破式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口市地处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属琼北地区,北临琼州海峡,东、南、西侧分别与文昌、定安、澄迈相邻。根据2008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海口市面积2284 km2,呈长心型;从东端的大致坡老村到西缘的西秀镇拨南村约60.6 km;最南端的大坡镇五车上村到北侧海岸线约62.5 km。
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地带和琼北火山口地带,地形地貌在西、中、东部分别以熔岩台地、沿江阶地及滨海平原为主,最高海拔为马鞍岭222.2 m,东北部海拔高度在10 m以下,区域内部地势无明显起伏。从纬度位置来看,海口地处北热带,气候属于季风性热带海洋气候,年均温23.8℃,年均降水量1664 mm,年均日照时数2000 h以上,终年无霜,因属季风区,有明显干湿季。地表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南渡江、五源河、美舍河、那博溪、那甲河等,并有地下热矿泉水分布。土壤类型主要是砖红壤、水稻土、菜园土、滨海盐土等,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鸟类和海洋鱼类等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
1.2 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海口市经济发展迅速,《2014 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2014 年末海口市常住人口220.07 万人,户籍人口165.3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1 万人,非农业人口98.8 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5.51 亿元,比上年增长9.2%,3 次产业比例为5.5:21.4:73.1,人均GDP 46000 元。
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为适应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要求,海口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海口市旅游业转型升级,获得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4 年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1130.6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2.02 亿元,相较2013 年的增幅分别为8.3%和18.2%。房地产业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出现调整,全年完成投资298.97 亿元,增幅为16.6%。会展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品牌会展城市奖。
1.3 土地利用结构基本格局
1.3.1 尚处城市化进程加速期,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根据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海口市域土地总面积2284.27 km2,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622.69、485.88、175.70 km2,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1.04%、21.27%和7.69%。其中耕地面积为697.22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0.52%,是二级地类中占比最大的用地,其次是园地(19.87%)、林地(18.21%)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85%),耕地、园地和林地三类用地面积总计1567.10 km2,占海口市土地总面积的68.60%。
1.3.2 市辖四区土地面积相差大,土地利用结构差异较大 虽然耕地在市辖四区土地利用结构同样是主要用地类型,但在其他地类比重统计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龙华区、秀英区用地结构较为相似,以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其中耕地所占比重均超过30%,林地比重均超过2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比也在20%以上,两者的差异主要在园地方面,龙华区园地占比只有2.42%,而秀英区园地则近10%。市辖四区中园地比重最高的是琼山区,占到全区土地的35.43%,明显高于其他三区,相应的其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所占比例则只有10.88%,是比重最低的区。水域用地则是以美兰区最为突出,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7.21%,而其他三区的比例均不到5%。
1.3.3 土地利用结构与所处区位、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定位密切相关 土地利用结构与各区所处区位、发展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确定了海口市“城镇村集聚,田林水和谐”的南北分异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建设用地和农用地集聚高效发展。从各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结构中可以看出,秀英区、龙华区以城市用地为主,其中龙华区城市用地占比近50%,而琼山区则主要以村庄用地为主,占全区土地的比例为38.97%,美兰区在四区用地结构中较为平衡,城市、建制镇和村庄用地比例大致相同(表3)。从4 个区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表4)来看,龙华区是海口市的经济重心,琼山区则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相对于其人口数量来讲各项经济占比相对较低。
2 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测度指标分析
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相应时点不同地类之间的数量关系,基于指标测度结构对区域用地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是国内很多学者在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时较多采用的方法。测度指标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选择,笔者结合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选择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组合类型、多样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及区位指数等6 个指标进行测度,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2011、2012 年《海口市统计年鉴》[17]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2.2 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2.1 开发利用程度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即土地利用强度,可以从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农业利用率、土地建设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等进行分析,各指标计算方法见表5。
2.2.2 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是从经济的角度衡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通过单位土地的投入产出情况判断区域土地是否满足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和综合效益是否合理。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从人口、投入和产出3 个方面进行指标选择,人口方面选择了人口密度指标,投入方面选择了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2 项指标,产出方面选择了地均GDP和地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 个指标。
2.2.3 多样化程度分析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地类的齐全程度或是多样化程度可以通过计算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计算多样化指数的方法较多采用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公式[3],见公式(1)。
式中,GM为区域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mi是区域内第i 种地类面积。指数越小,说明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性程度越低,反之则说明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性程度越高。
2.2.4 组合类型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组合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和区域功能,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土地组合类型特征和主要类型。通常采用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公式来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分析[18]。基本步骤为:(1)将区域土地类型按面积相对比例由大到小排列;(2)构建地类假设面积比例矩阵,即按照将全部土地面积分别平均分配给1、2……,7 种类型;(3)计算组合系数即计算每种分配方案的假设分布与实际分布之差的平方再加和;(4)确定区域土地组合类型即找到区域最小组合系数所对应的组合类型。
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公式见式(2)。
式中:N表示组合系数,Tij为假设分布百分比,tij为实际土地分布百分比。
2.2.5 集中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集中化水平,通常采用集中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指数越小,说明区域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集中化指数的计算见公式(3)[19]。
式中:I 为区域土地集中化指数,A 为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累计百分比之和,M为土地集中分布时累计百分比之和,R 为上一级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的累计百分比之和,以R为衡量集中化程度的标准。
2.2.6 区位意义 本层次区域相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土地利用聚集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对土地的区位意义进行研究。计算区位指数时,通常采用区域地类面积数据进行统计,一般采用的公式[20]见式(4)。
式中,Qi表示某区域区位指数,mi表示第i 种地类面积,Mi表示高层次区域内第i 种地类面积。Qi>1,则表示该种地类具有区位意义,Qi<1,则表示该种地类不具有区位意义。
2.3 指标测度结果及分析
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测度基础数据为2011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应时点社会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数据来源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与海口市统计局。根据基础数据及测度指标计算得到相应指标数据。
2.3.1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从表6 中数据来看,海口市土地利用率为92.31%,属于较高水平,4 个区中最高值为琼山区(96.11%),最低的为美兰区(81.62%),这是因为琼山区农业用地分布较多,而海口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较好的条件,因此其土地农业利用率也最高(81.15%),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低,而美兰区因水域用地所占比例为17.21%,为海口市主要的水域用地区。土地垦殖率、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龙华区,分别为37.60%和27.47%。秀英区、龙华区和美兰区三区的土地建设利用率相近,而琼山的土地建设利用率只有14.97%,这与琼山区81.15%的土地农业利用率是相对应的,琼山区是海口市重要的农业区。
2.3.2 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分析 海口市人口密度为918 人/km2,四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为龙华区,是海口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区,最小的为琼山区,前者约为后者的4 倍,市区内人口分布差异明显(表7)。
从经济指标上来看,投资方面的2 个指标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最高的为龙华区和秀英区,2 个指标最低的均为琼山区。龙华区是海口市重要的商业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值最高,秀英区是近年来海口房地产开发和投资最为集中的区域,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值最高;而琼山区作为较为靠近城市边缘的农业区,2 个指标明显低于其他三区,尤其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只相当于龙华区的1/12,差距很大。产出方面的2 个指标即地均GDP和地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均是龙华区,最低的则依旧是琼山区,同样与两者的区域发展地位与发展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出来的就是地均GDP琼山区只有不到龙华区的1/16,地均工业产值更是只有龙华区的1/31,区域差异表现的尤其明显。
2.3.3 组合类型分析 根据基础数据和组合系数公式,计算得到海口市各区土地利用结构组合系数及组合类型,见表8。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海口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组合为5 种组合,秀英区和龙华区为3 种组合类型,各区均有的为耕地和建设用地,美兰区是海口市水域分布最多的区,因此其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占较为重要的位置,琼山区是海口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因此园地是其重要的组合类型。从各区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可以看出,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等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总体来说海口市乃至更上层的海南省依然是农业发展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转型。
2.3.4 多样化程度分析 按照计算公式及2011 年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出各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根据海口市指数计算结果及其他地域研究成果,将海口市多样化指数划分3 个等级,0.74~0.77 为多样化程度低,0.78~0.81 为多样化程度中,0.82 以上表示多样性程度高。
计算结果及等级划分如表9。
计算结果表明,海口市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为中级水平,多样化程度一般,其中位于市中心的龙华区和位于郊区的琼山区多样化程度较低,而美兰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最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该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最为齐全,这与美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功能定位有一定关系。
2.3.5 集中化程度分析 根据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计算海口市各区集中化指数时,M取值700,海口市土地利用类型累计百分比为540.19,即为R 值。根据集中化指数计算公式,海口市各区土地利用集中化指数见表10。
表中数据表明,海口市集中化指数范围为-0.08~0.25 之间,指数最小的为美兰区,最大的为龙华区,这个结果与2.3.4 所计算的多样化指数正好是对应,两者计算结果是负相关,即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高的区,其集中化程度就越低,反之亦然。集中化指数前两位的龙华区和琼山区是多样性等级里面最低等级。从中可以看出多样性指数和集中化指数可以相互验证的关系在海口市四区相应指标中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2.3.6 区位意义分析 根据区位指数计算公式和研究区域基础数据,计算得出海口市各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区位指数结果,如表11所示。
从计算出的各区相应地类的区位指数结果可以看出,秀英区、龙华区和美兰区的建设用地具有区位意义,3 个区内建设用地占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是26.54%、23.44%和25.91%;耕地则是在秀英区、龙华区和琼山区具有意义,所占比重均在30%以上;秀英区和龙华区的林地所占比重在23%以上,计算出的区位指数也大于1,说明在这两个区中林地具有区位意义;园地只有琼山区指数大于1,且远大于其他3 个区,说明该地类在琼山区具有明显区位意义,最低的龙华区指数只有0.12,园地在区内的比重也只有2.42%,区位意义较低;草地在秀英区和龙华区具有区位意义,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因南渡江等河流主要流经美兰区,因此该区水域所占比重高达17.21%,区位指数也高达2.43,水域用地在美兰区具有极高的区位意义,而在其他三区区位意义则相对较低,区位指数只有0.60 左右,其他土地在龙华区和美兰区具有区位意义,其中美兰区的区位指数为1.91,具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
3 基于指标测度结果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空间聚类与分区评价
3.1 聚类分析方法及指标选择
上述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特征,为了更好的说明海口市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及各区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性、相似性,这里选择了基于spss 19.0 的聚类分析法来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分区进行研究。结合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特征,选取了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地均GDP、区位指数等作为海口市土地利用空间聚类分析的基础。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2。
3.2 计算结果和分析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海口市四区可以初步合并成3 个大的土地利用类似区,第一类为琼山区,第二类为龙华区,第三类为秀英区和美兰区(表13,图1)。根据海口市各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各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结果,海口市域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相似情况划分3 个综合区,其类型特征见表14。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论如下。
(1)基于测度指标体系所得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测度结果表明,区内各区在各个指标表现出差异性,单区不同测度指标结果也相互验证,显示出了各区差异性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目前市域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为耕地+建设用地+园地+林地+水域,土地利用结构还是以农用地为主,显示出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区域内各区用地结构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较为明显,今后还需从发挥各区优势出发,协调区域发展是今后海口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海口市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稳步上升发展阶段,相对于省内及环北部湾其他城市,海口呈现出更快的经济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作为省内中心城市,还承担着引导其他市县发展的区域责任,基于其功能定位,海口土地利用结构还会进行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研究成果为海口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依据。
(2)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海口市域四区的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同时也是建设用地占比和经济指标较高的,同样指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则明显较低,且差异明显。对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海口来说,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确保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既要实现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保证农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量的要求,避免因过多的农转用而导致农业发展瓶颈,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利用结构研究重点在于测度指标的选择,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选择的研究区域是省份城市及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心城市之一,因此在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考虑了区域差异型,通过选取与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选择相应的测度方法,尝试通过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数量结构及社会经济指标等相互关联性出发,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相互验证,充分证明了定量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较为全面的揭示了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分区评价,对于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4)土地利用结构的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多变,导致不同研究成果无法比较。考虑到定量研究的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的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对指标也进行了筛选。但在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因素中还存在着大量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也是本研究所没有涉及的。在后续研究中,将会在此基础上,增加政策类等非量化指标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期更为完整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 郭洪峰,许月卿,田媛.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13(6):259-264.
[2] 方琳娜,宋金平,岳晓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J].生态经济,2009(10):329-333.
[3] 杨东,郑凤娟,潘竟虎,等.改进的TOPSIS 法在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中的应用[J].土壤通报,2012(2):120-124.
[4] 陈其春,吕成文,李碧成,全斌.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定量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9(1):223-231.
[5] 潘竟虎,任浩晨,赵军.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的计量地理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8):377-381.
[6] 张海兵,鞠正山,张凤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7(4):12-17.
[7] 王建英.李江凤.张丽琴.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2(4):221-226.
[8] 严金明.简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02(4):20-25.
[9] 罗昀,黄贤金,濮励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J].土壤,2003,35(4):286-291.
[10] 张明,朱会义,何书金.典型相关分析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6):762-767.
[11] 冯健.杭州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J].地理学报,2003,58(3):343-353.
[12] 赵锐锋,姜朋辉,陈亚宁,等.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科学,2012(2):244-250.
[13]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2):151-160.
[14] 刘耀彬,刘卫东,谭术魁.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判研究-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8(3):45-48.
[15] 曾伟瑶,雷军,张小雷.北疆铁路沿线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1):47-53.
[16] 林珍铭,夏斌,董武娟.基于信息熵的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热带地理,2011(3):266-271.
[17] 海口市统计局.海口市统计年鉴(2011—2012)[M].海口:海口市统计局:80-155.
[18] 武晓峰,李婷.基于PPI 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J].环境科学,2012(3):9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