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神医学现状

精神医学现状

时间:2024-01-05 14:3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神医学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精神医学现状

第1篇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人民医院分院,云南会泽 654200

[摘要] 目的 当前,躯体与精神共病已成为常见的医学现象。本文针对综合性医院中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从实际角度出发,对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情况进行探究。以供精神卫生服务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0 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将符合要求的1854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并开设精神科室。与此同时随机抽取X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选取其中符合要求的1728份作为对照组。结果 综合医院已开设精神卫生科室,并督导临床医生接受精神卫生的培训。结论 在综合医院的就诊患者中,符合(DSM-1V)诊断标准的患者比例偏高。综合医院的临床医师识别心理障碍的水平偏低,有时会对已识别的患者处理不当,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有待改进。

[

关键词 ] 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现状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b)-0157-02

综合性医院缺乏对心理障碍处理的正确认知[1],因此对其识别水平不高,在各综合性医院均存在精神医学问题的住院患者,而精神障碍涉及各种疾病,老年患者尤为明显,为社会生活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躯体疾病时应结合心理和药物等多种疗法,加快患者全面康复的进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一些有躯体主诉却未被识别的患者,医院通常会进行很多不必要的检查,进而给予不对症的药物,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的现象,也使得就诊费用明显增加。因此,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容人们忽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实际情况,以 2012年6月1日为调查起始点,随机抽取本院2000 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以及X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5~70岁之间,平均年龄(42±3.5)岁,病程为8个月~30年。将我院符合本次试验标准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X医院设置为对照组,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根据疾病诊断以及首诊选择医院等来制定《精神科门诊患者调查表》。

1.2方法

1.2.1 研究组 以 2012年6月1日为调查起始点,随机抽取本院2000 例精神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中1854例符合要求,即有效率为 92.70%,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将该927例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并开设精神科室。

1.2.2 对照组 与此同时随机抽取其他医院2000例精神科门诊患者的资料,选择与研究组相同的方式诊断,其中1728份符合研究要求,即有效率为86.40%,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将其作为对照组。

1.2.3调查方式 调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相关调查人员应该进行查前培训,以便调查时调查员可以及时向患者交代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在调查过程中应做到所有的问卷必须以匿名方式进行。必须当场收回问卷进行登记处理,并进行及时的核对,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1.2.4统计方法 制定EXCEL表格,将数据按分类排列,或者利用EXCEL表格的功能使其呈现一定规律性。应用spss 16.0 数据统计分析。对所有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如果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完数据后要进行重新审核并及时矫正。

2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患者对综合医院以及专科医院治疗相关疾病的选择情况是不一样的。多数的患者会选择综合医院,其中有79.2%为心境障碍者,87.4%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首诊选择专科医院。精神疾病首诊患者分布:在 286例的首症患者中,多数的患者就诊于综合医院,少数的患者就诊于专科医院。神经症、心境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患者会选择到综合医院去就诊;心境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患者则会选择专科医院就诊。首诊患者中,症状不同也导致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详见表1。

结合综合医院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女性精神病的发病率是同龄男性的2~3倍;平均年龄低于同等专科医院2~3岁;患者的学历、综合水平以及社会地位都高于同等专科医院的患者(P<0.01)。我们发现在综合医院就症的患者有一个共性,他们人均收入高于同等的专科医院患者,而且其经济负担及家庭收入高于专科医院的患者,因此他们更能承受治疗阶段昂贵的费用。而他们的间接负担和压力与专科医院患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患上精神疾病的都是那些生活压力过大和经济负担过重的人,其实这些现象不难解释,每个人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都会难免抵制不住精神的压力,从而导致精神异常,进而引发精神病。

3讨论

根据多个资料的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医院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很大的优势[2]。简而言之,综合医院精神科室在许多方面做得优于专科医院。例如在卫生服务、治疗后社会功能恢复、精神卫生服务要求、在心境障碍、心理因素以及相关生理障碍等精神疾病和未成年人精神障碍问题上的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在以上方面综合医院确实做出了相应贡献,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综合医院也担负着精神卫生服务的崇高使命,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

通过对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分析,发现存在着许多弊端有待改进。很多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限定了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范围,例如医疗资源的不足、缺乏系统的会诊、识别水平低等。这些问题为综合医院走向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落实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制度迫在燃眉之急。在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制定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措施:①首先,在综合性医院也要设立专门的精神医学科室,使研究和服务的方向专业化;②加大力度积极开展联合会诊精神病学的工作,使会诊工作深入的渗透到基层;③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向专业化,实效方向迈进;④加大对精神医学知识的宣传,将精神医学的知识植入人心,从而开拓精神卫生服务的范围,以适应当代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当前,心理卫生问题已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阶段。在经济飞跃的时代,我们在未来生活中将要面对的精神卫生问题更加严重。精神障碍的产生、加重以及解决措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引起了业内学者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精神卫生工作也不应该只限于旧模式。现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做好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如何降低各类不良心理问题的萌生。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多数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室设置情况不尽人意,使得心理疾患与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问题越发的严重,大多数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据国内外众多临床案例的分析显示[3],在综合医院中开设精神医学科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学科的发展需要与众多主流医学相互融合。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科患者存在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例如未经治愈的精神科患者存在海马萎缩。因此,精神科需要与其他主流学科不断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现代医疗理念应强调精神科与其他主流临床学科的紧密关系。精神因素对躯体疾病的作用是此医疗模式的核心部分,身与心的整合是未来医学发展主要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究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善其现状。

[

参考文献]

[1] 卢晓娟.探究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D].吉林大学,2013:16-34.

[2] 于德华,吴文源,张明园.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3):176-178.

第2篇

中图分类号:D919.3、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2-00857-01

暴力犯罪案占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数的比例较大,其暴力行为多在精神病性症状支配下所为[1,2],掌握精神病患者与精神正常者不同的作案规律和特征,是鉴别是否由精神病症状所致暴力犯罪的基本要素。本研究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982年1月至2005年10月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司法鉴定室鉴定的暴力犯罪案例153例,占全部案例的27.42%。其中凶杀案58例、伤害案48例、抢劫案26例、案14例、纵火案7例;鉴定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55例,心境障碍23例,精神发育迟滞21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4例,其他8例,无精神病者32例。选取鉴定为精神分裂症者和无精神病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精神分裂症组男44人,女11人,平均年龄33±10岁;无精神病组男27人,女5人,平均年龄30±1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一贯表现、案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

1.2工具 按自制的统一表格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鉴定案由等项目。暴力行为的范围为凶杀案、伤害案、抢劫案、案、纵火案5类。

1.3统计方法 进行χ2 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结 果

2.1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无精神病者鉴定资料的对比分析

表1显示两组在诱因、动机、预谋、先兆、隐蔽性、环境辨认、自我保护、时间、场所、伤害对象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无精神病者暴力行为的回归分析

以精神分裂症为因变量,以性别、诱因、动机、预谋、先兆、隐蔽性、环境辨认、自我保护、时间、场所、伤害对象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有动机等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表明,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与环境辨认、先兆、动机、自我保护等因素密切相关。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精神病理因素如幻觉、妄想、逻辑推理障碍、情感不协调等对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影响,使其危害行为具有如下特点:缺乏动机、目的,对时间、地点往往不加选择,缺乏自我保护[3]。

综上所述,暴力行为的发生,既有社会的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存在,也有病理的因素存在。并非所有符合“精神分裂症'这一临床诊断的被鉴定人全都具有相似的暴力攻击行为特征。因此,在诊断的基础上全面结合作案时的环境、被鉴定人的特质以及当时的生理状况等,才有可能对个体的责任能力作出较客观和科学的评定。

参考文献

1 林红,韩臣柏,孙涓,等.1979~199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分析.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4):243-245.

2 赵健聪,郑瞻培.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现状的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1):53-55.

第3篇

【关键词】

综合医院内科焦虑抑郁

作者单位:454000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心理疾患已成为世界第四疾患,预计2020年我国的心理疾患将成为社会负担最重的一大疾病[1],焦虑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与躯体疾病常互为因果,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2],本研究针对综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常见躯体不适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10~20119,本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共328例,男180例,女148例,平均年龄(516±183)岁,调查对象入组条件:①年龄>18周岁②意识清楚③愿意填写筛查量表。

12方法先由受过相关培训的内科医生使用统一指导语,在患者无压力的情况下,根据真实情况对每位患者进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及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定,然后交由精神科医生再进行精神检查,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的诊断标准作出诊断分类。HADS是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即焦虑分量表和抑郁分量表,各有7个条目,每条分0、1、2、3、4级计分, ≥8分为筛查阳性。患者在经过培训的医师指导下独立评定,文化程度较低而不能独立完成填表者,则由医师逐条说明题意,征得意见后填写。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80软件包,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和研究目的,运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相关分析等。

2结果

21焦虑和抑郁情况发生率焦虑和抑郁情况发生率见表1。

22各科室中焦虑抑郁患病情况各科室中焦虑抑郁患病情况见表2。

各科室就诊患者中HADS≥8分人群的比例,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焦虑抑郁分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性焦虑抑郁分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性见表3。

焦虑抑郁症状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ADS抑郁分以及是否存在抑郁症状,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即年龄越大HADS抑郁分越高,存在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越大,而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无显著相关。焦虑症状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无相关性。

3讨论

目前已知各种躯体疾病都可引起情绪异常,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状态下,通常伴有机体功能下降;治疗周期长,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也会因时间的消耗,社会支持下降,经济负担等各种因素产生多方面问题。因此,从精神病学角度认为[3]当慢性疾病存在显著的心理痛苦,社会功能丧失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继发抑郁焦虑的可能。同时这种负性情绪也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血清蛋白、前列腺素E2值上升,NK细胞活性减弱,因此出现各种“躯体疾病”症状,也就是说焦虑抑郁不仅提高了躯体疾病的发生率,而且也影响着躯体疾病的预后。

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证实[4],在综合医院的临床各科均存在大量精神医学问题。其中心内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伴有焦虑抑郁障碍者高达40~60%[5,6]本调查中,焦虑抑郁患者检出率最高为神经内科423%,心血管内科为365%,稍低于上述报告结果,可能与样本量偏少、调查时间短、选用量表不同及医院分级有关。

焦虑抑郁患者的表现并非为单一的心理障碍,而是更复杂更隐匿。调查中患者常见的主诉:腹痛、头痛头昏、经期紊乱、失眠、肢体瘫痪无力、胸闷、心悸、腹胀等。在本调查中,综合医院内科医师诊断出焦虑抑郁障碍并认为需要治疗者57人,占174%,被精神科医师诊断为焦虑者113例,占345%,抑郁者108例,占329%,综合医院内科医师与精神科医师诊断符合率192%。识别与治疗率低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①躯体疾病伴随焦虑抑郁障碍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焦虑抑郁诊断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理化指标。②医师在诊断思维上重器质性疾病,忽略情绪障碍,精神专科知识不足,对焦虑抑郁的表现及诊断步骤不熟悉。③文化背景及对精神疾病的避讳,患者认为这是隐私,而不是一种可以治疗的心理问题,怕受歧视或不知到哪里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发病率高,识别率低,应广泛开展躯体疾病伴发心理障碍的健康教育,及早干预,给予相应的药物及心理治疗,提高生命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 Geneva:WHO,1999:104109.

[2]Simon GE, Can depression bi managed appropriately in primary stage. Clin Psychiatry,1998,59:3.

[3]千田要一,久保千春“ぅ っ ”と身体疾患.临床精神医学,2006,35(7):927.

[4]于德华,吴文源,张明圆.上海市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3):176.

第4篇

[关键词]院际会诊;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医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4-72-04

会诊一联络精神病学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精神科与其他医学学科间的联系,为非精神科住院的患者提供精神科会诊服务。随着医学模式及医疗服务理念的转变,精神科院际会诊作为一种跨学科的会诊模式逐渐完善和成熟起来。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综合医院精神科院际会诊的特点,现以深圳市为例,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该市各级综合医院邀请我院(深圳市唯一一家精神专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进行的498例精神科院际会诊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以说明综合性医院对精神卫生服务需求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来自我院医务科保存的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接受深圳市各级综合医院邀请进行的院际会诊相关记录(外院邀请的会诊),收集会诊记录登记表格,共完成会诊498例,其中2009年74例、2010年87例、2011年63例、2012年108例、2013年166例。参与院际会诊者均为我院的取得精神科医师资质的医生(职称为主治医师或以上),采用《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自编调查表对申请院际会诊医院等级及科室、会诊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会诊患者的躯体情况、会诊后精神科诊断及处置情况进行收集,按照会诊的年份进行逐年的分析与比较,同时针对不同的科室类型及医院的级别等进行比较。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申请院际会诊的医院及科室分布情况

五年间,申请精神科院际会诊的综合医院共23家,其中一级医院共计申请会诊25例次(5%)、二级医院共148例次(29.7%)、三级医院共325例次(65.3%);共涉及申请会诊科室23个,排在前晌坏目剖曳直鹗巧窬内科(会诊89例,占17.9%)及骨外科(会诊51例,占10.2%),随后是ICU及肾内科,两者均会诊29例(占5.8%)。

2.2申请会诊患者人口学资料

在申请院际会诊的498例患者中,男253例(50.8%),女245例(49.2%)。年龄在17~93岁,平均(44.9±18.5)岁;其中,未成年人(

2.3申请会诊患者的躯体疾病情况

会诊498例次患者中有7例(1.7%)患者主诉有躯体不适主诉但经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疾病基础,患轻微躯体疾病的患者158例(31.7%)、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333例(66.9%)。

2.4会诊后精神科诊断情况

按照ICD-10诊断标准,不符合精神科诊断的12例(2.4%),排名会诊前三位的精神疾病诊断类型分别是:器质性精神障碍(3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28.7%),神经症、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13.5%),最常见的精神科诊断类型是器质性精神障碍(32.9%),其他精神科疾病诊断类型,见表1。

2.5院际会诊后治疗与处置情况

会诊的498例患者中有308例(61.9%)使用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9例(17.9%)使用了抗抑郁药物治疗;其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抗抑郁药物治疗中选用新型抗抑郁药为主;建议转人精神病专科接受进一步诊治的134例(26.9%)患者中,实际转入精神科治疗39例(7.8%);其他使用的药物主要是苯二氮革类药物、锂盐、抗癫痫药物等。见表2。

3讨论

3.1会诊人次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9~2013年间,深圳市各级综合医院邀请精神科院际会诊的人次数逐年增加,从2009年的74例增加至2013年166例,会诊人次数几乎提高了一倍,除去疾病人次增加的因素外,一方面可能与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关注及识别能力增强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综合医院对精神专科会诊服务的需求增加有关。

第5篇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lzheimer Disease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in Hebei Province.Li Keqing, Jiang Qinpu, Cui Lijun, et al. The MentalHealth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071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especiallyAlzheimer disease (AD) in residents aged 65 years or over in the urban and rura 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Methods From Oct.2004 to Mar.2005, S tratified multi-stage cl uster randomizat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2 158 subjects ≥65 years of age in Heb ei Province. A total of 2 158 elderly were interviewed. The participant aged wasinterviewed face to face with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for scre ening, and diagnosised with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 rder. 4th ed.(DSM-Ⅳ). Results The overall current rate of deme ntia was 10.25%.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dementia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womenthan in men(P0.05). Accom panied with the lower education level, the prevalence goes up. The overall preva lence of Alzheimer's dementia was higher than the vascular dementia(7.81%, 2.46 %. P

【Key words】 Alzheimer disease;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性痴呆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 。据统计 ,目前我国已有1.29亿人口超过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15%,从而使我国提 前成为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脑器质性综合征,致残程度高,给家庭和社 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进一步了解老年痴呆的患病情况,较客观和全面的掌握河北省重点精 神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特点和规律,我们于2004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对23个县区共2158例65岁 以上老人进行了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患病情况及其对策作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3年底河北省总人口为6769万[2],参照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 查的研究设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3]。以2003年底人口数为基准, 对河北省23个县区共2158人年 龄在65岁以上(1939年10月1日以前出生者)的老年人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使用河北 省公安部门提供的电子版户籍登记系统。具体按行政村(居委会)户数多少顺序编号,分65 岁~、70岁~、75岁~3个年龄组,分别进行随机抽样。这样保证了样本在各乡镇中的覆盖面 ,也修正了因不同年龄组的人口基数不同所致的样本数偏差。抽取结果样本数为2158人,实 际访视计2126人,失访者计32人,失访率1.48%,实访样本和抽样的年龄、性别分布基本相 当。在2126名被测者中,诊断痴呆218例,其中女性125例(57.3%),男性93例(42.7%);平均年 龄74.58±6.10岁;正规教育年限1.76±2.69年;从未结婚4例(1.8%),已婚127例 (58.3%) ,再婚3例(1.4%),丧偶84例(38.5%);居住方式:独居40例 (18.3%),集体宿舍1例(0.5%) ,与亲属同住177例(81.2%);职业:农民/渔民151例(69.3%),离退休/病退30例(13.8%), 无业/失业4例(1.8%),家庭妇女33例(15.1%);医疗来源:自费198例90.8%),公费医疗8例( 3.7%),医保11例(5.0%),其他1例(0.5%);居住地:城市41例(18.8%),农村177例(81. 2%)。

1.2 方法 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4]为本次调查老年痴 呆的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5] 。在流调开始前 对所有参加流调的医生护士进行了为期4周的培训,诊断的平均ICC达到0.96。现场调查采 用入户单独面谈的方式进行。

1.3 资料统计 调查资料在EPI Data下采用双人双重录入数据,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段老年痴呆的患病率 见表1。

2.2 与痴呆患病率的有关因素 见表2。

从表2中发现,痴呆的粗患病率与年龄、婚姻及许多社会人口学因素有关。性别:男女患病 率分别为8. 45%,12.18%,有显著差别(P<0.01);文化程度:文盲组、小学组和初中及以上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3.47%,8.28%,4.74%,初中 或以上组基数较小,但文盲组患病率明显为高(P<0.01);婚烟状况:丧偶者患病率高于已婚且配偶健在者(11.70%,9.46%);未婚者患病率最高 (14.81%),因例数较少,较难肯定;家庭结构:以独居者最高为10.50%,其次为同配偶 子女居住者10.21%,居住集体宿舍者最低9.09%,但例数较少;居住地:城乡总的患病情况比较,农村高于城市(10.68%,8.76%),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3 城乡、性别之间痴呆的类别比较 在218例痴呆患者中,其中AD 166例,VD 52例,AD明显高于VD,有显著性差异(P <0.01) ;农村AD 134例,VD 43例;城市AD 32例,VD 9例。农村和城市比较,痴呆类别无显著性差 异(P>0.05),女性AD 98例,VD 27例;男性AD 68例,VD 57例,男女之 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4 不同性别之间年龄、读书时间痴呆患病情况比较 见表4。从表4中发现,女性患病年龄低于男性,但统计学结果无差异(P=0.759), 而读书时间女性明显少于男性,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MMSE总分女 性低于男性,统计学结果无差异(P=0.113)。

2.5 影响因素 通过12个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痴呆的危险因素有读书年限0 ~6年(OR=8.343),收入0~5000元(OR=3.081),农民/渔民(OR=9.697),离退休/病退 (OR=21.118),无业/失业(OR=8.122),学生/家庭妇女(OR=25.081)。保护性因素有 汉族(OR=0.59),男性(OR=0.729)。

3 讨 论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与老年相关疾病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自 八十年代起在中国已有许多关于老年痴呆的研究报告。北京1986年报告[5],在城 市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重度痴呆患病率1.28%,65岁及以上1.82%。上海报告[6]60岁及以 上痴呆患病率为3.46%(1990)和4.21%(1993)。国内另有报道60岁以上为0.86%~7.05%,65岁 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5.99%[7-11]。本次调查发现65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10.25%,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7.87%。 对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患病率,国内外的报道因地区差异患病率高低也不相同,在欧美 AD为主要痴呆类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AD的患病率高于VD,有显著性差异,与欧美的报道相 符[12];而农村地区和城区未发现有差异性。国内有许多研究认为,性别对AD和VD 的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但仍是意见不一,如高至胜等[13-17]报道,女性患病率 高于男性。而陈湛 [18]报道,AD无性别差异,VD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本调查显示,AD和VD的患病率未 发现有性别差异。有关痴呆的危险因素,我们调查发现男性是痴呆的保护性因素,而文盲和受教育程度低及无 固定职业者是危险因素,与大量国内外调查结果相仿。调查发现,痴呆患者女性文化程度明 显低于男性。上海5年随访(1987~1992)报告[19],年平均发病0.91%(轻、中、重度 ),教育程度对痴呆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文盲为危险因素,这与我们的结果一致。随着国 家老龄化的趋势,阿尔茨海默病(AD)及其它老年痴呆患者的绝对人数增加,已构成国家主 要的社会问题和保健内容。随着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老龄人脑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期痴呆严重危 害老年人的健康,对日益老龄化的社会,希望社会及家庭加倍关爱老年痴呆的患者,需要提 供更多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张明园.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中国痴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9

[2]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经济年鉴2 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栗克清,崔泽,崔利军,等.河北省精神障碍的现况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1 :36-40

[4]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1-165

[5]美国精神病学会(庞天鉴).DSM-Ⅳ分类与诊断标准,2001

[6]陈昌惠,张维熙,沈渔村,等.精神分裂症流行学调查资料分析.中华神经精神科 杂志,1986,19(2):73-76

[7]高之旭,刘福根,方壅生,等.城市、城镇、农村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的研究.中华 神经精神科杂志,1993,26(4):209-212

[8]张明园,瞿光亚,王征宇,等.痴呆和Alzheimer病的患病率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 990,70(8):424-428

[9]王道,卜时明.上海县老年性痴呆现状调查.上海精神医学,1995,新7(2):76-78

[10]沈渔村,李永彤,李格,等.Alzheimer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神 经精神科杂志,1992,25(5):284-287

[11]张新凯,何燕玲,张明园,等.老年期痴呆及Alzheimer病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初探 .上海精神医学,1998,新10(增刊):9-12

[12]Jorm AF, Hemderson AS. 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aquantitative in 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cta Psychiatr Scand, 1987,76:465

[13]高至胜,盛小奇,单飞豹.湖南省长沙市老年期痴呆流行病学调查.湖南医学,19 94,11:195

[14]余金龙,冯容妹,方少心,等.广东省沿海地区农村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调查.中 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30

[15]吕书臣,余海民,陈勇华,等.海岛居民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舟山医学,1997, 25:1

[16]朱紫青,陈建新,张明园,等.痴呆和Alzheimer病患病率的5年纵向研究.上海精 神医学,1998,10:6

[17]唐牟尼,郭杨波,向孟泽,等.农村老年期痴呆和Alzheimer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9:20

[18]陈湛,张梁,来月霞,等.新疆石河子城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 调查.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8,5:44

第6篇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在天津市区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选

>> 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贵阳城区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生网络使用现况及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研究 高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研究 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分析 上海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网络成瘾分析及其对策 多角度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城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成瘾者上网目的分析 城乡结合部环境下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及对策 天津市小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现状调查 南昌市大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当代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心理干预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定性研究 浅议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Young KS.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M].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1998:30-33.

[3]张宛筑,邓 冰.贵阳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2:34-36.

[4]余一雯,杜亚松.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7,1:1-3.

[5]Young KS.What makes on-line usage stimulating: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M].Chicago: 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igical Association,1997.

[6]费利霞,邱绍德,姜庆新.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41-442.

[7]张学艳,罗亚州.盐城地区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2):223-225.

[8]程绍珍,杨明,师莹.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44-2645.

[9]张艳,陈兰英.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与预防[J].医药前沿,2015,13:382-383.

第7篇

什么样的人可以当心理医生?

他们和一般医生有什么不同?需要有哪些准备(如学历、知识等)才能当上心理医生?人们似乎把心理医生当成了特殊材料制成的特殊专业者。

实际上,心理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和工程师、美容师一样,他们的设计修整技术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谁也不能指望心理医生一出手就会解百忧,他们也常常失误乃至违反基本的行为原则。心理医生也有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的可能。他们想死谁也拉不住,他们得精神分裂症照样会不承认有精神病。

我们在这里不再谈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心理医生,但想谈谈中国心理医生队伍的现状,如果您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不妨做个选择,看哪类心理医生更适合您。

大体上说。中国现行的心理医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心理医生,另一类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主要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律学家、教育学家等构成,后者则主要是从事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医学的。

如从医学角度说,尽管临床心理医生有某些优越条件,但他们也取代不了社会心理医生所能起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所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远远多于医学心理问题。况且临床心理医生所具备的社会心理知识是有局限的,他们在开展临床医疗时容易犯生物模式的错误,即重躯体感受而忽视社会感受。

很多人一旦有了心理问题不知道该去找什么样的心理医生,于是出现了一种不该有的现象: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求助于社会心理医生,而许多人因家庭婚姻、择业和人际困难产生困惑却到临床心理医生门下请教。社会心理医生对心理疾病可以说是束手无策,而临床心理医生则会把社会问题咨询者排斥在外。

为什么不能各就各位?关键是人们尚不能就自己的心理问题分清楚,到底是处在何种状态。其实要想弄清这问题并不难,稍有一些心理卫生知识就足矣。我们不妨把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做如下的排列:心理问题――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情感危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任何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件时都会出现心理问题,比如高考的焦虑、落榜后的出路、意外的考试失误(危机)、社会家庭压力、信心的丧失、一蹶不振、焦虑、烦闷、自卑自责并伴有躯体不适反应、抑郁症。在这一系列的心态变化过程中,前几项都应及时去看社会心理医生,一旦进入后两种状态,则要去看临床心理医生。

当事人一旦患上心理疾病,从理智上虽可能接受社会心理医生的劝告和开导,却无力按照社会心理医生的指示去做出主动的反应。这时,临床心理医生就可根据当事人所表现的症状,给予恰当的对症治疗了,如使用先进的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抗恐怖强迫剂和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精神动力剂和脑赋活剂等。

由于这些精神性药物具有明显的即时和持续性效果,所以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尤其是焦虑状态。可想而知,当严重的情绪症状被抑制后,他们再去接受必要的心理疗法或行为疗法,就比较容易了。可惜的是,当今临床医生面临的门诊压力较大,很难有较长较多的时间去做药物治疗后的心理疏导和调整工作,这是一件不能令患者满意的事实。但在这种情况下。如能把临床心理手段和社会心理手段通过两类医生的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心理医生的高尚职责和完美形象也就确立了。

第8篇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 坦度螺酮 艾司唑仑

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根据国外研究报告,人群中超过5%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候会患广泛性焦虑症。传统的抗焦虑药不良反应大,有一定的耐药性和躯体依赖性,故治疗依从性也不好。坦度螺酮是一种新型的抗焦虑药,应用临床以来,它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少得到认可[1]。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坦度螺酮(商品名:律康)于2005年上市,我院于2009年起用以临床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取得了一些心得体会,本文通过用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坦度螺酮(律康)与艾司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作了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取样来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总共80例。符合下列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2)hama评分≥14分;(3)男女不限,年龄18-60岁;(4)最近1周没有使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5)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6)排除标准:有癫痫发作史者;有酒精或者药物依赖成瘾者;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职业驾驶员或从事危险性机械操作工作者;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者。符合上述条件以后我们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坦度螺酮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6±11.2)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9例,初中以上文化21;平均病程(5.2±4.1)年。艾司唑仑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4.6±10.5)岁;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2例,初中以上文化18;平均病程(5.2±4.8)年。两组均完成了6周的治疗观察时间,没有脱落病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平均病程经t检验均差异无显著性(p >0.05),即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研究治疗前1周停用一切药物。坦度螺酮起始剂量为10mg/d,艾司唑仑2mg/d,两组视病情7天内加到治疗剂量,坦度螺酮15mg-60mg/d,艾司唑仑4mg-8mg/d,对照研究的疗程为6周。在整个对照研究的治疗期间不合并使用其它精神科药物。治疗开始前至 第2周末、第6周末各检查1次血球计数,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及心电图。

1.3 疗效及副反应评定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采用hama、cgi及tess各评定1次。临床疗效标准:采用hama减分率来评定,≥80%为痊愈,≥60%为显著进步,≥30%为进步,<30%为无效。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x2,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表1显示坦度螺酮组显效率75%,有效率90%;艾司唑仑组显效率72.5%,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由表2可以看出,在第1周末时艾司唑仑组的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3 不良反应比较 经tess评定,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共有14例(14∕40,占35%),其中口干5例,头痛3例,失眠4例,便秘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共有27例(27∕40,占67.5%,),其中肌肉松弛11例,嗜睡7例,头晕4例,步态不稳3例,注意力不集中2例。在观察治疗期间,发现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较少且较轻微,持续的时间也较短,而艾司唑仑组不良反应较重,持续得时间也较长。经x2检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3 讨论

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现实生活情景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2]。目前它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且病程比较长,治疗疗效也欠理想[3]。

据研究,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大脑内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e)和五羟色胺(5-ht)神经递质失调的状况[4]。目前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有:苯二氮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5-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ssris),其中苯二氮类的药物疗效尚可以,起效也较快,但是由于其有相对较多的药物副作用以及治疗后焦虑症状的缓解时有反复,所以临床上已不把它当作首选治疗,但对于一些短期的急性焦虑,常使用其来控制缓解症状[5 ],另外苯二氮草类药物除有抗焦虑作用外,还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另有一定的耐受性和成瘾依赖性,突然停药时有较明显的戒断症状,这令患者及家属担心,因此临床使用时受到一定的制约。ssris 类药物可以有效对神经元对5-ht 的再摄取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使中枢神经系统5-ht功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抗焦虑抗抑郁的效果。然而坦度螺酮与苯二氮草类及ssris不同的是,它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1a受体激动剂,通过对5-ht1a受体产生激动作用从而使5-ht1a与5-ht2a达到平衡从使焦虑症状得到缓解,并且坦度螺酮还会使突触的前膜5-ht1a自身受体的密度产生下调而产生抗抑郁的效果[6]。本文通过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坦度螺酮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有效率达到90%,比艾司唑仑组的有效率87.5%略高。但坦度螺酮组的起效速度较艾司唑仑组慢,多在2周左右起效;而艾司唑仑组多在1周左右即可起效。但在治疗2周以后,两组的hama、cgi均明显同步减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两种药物 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通过对照比较,坦度螺酮组的不良反应较少,有的话,程度都较艾司唑仑组较轻,易耐受;坦度螺酮组的肌肉松弛和嗜睡的发生率小,所以它较适合需要驾驶和机械操作的患者使用 [7];同时坦度螺酮没有成瘾依赖性,较适合长期使用。

综上所述,坦度螺酮作为一种新型抗焦虑药,在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身上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选用。

参考文献

[1] 李乐华,李凌江,陈晋东,等.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5,14(1):83-84

[2]江开达.精神病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1

[3] 朱丽玉,钟天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4041-4042

[4] 符慧,林春湖,左桂连.派迪生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开放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758-2759

[5] 王一凡,肖泽萍.简述焦虑障碍治疗循证研究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15):304-305

第9篇

【关键词】 家庭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预后;康复期

Effect of Familly Mental Interven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Out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ai Suping, Guo Ping, Fan Lingzi, et al. Mental Department, Zhumadian Psychiatric Hospital, Henan 4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family mental interven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schizophrenic outpatients in their rehabilitation stage. Methods Totally 80 schizophrenic out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The outpatients in experiment group received family mental intervention for one year, besides antipsychotherapy. The other out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nti psychotherapy alone. The efficacy was assessed respectively by 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Schedule (SDSS),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 after 6 months and 12 months treatment. Results Relapse rate was lower in experiment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Family mental intervention; Schazophrenia; Prognosis; Recovering period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至今病因未明,病程多迁延,社会功能明显下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仍有较多患者会有一些残余症状及受损的社会功能[1]。因此,病情缓解出院后,仍要继续长期维持治疗,以防病情复发。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出院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 (1)病情处于恢复期,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2]

1.2 方法 实验组服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100~300mg/d,平均180±50mg/d,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心理干预。家庭心理干预均由有经验的家庭病房的精神科医师担任。对技术操作方法和量表评定进行统一培训,精神科专家担任技术指导。干预组由专人负责,共分3个阶段:(1)第1阶段,出院后1周内建立出院联系卡,记有咨询电话,每周到患者家中1次,连续2次。为患者和家属讲解精神卫生知识及家庭护理知识,发放《精神病防治手册》,向患者及家属宣讲分裂症的病因、发病和发展过程以及药物治疗情况和如何预防复发等。同时纠正患者对病情的歪曲认识。每周1到2次,每次40分钟。(2)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教育、家庭支持、危机感与及应对措施,针对这一时期患者对治疗易出现麻痹现象和盲目乐观情绪,进行心理康复指导,让其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结合家庭实际,重点进行家庭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指导。调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情感表达方式。每2周1次每次1小时。(3)在上述基础上,组织家庭联谊会,让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各自的经验和体会,鼓励其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有助于社会功能的保持和恢复,减少复发。对照组只是半年一次家访,单纯服氯氮平,剂量100~350mg/d,平均150±60mg/d,两组每半年1次的随访中评定各种量表,研究时间共12个月。

1.3 评定工具 采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4],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评定两组患者。

1.4 复发标准 (1)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2) BPRS≥28分[5]。

1.5 统计分析 计量资量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BPRS、ADL评分间差异显著(P

2.2 复况 经过干预后,实验组4例复发,复发率10%;对照组15例,复发率37.5%。两组复发率间差异显著(P

3 讨 论

资料表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脱离了社会生活,往往进一步导致其精神衰退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以至无法重返社会,造成“住院综合症”[6]。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庭心理干预对分裂症康复的的要意义[6]。由于恢复期分裂症患者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担心被别人讥笑、怕得不到亲属、朋友、同事的信任,不能胜任工作,害怕再次复发,易出现自卑、焦虑情绪;又由于维持治疗时间长,多次复发者需长期服药,而抗精神病药物又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过度镇静、粒细胞缺乏、肥胖等,影响工作、社交、恋爱和婚姻,造成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甚至延误治疗;再之,患者对疾病病因、治疗、维持治疗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患者以为病好了不需继续服药或再服药病也治不好,对治疗失去信心或求助巫医,从而使正规治疗失败。由于家庭支持不够,导致病情复发等。

本研究发现,家庭心理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干预,使他们了解有关精神病防治知识,认识到坚持服药、与社会多接触、与家人多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缓冲心理压力的基本方法,使患者获得了情感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示范作用。通过家庭心理干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社会功能的恢复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

4 参考文献

[1]唐秋萍,邓施.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的研究现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115-116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1,163

[3]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Ⅲ).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

[4]张作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72

[5]陈景清,朱海燕,李秀英.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与复发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74

第10篇

首发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胡茂荣;陈晋东;李乐华;国效峰;欧建军;王娟;赵靖平;

医学生问题解决评价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郑敏婕;陈洁;陈冲;刘铁桥;

综合干预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林国珍;徐旭东;任致群;金武官;沈翔慧;史以珏;

双相障碍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苏亮;施慎逊;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疾病风险及防治进展陆晓姿;陈晋东;胡茂荣;

精神分裂症听感觉门控P50与α-7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的相关性陈品红;蒙华庆;谭书平;张向阳;

精神分裂症与少突胶质细胞相关研究进展汪云;肖岚;

强迫障碍的脑功能影像学研究罗佳;郭志华;李占江;

抗精神病药物与糖代谢异常徐晓津;王高华;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杨绪娜;朱峰;李乐华;

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药物治疗房茂胜;赵靖平;陈红辉;叶萌;

广泛性焦虑症的发生和治疗原理张心保;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障碍的研究进展徐莲莲;高志勤;张理义;

旅途性精神病的研究进展杨春;赵汉清;高志勤;

光疗对抑郁症的治疗进展程明;张宏耕;

生活技能训练及其相关应用研究进展朱峰;杨绪娜;王小平;

MMPI-2的相关研究及其在伪装诈病鉴定中的应用蒋令朋;朱少毅;赵虎;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现况分析王晓雪;王旭梅;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研究进展侯敏;唐茂芹;

中国部分地区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者及其处置政策态度的调查王小平;刘铁桥;郝伟;李凌江;

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放射学分析党连荣;崔李玮;李刚;

混合性抑郁症的识别与处理侯钢;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精神分裂症临床综合征与表型杨建明;兰光华;

五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董燕;白燕;许秀峰;

五羟色胺能系统影响丘脑门控致精神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乔娟;尹艳茹;

分裂症患者自杀研究进展张丽;李泽爱;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躯体监测闻芳;刘建勋;

心理社会因素在酒依赖共病双相情感障碍中的作用朱颀峰;王学义;姚绍敏;

孤独症诊断的金标准之一《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介绍汤宜朗;郭延庆;CatherineE.Rice;王玉凤;JosephF.Cubells;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进展李素水;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肝损害效应洪伟;

网络成瘾与社会问题医学化杨桂伏;寻知元;

精神分裂症共病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齐拉西酮的经验一例报道秦虹云;瞿正万;

本刊稿约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成为新型心境稳定剂吗?童建明;

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心血管副作用刘政疆;陈仁花;

扎来普隆的安全性徐捷;

家庭暴力分型研究进展何影;张亚林;

CLOCK基因的结构、变异及其表达胡义秋;谢光荣;

神经损伤后移植再生的相关蛋白分子的研究进展曾勇;李燕;冯忠堂;万静;

丙酸睾酮治疗分裂样障碍疗效观察1例方子先;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一例女性复发病例陈远岭;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沈婷;黄继忠;

神经肽Y系统在心境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田径;潘集阳;

腺苷及其受体在睡眠剥夺快速抗抑郁效应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赵颖琳;许崇涛;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统与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赵彬;王焕林;高志勤;

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郁俊昌;唐牟尼;

进食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周朝昀;陈珏;

家庭与儿童青少年功能性躯体症状的关系研究进展王继堃;赵旭东;

青少年依恋与躯体形式障碍刘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果;王旭梅;

杨德森精神医学奖励基金通知

不同精神疾病社会功能量表的比较研究周朝当;杨桂兰;王开明;杨茹英;

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灰质形态影像学研究进展杨富增;甘景梨;

精神分裂症自我异常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朱虹;贾竑晓;韩世辉;

精神分裂症2009年部分研究进展欧建君;赵靖平;

量子共振检测(QRS)国内应用状况岳晓斌;师建国;颜虹;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人自杀的预防赵汉清;施建安;汪卫华;

自杀现象与干预措施的研究娄元菊;宋西俊;薛志敏;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肖少北;袁晓琳;HttP://

预先指示在精神科的应用寻知元;杨桂伏;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第37卷(2010)主题索引

农药中毒与自杀研究进展肖春玲;张艳萍;

阿立派唑与利培酮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杨如良;张守卫;

度洛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王刚平;颉瑞;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在microRNA水平的研究进展向熙;陈晓岗;

磁共振波谱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研究现状段炼;李凌江;

COM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高力舒;谢健;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的新靶标丁兆生;张晓斌;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年会征文通知

抑郁障碍的事件相关脑电位研究新进展朱宏亮;陈兴时;

儿童期受虐与自杀牛威;赵汉清;

癌症患者伴发抑郁的诊断与评定的研究进展王树宁;仇剑崟;

深部脑刺激技术在精神外科中的应用张秋建;魏祥品;

齐拉西酮治疗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例报告1例刘善明;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本刊稿约

青少年错颌正畸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研究李一云;王菲菲;季建林;

奥沙西泮的研究进展罗涛;郝伟;

精神药物与细胞色素P4503A4酶徐捷;

奥氮平伴发胸痛1例杜霞;张建新;尚兰;

自我概念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焦虑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陈冲;刘铁桥;陈洁;郑敏婕;

第11篇

[关键词] 综合门诊;内科患者;抑郁情绪;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1(b)-156-02

Analysis on depress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comprehensive outpatient

LIU Shu, BAI Guorui, LI Yongfeng

(The Mental Hospital of Tonghua City, Jilin Province, Tonghua 134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depressive mood and related factors in outpatients of physical department. Methods: The physical outpatients of three months in Tonghua psychosi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Zung slfe-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pression of patients in the view of gender physical status, economical stat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status, professional pressure, entertainment, self feelings, family situation and life interests. Results: Depression of the outpatients in the physical department were related to gender, physical status, social status and life interests. The patients scored higher and were more depressed (P<0.05). The scores of the female patients were two point three times than that of the male patients. Scores of the patients with high education level were lower than those with lower education level(P<0.01). Conclusion: Depression in the outpatients in physical department is common. Depression in female outpatients are more than that in male patients. Patients with high education level are susceptible to depress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outpatient; Medical patients; Depression; Related factors

抑郁是综合门诊患者常见的情绪反应,多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时常有唉声叹气、兴趣缺乏、悲观失望、思维迟钝、行为减少、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且社会功能往往受损,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关于抑郁情绪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对综合科患者的抑郁情绪研究较少,笔者用抑郁自评问卷(SDS)对本院综合门诊内科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探讨其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2008年7~9月来本院综合门诊就诊的内科患者,共发放问卷289份,收回有效问卷273份。从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192份,其中,男86例,女106例,平均年龄(27.9±4.78)岁;学历小学以下24例,初中36例,高中67例,大专44例,本科21例;年龄21~25岁64例,26~30岁93例,31~35岁23例,36岁以上12例;职业为教师19例,财会16例,医护人员23例,个体35例,工人43例,无职业56例。

1.2 调查方法

随机选取每天来本院就诊的综合门诊内科患者,在调查前说明目的以取得配合。对要求填写的量表进行讲解,让患者理解填写的方法及每条问题的涵义,强调调查时间为最近2周内而且是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感受,然后由患者独立填写。

本次调查所用的量表有:①抑郁自评量表(SDS),含有20个项目,按1~4级评分。20个项目反映抑郁状态4组特异性症状: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症状、精神运动性症状、抑郁心理障碍;②自行设计的问卷,包括年龄、姓别、职业、家庭及社会状况、心理因素等。资料统计运用完全随机涉及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和4个表资料的χ2 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抑郁情绪与相关因素

对192例综合门诊内科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表1显示抑郁情绪及其严重程度与性别、健康状况、社会地位、生活情趣有密切关系,其SDS得分高并有较多的抑郁情绪(P<0.05)。

2.2 患者在SDS分数各等级的人数分布

见表2。

表2列出了男、女患者在SDS分数的三个等级上的人数分布。可以看到,192例患者中,SDS≥50分的有69例,(SDS≥50分被视为有精神病理学意义),占35.9%。在69例中,男性21例(10.9%),女性48例(25.0%)。其中重度(SDS≥70分)2例、中度(60~69分)24例、轻度(50~59分)43例。

2.3 抑郁情绪性别差异比较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女性抑郁情绪高于男性(χ2=8.98,P<0.01),是男性的2.3倍。

2.4 抑郁情绪学历差异

见表4。

表4显示,高学历患者(大专、本科)SDS分明显高于低学历(初、高中)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抑郁情绪可能影响机体的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严重者可产生自杀想法。研究显示[1],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特别关注并及时发现内科门诊患者的心理变化,结合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指导,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必要时可以使用抗抑郁药,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国内外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心理障碍的总患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美国,有1/10的人将在其一生中住进精神病院,1/3~1/4的人群因心理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2]。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中国疾病负担分布情况也显示抑郁症已成为引起我国疾病负担最大的第二号疾病,其中重度抑郁症患病率最高为10.4%,而内科医生识别率则为55.6%,国内这一问题更为明显,仅为21.0%[3]。

本调查发现,患者的抑郁情绪是一种普遍现象。资料表明,SDS≥50分的有精神病学意义。在192例患者中SDS≥50分的有69例(35.9%),女性48例(25.0%),男性21例(10.9%),女性的发病明显高于男性(P<0.01),与国内外很多抑郁流行学文献报道相符合。性别是影响内科门诊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女性比男性易发抑郁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女性的社会角色为多重性(妻子、母亲、其他人的照顾者)使她们有较高的发病风险,此外,社会上不可否认的存在着严重的就业、社会分工的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月经相关综合征(经前、月经周期、绝经期);生育相关心理生理问题(妊娠、哺乳、产后、产褥期);性骚扰及性相关问题(包括婚前、婚后、婚外);不良习掼(酗酒、药物滥用、吸毒)对个人的影响;这些均可以导致女性情绪的变化。此外,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女性易于表露自己内心的不适,而男性则易于掩饰,这从男性酒依赖的发病中可以得到深刻验证,男性情绪低落时极易“借酒浇愁”、“酒壮英雄胆”,而调查中男性发病率低,极有可能是性别掩饰起作用。

调查发现,综合门诊内科患者抑郁情绪是一种普遍现象。性别、社会地位、健康状况、生活情趣等因素与患者抑郁情绪有密切联系。对抑郁症的全面了解有助于有效治疗抑郁症[4]。

[参考文献]

[1]Loyl CE,Wing RR,Orchard TJ.Waist to hip ratio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adults with insulin2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The Pittsburgh epidemiologist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 study[J].Metabolism,1996,45(2):268-272.

[2]严和,肖世富,陆余芬,等.综合医院就诊者心理障碍[J].上海精神医学,1996,8(2):65-68.

[3]肖世富,严和,陆余芬,等.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病人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海样本结果[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2):90-94.

第12篇

【摘要】引入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旨在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出院1个月复诊率。通过活动,精神疾病患者出院1个月复诊率由活动前的46%提高到活动后的73%,达到了活动目标,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减少了患者住院次数,保证了有效治疗。

关键词 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复诊率

Improving Referral Rate at One Month after Discharge among Psychiatric Patients/WAN Aihua,SUN Xiuli,REN Cuiyu,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5,22(1):18-21

AbstractIntroduc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follow the PDCA cycle,aimed at raising the referral rate at one month after discharge among psychiatric patients.By activity,the referral rate at one month after discharge among psychiatric patients increased from 46% to 73%, which achieved the target,improved the compliance,decreased the hospitalization and ensured effective treatment.

Key wordsPsychiatric Patients; Discharged; Referral Rate

First?author’s addressPsychiatric Center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1选题理由

精神疾病属于高复发率疾病。有文献报道称[1],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再入院患者数占总数的50.4%。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治疗十分重要,是防止疾病复发的重要举措。降低精神疾病复发率,可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2]。然而,目前我国精神疾病康复治疗机构建设尚不完善。有文献研究称[3],河北省精神卫生机构床位数量不足,精神卫生资源短缺。因此,患者主动到专科医院定期复诊非常重要。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不仅可有效防止疾病复发,还可缓解精神卫生资源短缺压力。

2小组概况(表1、表2)

3现状调查

由圈员李林根据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系统软件导出圈全体成员分管的2012年10月出院患者,按医嘱1个月±7天复诊,统计2012年10月23日~12月7日如期复诊患者。2012年10月共计出院患者76例,如期复诊患者35例,复诊率=当月复诊患者例数÷上月出院患者总数×100%=35÷76×100%=46%。

进一步对未复诊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追问原因,绘制统计表(表3)。结合80/20法则,依从性差是出院患者未及时复诊的主要原因,为本次活动改善重点。

4目标设定

《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冀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没有关于复诊率的要求。圈全体成员根据能自行解决5分、需一个部门配合3分、需多个部门配合1分对圈能力进行打分。满分5分,平均得分3分,圈能力=3÷5

×100%=60%。活动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4]=现状值+[(1-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6%+[(1-46%)×80.50%×60%]=72%。故将活动目标设定为:精神疾病患者出院1个月复诊率≥72%。

5原因分析

2012年12月7日,圈成员召开圈会,利用头脑风暴法对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见图1。

6要因确认

删除“国家经济水平低”这一不可控因素,对其余末端因素进行一一确认,见表4。

7制定对策(表5)

8实施

实施一:加强宣教

对患者家属进行规范宣教可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7]。将对家属的知识宣教分为3个阶段:入院时、住院中和出院时。圈成员召开讨论会,查阅文献,统一宣教内容,对每位患者家属分阶段进行宣教,及时记录。出院时,医生为患者制定复诊计划并写入《出院患者明白卡》,注明预约时间及联系电话,一并交付患者家属。科主任随机调查家属监管宣教执行情况,发现遗漏1人次扣除10元,没有遗漏给予奖励并纳入年底优秀工作者评选内容。

实施二:规范电话回访

电话回访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8]。固定电话回访时间:出院后7天,出院后1个月。由全体成员投票选出嗓音甜美、专业知识丰富的医生作为回访专员。固定回访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一般情况、病情变化、服药反应等。向医院申请配置出院患者定期随访系统软件,自动筛选出院后7天及1个月的患者,由回访专员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工作纳入医疗质控考核。

实施三:落实集体宣教

根据住院患者疾病种类,将圈内医生分为3组,分别负责不同疾病常识的宣教,每周为该种疾病患者集体宣教1次。医生根据自身工作安排选择宣教时间段,为该种疾病患者进行集体宣教。宣教后进行小测,确认宣教效果,结果上交圈辅导员。

9效果确认

由圈成员李林根据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系统软件导出圈全体成员分管的2013年5月出院患者,按医嘱1个月±7天复诊。2013年5月共计出院患者73例,如期复诊患者53例,复诊率为73%,达到了活动目标。

同时,圈成员在QCC手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责任荣誉感等方面均较活动前有所提升,见图2。

10巩固措施

上述措施纳入科室常规工作。2013年7月~9月的复诊率统计显示,复诊率始终维持在72%以上,说明措施有效。

11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本次活动成功将精神疾病出院患者复诊率提高到活动目标值以上,不仅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降低了患者住院次数,保证了有效治疗,而且使医患沟通增强,降低了医疗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医院第一期品管圈活动首战告捷,计划在总结第一期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开展第二期品管圈活动。

参考文献

[1]张雷琴.社区精神分裂症复发预测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6,8(2):96-97.

[2]竹道平.建立门诊重症慢性病制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治疗的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6):135-136.

[3]张云淑,翟京波,李佳勋,等.2010年河北省精神卫生机构床位资源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6):458-461.

[4]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9.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332-334.

[6]龚耀先.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2.

[7]苏勉,苏天勋,梁 艳,等.家属定期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8B):74-76.

[8]马秀虎,邱亚峰,黄保太.回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复发率的影响 [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100-101.

通信作者:

孙秀丽: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质控办主任

E-mail:sunxjiuli0805@163.com

收稿日期: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