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非遗传承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阜新玛瑙雕”;非遗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86-01
玛瑙产业作为辽宁阜新的特色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十大产业之一,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发力点。辽宁阜新把抓好玛瑙雕刻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作为振兴玛瑙加工行业的重要途径,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培养玛瑙雕刻人才,搞好“阜新玛瑙雕”非遗教学。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目前发展的核心目标。玛瑙雕刻专业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生产性实训项目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创建工厂式教学环境,由玉雕大师和行业专家引领专业发展方向,与本校教师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使得“项目带动,工学结合,大师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的主要途径
(一)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体系”
玛瑙雕刻专业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为了科学、准确地定位玛瑙雕刻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多次社会调研、行业用人需求的分析,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商讨论证,确立了玛瑙雕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等,普通话达标,熟悉计算机word等软件操作,熟练掌握玛瑙玉石开料技术、玛瑙玉石琢型技术、玛瑙玉石抛光技术、电脑绘图技术等工作,掌握玛瑙产品质量检查、珠宝玉石鉴定、销售等,能够胜任珠宝玉石与加工相关工作,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能大方地与人交流和沟通,能自然地进行表达;
2.能熟练玛瑙雕刻技术操作;
3.能熟练掌握玛瑙加工设备的基础操作;
4.能独立制作各类玛瑙小件;
5.能运用专业理论和操作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6.能熟练掌握玛瑙雕刻技术;
7.能熟练掌握玛瑙雕刻手绘技巧及设计原则;
8.能简单进行珠宝玉石的鉴别。
(四)构建专业培养的“内容方式”课程体系
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人玛瑙行业企业调研,和玛瑙行业企业合作,和玉雕大师进行交流,针对专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典型工作任务要求来确立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最终形成以玛瑙雕刻、玛瑙设计、珠宝玉石鉴定为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
2.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在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社会调研、玉雕大师论证、企业合作的基础上,以“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为原则,根据行业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和真实工作任务来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训三阶段递进式实训教学项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超过1:1,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新玛瑙雕”传承人、国家级玉雕大师李洪斌引领专业发展,杨克全、绍景兴、王磊、曹志涛、杨辉等6位以上行业专家为我校本专业教学建设进行指导,真正地实现产学研一体教学。
3.通过组建阜新市玛瑙职教集团、为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建立“大师工作室”,提高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教学实施能力,加大双师素质培养力度,通过优化校企合作研发基地,打造集教育实训、生产销售、品牌多种功能共存的“产学研”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人才的教育培训平台,扩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功能,为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使得学生能有广阔的实训就业机会。
(五)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1.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实践锻炼、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项目。玛瑙雕刻技术教学团队通过参加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有计划地选送中青年教师到省内知名行业企业进行专项培训,安排青年教师通过到对口企业带队实习、挂职锻炼、深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与企业共同进行科技研发。同时团队还从行业、企业聘请知名玉雕大师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指导教师。
【关键词】非遗;传承模式;传承人保护;重要性;策略
一、非遗的传承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承的文化,它的基本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得到传播和传承。一段口头文学也好,一个民间舞蹈也好,一种手工技艺也好,一种民间知识也好,凡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各种文化类别和事象,无不是通过民众的口口相传而被传播和传承的。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集体的创造。集体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口头语言形态的、肢体表演形态的,还是手工技艺形态的、文化空间形态的,都不例外。其原始雏形,都是由某些杰出的社会成员个人创造出来,然后经社会群体在漫长历史时段里的传播和传承,并在传播和传承中由多人的参与,从而形成某个相对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和项目。
二、非遗传承人保护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不竭的精神财富。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其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老艺人”即传承人来完成。这些传承人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代代相传的“基因”。如果没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自然消亡;如果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以人传人的传承特点,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我们在花钱买票欣赏美国大片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在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中开展命名传承人工作,就是传承承载着民族文化血脉的基因和符号,就是促进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性繁衍和茁壮。唯有做好保护非遗传承人工作,我们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才能延续文化的血脉,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最终要到何处去。
三、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的策略
1、加强对非遗传承人保护的重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审美标准明显不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被遗忘的境地,一些传承人成为被冷落的对象。据调查,非遗传承人虽然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由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导致大多传承人生活还比较贫困,这当然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少数行当,如剪纸,内画、陶瓷、石雕等代表性传承人,虽在尝试走产业化之路,但也面临着创作与经营、传承与生存的沉重压力。这些为了民族文化和艺术血脉延续的艺人们,用行动书写出自己的多彩人生,用不懈演绎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五彩缤纷,执著追求而无悔,却在经济大潮和盲目媚洋崇外风气的冲击下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造成民族文化血脉令人痛心的流失和削弱。另令人担忧的是,大部分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但后继乏人,人亡歌息的现象已普遍存在。从这一现实和后果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怀,不仅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借鉴经验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方面,世界上不少国家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从政府到民间,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无形文化财富”和国宝,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关怀,并形成制度和法规。如日本保护歌舞伎、相扑,韩国保护端午祭,法国保护民间工匠,意大利制定保护神父政策等,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定期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传承人的传承、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了使民族文化后继有人,韩国政府还为遗产履修者(学习者)发放“生活补助金”,要求他们必须跟随传承人学习6个月以上,并在相关领域工作一年以上。
3、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对好莱坞明星、流行歌曲往往能够如数家珍,却不知道故乡有哪些历史名人、几种特产、几种值得在世界上骄傲的技艺。造成这种社会现象不是哪个人的责任,而是民族文化教育削弱和西方强势文化侵袭的结果,是较长时间以来对民族文化不重视和外来文化强势冲击的结果,是民族文化传承人得不到应有尊重和保护的结果。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事业,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生命线”。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解决他们生存和传承的困难,不仅是当务之急,还应是一项长期政策。
4、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普查。保护非遗传承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做出积极努力。目前,文化部已分批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也都分批认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对于保护非遗传承人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非遗传承人大多文字水平不高或不识字,因此抢救和保护非遗传承人首先要搞好普查,全方位立体记录、拍摄、整理民间的口头文化与技艺流程,调查其传承方式、流脉和相伴的各种民俗活动事象,妥善搜集保存相关器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创造适宜传承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和土壤,使传承人所承载的民间文化和艺术真正成为锻造民族品性和形象的熔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理应成为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孙正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类型化保护[J].求索,2009(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已有不少项目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的传承下去,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艺术类院校针对本地非遗特意组织了挖掘、创新、传承等活动。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下去,能够促进国家的向前发展,将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继续流传,其价值难以预估。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质相互契合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就业,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指引他们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会利用自身优势,强调文化差异以及地域特色,组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与地域特质相互契合,因此,不断穿插在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团体活动中,就能被学生接受,使其成为实力最强的传承者。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的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融合先天教学条件
以前,艺术类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偏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考察课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2]。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相比较,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应该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的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们掌握了非遗技艺,通过实践活动收集非遗素材,在不断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审美水平,拥有艺术气质,确保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启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用非遗文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教师不妨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安排好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努力创新中走向成功。
(三)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遗传承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非遗文化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流传下来的称为艺术技能的东西。保护区域性非遗,地方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工艺类非遗的教学内容,或者说,建立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确立创新的目标,促进学生广泛就业。风土人情类的非遗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地方政府足够重视它,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非遗传承与创新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继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计划。
三、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艺术类高职教育阶段,是传播文化、传授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造诣,在实践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开拓创新空间,体现创新教育的存在价值。
(二)培养大批人物主体
高职学生就是非遗文化绝佳的传承主体。这是因为,高职学生思想非常活泼,基本都是拥有创新意识的杰出青少年,他们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手工工艺有很浓郁的学习兴趣,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机会,学生就敢自主创新[3]。另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都接受过好的专业化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会持续引导他们创新,并且收到意外惊喜。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不受利益约束,他们能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倾向于区域性非遗文化的交流学习,促进了非遗文化研究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深入中,学生发挥创新作用,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不久的将来,艺术类高职教育一定可以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产业品牌化
1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自身条件
1.1 邳州非遗文化自身的价值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具有文教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邳州每一项非遗技艺都经历了历史沉淀,无形中已经化为邳州丰厚的文教资产,另一方面,文教资产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又衍生经济价值,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邳州的文教价值。两者互利共生,相辅相成。
1.2 邳州非遗开发的法律支持、政策扶持
非遗产业化一直是广受争议的焦点,因此在邳州非遗产业化措施实施之前,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基础,权威性的制度保护措施,以保证非遗产业化中生产、销售过程的通畅化,让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双管齐下,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1.3 邳州非遗的核心要素及市场化运作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最K目的是为了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给非遗传承人或非遗的相关群体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要达到这样的成果,一方面要抓住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非遗传承人,让社会和政府同时对传承人进行辅佐保护,使非遗传承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邳州应加快非遗产业链的建设,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模仿高校非遗“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传承人、非遗生产基地、市场化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邳州非遗产业化的独特体系。
2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难言之隐
2.1 传承人的局限
时代在飞速发展,众多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手艺人变成了“守艺人”,他们未来得及与时代共进退,只单单用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面对产业化的冲击,他们没有积极应对,而采取一种偏激的保守措施,不肯接受非遗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存在自我封闭的局限。
若想打破该局限,最为关键的是让传人主动迎合社会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改变,使其手艺能够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为时代所接受。在守护中求发展,才是民俗文化正确传承方式。另一方面,传承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处在较低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的传承行为,阻碍了邳州非遗的多元发展。
2.2 非遗文化背后的利益纷争
目前,邳州部分非遗工艺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非遗发展背后的利益纠纷仍不容乐观。部分非遗技艺者为争得传承人的头衔而费心思,只为了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资金,非遗技艺传承者的素质问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盗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赚取金钱,不理会传承人的权益,不给予传承人补偿,忽视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致使当地非遗传承和发展进度缓慢。
2.3 传统思想与产业化根深蒂固的矛盾
产业化是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其先进的工艺完全服务于资本。老手艺人坚守的是原始而纯粹的手艺,是最根本的文化内涵。面对机器,面对产业化,手艺人选择大都是拒之门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脆弱、非物质形态流变或无形、表现形式个性独特、传播扩散呈现民族地域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其不能完全像工业化产品一样无限制地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生产,而更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进行产业化,即使对其产业化也会前景暗淡、步履维艰且负面效果较大。
3 邳州非遗产业化品牌发展的对策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让邳州非遗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劣势,邳州非遗的产业化应运而生,如何打造别具特色的邳州非遗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和传承邳州非遗,成为邳州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3.1 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加大对邳州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媒体的消息传播成为主力,借助媒体宣传邳州非遗产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我们需要建立起集文化与技术于一体的邳州非遗宣传方案,将邳州非遗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集中体现,打造邳州非遗文化的特有品牌,营造邳州的非遗文化发展氛围,实现非遗发展与宣传的一体化效果。
3.2 深入对邳州非遗历史背景的挖掘,创作“新非遗”,培养“新传人”
每一项邳州非遗工艺都是历史积淀而来,它们发展至今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故事。我们将这些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创作最具邳州非遗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开拓邳州的非遗品牌类型,提高邳州非遗的含金量,将邳州非遗产业做大做好做强,让非遗文化保持活态传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发展新生力量作为邳州非遗文化的新一代传承人,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将本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创作邳州“新非遗”。
3.3 建设及完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筛选邳州适合开发的非遗项目
邳州非遗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建设过程的同时,还应设立非遗产业化所需的督查小组、审核部门,确保邳州非遗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合理有序。另一方面,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也亟待解决,传承人、企业和政府应在三方利益协调合理化的情况下,再进行市场的发展,以免日后的冲突加剧。
市场化的发展要选取邳州合适的非遗工艺,不能一概而论,囫囵吞枣,降低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效率,破坏邳州非遗工艺的本土化发展。
3.4 重视非遗传承人
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与非遗文化有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参加活动的经费也大相庭径,这对有心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传承人来说,成了最实际的困难。邳州想要将非遗工艺产业化,就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经济支持,拨发专款,解决传承人面临的现实“危机”。另外,在获知相关活动开办时邀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让传承人有更多机会对外交流,丰富其作品的形式与内涵;将传承人引入邳州高校,并颁发相关职位证书,让传承人进校园,把非遗文化带给高校学子,培养传承新生源,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针对邳州思想保守的非遗传承人,应派遣相关从业人员对其劝解,解放思想,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传承人要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理解非遗产业化的原因,积极投身到邳州的文化建设中。
4 结语
邳州传统民俗文化不胜枚举、形色多样,许多传统手艺人在文化传承的路上,举步维艰,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变得显而易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适当改变以寻求突破,将邳州非遗文化产业品牌化创新,不但可以促进邳州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可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然新机,协同好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文化再启蒙: 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光明日报》[N],2011.
[2]辛儒;王释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1期.
[3]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N].新华每日讯,2013-06-21.
[4]鲍展斌;黄亚男.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问题探讨――以宁波市为例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9(01):100-105。
[5]闫玮.洛阳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及开发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市场,2014,124(07):17-18.
作者简介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两难选择,是面向未来,还是走向灭亡。学校教育,包括非遗原产地的中小学以及地方高等院校,在未来将担负起非遗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1-02
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故唐代诗人王勃一到江西省会南昌就慨然歌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也正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江西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据笔者统计,从2006年至今,国家公布了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江西就有35项。应当来说,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能在国家非遗名录上有如此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是一大盛事,它说明老区人民对传统的热忱,同时也意味着使命。因为正如王文章先生所说:申报只是形式,科学的抢救与保护才是目的[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农耕文化为土壤的,其传承之路多由爷爷传父亲,父亲再传儿子,代代相续,以求连绵不绝。可是我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狭隘的生存空间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把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关注那曾经如祖传秘诀般的非遗呢?很多优秀的传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地方及中央政府的关注。在十上,就把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提上了议程。中央文化部门也把目光转向了学校,2008年,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2]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江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此,笔者进入江西一些中小学及相关高校进行了走访与调研,总结出了他们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取得的成就,希望它对广大学者与非遗保护的决策者有所帮助。
一、从小抓起:“非遗”走进中小学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3]非遗走进中小学,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从小就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来,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这颗种子一旦种下,总会有发芽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比如:为庆祝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2014年6月13日上午,由吉安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在城南凤凰小学拉开帷幕,此项目活动就有力的诠释了“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重要内涵。如果说以上活动只是一种非遗的传播与宣传,那么江西另外一些学校则走得更前进一步,他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后一代融入非遗,走进非遗,最终成为传承非遗的火炬手。比如为了让武宁县的非遗走进校园,政府委托九江职业大学将其非遗项目――18首经典打鼓歌编入音乐教材,在全县中小学试行,使得武宁的孩子打小就学习并传承这一使武宁人骄傲的艺术文化传统。更有意思的是,萍乡市甚至让家长扮成了传播与传承非遗的使者。2011年春节,萍乡市上栗县教育局给全县所有的学校下达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寒假作业”――“听爷爷、奶奶讲‘非遗’的故事”,让爷爷奶奶利用寒假尤其是春节的机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农村了解并学习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另外一个维度拓展了非遗传播的途径,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家长,陪着孩子同行。此举惠及全县139所小学,共44612名学生。非遗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它又给学生播下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只是某个家族的祖传秘方,或者是一种手艺活,其传承模式是父传子、师传徒。但是在学校教育通行的今天,这种古老的传承模式早已显得不合时宜。非遗,不能成为一种秘方,或一个秘诀以一种农耕文化的模式家族式流传,它们应当有更广阔的传承路径,而学校传承将会是非遗的不二选择。“非遗进校园”口号正是在这种情境中提出来的[4]。当然,其操作方式因时、因地、因学校而异,比如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微电影,在音乐课、美术课或体育课中安排相应非遗传承人授课,或者在学生中举办“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有奖征文比赛,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人人有责”,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再上新台阶。
“非遗进校园”的宗旨是提高广大师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营造人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因此,各地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精心挑选有地方特色,并适合学校传承的本土非物质文化供学生学习,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适时传承它。
二、内涵发展:非遗走进高校
现在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有一两所高等院校,笔者以为它们也应当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担。因为地方高校是一个地区精英文化的聚居所,是地区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心。它们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与科研资源,更有众多学富五车、熟稔地方文化的顶级学者,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所缺乏的。因此,应当鼓励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参与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依靠其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研能力,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地方高校不仅有着丰厚的资料存蓄优势、科研优势,还有着民间所无法比拟的传承优势,那就是大学学子。一般认为,作为高雅学府的高校,传授的应当是精英文化、前沿技术。但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地方高校也应当与时俱进,承担起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任。民间传统文化与精英文化并非格格不入的两极,在地方高等院校,它们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这方面,江西地方高校同样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6月9日,九江学院与湖口县人民政府举行保护和传承青阳腔戏曲艺术合作协议签字暨“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和揭牌仪式。双方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九江学院的教学体系优势、科研优势和湖口县青阳腔的地方资源优势,把青阳腔这一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带进课堂,使之成为九江学院音乐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一举措打开了地方高校与政府、民间共同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大门。其后,九江市先后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九江学院课程体系,非遗传承人从民间走上高雅学府的讲台,面对莘莘学子传授技艺。九江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与九江市的地方资源优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共同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新路径。鉴于九江学院取得的成就,2011年3月,江西省职业艺术学院也建立了“南昌清音保护基地”,共同传承和开发南昌清音这一戏曲艺术“国宝”,把南昌清音这一高雅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使之成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成立南昌清音特色班,面向全省招生,把南昌清音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对学员们定期进行培训。
三、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路很坎坷,也很漫长。过去人们认为源自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归于民间,传于民间。但是,当农耕文化正在慢慢被都市文化挤压,非遗生活的土壤也被吞噬时,非遗的传承也走向了困境。这时地方中小学及地方高校则应当承担起传承的重担。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5).
[2]李蓉.在思政课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77-178.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地;金坛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自2007年设立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至今我国已建立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虽然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进行研究,总结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发展实践
金坛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属水网地带,境内河流纵横,圩乡村落人口占全境总幅员的80%以上。当地村民通过筑圩成村、以村兴圩的千年农耕实践,形成金坛古老而特有的圩村文化。以圩文化为特色,金坛于2015年9月通过江苏省文化厅批复成立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过近6年的发展,实验区已通过遗存保护等方式,使金坛刻纸等国家级代表作名录项目得到提升性有效保护、朱庄马灯等濒危项目得到抢救性保护和完整恢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与传承
金坛区共普查项目140多个,经过发掘和申报,目前已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94项,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结合区域文化生态分布情况,划定天荒湖流域、长荡湖流域、丹金溧漕河流域三个非遗密集区为保护实验基地。在天荒湖流域,以直溪巨龙、董永传说为主,通过民俗表演、遗存保护等方式,让龙文化、孝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在长荡湖流域,以柚山放灯节、诸葛八阵图村、金坛面塑为主,通过民俗节日展演、艺术节非遗展示等方式,让渔文化、水文化、儒家文化得到更好展现。丹金溧漕河流域在以金坛刻纸、金坛抬阁为主的基础上,恢复了朱庄马灯,通过非遗展演、文化展览等方式,让其文化影响不断扩大。实验区自设立以来,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对各级非遗名录项目加以保护。以金坛刻纸为例,实验区以构建各级传承人的传承机制为重点,采取学校传授、师徒传授等传承方式,形成群体适度、结构科学、梯次合理的金坛刻纸传承体系,并建立传承、保护、生产、管理金坛刻纸的志愿者队伍。同时,陆续建成儒林镇长荡湖水城非遗博物馆、东方盐湖城刻纸展示馆等非遗馆,建立以段玉裁实验小学刻纸培训基地等实体基地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在保护、保存、传承、展示和宣传非遗等方面的作用。实验区还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金坛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庆和文化主题活动,推出金坛非遗重点特色项目集中展演,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也引起了省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关注,让实验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得到较好的宣传。
(二)机制和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金坛区政府及主要负责部门编制了《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出台了《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责任单位暂行管理办法》等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文件,各项政策紧密配合,执行状况良好,有力保障了实验区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规划实验区建设周期,各阶段目标内容具体、系统可行,不同阶段重点突出。加快完善实验区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成立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专门工作机构。设立非遗专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促进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面,实验区遵循“尊老扶幼”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年事已高传承人的合法权益,鼓励老一代传承人通过带徒弟、辅导培训等方式培育新一代传承人。出台并实施《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激励条例》,做好各级非遗代表性继承人的认定和命名工作,从场地、资金等方面资助传习教学、交流分享等活动;采取生活补贴、助学奖学、表彰奖励等措施,保证“老人”权益,促进“新人”成长。完善知识产权立法,维护文化遗产原创者、传承者的合法权益。
(三)自然环境、人文遗存的整体性保护和有序开发
深入分析实验区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整体特征,始终厚植整体性保护的工作思路。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自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结合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开展有利于圩村文化遗产存续的区域整体性生态建设、生态培育、植被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实验区将非遗项目与三星村人类遗址、华罗庚纪念馆等重点景区和特色景区相结合,以旅游景区为文化生态物质空间载体,以旅游活动为传播介质,扩大圩村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提高其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和展示金坛人文历史文化。实验区选择金坛刻纸等能在生产中创造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产品的生产经营相结合,进行生产性保护利用,开展保护性生产经营。发展创意产业,整合金坛民间文学资源,形成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打造演艺作品和艺术品创作中心。
二、“三维协同”的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江苏省金坛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整体环境的营造、主体责任的划分和发展思路的规划三个维度,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其更好地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一)环境维度:持续深入营造整体环境
突出区域文化特色。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综合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资源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其他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情况,针对文化生态资源的区域特色,突出非遗重点项目,促进“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创建非遗传承环境。实验区对各级非遗名录项目进行因地制宜、分层分类的保护、保存。如:重点保护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并能集中反映当地原生态圩村文化的项目;扶持性保护已采取措施抢救、状态较为稳定的项目;抢救性保护仅存续于个别家庭、个人或面临濒危状态的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不同的传习方式,建立不同的传习、传承情景和系统,形成传习体系,规范传习路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营造节日民俗环境氛围。利用技术手段记录或进行情景复原,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传统节庆相结合,以端午、春节等传统节庆为节点,开展各类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以国庆等重大节庆为契机,组织各类文化展示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推进实验区文化形态互动,丰富民俗节日表现载体,让民众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内容来满足内心需求,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文化活力,增进民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
(二)角色维度:扎实落实主体责任划分
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政府及主要负责部门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项目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播传承等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将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对实验区进行合理规划,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和办法,健全实验区组织管理制度,为实验区提供资金等必要支持,保障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展开。突出传承人关键角色。为确保非遗项目有效传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应以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保护对象,提升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出台相关保护激励措施,做好各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对于相关技艺传承、教育教学等活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制定合理有效的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给予奖励,增强传承人的责任感,实现非遗传承的良性循环。
(三)条件维度:积极完善发展思路规划
加强文化生态环境修复。正确处理城乡一体化拆建与保存古村落的关系,让当地的文化遗迹、遗存、遗址及古风貌得到可持续保护与传承。注重重点区域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生态保护,不得随意改变和破坏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类项、文化遗产与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加快创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环境和机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提升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接待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水平,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旅发展中的作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及双向驱动,让游客在感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带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以旅游的市场化运作反哺文化事业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挖掘非遗产业附加值。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挖掘其附加值,发挥其品牌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的有机延续,让部分劳动力凭借传统手工技艺获得生计,改善生活,形成良好的自身造血功能。
三、结语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特色,在环境维度上突出区域文化特色、创建非遗传承环境、营造节日民俗氛围,在角色维度上坚持政府主导地位、突出传承人关键角色,在条件维度上加强文化生态环境修复、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挖掘非遗产业附加值。
参考文献:
[1]郭小刚.布迪厄场域理论在传统音乐非遗传承研究中的运用———以广东省非遗“五华竹马舞”为例[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7(3):51-60.
[2]马盛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J].中华手工,2020(6):109-111.
[3]徐望.文化资本理论探源与国内外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00-110.
【关键词】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木三瓯;高职院校;深入传承;建议
The Research of Deep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Yi Mu San Ou_”as Examples
WANG Chun-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China)
【Abstract】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Yi Mu San Ou” is 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a typical feature of Wenzhou regional cultur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obtained certain inheritance through the effor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ri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jor、the innovation of craft、th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tc., But the deficiencies are also obvious, including less amount of class teaching、small class capacity、the limited scope of combination with original major Etc.. For th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new phase of deep inheritance,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Yi Mu San Ou” and which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i Mu San 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 Inheritance; Suggestion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五个领域: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技能。①
在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领域中,传统手工艺技能类(以下简称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因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掌握,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特点恰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性和技能性并重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学习、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的“一木三瓯”即指世界级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绣、瓯塑,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窑。“一木三瓯”作为温州独具“瓯文化”特色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传承、保护成绩。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在“一木三瓯”的传承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工贸学院先后于2005年引入了瓯绣、瓯塑,2014年引入了木活字印刷术和瓯窑,在校内进行传承。经过1-10年,时间不等的尝试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保护效果,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伴随着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日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已经发展到从全国性普查、摸底,全社会盲目跟风、简单传承的初步阶段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下,工贸学院如何继续深入地做好“一木三瓯”的传承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确实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
1 工贸学院传承“一木三瓯”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非遗教材编写、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技能传承创新、非遗理论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传承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关键,是依靠传承人进行活态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的关键亦是要培养出掌握非遗技能的传承人才,所以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是关系到校园传承效果的基础。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开课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全院同学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目的在于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普及性教育,使同学们初步接触、了解这几项非遗技能。其中瓯绣、瓯塑引入工贸学院早,开课条件比较成熟,每学期各开设3个班,每班20人。引入晚的瓯窑和木活字印刷术目前各开设1个班,每班10人。截至2015年,全院历届已经选修过“一木三瓯”公选课课程同学的总人数超过1000人,在校内一定程度上普及、传承了“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另一类是从公选课同学中选出学习兴趣高、资质好、可以进一步深入培养的苗子,组成学苗班,开课目的是培养传承人才。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重点学苗100多人,这些同学基本掌握“一木三瓯”的整套制作技能,能够独立制作作品,达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工贸学院虽然在“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足也较为明显。一是,选课难。随着“一木三瓯”在校内传承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在校园内培养起了非遗传承的氛围和观念,同学们有了学习的热情。但目前“一木三瓯”每学期的开班量和班容量,相对于全学院同学的总人数和选课热情来说,处于无力应对的局面,甚至在选课时出现了想选而选不上的“抢选”情况。如果不能让同学们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工贸学院今后“一木三瓯”的传承,也与国家继续深入传承非遗的时代精神相违背。二是,课程开课的成本投入与教学效益产出不成正比。非遗课程开课需要一定面积的固定场所,需要用到专业的工具、原料,需要聘请传承人进行技能指导等,所以开课成本高。但现在每个学期1-3个班的开班量和每个班10-20人的班容量,无疑在教学成本的投入与教学效益的取得之间存在不成正比的情形,这必然会影响到进一步的深入化传承。
1.2 非遗教材编写方面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当时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时会有很多人学习这些技能,并以之作为自己安身立世、养家糊口的本领,自然那时也不存在传承人危机问题。但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步伐,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脱离了人们现代生产、生活的需求,不能再依靠这些技能安身立命,所以原来掌握这些技能的人或者年高离世,或者迫于生计转行,以致出现了掌握技能的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甚至一些项目出现了人亡艺绝的情况。如果今天再仅仅依靠过去那种口手相传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这些非遗技能的有效传承,所以必须以文字、影像资料等形式将非遗技能的制作要点和过程记录下来,作为非遗技能传承的辅助方式。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整理非遗技能制作过程、要点,并将之编写为教材的重要性。其中瓯塑、瓯绣引入学院早,校内传承条件成熟,已经着手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并在工贸学院校内试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以书面的形式保留了瓯绣、瓯塑技艺的制作流程和要点,而且也较好地辅助了非遗课程的教学活动。但因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水平,技能制作要点梳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教材的适用性等问题,还没有达到对外公开出版的程度。
1.3 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
要想实现“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的有效传承,除了开设直接传承非遗技能的相关课程外,与学院原有专业进行结合,是非常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注意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比如瓯塑与轻工系艺术设计专业的眼镜设计的结合。为此该专业专门开设了36学时的《瓯塑艺术技法》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系统了解、学习瓯塑的传统制作技能,了解瓯塑蕴含的非遗文化特征,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眼镜设计中去。因为该专业的学生本就具有工艺美术功底,设计创作能力强,现在通过瓯塑技能的学习,将专业的艺术创作理念与瓯塑蕴含的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设计出的眼镜产品不仅外观时尚,而且富有地域文化气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在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瓯绣、瓯塑引入学院近10年的时间相比,结合广度和力度远远不够,还只是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没有达到真正批量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程度,对于瓯塑非遗的传承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除了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外,与其他专业的结合还没有。
1.4 非遗技能创新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先祖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财富,在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原有特点。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陷入需要人为刻意保护、传承的境地,但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并不矛盾。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进行创新。比如瓯窑在制作中,结合温州本地水土特性,自己尝试进行陶土配置、釉料调制等;瓯绣在针法上采用透视绣的绣法;瓯塑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大幅壁画呈现的形式,现在改为创作在自己设计的小型瓷盘上;木活字印刷术除了印刷传统的古书、宗谱外,创意出木活字挂件、书签、明信片、桌牌等产品。这些创新包括了使用的材料、创作的技艺、呈现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创新的不足,是仅停留在学院内课堂创新层面,直接进行生产性链接的比较少,未能产生比较实际的生产效益,在生产性传承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1.5 非遗文化内涵讲授方面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阵地,一方面要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于文化的传承。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非遗传承方面,除了要向同学们传承非遗制作技能外,也要注重对这些非遗技能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讲授。只有兼顾这两者,才是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学院在过去的传承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出现了很多同学虽然知道“一木三瓯”,也学习了相关的非遗制作技能,但并不知道“一木三瓯”自身的发展传承历史、其与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今天在校内传承的价值、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等,这与今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精神实质是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做到文化的传承才是一个民族精神永续的根本所在。
1.6 非遗理论研究方面
党的十以来,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软实力对于地方政府、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温州僻居浙南一隅,自汉朝以来就逐步孕育了地方文化色彩浓厚的“瓯文化”。要想发挥“瓯文化”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好“一木三瓯”等非遗资源,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工贸学院在长期非遗传承实践的基础上,已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本校的非遗传承工作。但因为工贸学院属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存在的,这是必须要正面对待的问题,所以工贸学院的非遗理论研究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1.7 社会宣传和普及方面
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服务地方社会,在“一木三瓯”的非遗传承方面亦是如此。从2005年至今,学院通过在校内开设暑期青少年、老年体验班等方式,向社会开班授学、宣传普及“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还通过派老师去温州市的一些学校上课的方式,将“一木三瓯”带出校园,带入温州市的中小学。截至2014年,学院进行过“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宣传、传承的学校达到20多所,受教学生达到8000多人,得到了受教学校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动了“一木三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随着工贸学院在社会上宣传、普及“一木三瓯”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学校、单位会慕名而来,要求去传授非遗技能。但因为工贸学院能够掌握“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师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现在对外传承服务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逐渐陷入无力应对的局面。
2 关于工贸学院深入传承“一木三瓯”的建议
2.1 丰富校内传承方式,让更多同学有机会了解“一木三瓯”
工贸学院要想解决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扩大“一木三瓯”的校内传承范围,想让更多同学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除了根据学院可以提供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木三瓯”的开班量,及每个教学班的班容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同学们接触、了解“一木三瓯”。
在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要想掌握某一项非遗技艺的整套技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只是要初步的、浅显的了解,则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可以通过开设非遗短期体验班的方式解决同学们选课难的问题。比如开班类型中,可以增加以月为单位的班次。一个月四个教学周,每周上一次课两个学时,一个月共计8个学时,作为接受、领悟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是能够做到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的。这样不但老师可以发现一些真正喜欢、而且有天赋适合继续学习的学生,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些非遗技能,是否想继续学下去。对于那些确实喜欢、也有资质继续学的同学,以后可以选修一学期的公选课,如果公选课学完,还想继续学的,再参加学苗班的深入化培养。这样循序渐进的选课、开班教学形式,无论对于开课的学院一方,还是对于选课的同学们,都是比较灵活、合理、有效地传承方式。此外,也可以通过讲座、专题展览、校园非遗专题周等活动向全院同学宣传“一木三瓯”。
2.2 增加对“一木三瓯”非遗文化内涵的讲解,使同学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化是一个民族血脉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天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欧洲的法国、意大利,亚洲的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今天国内的在校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外来的西方文化、韩流文化等津津乐道、盲目追崇,却丧失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向同学们传授“一木三瓯”等非遗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讲解它们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同学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3 增加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扩大在校园传承的范围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今后的传承过程中,除了可以继续与设计专业结合,直接应用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中,还可以与其他专业结合,扩大校内传承的辐射面。比如可以与信息传媒学院结合,在同学们进行网页设计时加入带有“瓯文化”色彩的非遗元素;可以与材料系结合,用现代化的新型材料表现传统的非遗技能和文化等。
2.4 注重与非遗企业合作,在订单式培养中推动非遗传承
学院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能够使同学们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用,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但因为传承人数量不足,没有足够的专业从业人员,没有办法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工贸学院既然已经开设了“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课程,就可以通过与社会上的非遗企业合作,使愿意从事非遗技能学习的同学将来可以直接到非遗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去毕业实习,将来毕业后可以留在这些非遗企业工作,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2.5 在高校非遗研究阵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在全国大学中先后成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先后公布了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所高校为非遗研究基地。2014年温州大学被批准为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标志着温州市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工贸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水平虽然不能与全国的重点大学、本科院校相比,但也要注重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只不过在全国高校非遗研究的阵营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要侧重、加深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2.6 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销售,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和热情
工贸学院的学生在通过选修课和学苗班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会陆陆续续制作出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专业的标准看,会存在些许不足,但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可以以适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比如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那些喜欢“一木三瓯”非遗文化产品,但对产品的制作技艺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消费者。因为那些真正出自传承人之手的非遗产品,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我国目前很多消费者对于非遗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还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对于高价位的产品难以接受。相比之下,同学们的作品在价格方面反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学们看到自己制作的非遗作品可以转换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7 鼓励更多地同学以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推动非遗传承
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工贸学院对此也一直非常注重。以“一木三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非常适合产品化,所以同学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比如工贸学院曾经选修过瓯塑课的杨忠敏同学,本专业为机电一体化,因为选修课结识瓯塑后,逐步走上了利用瓯塑进行创业的道路。他从最初成立瓯塑工作室,到后来成立自己的瓯塑公司,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职毕业生,到被评为温州市的“年度经济新锐人物”,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利用非遗创业的成功道路。
国务院总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说:“(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②在总理大力鼓励创业的号召下,希望有更多地选修、学习“一木三瓯”非遗技艺的同学利用其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 结语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注重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所以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一木三瓯”是具有典型“瓯文化”色彩的属于温州地域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贸学院通过课堂教学、编写非遗教材、进行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成绩,但存在的不足也较明显,如教学开班量少,班容量小,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的范围有限等。针对于此,结合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时代背景,为工贸学院“一木三瓯”今后的深入传承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尤其是最后的建议,可以为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菁,黄友金.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春生.温州瓯窑褐彩青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3]胡春生.温州瓯绣[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4]吴小红.瓯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5]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上、下册)[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6]王春红.关于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深入产业化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5(4):21-24.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8]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注释:
2013年,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诞生了中国工艺美术传承丛书“百工录”项目。这是受到多方眷顾的“宠儿”,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以多年来文化推广的热忱赋予这个项目优渥的“出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热切的搭配天时、地利,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则充当了一回“襁褓”,组织了工艺大师、收藏家、高校骨干教师二十多人,完成了两期二十本的书稿撰写,经凤凰美术出版社妙笔点睛,现已全部出版,这一回首,已然三年。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着58年办学历史的艺术教育单位,遵循着颜文O先生“实用美术”的教育理念,做一个勤勉的工艺美术“教书匠”,与传统手艺匠人心系一脉,身体力行地进行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百工录”丛书动议之初,就许了愿:丛书志在“为民族传艺、为文化存根、为大师立传、为百工留名”,“百”是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工艺美术种类的概括;“工”指传统手工艺,也指工匠;录为记录,是编写态度,也是编写原则。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坚守的对传统技艺原汁原味的保存,初心还在,呈现结果也较为妥帖。不敢说丛书首开风气,但所有与创者共同的思路便是以不厌其精、不厌其详的考究态度,完整展示传统工艺的一榫一铆,表述传统技艺的一招一式,汇集各家各范。这是一个由点及面、又化整为零的做法,于工艺美术行业而言,是摸清家底;于文化产业而言,是丰富成果;于院校而言,是传承文明。
说由点及面,主要来自于学院的体会。学院早期办学设立织绣、工艺国画、器皿设计、雕塑等多个工艺美术专业,进入高等教育阵列后,形成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并行的专业格局,探索实践政、校、行、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十多年来对传统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保护的努力到了多方认可,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保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苏州镇湖合作培养国家级非遗苏绣新传人,为贵州雷山国家级非遗苗银苗绣的技艺存录、传人培养做出积极的努力。文化部授予学院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也成为江苏省首批非遗研究基地。
以“百工录”丛书为发端,学院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传承保护,由分散的点位探索进入系统的整理发掘,以“苏作”为发轫,联合行业、专业的有识之士,各举所长,迈出了服务工艺美术全行业的关键一步。2014年,国家多部委发文鼓励艺术职业院校在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勇挑重担,教育部立项了由学院担纲的“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堪为丛书在数字化领域的变身和转型,这是更宽更广层面的建设,延续了“百工录”丛书的编撰精神。资源库建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项目为资源载体,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按照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政、校、企、行共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宽视野、大容量、全开放、多互动、可更新的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非遗创新传人,实现职业教育与非遗项目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保存、传承、传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化整为零既是编撰要求,也是成果转化方式。丛书专注于对传统工艺基本技法的整理和表现,从“苏作”出发,在全国十一项传统工艺美术大类中遴选传统技艺,有的全本只执意于一种技法,以积件的方式,条分缕析地讲述技法的渊源、流派、传承,技艺的工具、材料、工艺流程、工艺特色、代表作品、现状与思考,回避大体而空泛的概述,追求细密而翔实的表达,先见枝叶、乃见树木。这是个花功夫却没有捷径可走的方式,不易如雷贯耳、不易气势磅礴,一道道无奇的工序、一副副简单的工具、一天天打磨的时光,是在平淡中见奇妙、在坚守中见精神,这是记录工艺、工匠最不引人注目之处,又实实在在地亮出了芳华绚烂的根本。换句话说,传统工艺在告别了农耕生活后,也“化整为零”的进入了当代,朴素的创作理念,取之自然、回到自然的创作方式,天人合一的创作追求,正影响着绿色设计的展开,回应着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延伸着当代人的心灵空间。
丛书编委会清晰地感受到不同类型作者在书中气质的流露,收藏家对藏品如数家珍,工艺大师体验式的表述,高校教师不时穿插的教学场景,这些都为丛书平添了个性,增加了表述的张力。而编撰过程中采访到的个别老艺人渐已零落,有些声音竟成绝响,这也让编委会在完成预定任务、有些释然之际,重又紧张起来。好在已经出版的书籍中,不少获得了社会好评,有的申报为非遗技艺,填补了相应的研究空白,部分书籍获得了省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这些予以编创人员极大的信心。未来,我们怀着文化自觉与自信,继续对传统技艺传承保护的一路风尘,以不间断的努力,抹平一些空白,留下几段芬芳,典藏中国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宝库。
关键词: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教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81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伟大的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动展示,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随着时代的迁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存的文化记忆,更应加以珍视。人类社会需要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21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留下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1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无锡的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惠山泥人、锡绣、玉雕、竹刻等曾以其精湛的技艺而红遍大江南北。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多元文化的融入,以及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些传统行业正面临着破产的尴尬局面。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何困难重重,我们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手工艺品形式陈旧,缺乏创新,产值低下,导致市场逐渐萎缩;(2)现有的非遗项目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效应,可持续性不强;(3)无锡还没有针对非遗项目真正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体教育青黄不接,由于许多年轻人在现代物质文化面前对民族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掌握传统技艺的非遗老艺人们找不到学徒,许多独特的技艺传承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跟不上,范围不广,影响不深。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方案空白,行业评价标准缺失。
如何打破传统技艺传承与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瓶颈,真正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氛围,合理利用和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职院校,设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的相关课程和专业,运用现代技术来发展传统技艺,探索一条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规模化的技艺传承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非遗传承和实训教学相融合的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尤其是遗产所在地的教育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承方式。随着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在我国的兴起,众多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2014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传承和创新中心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把传统美术、民间技艺引入高职教育,让学校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创造的主体,成为文化遗产的研习基地,推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2.1建立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实训课程体系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搜寻现代艺术设计的灵感和素材,同时,让现代艺术设计传承发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培养设计人才的无锡商院艺术设计学院,在进行各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依据地方文化特色来打造专业特色,结合专业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将非遗项目融入实训教学过程,我们在装饰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服装设计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非遗专项实训课程及衍生课程。古老的工艺技能,如果透过好的设计,市场的推广,在当代社会一定能够创造新的市场。
2.2采取有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邀请本地区不同类型的民间传承者到学校来授课,每隔一个学期就更换一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方式。如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我们着重邀请“惠山泥人”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来校进行现场示范讲解;而服装设计专业我们则邀请锡绣名家、扎染高手给学生们传授技艺绝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艺术设计学院的各个专业都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设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的工艺和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实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3多样化现代化的实训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无锡当地文化优势,通过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工艺大师到学校授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活动等,让无锡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走进校园,充分发挥学校平台优势,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把高校艺术设计实训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吴文化精髓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打造专业特色,培养社会需要的有技能、懂工艺、会创意的专业人才。
2.3.1“一课双聘”,开启实训教学新模式
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大多是无锡本地人,他们在语言上和我们的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学院特别指定了相应的专职教师与非遗传承者、工艺大师们共同来负责实施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保障,从而解决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实施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传统工艺美术来进行辅助教学。采用PPT课件和视频来更加直观地展现古老的工艺美术文化。这些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将传统工艺和文化淋漓尽致地立体呈现。
2.3.2“示范辅导”,沿袭传统学徒制的精华
技艺的传授不能单单靠讲授,还应由老师示范操作,学生通过“看老师做”、“听老师讲”、“学老师做”这样一个过程,全面研习老师的技艺,充分遵循工艺美术的特征。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邀请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给学生现场示范,包括从材料的购买、草图的绘制、色彩的调配以及动手制作的技巧和成品的展示等等,都给学生详细地讲解演示,指导学生亲手创作。传统的学徒制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设计知识,熟悉创造的过程,提升创作的水平。
2.3.3“以赛促学”,创新实训教学改革,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设计竞赛,结合竞赛项目制定实训内容,通过举行主题设计活动以及实训课程作业汇报展、毕业设计展等,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创作及教学过程中,用另一种方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创新实训教学改革。透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实践操作的能力,切实提高专业素养。透过汇报展览,用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实训教学效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通过学生群体把这种教学影响力传播到全校范围,树立良好的学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思路。
3结语
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丰富的各类资源,早就发展出了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保护和利用好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为当代文化的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引入到课堂,一方面能够使实训教学更加彰显地方特色;另一方面也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取得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有助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34.
[2]甘志雄.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C].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2014.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传承民族文化是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产生于民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内涵。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2013年,《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就提出,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在此方面,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对于“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可以提供经验借鉴。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开设蓝印花布艺术课程,主要介绍蓝印花布的制作原理、技艺方法、历史渊源等。通过课堂上的教与学,学生对蓝印花布的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了这是由传统技艺制作而成的手工印花布,了解到了制作方法是由一块普通的白布经过印染程序后,变成色彩深沉明快、图案朴实典雅的蓝印花布,也认识到了这是一种始于中国民间的印染技艺,有大约1300多年的历史。
在技艺传承方面,校方、国家非遗传承人、教师、学生多方联动,共同参与“蓝布印花技艺”的传承。首先,校方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担任兼职教授,共同组建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其次,非遗传承人将近万种珍贵的蓝印花布面料及图案提供给学校,建成蓝印花布图案数据库。再次,学校教师对“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着力开发蓝印花布图像检索原型系统,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蓝布印花技艺传授给学生。最后,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蓝印花布技艺基础上,设计完成“世博吉祥物系列”、“南通十景”等多种蓝印布板样,制作成蓝印花布作品。
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引入了蓝印花布传承馆。馆内保存了近万种蓝印花布的刻版,存有千余种历史久远的蓝印花布藏品。蓝印花布传承馆主要展示了蜡缬、夹缬、绞缬和灰缬四种蓝印布制作工艺,并以灰缬即漏版刮浆法直接在馆内量产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传承馆里,学生和来访的参观者可亲手体验刻版、刮浆、揭版、浆布、染色、显色、刮白的制作流程,从事该项技艺达 30 余年的师傅还会展示夹缬、绞缬技艺。
在此基础之上,学校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着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工作。一是配合蓝印花布博物馆、传承馆,定期开展蓝印花布的展览展示活动;二是举办蓝印花布的图案设计大赛、扎染技艺大赛、摄影大赛;三是在文艺晚会、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学生文艺活动中进行蓝印花布的服装表演;四是邀请蓝印花布代表传承人到校园进行传承讲座;五是参与蓝印花布的文化采风工作,收集民间蓝印花布图案;六是带领学生赴江西婺源等地进行写真;七是支教时将蓝印花布技艺传播到当地学校。
关键词:家族传承;非遗保护;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社会实践
作者简介:邵晨霞(1972-),女,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非遗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86-03
2014年《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提到:“彰显苏南文化风采,要充分发掘苏南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作为今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家族传承又是非遗传承的主要途径。所谓家族传承,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中间进行技艺的传授和修习,过去的手工技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传承和延续的,然而,现在这种家族传承却面临人才缺乏而传承困难的窘境。
一、家族面临传承人才匮乏困境
2008年常州留青竹刻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常州的留青竹刻从业人员总共有几十人,其中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家族传承、家族对社会招收的学徒、留青竹刻爱好者。在这些人员组成中,家族传承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常州有三支家族传承着留青技艺。家族传承对留青技艺的保护与延续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容置疑的,如果没有家族的传承,技艺又如何能延续百年不断而流传至今?然而,从家族成员参与家族的实际人数来看,家族传承正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在非遗的传承中,传承人是非遗传承链中最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道者,他们是精湛技艺的掌握着,是文化遗产“活”的宝典。因此,传承人的数量及质量将直接影响着非遗的生存与发展态势,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就存活在这些杰出传承人的记忆和技艺里,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2]
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传承链就会中断而产生后继无人的现象,如果本来从事非遗的人数就少,再加上下一代接班的人数又在减少,只要每一代传承基因消失5%,过不了几代技艺就会灭绝。留青竹刻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产生的时间也长,对于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来说,耐不住寂寞,看不到近期经济收益,是他们不愿传习非遗的最主要原因。家族作为一个传习所,不仅是技艺传授与交流的地方,也是积蓄人才的蓄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积不到水源,技艺就会干枯衰竭。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校非遗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设置课程内容与编写“留青”教材、参与工作室项目及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
二、职教家族“非遗”人才培养的对策
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而常州留青竹刻是一项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的技艺,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符。传统的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教育形式,在职业学校产生以前,这种以父子相传或师傅带徒弟、“做中学”的学徒制逐渐成为技艺传承的主要形式,成为几千年来手工业发展薪火传承的主要方式[3]。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出台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高职院校中培养非遗传承人,不仅可以解决家族传承人才紧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
(一)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
著名鉴赏家王世襄对留青竹刻的定义为:“留青乃用竹之青筠,留作微微高起之花纹,而以去筠之竹肌为地。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黄,竹肌则年愈久而色愈深。盖利用质地及色泽之差异,分为纹与地也留青刻画本,极饶变化。因青筠可全留、可多留、可少留、可不留。留愈少,竹肌之色愈外泛,故可假全留、多留、少留、不留,而生褪晕,分层次。明晦獾,因景而施,于是变幻诡谲,而色彩纷呈矣。”[4]留青竹刻作为一门小众艺术,并不为诸多人所知悉,在历史上的竹人名字也难见经传,而且历史上的竹刻作品多不署款,留青竹刻也是如此。过去,手工技艺只在家族内部进行传承的保守思想,源于手艺人“安身立命”的本能反应,不立文字,选用“口传心授”,是手艺人出于自身生存考虑而采用的不得已的措施。然而,要“活态”地保护非遗,就得打破原有家族观念,多招收学徒,传承“核心技艺”。所谓核心技艺,学者邱春林说:一项传统工艺的特色有时被材料的独特性所决定,有时被神秘的工艺流程所决定,有时被奇异的风格样式所决定,有时则全凭手艺人高超的技艺、技巧而决定。在材料、工艺、技巧、装饰背后,还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那些能够跨越百年甚至千年而不衰的手工技艺背后,一定有人文价值的支撑,邱春林把这种决定某项手工技艺的特色以及形价值的技艺称为“核心技艺”[5]。留青竹刻的核心技艺包括刀具的磨制及“青筠五色”技法的表现,留青竹刻的刀具市场上没有现成的出售,只能靠艺人自己打磨,不同的刀具表现不同的技法;常州的留青竹刻以写意为主,写意注重竹筠的褪晕处理,画面生动、感染力强,通过到与竹所产生的自然肌理,表现出不同的墨韵。家族成员走进课堂,将核心技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精湛技艺的掌握着,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设置课程内容,编写“留青”教材
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始教学活动。”[6]《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7]然而,留青竹刻至今没有一本教材。最早写关于竹刻书是民国时期竹刻家金西写的《竹刻小言》,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但却是史上第一本竹刻的专著;之后,王世襄又在金西的基础上写了《竹刻艺术》、《竹刻鉴赏》等书,而留青竹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简单介绍了一下,而要传习留青竹刻,必须要有一本专门的教材。教材的编写可以参考家族传承培养人才的固有模式,常州的徐氏竹刻传承人数最多,而且作品的精品数也多,根据徐氏竹刻第三代传承人徐雪草回忆,他上初中二年级时就开始学习留青竹刻了,学习具有固定的套路。首先,学习挑选竹材;其次,学习中国传统书画;再次,学习刀具的磨制与技法的表现;最后,进入自己创作阶段。因此,在高职校应设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如国画线描、国画花鸟、国画山水、国画人物、书法篆刻、刀具磨制、雕刻技法、美术史论等。此外,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很重要的,要成为大师型的传承人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校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承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习与培养,使高职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掌握专业技能,成为传承链中的接力者,以保障家族以及民族技艺的延续。
(三)参与工作室项目,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工作室是家族传承“非遗”的主要场所,常州的几大留青竹刻家族都建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也是一个传习所,是培养后代传承的场所,后代在这里汲取营养,耳濡目染,锻炼技艺,成熟成才。工作室主要做两类作品:一类礼品,一类精品。高职学生可以参与到礼品的制作中去,礼品的制作并不复杂,定价也较低廉,高职学生通过做礼品,一方面可以了解市场需求,一方面可以有经济收入。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展览会,例如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精品展、江苏省文联举办的工艺美术博览会等,博览会除了展示留青竹刻作品外,还有玉雕、陶瓷、刺绣、木雕等,高职学生通过接触其他门类的艺术品,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审美。2015年常州的徐氏竹刻在溧阳南山竹海旁的古松山庄建立了“采竹教育培训基地”,为采竹提供了场地,留青竹刻的选材很重要,因为选材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最终效果。选材以江南地区常见的毛竹为主,一般选用3-5年龄的阴山竹,此类竹子竹青竹簧厚而坚实,所制器物牢固,而且竹青厚也适宜表现多种刀法和画面效果,选3-5年龄的竹子还应以节疤小而平、节距长而竹筒圆、色泽洁净的竹子为佳。竹子砍下后,要随即用山泉水清洗,并且立即放在锅中加明矾煮,新砍的竹子不会马上死,立刻煮熟就是将其纤维素收缩、凝固,如果不及时处理,没死的竹子还在呼吸,进行氧化,而它那时还在消耗营养,竹子的品质就会变差了。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参与和实践活动,能够引导高职学生参与到其中,并从中感受与体验留青竹刻艺术,也增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更趋于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什么呢?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呢?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8]。由此可见,“传”与“承”是多么重要,没有传承又何谈进化?这也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点,就是“口传心授”。如果没有了传承人,传承链就会中断而产生后继无人的现象,因此,要活态地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在家族以外广招弟子,高职校充足的生源能够让家族传承吸纳更多的人才,只有参与的人数多了,才越能够出精品,也就越能够保护和延续好留青竹刻技艺。
参考文献:
[1]孟繁玮.手工养民――吕品田谈“振兴传统工艺”[J].美术观察,2016(4):5-9.
[2]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命名工作手册[Z].2005:11.
[3]唐利群.传统师徒相授与现代学徒制融通的湘绣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79-180.
[4]金西,王世襄.竹刻艺术[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38.
[5]邱春林.守住核心技艺――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7):11-13.
[6]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http:///index.php/styles/item/998―2005.
桑珠老人、扎巴老人和女艺人玉梅等人都在《格萨尔王传》的抢救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桑珠老人说自己可以说唱出76部《格萨尔王传》,不只会18大宗,还会18中宗、18小宗,小片断多得像牦牛毛。扎巴老人从1979年参加格萨尔的演唱录制,到1986年去世,共说唱《格萨尔王传》25部,由大学《格萨尔王传》研究所录音整理,他的说唱本总计近40万诗行,600多万字。而女艺人玉梅说她能说唱《格萨尔王传》的18大宗、18小宗,现在仍在社科院进行着《格萨尔王传》的抢救整理工作。
然而,在世人眼里,这些杰出的成就与他们的奇异身世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艺人们也不断为自己非凡的能力找出种种说辞。扎巴老人说,他原是与格萨尔不同时期的生命,是格萨尔的战马踩死的一只青蛙;而玉梅则说她是格萨尔的人,是继承和传播格萨尔业绩的火种;桑珠则说格萨尔的一员大将时常在保护着他。有的艺人还声称自己能通神,说自己能说《格萨尔王传》是因为某个神附在身上,借自己的嘴说唱的。
一个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的艺人,为什么能背诵十几部,甚至几十部故事,几十万诗行、几百万字?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诗人、作家和学者,能背诵自己的全部著作,更不要说去吟诵别人的几十部著作。说唱艺人们是怎样学会,怎么记忆的呢?真的有“神授”这一说吗?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什么呢?
关于格萨尔说唱艺人的惊人记忆力和演唱能力,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论述:
第一,环境因素
一个艺人学会说唱史诗,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这里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等。概而言之,也就是艺人和史诗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如在上面提到的3位艺人在说唱《格萨尔王传》之前,也是经常置身于格萨尔的故事氛围里。先期有了许多的储备,格萨尔的故事成为他们深入血脉的意识,加上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脑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渲染出一个个人间传奇。
家庭的影响也是个重要因素。《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虽然说没有师承关系,不能父子相传,但家庭的影响却起着重大作用。如玉梅的父亲就是一位著名的说唱艺人,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影响。她17岁时父亲去世了,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父亲不可能一句一句地教,教了也记不住,但从小耳闻目睹,浸染熏陶,影响是很深的。这也是一种传承,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种传承方式。
扎巴老人的亲属中虽然没有艺人,但他的故乡有一些很优秀的艺人。当地群众很喜欢听艺人说唱,而为他开启“智慧之门”的喇嘛,就是《格萨尔王传》故事的热心提倡者。他经常给艺人们以资助和支持,鼓励他们说唱。所有这些,无不给少年扎巴以深刻影响。
在藏北草原,常常能看见许多以格萨尔故事中的场景、人物、器物命名的自然山水,也只有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才能发挥最大的才能。离开了这些条件,其生存就没有源头活水,所以扎巴老人在刚刚开始录制《格萨尔王传》故事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老人只能呆在一间小房子里,身边只有几个态度严肃的工作人员和一台毫无反应、只知不停转动的录音机时,他的情绪怎么也上不来。最初,责任感和新鲜感对老人还有一点激励作用,时间一长,老人就会讲得唇焦口燥、精疲力竭。因为要录制完整的《格萨尔王传》故事,老人要从头讲到尾,而不能专讲几段精彩的,或挑自己特别喜欢的,老人感到非常枯燥和沉闷。女艺人玉梅也认为在拉萨说唱远不如在家乡那么顺口。
第二,遗传基因
与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关于遗传基因、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论述,对于解开艺人记忆之谜、分析这部史诗何以能够从遥远的古代流传至今的原因,很有启发。
弗洛伊德剖析人的内在心理结构,认为人在正常的意识之下,还存在一种潜意识心理,如同海岛之下有一大岛根。
荣格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认为,个人的潜意识有赖于更深的层次――集体无意识,犹如在岛根之下还有一大片海床。
如果参照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来分析《格萨尔王传》的传承关系,那么,历史悠久、远古的藏族文化传统如同一大片海床;在这一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好比一个岛根;那些杰出的说唱艺人就是浮出海面的海岛。他们的产生看似奇特,不可思议,实际上是深深地扎根在坚实的海床之上,让每一个艺人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只要有海床和岛根存在,就会有海岛从海面隆起一样,只要雪域文化这一丰厚的土壤存在,就会不断地造就出杰出的说唱家来吟诵这部不朽的诗篇,这又是必然的。
在荣格的著作中,多次出现“古老的精神残余”、“祖先生活的残余”、“精神遗产”、“先天倾向”等这样的概念,进而提出在人的头脑中存在“遗传原型观念的潜在物”这样一个假设。这种古老的遗传物不仅表现在外部,同时也表现在内部世界,它“来自精神最深层”,是一种“最主观的幽深处的超时间存在”。平时,这种古老的遗传物隐藏在“精神最深处”,一旦遇到某种外界的刺激,就能调动“本能天赋”,唤醒“记忆痕迹”。按照艺人们的说法,就是开启“智慧之门”。
不仅如此,遗传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体具有祖先的遗传基因,这种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某些个体身上得到显现。人类由于遗传基因而引起的个体返祖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像生长有尾巴的婴儿、长角的婴儿、四条腿的婴儿都出现过。人类既然在生理上有这种遗传基因的变异和返祖现象,那么,在智力与记忆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遗传现象,即所谓智力遗传和记忆遗传。记忆是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智力遗传中就包含了记忆遗传的因素。
《格萨尔王传》这部藏族先民创造的古老史诗,在雪域之邦的大文化背景中,通过集体无意识,在藏族人民当中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也是合乎情理的。那么,通过“托梦”等不同形式使《格萨尔王传》这个“古老的遗传物”世代相传,实际上不是“神授”,而是“人授”;这部古老的史诗不是神灵创造的,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不是靠“神的启示”来传承,而是依靠人民群众――尤其是人民群众中最具有艺术天赋和聪明才智的说唱家们来传承的。
第三,非凡的艺术天赋和聪明才智
仅仅有环境条件和遗传基因,或集体无意识的“历史遗传物”,还不能造就优秀的说唱家。一个优秀的说唱家还必须具备内在的因素,自身的素质和品格。一般来讲,他们有非凡的艺术天赋和聪明才智,有很好的感悟力,丰富的想象力。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说唱艺人们具有超常态的记忆力。
一个人要背诵十几部,甚至几十部书,对常人来说是很困难的,甚至不可想象,但对具有超功能记忆的人来说,却是可能的。现代科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有140~150亿个细胞,一个脑细胞的功能相当于一部微型电子计算机。人脑拥有140~150亿部“电子计算机”,可容纳全世界图书馆储藏的7000亿册图书的全部信息量,所以人脑的记忆潜能是非常大的。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脑能力的5%~15%,最多也不过20%左右,尚有80%~95%左右的潜能没有开发。
人脑细胞的发育有个过程,儿童在四五岁时,脑重达800~1000克,十二岁时脑重达1400克,接近成人脑重。换言之,一个人在十二三岁时,就具备了成人的记忆功能。说唱艺人们生活在史诗的文化氛围中,从小受到熏陶和浸染,听大人们讲述远古的神话传说,讲述格萨尔故事,有意无意中记下许多神奇故事。再者,说唱艺人十分强调专一,他们认为一个真正的优秀艺人,除了吟诵《格萨尔王传》,别的什么也不应该想。
说唱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自然会受到熏陶和启示,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常常云游四方,大自然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净化着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胸襟开阔,思想专一,摒弃杂念,因而能够强记博识。加上别的因素的刺激,他们最终成为优秀的说唱艺人,这从科学上讲,也是有根据的,是可能的。归根结底,是人在创造、在传授、在继承这部伟大的史诗,而不是神在创造,神在传授。
第四,神奇的梦――
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一个具有非凡的艺术天赋、超功能记忆的艺人,通过什么样的契机,才能使自己的才华充分显示出来呢?按照藏族传统的说法,要有缘分,然后开启“智慧之门”。他们通过“托梦”,学会了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有了这个“缘分”,然后请上师或喇嘛活佛念经祈祷,开启“智慧之门”。扎巴、桑珠、才让旺堆等说唱艺人,大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从以上这些艺人的实际经历看,请喇嘛活佛念经祈祷,只是个仪式,一种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在这之前,他们实际上已经学会了。而开启了他们的“智慧之门”的是那些神奇的梦。
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总是把梦与神灵、鬼怪和灵魂等相联系,认为他们在给人以预言、暗示,或加害于人。艺人们乃至整个藏族社会过去对梦的理解,也未能超出这个范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梦的认识和研究已纳入科学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