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时间:2024-01-08 14:38: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第1篇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原学;植物病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49-02

一、植物病原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植物病原学是农业院校或综合院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与许多课程具有密切联系。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是该课程的基础。但是,其中除了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是各个院校必开课程外,其他课程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甚至未被设置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作为教师,在授课之前一定要首先了解,学生是否学习过以上课程及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否开设直接影响了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植物病原学课程,同时也是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园艺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课。尤其是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病理学,与植物病原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其他植物病理课程相比,植物病原学课程不是强调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也很少涉及到“病害三角”等内容,而是更多地单从植物病原生物自身角度来展开。可以把植物病原学理解为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线虫与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而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和其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应用与实践部分,放入到其他课程(如普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病理学)中去学习。植物病原学只是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的掌握生物学知识。不应该把植物病原学看成,与普通病理学和农业病理学等课程的平行课程。

二、植物病原学是否单独设课的分析

一些院校已经把植物病原学作为独立课程进行设课,但一些院校并未将它作为单独一门课程进行设课,而是把植物病原学的知识拆解成两部分内容:微生物基础部分与病原学部分。微生物基础放在微生物学(或农业微生物学)中学习,病原学内容放在普通病理学部分学习,或者都一并放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中学习。

植物保护专业几乎都会把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专业必修课。但是是否开设微生物学(或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或者把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否作为必修课,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设置。

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又未开设植物病原学的院校,或者把这两门课程其中一门或者两门都作为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加重了普通病理学的教学难度,要求普通病理学课程的学时数必须加大,这也给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加大的教学内容,使普通病理学很难在一个学期内,全部完成其教学内容。加大学时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往往导致较差的教学质量。例如,一些学生通过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学习,了解了细菌与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症状的不同,但由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课程,却还未能区分真菌与细菌菌落的不同。这显然和课程设置本身不合理有一定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一些院校同时开设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普通植物病理学,但未设置植物学病原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较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学)分担了一部分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但是针对性不强,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量依然庞大,依然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这也是许多院校增设植物病原学课程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学,虽然能介绍到一部分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知识,但是并未包含另外两个植物病原物――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知识。而且,植物病原微生物只是微生物中的一小类,很难在微生物学有限的课时内,学到足够的针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知识。例如微生物中的病毒部分,包含了噬菌体、噬真菌体、动物病毒与植物病毒几个部分,又通常把噬菌体和动物病毒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针对植物病原学部分的植物病毒只是作为一少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这对于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显然不够的。

如果在植物保护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难以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同时设置成必修课程,建议保留的是植物病原学而不是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这样有助于完成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使其成为专业型人才。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学习,或者放入植物病原学中的微生物基础部分进行学习。当然,在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设置成必修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植物病理学知识。

三、植物病原学的培养目标与内容设置

明晰了上述植物病原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设置植物病原学课程的必要性,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制定植物病原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植物病原学的课程目标为:通过植物病原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原微生物(真菌、病毒与细菌)的基础生物学知识,理解植物病原线虫生物学知识,了解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其他植物病理课程打下基础。

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院校,植物病原学中应该抽出足够的学时,介绍微生物学基础,其中重点介绍真菌、病毒与细菌。因为植物保护专业多门课程中涉及到微生物学知识,植物病原学课程应当一定程度上尽量承担传授微生物基础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任务。当然,如果在课程设置时,加开了普通真菌学、植物病毒学或细菌学,那么应当避免在不同课程中,过多的重复讲授相同知识点。

对于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的院校,植物病原学可以将更多的学时,用在以下知识点的讲授:植物病原物的分类与鉴定;致病的特殊细胞结构、生理与生化基础;植物病原生物致病性的遗传基础;以及代表性植物病原生物等。

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设置时,还应当注意把重点放在病原生物自身;当涉及到植物病原物与植物互作部分,要更多的从病原生物这个角度入手介绍。为了避免重复,植物病原物与植物互作部分应当更多的交给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及其他课程去介绍。

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方面,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院校,第一章内容应当首先介绍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当学生有了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储备后,剩下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介绍。第一种,按照植物病原生物逐一介绍。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多个老师进行合作介绍。由于植物病原生物跨了多个生物界级,几个老师根据自身知识背景配合完成,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式。例如,植物线虫学部分,由专门从事线虫学研究的老师传授更好。另外一种安排方式是,将植物病原学知识分为:分类鉴定、特殊细胞结构、致病的生理与生化基础、致病遗传基础、植物病原物的生态、典型植物病原生物等,几个章节;然后,在章节中,再根据不同病原生物进行逐一介绍。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在章节内比较不同病原生物。这种安排,也要求学生有着更加良好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四、植物病原学中的不同植物病原生物

在五个病原生物的介绍中,不应等量设置学时。单从植物病原学角度讲,学时由多至少,应当按照以下的顺序: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病毒、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线虫,最后少量介绍寄生性种子植物。这样,也与不同病原生物造成植物病害数量和引起的经济损失相符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院校加开了其他课程,来专门学习某一种病原生物,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节。例如,一些院校加开了普通真菌学课程或植物病毒学,那么植物病原学部分应当在课程中,适当调整内容安排,将学时更多的应用在未独立设置课程的病原生物上和不同植物病原生物的比较上。另外,一些院校为了突出专业特色与迎合社会需求,可能开设了线虫学,植物病原学部分应当注意避免重复。

五、其他问题

教材的选用方面,微生物基础部分可以参考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植物病毒学等相关书籍;植物病原学部分可以参考《植物病原真菌学》[1]、《植物病原病毒学》[2]、《植物病原细菌学》[3]、《植物病原线虫学》[4],以及其他相关的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书籍。在代表性植物病原物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除了参照病原生物本身的重要性外,应该结合院校的专业特色、地理位置及学生未来去向,选择合适典型病原物进行讲解。另外,在植物病原学具体讲授过程中,应当注意例子的选择和侧重点方面,应当突出“植物病原”与“致病”这两个关键词,包括在植物病原学课程中的微生物基础部分,也应遵从该原则,尽量避免只是简单讲解模式微生物,而忽略了植物病原这个关键词。

六、结语

植物病原学课程,在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植物病原课程的学习,对系统理解与学习植物保护专业中植物病理方向的其他课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植物病原学的特殊性,它的课程内容的设计受到了整个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情况的影响,同时不同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也会影响它的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谢联辉.植物病原病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第2篇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通识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68-02

海洋,占据了地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空间,不仅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洋文化相关知识的传授及普及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海洋生物学”除了有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外,还具有“与时俱进、强化使命担当”的人文特色。苏州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海洋生物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项开设的。

一、背景概况

(一)开设背景

党的“十”提出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014年,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海洋生物学”作为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成功开设代表了我国目前“海洋科学”的时代特征。同时,“海洋生物学”课程又是苏州大学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入门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低碳环保的生态意识,具有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理念,具有恢复、创造碧海蓝天的决心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目标

通识教育的理念,具有基础性和补救性[1]。因此,其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有所区别。“海洋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在理解了生命起源、进化的奥秘后,着眼于海洋的层面,用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来阐释实际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掌握鉴定海洋生物的主要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意识。通过对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态势、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意义的解读,塑造海洋环境保护、和谐生态区域构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启迪环保思维,陶冶社会情操。同时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具有积极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配置及完善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甚至无该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这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2]。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尤显重要。

(一)课程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海洋藻类部分知识点时,适逢大连发生蓝色荧光海滩事件,以此为实例,给同学们介绍了造成蓝色荧光海滩的主要生物夜光虫,作为一种甲藻、此现象的后面所隐藏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赤潮的成因及危害。作为大学生,身上有何责任,能有何作为和担当,并结合广泛存在的雾霾现象,将两者作一对比,把貌似遥远的赤潮和身边的雾霾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又如讲授海洋哺乳动物时,以2015年11月智利337头鲸鱼集体搁浅事例为引子,在讲述生物生态生活习性的同时以鲜活的实例唤起青年学子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强烈意识。

(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由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教授Peter Castro博士和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Michael Huber博士编著,中国海洋大学茅云翔副教授翻译的《海洋生物学》。全文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但全书有部分内容是属于海洋学、海洋地理学的范畴。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突出海洋生物的主体内涵,以海洋中生物的演化顺序为主线,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贯穿于各章节中。例如讲到海洋鱼类时,结合中华鲟已经连续2年没在长江产卵的实例,客观分析葛洲坝的建造、三峡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干扰。讲授赤潮知识点时,从赤潮的起因为切入点讲述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健康的关系。使整个授课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次分明又相辅相成。

(三)注重与专业课的区别

“海洋生物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其与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不同,教学的对象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3]。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的教学以形态结构为主,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以腔肠动物为例,专业课讲授时会讲到水螅体和水母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注重于学生掌握详细的形态特点,介绍较多的专业术语,例如缘膜、芽体、围鞘、垂管、口柄、平衡囊、辐管等等。在分类上会详细介绍纲、目、科、属的各级分类依据,直至种为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各个物种所处的精准分类地位。而作为通识课程,则尽量精简专业术语,只详细介绍了腔肠动物特有的刺细胞;在分类上也只是介绍到纲和目为止,讲课重点放在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例如详细介绍桃花水母,虽然其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但其实名过其实,在全国十三个省、自治区广泛分布。又如授课时重点介绍环保知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详细讲述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因水温升高和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珊瑚礁白化现象,我们该有何作为?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海洋生物学专业课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有很大比重的实验课教学。而海洋生物学通识课全部是理论课,这就要求教师对在没有海洋生物实物的前提下,如何将课上得生动有趣进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摒弃了期末一卷定乾坤的单一化考核方式,采用了过程化考核模式,并增加了课堂讨论、辩论,科研小论文等方式。同时,构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授课时,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主动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海洋生物学的形态和分类内容难免会显得枯燥和乏味,并且记忆点很多。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海洋生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想象并帮助记忆。例如在讲解水华现象时,开启讨论启发学生想象,了解引起水华的海洋生物及其形成原因,从而增强个人环保意识,让学生增强关怀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使用理论―实践―问题讨论的模式,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海洋生物学问题或现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案例或现象来追溯和研讨相关知识点。大大促进了学生将海洋生物学的理论与生产或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授课进程中,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新近发生的与海洋有关的事件、新闻引入课堂上来讨论,教师适时做出评论。例如印度洋海啸事件、太湖的蓝藻事件、食用织纹螺的中毒事件等等,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在海洋性灾难来临之前提高逃生意识和判断力,同时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系统观,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责任塑造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专业层次的差异,以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降低学习专业理论的门槛。PPT中集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彩色图谱,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并顺利学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宽容度。

四、“海洋生物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之处

本课程开设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生出勤率高。首先选课人数众多,可见课程的名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学生出勤率高。二是通过课程的讲授,很多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并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准备今后从事海洋药物方面的相关研究。在这里本课程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三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有的学生说,课程的学习让我有了一种对海洋生物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情怀,正是一个医生所需要的品质。四是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多学生表示今后的生活中,要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海洋,做好宣传,与海洋和平共处,向过度的捕捞行为说不,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不仅热爱这门课,而且课程的讲授对他们的认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已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峻,把保护海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无疑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有的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科研方向,因此,在这里,通识课程又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无疑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有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具有了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人文情怀,能通过通识课程的授课而培养起来,无疑又是该课程开设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6-37.

第3篇

随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兴起,涌现出了一批竞赛特长的学生,学科辅导教师也在着力研究和培养这样的特长学生。自我国开展中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学生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摘金夺银,成绩辉煌。生物学奥林匹克活动吸引了许多中学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学,有志于发展生物学。特别在高考取消生物学科,生物教学步入低谷的时候,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养了一批生物学科特长生,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发展。面对21世纪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生物学特长生如果仅限于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摘取奖牌的学生,特长生的意义就显得过于狭隘,就会使生物学科的素质教育发生偏差。因此对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加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 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随着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及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取得,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也在逐步得到强化,牢牢地限定在生物学竞赛这一活动上面。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也就是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见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很大,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21世纪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知识将应用于21世纪的方方面面,各种生物学人才在21世纪将发挥各自的巨大作用,创造出较多的成果。如果仅把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作为生物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远远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培养的生物学特长生,应当是能够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能够在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 可以看到,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应当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从而使生物学特长生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生命科学事业,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积极参加生物学科技活动,具备一定能力,并有突出表现,这应当就是中学生物学特长生。

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培养

在中学生物学特长生培养方面,弄清生物学知识的涉及范围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我们搞清楚生物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方向。?

1.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中学生物学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学。实施新教材后,初中教材统编为生物,分为第一册(上)、第一册(下)和第二册3册。中学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演化、遗传和变异、生态等方面。这些生物学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基本途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数量和质量。丰富的课堂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场面能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持之以恒,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由一时的兴趣转化为志趣,从而树立从事生物学事业的远大理想。这些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并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2.选修课是发展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重要阵地 教师应结合生物科技发展的状况及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不断地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事例,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知识视野。要努力使学生看到生物学发展的前景,看到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学生通过参加选修课的学习,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初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辅导学习,自学能力、实验技能、心理素质大为提高。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表现更为突出,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比较强,能成为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好苗子,再通过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21世纪的生物科技后备人才。

??3.活动课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又一重要阵地?生物学活动课的开设要注意体现全面性、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联系有关部门,结合当前实际,寻找存在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课的开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的生物学技能,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及实验中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取得课题研究项目的成果,得到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通过活动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制作研究,通过创造技能学习,研制一些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活动。这样,使学生产生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创造的萌芽。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全面的,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不屈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之具有生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生物科学价值观。?

4.劳动技术教育课是发展学生生物学特长的又一领地?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内容涉及多门学科,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内容;况且,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广泛。生物学既是实验科学,又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开设生物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栽花种树、草木管理、动物饲养等都涉及普通的生物学应用知识。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组织培养、菌种制作、无土栽培等实验室生物技术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大大促进了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生物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加快了,生物学科的实验、实践性日益突出。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生物学劳动技术教育培训,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课进行一些操作、实践,掌握生物学劳动技术,能够积极进行技术管理活动,逐步培养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树立科学技术立国的基本观念。

总之,生物学特长生的培养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地制宜,面向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这是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教学生物学常识实验

在初中开设的各门学科中,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的优越性,将课堂教学与日常实践活动中生物教学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然而,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常识应用到生物学教学当中呢?我开展了此项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中、实验课中和课外实践中三大方面,以下逐一展开分析。

1.在课堂中利用生物学常识引导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化的日新月异,生物学知识的更新速度飞快,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这也就要求生物学教师掌握最新的生物学发展动态,必须时刻给自己注入新的知识、新的能量来应对生物科学的发展。教师在准备新课之前,应根据课堂内容搜集并整理与本节课相关的常识和资料。教师可以用引用故事、常识、当前热点和实事内容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并为学生进一步思考奠定基础。

1.1借助故事导课,用绘声绘色的语言铺陈渲染,既寓意深刻,又幽默轻松,能使学生精神焕发,兴趣昂然,求知欲冲动。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需要搜集大量的生物学故事的素材,可以借助当时比较流行的青少年图书系列剧的小常识,也可以引用动画片和动物世界等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为材料,进一步加以整理。例如在学习动物具有保护自身的机制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动物世界中《变色避敌的枯叶蝶》,讲述枯叶蝶不但在体形上模拟周围环境,而且体色尽可能地和环境保持一致,让天敌真假难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1.2利用生活中的常识和现象为铺垫,解释课堂中涉及的知识的疑点和难点。由于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因此要求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工作,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产生研究课题。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吃海鲜的时候不可以吃水果?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课程内容。再如:我们家中的水族箱里的灯光是否长时间开着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灯光不能长期打开呢?会使鱼的什么结构产生不适反应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1.3通过当前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叙述当前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发展规划或者治理策略,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全局性。例如,我们在提及或者讲解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内容时,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提出学生所观察到的关于生态破坏的事例,并将各种环境破坏情况分门别类,进一步针对各种生境破坏情况提出解决的方案。这于无形中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在实践中渗透生物学知识

生物学教学的实践过程可以通过两个主要方面实现,即实验课辅助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要学的教学内容,将课本中抽象的知识点在实际操作和现实生活中得以体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更有效和直观地学习,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意义教学。

2.1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实验和实验设计组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并利用实验中的科学史渗透科学精神教育。实验教学包括教师演示实验部分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部分。其中,教师演示实验通常属于实验材料比较稀缺或操作的难度较大的实验。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另外,教师应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部分,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这不仅能使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实验的能力。实验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2.2不可忽视课外实践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拓宽各种学习渠道,使学习和实践有效结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项有意义的户外活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动、植物园的参观或者野外郊游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教师结合活动渗透一些生物学知识,能使学生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正确认识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拓展知识面,实现寓教于乐,有效地避免空洞的说教。另外,教师让学生与大自然深入接触和了解,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等内容,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无形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鲁桂莲.初中生物学课的导入.生物学教学,2009,VOL34,(1):28-29.

[2]季凯宁.谈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物学教学,2009,VOL34,(1):25-26;

第5篇

现行高中新课标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内容的编排、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衔接,都体现了出了很大的创新和提高。新编教材不但增加了大量有现代气息、内容多样的插图,增加了生物教材的趣味性,还在主体知识之间穿插了“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阅读板块。这些内容虽然不一定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其丰富性、多样性与趣味性,都为生物教科书和生物学习增加了一抹清新之风。同时,也表现出了生物学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发展学科育人功能的显著特征,即在注重生物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发展生物思维能力,提高生物素质。那么,如何利用新课标教材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呢?该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1 发挥教材编排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材的每一张开头都有配有说明的插图:文字既有生物学科的严谨,又有有诗一般的韵味,改变了生物教材刻板的特点;插图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却更富有审美情趣。它具有导入新课的功能,以此为知识背景或实际问题引入该章主要学习内容,或以它为背景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生物概念,或带着由实际问题抽象出生物概念,或给学生说明生物概念是从我们生活中逐步抽象出来,并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进一步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的事实,使得原本严谨、刻板的生物学习变得富有活泼而富有生机。教材中还有“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了解与阅读板块。这些板块的内容丰富生动,符合高中生学习的需要,不但实现了生物相关知识的拓展,开阔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还加强了生物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生物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特点,而且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教的故事、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来激发学生树立学好生物、献身科学的人生理想。

2 利用教材环环相扣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每个章节内部学习内容的设计环环相扣:每一节开头都会图文并茂地提出“问题讨论”,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探究(起到激趣作用);然后以“本节聚焦”的形式设计数个(2~3)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本节主要学习内容的思考(提纲挈领的作用),突出学习要点;然后是“实验”(“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等)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和生物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发展);之后课后“练习”题目设计;每章结束有“本章小结”,概括本章学习重点,已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训练、巩固和检测。

教材编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提高教学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编排优势,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发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操作实践和科学思辨能力,让学生由传统的通过听讲获取知识,转变为通过与课本对话、与周围人互动(包括教师)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和创新精神。

3 结合教材的新特点,突出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生物知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生物技术如任何一项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需要知识的拥有者具有高尚的节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德育教育的进行,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翻开高中生物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选择了古今中外无数生物学家及生物工作者不畏艰辛,努力探索的事例。正是这些前人的刻苦追求、不懈努力,才形成和发展了“生物”这门科学。研读它的历史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心灵上受到熏陶,精神上得到享受,有助于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材中还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小知识与思考题,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懂得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教材的绪论部分对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新陈代谢中介绍了斯巴兰让尼的发现;教材中让学生思考臭氧层的破坏对植物和人体有什么危害?如何保护臭氧层?等等。

4 从阅读板块入手,推动生物学习的拓展

第6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 教学改革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随着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广泛重视,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环保领域的不断渗透,微生物在环境污染和监测方面已凸显出它的巨大作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急需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微生物知识的人才,不仅熟知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染物的原理,而且能够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与时俱进地解决环境问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这就对环境微生物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是内容琐碎繁杂,感性认识差,需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对课程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兴趣逐渐降低,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体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验;在教学方法上,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在考试方法上,单一化,多采用笔试,影响了学生能力全面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是摆在我们每个《环境微生物学》教师面前必须面对的问题[1]。

1.突出《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特色与重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体现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增加“医院环境”内容,以适合医学院校内环境类专业学生使用。医院环境问题是非医学院校的环境专业的弱项,医学院校办环境专业可以充分发挥医学特色,结合“环境微生物学”特点解决医院环境问题,使医学和环境科学很好地交叉;同时,可以增加学校新专业特色和增加学生就业渠道。《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增加“医学环境微生物治理”、“耐药性菌株”等相关主题。编写相关的讲义,内容增加:①医院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②抗辐射和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③细菌耐药性对医院废水的生物治理的影响;④将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课堂讲授内容相联系,应用到课堂教学。例如在讲病毒繁殖过程时,除了讲解教材中所列举的大肠杆菌T4繁殖过程外,同时补充讲解SARS、AIDS及H1N1病毒的结构,繁殖过程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应如何防范该类致病性病毒。将这些例子以科普形式介绍给学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2]。

《环境微生物学》与很多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生物化学、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这些课程在授课时间安排上有前有后,如何避免与先上的课程某些内容重复,又为后续课程留有余地,突出本学科的特有内容,这就需要优化理论授课内容,确定一些不属于本门课程的必要内容,在讲授中少讲或不讲;同时,要注意经常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师相互交流,倾听学生的反映,对涉及到前面课程已学过的内容,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仅作重点提示,让学生提前预习回顾,上课时以重点提问的形式,完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对平行授课的课程内容,则与授课教师相互商定,力求使课程之间在内容授课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重复讲授[3]。如:“微生物的营养”一章中的微生物细胞成分,在生物学、生物化学的课程中作了详细介绍,我们只是要求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本课程不必讲授;在能量代谢中,生物化学课程详述了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本课程只讲丙酮酸以后的几个不同发酵途径,如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丁酸发酵、柠檬酸发酵、醋酸发酵等,以及不同菌群特殊的电子传递途径及其呼吸类型;“微生物遗传”一章,重点讲述“微生物菌种选育”,避免与遗传学重复。

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环境微生物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4]。在教学计划中要保证40%的实践教学时间,更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性”,即以学生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实验的兴趣[5]。针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增开新的探索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以增强教学实验的趣味性和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突出实验的应用性和技能性,对原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和研究,经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1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对象需要活的、新鲜材料,因此大部分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材料都要提前一定时间做准备。由于学生实验时间有限,过去这些实验材料多半都是由实验教师准备[6]。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把有些实验材料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如培养基配制、细菌培养,使学生较为完整地进行微生物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2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不同于综合院校,在《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内容要适当增加医学背景知识,体现学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实验内容上拟增加“医学环境微生物的监测”和“医院环境污染物生物治理”。

以往我们的实验内容大都是为了加深对《环境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对各类微生物的感性认识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各个实验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全部的实验材料都是由教师预备的,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做完就忘。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与验证性相结合,增加了系统性和学生的动手机会[7]。例如“从土壤中分离并初步鉴定芽胞杆菌”的设计性题目,就是把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纯种分离与接种技术、细菌的形态观察、细菌的特殊染色法、细菌大小测定与计数、细菌生理生化实验等,几个独立的实验内容有机组合在一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又为他们今后从事微生物工作或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2.3增加实践结合实际的实验内容。将过去的一些传统型实验融入新的综合实验中,让实验教学紧跟科学技术的前列,让学生尽快地接触到当今的先进技术,很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实验探索的主动参与。如在做“发酵酸奶的制作”实验时,我们就设计了用奶粉和购买的酸奶作为菌株自己发酵酸奶。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使实验教学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2.4实验考核。实验课结束时,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20%,实验课程的考核分两部分:(1)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到课情况、实验完成后实验室的整洁卫生、预习考察、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六项。(2)实验设计考核:实验项目、实验原理、步骤、实验分析共四项。这部分考核是我们针对本专业的特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新增加的改革性环节,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以书面形式完成。在实验课结束后一周内交回教师评阅。考核内容包括接种和制片技术、显微镜技术、微生物培养和分离技术、微生物计数方法、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技术等,教师对这些内容编号,让学生抽签进行单人考核。考核形式以动手操作为主,口试为辅。口试内容包括实验原理、试剂的用途、注意事项、结果分析等。通过考核,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实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1课堂教学的改进。教师要改革灌输式、填鸭式和满堂灌等过于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要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但是微生物学与数理化等学科不同,是以描述为主的学科,不能以公式进行推导,也无法把所有的内容都用于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教师还是忙于讲授、板书,学生还是忙于记笔记。如果碰到一些概念,教师还得写到黑板上或慢慢地念几遍,学生才能完整地记下来。如何改变这种教与学的弊病呢?我们认为,除了课本以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本教学提纲,教学提纲记有教师要板书、要讲述的主要内容与一些思考题。学生有了提纲后不必忙于记笔记,教师的讲课速度可以加快,每堂课所讲的内容也比以前大大增加。而且学生从忙于记笔记当中解放出来后,就有时间进行思考,进而提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提倡形象化教学。由于微生物体型微小、结构简单,学生对它们的认识远不如动物和植物,这使得《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形象教学。形象教学对增强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进行直观教学(微生物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形象教学单靠幻灯和投影是不够的,必须开发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如菌体形态与生存环境的模型,菌体结构分部演示,代谢途径、作用机理演示说明,等等[3]。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讲课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3多媒体课程资料的获取和多媒体资料库的建立。《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常涉及一些抽象的、描述性的内容,按传统的口头讲述加板书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不易直观理解和接受,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学生听过之后很难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避免以上弊端,教师在课前做好讲授的课件,把课程要点、难点、思路、授课过程设计好。通过收集、整理、制作获取大量课程相关的图片,参考国内外一些优秀教材的多媒体内容,通过阅读、整理归纳,不断提高和创新改进,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结构简明、重点突出、内容先进、形象化、具体化的多媒体脚本。目的是把优真和动感的画面及清晰的、环环相扣的图表和文本,展示给学生,使课程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建立一个《环境微生物学》教学的多媒体库。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实验仪器、课本、教材、实物等各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起来,使抽象的微生物知识和某些抽象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特别是某些描述微生物形态的图片,清晰度很高,视频效果好,甚至比在实验室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效果要形象逼真得多,使课堂教学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讲课效率。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听得明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它涉及到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专业的设置和仪器设备的更新,以及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社会对人才越来越注重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必须按照这一要求,不断寻找适合的内容,培养出综合型、设计型、高素质的人才,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这不仅需要教师精力和时间的投入,学生的积极响应,而且需要教与学环境条件的改善,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支持。教改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时代的发展不断对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我们深感责任的重大。

参考文献:

[1]周群英,高廷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姚晓华.多媒体在环境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0):36-37.

[3]秦华明.环境微生物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认识和体会[J].中山大学学报,2006,26,(6):220-222.

[4]朱长俊,许平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导语设计艺术[J].嘉兴学院学报,2007,19,(3):57-59.

[5]王振艳,刘国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3):62-63.

[6]魏明宝,魏丽芳,郑先君.关于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改研究,2008,18,(3):14-15.

第7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非生物类专业;通才教育;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1-02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发展极为迅速,不仅学科门类多,知识更新快,而且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是一门辐射和结合能力非常强的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是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推进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情况

生物通识教育课程不但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为今后的跨学科学习、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科学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物学课程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很多学校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高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生命物学课程是可行的,学生普遍对生命科学课程求知欲望高,学习热情大[1,2]。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对非生物类专业开设了生物学素质教育课程。美国是最早在非生物学专业中开设生物学课程的国家之一,哈佛大学对全校理科开设的25门自然科学公选课中,生物学基础课有10门,占40%,包括《进化生物学》《生命史》《人类有机体》《分子生物学与生命结构》《从DNA到大脑》《生殖生物学》《人类适应能力生理学》等,而美国其他大学和欧洲许多大学开设生物学课程的比重与哈佛大学基本相同[3]。在国内,很多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及农业院校等高校也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或数门生物学课程,这些课程设置丰富,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受到理、工、文科学生极大的欢迎。根据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的了解,很多学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生命科学导论》《生态学》《生物技术概论》《生物伦理学》《人类遗传学》《疾病与健康》《环境保护》《基因工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生物学课程。我们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根据非生物类专业不同学科的需要和不同的知识基础,也开设了不同层次水平的生物学选修课程,既有《生命科学导论》《植物组织培养》《人体常见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等通识性生物学教育课程,又有侧重提高身心素质的生物学教育课程,如《人类遗传学》《食品与营养》《插花艺术》等,同时还开设了适合交叉学科特殊需要的课程,如《生物伦理学》《神经生物学》等,这些生物学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经常有学生选不上课的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充分体现学校非生物类专业生物教学的特色,制订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非生物专业学生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主要领域、发展趋势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和身心健康意识。

二、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教学需关注的问题

1.根据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开设的生物学课程具有教学对象多、课程内容广、课时有限等特点,因此教学目标是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命科学的新成果、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培养高素质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在我们学校,选修生物学课程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生物学知识的需求也不同,非生物类各个专业一起上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理工类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基础较好,教学内容应侧重学科交叉意识的培养,重点介绍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的前沿知识,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文史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较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人类自身,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身心素质。艺体类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更差,教学内容应侧重生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使学生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和谐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美,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观察更加细致、动作更加规范、演唱更有感情[4]。

2.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生命科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自然学科,有些内容仅通过课堂介绍,学生会感觉枯燥,且不容易理解,而实践课程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走出课堂有利于加深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对生命科学世界的了解[5]。比如在讲到郁郁葱葱的植物世界时,让学生到校园内认真观察自己所能看到的植物,总结植物的形态、特征、作用及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再发现”知识中得到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6]。或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馆、生物园地等基地,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教学实践活动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生物学实验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选课的学生中,60%以上的学生希望能动手做实验。但是,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未接触过实验,且选课的学生较多,一般在200人左右。这些问题给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生命科学实验课的开设带来了不便,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实践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总之,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了普及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学类课程作为非生物类专业学生的生物通识教育课程正在很多高校开设。但是,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对象量大面广、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如何使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日趋完善,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生物学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改革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万海.高师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72-74.

[2]朱振元.现代生物学导论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7,(2):56-57.

[3]黄诗笺,寿天德,田清涞,等.非生物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改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0,(2):41-44.

[4]王玉芳.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0-21.

[5]向波,龙德清,王锋尖.关于我校《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67-68.

[6]张春.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63-65.

第8篇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情境教学必须生活化

对初中生而言,生物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在以往的学习中基本从未接触过。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快接受这门新的学科,加入到接受新知识的体验中,教师就要从学生最熟悉的平时的日常生活来导入,生物教学就应该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

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课程上应用,是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创设与平时生活环境、学生的知识背景有很大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生物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会因为对日常生活的熟悉和了解而顺其自然的对生物课程兴趣倍增。在情境教学生活化之后,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学习、猜测和与师生们的交流、反馈等进程逐步体验到生物学知识是如何产生、逐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进而积极地对待生物学科学习与学习中的情境教学生活化体验。

例如,教师向学生教授“生物变异”这一课程前,教师可以用学生们平常最熟悉的语言引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像这种在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其实在生物学中是生物界最常见的遗传定律,也是学生们学习生物的一般内容。不过,平时的生活中,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两个皮肤很白的父母,生的小孩子皮肤却很黑,这种现象是生物学中称为基因变异的现象。通过教师把平时生活中的实例在课堂上引入,轻松教学,这样能吸引学生对生物学科的专注力,也能让学生领会和理解所教授的课程。在并不复杂也不难理解的课堂氛围里,首先是让学生的思考方式得到了相应的启发,其次,也激发了学生对以前生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加深了解的心情。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希望学生了解到现在所学的知识是跟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这有助于学生去自我探索在平时生活中各种自然界生物的奥秘,从而知道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在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实践中,应该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理解生物知识,这要求教师积极发现、挖掘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生物问题,将其放在生物课堂上,使教学内容和日常所见合理地融合在一起。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不但可以亲身感受、经历、领悟生物教学的内容,也会有最贴近生活的情感体验,才会将日常所见与生物学联系在一起。这样才会使学生明白生物知识会让自己增加对自然界的了解,进而懂得怎样爱护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例如,在夏天的时候,人们通常都喜欢在阴凉的地方休息,但是在树荫下乘凉要比在屋檐下凉快得多。其原因也可以用生物学所学的知识来解答。因为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本身因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水分在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很多热量,所以大树的周围会变得很凉快。像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对植物光合作用最好的证明。

三、初中生物教学的作业与练习必须生活化

在给学生的作业和练习中,也应该挑选生活化的题目。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的过程,就是生物课程的亲身实践过程。让学生们从无穷无尽的书面作业中解脱出来,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合理的实践。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自己动手能力和独立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这些培养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练习时,要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都是要应用到实际当中的。当他们自己体会到所学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有很多用处的,并且能解决很多问题,那种自豪感将会油然而生,这也是学生学到知识的最大益处和享受。

例如,教师给出“环境的污染对各类生物有哪些影响”的题目作为练习让学生完成。学生在完成这个练习中,将会进行实际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污染现象、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所在,然后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让学生分为许多小组,给各个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确定各个小组应该研究的项目。如,“噪声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最后把各个小组的研究结果全部集合到一起,进行交流和评价,最终综合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这期间,学生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分析力和团结协作精神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培养。

第9篇

一、认知引导

生物学创新教育尤其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炬,让它燃烧。学生应该是能发光的灯,而不是存储燃料的瓶。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很迷茫:学什么,怎么学,无所适从。况且,生物学科本身内容繁杂,既有动物、植物,又有人体、卫生健康,更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古生物学等,生物学教师不可能一一讲授,应该导学生认知有关知识,教授学习方法,培养生物学习能力。我们可以以课本内容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知,举一反三,“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应该以本为本,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和理念创新。一旦引导上了轨道,我们就应该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自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二、个体疏导

生物创新教育是承认学生个别差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生物学教师应该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学生不可能什么学科都学好,不可能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或长于强记,或长于博学,或长于推理,这是正常现象:人的获知途径,通常有很大差别。城乡学生的知识接触面存在很大差别,但每个学生都有特殊的天赋和潜能,教育应当成为“扬长”的教育。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发展潜质,这是教育智慧中极为重要的。生物学教师要从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又允许某些方面暂时落后。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承认差异,扬长避短,人人都会展现出独特才华。

三、情景诱导

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当人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发。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而言,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渊博更重要。如学习“环境保护”时,教师可以用强烈的情感语言创设情境,介绍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介绍我市的红树林保护区。转而提问:你们应该参加什么活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信息,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养鸟、灭鼠、保护益鸟:有的学生说:去动物园认养动物;有的学生说:参加校园绿化,在阳台或庭院里养花种草。教授生物学中的植物、动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身临其境”,领略景的美妙,感悟情的澎湃。现代信息技术为情境诱导教学提供了一定条件,可以使生物学教学摆脱时空限制,人类过去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宇宙宏观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复杂都可以直接再现。生物学教师可以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还可以创设虚拟化的生活、生产情境,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以物态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操作辅导

把教师的感觉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体验。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只有经过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信息和常识,但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加强实验探索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更能促进学生领会实验设计思想,学会用实验验证规律,领会探索生物学规律的方法。从书本知识的辐射延伸到现实生活的体验挖掘,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辅导和学生的努力实践。其实,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完成适合自己水平和自己生活的作业,而那些贴近生活、重在实践行动的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效果不错。让学生及时发现社会需要与所学知识的直接联系,自然感受到今天在学校学习就是为未来服务社会做准备。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生活世界,体验生活,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生受益无穷的财富。

五、监控指导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细胞;思考与讨论

必修一模块的第一章《走近细胞》的引言中就说:“悠悠300余年,关于细胞的研究硕果累累;近50年来更进入了分子水平,老树又绽新花。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或将要走进我们的生活:“植物细胞在培养瓶中悄然长成幼苗;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诞生了克隆动物;不同生物细胞间DNA的转移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及其产品;病危的生命期盼着干细胞移植的救助……让我们再次走近细胞,更深入地探索它的奥秘。”这些话,并不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宣示了一个指导思想: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为现实生活服务。

生物必修一教材中每一节都有创设学习情境的“问题探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第一章第1节开头的问题探讨,就选择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学生都熟悉且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例。这一类问题选取了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而从心里接受、喜欢学习高中生物学。

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和“思考与讨论”,是各节中常出现的专栏,其中列出了一些富有思考价值、探究意义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例如,第一章第1节的资料分析中,五个问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尤其是问题二和问题四。在问题二中,涉及“子女和父母之间,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的内容。让学生能了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父亲产生的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发育成胎儿。在问题四中,涉及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内容。资料分析的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法,学生学习起来会非常生动。

在教材中设有“旁栏思考题”这一栏目,问题都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有些问题将课本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了。例如,第二章第5节的旁栏思考题,探讨了缺碘对儿童智力的影响。通过有关数据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几乎所有地区,包括以前认为的非病区,实际上都是缺碘地区,因此需要补碘的范围已扩大到全国(高碘地区除外)。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基本国情。

在教材每一节后都有练习,其中有一部分“拓展题”有一定难度,既有思维拓展,也有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第二章第5节的拓展题,涉及生理盐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输液的经历,这一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教材的每个章节之后都有自我检测,其中的“知识迁移”“思维拓展”有很多联系生活的内容。例如,第三章的知识迁移,提到肉类的烹饪与细胞的溶酶体有关。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膜破裂,各种水解酶释放出来,分解细胞中的蛋白质等物质,这时的畜、禽肉烹饪后更鲜嫩。第五章的知识迁移,探讨了松土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将农业生产与本章所学的细胞呼吸联系在一起。这些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释一些生产生活现象,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材中贯彻STS的“科学・技术・社会”,如,第五章第1节的“酶为生活添姿彩”,以图片和文字直接介绍了酶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拓展职业视野的“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如,第六章介绍的检验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有关职业的描述、就业、主要任务、学历要求、须具备的素质和职业乐趣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提高人生规划能力。“科学前沿”介绍了有关科学研究的成果和进展,有利于高中生了解科学发展的需要。在许多章节中都有“与生活的联系”或“与社会的联系”,学生可以直接了解相关的内容,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上述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第11篇

在讲授“生物变异”这一堂课时,利用我们学生所熟知的俗语来导入的。常言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种在生活中的俗话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现象,其实是自然界最普遍的遗传现象。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会出现一对皮肤很白的夫妇,却生了一个皮肤很黑的孩子,这是生物学中会学到的基因变异现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展开教学,既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接受所学习的内容。在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一方面是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另一方面是激发了学生探究生命的好奇心。

一、将日常生活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可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生活中的生物奥秘,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生物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是应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生物知识,这就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生物问题,然后将其呈现在课堂上,将生物知识巧妙的融入在生活化问题的讲解上。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让自己对大自然更加的了解,从而也更懂得保护大自然。而也正是由于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学生可以亲身感受、亲身经历、亲身感悟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而形成自身很直接的情感体验,也更懂得将生活中的知识与生物课本联系起来。

比如说,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在荫处乘凉。但是在大树的树荫下乘凉却比在房屋下躲太阳显得凉爽得多。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可以用生物知识来解释的。这是因为植物会进行蒸腾作用,植物本身蒸腾出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热量,也就是带走了大树周围的热量,所以会显得凉爽得多。这种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对植物蒸腾作用最好的证明。

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由浅入深,将复杂难懂的生物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联系起来,打消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也能更加有效率。这种变繁为简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知识是有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很多现象和解决很多问题,有利于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

二、作业与练习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和练习等任务时,也应该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 其实是生物课程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真正的投入到日常生活中,理性实践,并不是片面为了追求所谓的分数和升学率,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开发和锻炼。教师在布置练习时,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当学生亲身体验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是有用的,是能解决问题的,那种喜悦感是无可取代的,也是学生所享受的。

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诸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课题当作练习让学生课后完成。学生在完成这个题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家的周围或者是学校周围的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因素。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确定各个小组具体的研究项目。比如有的小组研究的是“噪声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的小组则是“水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最后学生将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汇总,进行交流、评议与质询,形成一份完成的研究报告,并可以提供给有关环保部分作为环境治理的参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立思考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都得到培养。

三、最后总结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一、凸显生物特色,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把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到课堂中展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多进行生物实验,让学生通地自己动手,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比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时,学生对细胞非常好奇,但又不知道怎样观察,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告诉学生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但是在观察细胞之前,需要把材料进行处理做到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进而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制作临时装片,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临时装片制作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就不会再感到无从下手。在实验过程当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指导,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地习惯。

二、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进行德育思想渗透。

生物新课程标准确立“人与生物圈”的课程体系,突出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在生物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爱护环境、爱护身边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不但要向自然索取,还要回馈环境。培养学生博爱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环保观念,养成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形成博爱宽容的完善人格。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学生是灵动的,要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个人见解的机会,教师加以启发引导,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生物课的前提,更是德育渗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开始,常有疑问,才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

三、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认识到初中生物的重要性后,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生物n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为以后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1.依“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它规定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大体方向以及学习生物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及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知识。大纲规定,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师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结论,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思路明晰,训练步骤高效,这才是较完美的课堂教学。当今的生物学教学已经渐渐超越了限于知识传授的结论式模式,而转向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有效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知识发生,亲历问题研究,总结相应知识,在“做科学”的过程中优化获得未知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使学生在生物学习时自如运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深入地探索生物的奥妙。

3.加强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大自然。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生物知识,许多生物学现象和生物学原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教学能渗透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的某些领域、某些角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场所都是学习和运用生物学的天地。将教学内容适当延伸,就可同生活实际直接挂钩,对生活行为起指导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加强生物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然后再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指导实践,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生物的真正目的。

四、以尊重学生为基础,进行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