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4:3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生态环境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
2.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3.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环境情景剧的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与环境情景剧相关的道具。
课时建议: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每天,我们都要做出许多决定,例如早餐吃什么,上学穿什么,几点开始锻炼等等。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和行为正影响着大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行为是怎样影响大环境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环境情景剧
1.提出任务:教材P58有4个情景,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将本组的决定或采取的行动表演出来。
学生阅读资料,探讨角色分配。
2.表演。
3.讨论:从情景剧中我们须得到哪些启示?
4.交流: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今后再作决定或采取行动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向人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提建议并交流。
5.阅读科学在线。
讨论: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小行为大环境
行为影响环境:
(1)节约用水,使水不受到污染。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补偿 政策建议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先后开始征收矿产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尽管国家将补偿费用于治理和恢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但在政策设计上却没有考虑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问题。因此,研究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于矿区、区域乃至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生态恢复和重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框架
矿山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是:借鉴国外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明确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主体、责任和界限,将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分为旧账(历史已造成的破坏或称之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新账(新造成的破坏)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企业对破坏的生态有两种补偿形式:现金补偿和修复治理。现金补偿是煤炭开采造成的直接损害如:地上附着物损害、人员安置、耕地占用等容易明确受害人的,直接给予现金补偿;修复补偿主要指开采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将开采破坏环境恢复治理到原有生态系统的目标,其中又包括企业直接修复补偿和政府组织大型工程治理两种补偿方式。
因此,矿山生态环境补偿涉及到两部分内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或称备用金)”。“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 由地方环境或国土部门征收后上交国家,建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企业上交国家或在银行建立企业生态修复账户、政府监管使用。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由政府通过建立“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基金”(简称“恢复基金”)来实现。“恢复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支出、向正在生产矿山企业征收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补偿费、捐赠、捐款项等。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应以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本为依据确定。在目前条件下,生态补偿依据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损失的修复治理成本作为标准是合理的,它不仅可以达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也可以保护受损者的基本利益和符合补偿者的承受能力,具有可操作性。生态补偿机制设计框架见表1。
二、实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处理好生态补偿的几个重要关系
1、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政府主要是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导向、法规基础和一定的财力支持,同时引导建立全国性和一些区域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地方政府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和责任主体,负责建立本辖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配合中央政府实施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生态补偿。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和市场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就目前我国生态保护和市场发育的实际情况而言,政府在建立生态补偿中的作用是主要的,政府不仅要制定生态补偿的政策、法规,引导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同时还需支付大尺度的生态补偿。只有在一些主客体十分明确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3、生态补偿与扶贫的关系
生态补偿不能混同于扶贫。生态补偿主要目的不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如果将生态补偿与扶贫混淆在一起,将可能产生生态破坏的负面效应。应当建立生态保护重点地区与受益地区之间的协作与联动机制,引导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支持。
4、“造血”补偿与“输血”补偿的关系
努力创造“造血”补偿的条件,将补偿转化为地方生态保护或提升地方发展能力的项目,而“输血”型的补偿应尽量落实到基层农牧民手中。
5、新账与旧账的关系
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优先序应该是先解决新账问题,只有控制住了新账的增长,才能解决旧账的问题。新账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和企业,而旧账则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支持。
(二)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行多渠道融资
1、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最容易实施的手段。建议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增加生态环境影响因子权重,增加对生态脆弱和生态保护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平等的公共服务原则,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2、加强地方政府对生态补偿的支持与合作
地方政府除了负责辖区内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之外,在一些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生态补偿中,应根据自身财力情况给予支持和合作,以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双重作用。
3、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政府手段仍是我国目前生态补偿的主要措施,同时应积极探索使用市场手段补偿生态效益的可能途径。生态补偿不能单靠政府补贴,要建立补偿制度,健全补偿途径。在这个制度下,应加大拉动人们对生态服务的需求,抓住公众的支付意愿;加大对私人企业的激励,采取积极鼓励政策;加强同财政金融部门的联系,寻求相关专家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建立基金,寻求国外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支持等,促使补偿主体多元化,补偿方式多样化。
(三)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
从目前来看,应加强部门内部和行政地域内的生态补偿工作,整合有关生态补偿的内容;对于跨部门和跨行政地区的生态补偿工作,上级部门应给予协调和指导。
从长远来看,建议国务院设立生态补偿领导小组,负责国家生态补偿的协调管理,领导小组由发改委、财政部、环保总局、林业局、水利部、农业部等相关部委领导组成,行使生态补偿工作的协调、监督、仲裁、奖惩等相关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办事机构。同时建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相关政策和技术咨询。
(四)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
生态补偿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建议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大众宣传,增强群众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生态补偿的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补偿中去。社区是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的最终对象,社区公众的知识、认知和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的效果。在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和规划时要充分鼓励社区公众的参与,采取“边学边做”的方法,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其能力。尤其是在人、财两缺的贫困地区,应当通过相关国际国内项目,加强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者、规划者、管理人员、企业管理者等。
(五)加强生态补偿科学研究
生态补偿是一个新的课题,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等各个方面。加上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不清楚,有待于深入研究。建议将生态补偿问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科学研究。对补偿标准体系等关键技术,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的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的衔接、生态补偿的对象、标准、方式方法,以及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活动的生态影响评价等,都需要跨学科综合研究,需要组织进一步的科技攻关。还需要加强生态监测体系研究,为建立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生态基础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中国2l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生态补偿: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任勇,冯东方,俞海.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没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尚路时.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一个不容同避的话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5(6)
[5]王钦敏.建立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J].求是,2004(13)
在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中,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创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概念框架,该模型成为人们构建铁路工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所依据的基本理论之一,随后根据它人们建立了针对不同问题的PSR模型。
国内铁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于生态环境的评价,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1998年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97)是我国环境保护行业的第一个生态影响评价标准,它的颁布和实施从根本上扭转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评价的随意性和缺少规范的现状,填补了行业标准中的一项空白。2011年正式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将生态导则由推荐性标准改为国家强制性标准,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对于国内铁路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阶段铁路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简单或者不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只对线路长度、取弃土量和水土流失量进行简单定量;到了90年代中后期,仍以定性为主,可对占地类型、取弃土量、水土流失量、隧道涌水量等进行定量评价,生态环境评价内容已较全面,只是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缺乏关注;进入21世纪以后,广泛应用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之上的叠图法,强化方案比选过程,对占地类型、植被类型、水土流失量进行定量分析,对植被恢复措施及动物通道的设置等生态保护措施进行合理化建议,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尤其关注。
铁路工程生态环境评价系统具有复杂性、理论探索性以及技术局限性等特点,因此虽然目前铁路工程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比较多,但缺乏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评价体系,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并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进行。国内构建铁路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一般采用调查研究法、目标分解法、多元统计法、指标属性分组法、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目前国内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主要为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和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铁路工程内容首先确定评价指标,然后选用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开展生态环境评价。赵勇等[4]人在对登封到洛阳高速公路进行生态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选取了土壤、水土流失状况、工程占地量、对农作物影响、对林地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对景观生态影响以及对生物影响等8个生态指标,并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结
总体来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展铁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来,国内对于铁路项目生态评价不断探索和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铁路工程的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不断的深入,也建立了很多的指标体系,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与实践脱节,指标选取不尽合理,实际操作性较差,指标间存在概念模糊和交叉现象。(2)主要基于资源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角度进行研究,缺乏基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角度的研究。(3)对生物多样性因素、光污染因素、噪声污染因素考虑不够全面。
作者:张靓黄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监测 环境监测 体系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除了常见的各类污染因子外,由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灾害性天气增加,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漠化加剧,洪水泛滥,沙尘暴、泥石流频发、酸沉降等,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这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用新的思路和方法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监测要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监测过渡和拓宽,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这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1 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我省虽然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茅,但是生态环境仍较脆弱,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表现在:江、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恶化呈加速趋势,江河的径流量减少,湖库日趋萎缩;林地、矿产资源的乱砍滥伐、开发不当,致使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衰退,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生物资源总量下降;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岸侵蚀问题突出;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工业污染――已经影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环境监测是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的监测,强调“局部剖析”,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其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环境保护以减少或避免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终极目标,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而环境监测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开展生态监测可弥补传统环境监测的不足。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是环境监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2 生态监测的含义
2.1生态监测的定义
生态监测是指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2生态监测的类型
根据对象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这类划分突出了生态监测对象的价值尺度,旨在通过生态监测获得关于各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现状资料、受干扰(特别指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承受影响的能力、发展趋势等。
根据空间尺度可分为: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同时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2.3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综合性(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行业)、 长期性(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复杂性(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等;以及人为干扰,如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分散性(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
3 生态监测的内容
生态监测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应开展以下方面工作:(1)对区域范围内珍贵的生态类型包括珍稀物种以及因人们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的发生面积及数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动态变化的监测;(2)对资源开发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监测;(3)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在生物链中传递的监测;(4)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治理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5)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6)水土流失的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7)人们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8)水环境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监测;(9)主要环境污染物包括农药、化肥、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10)优化治理模式的生态平衡监测;(11)各个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
4 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 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 重视借鉴国外经验
发达国家对于生态监测已经开展较长时间,而我们才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对生态系统规律认识还不够,生态监测经验不足,特别需要吸取和借鉴其已有的成功经验,如一些操作性强的指标、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4.3 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4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三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将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璐,陈帆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生态补偿 对策
东山镇位于苏州市区西南30公里处,是太湖东部的一座半岛,三面临湖,一面连陆,陆地以丘陵地貌为主,是著名的花果山,境内自然风光秀丽,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东山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历史文化名镇。同时,东山镇物产丰富,是著名的碧螺春茶、白沙枇杷叶和太湖大闸蟹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称。长期以来,东山镇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首要条件,紧紧守住东山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严格执行市、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确保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公益林面积不减少,空间位置不变动,为保持东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受到限制,镇级财政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基本丧失,镇、村两级发展面临很大困难。因此,研究如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乡镇生态补偿体系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1 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
2010年10月,苏州市和吴中区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和《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水稻田、水源地村、生态湿地村和市级以上生态公益林4个项目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生态补偿。2010-2012年,市、区两级政府分配给镇东山的生态补偿资金为3026.12万元,其中: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1069.56万元,生态湿地补偿资金1800万元,水源地补偿资金150万元,连片水稻田6.56万元,涉及全镇12个行政村。补偿资金从无到有,不仅有效减轻了环太湖地区镇、村两级的财政压力,也大大激发了镇、村两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 存在的问题
2.1 补偿范围较小。目前,东山镇得到生态补偿资金的项目仅仅只有3.5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面积、各村的湿地、连片水稻田和苏州市、吴中区确定的太湖水源地。其实,除了以上项目外,东山还有果树、茶叶等经济林面积4万亩、3500亩生态蔬菜种植面积、水产养殖面积10万余亩、太湖围养面积1万余亩、苏州市最大的太湖莼菜生产基地1000亩和长达66.5公里的湖岸线,并没有列为生态补偿范围。但是这些种养面积和取水口水源地的保护对减少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确保环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补偿标准较低。一是从生态补偿的总量来看。东山镇2010-2012年共获得生态补偿资金3026.12万元,平均每年仅1000万元,而东山镇2012年财政总支出达到165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只占财政总支出的6%。二是从具体补偿的项目来看。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1069.56万元,平均每年356.52万元,东山镇享受生态公益林补助补助的面积是3.5万亩,平均每年每亩补偿102元,而农民为保护生态公益林补助所需要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值。另据研究表明,我国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一般在5000-8200元/亩,社会边际收益大大地超过了私人边际利益,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补偿太少,就会出现农民砍伐山林、出售树木的现象。水源地的补偿是150万元,平均每年只有50万元,而东山镇从2008年开始,加大太湖围网养殖的治理,拆除围网面积近10万亩,养殖产值每年减少2-3亿元,为保护太湖水环境质量、饮用水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3 生态补偿的主体较少。生态补偿应该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确定补偿主体。近几年,东山镇生态补偿的主要来源是苏州市和吴中区的财政支持,但是,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看,东山镇环境的保护,直接改善了东太湖的水源质量,而太湖的水源涉及到江、浙、皖等多个省份。所以,东山镇生态补偿的主体不应该仅是苏州市和吴中区。
东山镇是一个历史古镇、旅游重镇,而且,近几年随着政府对观光农业的重视,全镇新开设观光旅游点200多家,旅游的消费也存在着经济的外部性。一方面,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旅游过程中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所以发展旅游事业也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而这种补偿的主体应该是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甚至消费旅游的个体。
2.4 生态补偿方式单一。目前,乡镇生态补偿方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基本是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乡镇之间、不同社区群体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几乎为零,这种完全依赖政府的纵向补偿方式并不能较好地调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首先是由于各级政府财力有限,加上有些认识不到位,只能向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有限的资金,这些资金相对于大型的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费用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各乡镇在分配生态补偿资金时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是纵向转移支付存在多头化管理,缺乏系统的监管。目前的生态环境管理分别涉及到水利、农业、环境、财政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导致补偿不到位,造成生态保护与受益脱节。
2.5 生态补偿制度不完善。虽然苏州市吴中区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和《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意见》和《办法》中明确说明了生态补偿的项目、资金分担的比例、资金使用的范围、补偿的申报程序及接受补偿后应该承担的责任等等,但是尚有很多条款不够具体和科学。例如《办法》中没有提出补偿的资金总额、补偿的时间,也没有补偿的标准和分配的办法,资金分担的比例也没有根据生态服务功能的受益情况确定。由此,可能会出现生态补偿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3 完善生态补偿体系的建议
3.1 构建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分担体系
第一是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为了保证地区经济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建议中央政府加大对太湖生态效益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太湖生态区的专项资金和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基金。
第二是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依据环太湖地区的具体情况,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合理的安排财政转移支付的各项内容,比如方向、规模,明确投资重点、分配使用原则和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等。
第三是市级和区级财政转移支付要结合年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安排项目资金。
第四是要建立乡镇一级的财政保障制度。要根据乡镇生态补偿的项目,确定补偿的标准、分配的办法等。
构建这种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分担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地方环境,也可以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此外,由于税制改革,地方乡镇财政收入减少了,该多层次的生态补偿财政分担体系可以补偿资金缺口,将增加生态保护补偿预算资金列入每年度财政预算。
3.2 建立生态投资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财政投入机制
财政投入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应根据不同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要求,制定不同的财政投入政策,补充地方政府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公共财政资金。
如果是一些外部效应较大、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项目,财政应采用直接投资方式进行,以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益。东山镇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基础工程建设。而发展生态湿地及公益林,急需要加强道路、水系、池塘改造、生态恢复、村庄污水处理等基础工程建设,资金的需求量特别大,靠财政转移支付进行生态补偿是无法弥补这么大的资金缺口的。
财政补偿适用于那些收益率较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有限的项目。补偿可以直接支付给投资于生态保护和生态维护的项目或投资者,也可采取隐蔽的财政贴息或以奖代补的方式提供补贴,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3.3 确立政府、企业和个人相结合的生态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的主体是指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他们都有义务和责任来筹集资金,实施补偿。政府承担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应该多种形式对生态环境保护区进行补偿,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和直接投资以外,还可以在规划、土地、金融、税费、教育、社医保等方面制定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物价补贴等扶持政策,减轻乡镇和行政村的压力;全镇范围内许多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各方主体都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保护区进行补偿;保护区的存在给旅游者和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因此个人也对保护区有责任,需要对其进行补偿。
3.4 加大对生态补偿的投入
首先是扩大补偿范围。吴中区东山镇地处太湖之滨,属于太湖一级保护区,是苏州环太湖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乡镇之一。应该对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生活垃圾处理、环太湖公路景观建设、水源保护等一并纳入生态补偿项目,进一步扩大生态补偿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其次是制定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可以从乡镇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类型转换的机会成本两个方面来进行制定。前者相对来说较公平,而后者的可操作性较强。因此,建议政府加强对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服务的研究,并逐步向根据生态服务来制定生态补偿标准过渡,从而实现公平。
第三是大力推动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进程。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中,政府是主力军,而市场化程度不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更多地考虑引入市场交易机制来促进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做到谁受益谁支付,受益越多支付越多。
第四是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3.5 加强对生态补偿的管理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要建立生态环境的产权制度,明晰产权,严格界定所有权、经营权和开发使用权,而且要保证产权必须是可以转让的,确保实现收益权;要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应确立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对生态补偿的规定;要完善苏州市、吴中区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和《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生态补偿资金的分配标准和办法,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是加强部门协调与公众参与。东山镇要对生态补偿的各项情况进行管理落实,合理安排生态补偿的资金,同时协调各部门工作,积极筹集资金和加强宣传,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加大宣传,努力发动群众,提高受益者的补偿意识,激发群众的自觉性,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第三要加强对生态补偿的监督。要成立跨部门的机构来实施对安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基金管理,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生态补偿的机制进行监督,保证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双方按照约定进行生态补偿。
参考文献:
[1]曾祥华,孙慧.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江南论坛,2012,7.
[2]刘敏等.旅游生态补偿:内涵探讨与科学问题[J].旅游学刊,2013,2.
[3]马勇娜.浅析我国生态补偿政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
关键词: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黑龙江省
“脆弱性”作为科学术语,是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学者Margat和Albinet[1]首先提出。此后,生态学、地理学研究者将脆弱性概念与不同的研究对象相结合,产生了不同脆弱性研究的分支,包括资源脆弱性、自然灾害脆弱性、生态环境脆弱性等[2]。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各国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持续升温,生态环境脆弱性作为衡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3]。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物种、净化环境等独特功能,又能为人类提供木材、药材、食品和能源等多种物质产品,森林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作为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的国有林区,长期以来为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过度采伐森林资源,导致近年来国有林区出现生态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三危”局面[4]。要实现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对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研究、找到林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制约因素至关重要。对国有林区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的终极目标,是监控林区生态环境变换趋势,掌握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演化与形成机理,防止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重点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林区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笔者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进行赋权,挖掘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内生驱动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监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2004—2014年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生态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进行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不仅拓展了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的范围,而且对国有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林区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策指导意义。
1研究区域概况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下辖林管局包括伊春林管局、松花江林管局、牡丹江林管局、合江林管局。截止到2014年,经营总面积达1009.8万hm2,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22%。根据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林区内有林地面积达846万hm2,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1.7%;林区活立木总蓄积量达7.7亿m3,占全国国有林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1%;林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5.1%。分布在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完达山、老爷岭等山脉。该区域是东北亚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之一,是松花江、黑龙江、牡丹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嫩江六大水系主要涵养地和发源地,生态地位异常显著[5]。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作为国家的木材生产基地,为满足国家对木材需求,对区域内的原始森林过度砍伐,忽视生态和经济成本,导致林区内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呈现出高度的脆弱性,区域性森林生态功能下降。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得到一定的恢复与保存,林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1998年森林覆盖率仅为75.8%,截止到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85.1%。然而,目前林区森林资源与之前森林资源相比,人工林比例较多,天然林丧失严重。另外,由于林区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长期依靠国家投资,有限的政府资金和资本积累使林区生态建设陷入困局。
2研究方法
2.1生态脆弱性内涵的定位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内涵的认识,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认识和理解[6]。第一种,以自然属性即生态方面的变化类型以及变化程度定义。认为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生态功能被破坏,破坏程度超过了其弹性自我调节的“阀值”,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使其失去恢复能力的生态环境。第二种,属狭义人文理解范畴。认为当生态环境系统发生改变,以致影响当前和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称为“脆弱生态环境”。第三种,属广义人文理解范畴。认为当生态环境退化程度,超出了在目前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能够维持人类长期利用和发展的水平,称为“脆弱生态环境”。即,在保持和增大人类利用环境资源的程度以及规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和调适,或者靠外来资源和向外输出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同时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和全球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这种对脆弱生态环境广义的人文理解,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赞同。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界定、分析和评价。牛文元[7]认为:是否存在自然脆弱性与生态环境是否脆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即存在自然脆弱性因子的生态环境未必脆弱,反之,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性因子的生态环境也未必不脆弱。周劲松[8]等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定义:在一定的机制下,生态系统很容易从一种状态演变到另外一种状态,并且这种改变是不可逆的,即难以恢复到初始状态。刘正佳等[9]认为:生态环境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对外界干扰所具有的自恢复能力和敏感反应,是生态系统内部固有的自然属性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脆弱性的阐述,笔者将生态环境脆弱性定义为: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干扰下,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阀值”而使其恢复能力下降,以致人类在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不能维持目前乃至更长时期对该生态环境的利用。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定义,可将生态环境脆弱性分为外界干扰脆弱性、自恢复脆弱性。外界干扰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暴露的环境趋于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程度,包括人类经济活动、自然灾害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自恢复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以及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的大小,是生态系统的内部固有属性。
2.2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于对生态环境脆弱性内涵的不同理解,所以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有3种类型:①成因及结果表现指标体系。赵跃龙等[10]在研究生态环境脆弱性时,将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区分为主要成因指标与结果表现指标。主要成因指标包括水资源、热量资源、干燥度、人均耕地面积、植被覆盖率、资源利用率等;结果表现指标包括反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态退化程度、生态治理状况等。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11]。压力,反应系统对内外扰动的暴露程度;状态,反应系统在压力下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及经济社会状况;响应,反应生态环境对造成其脆弱性的压力的响应程度,包括资源的利用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③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将研究区域看成有若干子系统构成的环境系统,包括反应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经济社会等子系统脆弱性因素的指标体系。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的反应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重叠,在选取指标时应该选择反应生态环境脆弱性本质的指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多数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也考虑在内。但是,根据环境库兹捏兹曲线,在经济发展不成熟阶段,生态与经济发展往往是相互冲突、相互博弈的一个过程,即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为代价的。目前国有林区改革尚在初步探索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的不足,将反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纳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体系中,很有可能出现由于经济社会的脆弱性降低造成生态环境脆弱性模型评估值低于实际脆弱性水平。因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角度建立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体系。本文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内涵,从外界干扰和自恢复能力两个方面共选取了2个指标类、7个指标群、28个指标项(见表1)评价国有林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1中:林木资源产值依赖度,表示国有林区经济对木材生产的依赖程度=(木材采运产值+林产工业产值)/GDP;林业法律法规健全度,用林区内各乡镇委托行使林业行政执法权站数占林业站总数的比例表示;生态觉醒程度反应林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强弱,用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由于黑龙江省地质结构稳定,很少发生重大地质自然灾害,因此,地质灾害受害率不进行考虑。此外,海拔、坡度虽然对林区生态脆弱性产生影响,但是,考虑到其在各评价对象之间几乎不发生变化,因此不再对其进行考虑。
2.3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的遴选
不同学者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理解不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采取的方法与指标体系选择不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目前主要存在的关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方法见表2。依据笔者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定义,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实际情况,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进行赋权后,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3.1主成分分析
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评价指标的地位、作用及影响力不同,如何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成为综合评价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权重的确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德菲尔法等。这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
2.3.2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灰色关联度是灰色关联分析的理论工具,是用来描述系统因素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14]。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从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的权重得分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干扰因素的内生驱动因子,依次为森林火灾受害率、森林病虫鼠害受害率、营林投资力度、林业法律法规健全度、废水排放达标率;自恢复能力因素的内生驱动因子,依次为降水量、积温、过熟林比例、湿地比例、无林地比例。表明:为降低林区生态脆弱性,应重点加强国有林区的防火、防虫工作,加大对林区的生态建设投入力度,加强林区的法制建设,严格控制林区的水质,应加强林区的防旱、防冻工作,积极调整林区的林龄结构,加强湿地保护、人工造林工作。从林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得分趋势图看:2004—2014年间林区的外界干扰脆弱性、自恢复脆弱性以及综合脆弱性,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对外界干扰能力增强,自身结构越来越合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天保工程成效显著。但同时注意到,林区2007年和2009年外界干扰脆弱性增强,主要是因为2007年林区内发生了大面积的病虫鼠害以及2009年林区内发生了一次特大森林火灾造成的,更加证实了降低林区的生态脆弱性必须加强防火、防虫工作。另外,虽然近年来林区的森林覆盖率、林分单位面积蓄积不断增加,林龄结构日趋合理,但是,林区的自恢复脆弱性依旧下降缓慢,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林区的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无林地面积有所增加、垦殖率不断上升造成的。湿地面积比例从2004年的6.87%降低到2013年的4.22%,无林地比例从1.79%增加到2.26%,垦殖率也从2.17%增加到3.92%。应重点加大林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以及湿地保护工作。
3.2建议
第一,加强国有林区林业的支撑与保障工作。①提高林区对灾害的防范意识,建立国有林区森林火灾、虫灾防范预警系统,提高森林救援的效率。②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位于我国东北部,气候寒冷,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得林区幼苗的成活率很低,加大幼苗的防冻防寒工作,引进新的幼苗培育方法,提高幼苗的成活率。③加大针对林区近年来不断增加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荒山荒地等无林地的植树造林力度,以丰富林区的森林资源。第二,加快推进林区的法制文明建设。林业政策不完善是阻碍我国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另外,即使是有限的政策执行效果也很不理想。要实现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降低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必须建立完善的林业政策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以确保林业政策的严格落实。另外,林区生态建设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效应,目前林区相关的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林区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陷入“越生态、越贫困”的发展困境。第三,加快推进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往往难以摆脱“越生态、越贫困”的发展困境,在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博弈中,现阶段林区大多以牺牲经济来发展生态,林区贫困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林区生态建设事倍功半。应本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淘汰能耗高、排放大的落后产业。加快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应充分发挥国有林区独特的森林资源优势,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引进高新科技,促进林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资源能耗小的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以带动林区经济发展。
作者:李朝洪 王雪霞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2]王小丹,钟祥浩.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J].山地学报,2003,21(增刊):21-25.
[3]王成成.伊春国有林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4]于波涛,田刚.基于运行效率评价的林业产业系统脆弱性分析与测度[J].林业科学,2008,44(7):111-117.
[5]王乔.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6]张红梅.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7]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9(2):97-105.
[8]周劲松.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l):10-16.
[9]刘正佳,于兴修,李蕾,等.基于SRP概念模型的沂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2084-2090.
[10]赵跃龙,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67-72.
[11]王让会,樊自会.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1998(4):39-44.
[12]蔡海生,刘木生.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1):149-155.
论文关键词:堤防工程;规范;生态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上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且很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1堤防工程生态技术必要性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5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2.7工程管理。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宜强调加强前期的养护和后期的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关键词:水利工程;影响因素;环境保护;并行;建议
1引言
针对我国水利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各地区水利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以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俨然已成为我国水利工程部门的共识,是国家建设所必须进行的。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各地区因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不良因素而遭到环境破坏,造成生态危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追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需求,是国家平稳均衡、持续发展的不二选择。
2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以调整资源分配,蓄水发电为建设目的。它能有效的调解水力资源,对于国家资源的分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水利工程往往涉及面广,工期长,工作条件复杂,对环境影响大,失事后果严重。正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对于水源地可能造成的水源污染,过度抽取而造成资源短缺,改变蓄水地和引入地的生态环境等。为了践行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并行发展,我们应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分析,以寻求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的方法。
3影响水利工程建的主要因素
3.1人力因素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力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环境,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设计人员的整体规划是否合理的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将环境保护措施体现在设计中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施工中,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起着推动作用。国内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也只有在人力的配合下才能够顺利进行。
3.2建材因素
建筑材料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降低环境破坏影响的因素之一。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使用期限较长,对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如何在选材方面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节能环保是我们应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环保材料,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和破坏是我们最终要的效果。
3.3方案因素
在水利建设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离不开施工方案的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方案是整个水利工程的灵魂所在,在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技术水平、管理经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配合,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工程建设面临的环保问题,也应在方案设计之前加以考虑和规划,以方案指导建设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环境破坏的可能。
3.4其他因素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这其中不仅包含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等,对于建设地的生态构成,风俗民情我们也应进行充分考虑。对于突发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考验,我们要积极准备,做好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同时最大程度的维护生态环境。
4将工程建设和环保并行的策略建议
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屡见不鲜,对此,针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推动其与环境保护融合我提出以下建议。
4.1施工设计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充分考虑建设地周边的环境生态。在进行设计前,充分收集和整理建设地周边的水文资料和地址勘探数据,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符合当地水文水利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要进行一定的工程构造设计,以满足该水域的水生生物习性需,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
4.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监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环境监督,明确各参建的环保责任制,并将责任制细化,落实各参与人员的环保岗位职责,采取奖惩制度,对提出并落实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进行奖励,对因失职造成环境破坏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进行处罚。从组织管理方面以及工作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出发,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4.3革新建设技术和施工方法
在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施工方法,提高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同时,加强先进环保技术的应用。例如,在混凝土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变态混凝土,不仅能够满足水利施工所需要的排水、隔离、防渗等需求,又能避免环境污染。除此之外,通过革新施工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运用,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环保并行融合,如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先进的节能设备,采用近年流行的喷播植生技术都能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新兴技术是解决施工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4.4在细节方面加强环保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与环保并行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在这之中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积极组织对参建单位人员的环保水保教育,加深他们的环保意识,将环保理念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交流渗透进整个建设进程。在建设场区树立环保标语,维护生态平衡的宣传牌等加深环保氛围,从而促进建设进程与环保活动的融合与发展。
5结论
综上所述,将环保理念和生态意识融入水利工程建设中,既是符合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明智选择,又是推动环保事业,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做好水利工程的环保工作,确保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发展,就必须积极革新建设技术和施工方法,提高建设人员水平,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以此来推动工程建设与环保并行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英俊.浅析水利工程施工期间的影响.《科技资讯》.2010年18期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简单化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从部门推进到区域实践都不可避免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从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指标约束,到生态省、市、县的创建,几乎都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对生态环境修复、资源节约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大书特书,认为只要生态环境改善,建设指标能够实现,就是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领先而建设实践却较滞后,对于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依赖和观念依赖仍然占主导地位,在行为方式上一边努力治理环境,一边以新的方式破坏环境。只要国家出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考虑将相关指标“松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马上显化。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观念树立、制度创新等内容和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很少得到重视,在生态环境局部改善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和制度弊端日益显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的理论是科学实践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在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特征都处在探索之中,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低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深刻影响和牢固的制度基础,忽视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本质最艰巨的任务是要对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进行根本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不当行为的改变,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导致在理念、行为、政策上的缺失。
(二)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工具,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无法实现生态文明的融合共建战略体系是实现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今还停留在战略构想阶段,发展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尚不清晰,缺乏必要的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政策体系来指导,不可避免地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中央出台的若干政策、文件、规划,虽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有所引导,但始终没能形成政策合力,没能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政策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弱,导致行动措施推行困难,缺乏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更无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三)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机制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沿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试图用人和自然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认识到了对生态的破环,但始终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来改善自然的承载能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从自然界索取,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视为平等的主体。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中央提出建设发展战略,各部门和各省区实施建设,但不少地区并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来对待,虽然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缺乏行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成为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群体还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身的需求加以推进,还停留在响应中央政策的政治要求上,生态文明建设自发动力不足。
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融合共建道路的对策
(一)加强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学研究,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还不大深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实践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实现机理、实践途径等方面更是缺乏。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整合研究力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强对生态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的支持力度,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进行梳理,积极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深刻融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加强对生态文明融合共建工具和方法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积极成果,是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和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的总和。[1]它贯穿于丰富的工业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直面我国的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和深刻贯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之中。但是如何融入和贯穿,需要从工具和方法上进行思考。应采取战略融合的思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机理、建设模式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融合共建的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在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将现有的国家战略进行分解,分别将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有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进行充分对接、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
(三)制定《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面融合的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完善的战略体系进行有效推进。建议国务院牵头,组织发改、林业、环保、国土、农业、工信、住建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对当前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规划、意见、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梳理,结合对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解,制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进行分解,提炼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发展要素,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集、任务集和行动集,采取战略融合方法,将发展要素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目标进行系统整合和全面融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原则进行全面解读,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成完善的行动措施的集合。
一、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状况分析
(一)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发展状况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是三亚市林业局和三亚亚龙湾云天热带森林公园有限公司以合作模式建设开发的三亚市第一个森林公园,位于我国最南端的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东南方向25公里处,于2009年9月18日正式开园接待游客。
由此可见,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势头强劲,稳步上升。
(二)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资源分析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为热带常绿性雨林和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植物133科1500余种;园区有哺乳动物30余种,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60多种,鸟种100余种,这里还是蝴蝶王国,分布着20多中色彩缤纷的蝴蝶;主峰红霞岭海拔450米,峰顶有一组天然巨石,当地村民自古以来将该石视作山神而顶礼膜拜;龙头岭观海上日出,绚烂壮美,还可常见云海、雾障从海天之际扑面而来,人在云中,美不胜收;1992年11月,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在亚龙湾题词“天下第一湾”。今天亚龙湾已经闻名于全世界,是中外公认国内最顶尖、无愧于“天下第一湾”盛名的海湾,在世界上已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黄金海岸齐名。
(三)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势
森林公园位于亚龙湾景区,由于亚龙湾已经闻名于世界,亚龙湾热带森林公园便是坐拥“天下第一湾”的热带滨海森林公园,这也将是森林公园的一大看点。
2、宣传优势
2010年末,电影《非诚勿扰》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被众所周知,客流量激增。在电影中,森林公园不仅展示了自身的美丽,还营造了浪漫的氛围,这恰恰迎合了情侣的想法,使得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成为了浪漫之地。
3、生态开发优势
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都大力推崇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而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遵循着“生态第一,环境优先”的原则,按照旅游产业特点和地域资源特色,在充分分析功能区域特点以及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将公园布局为植物景观区、岩石景观区、度假景区和生态保育区,建设中采用了与传统景区园林开发不同理念,不大规模开挖原生态自然林,不破坏热带雨林生态链。
(四)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劣势分析
1、生态旅游业人才缺乏,制约发展
公园里许多在职员工的教育程度不高,而且很多员工甚至都没有接触过旅游业管理方面的工作,生态旅游业的人才严重缺乏,这已经成为制约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原因了。
2、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不够
有些项目在开发建设的时候违反了生态旅游的原则,大兴土木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园的生态环境。而监管部门对此没有明确的管理措施,也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定期的压力指标监测。
3、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不够
由于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度不够,导致了许多游客在公园里的许多行为直接影响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非生态行为有:随地扔垃圾,乱涂乱画,破坏公共设施,随意采摘植物,捕捉动物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不仅会直接破坏生态资源,还会影响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未来生态旅游的发展。
4、舆论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作为三亚热门旅游景区,有时会出现一些负面报道持续影响公园声誉,如:因拒绝给的哥回扣,导致恶意中伤,但景区没有及时给社会做一个解释,导致许多游客不满,有损公园形象。
二、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现状,我对海南生态旅游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开发,保护自然资源
对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一切开发都要进行科学规划,不论是其他行业,还是旅游业,亦或是生态旅游,都要进行科学规划,在对旅游区进行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周边环境进行一个全面的勘察,对规划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和所能涉及到的一切资源记录在案,并在项目建设好之后,进行合理的修护,例如种植植被等。
(二)加强教育与宣传,健全管理体制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要求从业人员或者经营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与生态旅游有关的部门,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从根本意识上去爱护生态环境。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要求政府部门以各种方式去宣传推广生态旅游的知识与爱护环境,这能对生态旅游相关人员积极影响,政府部门可以定期做一些有意义的与生态旅游有关的活动,使参与者更具有环境意识、环保行为。
(三)依靠科技手段促进海南岛生态旅游发展
我们可以依靠科技手段去创新,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向国外学习先进科技技术和管理技术,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高效、协调的环境监管体制。
(四)全面的社区参与
一个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不仅是把生态旅游发展好,更重要的是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由于旅游者的进入,给当地居民带来新的文化或者是信息,使得当地居民不仅文化素养也在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也越来越高。
(五)为游客量身订制生态旅游产品
旅游业,也是个需要推陈出新的行业,在未来,海南的生态旅游可以为游客量身订制生态旅游产品。因此如果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产品可以通过对顾客的需求来订制专属的生态旅游产品,也是一大吸引力,这也将成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乃至海南省的生态旅游的一大优势。
(六)培养专业人才
海南许多院校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对于海南旅游业而言,这就是人才资源。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都可以与学校合作,不仅为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旅游业提供专业人才。
三、结语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农村生态系统 环境影响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更趋合理,尤其是引世人瞩目的乡镇企业的崛起,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农村的经济面貌。但也对农村生态系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发展过程表明,乡镇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开始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如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清洁水短缺,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影响了生活和生产用水;对环境造成的物理性破坏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景观,如厂房、道路的建设,使的耕地的减少。另外,区域建设项目一般位于农村地带,如油田、煤矿、水库等建设项目的开发,也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状调查包括农村生态系统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或监测、样品分析及数据汇总整理。二是生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三是环境质量预测及对农村生态系统的影响。四是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和建议。其详细工作程序见图1所示。
1 现状调查
1.1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1.1 自然环境
调查内容包括地理位置、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地貌、动植物等基本自然环境要素。
1.1.2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居民村数量、分布人口数量与密度,农村经济结构及构成,资源、能源利用,耕地及主要农作物产量,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名胜古迹、文物、人群健康状况等。
1.2 农村生态系统
1.2.1 土地资源
调查内容包括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土地利用构成及分布(农、林、牧、副、渔土地面积及其生产状况,主要农作物、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单产及耕作制度,城镇、村庄、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土壤类型、数量及分布;成土因素及成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土壤性状,土壤环境背景值,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源(工业与农业),土壤污染物(有机毒物――有机氯,有机磷农药,酚,石油类,苯并芘等;重金属――Cd、Hg、Cr、Pb、Cu、Zn等;非金属毒物――砷、氟、硒、硼等;放射性元素――铯、锶、铀等;有害微生物――肠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菌等)。
1.2.2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四季特点,年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降水量及时间分布,日照天数,日照时数,有效辐射总量,积温,主次导风向及频率,风向风速时间分布,大风天数,无霜期天数,灾害天气(如台风、旱、涝等)。
1.2.3 生物资源
(1) 陆生生物
A、植被。调查内容包括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及受害情况,植物分野生的与人工的,木本的与草本的。
B、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动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C、农作物、果树及家禽。调查内容包括农作物、果树数量及种类、分布;家禽数量及种类。
D、微生物。调查内容包括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分布。
(2) 水生生物
A、浮游植物。调查内容包括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初级生产力。
B、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主要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所组成。调查内容包括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
C、底栖动物。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泥中的动物。调查内容包括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D、鱼类。调查内容包括鱼类种类、数量及分布。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包括水环境、气环境、噪声及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若本项工作与上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同时进行,或有近期的这方面资料,就可以不做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只要收集有关资料即可。有关这方面调查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参见有关文献、规范。
2 生物质量现状评价
2.1 植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植物生长状况(即长势)对照本地植物地带特点或历史进程进行环境的综合评价。
(2) 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物种多样性”就是利用物种种类和每个物种的个体量来反映某地区的植物繁茂程度。通常天然森林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受人力干扰或环境污染地区的多样性指数往往较低。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常用公式有两种:
式中符号同①式。
(3) 根据植物内污染物含量进行生物环境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单因子评价与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同其它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的方法一致,只是植物体内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因无统一标准,常采用清洁区内同种植物叶中某种污染物的实测含量。
2.2 动物评价方法
(1) 根据普查数据评价,即利用一定距离内某种动物出现的个数来表示。通常根据敏感种类的普查数据评价环境数量,普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普查指数=N/M
式中:M――计数的距离;
N――看到的某一个动物种的个体总数
(2) 也可以用多样性指数评价。
(3) 根据动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评价。
2.3 微生物评价方法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进行评价,如利用菌落数可以评价大气清洁度。
3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及影响研究
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是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环境与生物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研究的内容很多,侧重点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建设项目进行研究。如(1)道路建设对道路两侧的生物影响;(2)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3)噪声对禽畜的影响;(4)污水灌溉对农作物的影响;(5)污水排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6)大气污染对果树的影响;(7)大面积基础建设造成植被与景观破坏对环境的影响;(8)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与效果;(9)植物对噪声的减缓作用;(10)污染灌溉对土壤的影响;(11)生态环境改变对动物活动及分布影响等等。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类比法;二是计算机模拟法;三是经验法。类比法就是通过现有项目与已建成的类似项目或同样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后,分析现有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计算机模拟法是通过定量的方法,建立排放污染物数量、种类与生物数量、种类之间的计算机模型,进一步预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验法就是根据现状调查资料及有关生物抗御干扰,或对干扰产生反应的能力,由有经验的生态学专家应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估计项目建成对生物环境的潜在影响。
4 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
对建设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提出防治措施、对策及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使用先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加强管理,实现清洁生产。
(2) 对未能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加以治理,使其达标排放或对生态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 合理配置人工植物群落。在大型建设项目和新城镇开发中,人工植物是对自然植物破坏的一种恢复手段,同时种植适当的植被,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鸟类和其他野生栖息地的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在缓冲、过滤、减轻噪声和空气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4) 提高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根据计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性质、种类、选择相应的抗性强、吸污力强的树种,起到固定(吸收),转化的作用,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如,每公顷刺槐可吸收有害物质氟化物3.4kg,吸收氯为4.2kg,每公顷核桃树叶可吸收320.8mg的Pb;6.44mg的Cd。
(5) 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布局。如建设农田防护林带,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和果树;加强耕作,恢复土壤中生物群落,提高生物降解能力,提高土壤增产潜力。
参考文献
[1] 史宝忠编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 国家环保局监督管理司编.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培训教材(试用)内部资料[M]. 1994.6.
[3]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编著. 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 1988.
随着科学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加强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这些技术经验还缺乏系统的总结,也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指导,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2.1有关防洪工程规划的原则。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方面应加强,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以往的治河工程着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忽视了河流周围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视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复。因此,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当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2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因此,针对有关条款,建议补充或强调以下要点:在堤线布置原则中,补充说明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在确定堤防间距时,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3河流断面设计。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也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浅滩与深潭相间。因此设计规范中应提出河道尽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避免因规则断面而导致流场的均一化,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并有助于与自然风景相协调。与上述设计相对应,需要推广使用一些与非规则断面有关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和配套的实用工具或计算机软件包。
2.4岸坡防护。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对生态系统冲击最大的因素是水陆交错带的岸坡防护结构。水陆交错带是水域中植物繁茂发育地,为动物的觅食、栖息、产卵、避难所,也是陆生、水生动植物的生活迁移区,至关重要。因此,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要求出发,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种多样。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可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2.5景观建设。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可以强调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等。
2.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议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辅助保护措施,如它处养育等。取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2.7工程管理。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宜强调加强前期的养护和后期的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