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8 14:3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生物多样性;景观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交通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高速公路建设速度更是令人咋舌,所取工作成就世界瞩目。截至今年,我国高速公路历程已超过5万公里,位于世界第二位。但是就我国高速公路事业进行分析,公路数量和规模十分可观,但是绿化问题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甚至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高速公路绿化生物多样性进行探究,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
所谓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在生态化系统中构成的多样化发展程度,是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在环境中构成的差异性体系。在目前的生物多样化研究中,主要包含了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等。但是在共奏中,因为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影响,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甚至退步,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生物多样性可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已经迫在眉睫,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关心的问题。
目前,生物多样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在高速公路绿化建设中,我们必须要从生物多样化出发,做好生物多样性的应用,从而保证高速公路运行质量和效益。
二、生物多样性在高速公路绿化工作中的应用
1、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中的应用
1.1.生物多样性是高速公路绿化的基础
在传统的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因为人为、技术以及材料的因素,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日益落实,传统的这种高速公路施工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节能、高质的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对这些功能加以修复和处理。在目前高速公路施工中,绿化施工主要在原来被破坏的植被和生态系统上进行保护和恢复的方法,要求在施工中不仅要能建设出科学的景观效果,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要想达到这种建设目的,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生物多样性分析不容忽视,是实现绿化生态效益的基础,也是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
1.2可以维持公路绿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物多样性在整个自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在生态领域,各种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支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这些物种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科学的生态环境,这也符合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发展要求,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基于这种条件,在目前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我们需要加强人工造林体系建设,这样才能够整整意义上维持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发展状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 生物多样性在高速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2.1盲目引进外来树种,造成不良后果
在过去的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绿化经验不足和工作人员素质低的影响,多数高速公路绿化建设中都采用了已经成功的案例,并且对这些设计方法和流程未加研究和思考,这使得在绿化设计中出现了严重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植物习性的不同使得一些外来植物受到地理因素、气候因素和环境问题的影响不仅无法达到良好的生长目的,甚至是出现死亡现象,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另外,由于大量外来植物的乳清,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外来植物如果携带有病菌,直接会产生大面积植物病症的出现,由于缺乏自然天敌,这些病害一经出现,都有可能给当地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2.2唯美至上。物种搭配不合理,生态效益差
在做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时只追求表面的视觉效果,强调了美学,而忽视了生态学和生态配置的理念。在建造高速公路人工植被时,从审美角度考虑过多,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角度考虑的少。因此,造成部分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品种单一,不讲究植物搭配,不能构成植物群落,无法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造成生态效益较差的现状。
3 保护高速公路绿化生物多样性途径
3.1 合理设计
合理进行公路绿化体系的设计布局,通过绿化点、线、面相结合,建立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网络体系。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和建设当中,应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重要原则,将各部位的绿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盘考虑,整体设计。
3.2特色性建设
每一条高速公路及高速公路的每个部位的环境条件都是不相同的,高速公路绿化有着很高的异域性,加强绿化特色性建设是增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带性的物种资源,有节制地引进外域特色物种,构筑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在保护、推广优良乡土树种的基础上,合理引进外来树种对高速公路进行绿化,充分体现当地应具备的生物多样性,以利完善的生态系统的形成.
4保护高速公路绿化生物多样性
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中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是靠构成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相互协调的关系来维持的。而要形成一个稳定完善的生态系统体系,生物多样性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高速公路绿化建设中,要以生态平衡和稳定为科学指导思想,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适地适树,乔、灌、草合理配置,注重近自然生态环境的营造,创造出一个有地方特色的能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绿色生物防护体系。
三、结束语
因此,在对高速公路绿化生物多样性的利用上,要对外来种可能造成的入侵保持高度警惕,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引进的物种要严格筛选、驯化和管理,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覃勇荣. 大学校园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2] 潘秀蓉. 城市园林建设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意义[J]. 上海农业科技. 2006(01)
[3] 沈存明,俞韶秋,甄晓云,陶磅,余正才. 罗村口至富宁高速公路综合生物防护体系构建思路探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6(07)
蝴蝶泉的变迁
高一、20班 孔芳草
大理的蝴蝶泉,是个有名的自然景点。每到幕春时节,蝶花盛开之时,便会引来万千蝴蝶至此、产卵,形成颇为壮观的蝴蝶奇观。但近年来这一壮观忆不复存在,这是由于蝴蝶泉边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工厂的废气废水,农村的农药,公园内的摊点,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蝴蝶的这一安静秀丽的栖息之所,再加上有人为牟取暴利而大量捕捉蝴蝶,导致蝴蝶剧减,蝴蝶泉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实在令人惋惜。惋惜之余,不禁要想,小小的蝴蝶都沦落至此,其它生物又将如何呢?若不加以制止,生物的多样性将消失殆尽啊!
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延续可利用的生物资源,对于人类,对于整个世界,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人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首先可以使许多珍稀动植物免遭灭顶之灾。由于人类破坏性的开发,世界上的丛林正以每分钟20平方米的速度消失,许多珍稀的动植物也因此失去了栖息地。以我国为例,近代在我国境内灭绝的动物就有麋鹿、野马、犀牛、高鼻羚羊等10多种,还有长臂猿、扬子鳄、野生梅花鹿、野骆驼等20多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在植物方面,我国约有30000种高等植物,其中3000多种都处于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为这些动植物营造一个安乐的家园。
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对保护世界野生生物基因库有重大意义。无论是农作物还是家禽家畜,由于长期的家养,抗病虫害能力极低,一旦遇上疾病,就会引起动植物的大量死亡。如美国大豆的线虫病之灾,历史上苏格兰的土豆黑腐病之祸,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英国也在疯牛病风靡之时损生300亿美元。而野生动物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如此我们便可利用杂交技术获得抗病虫害能力又强又能高产的作物,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才足以健全我们的野生动物基因库。
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保护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生物。世界上有许多动植物,为进化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充分利用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植物。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那么多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就热爱祖国国土上的珍贵资源,与国土上的动植物和平相片,坚决与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人作斗争。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为自然添上一份绿,为保护野生动物出一份力,让蝴蝶泉蝴蝶翩翩,让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兴旺发达,成为人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1.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
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
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草原的退化。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
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
[关键词]云南 野生植物 多样性法律
一、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概述
生物多样性,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所给出的定义,是指所有来源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是在所有形态、水平和组合中的生命的变异性。它不是所有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料的总和,而是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材料及它们之间的变异性。顾名思义,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其中的一种类别,是指植物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材料及它们之间的变异性。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对它的保护往往处于薄弱的初级阶段,很多法律制度都亟待完善。
云南是中国野生植物种类资源和生态系统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保存有许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野生植物类群,是公认的野生植物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并具有全球意义的野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与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云南省面积39.4万k,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而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6577种,占全国总数近50%;在14760多种维管束植物中,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就有171种,占全国总数的44%。因此被称为“植物王国”。研究云南地区的野生植物多样性,对全国范围内的野生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样本。
云南省为保护省内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地方的珍稀植物,出台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制定了很多有益的制度,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近几年来,由于过度采集、不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活动、城市化建设、环境污染、土地用途改变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蔓延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原因,加之没有专门针对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及制度,使野生植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植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急需通过法律及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才能更有力的保护云南省野生植物多样性。
二、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野生植物进行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998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这是野生植物保护的唯一的专门行政法规;1999年8月4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分I、Ⅱ级;1987年实施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1994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对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和规定,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2008年2月26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完成的《中国植物保护战略》正式,以应对植物濒危问题。《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后,成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在全球的植物种类空前速度消失,生物多样性的维系面临巨大挑战的严峻形势下,为遏止植物的不断灭绝,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组织国际知名专家起草的《全球植物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作为我国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省政府为了保护植物资源,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植物资源,也为野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一是通过地方性立法加大了植物资源保护。1987年以来,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法规,公布了《云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和《云南省珍贵树种名录》等。二是建立健全和规范了植物资源的管理机构。为更细致的保护省内地州的植物资源,在全省各地州市林业主管部门都设立了专职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三是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了野生植物的生境。其中,普渡河、海子坪等11个自然保护区专门以野生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有106个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多年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形成全省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使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极大地改善了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除此之外,省政府和一些组织团体也进行了各种积极的探索,开展调查和科学研究,组织开展了全省范围内大规模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西双版纳、哀牢山、高黎贡山、南滚河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和资源调查。为更好的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但是,目前云南省对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制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缺少专门针对野生植物资源制定的法规或规章,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散见于其他法规和规章之中,相关法律法规数量较多,交叉复杂,给司法实践造成了很大困难,必然影响依法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的效果。二是法规或规章之中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更强调野生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而非生态价值。由于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野生植物盗伐滥伐现象突出,法律上针对这些现象做了很多规定,而且由于经济价值的不同,对原生天然生长的珍贵野生植物和原生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的保护比较重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野生植物很少涉及到。这种经济本位的立法目的能短期保护植物资源的存在,却不能有效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另外,管理机制比较落后,资金来源不足,管理人员人员不足,还有一些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没有建立,公共参与不足,缺乏透明度等等问题严重束缚了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三、云南野生植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对策
首先,完善云南省野生植物的立法和法制建设。云南省作为最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集中区,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自身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和保护现状为背景,由云南省人大制定《云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利用各种媒体、各种方式坚持不懈地普及保护野生植物的法律法规,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严格依法行政,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以达到震慑罪犯和教育群众的目的。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关系。
其次,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和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区相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物种繁多,气候优越,人为干预较少,是野生植物最理想的栖息地,也是各种野生植物的良好生境。人类对森林的开发利用,往往会改变野生植物的生长和栖息,对森林的破坏,就会破坏野生植物的多样性。而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它能最大程度上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境,科学有效的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是保护野生植物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的同时,就应该与保护野生植物相结合,既要保护珍惜名贵植物,也要加大保护各种野生植物,保护其多样性。
再次,构建野生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制度。(1)野生植物编目、监测及建立信息系统制度。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服务,为他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信息。建立野生植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就是将原来分散、零散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信息汇总,在保证准确、可靠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方式电子化,并提供完备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工具,以适应不同目的的查询需要。(2)审批许可制度。该制度是针对一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利用及外来种的人为引进而言的,特别是对外来种的人为引进有重要意义。珍贵、稀有、濒危的生物物种,由于其在生物多样性中的特殊地位,对其进行利用需经特殊的审批许可程序是完全必要的。(3)建立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各地区的有关部门应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一方面通过接受有关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部门和其他企业自愿捐款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培训、资源开发和各种服务积累资金,再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去。再者,随着公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识的加强,还可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同时,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资金援助。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制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重要财力支持。(4)生态系统性管理制度。生态系统多样性并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心应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因为世界上现存物种的大多数还不为人知,而生态系统的保护还可以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过程和生境,这样也就保护了许多未知物种及其基因。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跨行政区域性和使用的多元性特征,而无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何种使用都涉及到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问题。
最后,强化社会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使社会意识到野生植物的重要性,去除公众对野生植物无价值或无人保护可以任意滥用的错误意识,是公众认识到野生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要提高公众参与,就要先做好向社会公开,既重视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各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早在1996年根据野生植物保护事业发展需要,云南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为野生植物的保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践中我们应当重视这种公益协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其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辉军.切实保护好云南的野生植物,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林业,2003.11.
[2]孙中艳.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中国发展,2006,(4).
关键词:圣境;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5-0104-03
1 概述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正在积极采取行动,以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护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因为它们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养活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保护并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并不完全是生物学上的问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宗教学等众多学科。以往的管理模式通常以生产力为衡量指标,但是这个指标现今已不再适用,因为现在的社会强调的是自然资源与社会和文化相适应。在这种状况下,生态学、民族植物学以及民族生态学等学科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在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满足人类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同时已被写入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签署的《21世纪议程》。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而这些地区往往同时具有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样性。许多专家指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管理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土著居民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以土著居民掌握的传统知识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民族植物学以及民族生态学,一方面为研究民族传统知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等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可以看作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物质生活完全依赖于自然资源;同样,精神生活也离不开生态环境,因为美丽的生态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自然保护区是近现代才建立起来的。但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世界上的各族人民早已建立起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民间自然保护体系。所谓的“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就是这样的民间自然保护体系中的一类。简单来说,“自然圣境”(sacred natural sites)就是一片自然地域,它们被土著居民赋予了精神意义和信仰文化内涵;自然圣境把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文化与信仰联系在一起,为自然环境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圣境是被当地居民保护起来的大片原始地域,具有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在当地的文化和及禁忌中,这些地域往往是保护村民免受灾祸的神灵的住所。通常,每一个圣境都有作为其组成部分必需的神话及传说。从生物多样性、文化、宗教及民族传统等方面来说,圣境将现今与过去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圣境在全球各地都有广泛分布,并往往由当地居民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圣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在外界森林中易危的植物及动物种类在部分圣境中得到保护并存活下来,特别是一些罕见的药用植物在圣境中存量很丰富。此外,珍稀、濒危以及特有的物种往往集中在圣境中。神圣的和禁忌在促进当地居民保护植物及动物区系以及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圣境的分布
目前已报道的具有圣境分布的有亚洲、非洲、欧洲、澳洲及美国的许多地区。侯赛因报告了孟加拉国的具有丰富植被的多个圣境。
而在中国,一般情况下,每个少数民族村落附近都有公共的神山、神林等。据报道,我国云南省的众多少数民族(例如傣族、独龙族、纳西族、彝族、苗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均有与“圣境”相关的传统。他们通常会将山寨周围的一些山和树林等视为禁地,同时规定要进行定期的崇拜,并制定了很多具体的禁忌措施,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地方是神灵、鬼怪或者是本民族祖先们的亡灵所栖息的地方。禁忌措施一般包括禁止翻动石头、禁止开荒种地、禁止砍伐以及禁止放牧和禁止污染水源等措施。另外,在某些规定的时间内要对这些“圣境”进行祭祀,目的是加强当地居民对这些区域的重视。研究中发现,每一个村落中往往同时拥有若干个自然圣境,而且这些区域占据的总面积也比较大。著名的如西双版纳地区的勐宋哈尼村寨,当地的“圣境”包括多种类型,例如“地母”居住的树林被称为“地母圣境”,坟山林被称为“老蹦”,分隔人界和鬼神界的树林被称为“普仓”。楚雄地区的彝族村落拥有龙树林、风水林和山神林三种圣境。除此之外,在云南的某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一种比较特殊的圣境,这些圣境反映的是当地居民对政治力量的崇拜,例如宁蒗摩梭村寨的土官林,还有西双版纳哈尼地区的sangpabawa。
3 圣境的重要性
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Gadgil和Vartak等在印度中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Koloba区丛林中发现了藤本植物Entada phaseoloides仅有的一份标本。Gadgil和Chandran等在喀拉拉邦的圣境中发现一豆科藤本的新种Kunstleria keralensis,并观察到紫檀(Dipterocarpus indicus)仅限在北高止山脉的几个圣境中有分布。邹莉等2005年对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地区的神山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他们同时对处于不同保护状态下的高山松群落和云南黄果冷杉群落进行了比较,最后发现,在面积相同的样地内,非神山植物群落的群落盖度和物种数量要明显地低于神山植物群落。研究者又结合入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分析发现香格里拉大峡谷内广泛存在的藏族神山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很有效地乡土保护体系,它们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产品,从而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多种生态功能。杨红等以永宁-泸沽湖地区摩梭人自然圣境中的山林自然圣境为研究对象,也得到类似的结论,即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下,在传统信仰文化的维系下,人们建立了山林自然圣境,从而保留住了比较完整的自然垂直带谱。与相同植被类型对照样地相比较,圣境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上更接近于原始林地。定量分析的结果还表明,圣境对植被的保护作用是比较显著的,而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明显的垂直上升效应,即海拔越高,保护作用则越明显。圣境不仅保护了大量的生物类群,同时也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形状与大小差异很大的圣境以“斑块”的形式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景观中,对维持整个农业景观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这些圣境还能够保护水源地、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为动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环境。研究者还发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对这些“圣境”的维护和管理。这些圣境及其周边区域保留了丰富的生物类群和物种,并且增加了景观结构的多样性,最终维持和增加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圣境”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它也与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只不过它是通过各种崇拜仪式、不同的文化信仰以及有关的经济和生态过程来实现的。“圣境”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结合。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相比,“圣境”具有一些复杂的特征,如种类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同时其在管理方式和文化内涵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多种目标,不过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如何协调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对“圣境”的研究,我们发现土著居民在对“圣境”区域保护的同时,也对其中的资源进行利用,并通过乡规民俗和个人信仰来协调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在保护“圣境”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获取一定的资源而从中获得利益,这就激发了土著居民参与保护“圣境”的积极性,为保护打下了基础。一方面现代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可以从“圣境”保护中吸取经验,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这种保护行为还比较朴素,只停留在感性的和直观的层面,缺乏系统的认识以及科学的方法,这样就不利于更好地进行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而且这一问题还比较普遍。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民族文化,这使得我们可以对民族传统文化多加利用,利用这些文化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不过,由于传统文化自身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本土文化,许多重要的传统知识开始丢失,土著居民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也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随着经济建设和乡村开发,土著居民聚居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经济建设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冲突。因此,如何合理地保护、传承并利用传统知识,如何有效地延续传统文化,如何有效地协调民族地区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在保护、传承、弘扬和利用传统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加强对它们的科学引导。最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促使当地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知识相结合,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使当地居民从中获得收益。
参考文献
[1] Wilson E O,Francis M P,Biodiversity[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8.
[2] Cooper J E.Wild Species for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J].Biodiver Conser,1995,4:215-219.
[3] Scott J M,et al.Socioeconomics and The Recovery of Endangered Species:Biological Assessment in A Political World[J].Conser Biol,1994:214-217.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生物多样性教育 必要性 途径
一、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内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或biological 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以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和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ic diversity)。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主要包括形态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DNA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既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又直接显示基因多样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栖息地差异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生命支持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生物多样性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生物多样性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人类的食物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禽等全部来源于生物;人们穿着的棉织品、丝织品、毛纺织品及皮革制品也直接来源于生物;生物还提供了绝大部分的中药材,以及橡胶、紫胶、白蜡、木材、油脂等工业原料。人类的生活环境也依赖于生物,如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的仿生学研究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启迪,使雷达、飞机、照相机、风暴报警仪、红外线跟踪仪、电脑等一系列的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和生产成为现实。[1]据记载,自公元1600年以来,共有724个物种消亡。物种灭绝速度高于自然灭绝速度的3千―4万倍,到20世纪末全球有5―6万种生物受灭绝威胁,1/5的植物受威胁。[2]因此,可以说当今全球人口、粮食、能源、生态环境恶化等全球重大问题与生物多样性的锐减有关。当前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使人类基本需要的选择余地大大缩小,动摇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人类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首要的是要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2.加强生物多样性教育是落实中学生物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在“中小学的课本中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更详细地指出:“学校对生物多样性的教学不足”,“现在在各级学校的课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还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增加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课程,编写教材,制作教具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所有中学和小学要在自然常识和生物学教材中增加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知识的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利用保护区、点和其它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场进行实地教育”。而我国现今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保护生物学课程,但新《生物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把生物多样性教育作为生物学教学的主题,课程中也涵盖了大量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如生物课本初一(下)增加了“鸟类的多样性”、“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两节;初二增加了“生物与环境”一章;高中生物课本也设有“生物与环境”一章等。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多样性教育是落实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生物多样性教育的途径
1.挖掘教材内容,寓生物多样性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初高中生物教材包含了大量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的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分散;有的显现,有的隐含。教师应深入研究、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尽可能从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渗透。
教师可结合初中教材中生物分类知识的教学,展示物种多样性,并强调生物资源虽是可更新资源,但过度开发利用,超过生物负载能力,物种数量会下降甚至崩溃。例如由于过度采伐,我国濒临灭绝的高等植物已达4000-5000种。药用植物中,天麻、人参、黄芪、茜草、沙仁也由于大量挖掘而减少。在讲授初中生物教材第八、九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六、七、八章生物的类群和生物的进化时,我们可以适当穿插物种多样性的介绍,并强调生物的进化是不可逆的,已经灭绝的物种如恐龙等不可能在地球上重现。教师可结合高中教材生态系统一节,介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初中教材第十章,高中教材第七、八章,当讲到生物与环境、环境保护、保护珍稀生物等章节时,我们可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联系起来,将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种质资源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联系起来。在中学生物教材中谈到的食物链也是物种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典型实例:在植物植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食虫鸟类食物链中,各级营养关系都保持着一定的数量,维持着自然的生态平衡。如果人为地打破了这种平衡,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此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所谓的“害虫害兽”,也是使学生充分认识每一物种存在价值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告诉学生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时,保留一定的害虫数量,就可以维持一定数量的捕食性昆虫和鸟类,将害虫控制在较小的数量水平上,危害较小或不造成危害,农作物抗灾害能力才能较强。相反,如果过分地强调消灭害虫,大量喷施农药,虽然能暂时消灭大量害虫,但同时也大量杀死了害虫天敌。部分幸存的害虫,由于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和产生了抗药性,短时间内就会迅速蔓延,而害虫天敌则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到相应的水平,因而使害虫成为灾害。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要保护那些对人类有益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而且要保护害虫天敌,使自然界的生物物种多样化,维持稳定合理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因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一定的地位,且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维持相对平衡。生物种类越多,相互关系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因此我们应当尽可能地维持生物多样性。教师可结合初中生物学教材第七章、高中生物学教材第五章“生物的变异”一节的教学,介绍遗传多样性。总之,生物教学自始至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自然的真、善、美,爱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使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学生的自觉义务和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寓生物多样性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多样性教育,课堂理论教育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寓生生物多样性教育于实践中,从而开阔其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同感。
(1)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进行野外调查、参加夏令营、知识竞赛、小实验、收看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影像资料、举办主题板报、墙报展览、主题班队会等各类活动是进行生物多样性教育的很好途径。例如,课余可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存在的动植物类群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指导学生针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讨论,并学会撰写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就如何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物种濒危的形势及有效对策、生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综合利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使学生领悟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破坏生物多样性为代价;组织学生参观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标本馆,以及有关的学校和科研机构。
(2)教师可结合每年的一些特殊纪念日,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植树节”、“国际湿地日”、“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组织学生举行一些有益的宣传纪念活动。在街头、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宣传站或咨询点,或组织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加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参与者。
(3)积极营造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在学校生物实验室悬挂国家保护动、植物名录,陈列标本或模型。有条件的还可设置生物园,让学生自己动手种植一些作物,饲养一些小动物,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生命、保护生物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生物选修课、研究性课程、讲座中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选修课、研究课和讲座这种形式系统的教育,能使青少年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通过这些实际活动,学生能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懂得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从而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人翁意识。
3.加强学科联系,寓生物多样性教育于融会贯通之中。
虽然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多样性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作为人类必备的生态文明素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培养毕竟不是某一学科所能独立承担的,它更需要多门学科融会贯通。因而,我们还必须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发挥整体性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物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课程除了生物学之外,还包括地理、物理、化学等。我们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积极讨论,把生物多样性教育纳入到其它各种学科中。在这些课程中渗透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可以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认识,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普及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上海世博会,生态,外来物种入侵,防治
正文:
随着信息全球化,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新时代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生物安全,而2010年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在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上,就非常显著的体现了这种环保观念。世博会园区内很多国家的展馆都对生物多样性魅力进行了展示,更加感染人们参与保护行动中。
在世博会园区内,英国馆带给了我们别有情调的礼物。英国馆看起来像是一朵蒲公英,它由6万根亚克力管构成,管子里面有900多种共26万颗种子,全部是濒危灭绝,稀缺品种。展馆里的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云南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中资银行项目。这个计划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旨在基本收集完英国的植物种子,在2010年保存世界上10%植物种类的种子,至2020年保存世界上25%植物种子的种类。这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畅想,也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的努力。
世博会园区内很多展馆的主题也都围绕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这体现了整个世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交流和宣传。基于此生态,我们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大家,可是外来种入侵却是 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杀手。在这种绿色,低碳世博会期间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具有非凡的意义。
外来物种入侵,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义,外来物种入侵又称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中,外来物种建立种群并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过程。随着国际交流,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外来物种的入侵的机会也大大的增多。这对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破坏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要将外来物种引入和外来物种入侵区分开,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都有害,许多外来物种对人类是有益的,例如提高生产力,提高抗病虫害能力。而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的才是外来物种入侵。
1 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
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有三种途径:有意引入,无意引入,自然扩散。
自然扩散,主要是借助大自然本身的力量,例如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这种暂且不做详述。
有意引入,曾在人类发展的某些阶段盛行,为了提高生产力等人为原因将外来种引入,却由于引入不当或管理不善造成生态破坏或生态污染。例如美国大米草,根系发达,适应力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生态,福建为了保护滩涂,发财致富引进该植物。结果大米草见土扎根,迅速蔓延,造成无数海生物死亡,堵塞河道造成水质污染,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生态危机。例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外国的宠物,于是引进了如巴西龟之类的动物。这种宠物进口是合法的,可是很多情况下,饲养一段时间就放生了。这对新的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了十分大的危害。比如在世博期间我们需要引进很多花卉草木进行园区的建设,那么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引进外来物种,这就是有意引入。
无意引入,相对来说途径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一些外来物种随着贸易,旅游,运输等方式而传入。世博会是世界的盛会,在召开之际,很多国际朋友来到中国,来到上海,那么外地的朋友身上带来的一颗种子都很有可能造成危害。
2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2.1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物多样性,加剧物种灭绝速度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每年为人类创造了数以亿计的财富。但近些年来,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多种生物濒临灭亡。据统计,42%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由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已经失去了几十万种生物。
在北美,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威胁,外来物种的竞争或捕食危及到美国濒危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威胁到了近一半濒危物种。在加拿大,外来物种已经导致约31%的受威胁物种和脆弱物种的灭绝、25%的濒危物种。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达400多种,其中50余种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国是全球受外来物种入侵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如今,外来物种入侵的破坏已经愈演愈烈,成为了全球性焦点问题。
2.2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外来物种入侵每年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几千亿元。据统计,英国曾经在除草剂上的投入消费了3.44亿美元,美国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达1250亿美元。而我国由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农林业损失也达到每年580亿人民币。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损失远不止这些生态,算上各种间接损失,达到了1000多亿,占到了国民经济的1%。拿2002年举例来说,13种危害最重的外来物种就给我国造成了570多亿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2.3外来物种入侵威胁人类生存
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外来物种经常作为病原体的携带传播媒介,使得人们对突如其来的病菌没有抵抗力。例如这几年新出现的SARS,禽流感都与外来物种入侵有着莫大关系。例如原产于北美的豚草已经入侵我国多个省市,它带来的“枯草热”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拿沈阳来说,在1983年染病患者达到了600万。
3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防控措施和效果
上海世博会期间会有很多外来的花草树木来到中国,因此传入林业病虫害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不仅可能给上海世博会园区造成危害,更有可能威胁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这就需要将“防”“控”两方面结合起来
3.1 检疫工作——防
5月份已经开始了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七个省市的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行动。这是为了防范外来物种的入侵,国家林业局、国家质检总局首次联合开展此类专项执法行动。这次上海世博会所做的检疫工作就是为了更有效的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损害,当然也起到了积极的成效。
3.2 生态修复——控
在世博会园区建设中,也曾经针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状进行了治理。各个方面的专家就正式采用了这种生态修复,生物治理的方式。专家们在浮岛上种植水生生物,利用其发达的生态根系来吸收转化污染物。短期来看,提高了水质,改善了环境面貌。长期来看,生物修复又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了一定的生态功能,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4 来自上海世博会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新思路
在上海世博会中体现了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种种举措,基于此我有几点建议:
4.1从立法上,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工作上起步比较晚,在上个世纪末才开始发现并重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各种检疫,防控等措施都是来自于单一的文件,条文,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上位法可以依托。
从立法上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生态,缺乏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性法律。我国关于保护生物的相关法律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一些单行条例如《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海洋保护法》等。但是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的上位法,略显单薄,因此在执行相关工作时缺乏一定的依据或者容易产生分歧。第二,法律保护目的,范围相对狭隘。我国目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多基于人类健康,经济贸易等方面,没有明确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这使得一些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单行法律都将范围限定在“病虫害”等方面,这就没有周全的考虑到所有有可能被引入的外来物种,造成了法律的空白。同时,立法目的不完善,对外来物种引入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不够明确,也就使得我国对一些例如水葫芦等只有放入生态圈以后才会产生危害的入侵生物敞开了大门。第三,法律上责任追究比较薄弱,个人责任不够明确。因此,我国公民如果引入外来物种后承担何种责任,如何承担责任相关方面都没有具体规定。
针对以上情形,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快立法步伐,制定一部针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严格管理外来物种引入的专门性法律。对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预警,防治等方面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其次,系统考虑外来物种的风险性,完善法律法规。只有周全的将外来物种的安全系数,生长特点等方面都掌握了才能更加完善具体法规条例内容。第三,我国需要建立明确追责制。对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个人,法人都要明确问责。以民事责任追究为主,加大惩罚力度,详细规定具体问责方式,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4.2从制度上生态,加强各部门协调和落实防治工作
外来物种入侵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目前我国各个部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治理上存在着很多矛盾和空白的地方,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部门。而且在防治工作上,主要针对有意引入方面,不够全面。在上海世博会期间采取的各种专项防治行动都对各省,各部门的协调性进行了考验。
针对这个问题,我建议:第一,建立一个特殊的专门协调机构。这个机构最好由特殊人员组成,例如可以将涉及到的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海洋部门,司法部门等等相关的单位负责人集中在这个机构里。这样能够增进各部门的交流和沟通,有效的实施统一的法规和计划,避免资源重复,防范治理的空白。第二,防治工作上,要全面规划,要以预防为原则。先谈谈“防”,对外来物种引入,要尽可能考虑到将来的变化因素,更要避免盲目性,考虑全国范围内的因素。加强海关的阻拦作用,检疫制度要更加严格专业,建立物种入侵监管机制。建立全国性的生物数据库,对一些数据进行搜集,存储,备用可以节省很多重复工作。再来看“治”,治理的方法有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式。生物治理生态,生物治理主要是构建一个新的平衡生态系统。由于外来物种入侵,缺乏天敌的制约,破坏了生态系统,那么我们可以引进该物种的天敌来进行制约,构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当然,这要注意新引进的天敌物种是否也具有入侵性。在治理工作上,多数情况下我国采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治理,但针对性效果并不明显,我认为,很多外来物种本身具有经济价值,应当对该物种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将该入侵物种变废为宝,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消灭。
4.3 从宣传上,提高公众参与和防范意识
近日,国家专门成立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中国国家委员会”,是为了更好的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行动,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宣传活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论坛。现在国际多样性年中国行动也已经展开,各种宣传,专项活动都在世博会期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要想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尽快尽善的解决外来物种入侵这一严重威胁。意识为先,要想从根本入手防治外来生物入侵,公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些外来物种的引入,是由于人们对该物种的危害认识不够,不能有效的开发本地资源,盲目的做出决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有一些是由于人们缺乏防范意识,无意间将有害生物带了进来。
这就需要,政府,媒体等多方面行动起来,多管齐下生态,大力进行宣传,对外来物种入侵,生态安全这方面知识进行普及,充分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对防治外来物种入侵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世博会所展示的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已经深深吸引了很多人,世界各地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借这个契机,我们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道路上还要走的更远。
4.4 从信息流通上,加强国内外合作
目前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形势十分严峻,应对策略却还没有跟得上国际上的脚步。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内外有关治理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成功经验,建立自己的完整数据系统,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进行国内外信息共享,探索入侵物种的生物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国际大平台,在这个世纪之宴里,正是将各种理念交融,信息传递的好时机。
参考文献:
[1]高敏.外来侵袭物种的法律定义[J].世界环境. 2005,(1) .
[2]王泰祥,张军英.我国生物入侵及其防治对策.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4.
[3]张金屯.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9,19(2):70-75.
[4]桑东莉.城镇化进程中生物多样性地法律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4,(1):68.
[5]范晓虹,李尉民.保护我国生物安全的检疫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1,9(4):439一445.
[6]强胜,曹学章.外来杂草在我国的危害性及其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1,9(2):188一195.
[7]李保平,陈红印·生物入侵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植物检疫,2002,16(6):356-359
[8]步雪琳.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我国占一半[N].中国环境报, 2005-11-21.
[9]孙莉.植物引种与外来物种入侵的探讨〔J].森林工程,2004,20(6):6一8.
[10]外来物种引进当谨慎[N].中国环境报,2002-10-29.
[11]Invasive Species Specialist Group. SpeciesSurvival Commission. IUCN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Biodiversity lossCaused by Alien Invasive Species, 2000.
[12]Daily G.CNature’s services-social dependence on nature ecosystem. Island Press,1997.
鸟类空间分布的背后,也藏着生物学的秘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吴飞等人近些年来在对鸟类多样性的保护研究中发现了山区生物保护规律。这一成果,将对亚洲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护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最近,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多样性与分布》上。
《北京科技报》:如何想到从鸟类分布来探寻山区生物的保护规律?
吴飞: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46.11%。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拥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大量的濒危物种。而只有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在山区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格局,即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好保护区的规划和设计,鸟类是山区中的常见物种,因此我们想到从鸟类物种的分布来探寻山区保护的规律。
《北京科技报》:具体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
吴飞:我们主要采用样点法和网捕法对鸟类进行取样调查。日出到日出后的3.5 小时被认为是鸟类的活动高峰期,我们的样点法调查也全部在此时间段进行。调查时,我们保持样点间的距离至少200 米,然后用双筒望远镜观察视野范围内的鸟类。在每个样点,我们都停留10 分钟,然后记录下观察到的鸟类的物种及数量。为了保证样点数据的科学性,我们在大风、下雨以及有雾的时候不进行样点调查。
在进行样点法调查鸟类的同时,我们也采用网捕法调查树林下层的鸟类,这样就可以弥补双筒望远镜难以发现树林下层鸟类的缺陷。
《北京科技报》:此次是如何发现鸟类分布与山区保护的关系的?
吴飞:我们对云南哀牢山区域鸟类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不同海拔带的鸟类组成是不同的,海拔跨度越大,两海拔带的鸟类组成差异就越大,其中差别最大的是河谷带和山顶带,超过80%的鸟类物种都是不同的。
不同坡向间的鸟类组成也是不同的,但差别没有不同海拔带间那么大。低海拔地区鸟类组成的物种差别要比高海拔地区高,这个规律对于大部分的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北京科技报》:珍稀鸟类又是如何在山区分布的?
吴飞:我们的调查记录显示,哀牢山的鸟类中有国家Ⅰ级和Ⅱ级保护动物共计3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长尾雉和绿孔雀两种,在这些保护鸟类中,绿孔雀、海南虎斑Z、蓝翅八色鸫、巨[等4种还被列入了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我们发现这些珍稀鸟类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整体鸟类多样性分布特征是一致的,比如在不同海拔带其分布就有所不同,像绿孔雀、栗鸢、黄嘴角^、长尾阔嘴鸟等仅分布于低海拔带,而象白鹇、鸳鸯、高山兀鹫、林雕等则多见于较高的海拔带。
Departments of Forest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SA
P. A. Marquet, Protificia Univerwsidad
Católica de Chile, Santiago, Chile (Eds.)
How Landscapes Change
Human Disturbance and Ecosystem
Fragmentation in the Americas
2003, 363pp.
Hardcover EUR 124.95
ISBN 3 540 43697-9
G. A.布兰德肖,P.A.马奎特编
本书是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重要的生态学方面的丛书《生态学研究》的第162卷,这套丛书1970年开始出版,几乎覆盖生态学的各个领域。本书通过比较世界上气候相似,但进化、地理分隔的区域不同,来考察气候在形成生物物理和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与以往对火区生态学、生物地理、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功能等展开的研究不同,本卷考察了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的改变对形成具有美洲特色的生态系统过程的基本影响。本书综合几个学科的观点,介绍了人类和生态过程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美洲景观上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物种延续;评价不同破坏因素,特别是景观片断对美洲之内不同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现有的关于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片断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本书围绕三个主题展开讨论:1. 景观断裂的原因和过程,2. 断裂的生态和进化后果,3. 生态片断保护的理论、方法和意义。
全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引言介绍了本书的背景,为什么要以美洲为研究对象?为什么要研究生态系统片断?第一部分景观片段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内容包括:1.近1.1万年以来智利中北部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干预;2.经济全球化,森林保护和栖息地片断;3.亚马逊中部的森林片断和物种多样性;4.气候和人类活动对北美和南美洲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火险状况的影响;5.亚马逊流域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和人为来源。第二部分片断的生态和进化后果,内容包括:6.昆虫授粉者-动物群和花朵授粉者对栖息地断裂的反应;7.进化和生物动态学对片段的遗传分析的意义;8.在智利中部边缘地区的森林片断、植物再生和入侵过程;9.断裂-间接入侵的生态学后果:在南加州的阿根廷蚂蚁;10.森林片断研究概念框架的评论和综合;11.景观研究和生态理论的反应:研究栖息地片断的工具;12.“源-汇”人口的空间自相关、分散和维持;13.葩嵌动态、栖息地的恶化以及复合种群中的空间;14.有多少功能性过剩存在,或者你是否愿意消除这些潜在的备份物种;15.预测南美洲候鸟在片断环境中的分布:基于气候的可行性方法;16.挪尔・肯普夫墨卡国家公园的稀树草原林、群落交错区(圣克鲁兹、玻利维亚):气候变化中保持长期的物种多样性的意义;17.对被破坏景观的补救措施:美洲动物区系走廊和他们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作用;18.自然保护区周围土地的管理。
本书学术性较强,适合生态学、地理学等有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阅读。
王铮,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宗教圣境;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2-0069-10
作者简介:艾菊红,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081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很多地区都有因为而产生的宗教圣境,是对于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集中体现。宗教圣境(Sacred Site)指的是这样一类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因为的原因而备受人们崇拜,因而也相应地对之有一些特殊禁忌并受到保护,比如神山、神林、竜林、坟林、风水林以及宗教庙祠的所在地等。[1]通常情况下,这些圣境中都有人们崇拜的圣物,比如神灵、祖先灵魂、佛像、庙宇、堂观,以及各种人们视为神圣的石、树、神符等等。正因为这些地方是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圣物所在地,使人们对这些圣物的所在地产生敬畏、崇拜的心理,那么这些地方也就形成为圣境。也就是说圣物与周围的环境一起构成圣境,即人文背景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可以说圣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宗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通过的信仰观念、宗教仪式等,把自然环境与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依靠神圣的力量,体现人们的生态观念,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人们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方式。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以“圣境、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为题的论坛,从而“自然圣境”或者说“宗教圣境”这一概念开始为人们所知。目前学界已经广泛认识到宗教圣境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也展开了相当有效和深入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的领军人物有比如裴盛基、许再富、龙春林等人对于傣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以及对于一些宗教圣境比如神山与神林的研究、佛教寺庙植物的研究,这类研究有更多的生物学测量数据,表明这类圣境对生物多样保护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颇丰,具有较大的影响。①也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从和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不同对于自然的观念,从而在客观上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类文章非常多,基本上属于质性研究,有很多也并未将宗教圣境单独提出来进行研究。②这两类研究分别是从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中的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国内真正将宗教圣境进行归纳,并提出宗教圣境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当首推罗鹏、裴盛基等人的《云南的圣境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该篇文章将云南的宗教圣境的起源、数目和生态价值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之后这些学者也对宗教圣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2]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人文社科的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相结合,探讨各个不同种类的宗教圣境,选择一些特殊案例,并借鉴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将一些重要的物种和相关研究数据作为研究佐证,从而更进为深入和充分地探讨宗教圣境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我国比较常见的圣境有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山林圣境,这种情况在我国民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比如傣族、彝族、苗族、佤族、傈僳族等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神山、竜林、坟林、风水林等。这类圣境往往保留的是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有些自然环境和生物物种的种类非常接近于原始森林,但相对来说,这类圣境的面积都不是很大。还有一类是庙祠人文圣境,指的是以塔、殿堂、石刻、造像等为核心,并与周围的植物与水体等结合所构成的,包括佛寺、道观、各种神庙、宗祠等等。这类圣境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呈现出较多的人文痕迹。第三类是名山大川及水体圣境,这一类圣境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山地和水体景观。通常这类圣境的面积都比较大,比如藏传佛教的梅里雪山、汉地佛教的五台山、峨眉山、鸡足山,以及道教的青城山等等,这类圣境的面积一般来讲都比较大,因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就更为突出。以下分别以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圣境来分析论述这些宗教圣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一、村寨周围的山林自然圣境
这类圣境在我国民族地区广泛存在,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这类山林自然圣境存在。一般来说这类自然圣境比较小,多位于村寨附近。大多数西南民族的居住地都选择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在建寨之初,就要选择自己村寨的保护神居住的地方。比如傣族,建立村寨伊始就要选择大片的森林作为涵养水源的山林。傣族古文献《谈寨神勐神的来历》就讲述了傣族建寨时,要先选一片树木高大的森林,作为寨和勐的保护神寨神和勐神的居住场所,并把这片森林命名为“竜曼竜勐”,即“寨神林”和“勐神林”的意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竜林”,之后在这片竜林的附坦的地方建立村寨。[3]傣族每个村寨每个勐都有自己的竜林,不但禁止砍伐、放牧、甚至也不许进入其中,因而可以说这些竜林是傣族“传统的自然保护区”。[4]除了“竜林”之外,傣族的坟林也起到同样的作用。作为亡灵安息的所在,坟林也同样禁止人们随意进入和砍伐。其他民族中也存在这样的神树林,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也有些民族的村寨因为神灵不同,所居住的地方也不相同,因而有几片不同的神树林。如西双版纳景洪市勐宋乡的哈尼村寨,其神树林就包括“地母林”(“地母”神灵居住的树林)、“普仓”(村寨防护林,作用是将人界与鬼界分割开来)、“老蹦”(属于坟林)等几种类型。[5]这些山林圣境保证了村寨的安全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因为大多数村寨是背靠大山建立的,如果村寨背后的山林被砍伐,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对村寨的安全造成危害。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民族地区的村寨都会把村寨附近的山林作为神山神林加以保护,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村寨安全的作用,也营造了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空间。
由于信仰的力量,这些原本普通的山林被冠以神圣的名义,因而使森林植被得到了长期和有效的保护。根据生态学家的研究,除了信仰上的差别之外,在植被特征、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和生态学功能等方面,这些山林圣境与其他原始林地并无差别,很好地保存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案例:西双版纳傣族的“竜林”
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但是由于近年人口增加,经济开发等多种原因,西双版纳很多地方都已经被开垦,尤其是橡胶引入西双版纳地区以后,大片的山林被开垦成橡胶林,使西双版纳地区的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漫山遍野看到的都是橡胶林,如果每年的2、3月份到西双版纳,正值橡胶树落叶的时节,映入眼帘的不是传说中绿色的海洋,而是满眼的枯黄。原本存在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干性季节性雨林已经几乎被砍伐殆尽,但是因为西双版纳傣族有竜山信仰,因而保护了一些干性季节性雨林。大勐龙自然保护区是1957年划定的,植被主要是干性季节性雨林,但由于人为破坏,这个自然保护区已经消失了。但位于该保护区内的曼养广“竜山”,则由于的原因被保存了下来。目前在我国,以箭毒木、龙果、橄榄为标志的干性季节性雨林,仅在“竜山”上还有保存。因此也可以说,没有“竜山”,就没有西双版纳的干性季节性雨林。③据统计,西双版纳的竜山共有400多处,总面积30000ha~50000ha。一项针对西双版纳28个竜山的调查显示,在竜山森林中含有的高等植物368种,92科,252属。[6]根据刘宏茂、许再富等人对竜山的研究,1500㎡的样方里共有100多种植物,经和自然保护区内的湿性季节性雨林对比,同样面积,两者的物种总数量、乔木树种的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大体相同(见表1)。这些“竜山”保存了大量具有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如大叶木兰(Magnolia henryi)、天料木(Homalium laoticum)、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假海桐等(Pittosporopsis kerrii)属于第三纪的古热带区系成分,虽然经过了第四纪冰川期,却得以幸存,因而对研究植物区系有重要价值。景洪暗罗(Polyalthia cheliensis)、云南厚壳桂(Cryptocarya yunnanensis)、动仑琼楠(Beilschmiedia brachythyrsa)、滇谷木(Memecylon polyantum)等则是西双版纳特有的物种,也是我国植物种资源中不可多得的植物种类。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lonii)、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 griffithii)、龙果(Pouteria grandfolia)等在我国国内只有西双版纳地区有分布,是与毗邻国共有的物种。此外,“竜山”中的药用植物有100多种,各种淀粉类植物、珍贵的用材树种,如楠木等,还有油料、染料、纤维类等植物,野生花卉、野生水果等约150多种。其中,大叶木兰、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四数木(Tetrameles nudiflora)、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野芒果(Mengifera sylvatica)、油朴(Celtis wightii)等11种植物被列入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中,约占西双版纳重点保护植物的30%。[7]
案例: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布朗族的竜山
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西部骑马山的布朗族也有“竜山”。和傣族一样,布朗族也是在建立村寨之初要选择村寨围一片长势良好的森林作为神树林,那里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竜林”里的所有物质就都具有了神圣性,所以禁止在其中狩猎、砍伐。如果被追猎的动物逃进竜林,人们就放弃追猎。这些禁忌保证了“竜林”的原生性,从而保护了热带雨林在结构上的完整性,有效保护了很多珍稀动植物。昆满布朗族村寨的竜山森林位于骑马山,其森林结构有五层,乔木一层、乔木二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层,这样不同的植物相互错落,形成了郁闭森林环境。1800㎡的竜山森林里,共有179种植物,其中乔木93种、灌木28种、草本植物18种、藤萝植物29种、附生植物11种。相比之下,与之相邻的大渡岗山地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就比较单一,只有73种,包括乔木35种、灌木20种、草本12种、藤萝6种。这一比较说明,正是因为的缘故,竜山起到了对山林的保护作用,否则骑马山一带的山地雨林都会因为多次反复刀耕火种,转变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仅以植物为例,其植物多样性就将损失过半。同时,“竜林”在保护珍稀植物物种的时候,也相应地保护了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布朗人把野象、野牛等大型动物当作动物神,从不捕猎,也不捕猎孕产期和正在哺乳的动物、受伤的动物,以及那些逃到竜林的动物。这些传统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衍更替,从而达到了保护性利用。[8]
案例:彝族的密枝林
彝族有着古老的密枝林文化传统,几乎每个彝族村寨都有一座密枝林,类似于傣族或者布朗族的“竜林”,密枝林所在的山地也就被称为神山。密枝林中所有的树木花草都被彝族视为神明,严禁砍伐、采集,甚至枯枝落叶也不能动,也不允许在密枝林中放牧牲畜。例如云南省石林县,该县的两个镇,8个乡,380个自然村,一共有村寨密枝林3480ha。这样一大片受彝族密枝林文化传统保护的林地,成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圭山森林公园的基础,森林公园有林地1841ha。这片森林属于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含有的植物种类共137科,423属,645种,主要植物种类是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 desschottky)、元江栲( Castanopsis orthacantha Franch),是滇中地区喀斯特地貌中的一块不可多得的绿宝石。[9]
云南楚雄彝族地区广泛存在的“神树林”,不仅在当地村社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景观水平都有影响。这些“神树林”是当地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方,直接保存了该地区的主要植物物种,是“天然的种质基因库”(natural genepool),也为许多昆虫、爬行类、鸟类和一些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根据调查,有20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是哺乳类和鸟类)主要靠这些“神树林”作为栖息地而得以生存。其中,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小麂( Muntiacusmuntjak vaginalis )、高原兔( Lepus oiostol us)、大蹄蝠( Hipposideros armiger)、赤腹桔鼠( Collosciurus erythveaus)、金鸡( Chryzolophus pictus)、环颈雉( Phasinaus colchicus)和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emminckii) 等10多种野生动物属国家级保护动物。[10]
这些村寨周围的自然山林圣境是我国民族地区最有特色的圣境,深刻体现对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作用。有效地保护了植物物种的多样类型,并且保存了一些珍稀濒危的植物物种,同时也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而且在农业景观中,自然植被会被大量破坏,这些山林自然圣境就像是残存的森林斑块,目前是一些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自然保护地。而且这类圣境存在于各大自然保护区周边与保护区之间,很有可能成为各自然保护区之间物种交流的“踏步石”(Stepstone),便于物种基因的流动。所以这些山林圣境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自然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效果。
二、庙祠圣境
庙祠圣境通常来说更多地具有人文属性,很多情况下是人工刻意为之,在这些宗教建筑周围营造一种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山林圣境相比,缺乏原生性,但由于的缘故,这些宗教建筑周围的自然山林也会因而保存较好,与宗教建筑一起构成庙祠圣境。比如在一些寺庙、道观、宗祠附近都有参天古木,环境幽雅宁静。根据的教义,很多宗教建筑周围都会种植一些该宗教视为圣物的植物,或者一些与宗教活动相关的植物种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宗教建筑旁边,常常会保留一些名贵和珍稀植物种类。以云南为例,据统计云南的各种庙祠人文圣境中,现存名树、“宝树”共有77科,338种。④因而这类圣境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自然山林圣境同样重要。
案例: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寺的植物
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寺院周围常常会种植一些和佛教活动相关的植物,在亚热带地区,这些多种多样的植物为南传佛教的寺院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自然环境。高大的乔木映衬着佛寺建筑,庭院周围各种鲜花、果树繁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引起了很多生物学者和生态学者的关注。根据段其武等人的调查研究,在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佛寺庭院及周围,常见的具有实用价值和宗教意义的栽培植物有58种,其中29种为印度和东南亚等热带原产植物;19种是中国原产或者与东南亚等地共有植物;10种为热带美洲和非洲原产植物。这58种植物中有39种是外来植物。其中具有宗教意义的植物有21种,如贝叶棕、菩提树、高榕(F.altissima)等;属于水果类的树种有17种,如椰子(Cocos nucifera)、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还有20种是环境绿化类植物,如鸡蛋花(Plumeria rebra)、蜘蛛兰(Crinum asiaticum)等。通常在传统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中,比较强调在庭院中栽培“五树六花”。“五树”是菩提树、高榕、贝叶棕( Corypha umbraculifera)、槟榔( Areca catechu)和糖棕( Borassus flabillifer);“六花”是荷花( Nelumbo nucifera)、文殊兰( Crinum amabile)、黄姜花( Hedychium chrysoleucum)、鸡蛋花( Plumeria rubra)、缅桂花( Michelia champaca)和地涌金莲( Musella lasiocarpa)。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五树六花”的种类略有不同。这些植物既美化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寺院,也为宗教活动和宗教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植物产品,并作为植物的种质基因库保存了较多的珍贵植物种类。同时也为傣族发展优质木材、果蔬、经济类植物、燃料、香料、花卉等提供了种源地。比如番荔枝、番木瓜、芭蕉、菠萝、菠萝蜜、柚子等热带水果已在傣族地区广泛种植,甚至成为一些傣族的主要经济来源。一些优质用材树种如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柚木、羯布罗香(Dipterocarpus turbinatus)已经被推广种植。[11]
无论是南传上座部佛教,还是藏传佛教以及传入内地的汉传佛教,在佛教朴素的生态观念下,特别注重佛教寺院及其周边的环境,会栽种大量的植物,这其中不乏外来物种和一些特别珍贵的植物品种。根据一项针对部分佛教寺院植物的调查研究显示,寺庙常见园林植物名录约77科200种(含变种和亚种)。这些寺庙植物大多是人工栽培或人为保护下生存的植物,是在佛教寺庙人文生态环境中生存的,因而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二、与气候环境相适应;三、与寺庙园林相统一;四、与主流文化相协调;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六、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也就是说,寺庙的植物栽培也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主流文化相互协调适应的。根据佛教的教义,除了选择对佛教有特别意义的植物物种以外,也栽培有大量适合当地气候、文化、经济特点的植物,把佛教寺院营造成一种特殊的人文背景下的庭院植物园。因为寺庙植物是佛教信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元素,它具有神圣的宗教意义,常常是宗教活动中的媒介和载体,起到强化和烘托宗教仪式的作用。当然,在客观上这些寺庙植物也对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存了大量年代久远和珍稀的植物物种。[12]
当然庙祠圣境不仅仅局限于寺庙庭院植物,更重要的是,这些庭院栽培植物与庙祠周围的树林,或者庙祠以外作为寺庙财产的山林和土地,共同构成了“宗教植物园”,将原本只局限在庙祠庭院及其周围的保护区域大大扩展,共同构成庙祠人文圣境。一般来讲,汉地佛教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所以在选择寺庙地址的时候,愿意选择在环境清幽,自然生态较好,远离尘嚣的僻静的山林中,一般名山大川多有汉地佛教寺庙。道教的选址也和汉地佛教有相似地方,人们认为在这些僻静的山林中是人与灵界沟通的最好去处,在这些地方能够达到一种“无我”的境地,从而使身心得到升华。所以寺庙和道观,以及一些宗祠通常选择的就是栖身在这些自然环境较好的山林之中,那么本身庙寺庭院的环境营造与庙寺周围的山林自然景观所构成的庙寺圣境,在的神圣氛围中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因而也极好地保留了物种的多样性。
三、名山水体圣境
名山水体圣境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但通常的情况下,很多水体圣境和名山圣境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川滇交界的泸沽湖,以及等地的高原湖泊。往往在湖泊周围伴随着大山,这些湖泊和高山同时成为圣地,所以在此就合并起来论述。这些名山或者水体圣境有些是由于有宗教建筑或者是宗教圣物,比如我们熟悉的四川道教圣地青城山,佛教圣地峨眉山、五台山等;有些是被认为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比如藏族的很多神山等。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耸入云、森林密布、白雪皑皑的大山,还有清幽静谧、洁净无暇的湖泊带给人神秘的感觉,在这些自然物面前,人们的心中自然会生发出人类渺小的感叹,也会相信在冥冥之中必有神灵的存在,因而这些大山和湖泊河流成为一些宗教殿宇的藏身之处。也因为这些信仰,整个区域都具有了神圣的色彩,这种神圣色彩甚至延及至存在于其中的所有生物与非生物,人们也会对这些生物乃至自然地理环境加以崇拜并进行自觉的保护。如此,人们在利用这些圣境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时,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而且这种行为通过宗教禁忌发展成乡规民约、甚至通过立法、行政等形式将这种限制长期保留下来,从而保护了较大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前两类圣境相比,名山水体圣境的面积通常都比较大,因而单个圣境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就可具有区域性的影响。
案例:守望卡瓦格博
梅里雪山原本的名字是太子雪山,有十三座山峰,主峰名为绒赞卡瓦格博,意即白色雪山。“绒”的意思是河谷地带,说的是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赞”的意思是勇猛无比,也含有王者之意;“卡瓦格博”就是白雪,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河谷地带的白雪之王。《雪山祈文》中将这位山神描绘为一位俊美威武的男子,骑一匹雪白的俊马。管辖着的察隅、四川金沙江流域藏区靠近云南的部分,以及云南迪庆州的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包括丽江地区这一片广大的地域。在这个区域内,卡瓦格博享有绝对的权威,主宰着这一地区的山川、河流、动植物、气候、农牧业的丰瘠、瘟疫和各种灾害等等。而且这位山神不仅仅勇猛无比,还性情暴烈,时常危害天界、人间和龙部,使上、中、下三界生灵不得安宁。人们只能顺从敬奉他,否则就要招致各种灾难。后来这位煞神被莲花生大师降伏,将其带至佛祖面前,被佛祖授命誓言护法并承认守护居士戒。佛祖与莲花生大师给卡瓦格博灌顶并加持神力,从此卡瓦格博更加威武。这则传说其实深刻说明了,当佛教传入藏地之后,如何与原来藏地的苯教信仰相互结合,在佛教中融入了苯教的因素,从而使佛教本地化,形成为独特的藏传佛教。卡瓦格博这位原本是苯教的煞神如何被佛教所收服,逐渐演变成为守护一方安宁的山神,其中既有佛教的因素,也有苯教的信仰。而且逐渐成为藏民今生今世魂牵梦萦的地方,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一定要前来转山,以求取得现世和来世的幸福吉祥,积下功德。所以每年前来转山的香客络绎不绝,尤其是到羊年,传说这座威武的神山属羊,前来转山的香客雍塞于途。即使平常不转山,早晨的时候,人们也会“煨桑”朝拜山神。笔者调查时,有一天在飞来寺的观景台看到卡瓦格博的山峰从重重迷雾中显现出来,有不少藏民在煨桑台煨桑,面对卡瓦格博长啸,磕头跪拜,更有人五体投地朝拜神山。
在藏民的心目中,卡瓦格博是神圣的雪山,是心中那一方圣土。因而这座山的一草一木也就具有了神圣性,人们轻易不敢随便砍伐这座神山的树木,也不敢对这座神山有任何的造次,更不允许外来的人玷污神山。关于这座雪山的神奇传说有很多,笔者在调查的时候,多次听当地人讲起如果冒犯了雪山,就会遭致祸患。他们特别提到的是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当地藏民以及僧众在梅里雪山对面的飞来寺一起祈祷,目的却不是期盼登山队能够登顶,而是生怕登山队这样的行为玷污了雪山,触怒山神。甚至还有人说,祈求的目的是希望登顶不要成功。结果发生了那场痛彻人心的山难,17名登山队员无一人生还。后来日本登山队的家属前来祭拜,卡瓦格博始终不肯露出真颜,藏民说那是因为登山队员的行为冒犯了山神。于是这座雪山就在藏民的心目中,甚至在其他人的心目中更加神奇。出于对当地人信仰的尊重,2000年的时候,国家明确禁止攀登梅里雪山,自此这座雪山成了全世界唯一一座海拔7千米以下,却至今无人登顶的雪山。这就更增加了这座雪山的传奇色彩和神圣性。
如今,这座雪山因为那场山难而蜚声中外,成为游客心目中最为向往的旅游圣地之一。有些铁杆驴友很希望能够参与到藏民转山朝圣的活动中,尤其内转的道路其实并不算远,这激发了很多游客的激情。内转的道路上有一座山村,名为雨崩,因为地处梅里雪山深处,至今不通车道,关于雨崩也有很多美丽的传说,于是也成为游客心目中的圣地之一。但是雨崩村却是德钦县唯一一座20户以上至今不通公路和电的村庄。然而要修通前往雨崩的道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山体的地质结构松散,而是因为这是一座神山,修路等于是在神山的脸上砍出一道伤疤,那责任可就大了。尽管目前当地人对于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认同,但是要修路和通电,所面临的必然是要砍伐森林,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这是当地政府和当地藏民都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关于修路的事情就搁置了下来。至今雨崩这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山村依然过着不通车、不通电的生活。
就因为梅里雪山是座神山,由于对神山的敬畏,人们不敢轻易破坏雪山的任何生灵,使这座雪山的生物物种得以很好地保存下来。再加之梅里雪山的范围很大,有名的山峰就有13座,涉及到和云南交界的大片区域,其区域性的生态效果非常好。梅里雪山地区是中国和世界温带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17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在植被区划上,梅里雪山地处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草甸地带。梅里雪山的地理环境极为特殊,地质样貌也非常复杂,加之气候类型多样,因而造成了梅里雪山地区不仅植被类型多样,而且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稀物种。比如国家稀有植物,十齿花(Dipentodon sinicus)、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属于国家渐危物种有,澜沧黄杉(Pseudotsuga forrestü)、棕背杜鹃(Rhododendron fictolaceum )、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ü)、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油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var camplantata)、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等。如此众多的植物构成了梅里雪山良好的植被环境,成为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其中不少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如哺乳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岩羊(Pseudois nayaur)等;鸟类有白尾稍红雉(Lophophorus sclaieri)、藏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高山兀鹫(Gypshinaluy ensis)等。[13]毕竟这里是高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梅里雪山在藏民心目中的神圣性,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存。根据调查,在梅里雪山地区有近两百个不同的圣境,圣境的分布之密集和范围之广都是罕见的。邹莉等人对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调查显示,在神山和非神山的两个典型植物群落,即高山松群落和云南黄果冷杉群落的对比发现,在相同的样地面积内(20m×20m),神山植物群落在物种数量(20,14)和群落盖度(100%,85%)方面都明显高于非神山植物群落(11,12;70%,60%)。[14]
在梅里雪山范围内,也存在着水体圣境。朝拜梅里雪山内转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就是位于缅次姆峰(相传是主峰卡瓦格博的妻子)下的两条瀑布,瀑布的藏语名字是“索朗巴些”,意为福运瀑布。传说,这条瀑布是佛母益西措吉和千佛共同加持过的宝瓶圣水,能使有罪者消罪,无罪者获得特别的成就;无福之人能够获得福运,有福之人的福运更是如夏季暴涨的江河之水一般。如果心意不诚,或者寿命短无福之人,或者有重大罪恶的人,来朝拜神瀑的时候,神瀑的水会突然改变方向飘向左边或者右边,甚至会消失在空中,使朝拜的人没有办法沐浴到这圣水。如果是有福之人前来朝拜神瀑,即使在干旱无水之季,或者是冬季冰封的时候,神瀑也会从空中降落,泼洒在朝拜者身上。更有神奇者,会出现彩虹绕身的奇观。于是这两条瀑布成为藏民心目中神圣的圣水,凡来到这里的人,无论天气多寒冷都会走到瀑布下面接受圣水的沐浴。因为瀑布的神圣性,瀑布周围的生物也会被人们格外加以珍惜。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转山朝拜这瀑布的主要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求得自己的幸福安康。更重要的是祈求神灵对于众生的护佑。笔者曾经与一户来自的藏民一同转山,他们明确地告诉笔者,转山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花、草、树木,以及一切动物、昆虫祈求平安和幸福,对于自己曾经伤害过的生物表示忏悔,得到佛的宽宥。所以对于神山和圣水的朝拜,一方面构成了山体和水体圣境,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强化着藏民信仰中对于自然生物的观念。对梅里雪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所体现的其实是多种共同的作用,并不是某一种宗教的单独力量。其实这在其他名山水体圣境中也多是这种情况。
案例:佛教名山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总面积2822公顷,最高海拔3248m,其山峰险、洞幽,泉潭广为分布,自然风光优美,以雄、奇、幽、秀著称,古人将鸡足山的美景概括为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15]鸡足山得享盛名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风景秀美,更是以佛教著称,山上庙宇遍布。最为值得称道的是,鸡足山不仅开辟者威名远播,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而且是国内唯一一座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南传佛教于一山的佛教名山。曾经一度,鸡足山与佛教名山峨眉、五台、普陀、九华山齐名。
前面我们提到过佛教对于自然环境和生物的看法与态度,在这座佛教名山上,也形成了以佛教为主的名山圣境。鸡足山的植被属于原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种类型的植被地带在云南省存在的数量不多,而且多呈岛屿状星散分布,鸡足山是其中幸存的地带性植被岛屿之一。鸡足山的植被类型在滇中高原地区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多为古老的第三纪型森林,呈现出泛北极成分和古热带成分的奇妙混合和交错过渡。山上的自然植被伴随着立体气候,呈垂直分布,海拔1800米-23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以云南松为主;海拔2300米-24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有栲、栎、楠、楸、杨等种类;海拔2400米-2700米主要是山地竹林;海拔2700米以上以元江栲林为主,这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类型;再上即为苍山冷杉。通往金顶寺一带则以矮高山栎杜鹃为主,品种繁多,花开时节繁花似锦,“杜鹃长廊”是鸡足山一大景观。此外,鸡足山古树名木集中,国内罕见,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栎树林(FormQuercus rehderiana),700多年的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600多年的元江栲(Castanopsis orthacantha)、400年以上的冲天柏(Cupressus duclouxiana)、短叶罗汉松( Podocarpus macrophylluas varmakj)和大理罗汉松(Podocarpus forrestii)。宋代栽植的古梅(Prunusmume),清代的古茶花(Camellia reticulata)等,另外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滇合欢(Albizzia mollis)、银杏(Ginkgo biloba)、五裂槭(Acer oliverianum)、云南梧桐(Firmiana major)、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遍布山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如此评价:鸡足山的古树名木多为中国西南地区所罕见,对于研究古生态环境和树种栽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此丰富的植物种类,自然也成为各种禽兽的生活乐园。据统计鸡足山的动物种类有80多种,珍稀禽类有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烧香雀(Birds called Praying to Buddha)等;珍贵动物有豹(Panthera pardus)、岩羊(Pseudois nayaur)、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ia)、狼(Canis lupus)等。[15]
案例:道教名山巍宝山
巍宝山开辟于汉代,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其山在云南省巍山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面积19.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09米。魏宝山的道观始建于唐代,明清达到鼎盛,于清末时期,道教殿宇已遍布全山。巍宝山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列为中国的13座道教名山之一。除了大量道教宫观之外,巍宝山还有一些佛教寺院。一直以来,道教与佛教在魏宝山共同发展,相互影响和融合。此外,巍宝山的宗教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佛道两教与本土的原始宗教相互融合。比如关于南诏王细奴逻的传说,相传其得到太上老君的点化,从而成为南诏王,并在死后被封为巡山土主,成为当地道教的一位神——“巡山神”,也成为当地土著彝族的祖先崇拜之神。因而巍宝山以道教为主,兼容有佛教和原始宗教的特点,为巍宝山的自然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多种宗教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家讲究崇尚自然,希望能够修炼成仙,认为山林是修炼的最佳场所,因而各名山大川成为道家修炼居住之所。道家在为道观选址时,特别讲究要有良好的森林,但是更重要的是讲究风水,也就是多种自然生境在一起构成的空间组织。《巍宝山志》记载,魏宝山“地处巍山盆地之南,一山从盆坝突然升起,南枕太极顶,北与大理点苍山相望,东有五道河……西有阳瓜江……”后山“主峰耸峙……前山山势平缓……”这样的地理环境自然符合道观选址的要求,同时也是多种生物物种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道教以及佛教思想的作用下,巍宝山的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有各种阔叶林和针叶林,其中不乏名树古木,比如云头柏、野香樟等,明末清初栽植的古山茶,位于主君阁(灵宫殿)前,已生长300多年,开花可达数百朵,每年二月花开时节,满树红云。这些古树名花都是在道教、佛教以及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的自然观念下,得以良好的保存。
这些种类不同的宗教圣境在各地的生态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保护了其区域内的生物物种以及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在农业景观中,由于宗教圣境所处的位置不同、土壤品质不同,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包含着各自相异的植被类型,加之这些圣境隔离程度远近不一,因而对从物种到群落到整个生态系统乃至于景观水平的保护发挥着多个层次的作用。所以宗教圣境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对于区域自然环境状况都发挥着综合和深刻的影响。这类宗教圣境和各地传统生产方式、传统自然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乡规民约等一起构成乡土保护(Vernacular conservation)。这类乡土保护是另一类重要的自然保护体系,是对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由自然保护组织或政府机构建立的正式自然保护体系十分必要和积极的补充。其实,现代很多自然保护区正是在过去的宗教圣境基础上建立的。因而在当今重新审视宗教圣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借鉴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着良好和积极的意义。
注释:
①这类文章比较多,大多刊于生态学研究相关的杂志上,比如:刘宏茂,许再富,陶国达著,《西双版纳傣族“ 龙山”的生态学意义》,载《生态学杂志》,1992年,11(2):41-43。刘爱忠,裴盛基,陈三阳著,《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载《应用生态学报》,2000,11 (4)∶489-492。邹莉,谢宗强,欧晓昆著,《云南省香格里拉大峡谷藏族神山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载《生物多样性》,2005(13),No.1:51-57。艾怀森,周鸿著,《云南高黎贡山神山森林及其在自然保护中的作用》,载《生态学杂志》,2003(22 ),No.2,pp92-96。
②这类文章相当多,本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③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科学出版社,1984年。转引自刘宏茂,许再富,陶国达著,《西双版纳傣族“ 龙山”的生态学意义》,载《生态学杂志》,1992年,11(2):41-43。
④云南林学会编:《云南古树名木》,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11页。转引自罗鹏,裴盛基,许建初著,《云南的圣境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载《山地学报》,2001(19),No.4,pp327-333。
参考文献:
[1]裴盛基,许建初.云南的圣境及其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J].山地学报,2001, 19(4):327-333.
[2]裴盛基.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科学,2006,58(6):29-31.
[3]祜巴勐.论傣族诗歌[M].岩温胆,译.昆明:云南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109-110.
[4]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与环保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1.
[5]王建华.西双版纳山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管理:勐宋哈尼村社定点研究[D].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998年硕士论文.
[6]许再富.云南植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的若干问题探讨[C]//云南生物多样性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205-210.
[7]刘宏茂,许再富,陶国达.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杂志,1992,11(2):41-43.
[8]吴兆录.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布朗族龙山传统的生态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7,16(3):45-49.
[9]周鸿,赵德光,吕汇慧.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生态伦理学意义[J].生态学杂志,2002,21 (4) :60-64.
[10]刘爱忠,裴盛基,陈三阳.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 (4):489-492.
[11]段其武,许再富、刘宏茂.西双版纳傣族缅寺庭院植物[J].民族风情,1995,(1):38.
[12]覃勇荣,刘旭辉,卢立仁.佛教寺庙植物的生态文化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2006,26(1):11-17.
[13]杨子国.云南德钦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J].林业调查规划,2008,33(6):14-18.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水鸟生境;时空格局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已濒临地球上最严重的生态危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危机与人类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改变景观活动同时发生。人类以森林经营、农业管理、城乡居住等形式影响和干扰着95%的陆地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改变、退化乃至彻底破坏是造成物种危机的直接原因。人类是景观变化的原始动力,也由此导致了目前的生态危机。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必须针对受人类影响的景观来实施。所以解决以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危机为核心的自然景观及其生物保护已逐渐成为研究的新重点。
一、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发展
1864年美国掀起了世界上第一次“自然保护运动”,其后,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经过不到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自然保护区遍布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据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统计,至1996年,全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面积在1000hm2以上的各种类型的保护区达9863个。占地球表面积的6%-10%。1956年,中国广东省肇庆市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一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至2007年底,中国已建立253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88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15.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面积9365.6万hm2,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和总面积的12%、61.7%。有28处自然保护区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33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10多处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全球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仍在不断的增加。
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区域是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人类集中活动区域。至今,人类活动已显示了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巨大改变,而这种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影响。湿地景观变化不仅蕴含了大量人类活动的信息,而且导致景观功能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环境效应。在许多区域,农业化管理和集约化发展已经改变了湿地生物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改变了生境类型、生境空间格局,尤其对湿地珍稀野生动物物种造成巨大威胁,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热点。
二、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
近年来,在大量开展景观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工作之后,景观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关注,尤其重视景观与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对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由此也推进了自然那保护区景观研究工作进展。目前国内外在景观、区域和流域尺度进行了大量该方面研究工作,研究较多的是景观格局变化对景观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也有许多研究涉及景观变化对野生动物生境和物种的影响,但对无脊椎动物、昆虫、爬行类动物研究较多,而涉及鸟类的生境和多样性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也逐渐由地面典型物种和生境调查到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定量化分析,也有研究利用模型开展物种与生境关系的探讨;但缺乏景观结构对水鸟生境要素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更为缺乏。
三、水鸟生境要素的研究
近代由于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强度的不断加大,湿地景观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的景观破碎化和生境破坏是湿地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直接因素,尤其对水鸟生境要素产生重要影响。水鸟生境面积的大量丧失,生境日趋破碎化,最适生境面积不断减少,残留生境斑块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以及水鸟赖以生存的隐蔽物、食物条件、水条件和干扰条件的不断改变都对水鸟的繁殖、生存带来巨大威胁。这些要素综合作用,更对水鸟种群动态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生境丧失和破碎化都直接导致景观异质性变化或景观类型多样性的变化,这也对水鸟带来巨大威胁。景观异质性与景观面积和破碎化关系极其密切,景观面积扩大时,其异质性增加;景观破碎度加大,异质性降低。而景观异质性降低或损失往往改变了生境的空间结构,这对于需要特殊生境类型或几种生境类型才能生存的湿地水鸟物种来说,因生境异质性降低或损失就会导致种群下降或灭绝。
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的变化对水鸟生境的影响可通过水鸟生境要素的变化来定量反映。水鸟生境要素反映的是水鸟生存需要的基本生境因子,野生动物保护学者对一般的物种生境因子进行了归纳,包括水、食物、隐蔽物和干扰。但景观生态学家认为某一物种或种群数量变化是由于食物、隐蔽物、水和其他生存需求条件所构成的生境结构特征不同或变化的结果造成的,不同的生境结构产生不同的生境质量,从而影响物种和种群分布及其数量。水鸟生境要素与一般的物种不同,它更强调生境空间结构的组合特征和多生境要素的综合作用。因为水鸟是赖以湿地生存的大型物种,如丹顶鹤、大天鹅、白鹳和黑鹳等,是需求较大面积生境的特殊物种。水鸟生境不是由单一生境类型构成,而是由具有一定植被覆盖的浅水区域和一定面积的开阔水域组成的,是既能提供食物又能提供安全的隐蔽场所的特殊地理区域。所以,湿地的丧失和破坏、景观异质性的减少和景观破碎化,景观类型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以及隐蔽场所、食物条件、水条件等生境要素构成的生境结构特征的变化对水鸟种类、种群数量产生非常严重影响,往往造成水鸟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绝迹。
四、水鸟生境时空格局变化的研究
对于水鸟生境的研究,由于物种所需求生境要素的复杂性和需求空间范围较大的特点,国内外研究较少,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景观变化对其生境要素的影响以及应用模型研究更为少见。
以往对水鸟生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鸟生境要素的确定和研究尺度等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研究了150种鱼类、野生动物生境要素。其中包括5种水鸟生境要素的研究,确定的生境要素包括食物条件要素(水深因素、水域面积和干扰情况)和繁殖条件要素(植被覆盖类型、面积、干扰因素)。中国鸟类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也开始重视该方面研究。确定的生境要素包括食物因素、隐蔽条件、水深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天敌影响等。研究的方法方面,近年来主要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就土地利用活动、城市化对湿地水鸟类生境影响的不同侧面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其中对较小区域尺度(湖泊或河流流域)的现状研究的较多,而在较大区域和长时间尺度的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甚少;模型方法虽然在美国得到发展但也仅限于利用地形图进行研究而没有与GIS结合进行空间定量分析,该方面是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可查找的资料甚少。
五、结论
湿地在水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景观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湿地景观的结构,也改变了湿地景观原有的生态功能,对湿地水鸟生境和水鸟种类和种群数量产生重要影响。湿地景观时空结构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湿地大面积丧失、景观异质性减少和景观破碎化。这些方面的巨大变化也是导致水鸟生境丧失、生境类型减少和生境破碎化的主要原因。
虽然中国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研究给予极大关注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景观变化对水鸟生境要素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甚少。因此,在已有的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时空变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以及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典型珍稀水鸟栖息地生境影响的研究,评估不同时段湿地景观变化对典型鸟生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生境质量评价和种群动态分析,指导自然保护区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红玉,张世奎等.湿地景观变化对水禽生境影响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03(2).
2、傅伯杰,陈立顶,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2.
3、马建章,邹红菲,贾竞波.野生动物管理学[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
Abstract:Greenways pal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ment and city grade. This paper is tring to describe the method of building greenways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iodiversity, based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city greenways and biodiversity, hoping to afford some advise and help to the builing of beautiful China.
关键词:绿道,物种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 greenways, biodiversity, city eco-system.
1 绿道概念辨析
1.1绿道概念
绿道(greenways)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是保护生物学、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词。“绿道”这一术语,内容涵盖了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框架、生态网络、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多功能使用模块 、栖息地网络、野生动植物廊道 、景观生态修复等等。在实际应用中,绿道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保护与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1.2物种多样性的概念
物种,简称 “ 种 ”, 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也是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物种数目是物种多样性程度的直接量度,也可能是相对可靠的量度。物种多样性与否取决于物种数目的多少。研究绿道中物种多样性为形成更稳定的城市生态环境,营建更丰富的景观空间具有现实意义。
2物种多样性在绿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绿道中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不仅可以有助于实现绿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形成城市绿色交通体系以及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多样性地域景观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保护物种多样性可以依靠绿道绿廊系统控制实现地区城乡生态景观环境的有效整合,对恢复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全面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约束城市的无限扩张,保障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物种多样性是维护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性条件,是区域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也是支持区域稳定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不仅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而且生物改造环境的作用赋于生物多样性巨大的环境价值,它所产生的实际效益要比它的直接经济价值大得多。绿道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种的多样性对于维持城市生态景观稳定性和推动系统良性发展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因物种多样性所造就的绿道为人类创造美丽景观提供了现实的材料,带来的娱乐休憩、生态旅游、野趣条件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提供科学研究对象和文学、美学创作的源泉。
3 绿道中物种多样性的营建
绿道规划是建立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复合种群理论基础上的规划思想[1]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在确保安全的区域景观格局基础上,绿道有助于维护乡土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包括维持乡土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维护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动物迁徙和生活的场所等,使之形成一个健康有序、完整合理的生物群落。
3.1 绿道的景观评价
绿道的景观评价可以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等多学科进行。绿道所具有的生态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社会文化和美学功能等,直接影响着绿道的景观评价。其中绿道的生态功能不容小觑。绿道可以保护内部生境以免受外部的干扰,成为生物保护的栖息地;更为重要的,绿道提供了动物运动的通道,使物种在不同栖息地之间可以季节性觅食,增加物种基因交流,还可以通过在不同栖息地之间迁徙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
3.2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
植物多样性是实现绿道物种多样化和生态化的重要手段。多样性植物有利于营造动物栖息地,浆果类等鸟嗜植物可吸引鸟类停留,芳香类植物可招蜂引蝶,植物多样性最终演化成生物的多样性发展。绿道规划建设通过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规划建设,既保证了群落的地域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又突出了群落的景观价值,实现了景观及生态化规划。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植物配植采用当地乡土树种和特色园林树种相结合的种植模式,适地适树,大力建设乡土植物苗圃,积极保护和构建多样化根据地区自然植被的生境条件,以及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和结构特征,可将地带性植被分为低地常绿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竹林、灌丛、草丛 、园林植被等类,各植被类型都有其特有的优势种。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构建出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植物之间相生、具有良好自我更新能力的植物群落。在恢复地带性植被时,应大量种植演替成熟阶段的种、忽略先锋树种、首选乡土树种,构建乔、灌、草复合结构,抚育野生地被。
3.3 绿道中物种多样性的营建
除了植物多样性营建的必要性外,绿道中物种多样性还可以通过构建绿道网络来实现。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区域层次、可实施的城市绿道及宜人的区级绿道三个层次进行规划,并在各个层次上做到相互衔接和控制。
以深圳为例,基于对自然资源、游憩资源和历史资源分析评价,规划了两条经过深圳市的区域绿道,形成 “一横、两片”的结构,主线总长度约300km。通过规划建设城市绿道和区级绿道,完善深圳市绿道网结构。服务范围涵盖特区的6个区,串联深圳重要的公园,实现公园网络的连通与衔接。形成了关注生态功能和物种多样性、游憩功能与文化功能并重的多功能绿道网络规划。其中深圳示范段之一的大运支线段南起仙湖植物园北门,北接大运中心。仙湖植物园近万亩用地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建设,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自然植被恢复良好,近六成为生态保护林地,其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外貌终年常绿,结构复杂。经过近十年多的严格保护、管理,至今已恢复为有一定结构森林植被、林冠连续,外貌终年常绿,藤本植物比较丰富,野生动物的种类逐渐增多,规划开辟恢复深圳地带性原生植被保育保护区、深圳地区垂直生态植被景观保护区,成为科普游览的园地。仙湖植物园从荒山到景观和物种多样性的良好恢复与综合性公园游憩系统的建立,其实践过程为绿道建设提供了一个标杆与榜样。仙湖植物园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实现景观多样性与生态效益应成为绿道建设的首要任务与出发点,在绿道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切实注重生态保护与维护,加强恢复乡土地带性植物群落,致力营造地区特色的生物多样性; 运用各种生态化技术手段, 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能源的提高、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施工方法。
4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实践大都专注于绿化隔离带和单个公园的建设,城市绿地呈现“点状”“斑块状”,在线性空间和绿化方面缺少系统的实践。绿道作为近来的热点词汇,逐渐引起国内城市建设者们的重视,然而绿道中的物种多样性方面的研究甚少。随着人类活动的剧烈干扰,栖息地破碎化和数量的剧减已经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本文从绿道中物种多样性的营建方面入手,试图从另一角度阐释绿道建设的方式方法。希望对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9):3108-3116.
[2] 朱强,刘海龙.绿色通道规划研究进展评述[J].城市问题,2006(5)11-16.
[3] 李昌浩,朱晓东.国外绿色通道建设进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3):34-39.
[4] 李开然.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J].中国园林,2010(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