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的利和弊

网络的利和弊

时间:2024-01-09 09:5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的利和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的利和弊

第1篇

1.贴吧、论坛等网络社交网站用语。比如“斑竹”指版主,副版主为“板斧”,“菜鸟”指电脑水平较低的人。

2.汉语谐音造成的词语。如“大虾”——大侠的谐音,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友。

3.“借代”而形成的词语。如“沙发”指第一个回帖的人,“椅子”指第二个回帖的人,“板凳”指第三个回帖的人。

4.中文缩写形成的词组。DD指东西,GG指男生,MM指女生。

5.英文缩写形成的词语。“I服了U”意思是我服了你,“CU”意思再见,“IC”意思我看见了。

6.音译形成的词语。“撒有拉拉”意思再见,“3Q”意思谢谢你,“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

每样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观察角度不同,诠释的观念也不同。

网络用语的利在于:

1.方便,快捷。网络用语使我们说话语言简洁,传达速度快包容信息量大,麻烦地解释一大堆。

2.时髦,新潮。网络用语,网络用语,大部分来自网络专属用语,把这种语言带入平时的说话聊天中,使人感到十足的新鲜感,幽默风趣,也是交际时的常用语言。

3.安全,有保障。武侠小说里的暗语通常是特别难解的,网络语言也是,有时也有听不懂的,所以用来作“暗号”也是比较有保障的。

有“利”就有“弊”,网络用语的弊在于:

1.恶搞性太强,也包含了不少不文明词语,在骂人的时候会有人经常用到,但是觉得很没有素质,不文明,所以请慎用。

2.作业老师看不懂。在学生作业上那些不知所云的文字,就是我们在网络聊天中常用到的网络用语,将它运用到作业中,年轻点的老师还看得懂,年纪大一点的老师就只能画一个大叉了,所以请不要在作业中常用网络用语。

3.考试当中不可用。2007年高考考纲规定,语文不考繁难字,运用生造的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所以,不可以在考试中运用网络用语。

4.可能是对母语的污染。有人对网络用语嗤之以鼻,认为网络用语污染了汉语言的纯洁,不应该使用网络语言。

第2篇

拒绝沉迷网络,网络既有利又有弊。

网络在我看来,弊端大于利。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更是这样。

一些学生如今利用查题的借口,用来上网玩一些比较伤身、容易上瘾的游戏,甚至把一些精力放在在游戏里打高分、聊天等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上。

我有一位朋友——梦超,他原本学习虽然不是一流的,但也非常棒。但是自从他那一次接触了网络型游戏后,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得满嘴脏话。上课时,经常打哈欠,也不听老师讲课,甚至连作业也不做。成绩下滑的非常厉害。放假时,几乎每分钟都和电脑在一起。

刘旭——一位值得我学习的人,她的学习每次都名列前茅,当我问起她时,她说:我不懂的问题,恰好身边又没有人时,电脑成了我的最好的导师。

网络有利也有弊,要合理利用网络。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你合理利用,他便会为你所用;你如果滥用,就会伤害到自己。

山东济南商河县冯楼小学初一:我来自中国

第3篇

社会热点

我们从媒体可知,学生玩游戏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甚至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如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贵州一名21岁男子因网游账号被盗杀人,庭审称不后悔;四川合江一名20岁的青年,在网吧玩网络游戏后,回家将熟睡中的父亲砍成重伤等。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技术的课程,但是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外,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三者是平衡发展的,缺一不可。本节课除了传授博客交流、熟练搜索信息外,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课堂现状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表面上看兴趣盎然,但不少学生一到机房就痴迷游戏,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置之不理。低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玩网游的现象。

基于以上对社会现象、课程教育现象和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的团队选择了这节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的信息技术课。本节课有三难:一难,没有作品生成;二难,思辨能力要求高;三难,对师生要求高。

教材分析

该教学内容选自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搜索网上信息》、《网络与生活》、《QQ空间》等内容,这些已知内容为本课时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作简单整理;能够使用博客发表日志和评论;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关于网络游戏引发分歧,进行辩论,博客发表观点,制作倡议书,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通过开展辩论活动,明辨网游是非;通过博客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发表观点;通过制作倡议书,形成绿色健康网游的共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了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体会信息技术的作用,感受信息技术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利用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难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辩论时的语言组织和表述;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教学媒体

(1)平台开发环境:Apache、PHP、Mysql。

(2)平台开发技术:PHP脚本、HTML代码、Javascript脚本。

(3)系统核心模块:倡议书、评一评。

(4)应用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自主开发的学习平台。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线索包括:技术线: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方法线:提出观点—搜集资料—辩论思考—提出建议;德育线: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有玩网游的经历。那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网游存在争议,引入本课主题。)

师:今天咱们一起探究网游是是非非。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看别人怎么说?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视频导入,提出网游的利弊,明确本课时探究的问题。

环节二:思辨结合,探究问题

提出辩论

师:网络游戏争议不断,有的人爱它,爱到天昏地暗,因为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有的人恨它,恨之入骨,因为他毒害青少年;事实,不说不明;道理,不辩不清。今天咱们以辩论的形式来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师:赞成正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赞成反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咱们现场分组,交换位置,赞同正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右边,赞同反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左边。

正反双方势均力敌,小声讨论。

设计意图:提出辩论主题,并根据正反方观点进行分组,为辩论做好准备。

任务一:搜索信息

师:为了使辩论更有效,我们通过网络搜素信息。

教师出示PPT,说明搜索操作步骤。

学生搜集基本观点、相关的事例、数据等能够说服别人的资料,来证明自己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设计意图:搜索相关事例、数据信息,对网游利、弊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感受,为辩论顺利开展做准备。

任务二:辩论

师:我们一起看看辩论要求。(出示PPT)

(①辩论时间5分钟;②双方可轮流发言,也可连续辩驳对方;③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说服对方的一方胜;④辩论结束后,评出辩论赛“优秀辩手”。)

师:辩论现在开始,首先由正方发言。

生1:我认为网络游戏利大于弊,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话音未落)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网游弊大于利,难道你没有看到多少沉迷网游的学生,荒废学业?

正反双方就网游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激烈辩论。

师:我们的辩论告一段落,在辩论过程中,同学们非常踊跃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胜负难料,咱们听听双方辩论总结。

正反双方各抒己见,总结网游利弊。

设计意图:思辨结合,通过语言碰撞,制造情感冲突,深入探究网游利弊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利与弊。

环节三:制作倡议书,解决问题

任务三:博客交流

师:时间有限,很多同学们还没有来得及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老师提供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创建了我们的班级博客。咱们利用博客来交流。同学们先浏览课本21页,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学习如何登录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师:打开自学网站。我们通过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学生登录博客,对网游是非发表观点及评论。

设计意图: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任务四:制作倡议书

师: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去弊存利。关键在于把握度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共同来制作一份倡议书。

学生进入自学网站,制作倡议书。

设计意图:基于辩论、博客交流,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倡导学生提高辨别网游是非的能力,绿色网游。

环节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是非引起的争议,一步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我们形成了共识,制作了一份倡议书。

学生参照评价表,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依据教学环节的构思设计,提供本课时教学网站,并分为五个模块。

首页: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地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网游利弊:提供网络游戏利弊的观点。

博客交流: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进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倡议书:提供平台,学生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在倡议书中发表可行建议。

评一评: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教学反思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始终贯穿一条现实性、活动性、思考性与趣味性的主线,力图体现教与学的统一,主体与主导的统一,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统一。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

(1)本节课有别于传统信息技术课,整节课围绕网游是非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辩论、博客交流、制作倡议书,让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教育。

(2)笔者前期调查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爱玩网游,危害不知;甄别信息,能力薄弱;语言组织,有待加强;思辨能力,逻辑不清。以此确定本课时的三维目标。

(3)本课的板书是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思维的碰撞、共同构建课堂的结晶,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层次分明,架构清晰,重点突出。

(4)本课围绕三条教学线索进行教学,技术线(知识与技能),方法线(过程与方法),德育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激发思考;探究问题,辨析利弊;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本课教学内容跨度大,上完这节课后,笔者做了一些思考,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辩论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学生欲言又止,可结合班会课,进一步深入讨论。

第4篇

网络如同一个浩荡宽广的海洋,在这个海洋里,有善有恶,关键的看你自己如何对待。下面请听我诉说网络对我自己的利与弊。

网络的利

上网,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上网可以万事不出门,在家上网看新闻。上网看新闻,可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上网浏览节目可以了解许多名人的业绩及其成功之路,受到激励,树立远大理想。上网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让我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学习不会的英语音标、搜索资料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掌握今天学习的内容。上网还可以购物,喜欢哪件买哪件,既不用出门又省钱,又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网络的弊

上网,可以影响我们的学习,侵害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忧患多端。上网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占去大量的时间,影响作业的完成,使我们的学习成绩下降。多上网会对眼睛有害,使到我们的视力下降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上网中浏览的很多节目会有很多的凶杀、暴力场面,有一些坏人作案的情节,青少年爱模仿,容易学坏。上网玩游戏,一不小心容易上瘾,会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就会走上犯罪道路,误入歧途。

这就是上网的利与弊,是我的一些见解。所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美丽却拥有着毒性。”

冲蒌中学初三:伍东莹

第5篇

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已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由此,网络语言也以迅猛之势“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

最近网上的流行语言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网友们以“神马都是浮云”彰显豁达;咆哮“各种伤不起”喧诉无奈;号称“鸭梨山大”表明负担重压力大……各种新奇的,另有所指的网络语言犹如光速传播,迅速为人所知,甚至在日常生活和校园内听见都不足为奇。“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可是,这些变了味的文字会带给我们什么呢?我们在广泛使用它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的利弊呢?

查过资料:网络语言是在网络媒体广泛运用背景下所产生的新事物、新文化,具有不同于传统语言的鲜明个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即语言意义不固定,发展快,前景很广阔,使用者的表现欲、想象力、自我意识能够充分,较快捷地表现,能为网民提供自由发挥的载体。这么一看,我觉得网络语言的个性以及它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对传统语言形成了一定冲击。特别是同时使用传统语言和网络语言较频繁的我们。在校内学习语文课程,到了网上便大肆使用网络语言交流,不免会把两者混为一谈,常常导致的就是在语文作文中冷不丁冒出一句网络用语。老师要么就是看不懂,要么就会大吃一惊,觉得这样显示了较低的语文素养。我曾在老师的推荐下看过《语义学纲要》,里面的一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也许正阐明了网络语言实质应该是一种辅助交际工具,并不具完全的语言特征。在这一点上,网络语言给我们的弊大于了利。

但由于习惯,我在平时网络聊天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冒出一句网络用语。于是,我便思考,难道网络语言真的如此无利可寻吗?仔细想想,其实非然,如果一些网络语言格式比原有词语更有魅力,更有好处,在表达上具有新意和特色,就有积极作用,就会丰富汉语词汇,有的甚至能渐渐取代原有词语和格式,这不是也为词汇进步做了供献吗?

我看“网络语言”,有弊也不乏利,但那些不符主流、病态、猎奇、对真正语言文化造成不利影响的文字终将会“自然淘汰”,而那些已被社会所承认的新词语,新形式,也会根据“约定俗成”的选择给与肯定,最后利弊必中和,同时为语言文学造就进步的台阶!

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二:佛前行香子

第6篇

【关键词】网络实名 信息安全 个人隐私 网络谣言

网络实名制是指将上网者的身份和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对应联系及统一的一个制度。其目的主要在于净化网络环境,抑制网络犯罪。

1 当前中国网络文化存在的正面和负面现象

从2014年起,中国进入一个“互联网+”的热潮中,似乎所有社会活动都要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上至政府机构,下到企业个人,都希望中这一热潮中取得他们所想要的发展,但是在看到“互联网+”热潮所带来的机遇情况下,我们要注意到中国的网络基础环境依旧薄弱,我们极要正视中国网络文化存在的负面现象并加以解决,唯有如此,“互联网+”热潮才能健康的发展。

1.1 当前中国网络文化出现的正面现象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中国已经进入到网络发展高速期,互联网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便利,中国的政务、商务、社交活动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得到的极大提高。

1.2 当前中国网络文化存在的负面现象

1.2.1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监督管理的不完善,相当一部份的政务网只是一个面子工程,不能真正解决民众的政务问题。

1.2.2 商务活动

互联网在给公众消费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网络诈骗、假货泛滥等诸多问题。

1.2.3 社交活动

当前的网络文化,尤其是年青人的文化圈里出现了一种“非黑即白”的现象,对于一件事会有超过90%以上的网民形成了完全相反的对立看法,你同意我就反对,你喜欢我就讨厌。

2 网络不是另一个空间,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映

当前的互联网上之所以会出现一些正负极端分明的现象,以至于有些人喊出了“一看电视国泰民安,一看网络民不聊生”,“网下是君子,网上是小人”的极端现象,把现实分成了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认为社会空间是虚假的,网络空间才是真实的。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网络并不是另一个空间,网络只是一种工具,网络本身没有思想,网络空间不存在真实和虚假。网络空间只是社会空间反映,网络文化也只是社会文化的反映,网络空间所有的一切最终还是归就于社会空间里的人。

网络发展是社会展的一种进步,网络已经渗透进我们每人的生活。对于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从政府到的民众,都是抱着认同的态度,但是当民众作为网民的时候,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网民并不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终究还是现实世界的一员,他们表达的各种观点,其实是对现实社的诉求,也就是说他们的观点只是现实中的一个表达方式,并不是脱离于现实社会的。

网络只是一种工具,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映,而不是另一个世界。

3 网络实名制带来的利与弊

3.1 网络实名制的主要积极因素

(1)网络实名制可以用法律形式来保障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实名制能有效地促进网上交易的诚信。

(3)有助于建立你在社交圈里的诚信体系,个人言论会得到更多的信任。

(4)实行网络实名制后会维护法纪,减少网络所出现的一些非法活动违法的行为。

(5)实行网络实名制,那么就把网络和现实进行了协调的统一,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3.2 网络实名制的主要消极因素

(1)实名制会彻底暴露个人隐私。

(2)技术性实施严峻。

(3)影响言论自由。

4 网络实名制应先立法设立相应制度保障公众权益

4.1 网络实名制首先需要证明其正当性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方略,政府作为权利机关更应该遵循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的权力边界在于,在做出任何限制公民权利的立法或行政行为之前,必须证明此项行为是正当且必要的,如果有存在其他无需限制权利的替代措施,那么此项立法或行政行为就不具有正当性。

因此,在全国性网络实名制立法之前,应于正当性层面进行自证,尤其需要经过专门的评估机制和立法论证,证明其立法的正当性与必要性,这是减少社会舆论阻力的最佳方式。

4.2 网络实名制需要真正聆听公众的声音

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不论是征求意见还是具体措施,也都要实名进行,要聆听公众的声音,否则一个打着为了公众利益,一个由官方自行制定的、从头到尾都没有民众实名参与的“网络实名制”就将会成为一个空谈。既然要实行网络实名制,如果连聆听民意都没办法实现实名真实调查的话,那所谓的网络实名制就真的是一个大笑话了,政府的公信力会降至低谷。

一定要明确的一个原则是绝对不能因为网络实名制的执行,官方就由被群众监督的一方,一下子就变成监督群众的一方了。

在现阶段的中国,建设和谐有序的法治和舆论环境比实名制更重要,如保护举报人、举报材料举报线索的后续处理、承办追踪等。实名制也可以自由地批评,但这终究是一种理想状态。推行实名制的前提,必须是严格规范权力部门的权力滥用,让有关部门的权力得到制约,让有关部门客观看待互联网的批评意见,远比实现互联网实名制更为迫切。

5 网络实名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网络实名制有利也有弊,但是它终将是社会的潮流。因为中国势将要发展成为法制社会、诚信社会、和谐社会。信用制度绝对是今后社会发展的主流,连真名字都不敢说的人毕竟不会被社会接受。

对于网络实名制目前最大的争议是政府希望通过网络实名制净化网络社会,而网民担心失去自己仅有的网络监督,当中的冲突是网民非常担心政府利用权利来迫害自已,而这种现象也确实在当前的社会中存在,因此政府最紧要的不是考虑如果实施网络实名制,而是如何取得网民的信任,先健全相关的民众保障制度,再实行网络实名制,相信中国的网民绝对会认可和赞同,因为是这是一个先进国家、先进制度、先进政党和先进人民的必经阶段。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学讲方式 应用策略

信息时代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人才。为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学科不容小觑。

然而,信息技术学科被冷落的现象随处可见,被教师们误认为是小学科,可有可无。信息技术课,要么自习,要么被其他学科取代,导致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缺失,导致素质教育出现大的“缺口”。

下面,笔者结合学讲通过教学实践,谈谈“学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体会。

一、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弥补对信息技术课认识的不足

只要听到“信息技术课”,人们就会立刻与网络游戏对等起来,认为网络游戏容易使学生沉迷,影响学生的学习……

毋庸置疑,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虽然是对信息技术课的误解,但学生因网络游戏耽误学习,影响身心的案例的确数不胜数。但是,如果说计算机玩游戏还可以“令到即禁”的话,手机上玩游戏比计算机方便了许多,学生躺着玩、走着玩、上街玩、过马路也玩,吃饭玩、睡觉玩等,对游戏的迷恋程度简直无以言表。教师们、家长们对学生玩游戏、上网深恶痛疾,部分教师、家长认为在这种大环境下上信息课,是给学生提供更多上网、玩游戏的机会,对学生迷恋游戏推波助澜。

信息课与网络游戏不能画等号,虽然课堂上提到网络游戏,但绝不是让学生玩,而是让学生清楚网络游戏对身心的有害性,让学生学会文明上网。再者,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旨在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否则学生踏入社会将难以适应社会。

我们应克服思想上的担心和多虑,认识到信息课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为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保驾护航。

二、开展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认清网络的利与弊

“网络是双刃剑”――有利、有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信息素养掌握情况的好与坏,以及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度的高与低。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的章节中,开展“信息技术的利与弊”的辩论会,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人或事,结合对信息技术的看法和体会,而展开激烈的辩论,让学生“讲出来”心之所想。

如坚持“利大于弊”的学生可以这样辩论:足不出户,打开计算机,利用搜索引擎,国内外的新闻立刻尽收眼底,国内外大事一览无余,各种咨询琳琅满目;利用网络,和远在其他省市、其他国家的亲友可以视频聊天,拉近距离,使距离因网络而没有了距离;利用网络,听歌、看电视及其他方面,网上购物非常普及,为物流发展提供背景和支持;在网上也可以寻医问病、得到法律方面的资助……互联网的发展,买书的少了,网络阅读成为时尚,既方便又省钱,名著、诗歌、散文、杂文、哲理小品文等应有尽有……

坚持“弊大于利”的学习,可以结合以下实例阐述:网络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务必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以及上网对身心的有害甚至毒害。网络上,一些中小学生、高中生、大学生网络交友不慎;网上购物时,发现实物物品和网上宣传的大相径庭……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不容忽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应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引导他们趋利避害,用其长避其短。

三、开展学讲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信息知识和基本技能

信息技术知识教学,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如对于“页面的设计”的教学,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在“页面布局”选项中如何设计纸张大小,包括纸张的宽度、高度,页边距的上、下、左、右等如何操作,而“学讲”中,教师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先“学进去”、再“讲出来”,与同学交流。

如教师设计任务:在word的“页面布局”中,将word的“纸张大小”的宽度和高度分别设置为19.6cm和27cm,页边距的上、下、左、右都设置为2cm.

然后,让学生打开word并进行设置,再把如何设置的,怎样操作的等和同学们交流、分享,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之效,使学生尝到探究学习的快乐。

在《走进网络》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网络、信息受骗的事情,认识到网络世界、网络平台和现实一样,充斥着假、恶、丑。让学生讲一讲大家容易上当受骗的真人真事,如《爸爸,你在哪儿》的获奖信息,在浏览网页时,弹出一个小信息广告:亲爱的用户,您很荣幸成为了《爸爸,你在哪儿》第四季的场外获奖观众,奖品为一台价值4999的平板计算机,现金2998元,您要确定领奖的话,请登录官方网站……签订领取协议,协议一旦签好,就必须领取,24小时之内不领取,您就违约,要交违约金……看似合情合理,没有一点假的迹象,可是点了领取,签了协议,“客服”将一次次催打款,如果不继续打款,他们就会恐吓,你将会接到法院的传票……这样的骗局,让许多人财产受损。

当然,让学生讲一讲网络的优势,诸如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等,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优劣、利弊,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加深对网络的认识。

“学讲”是课堂的新改革、新举措,是主体地位的凸显,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有效运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会积极主动,对信息技术学科倍感兴趣,信息技术课堂才会绽放魅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网络使用 问卷调查 结果 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通讯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丑恶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是否同时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网络建设的确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我们也不可以盲目乐观的看待网络发展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在网络的认识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关注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十分必要。

据我们了解,河源市紫金县上义镇上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村,给孩子买台电脑对许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因而许多中学生只能是通过去网吧上网,可是‘网络’这个名词对这些尚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力的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因为长期沉湎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无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为了掌握上义中学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我们对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分别来自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年级,调查问卷设计了20个选择题,其中3个多选题,17个单选题。60名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收回60份,有效问卷56份,通过对这56份试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实和详尽的材料,总体看来,上义中学学生使用情况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但也存在部分问题,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一、 网络认识及上网情况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好处也有不好之处,究竟青少年对网络认识多少,又是如何认识的,他们的上网情况又是如何?这些值得我们去关注。

将近有一半的学生都是通过自己接触来认识网络的,也有不少同学则是从朋友口中或在书上、杂志上电视上得知‘网络’,总体来看基本正常。可是由于当地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学校没有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十分陌生,甚至不知道‘网络’是什么,又有何作用?由图1知道,38%的学生经常上网的地方网吧,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据,据了解,有不少学生因为迷恋网络经常逃课上课,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学校以及家长需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分学生,引领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周上网次数在1至3次,将近一半的学生的上网次数选择了一般,这很好,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上网都能够很好的控制住,不让自己沉迷于网络。不足的是,当地网络仍未得到普及,大约1/4的同学没上过网,这点当地学校和政府需要给予支持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步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功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使用网络的时间过长,会对网络产生一定的依赖性,由于网络的吸引,使他们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经常觉得无聊,所以会不自主的用网络来填补思想空虚,许多学生就是因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最终荒废了学业。那么,他们当初为何会使用网络,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28%的学生使用网络是因为获取信息,拓展自己知识面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网络作为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将近四成的学生是因为好奇而接触网络,可但我们询问他们上网主要是做什么时,许多学生都说是玩游戏或聊天交友,而查阅学习资料却只有少部分,这也客观反映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和父母应该多加指导。

不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和进行娱乐、消遣等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借助网络手段来进行的,但是网络本身也有不足之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学生和家长又是如何看待互联网的?

从以上三个图中可以得知,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上网的确对学习会有影响,但是只要适当的上网,不但可以减少影响,而且还可以放松心情,这也说明了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图8反映出了,超过一半的父母不鼓励孩子上网,他们认为上网会让孩子沉迷,而将近30%的父母则不过问孩子上网情况,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护,父母对网络的认识还存有不足,不能很好的认识网络,指导孩子使用网络,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第9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文课堂;利弊影响

网络语言其实有两则不同的含义,第一,是说和网络有关系的特别性语言和专业语言,比如说网络病毒、软件等。第二,就是网络交流过程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词语,比如说给力、小伙伴、妹子等。鉴于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网络语言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影响,所以,我们主要研究网络语言的第二种含义。

一、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利”

1.网络语言的自身优势

(1)生动形象

网络语言可以很好地为受用者营造了一种非常好的虚拟交流空间,而且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情感的真实流露,并且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针对性非常强的词语,比如说“菜鸟”“恐龙”等,新词语的出现符合人们实际生活的审美要求。

(2)幽默风趣

虚拟空间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提供了相对轻松的交流环境,网络语言也是在这种集思广益的环境中出现的。所以,网络语言就会出现很多幽默风趣的词语,主要适用群体都是现阶段的中学生和高中生等,比如说“坑爹”“大神”等。

(3)新颖实用

新颖是网络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平台,在虚拟的世界中人们可以随意畅想,在虚拟空间中人们挣脱现实生活的束缚,在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没有限制地遐想和创造,因此,体现出网络语言的新颖性。

2.网络语言对语文教育工作的影响

(1)“创新人民语言,为丰富现代化汉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句话是中国北京大学的中文系教授苏培成说的,他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一个时展的象征,也是学生思想的释放。语言文字需要一定的规范才可以继续使用,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育当中更加需要规范。这里所述的规范并不是将语言表达管理的非常死板,不能越过雷池半步,这种规范不是我们需要的。

(2)增强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交流速度,为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课题和素材

网络是一个大众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因为信息交流的便捷性和全覆盖的内容性,成为日常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还有就是众多初中生活跃的思想和个性,更加容易催生出新的创作形式和素材。除此之外,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方面,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已经成为表现自我和展现个性的重要方式,很多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不单单迎合了他人的创作理念,而且一些新奇、幽默、个性的词语也在不断地出现,为语言文字创作提供了非常广大的空间。

二、学会摒弃网络语言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弊”

1.摒弃网络语言中带有低俗、恶俗的词汇

因为网络交流平台的门槛低。虽然说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但是也为部分低俗文化的需求敞开大门,比如,网络游戏中残暴画面、人性攻击和网络论坛中互相谩骂的情况时有发生,让很多教育工作者为中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堪忧,如果不幸部分中学生被“一枪击毙”,造成的损失是没有办法估量的。

2.过量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语文水平能力下降

网络语言中会出现一些积极向上的词语,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词汇也会令人担忧。比如,网络词汇中的“给力”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社会发展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完成,在发展的过程中,粗俗、低俗和语言文化会影响整个社会语文水平的下降,尤其是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本来就是生活在人生定型的黄金时期,如果接受了不良思想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无法想象。

3.滋养学生不健康的学习心态

网络信息资源为部分勤奋好学的学生打开了学习和研究的另一种渠道,更加方便和快捷,但是也为很多懒散的学生提供了投机取巧和抄袭的方便,这样影响的不单单是学生成绩的下降和学习能力的降低,最主要的是滋养了学生消极的学习状态和不良的思维发展模式。

网络语言的利弊两面性在语文教育工作中,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而且网络语言的发展和融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不能出现拒之千里之外的思想,需要虚心接受和学习,领悟网络语言中反映出来的积极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两面性。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要:现代社会,网络教学发展迅速,各学科都在使用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在数学课程中使用的益处多多,弊端也很多,应该谨慎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使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数学课程;利与弊

现代社会,是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教学也就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很多人崇尚网络教学,似乎不应用网络手段进行教学,就是一种落后的表现。现在,各学科都在使用网络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想谈谈这门课程中网络教学的优缺点。网络教学的益处多多,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网络教学对时间的限制少。传统的课堂教学是45分钟一堂课,如果教师在课上没完成教学任务,课后一般就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如果学生在课上没听懂或因故缺课了,课后就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补习。网络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一些,教师可以把不重要的知识点放到网上让学生自学,节省课堂时间;学生可以到网上找到教师上课的完整视频,通过讨论等方式弄懂缺了的地方。传统教学一堂课接着一堂课,中间只有少量休息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常常无法集中,学习兴趣减少,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则可以随时学习,随时休息。感兴趣的东西,专注度高,可以时间长一些再休息;枯燥无味的东西,感觉厌烦,那就学一会儿休息一下再学。灵活的时间安排,学习的效果肯定更好。“地利”,网络教学受地点的影响很小。传统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室以便很多班级同时上课,所以学校需建造很多教学楼。网络教学只要有一台电脑和网络,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或家里,甚至室外都可以学习。生病请假,不用课后找老师补习,可以边休息边学习,及时跟上学习进度。以前我上两班的合班课,每逢考试,要找一个能容纳一百多人的考场可真不容易。往往只能放在两个小教室,再请别的老师帮忙监考。费心费力,还欠了人情。现在,直接在网上考,只要考前先建立一个题库,分批考,让每个考生抽考不同的题目就行。不光地点不受限制,客观题还可以直接由网络进行批改,省心多了。现在很多远程教育学习班,就是这样通过网络来学习的。“人和”,网络教学对人员的要求少。这里的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作为数学教师,我的课程任务繁重,奔波于各个教室,嗓音经常嘶哑。平时还要备课,批改大量作业,非常辛苦。但是,还要注意保重身体,一旦生病,教学计划会推迟,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学生呢,上数学课也要注意力集中,哪部分内容缺失了,一定要及时补上,因为数学前后内容的连贯性很强,前面没弄懂,可能会影响后面的学习。记得一位学生曾跟我哭诉,她因为骨折请了一个多月的假,回校后已经临近期末,别的文科类课程抓紧时间背诵,考试都顺利通过了,可是数学一时无法理解,考试没通过,需要重修了。网络教学可以让教师对相同的内容只讲一遍,也可以是学生随时复习巩固,哪怕是休息在家也一样学习。网络教学同样弊端很多。第一,网络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

数学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是面对面教学,虽然慢,但重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作出相应调整,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随时跟教师沟通交流。而且课堂上,学生一旦有懒惰的情绪出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提醒,提高课堂效率。网络教学是自主学习,对于深奥的数学知识,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再一直对着电脑学习,时常开小差,学得断断续续,一知半解。网络教学虽然针对每个知识点都留了练习,但没法及时监督学生完成,不能巩固好知识点,遗忘率很高。因为学习时没有人监督,学生很容易产生懒惰心理,导致学习效果变差。如果考试通过网络进行,也有很多弊端。例如,作图题没法在网上操作,或者完成效果不佳;有些网站数学符号不全,做题过程容易出现问题。第二,网络教学的成本也不低。传统教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如教师、教室、教具等等。有人说,网络教学这些成本都可以省了。其实,网络教学的很多成本是隐藏在后面。虽然教师、教室的配备可以减少很多,但是软件的开发使用需要大量成本,后期的维护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教学软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效果。舍不得投入,开发的软件水平不高,教学效果就差。舍得投入,教学效果好了,费用就很高。很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通用的网络教学手段,各学科都可以用,但各个效果都不太好。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必须要针对数学课程特点开发出合适的软件,开发成本费用不低。不仅如此,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软件需要专业人员不断进行维护、更新和完善,这些也耗资不菲。综合以上分析,网络教学在数学课程中有利有弊。有人认为利大于弊,可以广泛使用;有人认为弊大于利,干脆弃之不用。我个人认为,应当谨慎地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使用。经济条件允许,教学手段比较先进的单位,可以用网络进行一些数学方面的教学。使用时,不要把网络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而是让它成为辅助工具,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使用后,汲取各方面建议,及时改进。

作者:马小红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生;计算机;使用

一、计算机对中学生的用途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实际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上网总人数已超过2000万,其中学生上网人数日趋增加,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以上。经过我们的多次摸底调查,发现中学生的上网情况是:68%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39%的人上网欣赏文艺、体育,35%的人在找朋友聊天,26%的人上网发电子邮件,只有16%的人关心计算机软件,6%的人学习卫生知识及关注新闻。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搞娱乐和交朋友。网络对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念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有利的一面,也应该特别关注不利的另一面。

二、中学生是否应该使用电脑

计算机对中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比比皆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摧残身体。如果长时间上网,对一个人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由于学生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电游、网吧空气混浊,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五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脏话声,声声刺耳,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

2.心理受损。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学习、身体,严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许多未成年人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将太多的时间精力花在网吧里,致使学业受影响,老师批评、家长生气,反而心理负担更重。

3.影响学业。学生一旦对网络痴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成绩直线下降。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但中学生是否还应该使用计算机呢?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中学生是应该使用电脑而且还必须使用电脑,在这个时代,上网和操作电脑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便利生活学习的必需途径。不懂电脑的人会被时代淘汰,电脑毕竟已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如能正确使用电脑,通过电脑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电脑是学生获取信息、作为学习资源和工具的不二之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懂得利用计算机来发展自身,这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正确使用计算机

我们怎么才能平衡计算机的利与弊,怎样才能让中学生在必须使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正确使用计算机。电脑游戏是一个载体,有利也有弊,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合理使用电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父母应多教育并引导孩子让其正确使用电脑,让孩子深刻意识到错误使用电脑的危害,严格控制孩子玩游戏、聊天等的时间,让孩子把时间充分利用到时间上来。

2.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生理时期,但这也正是塑造性格的时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中学生培养成爱憎分明、有规划、有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计算机对于中学生来说,有利也有弊,但中学生使用计算机却是十分必要的,因而正确使用计算机就成了焦点,只有正确使用计算机,才能让计算机为中学生的成长增添色彩,让中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12篇

网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理应对其进行探索。但是在它的有利之处旁边,往往还伴随着很多的弊端。对于网络的信息,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曾经,网络是人们的得力助手,用它方便,快捷的特点,拓宽了人们的知识面,给予了人们很大的帮助,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获得以前去图书馆查找很多图书才能得到的消息,还可以浏览国际新闻、与亲人面对面地交流、娱乐。功能十分强大,所以越来越受到青少年们的青睐。于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使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方便,于是他们的成绩开始上升,为自己带来很多好处。

但是现在,为了学习而使用网络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了,使用电脑娱乐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网络使他们的成绩一落千丈,起到了反作用。网络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如果把持不好,就会迷失在这个世界里,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荒废了学业,危害了自己。除此之外,网上也有很多十分重大的安全问题,网上的黑客,病毒以及欺诈事件严重地危害着网络,我们应该处理好和网络游戏的关系,发挥出网络的真正好处,不能长时间沉迷其中,最终给自己造成危害。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就可以为自己带来很多好处,反之,就会危害了自己。而网络的利与弊,全部取决于自己。我们应该利用电脑,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