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时间:2024-01-09 09:5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

第1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早期阅读 指导策略 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目前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学前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阶段便出现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行为,他们在学习听和说,获得口头语言的同时,开始发展起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因而也就逐步产生接触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莱斯莉•莫拉,1986)。如果我们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忽视了早期阅读,等于放弃了培养幼儿书面语言学习行为的培养,那么也就没有充分地挖掘学前儿童早期发展的潜能。

但是,就目前来说,幼儿园的早期阅读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国内许多幼儿园中,都比较重视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忽视早期阅读,较少开展阅读活动。教师一般是投入较多的图书让幼儿自由翻看,却没有进行有计划的指导,许多孩子到了大班,阅读水平仍停在小班水平,只对图书的单一画面感兴趣,而不理解图书中的故事,更不懂得阅读的意义,也就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因此,目前,加强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势在必行。

1 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1.1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给孩子选择阅读教材,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程度,选择他们感到新奇而较易理解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内容要富有童趣。书中的内容应该情节生动,篇幅短小,角色数量少,时空转换不多的。书中的画面应该是色彩鲜艳,形象生动、逼真,新颖有趣,而且幅面较大的。书中的语言要工整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样的图书易于激发孩子看书的愿望,培养阅读兴趣。

1.2 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而需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教师可利用一切机会、场所,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例如,在布置活动室墙饰的角落时适当配上文字,诸如“积木角”、“娃娃家”等文字标签等;不断更新图书架、图书角的内容,注意提供图书阅读时间,并及时指导幼儿读书。

1.3 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幼儿阅读

孩子有了图书,也喜欢看书,但这还不等于他真的会看。教师运用多种形式指导幼儿阅读,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1.3.1 看图讲述。在看图讲述教学时,重点指导幼儿理解画面意思,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中人物(动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图中的环境(背景)如何,还有可能说的语言,并告诉幼儿,用同样的方法阅读图书,会知道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这不仅教会幼儿在阅读时怎样感知画面,也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1.3.2 使用大型图书。教师制作一本大型图书,让幼儿坐在图书前,一页一页地指导幼儿翻阅,让幼儿在理解图中的故事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3.3 动手制作图书。首先,让幼儿知道图书上所说的故事是作家用文字写出来的,画家又用图画表现出来,最后装订成书。然后,可让幼儿自己尝试做小作家、小画家,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再订成一本图书。以此培养幼儿对图书的感情,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3.4 表演故事。在幼儿阅读并理解书中故事后,教师可鼓励幼儿用表演的方式再现故事内容,这既能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又能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重构图式,增长知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根据鲁姆哈特的图式理论,阅读过程是读者和读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读者必须利用多方面的知识通过预测、推理等积极思维才能获取意义,理解内容。这些积聚在一起的知识单元及其被运用的信息就是图式。要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力,重构图式、增长知识是特别重要的。教师可以首先通过与幼儿谈话、讨论、向其提问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所知和未知,然后再致力于发展幼儿的新知识(图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通过口头语言,增进幼儿已有的知识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阅读前就某些主要内容进行发言、讨论或口头提供背景知识,引起幼儿知识的联想,把原有知识与当前的阅读任务联系起来,发展理解当前读物所需的新图式。如在阅读《会爆炸的苹果》这本书这前,教师可同幼儿进行讨论“气球和苹果比较,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气球里面装着什么?”,当幼儿了解苹果和气球的异同及气球的特性后再进行阅读,便能较容易的理解故事中狐狸的骗局及小动物们所使用的方法。

2.2 通过电视、VCD等手段,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动画片、电视节目深受幼儿的喜欢,教师平时可让幼儿观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含量较多的作品、节目。在阅读前后还可观看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动画片、电视节目,以提高阅读理解力。如在阅读《小袋鼠奇奇》前可让幼儿先观看电视节目《袋鼠的成长》,有了袋鼠成长的经验,就能较快理解奇奇的故事了。

2.3 提供真实的生活经验

真实的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在已有知识与新的经验之间建立类比,重构新的图式,如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在结构游戏中搭建各种桥梁、房屋等,这都有助于幼儿对阅读的理解。又如,在小班幼儿阅读《花路》之前,带领幼儿参观花圃,了解花是哪儿来的,加深幼儿对花的感性认识。有了这些经验,幼儿对阅读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会比较容易些。

3 设计合理的阅读活动结构,提高幼儿阅读的效果

合理的活动结构将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年龄班设计合理的活动结构。一般说来,小班一开始要从教师先读、师幼共读慢慢过渡到幼儿自己阅读。在师幼一起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适当问题,帮助幼儿把握情节、关系,最后再进行讨论、归纳。中班幼儿可以先独立阅读,然后在师幼共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示和提问加深理解,教师还可围绕阅读重点开展绘画、游戏等活动以巩固幼儿的阅读成果。大班同样有幼儿自己阅读和师幼共读活动,与小、中班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在阅读前后可以加上较为正规的文字认读活动,开始了由运用口头语言向运用书面语言的过渡。早期阅读是一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不可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教师可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幼儿与读物的特点进行活动设计。但不论如何设计,活动结束之前教师(或个别幼儿)都要将阅读内容完整讲述一遍。

第2篇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学前识字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早期阅读亦引起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而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以倡导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幼儿工作者,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早期阅读教育能使幼儿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能力,是幼儿流畅阅读书本的预备能力。由此可见,早期阅读对于提高幼儿的自我适应能力、参与阅读的积极性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其次是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分享阅读的乐趣,如在幼儿园组织的早期阅读活动,教师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早期阅读活动,会产生不同于幼儿或个体阅读的效果。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最佳的早期阅读效果,幼儿在集体环境中进行阅读,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早期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

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因为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未来成功从事各项工作的必备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在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充分挖掘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其语言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素质和谐地发展,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下,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喜悦。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热爱阅读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的体验,积累阅读的经验,养成阅读的习惯,保持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感受、倾听、想象、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由此,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是:

1、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

2、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

3、初步知道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关系

4、帮助幼儿掌握早期阅读的技能,提高书面语言的敏捷水平

三、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指导策略

1.良好的早期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氛围会给幼儿带来阅读激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把环境的创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室里,把每一件物品用文字来代替,达到实物与字一一对应的效果,加深幼儿对这个字的印象。

2.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儿童早期阅读的一个重点是,为儿童提供自在自由、可爱有趣、丰富多彩的多元阅读环境和条件,让他们饶有兴趣地接触图书和文字,逐渐形成对文字的兴趣和阅读动机,学习阅读的技能。家长和教师应在幼儿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随时找到教育契机,并充分利用幼儿感知积累阅读的经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图片和字结合的早期阅读卡片,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早期阅读的概念。

3.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书目。

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同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让他们自由选择读物开展阅读活动。成人的关注与积极引导有利于儿童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养成经常“阅读图书”的习惯。

4.与经验结合,引导幼儿早期阅读

一个人对阅读内容背景的知识越熟悉,阅读内容与他的生活经历越有关,他的理解速度就越快,对阅读内容会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连结,如在开展主题活动《大风》之前,教师通过开展“有关自然景象认识”活动,提供幼儿“大风”经验,理解“大风”的含义,当幼儿们对大风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时,教师开展“大风阅读”这个活动时,幼儿的情绪马上就被调动了起来。在讲述过程中内容非常广泛,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们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生活经验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大风给工地上带来了惊喜:大风把学校里的玻璃都吹洗干净了,大风帮助面粉店的老板把麦粒整理好啦。大风把幼儿园里小朋友种的花涞母漂亮了,通过积累大量经验,促进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科学的早期阅读教育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信心看到,早期阅读教育会绽放瑰丽色彩。只要我们真正抓住早期阅读教育的实质和真谛,相信我们的早期阅读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版).

第3篇

一、从小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获得早期阅读的经验和体验

幼儿早期阅读处于表征学习阶段,表征学习在于掌握单一符号或单词的意义;或者知道这些符号表征什么。任何语言中的单词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或者是社会上共同使用的符号:每个单词象征着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以及观念世界中单一的物体、情境、概念或其它符号。

成人在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时,应通过多次反复出声的指认,使幼儿对实物、与实物相应的图形及单词建立牢固的联系。

幼儿最早阅读的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书,一会儿翻翻那本书,对书封面及图画色彩的兴趣大大超过对书文字的兴趣;这是由幼儿普遍的心理特点―――喜欢鲜艳的色彩、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决定的,这种阅读方式符合幼儿的早期阅读心理,标志着幼儿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的一步。当幼儿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就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开端,成人应对幼儿的早期阅读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一些经久耐用、印刷美观、颜色鲜艳的硬皮图画书。这时期:成人对幼儿的阅读方式不必太在意,应让幼儿保持“阅读”的轻松与快乐,使幼儿在没有压力氛围中、在成人的有意无意的指导下,对阅读产生兴趣。

二、根据幼儿特点选择阅读书目,培养幼儿选择图书的能力

根据幼儿的年龄及认知发展的需求,及时为幼儿选择补充好书。在感知运动阶段,幼儿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来应付外界事物,尚未内化到脑中。因而:这阶段应尽量为幼儿选择一些有动感的、能发出各种声响的图画书,这时期要培养幼儿有翻阅图书的意识与习惯。在前运算阶段,幼儿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但突出的特点是自我中心思维。这一阶幼儿的审美感觉也从对客观现象片面的、零碎的反应逐步发展到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对对象进行整体感知,即产生了审美知觉。其中,最初出现的是审美联想。学前儿童审美联想类型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接近联想是指事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相邻近所引起的联想,相似联想是指事物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相邻近所引起的联想。因而,这阶段幼儿的阅读内容应从反映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题材入手(如:《娃娃理发》、《西瓜藤啊爬呀爬》等等):这些内容因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心理,接近幼儿的现实生活,所以往往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共鸣,并能起到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效果。随着幼儿阅读兴趣的增强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应逐渐扩大幼儿的阅读范围: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儿童连环画、卡通画、漫画,儿童百科全书,儿童文学作品(传记、诗歌、散文、侦探故事等)。

三、通过亲子共读,教会幼儿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益及乐趣

幼儿对事物的早期兴趣来源于这些因素:有趣东西的吸引、父母及周围人们的鼓励、表扬和赞赏等等。有趣的东西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生理上的兴趣,而父母及周围人们的鼓励、表扬和赞赏却是持久的,也是幼儿建立内在的社会性动机的基础。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幼儿一起看书,做幼儿的阅读榜样。同时,通过亲子共读,有机会与幼儿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幼儿把书中的故事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在一起分析、讨论。还可以一起朗读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把阅读活动变成相关的表演,在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学习组织自己的思考,体验语言的表达形式,累积自我创造能力。

随着幼儿认知的进一步发展,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会对一本书、一则故事做更深入的思考和连结,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与价值观。当幼儿能把书上知识、经历与自己的情感思考与经验联系起来时,阅读则从热情转化为一种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教会幼儿正确的阅读技巧,帮助幼儿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封面、书名、目录、页码、扉页、封底等)阅读不等于识字教育,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掌握许多字、词、句。

四、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的最大特点是自动化。人们一旦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使行为更加迅速、准确、协调,无需高度的注意力就能顺利完成一系列动作,从而也就可以节省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反过来将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这些内容,定时、定点看书的习惯,与幼儿商量制定出每天阅读的时间,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

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为幼儿准备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当幼儿还不会写字时,可以由成人,当幼儿会写字时,就要让幼儿自己做笔记,从每天摘录一到两三个词逐渐过渡到句子直至段落,从而使幼儿养成做笔记的意识。

分类整理图书的习惯,图书看完后,要放回原处并养成定期分类整理的习惯,定期上书店及图书馆的习惯,通过逛书店及图书馆,培养幼儿学会选择及发现有益的图书,爱护及修补图书的习惯,当幼儿拥有第一本图书时,就要教育他要爱护图书,并与幼儿一起及时修补破损的图书。

与同伴互相分享交流图书的习惯,同伴间的图书应互相借阅并有机会交流,成人还要教会幼儿学写借条以避免因借书而引发的各种纠纷与矛盾。

第4篇

【关键词】快乐学习 早期阅读

所谓快乐学习就是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我认为在活动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多表扬、肯定,让孩子们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如果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快乐的。那么,一个优秀的、系统的早期阅读活动必定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一、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1.快乐性原则。俗话说:只有乐在其中,才能其味无穷。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看书的乐趣,对培养孩子喜爱看书的良好习惯很有好处。

2.接受性原则。读书能使人明智,但这种阅读必须符合“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说阅读的内容必须高于儿童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但经过儿童一定的努力,又必须能够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3.和谐性原则。把阅读活动中的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美图与美文的熏陶、感染,实现心智的和谐发展。

4.游戏性原则。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原则,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多动脑,创设游戏化情景,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使幼儿按兴趣、需要来进行阅读活动。

5.差异性原则。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幼儿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科学阅读活动,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差异,明白幼儿的发展具有可塑性,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6.开放性原则。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各种活动方法,活动形式,进行早期阅读,注重与家庭、社会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开放性的科学阅读教育。

二、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策略

1.环境创设策略:(1)要为幼儿设立专门的阅览室,还在活动室设立阅读区,让幼儿随时都能接触图书。同时,教师指导家长,让家长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并进行亲子阅读,让幼儿体验阅读快乐。(2)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动态的阅读材料(动画、课件等)供他们观看。(3)利用社区的环境,教师和家长分别经常性的带领幼儿去散步,让他们阅读路牌、广告牌、宣传栏等,充分感受阅读的多元,养成喜爱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2.材料选择策略:选择何种读本及材料。 (1)它要具有丰富知识,开启心智的功能;(2)爱孩子、爱生活,要让幼儿有爱的感受,美的熏陶;(3)能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4)能丰富幼儿词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5)符合幼儿心理,是快乐文学。

3.教师指导策略: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1)教师首先要明白幼儿怎样学习语言,并要了解运用哪些教学技巧和方法。(2)教师对教材中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自觉地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努力探求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3)教师要提升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要善于把握文学形象,善于挖掘文学蕴含,善于表达文学感受。

4.适宜引导策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1)充分发挥早期阅读美文美图的特点,让幼儿处于亲切、美好的语感同浪漫、绚丽的视觉相融洽的氛围中,借助教师的表现、音乐,教具等,强化情境,让幼儿深入体会作品主题;(2)开展操作性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动作体验中,积极思维中,多向交流中动手、动脑、动口,以更好地感知画面,模仿运用语词,想象迁移经验,创造表达表现,满足幼儿兴趣、情感和表现欲望,体验成功;(3)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绘画、手偶表演、猜测阅读、表演阅读等,拓展幼儿思维,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5.活动渗透策略:早期阅读如何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1)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多样性的,上课、游戏、区域活动、家园联系等相关联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活动群,而早期阅读也离不开这些活动群,只要与主题有联系的,都可成为选择的对象。(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幼儿提供多个表达和展现自我的舞台。

6.家园合作策略:指导家庭开展亲子阅读。(1)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早期阅读观念;(2)指导家长选择优秀的儿童文学阅读绘本,了解每部绘本各自的特色;(3)指导家长亲子阅读的方法;(4)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图书成为家中的一部分,每天为孩子留一定的读书时间;(5)家园携手,及时交流,及时反馈,始终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

第5篇

关键词:中班幼儿 早期阅读 培养策略

一、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文字、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早期阅读教育重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国内外众多学前教育专家研究表明,3--6 岁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培养幼儿爱阅读的习惯,将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幼儿在这个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早期的阅读能力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是伴随幼儿成长的必要活动。本文以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培养其阅读能力的策略方法,希望能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二、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实施步骤

(一)典型画面的导读

幼儿在最开始的阅读时都是先接触图画的,图画对幼儿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幼儿随着认知经验与生活阅历的丰富,更加能发现、欣赏图画的内容。因此,典型画面阅读对幼儿非常重要。典型画面一般包括故事角色的画面、推进情节的画面、信息量大的画面、角色心理活动的画面等等。如以图画书《马丁太任性》为例,描述了小恐龙马丁感冒了还要坚持去游泳而父母对其冷处理,最后马丁变得不那么任性了的故事。书中出现很多有启发的画面,如马丁发脾气时的表情、马丁一个人在角落里哭泣、马丁想起父母以前疼爱他的一幕幕等。这些画面有推动故事情节和教育启示幼儿的作用,但是处在中班的幼儿,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很多画面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体会出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在组织相关阅读能力培养的活动中,可以有选择性地挑选典型性图片或画面与幼儿一起解读,而且可以让幼儿根据相关画面进行故事的再现与阅读,充分发挥典型画面的作用,加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二)完整故事的试读

教师通过典型画面的导读,能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继续阅读的欲望也会进一步提高。此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点,通过系统地引导,尝试让幼儿进行自主阅读。中班幼儿虽然较小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教师在指导其自主阅读时,也不可操之过急。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与认知结构对故事进行重新梳理与再认识。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干预幼儿的阅读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与阅读习惯,进而对故事进行完整的阅读。如以故事《托马斯好奇心旺旺》为例,为了让幼儿进行自主完整的阅读,教师可以先朗读故事,再把故事中典型的画面介绍给幼儿。幼儿在做好前期的铺垫下,就可以自己阅读整个故事。对初次进行自主完整阅读的幼儿,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和鼓励,使幼儿增强自信心。此外,不必要求幼儿一字不差的把故事讲述下来,在整体框架下,幼儿根据既有知识增添一些细节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自主交流的共读

不同的幼儿对于同一阅读材料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在幼儿自行读完故事后,教师应及时对幼儿的阅读进行反馈。针对幼儿感兴趣的画面、情节,教师可以再次重复经典桥段并且让幼儿在班级里朗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加以点评。而对幼儿充满疑惑或理解错误的内容,教师要发动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复述能力,还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与逻辑能力。最后,教师要对交流和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陈述,对表现优异的幼儿提出表扬,但也要切记,不要对故事加以定论,要充分肯定幼儿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四)耐心细致的深读

经过了典型画面导读、完整故事试读、自主交流共读后,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教师要对幼儿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没有发现的细节进行耐心、细致的深度讲解。教师还应该深入地挖掘阅读内容,逐步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分析、联想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深入的理解,让幼儿深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与图画的优美。教师可以让幼儿运用对比、联想、反思的方法,对故事展开深入的理解。

(五)反复回味的品读

幼儿园在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时,教师要适当地鼓励幼儿对阅读内容进行发散思维,并且根据内容进行多元化表达。幼儿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多元化的理解,不仅能增强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能进一步促进幼儿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当幼儿已经对所阅读的材料基本掌握时,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表达活动,可以让幼儿改编故事或者分组扮演故事里的人物,或把幼儿熟悉的歌曲、律动融入其中。当幼儿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阅读的内容,不仅能实现对材料的创造性的阅读,还能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对所阅读故事进行反复回味和消化,不仅能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于幼儿学习举一反三和及时复习的习惯培养也非常有益。

三、培养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注意事项

(一)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幼儿阅读能力培养需要教师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并且要把不同的阅读材料同阅读指导策略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幼儿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幼儿园园长或教师应该选择一些适合中班幼儿阅读,情节设置简单有趣、句子结构简洁精炼、故事主题有教育意义并配有丰富、优美的图画等特点的图书。

(二)要给予幼儿灵活的指导

教师的指导在中班幼儿阅读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决定性与示范性。教师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初步筛选,接着带领幼儿去阅读世界畅游,去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场与每个幼儿的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幼儿在阅读中出现的难题,并从整体上把握幼儿阅读能力的方向性,进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指导策略。

(三)同时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

幼儿园在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在活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与调研,根据班级中每个幼儿的特点来安排适合的角色。在进行阅读活动时,要重视其美术专业术语的运用。除了美术,还有音乐、数学等都可以成为其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手段,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对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时,要全面、多元地培养幼儿能力。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诺等(编),胡美华等(译).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娟娟.认字、识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2一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新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红.影响3-6岁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研究[J].学前教育,2005(5):28-30.

[4]周兢.培养幼儿自土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1].幼儿教育,2002(9):2.

第6篇

0-3岁婴幼儿通过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材料选择、指导策略的实践,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健康、丰富、充满吸引力的学习语言的空间,促进家长及看护人重视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婴幼儿 亲子阅读 兴趣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83-02

婴幼儿时期是个体生理发展和技能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2岁前幼儿就可以经过感觉―运动的探索初步形成具有因果关系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0-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并没有引起家长的充分重视,如何指导家长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给予孩子们科学合理的早期阅读指导是当前早期亲子教育丞待解决的问题。

一、婴幼儿早期亲子阅读的特点:

0-3岁的婴幼儿最为突出的阅读特点是没有识字的基础,这就决定他们的阅读不能针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同时此时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生活、自然、社会的知识经验极少,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推理水平比较低,概括性、自觉性较差,孩子们往往答非所问,思考问题不以当前的目的任务,这就限制了婴幼儿阅读理解的水平。亲子氛围本身就是保证婴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保证婴幼儿产生阅读兴趣的首要条件。

二、婴幼儿早期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

0-3岁的婴幼儿最初是随自己的意愿去“看书”,这种“看”是婴幼儿初期的阅读方式,他们甚至会表现出许多奇特的特征:拍书、咬书,把书当作是他们的玩具;有时他们还会出现假装性的阅读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关注一些随意翻阅到的阅读疑惑,所以家长应该在观察孩子的基础上,运用适合年龄特点、认知需要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帮助婴幼儿开展好亲子早期阅读。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内部动机。

1.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婴幼儿的主动性。

家长需潜心观察婴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兴趣点,并在家庭的阅读区域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早期阅读读物,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婴幼儿的求知欲。

想要不断提高婴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层次,提问是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与人交流、思考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不同的提问方法(描述性提问、判断性提问、推想性提问、想象性提问、追究性提问等)对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产生不同的有效影响。家长根据具体情况,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同时家长最初应以简单的问题去引导,随着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问题难度,切不可忽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二)设计游戏方式,引导婴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

游戏是婴幼儿的最佳学习方式。因此早期阅读应该是0-3岁婴幼儿与家长、同伴一起玩耍的游戏。

1.利用角色扮演,挖掘读物的娱乐功能。

角色扮演是0-3岁婴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亲子阅读时利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模仿,一方面可以提高婴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婴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婴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2.设计游戏的环节,增强婴幼儿阅读的兴趣。

在0-3岁婴幼儿的阅读活动中,家长在阅读中设计一些游戏参与的环节,一方面减轻婴幼儿阅读过程中的疲倦感,另一方面增强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婴幼儿理解表达游戏情景中的画面内容。

(三)运用表象原则,提高婴幼儿阅读的能力。

所谓的表象原则是指引导幼儿依据读物所提供的文字内容在头脑中将阅读材料形象化。婴幼儿没有文字基础,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通过阅读材料所提供的图形符号进行语义链接,因此绘画和图表的方式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

(四)运用迁移、延伸想象的方式为婴幼儿提供学习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途径。

0-3岁的婴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喜欢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根据这一特点,家长用迁移法引导婴幼儿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问题,明确表达的要求。

(五)依据认知特点,设计婴幼儿阅读的合理结构。

0-3岁婴幼儿的早期阅读应在家长的指导下渐次进行,设计出合理的活动结构将直接影响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效果。

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阅读设计应该尽量直接、形象、具体,结构不易复杂,实践中可尝试采取“朗诵欣赏(家长、图文对应)――适度提问(理解情节、把握关系)――讨论归纳(形成结论,获得经验)”的活动结构。

第7篇

关键词 幼儿 早期阅读 能力培养 研究

早期阅读包括前阅读和前书写,它是指儿童有系统地学习阅读和书写以前所获得的与阅读和书写有关的知识、概念、行为、技能和态度。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和多方面的准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识几个字和学写几个字。如它包括了儿童对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对图书的熟悉程度,对文字的功能和阅读书写的常规习俗的了解,对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认读书写一些书面文字,初步地运用这些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达到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等等。幼儿早期阅读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经过正规的识字教育,他们完全不识字或只能识别极少量简单的文字。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不多,因此,幼儿在阅读中的认知水平尤其是推理水平较低,幼儿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认知图式的简单性和单一性,他们的知识单元是简单的、零星的、孤立的,而且不能灵活地、合理地、触类旁通地运用这些知识单元,这必然限制了幼儿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不能从文字中获得阅读材料的信息和低级的阅读理解力构成了早期阅读者的主要特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呢?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环境,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幼儿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幼儿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但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喜欢看书,而且部分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心最初也只是受潜在的动机力量驱使,需要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和乐趣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因此,培养幼儿的内部动机是十分必要的。

(一)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这主要指教师在读物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如:“一只凶狠的大灰狼说晚上要去吃小羊,可最后小羊却把大灰狼赶跑了,你就知道大

灰狼是怎样被赶跑的吗?这本书会告诉我们所发生的一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具有启发性,易造成幼儿心理上的悬念。

(二)利用兴趣的迁移。即使幼儿不喜欢阅读,但总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或活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把幼儿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如教师可以向一个对恐龙感兴趣的幼儿推荐说:“这本书叫《恐龙的时代》,里面有好多关于恐龙的故事呢,你想不想看?”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阅读习惯,提醒看书的方法,并鼓励幼儿自己修补图书,树立爱护图书的意识。同时注意个别教学,发现阅读有困难的幼儿,及时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提供个别帮助,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幼儿刚开始阅读时,往往是非常随意的,翻到哪一页就是哪一页,这样的翻书方法不仅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使幼儿无法有效地接受图书所提供的信息。

三、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四、引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

(一)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托儿所、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纯粹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是将书面语言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考虑从三种角度整合:一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整合;二是语言和其他学习内容的整合;三是静态学习与动态的学习方式的整合。

(二)教师直接介入阅读过程。婴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成人往往要直接介入阅读过程,成人的言语讲解是儿童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因素,儿童年龄越小,亲子共读的特征就越明显。教师和婴幼儿一起阅读,创造了教师带领婴幼儿阅读、指导婴幼儿阅读的条件。可以和婴幼儿平行阅读即共读一本书,也可以人手一册图书来阅读。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设想,将要求婴幼儿掌握的书面语言信息贯穿到阅读的过程中去,教师可以采用点画讲解、点读文字等方式帮助婴幼儿明确阅读内容,并正确掌握书面语言的信息。

(三)围绕阅读重点开展相关活动。每一次阅读内容均有一定的重点、难点,教师应当组织婴幼儿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可以灵活采用讨论、表演、游戏等形式,着重帮助婴幼儿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和正确的学习方式。

五、教师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研究

在幼儿园的阅读实践中,教师始终是作用于幼儿阅读兴趣发展的最为直接和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他人。不同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阅读兴趣较无意的陶冶和熏陶,教师具备专业素质,对幼儿早期阅读心理的把握较家长要正确的多,更倾向于运用多种指导策略有意识地、系统地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并且随着阅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兴趣可以培养,阅读需要学习,幼儿的阅读兴趣受教师的指导策略影响。

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中对早期阅读的渗透。例如,M班的N教师注重将早期阅读渗透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通过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早期阅读、体会早期阅读的快乐和功能,使幼儿在无形中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8篇

关键词:早期阅读;影响因素;亲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186-03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脑科学家格伦多曼博士认为,应对大脑频繁、紧张、持久地施加刺激,阅读是积极刺激智力发展的良剂,有利于开发右脑的潜力;阅读是幼儿间接知识的重要来源,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乐趣无穷;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增添幼儿的生活感受,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儿童的兴趣、性格、理想的发展与形成,都受阅读内容的影响,对个性萌芽有重要作用;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幼儿为入小学做准备的重要方面;良好的阅读习惯会陪伴和影响整个求学过程,使儿童终生受益,可见,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多元价值。

我园(此处指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下文同)申报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维整合观下的幼儿早期阅读指导模式的研究》现已立项,为了给下一步课题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开展此项课题研究之前,根据我园早期阅读的现状,提出了从了解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影响因素入手,针对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情况、亲子阅读活动现状等进行了调查,以此为基础分析家庭对幼儿早期阅读造成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帮助幼儿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家长制定更为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同时为多维整合观下的幼儿早期阅读指导模式研究提供借鉴和数据分析。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和过程

对象: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段11个班,共308名幼儿。

方法:调查法、分层抽样法。

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共发放 308份问卷,收回304份,有效问卷304 份,回收率98.7% ,有效率100% 。

三、我园幼儿早期阅读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下表中的数字为人数)

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影响因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如表1所示)

调查显示:

(1)家长读书量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影响:48%的家长的读书量每年达到5本以上,26%的家长每年读3~4本书,20%的家长每年读1~2本书,6%的家长一年基本上不读书,读书量大的家长对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家长对图画书概念的理解:42%的家长认为有图的儿童读物是图画书,52%的家长认为图画书是绘本图书,这一统计结果说明大多数家长清楚“图画书”的概念,极少数家长理解错误,甚至不知道图画书是什么书。

(3)幼儿阅读习惯的影响:49%的家长认为幼儿的阅读习惯受学校和老师的影响最大,只有21%的家长认为是受父母的影响。

(4)了解“早期阅读”理念的渠道:48%的家长是通过幼儿园了解到的“幼儿早期阅读”的理念,7%的家长是别人介绍的,24%的是从幼儿教育书刊了解到的,34%的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的。

以上结果反映出幼儿园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对家长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一年一次的“早期阅读”的相关讲座、“读书节”活动,让很多家庭认识了图画书,了解到了早期阅读的理念,今后应该要加大“读书节”活动的宣传,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从而带动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2.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见表2)

(1)家庭中供孩子阅读的书的数量:45%的家长能为孩子提供10~50本阅读的书,只有 5%的家长提供的数量在10本以下。

(2)家长每年给孩子购图书的花费:38%的家长每年能花费300元为孩子购书,2%的家长为孩子购书的费用一年不足50元,忽视了幼儿阅读活动,不能满足幼儿阅读的需求。

(3)为孩子选书的结果显示:62%的家长通过专家或老师推荐,有36%的是其他人推荐,30%是网上的热门书,46%是按家长的想法选书,69%的家长是选孩子喜欢的书,说明大多数家长以专家的建议和幼儿的兴趣为主为幼儿选购图书,而且88%的家长首选的是故事类的书, 55%的选识字、认物类,40%的选手工制作类,家长们选择的图书的内容上大多数不以识字为主要目的,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阅读兴趣、智力的开发等,家长为幼儿提供的阅读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阅读活动。

3.亲子阅读活动的现状(见表4)

(1)喜欢阅读的程度:从问卷上看,孩子喜欢图画书的程度大多数取决于家庭的阅读氛围,受父母阅读习惯的影响。54%的孩子非常喜欢阅读,36%的孩子喜欢,7%的孩子一般喜欢,还有1%的孩子不喜欢。

(2)陪孩子阅读的人:80%是妈妈经常陪孩子读书,24%的家庭是爸爸陪孩子读书。半数的家庭能做到坚持每天亲子阅读半小时,能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亲子阅读的形式:53%的是以家长读为主,10%的是以孩子读为主,18%是孩子跟着家长复述,这表明多数家长还是注重家长讲述幼儿倾听,没有主动引导幼儿观察,应该将更多的讲述机会让给孩子,将讲述和倾听融合运用,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4)亲子阅读的关注点:95%的家长看重以观察画面、理解故事为主,只有5%的家长以认字为主,这能看出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能正确理解亲子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而不是识字。

四、我园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长对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不一。(如表3所示)在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家长问卷的分析中,我们对“家长每年给孩子购图书花费的调查结果”用分层抽样法对比了大班和小班的家长问卷,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家长对于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大班幼儿家长,这正体现了三年来幼儿园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对大班幼儿家长的影响,在幼儿早期阅读上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幼儿的家庭阅读环境存在差异。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为幼儿选书时,以家长的意志为主,选书水平参差不齐。46%是按自己的想法选;有62%是专家和老师推荐;36%是其他人推荐;30%是购买网上的热门书,只有69%的家长在选书时更多是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这正反映了每一个家庭为孩子在创设阅读环境的时候、出发点不一样,缺乏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3.亲子阅读活动的形式和指导方法欠缺。从问卷中看,一是亲子阅读活动中,陪孩子读书的80%是妈妈,只有24%是爸爸陪读。曾有调查发现,孩子们最希望的是爸爸能陪着孩子读书,父爱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爸爸的陪读很有必要。二是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对指导孩子阅读有时显得束手无策,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导致亲子活动中幼儿感受不到阅读的快乐,更谈不上阅读习惯的培养了。

五、策略和建议

家长自身的阅读习惯和对“早期阅读”理念的了解、为幼儿创造轻松的阅读氛围、和谐有效地亲子阅读形式直接影响着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作为幼儿园,家长的合作伙伴,我们应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主要的影响因素,积极探讨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中,家园共建的有效形式、家长可以借鉴的阅读活动指导方法、教给家长科学、正确的亲子阅读方法。

1.推广幼儿早期阅读的理念。园长推动幼儿园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在读书节活动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儿童阅读专场研讨会和专家讲座,向家长介绍幼儿早期阅读的理念,宣传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了解早期阅读的新理念。班级还建立了“家教书屋”,放置适合家长借阅的书籍,定期更换等,从而让早期阅读得以有效的推广。

2.指导家长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Horace Mann)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家庭应和幼儿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适宜的阅读环境。首先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宜的图书,建议以图为主、形象丰富、生动有趣的图画书,能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其次是创设轻松、温馨适宜的阅读场所,如建立家庭小书屋,让幼儿随时可以驻足阅读。

3.加强指导亲子阅读的方法。通过幼儿园读书节、流动小书包、班级书屋、好书推荐等一系列活动,让家长掌握一定的亲子阅读指导方法。一是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建议家长尊重原文,根据不同的读本内容采取相应的提问方式及阅读方法。家长尽量以追问的方式,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多观察、多猜想,拓展幼儿思维,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答案。二是在游戏中阅读。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避免“功利心态”,把阅读变成“识字教育”,这样会过早地让幼儿丧失自主阅读的热情。因此,家长要用游戏的心态和幼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三是声情并茂的讲述。幼儿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有趣的声音所吸引。因此,家长在讲述故事时,应运用生动的语言、夸张的表情、形象的手势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四是将图书分成四大类:认知类、语言类、鉴赏体验类、经验整合类读本。使家长能准确地根据图书的内容判定图书属于哪一类读本,并根据读本内容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五是把握阅读时间。3~6岁的孩子,一般每次以20分钟为宜,每天读一个故事即可。亲子阅读活动若以轻松、温馨的方式进行,如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边欣赏幼儿读物,一边倾听有趣的讲解,一边交流感受,这会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满足幼儿爱与归属的需要。亲子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体验快乐的过程,阅读对幼儿而言,首先是享受爱与快乐的过程,其次才是获得知识的手段。

六、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9篇

一、活动方案设计表现出偏离培养幼儿初步阅读技能的宗旨

早期阅读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建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关系、培养书面语言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幼儿流畅阅读的能力。早期集体阅读就是要发挥集体教学的价值,教师用较短的时间让更多的幼儿通过阅读作品习得初步的阅读技能。有论者指出,幼儿早期阅读的作品可以让幼儿通过看图进行预期、假设,对作品结尾大胆质疑,而反思、预期、假设、质疑恰恰是幼儿成为流畅阅读者所需具备的初步技能。但在实际集体教学中,教师的活动方案设计往往不关注幼儿反思、预期、假设与质疑等技能或策略的习得与使用,这种设计方案指导下的活动将是教师牵着幼儿鼻子走,幼儿得不到任何自由遐想的空间,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就像导游或导演带领幼儿“参观”或“表演”整个阅读作品,幼儿几乎没有反思、预期、假设及质疑的时间与机会。

在一次“聪明的小鸡”早期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活动目标设计如下:“能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小鸡与狐狸的情绪变化和性格特点;能用语言表达故事的发生过程,用动作表现基本故事情节。”结合作品仔细分析,该目标设计没有将幼儿在此作品中能够习得的阅读策略或技能(预期、假设、猜想)作为本次活动目标。显然,目标设计已经偏离了集体阅读活动的核心价值追求。再看该活动过程设计:1.听童谣《小小鸡蛋把门开》入座;2.教师操作纸偶教具讲述故事《聪明的小鸡》;3.幼儿独自阅读;4.教师引导幼儿集体阅读;5.总结;6.故事表演;7.听音乐《小鸡之舞》自由活动结束。仔细分析该活动过程设计,在幼儿独立阅读之前教师已经将作品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完整呈现给幼儿,这其实已经放弃了作品本身固有的价值,即通过阅读该作品突出强化幼儿猜想、质疑、思考等早期阅读策略的习得。因此,整个活动设计教师重“听”、“记”、“表演”而非重阅读策略与技能的习得、养成。

众多研究表明,成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在儿童3~8岁期间,成人要帮助他们奠定的基本阅读能力是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因而,早期阅读教育不只是识字教育、听成人“讲故事”、表演作品等形式,而是重在引导幼儿习得阅读技能与策略、萌发自主阅读的意识、提升阅读能力的教育。忽视幼儿阅读技能与策略培养的活动设计就意味着偏离了早期阅读教育的宗旨。

二、活动过程缺乏给幼儿创设自主阅读的空间与时间

重视儿童自主阅读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早期阅读教育改革的趋向之一。过去教师不注重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培养及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常常把阅读内容肢解成知识经验碎片,让阅读为传授知识服务,这种现象当前依旧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重识字、句型操练,忽视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的终身养成;重指导幼儿单页读,忽视幼儿对作品整体、连贯的感受,诸如种种可以用最核心的一句话概括:即缺少为幼儿创设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导致幼儿对阅读失去兴趣,难以习得良好的阅读策略及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

笔者在实践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常常操作教具以讲故事形式将作品传递给幼儿,接着提出幼儿无需阅读作品就能解答的问题,随后给幼儿2分钟的时间阅读,接下来教师领读图书文字,最后以教师扮演作品中主要角色的表演游戏结束。我们能够看到,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在教师事先“引导、指导”的前提下阅读,每个孩子阅读思考完全相同,孩子无需思考并且在阅读第一页时就已知道最后结果。教师使尽浑身解数调动幼儿积极性,试图让幼儿主动出声阅读,但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幼儿对教师一遍遍的领读与无聊的提问感到厌烦。整个阅读活动孩子仅仅依靠听觉、视觉刺激即听故事、识字就完成了该作品的阅读,而阅读决不仅仅是通过听觉、视觉感知就可以达到其效果。真正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在给予幼儿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语言与认知、阅读经验与生活经验协调一致的发展,帮助幼儿提升自主阅读能力,与此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当教师给幼儿自主阅读创设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并允许幼儿用自己喜爱的形式、独有的方式阅读,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幼儿充满了种种质疑与猜测、假想与验证,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在孩子自主、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渐次提高。因此,在集体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读、知道怎样读,且能够尝试使用一定的策略。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增加同伴交流的机会,创造一个平等相待的环境,为不会读与会读的孩子构建交流平台,同时注重发挥幼儿同伴间的学习价值即引导同伴共读,这也不失为给孩子创设自主阅读时间与空间的有效策略之一。既如此,教师何乐而不为?

三、活动评价难以做到关注幼儿兴趣培养、自我情感体验

如果把教学理解为“儿童与其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互动”,那么教学评价即是对这种互动的评价,而这种互动在我国幼儿园更多表现为集体教学,因此集体教学评价是幼儿园评价的重要内容。众多的研究表明,教师教学评价旨在监控整个教学进程并通过评价为儿童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早期阅读集体教学评价集中体现为通过评价帮助幼儿获得一系列与读写有关的重要态度、期望、情感、行为技能的价值追求,而此价值追求的实现要求教师的教学评价同时重视幼儿阅读兴趣培养、情感体验与读写技能习得。但是长期以来早期阅读集体教学活动的评价更多体现在读写技能方面,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于幼儿情感、态度、期望等方面的评价。

在“聪明的小鸡”活动过程中,当翻到书本第一页,看到第一幅画面(狐狸藏在大树后,小鸡从房子里走出来),几乎全部幼儿这样描述到:“狐狸在树后等小鸡一起玩儿,狐狸和小鸡捉迷藏”。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否定幼儿的描述,却自认为很机智地给小朋友讲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故事,结果听完故事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狐狸要吃小鸡,这样的引导与评价剥夺了孩子感受该作品跌宕起伏情节的机会,这种评价完全没有顾及到幼儿真实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显而易见,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幼儿是在集体情绪感染的情境中阅读的,这是一种分享、体验集体情绪的过程,教师的否定性评价不仅打断了幼儿的分享,同时也使这种否定评价所带来的消极情绪蔓延于整个班集体。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当幼儿的猜测一再被老师否定,最终结果将是幼儿不再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再想象与幻想,不再喜欢阅读,不再渴望学习。

教师教学评价是否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养成及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教师是否首先尊重了幼儿的兴趣与真实的情感体验。懂得、善于尊重幼儿兴趣及其真实情感体验的教师更能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幻想,更重视发挥幼儿同伴间主体间的学习价值。换言之,对自己工作自我效能感高、对幼儿学习采取激励性的积极评价的教师往往更易鼓励孩子的发散思维,更重视发挥幼儿之间的主体间性,更少强调结果的一致性或所谓的正确性。因此,早期集体阅读活动的评价应注重幼儿阅读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评价,通过评价发挥集体教学情绪感染的特质,让幼儿在集体阅读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不断培养阅读兴趣、习得阅读的初步技能、养成积极的态度,为幼儿一生的阅读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育中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幼儿教育,2008,10:4-5

[2]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1

[3]张明红.早期阅读教育改革趋向前瞻.幼儿教育, 2005,2:12-13

第10篇

关键词 幼儿 早期阅读 能力培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94-02

早期阅读包括前阅读和前书写,它是指儿童有系统地学习阅读和书写以前所获得的与阅读和书写有关的知识、概念、行为、技能和态度。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和多方面的准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识几个字和学写几个字。如它包括了儿童对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对图书的熟悉程度,对文字的功能和阅读书写的常规习俗的了解,对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认读书写一些书面文字,初步地运用这些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达到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等等。幼儿早期阅读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经过正规的识字教育,他们完全不识字或只能识别极少量简单的文字。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不多,因此,幼儿在阅读中的认知水平尤其是推理水平较低,幼儿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认知图式的简单性和单一性,他们的知识单元是简单的、零星的、孤立的,而且不能灵活地、合理地、触类旁通地运用这些知识单元,这必然限制了幼儿的阅读理解水平。因此,不能从文字中获得阅读材料的信息和低级的阅读理解力构成了早期阅读者的主要特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呢?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环境,引发幼儿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幼儿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幼儿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但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喜欢看书,而且部分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心最初也只是受潜在的动机力量驱使,需要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和乐趣才能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因此,培养幼儿的内部动机是十分必要的。

1.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这主要指教师在读物内容和幼儿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如:“一只凶狠的大灰狼说晚上要去吃小羊,可最后小羊却把大灰狼赶跑了,你知道大灰狼是怎样被赶跑的吗?这本书会告诉我们所发生的一切”。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具有启发性,易造成幼儿心理上的悬念。

2.利用兴趣的迁移。即使幼儿不喜欢阅读,但总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或活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把幼儿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阅读中来,如教师可以向一个对恐龙感兴趣的幼儿推荐说:“这本书叫《恐龙的时代》,里面有好多关于恐龙的故事呢,你想不想看?”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阅读习惯,提醒看书的方法,并鼓励幼儿自己修补图书,树立爱护图书的意识。同时注意个别教学,发现阅读有困难的幼儿,及时给予预防性的干预,提供个别帮助,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幼儿刚开始阅读时,往往是非常随意的,翻到哪一页就是哪一页,这样的翻书方法不仅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使幼儿无法有效地接受图书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先教幼儿认识图书的封面,学习按页码顺序一页一页往下看,对每一页的内容学习按从左到右、从上向下的顺序看,让幼儿亲身感受图书是由一页一页组成的,图片故事要一幅一幅有序地接下来看,才能看懂故事内容。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在独立阅读时学会了正确的翻书方法。

三、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幼儿的早期阅读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交流活动。并还设置了“宝宝爱图书、说说心里话、图书为什么哭”等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安排自选时间、午餐后的时间、中午起床后的时间、离园之前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中。

四、引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

1.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托儿所、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有纯粹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提倡整合的阅读活动是将书面语言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考虑从三种角度整合:一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整合;二是语言和其他学习内容的整合;三是静态学习与动态学习方式的整合。

2.教师直接介入阅读过程。婴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同于已初具文字阅读能力的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成人往往要直接介入阅读过程,成人的言语讲解是儿童理解读物内容的关键因素,儿童年龄越小,亲子共读的特征就越明显。教师和婴幼儿一起阅读,创造了教师带领婴幼儿阅读、指导婴幼儿阅读的条件。可以和婴幼儿平行阅读即共读一本书,也可以人手一册图书来阅读。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设想,将要求婴幼儿掌握的书面语言信息贯穿到阅读的过程中去,教师可以采用点画讲解、点读文字等方式帮助婴幼儿明确阅读内容,并正确掌握书面语言的信息。

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相关活动。每一次阅读内容均有一定的重点、难点,教师应当组织婴幼儿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可以灵活采用讨论、表演、游戏等形式,着重帮助婴幼儿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和正确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够引导婴幼儿深入掌握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所学的书面语言的印象,各种活动方式都可以在这一环节的组织过程中使用。

第11篇

【关键词】早期阅读,家园共育,221模式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实施,早期阅读教育受到了幼教界和家长们的关注。《教育大辞典》定义早期阅读是指儿童一岁半以后即开始的阅读,主要由成人将儿童读物中的内容读给儿童听,儿童识字后进入自己的阅读。关于早期阅读教育目前在国际幼儿教育界基本达成共识,即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应从出生开始,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应提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多元教育模式。结合早期阅读的相关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经验,摸索了一套早期阅读家园共育模式即221模式,即一家一园两个优质阅读环境,一日一会两个特色阅读活动,一人一档一个专属阅读计划。

一、一家一园,创设两个优质阅读环境

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指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和条件,让孩子接触书和书面语言,形成对文字的兴趣,知道怎样去看书等。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获得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而优质的阅读环境是儿童学会阅读技能的重要保障。有学者提出,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环境的质量与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是否有早期阅读的正确观念、自身的阅读习惯以及是否掌握科学的指导策略等有密切关系。(李慧,2011)李燕芳等人综述了影响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或幼儿园的物理环境、亲子或师生的读写活动与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相关。幼儿的第一成长环境是家庭,入园之后有了第二成长环境是幼儿园,因此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创设家庭和幼儿园两个阅读环境。

如何基于家园共育思想,创设两个优质阅读环境?结合经验,谈一下具体的实施方案。(1)确定共同的阅读目标。通过家长会或问卷调查,向家长明确幼儿园的阅读目标,并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书目、亲子互动时间等。良好的家园共育基于双方的良好沟通,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是优质阅读环境建立的前提。借助博客或微信平台等网络沟通平台,为家长提供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如何科学指导幼儿阅读,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书籍等信息。(2)幼儿园要提供丰富的阅读物理环境。从活动室布置开始,让幼儿接触到各种符号、标识、文字等不同的信息,到每个活动室的阅读角,摆放各类符合幼儿特点的书籍。(3)家长和老师的陪伴阅读。家长和老师作为重要的环境因素,是优质阅读环境的保障。3-8岁是语言发展关键期,尤其是口语,主要包括词汇的丰富性,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成人的陪伴是最好的环境。有成人陪伴的阅读活动,既可以锻炼了口语能力,又形成与书对话的经验,启发幼儿思考书面语言的意义。因此鼓励家长和教师积极投入到幼儿早期阅读培养的过程中。

二、一日一会,开展两个特色阅读活动

有学者认为,组织专门的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儿童重新整理从其他活动中获得的零散的早期阅读经验,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也可以帮助儿童获得新的阅读经验。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不同于幼儿平日在家与父母一起阅读或独自阅读,而是让幼儿在一个大的阅读环境中体验到阅读所带来的愉受。不仅如此,早期阅读活动还可以增加幼儿家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丰富阅读体验和情感。

幼儿的生活充满了游戏,以游戏为方式,也以游戏为目的。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既要结合幼儿特点,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幼儿融入其中,又要考虑家园互动的形式,让家长和教师真正的发挥阅读陪伴者的作用。所谓一日一会,指一个读书日,一个故事会。读书日定为每个月第二周的周五,每个班级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阅读经验提出活动方案。故事会指每年举办一次由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参与的讲故事或表演故事的活动。如果说读书日是平常阅读教学工作的一种制度化,故事会就是一次聚会,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实际工作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对教师和家长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对早期阅读的科学认识,对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以及对早期阅读的材料选择等工作都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如成立早期阅读家园互助小组,通过网络沟通平台分享的学习,让更多家长掌握关于早期阅读的科学知识;教师也要学习早期阅读的相关研究,掌握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自己班级学生的阅读经验;活动方案采用标准化教学案例,即园内教师共同制作一些教学案例,选出哪些更符合孩子特点,现场组织更好的教学案例制定成为标准化活动方案。

三、一人一档,建立一个专属阅读计划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幼儿在阅读相关知识、识字水平和故事理解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年龄发展特征,而且幼儿早期阅读水平在学前阶段不断提高,且发展有一定的持续性。工作中观察发现,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幼儿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如识字方面,有些幼儿入园时就已经认识三十个左右的汉字;在口语表达方面,有些幼儿在入园时刚刚会说话,而有些已经能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给予每个孩子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实现早期阅读的家园共育最大的价值所在,即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由于国内幼儿园班级容量都比较高,完全由教师完成这个工作会很困难。因此如何发挥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培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人一档就是每个幼儿在入园时建立的阅读档案,并制定入园后的阅读计划。这个过程需要避免家长之间的比较,也要向家长解释并非测量个体差异,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情况,制定符合孩子自身发展的阅读计划。如填写幼儿档案以及阅读计划都是由家长自己带回家填写,收回后教师认真看每一份档案了解幼儿情况,作为制作阅读教案的依据。阅读档案的内容包括幼儿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日常亲子阅读的时间安排,幼儿的阅读习惯,阅读书目等。阅读计划主要指阅读习惯的培养计划,如家长可以制定亲子阅读时间半小时,培养孩子自主阅读十五分钟等具体的目标和实施方案;阅读书目的采集计划,如订阅幼儿杂志一套,绘本图书十本,借阅故事书,参加幼儿互换书籍活动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慧,. 对幼儿家庭阅读环境现状的调查[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93-94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分享阅读;父母; 指导策略

一、父母与幼儿的分享阅读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1)分享阅读训练能促进幼儿视觉、听觉能力的发展。早期读物中的图画、图形是发展视觉灵敏度、方向性、目的性的良好刺激,语音能刺激声音的敏感性,促进辨别力的发展。因此,幼儿聆听父母缓慢、有情感轻声地讲述会促进视听能力的发展。

(2)父母有效的分享阅读指导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在反复听、反复看的过程中以及自己反复地去发音、学话实践中学会新的语言发音。

(3)分享阅读训练能提高行为训练的效果,有利于幼儿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读物中幼儿喜爱的角色往往被孩子所崇拜,书中主人翁的行为表现、习惯特点,经常是他们用来跟自己进行比较的对象和内容,父母可以让孩子主动比较自己与故事中人物的异同点,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在父母指导帮助下寻找有效的办法逐渐改正缺点。

(4)分享阅读能增进父母和孩子间的情感交流,丰富幼儿的情感生活。幼儿在感情上的需要是非常明显和具体的,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幼儿期的孩子不仅渴望成人动作上的,而且需要语言上的情感表达。家庭中的分享阅读过程正好可以满足孩子情感需要。

二、父母在分享阅读活动中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1.分享阅读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多种形式激发幼儿读的兴趣。每个读本都可以描述一些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可以是风趣的、幽默的,可以形象生动可爱、语言简洁简单、结果出其不意。家长在分享阅读前可以把这些读本进行整理分类,在这些分类中找到让幼儿阅读这些读本的最佳方法,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比如读本《小海龟》,家长可以借助道具的直观和形象,并配以柔美舒缓的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故事讲述,这样孩子会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引发孩子阅读的渴望。

(2)充分挖掘孩子说的潜能。分享阅读在实施的过程中,家长必须遵循书面语言的学习与口头语言的学习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家长要充分挖掘孩子说的潜能,让孩子乐于说话并引以为自豪。家长可以根据情境需要改变腔调、语速,或者使用幽默、诙谐、活泼自然的语言感染幼儿,为孩子留下自由畅谈的空间,孩子势必在这种轻松、快乐的语言氛围下脱口而出,提高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

(3)日常生活中的语境运用。每位家长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让孩子把阅读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比如,假如孩子无意当中看到了一只苍蝇,他们会非常紧张地大声告诉父母:“妈妈,家里有苍蝇!”我们就应该顺势引导孩子:“苍蝇很脏,经常把一些细菌和病菌带到家里,甚至传染给小朋友,小朋友会因此生病,我们怎么处置这只苍蝇呢?”“我们把它赶走或者直接打死。”孩子义愤填膺地说。然后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赶苍蝇。当苍蝇落在窗户上时,告诉孩子:“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窗户上。”苍蝇逃到桌子上时,孩子自然就会说:“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桌子上。”这样,孩子嫉恶如仇的情绪也正是在这种生动的课堂氛围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验。

2.分享阅读提高幼儿阅读技能

(1)指导幼儿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技能。幼儿虽不会写字,但能够用图画的方式临摹自己感兴趣的汉字。观察摹拟的能力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基本技巧,掌握这种能力有益于幼儿今后提高书面语言学习的兴趣。因此父母在发现幼儿对书面文字产生好奇时,应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分析文字的结构。

(2)预期的技能。它是指预计估测图书内容的方法策略。例如,当幼儿看到故事的开头时,就能够知道这一类故事可能的过程和结局会怎样,帮助孩子归纳概括出阅读内容的一般规律,在分享阅读过程中,父母还可运用推测性问题的来引导幼儿学会初步的推理能力。

(3)自我调适的技能。这种能力与观察模仿有关,但又不等于观察模仿能力。自我调适由自觉发现误差及时纠正误差的策略机制所决定,需要父母的指导。父母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指出幼儿的错误,帮助幼儿找到自己错在哪里,通过外部不断矫正使幼儿自主发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

总之,分享阅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着重强调以“开放性提问”“图片讨论式”的故事引入方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游戏和拓展活动来鼓励孩子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思维。分享阅读为父母提供了一种更新系统的以培养兴趣为主的早期阅读方式,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感受浓浓的亲情,体验分享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凤霞.幼儿分享阅读活动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