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时间:2024-01-09 11:1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第1篇

一、现代农业模式下的农田管理模式给碳排放和碳增汇带来的影响

(一)现代农业种植方式给碳排放和碳增汇带来的影响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的种植方式主要以精耕细作为主,以不断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粮食产量提出的要求。现展中,充分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技术,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已经成为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手段。例如:我国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年两熟种植方式、一年三熟种植方式和两年三熟种植方式,仍然蔬菜种植中采用的还有一年四熟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总的来说,现代农业种植中,通过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中反复种植不同的农作来增加农作产量,已经成为提高耕地使用效率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一定面积的耕地进行反复耕作,采用过多农药和化肥等,在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会使土壤中的碳被迅速排放和六十,给耕地以后的长期使用造成极大影响。

(二)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给碳排放和碳增汇带来的影响在农田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联系,而农业耕作方式的选用,会直接影响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选择正确的农业耕作方式非常重要。目前,现代农业耕作方式是深耕翻土和精耕细作,通过农业机械来完成各种操作。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反复耕种会使用农业机械会直接影响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会破坏土壤中的团粒结构,使有机物得到分解,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业耕作方式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善。

(三)现代农业灌溉方式给碳排放和碳增汇带来的影响现代农业的灌溉方式,使农业产量得到大大提高,同时使土壤的有机碳等得到有效保持,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进行水稻的栽种时,对水分供给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调整土壤中甲烷菌的活性,从而抑制水稻的碳排放和增加稻田的碳累积。但是,现代农业灌溉中,各种机械设备和电力设施的建立,使碳排放得到一定增加,因此,合理使用灌溉方式,是现代农业生产中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四)现代农业外来工业品给碳排放和碳增汇带来的影响现展中,现代农业的外来工业品主要是农药、化肥和生长剂等,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碳排放,并且,对土壤中的碳累积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化肥在帮助农作生产的过程中,可以使土壤表面的生物量不断增加,从而对碳吸收和合成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化肥还能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有一定性的增加,但是,长期使用会使土壤碳化,从而降低土壤中的有机碳总量,最终出现有机质老化情况。由此可见,现代农业外来工业品的使用,会大大增加碳排放。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农业生产的技术体系和模式选择

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耕作方式等进行全面研究,低碳经济视觉下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应以如下几种技术体系和模式选择为主:以生物技术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的综合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以当地生产生活废弃物利用为基础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以种养加结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和以免或少耕栽培和休闲或轮作为基础的地力培养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四种,以有效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生产体系更加完善。其中,以生物技术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的综合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是以生物的方式进行病虫防害、提高农作物生长速度等,从而降低农业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营销;以当地生产生活废弃物利用为基础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是以农作物中的材料作为生产添加剂使用,如秸秆可被肥料化来直接帮助农作物生长、调节土壤的营养成分;以种养加结合为基础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是通过延长食物链或者采用食物链加环技术,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形成闭合状态,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以免或少耕栽培和休闲或轮作为基础的地力培养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是不经常对一定面积的耕地进行翻种、中耕等,采用小播种或移栽的方式,并将农作物的秸秆作为肥料的方式。通过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采用合理的方式对统一块耕地进行反复种植,而不经常耕地,可以使一定面积内的光能得到最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的总量,并且,可以增加耕地的覆盖强度,使水土流失、风蚀和水蚀给耕地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与此同时,这样的种植方式,还可以不断增加土壤中的碳累积,使土壤的营养成分变得更加丰富。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的工作量、增加碳增汇,从而提高一定面积耕地的农作物产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和模式的选择,必须以低碳为主,合理、科学的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才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在保证农业产量的同时,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晓宇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人民政府

第2篇

现代农业具有科学化、机械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劳动生产率等特征

人类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般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是人类农业的初期阶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原始农业的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但是,原始农业的技术和产量十分落后,刀耕火种,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是人类农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阶段,大约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迄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停滞,农民以世代相传的直接经验为技术基础。由于技术停滞,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生产率很低,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传统农业是“有效而贫穷的”。

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现代农业的。现代农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学化,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组织管理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自然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第二,机械化,现代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并向自动化迈进。第三,市场化,现代农业是市场经济,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空前发达。第四,专业化,现代农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农业生产形成了地区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和生产工序分工。第五,社会化,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量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活动由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来完成,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第六,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农业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农外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大大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第七,环境优良化,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城乡差别明显缩小或消逝。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什么关系?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所谓“化”就是过程。建设现代农业,就是运作和推进这个过程。具体说,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农民发展农业。可见,本质上,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农业是一致的,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现代化是目标,建设现代农业旨在实现这个目标。农业现代化应当怎样标识?由于没有一套国际和国内公认的农业现代化标准,我国各地都在探索建立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力图既符合国际一般规范,又能反映本国和本地区的特色。例如1999年广东省制定了《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广东全省建设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规定的那些方面或内容,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如果把达到农业现代化目标理解为终极任务,那么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构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当前任务。这是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区别。根据2006年中央1号文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描绘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如何理解?

首先,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蓝图中,生产发展是首位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没有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第3篇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农民的社会身份由人民公社社员变成了的独立的个体农户,从而开启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和大规模的逻辑渐进性的“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改革实践。针对这一时代背景,基于当时的中国农民身份向社会化小农过渡的现实,中国农业推广学者选择了德国学者H?阿尔布列希的所谓“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简称为“阿氏模型”),启动了推动落后的中国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近40年,无论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阿氏模型在中国农业推广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却一直未变。然而,这期间中国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有学者就开始提出要创新农业推广体系[1-2]。在认识到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3-6]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一主多元”的农业推广体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7-12]。王济民等人总结了多元推广体系的四大类型和14种模式[13],然而我国的多元推广体系并未完全形成或成熟[14],仍然处于“悬浮”状态[15]。农业推广学界对此也一直纠结在“一元、多元”,“ 主体、主导”,如何“协作、合作、协同”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创新“现代农业推广体系”[16]。为此,笔者追溯农业推广体系的理论源头――阿氏模型,发现阿氏模型并不是什么“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而是一个“推广服务系统单边简单组织化,而目标团体系统农户松散化的农业推广框架”。由于“推广服务组织未能实现多元协作的结构化,从而不能实现协作推广,更不能合作推广,也就谈不上实现协同推广”。无疑,创新和构建“一主多元”的现代农业推广体系对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提出了新要求。

一、对阿氏模型的剖析

H?阿尔布列希建构的框架被许无惧[17]率先引入中国,后经张仲威、汤锦如、高启杰等凝练为图1所示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18-20]。该模型一直被农业推广学界视为农业推广工作的框架,奠定了中国农业推广学的假设前提、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过程抽象为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其逻辑假设是推广服务系统是先进的、主动的、教导的,而目标团体系统是落后的、被动的、接受的。

国内众多学者依据阿氏模型,并在传承和发扬荷兰A?W?范登班 、德国H?阿尔布列希等人的教育学、行为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认为:农业推广就是一种把新的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成果,通过教育、沟通和干预等方法,传授、传递给农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转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愿改变行为,最终实现增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动;而农业推广学则是研究推广沟通过程中农民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行为自愿变革规律以及诱导农民行为自愿改变,提高推广效率的一门应用科学。侧重于农民教育及其行为转变。

遵循阿氏模型,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等推广组织被视为推广服务系统,且是先进的、主动的、教导的;传统小农、社会化小农等被视为目标团体系统,且是落后的、被动的、接受的;农业推广过程也仅仅是这两类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基于阿氏模型的农业推广学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客观产物,适合于传统农业转型期以小农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活动。

毋庸置疑,阿氏模型对这个特定时期中国农业推广学的形成与发展,对指导中国农业推广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原因

在现代农业条件下,一家一户的传统小农正由社会化小农逐渐转变为职业农民。伴随着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正由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不断走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大生产,越来越多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逐渐形成。农业推广的目标团体系统已经由分散的个体转变为组织化的农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而阿氏模型的推广服务系统是组织化的,目标团体系统却是没有组织化的松散的农户。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农业推广的目标团体系统已经发生了变化,阿氏模型已不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条件下的农业推广框架。因此,必须从方法论的高度来全面分析农业推广系统的主体、客体和推广方式,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内涵和特征[21-24]相吻合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一)现代农业推广的主体分析

1.正在形成协作关系的多元推广主体。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视为对农民的教育,将农民视为推广的对象,忽视了现代农业推广最终目的是农业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不可避免地轻视了农民的农业推广主体地位。?Υ耍?高启杰已经初步认识到只有从事推广工作的农民才是推广主体,而其他接受推广的农民则是受体[20]。其实,受体也是农业推广的主体之一。而简小鹰和于水等则明确提出农民是农业推广的主体[25-26]。从《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定义来看,推广的内涵已经不再局限于教育,而且包含研发和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应用的主体也是推广的主体。

现代农业条件下的职业农民,即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经不再是阿氏模型所描述的农业推广末端的推广对象,只能被动的等待接受农业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和教育,而是以农业推广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以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追求商业利润为目的,向上下游各类农业推广主体提出需求,亦或接受政府或非盈利组织的公益性推广服务,亦或购买通过市场配置的推广服务。其中,政府公益性推广服务也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契约形式来实现。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属的推广机构等推广主体也将以满足这些组织化的新型?r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提供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化的推广服务。组织化的农民与其他推广主体之间由被动与主动转变为主动与被动,由落后与先进的不平等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基于契约的协作关系。

从推广最终目的来看,正是这些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大规模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产业化。所以,这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同样是农业推广的主体,是实现推广目的之最终执行者。各类农业推广主体之间通过协作,才能最终实现农业先进技术的传播和产业化,来实现推广的目的。由此,阿氏模型中的两类系统的关系其实反映了传统农业转型期分散化的农民与其他农业推广组织这两类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现代农业背景下,重构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必须反映组织化的农民与其他农业推广组织的协作关系。

总之,现代农业条件下必须明确农业推广的目的,构建起政府所属和大学科研院所所属推广机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其推广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组成的推广机构形成的组织独立、功能交叉的多元推广主体协作系统,共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对于此,有学者探讨了各类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机制[27],但对多元推广主体协作系统及其构建仍缺乏深入研究。

2.其他社会团体亦能成为农业推广主体。本文中其他社会团体主要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之外的社会群体,包括分散的个体和组织化的群体。其他社会团体出于公益或者追求利润的目的,从事农业推广也非常符合“加强农技推广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活动[28]”的原则。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认为,技术本身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组织、政策等社会因素构成了技术设计和技术应用的模式[29]。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最终就是要实现社会强有力的需求刺激农业技术向前发展,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要最终服务农民,回馈社会[30]。从终极需求角度来看,包括其他社会团体在内的大众群体的市场需求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农产品价格与质量、食品安全、农业生产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大众群体关注的因素都能成为影响需求的因素,都会引致相关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从供给角度来看,其他社会团体将以分散化的个体或者组织化的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农业推广当中。国外的NGO公益性农业推广组织就是例证。而国内亦有此类组织,比如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31]。此外,其他社会团体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其所汇聚的群众智慧和意见可以为解决现代农业推广技术的创新和制度安排等复杂问题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与价值判断。

(二)现代农业推广的客体分析

如上所述,阿氏模型将农业推广视为教育或者传播与采纳,忽视了农业推广客体的研究。高启杰曾经指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客体是指被推广的具体科学技术成果[20]。其实,农业推广的客体反映了农民的需求。现代农业条件下,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需求,不仅仅是农业科技成果,还包括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现代农业推广的客体,而且伴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以上推广客体存在递进的关系。

阿氏模型针对分散化的小农,侧重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教育式推广,并且暗含了:在此推广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创新、扩散应用的过程彼此分离,参与的主体相互割裂,最终结果就是农业推广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32-33]。现代农业推广必须重视农业推广的客体,始终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树立全过程的农业推广理念,并且要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这个全过程。虽然推广主体侧重有所不同,但是多元主体注重协同且不固定死板。农业研发和推广机构的新成果会主动寻找能够快速推广和应用的伙伴或者直接进行大规模应用,而组织化的农民或者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会主动提出需求、寻找机会、积极学习,甚至参与到研发当中,并且不断尝试管理创新和组织变革。以现代农业推广客体为基础,各推广主体在推广过程中将形成越来越多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和“企业+科研院所+农户”等各种形式的联盟,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各种农业信息平台不断建立和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与壮大。

(三)现代农业推广的方式分析

在农业推广中,“推”是手段,“广”是目的,即农业创新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适应于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侧重于通过教育或信息传播的方式来进行公益性农业推广,其“推”更多的指对农民的教育、说服乃至强制。这种手段在现代农业的背景下,是不能实现“广”的。而现代农业的推广方式应实现高级化、现代化、网络化、产业化和协同化,将更多的以市场化的、提供服务的形式来实现。其“推”更多的表现为:诱导、追寻、协作。现代农业是三产融合的多领域科技集成的科技密集型产业[23]。在其产业体系中,分工越来越专业,更多的农技服务组织将直接运用先进科技知识和装备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服务。他们将直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而不单单是教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其掌握先进科技知识再进行运用。农业推广中的教育恐怕将局限在一些无法提供专业服务的领域和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的农业工人的培训。

综上,适应于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仅描述了农业推广活动中先进与落后两类主体之间的关系,仅反映了农业推广复杂系统中的教育或者信息传播这一小部分内容。它没有对农业推广复杂系统中的多元主体进行展开,特别是已经组织化的农民,忽略了研究农业推广的客体,既不能反映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复杂性和方式的变化,也不能反映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和自我提高,更不能真实、全面地揭示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客观规律。基于上述缺陷,必须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三、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思路

(一)重构框架模型的基本要求

农业推广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都承认农业推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实它更是一个钱学森所定义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34]。而且农业推广学本身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需要众多学科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支持。因此,作为农业推广学重要的理论基础,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既要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条件下农业推广系统的复杂性,又要能体现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还要能为重新定义农业推广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奠定基础。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重构框架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综合集成研究一直是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各种问题的重要研究思路。我国学者提出的WSR方法论恰恰是指导综合集成研究的重要方法论[35-36],而且便于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它对于指导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赵国杰和王海峰将WSR方法论进一步改进为ZKJ方法论(主体客体交互作用方法论)[37-38],对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更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在ZKJ方法论中:主体(Z)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K)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客体;交互作用(J)是实践和认识活动,即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过程与结果);实践中介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手段、程序或方法;实践就是以主体、客体、中介为基本骨架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动态过程[37-38]。

基于ZKJ方法论分析我国现代农业推广系统,可以得出该系统由农业推广的环境、主体(Z)、客体(K)和农业推广的交互作用或实践(J)构成。农业推广的环境,即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各种外部环境。农业推广的主体(Z),即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四类。目前政府的推广主要通过其所属的行政型推广组织来实现,大学科研院所的推广主要通过其所属的教育科研型推广组织来进行,社会团体的推广主要通过各种社团推广组织来实现,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推广则通过各种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实现。农业推广的客体(K)即农民需要的是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信息、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农业推广的交互作用或实践(J),即各类相关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各类客体的生成和普及应用的过程,以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重构的框架模型

基于重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基本要求和基于ZKJ方法论的我国现代农业推广系统,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具体见图2。

在重构的模型中,主体系统中的各类主体保持自己组织上的独立性,在功能上虽然各有侧重,但并不分割;既可以独立发挥各自所侧重的功能,又可以兼有其他主体所侧重的功能;既可以独立运作,又可以和其他主体进行协作,实现各种协作组织上的创新,向着图3所示的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演化。

客体系统在农业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融入更多内容,以满足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的需要。农业推广的实践过程系统反映了多元农业推广主体相互协作实现农业技术进步的具体过程,侧重实现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具体方式和手段创新。

反映各推广主体协作关系的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的理论基础是亨利?埃茨科威茨提出的三螺旋创新模式[39]。该理论被相关学者高度重视,应用到众多创新领域中。在农业推广中,也不乏相关案例。涂俊和吴贵生就以宝鸡市农业专家大院为例,用三螺旋模型论证了图4所示的农业推广体系制度创新[40]。

现代农业推广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往往与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和社会帮扶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吸引了其他各种社会团体(盈利的和公益的)参与其中。并且这些社会团体在农业推广中也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四螺旋的农业推广案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团队做出巨大贡献的“绿岭模式”。该模式中的四螺旋主体分别为地方政府、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和河北邮储银行。在图5所示的此四螺旋的运作机制中,政府主体搭建平台,在大学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持续进行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且进行监管,实行企业准入制度,保护农民利益;农业企业主体组织产业化生产,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a业化经营模式,并且成为大学的研发示范基地;大学主体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市场策划、技术研发、示范培训、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帮扶;社会组织主体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提供金融支持。并且企业与大学的专家以技术入股方式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而大学专家不仅提供了主打产品薄皮核桃从种苗到栽培管理的技术指导,而且还提供了市场信息、品牌策划、企业管理、科技研发等全过程的增值服务。最终帮助企业成为产学研结合的、拥有产前、产中和产后完整产业链的薄皮核桃龙头企业,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之路。“绿岭模式”是围绕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实现了的四螺旋协作农业推广,具有代表性。当然,在“太行山道路”中,也出现过其他案例。比如在政府的支持下,有的社会团体主动向大学购买农技推广服务,免费提供给农民和合作社,并且还帮助其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四螺旋协作推广系统并不排斥三螺旋推广系统,它是三螺旋推广系统的拓展。各地可依据四螺旋协作推广系统的原理,因地制宜,进行多元协作推广体系的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

(四)新旧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对比

图6在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下展示了适应传统农业转型期的阿氏模型所表示的农业推广。可以发现,阿氏模型中的推广主体之间缺乏协作,功能割裂,客体单一,推广手段或者方式上仅侧重教育或者传播的手段。这说明适用于描述农业转型期的农业推广的阿氏模型已经不能反映全面现代农业条件下的农业推广复杂巨系统。

而重构的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揭示了研究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农业推广的基本思路,即农业发展环境―农业推广系统主客体的结构关系―农业推广系统中主客体的作用过程―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该模型最根本的前提假设是:农民是组织化的农民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再是被动的推广对象,而是农业推广主体之一。在此前提假设下,农业推广可以定义为:各类主体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加快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各类主体在保持自己组织独立的前提下,部分具有其他主体的功能,按照“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四螺旋创新模式进行协作,来构建四螺旋多元协作推广主体系统,实现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既不是侧重于研究对农民的教育,也不是侧重于研究农业技术的传播扩散,而是融合二者,研究各类主体如何协作来实现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的机制和过程。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内容也将从“农业推广的环境、农业推广的主体、农业推广的客体和农业推广的实践过程与结果”4个维度来展开,进而从这4个维度实现多个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

四、结论与展望

第4篇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际上是科技的进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正是新型机械与新技术的完美融合。农业的现代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者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新技术,并且将新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生产生活当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所以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也必然要培养大批量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建议农机部门要定期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同时也要得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配合,将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农民朋友们学有所获。因此,我们说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其次,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看,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手巧不如家什妙”从生产效率的角度也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农业生产中,用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这是人类深刻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仅是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先进的农业机械操作也突破了传统的人力、畜力所不能承受的农业生产规模,在农业生产规模上有了量的突破。同时在农业生产技艺上,也突破了人力、畜力所不能及的要求。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保证农业技术专业性的同时,还可以大批量的完成农业生产任务,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从我国的实践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机化解放了劳动力,将我国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担;

二是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减轻了人们劳动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单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效率低的局面。农业机械化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机械化不仅为“三农”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因此,农业机械化对于现代农业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最后,从加快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看,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三农”工作的一部分,新时期各部门也是越来越重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想建立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就要按照完善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充实村一级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国家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这样才有利于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农机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非凡,不仅仅是解决了人力、畜力所不能及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生产技艺,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了农业发展结构,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

第5篇

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水资源、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生态系统。

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实施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一是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实施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地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总之,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和农户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从“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农业生产中巧用各种作物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生产系统,如华北平原“杨上粮下”的种植模式。

从“自然式”向“车间式”发展。现在多数农业依自然条件,“靠天吃饭”。经常遭受自然灾害袭击,受自然变化干扰。未来农业生产多在“车间”中进行,由现代化设施来武装,这些设施有玻璃温室和日光温室、植物工厂、气候与灌溉自动测量装备等。在这些设施中进行无土栽培、M织培养等。现在已经有相当部分的农作物由田间移到温室,再由温室转移到具有自控功能的环境室,这样农业就可全年播种、全年收获。

从“固定化”向“移动化”发展。在发达国家,有一种被称为移动农业的“手提箱和人行道农业”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农民居住地与耕地相分离的格局。人分别在几个地方拥有土地,在耕地和收获季节往往都是一处干完活,提上手提箱再到另一处去干活,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具使用率,并不耽误农时。“手提箱和人行道农业”基本上以栽培谷物类为主,谷类作物一般不需要经常性的管理,就能长得很好。再加上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优良的农业机械促成了移动农业的发展。

从“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各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一个复合型生产结构。例如:匈牙利最大的“生态农业工厂”是一座玻璃屋顶的庞大建筑物,其地上的作物郁郁葱葱,收获的产品被送进车间加工,其废渣转入饲料车间加工后再送到周围的牛栏、羊舍、猪圈和鸡棚,牲畜粪便则进入沼气池。这家工厂的全部动力,都来自于沼气和太阳能。它可为城镇居民提供所需要的粮、禽、蛋、奶及蔬菜。

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精细农业又叫数字农业或信息农业。就是指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各种分辨率的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球信息技术等结合高新技术系统。近年来,精细农业的范围除了耕种,还包括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精细经营与管理,甚至涉及农、林、牧、养、加工、销售等全部领域。

从“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农业将由单一经营第一产业到兼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农业将变为可供观光的公园,呈现出一派优美的自然风光,农业种植布局美观合理并富有艺术观赏价值,有人漫步其间,品尝果品的美味,趣在其中,心旷神怡,如旅游农业等。

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农业机械给农业注入了极大活力,带来了巨大效益,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这些机械将要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化。发达国家的农户中广泛拥有个人电脑,今后将会有更多智能化机器人参与农业管理。

从“陆路式”向“空运式”发展。所谓“空运农业”,就是利用飞机将各种蔬菜、水果、花卉等从原产地源源不断地空运到大工业城市,满足市民的需要。例如,日本各地新建新机场,在机场附近建起“空运农业”园地,集中栽培并将产品空运到大城市销售。目前,日本空运货物中有30%是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如小葱、芦笋、草莓、鲜蘑菇、番茄等。

第6篇

关键词:河北省;现代农业;问题;对策

前言: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生产。[1]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河北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节水工程、生态环境、农村面貌都卓有成效;生产经营体制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逐步完善。但是,河北省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专业人才不足。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技术推广深度不够,农业教育的重视不到位,没有形成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较弱,严重阻碍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规模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平均每个农户的占地规模只有0.5hm2,畜牧业的养殖规模也比较小,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养殖仍是畜牧业的主体。实施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明显增加。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不单单只依靠粮食种植,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下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龙头企业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河北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地位不对称,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形成买断关系,由于农产品易腐烂、不易运输等性质,很容易形成买方垄断,使农户处于不利境地。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层次较低,只停留在原料生产阶段,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专业知识教育。农民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农业素质持续提升的根本所在。针对河北省农村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情况,政府应开展范围广、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首先,在农村开展全民农业知识教育普及工作,聘请农业研究专业人才定期对村民传授农业理论知识,提高农民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其次,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各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农业产业特色等不同情况,进行相适应的知识教育、农业技能培训,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最后,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设各类农业知识、实用技能的学习平台,使农业知识教育充斥在农民身边。

(二)加强土地规模经营。鼓励支持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实行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及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鼓励支持引导农户间合作经营,以村、镇为单位,在耕地、播种、除草、除虫、收割、秸秆处理等环节实行统一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鼓励有能力、有资金的农户,采用承包、租赁的方式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个人,形成小型的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系,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代表农户的利益,与龙头企业协商谈判,与龙头企业建立健康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展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层次和合作范围,形成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一系列深层次的合作。加强政府在该利益链及机制中的协调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补贴政策等,保护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双方的利益,减少矛盾纠纷。

第7篇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就会迅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其它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就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对构筑**区域发展新高地、打造区域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市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迈进,以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但用辩证观点分析研判,可以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并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一)既要看到农业产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又要看到继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繁重。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8倍;粮棉油、瓜菜、畜产品、果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既要看到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又要看到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明显加大。2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6:1,但同时看到,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实令人堪忧。

(三)既要看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又要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随着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落后不配套、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过关,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既要看到农业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偏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明显提升,又要看到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90余家,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基地450万亩、养殖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万户,但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档次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健全、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同时,也应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和重要取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为下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坚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做强淡水渔业,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延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现代农业的正确选择。

我市已基本具备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对农业结构实施深度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培植开发,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并且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全省位置看:我市农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地方名优品种众多,常年产值和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10;渔业,我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4;种植业,粮食、棉花产量占全省1/10。从所处区位看:我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既是生态建设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总之,我市拥有建设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可靠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构想:(**特色现代农业的模样)大力开发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地方畜禽良种,尽快形成品种资源充分开发、生产布局合理、规模优势突出、加工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可靠、品牌效益凸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牧大市。立足**淡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努力做大做强微山湖系列品牌,尽快形成宜渔资源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健全、品牌优势突出、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淡水渔业强市。坚持以优质安全为前提、现代科技为支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出效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名市。通过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和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推进,带动提高全市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特色畜牧大市建设,以开发保护九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四畜两禽”,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肉鸭、蛋鸭。建设“三区一带”,即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和沿湖蛋鸭产业带。培植“六大品牌”,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青山羊和绿源肉鸭、微山麻鸭。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着力构筑养殖、加工、流通三大龙头企业集群,打造湖区、库区、采煤塌陷区、池塘养殖区和沿黄开发区五大高标准健康养殖基地,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政执法管理、渔业风险救助七大支撑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化九化渔业发展格局。生态农业名市建设,通过实施“两减三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植被绿化与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七大工程,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清洁、生态技术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构筑**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遵循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物质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着眼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健全完善高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集成配套、集中推广,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种功能。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功能已由单纯的食品保障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延伸。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

(四)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创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组织机制。运用现代经营形式重组传统农业,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极大地发展农业生产力。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农业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多环节增值增效。

第8篇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我们在发展工业化,实现城镇化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科技兴农力度要不断加强,要完善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农业稳定高效发展,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分析和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登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文登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多年来,文登市政府,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加快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完善了十大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在空间上的布局,全面升级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得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到的提高。

1.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文登按照“发展一个龙头、带大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依托、产业为支撑,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链式经营模式,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建设交易市场和龙头加工企业,大量农畜水产品实现当地消化和加工出口,使农田、畜禽圈舍变成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农民群众就地转变为“农业工人”。目前,文登已形成了以家家悦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文泰食品、都乐食品等为龙头,种植面积达8万亩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以燕尊种貂、天智皮毛、天威皮草等为龙头,养殖规模达1400万只的皮草产业等十大产业链条,将15万农户纳入产业化发展体系。目前,全市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威海市级35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99家,农业产业的集群化不断扩大。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近几年,文登市累计投入6.7亿元,用来完成水利建设项目,新增灌溉面积近4万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25万多亩,并对区域内的土地进行了除涝、水土流失治理,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在节约型农业建设方面,大力推广沼气建设,在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让广大农民用清洁的能源替代了污染性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3.推进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们知道,一个品牌的产生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形象,农产品的品牌质量,能够体现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目前,文登市已经形成了村有品牌、地有特色的农业区域性新布局。文登还以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形式,精心包装推介一批“文登制造”农产品,通过举办昆嵛山樱桃节、于家口葡萄采摘节等节会活动,组织企业和业户走出去参加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活动,广泛宣传,在全国叫响文登农产品品牌。如今,文登已有“昌阳”蔬菜、“新河”樱桃、“御龙旗”西洋参、“勾勾吉”蟠桃、“于家口”葡萄等“三品”认证产品217个,涉及水果、蔬菜、药材等多个特色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地域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积极建立各类交易平台,拓展了销售渠道做大了特色产业

依托西洋参、皮草等特色产业,文登大力建设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企业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做大特色产业。今年6月,国内首家西洋参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西洋参网正式开通运行。该网站设有供求、种植加工等信息,种植户不仅可在网上交易,而且能及时了解西洋参的价格变化。网站自运行以来,交易额已达1200万元。文登还成功举办了2013中国农博会暨首届威海(文登)农产品展销会,文登苹果、文登大樱桃、文登大花生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通过这个窗口走向世界。展销会期间,文登有54家企业参展,参展产品涉及药材、水果、蔬菜、海产品等12个大类别260个品种,共有20家单位签订了20多个项目合作协议,合作意向金额达12亿元。目前,文登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国际皮草博览会,吸引了600多家国内外皮草企业参会参展,为养殖场(户)、加工企业、消费者、购货商搭建了全方位对接交易平台。

5.文登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重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各类农业技术的传递、信息集合、产业开发、规模经营、资源共享等方面直接相关。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按照传统小农式来经营的,农业结构的调整规模较小、产品流通难、效率偏低、收益低,还不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经营支柱产业,这一现状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也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阻碍了生产效益的提高。

二是由于传统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态环境缺少保护意识,甚至在生产中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有了新的要求,就是要保持好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 一定要维护农业的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于旧的理念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习惯,有些地区农户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不到位,缺少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使得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污染现象依然存在着。此外,对开发沿海滩涂的开发、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序进行。

二、进一步发展文登现代农业的对策思路

1.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体系发展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实现农业社会化、组织化个过程中,应该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善利益连接机制,尽快将农业生产模式由传统的单家独户生产向有组织的合作生产方式转变,使得小生产与大市场尽早的相互相适应。因此,要进一步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构建新型农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把文登苹果产业做为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充分挖掘和扩大西洋参、花卉等新兴产业的潜在价值和生产规模,让文登成为享誉中外的特色农业之乡,绿色农业之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2.努力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有一支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民队伍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学习现代农业的科学理念、职业技能、经营能力。让农民们在不断提高自家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富裕。这样也使得农民们对自己的创业之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在具体的实施当中,要规划好城乡教育结构布局,把农村教育作为重点,切实安排好农民培训资金,可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把农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类实用人才,推动现代农业事业的长期高效地发展。

3.不断完善各项物质条件发展农业

对农业发展来说,需要良好的物质条件做支撑。首先,要完善农业基础的建设,重点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通过各种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协调和组织各类资金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来。第三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的示范作用,认真落实好各级农机补贴政策,重点推动农机装备更新升级,逐步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最后,要积极推行蔬菜、水果、药材、花卉等劳动密集型园艺产品的工厂化生产,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通过政策、科技、设施、人才和体制的强力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第9篇

此前不久,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农业领域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农业产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一二三产融合不深;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农业经营规模偏小、主体素质偏低,小农户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大市场竞争要求,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可以说,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是要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使“老短板”变成“新动能”。

中国人对高质量、绿色生态产品的巨大需求和国内农业生产相对匮乏的有效供给之间形成了巨大缺口,这必将对提升中国农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市场利益驱动,从而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有助于催生农业现代化“新动能”。

通过农业改革释放新动力,农业经济部门加速提质升级,这一过程本身就将带来更多的与第二、三产业以及城市经济融合发展的机遇,一二三产从股权、产权到经营方式、收益分配的融合趋势将逐步加强,从而形成巨大的融合式“新动能”。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收入获得较大幅度提高,农村消费市场将全面启动,可望为中国经济提供源于农业现代化的“新动能”。

当前,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抓手何在?不久前于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强调,要着力构建好“三大体系”,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要大力打造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科技思想和装备改造发展传统农业,发展绿色生产。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建立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链条,用信息手段打造高品质健康农业。

第10篇

    1.1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得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这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具有自己显着的特点,只有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因此,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避免过度,并注重环境保护。

    1.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果农产品销路不畅,那么现代高效农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将难以实现。因此,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时候,应该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产业的门类、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3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资源产业,利用科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的竞争优势。改革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估体系,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改进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和研发效率,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强科研成果的运用,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高效农业农业的发展。

    1.4做好资金投入、资金管理和农民培训工作

    增加政府对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运用现代农业技术。

    1.5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改变秸秆、杂草等直接燃烧的情况,用作饲料,改善土壤肥力等;对农业产品进行多层次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如推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为广大农民致富开拓新途径。总之,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农业资源,并能够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1.6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以某一特色产品为起点,适当延长食物链或者加工链,进而开发出一系列的农产品和食品,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生物能资源、废弃物等等,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为目的,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7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经济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农民之间的联系,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核心,发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坚持特色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将优势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注重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成高水平、有特色、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1.8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一,创新推广方式。立足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遴选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组装成集成配套技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还有必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展示,并积极利用科技大集、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推广工作的实效。第二,健全考评机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业绩作为考评指标,将农村居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落实推广人员的职责,根据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他们的薪酬。第三,细化推广队伍。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调动农民、社团组织等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细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逐渐形成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以上种种方式,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型农民;农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0-0024-02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把农业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败。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才能让他们掌握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掌握转变经营方式的本领,形成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一、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农民只有具有较高素质,才能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民的文化、科技、经营管理等素质对现代农业发展尤为重要。

第一,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影响其对新技术、新品种、食品安全意识、标准化知识的接受程度。很多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对农业科技接受能力不高,市场意识也比较淡薄,从而难以及时地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整。

第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科技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现代农业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掌握者和运用者。拥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农民,能够更好地运用各种新的农业技术,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成果的转化。可以说,农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农业能否实现。

第三,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经营管理素质和市场意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地位会更加明显。因此,要保持并提高我国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

二、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分析

一是文化素质较低。据统计,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7%,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9.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4.2%。从反映人口素质的监测指标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农民文化程度低,大多数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直接影响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是科技素质较低。据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进行的“农民眼中的中国农业科技状况大型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采用农业科学新技术的问题上,主动采用新技术的农民只有29.7%,不到1/3。2003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具备科技素质的农民仅占0.7%,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城市居民的1/6。

三是经营管理素质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绝大多数农民缺乏经营观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市场意识淡薄,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很难及时、准确把握市场动态。而且,绝大多数农民都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或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待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建议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政府、社会、农民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尤其是对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政府的投入更具基础性和引导性。从农民角度来讲,要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自身投入能力;要加强宣传,切实转变农民的观念和意识。另外,还要广泛吸收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三农”的建设中。

第一,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新农民必须有新文化、新知识,加强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树立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观念,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建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综合化的农村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今后,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果,优化和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注重加强农民培训。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营管理培训,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现代农民;另一方面,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另外,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保障体系,创新为农服务的形式,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效果。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任重而道远,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这根弦。

第二,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资,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投资是一种可以带来预期收益的生产性投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政府应转变观念,把公共卫生支出当作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同时,注重对农民的引导和宣传,增强他们的健康投资意识。进一步巩固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规模,确保新农合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三,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和宣传,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农民素质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参与。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要切实尊重农民的实际需求,耐心细致地对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只有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对发展现代农业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教学与研究,2007,(10).

[2] 柳建平、张永丽.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7,(10).

[3] 叶凤刚.现代农业视角下农民的素质问题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09).

[4] 李培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现代化[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2).

[5] 韩国强.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村教育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贸,2009,(05).

[6] 王广深、罗志彬.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时代特色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

第12篇

一、主要效果

四年来,湖南省很好地使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内部效果和外部效应。

(一)优化了财政支农理念和方式。一是投入理念发生变化。涉农部门由各显身手、分散出击变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二是支持方式实现转化。农口资金由各自为政、分散使用,变成了统筹协调、集中投入。三是管理机制得到深化。由各管一段、单骑独进变成了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

(二)放大了财政资金引导效应。2008―2011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效应,以中央财政11.61亿为引导,共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38.33亿元,带动企业投入、信贷投入及农民投资投劳75亿元,引导和引出比例分别达到1∶3.3、1∶6.5,带动了社会资源向农业农村配置,发挥了资金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

(三)促进了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通过优化配置支农资金,集中支持主导优势产业,优质稻、生猪、油茶、柑橘、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农民增收效应突出。据初步统计,2011年,项目区有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105.34万亩,新增粮食产量33.77万吨,生猪项目县新增出栏生猪58.66万头,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4万亩。

(四)提高了现代农业示范效益。以优质稻、生猪、油茶、柑橘、蔬菜5大主导产业为平台,以农业科技为支撑,按照集中连片、滚动开发、集约经营的原则,积极探索技术组装、成龙配套、综合治理模式,大力推进区域优势资源的规模开发,有效改善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成型。

(五)推动了管理机制创新。通过规划先行,专家论证,项目立项和决策更加科学;广泛采用项目公示制、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验收考核制,工程项目实施管理更加严格;普遍实行专账制、政府采购制、县级报账制、集中支付制,资金管理机制更加健全规范;通过实行立体监督和绩效评价,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二、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府高位推动。在省财政厅的推动和要求下,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构建保障体系,将资金整合由财政行为上升为政府合力。从调研情况来看,各项目县均成立了由党政领导任组长、财政和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项目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负责项目申报、资金管理、项目实施、项目督查等,并建立联席会议制、会商制、通报制,有效发挥部门职能、资源、信息优势,形成了职责明确、统分结合、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整合工作机制。如株洲县推行“四统五分” 、全面统筹、高效运作的机制,即工作统一协调,规划统一制订、资金统一安排、管理统一规范;分清部门职能、分清工作职责、分清申报项目、分类管理资金、分担管理责任,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科学制定规划,构建整合平台。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筹资金,构建规划、产业、区域三大平台,有效聚集支农资源。一是构建规划平台。省财政厅每年年初联合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农科院等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前期调研和科学测算,及时制定项目申报指南。项目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由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评审论证,集中批复项目。二是构建产业平台。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将优质稻、生猪、柑橘、油茶、蔬菜5个最具优势、最有基础的主导产业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范围,着力加强优质稻项目区渠道的新建和改造、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生猪的疫病防控设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柑橘的种苗补贴、节水窖或灌溉设施补助;油茶的种苗、肥料补助;蔬菜的新建大棚补助。三是构建区域平台。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重点扶持建设一批主导品种明确、区域特色突出的项目县,初步形成了环洞庭湖区优质稻优势区,环湘中生猪产业圈,环湘西南柑橘产业带,环湘东南油茶产业片,城郊的蔬菜区。如道县上关万亩脐橙基地推行种养业复合发展,实行基地内“水、电、路、猪、沼、果”综合治理,促进设施组合配套和资源循环利用。衡阳县依托种猪扩繁场、饲料加工厂、屠宰加工厂、养殖合作社,统一向农户提供种猪、饲料、兽药、疫苗,按协议价统一收购,稳定产业链式联结。祁阳县油茶产业重点抓基地辐射、样板示范、大户带动三种模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向开发多层次、区域全覆盖、主体大联合的转变。

(三)创新整合机制,统筹协调投入。根据现行管理体制的特点,实行预算编制源头整合、项目县对口申报整合、现代农业和小农水项目联动整合,拢五指握成拳,聚碎银办大事。一是推行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省、市、县财政在预算编制环节对现行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专项。二是农口项目联动。按照“资金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则,协调衔接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等项目,以项目县为单元,分片推进,联动发展,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巩固一片、辐射一片。三是对口向上申报。项目县按照年度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内容,自下而上对口申报相应专项资金,以项目整合带动资金的整合,定向集中投入。四是吸引多元投入。采取以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发挥资金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

(四)规范资金运行,提高效能优化整合。项目县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确、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大力推行项目过程管理、动态管理和协同管理模式,确保资金使用管理的安全、高效。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省财政厅制定了《湖南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各项目县普遍制定了项目申报管理、资金管理、绩效考评、检查验收办法。二是规范资金运行。省财政厅将资金切块分配到县,下放审批权限,促进权责对称;项目县严格实行专账和专人管理,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资金,推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国库直接支付制和政府采购制。如耒阳市在资金拨付方面做到“三严一预留”,即严格按照项目计划,严格按工程进度,严格按工程质量拨付资金,预拨资金不超20%,工程进度款不超70%,按工程造价的3%预留质量保证金。三是严格项目管理。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在项目规划和决策上,推行专家评审论证制,广泛采用项目公示制、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督制、验收考核制、建后管护制等。如安仁县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管理要求,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招投标、统一施工质量、统一施工管理、统一工程造价的“五统一”运行模式。四是实行立体监督。实行县自评、市考评、省抽评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估;吸收农民代表参与项目规划、工程质量监管和考核验收等;将项目列入年度财政监督检点,并开展项目资金同级审计。如衡南县建立了项目建设四级监管制,即专职监理员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理;项目单位直接监管;监察、审计、财政、采购中心参与监督审查;从项目村聘请德高望重的农民代表现场监管。

三、存在问题

(一)现代农业理念仍需提升。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有的项目县对现代农业的重要地位、科学内涵、主要特征认识较为模糊,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的主旨精神、设置目的、具体要求不太明确,造成项目推进的工作力度不大,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资金使用的方向和力度分散,现代农业开发和建设层次不高。

(二)项目实施质量有待提高。部分项目编制细化程度不够,方案设计不够严谨科学,其中规划布局、建设方案、概预算、结算等环节有待加强,工作流程、建档备查资料等方面不够规范,工程参数、技术规范、考核验收等量化程度仍需加强,执行力度尚需强化,部分项目实施进度较慢。

(三)支农资金统筹力度不大。近几年,我省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断增长,资金统筹协调集聚效应明显,但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一方面,支农资金设置繁杂、渠道各异,多种相同性质、相同用途的资金仍然处于互不联结、分散投入的状况,以县级为主的整合空间较小、范围较窄、层次较低,项目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筹较难落实。另一方面,财政杠杆作用需要加强,社会投资渠道有待拓宽,引导性投入增长仍有空间。

(四)专项资金管理应予加强。部分项目县在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建后管护制、财政报账制等项目资金管理环节把关不严,存在工程建设地点和工程量发生变更,项目资金超范围列支设计费、招标费、工程监理费等,工程决算资料、工程监理记录、项目验收报告、审计报告缺失的现象。

(五)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人员队伍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扎实推进的重要载体。目前大部分项目县建立了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联席会议和项目协作机制,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机构和编制,岗位和责任不匹配,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进程、质量和效益。

四、几点思考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贯彻落实十精神,支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大力促进现代农业组织制度创新,应将管好用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作为重要平台和抓手,为促进“十二五”时期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要深化认识,科学规划。管好用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深化认识是前提。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它是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管理模式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体系;其主要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中央设立这一专项资金,主要是突出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路径,以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质量明显提升、结构明显改善、农民明显增收目标的实现。各地要从贯彻落实十精神、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出发,学习领会现代农业的深刻内涵,积极提升现代农业理念,同时发挥好规划的引导和统筹作用,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产业化集约的原则,制定完善5―1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筹资金,打造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业板块经济带。

(二)要竞争立项,抓好实施。管好用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落实项目是核心。一是要竞争立项,择优支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与申报指南的要求,按照“依法、依规、依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县申报、市推荐、省评选、竞争立项、择优支持”的方式,重点遴选地方领导重视、特色优势明显、发展规划完备、建设方案可行、资金整合到位、群众筹资积极、保障措施有力的项目县。二是办点示范,辐射带动。省里选择1―2个项目县作为联系点,按照切合实际、取得实效的原则,加大资金倾斜、政策帮扶,鼓励制度创新、典型引路,为现代农业发展累积经验、探索路子,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在全省推开。三是完善制度,规范运行。加强制度建设,要制定从项目申报管理、资金管理到绩效考评、检查验收等一系列办法,严格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国库直接支付制和政府采购制,普遍采用专家评审论证制、项目公示制、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督制、验收考核制、建后管护制等。

(三)要加大投入,形成合力。管好用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加大投入是重点。一是要扩大项目县资金规模。按照竞争立项、择优支持的原则,在全省122个县市区范围内,确立60个左右的项目县,每个项目县的资金规模由400万元扩大到800万元,避免“零打碎敲”、“遍地开花”,增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二是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在预算编制环节进一步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逐步建立包括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在内的大专项体系;协调衔接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土地整理项目等,依据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资金整合实施方案,对口向上申报项目,统筹协调各项投入,充分发挥支农资金政策合力。三是要加大引导社会投入力度。继续优化投入方式,推行以奖、以奖代补、以物代资、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投入。同时建议中央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结合农业大省的现状,逐步增加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投入。

(四)要严格监管,奖惩兑现。管好用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严格监管是关键。一是要进一步规范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绩效考评、统计分析、后续管护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分类制定配套比例、细化考评指标、分级建档备查、分批年度考核验收。二是要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措施,强化日常性监管和重点检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前、事中监控。建立健全整合资金的分析报告制、信息通报制、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制。三是要按照“看得见、摸得着、有指标、能考核”的要求,建立覆盖资金运行各环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放权的同时加大中期评估和验收考核力度。四是要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对考评结果的运用,加大奖惩力度,在全省通报绩效考评排名,对工作进展好、资金使用规范、绩效突出、排名靠前的项目县进行奖励,对排名靠后的项目县扣减规模,甚至暂停或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