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

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

时间:2024-01-10 10:3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科技进步的动力

第1篇

1.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收入就必须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农产品的优质高产、稳产,农工商结合,销售更多的农产品。扩大农业收益,这一切都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

1.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化实质就是要农业工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走向市场。农业产业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科学技术。

1.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要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在以农业为主和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多种经营,保证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1.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从长远看有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科技进步可以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搞相关经营等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农民不需要单纯外出打工,可以在本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和从事经营,其意义是多方面的。

2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内容

农业科学技术包含着广泛的内容,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就要了解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科技进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1选择和培育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稳产高产的基础,要逐步淘汰低产的品种,并打击假冒伪劣的品种。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农民的基本利益,广大农民渴望好品种、好种子。所谓优良品种就是稳产、高产、抗病虫害、营养价值或有效成分高,对自然气候和条件适应性强。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后,使水稻产量大大提高,对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贡献非常巨大,令人赞叹。

2.2设计和生产出先进的农业生产劳动工具,主要是各种农业机械设备由于农业生产手段的落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研制和配置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特别要生产和销售适合山区农民使用的农用机械,并在操作使用上提供指导和培训。

2.3加快优质农药和化肥的研制和生产,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优质农药既要能杀灭病虫害,又要对农作物无影响,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无伤害。优质化肥既可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又不影响土壤,这就必须在农业科技上下功夫,真正为发展绿色食品服务,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在农村地区,农民热切盼望好农药和化肥,并且价廉物美,这也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科技进步应发挥重要作用。

2.4培训和指导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尤其是要研究、试验和推广科学的栽培技术农业科技进步直接取决于农民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要帮助农民树立农业科技意识,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学科技、爱科技、用科技,以科技促进农业发展。山东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包含着科学又实用的知识,借鉴和推广这些技术可以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业收益等。

2.5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农产品深加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通过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挖掘农产品潜力,丰富农产品市场供应的品种,制造更高的价值,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需要。农产品深加工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取决于加工技术的应用和掌握。人们消费所需的很多食品都来自于农产品的深加工。

2.6农产品贮存和保鲜技术农产品属于鲜活产品,有些农产品是季节性生产,为满足消费需要,就需要贮存、包装、运输、保管等。在农产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鲜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消费周期和食用质量。保鲜科技进步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措施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只有扎扎实实,才能取得成效。

3.1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树立农业科技意识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带头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媒体新闻工作者要为农业科技宣传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舆论氛围,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我县目前实施的农技推广建设示范县项目、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等形式,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3.2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建立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网络主管农业、科技及其他相关方面的领导都要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建立科技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形成网络。因为农业科技进步包含着广泛的内容,任务艰巨,领导重视和组织落实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保证。

3.3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进步战略规划通过科学的制定农业科技工作规划,有利于激励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信心和积极性,有计划地推进和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例如我县制订的土地平整计划、培养农业种植大户计划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了农田抛荒现象。

3.4增加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且时间长,有一定的风险,足够的资金投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财力的保证。资金投入要多渠道,包括财政拨款、科技贷款、直接融资、招商引资、技术入股等。同时要加强投入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农业科技资金是关系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投资,其效益是多方面的,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3.5建立农业科技进步的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通过良性的机制和科学的政策,促进全社会关心农业科技、重视农业科技、为农业科技服务。近年来我国制定了许多农业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比如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良法补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3.6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要加快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为科技人员创造条件,按其贡献提供合理的待遇和奖励。科技人员要为农民和农业服务,深入农村,走向田间地头,科技下乡、科技上门。农业科技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农业科技信息和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多试验、多研究,更好地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聪明才智。

3.7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对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农业管理人员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和具体实施工作主要和直接的人员就是农业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农民,多种形式的培训是提高科技素质的主要手段。例如目前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8做好农业科技进步的配套工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农业科技的自身配套工作,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科技的信息网络服务,为农产品的流通创造条件,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流通将更加重要,主管部门要筹划建设物流运输系统,建设销售市场,配套相关设施等。

4结语

第2篇

农业对国家来说是最根本的,它同样是国民经济中的最基本、基础的产业。农业中作为经济部分的增长,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进步、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提升、向美好生活迈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此可见,发展的路上农业经济增长是必不可少的。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有很多要素,本文通过收集历年学者的文献资料数据考察得出的结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的进步,结合分析它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深远的影响及其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影响;贡献

1引言

加强农业的建设,其必经之路是农业的转型。改变其发展的方式,摆脱粗放经营。从一开的只追求数量而放任质量的情况下,尽快转变到提高竞争力、注重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在转变同时要统筹兼顾,走产出高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还要建立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想要人民有钱赚,就要创新发展,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一二三产业就需要进行融合、发现创新点,让他们能够互相依存共同进步。这就需要延长产业连接,这样可以让农业有更大的空间去实现它的发展;想要乡村美,最基本的才是最实在的。最实在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现实的是让人居住舒适。农业农村的“强、富、美”都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做支撑,尤其是农业的强大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必须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因为农业是走向机械高产而不迷失在数量上,同样注重优质,这其中最受到关注的还是安全农业。时代进步,科技创新,更要用创新发展的外部条件来强化农业、用新的管理运作方式去促进农业发展、用最新的思想当车头带动农业、用新的教育去培养新的农业人发展农业。更准确的精细的的信息提醒;思想熏陶提高了素质水平;升级结构适应新的环境;找出最适的管理经营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质增效。可以让农业寻找到更合适的进步增长方式,让农业的发展不断进步更趁于集中一体的标准化;整体的大规模控制。

2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

2.1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的基本理论

科技进步的研究源于约瑟夫•熊彼特(1912)提出的“创新”概念。把“创新”作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成,将产品、工业组织、来源、生产方法、市场五个方面。什么是农业科技进步,是将研究创新中的新技术发明结合到实际中去,利用到农业生产里,让生活中的投入能与产出有更高的收益。讲的就是使用少量的或者同等的去得到高的产出。朱希刚(1997)概括农业科技包括很多,它并不是单一的意思,其中有字面解释的农业生产技术;还有的就是如何去综合管理控制;及决策科学等。那科技进步就不可以从单方面看待了,从自然的角度去看,还要从社会的角度。

2.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王膑(2011)在研究农业经济增长中,针对于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的看法。科技创新是每个国家在世界寻求发展的动力,是增加生产动力的最基本方法,是让其动态发展的手段。孙联合、赵慧雁(2011)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增加劳动效率,改善基本参与者的素质、优化管理对策等。DouglasA,Irwina,MarkoTervio(2002)。使农业经济增长,是通过对基层生产者、参与人、发展中各要素等让它们相互作用。H.P.Binswanger,M.R.Rosenzweig(1986)指出想要农村发展,经济提升,最基本的是要提高农村的生产力。要想提高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之一的便是发展科技。用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思想来强化生产者的素养,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有用的经验。科技进步还可以重新认识、深入了解存在的规律,在新的认识上发展。Devarajan,S.Swaroop,V.&Zou(1996)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经济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巨大,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可以使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

2.3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

在研究统计中得出对国家的贡献值。董运来(2008)等采用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增长进行的计算,发现1991年起15年贡献最大达到66.77%。郝利等(2010)对于北京市1999年起17年中农业科技进步所占份额为78.32%,己经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农业技术进步是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使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1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技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其达到高效、高产、高收益,最大限度的解放农民劳动力,增加农业收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3.2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正确知识,提高素质科技的进步会使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大了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从而能从各方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3.3农业科技进步还能管理决策服务水平高科技的发展能让上层在决策上达到最小失误,科技进步能使其更好的健全机制、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4总结及意义

第3篇

一、测算方法

C-D生产函数的一般模型框架为:式中,Y为农业总产出,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M表示农业耕地面积,A为常数项,t为时间变量,A0为常数,α、β、γ分别表示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耕地面积的产出弹性,δ表示农业科技进步率。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也即α+β+γ=1(避免多重共线性),则C-D生产函数转换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于农业科技进步率与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比值,因此,首先需要测出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率。

二、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采用2005-2012年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渭南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说明如下:1.农业总产值(Y)。本文以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数据表示农业总产值。为剔除物价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根据统计公报中所列举的现行价格以及各年度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率,通过逐次求出相邻年份的价格因素,再把每一年的现行价格根据各年份的价格因素逐次调整,还原为2005年的农业总产值。2.农业物资消耗(K)。由于可查的年鉴中只有以当年价格计算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涵了价格因素,因此根据上述1中所计算的价格调整系数把所有数据还原为2005年。3.农业劳动投入(L)。本文以农村中有劳动能力、直接参加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适龄劳动力为统计对象,采用统计年鉴中现有的统计数据。4.耕地面积(M)。本文直接采用统计年鉴中现有的年末耕地面积(主要指可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

三、数值测算

1.渭南市农业科技进步率测算将数据输入spss,对渭南市农业物资消耗、劳动力投入和耕地面积农业总产值的LS回归分析结果如下: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看到,各变量的t检验值很小,L1的t检验值最小,变量的可信度不高,需要对模型进行处理,剔除变量L1,重新对模型进行分析,模型调整如下:从表可知,各变量的t检验值均大于2,说明变量的显著性较好;调整后的R2值为1.000,表明调整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说明劳动力投入不是农业总产值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方程:五、结果分析从上述分析可知,渭南市农业增长的因素主要有资本、耕地以及科技进步等,为了综合分析,现将各相关要素增长率和贡献率做一比较分析:1.物资消耗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测算渭南市农业物资消耗的弹性系数为0.676,其贡献份额为41%。从理论上推断,渭南市农业总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其中0.676个单位是由物资消耗引起的。这说明渭南市农业产值的增长依然离不开物质资料的大力投入,从2005年—2012年农业物资消耗增长的情况来看,渭南市农业物资投入依然徘徊在4.4%左右,低水平的农业物质投入必然是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2.土地是制约渭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由上述测算可知,渭南农业产出的土地的弹性系数较大,为0.324,其理论意义是耕地面积每减少1千公顷,则会引起农业总产值下降0.324亿元。从统计数据可知,2005-2012期间渭南市的耕地面积平均下降速度为-0.87%,这对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的渭南来说,农业经济发展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应当加大对土地的保护和开发力度。

3.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产值增长中并未发挥应有作用在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测算中,劳动力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不显著,成为一个似乎与农业经济增长无关的变量。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剩余人口,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二是渭南市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中动力机械、技术物资等的应用。这一状况正在随着渭南日益作为劳务输出地而导致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外流而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因此,渭南市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和在职农业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教育、生产技术培训必须兼顾、不能偏废,这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唯一途径。

4.农业科技日益成为促进渭南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渭南市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达到了60%的较高水平,略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7%),这可能得益于渭南市政府多年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大荔模式”作为全市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的管理水平、组织水平和科技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成为渭南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渭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是刚达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分界线所对应的60%下限,说明渭南农业依然未能完全脱离粗放型农业。同时,由于渭南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现代农业所要求80%的标准,说明渭南农业依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还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农业。

作者:杨培源单位: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4篇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一书中断言:“改善人类福利的决定性的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增进。”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从长远上来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途径。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一个国家要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使其人力资源适应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能够对新趋势、新机遇做出灵活地反应和判断。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公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中国农民的数量为世界各国之最,农民状况制约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只有广大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人力资源得到开发,潜能被充分激发,中国的现代化宏伟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整个中国的现代化。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和产业非均衡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城乡居民社会地位和城乡社会环境的悬殊差距为突出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素质低,长期以来没有通过有效的途径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并及时转化和提升现实的高水平人力资本,致使农业难以实现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整体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受到人力资本瓶颈约束而不能顺利推进。撇开历史的、制度的根源不谈,仅由于大量低素质农村人力资源没得到充分开发,中国二元经济格局还将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在传统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之间一直未能建立一种均衡增长的良性循环关系,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凝固化,工农业没有走上协调发展的轨道。究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农村人力资本贫乏的束缚,产业间的均衡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农业基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农业结构调整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单一的高产型农业向多元化的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型农业转变过程,也是一个由低素质的体力型农业向高素质的智力型农业转变过程,更是一个由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向现代的高科技知识型农业转变的过程。在这些转变过程中,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即农业生产主体――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要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生产技术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者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高要求不相适应,必然阻碍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进程。

可以说,产业结构能否升级,并向现代化推进,形成良性循环,人力资本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不仅表现为静态上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保持协调一致和相对平衡,而且表现为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因而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具有一定弹性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演进速度必将受到制约。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走产业化之路,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都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比较普遍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才能科学而及时、准确地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才能为农业产业链条的每一环节提供高素质的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提供技术、物资、信息保障的高素质服务者。因此,实现产业化的基本前提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农村城镇化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要求:第一,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第二,人力资源开发是支撑城镇经济的重要基础。城镇化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使生产诸要素产生最大效益。城镇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支撑。农村劳动力素质不仅决定了中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规模与进程,而且还直接关系城市管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加快城镇化进程及城镇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

以增收为核心的农民问题的解决最终依靠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能否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有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要有效实现这种转移,就要依赖于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不论是对哪一种转移,包括乡镇企业、从事服务业以及进入城市各行业,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实践证明,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与其就业机会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劳动者具有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可以稳定其就业拓展空间。

据有关资料显示,农民素质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密切的正比关系。⑴农民身体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身体健康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比整体人均收入2353元高4.2%,而身体状况一般、差和残的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低整体人均年收入的16.6%,21.6%,39.6%。⑵农民文化素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文化素质愈高,则其家庭收入愈高。⑶农民科技素质(含劳动技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调查表明,经过自学、拜师和培训,以及掌握2门以上技能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758元,比未经拜师和培训的一般农民人均年收入2353元增加2405元,各专业户、私营企业主、车主、店主以及手工业人员,就业再教育程度高,其收入也高于其他农民收入。

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迫切要求

第5篇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占地1108km2,拥有82万亩耕地,93.6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58.8万人,先后建成全国优质稻米、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连续三年稻麦亩产超吨粮,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全年发种量、产茧量和综合效益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有着“茧丝绸之乡”的美誉;全县大力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畜牧生产转型升级加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50%;特种水产养殖独具特色,河豚养殖总规模和紫菜育苗面积为亚洲最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在海安的具体体现,进一步说明了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现代农业级次的催化剂,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现结合我县实际,谈一谈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思考。

一、创新推广体系,完善服务网络

没有一支稳得住、拉得出、打得响的农技推广队伍,开展科技创新也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

首先,要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要借助于机构改革的契机,整合优秀技术力量,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中心,拓宽农技推广的内容,探索创新农技服务的体制机制,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以“县为龙头、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三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体系的公益性连锁推广服务能力,确保农业科技创新的顺畅开展。

其次,在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多渠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形成公益与经营相融合的格局。

二、创新人员培养,出台鼓励政策。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要出台一系列地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从各方面给予优秀人才方便照顾,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1.要加强进修培训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的农技人员是一专多能、复合型的,过去所学专业太窄且不能适应现代需求,加之机构改革,要求农技推广队伍必须精干高效,因此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综合措施,对农技人员培训,使他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应用,提升业务技术水平。

2.要扩大课题申报

虽然目前有一些高层次人才培养课题,如省“333工程”、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但名额较少,资助金额也较低,满足不了县、镇两级农技人员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投入资助金额,扩大人才选拔范围,更好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3.要科学职称评聘

由于岗位职数的限制,农业职称聘用指标控制得比较紧,相当一部分基层一线的同志,由于未能及时获得评选聘任聘用,既影响了实际收入,又影响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可以研究出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长效管理的办法,向创新人员倾斜,对于获得创新成果的人员,可不受指标限制,以此作为人才和队伍建设激发活力的一个新抓手。

三、创新推广模式,拓宽服务领域

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的创新和推广模式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多年来,海安县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创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提高主阵地服务能力

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开展县乡村连锁联动,定职能、定责任、绩效考核,促进了公益职能的履行和技术服务的到位。

2.实施阶梯式推广模式

借助于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创建“专家—指导员—农户”的推广模式,组建各产业专家组,聘请首席专家,面向全县农技推广人员,遴选技术指导员,按照“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以此辐射带动广大农户,从而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有效地促进了农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普及。

3.开展专业化队伍建设

在植保、测土配方施肥、水稻育秧插秧等涉农服务上开拓创新,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服务,实行技术推广、农资供应、物化服务“三连锁”,既满足农业创新技术推广的需求,又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和难度。

4.强化实用性农民培训

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围绕农时农事关键技术,对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促进各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创业经营技能的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5.创新多形式服务手段

开通 “12316”为农服务热线,农民群众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可直接来电向专家咨询,必要时专家上门指导;设立 “海安县农业信息网”和“中国禽蛋网”两大网站,定期农业科技信息,方便农民学习使用;编印农业科技宣传挂历进行发放,内容包括每月关键农事、技术要点以及专家名单、联系电话等,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促进农技推广到位。

四、创新平台搭建,加强对接融合

第6篇

关键词 创新 激励机制 组织创新 组织化

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越来越重要。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又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证。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2、我国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3、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5、农民居住地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村委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我国农业经营存在分散性的特点:农业涉及2亿多个农户。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农民组织的缺失,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二、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一)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一是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

二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

(二)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

二是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是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

(三)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一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二是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第7篇

关键词: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税收政策:建议

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与全国一样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提供了符合武陵地区区情的发展途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武陵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突破口。税收政策既是国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区域农业与地区经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工具和手段。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一般规律出发,研究和探讨如何实现税收政策的优化以促进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合理界定税收政策支持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域

税收政策支持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一批引导武陵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骨干力量,使武陵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带动武陵地区更多的农户和生产基地,促进武陵地区农民稳定增收;加快形成符合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要求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具体来说,税收支持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领域应为: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税收应加大对武陵地区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引导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开发具有区域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农产品基地建设。其重点是在税收方面创造宽松的环境,解决好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促进武陵地区农产品加工转化增殖,鼓励武陵地区出口企业获得符合进口市场要求的国际认证,增强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对武陵地区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减免有关税费,支持其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发展标准化,增强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四是支持武陵地区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应从税收政策上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保护收购价、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武陵地区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武陵地区基地和农户发展。五是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应通过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把资金引向武陵地区农村和农业产业;应充分发挥税收的激励和限制作用,促进武陵地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项目,理顺农村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以及城乡关系,加速武陵地区向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

二、加大对武陵地区农村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

我国城乡差距大,不同地区的农村间差距同样很大,可考虑对特别落后的武陵地区农村,通过制定法律明确其标准和地域界限,采取与经济特区类似的全面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方便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鼓励企业和个人在武陵地区投资或服务,促进武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建立健全鼓励武陵地区农业工业化、规模化的税收优惠政策

首先,在武陵地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增值税转型。其次,对武陵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的经营性收入、会费收入、服务收入和接受捐赠收入等应实行免税支持政策。再次,对武陵地区所有企业和个人转让农业土地使用权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所得税,以鼓励武陵地区农业用地的合理流动和集中。最后,采取鼓励生产要素在武陵地区城乡之间流动的税收政策。对在武陵地区农村从事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的企业,予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对武陵地区专门服务于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服务产业予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武陵地区企业专门服务于农村的交通运输、通讯、有线电视、电力所获得的收入,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实施税收优惠,促进武陵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理论上分析,税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制有以下方面:一是实行差别税率或通过税率变动来影响相对价格结构及投资结构,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通过税收优惠的激励措施调节税后投资收益,进而影响投资结构和技术状况,达到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税收政策制度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从以下方面人手:首先统一武陵地区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税收制度。鉴于目前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比照《关于明确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24号)规定,对武陵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以及向武陵地区农村转移扩散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及部分城市工业的配套企业取得的所得,均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武陵地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武陵地区城乡生产层面的衔接,吸收武陵地区农村剩余劳力,增加武陵地区农民收入;对武陵地区农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同样适用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第(一)项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5条的规定,实行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以促进武陵地区农业的科技创新,发展高效高产优质农业。其次,对出口武陵地区农产品实行彻底退税的零税率政策。我国对出口农产品增值税采用出口退税的办法,依据出口退税率来计算实际应退税额,低于农产品中实际所含税额,退税不彻底。为了增强武陵地区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考虑到WTO允许对农业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行财政补贴及我国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低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对武陵地区出口农产品实行零税率政策,使出口农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

五、完善农业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武陵地区农业科技进步

税收对农业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影响技术研发的直接成本与收益,激励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从实质上讲,主要是通过制定有利于农业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

企业和社会增加科研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的投资,加快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步伐,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水平和效率。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致力于农业科技进步总体投入活动中的风险。农业科技进步的整个实施和实现过程,是一种实验新技术成效的风险过程,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实施阶段,这种风险更高也更明显。国内外经验证明,农业科技只有渗透至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其他生产资源中才能真正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创新。从一个农业科技成果到创新出产品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另外,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有些农业高科技成果能否带来预期收益是不确定的。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起到降低和化解这种风险的作用,从而促使企业解除后顾之忧,投入科技研究和应用。事实上,从税收实践来看,广泛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武陵地区就更不能例外。首先要明确武陵地区农业高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特点,实行差别优惠待遇;其次要加大对武陵地区农业科技^员的税收优惠力度,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农业实用技术。现行税收政策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下一步税收优惠设计的重点应转移到创新孵育体系和高新技术或果产业化支持体系方面,建立起比较符合国际规范和要求又能满足武陵地区需要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并制定有关武陵地区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鼓励武陵地区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加大对武陵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税收支持,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对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投入减免个人所得税,以促进个人多接受教育培训,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各界向武陵地区农村教育培训机构和农业科研机构的捐赠不设最高捐赠限额,可在税前据实列支。

六、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武陵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

首先,通过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武陵地区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搞好土地整理,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和农药,把生态农业建设和保护耕地、水等自然资源作为促进武陵地区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次,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武陵地区农村新能源建设,有针对性地引导投资和消费,从而限制发展能耗高、污染大的农产品,鼓励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农产品,对投资于防治污染、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纳税人给予税收减免,促使武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调整。再次,要加大对武陵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的秩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武陵地区农业科技园区的税收优惠程度。如对企业用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但国内又不能生产的进口农业设施和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园区内直接用于农、林、渔、牧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企业购置清洁生产设备时,允许抵扣进项税额,以降低企业购置清洁生产设备的费用;允许用于清洁生产的设备加速折旧;对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的产品或生产有利于环境的绿色环抱产品的,给予企业所得税减税甚至免税的优惠。

第8篇

一、成长经济、规模经济和适度规模经营

下面对成长经济与规模经济、适度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概念和含义作一说明。

(一)成长经济与规模经济

所谓“成长经济”,简单而言,可以认为是不同于“规模经济”的一种经济,即是由于其成长导致的原来没有利用好的资源更好地被利用的一种“经济性”成长理论认为,生产过程的“输入”并不是资源本身,而是“资源产生的服务”。西方农业生产经济学从微观经济研究出发,把农业资源称作“农业生产资源”,认为一切农产品都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耦合而成的。并把资源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管理。因而农业企业或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单位也不例外。

规模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是一种有效且均衡的经济状态。规模限制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市场经营主体模型中,限制被假定为随着单个产品的额外数量被生产出来后。生产单个产品的成本上升,一般认为是由管理局限(规模太大导致管理成本越大)带来的;二是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市场经营主体模型中,这一限制会通过收入随着更多产品的出售降低而只能得到部分实现,一般认为是由市场局限(导致销售收入降低)带来的;三是除了以上两种情况,由于不确定性前景(由于搜寻信息的成本和弥补风险的需要)给规模带来的限制。对于我国农业而言,主要是第三种情形造成的。

成长经济不同于规模经济。成长经济是一种内部经济,“成长仅为在给定条件下的规模的调整规模只是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没有‘最适宜’的。”

无论在什么时候成长经济的获得都是一个过程,是过程均衡;规模经济是一种状态,是结果均衡,是成长经济的副产品。这一过程使内部不断涌现出未经使用过的生产或使原有资源的生产得到充分利用。成长经济可以是规模经济,也可以不是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可以存在于任何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企业或农户中。因而存在一个悖论:成长经济与最有效地利用社会的资源是一致的。但过去成长的结果--任何时候所达到的规模--可能并不具有相应的优势。

(二)适度规模经营与规模经济

一般来说,经济活动中之所以要求规模经济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分工协作。当产量足够大时,人们可以采用专门化设备与工具来提高效率,可以更好地在劳动者中实行分工,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熟练程度与积累经验。这实际上是对原有资源内部重新配置以达到对资源的生产的充分利用。二是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可分投入。不可分的投入品有一定的最大生产能力,这是一种“最小公倍数”理论的应用,即如果充分利用不可分性的生产资源,经营单位的最低产量应是最小单位中达到最大产出的最小公倍数。在不可分投入品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产生规模经济,以实现要素的均衡。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来说,最佳规模是不同的。所谓适度规模经营也不一定是规模经济,伴随适度规模经营的应该是成长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成长是一个过程,因而规模应该是“适应性”的。适度规模经营首先应该是成长经济,通过成长经济达到规模经济。

二、农业经济成长:基于资源贡献的分析

我国农业成长经济可以看成是在稳定的基本经营制度和已有的土地规模下,由于农业投入(主要是资金和科技)的增加,使农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等)提高,从而使农业经济增长或农户收入增加而导致的经济性。这些“经济性”包括许多农业资源生产的“免费”的利用:土地撂荒减少、土地生产率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提高、农户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增加、农业资源重新配置和农业投资方向的改变等。在我国农业人均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且劳动力(数量的增减)对农业增长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现阶段影响我国农业经济成长的主要是土地、资金投入和科技进步。

(一)土地制度与农业成长

关于土地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民收入的影响,多年来是一个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在所发表的文献中,大体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目前的土地制度与其他各种可能采用的改革方案(例如耕地私有制或永佃制)比较,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会有显著差别。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农地制度有缺陷,非改革不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舒尔茨指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而农民的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这里所指的土地差别主要是土地质量的差别。但也包括土地制度的差别。这一点与林毅夫的研究结论相仿,“家庭农场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增长的更为适当的制度,我国的未来改革应该加强刚刚建立起来的农户制度的地位。”但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我国农业耕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34%、-1.2%、-0.5%、-0.4%,贡献率逐年提高,主要是政府的耕地保护政策,农村撂荒地的减少使然,但要注意的是一直处于一种负贡献状态,这固然与耕地面积的减少(比如退耕还林、建设用地增加)有关,也可能与土地规模过小或者说与有关。因而现行的地权制度对农业经济成长有不利趋向,适度规模确实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应当创造一个维持农户适度经营规模的经济环境,防止农业经营规模小型化倾向。

(二)资金投入与农业经济成长

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农业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0%、6.5%、5.7%、2.6%。农业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增长影响很大,这主要是财政投入或惠农支出增加,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要素投入增加使然。但2006年出现大幅度的回落,说明农户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有减少的倾向,也说明财政投入方向和结构需要调整,应主要提供有利的可得的廉价的新的生产要素。舒尔茨认为把农业改造为一个比较廉价的经济增长源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政权的命令方式,还有一种方式主要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方式,但“如果市场方式为了增加可供农民使用的资本量而仅仅局限于减少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的方法和措施,那么,它就不会成功最重要的是投资于农民使用时有利可图的新农业要素的供给。”一旦提供了有利的新农业要素,农民很容易从内部储蓄获得所需要的大部分资本。

(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成长

“适用于一个贫穷社会的现代农业要素首先应该依靠现有的科学与技术知识来进行‘生产’。”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3~2006年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74%,2.4%,3.8%,3.4%,整体来看呈上升趋势。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九五”期间为45.2%,2007年已达48%,预计2020年达63%。“‘技术变化’这一概念在实质上至少是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减少或改变的结果。”旧技术进步等同于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增长余值,它表明如果扣除农业资金和耕地贡献,农业经济是否还有一个额外的增长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我国农户耕地供给固定(稳定,规模既定)甚至减少(撂荒、建设用地挤占)且其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负、农业劳动力大量富余且其增减对农业增长几乎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由于农业资金投入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正,尤其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绝对上升趋势,说明现行的土地带制度和土地规模对农业发展尽管有不利趋向,但阻碍作用不大。正是由于农业内部资源对生产贡献的不平衡驱动,农业经济成长仍有很大的空间,农户经济是成长经济。只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农业资源中未使用的生产就会被有效利用,而这种利用一定程度上具有“免费”的性质,有其“经济性”。

三、提高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的具体措施

在稳定的农地制度、土地的生存和保障功能地位没有根本性变化,以及农业投入尤其是农业科技投入具有正的而且较大的贡献下,应该承认农业实际上是一种成长经济,地权流转“欲速不达”。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200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进步的主攻方向,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也就是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科技供给不能唯“高新”是用,必须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初级资源--耕地和劳动力的现状以及农业生产急需和经营单位需求能力实际出发,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即找到并获得在生态上适应、经济上可行与资源禀赋相一致的农业技术及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办法,有效供给可得性、适用性、实用性和便利性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成长。当农户发现科技投入的成本高于规模扩张的成本,或增加科技投入带来的收益低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收益时,农户愿意以有利有偿的原则自发加快地权流转,达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成长,如此循环而已。

(一)从我国农业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基本国情出发,大力供给可分性农业生产技术

一国的土地和劳动力的比例,对该国农业技术变革的实际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了粮食间接需求的持续扩张。尽管目前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但很难避免长期短缺的趋势。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大力供给农业可分性技术,促进农户经济成长。

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分性是指技术可以分散的小规模的使用。可分性农业技术包括农业生物、化学技术和部分小型机械技术以及大型农业机械。生化技术主要是替代土地、弥补土地不足的缺陷,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单产和总产。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利用生物技术不仅能增加农作物产量,更重要的是无污染农业。化学技术可能造成生态破坏,要注意有效利用。而小型机械技术,主要是替代劳动,它符合下“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因其小。对农户而言是一种可得性而且是便利性工具。当然对一些大农场,应实行机械化大农业,发挥不可分性技术生产的规模效应。

(二)从我国推进城市化的实际出发,大力供给市场园艺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多样化、专业化经营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一般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发展起来,为市民提供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

一般来说园艺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由于我国正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城市需求增加,失地农民增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而且这种市场园艺农业可以是一种简易的设施园艺农业,如农业地膜、大棚种植、防雨棚栽培等,技术成本不高,操作简单,比较适合我国国情,能促进农业经济成长。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研究和发展高级设施园艺农业,比如无水、无土栽培等。

(三)从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出发,改造传统生产技术供给现代科学管理,变比较优势为强势

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就是适合劳动密集型生产而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一般具有我国区域优势,或是具有传统生产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比如在蚕桑茧、烤烟、苹果、甜菜等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和牛奶、淡水鱼等劳动密集型的水畜产品生产上都存在着优势,这些产品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大多低于0.85,表明我国通过生产上述产品每创造1美元的外汇收入所消耗的国内资源成本均低于85美分。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使用并且劳动无法由机械替代的果蔬和水畜产品,它们生产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大多低于0.7,比较优势显著。

但由于缺乏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改造和疏于科学管理,加上国际贸易歧视性壁垒,这一优势难以保持。必须加大对农民投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其传统经营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协整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变优势为强势,促进农业经济成长。

(四)以政府公共供给为主。以农户需求为龙头,以农业科技中介机构为中试和推广环节,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全国有2.3亿多农户,每户平均规模不到0.533公顷。此外,虽然我国也有一些大型农场,但多为国营农场,农业企业才刚刚起步。由于主要农业生产单位(农户)规模小,农业生产技术又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和公共性,而且农业与国家的食物安全紧密相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稳定,因而农业科技应以政府公共提供为主。同时应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有学者研究认为农业科研投入的回报率大大高于商业银行的收益率。

农户抗风险能力低,农户的科技“试错”的代价大,因而农业科技的研发必须以农户需求为龙头,提供可得性、适用性、实用性技术。创新科技供给机制,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实现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比如科技入股,建立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机制,同时要大力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中介机构和应用示范基地,如农业科技示范园,增强技术的示范性,提高农户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成长。

(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实现技术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双提高

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温饱问题的影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和集体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追求技术使用的经济效率而忽视技术使用的生态功能,农业发展可持续能力差,

为了迅速脱贫致富,我国农业几乎丢掉了原先精耕细作和施用有机肥的传统,种植和养畜分开,大量使用化肥。向土地投放的厩肥和草料大为减少,土地不再精耕细作,土壤的腐殖质受到破坏:广泛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等化学制剂,农业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农业灌溉设施“只用不建、只建不养”,传统的漫灌使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应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成长。但一定要注意是“适用”的技术,比如沼气的应用和推广,而不是发达国家所谓的“精准农业生产技术”。当然,“3S”(GIS、GPS和RS)技术,应该是未来我国农业要学习和应用的技术。

四、选择性供给农业科技与适度规模经营

有效供给农业科学技术,其目的是在现有农业生产资源状态下,充分发挥资源未尽的“生产”,促进农业经济或农户经济的成长。随着农业经济成长,必然受到诸如农业经营管理能力低、资源耦合性差以及技术规模效益差等的影响,成长空间缩小,因而生产性资源重新整合尤其是地权流转不可避免。当前,为加快地权自愿有偿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选择性供给农业科技:一要增加不可分性农业技术供给,二要加大对农民投资。

(一)选择性供给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增加不可分性技术投入,发挥规模效益,实现更大的“利差”诱导地权流转

农业科技投入品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对农业经营规模的要求是不同的。农业科技投入从这个角度可分解为两类:第一类为机械动力性质的资本投入品,如各类农用机械,其实质作用在于替代劳动。第二类资本投入品属于农业生化性质,如化肥农药、良种和农用薄膜等,其实质作用在于替代土地。农业生化类科技产品投入都具有良好的可分性,可以分散和小规模利用,但机械类科技投入具有一定的不可分性,对生产规模有直接的要求。当然要注意假不可分性,比如以发展小型机械或出租机械服务的情况下,机械类资本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可分的。

对于能适合大型机械化耕作、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集中,规模增大,就可以获得不可分性科技产品的规模效益,降低因小规模经营而产生的成本,使净收益大于参与土地集中的农户单独生产的收益之和,并且使参与地权流动的农户能分得一份“剩余”,农业就会走上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对于能适合农业机械化耕作但经济水平不高的区域,要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扶持发展农机大户,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探索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农业机械大规模集中作业矛盾的解决机制,比如,以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为代表的农机跨区作业为解决这个难题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跨区作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最终将产生示范效应,诱使地权向农业机械等不可分性技术的所有者转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二)加大对农民投资,提高其传统经营经验和现代科技的协整能力,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农民的“自我筛选”,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第9篇

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总体来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调整主要还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它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低质农产品的供给与优质农产品的广泛需求产生矛盾,大量低质农产品积压。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低到40%以下,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产品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新、特、奇、名、优、安便是农产品需求的新特征。但是,从当前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结构来看.我国农产品供给体现出“四多四少”的特征,即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原始产品多加工产品少,这就与消费者的需要产生了矛盾,直接导致大量低值农产品积压、滞销。

第二,部门结构不合理。首先,就农村三大产业来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农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农村GDP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到2007年才达到14.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发展明显滞后,这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其次,在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与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例失调,种植业的比重依然偏高,而其他行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除日本外,我国种植业比重大大高于其他国家,丽畜牧业产值又明显低于这些国家。1985年,美国、法国、英国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就已分别高达49.98%、53.7%、60.8%,形成了种植、畜牧并举的格局,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到2005年也只有33.7%,差距相当大[张秀生.21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2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今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4.9元,是1978年的624.6%,年均增长7%。但分阶段来看,在1979—1985年的7年内,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5.2%,而1985年以后的20年,平均增幅还不到5%,特别是1998~200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4.6%,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实际增长达到8.7%,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52.9%。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这就导致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见表一)。1.3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科技进步较慢

目前,中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是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在70%以上,农业的科技支持状况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要求极不适应,它具体表现在:一是将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独立设置,且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自为政,致使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农业教育与农业推广、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严重脱节,这从根本上割裂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割裂了科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开发水平很低;二是用管理行政机构的办法管理科研机构,科研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完全套用行政系统的办法,形成了“官本位”的导向和模式.扭曲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造成科研机构的官僚化或半官僚化;三是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与国家对农业研究的资助极不相称,财政资金的分配严重偏向非农产业;四是科研部门机构庞大,社会负担沉重。

2.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分析

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结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拓宽农民的收入领域

具体来说有一下降几方面:(1)加快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的步伐,引导农户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2)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粮食的加工转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而中国只有o.79-1;发达国家加工食品约占90%,而中国只有25%;发达国家的食品工业产值一般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中国还不到1/3。其他在农产品包装、储藏、分级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也很大(见《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3)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解决粮食等农产品阶段性的供过于求的问题。(4)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5)积极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6)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2.2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农户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主体,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2)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3)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加强草场建设,改良畜禽品种,加快发展畜牧业。(4)发展特色农业。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格局,提高商品率。(5)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凋、服务和政策支持,推广采用国际标准,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

2.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步伐,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1)着力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如农产品加工及转化、节水农业、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2)制订全面、系统的农业科技进步规划,明确科技进步研究的目标。(3)加大农业科技投人。逐步提高农业科研经费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4)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利用好人才,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第10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区域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13-02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农业科技也得到大力的发展。在调查分析之后发现,在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整体上看,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推动扶贫工作的稳步进行,不断实现农业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1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

在新时期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多个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科学发展观的引导

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发展,农业在新时期发展受到工业、第三产业的冲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农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在扶贫工作中农业科技的发展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可以说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2 农业发展自身的要求

新时期社会全面发展,农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在新时期也是如此,其自身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发展。在此过程中,针对农业精准扶贫工作问题,要求农业不断的向前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的进步。同时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科技不断的进行创新,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推动扶贫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实现农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2 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期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受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为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其发展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具体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虽然说受到工业等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冲击,但是就整体上来看,农业精准扶贫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是农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整个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不断提高。对于农业扶贫工作来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此过程中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十分光明。

2.2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农业精准扶贫工作在新时期虽然发展前景光明,但是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充分调查分析之后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

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根深蒂固。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扶贫工作中,不少人仍然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畏手畏脚,没有大的作为,导致在新时期农业扶贫工作仍然处于落后状态,长此以往制约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2.2.2 缺乏创新的基础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其发展历史悠久,而且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落后,对于科技创新来件,无论是创新需要的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农业仍然无法提供合适的条件,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进程缓慢,对于扶贫工作来讲也受到一定的制约,限制了农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

2.2.3 缺乏人才支持

人才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也是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农业科技创新缺乏专业素质的人才,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一方面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为农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出现落后的现象。

3 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

农业科技创新在新时期发展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大宣传力度,扫清思想障碍

在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相关部门要充分使用新时期的媒体设备,从思想入手,将科技创新与扶贫工作全面的进行宣传,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使一些相关人才可以扫清思想障碍,从而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之中,为农业发展服务,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农业的长久发展。

3.2 提供政策倾斜,提高自身实力

在新时期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政策倾斜,在实践中不断的鼓励相关人员参与到科技创新之中,同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对于农业自身而言,要紧握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提升吸引力,使更多的人才可以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之中,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度开展,促使农业实现在新时期的新辉煌。

小结

扶贫工作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关乎社会公平。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实践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从实践出发,追求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扶贫工作的健康运行,促进农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宇文;基于资金投入和资源配置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张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吴科举;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探索及经验[D];东北师范大W;2015年

第11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增收致富;现代农业

新时期,要求农技人员应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大力做好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建设。下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工作性质,从农技推广的角度出发,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建议。

1.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已成为重要支撑。

(1)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 来的农业。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的持续增收,离不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归根到底要依靠现代科技在农业、农村、农民中的普及和应用。

(2)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基层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搞好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步伐,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好现代农业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

(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需要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从我县农业发展来看,农业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全膜覆盖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一大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全县推广,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农业发展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关键在农业技术推广

当前我县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转变,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农业生产连续增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上,对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仍然存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推广手段落后、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科技作用的发挥。

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未到位。我县各乡镇虽然设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是专业人员配置及农技推广能力方面,与上级的要求相差很多,远不能满足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等各方面专业推广的需要。

二是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对农技推广的投入资金,没有 与建设现代农业相对等,缺乏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经费,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是农技推广人员、知识老化。专业技术人员出现断档断层,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相当薄弱。

四是社会各界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对农技推广工作认识程度不高。

3.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几点建议

3.1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认真落实国家、省 市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符合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区域辐射带动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加强对乡镇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指导,确保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结合、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加强日常考评,完善奖惩措施,努力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招收专业大学生充实基层农技推广力量。

3.2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鼓励骨干农技人员结合业务,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科研、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要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 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要深化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3.3加大经费投入,为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保障

要加大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履行职能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转,确保推广人员能够进村入户开展服务;要加强基层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保证农技人员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服务。

3.4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农技推广工作活力

第12篇

一、现代农业推广的内涵

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现代农业推广”则是在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农业商品生产高度发达,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成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限制因素,而技术因素则退于次要地位情况下的产物。此种情况下,必然出现能够提供满足农民需要的各种信息和以咨询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农业推广”。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建立,“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WTO的加入,客观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农业推广既不能停留在以技术推广为特征的农业推广的初级形式阶段,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农业推广模式,唯一出路是要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模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原有的农业推广体系要不断进行改革,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也势必拓宽,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应该是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干预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以多种配套的社会化服务形式来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可见,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推广范围有着密切关系,两者互促互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农业推广服务和事业发展,它需要为之服务的农业推广工作必须以系统思想为指导,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与职责。大力发展产业化农业趋势下,农业推广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拓宽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内容联系在一起。因此,如何使现代农业推广加速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关键在于推广事业能否发展,成为应讨论的重要问题。

二、农业推广与产业化服务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事业。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推广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发展现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进步的决定性作用。美国农业以科技投入为动力,农场劳动力减少80%,农业总产量却增加1倍以上;日本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占75%,目前我国科研成果对农业的贡献率仅仅40%左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蓬勃发展,对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极为显著。

1.推广项目与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不相符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

2.农业推广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农民具备的素质与农业现代化要求相差甚远。文盲、半文盲占人口15.88%,且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而年轻有知识的一代又往往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不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一方面,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制约了对农业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采纳使用,对产前、产后服务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农业推广教育工作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农业推广教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节拍,也是导致农业产业化经营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3.农业推广体系与快速发展的农业经济不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以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导致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着推广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推广机制与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人员结构和素质与推进农业战备性结构调整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说明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已明显落后于我国农业的经济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市场化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推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