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

时间:2024-01-10 10:3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1篇

关键词:钱学森;科学观;哲学与科学;统一性

NO2

一、钱学森关于现代科学体系整体结构的理论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把现代科学体系看作是一个系统,并按照系统原理考察其结构。他认为,传统科学分类以学科研究的对象领域为依据,这种分类本身并不科学。因为,一切科学都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这是科学的共性,不能成为分类的标准。他提出,应该按照研究客观世界的着眼点或角度的不同来划分科学领域。如,自然科学是以物质运动为着眼点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社会科学是从人类社会运动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等等。

按照所阐释的分类标准,钱学森把现代科学技术分为11大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文艺科学、建筑科学。

钱学森认为这11大门类具有共同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和一个通向哲学的桥梁:工程技术层次: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技术科学层次:工程技术共有的各种理论;基础科学层次: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理论;通向哲学的桥梁:对应用于该学科的哲学分论。

作为重点例释,钱学森还具体而深入地探讨了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他认为,系统科学是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看整个客观世界,它既处理自然界的问题,也处理社会领域的问题。所以,系统科学既不从属于自然科学,也不从属于社会科学。另外,他也不同意把系统科学简单地称为交叉学科。他认为系统科学是与其它10大门类科学相并列的一类新兴学科。

钱学森认为系统科学体系与其他10大门类科学的体系一样也分为四个层次:

按照钱学森于1981年绘制的现代科学体系图[1]25,可以绘制出他关于系统科学体系的具体图示(图1)。

图1:钱学森的现代系统科学体系图

二、钱学森科学观的启示

钱学森提出的按照研究视角划分学科的方法富有创新性和合理性。按照研究客观世界的着眼点或角度的不同来划分科学领域,就是引入了某种哲学普遍理性的观念或方法。这样的分类学视角集中体现了哲学和科学的层次贯通和层次相容的统一性关系。

所有层次的科学学科都以某种直接或间接的中介联系的方式通向哲学,而哲学又作为某种具有普遍理性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通过某种直接或间接的中介方式贯通和作用于所有层次的科学。

哲学是人类追求普遍理性的活动。哲学和科学的统一不能仅仅看成是一种外在的衔接,而应该看作是一种内在的融合;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不可截然分离乃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普遍理性普遍程度的内在层次差异,规定了科学或哲学自身的层次性,以及哲学与科学划界的相对性。[2]钱学森的现代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理论说明的正是普遍理性的层次性、相对性,以及哲学与科学的相容性。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下向上看钱学森图示说明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世界观。从上向下看钱学森图示说明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是方法论。

哲学的普遍理性乃是统摄人类知识的普照之光,在哲学的普遍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人类科学体系的整体及其任何一个部分、领域和层次便都具有了某种普遍理性的色彩、意义和价值。这就是,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

从复杂性的观点来看,科学与哲学并不是绝对割裂的,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相互规定、包含和融合。科学中有哲学、哲学中有科学,二者内在地镶嵌在一起,形成某种相互作用的动态循环反馈环路,它们的发展总是相互影响、相互规定、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并相伴而行。

然而,我们如上的分析,并不意味着钱学森先生的学科分类就已经达到了完善和标准的程度。事实上,钱学森先生对现代科技所作的11大门类的具体划分,以及把系统科学并列于其他11大门类学科的作法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为他所划分的并列的11大门类中有些门类应该是种属关系,如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和文艺科学;有的则是交叉关系,如人体科学与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军事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系统科学则又普遍交叉于其它10大门类科学。虽然钱学森提出的按照研究视角划分学科的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合理性,但是,研究视角也应该分有层次,某些只在局部领域中适用的视角分析方法所形成的学科则不应当放到并列的大门类学科之中,如,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文艺科学,等等。另外,钱学森仅把信息科学看作是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层面的学科,从而将其附属于系统科学的观点也是不合适的。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虽然相互交叉,但是看待世界的系统方式和信息方式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视角,并且,信息方式比较起系统方式来也许对于世界的解读更具有本质性特征,因为,在哲学存在论意义上,信息世界构成了区别于直接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另一个间接存在的世界。[3]

三、从钱学森科学观的启示中阐发哲学与科学发展的一般方式

古希腊原子论为人类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哲学和科学的范式,近代科学分化发展的还原论方式,正是古希腊原子论学派试图对世界终级统一性进行阐明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的科学贯彻;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的原子-分子理论不仅在概念上,而且在基本理论的性质上都恰似古希腊原子论哲学范式的近代科学版本;牛顿质点力学则不仅以古希腊原子论哲学范式为其立论之基础,而且还以西方基督教宣称的上帝创世说为其哲学依据。

现代物理学对宇观和微观领域的研究对科学理论和科学仪器具有高度依赖性,这就在科学理论、科学仪器、观测结果、对观测结果的解释和评价这四者之间建立了某种统一性的关系。这一关系导致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既是科学的,又是哲学的,并且,同时又是源于科学的哲学,还是源于哲学的科学。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世纪大论战、爱因斯坦的理想试验和相对论理论、量子力学的微观模型、超弦理论的构想,以及现代物理学对微观终极性的探索,体现出来的正是现代科学中所呈现的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一般发展趋势。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宇宙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统一场论和超弦理论,等等,已经日益合流为一门统一的探求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关于宇宙本性和本源的理论物理学。人类现代科学的微观和宇观研究的相通、相融性充分证明了人类科学、人类科学和哲学的全息相关性和统一性。这样的一种两极相通的性质,不仅是宇宙自身存在和演化的历史的过程和现实的一般情景,而且也是人类哲学和科学探索的过程和现实的一般情景。

现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能量比质量更为基本的性质,从而打破了传统科学和唯物论哲学用有质量的最小微粒构造世界的本体论信条,建立了质-能统一、能量为基的新唯物论。

现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发展揭示了一个全新存在领域――自在信息的世界,并且在信息活动的高级形态的层面上揭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本质。这样,传统科学和哲学中关于整个存在领域被分割为物质和精神两大部分的信条也被打破了。现代科学和唯物论哲学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类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相容性和一致性。

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范式革命论――无政府主义……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基本反映了人类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从简单性走向复杂性,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从决定论走向非决定论的性质。

科学发展的复杂性的现实以及复杂性科学观要求我们必须不拘一格地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观念,并在不同的科学方法、理论,以及科学与伪科学、与哲学、与宗教、与神话等人类创造的所有文化形式之间建立某种自由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反馈环链。只有这样,科学以及人类的文化才可能获得自由而健康的发展。

近代以来人类知识发展中的科学和哲学的割裂和分离仅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近代以来的人类实验科学的发展深刻促进了哲学认识论学说的发展。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实验心理学、当代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导致了近、现代不同时期的一些哲学家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对人的认识发生的过程和机制进行具体探讨,从而建立了形形的别具特色的哲学认识论学说。

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并没有因为那些所谓专门哲学家们的拒斥或悬置而停滞,相反,随着人类科学自身的发展,在科学自身的进程中就内在蕴涵着某种哲学本体论学说的形而上学。在人类科学自身的发展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探索始终是相伴相生的一对。

从人类关于实体和场的统一、四种相互作用的基本力的统一的探索历程中可以发现,人类的科学有一种自发追寻终极目标的倾向。这种倾向既是哲学所追寻的一种思辨性的理念,也是科学所追寻的一种实证的目标,这其中深刻体现着哲学和科学的相协迸进、相互导引、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

在世界的微观和超微观尺度上具有怎样的终极构造模式的理论建构方面,人类已经走过了如下的历程:

实体――原子论――化学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基本粒子(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场)――超弦(超大统一力场)。

“图2”简要标明了人类统一场理论探索的历程。

图2:人类统一场理论探索的历程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邬.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1).

[3]邬.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对哲学的全新突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6,(2).

第2篇

关键词:工程观;工程方法论;工程哲学;李伯聪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57-04

一、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现状和重要意义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是科技哲学学科前沿――工程哲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外国学者创建起来的,但在创建工程哲学的时候,中国学者走在了欧美学者的前面。即2002年中国出版《工程哲学引论》[1](李伯聪),2003年欧美出版《工程哲学》[2](L.L.Bucciarelli)等。近几年来,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英国工程院都在关注和促进工程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工程哲学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量的投入出现了明显加强的趋势,研究进展出现了明显加速的趋势。显然,工程哲学及其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和兴起,为当代科技哲学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我国学者对工程哲学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路甬祥将上述《工程哲学引论》誉为“具有开创性的崭新著作”,陈昌曙称赞该书为“充满原创性并自成体系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李伯聪提出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是各有其特殊的本质或本性的,并要求在这个前提下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在《工程哲学》[3]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三元论”观点,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知识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社会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文化观等思想。随后,黄顺基的《的开拓与创新》[4]、远德玉的《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5]、徐匡迪的《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6]、汪应洛的《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7]等论文,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内容和工程哲学的研究视域。诚然,目前对工程哲学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中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同时,对工程哲学关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以往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中,如上述《工程哲学》专著,介绍了我国的一些标志性工程,从工程思维、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工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构建都需要经过“工程立项的论证―决策”与“工程建造的设计―施工”两个重要环节等方法论思想,并结合“实践的―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阐发。陈子辰、许为民在《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8]一书中,论述了“工程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其研究过程、预测评估、发明创造、设计实验和系统方法;虽然在该书中尚未把工程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明确地区别开来,但在内容上广泛探讨了工程方法论问题。谢寿生、杨秉政在《工程方法论案例》[9]专著中,选择和剖析了工程技术研究中的诸多实际案例等。目前,从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真正属于工程哲学层面上的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仍不多见。

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本质论、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论、工程的社会评价等当代工程观,以及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工程方法论,对于进一步促进当代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次,从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服务。目前,国内现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学科发展主流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可以说是教育部组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10],但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尚缺少“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对此,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无疑将弥补目前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的一大缺失。显然,这项研究对于开展工程教育和培养新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后,从加强哲学界与工程界联盟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强化为工程实践服务。工程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哲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关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多次强调:我们应该把对工程的认识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要提高工程师的哲学思维水平。[11]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对它的研究和普及有助于人们在工程活动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和效益。

二、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工程本质论。基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关系,注重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当代工程的发展趋势等。

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基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注重研究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形成系统化的基本理论。

工程活动论。主要包括:工程活动共同体――主体构成、伦理规范、社会责任、内部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关系等;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即结合案例分析工程理念创新、系统集成创新、项目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等。

工程的社会评价。即注重研究其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专家评价、公众评价)。

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

工程决策与设计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如常规设计、系统设计、功能设计、可靠性设计、最优化设计等。

工程综合集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综合集成方法及其特点;综合集成方法的基本功能;综合集成方法的一般程序及应用――定性集成、定量集成、系统综合集成。

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结合案例分析: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估法、环境评估法、技术再评估法等。

其中,主要研究重点包括: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社会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研究等。主要难点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价值观、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综合集成方法、技术再评估法等。三、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重要观点和突破口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

工程的本质是造物。科学活动是以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活动,工程则是以建造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能动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工程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

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看,当代工程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而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性质。它是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中间环节,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当代工程观不仅开拓了从自然观到历史观的通道,而且为科技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论和工程创新论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理论等。

同时,相对而言,当代工程方法论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论、技术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它同样为其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

在现代社会,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复杂,工程与工程、工程与自然、工程与经济社会之间以及工程自身内部等都具有极其复杂的关系,需要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特别需要从宏观层面、以哲学思维把握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要求工程教育适应工程实践的时代特点,实现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工程教育要培养适应当代工程活动特点的工程创新人才,工程教育要体现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重要内容。

目前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切入点和突破口如下:

首先,从总体上看,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注重探索如何把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同中国工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促进中国技术哲学学派的成长与壮大。

其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推进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如前所述,目前在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中,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然而,通过这项研究将弥补这一理论缺失,即形成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系统观与系统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基本理论单元构成的完整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及其教学体系,并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重要内容。

再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等工程本质论,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工程共同体、工程实践、工程创新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等问题,努力做出系统化的理论梳理、总结、探讨和创新,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

最后,这项研究要着眼于直接为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服务。通过对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理论研究,其中尤其是通过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钱学森倡导的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并把它纳入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促进工程方法论的深化与发展。同时,通过对某些工程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案例研究,既可望做出一些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452.

[2]LouisL.Buccirell.Engineering Philosophy[M].Delft University Press,2003:236.

[3]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

[4]黄顺基.《工程哲学》的开拓与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4.

[5]远德玉.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3.

[6]徐匡迪.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90-92.

[7]汪应洛.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陈子辰,许为民.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7-239.

[9]谢寿生,杨秉政.工程方法论案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84.

[10]教育部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8.

[11]赵建军.工程界与哲学界联盟,大力推进工程哲学发展[J].哲学研究,2004(9):93-94.(责任编辑、校对:徐广联)

A Probe into Modern Engineering Concepts and Engineering Methodologies

YANG Shui-yang

第3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指出目前信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并介绍了我院的教改实践。

关键词:教学;实践;专业;信息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本专业要求学习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于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测试与维护的基本训练,具备将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综合应用于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 掌握现代管理学、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 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 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5) 具有信息系统的分析、规划、维护、管理、评价和实施的基本能力;

(6) 具有信息收集、检索、组织、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7) 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9)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10) 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并具有一定的阅读、翻译、利用外国语言的能力。

2实践教学改革

由于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如何实现“应用型”就成为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要分析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应用能力,然后探讨具体实施方案。

2.1实践能力分析

本校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包含多个实践教学环节: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践、综合实践和课外实践,而不同实践环节又包含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其中,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所包括的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课程实验,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石。此外,上述实践教学环节涉及的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牵涉的课程多、教师多、实践平台多,因此必须从系统角度出发,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框架。鉴于此,我们提出以“四年不断线、一年一个台阶”作为基本思想,制定了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台阶图,如图1所示。图中横坐标是以学期为度量单位的时间轴,纵坐标是以实践教学类型、内容为基础的实践应用能力轴,图形按照专业培养能力要求,将其中应用性能力按照学期分解到各个不同的实践教学类型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形成了应用能力台阶。按照这样的台阶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四年不间断地得到应用能力的培养,并逐级加强、拾级而上,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图1 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台阶示意图

2.2综合性实验改革方案

综合性实验包括课程设计、课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是由教师提供参考实验题目和实现目标,不对实验过程做硬性要求,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过程、分析设计结果。此类实验是在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内实验基础上,时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属于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性实验。在该实验过程中,教师作用是“导师”,主要为学生实验过程提供咨询、引导、服务和安全性提示,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图中几个主要步骤说明如下。

图2 综合性实验操作流程图

协作研讨: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以2~5人为宜,并按问题难易、工作量大小不同而确定,其中需要注意学生性别和能力、性格不同的搭配,以尽量建立起一种宽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小组中的交流方式可以采取:

① 探究式――成员讨论、思考,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

② 发现式――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寻求答案;

③ 验证式――操作各种现有资源,搜寻新的资源,设计新的“资源”(如小程序、算法、操作技巧等),共同验证答案;

④ 输理式――共同讨论、整理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小组内相互帮助学习的氛围;

⑤ “人-机-人”式――利用网络进行交流,这样可以跨时间、空间进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21世纪需要的,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确立题目:教师必须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博览群书,结合以前教学实践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挖掘教材知识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加以解决的题目集。创立此问题题目集时需要注意几点:

① 层次性。题目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

② 多样性。题目所涵盖范围需要广泛,尽量覆盖满足实验目标的多个应用方向;

③ 实际性。提倡选择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题目转换成实验题目,按照本校的实际和培养目标,要弱化而不能强化理论研究类题目;

④ 公开性。题目按照一定规范在网络并接受学生的选择,此时要注意掌握公布题目的学生容量与实际学生数量的比例,一般掌控在1.1-1.2:1为佳。题目太分散会浪费教师大量时间来指导,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⑤ 难度性。题目不能太简单或太难,要适中,还需要照顾实验成果的可评比性。

展示考评:展示是为了建立一种竞争学习的氛围,提供满足学生成就感的一种途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起自信心,同时更重要的也是向学生提供一种其他小组的解决思路、方法、手段,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考评需要注重的是实际过程,而非结果,最好采用五级而非百分记分制。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成果、过程进行点评。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在对前人教学设计定义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将教学设计重新界定为:在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活动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并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将教学设计理论分为经验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三种。

关键词:教学设计理论;经验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非线性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030-05

一、引言

作者在厘清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学的关系及层次后,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教学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学、教学方法、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及教育学等概念之间的语义结构网络[1],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设计学的应用性学科性质,及其与教学的理论、教育技术学的关系,但在教学设计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然存在困惑与分歧,如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分类等,本文中作者拟从学科视野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一点认识,即作者认为[2]:教学设计与教学设计学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把教学设计笼统地称为“一门学科”或“一种理论”。如果教学设计特指对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安排的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理论就是对该活动进行系统化、理性认识的产物,教学设计学是理论演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教学设计活动古已有之,原先是一种经验化的形态;教学设计学是近代才发展成熟的,主要是一种理论化的形态。教学设计学是以教学设计(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学设计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以教学的理论(the theories of instruction)为指导,通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将这些来源于教学实践的理论再应用到实践中去,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是一门将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的桥梁学科。教学设计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的成熟和发展,教学设计学是在教育技术学母体中孕育和发展成熟的,所以,教学设计学是教育技术学的次级学科。

二、教学设计的定义

(一)前人的定义

教育技术界的前辈对教学设计的界定不胜枚举,在此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加涅)[3]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4]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5]

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以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6]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乌美娜)[7]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样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李伯黍)[8]

教学设计就是在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南国农)[9]

(二)分析与理解

针对上述定义,可以对教学设计作出以下分析和理解。

1.笼统地强调“教学设计利用系统方法”并不定准确

因为教学设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传统教学设计(即平常所说的备课)、教学系统设计等,而传统教学设计并不强调系统方法。

有学者批评了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线性模式过于僵化和呆板,它将原本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的子目标、独立单元,在这种学习中所习得的知识是彼此孤立的、部分性的而非整体性的[10]。

2.教学设计的概念正在发展之中,应分类型、分层次理解教学设计的内涵

分类型定义“教学设计”,如:传统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等。例: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一种教学设计[11];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12]。

分层次理解“教学设计”,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等。例:教学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是教和学相统一或相结合的活动[13];设计是指在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或者解决新问题之前所进行的探究式的系统计划过程[14];教学设计学是研究教学系统设计,揭示教学设计工作的规律,并以这些规律的知识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应用性学科[15]。

3.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强调运用一定方法;(2)强调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3)它是一个对教学活动、系统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作者认为,第三点是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不管教学设计如何发展,它总是在教育教学之前规划一个实施教和学的优化方案。而教学设计的新发展也表明,现在笼统强调运用系统方法以及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并不准确。

(三)新的定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应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着手,在揭示其本质的前提下,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理论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而不把教学设计局限于系统化教学设计,目前许多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在介绍教学设计时反映了这种倾向),也有利于我们构架教学设计理论的体系。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教学设计可定义为以下内容。

教学设计就是在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活动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

根据这个定义,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不只一种,指导理论不同相应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并且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先进行规划和安排,然后经过实施后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理论的分类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有一种倾向就是把教学设计等同于教学系统设计,笼统强调系统方法,但系统化教学设计也有不足,其线性模式过于僵化和呆板,它将原本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的子目标、独立单元,在这种学习中习得的知识是彼此孤立的、部分性的而非整体性的[16]。根据以上对教学设计定义的分析可知,区分不同教学设计理论的标准主要是指导理论,指导理论相同相应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根据这一标准作者认为教学设计理论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理论,在此作者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将教学设计理论分为经验化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学设计、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三种。

(一)经验化教学设计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加涅。但在此之前,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是历来有之的,在教育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对各要素如何协调、如何控制的问题从而萌发了一些科学地进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的原始构想,也就是说,自从有了人类教育就存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但当时并没有“教学设计”这个概念,而我们经常听到的或从教育学书中看到的大多是“备课”、“写教案”之类的字眼。当教学设计作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时,它就应包含此时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理论,所以,笔者将20世纪50年代教学设计的概念出现之前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理论称之为经验化教学设计,意指教学设计活动古已有之,原先是一种经验化的形态,具体可定义为:经验化教学设计是在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运用五段教学的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

1.经验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9世纪以前学校教育发展缓慢,虽存在教学设计活动,但教学设计经验非常零碎,尚不能上升到理论形态,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了科学教育学,将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这时起教学活动受到赫尔巴特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教学设计方面受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的影响,形成了经验化教学设计理论。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四个阶段。戚勒则把“明了”一步分为“分析”和“综合”二步,其余仍为三步(与赫尔巴特相同),而成为“五段教学法”。戚勒的弟子莱因认为戚勒所用的名称不当,改五段的名称为预备、提示、比较或联想、总结、应用。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五段教学法”。

2.经验化教学设计模式

由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发源的五段教学法影响下,经验化教学设计也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应用。

现将这五个部分说明如下:①复习旧课就是使学生回忆过去的经验和有关的事实,为学习新教材做准备。并说明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知道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有引起动机、明确目的含意,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解决问题的心理。②导入新课就是教师提出新教材或一些事例让学生观察。此时,是由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教材或事物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观察,并不是由学生去搜集材料,所以,仍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前一个步骤是教师要使学生知道所要解决的问题及与此有关的旧经验。在这一步是教师要指示学生与此问题有关的新材料。③讲授新课就是用问答讨论等方法,把提示的教材加以分析和说明,然后与旧经验相比较、分类并加以排列,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④课堂小结是分析比较的结果,综合概括成结论或原则。⑤巩固应用就是给学生习题,使学生应用所得的原则或知识结论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对新知识、新原则有更深的了解,并验证结论、原则的正确性。

3.经验化教学设计的局限

经验化教学设计的这种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教师教的活动,忽视了学习者的特性分析。如果不考虑具体条件机械套用,会使教学过程僵化,但若在某些教学情况下灵活应用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二)系统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真正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理论是在系统科学方法引入之后,同时,受到行为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连接教育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应用学科。杜威在1900年曾提出应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它的任务是建立一套与设计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教学设计作为一门理论和一门新兴教育科学,却是孕育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现代媒体和各种学术理论被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年代里,在教育技术学形成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系统科学被引入教育领域,教育技术也已发展到系统技术阶段,系统研究教学过程的思想逐步得到人们的注意。与此同时,许多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将系统论及其方法应用于教学的实际研究,并应用于教学设计的各个层次,由此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渐形成起来了。

系统化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建立方案,并根据实施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价、修改的过程。

1.系统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系统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有的学者认为还包括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当中,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即系统具有要素性、结构性、功能性、整体性等特征。将这种思想引入教学之中,我们可以认为:教学系统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要素组成稳定结构、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机整体或系统。

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分析诸要素,发挥其合力,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正是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影响了系统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而在设计阶段它基本上是受到学习理论的影响,起初遵循了行为主义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选择教学媒体来强化知识的传授,并依据反馈原理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后来增加了认知主义,如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教学策略方面考虑激发学生动机等;最近又有倾向于建构主义的趋势,如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学习活动的设计等。

2.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式

系统方法引入教学设计以后,各种教学设计模式不断涌现,美国学者Andrews & Goodson在1980年时就已经确定了60个教学设计模式,现在已不胜枚举。何克抗教授认为[17]:在教学设计四种理论基础(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传播理论)中,除学习理论之外的其余三种对所有教学设计模式的影响基本相同,只有学习理论在不同教学设计模式中的体现才有显著的差异。根据这一原则,他将教学设计分为三代: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标志是在学习理论方面它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其代表性模式——“肯普模式”;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加涅的“认知-联结”学习作为其理论基础,其代表性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理论,系统理论贯穿于三种模式始终,余胜泉、何克抗等提出了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18]。

3.系统化教学设计的局限

系统化教学设计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一个程序化的、可操作的教学流程,详细规划教学系统的每个要素,以优化教学,但其缺点在于容易使教学过程变机械和僵化。

(三)非线性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在经过系统化教学设计的成熟之后,逐渐繁荣起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教学设计设计产生影响的理论不仅仅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教学设计的模式也更加多样,教学设计的应用领域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微观领域,而是逐渐向宏观教学设计、企业培训领域扩展。此时,教学设计理论逐渐摆脱系统方法带来的“机械”和“僵化”,更多地呈现一种非线性的方法,所以,笔者称之为非线性化教学设计理论,其中,学者们讨论最多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1.对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产生影响的理论

非线性化教学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这种多元化首先体现在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只一种,它突破了以某种教学理论或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局限,还突破了传统系统理论的局限,多种学科的理论都对非线性化教学设计产生了影响,这些理论包括:认知心理学、阐释学、模糊逻辑、混沌理论、“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

2.非线性化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非线性化教学设计的多元化还体现在其发展趋势的多样化,主要有:“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活动设计理论、关系论教学设计、网络化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教训系统设计与企业培训相结合、教学设计理论向具体学科深入、宏观设计论、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混沌理论的教学设计等[19]。

上述就是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理论构架,表1从理论基础、使用方法、共同本质三方面对教学设计理论作了总结。

教学设计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也是发展最成熟的理论,笔者的上述构架只是依据理论基础的不同而进行的阐述,并且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上述分类局限在学校教育领域,视野相对比较狭窄,若要全景展示教学设计理论,如:广义的教育系统设计,这个构架还需修改或扩充。

参考文献:

[1]马启龙.教学设计学的学科性质及地位——从教学设计与教学论关系谈起[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7,(4):6-9.

[2]谢克仁,马启龙,白继芳.教学设计学与教学论的语义结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46-49.

[3]加涅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

[4][5][6]转引自: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7]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1.

[8]李伯黍.教育心理学(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8.

[9]南国农.电化教育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30.

[10][16]李芒.建构主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论建构主义知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02,(6):10-15.

[1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第2版)[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4:1-2.

[1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75.

[1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14]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2.

[15]张祖忻,朱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5.

[17]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评论(上)[J].电化教育研究, 1998,(2):4-9.

[18]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第5篇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单元。课程体系实质上是课程的组织逻辑,它对实现学校办学定位,形成学科特色和就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知识需求,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为一体。二是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管理与工程并重,强化工程素质的提升和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加强真实项目情景模拟和职业岗位职责训练的实践环节。三是根据学校办学服务定位,坚持“应用型理论教学,工程技术型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办出专业特色。四是通过重体系、活模块,围绕完整的工作项目流程组织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构方式。五是将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和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多阶段、多层次、多途径、全过程地了解职业岗位职责和企业生产运营流程,重视工业工程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二、课程体系建设框架

该课程体系从现代企业对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出发,探索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模拟企业运营环境,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根据工作项目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的集成和课程的拓朴结构设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将工业工程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渗透到相关课程中,从而开发出具有我校特色、强化工程素质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体验式教育课程和教育形式。该课程体系具有更加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体验式课程体系由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组成。

1.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交流沟通协作能力、初步的工程能力和科技信息能力,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由三个平台组成,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为了适应企业需求,在考虑区域因素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认真研究工业工程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及其所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机械加工行业为背景,以知识能力组织为逻辑的体验式课堂教学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与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由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分为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技术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创新创业基础四个部分。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机械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组包括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工程材料导论。人文社科基础课程组包括英语、大学语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科学史、体育。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组包括创造学、创业基础。

(2)学科教育平台是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工程素养和适应性。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的工程素质,掌握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科教育平台由学科教育必修和学科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组成,由机械工程学科、管理科学工程学科和工业工程学科三个学科组成。机械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制图、材料与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管理科学工程课程组包括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供应链管理、工程统计学、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工业工程学科课程组包括基础工业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专业概论、标准化工程。

(3)专业教育平台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能力的实现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问题,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解决产品的设计、工艺问题和具备从事系统的分析、规划、改造、设计、研究、评价和创新等工作的能力。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教育必修和专业教育选修两个模块,由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三个核心能力组成。系统规划和改善能力课程组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成本控制、精益生产、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系统设计与优化能力课程组包括安全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系统工程导论、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系统研究与创新能力课程组包括新产品开发创新理论、可持续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制造系统。

2.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创新体系训练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职业能力,强调企业运营流程、岗位意识和职业能力等职业工作完整性的训练。实践创新体系包括基础训练、学科专业实践、毕业综合实践三个平台和第二课堂一个模块,共计42周。为了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工程素养,适应不同企业的环境要求,在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工程师,构建了基于体验平台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

(1)基础训练平台训练学生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强调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基础训练平台由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思政课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毕业教育环节组成。

(2)学科专业实践平台训练学生的职业意识、工程素养和职业能力,强调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体验。通过现代企业认知和企业运营流程实践,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体验训练。学科专业实践平台由认知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电子工艺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规划与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环节组成。

(3)毕业综合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职业工作的完整性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综合实践平台由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组成。

第6篇

【关键词】 证素辨证;证候;中医辨证

“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病变某一特定阶段机体整体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本质概括,重点强调当前病变的整体、动态、邪正反应状态。证素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本质,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1]。笔者现就证素辨证的层次性与实用性论述如下。

1 证素辨证的层次性

1.1 根据证候,辨别证素

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外感或内伤)作用下,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而表现为具有一定临床特点及其自身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证候是病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等有关病理信息的外在表现,如感受暑邪所表现的恶热、发热、心烦、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赤、舌红、脉虚数等。证候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是辨证的依据。辨证是医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应用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藏象经络等基本理论对这一系列的感性认识——证候进行分析,即分别地进行判断,然后再逐步推求病变的原因——审症求因,认识病变的本质——确定证素的过程。首先是感性认识过程。如某一患者出现恶寒蜷卧、手足厥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口渴喜热饮、舌淡、苔白润、脉沉而无力等临床表现,这些都只是患者和医生的感觉或印象,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并非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恶寒是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身体而出现的现象,患者因而蜷卧以求保暖;手足厥冷是阳气不能通达四末的表现;大便稀溏、小便清长为阳虚脏腑功能衰减不能温化饮食的表现;舌淡、苔白是阳气不能温运血脉,心脉不荣、水湿不化的表现;脉沉而无力为阳虚不能鼓动心脉的表现;口渴之症,多为津伤有热之象,但其人喜热饮,可知为阳虚不能运化津液,津不上承所致。综合上述诸证,于是得出了一个总的判断,即患者这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基本上都是阳气虚衰,隐含阴相对过盛之象。根据中医理论“阴盛则外寒,阳虚则内寒”、“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等,从而确定该患者的病变与病性证素阳虚、病位证素肾有关。其次是理性认识过程。根据证素所包含证候的多少、各症状的重要性、症状的强弱程度、存在的可能性,从而统一合理地分配各症的权重,即在阈值规定范围之内,不仅从证候角度定其对证素的贡献度,并且从证素角度分配有关证候的权重。按统一的诊断(常规)阈值作为判断的标准,即各症状对各证素贡献度之和达到或超过阈值时,该证素即可确定。由于病情有轻与重、简单和复杂的不同,故诊断阈值应随之进行升降调节,即病情轻时可降低阈值(诊断阈值的70%以上,称“基础阈值”)而取高项作为诊断,病情重或复杂时则升高诊断阈值。这样把描述转换成计量分析,使各证素的诊断有明确的参数提示。可见,证素的确立是应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以医学理论作指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判断的过程。

1.2 依据证素,组合证名

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界之间是协调的整体,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外环境(人体与自然界之间)与内环境(人体内脏腑组织之间)关系失调的结果。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由于其属性与功能的不同,各个部位对不同的邪气具有“易感性”,不同的部位发病后又有特异的证候表现。病性证素是对当前证候的本质,是对疾病一定阶段机体反应状态的本质概括,是对邪正相互关系的综合认识,具有整体、动态的特点。病位证素主要是对当前疾病所在的位置进行判别,主要依据的是特征证候。如肺阴虚证与肝阴虚证,均可见盗汗、手足心热、骨蒸发热、颧红、舌红嫩小且有裂纹、舌苔少而少津等,这些是病性证素阴虚的特征症。但从这些症状是很难确定疾病的具体部位的,必须结合某具体部位的特征症,若患者同时伴有咳嗽、气喘、呼吸哮鸣音,咳血等病位在肺的特征症时,则为肺阴虚证;若患者同时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眼干涩、羞明畏光、病情变化与情志密切相关等病位在肝的特征症时,则为肝阴虚证。因此,辨别证素是组合证名的关键,并且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之间的组合有一定的规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就规定了(内)风总是和肝联系在一起,因而临床常称“肝风”,认为湿与脾的关系非常密切,寒与肾的关系密切。肺主气,脾为生气之源,肾为气之根,因而气虚常与肺、脾、肾有关。病性气陷的病位总是责之于脾,病性阳亢的病位总是归属于肝。

2 证素辨证的实用性

2.1 简化了中医辨证方法

目前,中医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是从不同视角、层次,对“证”进行认识,如八纲辨证中表里是确定病位的纲领;寒、热、虚、实、阴、阳是确定病性的纲领。气、血、津液辨证是分析疾病中有无气、血、津液的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存在。由于气、血、津液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既是脏腑生理的基础,其病变又是广泛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所以涉及的病位比较广泛,病性主要包括气、血、津液量的不足与功能的失常两大类。病因辨证是辨析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原因,实际上是对证候性质进行判断。脏腑辨证主要是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与性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根据外感病邪的不同性质与传变规律分辨病位与病性。尽管这些辨证方法表面上看起来不同,但其实质均围绕着“病位”和“病性”两类证素而完成辨证过程。证素辨证的核心是辨别证素(病性、病位),涵盖了各种辨证的内容,能简化中医辨证方法,易于掌握,能提高辨证准确性,进而可提高临床疗效。

2.2 确立了正确的中医辨证思维

以往有关证候的诊断标准主要是参考西医诊病的方法,往往是提出某证的5~10个症状,患者若有其中3~5项,则该证的诊断成立,即先确定证,然后再看有无其中之症。或确定一个病名或某个主症,在此病名或主症下,提出几个常见的证型,医者在面临具体的病症时,脑海中所运行的思维过程,是不断把眼前患者的病症特点,与脑海中所固有的几个证型进行比较,做出类比或排除的抉择,最终选定其中的某一个证型,作为诊断的结果。这种辨证思维是颠倒的,不是辨证,而是“以证套症”与“以病套证”。它不能排除兼并证、不能对证起到鉴别诊断的作用。尽管“证型”的建立较完善、准确,但仍无法应付千变万化的临床情况,会使临床思维链发生逻辑反向。医生凭主观感觉,对一般病情资料重视不够,不注重综合分析,诊断思维被模型限制,导致对号入座式诊断或错位诊断。证素辨证体系所确立的辨证思维模式,就是根据症状等临床信息而识别证素,然后由证素组合证名。即证候证素证名3个认识环节,符合中医辨证思维的原理,思维层次分明,这种诊断模式学习时便于理解,临床时容易掌握,既有规律可循,又能体现中医辨证的圆机活法。

2.3 提升中医辨证的科学性

“证”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证素辨证符合系统论的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有序性原理。在证素辨证体系的研究中,引进了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理念和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属于思维科学、非线性科学的中医辨证和比较模糊、不易被人接受的中医辨证原理以及通过文献整理、流行病学调查、专家咨询等方面所获取的资料,用复杂理论、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数据挖掘来表达,转化为大家公认的语言符号,运用等多维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证素辨证进行计量分析和判别研究,构建信息化技术支撑平台,使辨证具有明确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系统,从而可提升辨证的科学性。

第7篇

1“浑然一体”:一个基本点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将机体作为一个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的思想与系统论思想不谋而合,首创系统论思想的贝塔朗菲也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中医学认为机体各个脏腑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作为个体的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统一性,这也是系统论思想在中医思想中的体现。具体表现为: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理上,构成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中医学以五脏一体观来认识人体;在形神关系上,中医学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②人体的生命过程受到大自然的影响,自然界的气候与环境均与机体疾病的产生、变化与康复有直接的关联,因此,《灵枢·邪客》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应也”的说法,即天人一体观。③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其生理、病理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等社会因素。采用数字“一”来概括中医整体观念,便于学习者掌握中医学的特点,又符合中医系统论的思想。

2“二分天下”:两个着力点——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用来阐释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基本着力点,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具体到中医学中的简单数字上,就是用阴阳,即项数为2的二元极性类的总类这一双变量均衡的动态模型来分析问题。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因此,中医学不但以阴阳来描述事物的属性、变化,还将其用来阐释机体的病理变化与病因的属性、分析四诊资料与概括疾病症候、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性能以及指导养生等。把握中医学中的数字“二”,可以接近中医思维的核心。

3“三生万物”:三个量化点——三分法

中医学在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进一步将阴阳在定性的辨证基石之上作出量值辨证,即把阴阳各分为三,这一点也类似于系统论中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划分系统类型的思想。中医学以阴阳三分法表示事物的属性,一阴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太阳、阳明、少阳,既体现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的发展变化模式,又为疾病的量值辨证提供了主体框架。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丰富了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为后世医学留下了以阴阳定性辨证为纲,以三阴三阳量值辨证为目的框架。此外,这种三分法还在经络学说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拓展,手足经络的命名也是基于此三分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二经脉等概念。数字”三“为学者提供了量化指标。

4”四诊合参“:四个切入点——四诊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中医通过四诊合参,诊察疾病外在的症状与体征,进而揭示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四诊合参是以望、闻、问、切为切入点,并将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而综合四诊、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进而做出判断与治疗的做法本身就是系统论的方法。如《难经·六十一难》中所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数字“四”提示了中医医生确诊时的四个切入点。

5“五彩缤纷”:五个支撑点——五行学说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整个中医理论的支撑点之一。同时,以五行为中心,配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和机体结构的五脏构成了解读中医学的基本框架,如表1,即五行与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和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神、五志、五声、五变相互对应,加强了对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数字”五“在五行学说中多次出现,形象地总结了中医学说的重要支撑点。

表1五行与自然界和机体的相互对应

6“六七情”:多个落脚点一病因学说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分析致病因素时要注意综合客观条件与临床疾病的症状、体征,全面推求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体现了系统论思想的中医病因学,将常见病因形象的总结为外感六——风、寒、暑、湿、燥、火(热)和内伤七情——过喜、过怒、过优、过思、过悲、过恐、过惊。常见数字“六”、“七”高度概括了中医学中的致病因素。

此外,中医学中还有其他的简单数字也体现了中医学的系统论思想,如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五运六气学说;经络系统中沟通、渗灌十二经脉的奇经八脉;《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男子、女子生长发育规律时间性节律的“七”、“八”,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同时,同一简单数字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如“四”和“五”既可以用于提示四诊合参与五脏一体,又可以用来描述中药的四气五味,虽含义不同,但并不影响其传达概括中医学概念的整体思想。

7小结

第8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财会人员 新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财会人员距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财会人员不能只进行记帐、算帐、报帐的核算,还应参与事前管理做决策会计,对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做责任会计等等。这就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通晓专业理论知识

按高标准要求,一名出色的财会人员必须有宽厚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鉴于目前财会队伍索质不高的实际情况,拟将会计专业理论分成几个层次,并依据这些理论与会计实务关系的远近,提出程度有别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1、了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事物(认识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会计研究的根木方法是哲学及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具体来说,主要有逻辑方法、实证方法、比较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获取感性知识的具体方法,如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历史方法和经验方法。它是一个由哲学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会计具体研究方法所组成的多层次、多种类方法的有机体系,是更有本质的理论。它对于充实和完善会计理论。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财务理论研究人员对这些研究方法必须有透彻的领悟和精湛的运用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成果。

2、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发展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

会计基本理论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质的规定性的,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费用、资金、营运资金、会计报表、合并报表、存货、递延资产、制造成本等。二是会计工作性质的规定性,如会计本质、会计属性、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地位、会计任务等等。这些是最为墓础性的理论问题,构成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会计发展理论是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从不同时期会计环境与会计实践、会计理论之问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认识和把握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形成的关于会计进化规律性的理论。

3、掌握会计应用理论

会计应用理论是研究会计工作量的规定性的理论,它主要研究会计工作的运行规则及完善问题,对会计实务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会计应用理论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一是财务通则、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的完善问题:一二是财务通则和财务制度的存废问题。会计应用理论是会计从本理论的具休化,是联系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会计应用理论与会计实务联系最密切、关系最江接、应用性最强的理论,而且包含许多政策性规定,对此,财务人员就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了解、熟悉阶段上,而要达到准确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二、擅长计算机操作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笔、纸、算盘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进入历史博物馆。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络的开通。预示会计工作的手段、工具、条件的一场革命。事实上,电子计算机现在已部分地取代了笔和算盘,估计在财会工作中完全实现计算机化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尽管不少财务人员进行了计算机的普及培训。但成效不宜高估,多数人只是停留在用计算机打字和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水平上。与财务工作计算机化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财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是要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并能针对本单位、木企业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编制程序、存储信息,财务分析和编制报表‘这不是过高的要求,而是最起码、最纂本的要求,如同现在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能运用笔记帐、利用算盘算帐的墓本技能一样,没有这种能力,就不能当财务人员,可以说,这是关系到财务人员的“饭碗”、“崎子”和“票子”的大事。

三、能用外语交流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特别是会计的国际化趋势加强,财会人员与外国同行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客观要求他们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种外语。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如果语言不通,只有依靠翻译才能进行交流。带翻译除了增加交际成本和极不方便外,还会因为翻译人员的气质、语言风格、讲话技巧、文化修养、会计专业知识与当事人的差异而影响交流效果。语言也是猎取新知识的工具。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懂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外国语言的人,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很难成为卓有成效的财会人员。一些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已率先在这方面向自己的员工提出了明确要求。如美国某企业从1978年开始,要求其全体职工都要在4年之内通过一定级别的外语考试,并逐步达到能用外语会话交流、撰写文章。另外该企业下属两个分公司分别从1993、1995年开始,公开不再设翻译,要求全体职工无一例外地其有独立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能力。我们的财会人员,是单位和企业中重要的职员,从现在起,就要发奋砒砺、刻苦学习,尽快掌握一种外语,以开放的姿态、开明的形象步入世界,迎接会计国际化的挑战。

总之,市场经济较计划经济体制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管记帐、算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在社会普遍重视会计工作的大好形势下,财会人员本身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财会人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康娟.由安然事件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J].中国审计,2003年06期

[2]刘家义.深化改革与强化审计(上)[J].中国审计,2003年07期

[3]朱平华,程传玉.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之友,2002年08期

[4]徐珊珊,任慧.关于无形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包钢科技,2007年03期

[5]陆艺.试论“坏账准备”的计算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J].成才之路,2008年29期

[6]扈文秀,黄婉玲.个人间接持股商业银行的税务筹划[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第9篇

一、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把素质教育理论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知识系统的理性简化形式,是设计、组织、调控课堂内部要素结构和运动论过程的方法论体系。它既是课堂内部各要素的结构,又是课堂经过内部各要素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的运动过程的程序,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模式既是课堂教学各要素——教材、教师、学生等的组合关系,又是教学各阶段、环节、步骤的活动方式;前者是结构,后者是程序,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各自动态变化,有紧密相联。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有三大特征:

1.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达到课堂教学模式的素质教育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解决特定的教学问题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简单易行的教学要求的结构框架和教学过程的操作程序。

2.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体现课堂教学活动特点,同时又体现教学内容和可行特点的一个课堂教学模式群体,共同构成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体系。

3.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有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程序。由于素质目标的定位和导向,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必然是各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作用的过程,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达成素质教育目标,完成教学内容,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须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最佳功能。

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1、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即突出三个要素,一是面向全体,承认差异,让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二是全面发展,让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依据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有关教育科学理论。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依据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理论。强调对课堂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取得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整体功能。

2、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特殊素质目标。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具体内容因课程、学科或活动、教学内容及课型而异。

一般素质目标。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治理能力心理健康等,其具体内容同各类课程。学科或活动、教学内容以及课型基本相同,但层次上则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加深。

3、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学科或活动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特殊素质和一般素质两方面功能目标作为定位和导向,并体现不同学科或不同活动的特点,双线并进,对应联系。以主线实施特殊素质的教学,以辅线实施一般素质的教学。其中作为特殊素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般素质的载体,在运用主线进行特殊素质教育的同时运用辅线进行一般素质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课型的变化模式。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加以适当变化,并体现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具体课型的特点。

三、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政策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应从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从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主动发展,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三个角度去选择。

1.面向全体,促使学生主动学。

维护学生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废止“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题海”中摆脱出来,真正贯彻“轻负担,高质量”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在教学上要掌握好上、中、下三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切记“一刀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强化反馈和矫正环节,努力促使大多数学生达标。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在教学要求、作业练习和课业辅导等方面区别情况,分别要求,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之在知识获取和智能发展上都获得成功。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效率。即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机能活动等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组合。并科学合理的配置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使教学的量、度、序、法、情、时等仅仅围绕并作用于教学的特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实施愉快教学法,使学生爱学。

由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由传授知识为重心转移到抓好基础,实施愉快和谐教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心。在施教中,教师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运用情感的理智性。情境性、易变性等激发求知,启迪思维,使学生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愉快地接受知识和技能。

潜心设计教学情景,增强教学中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发挥富于情感特征的课堂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在教与学双向信息传递交流中不断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使之产生学习兴趣。

3.突出能力培养,使学生善学。

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在教育学的双向信息交流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问题意识,加大信息量,鼓励他们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定位;教育技术目的;教育技术问题分类;教育技术活动原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04-05

一、引言

教育技术学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是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石,而其他基本理论问题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石上的大厦,如果地基不牢,大厦随时有坍塌的危险。[1]自从电化教育在国内开展以来,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历程,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系统理论体系去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开展,不明确自身在信息化教育实践中的定位。[2]定位是否准确,关系到学术的方位、工作的效应乃至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果定位错误,就不能司其本职,造成整体的紊乱,[3]甚至陷入一种“被寄予对教育进行革命的巨大期望―在学校中大规模实施尖端技术―数十年后被证明期望落空”的怪圈之中。[4] 因此教育技术的定位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对已有的定位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刘美凤指出教育技术定位于技术(这里的技术不仅包括信息技术,还包括观念形态的技术,如各类教学策略、设计模式、开发流程等)。 [5]张祖忻进一步指出,教育技术不同于教育领域其他研究与实践的独特之处是其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把教育技术作为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来定位。[6]梅家驹同样认为“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而它的定位却在于技术,它涉及到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研究和实践‘如何做’的问题,并不是一种纯科学的概念”。[7] 但关于这个问题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李龙指出教育技术不应该仅仅定位于“技术”,还因为它逻辑起点的双重性,既是教育学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技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8]本文论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哲学方法论,提出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技术手段的观点,尝试着对教育技术问题进行分类,提出了以教育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活动原理,并引用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相关观点和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典型案例对笔者的观点给予论证。

二、问题的科学哲学观点

当代许多有见地的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问题的深入就是研究的深入。[9] 爱因斯坦在与英菲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将“问题”看作是科学发展的契机,把物理学进化的历史看作是问题不断展开和深化的历史。希尔伯特作为19世纪和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也同样把“问题”看作科学和数学发展的灵魂。杜威在他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将生活看作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十分强调研究要从考察问题境况入手,人的思维、实践活动是从疑难情境(困难、问题、疑惑)开始的。陶行知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10]武法提认为,教育技术应坚持学科的应用属性,其使命是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用教育技术的方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教育技术应该放在解决教育问题的大背景下去思考。[11]同样有学者认为学术发展史就是问题发展史,并引用日本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同样可以引申为“教育技术是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三、 问题及教育技术问题的分类

1. 问题的一般分类

问题的分类方法和标准有多种,笔者列出了一些主要分类:

(1)按心理学可以将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非良构问题。良构问题是非真实情境的、解法同一且具有唯一解的问题,非良构问题是基于真实情境的,有多种解决方法且没有唯一解的问题。但在实际过程中,人们遇到的问题是良构和非良构问题的综合元问题(mete-problem)。[12]

(2)按系统科学方法可以将问题分为硬系统问题(以霍尔系统工程方法为代表)和软系统问题(以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为代表)。[13]

(3)按学科内容可以将问题分为物理问题、化学问题、生物问题、数学问题、经济问题、教育问题等。

(4)问题主要由4个要素组成:目标、个体的现状、从现状到目标的障碍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按障碍要素分类,可以分为3类: “内插障碍”的问题、“合成障碍”的问题和“辩证障碍”的问题。[14]

“内插障碍”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Sa与问题的期望状态Sw是已知的,问题解决只需要对已知操作进行正确组合和排序。 “合成障碍”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Sa与问题的期望状态Sw是已知的,但是有效操作的具体组合是未知的,并且有几个操作本身也是未知的,因此问题解决是找到有效操作并将它们通过正确的方式组合起来。 “辩证障碍”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Sa是已知的,但问题的期望状态Sw只有一个整体性的标准,而且其标准和程度是模糊不清的,因此问题解决需要考虑主观层面上最令人满意的方法。

障碍的类型决定于问题解决者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不同。一个问题一般不会只有一种类型的障碍,教育技术问题一般是多种障碍混合的复杂问题。

(5)按问题解决的方法分类,可以把问题分为简单问题(用简单方法可以完美解决)和复杂性问题(用复杂性的方法论可以改善)。

2.教育技术问题的分类

教育技术问题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技术问题:网络课程开发问题、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问题、绩效技术问题、网络教学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问题、教学设计问题、学校教室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问题、利用教育技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问题、多元教学评价问题、教学评价自动化问题、远程教育问题、移动学习问题等等。

根据何克抗的观点,也可以将教育技术问题分为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问题。[15]效果即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如乔纳森的技术支持下的问题解决、技术支持下的思维建模、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基于设计的学习、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支持下的知识建构、虚拟创客空间与创造性学习;效益体现在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如网络学院和开放大学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扩大招生规模;效率则体现在按质按量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只需较少的时间,如利用网络查阅教学资料,可省时便捷;网络环境中的协作问题解决可跨越时空,节省了大量时间。

按学科内容,依据AECT94定义,笔者把教育技术问题分为教育技术的基本问题和混合问题两个大类。基本问题又分为两个小类,即有适合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问题(如网络课程开发、移动学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和教学过程优化问题(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情境教学的设计、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设计等)。而混合的教育技术问题(如绩效技术、网络教学设计与开发、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问题、远程教育环境建设等)一般是上述两类基本问题交织、混合而成。

教学技术问题的解决进而可推动教育的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使终生学习的理念变为现实。

3.问题导向的教育技术

张掌然在《问题的哲学研究》一书中将问题的功能分为以下四种[16]:

(1)导向功能:问题的导向功能是指问题大致规定了认识的方向,规划了探索的大致范围,指出了思维的基本视角。

(2)组织功能:认识活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经验事实、理论观点、研究对象、研究途径与方法等诸多因素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被组织起来。

(3)激发功能:问题具有挑战性、刺激性,能激发我们探索的积极性。

(4)评价功能:问题能够作为评价认识、思维和理论以及人的行为和境界的尺度和标准,以至于波普尔和劳丹都把问题看作科学进步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教育技术问题具有导向功能,即教育技术问题管控着教育技术活动,教育技术活动应该围绕教育技术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教育技术活动是否有效应该进行评价方可知晓。而教育技术的评价应该依据教育技术问题解决设定的目标。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四、从学者的观点看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手段

从问题的科学哲学方法论视角,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技术手段。这种看法,与以下学者观点一致:

埃林顿认为,作为教育技术就是解决问题的系统、 科学的方法;海涅克也提出教学技术最基本的前提是策略,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里的教学技术也可以理解为教育技术;罗米斯佐斯基在关于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认识上强调教育技术是科学的方法,是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指出了教育技术定位在“ 技术”、“ 策略”、“ 问题的解决方案”方面;杰恩瑞也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质是理性地运用人类对教与学的研究成果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17]同样,焦建利教授也认为教育技术问题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起点。[18]张祖忻教授提出,国外教育技术文献上常认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是“问题解决者(problem solver)”。[19]任友群也认为,“所谓教育技术,是指为解决教育问题而采用的教学的、学习的、开发的和管理的技术的集合。”[20]杨开城在《教育技术学――“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一文中提到,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开发取向” ,使教育技术学必然成为一门通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体验达到对教育教学系统运行规律的自为性理解的学科,这里的“开发取向”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形态的技术。甚至,杨开诚也明确提出,“教育技术自始至终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存在的, 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术、方法和技巧”。[21]这些说法都证明了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手段的观点。

不仅如此,刘美凤还认为,多媒体课件开发也是解决相应教学实际问题的手段。[22]高文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问题―解决”的工具。[23]除此之外,张祖忻也提出,教育技术领域使用最广泛的九四定义强调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其实就是一种系统技术。[24]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从侧面论证了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手段。

另外,从宏观层面看,现今发展迅猛的网络教育也可以借助技术整合优秀的师资力量,平衡教育资源,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契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孙波认为,通过网络实现的廉价和便捷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教育公平问题带来实际上的改善。网络教育的发展也为学习的个性化、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这些观点都为“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技术手段”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

五、从中外的一些典型案例看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术手段

斯坦福大学创新学习中心主要负责人之一、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项目主管罗伊・庇(Roy.D.Pea)从1981年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支持与提高学与教(教学过程优化问题),目前的项目WILD从1996年开始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中的重点难点;[25]

温特贝尔特大学的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从1984年开始研发有技术成分的教材(有适合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问题),该中心开发的贾斯珀系列有利于创造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习环境;[26]

美国学习技术中心(CTL)所做的EETI项目致力于提高技术在促进教与学上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优化问题);CLNet项目致力于帮助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中进行高质量的基于一定标准的学习(教学过程优化问题);[27]

《E-learning:在数字时代传递知识的策略》(罗森伯格著)是E-learning领域里第一本描述如何发展一种全面的组织型学习策略的书(教学过程优化问题);[28]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戴维.H.乔纳森著)一书中,笔者提出用活动理论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习(混合问题);[29]

《教学设计原理》(R.M.加涅,W.W.韦杰等著)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类型创设学习的外部条件,从而引发学习者学习的内部条件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优化问题);[30]

《教学系统化设计》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Dick&Carey教学设计模型(教学过程优化问题),这些成果都致力于解决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也从侧面证明了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手段;[31]

MOOC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生教育的实施;翻转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

任友群根据一些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发表在相关教育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教育技术界研究的热点[32]:

(1)学习技术系统(基于语义网络Semantic Web、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创建,研究如何用技术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教学过程优化问题),支持自主学习,支持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反思学习、体验学习(如怎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学习,知识管理技术在促进学习中的作用)。

(2)研究网络教学的问题,如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分享(开放式教学资源网络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基于网络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WIKI在教学中的应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网络课程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以及有适合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问题)。

(3)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教学过程优化问题)。

(4)研究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过程优化问题,如目标导向情境学习的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5)学校教室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问题(有适合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问题,如交互白板、多媒体教室解决方案、数字化语言实验室)。

(6)教学互动分析技术问题(混合问题,如借助课教光盘直录系统)。

(7)利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有关思维能力的问题(混合问题,如应用培养创造性思维元素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技术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8)多元教学评价与教学评价自动化问题(适合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问题,如计算机辅助评价中的技能性非客观题的自动测评和主观题的自动化测评问题)。

(9)教师教育研究问题(教学过程优化问题,如研究教学中的提问)。

(10)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新进展在促进学习中的应用问题(混合问题,如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1)视频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有适合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问题,如交互式流媒体课件的开发、任务驱动与流媒体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都放在解决教育技术领域内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因此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是一种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术手段。

六、小结

本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哲学方法论,尝试性地将教育技术问题分为基本问题(包括适合技术支持的教学资源建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优化问题)与混合问题两大类,提出了以教育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活动原理。同时,引用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相关观点和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典型案例对教育技术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一种技术手段的观点给予了论证。

参考文献:

[1]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熊冬春.从历史使命谈教育技术的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8(4):21-24.

[3][7]梅家驹.教育技术的定位与错位[J].中国电化教育,2000(1):9-11.

[4]任友群.理论 实践 方法――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5]乌美娜,杜媛.科学探讨定位与内涵,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评介[J].现代教育技术,2006(3):79-80.

[6][19][24]张祖忻.教育技术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 ――论我国教育技术的定位(一)[J].现代教育技术,2006(2):5-10.

[8]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18-22.

[9]林定夷.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社,2006(1):8.

[10][11][12]武法提.目标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13]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200-235.

[14][荷]山尼.戴克斯特拉,[德]诺伯特.M.西尔,[德]弗兰兹.肖特等主编.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2册) 解决教学设计问题[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15]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16]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230-237.

[17]刘美凤.教育技术的定位――美国学者的观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3(3):8-12.

[18]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元研究论纲――教育技术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4):8-13.

[20][25][27][28][31][32]任友群.技术支撑的教与学及其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11.

[21]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39-44.

[22]刘美凤,康翠,吕巾娇等编.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3]高文.试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教学设计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二)[J].中国电化教育,2005(2):13-17.

[26]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王文静,乔连全译.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1篇

关键词:体育环境及建设;影响因素;具体措施;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21—04

1学校体育的环境观

1.1 学校体育环境观的基本内涵

环境,是指作为自然界与社会的主体享有外部条件的综合。学校体育环境是指一所学校范围内的体育环境,除学校以外的则称为体育环境。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学校体育是教育与体育的子系统,从属于我国的大文化系统。社会体育、文化环境决定了学校体育的环境,它以社会的意识形式,通过信息传播媒体,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这是学校与社会发生联系的重要纽带。正是如此,社会上每一次体育热、任何一次国际大赛、每一块金牌的争夺,没有一次不在校园中掀起波澜。同时,学校体育环境和学校德育、学习等环境共同构成了学校的教育环境,成为培养全面发人才的基本内容。因此,体育环境的建设要服从于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由于学校体育是教育与体育的结合部,因而学校体育具有特定的创造主体,特定的体育创造方式和记录成果的手段,有规定的内容、时间、方式和条件,从而使学校体育有自己的形式、演化和发展的规律,因而具有相结合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央学校体育环境中,活动于其中的主体掌握着一定的主动权,主体所具有的主动权,正是学校体育环境相对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在依据。

从文化学角度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也与环境中的文化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美国人类社会学会主席、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克莱德·克鲁克(Clyud.KlucKhohn)指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显型文化因素和隐型文化因素混成的,学校体育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因此“学校作为促进学生投身学习的一种环境,其力量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校园环境本身既能吸引学生,也能使学生疏远”。“每所学校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文化,使学生从学校的几乎每个方面获得难于言传的信息和感受”。这正是隐型文化因素对人的特殊作用。所以,不仅要注意体育文化的教化作用,而且更要注意环境和熏染作用。良好的体育环境,通过潜移默化陶冶和熏染,将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和感受。另一方面,文化素质包括国民素养、文化程度、精神产品的丰富程度、信息传播的方式、速度和观念等。而这些特征正是学校所具有的优势。因而,可以通过学校体育个体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来促进大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综上所诉,学校体育的环境观告诉我们,学校体育环境是置身于大文化系统之中,不仅受到社会体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体现了其相对的独立性、可操作性和文化优势,体现了显型文化要素和隐型文化要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

1.2 学校体育环境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功能

从学校体育环境来,学校体育环境包括物质的、制度的、信息的三大要素,从而体现了养成教育、强化约束、激励导向等三大功能。

1.2.1物质要素——具有养成教育的功能。物质要素,是指学校体育环境的外在标志,是硬件部分。良好的体育设施,功能齐全的运动器材,不仅能烘托体育的环境,而且让学生一踏入校门就受到体育环境的熏陶。养成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之中,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黙化和身体力行地参与,养成教育者所提倡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环境作用于人的过程,它融合了显型和隐型文化的作用,是促进学生产生体育直接动机的必要条件。

1.2.2 制度要素——环境赖于运行的载体,具有强化约束功能。环境的强化约束功能,即通过具有强硬的体载、条例、制度、常规、准则等,表明学校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让学生通过体育的实践,强化体育的行为、习惯和能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体育课、课外锻炼、竞赛训练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对学校体育设施、场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果说《条例》仅是总体要求,那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就提出了开展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奖罚制度、学籍管理等。其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体育课、课外锻炼、早操等,并要作严格的考勤,并纳入学籍管理。另外,课堂常规、运动场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确保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例如,《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以来,促进了大学生参加早操、课外锻炼的热情,提高了出勤率,形成了良好的锻炼风气,促进了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

1.2.3 信息要素——具有激励和导向功能。信息要素,主要指体育锻炼的意识、风气、体育舆论等,反映出环境中得主体(学生和教职工)思想观念、各种体育的行为方式、体育活动的状况、学校传统体育的特色等。信息要素是学校体育环境的核心和灵魂,一旦增加了意识,形成了良好的风气,造就了强烈的体育舆论,就能发挥激励功能,促进学生间接轨动机的形式,在更深层次上对学生能力、观念、习惯、兴趣产生深刻的影响,激励学生从“需要”角度去进行体育锻炼,把被动地接受体育教育变为主动自觉的参与。由于校风舆论、观念的作用,使学校体育在时空坐标和发展水平的三维空间上位体育环境的主体规定了发展模式,表现为导向功能。如果说物质要素多半是直接在与学生认识的发展、技能的形成有关,属于显型文化范涛,那么信息要素则更多地反映主体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意志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体育环境的软件系统,具有隐性文化因素的典型效能。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高职;课程设置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门与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叉学科,是现代化的管理观念、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体。这一技术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引入我国,并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十几年,MIS在概念、内容和技术路线以及管理方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经济、政治的运行模式、思维方法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社会对于MIS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就高职的学生来说,学习MIS应当有所侧重,例如偏工、偏商、偏管。笔者认为MIS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对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而且必须要熟知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而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计算机专业知识相对较弱,一般只要求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正因为如此,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一、明确教学目标

MIS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对各种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实施、维护和对开发项目进管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该领域“高级蓝领”层人才的急需。教学目标的确认是保障改革成功的基本点。因为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诸多问题。要区分计算机类和管理类这两个不同的专业取向,对于计算机类的学生而言,应该是以培养高级系统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为目标,因此,该课程以教授MIS的基本开发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而对于管理类的学生来说,应该以掌握、了解MIS目标,理解MIS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MIS收集管理信息、制定管理计划、实施管理方案以及运用管理数据从事管理分析的基本能力为主要内容。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特点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各校不应该机械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关键是要随时关注社会发展情况,由于社会对于MIS人才的需求目标在不断变化中,因此,把握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看看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二、确定教学内容

在确认相应的教学目标后,就应该进行课程设置的规划。MIS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该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未充分预修课程造成教学效果难以体现。因此,教好MIS的重要前提是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实施。

对于管理类的课程应着重加强管理本身的知识体系,适当补充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要注重于实际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而计算机类则需要补充一定的管理基础知识。这种课程设置的差别,主要考虑日后两者从事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有所不同(见表1)。

在具体授课内容上要凸显时代特点,注重相关的理论讲解。不可以把它简单视作计算机应用课程,对于理论的理解不透彻,就会造成实践的盲目性。因此,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理解理论发展的沿革和理论的要点,这对于学生掌握MIS的精髓,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也区分管理类和计算机类,对于前者,要重点阐述管理学理论在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和行为模式,而对于后者应着重于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中的分析方法和开发技术。

三、选择教学方法

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应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下的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不拘泥于严格的数学定义和精确的推理,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收集大量现实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同时给学生在学习中以更大的自。许多国家的教学事实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尽管近年来在高职院校的许多课程(如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等)中使用了案例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MIS的教学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近几年出版的教材来看,附带案例的较少,有的教材尽管附了案例,但所附案例的背景学生不了解,生产流程不熟悉,以至学生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MIS的理论和方法,感到枯燥、抽象且有距离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感到茫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教与学互动相结合,收集现实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能贯穿开发过程始终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同时强调应用的原则,让学生在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系统开发作业。

四、选择教学方式

由于黑板式教学在MIS课程中的低效率,因此,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综合控制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元素,为学生全方位展现知识架构,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把枯燥的知识点形象化,并减少教师浪费在绘制各类图表的重复劳动时间,使宝贵的上课时间用于更加有效的讲解上。精心组织教学课件,以更多的形象化描述方式代替枯燥的文字,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但在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要把握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方式及程度。在肯定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不足。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既要操作电脑,又要组织教学,往往会忽视教师自身的影响和示范。另外,由于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教学进度快,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也提出挑战。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它涵盖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等过程,这些过程不能被省略。课堂教学不能演变成了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中图形文字的罗列过程。应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融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置身于网络时代,MIS课的教师,也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学习和应用Internet技术和知识。当前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正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战略。另一方面,在进行网络教学时,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网络资源而忽略其他教学资源。因为网络资源多属于素材性资源,即其具有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特点,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要筛选、甄别相应素材,才能提供给学生使用。

五、开展课堂讨论

MIS课程同时具有较多抽象理论和丰富多彩的社会背景,被动学习难以使学生融会贯通。因此需要相对活泼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课堂讨论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展开课堂辩论,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所学过的知识,并尝试把这种知识加以运用,由此可见,培养能力不一定非要走出校门,课堂讨论,问题的现场分析,就是贯穿在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很好养方式。课堂讨论,也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适时修正教学方案。

六、加强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最小单元。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每门课都要有实训,这对学生顺利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习,不但要学习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基本技能,这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空间。

通过每门课程的实训,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基本技能及思维方式,可以为综合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实训决定学生专业技能和生存能力。精心设计每一门课程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课程实训的主要模式有:目标导向模式(先制定好本次实训的目标,再以实训目标为主线展开)、目标评估模式(用于评估实训目标的效果,它适用于分析技能的训练)、情景模拟模式(将实训的内容设计成与实际工作环境相近的场景,学生在实训时先分析实训给出的情景,再分析应如何操作)及任务驱动模式(将实训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提出,然后分析要做的事,再将任务分解,最后完成任务)等。

总之,MIS无论对于管理类还是计算机类学生而言,都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生质量水准。而MIS又是一门具有高深理论和宽广实践背景的课程,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内容随时展变化比较快,教学难度比较大。因此,深入探讨MIS的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对于培养我国MIS的高素质开发人员和组织管理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晓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2).

2、董雄报,李军,花均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刍议[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

3、王树春.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促进管理信息系统教学[J].前沿,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