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0 14:47: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两年,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家庭恩格尔系数的降低,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双休日和“黄金周”的实施,很多居民选择了走出家门,踏上旅程,领略旅途的风光。据统计在整个出游的城市居民人群中,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涪陵区的乡村旅游在整个全国来讲发展也较晚,到现在为止,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目光聚焦到涪陵,涪陵乡村旅游发展较晚,主要以农家乐和乡村宾馆的出现为标志。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涪陵乡村旅游的住宿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突出、档次分明、安全卫生、服务优良的饭店系统,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御泉河、雨台山等景区内,但接待能力相对有限,不能满足大型会展活动的需要;而且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较低,很多的从业人员都是由本地的农民或者一些未从事过旅游业的工作人员构成,均未受过专业培训或者非正规的培训。造成目前的接待质量不高、自主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低下的局面。
(二) 目前存在的旅游景区开发现状。涪陵区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国内其它旅游业发达城市的乡村旅游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乡村旅游的类型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分布地带呈现出集中散点分布的状态:荔枝大梁山的农家乐发展较早,规模档次都较高;涪陵沿长江一带有一定数量的农家乐,但较分散,规模和档次较低,主要以农家餐饮为主;涪陵后山一带随着大木花谷景区在重庆主城加大宣传后,大木和武陵山片区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马武、青羊、龙潭等坪上一带,农家乐发展滞后,若改善其交通条件,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缺乏统一规划,单体规模较小,资源整合不到位,开发不足,口碑较差,没有自己的旅游品牌和形象,在重庆市的知名度都比较小;资金投入不够,开发缓慢;观念守旧、难以创新,我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前劲不足,后续无力,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而且存在透支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
(三)乡村旅游的交通状况。目前涪陵区已经形成了以319国道、涪丰公路、渝涪高速、渝怀铁路和涪南、涪利铁路、长江和乌江水路、江北机场为依托,路水空一体化的便捷立体交通网络。而且在本区内开通了到李渡、马鞍、清溪、蒿枝坝等多个乡镇的公交车,方便市民出行。除此之外,从白涛到石夹沟、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从江东到御泉河景区、雨台山景区的公路已全部硬化,全区旅游公路已经达到100多公里,初步解决了长期制约涪陵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但还无法达到说走就走,想来就来的便利状况。受到涪陵区地形的限制,到很多地方的路程较远,交通车班次较少,使很多游客在路上耽误时间,延后旅程安排。
二、 涪陵区发展乡村旅游应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我们提出“村村通”的政策方针,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客观原因,现阶段涪陵区乡村的一些地方,基础设施条件还较落后,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应加强“村村通”政策的落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以交通为主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武陵山到仙女山、武陵山至南天湖、御泉河景区经石门到山窝乡的公路,达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标准。除此之外,还应在生活设施方面加强建设,特别是对旅游地卫生、治安等方面更应注意。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对旅游开发地的地理条件、区域特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坚决不能闭上眼睛,盲目开发。一切不以顾客观实际需求为前提和不尊重旅游市场规律的开发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是要消亡的。各乡镇政府应在全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宏伟蓝图下,做好详细规划和开发工作。区旅游局应站在全区的总规划的高度上,对各乡镇的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并实施监督,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
(三)加大营销力度,打造涪陵旅游品牌。以政府为主导、旅游企业为主体,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多渠道地不断加大对涪陵区旅游业的宣传促销力度。从而全面打造涪陵旅游的整体形象。除在现有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对涪陵区旅游业的宣传。通过在本地区举办“涪陵榨菜民俗文化旅游节”、“巴国文化旅游节”、“易理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提高涪陵旅游的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的契机下,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涪陵自己的旅游宣传营销模式:共同叫响一句口――常来涪陵幸福来临;共同塑造一个形象――“两江福地,神奇涪陵”。
(四)培训旅游专业人才。涪陵区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人才很少,80%以上的经营者都是景点附近的农民,缺乏系统的培训。应充分利用涪陵现有的长江师范学院和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以及一所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应积极抓住此教育优势,培养专业的旅游专业人才,为涪陵乡村旅游的发展增砖添瓦。
通过对涪陵区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现,涪陵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的关键就是要坚持完善基础设施、科学规划、打造品牌、培养人才的原则下,尽快树立起涪陵区乡村旅游鲜明独特的形象,促使涪陵旅游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的数量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4)
[2]马涛.经济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3-20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98-404
[4]涪陵区乡镇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调查数据
虽然农村旅游以蓬勃的发展势头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调整,但毕竟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经验不足等因素,其发展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农村旅游开发的深入发展。
一、我国农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项目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项目缺乏鲜明的个性化体验。我国当前农村旅游项目开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但其类别尚不明晰,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式结构,即简单的观光型开发项目占据了大部分,而注重游客自身参与体验的项目则开发得非常少。在湖北乡村有限的现有体验性项目中,基本都是简单的农事参与、农家美食、农家住宿等。这些项目多为静态的“观察性”体验,没有深刻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而在现阶段人们精神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能通过“亲身参与”获取深层次体验的高级别项目。另外,湖北和我国其他地区的项目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地方特色,这种不注重差异优势的项目开发自然很难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也就无法满足其个性化体验需求。
(二)项目开发结构不合理,使项目的整体联动体验不足。湖北农村旅游开发大部分为分散经营,这样不容易产生合力,即有限的资金资源使其开发处在“各自为战”的局面,即使某一项目做得不错,但由于缺乏优势的“项目组合”,很难吸引大批量的游客,因为对游客来说,他们往往不会满足于某一项目的有限“体验”需求,而是渴望通过具有联动性的组合项目获取整体的体验感受。第三,项目开发的文化意识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游客的求知性体验。乡村农耕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历史文明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吸引大批城市游客前往农村旅游观光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湖北农村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的展示上,很少有对人文历史景观进行深度开发的。第四,项目开发的服务意识欠缺,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延续性体验。“服务”虽然是无形的,但确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它是“体验”的核心部分之一。湖北农村旅游分散化的模式使其经营相对粗放,特别是对从业者的管理不够规范。
二、乡村体验旅游发展思路
(一)主题提炼与体验线索设计。湖北乡村体验旅游的主题来源于当地的各种特殊文化形态表现,即富有当地特性和本土化特点,且具有感召力和实践性,使产品感知化和稀缺化,有利于游客体验活动的开展和体验产品的增值。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有许多当年知青下乡的知青点,这些地区可以利用这一特殊背景,确定相应的体验旅游主题,吸引当年的知青来此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此进行革命教育。同时,主题的确定应根植于本土地脉、史脉与文脉,突现个性与特色。我国各地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环境的地域差异明显。在旅游开发中,湖北应根据其区域资源优势,设计创意新颖的乡村旅游项目。
(二)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设计。策划多种体验活动项目,如“农家乐”只是乡村体验旅游的形式之一,应该在现有的观光、垂钓、采摘等项目基础上增加体验性强的活动,如体验农事活动;篝火晚会;烧烤;乘坐畜力车在乡间观光;乡村节庆活动,民间婚礼等民俗活动;学习简单独特的歌舞、传统手工制作等等。
(三)参与性体验产品设计。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者追求动感与差异,渴望冒险与成功,因此,企业应当提供富于参与性强的产品,满足游客多感官的需求。在体验产品开发中,将农家的农田、菜地、果园、花圃、池塘以及圈舍,有偿地提供给游客使用,或者说租赁给游客,农家提供种子、农具、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种植养植计划和日常管理方案。这样,旅游者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而经营者在提供体?机会和情感性消费时,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而旅游地各相关利益者在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得游客与风景的情景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各方都能在“均态”中获得自身最大效益。
(四)注重原味乡村特色的设计。突出湖北乡村特色就是要把农耕生活形态的典型景象提纯集粹,将牛羊慢踱、鸡鸣狗吠、村口老树、门前小溪、戏台等农耕生活形态,及插秧、割稻、灌园、牧牛羊、饲鸡兔等农事活动再现于景区的乡野大地中。同时要挖掘各层面的民俗文化内容,物质层面的文化主要有各种民俗工艺品,民俗工艺品是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在开发中应结合农村农耕文化特点进行设计;体制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为农村各种传统节庆活动,要将这些节庆活动进行挖掘,原汁原味地展现给旅游者;心理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农村的纯朴民风上,在农业旅游中所有的服务人员都应该体现淳朴和亲情,尽量弱化商业气息。在景区中应营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抛开钟表,没有号令。任凭自己意愿行止起坐。
三、结语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环境中,加强湖北农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更是发展体验经济的内在要求。根据体验经济的基本要求发展农村旅游对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村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在遵循体验经济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必然会获得巨大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乡村旅游;O2O模式
一、乡村旅游的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乡村旅游是以乡间自然风光、农耕生活、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卖点,吸引城市居民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的旅游活动。数据统计,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每年的十一和春节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
1.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全面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
(1)科技助推智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将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以农业观光、展现农村新风貌为一体的现代乡村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智慧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如海南的兴隆热带植物园,将科技与乡村旅游完美结合,体现了科技助推乡村智慧旅游的创新模式,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传统民间艺术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农村各地都有自己宝贵的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这也是打造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重要模式,比如“关中印象――袁家村”里看到的陕西关中地区的皮影、泥塑、刺绣、秦腔、土布、书画、葫芦装饰品等,还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饮食一条街,代表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乡村旅游的独特性。
(3)特色庄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特色庄园的自身建筑景观、农产品采摘、加工工艺和产品体验为吸引,深度挖掘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度假等功能,在自身产业规模效益下,对当地其他产业的经济也产生协同效益。如张裕葡萄酒庄园把食、宿、游、购、娱、美拍在乡村旅游中都充分发挥。
(4)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古村古镇,淳朴民风、古色古香的建筑遗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受到国民的热爱。2015年在乌镇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既宣传了特有的江南水乡,又展现了中国特色淳朴乡村风貌,同时让来自海外的宾客,“说古谈今、畅想未来”。当然,在古村古镇旅游发展中要注意化解旅游开发与保护间的矛盾,游客超过景区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2.“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品单一,宣传不到位,管理落后,基础环境和服务配套设施等受限问题,通过互联网时代,可以突破传统式发展,并通过O2O创新型营销模式发展,塑造乡村旅游新形态,加大乡村旅游宣传及推广力度,创新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提升规模经济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达到大幅度提升乡村旅游品质的目的。
二、“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早期乡村旅游产品过于单一
早期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代表,即吃农家饭、睡农家土炕、回归自然。产品单调、雷同,价格不高,已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
2.乡村旅游资源松散,未成规模化经济
早期的乡村旅游由于受地域和观念限制,资源管理松散,各自为政、缺乏规范服务和品牌意识等问题,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益,有限的接待能力使其失去竞争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导致淡旺季收入反差大,容易陷入价格仗的恶性循环中。
3.乡村旅游宣传不到位
乡村旅游的从业者以当地农户家庭为主,教育水平薄弱,严重缺乏专业业务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缺乏营销意识,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应用不多,大多靠熟客的口碑宣传,客源明显不足。
三、乡村旅游中O2O模式的创新型融合
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与互联网也在不断高度融合。所谓O2O模式即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在做好线下营销的同时,做好网站建设和推广以及微信、微博、微商、团购等多种互联网营销模式。
打造游客服务平台:网站除了提供乡村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智能导航、旅游价格、自然风光、人文特色、村庄民俗、住宿餐饮的信息之外,还能建议旅游者选择游览线路、规划游玩时间和食宿安排,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打造营销平台:对接景区、OTA旅游平台、农家乐、餐饮服务、特色农产品零售店,实现旅游资源的在线展示和预订,不断开发和创新乡村产品。通过与游客的在线互动,完成营销、预订、支付等业务。
打造管理监督平台:通过游客网上评价或投诉,加大对乡村旅游景点服务的监督,提升整体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全面服务于游客和乡村农户、乡村旅游企业及旅游利益相关者。
四、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乡村旅游的对策
1. 加大乡村旅游营销推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的“互联网+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借助潜在顾客在网上搜索、浏览、预订时,网络实景展示具有浓郁乡土情怀的旅游项目,加深游客体验,为用户设计出能激发其购买意向的乡村旅游产品。
2. 完善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
完善景点交通、IT网络、医疗卫生、餐饮住宿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硬件保障。结合各乡村特色,建立全国联网的乡村旅游地图、电子导游检索信息软件、乡村旅游路线指南等,为智慧化乡村旅游提供最快捷的专业服务。
3.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逐步提升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定时组织旅游从业者学习相关电子商务、金融、法规、营销和商品学知识。
4.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如2015年5月国家旅游局出台的促进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意见,2015年8月《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意见》提出了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等一系列举措。
参考文献:
[1]齐子鹏,胡柳.乡村旅游经济增长与我国农村减贫――基于亲贫困增长的视角.商业经济研究,2014.
[2]宋雪茜,黄萍.成都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特区经济,2007(03)
关键词 休闲渔业;现状;问题;对策;安徽六安
中图分类号 F326.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36-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已成为提升大众生活品位、释放工作压力的有效娱乐方式。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环境和人造景观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清新的乡村风情。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休闲渔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业态产业,它既能够满足人们对野外宁静生活的美好需求,又能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并为渔民创造更多的增收就业机会。
六安市渔业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优势。全市拥有水域面积21.67万hm2,其中可养殖水面10.67万hm2,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磨子潭、白莲崖六大水库总蓄水量为71.8亿m3;瓦埠湖、城东湖、城西湖等大水面2.67万hm2以上;天下第一塘——安丰塘有水面逾3 333.33 hm2;精养鱼塘1.67万hm2,计有11目19科100种鱼类定居其中,行业发展多项经济技术指标长年稳居安徽省前列。2012年全市水产品产量28.1万t,实现渔业总产值48.7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产值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渔民人均渔业收入7 600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 065元。目前,以生态观光、天然垂钓、景观开发、观赏游乐、渔事体验、风味餐饮为特色的休闲渔业在六安市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效促进了全市渔业经济的健康长足发展。
1 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有20余年历史,近几年来,休闲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调查统计,2012年全市拥有休闲渔业场所565个,垂钓场182个,食鱼餐饮美食馆105家,度假村21个;垂钓总水面2 400 hm2;休闲渔业实现旅游接待量25万人次,产值3.98亿元,年利润1.23亿元,休闲渔业产值分别占渔业总产值和休闲农业总产值的8.2%、28.3%。2012年底六安市拥有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个——舒城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9个,部省级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32个。全市现有的730家星级农家乐中,有近1/3开展了休闲渔业项目,休闲渔业从业人数达到4 750人,带动周边农民就业1.5万人以上。六安市休闲渔业在不断成长壮大过程中,特色明显,亮点纷呈,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方面。
1.1 依托城郊区位,投资休闲垂钓
利用近郊区位优势,在原来水产养殖基础上,发展休闲垂钓和网捕娱乐项目。如金安区聚龙山庄和金帝豪休闲渔业基地将原有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塘口改造,并配套开展道路硬化、周边环境绿化、路渠维修和电力设施建设,修建了观光垂钓和三产服务等设施,投放大量商品成鱼,供城市居民节假日前来游钓和消费。
1.2 依附重点景区,发展特色旅游
主要利用重点景区游客多的特点来补充其他景区接待能力不足,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接待散客或团队,提供游客休闲、垂钓、观光、捕鱼等参与性渔事体验活动,实现山上湖中游玩、岸边渔家吃住。如霍山县佛子岭水库周边的渔家乐集群等。
1.3 依傍自然风光,开展休闲度假
利用湖泊、水库、河流沿岸地理位置优势,以优美整洁的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为基础,通过规划建设,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发展模式,主要代表是舒城县龙河口水库三江码头乡村渔业旅游、霍邱县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内和盛田园度假村和卧牛山庄等,按照“乘游船、观湖光、看捕鱼、吃鱼头”的旅游线路,让游客一边观赏秀丽风景,一边亲临捕捞现场,充分感受渔民的艰辛和快乐。
1.4 依靠优势资源,开发休闲产品
利用当地的资源并结合自身原有的产业,开发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休闲旅游产品。安徽省君湖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村就是依托瓦埠湖和瓦埠古镇,凭借天然湖泊,合理利用湖边滩涂、湖心小岛及瓦埠古镇古居、人文而兴建。根据瓦埠湖水产品丰富及特产鲜明的情况,开发了“君湖四宝”,将瓦埠湖出产的“银鱼、瓦虾、毛鱼、鲦鱼”精致打理并包装销售,提高了瓦埠湖水产品品质的声誉和效益。
1.5 依据消费需求,打造风味餐饮
由餐饮企业投资的休闲渔业,通过特色餐饮吸引游客,或为过路游客提供餐饮服务,既满足自身对水产品的需要,又满足消费者对品尝水产品的需求。典型代表有金安区卧虎山庄、西海生态示范园等一批主题餐饮酒店,隆重推荐湖库有机鱼饮食文化,现已推出了50余道菜鱼宴,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1.6 依随品牌推介,举办节庆活动
万佛湖是六安市对外开展旅游推介的一项重要品牌,库钓产业也是当地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为此,舒城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从2006年开始先后大力投资建设金海岸、三江码头垂钓区,近年来又投资建设万佛湖海螺堰高级休闲垂钓区,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常年开展龙舟系列活动,先后承办了“龙津杯”龙舟赛、“亚洲铁人三项赛”、“中国万佛湖旅游文化节暨国际龙舟邀请赛”、“万佛湖”杯安徽首届国际模特大赛美人鱼专场表演等重大赛事和活动,2012—2013年承办了“中国万佛湖国际休闲垂钓首届库钓大赛”、“合肥晚报第十、第十一届读者杯库钓大赛”等10次比赛,多次接待有关单位举办的联谊赛、邀请赛等,年接待垂钓人员10万人次,带动当地旅游产业销售收入达2 000万元以上。
2 当前休闲渔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六安市的休闲渔业整体开发刚刚起步,还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在建设和发展中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低档,服务设计落后,对旅游景区、渔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等缺点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少统一规划
由于缺少政府主导和统一规划设计,各地休闲渔业在本乡镇范围内单独开发,并且各自的特色又不明显,难以成规模、上档次,同时还会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资金等现象,难以打造出精品和上档次的休闲景点。
2.2 区域发展不平衡
县区与县区之间、点与点之间、六安市与外地发达地区之间发展均不平衡。纵向比较,舒城县、霍山县等山区县休闲渔业发展相对成熟,其他平原、丘岗县区较弱,发展速度不快。横向比较,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合肥、黄山、安庆等市,很多休闲渔业示范点特色不明显、发展水平不高。自身内部比较,除一些靠近城郊和风景区内的休闲渔业场所上规模、上层次外,其他大部分由于经营时间短、资本积累及经验不足,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基础薄弱的问题。
2.3 缺乏开发资金
目前,六安市的休闲渔业基本上是一乡一镇式的开发,资金匮乏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乡镇财政本身就很困难,能拿得出来用于投资开发的资金就更少,企业投资受客源、自身经济实力影响难以做大做精,招商引资因为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跟不上等因素受到限制,这样一来既浪费了优质的旅游资源,又制约了当地美丽新渔区的建设步伐。
2.4 经营理念落后
六安市大部分休闲渔业经营业主思想守旧,习惯于接待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经营方式主要以提供渔家餐饮及景区住宿为主,而游客参与性体验活动提供较少,对当地渔业饮食文化和风味水产品的经营开发元素不多,效益不明显。2.5 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六安市休闲渔业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村劳动力为主,文化水平不高,长期从事渔业生产,缺乏市场意识和现代经营理念。他们除提供垂钓、餐饮和住宿服务外,能够向顾客提供景区景点导游服务、农事活动指导服务、民俗风情讲解服务、农副产品导购服务的为数不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束缚了六安市休闲渔业的深度发展。
3 进一步提升六安休闲渔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鉴于目前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步伐,培育壮大繁荣当地农村经济的增长极,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3.1 注重科学规划
整合现有的优势渔业资源,统一规划,科学策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休闲渔业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1]。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六安市及县区休闲渔业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内容和重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要按照塑造品牌、突出鱼味、提升品位的原则,以休闲垂钓、渔事体验、餐饮服务、观光旅游为主线,采取点、圈、线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平原、丘岗、山区、湖库区和圩畈区等不同地貌特征,因地制宜进行空间布局,可在沿交通干线、重点渔区、依山傍水逐草区、风景胜地周边、城镇近郊选址并打造特色休闲渔业精品示范点,重点在全国风景旅游区和城市近郊发展观光游钓业,在水库、湖泊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在近郊水产养殖基地发展垂钓、捕捉体验等休闲渔业。在各示范点周边村、镇形成辐射带动圈,并结合主要旅游精品线路配套建设休闲渔业专线,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2]。
3.2 注重示范引导
一是要花大力气抓好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工作,通过精心包装和策划,逐年确定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休闲渔业开发为典型项目并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观光游览园、科普示范园、渔民文化村、主题农庄等休闲渔业实体经济。三是要利用休闲渔业主体行为参与性的特点,让游客参与饲养捕鱼活动,体验渔事之趣。四是要把休闲渔业发展情况列入各级渔业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内容和统计报表数据体系,设置休闲点发展数量、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就业人数和经营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对县区和渔业重点乡镇进行综合考评。
3.3 注重拓展功能
在积极调整渔业产品、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休闲渔业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环保、美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在抓好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渔具、饲料、鱼药、水族器材等相关联的产业,大力发展观赏鱼、观赏水生植物的种苗业,规划建设一批集垂钓、观赏、餐饮、游乐、度假、美食于一体的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和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同时积极开发出具有渔业文化特色的产品,培植休闲渔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要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形成连锁经营,提供配套服务,开展广泛宣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打造渔业品牌,即养殖品种的品牌建设;二是经营品牌,就是在休闲渔业经营中,结合本地的特色品牌资源,发展独具特色品牌的休闲渔业,使其发展状大[3]。
3.4 注重资金投入
发展休闲渔业需要较多资金投入,因此建议今后各级政府制定减免税优惠政策,创新投融资的方式和途径[4]。一是要允许部分涉农项目资金惠及到休闲渔业,扶持渔民自主创业就业;二是对有利于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的旅游项目,应积极引导用于休闲渔业领域;三是要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理念,积极鼓励和吸引当地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休闲渔业;四是要重点引进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广的企业投资开发特色休闲渔业项目,在适宜建设的水面上修建人工岛屿、楼台亭榭和水上游乐园工程,提供游客休闲垂钓、游泳、放生、伐舟等观景游玩项目,培育形成主题突出、风格迥异的水上建筑群落。
3.5 注重改善服务
一是要加大对休闲渔业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管理与服务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休闲渔业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制定接待服务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使其服务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四是要切实加强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游客提供愉悦、舒适、卫生、安全的休闲娱乐环境。
4 参考文献
[1] 王琳,韩增林.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1):139-142.
[2] 李明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学养鱼,2011(10):71-72.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一旦这种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体验经济时代就到来了。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专家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南昌市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各种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南昌新建、进贤二县农业经济基础良好,文化底蕴丰厚,适合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
3.南昌新建、进贤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大环境发展优势。南昌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分别为:①省会城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②区位优势: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内惟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③交通优势: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④休闲氛围浓厚: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⑤环境优势: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
3.2两县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3.2.1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市西北,与南昌市一江之隔,县城与红谷滩新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全县处于南昌市50公里经济圈内,是南昌西拓的重要承载区。进贤水域辽阔,陆路交通便利,称“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成为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当今是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进入南昌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3.2.2资源优势。新建县地域广阔,耕地多,山地资源巨大。文化底蕴丰厚,有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江南最大的民间建筑群汪山土库。旅游景点多,全县有五色旅游景点,如:古色的西山万寿宫,红色的小平小道、金色的厚田沙漠,绿色的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水库和梦山朱权墓,特色的汪山土屋等。劳力资源多,技术优势强。农业发展优势表现在一是市县财政投入资金多,二是区位效应,三是农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新建县是宗教资源富集区。进贤县水域面积大,是亲水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富集区。如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等。
3.2.3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优势。近年来,新建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城郊型都市农业,实行“一村一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藠头生产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贤县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旅游业应对体验经济
旅游业应对的体验经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确立创意体验主题。体验主题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一般而言,创意好的旅游目的地体验主题主要包括:一是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如在西山万寿宫体验传统道教文化与在小平小道体验红色旅游,渡酒文化旅游区体验酒文化,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文化之旅都是典型的现代体验旅游。二是改变游客对现实的感觉。无论是在李度饮酒,还是在军山湖吃螃蟹,都是在在活动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三是协调的现实整体。从万寿宫到小平小道,从李度到文港,从道教文化到红色文化,跳跃性大,空间变化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4.2打造体验服务。旅游体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游客感受。游客从制定旅行计划,到旅游的全过程,包括前往景区和离开景区,最终形成旅游的整体印象。因此,宾馆、饭店、景区小卖部以及乘坐列车飞机过程中游客所受到的服务,都会提供给游客最令人难忘的体验。各类星级宾馆、乡村酒店及其提供的良好的体验式服务,如在李渡烧酒遗址、文港笔都增加一些文化展示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时尚解读,“活化”一些特色旅游产品。
5.新建、南昌县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基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化解“三农”问题,推进“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如何依托独特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新建、进贤人面的一个重大的农业课题。
5.1.1新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要发展特色农业,具体要做到“五要”,即:一要大,即规模要大。二要专,品种要专一。三要特,特色要明。四要强,产品竞争力要强。五要精。一是农业生产要精,二是品牌要精,三是发展精品农业要注重产业的横向联系,例如抓住两县地处城郊,旅游资源丰富这一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精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形成一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为此建议抓好六项措施。一抓投入。二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抓农民培训。四抓农民转移。五抓龙头企业发展。六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1.2进贤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进贤山青水秀,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农业是进贤的基础,也是经济优势所在。2007年8月,第七届全国县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公布,进贤县为中部百强县名列第67位。该县的文化用品“一支笔”、医疗器械“一根针”、高空礼弹“一盆花”、食品加工“一瓶酒”、钢架结构“一张网”、特种水产“一只蟹”、食用菌类“一朵菇”等七大特色产业群体,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2制定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重点推出红色旅游绝品、文化旅游名品、生态旅游精品和休闲旅游新品等南昌旅游“四品”。
新建县定位于“生态家园、休闲绿洲”,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重点项目为湿地生态观光与科考项目、温泉开发、厚田沙漠、宝葫芦农庄、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小平小道、溪霞水库、西山万寿宫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小平小道、厚田沙漠、西山万寿宫景区、汪山土库、梦山、宝葫芦农庄。
进贤县定位于“亲水型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等。重点项目为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军山湖观湖品蟹天堂项目、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军山湖国际螃蟹美食节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军山湖风景区、李渡旅游区、文港笔都旅游区等。
5.3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南昌市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形成由精品型、提升型、潜力型构成的金字塔型旅游产品开发体系。重点建设厚田沙漠、小平小道、汪山土库、李渡烧酒遗址等精品型旅游产品。使之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产品。军山湖螃蟹节、万寿宫、宝葫芦农庄等提升型旅游产品是精品型旅游产品的有益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精品型旅游产品。文港笔都、以李渡烟花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等潜力型旅游产品,需要大规模投入(智慧或资金)才能开发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潜力型旅游产品对于丰富南昌市产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5.4打造新型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市场个性化、休闲化、运动化的变化特点,南昌市要规划建设新型旅游产品,其中新建、进贤二县主要包括:
5.4.1汽车营地。汽车营地既是面向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新型旅游产品,又是满足自驾车旅游对旅游服务设施需求的主要基础设施。在厚田沙漠、军山湖等地,按照国际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其中包括帐篷露营地、房车营地,以增强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城市自驾车市场的吸引力。
5.4.2亲水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南昌市地表水域面积大、水体形态多的特点,大力开发亲水旅游产品。实施水系联通工程,开发环湖游、环城休闲游、夜航船、海——河——湖产品、水上娱乐、水上餐饮、水上演艺、湿地公园亲水旅游产品,营造“水中有景、景中有水”的水体景观。
5.4.3休闲旅游产品。南昌市拥有数量丰富、特色突出的休闲旅游资源,两县品古文化休闲旅游区、青山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以都市休闲旅游、农(渔)业休闲旅游为基础,以文化休闲旅游、亲水休闲旅游为重点,以美食休闲旅游、保健养生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商务休闲旅游为特色,以工业休闲旅游、修学培训休闲旅游为补充的十大系列休闲旅游产品。
5.4.4打造一流生态旅游城。新建县生米镇生米镇是我国最大的藠头生产基地,藠头通过农业部的验收,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并授予其“中国藠头之乡”的光荣称号。在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全力打造南昌后花园的同时,2007年1月宝葫芦农庄也相中了生米镇这块风水宝地。2008年9月28日,宝葫芦农庄内成功举办了南昌市金秋金贸月和新建县第七届旅游文化节,活动成效得到省、市和县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农业生态旅游的良好依托。
5.4.5打造一流温泉城。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上,新建县温泉城计划依托温泉,打造养生天堂、欢乐天堂、商务文化天堂、湿地天堂,成为南昌旅游的龙头、江西省休闲旅游的标志、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温泉中心,并力争叫响世界。进贤——枢纽之地、鱼米之乡?、特色之县?、文化之邦,为进一步唱响特色品牌,做强特色产业,使之成为省市乃至全国的特色,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打造大温圳工业经济圈和环军山湖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参考文献:
[1]B.JosephPine.ⅡandJamesH.Gilmore,TheExperienceEconomy,Har2
vardBusinessReview,1998
[2]陈超、沈彩虹、杨荣斌.体验经济迎面扑来.文汇报,2001-08-01
[3]吕鹤剑、刘斌中.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06(1)
[4]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旅游学刊,1997(5)
[5]魏小安.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08年7月
[6]吴相利.英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M]社会科学家.--2005,(6)
【关键词】旅游业;现状;原因;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重要产业,旅游正在成为我国公民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大数据的视野下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
二、现状分析
1、国内旅游是我国旅游收入增长的主导力量
我国的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内市场。2009年到2013年,我国的旅游收入一直稳步上升,2010年到2014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38.57%,国际旅游增长仅24.22%。2014年国内旅游收入约是国际旅游收入的8.01倍,占旅游总收入的88.91%。国内旅游收入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收入的“总盘子”。
2、城镇居民是国内旅游的主力军
1994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国内游客数量和旅游花费金额同步大幅增长。(见图1)2010年以前农村居民游客数量一直略高于城镇居民游客数量,但在此之后,城镇居民游客数量激增,逆转并大幅超越农村居民游客数量。反观农村居民游客数量,增长势头趋缓。(见图1)城镇居民的消费金额高于农村居民,特别是2010年以后,城镇居民游客数量超越农村居民游客。
3、观光、休闲是农村居民旅游的主要需求
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主要用于商务出差,占旅游总消费的33%。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观光旅游和度假休闲,其中观光旅游占21%、度假休闲娱乐旅游占16%,均高于城镇居民的这两项消费占比。农村居民对旅游的需求在明显增加。(见图2)
4、国际旅游收入“东强西弱”分化明显
西部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但还是落后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明显高于内陆地区,排名第一的是东部地区的广东省特别是广东省。西北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明显偏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极差很大,广东省的国际旅游收入已经超过甘肃省的1700多倍。大部分省市对外旅游发展不足,仅有九省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到了平均值之上,对外旅游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5、外国入境游客数量增长正处在停滞状态
2010年以后,外国入境游客数量增长非常缓慢,甚至略有下降,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据中国旅游研究院、Visa公司《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5》,2014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2849.83万人次,同比下降O.4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562.20万人次,同比下降0.11%。而同期全球入境旅游总人数首次超过11亿人次,同比增长4.7%。
6、亚洲国家是外国入境游客的主要来源地
外国入境游客大多数来自于亚洲。2014年我国接待亚洲国家入境游客1633.13万人,占全部入境游客中的61.95%。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分别占到了20.92%和10.47%。(表1)
7、外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2012年和2013年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中可以看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民航和商品销售,2013年分别占25.96%和21.64%,这两项相比于2012年所占比例略有下降,住宿、餐饮、游览所占比例略有提高。这从一定程度说可以反映出我国的旅游行业正在做出一些改变,更加注重服务和景区游览,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见表2)
8、对外休闲旅游吸引力减弱
外国入镜游客事由大致可以分为会议/商务、观光休闲、探亲访友、服务员工和其他。2012年和2013年两年中,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仍然是国外游客入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应当关注的是,2013年我国接待的以休闲游览为目的外国游客数量不升反降,我们所提供的单纯观光型旅游模式,已不能完全符合外国游客的旅游需求,休闲旅游服务吸引力正在减弱。
9、我国国际旅游收支逆差全球最大
2013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占世界的11%,与美国旗鼓相当,远高于德国、英国,排在全球前列。而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仅占4%,大幅低于美国的15%,与德国、英国大致相同。我国国内游客愿意选择出境游,但外国游客选择到我国旅游的少。出现的这种国际旅游收支逆差,被有些专家学者称为“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视作发展旅游业的负资产而提出了警告。
三、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城乡旅游消费能力的现实差别
旅游的消费能力直接决定城乡居民的旅游差异。而旅游消费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造成农村居民旅游滞后于城镇居民旅游的主要因素。同时,我国的旅游市场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是城镇居民,缺乏针对于农村居民旅游产品的开发,加之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农民生活观念的转变等也是导致农村居民旅游人数增长缓慢的原因。
2、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差距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西部发展相对较缓慢,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于东部。截至2014年底,西北五省的铁路营业里程为16804.4公里,占全国总铁路营运里程的15.02%,公路里程584676公里,占全国总公里里程的13.1%。这与西北地区广阔的地域形成明显反差,也是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因素之一。加之西部地区在旅游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水平、营销能力水平等比较薄,制约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3、理念和体制机制的相对滞后
我国旅游产品主要是观光型旅游,价格低廉和严重同质化是两个“刺眼”的标签。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搞旅游就是“坐地生财”这种理念,只顾一味加大投入、自顾自地开发景点,旅游市场分类不够精细,交通、餐饮、景点、购物、娱乐各赚各的钱没有形成持续吸引游客的产品和产业链条,一些地方对游客“雁过拔毛”缺乏诚信,营利模式没有创新,服务质量没有实质性提升。
四、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对我国旅游发展的一些趋势分析,笔者提出“三补一转”的对策建议,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两大战略目标。
1、立足国内旅游市场开发,补齐农村居民旅游发展“短板”
推动旅游发展,拉动内需是关键。农村居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对东中西部12个省份2000多个农村居民家庭的入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出游愿望强烈,有74%的农村居民愿意甚至非常愿意外出旅游。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居民旅游发展。一是要切实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精准扶贫力度,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让广大农民具备旅游、享受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适合农民参与的旅游产品。农村居民需要的是观光式旅行,他们对于旅行过程中的食宿、交通工具要求较低,要尽可能降低旅行成本。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旅游是一种生活休闲方式,当农民不是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要让旅游融入到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着力推进旅游协调发展,补齐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短板”
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要把发展西部交通作为重中之重。既要加快航空、铁路、港口、公路建设,提高抵达旅游城市的便利度,又要考虑公交、地铁、旅游直达班车的线路设置,提高抵达旅游景点的便利度。二是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种配套设施,有效提升景区整体品质。三是要有效整合旅游Y源。西部地区地域广阔、旅游资源丰富,要对现有旅游产品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全新的旅游链条。比如,可以根据西部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展民族乡村游,开发一些旅行和摄影结合的项目。四是要把发展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结合起来。落实国家扶贫攻坚的战略开展精准旅游扶贫,把输血式扶贫转化为造血式扶贫,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参与能力
作者简介:李植鹏(1987―),男,陕西汉中人,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20903
お
1 引言
自1983年“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以后,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生态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并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生态旅游热潮。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强调大部分的利益应该保留在社区内部,强调当地社区拥有和管理,强调社区参与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在社区参与旅游的案例研究方面,诸葛仁等人探讨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状况[1];刘岩等人探讨了股份合作制形式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提出了生态旅游股价合作制的运行机制[2];孙九霞、保继刚等人研究了阳朔遇龙河、阳朔世外桃源、西双版纳傣族园等地社区参与状况,并详细地追踪了3个景区的社区状况、参与状况和发展过程等[3~4];邱云美等人分析了景宁畲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5];刘延等人调查了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状况[6];唐晓云等人注意到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政府主干”和“政府招商”两种忽视社区居民利益的情况[7]。已有很多例子表明,当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助于资源的保护和社区的发展,强化社区居民的自我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社区经济、生态、社会3大效益的平衡[8]。
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咪依噜风情谷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保持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还保留着彝族的语言、服饰、歌舞、刺绣、姑娘房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其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程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为了解咪依噜风情谷的社区参与状况,笔者运用野外观察法、半结构访谈、关键人物的深度访谈和106份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了当地社区对生态旅游参与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达率96.23%,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咪依鲁风情谷在乡村旅游市场迅速发展的道路上起到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2 村民参与生态旅游能力现状
2.1 咪依噜风情谷概况
“南华咪依噜风情谷”以岔河新农村示范带为依托,全长6.5km2,涉及岔河村委会沿南永公路一线6个村民小组205户856人。岔河村是一个风景秀丽,彝族风情浓郁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南华县城以北,地处南华、姚安、牟定3县交界处,辖12个村民小组,共1 538人,其中彝族人口1 532人,占99.6%。该村民风淳朴,生态良好,环境清幽,保留着传统的彝族歌舞、服饰、刺绣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热情的“拦门酒”、古朴的喇叭迎宾调、神秘的“姑娘房”、传统的风味菜、清醇的“羊角酒”、动人的原生态山歌、奔放的“左脚舞”等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目前,咪依噜风情谷旅游接待点主要为马鞍寨、彝族文化生态村、彝人客栈、起家大院、水景房、脚楼寨、七家杀猪饭、山菜饭庄、彝家土鸡宴。
2.2 社区参与能力现状分析
2.2.1 社区内部能力现状分析
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由于受地势影响,稻谷产量和油菜产量都还比较高,并且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喂有牲畜,但是没有考虑将其结合到旅游中来。在副业方面,受当地气候的影响,樱桃树和野生菌长势很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拉动旅游产业。针对非农牧副业生产能力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1)手工艺品。村里大多女性都会织披肩、腰带、头巾等手工艺品,在那里游客可以买到当地彝族人亲手织的地道的彝族服装和饰品。
(2)歌舞。主要有古朴的喇叭迎宾调,动人的原生态山歌、奔放的“左脚舞”,而表演比较好的除了几个老人外,都是年轻的受过教育的男男女女。
(3)厨艺。彝族同胞用纯粮酿造的小锅酒和传统的“彝家土鸡宴”在彝族的饭桌上最为出名,小锅酒几乎家家都会酿造,但是真正做的好的却不是太多,做的好的比如彝人客栈等等。
(4)向导。由于信息长期闭塞,村民大多沟通能力差,只有极个别村民曾作过向导,所以他们的普通话及专业知识的修养急需提高。
(5) 游客接待方面。本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深度和广度都有所不足,旅游业从业人员参与的形式以开农家乐为主(75.83%),其它参与形式有加水(8.33%)、开小卖部(2.69%)和住宿(11.39%),此外,此调查问卷还涉及到的如卖菜等其他形式占1.67%,而卖纪念品等工作形式没有任何居民参与。当地生态旅游社区参与处于比较底层的状态,主要参与形式就是以农家乐为主。这种思想意识上的落后使得一些根据当地的特产和风俗特色开发旅游商品、纪念品等很多可获得经济收益的参与形式仍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
2.2.2 社区居民参与意愿分析
(1)在村民直接参与旅游意愿方面。所有受访者都强烈愿意参与到旅游业中。在愿意参与的项目上,占最大比例的是家庭接待,106户中有效回答102户,其中有92户明确表示希望自家未来可以做旅游接待,占90.2%;15户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做铁板烧,占14.71%;29户愿意自己做生意参与旅游经营来发展经济,占28.43%;19户明确表示想开小卖部和茶馆,占18.63%;8户想卖自制刺绣和手工艺品,占7.84%;5户表示有参与表演的意愿;其他农户只表明希望参与旅游发展,但并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工作。调查显示:很多家庭的房屋住宿情况及家庭劳力情况都达不到接待要求,而且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居民对于笔者此次调研也没有很清晰的认知,很多人仅仅是出于对经济的诉求和彝人热情好客的传统,提出自己强烈愿意开展旅游业。在是否愿意接受培训方面,102户中有99 户接受调查时明确提出希望接受培训,占总数的98.04%。而且他们对于语言培训的需求最为强烈,此外,他们还希望接受一些接待技巧、礼仪、做菜和手工艺品等方面的培训。
(2)村民间接参与旅游意愿方面。在种植业方面,调查和访谈时发现,当地有个别居民想大片区栽种樱桃树,大片的白色樱花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会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当樱桃成熟的时候可以采取游客自由采摘活动。对于传统文化和彝人特色方面,部分家庭通过织具有彝人特色的物品出售,也可以与彝人文化编织小纪念品一同出售。
3 发展咪依噜风情谷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主导的旅游培训教育模式
政府应该承担起对社区居民培训的主要责任,特别在目前国内大多数贫困地区,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培训才更为有效。培训的组织者应该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如南华县旅游局,或者是社区所在的政府,如岔河村村委会,景区开发企业作为主要协助者共同完成对居民的培训。
针对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而旅游业迅速发展需要居民更有效参与的现实,政府应该尽快给社区居民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提供游客接待、游客安全、烹饪、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接待的技能。在观念上也应对居民进行培训,如培训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培训居民对生态旅游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实现社区旅游组织自我管理及自我运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居民到社区参与比较成功的景区参观学习,亲身体验。此外,当地社区居民最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开展农家乐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结合自己彝族人的特色来开展各种各样的旅游参与形式等。
3.2 多渠道引资,增强参与的资金保障
将乡村社区纳入旅游发展之中,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要求。但乡村社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参与旅游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景区有必要发挥引导、资助和管理的职能,开拓融资渠道,为乡村社区参与旅游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主要包括开发资金和经营管理资金支持两方面,融资形式可以是吸引民间资金和政府补助等形式。
3.3 提高文化水平
调查发现,咪依噜风情谷的居民中,大多数居民由于没有文化,只是仅仅停留在耕作以及卖点野生菌来支持生活。咪依噜风情谷里的彝族人处于山谷,在南永公路通车前,无论是交通还是教育条件都很恶劣,导致当地大多数人文化程度极低。政府应该提高对当地居民的激励机制,给予愿意提高自己文化水平的人以奖励。如可对景区中3个英语较好的大学生进行培养,专门负责以后和外国游客的交流。
3.4 改善意识结构
咪依噜风情谷的当地居民大多世居本地,大多数人的经济意识较弱,没有形成参与旅游来获得利益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政府需要对其引导外,当地的居民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的小农意识,放开胆量参与到旅游当中来获取利益。
3.5 结合当地特色和自身优势使得参与形式多样化
调查以及走访发现,现在咪依噜风情谷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极为单一,主要的就是农家乐、住宿和加水。而且有些参与的居民在旅游参与时并没有结合自身优势和彝人特色进行参与。
就农家乐而言,大多数人没有把彝族人的文化景观很好地融合到农家乐的装修上,体现不出彝族人的特色。因此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发本地特色的特产或者纪念品之类的产品,多样化参与方式来使自己更好的参与到旅游中来。
参考文献:
[1]
诸葛仁,陈挺舫,特里•德拉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机制的探讨[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1):47~52.
[2] 刘 岩,张珞平,洪华生.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激励机制探讨-以厦门岛东海岸区生态旅游开发为例[J].农村生态环境,2002,18(4):60~62.
[3]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12~136.
[4]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85~92.
[5] 邱云美,封建林,莫艳艳.景宁畲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6:125~127.
[6] 刘 延,张大红.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调查[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2):48~50.
[7] 唐晓云,赵黎明.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93~97.
[8] 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27(4):61~62.
Strategies for the Ability of Participation Ecotourism of Villagers in MIYILU Exotic Valley
Li Zhipeng1,Sun Ping2
(1.Ecotourism college,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24,China;
2.Institute of city scientific research of Yunnan,Kunming,yunnan 650224,China)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建设发展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公益林主要是建立在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以及脆弱生态环境完善基础上的林区资源,不仅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防护作用,还能够维持生态多样性、维持生物圈平衡等作用,加大公益林保护管理与建设,是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1公益林保护管理与建设现状分析
1.1管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土地使用等问题加剧
一方面,公益林的管护工作成效较慢,管护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才能提升管理质量,但目前我国部分公益林管护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专业素养较差;另一方面,我国生态规划的滞后性还比较严重,公益林面积较少,征用及占用林地的情况严重,且农业生产与公益林管理权属争议大,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另外,现在我国大部分公益林的管理和保护都是以农民为主,由于补贴不到位,农民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并且农民欠缺森林防火知识和野生生物保护知识,管理和保护简单,导致公益林管理和保护水平较低。
1.2公益林投资项目较少,管理缺乏科学性
一方面,毁林开垦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位置相对偏远的公益林,林农主要依靠出售林木增加经济效益,导致很多林农对公益林乱砍滥伐,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当地森林资源系统被破坏。尤其是近些年来,为了增加收入,林农开始种植经济作物,盲目对自然林区进行开垦,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资源效益,还影响了生态效益的发挥,导致公益林难以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受地域与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各地对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没有结合区域的地方特色及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有的地方出现高消耗低产出的恶性循环,林农与广大群众对公益林保护政策不了解,公益林保护宣传和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公益林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另外,国家对公益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林农的经济回报受限,加之公益林补偿标准较低,林农对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2公益林保护管理及建设的重要性
在公益林保护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不但要充分考虑到林区的地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生态因素等,还要从宏观角度看待生态公益林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等各方面的联系,尽可能平衡公益林建设,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林业经营的综合水平。公益林保护管理及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方面,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对净化空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空气和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两种基本物质,树木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还能阻挡沙尘,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另一方面,水土流失一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公益防风固沙的作用很大。另外,加大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力度,能够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发生几率,为生物打造美好家园,牢固土壤,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加强公益林保护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加大保护支持力度,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目前,受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经济水平的制约,用于林业建设和保护管理的资金明显不足。为了促进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保护支持力度,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一方面,公益林收益地区及保护区域的政府应通过协商的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公益林补偿机制,拓宽资金社会来源渠道,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到公益林保护管理和建设中;同时,应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生产时间中,通过发展信贷产品、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扶持贷款贴息,不断拓展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扶持力度,规范森林保险。为了调动林农参与到公益林保护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应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让更多单位、团体和人民群众参与到保护管理和建设公益林中,促进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完善责任制度、宣传制度、奖惩、监督制度等,促进形成良好的秩序环境,实现公益林健康、有序发展。如通过完善责任制度,强化目标考核,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和林长制,科学制定发展目标与规划,确保工益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完善奖惩制度,增强管护人员责任心,调动部门和工作人员积极性;通过完善宣传制度,落实好生态环保理念宣传,让爱绿、护绿、植绿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完善监督制度,督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依法履职尽责,强化部门职责和工作的落实,确保管山、管人、管环境。
3.2加强对公益林的管理,注重经济效益
公益林的保护管理和建设是一项复杂又繁重的工作,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加强对公益林的管理,将每一项工作都列入到考核中。同时,还应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产业等,促进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如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森林地势等,来种植诸如冬虫夏草、棉花、药材等经济作物,根据森林实际情况开发畜牧业;大力推广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农村特色生态旅游,打造国家级森林公园,鼓励农民建设农家经济,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消费,在保护森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另外,应增强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允许经营者通过依法出租、入股、转让等方式进行流传,通过林区资源获得相关的经济和收益,充分调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在保护生态平衡、遵守自然法则的前提下,鼓励进行公益林的提升改造,鼓励经营者对生态功能低下的林区、林带有计划地提升改造,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达到提高公益林质量和生态保护功能的目的;在满足地方公益林保护需求的基础上,加快公益林资源的转型升级,并通过科学的论证实现林区资源的适度开发,维持生态的可循环发展,打造农林经济体系以及旅游经济体系,平衡社会生态利益和经营者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汤后良;凌忠良.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与经营技术体系初探[J].绿色科技.2021(03)
[2]申文燕.乡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在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07)
[3]金付锐;王香敏.方城县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村实用技术.2021(08)
[4]马龙文.生态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10)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山东半岛;旅游一体化;战略规划
2009年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国家发改委也相继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开发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也为山东省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针对《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大力落实产业政策,依托有利的地缘优势,进行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文化旅游业以及海洋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步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绿色旅游经济也日益成为大家的关注点,并逐渐成长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极,实施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战略,深入挖掘区域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发展调控能力,不断提升规模集聚水平,增强旅游服务能力,势必会给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现代旅游业过程中统筹整合全省资源,以青岛、潍坊、烟台、东营、滨州、日照和威海为发展腹地,依托沿海37个区县“岬湾相间、山海相依”的优美环境,大力发展滨海城市旅游业。作为山东半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旅游业在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2011 年山东省统计手册》为例,区域内旅游业收入已占据了服务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以上。2011年,整个经济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约1600亿元,占据山东省旅游业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旅游业外汇收入14.7 亿美元,占据了全省旅游业外汇收入的七成左右,事实证明,旅游业已经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推手,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从地域内部的划分看,地区发展相对不平衡,青岛市的旅游业发展也更是一枝独秀,在接待国际游客和外汇创收方面大约占据了整个经济区的一半,构成整个经济区境外旅游收入的主体,威海、烟台两大城市紧随其后,其他发展相对缓慢的四大城市也在迎头赶上,迅速发展,以2011年为例,四大城市在国际游客接待人次和收入方面分别较上一年增长了69.88%和 93.03%,区域协调发展趋于合理。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条件分析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地区旅游业发展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舞台,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一定要认清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优势以及威胁、劣势,因地制宜的调整战略规划,才能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更好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
2.1 机遇和优势
从发展机遇方面看,政策引导是关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对打造海洋生产服务业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该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滨海旅游服务业也势必争当旗帜和先锋;在体制改革上,作为国家统筹海陆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促进滨海旅游服务业发展上有所创新,如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为经济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机遇;在行业发展上,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必将带动整个旅游产业进入稳步增长期,甚至起飞期,经济区在产业布局优化,投资结构方面调整与变革,也能很好的适应时展需求,为地区旅游业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从发展优势看,政府主导型产业发展战略对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具有重要影响,自2008年以来,全省分管旅游市长局长每年都要参加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现场会,相互交流借鉴,着力解决好旅游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正确把握旅游发展的方向。在地缘特征上,山东半岛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缘地貌特征,“碧海蓝天绿树红瓦”是区域的共性特征,海滨风光和丘陵山岳形成了典型的区域特色,加上文化的趋同,也导致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具有同质性,有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实现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
2.2 威胁和劣势
地缘地貌的相似,文化内涵的趋同,在有助于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同质化竞争问题,因为条块分割或者行政区划的原因,也导致旅游资源的人为分割。以昆嵛山开发为例,作为北宋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号称“海上仙山之祖”,但与道教全真派具有密切联系的旅游资源还有圣水观、三清宫、圣经山、崂山以及栖霞等,在具体开发中因行政区划分问题,致使威海市和烟台市的资源开发问题未能得到统筹协调,导致昆嵛山旅游资源一直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再以海洋主题公园开发为例,继青岛海底世界以后,在烟台蓬莱和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又相继开发了极地海洋世界,虽然在产品定位和功能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但产品服务趋同,分布过于密集也导致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相对微妙,不利于区域整体发展。从经济区开发利用来看,存在大量的海洋资源闲置,旅游资源产品单一、整合不足、区域联动开发较少,缺乏“合作共赢”的整体开发意识,规模集聚效应较差,虽然在经济区七个地市中,青岛一枝独秀,但却未能有效辐射带动周边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从空间资源的布局看,旅游资源过于集中于沿海一带,呈现“南稠北稀”的分布特征,既不利于区域整体接待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其持续稳定发展,这些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束缚了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开发建议
3.1 战略规划
在战略规划指导思想上应以“区域旅游资源一体化”为着力点,深入贯彻海陆统筹发展理念,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合理布局区域功能,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产业集团兼并,实现规模集聚效应。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着力做好发展转变,即在体制上由行业管理向产业管理发展,产品由观光型向复合型发展,产业由分散型向集约型发展,从资源招徕型向品牌化发展,由单一资本液态向多元资本液态发展,由数量增长性向多元复合型转变,构建地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本区域旅游发展竞争力。目标定位上,围绕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旅游产品资源,积极打造极具休闲、观光、康体、文化特色的旅游主题,交叉发展,避免同业竞争。在空间布局方面,紧紧围绕经济区“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发展规划,开发海上、滨海、内陆三种旅游产品,打造海岸、近海和内陆旅游观光带,充分发挥青岛在经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凸显碧海、蓝天、岛屿、沙滩的资源特色,大力推进青烟威、潍坊日照和东营滨州黄河三大区域旅游集聚区建设,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3.2 发展对策与建议
结合战略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要求,在推进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3.2.1 抓规划指导,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吸引力
依托经济区特殊的环境资源优势,在发展旅游资源时,一要突出重点,二要全面发展。所谓突出重点,即大力推进海洋特色旅游产品,做好项目的规划布局,加强海岸旅游带规划,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优势项目,集中发展海洋文化创意,充分发挥海洋旅游的带动引领功能。所谓全面发展,即在充分发挥海洋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还应全力推进区域特色旅游,如民俗文化旅游,以萝卜会、风筝节、开海节等为典型代表;宗教古迹旅游,以佛教造像群和全真派系列为主要代表;山水景观旅游,以蓬莱阁、坊子九龙涧以及崂山等为主要代表,此外,还有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共同构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旅游架构体系。
3.2.2 抓产业集聚,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在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推进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推进区域旅游集聚发展,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实现规模化效应。在地域旅游产业规划中,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鼓励引导外资、民营资本注入旅游产业,实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要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区域发展体制,突破行政区域的束缚限制,协调整合区域内的公共旅游资源,进一步深化区域内各行政主体之间的金融、技术、产权合作,促进各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内实现自由流通。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给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技术、资金、经验以及开发模式等领域实现互通有无,通过相互参股、连锁经营、兼并重组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培育发展一批特征鲜明,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蓝色经济区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3.2.3 抓统筹协调,提升区域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强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互通互联,构建海陆空一体化运输体系。对此,需要着力做好如下三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半岛城市三小时经济圈;合理布局区域机场,避免同质化竞争,积极构建城市智能交通运输体系,完善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推进油轮码头和海上运动基地建设,借助奥运会、亚沙会以及城运会带来的资源优势规划推进相关项目尽快落地。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做好配套服务功能,如完善咨询服务平台和旅游信息平台等等,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查询和信息及时共享,在纪念品展销、紧急求援、形象宣传等综合服务方面协调同步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建立市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引导旅客进行理性消费和依法维权,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营环境。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销,通过内引外联、内部市场共享等不断扩大经济区的综合影响力。
4 结语
总之,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一体化开发,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协调好各方面的资源要素。本文简要介绍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分析了其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优势和威胁、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开发规划设想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思路,旨在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广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耦合效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3(03).
[2]张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1(11).
[3]司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7).
关键词:公益旅游;发展现状;影响因素;项目开发;发展机制
一、公益旅游相关回顾
公益旅游最早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国家发展迅速,最早的公益旅游起源于美国校园,由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发起,后被普遍的美国公民接受而形成公益旅游的雏形,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从早期的大学生群体发展到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既有普通人、影视体明星、也有社会精英和名流,更有政治家的参与,由此,公益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接受。
我国对公益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于2005年前后开始出现学术上的声音。相应的实践活动也从无到有的开展起来。主要通过旅行社、慈善机构、媒体推进及民间群体自发活动等形式加以推广,虽然起步晚,但是其影响度正在日益扩大。
目前对公益旅游的概念尚无统一定义.但是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要点:以利他主义为主要旅游动机:旅游过程中包含志愿服务的内容或项目:以帮助目的地更好发展为目的,保证目的地积极参与旅游活动:维持和促进自然、社会和文化多样性:强调旅游的可持续性,包括环境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等等。
通过对以上要点的把握,笔者认为公益旅游是基于旅游者对社会公益的关注及自身高层次旅游需要的兴趣而参加的离开其长居地,于观光旅游的同时,抽身参与旅游当地需要社会公益精神的活动,以达到提升自我、奉献社会的目的,其行为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与休闲性,二者缺一不可。
二、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公益旅游起步晚.发展不过十年。社会关注度自然不比国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阶段性特征:
(1)西部助学项目是我国公益旅游起步的切入点。由于我国东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自然景观好的地方往往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所以助学项目首先成为支撑我国公益旅游启动的最佳选择。这些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跨地域公益旅游活动中,以倡导关注西部、捐资助学为主题的公益旅游项目占据重要地位,并获得社会各界的响应和参与。其中一些项目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和发展,已发展成为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品牌项目,如“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活动。他们提出的“让你的行囊‘多背一公斤’,添上文具、书籍,到风光秀美的西部,边旅游,边助学”的口号很有吸引力和号召力,加之便捷的参与方式迅速在网上流行。这类西部助学项目在各大高校也占据着不小的地位,如不少高校的暑期实践活动中就有部分西部支教行动,具有公益精神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暑期时间投身西部需要帮助的学校,在那里与当地学校学生沟通交流,在欣赏了西部特色风景的同时也达到了助教为乐,奉献自身所学的目的,这类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历来不减。这也表明具有公益理念及追求的学生群体是发展我国公益旅游的潜在动力群体。大学生渴望通过公益旅游来扩展知识,增长见识,提升、锻炼自己。
这类公益旅游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在于。想实施公益活动的主体,如广大富有热情的大学生主体对支教地区缺乏必要的信息,或者说缺乏一个奉献的平台,西部地区需要支教类帮助的学校有很多.但是可以提供支教帮助的学生主体所在的学校可为学生提供的机会却很少,部分学校出于开展本学校系列活动的局限性,往往无心无力为本校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教信息平台,虽然有学生可以自己联系支教、参与支教活动,但毕竟受众面不足。
高校大学生往往热爱旅游,也怀有一份公益之心,但如若单纯做公益,参加公益活动的话,部分学生缺乏动力,通过对周围小范围内的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对公益旅游这种既可满足自己出去走走,又可做做公益的“公益+旅游”方式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兴趣点也较高,因而建议,加大在高校中的宣传力度,推进高校本身对这类活动的重视,以高校为平台,扩大影响范围,提高高校学生的参与度。
(2)媒体参与为我国公益旅游推波助澜。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依托网络技术,网络论坛、公益网站当仁不让成为公益旅游宣传推介、沟通交流和组织服务的平台。我国公益旅游兴起和流行也首先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目前的组织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网站、论坛,一些知名度高的网站如华声论坛、豆瓣网等网站都设有专题的公益旅游项目,可以说互联网是推广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加速器。更有意义的是,很多公益旅游活动都得到社会各媒体的大力支持,很多成功的项目也是在媒体跟踪报道下完成的,不仅扩大了其社会影响,更吸引了新人参与其中。目前活跃在各地的志愿者团队中,很多人都是公益旅游的爱好者和参与者。
(3)企业介入推进我国公益旅游由自发行为向有组织发展。在公益旅游起步阶段。它是指旅行者自发组织.带有一定公益性内容的旅行。比如早期的活动多是由热心的“驴”友自发组织并不断发展起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其中,一些旅行社和机构也纷纷利用此契机,发展自己的公益旅游事业,还有一些企业利用自己的产品将营销手段融入公益旅游活动中,如汽车俱乐部组织的“植树自驾游”、“进山助学游”等公益旅游线路就得到众多有车族参与。有的旅游企业开展与品牌公益旅游组织的合作,如上航假期旅行社以其航空旅游资源加入到“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行列,成为其特约合作伙伴,此举有助于推动我国公益旅游的规模发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企业对公益旅游的推进起到了部分作用,但应该看到,这类企业还不是很多,由于企业的盈利性特点,在没有找到可以对本企业“有利点”的情况下,我们不敢奢望企业力量的重大突破性贡献,正如我们现在一直在倡导加强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倡导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等所遇到的困难一样,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宣传、推进的活动。我们必须开拓更多的方式及吸引点吸纳更多的企业力量加入。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宣传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企业对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加强企业职工间融洽度等方面增强企业投身公益旅游活动的兴趣,如针对企业为加强职工关系而开展的各种外出旅游活动,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宣传全体员工参加有意-义的公益旅游活动,既满足了企业自身对员工的福利待遇,也提升了企业自身对社会的责任,而且通过旅行过程中的公益实践活动,更可加深职工之间的互动及了解度,这相比于单纯的游玩有意义的多。
(4)差异性形成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的互动。公益旅游在我国应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城市向乡村之间的流动过程。但近年我国公益旅游也出现新的动向。即发达地区的城市旅游机构有意引导旅游要素从乡村向城市、欠发达向发达区域的流动,这也是公益旅游的一种形式。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率先在学校假期中开展类似“暑期爱心”、“亲子游戏”、“手拉手”等助学性质的项目。更强调双向的互动。让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同龄孩子通过活动增加彼此了解,一方面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开眼界和旅游,另一方面让城市里条件优越的孩子学会关爱。通过双方的互助和互动,帮助孩子树立平等、和谐的思想,增进公益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公益旅游内涵得到的扩展和延伸,形成一种城市与乡村、发达与欠发达区域间的互助互帮和互动。
除了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互动的这种形式之外,笔者认为,我们也应有计划性、前瞻性的开拓国内与国外此类活动的互动形式,毕竟,我们现在缺乏一条真正具有国际意义的公益旅游线路,这方面的市场空白度很高,前景很好。
三、影响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发展机制的探讨
1.公民奉献意识的增强
相较于国外悠久的志愿者公益意识,我国公民对于公益活动的意识只能说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实践活动更是有待发展。但是2008年的奥运年可以说是中国的志愿元年.随后的世博会以及各种大型赛事对志愿者的需求,直接性的增大了志愿者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我国公民对志愿者这一角色已经有了较深层次的体会,对公益活动也赋予原来越多的高评价,从小学生到退休人员,面对着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志愿者”们,无不表示出敬意。
但是应该认识到,这种大型赛事并非一直持续,社会呼唤更多的是对公益活动的一种持久性、连续性参与。由于每个人自身追求的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时时刻刻的奉献于公益活动,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这部分人往往又对公益活动充满着憧憬。由此,开展公益旅游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方式。
2.需求因素的影响
虽然公益旅游中要求的显著点是具有公益行为,但是人们真正投身公益活动所依靠的往往是自身的内隐动机,大部分投身于公益旅游活动的人士学生、青年白领,他们希望在短暂的闲暇时间游山玩水,获得身心的放松。他们本身处于人生的转折与调整期,需要在旅游中开阔眼界、思考人生价值、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因此,简单的旅游活动不能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需要一种有意义的体验式旅游活动帮助他们既可放松自己,也可结实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可共同对社会公益做出些许贡献。这部分公益旅游者往往会通过网络事先做好采点工作,设计出适合的公益旅游项目,发动志同道合的成员参与。
3.政府因素:公益旅游的催化动力
政府因素往往制约着公益旅游的发展政策。政府提倡人、社会、生态三者和谐的经济发展观表现在旅游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上。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需要从过度消耗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转为对旅游文化、生态资源的合理有限的开发,从仅仅追求旅游经济效益和规模转为旅游体验质量提高和旅游活动对旅游社区、生态环境利用与保护的的辐射作用。公益旅游在旅游方式上坚持“简单”风格的结队徒步旅行,在旅游体验构成方面注重将非热点的边缘地区的人文自然风光探索、自助徒步游与公益活动相结合。政府对公益旅游活动应该给予认可,在政策上鼓励公民采用“平衡”、“平等”“和谐”的生活态度进行休闲活动,对公益旅游组织给予相关的税收优惠和合法承认,规范公益旅游市场运行准则,同时利用高校教育机构宣传和组织公益旅游活动,以培育学生的旅游实践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公益意识。这些政府规制行为将积极促进公益旅游市场发展、旅游NGO的独立完善和公民的旅游素质培育。
4.公益旅游项目方式的可选择性与开发性
目前看来.我国可供选择的公益旅游活动方式主要集中于旅行社推出:慈善机构、旅行社和媒体共同组织:旅游者自发组织等。
10 667 hm2耕地面积和206 667 hm2林地的县情,使得该县对林下经济的发展格外重视,制定了“旅游强县,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并坚持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森林旅游、林产品采集利用“四业并举”的方针,目前已经探索出了“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的立体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得保护、经济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多赢之路,林下经济呈现出了多渠道增收、齐头并进的局面,林业产业实现了大幅度跨越。
1 林下经济的概念及意义
1.1 概念
林下经济是一种复合经营模式,利用林荫下的土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随着山区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生态建设、公益林建设等环境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及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农村林下闲置的土地和空间不断加大,山区林农依托林地增收的空间也进一步加大,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
1.2 意义
积极探索和推广农林牧相结合的林下种植、养殖,可增加林农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带动林业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等发展;可加速森林新陈代谢,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进而有效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也是全面深化林改、巩固林改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科学经营林地、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
2 发展现状
2.1 利用林地优势,发展林间种植
林间种植包括林果、林药、林菌、林茶、林菜间作等,根据海拔、土壤、林龄、密度等立地条件来科学确定。栾川县以板栗、核桃、柿子、山萸肉等为主的经济林总面积已逾2万hm2;以连翘、党参、五味子、猪苓、茯苓、天麻、丹参等中药材为主的林药间作达8 666.67 hm2;以富硒木耳、富硒香菇、褐菇、鸡腿菇、蛹虫草、猴头、药用菌等为主的林菌间作达200万穴、800万袋(瓶、架);其中连翘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仅此一项可使当地群众每年户均增收5 000元。
2.2 利用林间优势,发展林下养殖
林禽、林畜、林蜂、林水模式已成为林下养殖的重点行业。潭头镇某农民承包林坡66.67 hm2,年散养林下土鸡4万只,净收益25万元,其创办的栾川县源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50余户,2011年被评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栾川县庙子镇的博远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不仅成了返乡大学生的创业基地,林下散养土鸡6万只,带动周边群众30余户脱贫致富;该县已建成年饲养量3万只以上的林下土鸡养殖基地21个、养殖户156家,2011年饲养土鸡量达100余万只,产值突破4 000万元。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中蜂养殖、林下野生动物养殖,目前全县有中蜂11 800箱,锦鸡、野鸡、野兔、野猪等野生动物年饲养量达5万头(只)以上[1-4]。
2.3 利用林中优势,发展森林旅游和农家乐
栾川县作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县政府积极引导旅游景区与林农合作,使景区、农户融合发展,促进农户增收。通过林地资源流转,县内养子沟、重渡沟等景区内林农的主要收入就是森林景观资源使用费。目前,全县有以森林资源景观为主的景区16个,其中国家5A级、4A级景区分别有2、5个。2015年,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为1 031万人次、63.5亿元,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25个,发展旅游重点村30个。栾川县重渡沟村原为国家级贫困村,目前在重渡沟景区的带动下,人均收入由过去的不到500元增加到2.5万元,目前全村从事旅游服务的农民达95%以上,仅农家宾馆就有近1万张床位,被誉为“全国农家宾馆第一村”[1-4]。
3 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结构单一,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体系不够健全,龙头企业的带动性不强,很难满足市场化的需求。栾川县三川镇林下土鸡养殖规模达60万只,仅靠安徽百世荣一家企业带动,一旦企业
出现困难,养殖户的利益很难保证。柳子村一养殖户说到:“我养的2万只土鸡,到了出栏时间,公司晚来拉1天,我要损失近2 000元,10天时间,我几乎不挣钱了,这些都是张嘴子货。”很多农户都是挣起赔不起,林下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如果出现一家赔钱,可能影响一大批养殖户的积极性。龙头企业没有形成产业化,不能及时收购,在当地没有屠宰冷藏基地,不能很好地起到拉动产业链条的作用。
3.2 管理水平低
虽然一部分地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实现了供应回收一条龙服务,但是林业专业合作社是近几年由农民抱团发展建立的合作组织,经济力量相对薄弱,技术人员缺乏、发展较慢。加上大多数林下养殖户、种植户仍沿用传统种养方式,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够,防疫、防虫设施落后,部分疫病控制不迅速,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
3.3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种植和养殖,都是当地比较困难的林农致富的路子,他们在发展林下经济之初就缺乏启动资金,在规模化经营过程中更缺乏资金扶持。
4 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林下经济产业必须加大政策宣传,使其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林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中草药以及二、三产业过渡。要从思想上有新的突破,就要把林下经济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借国家政策大势,明确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农民新的致富门路。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引导,利益驱动,激发全民投入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力争形成多种林下经济发展格局。
4.2 建立实用技术培训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科技兴林的力度,重点在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森林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动物畜禽疫病的防控上下功夫,抓好林果产业、林下经济技术培训工作,强化对林业产业从业人员和林农的技能培训,从而可以为林农提供最适应、最直接、最可靠的就业机会,也充分释放林地资源的巨大潜力。
4.3 搭建平台,构建完善的林下经济市场体系
要积极培育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提高林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林下经济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政府、银信、企业、林农之间的桥梁作用。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盘活林地资源。利用伏牛山旅游商品博览会、红叶节、滑雪节等活动,设立专门的林产品展览柜台,也可举办专门的林产品交流会。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林业专业经济合作社和林业专业协会及林业致富带头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倡导“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机制,面向市场发展地方经济,提高林农收入,实现国家、公司、林农“多赢”的局面。
4.4 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使林下经济有新的突破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2012〕42号),首次提出了15条林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政策。根据林业项目中林木生长周期长、收益见效慢、资金投入多的特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资金扶持,出台资金扶持政策,同时争取中央、省市林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对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优秀专业合作社要给与补助支持和资金奖励。《意见》还强调,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定期组织银信部门召开项目信贷座谈会,加大支农贷款倾斜力度,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发展林下经济的贷款扶持力度,以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步伐。
5 参考文献
[1] 陈伟,王振乾.栾川打造“三林”立体产业模式[N].中国绿色时报,2011-09-22.
[2] 赵晓东.河南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J].林业实用技术,2014(9):103-109.
1.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1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数量分析
2007—2010年江苏、山东、广东和浙江4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和面积[1]对比图。从图1(a)可知,近4年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通过与山东、广东和浙江省的对比发现,江苏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起点高,发展态势良好。从图1(b)可知,2007—2009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均远高于对比省份。但2010年低于山东省,原因可能是部分无公害农产品转化成绿色食品。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够稳定,有下降趋势。所以江苏省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确保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的稳定并保持增加趋势。
1.1.2绿色农产品数量、企业数量分析
2005—2008年江苏、山东、广东、浙江4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和企业数对比情况[2]见图2。2005—2007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数和企业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起点较高。2008年江苏省绿色农产品企业数比山东省少20个,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基本持平,可能是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转化成更高级别的有机食品企业。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也不够稳定,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江苏省应采取措施,鼓励规模农业企业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并申报认证。
1.1.3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分析
有机食品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品质极好的、最高层次的安全健康食品。据预测[3-4],2015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将增加到1000亿美元。仅在21世纪初,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就占全球食品销售总量的10%。目前,欧美国家每年进出口有机食品的总额约为全球总有机食品的80%。江苏省有机农业呈蓬勃发展态势。2010年底,全省共有223家生产企业、669个产品,基地面积达2.267万hm(2经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且形成了有机农业开发的多种模式。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已位于国内有机认证行业之首。
1.2人口与粮食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人口、粮食与耕地面积变化关系[5]见表1,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总体上仍保持平衡;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2400.65万t上升到2010年的3235.1万t;常住人口数从1978年5834.33万增长到2010年7724.5万;1978年人均占有耕地799.07m2,2010年为606.97m2,只有1978年的76%;人均占有粮食从1990年的482.37kg下降到2010年的418.16kg,但仍高于亚洲人均粮食330kg[6]。以上数据表明,江苏省农田面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粮食产量比较稳定。虽然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在增长,但粮食总产量也在增长,而且近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保持400kg以上的水平,高于国际现行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370kg[7]的水平,表明江苏省农业能够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因此,从人口与粮食的关系方面看,江苏省完全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
2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
2.1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主要以农业废弃物(特别是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大型沼气专业化生产,围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延伸出来的产业生态链体系。沼气可以用以发电,或通过燃烧取暖供热;沼渣可加工成各种专用有机肥,还可以开发成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沼液可用来生产各种专用液态有机药肥以供种植业利用,或制成液态饲料供养殖业利用。此模式是一种既低碳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案例:江苏省吴江市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拥有生产基地8hm2,采用果园休眠期间作蔬菜,蔬菜下脚料喂养猪禽,畜禽粪便发酵产沼气,沼渣再返田作有机肥。2007年生态园生产柑桔和鲜梨200万kg,蔬菜10万kg,草鸡20万羽,鸡蛋5万kg。平均每公顷效益达10.5万元,比传统的经营方式效益提高4~5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2004—2010年,生态园相继有9个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10年总产值达932万元。
2.2以腐生食物链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类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养殖业粪便+蚯蚓(蝇蛆)养殖+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辅以一定的作物秸秆)作为基质养殖蚯蚓,或直接用动物粪便养殖蝇蛆。蚯蚓和蝇蛆均为高蛋白饲料,可以用于养殖和养鱼的营养饵料。同时,养殖蚯蚓和蝇蛆后的剩余残渣是优良的有机肥,可用于大田农作物生产。案例:江苏扬州华兴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于一体的私营企业。公司与扬州大学环境研究所合作,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年消解牛粪1800t,生产蚯蚓25t,有机无机复合肥1000t,同时获利25万元。同时,牛粪及时送往蚯蚓养殖场,用蚯蚓覆盖畜粪,无异味,无蝇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蚓粪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肥和平衡供应营养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2.3立体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种养是在人工或半人工条件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生产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案例:苏州市玉屏山生态园租赁233.33hm2山头,其中林禽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基地40hm2,年养殖规模为山羊1200头、草鸡3万羽,林地种植茶叶和果树,林下放养草鸡、山羊,粪便作为有机肥。公司产品东渚“玉屏山”牌白茶和碧螺春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草鸡、草鸡蛋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520万元,带动农户数90多户,农民从企业获得的收入100多万元。
2.4林禽渔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林果业+畜牧业+渔业”。通常是丘陵山区,在山坡地发展林果业或林草业,在林地或果园里建立畜禽养殖场,在山塘中发展水产养殖业,进而形成了“林、果、草生产单元-畜禽养殖单元-水产养殖单元”相互联系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案例: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以林地、土地、鱼池入股形式的林、禽、渔结合的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有:(1)林间套种牧草养鹅;(2)鱼鸭混养;(3)禽粪肥水肥田减少饲料化肥用量。合作社200hm2鱼池每年减少饲料用量近千吨,166.67hm2稻田减少化肥投入50多万元,同时提高了稻、麦品质。合作社已有3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度出栏家禽48万羽,蛋品加工销售1500t,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利润1200多万元。
2.5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契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江苏省沿太湖地区的资源优势,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林果业生产基地、养殖基地、树木花卉基地的建设和观光、采摘、休闲、疗养、垂钓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以生态观光旅游业加速发展该区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使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建立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开发相结合的模式。案例:苏州市旺山生态农庄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8km处的旺山村,占地6.1km2,东、西、北三面靠七子山脉,处于天然山林环抱之中,空气清新、树木葱郁,村庄环境优美祥和。农庄设3个主题区:(1)钱家坞“农家乐”主题区,主要经营农家特色的餐饮和农家住宿服务;(2)“耕岛”主题区,以农事参与体验为主题。内有鱼趣参与区(捞鱼、摸虾、抓泥鳅等)、拓展训练场、乡村烧烤等活动内容;(3)茶园及登高揽胜主题区。农庄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0多万元。
2.6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种植业产生的农业秸秆混合发酵,发酵残渣作为蘑菇培养基,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蔬菜和果树。该循环模式的建成既解决了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又解决了农村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案例:无锡市天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3.33hm2,是一家开展生态养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奶牛养殖场。公司首创的“粪草配方”种植双孢菇,以传统奶牛养殖业为依托,利用集中隧道式发酵技术,每年资源化利用8000t牛粪及周边25000t秸秆。公司还建设粪、草蘑菇菇渣有机肥蔬菜、果树的示范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100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年增加农民收入3000余万元,年增加就业2万余人,同时建设和发展了240hm2循环农业种植基地。
3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探讨
3.1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农业功能区划
江苏省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农业区划功能尚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农用地的功能区划实际没有实施[9-10]。因此,在制定农业功能区划时,首先要强调粮食安全优先,确保全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优先确定一批粮食生产重点县、重点基地。尤其要强调土地的统筹配置,优先确定农业用地,城市和二、三产业建设尽量不占用优质良田,充分利用好荒地、滩涂、丘陵地、岗坡地等资源。其次要适度集中发展,打破原有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考虑区域地形地貌、经济发展、市场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实行适度集中、连片发展、集中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优势产区或产业带,进而在全省加快形成各县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大区域发展格局。
3.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虽然江苏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1],发展生态农业,从政策层面来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因此,江苏省可以建立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保制度,使农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农民能安心地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很小,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江苏省经济发达,有实力推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断提升补贴比例,努力拓展补贴品种种类,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主体自筹资金为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以及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商业性农业保险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尽快制订相关法规,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及承担的权责,强化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
3.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对低下的劳动力素质,是制约江苏省乃至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长期性因素。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农户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然而,那些接受新事物快,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劳力大部分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样的劳动力素质状况,势必成为制约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采用多种形式,借助各种渠道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业人才到农村中去就业,提高农业人才的社会保障标准。
3.4建立标准体系,规范生态农业建设
目前江苏省几乎没有关于生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具体标准。没有相关标准,农产品的质量就没有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就不可持续。因此,为保证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政府认证机构应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标准,引导农业向标准化、无害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