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未来农业发展

未来农业发展

时间:2024-01-10 14:47: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未来农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未来农业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 探析

一、生物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机遇

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尤其是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它能改变、取代物种的基因。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最初通过遗传工程获得而进入市场的作物是:玉米、大豆和棉花。它们经转基因后具有抗除草剂和棉铃虫的能力。这种玉米、大豆和棉花从Bt细菌获得基因,经遗传改良后具有防虫害的能力。利用Bt细菌获得经遗传改良的作物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例如:美国有200万hm2的Bt棉花,澳大利亚有40万hm2,两者各相当于2.5亿美元价值。如果将Bt玉米引种在美国1000万hm2的土地上,只要增产5%,就意味着能增加3.5亿美元收入。这项技术进一步促进了Bt制剂控制虫害在商业上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经转入特定基因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能同时抗除草剂和一些虫害。

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应用所获得的益处与在农作物上相似。一方面,生物技术有助于提高畜禽的生命力以及消灭竞争者。促进畜禽生长的物质有生长激素以及促进其生长的调节剂,这些物质可由基因工程而获得。如利用鼠类基因(该基因能促进角蛋白的形成)能获得了经遗传改良的绵羊,这种绵羊比普通棉羊产毛量能提高6%左右。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例如,通过控制饲料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可提高畜牧业生产力;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可以提高包括豆科作物在内一些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减少饲料作物中难消化的木质素含量等。达比等人已生产出一种转基因三叶草,可应用于澳大利亚绵羊牧场。该基因来自向日葵,经转基因的三叶草能制造富含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经食物链进入绵羊体内,进而能提高产毛量。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也包括在生态和环境两个方面。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

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进一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可能,包括获得转基因细菌和真菌,以进一步增强它们制造养分和释放土壤养分的能力。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二、利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奖品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后者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的,并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第2篇

关键词:节水农业;节水灌溉;水利用率;节水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03-1

1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状况

我国节水农业在近几年里有很大的发展,节水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减轻我国水资源不足的负担。水资源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节水农业的利用和普及在速度和规模上显得相对缓慢。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缺少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制度和专门针对发展节水农业的农业保障体系,这是制约节水农业发展的制度性阻碍。我国的节水农业发展,必须站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从而意识到节水农业在我国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 中国节水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

2.1 有节水意识,可构思不明确。

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发展节水农业型,并且明确下发了重要文件。实验研究,工程建设等各方面都投入相当多的资金,鼓励各个企业各个地区能真正持节水农业的观念并且能采取有效措施。近年来,出现对节水的观念盲目、缺乏有效的整体技术设计、沿用其他国内外有效方法就生搬硬套、不着重国情、区情、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等。

2.2 理论效果与实践生产有所差距

我国在灌溉理论研究中具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基础,在某些方面有居世界前列的,比如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的传输理论都有较好的成果,相对技术就有所差距,生产应用需要提高。我们从节水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中,对多重技术不够平衡,加强了对节水灌溉的意识忽视农业技术的协调发展,归其原因,没有把单项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3 管理层面不够先进,没有限定用水量的范围

管理水平与技术实施是相辅相成,它的高低决定了技术问题,同样它与技术规范、标准有不可分割的因素。纵观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对农艺技术和管理标准完全没有特定的定义。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认识管理层面中的科学问题,而且需要去采集搜寻各种信息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不同标准不同地区都直接导致节水建设的成果。

3 我国节水农业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将节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推动节水农业的健康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用水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摆在战略位置,国家应给予一定扶持,不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但需建立符合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配套的政策体系。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最主要的部分,农业用水中农田灌溉又占最主要部分,我国的农业需要保证16亿人口的粮食需要,而且,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收益比较低,但其意义又相当重大,所以,要真正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必须从农业节水开始。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农业节水的持续发展,国家需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量的支持。在农业节水技术的选取时,需要严格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特殊性,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节水技术和节水系统,保证农业节水技术综合、可持续的发展,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目标。

3.2 加强科技节水工作,规划全国节水科技发展的道路,并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对其进行重点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也只有应用到生产实际之中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与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前提下,尽快推动科技节水在更大范围内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直接与选题有关,国际上公认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是选题于市场,来源于对生产的实际需求。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科技节水作为综合型节水实施的主要引导和支撑,其在我国的节水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加强科技节水工作势必会对我国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个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

3.3 实施全面综合节水,多方面节水并重

在生产、生活用水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据调查,在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上,我国只有0.4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有0.8左右,相差近一倍。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的用水量上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同时,水的重复利用率也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同时,城市生活用水损失率也非常高。由此可见,进行节水不仅仅是一两个产业能落实好的,必须综合全面进行节水,在生活、农业、工业等方面均需实施节水战略,如此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即实施全面综合节水战略,且多方节水并重,任何领域和任何工作均不应偏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节水的真正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普特,等.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 吴普特,等.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

[3] 黄占斌,山仑.论西北农业水环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0(2).

[4] 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中国水资源评价[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5] 刘昌明,何希吾,等.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6] 山仑,邓西平,康绍忠.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J].水利学报,2004(09).

[7] 陈传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8] 陈家琦.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1995(3):253-257.

[9]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第3篇

1.1农业总体状况及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评价

2010年宁南山区八县地区生产总值共计18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3%,26.7%,45.9%。农业在宁南山区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农业总产值63.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3%,但农业基础薄弱,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28hm2,且川地和梯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7%。尽管近几年来决策部门一直在强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但从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看,宁南山区的农业格局并未发生很大改变,粮食作物在农业中仍占据主要地位,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大,但优质粮食作物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低。如2009年稻谷与小麦等基本粮食作物产量为330260t,仅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2.6%(表1)。此外,粮食作物的产出水平也较低。宁南山区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621kg,其中人均小麦和稻谷产量仅为113kg,远低于宁夏全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作物经营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未来宁南山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提出新思路和突破点。与传统农业相比,特色农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但目前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特色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还比较低,2010年仅约为37%,且经营规模的增长还存在波动(图1)。特色农业在宁南山区的发展同样受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巨大的土地人口压力的制约,且由于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缺乏足够的经验,使得特色农业经营门槛高、风险大,导致当前特色农业发展缓慢,迫切需要综合稳定的发展模式的指导。未来宁南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依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很强的紧迫性。

1.2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条件分析

宁南山区生态脆弱,但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作物资源,同宁夏其他地区相比,宁南山区发展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玉米(Zeamays)等特色粮食作物,以大棚蔬菜为特色的设施农业作物,间作经营特色苗木、花卉、药材等特色作物以及以滩羊、肉牛为特色的畜牧业优势显著。目前已经形成了“原州马铃薯”、“西吉西芹”、“彭阳辣椒”、“六盘山珍”、“盐池滩羊”等一批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宁南山区内部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拥有的农业资源也各具特色[7]。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非常适宜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作物的种植;六盘山土石山区降雨相对较多,优质苗木、花卉及黄芪(Leguminosae)、党参(RootofPiloseAsiabell)、甘草(Glycyrrhizae)等药物资源丰富;河谷川道生态经济区拥有良好的设施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条件;北部干旱区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宜枸杞(Lyciumchinense)、硒砂瓜、红枣(Ziziphuszizy-phus)等特色经济作物以及甘草等中草药的种植。

1.3特色农业的空间布局

当前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呈现出作物种类多样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趋势,特色农业在不同的县区各具特点。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可以粗略归纳为以下5种类型(附图18):一是特色粮食作物种植业,主要有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其中玉米、马铃薯在原州区中部和北部地区及西吉县东北部多采用农业示范基地的经营模式,种植面积大,易于发展规模经营;小杂粮主要分布于盐池县南部地区及彭阳县部分地区。二是特色设施农业,以西芹,西红柿,圆葱等蔬菜作物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同心县西部、海原县东部和原州区中部地区的清水河川道区,西吉县中部的葫芦河川道区以及盐池县西部等地;设施农业技术和管理要求高,因而多由大规模龙头企业带动。三是特色兼作经济作物种植业,包括苗木、花卉、药材等,主要分布于隆德县和泾源县等降水相对较多的山区,这些作物的经营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综合效益,但容易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四是其他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业,包括枸杞、硒砂瓜、圆枣、小茴香,苹果等区域特色经济作物,这类特色作物经营相对分散,如枸杞、硒砂瓜和圆枣主要分布在宁南山区北部的同心县和海原县,小茴香主要分布在海原县西安镇等地,苹果等果木林主要分布在彭阳县等地。这类作物的经营大多相对分散,但较低的劳动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使得个体经营的区位优势明显。五是特色畜牧业,包括北部盐池、同心等县的滩羊养殖和南部原州、泾源等区(县)的肉牛养殖。宁南山区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发展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品种优势,近年来更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2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2.1发展特色农业的三个基本目标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必须与发展地区的资源禀赋与自身特色相适应[8]。由于宁南山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发展特色农业需要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探讨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应当以实现以下三个基本目标为前提:一是农民增收目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根本目标,也是提高农民参与特色农业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只有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才能加快农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保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推进。二是生态恢复目标,宁南山区生态脆弱,对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必须放在发展宁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大背景下,以获得必要的生态效益,才能够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生活改善目标,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发展农业的最终目的,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应当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特色农业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不同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实现的主要效益目标也不同。在对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中,需要在综合三个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最优发展模式,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9]。

2.2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特色农业与基础农业之间的关系。目前宁南山区农业经营依然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证,越是贫困的地区,对基本粮食作物经营的依赖性就越强,而特色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出路,基础农业与特色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使农民摆脱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束缚,同时要保证基本的粮食经营补贴,稳步推进商品粮建设,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实现特色农业的大跨越、大发展。其次,要与其他生态农业模式协同发展。由于宁南山区特殊的脆弱生态背景,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放在生态农业的大背景下,特色农业模式应当与休闲农业、景观农业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相结合,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利用六盘山品牌资源,将花卉精品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打造黄土丘陵人造梯田等大景观,将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与景观农业相结合;规模化的特色牧草种植业与草畜业协同发展,以实现产业一体化。最后,要以县域特色农业经济为基础。宁南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不同区县之间特色农业资源差异很大。特色农业资源在区域内部既存在趋同性,又存在竞争性。发展县域经济最容易发挥特色农业的区位优势[10-11]。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确立,需要以县域经济为立足点,同时还要考虑各区县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实现区域优势最大化。

2.3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现状及目标,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可按照生产要素和产业化进行分类。按生产要素分类的模式包括区位农业模式、示范农业模式和工程农业模式,产业化分类包括创新组织结构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企业带动模式,将两者相结合进而提出3种特色农业发展模式。2.3.1区位农业模式与创新组织结构模式相结合区位农业模式就是按照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区位条件,进行科学的生产分工和区域布局,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区域生产专业化,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带[12]。发展区位特色农业,需要打破传统的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因而要与创新的组织结构模式相结合。实践也证明,特色农业产业化成功与否,不在技术和价格方面,关键在于组织模式的选择[13]。创新的组织结构模式一方面是要结合区域特色逐步引导产生,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发掘农民自发的创新实践经验。同时,创新组织结构模式的“创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要紧密地依托区域的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绝不照搬其他地区即使成功的经验模式,这就需要与区位农业模式相结合。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一种农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而自主创造的典型经验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村为基本单位建立,农民是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实行统一经营,利润分配,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基本模式,在宁南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中也初具规模,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将在宁南山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特色农业的创新组织结构模式中,政府还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和组织推动实现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发展。2.3.2示范农业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示范农业模式是以实践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为主要目标,引进优质品种和高新农业技术,集中开发和推广示范而形成的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基地、种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发展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特色农业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高,要通过特色农业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大力发展高水平的示范农业,通过示范基地的成功实践,引导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的大面积推广。但示范农业成本高,效益慢,要实现特色示范农业的可持续,就需要将示范农业同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不同的示范农业推广政策。市场主导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和依托,通过市场辐射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特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主线,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特色农业的综合效益。市场主导模式要求在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的时候,改变传统农业思维,从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出发,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宁南山区已经建设了原州区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彭阳县长城塬食用菌基地、西吉县吉强西芹标准化生产基地、聂家沟生态小流域示范基地、海原县西安镇标准化生产基地、隆德县观庄乡姚套村百合花卉种植示范基地、盐池县甘草种植示范基地等多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在市场方面,通过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举办“六盘山冷凉蔬菜节”等品牌宣传及招商引资等手段,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已经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并扩大到了港、澳、台地区及马来西亚、韩国、沙特等国家。未来的特色农业发展,应当继续将示范农业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以保证产品与市场的有效衔接,促进特色农业的市场化发展。2.3.3工程农业模式与企业带动模式相结合工程农业模式是指以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为支撑,利用独特的生产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农业形式,如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精准农业等。企业带动模式是指具有一定资本的企业通过内联农户,外拓市场,同时参与技术研发和农业管理而形成的农业一体化发展形式。工程农业是现代规模化集约农业的重要表现,水资源缺乏是限制宁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工程农业模式可有效弥补宁南山区资源性缺水的不足,并且拥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工程农业模式成本很高,必然要求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因而需要同企业带动模式相结合。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以保证资本投入,能够确保工程农业模式的实行。另一方面,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必须依赖良好的农业设施基础,工程农业可以带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工程农业与企业带动相结合,才可以取得企业、农户、农村的多方共赢以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综合实现。目前,宁南山区在河谷川道区发展设施农业,沿黄灌区发展节水农业,水土流失区发展旱作集水农业,在六盘山土石山区发展以林木花卉药材为代表的精准农业,取得了初步的综合效益。同时,这些地区广泛采取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组织发展模式,龙头企业是这种模式的关键。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能力,基地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资源,农户通过农地流转可以提供土地与劳动力,三者的结合实现了经济要素向特色农业的强力集聚。未来,这种模式还将在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建设中发挥巨大潜力。

3结论

第4篇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16-1

1 杨舍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杨舍镇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苏州市级4家、张家港市级5家。全镇有经认定的休闲观光农业企业4家,休闲观光农业总面积2000亩,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1家。杨舍镇都市现代农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笔者认为仍存在六个方面问题有待提高: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不能简单的以GDP贡献来衡量农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贡献程度;资金投入有待提高。近年来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且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一规划有待提高。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应有统一规划的问题;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的农业科技还是偏向于传统科技的推广应用,适应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队伍层次有待提高。农技人员队伍严重老化,现有种养大户本地人员比例偏低,市场营销人才缺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抬高,劳动力面临结构性短缺,整体农业发展人才队伍层次亟待提高;开发水平有待提高。从产业内部看,部分存在规划起点低,分布零散,功能单一,文化内涵缺失、开发水平较低等问题;从发展环境上看,项目建设过程中缺少配套政策扶持,多部门管理协调力度不够;从企业发展水平上看,大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现代思维包装的经营管理经验,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不到位,产业链条尚未成型。

2 杨舍镇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政策建议

2.1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发展环境

按照党的十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要求,切实转变观念,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来培育。放眼长三角地区,充分挖掘区镇作为城关镇的区位优势。加强上下沟通,左右联动,在政策争取、项目落地、规范管理上加大力度,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2.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宽投入渠道

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对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有关的基地、道路、大棚设施等硬件建设,要继续给予必要的配套资金支持并逐步提高投入比重;加大“三资”投入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同时鼓励担保机构开展涉农担保业务。逐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2.3发挥协会作用,强化产业服务水平

成立相关都市现代农业行业协会,加强对外沟通交流。通过协会引领,加强对都市现代农业的三产开发,对农业景点规划编制统一规划,增强开发项目的特色,建立多样化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培训服务,促进现代农业从业人员从农业生产型向旅游服务型转变,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3 杨舍镇现代都市农业未来发展方向

3.1 优质稻米生态湿地产业带

未来,区镇将在四个百万亩永久性水稻保护面积范围内,规划建设万亩,以村办农场和家庭农场为龙头,建成南新、东莱、农义、李巷、章卿、善港等为主体的优质稻米产业带,同时也是都市二环圈外的人工生态湿地保护带。在生产上严格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监测用药等科学手段,100%实现农药统一配送和统防统治,推广应用物理、生物型防治措施,三年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使用30%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全镇粮食绿色生产,有效保障消费者米袋子质量安全。

3.2 菜篮子工程城郊保业带

充分发挥好城郊型特色农业的优势。硬件设施上,抓提档升级继续投入800万元,做强350亩优质蔬菜基地;物流配送上,做大总投入1100万的金麦穗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一小时快速配送圈,年配送1万吨,解决10万人的菜篮子配送问题。叶菜类自给率三年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55%,有效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安全;同时打造两个亮点,一个是位于农联村的蔬果主题公园,它将是一个集绿色生产、蔬果养生、观光教育于一体的近郊特色农业亮点。另一个亮点是位于大寨圩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投入一千多万元,全面采用梁丰奶牛场牛粪尿发酵产生的沼液有机肥进行灌溉,未来三年将发展成苏州生态循环农业的标杆。

3.3 晨丰公路沿线、一干河西侧的现代园艺产业带

第5篇

关键词: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15

Regional Typ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SHI Jia-lin, ZHANG Lei, JIA Feng-ling

(Rural Economy and Zoning Institute of Tianjin, 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vided leisure agriculture into different regional types 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in Tianjin rural areas,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prospect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Key words: Tianjin; leisure agriculture; regional types; development prospect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兴起到规范管理的过程。2008年,天津市农委和市旅游局共同成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并提出“百千万”建设工程,即用4年时间,建设200个特色旅游村(点),发展2 000个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实现30 000人就业[1]。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160个特色旅游村(点),形式上既有观光农业园区,又有生态农业庄园,还有农家乐、渔家乐,以及特色村等。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34家,直接从业人员2.45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67万人,占总人数的68%,带动农户3.41万户。年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年利润总额近4亿元,年利税超过3 000万元(根据2011年天津市农委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摸底调查的通知》所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表,收集全市各区县统计资料汇总数据)。蓟县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3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西青区水高庄园、津南区松江乡村俱乐部和塘沽诺恩渔业生态园被评为全国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静海县西双塘村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10个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之一。

1 天津休闲农业区域类型划分

天津10个有农业区县根据各自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类型以及现有休闲农业景区类型和分布情况,大致可分为4种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区域,分别为:环城休闲农业区、滨海休闲农业区、远郊休闲农业区和蓟县休闲农业区。

1.1 环城休闲农业区

包括东丽、西青、津南、北辰4区。该区在地理位置上紧紧围绕中心市区,交通路网发达,由最边缘地带到市中心的距离均不超过35 km,行车时间不超过1 h,对于吸引市区游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农业规模相对较小,第一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2%[2]。但农业产业类型多样,特色明显,已形成以花卉、观赏鱼、淡水鱼、果品、特色蔬菜以及农产品物流配送和农业休闲观光等为主导产业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

环城四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天嘉湖、东丽湖、鸭淀水库、永金水库等为主的生态水域资源,以小站练兵、崇文尚武、天穆清真、杨柳青年画、葛沽宝辇等为主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众多农业园区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38个,类型以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度假庄园和花卉交易市场为主,突出农业的科技展示、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依托花卉、观赏鱼、小站稻、特色蔬菜和优质果品的产品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展示、市民农事参与、休闲度假娱乐和乡村民俗文化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采摘体验、休闲垂钓、花卉观赏、科普教育、文化创意、市民农园和休闲庄园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2 滨海休闲农业区

包括滨海新区塘沽、汉沽、大港3个区域,其核心区是与天津市中心城区并列的城市发展核心。该区地处东部沿海,战略地位显要,交通路网发达,最远端距离天津市中心约75 km,行车时间不足2 h。该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已占天津市GDP的55.2%,引领天津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该区农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16%[2],但农业资源特色鲜明,特别是海域滩涂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区已形成以海水养殖、耐盐碱植物、葡萄、冬枣、蔬菜、食用菌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体系。

滨海新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海水养殖池塘、浅海滩涂、北大港水库、北塘水库等为主的生态水域资源,以妈祖文化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冬枣、葡萄、食用菌、蔬菜、海珍品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14个,类型以农业科技园区、休闲渔业园区、渔家乐型特色村为主,突出农业的科技展示、休闲观光和生态保护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将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特殊的海洋资源条件、特色鲜明的农产品条件以及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展示、生态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娱乐(渔家乐)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海上垂钓、渔家餐饮、采摘观光、创意展示、科技示范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3 远郊休闲农业区

包括静海、武清、宝坻、宁河两区两县。该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天津、北京与河北省的交界处,虽距天津市中心距离相对较远,但对北京和河北等地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该区目前已构建起完善的交通路网体系,距天津市中心最远约95 km,行车时间约2 h;最西部距北京市中心仅45 km,最东部距唐山市中心仅23 km,1 h车程即可抵达,对于吸引周边区域游客具有天然优势。该区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丰富多样,规模相对较大,第一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占9%~12%[2],是天津地区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和供应基地,已形成以水稻、林木、果品、蔬菜、食用菌、特色粮食作物、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体系。

该区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以七里海、大黄堡、团泊洼为主的生态湿地资源,以港北森林公园、静海林海、青龙湾固沙林、青南万亩生态林等为主的生态林地资源,以宁河天尊阁、《红旗谱》影视基地、宝坻玉佛宫、秦城遗址等为主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以津沽小站米、七里海河蟹、田水铺萝卜、金丝小枣、宝坻三辣、黄庄洼稻米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该区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39个,类型以特色旅游村、现代农业园区和温泉度假庄园为主,突出农业的产品供给、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进一步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和农村传统文化优势,依托湿地、林地、农田、地热等特殊资源,重点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乡村民俗文化和农家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模式,形成以农事参与、生态观光、文化传承、农情体验为主的休闲农业体系。

1.4 蓟县休闲农业区

蓟县地处天津市最北部,是天津唯一的有山地的区县,南距天津市区110 km,西距北京65 km,东距唐山80 km,津蓟、蓟平高速以及即将启动的京秦、塘承高速使蓟县融入了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蓟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地总面积的2/3为山区和库区,土壤肥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和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同时,蓟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翠屏湖度假、县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积极打造特色中等旅游城市,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蓟县已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3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其重要的休闲农业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六大旅游景区以及丰富的山野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目前已建成休闲农业项目128个,类型以农家乐为主,还包括民俗村、生态庄园和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农家乐、民俗村和生态农庄分布在北部山区和库区,现代农业园区多集中在南部平原地区,突出农业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休闲观光功能。

未来发展中,该区应以休闲农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努力提升水平和档次,以农家生活体验和生态旅游观光为主要发展模式,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公共设施,着力提升品质,推进“一家一户”式农家院旅游向全景式乡村旅游转变,形成“一村一品,一域一俗”的发展格局,开发主题农庄、乡村俱乐部、乡村营地、企业会所等休闲产品,撬动高端客源市场。

2 天津休闲农业发展机遇与前景展望

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逐步转变,休闲农业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3]。主要有: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等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为休闲农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实施“三区”联动协调发展等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定位为休闲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休闲农业已成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天津休闲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层次和水平,“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发展将力求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2.1 由资源低效利用向资源整合和要素聚集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通常以对资源的消耗和低效利用为特征,由农户自发形成的以特色农产品、农家餐饮、农家住宿等为主要形式,对特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经营理念缺乏[4]。“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应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和初级利用,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基地等途径,将多种农业资源高度集中、统一规划、深度开发,通过挖掘农产品和资源与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体验参与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内在关联,提升原有资源的附加值,从而在资源整合、要素聚集、价值提升等方面实现突破。

2.2 由初级休闲产品结构向发展创意产品体系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常常存在初级休闲产品所占比重较高、产品开发同质化严重、产品布局单体化明显、产品标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休闲活动主要局限在“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等几个方面。“十二五”期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度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休闲农业的产品结构也必须进行调整与升级,深度挖掘景区所属地区的文化内涵,将创意的内容加入到休闲农业产品开发中,培育参与性、休闲性、体验性和学习性强的休闲项目,并通过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休闲农业产品体系[5]。

2.3 由分散化小规模经营向产业化、组织化经营转变

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多以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经营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类型单一,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都较低,影响了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6]。“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的发展将更多的依靠产业化龙头组织,通过龙头组织的带动,将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系。在具体建设中,应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特点,探索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企业集团型、龙头景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休闲农业企业,鼓励农户成立休闲农业合作社,积极扩大经营规模,从而打造休闲农业产业集群。

2.4 由单一功能开发向产业功能体系建设转变

休闲农业景点或项目在发展初期往往集中于开发某一单一功能,如餐饮住宿型、果蔬采摘型、风景游览型等,休闲活动内容单一,与其他产业的横向联系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使游客失去新鲜感,从而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休闲农业也应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与地区二、三产业紧密结合,通过建设要素聚集和产业聚集的休闲农业园区和基地等形式,拓展休闲农业在特色产品供给、生态资源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康体养生医疗、度假接待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功能,从而形成完善的由一产延伸至三产的产业功能体系。

2.5 由面向天津市民向打造环渤海旅游目的地转变

天津休闲农业目前主要服务于天津市区居民和极少数北京、河北省地区市民,市场潜力还未被完全开发。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核心位置,与北京和河北省接壤,城市定位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随着其外向度的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也应发生改变。“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天津便捷的交通路网优势,以打造环渤海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将休闲农业融入天津旅游业整体发展中去,通过与北京、河北等地的错位发展,以独特的海洋资源和民俗文化吸引周边地区游客;以高端的服务和富有民族品味的产品吸引国际游客,从而打造天津外向型经济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旅游局,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wenku.baidu.com/view/3d80b6bc960590c69ec376.ab.html.

[2] 天津市统计局. 天津统计年鉴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 贾凤伶, 李瑾, 黄学群. 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5):93-97.

[4] 俞史正. 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J]. 青海农林科技, 2001(4):37-38.

第6篇

关键词:保定市;农业现状;转型升级

一、保定市农业转型升级的意义

保定市是农业大市而非强市。保定市农业有粮食、畜牧、蔬菜、林果四大产业,传统农业产量较大;保定市地理位置优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打开京津客源市场是当前促进保定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保定市的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格局,形成了唐县食用菌等一批规模大、品牌硬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但是因为多种原因,以上优势并未带来的足够的附加增值,农民收入始终不高,农业经济没有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发展保定市农业经济,助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转型升级需要深化。

二、保定市农业转型升级策略分析

(一)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

保定市农业供给侧的调整既要考虑产业发展所处的大环境、结合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又要跟随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1.主动调整,积极参与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大的国家战略,农业协同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保定市已不能简单定位为京津的“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而是需要在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下做出更加符合未来发展思路、符合实际需求的功能定位。保定市的农业发展要有大局思维,站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整体角度做设计,要充分利用京津冀三地的科技、人才、信息等全方位的资源,做好农业科技成果的放大实验与全面转化,让农业发展成果服务三地人民;要充分利用三地市场、资金资源,做好农业产品的深加工、产业化,农业的合理分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保定市农民收入;要做好合理的产品功能区域划分与推广,做好主粮生产区、经济作物产区的设计与生产模式改进,做好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与推广放大,做好休闲农业等其他新型农业形式的设计与尝试。

2.发展现代农业,提高自身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1)适当的工业化

现代的农业要以技术为核心,采取工业化的经营模式,但不同的农业类别适合不同的规模。对于主粮农业,传统的精耕细作曾经提高了产量,为我国的吃饭问题解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未来随着农业劳动力和其他各种成本的饿升高,传统农业将越来越难以为继,一定会逐步淘汰,而且主粮作物是最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类别,保定市应及早采取配套措施,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规模经营模式;特色农业及产业化近年来在保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主粮作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并且从收入水平来看能达到甚至超过城镇居民,在将来特色农业可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类别,保定市需要做好服务,把特色农业从小范围推广到具备条件的全市地区,服务好京津冀乃至全国的大市场;绿色农业则是当今国内外产品质量法的普遍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对于农产品质量卫生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保定市不能被动适应,要主动引领,走在绿色农业发展的前列;外向型农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出口、观光休闲农业等,保定市具备一些外向型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保定市要承接京津的部分农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功能,对于保定市外向型农业发展是个机会。

(2)综合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

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是现代农业的典型体现,保定市的农业现代化要站在京津冀农业协同的平台上,放眼全国、紧跟世界潮流,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的生产模式,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采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利用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种信息平台,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效益的提高。

(二)加大农业政策支持

1.财政、金融支持

长久以来农业体现出很大的公益性产业特征,相对于工业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偏低,造成农民收入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保定市现代农业发展也处在一个缺乏收入支持、发展动力不足的状态中,前期通过减免税收、政策补贴等财政手段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未从根本上推动农业发展与现代化。

今后保定市农业现代化仍然离不开财政支持,并且还要继续研究、推广农村产权流转、资金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手段,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产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整体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2.信息、服务支持

在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下,农民作为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主体,信息流通不畅,市场影响力微弱,经常被市场波动冲击自身经营收入。现代农业从商业模式上应该克服以上弊端,这就要求政府采用官方信息平台、引领区域农业合作等多种手段,为农户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还要求经营主体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专业素养,很难想象大量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去搞现代农业的前途会好,所以有必要政府引领多种农村的现代农业技术手段的培训,提高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执行水平。

(三)构建农民增收政策体系

只有真正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吸引回、留住高素质农民,建设现代农业才具有可行性,而增加农民收入要从多方面下手。

第7篇

1.1我国农业发展动力分析

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农业基本职能的驱动,给粮食及农产品的生产带来很大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品种光合潜能的利用空间大、土地利用的空间大、良种良法配套集成应用的领域广、农艺与农机结合效率提升的幅度高;②农业功能拓展的驱动,使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和多功能化拓展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效益提升快,农业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链条长、相互依赖度高。外部动力包括:①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实力增强和国民收入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力;②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和新兴、高效产业发展对产业竞争力、效益提高、收入增加的需求拉动。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最活跃的时期。

1.2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及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将成为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转型发展是指农业从一种产业形态发展到另一种产业形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主体由小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合作经营组织的转变,生产要素由土地、劳动力等向科技第一核心要素等投入的转变,生产工具由手工、人畜力为主向现代化机械应用为主的转变,农业布局分工由国内区域布局与分工向全球化布局与分工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市场形式由孤立、封闭的小农市场形式向开放化、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形式的转变,经营模式由立足国内自给自足经营向全球化布局经营的转变,经营主体由一家一户向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转变;农业管理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理念上由单一投入管理向全产业链、系统化集中管理转变,方式上由传统人工管理向自动、高效和智能的智慧化管理转变,目标上由注重提高产能向提高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转变。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将出现多种形态并存的状态。

升级发展是指从一种产业水平提升到另一种产业水平,主要体现在农业品种、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产品)的优化与升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品种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品种特性由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营养及专用化的升级,品种结构布局由多样性向专业化、随意性向标准化、小面积向规模化等方向的优化发展;技术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由单一技术向技术体系、技术系统方向的发展,由平面化生产体系向空间、立体式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发展,更加注重多元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和目标产品的生产技术系统应用;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由传统农产品向商品、专用功能产品的发展,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更加突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由过去高投入高产出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贸易上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拓展。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技术、产品和产业水平将大幅提升。

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孕育和形成,对农业科技发展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是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转基因方法和技术、基因克隆、生物反应器、干细胞、分子改良(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生物药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等)等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各种组学、生物反应器、合成生物(如人工叶片)、3D打印等技术,对生物产品创制等产生重大变革。二是农业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信息采集、作物数字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信息追溯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突破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涌现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产品,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量子信息、物联网、超高速泛在网等的发展,提升了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对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产生重大变革。三是智能化农业工程控制技术不断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施和工厂化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电脑全自动控制甚至装备农用机器人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植物工厂、太空农业,生产性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同时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网、防虫网、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加速发展,提升了农业的抗灾能力、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微生物工程技术、生物膜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磁力杀菌和电场杀菌技术等不断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五是生态农业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的加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特别是纳米技术、生物基材料等的发展,将对传统农业投入品、制造技术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农业第二入品创制产生重大变革。可以看出,基因鉴定与编辑技术、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生物药物创制技术、精准化施用与管控技术、远程诊断与信息化处理技术等展示了良好应用前景,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当前,全球性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它必将推动一个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动力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强有力地支撑和服务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保护性耕作、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需求十分强劲。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基础科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使农业科学向纵深、综合、交叉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水平。②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交叉,不断催生出一批新兴学科,同时成为新技术创新的“爆破点”,引爆产业技术革命,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强大动力。③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新制造(加工)技术、空间开发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为核心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必将引领新一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变革,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突破[9]。外部动力主要包括:①农业转型动力,要求发挥生物品种光合作用及其增产潜能,利用生物体营养物质及功能因子,满足人类与自然在包括食品、医药、化工、能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需求,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价值将实现突破性提升。②农业升级动力,要求借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生产技术的力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农产品生产将更加突出以高效化为标志的综合能力提升,带动农业产能的重大变革。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2.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和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科技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将成为未来10~2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主导技术是指代表今后一段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影响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技术。今后一段时期,杂种优势利用与重大品种改良、高效种养殖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农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等依然是支撑和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性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科学和技术层面进行一体化发展并取得突破,以实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服务。

先导技术是指代表未来发展的新生长点,能够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催化性等特点。今后一段时期,现代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农业纳米技术、空间农业技术、海洋农业技术、极端环境农业技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生物合成与3D打印技术等将成为农业新技术革命的代表性技术。这些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成为国家新兴产业的新生长点,催生出一个产业的全貌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升级与变革。当今世界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正在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10]。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发挥强势、培育优势、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力争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为此,应重点加强“三大先导技术”的创新突破:一是“农业生物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重点研究和开发各种“组学”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合成技术以及3D生物打印技术等,实现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的分子设计、组装与合成,大幅提高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营养、安全、高效性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二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开发利用精准农业技术、下一代农业通信网络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数字虚拟技术、农业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农机农艺智能化融合技术等,用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等装备农业,实现智慧型现代农业的变革和发展。三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重构技术”,重点发展光能生物高效合成与转化技术、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技术、生物工程过程处理技术、生物催化工程技术、生物制造技术、生物环保技术、生态建植与修复技术等,发挥生物体物质合成与贮存性能,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能,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命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尽管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长期制约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如品种单产低、耕地肥力差、农田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深度开发不足等,需要更加发挥科技的核心驱动力作用。同时,随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未来各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农业也处于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的最活跃时期,急需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生长点,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凝练,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3.1农业科技重大命题的定位

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是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的统一布局,需要努力攻克的长期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重大难题和需要培育的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新生长点的关键性重大选题。重大命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3.2新时期农业科技重大命题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生物进化、农业生物品种创制、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智慧农业和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建议当前要重点实施以下若干重大命题:

3.2.1“农业生物进化与系统还原”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业生物发育生殖与遗传进化分析、农业生物信息诠释与功能基因挖掘、农业生物免疫系统原理及其分子调控、动(植)物经络系统与还原调控等重大任务,阐明农业生物的本质特征。

3.2.2“农业生物品种的现代化创制”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动植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技术、重要畜禽及园艺植物“国产化”品种培育、C3植物的C4合成途径与高光效育种、特殊逆境生物品种改良与开发、动植物杂种优势聚合与利用、粮食作物固氮育种等重大任务,继续挖掘和利用生物性能。

3.2.3“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粮食作物高产优化生产系统、农艺农机智能化融合技术与装备开发、工厂化产肉理论和技术系统、农林生物质功能化利用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2.4“农产品质量与功能的提升增值”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产品安全要素全程监测与精确控制系统、鲜活农产品周年安全贮藏与智能分级技术系统、新型农业生物功能产品开发、农产品及食品工业化精深加工技术体系等重大任务,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经济价值。

3.2.5“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现代化重构”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后备耕地功能定位与综合利用、中低产田提质改造及受损农田修复、清洁流域环境与生态重构技术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还原体系、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减灾技术系统、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等重大任务,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3.2.6“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系统、基于导航系统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系统、农产品生产经营预警与优化决策巨系统等重大任务,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农产品生产的科学化决策水平。

3.2.7“新兴农业产业生长点培育”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垂直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新型纳米农用制品创制、农业干细胞、生物反应器与功能药物开发、极端环境农业生产技术系统、太空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海洋农业种养殖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为我国新兴农业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生长点。

3.3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机制构想

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科技、推广、教育、企业、生产人员的作用,建立研-学-推-企-产-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创新与应用的推进机制[11,12]。国家相关部门要将重大命题纳入国家及行业科技计划,设立相应的科技工程,如现代种业科技工程、智慧农业科技工程、农业生态系统重构工程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组织科研、推广、教育、企业、生产等部门及其相应学科创新团队、推广服务团队和生产管理团队等开展大联合协作攻关;要重点做好全国性宏观统筹与学科布局,组建各具特色的学科创新团队,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在重大命题中的牵头作用,由上、中、下游各学科团队组成重大命题主要任务的基本实施单元,通过目标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应创新工作机制,并从资金、人才、平台和政策等方面保障重大命题的组织实施。重大命题牵头单位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组织制定重大命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要着力构建重大命题的目标控制与评价系统、知识流动与资源共享系统、成果集成与分享系统,构建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机制和各模块集成的系统工作方法,在项目层面建立科研工作分析决策与指挥机构、学术咨询机构和命题分析诊断与评价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价值评价,加强项目成果的集成创新和成果的中试熟化与转化应用,推动成果集成应用和重大成果形成,最终实现项目预期的目标。

4展望

第8篇

关键词:农业会计制度完善资金控制

一、引言

农业会计核算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的发展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的对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整合,从而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处理。随着相关政府对我国农业会计的日趋重视,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是现阶段需要重视的环节之一。虽然相关政策和标准已经趋于明确,但是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相关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核算中存在漏洞,影响核算反应的结果。

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产业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业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同时也决定了农业会计制度能否完整的反应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经济活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会计制度无法适应当下农业发展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农业发展,从而导致产业内部的核算存在漏洞,而如果不及时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可能会存在更大的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也变得多样化,发展方向上也与以前有了较大的不同。当下的工业会计制度仍停留在过去的农业发展中,其核算的重点也没有及时进行变化,从而导致农业会计制度无法满足当下农业的发展,无法对经济业务进行及时有效的核算和反映。

(二)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

由于农业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业务,在发生经济核算环节之前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相应的联系,同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也更为复杂和多变。而当下用于农业核算的会计手段较为落后,这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会给会计核算带来困难。会计核算的方式决定了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决定了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核算方式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企业内部的控制,无法对农业内部环节进行控制。

(三)会计信息准确性有待加强

在对农业企业内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农业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有着多变性的特点,在进行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会计信息准确性也有待提高。由于农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企业内部的相关项目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所以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会计信息可能存在失真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向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变化,同时也需要结合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考虑,从而使会计处理方法更适用于当下的农业发展。

三、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策略分析

当下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不能很好的将农业企业内部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核算,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不利于当下农业的发展。应该结合当下的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整合,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带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一)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标准进行完善

由于农业其特点,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随着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变化有一定的变化,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核算。由于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和不可控性,可以结合有效的会计核算特殊的标准对会计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这样可以对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整合,从而根据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核算和处理,从而进一步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核算的方向,结合农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全面地分析,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管理。

(二)强化会计处理环节

在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下的农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会计处理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适当的增添一定的会计科目,明确账务处理的过程和环节,进一步提高账务处理的有效性。在强化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特点进行分类,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处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高素质会计核算团队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中也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高素质的会计核算团队不仅仅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完善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完善中,可以提出更多有效的会计处理办法,从而间接的完善农业会计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会计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控制,还可以提高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四)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建立

在进行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明确会计制度体系内部的法律责任的确认,从而强化会计内部的控制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通过对会计核算行为的约束来提高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强化会计内部法律制度的构建可以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业企业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效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明确法律责任可以对会计核算的行为进行控制,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提高会计核算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提高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效性,通过加强管理来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和明确,对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农业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和构建需要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方向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制度体系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日常的经营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控制,提高日常核算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会计制度体系的完善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从而全面提高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农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企业未来的发展。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规划,对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定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村级会计委托制度建设路径[J].农业经济,2015年9期

[2]唐立兵,刘志成,张平.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2期

[3]李玲英.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会计监督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5期

第9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351-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I Guang-kao CHEN Shu-hui

(College of Economic,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2)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introduced,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were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1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要素和市场支持,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1]。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流失,现代农业发展困难

由于城市经济基础好、设施完善、教育条件优越,吸引着农业劳动人口持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正逐步向留守老人“一元结构”转变。根据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60%的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家务农者分别仅占7.3%和3.8%[2]。农村有限劳动力资源的持续流失,青年劳动力弃农厌农,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2 城镇建设与农争地,耕地数量锐减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量大,在利益的驱动及土地财政的影响下,城镇化的发展往往违规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使耕地锐减。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镇用地的增加与优质农业用地的减少,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2.3 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资金,农业发展资金缺乏保障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由于现代农业投资成本高、见效慢、风险高等原因,使得农业投入须谨慎,城镇建设占用大量农业发展资金。同时,在现行征地补偿机制下,农民所获得的土地征收补偿收益较低,土地出让金多被用于城镇建设,加剧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困难[3]。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被占用,使得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难以跟上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3 对策

3.1 加强引导,充实新型城镇化建设队伍

首先,政府应加强宏观就业指导,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基层,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其次,要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驾驭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最后,鼓励大学生、农民工和农民从农业中挖掘创业项目,把现代经营理念融入农业发展过程,实现农业的高效益、高产出、高水平[4]。

3.2 科学规划,健全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格局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区划城镇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界限,从而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并且鼓励城镇建设用地从荒山、荒地和贫瘠农业用地获取。同时,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财产确权颁证,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抵押、置换等交易制度,搭建城乡土地公共交易平台,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市场,为城镇化腾出建设用地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3.3 科学预算,建立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农业的发展,平稳增加农业投入,对农民实行种粮直补,并逐步提高补贴水平;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设施建设补贴力度等,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鼓励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琏,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时,应创造宽松的市场准入门槛,允许适度规模的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农业发展多元融资平台,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蓄水量”,增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

4 参考文献

[1] 曾超,钱晓颖.我国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12):68-72.

[2] 张晨.90后新生农民工仅3.8%愿回家务农[EB/OL].(2014-03-02)[2014-09-15].农视网,http://ntv. cn/a/20140302/20359.shtml.

第10篇

关键词: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一)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机遇

1.惠农政策支撑有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战略。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新召开的党的十更明确强调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央、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做好“三农”统筹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以工支农、以城带乡、 “城乡统筹”、“三农”协调,已成为未来豫东地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基点。

2.支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坚实。

目前,豫东地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18.6%,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2.6%,这标志着豫东地区的综合实力已进入工业化前中期发展阶段的新水平,具备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同时,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必将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镇、城市带动农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

3.农业发展路径清晰。

国内和国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新趋势是: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和享乐型消费转变,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的加工食品和休闲观光等需求将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商丘市委市政府顺应农业这一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和休闲观光型农业的加快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农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生态型农业的加快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企业化经营。这就为新型农业化道路的抉择提出新的要求。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1.传统农业文化与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的挑战。

由传统的现代化农业向新型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转变,需要以新型的后现代知识化农业文化为支撑,即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经济全球化为发展战略背景的鼎力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现代化,就需要卓有成效地加大农业新型文化的改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2.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

未来10—20年,豫东地区人增地减,耕地、水等资源紧缺矛盾仍将呈现上涨的趋势,诸多资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对农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这是豫东地区新型农业现代化抉择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思路和重点

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继续在区域优势特色上狠下功夫的同时,加快豫东地区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转变,将生态、特色、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坚持走“绿色环境、特色产业、国际精品、高效经济”的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资源利用率、生态稳定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和农村经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绿色环境

要充分发挥豫东地区得天独厚的平原广阔、一沃千里的自然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农的原则,结合传统和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要发挥农业对生态的修复功能、持续平衡提升功能,坚持走以生产型为主转向以生态型为主的农业发展路径,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益与质量。要适应市场变化,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切实体现农产品的绿色化、特色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兼容性。要充分利用豫东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明显优势,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建设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迎合国内外人们消费观念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味,创造豫东地区特有的农产品“绿色”品牌,将“绿色”特征贯穿延伸于农业生产的整个链条中。

(二)突出特色产业

科学制定生立足豫东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优势,以四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红薯)、五大经济作物(蔬菜、花生、棉花、油菜、水果)、两大养殖产业(畜牧、水产)、五乡(夏邑县:中国食用菌之乡;柘城县:中国三尖椒之乡;宁陵县:中国酥梨之乡;民权县:中国河蟹之乡;整个豫东地区:中国泡桐之乡)、三个一(一个主产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一个农产业集团:集公司、农户、基地于一体的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科迪集团;一个市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310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掘特色农产品优势。在巩固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地位的同时,加快优质粮食基地、特色林果业基地和绿色畜牧业基地建设。正视和解决豫东地区农业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依据各个区域的特色优势,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生态经营和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大豫东地区生态农产品的产出,培育和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体系和绿色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产品加工业和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基本建成集中连片的区域化优势产品产业带,形成一批优势产业群,加快生态农业种植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三)追求高效农业生态经济

要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大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生态、特色资源有机结合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和产业化、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将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增长上来,走一条高效双赢农业发展的道路,最终形成和实现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格局。

三、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

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制度、政策、知识、技术、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于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各个环节。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解决好这些突出的问题,对加快推进生态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制定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豫东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种植作物特色,研究制定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强与人们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用农作物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明确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粮食、蔬菜、水产养植等领域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原则、建设目标、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要加强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与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衔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 加大豫东地区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人才、技术、资金培养、供给力度发展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豫东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为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建设的物质、技术、资金、人才保障,以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优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的高层次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实现豫东地区生态型现代化农业特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11篇

1.1研究方法

1.1.1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根据可持续发展PRED系统的内涵和北京农业发展特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综合性和可获性原则,采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法构建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4个子系统,共23项具体评价指标(表1).由于各指标存在量纲差异,其性质有正、负2类,缺乏可比性,利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解决各指标因量纲不同而难以汇总的问题,并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

1.1.2都市农业发展系统评价模型构建

1.1.3都市农业发展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选取为衡量北京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发展的协调程度,构建协调度测度模型.目前已有的协调度评价模型主要包括比值模型、弹性模型、离差模型、贴近度模型、灰色关联模型,离差系数表示变量对其均值的相对离散程度,用系列的标准差与其均值的比值表示.本文采用离差系数基础上构建的多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

1.2数据获取

2005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京政农发[2005]66),首次对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因此本文选取2004—2011年为研究期间,数据来源于2004—2011年北京市区域统计年鉴、各区县统计年鉴、农村年鉴,以及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分区县汇总资料中的相关数据.

2结果与分析

根据都市农业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的评价结果见表2.2.1北京都市农业支撑子系统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1.1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是支撑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的根本保障人口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发展的单位资源人口承载水平和劳动力支撑水平.2004—2011年间,北京都市农业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数由0.0212升至0.1221.如图1所示,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标中,郊区人口密度多年持续增大,导致人均农业资源的占有量减小,单位农业资源的人口承载量增大,郊区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农业劳动力占郊区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是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兼业化的结果,当前这一指标助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提升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期间,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和万人科技人员数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支撑人口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的重要指标.

2.1.2宏观经济变化中农村旅游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成为经济子系统的薄弱环节经济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产业结构的先进性.2004—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评价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2007—2009年间波动幅度明显(图2).研究期间北京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长1.8倍,但受当前北京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驱动影响,第一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低于第二产业近3个百分点,不及第三产业增速的一半,因此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持续下滑,正向拉动了经济子系统评价指数.从2004—2011年整个期间看,都市农业经济子系统评价体系的正向指标基本保持增长趋势.但2007—2009年间,先是北京奥运会的连带效应,后有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加之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拉动,北京农村旅游收入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出现剧烈波动,成为影响经济子系统评价指数演化轨迹变动的重要因素.

2.1.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影响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的不稳定因素社会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社会支撑和政策保障的稳定性.2004—2011年,北京都市农业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增长下行分别出现在2005、2008、2011年,如图3所示.研究期间,北京都市农业社会子系统评价体系中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公路密度、农村固定资产完成额等指标都保持稳步增长,市场需求、资金支持、设施保障等方面对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比较稳定,是拉动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上扬的主要驱动力.受农业投入产出周期长的比较劣势制约,农业收益对农户增收的贡献率越来越低,而非农收益对增收的支撑缺乏稳定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频繁波动,导致社会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轨迹偏弱震荡.

2.1.4先进农业技术普及应用已成为强化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重要手段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评价结果体现了都市农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程度.2004—2011年,北京市都市农业资源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数由0.0339增长到0.2729,在4个子系统中增幅最大,如图4所示.作为正向评价指标,郊区人均耕地面积受城市规模扩张挤压持续缩小,而森林覆盖率、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以及清洁能源普及率提高,成为驱动子系统评价指数上升的重要因子.负向评价指标中,单位播种面积农药施用量2004—2006年快速减少,此后基本稳定;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年际波动显著,但呈减少趋势;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使万元GDP农业用水量持续减少.3个指标在子系统评价中均发挥了拉升作用.7个评价指标中,农药施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用水效率4个指标属于农业科技应用范畴,在资源环境本底难以重塑的前提下,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已成为强化资源环境子系统的重要手段。

2.2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变化与空间分异

2.2.1综合评价指数的变化轨迹集成各支撑子系统的评价结果,计算出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图5).研究期间综合指数变化呈稳步上升趋势,显现出北京市农业发展在支撑子系统全面强化的背景下取得长足进步.利用年度综合指数同比计算波动速率显示,2006、2007以及2009年是北京都市农业综合指数的高速上升期,其他4个年度是平稳上升期.

2.2.2综合评价指数变化的县域分异北京主城区8区2县是市域内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以优质、高效、集约、精致为特点的都市农业发展重点地区.2011年农林牧副渔产值占北京市域比重达到96.8%.对比8区2县农业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变化发现(图6),2004年,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是房山、昌平、大兴,末3位是顺义、平谷、密云;到2011年,大兴、顺义、通州3区的评价排名跃居前3,末3位集中在东北部山区.因此评价期间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异态势可以初步总结为平原地带优于山区地带、北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

2.3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系统协调度变化和发展模式转变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衡量北京都市农业支撑子系统的协调程度发现,2004—2011年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数均保持增长趋势,协调度逐步优化(表3).但由于4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增长轨迹和增速不同,支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导子系统已经衍变.如图7所示,2004—2007年间,经济子系统是支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导子系统,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北京都市农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口子系统逐步成为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并加上支农、惠农政策和投资力度加大,社会子系统和人口子系统成为重要辅助力量.2008年前后,北京都市农业发展体系的最大差异在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地位.截止到2007年,资源环境子系统是4个支撑子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2008年以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能量加快释放,支撑强度先后超过人口、社会以及经济子系统;到2011年,资源环境子系统已成为支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导系统.

3讨论

在北京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中,农产品需求加速增长,并趋于多样化,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市场需求.虽然从生产规模上看,北京农业并不占优,但其现代化程度和产业结构先进性是其他产区难以比拟的,因此,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化是北京农业的最大优势.在北京都市农业快速发展中,人口-社会子系统的支撑强化趋于停滞状态不容忽视.人口子系统的发展停滞主要源于农业劳动力流失,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停滞主要源于城乡收入差距,后者是诱发前者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看,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的减少势必引发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后继无人,是北京都市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由于与其他城市产业竞争中农业在土地和资金利用效率上的明显劣势,以及北京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一味追求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的“工业式”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遇到瓶颈,2008年前后综合评价指数的向上钝化就是较好验证.在此背景下,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依托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加之政策扶持和引导,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节约化和环境友好化使北京农业发展重焕生机,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由经济子系统主导向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双翼”驱动转变.发展模式转变是北京都市农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表现,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形势,符合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北京市的耕地面积和农业用水量减少1/3.随着未来人口膨胀和产业发展,水土资源短缺和污染加剧的趋势难以扭转,都市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将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依托机械化和化学化,追求高产出和高效率,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不可持续.因此无论是瞄准都市农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还是从北京城市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北京都市农业发展应该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基于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达到循环利用物质、提高能量固定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农药等有毒物质输入的目的,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的“生态型”都市农业体系[23].

4结论

第12篇

摘要:在现代生物与工程技术发展大潮中,农业机械在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目标方面的重要地位日渐显现,急需要多层面高效应用农业机械设备,革新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全面推动设施农业持续性发展,促使我国新时期农业更好地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以及高效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应用

设施农业属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将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向更高发展阶段的根本性保障。我国需要根据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多样化路径落实农业机械设备各层次应用工作,在发挥多样化优势作用过程中,实时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将新时期农业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1温室生产作业机械

在新形势下,温室生产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生产方式。在发展温室设施农业过程中,农作物产前合理化培育至关重要,作业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农作物温室生产影响因素,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温室培育要求等,科学构建温室育苗棚的同时安装好对应的工厂化农业机械设备,动态化调节育苗棚内温度、湿度等,确保培育的农作物幼苗健康而快速生长。农作物幼苗成功发育之后,需要合理应用耕整机械设备,包括配套的设施农业生产机械。以“新型燃煤热风机械设备”为例,作用到温室生产农业机械后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育苗棚内的温度,降低农作物温室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增加农作物产品与质量。在产业化模式作用下,农作物生产到市场销售全过程得以优化,高效育苗的同时对农作物产品进行合理化分类,对其进行不同层次保鲜、冷藏等保护。温室生产农业机械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将生产成本最小化,提高农业生产中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为不同类型农作物生产打开了新的局面,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2灌溉机械设备

在设施农业方面,灌溉机械设备类型并不单一,比如,喷灌、微灌、滴灌,在输水管道作用下,其喷头和动力机、水泵等有机联系,再借助过滤器等,便能实现对农作物的机械化灌溉,从源头上降低资源浪费程度的同时农作物种植区域湿度可以实时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多种农作物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滴灌施肥机械”为例,是将灌溉、施肥二者有机衔接。种植人员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明确需要施加的肥料,科学把控水与各类肥料比重,同时向种植的农作物供给所需的水分与养分,实时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种植人员可以利用滴灌机械,向农作物均匀喷洒适量的可溶性农药,包括土壤消毒剂、除草剂,防止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频繁发生,在节省水与肥料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据实践分析,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和传统农业生产相比,滴灌施肥机械设备应用中节水量达到40%~50%,节肥量超过30%。

3环保农业机械设备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农业经济二者深度融合,环保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利用利于实现设施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三效益协调统一,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设施农业发展中,我国要注重太阳能这类环保能源的利用,在对应的环保农业机械设备作用下,高效利用清洁、零污染的太阳能,确保温室内温度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可以对培育农作物的土壤进行消毒,尤其是连作农作物,避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菌与虫害大量产生,还能改善农作物种植土壤状况,降低农药就、化肥对其的污染程度。从长远角度来说,如何高效“收集、转换、存储”太阳能可再生资源是未来该类环保农业机械设备应用中研究的重大课题,便于太阳能更好地应用到设施农业发展中。同时,在设施农业方面,生物能也可以应用其中,在相关环保农业机械设备作用下,利用沼气对温室进行不同层次加热升温,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农作物土壤消毒,杀死农作物生长中的有害生物。此外,在农业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电能是其重要的常规动力,广泛应用到设施农业发展中,包括某些电子化技术。

4结语

在新形势下,科学探索农业机械设备有效应用思路以及途径,开展针对性工作,促使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得到规范化应用,控制作业成本的同时保证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提高设施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时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