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汉语言文学的起源

汉语言文学的起源

时间:2024-01-10 14:4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语言文学的起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汉语言文学的起源

第1篇

关键词:汉语言 产业化 国际化 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实现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做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国际间交流的友好桥梁。而语言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媒介,其对于国际双方的交流来说意义重大。中国作为语言文字的重要起源国家,语言文化历经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而随着新时期的发展,汉语言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大力的开展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扩大其影响的力度,逐渐的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大发展和大交流,进而实现其全面的发展。当然,要做好汉语言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让汉语言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还需要积极的进行探索,进而寻求出有效的方式呵呵途径。下面,笔者就将结合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新时期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和沟通也越来越频繁,这不仅仅体现在国际间的经济贸易上,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也是这样。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中国来说,汉语言的发展也经历了较为长期的发展和变迁,在新的时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在逐渐的扩大。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汉语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少国家的人民都在积极的学习汉语,开始接触古老的中国文化,感受魅力无穷的汉语言文学,在世界广泛的范围内实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这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也是汉语言文化走向世界、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迎接机遇,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大发展。

当然,汉语言文学要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发展需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结合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在这方面,汉语言文学就要更加的树立自身的特色,同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不断的实现突破和提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国际化的规划,有步骤有层次的实现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二、对于汉语言文学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和分析

1.树立起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不断的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对于这种文化自身的发展以及长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如果要实现好的发展就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发展的力度,针对这一问题,产业化地发展模式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要想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那么就要有效的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进而寻求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和发展规划。那么,从当前的汉语言文化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就需要依照汉语言文学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探讨。古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汉语言文学最为丰富的素材宝库, 他对于汉语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随着近代历史的发展和变革,近代的白话文开始兴起,汉语言文学也就开始了一场变革和发展,而现代青少年对于深入学习研究古汉语和国学的耐心正逐步丧失。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应该与汉语支撑并由汉语表达的中国的价值观理念结合在一起,而不应该是由汉语描绘出的其他文化的内容,在这方面需要加强注意。

2.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化。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就需要做好全面的规划和详细的分析。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要想实现其国际化的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汉语的国际化,让更大范围内接受汉语。这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让汉语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认可,这对于汉语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语言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代表。在这方面汉语言的发展就有了很好的一个发展平台。与此同时,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就要建立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的文化产业有很多重要的组成,但是在发展汉语言国际化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汉语言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进行国际化。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在各方面做好准备,尤其是在人力以及物力和财力上,在这几个方面做好支持。最后,汉语言文学要渗透到的是世界各国,不应该急功近利只盯住拥有文化话语权的欧美各国。要实现汉语言的国际化发展就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放眼全球的发展规划,进而建立起汉语言发展的体系。

3.走产业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对于汉语言的国际化发展来说必须紧密的和国际化的发展大环境联系起来,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任何淡化了或者是脱离了国际化来谈产业化都是片面的,缺乏客观性的。对于汉语言的发展来说国际化与产业化是互相支持和紧密相连的。所以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大发展和产业化路子就要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与此同时,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来说还需要加强其自身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的树立品牌意识。对于汉语言的产业化发展来说树立品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当然也是市场化发展的重要需求。同时,产业化和国际化应该是共同进行的,这一点美国的全球精英教育不可谓不是典范。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与振兴不仅仅只是一个独立的事件,而应该是与中华民族的崛当然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还需要和中国的发展历程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和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一道走向世界。而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与国际化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支持和后盾,这就需要国家在汉语言的发展上予以支持。我们相信只有多方联手进行准备,汉语言的发展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无论是字词句亦或是语法修辞,均具有深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内容的文学作品,其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也会有所区别,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特点后,才能对其语言的使用与意境分析了若指掌,进而深入地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中蕴藏的内涵。

(一)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性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学生沟通技巧,并对经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解读,能够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往往能够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语言应用技巧的练习,促进自身语言把握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特性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参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学生通常为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均对汉语言文学抱有极大兴趣。在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重点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对理科生并无硬性要求。由此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体,完全是可以确定的。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探析汉语言文学蕴藏的内涵其实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这是由于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文科基础,对字词句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推敲具有显著优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具备的交际性

作为人类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交流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思维、思想等均将发生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表达情感,将汉语言的魅力传承下去。如此一来,汉语言文学将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愿意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探索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共同促使汉语言文学日益渗透仅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去。

二、汉语言文学中所呈现出的意境

古诗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我国独有的重要文学,其相关课题研究引起了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古诗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好评,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它在韵律上能够朗朗上口,而是在写作手法上,有着千变万化的特点,能使读者营造出清晰、真实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作者所看到的情景,倾听作者听到的声音,感受作者在此情此景下的感受,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

(一)意境的起源与作用

在古代,诗人未能使整首歌更具特色,通常会借助各种语言来营造一种气氛,使读者能够浮想联翩,这种气氛便是意境。据了解,我国诗文主要通过一些诗句或词语来营造意境,作者当下想要表达何种情感,想要透过诗词传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多半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观察与探索,再运用恰当的字词句来加以描述,并通过自己的感悟,使诗歌的整体情感得以升华。语言运用越精妙,表达的情感便会越真切,读者也会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二)意境烘托中心思想

将意境带入诗歌中,不但能够提升整首诗的美感,还能从侧面烘托出作者想要透过这首诗表达的内心情感,使整首诗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以诗言志一说,因此我国许多著名作家均透过书写文章的方式,来刻画自己,表达自身的凌云壮志,如杜甫、礼拜一行人。他们往往用诗歌书法自己的内心情感,亦或思乡之愁。亦或怀才不遇,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豁达,开辟自己的仕途之路。一些作品通常会通过意境的描述,使内心情感更为深刻,进而烘托出文章中的中心思想。

(三)意境构建的常见问题

意境的构建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在构建意境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分别是“有境无意”和“有意无境”。有境无意指的是文章中虽然自带意境,且美感度高,但却华而无实,并没有表露出真情实感,文章过于空洞。有意无境则是指过于抒发自身情感,忽视了对情境的设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者本身经验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实践作支撑。

三、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学素养

语言的生命力需要通过合理的使用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良好的语言文学素养,是灵活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汉语言的应用成就了汉语言的使用意境。通常情况下,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沟通技巧,加强学生对相关作品的了解,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2]。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言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加强对汉语言文学应用技巧的掌握能力,进而促进自身语言运用水平的提升。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人类的沟通与交流离不开预言帝使用。此外,文学作品的鉴赏与分析,更是积累自身文化底蕴,提升修养的最佳途径。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要对汉语言的使用环境进行分析,还需对汉语言的使用意境进行深入了解。倘若无法掌握汉语言的使用方法与意境,便很难进行深度阅读,无法充分体会到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赋予作品的生命力[3]。另一方面,每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均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倘若只能凭借语言的分析,很难去领悟作品中蕴藏的深刻内涵,所以还要懂得去分析语言描绘出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投入地赏析作品,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

(三)有助于提升学文笔书写水平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往往能够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目标,不但涵盖对语言应用于意境的分析,其根本目的,还包括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文笔书写水平[4]。有鉴于此,我们务必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全面分析汉语言文学在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透过文字的描绘与意境的营造,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

四、提高汉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拓展阅读量

作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增加文章阅读量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重心思想。在阅读量得以拓展的同时,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也会更强,对汉语言的意境分析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阅读量的拓展,还能帮助学生积累鉴赏文学作品的经验,使学生逐渐形成结构清晰的阅读思维,能够在通读全文的情况下,迅速把握文章基调,善于发掘文学作品中,各类语言与意境的深层含义,最终能够对汉语言进行熟练的应用与分析。

(二)鼓励学生背诵经典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一门语言的掌握。离不开词汇量、语句语法的积累。背诵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势必会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诸多经典名著得以流芳百世,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背诵,加深对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影响,通过深刻记忆,便能在自己文笔书写过程中引经据典,加深文章深度,提升文章层次,使笔下的文章更具生命力[8]。

第3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真善美 涵养提高

一、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文字的起源,从远古的壁画、岩画发展到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是汉语言文字的诞生过程。古人发明了文字以后的最初时期,文字的最初功能是表达、传播人类智力发展后所产生的思想,这种思想远远超乎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所能表达的思想。不仅以数字替代记事的结绳,还把各种亲历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述下来,可以使读者再现记述者的所见所闻。这个时期,文字的功能主要是记录、传播思想的工具,它开拓了人类思想交流的广阔天地。文学是通过文字,把人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述、升华、再创造的过程。它极大的开发了人类的思想空间,为启迪人类智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其实就是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虽然有形式的差别,但是主题和本质上还是一致的。文学所追求的,我们中国的文学自然也会去追求。汉语言文学比其它文学类别发展的早,发展的也更全面以及漫长。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其特有的形式以及风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其所追求,无外乎三者:真、善、美。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让小学生从小就明白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今天,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接受习惯,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帮助学生从传统的机械化的“读、写、记”的方式中走出来,教会学生如何成为是学习的主人,自主选择怎样学习、用什么方法去学习等,成为创新教学的关键。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学生大胆发言的勇气,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敢想敢说、敢想敢问、并积极活跃思维,且踊跃发表个人看法。以此达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

只有帮助学生明白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才会主动去进行课前预习,阅读报刊,增长和积累知识,并积极发问,拓宽眼界,并养成在碰到美妙的语句时记录与记忆的好习惯。

(二)最大限度发挥课本的作用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是为教文本而教文本。而是在于教学过程中,能以文本为出发点,把文本当做学生学习的载体。要进行创新教学,就得最大限度发挥课本的载体作用,要以文本为线索,采用发散教学,全面补充知识,向四周发散、扩充,这样才能让文本摆脱传统教学中的“静态”样式,变得有“生命”,生机勃勃。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以师为尊,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思维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超越教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教师引领和点拨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学生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要能超越课堂,改变传统的把教室作为唯一学习场所的状况。要把心理的、物理的、虚拟的世界作为学习的资源,把这些溶入课堂,从而将学习的课堂变成广阔的世界,让教学真正以人为本。

(三)努力做好学生潜能开发

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特点是,一师多生。面对几十个互有差异的学生,如何将潜能的开发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大难题。如何更进一步地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处理问题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民主作风。这就意味着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凸显出来,并将之视为一种良好的学习资源,在集体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必然成为创新教学的一大亮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设计问题。作为引导,可以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阅读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教别的同学。这也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小学语文探究学习所需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显然更能让学生自由地把学习的内容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各取所需,各尽其能,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因此而扬长避短。这就很好地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了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潜能的目的。

(四)借助书法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更要立足于实践创新。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多局限于语文教学本身谈创新,往往忽略了书法学习之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的巨大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更要利用其强烈的表现欲,将学生推向展示的舞台,使其能在尽情展示自己风采的同时也驰骋其创新思维。同时,语文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书法的学习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只要我们想把字写好,这个动机一出现,创新意识便已经调动。一个字能写出多少种样子来,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创新无限。由学习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比刻意地寻求其他方式更为切合实际,更为有效果。国家倡导在学生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许多人只注意到其他形式,而忽略了书法学习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潜能与作用。

三、结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要站在一个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优点,又要结合当代学生的接受习惯和思维方式,有所创新的高度去看待语文教学,全方位地感悟教学,各角度感悟学生,以学生文本,善于去发现其内心之于知识的真正渴求所在,才能达到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达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语言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代表 ,是中国长达5000年的人类文明的 结晶,也是中国人修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对国人的修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的修养[J].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

[2]侯正林. 汉语言文学教学探讨[J].教与学,2009(6).

第4篇

学界一般认为“核心课程”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核心课程的本质更强调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的平衡与整合,而影响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确立的主要有新学科的发展、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社会需要和期待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谓专业核心课程,指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专业属性,鲜明体现该专业的学科特点,集中显示该专业存在价值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的品质,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获取知识的经验、认知知识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知识的能力、探索与运用知识的体会等。[2]基于以上的认识,在全面的专业调研基础之上,我们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载体,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按照“岗位—能力—课程”的思路,确立核心课程,制定出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力求通过本课程与本专业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学习,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汉文专业的文学知识体系,充分发挥文学所具有的熏陶情感、深化生命价值的教化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古代文学课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独立个性的塑造、精神成人的渠道、学术素质的培养、专业基本功的训练等重要功能。[3]

一、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作品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必须考虑知识、素质、审美、理论等层面的开拓,融传授知识、培养素质、训练能力、启迪智慧于一体。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相应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要避免因为近代人文学科分科细化而导致文学与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疏离与隔阂,在大的文化视野下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亦即学界所讨论的“大文学观”,有效利用古代文学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发掘古代文学课程的新内涵、新意义,重新解释古代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邦国情怀和人文价值,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包括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讲习,具有历史学科和文学学科的双重品格,这就要求古代文学的教学,必须具备史学的眼光和历史的维度,同时又须立足于文学本体,品评不同时代经典作品所包含的历史环境、社会生活、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所铸就的文化内涵,以此理解和把握各种文学史现象的特殊性。如唐宋文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审美能力,如李白飘逸的诗风和笑傲王侯的气节,既有蜀人的地方特性,更是盛唐风采的影响。[4]

二、课堂教学精讲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新调整的高师汉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课时有所减少,较为注重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相应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精讲,需要教师在讲习中对主要知识节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好文学史和文学作品讲习的关系。“文学史”偏重高屋建瓴、宏观把握,理论性强,训练学生的史学思维和学术理性;“作品选”偏重具体作品的感知、赏析和理解,精细入微,延伸学生的审美思考,并且选文典型化,鉴赏专题化,方法示范化。本科教学中教师的精讲要体现出学理饱满度与活力,教学内容需要精炼、逻辑严谨、重点突出,是对真知、真理、教学规律贴近的表现。如赏析姜夔《扬州慢》一词的“黍离之悲”主旨,可以追溯源流,论及《诗经•王风•黍离》周大夫“闵宗周”之悲,箕子朝周过故殷虚之伤,向秀《思旧赋》“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的春秋笔法。在有限的《中国古代文学》课时中,既要厘清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线索,又要对重要作家作品进行深度的解读,还要考虑学生今后从事的行业发展。专业核心课程是根据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终极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岗位能力,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职业能力,开发学生的技术思维。[5]所以老师的讲习,既需要老师凭借其一定的学术积累,对重点文学问题展开专题性的精讲,力求讲深讲透,为学生的学习起示范作用,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大一定程度的实践教学。通过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文献查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体验感悟和分析能力。

三、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拓展式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师生互动,资源整合,强化知识信息的密度,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的优势。[6]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分为三个层级,由小到大,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系级《中国古代文学》分段网络课程,校级《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视频课程,远程衔接北京大学等《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在多元文化视野中利用可取的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个个立体化的文本空间,从而构成一个使实用、互动而有实效的网络教学平台,由是展开拓展式教学。首先是海量资源的供给。为了构建完整的古代文学知识体系,我们在网络教学中为学生集中提高课后相关的学习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些资料包括主讲教师的课件教案、古文原典电子书、古文研究专著与论文电子书、名家教学视频、古代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等。其次展开网络教学互动。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师生互动,提问、质疑、辨驳、答疑,相互了解,特别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微调,教师依据自身的学术积淀、学识学养,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并且引领学生对本学科学术发展前沿和信动态及时了解。

四、专业核心课改与专业建设相结合

正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课程组有机的将教改与专业建设相联系,成功申报立项并建设市级精品资源公开课程《中国隐逸文化》,成功申报立项市级高等教育研究会教改课题《校地合作视野下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对专业建设展开研讨,提升专业品质。《中国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专题研究和补充,属于个案研究。在辨析道家和儒家隐逸思想的实质和表现,然后对《诗经》中四篇隐逸作品和先秦隐士中的渔父形象进行分析,对汉代贾谊和司马迁《史记》中的隐逸思想和隐逸文学进行阐释,本课程的讲授力求专题性和普适、知识性和学术性相结合。《校地合作视野下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教改课题,对汉文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宏观综合探讨。在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力求系统设计和科学统筹,整合资源,避免将实践教学视为一个教学环节或一种功能,研究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体系运转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使体系运行产生最大绩效。而对实践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探讨,如建设“未来语文名师工作室”,与学校“卓越教师实验工程”和校地合作平台“某某区语文教育联盟”相联系,从师范技能训练、语文教育与研究、语文教育实践等方面,对汉文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杨钊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第5篇

内容摘要:“语言学概论”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其它语言科目相比,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很多语言学的概念、原理、规律。笔者综述近十五年来语言学概论的教学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教学研究 反思

一.与现代汉语课程关系的探讨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性质已得到广泛认同,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也有明显不同的目标。教育部在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里明确说明:现代汉语课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语言学概论课程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语言观阐明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起源及发展等基本理论,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也存在密切联系。具体教学活动中,两门课都追求自身内容的完整性,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一些学者就此问题进行过探讨,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彭泽润、陈长旭、吴葵(2007)提出“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这两门课程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认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有: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协调改革、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统一术语、适应现代生活、语料互补等。梁驰华(2008)就高等师范院校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语言学概论教学应当突出课程的普通语言学性质,提升课程的语言学习指导作用,联系现实的语言生活,课程的语言教学指导作用和正确处理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的关系。蔡旭(2011)提出现代汉语课程与语言学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多重复,应当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教学的衔接问题进行探索,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三方面提出改进的策略。甘智林(2008)、聂志平(2010)、张先亮(2010)也探讨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用普通语言学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对于两门课程相重复的内容,要根据课程不同的性质与教学目标,有选择、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地安排授课内容,对重复的内容有所取舍,有所详略地加以讲授。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彭泽润(1998)提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国家语言建设中的政策,介绍和强调理论问题,更好地使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家语言政策,介绍与强调其理论问题:运用系统理论,帮助人们分析语言使用中的得失;运用符号编码的原理,帮助人们理解不同文字的优点;从共同语与非共同语的关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的问题;运用抽象与具体、相对与绝对的哲学原理,解释汉语拼音方案等的设计原理等。徐越(2000)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就“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如何把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汉藏语系的语言特别是汉语的实际相结合,如何吸收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及如何安排和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等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李二占(2009)认为老师授课,不但要具有常规教学法的基本功,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知识,采取不同的灵活具体的教学方法,即“非常规教学法”:推导法、直感法、量化法、穷尽法、背景法、批评法等。谢奇勇(2010)就教学内容中的“语言学理论”与“语言理论经”、“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普通语言学”与“语用学”、“国外语言学理论”与“中国语言学理论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聂志平(2010)认为语言学概论的教法还应该是讲授式,不是简单的就书衍说,而是融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教师教学,板书教学是课件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强调每次课推荐阅读书目的重要性。童湘屏(2011)提出“情景创设”在“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践与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及探索。根据实施情况,从课堂“情景创设”实践教学和课外“情景创设”实践教学两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做法及实施效果。岑运强(1997)、李映忠(2008)、池昌海(2009)、赵宏(2004)就语言学概论教材进行了探讨,许云(1996)、纪秀生(1997)、李树新(2004)、郜峰(2006)、洪水英(2006)、罗耀华、柳春燕(2006)、郭新雨(2009)、刘云(2010)、赵贤德(2010)、徐红梅(2011)、叶川(2011)等也分别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三.基于课程建设的探讨

学者们就“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及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具体策略。曾毅平(2001)认为,教学内容调整要体现语言观的进步,要处理好与其他语言学课程特别是“现代汉语”课的关系;要注意补充汉语方言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材料。彭泽润、邱婧、方安琪(2010)必须加大语言学概论课程和教学队伍的建设力度。聂志平(2010)从“课程地位与培养目标”、“师资”、“教法和教学手段”、“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与衔接”、“教材与课程体系”五个方面探讨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纪秀生(1997)、杜道流(2004)、申小龙(2005)王健(2005)、杨宏(2008)、商艳霞(2009)、黄育红(2010)、刘淑霞(2010)、刘丽丽(2010)、张丽(2011)、靳开宇(2011)也就“语言学概论”课程建设的问题及策略展开了探讨。

四.双语教学方面的探讨

在高等学校提倡“双语教学”的背景下,“语言学概论”已被公认为是中文专业最适合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之一,一些学者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谢奇勇(2010)简述了双语教学的背景,认为语言学概论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必须慎重,语言学概论课程实施的“双语教学”与一般概念的“双语教学”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式上,认为在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实行的是“渗透式”的“双语教学”。尚来彬(2010)、刘冬冰(2010)、冯学民、姜云龙(2010)也撰文探讨此问题。

第6篇

[关键词]传教士;异国文化;中国文化;汉语国际推广

[中图分类号]G0;H1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4-0078-03

19世纪以来,西方传教士为了提高在中国的传教效率,努力摸索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传教策略,特别注重汉语的学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吸收西方传教士学习汉语及在传教策略上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

一、西方传教士传播宗教的文化策略

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是传教,改变中国人的观念,使其接受西方的宗教观念。从客观上讲,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他们来到异国他乡,尤其是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中国,这个与西方有着不同文明起源的古老民族,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巨大的文化差异和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使西方传教士的传教行为举步维艰。

在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还是兼及文化接受作为传教的切入点,这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西方宗教的闯入俨然是不速之客,两者的文化无论是外部语言形式还是内部思想根源都是迥然不同的,中国人在无法理解和认同的情况下无法产生学习动力,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更是传教士们无法改变的,文化认同成为唯一的途径。

为了让中国人认同他们的宗教文化,他们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思路,从而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需求,进一步敲开中国人民内心世界的入口,让博爱的基督精神抚慰中国人的内心,使其忠诚地信任耶稣并认同西方宗教文化,从而达到他们最终传教的目的。因此,近代西方传教士的传教策略是从文化角度入手的,而非语言。为赢得中国人文化心理的认同,他们在中国常年居住,深入接触当地官员与百姓,即使近代中国处于动乱时期,当地政府对外来者的态度不容乐观,他们依旧不改初衷,逐步融入百姓生活,学习中国语言文字,探索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思想,逐步取得中国人的信赖,使宗教教义潜移默化在人们心中。循序渐进的文化渗透构成了西方传教士独具特色的传教策略。

这对我国当下汉语国际推广事业有诸多启示:鲜有不了解亦不认同某国文化,却对这一国家语言极为精通者。文化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的,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一国深厚的文化作为基础,我们在选择学习某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选择接受一国的文化。语言习得需要考虑学习者因素,学习者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即“学习者个体对所学语言、说这种语言的人或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感觉和感情”[1]。

二、文化传播对语言习得的重要意义

(一)儒家学说与基督教文化的契合点

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政策起,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人思想的根基。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试图从儒家学说中找到与基督教教义的契合点。

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利用儒家文化作为依托,使中国人在陌生的文化中找到熟悉的身影。他们“从儒家学说中寻找有力的思想观念资源和支持的依据作为基督教进入中国读者内心的通道。小说中大量引用儒家经典,以儒释耶,而且常常采取简单而醒目的方式即将儒家论点直接与《圣经》教义并列,表明二者持论相同。”[2]9西方传教士从文化适应的角度选择了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传教策略,使不同文化根源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由于“督教始终是中国社会文化机体上的一个外来体,当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在不同层面相遇时,如果不能与中国本土的社会与文化相适应,传教之路就会严重受阻乃至被迫终止。”[3]因此,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过程中必须在中国本土文化之中找到依据。

近代西方传教士以儒家学说为依托传播基督教教义的传教策略对当代汉语国际推广的启示在于:在向异国输出中国文化时也要试图找到对方国家的主流文化。我国向以佛教为主流文化的印度传播儒家文化观念时,就要找到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思想观念上达成两国人民的认同后,方能减少来自于异国文化排斥情绪对于语言教学阻碍。异国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相同之处为切入点,以他国主流文化为依托穿越两国文化的相异之处,使中国文化深深植根于异国文化的土壤,以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另外,近代西方传教士“在翻译宗教术语时尽量从儒家典籍中寻找对应的词语。同时尽量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习俗及Y仪。”[2]9这启示我们在传播我国儒家文化时也要尽量尊重印度传统民族习俗及礼仪,在翻译《论语》这种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品时尽量从佛教典籍中寻找对应的词语,使印度人民感受到我国对于他们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削弱文化间的抵触情绪,进而有利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探索我国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共通之处,并且以尊重他国文化为前提,得到他国人民的认可,再进行语言的教授以及深入的文化输入。这样的传播过程才更符合异质文化交流的客观规律。

(二)传教士汉文小说

“传教士汉文小说,具体而言,就是西方来华传教士为了宣扬教义或改变中国人的观念,用汉语写作或翻译的小说。”[2]1

将《圣经》改编成通俗小说是传教士汉文小说的形式之一。传教士借助中国通俗小说的文学形式让《圣经》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使《圣经》神圣性与通俗性并存,扩大阅读人群的范围,让渴望了解《圣经》的中国百姓也可以畅通无阻地阅读。这一举措看似是在学习中国的文学形式,融入中国文化,实则是在打通传播宗教教义的重重文化阻碍,使中国百姓畅通无阻地走进基督教文化。

传教士汉文小说除了对宗教经典的翻译,还有用汉语创作的小说。1729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马若瑟创作了章回小说《儒交信》,由白话创作,以人物问答方式讲故事,在一问一答中阐述宗教观念,直观、清晰的方式将教义深化到阅读者心里,无论在语言、文学以及思想的传达上,都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中的教材或中文阅读材料编写可借鉴他的《儒交信》创作的经验,针对不同国家,中文教材的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这种侧重点取决于异国大众的文学阅读习惯。寻找他国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进行模仿,编纂出人们喜爱的中文教材或书刊,从而使中国文化的观念走进他国民众内心。

伦敦差会传教士米怜创作的章回体白话小说《张远两友相论》,此书在19世纪大量翻印,广为流传,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其作品的特点在于以小说的形式阐述基督教教义,使中国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以两个主人公对话的形式不断碰撞,使不同思想在同一个界面交锋,最终使基督教思想说服对方,引起了民众一定的反响。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应注重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在文化中必不可少,然而化解冲突是关键:正视冲突与矛盾的存在,运用中国文化的思维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说服,使其逐渐逼近中国思想的内核。

中国优秀的文化以各国主流的文学形式作为桥梁与世界各国建立一种文化的互通,“进一步展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并注意挖掘中国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意义世界”[4]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更具影响力。

三、西方传教士学习汉语的方法

1698年马若瑟来到清朝时期的中国,期间,马若瑟苦心钻研汉语言与文学。他“在汉学方面造诣极深,被后世学者公认为是西人汉语文学专家和《易》学专家。”[2]24作为一个西方人成为了汉语文字专家,其汉语学习方法必然有可取之处,我们可吸收其精华应用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之中。

(一)以句子为单位学汉语

马若瑟认为学习汉语不应该使用拉丁文语法解释中文,而中文当时自身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法体系,他提出了通过例句学汉语,例句选材于中国通俗文学,丰富了汉语学习材料。尤其以中国通俗文学中的经典句子作为例句学习,首先,句子相对于词更具有完整性,使学习者的记忆成串,不易忘记;其次,记忆例句使汉语语法不知不觉地内化到学习者的意识之中;最后,中国通俗文学的语言生动形象,使学习者从学习之始就接触到最为地道的中国语言。

(二)诵读经典学汉语

马若瑟本人博览“中国经籍,诵读十三经、二十一史、先儒传集、百家杂书”[2]24。其高深的中国文学素养与此密不可分。阅读中国的经典是对汉语“根”的挖掘,这一部分的学习无论在语言上还是思想上都比阅读通俗小说更为困难。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段艰难的学习,其成效也是其他相对容易的方法无法比拟的。背诵经典是学习语言中最艰苦同时也是最扎实的方式。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那些真正想深入学习汉语,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内涵的人,马若瑟这种学习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三)阅读小说学习汉语

19世纪以来,“以中国小说,戏曲作为语言学习的范本,逐渐成为西方编纂汉语读本的一种风尚。”[2]216将中国的小说,如《红楼梦》《警示预言》《范希周》的片段译成英汉对照本以供外国学习者阅读,外国学习者通过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整体把握汉语的语言特色及行文结构来提高汉语阅读水平。中国的故事对外国人而言是极富吸引力的,马若瑟曾“把中国的元曲《赵氏孤儿》译成了法文,这是欧洲人首次将中国戏剧译介到海外的译本。前后十几年间,就被译成了英文、德文、俄文、等多种版本。”[2]24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巨匠伏尔泰读了马若瑟的法译本后,以此为蓝本改编为《中国孤儿》。它被搬上舞台演出,轰动了整个巴黎。以戏剧为桥梁,汉语言文学得到了法国人乃至欧洲诸国的认可。由此可见,好的文学作品会得到世界的认可,利用外国人对中国故事的兴趣吸引他们学习汉语也是汉语国际推广的文化策略之一。

同时,还有西方人将中国小说精彩片段收录在汉语学习教材之中,如英国外交官威妥玛编纂的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中选取了中国小说《西厢记》的故事。这对当今的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例。外国汉语学习者将中国的小说作为汉语学习的素材,从西方人编写汉语教材的角度出发,中国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是他们所喜爱的,这既可以在中国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中使语言学习得到真正的应用,又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四)用汉文写作

晚清是小说盛行的时代,而其中的创作者不仅有中国文人,还有来华传教士。通过实地考察,传教士们发现中国读者对于休闲读物十分渴求,于是他们投其所好开始大量创作白话小说。他们创作的小说语言简明,妇孺皆懂,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百姓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传教士的汉语写作水平,使他们在不断地汉文写作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汉语水平的提高。在西方传教士之中,著名的汉语文字专家马若瑟就是提倡汉文写作者之一,他从最初学习汉文时就运用汉语著述,因而他的汉语学习始终伴随着写作练习,这使他能够将学到汉语知识不断地应用到语言的实践中去,汉语语言运用能力日益提高,最终创作出他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汉语札记》。

参考文献:

[1]赵杨.第二语言习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210.

[2]宋莉华.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女性主义;肉体;灵魂

壹 女性主义起源

作为人类的一半──母亲、妻子、女儿,女性不但是女性自身说不完的话题,也是男性说不完的话题。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女性问题就永远会成为一个讨论的焦点。从生物学上讲,女人具有下面两个主要特性:她对世界的把握不如男人广泛,她受物种的奴役更深。①文学评论家李子云也曾说:一是“呼吁真正爱情的出现,申诉不幸的婚姻带给妇女的痛苦,要求婚姻自由,其中包括正当的离婚权等等。”一是“如何保证男女两性在发展各自事业的平等权利和如何进一步实现男女两性在人格上的平等。”因此大致可以看作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女性对男权社会的要求。

贰 女性主义中的“灵”与“肉”

2.1萧红的“肉”

萧红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代言人,她始终坚持以女性的眼光来观察和审视世界与社会,她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她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东西,是真正自觉的独立的清醒的女性的声音,是与男性的主流的中心的话语有所不同或是有着尖锐冲突的。②伊丽莎白・詹威在《美国当代文学・妇女文学》中指出:由于女性文学来自被抹煞的人类“另一半”的生活经历,需要“用一种不同度数的镜片才能清楚地看到它们”。 萧红正是用她不同度数的镜片使我们看到了一系列遭受苦难的女性角色:服毒的王婆,惨死的小金枝,不能放弃自己孩子的芹,被女工头打死的“孙女”, 嘴张得怕人、像猿猴一样的王阿嫂……

萧红笔下的女性不得不忍受丈夫的打骂,比如:二里半大骂着妻子:“混蛋,谁吃你的焦饭。”她笑一下又把笑脸收了回去,她怕晓得时间长,会要挨骂。

在挥舞大棒以捕捉陷于绝境的野兽的时代,女人的柔弱身体的确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劣势:只要使用工具需要付出的体力稍微超出了她力所能及的程度,就足以让女人一筹莫展。③而在现代,萧红写道:“不管蚊虫把脸和手搔得怎样红肿,也不管孩子们在屋里喊妈妈吵断了喉咙。她只是穿啊穿啊,两只手像纺纱车一样,在旋转着穿。”④

更让人愤怒的则是非人的待遇:“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的腿像一双白色的竹竿平行着伸在前面。她的骨架在炕上正确的造成一个直角,这完全用线条组成的人形。”“当擦臀部下时,王婆觉得有小小白色的东西落到手上,会蠕行似的。借着火盆边的火光去细看,知道那是一些小蛆虫,她知道月英的臀下是腐了,小虫在那里活跃。”⑤

至于母性负担,则随着国家习俗的不同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重要性:如果女人被迫多次怀孕,如果她被迫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抚养孩子,那么这种负担就是摧残性的。“大肚皮的女人仿佛是在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男人。一点声音不许她哼叫,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她仇视着一切,窗台要被她踢翻。她愿意把自己的腿弄断,宛如进了蒸笼,全身将热力所撕裂一般呀!”⑥

这不光是角色的内心,更像是萧红的女性独白,她对于女性躯体上所受到的创伤的不甘和呐喊。

2.2张爱玲的“灵”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形成,从五四以来的女性作家奋笔疾书写内心感受解放自我,到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在女性文学方面颠覆使命。而张爱玲则可以说是这其中做的最独特的。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挣扎和彷徨。

17岁的她发表了《霸王别姬》,“虞姬微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便于他的决死一战,成就霸王的千古英雄的美名,虞姬用自杀来离别霸王。”她的作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女性意识。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失去幸福,失去爱情,她常人的在过重的桎梏中被扭曲,她成为了幸福与爱情的扑杀者。《十八春》里的曼璐为家中生计所迫沦为,年老色衰之后迫不得已嫁给了一个猥琐不堪的投机商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妹妹来挽救婚姻。《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在鬼气森森的姑妈家中变成了那座“坟”中一个用情、用色、用机巧的成熟“女人”,用没有爱情的婚姻来显示自己的成功。《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因为前夫亡故而被赶出家,甚至还被冷淡的母亲拒绝。于是她知道“这屋子里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多少恨》中的虞家茵放弃了自己的爱人,她预感到了她的命运就像千古女性一样,她们是美丽的,却又美丽成哀怨,追求完美和幸福,构成他们的天性,可失去这种完美和幸福,又是她们的宿命。《怨女》中的银娣活得十分孤独,暗恋的已经成亲,调情的已经分离,就是那个婚配的“哮喘病人”也已撒手离去。

张爱玲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人与人的感情上,写人性的扭曲与变态,且多以女人作为作品的主人公而探寻他们的心灵奥秘,期望通过这种人生安稳的描写,达到观照人生实质的目的。⑦与萧红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是追根究底表达内容是相同的。如果要说张爱玲的文学现代性从何凸显,不是她色彩运用,而是她女性主义的表达,是她写出了女性的精神世界。

叁结语

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和男权文化给女性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痛,但萧红和张爱玲并没直接向男权主义开火,而是以一种细腻又感伤的态度描写了一个个让人可怜的角色。女性写作在80年代势头初涌,90年代势如决堤,21世纪则势成泛滥。卫慧、棉棉、春树、张悦然等从70后到80后,现在90后也呼之欲出,一股身体写作的趋势愈演愈烈。看起来在还击主导社会的男权,本质上在迎合男权中某种不可告人的窥探需求。因此要想取得突破,还是要稳扎稳打从最原始的状态开始。从萧红和张爱玲处获得灵感,无论是“肉”还是“灵”,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站在狭隘的女性立场,而是在人的制高点上俯视两性关系中东方文化氛围中的种种诘难。

【参考文献】

[1][3]《第二性》.西蒙・波伏娃(法)

[2]《走进萧红世界》.单元.湖北人民出版社

[4]《王阿嫂之死》.萧红.哈尔滨出版社

[5][6]《生死场》.萧红.哈尔滨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文字学教学;教学实践

引言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开始注重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设备来进行文字学知识的传授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设备的声音传播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课程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

1.多媒体技术在文字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1缺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

缺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主要包括教师与高校领导层。由于文字学教学偏向深厚的语言文字能力,而要获取这种深厚的能力是需要依靠大量的阅读经验以及撰写文章来累积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其在潜意识中就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认为多媒体技术对于文字学的教学作用不大,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文字学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困难。对于高校领导来说,在文字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觉得没有必要,一直以来文字学教学都没有使用多媒体技术,觉得没有必要尝试。

1.2教师计算机操作基础问题

当前文字学的教师同时掌握文字学知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才十分缺乏,并且拥有科学技术的专业对文字学教学内容的了解又十分缺乏,因此文字学教学的配套教学多媒体软件数量很少。另外,文字学教学教师有一部分还尚未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步骤,要其使用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来适应,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才能给获得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从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文字学教学。

2.多媒体技术在文字学教学中的应用

2.1软件所具备的特征

2.1.1科学性与正确性

科学性与正确性是多媒体技术或计算机软件必须具备的基础特征。因为文字学教学的对象都是高校学术,而使用者是高校教师,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教师备课工具。因此多媒体技术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多媒体技术在内容方面存差错就会给文字学教学带来麻烦,不仅仅无法起到提升文字学教学质量的作用,还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2.1.2突出学科与对象

合适多媒体技术软件应该更加关注文字学教学内容本身,从文字学教学内容上来突出学科的特点,充分研究透彻学科的特征,根据教师教学习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来设计规划多媒体技术软件的操作界面与应用系统。例如可以根据文字的性质、起源等内容来进行分类,实现材料归纳与高实用性的目的。

2.1.3非机械式书本照搬

对于文字学教学来说其内容相对严格,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至文字学教学中药避免机械式的书本照搬,仅仅只是将书本中的内容移植到多媒体技术软件中。而是要对文字学教学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将长时间教学所累积下来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想融合,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将其实现。

2.2多媒体技术在文字学教学中的应用

2.2.1文字学特点

在科技时代文字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不单单是讯息传播的形式,同时还是文化的重要体现。文字的流动与传播可以说明文化的变动。并且文字还具有社会性、实用性、转换性等多种性质。其中,社会性与实用性的特点是最为明显与突出的。所以说对文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实质上是对社会发展历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由于文字学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等学科,历史资料十分丰富,多媒体技术十分适合应用于文字学教学。

2.2.2课件制作方式

2.2.2.1引导层

引导层主要包含课程介绍、任课教师、教学方案与课件导航这四个主要部分。引导层的主要存在意义就是当学生最初接触文字学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课件的引导层来获得对文字学的正确认识,并且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并且熟悉课件的使用方式。1)课程介绍。课程介绍主要内容是关于文字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课程设计目的等。由于文字学通常在高校入学一或二年级就开设,因此需要在课程介绍上给学生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指向。2)任课教师。主要对文字学的任课教师进修介绍,让学生更加教师,从而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便捷。同时,学生还可以熟悉教师的研究方向,以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积极参与学习。3)教学计划。主要是文字学教学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进度来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4)课件导航。主要就是文字学教学课件的使用指南。

2.2.2.2教学层

教学层是文字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的重要部分,其包括了文字学的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1)文字教程。将文字学的教学内容融入课件当中,将文字学的理论依据进行阐述,将文字的发展历程完整的展现出来,并且在展示过程中有适当的图片与链接来加以补充,可以强化学生对文字的理解。2)课件资料库。与文字学教学存在密切联系的材料、视频、图片众多,因此可以在课件资料库中将其分类而置,方便教师与学生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查找。3)习题。将文字学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习题全部包括在内,同时还设有趣味文字游戏,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4)研究趋势。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文字学的趋势与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能够通过本部分内容来掌握文字学研究的趋势。5)交流论坛。即为可以提供给学生自由交流、沟通,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与空间,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外还能够在浓烈的氛围下开展自主学习。在交流论坛中还设有当前文字学的疑难案例,吸引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研究。6)课外参考资料。主要就是提供与文字学教学、学习有密切联系的国内外网址与咨询,方便学生查找参考资料与扩大知识面。

2.3多媒体技术在文字学教学中应用注意事项

在多媒体技术广泛普及应用到教育行业的现代社会,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多媒体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文字学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秉持着文字学的基本理念,高科技教学技术或软件仅仅只是教学辅助的工具,教师不能混淆主次顺序,不能出现过度依赖科技手段而忽视教学活动中的专业性。

3.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各讯息与资料变得更加丰富,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使得文字学的研究领域变得更加广阔。将我国汉字融入世界文字的发展历程来分析,将汉字与其他文字相对比,研究文字存在的普遍规律与原理,总结汉字的特点以及其在世界文字历史中的地位是文字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文字通过各种手段传播至今,一直都处于发展、进化的过程中,持续为社会发展而服务。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工具之一,其在文字学教学的应用能够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能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晓军,贾芹.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06):1027-1030.

第9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诗学;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102 — 04

文学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承担着将文学从现象上升为本质,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批评、进行理论思考的任务,长期以来,文学理论课程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不少学者提出诸多对策:有从教材编写角度进行反思①;有从中文学科角度指出“当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概论’、‘通史’的教学,而不注重经典原著,特别是古代经典原著的阅读与教学”〔1〕;还有从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②;与此同时本质与反本质主义论争此起彼伏③,文学本质争论却未进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形成文学理论界论争如火如荼,课程探讨置身事外的“奇观”。笔者认为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探讨离不开对文学理论的反思,只有将相关争论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探讨中,方能厘清和解决问题。

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是文学理论课程的三个核心,是“三位一体”的,共同构成了文学理论课程的“阿基米德点”。学科定位直接决定、塑造着教材编著和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科定位是对自身特质的界定,只有确定了此才能展开教材编著,由此在教材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学科定位是先在的,决定了该学科的知识核心,教材是围绕此构建的知识谱系,教学活动则是该谱系的传承与自我增值,三者缺一不可。应该看到,文学理论课程的困境是普遍而非偶然的,只有从现状出发,反思旧“阿基米德点”,催生出新“阿基米德点”,方能脱文学理论之困。

一、旧的阿基米德点

1.窄化与散乱的学科定位:

文学理论又称文艺学,1949年后从苏联传入,是我们学习苏联的结果。就西方传统而言,无中国意义上的文艺学或文学理论,只有如亚里士多德《诗学》所研究的广义诗学,包括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诗、演讲术等即艺术,塔塔尔凯维奇指出:“在古代的希腊,‘艺术’一词适用于每一件运用技巧完成的作品,也就是依照常规与法规所产生的作品。”〔2〕P82此概念到18世纪“巴多列出五种美术——绘画、雕刻、音乐、诗歌与舞蹈——并且还加上了两种相关的艺术——建筑与雄辩。这个名单不久便获得了公认,不仅是美术之概念被建立了起来,而且它们的名单也就是美术的系统,也被建立了起来”〔2〕P23,后世对艺术的看法在此基础之上略有损益。相较而言,我国的文学理论在范围上较窄,它不研究音乐、绘画、雕刻、舞蹈等,只言“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3〕P1,文学也只是指经典文学作品。本世纪初国内有学者提出文学理论边界应该移动,却只将文学从狭义拓为广义,未从本质、种类上对研究范围有所变更。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使原本活泼、新鲜的审美现象沦为僵死的教条,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成了应有之义,有学者指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各类课程的细分和自我封闭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往往是搞中国文学的不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和动态、搞古代文学的不了解现当代文学发展动态、搞文学的不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动态,反之亦然”。〔4〕成因固然离不开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却也暴露出了文学理论课程定位的窄化,导致了自身知识的空疏。

学科定位窄化切断了相关学科的血脉联系,导致了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散乱,不少高校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我国现行高考体制下,学生不可能广泛阅读大量文学作品,更无相关文学积淀。在这种条件下,将文学理论这样要求有较深的文学积淀和理论思考的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真是天方夜谭!有老师认为将文学理论课程放在大学一年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由竟是:学会了理论,好读作品。仿佛后面的阅读都只为了印证先前的理论,所有作品都为理论而存在。这与学哲学记结论有何差别?学科定位的模糊使课程设置成了任人任意摆弄的“拼盘”,使学科间应有的逻辑勾连消失得无影无踪。

2.封闭的教材:

教材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传授给初学者该课程最一般性知识,使初学者能快捷地知晓、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前沿,是该学科的知识谱系,是该学科最简明、扼要的叙述。就国内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现状而言,封闭性是其共同特征,主要突现为:

(1)绝对的真理观:文学理论教材有着较强封闭性,陶东风先生曾言“当大学文艺教学中一元、绝对的真理观与认识论得到了体制化的支持以后,就更加‘如虎添翼’,成为压抑性、排他性的知识与话语霸权……本质主义的文艺学知识以及僵化的教学——评估——考试体制导致了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人员思维方式的僵化。”〔5〕P18不少教材编著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本身提供的是一些最根本“真理”,殊不知其所持传统之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真理观早已被扬弃,正如刘象愚等先生所言:“所谓真实,其实只是人们对真实的看法,有什么样的‘真实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真实,所谓惟一的客观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人们不能将自己的真实观当作唯一的真实,而将所有与自己的真实观不吻合的文学全部当作‘虚假’而加以排斥或拒绝。”〔6〕P6

“真实”如此,真理更如此,当我们不断沉迷于理论时,忘却理论本身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达到本质的“脚手架”,诚如汪丁丁所言“黑格尔在《逻辑学》导言里指出:科学由以出发的那套公理体系,是科学无法证明的,故只好求助于人心的共识,即‘常识’。可是,常识无法提供‘真理’。后者是确定性的,前者则可对可错。于是,科学因前提的不科学而成为不科学。对此,黑格尔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构一个从问题的核心出发加以循环论证的体系。如同一群盲人,既然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确定地指出大象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不采取盲人之间广泛对话的方式呢?围绕‘大象’这一问题的核心,通过‘对话’—— 与‘辩证’分享同一个希腊词根——循环往复并且不断上升,从而可以趋近那个真实的‘象’。”〔7〕P54

人类知识如此,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我们在编著文学理论教程时,应将这种诚实传授给学生,它是我们文学理论不断自我更新的根源,认真考察国内文学理论教材时我们却发现,众多文学理论教材仍沉溺于提供绝对真理,忘记了真理只是我们对“真理”的“意见”。

(2)封闭的知识结构:卡西尔曾指出“我们的确一方面看到近世自然科学不断从简单的元素或质点开始去追问事物的‘理由’或‘原因’,而却对只谈形式结构的理论表示高度怀疑。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在沉吟于系统性的形式结构的对比之余,却对其系统的起源问题讳莫如深。”〔8〕P20—21文学理论教材亦如此,当我们沉溺于各种体系理论的建构,表述各种相关理论知识时,忘却对来源进行探究。教科书中不乏文学发生、文学本质等章节,却缺乏对文学来源追根溯源式的探问,结果是我们的文学理论只会就事论事、随波逐流,向上不能达到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向下不能解释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只沦为僵死的教条。

封闭知识结构还表现在对知识等级性的遗忘上,必须明确一点,人类知识的产生本身具有等级性,体现为下一学科的合法性由上一级学科保证,即“不同学科的真理有高下之分,低级学科的真理缺乏充分的根据,它只能借助高级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身的真理。而最高学科的真理则一方面能确定其他学科的真理地位,另一方面又不需要任何其他学科的真理来确定自己的真理地位,换而言之,它或是自明的,或是可以自证为真的,或是根本无需证明。”〔9〕真理等级观历史上有不同建构核心,这种等级制度始终存在,虽在现代主义哲学中遭遇困境,作为历史性先在,人类知识曾经被这样规划,无论合理与否,必须将其作为先在结构加以接受,这是理解的前提。

文学理论学科也存在着这种真理等级观,从文学始呈现为:文学——文学理论——美学——哲学——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结构,可称之为知识之树。这种真实存在的学科层级在现代经历了尼采所言的“拉平”,它使各门学科之间原先的高下、隶属关系变为平行、独立。这必然斩断了其“源头活水”,从内在方面造成了文学理论的封闭性。上文从学科定位角度指出了这种封闭性,此处则从根源上予以深化。

3.僵化与流俗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是整个知识传授中最重要的环节。就现状而言,文学概论教学活动日益陷入僵化与流俗之中。它不仅仅包含教材编著的封闭性、知识僵化上,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对相关学科知识穷根溯源,只满足于照本宣科;不是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探究兴趣,而是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视域、学养的不足,使得教学活动中片面地、盲目地迷信教材,致使教材中的错误得不到有效批判,更谈不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偏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心灵的塑造;偏重于建构体系,忽略了对体系本身的质疑,结果是学生得到的是大而无当、充满了宏大叙述的“知识”,扼杀学生的灵性,无怪乎李泽厚先生指出现在文艺理论“摧残人才,很多有天分的人,被磨得没了”。〔10〕P44

文学理论教学如不以文学作品为根基,不致力于文本的细读,从中升华出文学理论,再用经典作品来检验、完善,只能产生大而无当的概论和僵死的教条。更可虑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可能终生从事文学理论的研究,他们对文学理论的认知,必以大学课堂上的印象为主,如果我们教授的是上述僵死的文学概论,必然导致其对文学理论的轻蔑。假以时日,这种轻蔑会导致文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萎缩,文学理论为了抵抗这种趋势,必然会将自身边界扩大,即“今天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泛艺术门类的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MTV、KTV、电视连续剧、网上游戏乃至时装、健美等。”〔11〕

笔者认为,这种扩容实质在于文学理论的自身危机,正如西蒙指出垃圾文化即大众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12〕P2通俗或大众文化本身只是变了形或被降解的精英文化或对文学经典的降格与戏仿。如果我们能够将文学经典研究通彻,大众文化的研究自可举一反三,毕竟文学经典中审美经验的沉淀和表达最为充分。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有必要重塑新阿基米德点——对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进行重新思考,以新“阿基米德点”代替旧“阿基米德点”。

二、新的阿基米德点

1.学科定位的广义诗学化

文学理论课程定位上,不要求在学科定位上做全面调整,而应有广义诗学眼光和背景,注重学科间的勾连,从更广的审美现象出发,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克服课程设计上各自为政、凌乱散化状态,从广义诗学角度整合相关课程。具而言之,文学概论课程应成为文学课程和文学批评课程的总结和集大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为根基,沟通中西文论,勾勒出文学的脉落史,培养对具体文本的细读能力,使之成为上述课程的逻辑汇合点,整合其他相关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自洽的知识体系。

2.溯源、开放性文学理论教材的编著:

文学理论教材封闭性主要肇始于:绝对真理观和封闭性知识结构。20世纪西方文论与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截然不同,如用地震震级表示则它属于“推倒了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实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废墟。它怀疑整个文明或文化,并疯狂地另起炉灶,这就是第三级地震。”〔6〕P25

20世纪西方文论属于颠覆一切的震级,与过去截然不同,我们编著教材应考虑这一根本性转变。考察国内相关文学理论编著后,会发现大多数教材观点仍停留在19世纪及以前,少数教材力图反映20世纪西方文论,却对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不屑一顾。目前,国内教材的编著,要么执旧即偏向于19世纪及以前的文学理论,要么趋新即沉迷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论,忘记了二者相互内在的逻辑勾连,呈现出断裂趋势。20世纪西方文论全面颠覆了19世纪及以前的文论传统,却仍以其为参照系,没有对19世纪及以前文论的研究,要全面、完全理解20世纪文论是困难的。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教材应该反映和兼容20世纪文论,详参笔者的《断裂与融合》一文,其结果必然打破绝对真理观在教材中的统治,使教材呈现溯源和开放态势。

打破知识封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基点:一是重新认识理论,教学中理论往往被神圣化,被视为真理。这不符合理论本身的特性,理论从其本质上而言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设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理论有潜在公设和应用范围,如果对其公设进行不同思考,必产生不同理论,可以说理论就是用来回答这门学科根本问题的,它将这些思考回答通过一条列的方式整理成系统,通过系统本身来保证其真值,一旦对其根本问题产生不同的回答,则原本建构的知识大厦有颠覆危险。

就人文学科而言,最根本的问题虽经过几百乃至上千年研究,仍处于暧昧不明中,比如哲学是什么,人是什么,文学是什么?皆是人类永恒的问题,不同的回答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知识核心,其通过一系列结构方式形成成体系的知识,有学者指出“文学研究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规范型、描述型和反思型三种。”〔13〕他是以研究方法为核心建构出不同知识类型,是对文学研究的再研究,本质上并未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这种趋势在国内文学理论界有不少认同者,有论者直言“暂且把‘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搁置一旁,存而不论,转而考察‘文学活动’,也即把‘文学活动’作为文学理论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把关于‘文学活动’的追问作为文学理论最根本的问题。”〔14〕

这样只能使原来活泼、开放的文学理论陷入封闭和僵化,将文学确定为一种活动,只是一种尝试,并非对文学是什么的最终回答,视为思维方式转变未尝不可,用此置换文学根本问题则不足取,遗憾的是我们常将这种尝试视为理论探索的最终答案,将其作为真理来传授,导致了对文学理论根本问题的遗忘,封闭了由“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带来的开放性思考,更可怕的是一旦确定某一核心,就会以其为中心,建构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后,理论就会进行不断地自我增值,将根本问题遗忘或遮蔽。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根本问题是“文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文学是人学,紧接着就会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笔者赞同马丁?路德金的看法“‘人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时代所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个社会的整体政治、社会和经济架构,在很大程度上亦决定于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15〕P41文学理论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不同的文学理论是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由此亦可标出19世纪及以前与20世纪文学理论的差异。19世纪及以前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能够通过现象把握本质,20世纪则宣告这种理想的覆灭,高扬了人非理性的一面。应看到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还是象征主义、荒诞主义、虚无主义等文论差异皆是有对文学是什么的不同回答,背后正是对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的重新界定。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文学理论著作的编著,有必要重新回到文学理论根本问题,从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为中心,对文学理论进行细致地梳理,才能使得文学理论教材从封闭走向开放,方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其二、明确理论限度:文学理论在以文学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为核心,梳理不同的理论和知识时,必须标出各种理论和知识的界限,知识的产生就其方法而言“主要是对一类对象中的大量个别事物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以此得出这类对象的一般性结论,从而形成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即达到规律性的认识。”〔16〕P122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大量个别事物的归纳,由于种种限制和归纳的有限性必然决定了所产生的理论不可能涵盖所有事物,波普就指出“在任何特定数量的证据下,所有理论,无论是科学的理论还是伪科学的理论,其数学概率都等于零。”〔17〕P4就有必要对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同时,由于人认识能力的局限和理论须接受实践检验,必然决定了任何理论都是未完成的,都是开放的。

因此,我们文学理论教材在编著时应从根本问题出发,对各种理论标识出理论范围和限度,尤其重要的是要注意经典文本的细读,因为缺少了文本的介入,我们的文学理论一方面失去了产生的源头,另一方面失去了完善自身的可能。

3.以心灵为对象的活性教学

文学理论是人文学科,是以人为对象的学科,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培养,由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勃兴,人文科学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人文科学对心灵的陶冶功能日益置换为单纯地传授知识,遗忘了文学经典著作具有的对人性的净化、陶冶。我们文学理论教学中经常出现了“空对空”的情况:脱离作品空谈理论,有了理论却不能在实践中将以运用。我们须高度重视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它们不仅仅是理论基础和实践对象,更在于“伟大作品给出了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美好德行等紧要问题的深刻思考与解答。”〔18〕P5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悟性的培养,想象力的丰富,更在于心灵的陶冶,在用理论解读文学经典,用文学经典检验、发展文学理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鲜活的理论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是心灵与心灵碰撞交流的地方,通过阅读文学经典,解析文学经典,古人今人之间时空距离消失了,有的只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基于对文学作品细读的基础之上,通过互相之间的对话而达成,正如海德格尔对logos的解释一样“是让看某种东西,让人看话语所谈及的东西,而这个看是对言谈者(中间人)来说的,也是对相互交谈的人们来说的。话语‘让人’〔从〕某某方面‘来看’,让人从语题所及的东西本身方面来看。只要是话语是真切的,那么,在话语中,话语之所谈就当取自话语之所涉;只有这样,话语这种传达才能借助所谈的东西把所涉的东西公开出来,从而使他人也能够通达所涉的东西。”〔19〕P38这种对话将有效地启蒙学生的心灵,同时也使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告别独白式的“一言堂”,也将有效地打破学科—教材—教学活动的局限导致的封闭性。。

笔者认为文学理论课程有学科定位—教材编著—教学活动构成的阿基米德点有必要从封闭、僵化中走出,重新厘定自身,使自身呈现出开放、活泼的特性,只有从旧的阿基米德点中走出,才能迎得新的阿基米德点,才能有效地走出文学理论课程自身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参 考 文 献〕

〔1〕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2〕〔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陆以宏.多重视域中文学理论教学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7).

〔5〕陶东风,王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汪丁丁.情境笔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译者序)〔M〕.关之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常健.真理的等级论与交互文本论〔J〕.文史哲.2003,(04).

〔10〕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1〕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J〕.河北学刊.2004,(04).

〔12〕〔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译序)〔M〕.关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3〕王元骧.对于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的思考〔J〕.文学评论,2012,(03).

〔14〕马大康.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转向——关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考.文艺争鸣.2009,(09).

〔15〕〔美〕马丁·路德·金,霍玉莲.我有一个梦想〔M〕.王婷,戴登云, 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6〕王路.逻辑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第10篇

为何一份造假名单可以席卷网络?这还要从我们终将逝去的“985”“211”说起。前段时间,教育部正式宣布,关于“985”“211”的政策文件均已废止。而此前,这6个简单的数字,在人们心目中早已和“名校身份证”“名企敲门砖”“名人聚集处”画上了等号。所以,当它们即将走出历史舞台,习惯了以此为依据来评定学校实力的人们,只剩下“拔剑四顾心茫然”。

随着“985”“211”的谢幕,“双一流”新格局开始了。那么,“双一流”之后,考生们又该以什么标准择校呢?

・七嘴八舌・

老师A:清华大学就算改名叫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再教育学院,它也还是国内的top。

学生B:别扯那些没用的,就说给不给装空调。

路人C:这就好比是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

单位D:我们这次招聘会优先录取原“985”高校的毕业生,当然,原“211”高校的毕业生也会有机会。

……

“国家队”依旧值得你拥有

――原“985”“211”高校

经过多年的重点建设,原“985”“211”高校享受了很多的好待遇,当一切重头再来,从各方面来看,它们都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支持计划中占尽先机。所以,学生在择校时,它们依旧值得考虑。

・河南・

河南省往常因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为人诟病。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河南省公布了相关方案,并豪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从该方案公布的一期名单中可以看出,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普通高校有更多的机会竞争“双一流”,但郑州大学还是毫无悬念地成了大赢家。在首批入围的17所高校中,郑州大学占据了35个重点培养学科的9席。

・内蒙古・

内蒙古也仅拥有一所“211”高校――内蒙古大学。该自治区曾提出要建设4―6所国内一流高校的目标,并专门提到要重点支持内蒙古大学率先进入“国内一流”,争取早日进入“世界一流”。

・上海・

即便是在强校扎堆的上海,“985”“211”高校也是大赢家。上海提出了“高峰高原”学科计划,在未来三年预计投入36亿元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在其中的I类高峰学科名单中,仅有5个学科来自非“211”高校。

・广东・

在广东省2015年公布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省内4所“211”高校全部被列入重点建设高校之列,而非“211”高校仅有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入选。

・武汉・

近日,武汉市通过《关于实施“十大计划”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的意见(草案)》(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在汉高等学校将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理论经济学等优势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选择一匹“黑马”杀出重围

――具备优势学科的高校

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崛起归根于它们在学科选择和学科建设上另辟蹊径,别具一格。所以,占有学科优势的高校很可能会成为“双一流”中的“黑马”,在择校时,有优势学科的“黑马”型院校也是准大学生们很好的选择。

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面对诸国对于我们那片蓝色领海下的石油资源的觊觎,“981号”的出现给了我们强有力的信心和方向,而西南石油大学就参与了“981号”的研发。该校的石油与天然气学科稳居全国前列,且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4亿元,排在众多高校的前列。

此外,还有一些拥有行业背景特色学科的高校,如西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昆明理工大学的冶金工程、云南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四川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等,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它们很可能会借助自己的优势学科“突围”,成为一匹匹“黑马”。

民间高手

燕山大学:我是“土鸡店”的王者

在强手如云、工科必备的“土鸡店”(土木、机械、电气)摘得机械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殊荣,燕山大学作为一所以机械见长、符合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高校,此次相当有希望冲击“双一流”。

首都师范大学:最接近“双一流”的社科类高校

从近年来的学科评估结果来看,首都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学、世界史超过了80分,获得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超过10项,培养出多名全国知名的院士。

南京工业大学:实力将证明一切

南京工业大学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高校之一,拿到了很多“985”高校都梦寐以求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化工领域,南京工业大学已跻身全国一流高校的行列,完全有机会冲击“双一流”。

昆明理工大学:彩云之南,心中的方向

作为云南地区最知名的工科大学,如果将其建设好,可以辐射整个东南亚,完全符合国家的战略意图。该校的冶金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4,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一应俱全。

河南理工大学:来自民族起源地的晨光

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从矿业高校发展而来的工科高校,其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上的造诣是相当值得肯定的,该学科排名位居全国第5,仅次于中国矿业大学、中科大、中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这些全国一流大学。

竞争上岗,实力说话

――选学校,看名气不如看实力

学科高精尖是大学立足的方向所在,借助“双一流”的东风,会有更多的好大学冒出头来。下面,让我们一起盘点那些在“双一流”大潮中“时将待我”的高校吧。

十所高水平地方高校

苏州大学:该校的高被引学者数量在全国排名第23,与中南大学齐平,并超过了厦门大学。该校还在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榜上有名(大陆地区共有32所大学上榜)。

上海大学:取得的企业科研经费在所有地方高校中最高,达4.9亿元。

首都医科大学:数在非“211”高校中排在首位(11713篇)。在获得的科研经费排名中稳居非“211”高校前3名,同时还拿下了临床医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下面的3个二级重点学科,其临床医学的学科稳居全国第7名,国家三大奖拿到手痛,各项数据远超大部分独立的医科院校。

福州大学:FWCI指数为1.261,达到且高于全国38所“985”高校的论文质量的平均水准;成果转化收入8300万元成地方高校之最,排全国第5名。

南京医科大学:该校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ESI学科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全省高校第4位。

其他5所:天津医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获得“红包”较多的高校

・陕西・

日前,陕西省公布了《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陕西省未来5年将按照优势学科A类、优势学科B类、特色学科、扶持学科4个层次,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学科。

长安大学:获得了4.57亿元的企业科研经费,在西部地区排名最高。

西北工业大学:科研论文数量超过了1万篇,在国内排第25名。获得企业科研经费达3.97亿元,位居国内第21名。

・广东・

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分别与深圳、佛山、东莞市政府,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签署了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协议。目前,已明确的省市两级财政投入超过80亿元。

东莞理工学院:在未来5年内,东莞理工学院将投入35亿元用于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其中,省政府投入5亿元,东莞市财政投入15亿元,东莞理工学院自筹经费10亿元,社会投入5亿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获得省市两级共计60亿元的大手笔资金支持。

・北京・

未来5年,北京市将投入超50亿元巨资建设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首批获得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认定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

・安徽・

自安徽省公布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之后,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先后入选。

除了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没有公布具体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其他6所大学目前公布的方案中都明确了巨额的建设经费,这6所大学得到的经费最低都有6亿元,相信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财经大学这两所大学所得的经费应该不会低于5亿元。安徽省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投入预计将超过70亿元,虽然与广东省还是无法相比,但是总体投入规模已经算非常庞大了,不禁让人非常期待安徽省这8大省属高校未来的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管理体制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99-03

我国独立学院是1993年至1995年起源于公立高等学校内部以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形成规模于1999年高等学校的扩招,正式定名于2003年教育部的8号文件。目前,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与调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积极支持,规范管理”的态度,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我国各省独立学院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独立学院自出现以来,各校的举办形式差异较大。所谓独立学院的举办形式,是指由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决定的学校办学形式,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公立高校与民间投资者合作型,它是指公立高校和民间投资者分别出资共同创办的独立学院,属混合产权性质;第二类是民间独自投资挂靠公立高校型,属民办产权性质,它是指民间完全投入资金,公立高校只在师资力量、教学管理上给予支持;第三类是公立高校与政府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合作型,属公有产权性质,它是指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学校的一切硬件设施的投资,由公立高校办学,并负责学校的一切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独立学院。

上述三类独立学院的举办形式虽然有一定差别,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却类似,目前,一些独立学院在管理体制上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一些独立学院过多地聘任母体高校的人员,这些人员会自然而然地对独立学院施加母体公办高校的影响,由于思想上惰性的惯性,习惯于轻车熟路,按照原来的方法得心应手,教师队伍对母体高校的依附性造成了像母体公办大学一样,管理体制相对僵滞。其次,一些独立学院由于依托公立院校办学,所以在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方面相对较有保证,但在产权明晰、收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三,一些独立学院在内部管理上没有理顺,申办学校和合作方的责、权、利不够明,确,造成申办学校在教学质量上没有尽到责任,合作方在办学条件建设上没有到位,一些合作方投资不落实,甚至玩“空手道”。最后,从领导体制看,一些独立学院至今尚未建立董事会,学院管理与运行基本上沿用公办高校的办法,有些学院尽管建立了董事会。但形同虚设,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独立学院将面临“作茧自缚”的危险境地。

一、H独立学院简介

H独立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函[2001]138号)首批批准设立并经国家教育部(教发函[2004]10号)确认的独立学院之一,由HB学院举办,按照全新的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运行。H独立学院从1999年开始筹建,已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旅游管理、法学、行政管理、广告学、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方向)等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5大学科门类。

二、对H独立学院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情况

(一)研究方法

1、个人访谈。为了了解独立学院管理体制的情况,我们对6名对独立学院管理具有深刻认识和了解的管理者和学者进行了个人访谈,了解了他们对独立学院管理体制方面的看法,访谈采用开放式,访谈结束后,我们对访谈结果进行总结,抽取出了9个问题,作为对管理体制满意度的评价指标。

2、问卷设计。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共两个部分组成。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为个人自然信息部分,5个问题,主要了解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问卷第二部分是9个问题,主要了解被调查者对H独立学院管理体制中各个因素的满意程度。采用里克特(Lkiert)五点量表法。

3、抽样方法。由于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问题,不仅与管理者密切相关,也对普通员工的工作产生实际影响。故本次调查以H独立学院所有员工为抽样对象,兼顾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各个因素的需要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时间为2010年12月。

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主要运用Excel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for Windows。

(二)研究结果

1、调查样本发放及回收情况说明。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采取当场发放、当场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回收的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100%。被调查者个人情况统计表如表1所示。

2,管理体制满意度的总体评价结果(见表2)。

3、管理体制满意度分项评价结果(见表3)。

4、对调查的信度及效度分析(见表4)。

(1)信度分析。问卷信度用于检验问卷反映被调查者评价的可靠程度。引入克朗巴哈信度系数来测量初定问卷的信度,克朗巴哈(cronbach)d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一致性信度系数。一般认为在a>0.7以上问卷的可信度较高。如果α过小,可以结合因子分析结果来改善信度。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进行计算,得到α=0.9292,认为本调查的信度较好,是可靠的。

(2)因子分析。我们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来对以上两方面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根据测评指标的共同度检验每一项指标对管理体制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共同度越大,表示该指标对公因子的共同依赖程度越大,也就是说用这些公因子来解释该测评指标就越有效。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各项测评指标因子的共同度都大于0.4,说明问卷中设置的指标对管理体制满意度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没有必要剔除任何指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调查结果是有效的。

(三)存在的缺陷

根据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访谈者在实际调查中的访谈笔录,我们总结出H学院在产权关系、法律地位方面的问题如下:

1、产权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所有权和经营权未能分离。投资是投资主体为了特定的目的,达到预期收益的价值垫付行为。投资是为了利润,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由投资成本与收益决定。只有当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时,投资者才会选择投资。投资者对价值增值和利润的追求目的,决定投资者在产权上追求利益最大化。

(2)产权的最终归属不明确。由于产权的最终归属不明,制度规范缺失,直接影响了对投资者的投资保障和相应约束机制的生效。因为缺少对未来的合理预报期,一些投资者为逃避投资风险,便想方设法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如一些投资者未完全按照协议投资,但在学校发展尚不具备规模的情况下要求投资回报,出现了投资教育的短期行为,造成了办学的不稳定性。H独立学院是以社会民间资金作为主要办学的硬件设施

投入,必然产生资金投入和资金(固定资产)的产权问题。离开了清晰的产权界定,必定给人们提供了争相攫取稀缺经济资源而不受任何法律制裁的机会。

2、法律地位中的问题。H独立学院作为公办和民办之间的一种特殊办学实体,由法人出资提供办学所需的硬件设施,依托HB学院的师资、管理等软件条件,独立运营、自主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为规避风险和便于取得收益,H独立学院名义上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事实上是由母体高校党委代行董事会职能。而院长的任命,则由母体高校党委讨论决定。这种以母体公立高校为主体的不规范的办学体制,使H独立学院和公立高校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纠缠不清。

三、完善独立学院管理体制的几点构思

(一)明确法律地位,与母体高校保持相对独立性

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是《民事通则》规定的重要民事主体,因此需要赋予独立学院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资格,为独立学院进行各项民事活动、进入市场获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创造了前提条件。独立学院是法人,可以实施与其权利能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并就其全部财产对其民事活动的后果承担责任。

(二)明确与政府的关系定位

1、独立学院实行新的办学机制,即一律采用民办机制。

2、高等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教育教学机构,其区别于其他法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享有办学自。

3、独立学院的管理主体是学院自己。独立学院作为高等院校,拥有自主的办学权利;另一方面,作为独立法人的大学独立学院也具备法人的必要条件,也具有行政相对人的各种特点。同时,教育行政机关(政府)有权利和必要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监督和引导,依据法律程序进行管理,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同一性。

(三)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

1、促进产权明晰。明确各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极其所获得的利益,各主体的责任、权力和利益要对称。

2、真正实现两权分离。两权分离,是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对于独立学院,就是要使经营者的独立学院经营权与所有者的所有权分开,前者归属独立学院法人,后者归属于出资人,可以是公立母体高校,也可以是民间投资者,但公立母体高校和民间投资者不能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四)董事会制度的建设

1、独立学院应建立以满足社会公益目的的“共同治理”模式。共同治理结构模式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两个并行的机制,董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利益主体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监事会中的共同治理机制则是确保各个产权主体平等地享有监督权,从而实现相互制衡。

2、建立校董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校董会为学院的权力机构,决定学院的重大事项。独立学院的院长(或董事长、副董事长)为学院法定代表人。同时设立党委会、监事会。其中党委书记主管党群系统、党委办公室、学生处以及工会工作。监事会主管资产管理处和财务部工作。院长主抓学院的学术研究、教学和科研工作;监事会负责监督学院资金的使用和资产的管理;党委会负责党群和工会工作。

3、健全校董会机构和权责,将各利益相关者吸收到董事会中。校董会由7―11人组成,董事由甲乙双方选派代表组成,甲方选派若干名,乙方选派若干名,任期3年。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1人。一方(乙方)担任董事长的,由另一方(甲方)担任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由出席会议的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建立监事会实现内部监督。在借鉴发达国家私立高校办学经验和现代企业运行制度的基础上,独立学院要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对股东负责,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监控。监事会应该由熟知资本运作的人士和教育专家组成。监事会在其成员中必须至少选任一名执行监事,由其履行日常监督职能;必须有精通业务、财务和法律人员。

5、明确院长的职责。学院院长由甲方推荐,校董会聘任。独立学院的院长的职权一般包括: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实施发展规划,拟订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规章制度;聘任和解聘工作人员,实施奖惩;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参考文献:

1.来茂德.独立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探索(以浙江大学的两个独立学院为案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曹光荣.高校经营管理视线新拓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沈怡月,倪振民.关于独立学院的政策与法规及其问题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2006(3)

4.方铭琳.独立学院产权明晰制度的研究[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3)

5.周辉,吴海霞.独立学院举办形式的相关问题分析当代经理人,2005(17)

6.秦惠民,王大泉.关于独立学院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5(1)

7.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R].中国期刊网,2003

8.周辉,吴海霞.独立学院举办形式的相关问题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