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时间:2024-01-10 14:48: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第1篇

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养生康复保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各种养生保健场馆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也引起了越南留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要求将《中医养生学》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这无疑为中医养生保健在越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医养生学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哲学的思想精髓,又有现代科学思想;既有中医基础理论,又有极其丰富的养生技术及疾病的预防康复手段。这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越南留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调动起越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适当弥补其中医基础不足的缺点,使学生系统地学好养生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精彩开篇,引发热情

“良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用精彩的开篇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极其重要。若一开篇就讲诸如中医养生学的概念等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毫无学习兴趣。相反,用十几分钟给他们讲中国古今的长寿名人的故事,现代人的养生误区及生活中的陋习等让学生认识到中医养生学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然地引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每次课开始的几分钟,都尽可能的多举相关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讲针灸养生时,举艾灸足三里延年益寿的故事;又如,在讲睡眠养生时,举红楼梦中刘姥姥在大观园中,被众姑娘们戏弄,每天给好吃好喝就是不让其好好睡觉,结果刘姥姥跪地求睡觉的故事,教师在讲“求饶”的时候,适当配上夸张、戏剧化的表情及动作,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接着引用一位生理学家剥夺狗睡眠的实验,解剖后,发现狗的中枢神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形态学变化,从而引出睡眠养生的重要性。

2 精选内容,专题授课

根据越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实际,精选讲学内容,将中医养生方法技术篇中精神养生、食药养生、经络养生、运动养生、娱乐养生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以“专题讲座”方式授课。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实用性。

3 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的发挥,要运用好中医养生知识必须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这正是越南留学生的短板。如何弥补这一短板,对上课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教师必须在上课的时候准确的、言简意赅的补充相应中医基础。比如,在讲针灸、按摩保健章节时,先回顾一些重要的养生保健穴如足三里、关元、气海、肾俞等,再讲保健方法。在讲精神养生时,教师须先介绍中医理论中“七情”的概念和相关脏腑关系以及七情如何导致疾病等,然后再接着讲精神致病。如此便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 恰当举例,激发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恰当举例,可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养生精髓。以精神养生为例,讲到情志致病时,可举《儒林外史》中范进因中举而发失心疯癫狂,如此为“喜伤心”,后其最惧怕之岳父给了他一巴掌,反而将其治愈,此为“怒胜喜”。这是典型的情志过激导致疾病和利用情志治疗疾病的病例。愤怒伤人可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暴怒之下口吐鲜血而死。悲伤人可举《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伤心哭泣,最后伤肺咳血而死等。又如,三国时期一太守因思虑过重致病,华佗诊之,收重礼不施治反而咒骂太守,太守大怒后其病自愈,此为以怒胜思等等。以这些案例强调情志与疾病的重要因果关系,突出精神养生的重要性。

5 实践教学,动手操作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技术实践课程,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教学。比如,在食药养生章节,可以让学生亲自制作药膳,自己选择搭配食材,体验制作过程。运动养生章节,可以增加传统养生体育教育,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使其掌握导引、行气运动的本领。在娱乐养生章节,如在介绍音乐养生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梁祝》、《二泉映月》、《第三交响曲》等,使之在现场能切身体会到音乐在消除病人心理障碍上特有的心理、生理功效。在介绍舞蹈养生时,播放中国好舞蹈、舞林大会、中美舞林大会等电视视频,让学生认识并欣赏古典舞、现代舞、群舞、独舞等舞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更加深刻的视觉感受。

第2篇

中医进入美容养生领域,并成为一朵行业奇葩,然而,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几乎所有的美容院都开始经营中医养生美容项目。然而,很多美容院老板包括养生顾问却连中医养生的基本概念都弄不清楚。什么是中医?什么又是中医养生?

中医并非中国医学的简称

什么叫中医?很多人的理解都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或是中国大夫用中国的传统医学看病。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观点不正确,但也正是这种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误导了人们对中医内涵的理解。

中医的“中”,并不是指“中国”。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基础来源于《易经》,它将世间万物所有的事情都按阴阳来划分,包括哲学、社会、军事、天文、地理、医学等。中国人的处世之道讲中庸,立场讲中立、中正;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则认为人的身体脏腑只有阴阳中和才会不生病,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则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思是说身体既无阳燥又不阴虚,直保持中和平衡之气,人就会健康而不生病。所以,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是“尚中”和“中和”,而不是为了和西医划分取中国的“中”的意思。

养生其实是养身与养心

很多人都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有养生的必要,其实不然。养生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养:养护、保养:生生命、身体。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和身体的意思。一般人在25岁以后身体各个器官趋于成熟就会向反方向发展,那么养生就绝对不是老年人长寿的秘笈,而应成为年轻人养护身体的一门必修课。

中医养生奇葩绽放

调和我们的身体,使之不阳燥、不阴虚,保持各个脏腑机能的平衡中和之气,以保养生命和身体,谓之中医养生。

随着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女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用那些祛斑、去皱等表面的方法来塑造美丽,而是打出了“美是由内而外的思想潮流”的旗号,开始追求自然美、整体美。如此调理内因、平衡阴阳以达到健康美的中医养生美容无疑是最佳选择。

市场需求推动了中医养生美容的发展,开辟了中医养生美容的新天地,也使得中医养生在中国美业奇葩绽放。

第3篇

【关键词】中医养生;治未病;现展

1 中医养生学的医学建构背景

在夏、商、西周时期,巫与医学的关系比较密切,两者虽然不同,但在一定的时期内无奈而又艰难地并存着。在这样的医学背景下,中医养生学在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和积累后,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内经》之前的养生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原生态养生文化,《内经》作为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的问世,总结、升华了先秦时期及以前的丰富而零散的养生实践经验,将秦汉以前不系统的养生文化适时而又完备地纳入到中医养生理论中来,使养生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蓬勃发展,从而初步建构了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雏形,并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现今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养生学。

2 中医养生的疾病预防作用

中医养生学“治未病”理论的运用,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等的防治与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中医养生在疾病中运用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养生方法以运动、饮食、情志养生等多方面相结合,以达到预防、改善已病状态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饮食健康教育如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饮食指导、中药外治等,发现其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1]。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证型,针对性地采取食疗、中药足浴、太极拳、耳穴按压等手段进行干预指导,配合健康教育,血压得到良好控制,饮食控制、情绪管理、坚持运动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也有提高[2]。

3 中医养生学特色

3.1 形神一体观

《内经》把形神关系概括为“形与神具”,二者相互依存。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和集中表现,易受外扰而耗散,只有安宁平静才能减少其耗损;形厌动而致气滞,需运动舒展方能气血流通。中医养生中,针对形神的特性和偏颇,不完全是采用补养治疗的方法,不是急于求成,而是采用缓和渐进的思路, 通过多种方法,采取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外动内静的方法进行身心的调整和摄养。它以形神相依理论为基础,以形神兼养、形健神充、神清形爽为目的[3]。这种调整和摄养的方法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特色。

3.2 “三因制宜”观点

(1)中国地大物博, 地域有东西南北及高下寒热燥湿的不同, 养生要顺应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 即适应不同的空间环境。《素问?五常政大论》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归纳得更为简明,“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4]。当时已认识到不同地理环境对寿命的影响。由于古今环境变化很大, 中医地域养生面临很多新问题, 需要与时俱进。

(2)中医学历来对人体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对男女性别、体质的不同特点有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5],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特色之一,它与中医临床的辨证施治异曲同工,是中医学的独特优势,在道、儒、释养生中,其内容或不如中医学早,或不如中医养生丰富,或不如中医养生研究系统和深入,其创造性多属中医学。

4 现状与发展

目前,社会对中医健康养生的关注度高,如养生类电视节目热播、书籍热销等,需求率也很高,老百姓由于养生知识匮乏更是无所适从,有盲从的倾向[6]。老年人注重养生,但多盲从,无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法[7]。而有关养生的各个研究机构、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又各执己见,养生方式也不尽相同,甚至对错难辨,没有一个权威的声音和说法,“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思想没有得到重视。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这也将成为中医养生发展的有利背景和依据。因此,应加强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宣传,让大众了解养生的知识和体系。国家政府和药品管理组织应加强对中医养生周边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管理,牵头整合国内相关资源,提高、加大保健食品管理力度。媒体应肩负社会责任,杜绝“伪养生”节目的传播,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加强人们对养生市场的信任。加强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培养社区医护人员的养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养生知识的宣传和人们对养生方法的掌握。

5 结语

综上,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应与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疾病相结合,方法应通俗易懂,便于人们掌握和运用;明确中医养生学科建设所要研究的概念、范围;在现代疾病的防治运用中,应与现代康复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养生优势,也利于中医养生更好的发展[9];加强开展双边或多边国际合作,将中国养生特色方法和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司亚雪.中医饮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2(9):85-86.

[2]邓丽金,郑丽维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8B(18):1-4.

[3、4]郭霭春.皇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2.173.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S].2009:4-6.

[6]邓丽金,郑丽维.内科门诊病人对中医养生的认知需求调查[J].福建中医学院报,2009.19(5):68-69.

[7]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100例老年人对社区保健需求的调查[J].海峡医学,2010.22(10):254.

第4篇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华。

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应制诗,由于其笔势雄浑、构图鲜明而被后人赞为应制诗的楷模。全诗共八句,本文选用的是后四句。为了使读者能全面了解作者的原意,不妨将前四句也抄录于此:“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在本诗的题目《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中,王维已明白告诉人们,这首诗是立足于写“春雨”中“春望”的。一个“望”字,把自然界中的万千气象写得如此之活,足见作者深厚之功力了。可贵的是,作者突出的“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华”的主题,它包含的养生学思想,至今看来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维提出的“乘阳气行时令”,既包含着阳气与季节的关系,更包含着阳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说明了阳气在这个世界上是何等重要,确实像古籍上说的“如天与日”的作用。何谓阳气?对中医知识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是来自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古人对宇宙变化规律的一种客观表述。按照古代的哲学思想,阴和阳,代表着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重属性。从文字学角度考证,“阳,高,明也”,“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很明显,它们最初是表示日光向背的。后来,人们将这一概念不断引伸,将世间的天上与地下、太阳与月亮、白天与夜晚、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寒冷、热闹与寂静、雄性与雌性等两两相对的概念都纳入了阴阳的范畴。在中医理论中,凡属运动的、上升的、外向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功能的现象,都属于阳的范畴;相反,凡属于静止的、下降的、内在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郁的、物质的现象,都属于阴的范畴。中医认识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都是按照这一理论进行决策的。因为在生理上,大到气与血、脏与腑,小至站与卧、呼与吸都有阴阳之分,在病理上对疾病的分类相对就显得纲举目张了。如人体表现出高热、烦躁、面红、目赤、口干、溺赤、脉数的,就是阳气盛的表现;相反地,如人体表现出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象沉缓的,就是阴气盛的表现。人体的阴阳,就像天平的两端一样:阴阳平衡,机体康健,就不发生疾病;阴阳任何一方出现了偏盛偏衰,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偏颇的程度越严重,疾病的程度也就越严重;若阴阳任何一方的丧失或二者发生了分离,人的生命也就此终结了。因此,调整阴阳的平衡,保护阴阳的充盛,就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中医对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无不以阴阳为纲,本着“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判断出疾病的性质,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并选择出相应的药物来。中医常说的“辨证施治”,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辨的阴阳之证,施的阴阳之治。张景岳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他的话,算是说到家了。

人们都希望自己健康,要健康就必须减少疾病的发生,就应当掌握预防疾病和养生的方法。从科学的认识论来看,养生将成为健康长寿的关键。就养生而论,同样离不开阴阳的指导,换句话说,就是要不断对阴阳进行科学、有效的调理。关于其原则,《黄帝内经》中有专门论述,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并且还指出了养阳的基本方法,春天“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散形,以使志生”;夏季“天地之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晒晒太阳,吸收一些天地间的清新空气,锻炼一下身体,舒展一下筋骨,说得真是太好了!王维诗中所写的“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和“云里”、“雨中”的“望”、“游”等一系列活动,正是这一养生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最值得我们欣赏和赞赏的地方。

王维说的“乘阳气行时令”之举,实际上就是春游,这既是皇帝的乐趣,也是老百姓的乐趣,是人们对春季养阳理论的具体运用和重视阳气的体现。这一活动,是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的。《诗经・郑风》中“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的话,是再好不过的说明。汉代蔡邕的《游春》曲、晋代谢万的《春游赋》,则进一步从文字上确立了春游的概念。民间三月三的“上巳节”、“春禊”活动,更赋予了春游与养生相关的内容,如采花、踏草、沐浴、游戏、宴乐等,都是符合时令的养阳活动。历代诗人们既是春游的热衷者和倡导者,自然也就少不了写春游的作品。唐代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韦应物的“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宋代张先的“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马鸣嘶”,吴维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等,都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游的规模、益处,活动内容和游春人的兴致。

养阳踏春去,气通天与地,开眼长见识,怡志健身体。古人尚能乐此不疲,吾辈何不乐而为之!

责编:张宝盈

第5篇

文/鲁湾

中国传统养生和中医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的,因此,不懂中国哲学就不能揭示中国传统养生的精髓和奥秘。“守中”既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认知,也是中国养生学的最高概括。

宋代养生家周守中说: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元代养生家邹铉在《寿亲养老新书》中也提出“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被历代养生家推崇备至,认为这是中国养生文化的精髓。因此,要弄懂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核心必须弄懂什么是“守中”。

“守中”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籍《老子》中。《老子》在谈到“守中”时是这样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 (闻)数穷,不如(若)守中。”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多有不同的解读,大多数解读使人越看越糊涂。其中主要是对“中”的解释不同。如王纯甫注释“中”:“虚也,无也,不可言且名者也。”《性命圭旨》认为:“何谓守中?曰勤守中,莫放逸,外不入,内不出,还本源,万事毕。”东汉高诱在《战国策注》里认为“中,心也”。《中庸》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看似南辕北辙的解读,实质上是对一个事物的从不同角度的诠释,如同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中”是事物的一种最佳形态,也是本质形态或称为自然形态。这种形态也被道家称为“虚静”。至于“中,心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等,只是一种引申。有的道家认为“中”是指“人中”或“丹田”等,只是把哲学的概念等同于“内丹学”里的“小概念”而已。

明白了“中”的意思,再回过头来说养生学的“守中”。“守”就是保守、维持。“守中”就是维持“中”的状态。所以“守中”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的身体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到现在这个样子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的状态,形成自己的生命运行规律。任何主观的养生方法都不能干扰这个自然的状态,不能违背生命运行的规律。这就是“守中”,也是老子说的“无为”。

“守中”的思想统摄指导一切养生理论和方法。不懂得“守中”,就不懂得中国的养生文化。

养生的自由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文/鲁湾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讲的是学习知识,其实学习养生也是如此。养生养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说明养生已经进入一种自由境界。

养生者中有一种人认为养生就是“从心所欲”,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莫为自己圈定“雷池”,认为这种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大法。甚至,有个英国科学家戴维·沃伯顿教授通过对大脑中“中心”的研究,发现过于勉强自己,会使人感到内疚和不安,从而剥夺人们享受简单快乐的权利,对人是有害的。它可以使人处于抑郁消沉的精神状态,甚至生病。

第6篇

“养生”是中医学的概念,指采用各种绿色方式保护生命、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期刊养生”是保持期刊生命力、维持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方式。具体到“期刊的资源养生”是通过开发期刊的现有资源,广开进财之路,以维持期刊能顺利发展、做大做强的谋生之路。一个生命体,如若保持健康的生存状态、旺盛的生命力,需要补充合理均衡的营养、定期体检、时时注意养生。期刊的出版也是如此,要想保持其生命力长盛不衰,就必须采用各种经营方法、策略给予不失时机地养护、养生,才能保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的可用养生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资源:中医药期刊创刊几十年来,所刊载的内容以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为主,除此之外,还包括中医院校学科建设、医院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及特点等,涉及中医药研究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是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前沿技术,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中医药期刊自诞生以来,承载了近代中医诊疗的珍贵资料。利用大数据平台可纵向挖掘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期刊中有学术价值、临床实用价值的文献,将一些有临床治疗价值的特色疗法、有独特功效的中草药或地方药的相关报道一一拎出,挖掘出规律性、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二次编辑,再以图书、网络出版物、专题研究报告等形式公开出版、发行,不仅可以为现代诊断、治疗、科研服务,使期刊中沉睡的内容重新焕发活力,而且会给期刊出版单位带来效益。做到以期刊的既有资源为期刊养生,促进期刊再发展。

2.作者资源:作者是期刊内容的供给者,是期刊的“衣食父母”。中医药期刊的办刊时间较长,积累了相对固定的作者群,其中不乏期刊的忠实作者,包括与中医药研究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承担者、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者,以及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研究生等。杂志社可根据投稿的论文质量将作者进行划分,选出写作水平相对较高的作者,作为期刊的重点维护和依靠对象。对于投稿论文质量差的作者,杂志社通过定期举办论文质量提升培训班、投稿技巧讲座等方式,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

3.以奖励机制吸引读者资源:读者是期刊价值的直接体现者,也是期刊学术价值、经济效益的实现着。期刊要吸引读者,除正常的发行渠道外,还应广开发行之路。①杂志社应充分利用读者的正面宣传力:期刊要不断提高出版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利用读者正面宣传的效果,扩大读者范围、提高发行量。②设立奖励机制:中医药期刊可以借鉴的相关做法,在同封寄出的杂志中附上“购刊刮奖卡”,或印刷时直接将刮奖区设置在期刊的插页上,让购刊人、作者、读者,在阅读杂志的同时,享受刮奖、中奖的快乐。通过读者的口耳相传促进期刊的发行量、扩大读者群。③赠阅杂志:多给作者赠送样刊,使其分送给更多的人,就有可能吸引到更多、更优质的稿源。作为对作者投稿的奖励,我们在给作者寄送样刊的信封中,会多装几本杂志,请他们送给愿意与自己分享的朋友、同学、同事。④减免版面费:对部分稿源减免版面费实质上也是一种赠与行为,相当于杂志社给作者支付了版面费。减免版面费是吸收、争取优质稿源的途径之一。

4.期刊主办单位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内地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医药期刊约130种,其主办单位主要为科研机构(34种)、高等院校(46种)、学会(50种)。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合计约占62%)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与国内外交流频繁,科研机构中的领军人物在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况且,中医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较充足的经费和学术资源保障,有能力保障期刊出版单位的基本建设,同时期刊还有优先得到优质稿源的便利条件。

5.广告商资源:近年来,学术期刊上刊登广告已经不再受到非议,以广告养刊成为多数学术期刊的通常做法。虽然有的编委、办刊人不愿意承认广告商是期刊的资源,但笔者认为,广告商的经营理念新颖、具有市场拓展能力。期刊出版单位应充分利用广告商所拥有扩大期刊营销、拓展市场能力的资源,帮助期刊开拓市场,提高发行量。从这个角度讲,广告商应该属于期刊的养生资源。同时,广告经营的部分收益可用于提高作者的稿酬、奖励优质稿源,以此方式吸引更多地优质稿源,使期刊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信息技术的发达使中医药期刊出版发行的途径越来越多,充分利用、挖掘现有资源,不断找到期刊发展壮大的支撑点、切入点,是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形势下,虽说每次互联网科技新浪潮总会推出新的媒体形态,但传统纸质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由来已久,不可能随便被颠覆。中医药期刊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几十年来的资本积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顺势而为、借势而上,为自身发展找到定位准确的养生之路。

(作者单位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要救所杂志出版中心《国际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第7篇

【摘要】 阐述亚健康状态及“未病学”的概念,以及防治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关系,体现出防治“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就亚健康思维与中医“治未病”医学思想的契合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亚健康;未病学;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 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人类的健康理念发生了转变,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1

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临床上存在有一组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痠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自 80 年代被前苏联学者称为“第三状态”这个新概念以来,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并将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出现各种不健康的问题,有可能向疾病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的低下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的低下,也包含了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无确切的病变的客观指征,但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亚健康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和多方面不良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中医药历来重视治未病,对亚健康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医疗过程中显示了肯定的疗效优势。

2

中医学的“未病”学说

中医学的健康观念是“天人相应”和“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及外界社会之间及其体内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受时代所限中医学的术语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早在 2000 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学经典《内经》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未病”的概念和“治未病”的观念,如《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未病”、“未乱”就是产生疾病前之状态或征兆,是质变成为疾病的量变过程,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亚健康则应属“未病”、“欲病”层次。中医“未病学”的医学思想,其主要体现于治病之未成、治其未传、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可见中医学是极其重视养生的。

3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观的异同

“未病”的概念是与“已病”的概念相对而言,即非已具有明显体征的疾病,亦非无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态或征兆。因此未病学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疾病的转变或转归期等的机体变化。其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中医“未病”的内涵应当是包括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至病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机理与中医“三因”学说密切相关,其成因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正气耗伤。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和社会压力加重、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睡眠不足和自然衰老等,并指出人类疾病的 50% 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由此可见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4

第8篇

轻合双眼,调整呼吸,万籁俱寂,耳边传来空灵悠远的音乐,带你穿越千年。抛开一切烦恼,给心灵放个假,什么也不想,身心合一,在冥想中入睡,静享那朴实无华的医者仁心,静享那传自古方的经络绝技,醒来,又是一个新生的自己……

初识健和堂

中式古朴,典雅肃静

大多数养生馆不同,这个坐落于古城西安的健和堂,是名副其实的中医养生馆。作为康城产业集团下属的中医健康管理机构,健和堂以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美容SPA为核心。而作为陕西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中医养生分会,西安市卫生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正规医疗机构,西安市医保定点单位,它还是国家中医“治未病”重点扶持项目,是西部首家专业的诊治及健康调理医院,是一所中医治疗、科研、教育、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五星级酒店相临,它的古式门庭在周围现代感十足的建筑之间显得格外特别。置身健和堂,仿佛回到了中医最初的地方。以国画为背景的墙壁、随处可见的经络穴位图、古朴的木质桌椅及装饰、空灵优雅的古典音乐……传统中式风情,典雅素净,让人心也能随之静下来。

健和堂占地面积1500平米,分上下两层,共有17个理疗室,其它的除了问诊室、中药房之外,还有茶海区、天井花坛……穿过暖色系的走廊,被淡淡的带着甜的檀香味吸引,让人感到放松和平静。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设计很是用心,强调了现代社会中色彩对人情绪和精神的影响。因此,室内非常讲究色彩色调的搭配,不同的理疗室都有着不同的色系风格。此同时,为了表现个性突出差异,每个理疗室都采用了不同的中草药名称来命名。

品位健和堂

典藏中医古方,现代健康养生

健和堂的不期而遇,让人感到中医不再那么神秘玄幻,而是真实的在我们身边。相较于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和副作用,中医经络调理更加自然、温和且人性化,因此,近年来中医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健和堂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健和堂以健康管理、中医中药、健康养生SPA三个部分为核心,把传统中医文化现代养生方法巧妙融合在一起,是一个以医院的专业技术做养生会所的健康养生机构。健和堂不仅重视传统医学,同样重视现代社会对人的影响,因此,它又结合西方科学,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科技设备,也不会拘泥于部分陈旧的中医观念。

健和堂的中医养生不同于西医,不同于保健品,更不同于传统SPA和足疗,它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将健康管理推到了一个新的平台。

没有人会拒绝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当然,享受健康的方式也很重要。先进的体质监测设备、一流的健康评估系统、专业机构的健康干预、有效的针对性调理……健和堂这套完整的治疗流程为顾客达到真正满意的调理养护效果做了保障。

徜徉健和堂

一人一疗程,一人一配方

其它养生馆不同的是,这里提倡“一人一疗程,一人一配方”的诊疗理念。最初来健和堂调理之时,为了找到导致身体不适的真正原因,会由专家把脉问诊,为顾客量身定做调理方案。如此一来,更好的确保了调理效果。

在享受人性化的调理同时,使全身筋骨放松,经络气血运行畅通,身心舒展,压力减缓,在整个调理过程自然倍感愉悦。在这里,你也能感受到一些几近失传的国医绝技,体验到中医经络名家搜集整理的技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寻求最佳治疗效果。

健和堂对中医经络的深层挖掘和整体展示,让每个人都可以明白,原来你的身体才是你最高明的医生。

这里的SPA是遵循中医阴阳五行规律的新概念养生SPA,徜徉在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中,体验着无伦比的经络调理方式。一切不再仅仅是中医养生,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身心健康的升华。

推荐疗程

经典人参SPA

疗程时长:3~5小时

疗程步骤:足部中药蒸疗――人参汤浴――全身去角质――裹敷人参精华膏――熏蒸――全身精油按摩――面部氧疗护理――头部SPA

人参,被视为“百草之王”。它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极其霸道,凡种植过人参的地方,20年内几乎寸草不生,50年内不能再种植人参,取其天地精华。它对于调节中枢神经、抗衰老抗氧化、补气补血等有神奇的功效。

健和堂的人参SPA中所采用的相关产品,均由韩国高丽参正品“正官庄”的人参制成。通过透皮吸收原理,从人参茶、人参汤浴、人参蒸疗到人参裹敷都含有人参精华。除此之外,还选用含微量元素锶的矿物质水,从头到脚的呵护,让你身心放松的同时,也为身体补充无限正能量。

周天药浴SPA

疗程时长:2~3小时

疗程步骤:中医体质辨别――开药方熬制中药――全身周天药浴――全身精油按摩――面部护理

药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不仅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等作用,还能清热排毒、通行气血,达到滋养全身的养生功效。

健和堂的药浴SPA通过中医养生专家的专业健康指导,配以中医传统疗法,用优质中药材煎出的原液泡浴,在养生的同时调理各种“未病”,多病同调,一人一方,让你调理保健同步进行。

暑气逼人的炎炎夏日,在加入中草药的水中洗浴,药物成分快速透过皮肤、孔窍和穴位进入体内,不仅能够排除体内毒素,还会使人浑身清爽,达到气血周天运行的神奇效果。再来个全身精油按摩,调理师根据问诊结论,对不同穴位进行刺激。你闭上眼睛静静享受这一刻的恬静,轻柔的音乐、淡淡的清香,在极度舒适的体验中就能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这就是健和堂周天药浴SPA的绝妙所在。

蜜・Me体验团

至尊奢华人参SPA

文/Zoey

走进理疗室,就走进了一段安静的独处时光。量身而定的中草药,蒸气热腾腾地涌上足部,一阵酥软像过电般传遍全身。理疗师递过一杯香浓的人参茶,从氤氲的参香中,品位安静祥和的心灵呼吸。

小憩片刻,浸润在人参浴的滋养里,呼吸着红参散发出的清幽香气,心情彻底放松。音乐温婉,灯光微灿,舒缓全身去除角质。再为皮肤涂上厚厚的人参精华,进入精华体膜蒸疗舱,只觉淡白若无的轻烟丝丝缕缕没入空气中,一室参香袅绕,只闻得人参的精华渗入皮肤的声音。

配合精油,进行全身舒缓减压按摩。理疗师用心和手经络感应,它不同于任何一种手法,在天然花香精油的芬芳中,将身体调理到最为平和的状态。

面部养护头部SPA的时光,让触觉变得分外灵敏。活跃的氧分子窜入毛孔,皮肤的吸收通道被充分打开,精华源源不断的注入。牛角梳对经络的疏通,由内而外的养护,唤醒沉睡的皮肤细胞,排毒醒肤。

三个多小时的SPA至尊体验,让原本的身心俱疲恍若重获新生一般,在寂静的空气中,身、心、灵三者合一。

畅通周天的神奇药浴

文/Keiko

一般的SPA中心,大多会由美疗师先跟你沟通,通过观察皮肤状况、询问身体状况,或者顾客自己提出的要求来推荐适合的疗程。而来到健和堂,则十分专业的要经过把脉、问诊,伴着空气中弥漫的药香,对于我这种不看中医的人来说,颇有一种穿越了的感觉。

望闻问切之后,诊断出身体状况和需要调理的地方,然后对症开方,煎药泡汤。炎炎夏日,浸泡在药汤之中,感觉十分奇妙。燥热、暑气全消,阵阵清凉的药香自毛孔钻入体内,并随着血液循环涤荡着全身。

如果说20分钟的药浴,带来的是全身的清爽放松,那浸浴之后的精油按摩,则是灵魂深处的净化。在阵阵精油芬芳和轻柔舒缓的音乐中,享受理疗师根据问诊结果而专门定制的穴位按摩,身体的每一处都得到彻底的放松,灵魂也得到了安抚,让人不禁昏昏欲睡……

疗程结束之后,心情只能用“伴随着隐隐失落的愉悦”来形容――愉悦的,是压力和疲劳消失殆尽,身心仿佛重生;失落的,是如此美妙的体验这么“快”就结束了。看来,只能期待下一次的SPA之旅了。

第9篇

比较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

【摘 要】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形态的集中反映。医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故中西医学从认知途径、思维方式、科研路径、技术方法、实践手段与发展理念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下面从1、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2、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5、结语等层面对中西医学文化背景、学科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各自优势进行比较和说明,旨在处理复杂性疑难类医学问题时能够拓展思维疆域迅速选择中西医优势所在,用优势学科进行最有效率的医学干预最终实现低成本医学选择。

【关键词】 文化;思维;哲学;医学;西医学;中医学;科研路径;比较;优势;趋势

由于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中西两种医学体系为人类健康服务。中国祖先以超越超凡和超验的医学哲学思维智慧在两千四百多年前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诞生之时就确立了人(生物)--自然(环境)--社会(心理)--整体(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把人放在宇宙自然社会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层级时空纵横思考,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其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由于中西医学文化思维哲学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两种医学体系思维方式、哲学基础、研究方向、科研路径、方法选择、技术手段、药物选材、治疗优势、防治理念、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的明显不同但各有优势。两者应相互借鉴促进与互补而不是相互排除和否定,尽管中西医学能真正相容与沟通还任重而道远,但大势所趋应顺势而为。

1、 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人类文化有两大源流,以空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文化开创于东方,讲求主体与客体的相融,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上下传承五千年而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时空选择不仅决定文化形态的原始出发点,更决定文化和科学的走向当然也包括中西医学;思维是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因为他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它所使用的范畴便具有最一般最普遍的意义,适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切领域及其一切科学;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医学科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同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形态与路径有直接关系,东西方由于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背景不同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共同护佑人类健康。医学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属自然科学范畴,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文化是医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医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中医学的文化语境、思维方式、哲学指导及其理论构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均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第一文化相同,第二象数思维相同,第三哲学观点相同,第四人文价值相同。中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实象论哲学构建的,是象思维科学之结晶,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与客观规律。中西医尽管医学意义作用和根本目的趋同,但就是与西医学思维方法研究路径不同[1]。

2、 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

2.1.中西医学文化背景的不同 人类文化有两大流派,以空间概念为肇端诞生了西方文化;以时间概念为逻辑起点诞生了东方文化。文化是思维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母体,医学流派、哲学体系和思维方法都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故此,中西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都因各自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不同。

2.2.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西医学的本质区别是思维方式的区别,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以空间文化为逻辑开端的西方思维方式主要以逻辑(概念)思维为主,产生了还原论方法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是一种线性的既由点到面的思维,面对复杂性生命科学研究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局限。以时间文化为肇端的东方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产生了演绎推理与综合方法运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是一种立体的既多维度的思维,面对生命复杂巨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思维优势,可有效容纳解释和说明有关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相关资料与医学问题,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方法独特效率倍增优势凸显。

2.3.中西医学哲学基础的不同 哲学是科学的旗帜。西医学以实在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质既形下之器,运用的是白箱理论。中医学以实象论哲学为指导研究的是物之事既形上之道,运用的是黑箱理论。事实证明:用“象”建构的世界比西方用要素建构的世界更能反映世界的综合本质特性,因此,在描述复杂系统的规律和指导对复杂事物的应用方面常常显示出更好的效果。对中医“象”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医理论取得突破的一个关键[2],更是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的智慧源泉。

2.4.中西医学研究方向的不同 西医属逻辑思维下的微观医学,研究方向沿着:生态—群体—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无限细分;中医属形象思维下的产物,研究方向沿着:组织--器官--个体—生态—网络—社会—自然—宇宙宏观拓展;网络包括: 1.物质能量与信息网络。2.生命健康与疾病变化规律。3.形态结构与功能损伤。4.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5.阴阳状态。6.脏腑经络系统。7.气血津液分析等内容纵深思考有三焦辩证,横向广延有卫气营血辨证,全息纵横辩证有“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思维模型。为中医学整体辨证与调平、医学观察与哲学反思、继承与创新提供了文化思维哲学与生命科研方法学基础。

2.5.中西医学科研路径的不同 西医学是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使用实体模型进行实验的医学研究路径;中医学则以象思维科学为指导以人体组织器官为基础使用思维模型进行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的医学研究路径。西医形成于600年前人类第二次文艺复兴 的欧洲物理化学崛起时期,是人类的物质文化产品登峰造极的时代属实验医学,使用的是实体模型,研究的是人体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以构成论为基础从事致病学研究看到的只有病;中医学产生于2500年前人类历史第一次文化复兴的中国春秋秦汉哲学成功之际,它是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空前丰富的时期属经验医学。使用的是思维模型,研究的是关系既宇宙、自然、环境、社会、七情与人。以生成论为基础,从发病学角度切入,看到的总是人。

2.6. 中西医学方法选择的不同 在科学家看来,“方法掌握着研究的命运”[3]。只有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快速实现从医学、科学、哲学到真理的认知跃升。西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形质结构、化整为零、诊治分开、医药分开。它强调结构、局部、静态分析,以解决局部病灶为首务,把病和病人分割开来,中医学所选择的思维方法是:司外踹内、以象测脏、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道器合一、医药合一。它强调功能、整体、动态观察,以协调整体关系为首务,认为局部病变是整体关系(阴阳)失调的局部表现,看的是有病的人,具有全息、实象、整体、系统、辩证、恒动思维特点,对生命运动规律的揭示体现了真理性认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证明方法大道至简。

2.7.中西医学技术手段的不同 西医学必须借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作用于研究对象并不断取得进展,这必然需要大量的持续不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才能保证学科运转和发展需要,因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和手段的外求,无疑诊疗成本同样随着投入增加而大幅度升高;中医学只要借助整体观念和哲学思辨等象思维科学成果就可以通过思维模型利用四诊合参和司外踹内技术随时随地进行诊疗,只要中医学主体不断进行文化思维哲学医学技术修为与训练充分发挥医者主观能动性,在不增加任何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前提下,仍可保证学科高效率运转与发展,因其并不过度依赖于设备检查而且是充分利用内求手段,所以更加彰显出中医诊疗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简便廉验、药物天然的低成本医学特点。

2.8.中西医学药物选材的不同 西医学因其还原与分析方法所用治疗工具大都是化学合成,所以结果必然导致物质对抗,化学物质的分解需要肝脏承担,排泄需要肾脏增加负担,长期使用不仅导致医源性疾病,最主要的是这种单靶点治疗药物不能解决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问题使西医学在处理复杂性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方面陷入了窘境;中医学以象测藏明辨阴阳之性质是中医学诊断的最高境界,所以选用自然界动物植物与矿物之偏性调平人体内阴阳之偏性就成了中医治疗学的终极目标,所用药物自然天成可谓就地取材,又因其药食同源绿色天然且节能环保而呈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趋同性趋势而引起世界瞩目,特别是它系统思考整合调节整体调平的优势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所致的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无可替代作用明显。

2.9.中西医学治疗优势的不同 世上疾病千千万,外感内伤可类分。通过临床观察和比较,西医对病因明确,病原清楚,靶点单一,主要造成理化与形态学改变类疾病既外感病可谓一枝独秀,用抗生素消灭微生物病原体随属对抗与攻杀但效验绝佳,但随着抗菌素滥用其耐药性与抗药性亦成了制约发展的难题。 中医学不仅对急慢性伤寒与温病类外感病作用独特,特别是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方面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更是学验颇丰,其注重调解关系的学科内涵注定了在抗御复杂性内伤病多因素致病、多病机复合、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多维治疗靶标和一体多病方面的独特优势与特长。

2.10.中西医学防治理念的不同 中西医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所揭示的是人体生命的不同层面的规律,把防病祛病和保持健康作为终极目标。区别在于西医把握的是共性的整体,中医把握的是个性的整体。西医所依靠的理论是抽象的产物,是事物的共性和一般,需要平台和规模必然消耗人财物力。而中医通过辨证加减很好地解决了个案的差异问题,通过三因制宜为个性化诊疗开辟了低成本医学道路;西医理论侧重于治疗学研究,而中医学研究更侧重治未病理论探索,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是致病的主因,治疗上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主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先安未受邪之地,调和失衡状态,而非对抗性、杀死病原的治疗方法。“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人与自然相应,和合共生,西医将人视做解剖的器官,将疾病与患者的生命相分离,而中医则始终把病人当作一个与环境、宇宙相关的整体,将人的生命与健康当作其理论的中心与目的。而这种整体观念正是“人的医学”的一种体现,也是未来全世界医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的分析比较及其各自优势探讨,不仅存在上述所论之不同,还存在中西医学的价值目标、疗效评价、治愈认定、健康维护等方面认识、标准和评判体系的差异。

3、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工业化革命主要征服的是空间的话,那么信息化革命则主要征服的是时间,互联网的普及与延伸让偌大的世界顷刻之间变成了地球村,随着东学西渐和东西方交往的频繁中西医必将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与包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西医学以现代语言借助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复兴和空间文化的全球推动,迅速占领了世界医学空间,中医学象思维科学语境因难与西方的空间文化通约而遭遇尴尬。然而伴随着人类对医学的哲学反思和理性认知,不约而同的发现中医药学在处理复杂性医学问题中的真知与卓见,中医药象思维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经两千多年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正在以无可辩驳的形象与自信对世界医学方向进行引领。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是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最终科学哲学一体化。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及健康长寿治未病的一门综合性学科[4]。中医学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作为建构自己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古代哲学观认为,自然界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以此分析客观事物的整体性及辩证的层次关系。因此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是从整体出发,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注重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和动态层面,体现了对生命复杂现象的直觉观测、灵性感悟和整体把握上;医药学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健康需求为宗旨,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这是其与一般自然科学的显著不同之处,中医药学突出体现了这一特征,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久远的积极影响[5]。中医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经千百年文化积淀融合而成,不仅对现代医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和未来医学科学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可以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有利于把握中医学发展的战略方向和人类对中医药学的使用与选择,随着中医的国际化和当代科学技术先进成果的不断融入,必将对东方医学观的开拓和发展带来突破。

4、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 近百年来由于西学东渐,西医学的构成论和致病学医学范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医学模式,他的单靶点对抗性的诊疗手段,在外感病盛行的时代可谓大显身手一枝独秀,然而在复杂性内伤类疾病成为了人类健康主要威胁的今天,则明显暴露出西医学诊疗思维的局限,理论明显滞后于临床,加之利益博弈、过度市场化和过度追求医学功利,使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逐渐淡化,天价医药费屡见报端,民众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重要 民生问题,加之以药养医引发过度医疗,不仅造成医源性疾病更使医药资源浪费惊人,环境污染严重,性价比严重失衡,公民的健康维护成本过高,远远超出了收入增长水平和支付预期,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技进步本来应该使就医成本大幅度削减,然而实践证明:西医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属高成本医学,对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显现其局限性。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社会老龄化、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等卫生主题转换,对那些复杂性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集中涌现,特别是面对那些病因不明、靶点不清、多因素致病、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和一体多病的复杂性内伤类患者更显力不从心,而中医用象思维构建的天人合一、医药合一、形神统一、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医学体系处理此类问题却得心应手优势凸显效验全面价格低廉,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努力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与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6]。

5、结语 《现代医学概论》指出:“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科学不能适应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系统,生命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涌现,不仅生命体本身病理过程复杂,而且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病理过程,在保障全民健康中过于偏重单一病种的诊治和局部医疗技术的发展而忽略了生命整体,过分依赖仪器设备、药物和手术,而忽视了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智慧,医疗技术发展失控,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并浪费惊人,且好多疾病由于理论滞后临床乏术而进行着无效诊疗或安慰性治疗,超过了社会经济和个人收入的承受能力加重了社会不公。治疗学的第一原则是自然痊愈力的利用”。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精神本体,人体作为整体存在的复杂开放巨系统,面对复杂性内伤病防治,理应遵从整体性、动态性、交叉性、非线性、最优化原则,从中医的象思维科学入手,从《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切入,发挥中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中医学思维模型优势,彰显中医药学思维哲学与理论智慧。中医学以气一元论整体观和阴阳互化辩证观为认知途径,从宇宙生成学和疾病发生学角度切入,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用中药之偏性调整人体之偏颇大道至简,所用方法与药物医药合一就地取材节能环保自然天成,能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可有效提高医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病人客体的自愈病能力,主客一起用中医药智慧努力实现复杂性疾病低成本诊疗调护及其养生长寿治未病医学目的,为患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群体创造出低成本最优化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普适的未来医学体系理性护佑人类健康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与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左占国《阴阳证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__年2月、10

[2]、于丽珊如何将西方科学正确应用于中医 —— 张维波教授谈在奥地利的合作研究[j]《中国中医药报》科技教育版20__年9月19日第2997期

[3]、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39.

[4]、张明雪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j]《中国中医药报》20__年10月27日第2429期

第10篇

1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的渊源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多年的雕琢,使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愈加炫耀夺目,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中医文化则犹如皇冠上灿烂的宝石,彰显着古老文明的厚度与张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所以,复杂、庞大、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不可能不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以及技术等产生影响。从养生来说,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我国的医学典籍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静虚,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养生这个宽泛的概念中,也包括有传统体育的成分,指导着国人体育保健的活动。如果抛开养生的成分来看技击与我国医学的联系,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发生、发展来看,远古时期的技法简单实用,几乎都是要命的招法,其目的就是制敌,比如插眼、锁喉、顶裆等。可以看出对这些部位的选择是离不开当时人们对人体的认识。而到后期武术发展中,人们去解释为什么用这些招法时,我们就可以想象到武术一定离不开医学知识,也就是拳谚所说的“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2中医学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发展中借鉴和吸纳了中医学的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伤科的应用。其一,武术拳理中基本上是运用中医的阴阳理论,通过“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如太极拳的名称和拳理中强调的动静、内外、快慢、开合等,这些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理论是完全一致的。而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则是根据五行学说的原理创编的。其二,传统体育与中医经络学说是长期相互融合的,经络学说指导传统体育的发展。如武术中的点穴法,八卦掌的“行桩”练习,少林功法中的目功、面功、鼻功、口功、舌功、齿功、身功以及擒拿术等就是以中医人体经络学和针灸学的穴位理论为技击指导的。其三,中国传统体育之武术理论将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认为精是本源,气是动力,神是主宰。如拳谚:“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拳意内经·神运经》则强调“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形意拳也注重内外“三合”等。其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伤科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武术。在古代战争频繁,人体损伤严重,不断发展的伤科医学保障了人员的战斗力,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医伤科在武术中的应用也更为频繁。

3中医学视角下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

    3.1整体性

整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观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看作是—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二是把人体病变诊治与地理环境、气候、四时变化等自然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中医学的整体观贯穿中医理论的始终。中国传统体育受中医整体观的影响,也表现出整体性特征。第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灵枢》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受着天地间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气候、 时间等都影响着人的生命过程,都与健康和疾病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中国传统体育从中医“人与天地相参”的观念中得出养生和预防应当“顺应自然”的实践原则。“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仇”等武术理论都是受中医学的影响而逐步完善的。第二,身心合一。中医从唯物的心身一元观中提出了“形神合一”、“形之神用”的辩证思想观点。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形与神两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形神合则生人,形神离则死人”,正因为形神合一,才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形神合一的理论,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共养,做到养形调神,守神全形,使得形体健壮而精神充沛。这一观点影响着中国传统体育对人体心身的认识,形成了中国传统体育“神形兼备,内外合一”的习武观。中华武术健身术以“壮内强外”为目的,这种整体健身观与中医学摄生的整体观是一致的。

3.2融合性

中国传统体育的融合性指的是养、医、击三者的融合。养与医在中国传统体育甚至中医理论中认为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一种互渗互补的关系。中国传统体育中有很多项目都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功效,形成了“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鲜明特点,也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不仅有养生的功能,而且具有医疗的功能。这其中尤以太极拳为代表。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中医中辩证施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论、经络学说极其一致,具有调身养血脉、调息养气、调心养神的功效。在马虹著的《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中就论证了太极拳对人体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调节功能。《黄帝内经》中也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受此影响,传统体育理论对人体的认识划分为两类,从生理层次上来说,练习传统体育能够促使经脉通,精气流畅,从而使人气健神旺,健康长寿。从心理层次来说,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和调。八段锦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很好地凸显了我国传统体育“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特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的联系以及对中医学的应用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体育神韵的凸显是离不开深厚而庞大的中医学背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彰显着迷人的个性、古老的神韵、现代的气息,同时也表现出与西方体育有别的个性特征:整体性、融合性。

4.2建议

第11篇

1中医学医学模式

中医学理论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整体和系统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离不开整体观念。在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健康和疾病的深刻认识,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以及精神与形体的统一。

首先,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即天人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的气候的交替。古人强调养生必须要法于阴阳,应四时而调神,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必然损害健康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在《内经》中不仅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意识到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之中,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和习俗中,因此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化了,健康和疾病也相应改变,“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人不然,忧患缘于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皮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的心身疾病在《内经》已有记载,如《素问·疏五过论》:”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甓为挛”、“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由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治疗这种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内经》提出:“诊可十全,不失人情”的治疗原则。《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

    其次,中医学的健康观还非常重视形神统一。形就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骨、脉、肉、髓等。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狭义是指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内经》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正常的情志是保证体内气血通畅,脏腑和调,正气旺盛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而情志内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灵枢·本藏》“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内经》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还非常重视精神的保养,“神 明则安”“守神而全形”都是强调重视神的调养,以保护和增强形体健康,古人一直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总之,中医学的健康观就是天人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形神统一(精神愉悦,以及躯体没有疾病的状态),而这两方面的失调就导致了疾病。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总结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如果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格式应该为自然-社会-生物-心理,中医学就是在这样的医学模式指导下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疾病。

2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2.1构建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说明人和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神统一说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指导着中医学认识人体、病因、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既然平人包括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失常也就形成了疾病,一个是人体与自然的不适应,包括了外感性疾病,一个是形神不统一,也就是内伤性疾病。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这两个方面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学说阐释了时间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灵枢·营卫失常》等篇章论述有关人体的生命节律,为中医学的时间治疗奠定了基础。还有《素问·异法方宜》中有东西南北中的地域性产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说明疾病的地域性。除此之外,中医学治疗疾病重视整体性还表现在强调从整体层次对疾病进行调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上者取之于下”。局部病变往往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治疗还是要从整体出发,探求局部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适当的治疗原则,形和神是统一的,病变时可以互相影响,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神形共治。这些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形成的。

2.2形成了中医学的诊疗特色一辨证论治

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由于证的不同,治疗存在差异。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在《内经》中对体质理论有详细的论述,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对人体类型做了若干分类,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瘦夭刚柔》、《灵枢·论勇》等等多是论述体质的专篇。先天、年龄、性别、精神、居处环境、饮食都是影响体质的因素,所以,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因人治宜”。《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许多针刺药物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对体质的调整而获得的。《灵枢通天》提出治太阴之人“不之疾泻,不能移之”,治少阴之人“必审调之”,治太阳之人“无脱其阴,而泻其阳”,治少阳之人“实阴而虚阳”,治阴阳平和之人则“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审有余不足”。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中医重视体质差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2.3突出了养生的重点一调神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机体内部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情志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是五脏生理活动在精神活动方面的正常体现,五脏功能正常则精气充沛,五志调和。《灵枢·本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是无损害的,当情志太过,或受到长时间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范围,便会直接伤及五脏,引起气血失调而致病。《灵枢·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因此,情志内伤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内经》的养生观就把调养情志作为养生保健之要务,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治疗疾病也要“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强调医生必须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以病人的神气盛衰为根本和依据,因为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外在表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素问五脏别论》“观其意志,与其病也”。作为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恰当运用心理疗法调节病人的心理,正如《灵枢师传》所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乎?”

2.4成为西医医学模式的借鉴

第12篇

说到人体里的任督两脉,凡看过武侠小说的朋友大概都不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影视作品中的侠客们靠武功秘籍打通了任督两脉之后,上可飞天下能入地,百病不生而又刀枪不入,很多理性的人都会觉得不可信,认为那是小说家的幻想,是文学的创作,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有人甚至不相信人体中真有所谓的“任脉”和“督脉”,“任督两脉”的名字既不是医家的说法亦非武林绝学,而是好事者的胡诌。

我因为工作的需要也接触过一些医界人士,甚至还主持过几期西医与中医的大辩论(在此请恕我的无知无礼),目睹了西医与中医之间的恩怨过节。大约自从有了西医之后,中医的地位便每况愈下、日趋衰败了。历史上,西医发端于近现代的科学思想,以具体的实践、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而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是纯理性的产物。而中医自古便属于“巫”的范畴,“医”、“巫”本是一家,即便有几本诸如《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医书”可资借鉴,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甚而是因为太过于玄秘而成为“超理论”或“非理论”。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揶揄中医时,说:“你们总是说人体的这穴位那穴位,那么你用刀子切开穴位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还说“你们中医常说的‘火’呀‘炎’呀,这东西是哪来的,藏在哪里,是酸性还是碱性?”往往几句不疼不痒的问话,便弄得中医头昏脑胀,狼狈得无言以对。而“任督两脉”便属于这种即便拿手术刀去切,或用最先进的电子设备去照也踪迹全无的典型例证。

其实,人类世界是划分为精神与物质两大类别的。在这两大分类中,现代“科学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对象与范围主要局限在“物质”世界里,而对于“精神”(意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或曰研究方法与手段还不太具备“科学性”。“科学研究”所特有的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归纳与推演的结合等诸手段恰恰适用于解释物质世界,而对于抽象的精神世界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也印证了中国古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古人将人类世界划分为“形而上”(不是“形而上学”)与“形而下”两大类别,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通俗的解释,就是说这个世界是由“道”与“器”两样东西组成的。“器”容易理解,大凡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质的东西便是“器”:“道”则是与“器”相对立的一种无形的纯意识形态的东西。如果这个世界的形态有高下贵贱之分,则“器”是下等级的“形而下”,“道”则是高等级的“形而上”。不幸的是,西医等“现代科学”以及其所适用的研究手段恰恰便是“器”,是一套由实践和数据组成的看得见说得清道得明的所谓的“科学体系”,自然属于“形而下”;而中医除了具有“器”的“科学”方法之外,更有一套看不见摸不着的玄之又玄的说教,正所谓“道”者也。因此从这个概念推演,西医与中医之间到底孰高孰低,还真的是说不明白。

说中医是“器”与“道”的融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里早有体现。宣扬形神合一、形气合一、形神皆俱等观念在《老子》或《内经》等专著中早有记载。更有趣的是,中医理论中的心、肝、肺、脾、肾等“五脏”,除了“心”之外,其余“四脏”的文字结构皆从“月”(即“肉”)。换言之,肝、肺、脾、肾等脏器均有所属,皆为活生生的“肉体”,唯独“心”则摆脱(或曰“超脱”)了“器”的范畴,上升为“道”。由此观之,传统中医的“器”与“道”并存甚至“道”为上(形而上)“器”为下(形而下),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医理论以人为本,辩证施治,在“道”的关注度上较西医恐怕要来得厚道一些。因此,同一个病种在中医的手中可以开出截然相反的方子,而这一点在西医中则是很难做到的。

再回到开头的话题。“任督两脉”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作为人体里最重要的“奇经八脉”,任督两脉可谓人体之命脉——经千百年的人类实践,这一点已毋庸质疑!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真正能够打通“任督两脉”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即便有些人内心虔诚而又用功努力,但是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打通血脉。最难熬的是血脉要通不通之时,会有很多异常的反应,有人觉得如百蚁噬骨,有人头痛欲裂,但是这正是即将打通“任督两脉”的前兆。而“任督两脉”一旦打通,不仅舒服无比、十分地畅快,据说还能够做到百病不侵,达延年益寿之功效。事实上,在武术界里,打通“任督两脉”是一项基本的功力,属于武功里的“内功”,与太极拳、八卦掌之类具有同等功效,乃是一种养生功法,并无太多玄妙之处。而今人之所以闻之色变,实实在在是受了武侠小说的毒害。在他们的想象中,凡打通了“任督两脉”的人必是武林高手,且个个身怀绝技,能飞檐走壁,还能刀枪不入,这实在是对这种传统养生功法的莫大误解。

既然是一种养生的功法,如果抱有一颗平常之心,勤奋习之,也不在乎“打通”与否,说不定就能够收获惊喜。若不能打通“任督两脉”也不必哀天悯人,权当是进行了体育锻炼,活动活动筋骨总不至于会有什么坏处。在这个问题上,有些“非专家”自己道行浅薄,知之不明,却硬要指责别人“迷信”或“愚昧”,这才是比迷信更为可怕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