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

时间:2024-01-10 15:0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

第1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课程配置;课程知识;大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86-05

Effective configur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art two)

――A research based on curriculum knowledge

DUAN Jian-zhi1,LIU Hai-yuan2,PENG Jian-min1,LONG Song-jun1

(1.Hunan Institute of Human and Science & Technology,Loudi 417000,China;2.Off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Di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Wealth and Art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Beijing 100816,China)

Abstract: Essentially normative knowledge configuration is the soul and core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disciplinary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tself, and organized in terms of scientific fact knowledge (original application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ith a certain cultural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knowledge (knowledge gained via application deepening and transferring) of independent characters of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Dewey’s method for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s expatiated on the types of configur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nowledge.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urriculum configuration;curriculum knowledge;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人类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文化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课程是一种具有文化品性的课程存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知识,“作为实质性规范的知识是任何形态课程的本原,没有知识的课程是不存在的”[1]。那么“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知识应该被选入课程,这个问题从19世纪至今仍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大学体育课程如何有效地选择知识、“安置”知识,是大学体育课程有效配置的核心与重点,也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

1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切入点

体育课程知识是对体育课程实体的肯定,课程知识因课程的存在而存在,因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课程的性质影响到课程知识的选择,所以首先要对课程本质有一个解释。

对课程本质问题的研究,许多学者从教学科目、文化属性、教育功能、社会价值等不同视角进行了探讨,如杨文轩、陈琦[2]的《体育原理导论》;贾齐、钟远金[3]的《还体育课程本来面目》;解飞厚[4]的《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与贾齐、钟远金商榷》;张细谦[5]的《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韩敬全等[6]的《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论争》;张学忠、郝招[7]的《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何劲鹏、姜立嘉[8]的《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等。围绕着课程的“社会属性、知识属性、人格属性”展开探索,致力于体现这些“统整属性”,课程的本质问题成了一个范围宽泛、理论与观点复杂的命题,对体育课程本质多元逻辑起点的研究,及从心理学、社会学逻辑起点对课程本质研究的质疑或批评,把课程引向了体育学、文化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逻辑基点之上,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也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争论一直都存在。人文知识、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全面介入,实践中使课程知识的范围与种类不断地扩展,一定程度上使课程知识处于杂乱的状态,凸显了课程性质对课程知识选择的影响。

如果单独的一门课程真能体现三维的“统整属性”,那么,一切的论争都将化为乌有,课程也就成了一种静态的完美,这样的课程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9],体育课程知识以“三维健康”为切入点,那么,这个为“健康”而设的课程也就不能称之为“体育”课程。所以,只有从当前体育课程内涵、性质的不确定性中找到一个最基本最有效的切入点,重新理性思考课程知识的主体与内涵,才能有效实现课程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是一种被社会选择和组织化了的、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更好达成行动目的的经验。无论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角度与依据来理解课程,“学科科学知识”将是课程不变的最根本的本原,是课程知识配置不可缺少的最根本的实体,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变革课程知识观(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知识观)的主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10],因为唯有凭借和内化一定的学科科学知识,并内化为自身发展的能力,才能达成课程对人的培养。

“体育与其它学科一样,其学科价值应主要体现在使学生学会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11],如体育史学、民族体育学、运动技术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形态学等。哪些知识是大学体育课程最合理、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课程知识体系的配置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思考,对知识配置的视角、方法、类型有一个清晰的条理脉络。体育课程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以一定体育文化科学知识的储备作为发展人的手段,“体育学科科学知识”是体育课程知识配置最基本、最实际的切入点。

2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视角

提到课程知识的配置视角,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实用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4流派的课程知识本质观,从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但本文主要是想从微观层面探讨以什么价值观理解体育课程知识,站在什么立场来配置。

体育课程,从骑马、击剑等绅士教育的构成要素起源,到以德绍5项(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的学校体育活动的雏形,经过“体操课”与“军体课”的蜕变,发展到现在的体育课程,已具有自己所独有的价值――运动技能价值、体育文化价值、生物改造价值,是具有某种特定内容和形式存在的身体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的体育课程,首先它是大学的,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大学的文化性和“高等性”的层次特征是课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基;其次,它是“大学(公共)体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也有别于高等体育专业教育课程,课程知识的掌握并非为本学科的发展,服务于不同民族、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任何人,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质,这是课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另一方面。因此,必须将体育课程深刻化,站在“高等教育”独立品格的立场,从课程本身的“价值”(运动技能价值、体育文化价值、生物改造价值)视角来配置课程知识,依据课程理论与原理,按照课程教学的规律遴选、剪裁、排列与组织比较稳定的知识体系。

3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方法

每一种知识都有一种适合它的组织方法,如艺术的知识属于以反映具有典型性生活现实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知识类型,要求有审美的感觉,适合用文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按一定的规律来组织,如果用符号、公式分析和推理等数学的方法来组织艺术知识,肯定造成错误的选择。

20世界90年代以来,在“三维健康”的课程思想指导下,大学体育课程从多层次、多角度建立课程目标体系,旨在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起来,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养、教育和社会目标。这种全面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让组织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类型知识的方法作为引领,如以“以学生兴趣为主”的理论等,体育学科逻辑的方法被淡化,使得课程知识的选择的方法偏离了体育本身的基本内涵。

获得知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知识的利用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新知识,如果知识不能转化为智慧,不能转化为思考力的话,那知识就是没有价值的。“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知识,而课程作为使学生实现一系列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方案,则必须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与逻辑来组织”[12]392。大学体育课程知识的选择,必须根据体育科学知识的状况与逻辑,从规则的、确定的、具有一定高等教育文化性的体育科学事实知识(原有的应用知识),及大学生独立品格的、实践的、运动体验的经验知识(通过应用促进深化和迁移知识)两方面来组织,并根据体育课程的“课程价值”,用走、跑、跳、投、攀、爬及生理原理、运动技术、运动艺术、音乐、舞蹈、鉴赏、竞赛等等基本构成要素,按一定的规律与逻辑来组织,实现体育知识向智力、体育能力的转化,最终通过对知识的利用来实现课程价值与价值迁移,并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新知识。

4 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类型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主张“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是一种宏观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在学术路径上赞同该思想,但从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现实来看,用微观方法建构体育课程知识体系更为有效。其一,学生层面:由于我国体育课程实施环境与学校体育传统习惯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能力低起点的现实,课程知识的类型必须适合学生的起点;其二,课程层面:由于大学体育课程的“公益性”特质,课程知识的类型必须与课程特殊的价值与存在意义适配。杜威从“知识是认识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的理解,区分了4种类型的知识[12]47-48,本研究依据杜威的4种类型知识的分类方法,对大学体育课程知识配置的类型进行阐述。

4.1 第1类知识:理智地获得技能的知识

理智地获得技能的知识,是事实知识,是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识,如做某件事的技巧、方法。这一类知识的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运动能力(“如何做”)的需要。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运动能力分为一般运动能力(或基础运动能力)和特殊运动能力两种。一般运动能力,是指从事各种运动项目都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主要指的是身体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肌肉对速度、力量的控制能力,对空间、时间的感知与选择能力,身体移动能力、协调能力。其中移动能力包括水平方向的移动能力(如走、跑、滚动)、垂直方向的移动能力(如跳、攀爬、垂旋)及肢体活动的幅度。知识的配置主要是走、跑、跳、投、攀、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平衡、协调等内容。

“特殊运动能力,是指从事专项运动所必须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13]。专项运动能力是在具备一般运动能力基础上熟练参与某项运动的技能技巧、思维操作能力,以及想象力和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思维操作能力包括对外界输入感官的运动信息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运动表象能力和运动记忆能力。知识的配置主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课程的选择,配置如篮球、网球、健美操、跨栏等等运动项目专业知识(包括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运动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4.2 第2类知识:了解意义上的知识

这一类知识与第1类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熟悉、了解既是做的结果,又是衡量如何做的尺度。了解意义上的知识,是原理知识,即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这一类知识的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体育锻炼能力(“指导如何做”)的需要。

体育锻炼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已有的运动能力,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锻炼能力类知识与运动能力类知识密切相关,不但要满足身体运动,更主要是学习、了解如何科学地指导身体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是体育生物学、体育技术学两大学科群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内容,理论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运动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实践包括进行身体活动(运动能力知识)、指导身体活动(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制订锻炼计划、组织安排体育实践活动的知识)、检查监督和评价锻炼效果运动器械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4.3 第3类知识:间接得到的知识

第3类知识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通过向别人学习而间接得到的知识”,这是以语言为媒介而获得的信息或学识,是在学了什么和要学什么的意义上,一定程度上会构成学问。这一类知识的构建主要目的是满足“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需要。

满足“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这类知识既与体育课程有关也可与体育课程无关,可以包括体育、社会、生理、心理、历史、美学、医学、经济、法学、人文的等等多方面,这些知识的获得会因不同个体而不同,知识的内容可能良莠并存、纷繁芜杂,并非都都有价值,也非都是“真命题”,需要思考、甄别、理解,经过个体智能加工成为有价值的知识。

4.4 第4类知识:理性的知识或科学

这类知识是源于理性基础、源于逻辑顺序和体系的知识,与第3类知识“信息”一样,也是间接的,但这种间接是依赖于逻辑论据和逻辑前提的间接,而非依赖于别人的观察和报告的间接,是智力知识,是知道某件事,并且知道如何做某件事的知识,主要是通过了解知识,产生自己的看法,最终形成智力,也是一种“意会知识”。这一类知识的建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体育技艺能力的需要。

技艺能力是富于技巧性的体育运动技能与艺术,技能是作为一类技巧的集合而存在的,如弓手的精准等,是一种必须亲自操作、坚持练习熟能生巧的身体活动与运动体验,对思维、身体、眼等的协调配合能力与综合知识能力的集合,主要分为运动表演能力、体育休闲能力、体育观赏能力3大类。

1)运动表演能力类。

体育是一种以人的肢体动作为表达工具的动态艺术,依靠运动者的技能、体能和自身所具备的肌肉控制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肢体动作的表现能力来表现的艺术。运动表演能力是通过默契配合、解决冲突等以人体姿态、表情、 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在丰富自身肢体语言的同时,使自身对身体的认识展现、速度、平衡、身体控制能力、动作发展能力,身体与音乐节奏之间的关系等风格多样化,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张弛并蓄的境界,给人以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力和运动美感的综合能力。主要知识包括:身体姿态、人体造型与技巧、运动技战术配合、音乐感受与表达等。

2)体育休闲能力类。

体育休闲是指在余暇时间里的体育消遣,主要是从时间上来界定。“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休闲体育应是一种具有体育文化、意识的活动,应指人们有意识的体育文化活动,属于意识和文化层面”[14]。体育休闲是一种非工作任务与责任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休闲能力是一种运动体验能力,体育休闲能力类知识是在运动能力类、锻炼能力类与基础理论类知识基础上体现在行动中的知识,是通过对这些分支知识整合、关联、吸收、利用、重组及其产生的默会知识的综合,知识的分类从活动时的身体状态分为静态知识与动态知识两大类,静态知识主要是体育观赏类(运动竞赛规则与运动技能的品评)知识;动态知识(运动实践)主要有眩晕类、命中类、平衡类、攀爬类、跨跳类、跳舞类、水上类、冰雪类、器械类知识。

3)体育观赏能力类。

体育之美,在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动感形式,形态与色、形、声等形式美的魅力,对于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历史、规则、技战术的了解及体育美学的把握,也是体验体育的观赏性、娱乐性、艺术性的重要前提,通过观看和欣赏各种体育活动、比赛及相关的影视录像、展览等来丰富体育知识、感受体育魅力、体验运动精神与趣味。

观赏能力是对体育的品评能力,要观赏体育,对主体而言,健全的感官、必要的审美修养、一定的审美心境、正确的审美观是必不可少的。体育观赏类知识主要分感知类与理解类两方面,感知类主要包括运动技术观赏知识、运动战术观赏知识、运动技巧观赏知识;理解类主要包括人体能力与运动精神的品评、体育文化史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体育已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意义,没有了它原有的实用功利,而是从自然界转入到人体自身,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体育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具有对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和生存意义构建给予关照、护持、滋养的一种价值性特征,作为体育课程的知识,更具有其体育意义和课程价值双重特性。

不论如何理解课程,也不管怎样看待课程,课程永远不能摆脱知识而存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同的阶段会存在不同形态的课程知识观,知识体系不会一成不变,它随着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大学体育课程中如何理解知识,如何配置知识,本研究只是从学生个体知识层面来进行构架与组织,而要有效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综合探讨才是有效手段,课程知识的配置应成立专门的专家研究小组,根据我国国情和体育的发展立项研究制定。

参考文献:

[1] 赫德永. 课程研制方法论[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71.

[2] 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173.

[3] 贾齐,钟远金. 还体育课程本来面目[J]. 体育学刊,2005,12(3):5-9.

[4] 解飞厚. 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与贾齐、钟远金商榷[J]. 体育学刊,2007,14(2):4-7.

[5] 张细谦. 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J]. 体育与科学,2007,28(2):29-31.

[6] 韩敬全,郑学会,孙志宏. 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论争[J]. 体育与科学,2008,29(5):29-31.

[7] 张学忠,郝招,石高慧. 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3):84-88.

[8] 何劲鹏,姜立嘉.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J]. 体育学刊,2010,17(2):50-53.

[9] 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教体艺[2002]13号,2002-08-06.

[10] 赵婧. “课程知识观变革”之检视[J]. 教育导刊,2009(3):4-7.

[11] 毛振明,王小美. 体育与健康课改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4.

[12]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 课程流派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第2篇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大学生当作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大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教育主体。因此,在体育的教学管理中,要实现科学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要在体育课中做到: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人性化”; 课程性质的人性化的“人性化”;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人性化”;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人性化”;体育教学组织管理的“人性化”。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体育;思考;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的内涵

人性,即人们共同具有的一般属性,它是以人的生存为基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共同特征。人是价值的中心,是被思考、被审视、被爱的对象。人性化是指个人的内在发展、自由和责任的统一,是其得到充分发展的标志。

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是指教学能从大学生的身心理特点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特征出发,既体现了以生为本,教师尊重大学生个性自由和对他们的人文关怀,也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从而营造出一个师生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氛围,使得教学者的自主性及学习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人性化”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共同参与,互相影响,互相激励,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完成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与否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人性化观念,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风采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合作的、朋友式的关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每个学生的自尊与人格,同时还要教育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要满足学生合理的需要,共同完成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富有人文的气息。

学生比较尊重有成就的,品德高尚的教师,学校要逐步实现大多数学生能得到自己所尊重的教师来任教。因此,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强化人性化体育教学观念,学会运用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拭目以待。

三、课程性质的人性化的“人性化”

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培养的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等系列的问题,传统的体育课程性质从单纯生物学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的三基为主,忽视了人作为社会成员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的特性和本性。新《纲要》的课程性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指出了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三个主要目标。强调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突出了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原则,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即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充分体现了在体育教育中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基本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活动和运动是人的本性特征,体育教育寓教于动的课程特点,使课程的性质更加人性化和实际化。

四、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人性化”

体育教学的目标的人性化是指体育教学要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对体育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又要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体育教学内容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要因材施教,展现个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中要有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实效性、科学性。要丰富体育课的知识层面,扩大体育课的研究领域,文化含量和实用价值,体育内容要与人文性相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充分尊重学生健康、价值、兴趣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与身心发展规律。

五、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人性化”

人性化的教育观念不是选拔式的教育,它是全面面向大众学生领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与特性的教育,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人性化体育教学也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选拔式的体育教学评价。以往的体育评价是全国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标准《大学生体育达标标准》,追求评价结果的绝对客观性和数量化。缺少的就是主观评价与“人性化”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平的、平等的,但具体落实到每个同学的身上却是不平等的,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与身体情况不同,导致评价的不全面。因此,教育要承认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体育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使体育教学评价不会成为学生的包袱,而是应成为学生的动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同时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六、体育教学组织管理的“人性化”

将“人性化”植入体育教学中,是对教学管理的一种辅助和填充。然而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忽视了最重要的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主要表现在:主体上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我教什么你就学什么的死板教学模式、僵硬的教学管理方法。方法上注重灌输教育,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动为学生服务。把教育的单向对应当作合理的教育期望行为,忽视了大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也忽视了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通过自身思考进行积极判断、理解的重要性,表现在体育课中就是缺乏欢快愉悦的体育教学气氛。因此,在体育课中要实现“人性化”的管理,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权利,让学生自主的去体会,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要和学生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视学生为朋友。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教师应该提倡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朋友,消除学生面对老师所产生的敬畏感,在友情、师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体育教学的管理,一定会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七、高校体育提倡人性化教学的意义

1.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21世纪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相适应,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理念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教育方式正从知识殿堂向生活实践的回归。同样,高校体育教学也要顺应这一时展要求,观念要实现从“强身”向“健身”转变;内容要实现从“达标体育”向“生活体育”转变。让人性化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的提高,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思想、个性化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

2. 教学对象的需要

体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是课程的主体和中心。学生的能力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是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不单年龄大、身体的生理心理机能更成熟,而且,他们的体育基础更为扎实,自学能力更强,思想更活跃,思维更开放。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更高,目的性更明确。他们进行学习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同时也是为了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其真正意义是为了他们今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提升。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人性化教学,实现从整齐划到灵活多样弹性转变:从输入教育式到引导式创新式转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在高校体育实施人性化教学是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但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但由于传统观念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的进程。因此,加强体育教师专业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积极开展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的研究是最终实现高校体育人性化教学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高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郭冬生.构建人性化教学管理制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5.

[2]何红英.人性化教育观在体育教学中的探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阎亚林,郭捷.试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人文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5]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谭华,李勤.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体育学刊,2003.

第3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宏观管理 体育课堂运行管理

一、体育课程的宏观管理

(一)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

1.确立体育课程教学项目。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首在于确立体育课程的教学项目,因为,这是一项从课程教学源头上、从根本教学性质上把握一切的工作,也是一项有效避免“滥开体育课”(如将中医、文娱等非体育课程内容作体育课程内容)或“以次充主”(如在体育课开课的比例中,让“轻微运动小价值型的项目”占据了较大比例,冲击了重运动高价值型项目)情况发生的工作。而要把握好这项工作,就必须重点把握如下基本原则:其一,奥运项目优先的原则;其二,传统体育教学科目优先的原则(体育教学大纲长期确定使用的项目);其三,运动量效果大的项目优先原则。特别是,必须把握“当代大学生最佳体育项目”优先的原则(所谓当代大学生最佳体育项目即是符合“是奥运项目;是市场体育项目和终身体育项目的项目;是同时具备竞技性与娱乐性”三个条件的项目,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游泳等项目)。

2.规范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层级排列

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必须要能有效避免逐期重复教学内容与时数的教学事件发生,必须要能具备逐级推高教学水平的实力与功能,因此,必须把握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层级排列。

如:篮球。第一学期:c级篮球技战术(投篮上篮攻防、运控球攻防、传控球攻防、持控球攻防、简单配合攻防);约20次40学时。

第二学期:B级篮球技战术;约20次40学时。

第三学期:A级篮球技战术;约20次40学时。

第四学期:超级篮球技战术;约20次40学时。

3.把握科学选材并合理地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

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必须要能避免“空上体育课”或把体育教学搞成了运动训练课的教学错误的发生,因此,我们还必须把握好科学选材与合理地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

如:篮球。第一次课:肩上投篮,上挑上篮;防守基本;第二次课:运球基本功,运球攻击,防守运球。

4.配备相适应的场地器材。对体育课程设置的管理,必须相应配备好场地器材,如:现代化篮球课:必须配备CUBA标准蓝球场馆,必须配备让学生充分运动的条件。因为,实践证明,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与好课堂氛围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课堂管理的效果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二)严格体育教师资质的管理

在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同时,我们必须把握体育教师资质的管理:第一,展示课程教师基本信息;第二,展示课程教师科研成果;第三,展示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为人理念;第四,展示课程教师竞技特长;第五;展示课程教师教学文件。

(三)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的管理

展开体育课程的宏观管理,还必须重视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的管理,而对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更新的管理,则主要应当通过对其“基本模式”的审查、对其模式方法的不断更新换代的鉴定,从如下几点去进行:一是审查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的情况;二是审查体育课堂教学结构与程序的规范化、自动化;三是审查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现代化、多元化与不断更新。

二、体育课堂运行的具体管理

1.体育课堂程序结构模式设置。体育课堂程序结构模式,是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中观雏形模式之一,是现代体育教育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运作功用的一环。是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凸具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特点的课堂程序结构模式。该模式的优劣,通常,在整体上决定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质量与效益。因此,体育课堂程序结构模式的设置,必须突出体现对传统体育教学课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从“通力贯彻大众竞技;改进教学程序与方法;充分考虑现代学生的个性与愿望;狠把教学质量关”几个大的方面去着重研究,特别是,必须在时间与结构内容安排上按“教学与组织练习;学生大众竞技活动或快乐体育活动;训练与教学检查与过关活动”各约1/3的比例格局去进行,并且,必须要充分调动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骨干的课堂组织与管理作用。而决不能一再不顾学生的“天性与兴趣”,始终视而不见高速发展的体育教学方式,继续沿袭高耗低效的那种“满堂灌”域“放羊式”的程序结构模式。

2.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体育教师与其他课的教师有着一点根本的不同,那就是,体育教师不但要善于教学,更必须要善于展开对课堂运行的动态管理。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突出的体育课堂驾驭与管理的能力。必须突出地具备“出好点子与用好人”的流畅运作能力。因此,关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监督与管理的重点,也在于此。

3.学生体育干部的选拔与运用。在体育课堂管理中,显然,仅靠体育教师一人其力量是很不够的,就像一个运动会仅靠一个总裁判长是很不够的一样,我们必须学会大力选拔与运用学生体育干部,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作用,发挥他们的巨大管理力量,最终实现高职体育教学‘教师总监;学生骨干群管互帮”的理想局面。

4.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课堂氛围建设

在体育课堂管理中,切不可忽视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与课堂氛围的建设工作,因为,实践证明,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与好课堂氛围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课堂管理的效果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因此,现代化场地器材的配备、课堂氛围建设,是高职体育课堂管理十分突出的重点。

三、结语

显然,高职体育教学管理的重点在于“体育课程的宏观管理和体育课堂运行的管理”,而其它仅是其次,只要我们能够依据本文所提出来的系列方案与方法去实践,就一定能够对规范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提高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管理效益,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益,产生极高的指导意义与极强的实践功效。因此,高职有关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师,很有必要对本文所提出来的系列方案与方法,加以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3

第4篇

通识教育起初是在欧洲广泛使用的教育模式,其含义实质古希腊自由民的教育,也就是所谓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而主要注重培养公共事务能力,探索世界真理。通识教育一词来源于“generaleducation”,也可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和通才教育。其特点主要有三:其一,通识教育是一种以“育人为本”为宗旨的人性化教育,强调把受教育者当作“全人”来培养,要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二,通识教育是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全方面素质教育,提供给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其三,通识教育是一种思维方法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通识课程的共同学习,帮学生树立与社会民族利益相符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我国著名学者李曼丽曾对通识教育有这样的表述:从性质上来说,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非专业性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从教育目的方面来说,通识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全面人才为核心目的,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最后从内容方面来说,通识教育是对学生基本知识以及态度技能的综合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识教育以学生为本,强调教育目的的宏观性,使学生能够实现多方面发展。

二、通识教育和大学生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

首先,传统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教授,忽视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状况,这已无法满足培育新时代学生的要求。其次,现在大多体育教师是以自己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注入式”教学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体现。再者,体育课程开设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枯燥,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学年限设置有误,我国各大高校基本是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而三四年纪则取消了体育课,这使得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能持续。

(二)高校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的联系。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很多地方都要运用通识知识。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而通识教育是基础教育,预备教育与整合教育的融合,目标在于将大学生培育成为优秀的全面型社会人才。由此可见,通识教育思想与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基本一致。适应通识教育思想是大学生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通识教育下的大学体育改革策略

(一)深化通识教育理念。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思想理念,使各级领导与教师都能以通识教育思想作为自己教学的基本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团队树立了将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深化大学教育体系改革,加速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体。

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学主体,以育人为本。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应该突破传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此外,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面对的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注重学生的不同要求,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体育精神,不断完善学生的品行体格。

(三)完善教学方式。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设计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乐于参与,又有非凡的教育意义,能够使学生在参与此次体育课程中获得颇多感悟,优化学生性格品质的独特教学方式。

(四)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如今大多高校只对一二年级设置体育课程的现象,在大学生体育改革中应予以纠正。我们的体育课程不仅在教学质量上需要提高,在教学数量上也应该增加。高校体育不仅是要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更重要的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这需要长时间的教育指导,而不是形式上的课程。因此需要对三四年级增设体育课,并增加体育课的数量。

四、总结

第5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三自主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1-0085-03

An Analysis on Students' Discre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ZHANG Zhemin,SUN Qi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 y, 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goal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is cretion of students (on the content, time and teacher of the course) of physicaleducation course by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and inter view for finding the obstacles of its implementation. It also proposes the metho d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 discretion under the exis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sys tem and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system in the universities.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physical education;students’discretion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就体育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规定,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发挥着政策性的引领作用,是深化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 为实现《纲要》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求,就体育课程的组织方式而言,实施“三自主”是 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刚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锻炼要求的必 然选择;是突出“以人为本”和学生主体地位,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益,正确处理新时期师生 关系的有效形式;是激励体育教师奋发向上,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体育课程建 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组织方 式。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内容的前提下,为本研究获取理论素材、提出新的观点和措施奠定 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问卷设计根据本研究目的,依照社会学问卷制作要求,采用开放和封闭问答方式,设计了调查问 卷,并对问卷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

1.2.2.2 问卷发放与收回根据本研究目的,问卷发放对象主要为从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部主任或副主任。随 机向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四川、陕西、黑龙江等地域普通高校发出问卷 80份,收回问卷72份,其中有效回收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为84%,符合分析研究要求。为 全面了解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三自主”组织方式实施状况,提供了数据材料支持。

1.2.2.3 访谈法为了进一步弄清体育课程“三自主”实施工作的制约因素,提高实施对策的针对性,利 用3次在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召开体育系专家学者有关会议的机会,访问从事普通高等学校 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教授专家16人,获取了相关信息和建议,为本研究相关对策制定提供了 重要依据。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三自主”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由表1可知,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三自主”体育课程组织方式的状况,并 非乐观。

2.1 现状情况

2.1.1 学校规定项目内的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基于学校设定项目范围内的学生 自主选择,而非学生完全自主的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项目,但各学校所设定项目均未少于 10项。

2.1.2 适度调控下的“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由于受我国普通高 校人事分配制度的影响,学生任意选择体育教师一般还停留在某一单元学生总人数和教师设 定人数以及班级可接受人数等条件控制基础上。即便是调查反馈的67所高校中的29所高校采取了学生自主选择任课 教师,也基本上是在此控制条件下的反映,而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体育教师“挂牌”上课。

2.1.3 学校限定时间区间的“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者,67所高校中仅有 2所,占调查学校的3%。就是这一仅有的数据,也附带着一些限制条件,即学校限定时间单 元的“自主”选择,而并非“自助餐式”的滚动开放。

2.2 原因分析

2.2.1 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要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所包括的场馆设施、器材条件、教师专项、配套教材等主要内容。由 于受学校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和资金限制,还难于为学生提供竞技项目类、民族项目类、体育 康复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需求;有限的体育师资数量,还不能满足为各种活动兴趣学生提供 全面的专项教学与指导;体育教材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学生教材管理规定的制约,还难 于与体育教学内容紧密配套,导致某些项目学生有教材、某些项目学生无教材等管理上的顾 此失彼。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现实状况,是影响学校难于完全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 任意选择的关键,所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是学校规定项目内容前提下的任意选择。

2.2.2 学校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制约学生任意选择教师的瓶颈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学课程的内容,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必然要适 应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环境,而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任意选择任课教师,势必将导致个别 教师的下岗或失业,尽管某些学校设置了人才交流中心或再培训上岗制度,但是,健全的优 胜劣汰人事管理运作机制几乎还没有具备应有的环境,假如学校体育管理者想成为“第一个 吃螃蟹的人”,或许需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争取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基于此,在被调 查的67所高校中尽管29所实施了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也基本上执行着体育教师教学 课时量相对均衡的原则,在课的安排上采取着学生选择和单位调剂的“双轨”排课模式,所 以,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并非某种认识上的以质取胜、论功行赏。

2.2.3 学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是限制学生任意选择学习时间的巨大障碍目前,普通高校一般所实行的学年学分制和富有弹性的学制管理规定,仍与完全学分制 的学籍管理方式存在实质性差距。基于这一管理体系下的体育课程,就难于具备完全的自由 时间空间可供学生任意选择,这不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操控或自主决定的事情。即便是被 调查的高校中有2所实施了学生“任意”选择学习时间,也是在体育课程已限定设置的单元 时间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空余时间而进行的学习时间选择。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对策分析

3.1 坚定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不动摇由于《纲要》所提出的体育课程“三自主”组织方式,是体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 体现,是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必然选择,是体育课程促进学生“三维健康 ”的必经之路,因此,尽管在具体操作中仍然存在学校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 约,但是,这一通往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体育课程组织方式要坚定不移的实施下去。

3.2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科学把握几方面的关系

3.2.1 课程内容选择要因校制宜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必修课程。1体育课程的这一性质,决 定了它的实践性和可选择性特征。因此,一切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锻炼方 法,都可被纳入到体育课程内容的范畴,而不必千校一面、万生一孔;一切可被学生接受的 竞技性、民族性、健身性的体育活动项目,均可在本校已具有的体育设施、器材设备和师资 条件基础上,成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

3.2.2 选择任课教师要在稳定基础上,突出激励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必须建立在学校人事分配管理制度基础上的“自主”,任何冒进思想 都将导致改革结果的事与愿违。但是,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组织方式的实施,又要让任课教师 感觉到教学改革的压力,进而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又要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制 定体现其自身价值的鼓励措施。营造崇尚荣誉、鞭策后者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良性发展氛围 。

3.2.3 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要在学校教学管理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跨单元选择空间在学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环境中,从教学计划的设置上,一般表现出为某学院(系)学 生整建制提供某一单元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空间。如果完全局限于这种条件下的体育课程选 择方式,是难于实现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自主选择要求。因此,在仍未具备完全学分制教学管 理的条件下,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这一体育课程组织方式,应为学生提供一周 中某几个单元、某一项目可选择的学习时间机会。做到学校教学管理体制下,体育课程学习 时间任意选择机会的最大化。

3.3 “三自主”组织方式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3.1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关注课内外一体化衔接问题《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 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 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这种体育课程结构的内涵,势必要求“三自主”组织方式不仅 要面向课内,而且也要面向课外。在课外内容的组织方式上可以采取:第一,课堂教学与课 外俱乐部相结合,不仅实现学生活动时间的延伸,而且,也可进一步满足学生活动兴趣的需 要;第二,课堂教学与课余训练相结合,不仅实现一般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 ,也可满足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需要;第三,课堂教学与学生体育 社团组织相结合,不仅实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而且,也可通过学生体育 社团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提高其体育组织工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3.2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不断优化体育课程内容尽管为学生提供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将受到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和体育师资等条件的 限制,但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学生的不同活动兴趣需求是体育课程内容改革所追求的目 标之一。因此,坚持运动项目的终身适用性和时尚运动项目的吸引性原则,是不断优化体育 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是体育课程内容不断改革发展的趋势所然。

3.3.3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坚持对体育师资的使用与培养并重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学效果的提高,关键在教师。能否具备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精 良的教师队伍,是适应和推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决定因素。对体育教师只注重使 用,而忽视其培养的传统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的教学需求。因此,无论 是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要求而言,还是对体育教师需要满足新项目的开设而言,都必须坚 持对体育师资的使用与培养并重,才能适应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对体育教师的挑战, 才能吻合素质教育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发展提出的要求。

3.3.4 实施“三自主”组织方式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纲要》对体育课程评价强调了对学生的学 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方面的内容。但就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评价而言,为 适应“三自主”体育课程组织方式,在制定相应评价体系时应当关注:第一,学生自主选择 学习项目后,各项目的评价标准应体现相对公平性,否则将会造成同一班级学生因选择学习 项目的不同,而出现体育成绩的评价差距,进而影响学生评优评先的切身利益;第二,学生 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后,各项目的评价过程应体现相对公正性,采取教考分离将能够限制人为 因素的干扰影响;第三,对教师的评价应坚持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相统一,并注重考查 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等综合因素。

4 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课程“三自主”组织方式的实施,既体现了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 内在规律要求,也面临着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阻力。本文在分析制约“三自主”实施影 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下的运作方式以及需要 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2002.

[2] 毛振明,圆山和夫.日本学校体育关键词10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3] 李静波,曹策礼.我国大学体育教学面临“扩招”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2,25(2):

[4] 张来明.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 8(8).

[5] 项立敏,张青.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产生的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2007(10 ).

[6] 邓跃宁.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分析[J].体育学刊,2 007(10).

[7] 袁革.“三自主”选课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 5(7).

[8] 吴晓阳.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3(2).

[9] 戴福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3(5).

[10] 秦婕.普通高校体育学相克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 ).

第6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2--0105-05

作者简介:鲍军超(1976- ),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体育课部,湖北 武汉 43008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已近10年,通过这些年的实践,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怎样,体育课程目标设计是否准确、合理,实现与否等等,都到了应该有个初步定论的时候。本研究以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为研究问题,探讨在实践工作中对《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解,从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以及基层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困难等方面评析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问题,以此同广大体育工作者探讨,为修订《纲要》提供参考建议。

1 对《纲要》中课程目标的理解

1.1 体育课程目标分类问题探究

关于体育课程目标定义的研究,周登嵩认为,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要求,确定的指导各级、各类、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1]。张学忠对体育课程目标定义为:在特定的教育学段,学校体育课程试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以及在体育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指标等方面,在其主动发展过程中试图达到国家所期待的水准[2]。本研究认为:体育课程目标是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

《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包含基本目标、发展目标两部分,分为5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等。影响课程目标的因素来自于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学科的功能。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首先,要回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又不完全依赖现存社会的要求,还要具有前瞻性,需要对未来社会需求作出预测。其次,体育课程目标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需要,还要关注学生潜在的发展需要。第三,最为重要的是体育课程的学科功能能不能满足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纲要》中5个领域目标看,作为一门学科的体育课程显然不能满足“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的需求,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发展要求,但能满足“运动技能”的发展需求。《纲要》中5个领域目标是否存在着夸大体育课程功能之嫌?

就课程目标的分类体系而言,有“目标的表达形式分类、垂直分类、水平分类”[3]等三种课程目标分类框架。《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目标、发展目标显然是按照垂直向度而进行的分类,5个领域目标则按水平向度进行的分类。从目标的表达形式上看(不是目标的实质内容),有三种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展开性(生成性、形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4]。还有学者增加了“普遍性目标取向”[5]。行为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它关注的是结果;展开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而不是一种外部预设的目标,它关注的是过程;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同质性,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的反应形式,是一种活动后得到的结果,但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改变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技能目标的单一表述,发展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呈现,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情感体验,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时展多样化需求的目标价值取向的体现,也是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价值与功能的综合体现。

在《纲要》的5个领域目标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应属行为目标取向范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属展开性目标取向范畴,“社会适应”属表现性目标取向范畴。那么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产生“运动参与”的结果显然是不确切的。“运动参与”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与环境的影响,仅仅通过体育课程显然是达不到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在体育课程教育情境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具有非预先规定性。所以,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体或社会需求。“社会适应”也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是学生活动过程中自身体验的自然流露,具有个性与首创性。所以,“社会适应”应是多样的。我们在期待得到“社会适应”果实的同时,还要能承担起对“社会不适应”的准备。

因此,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力图展现出体育课程功能的多样性与个体和社会需求多样性的统一,但由于对体育课程功能的夸大和摆脱不了“行为目标取向”的传统思维影响,使呈现出来的体育课程目标难以理解。看似一个非常完整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从参与体育运动到运动技能习得,然后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效果,而实质上没有起到对体育课程实施应有的指导作用。

1.2 五个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分析

1.2.1 运动参与目标

一般认为,首先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才能实现体育对人的生理性、社会性改造。因此,运动参与目标作为体育课程目标是理所当然的。从心理学上看,体育活动参与行为是在体育参与内在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与外部条件时机成熟而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后,才促使其参与体育运动。在人的不同发展时期引起体育参与的主要动力不同,一般来说,中小学阶段体育兴趣作用突出,大学阶段体育态度使其更理性参与体育,而成年以及中老年则主要源于对体育活动价值的理解[6]。积极体育态度的培养主要受相关体育知识信息、体育参与需要、群体期望与规范的影响,体育知识信息对体育参与需要也起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大学生健商指数排在前3位的专业分别是医学、体育和教育专业[7]。究其原因,这3个专业的课程与体育及健康比较相关,获得了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更多的体育健康知识,形成了更为积极的体育态度。因此,在外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体育课程教学体现出学生运动参与目标的内容表现应是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课程是通过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而影响运动参与的。忽略了其中的内在关系而将“运动参与”直接定义为体育课程目标可能会导致体育课程目标因缺乏有效的内容载体而带来贯彻执行上的困难。

从运动参与的时间纵向上看,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是学校教育时期内的,还是离开学校教育以后的,使课程实施者难以领悟。体育课程本身就是一种课内的运动参与形式;而课外的参与属学生个体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价或进行有效评估的成本巨大;学校教育后的运动参与是走向社会后的个体行为或社会行为,更是无法知晓。“运动参与”目标缺乏必要的可操作评价方式,就无法得知该目标能否实现。美国一项近20年的跟踪研究显示,学校体育对个体走向社会后运动参与行为的影响一般为2~3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退,最多到第5年基本消失[8]。因此,体育课程对个体能够持续产生的作用最终还是体现在体育文化素养以及运动技能。而且,运动参与目标的培养,明显缺乏有效的内容与理论支撑,在其他学科的课程目标设计中,还没有将“参与”作为其课程目标的先例。因此,“运动参与”目标作为体育课程目标显然有失妥当。

从目标的内容标准上看,“运动参与”目标中的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后半句表述“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以及“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9]也应不属于运动参与目标的描述内容,而属于体育文化素养与技能范畴。

1.2.2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是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延续。众所周知,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这是由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决定的。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运动技术为主要练习内容”。以劳动技术为内容就成为了劳动课程,忽视了运动技术练习内容的体育课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为改变我国传统体育课程过分重视运动技术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局面,《纲要》中课程性质对体育课程定义的表述去掉了“以运动技术为主要练习内容”,大有矫枉过正之势,是值得严重警惕的。体育课程中所达到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目标是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忽视了这种带来健康的载体——技能学习过程,就不可能产生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从身体健康目标的内容标准上看,身体健康目标中“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和“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9]也不属于身体健康内容,而是“具备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的能力”。体育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活动的经常性,练就健康的体魄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体育课程教学中虽然学生练习也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但体育课程学习的“量”显然还达不到“练就健康体魄水平所需要的量”,因此,体育课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健康,却一直无法实质上达到社会期望的健康水平。所以,学生体质下降归责于体育课程是一种对体育课程认识上的错误和偏见。

狭义而言,心理健康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目标的内容标准也多为体育文化素养范畴。心理健康与家庭、社会、教育等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体育课程促进健康(身体、心理)发展的程度同“过程与方法”紧密相联,所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注重学习过程,改进教学手段、方法。但即便是最完美的“过程与方法”也只能是在现有程度上更进一步地促进健康发展,而无法通过“过程与方法”的优化实现对个体、社会期待的“身心健康状态”的满足。所以,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而能达到“身心健康”的说法也是片面的。

1.2.3 社会适应目标

“社会适应”是学生在学习活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应形式,即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流露。影响学生社交、处事、人际关系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反应应仅限于在体育活动中,是不是能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还有待研究。而且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反应形式对于社会期待来说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给这种反应形式戴上“社会适应”这顶大帽子不但夸大了体育课程功能,而且在思想意识上就先入为主渗入了社会预期性结果。另外,在体育与对人的关系研究中,除了体育对人体生理上改造比较认同外,还存在着许多未证实空间:到底是体育在改造人,还是体育在选择人,值得深入探究。

2 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看体育课程目标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检查学习效果,检验体育课程目标实现性的重要手段。《纲要》中对学习评价强调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内容为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以及学生的进步幅度;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多种方式;评价原则是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整个表述构筑了一个理想、完善的评价体系。理想的评价体系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不可实现性。从评价内容上看,体能与运动技能评价属于传统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在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评价经验,而其余内容——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都属于感觉得到而实际上又难以把握的内容,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与形式,更为困难的是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除了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进步幅度通过教学研究能研制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外,其余内容的进步幅度连基准点都无法测量,如何谈进步幅度,更无法进行评价。可实现的是评价原则上的淡化甄别、选拔功能,确实做到了学生成绩的高、低分之间不能甄别,而能否强化激励与发展的功能则无从知晓。还有评价的比例问题,评价的各内容占什么样的比例,评价的各方式占多大比例才能达到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优化等,都缺乏实证支持,《纲要》中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产生的这种“不想强调的虚了,想强调的没有实起来”的局面[10],不仅无法判断学习效果,无法检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更使广大教师迷失了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导致“体育老师不会上体育课了”[11]。

3 从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看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与体育的学科功能联系密切。学科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二是学科所能起到的一般教育功能[12]。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发展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过分重视技术技能,忽视情感态度,忽视学习过程的局面。在构建体育课程目标时,要抓住学科的特殊功能对培养人的作用。体育的特殊功能在于知识技能的习得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体育的一般教育功能要与其他学科和教育途径的协同方能实现。体育课程一般教育功能的泛化趋向导致体育课程目标泛化的严重问题,使体育课程不堪重负,对课程实施带来了诸多困惑,使课程地位受到动摇。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作为学科的地位正在下降,其存在的价值甚至收到了怀疑。我国的体育课程地位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其对学校教育的突出作用,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加强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就要牢牢抓住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通过实践练习获得知识技能。体育课程体现在学校体育中的突出特点是培养学生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其他功能都是在本质功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对体育课程功能的面面俱到只能削弱其本质功能而又达不到派生功能,严重动摇了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地位。

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知识技能习得的过程派生出了一定程度上身心发展的自然结果。学校体育中课外活动则是进一步达到“身心健康”、进一步展现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般教育功能的必要手段。所以,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应是知识技能的习得。为使派生出来的身心健康效果更为突出就要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向发展。因此,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淡化技能之说有放弃体育课程本质功能之嫌,应在重视技能学习的同时要更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情感体验。

4 从《纲要》对课程实践所起作用看体育课程目标

作为普通高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实施的10年中,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尤其是课程目标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13]。说明《纲要》指导高校体育课程实践的作用有限。当然,《纲要》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近10年的熏陶,基层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更加多样化,较以往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体验,只是这种过程与体验没有在评价中体现出来。《纲要》对体育课程实践指导最为明显、影响最大的作用体现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纲要》实施10年来,体育课程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使得支撑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更多样化,有效缓解了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许多新兴项目被开发出来,使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但由于《纲要》体育课程目标难于理解、缺乏实施的必要手段与方法、以及评价的不可操作性,使体育课程目标并未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从一线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看,各高校基本都以基于自身理解的方式进行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课程目标对实践的影响体现在教师在课程教学理念上较传统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更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习体验。

5 对修订《纲要》的思考

从提升体育课程学科地位,体现体育课程本质功能,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内容与分类理解上的准确与评价上的可操作等角度出发,认为《纲要》中体育课程目标应作如下修订:1)删除“运动参与”目标,增加“体育文化素养目标”。2)将“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合并为“促进身心健康目标”。3)将“社会适应目标”改为“运动表现(体验)目标”。

并对各领域目标的内容标准进行实质性的、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准确描述,使各领域目标的内容标准真正能够“实”起来。使课程目标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真正能起到指导和依据作用,便于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理解与执行,从而体现出体育课程对实现教育理想与教育目的支撑。修订后体育课程目标为4个领域目标:体育文化素养目标、运动技能目标、促进身心健康目标、运动表现(体验)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2]张学忠.学校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

[3]朱伟强.体育课程目标分类框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苏静,,等.从高校学生健商测试看体育课程目标实施与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94-96.

[8]中美高层体育论坛讲义[Z].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9]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文件.

[10]毛振明,赖天德,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J].体育学刊,2007,14(4):1-5.

[11]段健芝,梁晔,等.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卢元镇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4(8):1-4.

[12]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29-1530.

[13]苏娟.对华东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4,11(6):82-84.

[14]张建华,高嵘,等.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4,24(1):50-52.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教学内容;改进措施

新时期下的大学体育教学存在学生存在错误的观念、教学内容组织不合理、教学方法手段不优化等问题,为了落实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分析并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期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

时代在变化,体育课的类型和项目也应该顺应时代而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具体说来新时期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体育课的类型向多种形式发展

对于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同的学校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设置不同性质的体育课,这也就意味着体育课的类型正在向着多种形式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的内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也较小,很多时候学生都是敷衍了事。而纵观如今的大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变化,如今大学体育教学的类型已从传统的基础课、选项课、达标课、保健课向俱乐部课、专项课、提高课、选修课、训练课等方向发展。形式的多样化是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体育课的运动项目向多样化发展

高校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体育课的运动项目来体现的。学生能够选择的项目越多,就代表就高校的教学理念越先进。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的运动项目分布如下:许多学校的运动项目已由传统的六大项目(三大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向艺术体操、网球、田径、羽毛球、太极、游泳项目扩展。少数学校还开设了特色项目:滑冰、棒垒球、体操、气功、手球、台球、棋类等。通过对于运动项目的多样化发展,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不仅更加体现了教学的人性化,也有利于体育教学的进行。

2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缺点

(1)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与中小学区别不明显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发展的许多年,但我国并没有科学系统的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指导,对比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和《大学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二者的目的和任务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无非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

(2)教学内容枯燥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学生只需要跟从老师的指导,一句老师的安排来进行训练活动,这种教学管理组织上“机械”、“呆板”,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也无法满足他们生理、心理素质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经历了中小学的体育基础教育,其心智已经较为成熟,因而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更丰富的科学知识以及更多的体育支持带给了,他们更高的鉴赏水平,也能够更系统的评价体育锻炼的效果,因而单纯的依靠教师进行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的内容需要针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一定的改进,给学生以更多的自。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3)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存在误解

大学生通常都经过了漫长的求学路程,而在他们的初中与高中教学中,体育课上多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的,高考都不用考体育,因此很多学生都对于体育课上存在一种不重视的情节,这样是极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推进的。

3 针对大学教育的改进措施

(1)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大学体育教学不应该拘束于形式,体育课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因此在遵循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情引趣,努力把每一节课的体育教学搭配合理、有趣,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如游戏、组织竞赛等,克服单一运动技术教学倾向,努力向运动技能迁移运用方面转变,让学生有新鲜感。这样就容易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唯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有动力去运动,并且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2)优化课堂氛围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成熟的思维能力,因此他们更向往的是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朋友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由此才能形成和谐、愉快的氛围,才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3)改变学生的观念

学生观念的错误是导致大学体育课程难以取得效果的主要原因,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课程的有效性,需要让学生树立以体育课程是为了自身健康的观念,唯有通过不断的锻炼,才能拥有良好的体魄,才能以充足的精力面对以后生活上的挑战。

4 小结

体育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大学生体质普遍较差的现状,唯有通过改革教学的措施,才能够有效改变这种现状,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伟.浅议新时期下的大学体育教学[J].体育时空,2014,(21):61-62.

[2]兰涛.浅析新时期下的大学体育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4-405.

第8篇

于金湖 魏杨楠 吉林医药学院 132013

【文章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某医学院女大学生

对体育课兴趣的调查以及提高女大

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对策。问卷调查某

学院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上

课热情的状况。大多数女大学生对上

体育课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学

内容比较单调、枯燥,以及体育老师

的外在形象、教学水平和工作形式,

使女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有一定的

抵触现象。因此,要根据目前女大学

生的心理特征和价值观来开展体育

课,从而提高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

趣。

【关键词】

某医学院 ;女大学生 ;体育课兴趣 ;

调查 ;对策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

趣是一个人去探索和研究某种事物和活

动的心理倾向,是激发人们学习和探究的

动力,也是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因

素。现在的高校中,由于自身心理和身体

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女生对体育课的兴

趣比较低。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女生

的体育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

升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她们树

立正确的运动观念,了解到体育锻炼对自

身素质、身心健康的意义和作用,进而促

使广大女生参与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良

好习惯。

1 某医学院女大学生体育课兴趣调查

结果分析

1.1 某医学院对体育课兴趣的调查

结果及原因

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女生对

体育课没有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学内容比较

单调、枯燥以及女生自身的抵触心理和片

面的思想认识,同时,体育老师的个人形

象、教学水平和工作形式也对女生没有体

育课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下表 1、2 :

表 1 :某医学院 200 名女大学生体育

课兴趣调查表

1.2 对某医学院女大学生比较喜欢

的体育项目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女大学生

对体育项目选择的方向特征是 :大多数人

选择室内进行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的娱

某医学院女大学生对

体育课兴趣的调查及对策

于金湖 魏杨楠 吉林医药学院 132013

乐性质和时尚性质比较强,很多有人选择

户外的运动项目。这种结果说明,多数女

生更喜欢时尚、娱乐的运动项目,符合目

前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如下

表 3 :

2 提高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对

2.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活动

意识

要想提升高校女生的体育课兴趣,就

要抓好思想方面教育,使她们掌握健康的

意义,树立正确的运动健康观念,准确认

识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心理

健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部分女生认为体

育课就是身体运动,是一种单纯的竞技运

动,从而轻视体育课,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课程 ;也有一些女生害怕体育锻炼之后,

体型会发生变化,还有些女生为保持体

重,采取饥饿、不吃饭的方法,从而造成营

养不良,最终影响身体健康和学校学习。

针对上面这些现象,老师在上课之前应该

在学生之间普及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和

美育的知识。通过这些科学知识,使学生

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她们

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

要细致讲解身体健康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深切明白身体健康对学习文化的

重要性,良好的体质是学习文化的基础,

对提高学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

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

体素质,缓解学习和心理压力。除此之外,

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要把正面教

育和批评教育相结合,坚持多鼓励、多沟

通、多指导,少批评、少指责,做到有细心、

有耐心和有热心,从而营造活跃、轻松、和

谐的体育课氛围。

2.2 了解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

体育锻炼的兴趣

要想上好女大学生体育课,必须先要

了解女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正确引导她们

进行体育运动,培养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

兴趣。

大学时期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还处

在非常不稳定和不成熟的阶段,情感方面

比较内向、敏感、自尊心较强 ;意志力比较

薄弱,经受不住失败和错误的考验 ;在体

育运动方面比较懒惰,对疲劳的承受力较

差,怕晒、怕脏等。

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身体

素质,还可以满足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

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女大学

生体育锻炼效果的评价,实现自我完善和

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老师了解高校女

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可以提高她们对体

育运动的兴趣。

2.3 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

设计课堂教学

体育课是一门身体和心理相结合的

课程,处在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锻炼身

体。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根据

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设计课堂

内容,引人入胜,激发她们学习的兴趣,提

高体育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2.4 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女生对体育

课的兴趣

目前大多数的女生追求形态美、体态

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需求,选择他

们比较感兴趣、具有优美节奏的健美操和

舞蹈。在音乐伴奏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

体态美的教育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正确形态,还可以陶

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进一步提

高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 结语

要想培养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就要根据她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合理安

排教学内容,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提高

女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

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她们的综合

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炳贤,张忍发 . 某医学院女大学

生对体育课兴趣的调查及对策 [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12)

[2] 龚勋 , 肖微 .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

体育课现状调查与激发体育课兴趣

的探讨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7)

第9篇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在高职院校强调“以市场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主导下,体育课程设置也应充分地体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本质与职业教育的特色。由于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仍沿袭“中专”按行政班级“普通体育授课制”或直接安装普通本科体育教育的“压缩版”,照搬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以及设置模式,体现不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特色。近三年来,我院体育教学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快速地实现了从“阶梯模式”――“立交桥模式”演进和提升,为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于一体、具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特色的“复合型”体育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

2.1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为实现高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包括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它是以发展大学生体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获得终身体育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体育课程不同于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传授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过程,体育课程则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身体锻炼这一部分。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2.2 体育课程设置

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实施体育教育目标所设置科目的数量、各年级科目分布、各门科目学习期限、其所占学时以及有关活动的安排,它具体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模式、学时计划、考试形式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升学、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与健康选修课。”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体育的任务决定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任务的不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不同的。

2.3我院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

以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分析表明,目前我院体育课程设置模式“阶梯模式”――“水车模式”改革与创新。

2.3.1 “阶梯模式”

大一年级采取 “普通体育授课制”课程设置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考虑到学生体育基础较弱的状况,一年级通过开设“普通体育授课制”,以实现全面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素质,提高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水平,为二年级参加体育选项(专项)课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这一模式对具有体育传统特色的学校,在一年级有重点地加强体育传统特色的培育和身体素质练习具有积极意义。

2.3.2“水车模式”

大二年级均采用体育选项课的模式,各学生可在二年级分别根据自身体育兴趣选择授课科目,不同性别、不同体育爱好、不同系的行政班级学生共同达到各自学习体育的目的,似水车取自不同水源地的水源而使它们达到“殊途同归”。这一模式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 “三自主”(自主选择科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授课教师)的改革目标,有利于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体育、参与体育和会学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能有较系统地掌握两项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机会和条件。

这一新型课程模式的建立,拓展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内涵,将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体育、学会体育”教学任务从课堂内拓展到了课堂外;延伸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将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纳入体育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特色,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延伸到了未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更具有实用性,在满足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还力求加强对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课;文化课;教学;差异;辨析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3.018

1问题提出“三步曲”

1.1源于学生体质“长跑之殇”

2012年11月份以后,学生长跑问题频繁见诸报端,全国30余所高校更是取消长跑项目。体育活动与学生体质直接相关,而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主要来源于体育课,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体育课的问题何在? 2011年9月2日上午在北京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在北京联合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继续缓慢下滑,反映出我国大学生体质总体状况依然令人担忧[1]。

1.2“12年”体育教学质量反思

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一般要经历中、小学12年以及大学2-4年的体育教育,理论上无论在体质水平、健康状况的眼前近效应上,还是在锻炼习惯、终身体育的长远后效应上都应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然而事与愿违,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先后开展的6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表明事实上学生体质不容乐观。这一问题与学生体育活动最为相关的学校体育教学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体育课首当其冲。

1.3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实践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科研工作。科研工作者文化程度、学术科研能力相对较高,并能从教学工作中得到第一手的学生反馈信息,对教学实践工作最有话语权。作为教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教学工作的条件,积极寻求科学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遏制学生体质下滑。

2比较与分析

与文化课学习比较而言,学生虽然对体育课拥有较高的兴趣,喜爱程度、参与积极性也较高,但重视程度、认真程度偏低,学习效率及效果较差,未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两者同属于高校教学的基本内容,缘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如何借鉴文化课教学的优良之处,则需要从教学过程的众多影响因素出发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结论。

2.1教学内容之特性区分

2.1.1“双基”、“三基”的差异性

知识是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是经验的固化,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是学校课程教学中最基本的组成内容,无论文化课还是体育课都不能脱离传递知识这一共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传授技术则成为高校课程教学中另外一个基本构成部分,如,文化课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体育课教学中的中长跑技术的教授等等。以上这便是文化课中所谓的“双基”。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对于体育课来说,“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不断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运动技能的形成便伴随 “以身体练习为手段” 通过重复练习充分体现。这便是体育教学有别于文化教学“三基”之一。

2.1.2体育课教学“语言纽带”的独特性

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教、学纽带的角色,不同的教学活动需要相应的“语言”纽带来维系,不同的“语言”则需要相应的载体来进行承载与传递。

对于文化课教学来说,主要以文字符号为主要的表达语言,表现出“文字语言”的特性。而对于体育课教学而言,体育课在进行技能教学时维系教、学的纽带则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即肢体语言作为主要交流方式在师、生之间进行传递;“教”的主体要多次向“学”的主体展示规范化的技能模板,肢体语言则无可替代地出现,成为体育教学的独特“语言”。

2.2“教、学”主体的辩证思考

2.2.1“灌输式”、“教师主导”与“互动式”、“学生主体”

在“教”的过程中,文化课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发生与完成中起到“主导”地位,学生处于接收知识状态,知识由教师输出向学生输入,但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的任务由传授变为纠正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监督,保证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频繁交流互动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时引导,而学生成为练习的主体。

2.2.2“主动”与“被迫”的博弈

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在通过期末考核、评优、专业学习的递进性等压力下,不得不“被迫主动学习”以通过考核;对于体育教学来说,“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长线学科,历届大学生们,在经历了中、小学12年的体育教育后再接受2一4年的高校体育教育”[3],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均无升学与考核压力,大多数学生未养成主动性学习的习惯,学生大多被动学习,“不得以而为之”,与此同时,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又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以及练习中来。

2.3教学“软”、“硬”条件差别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的客观物质基础与保障,其中包含了“软”、“硬”两个方面的内容。

就“硬”件来说,体育课教学活动较其它学科教学表现出其特殊的部分—“室外性”;而文化课教学一般是在相对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下对认知能力的提高,需要减少外界对于教学产生的干扰因素以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软”件上,在师资力量方面,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文化教学所需的教师专业素质确实呈现递进式的需求,教育层次越高,文化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越高;体育课教学,我国小学、中学、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始终进行体育的基础内容教学,小学、中学、大学体育教师教学实际所需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差无几。

2.4教学形式之差异甄别

现代教育,单一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校教学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各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文化课、体育课教学均表现出多种形式配合的多样性。而在学习形式方面两者差别较大。

首先,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间表现出“自主性、独立性”学习的特点;对于体育课往往需要进行分组或者集体练习,使得体育课教学在学习形式上具有“合作学习”的特点。

其次,从整个教育的时限纵向来看,文化课教学内容呈现出“递进式学习”的特点,而体育课教学“课程内容重复”。

最后,“21世纪各类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4],并且已成为现代教学的普遍现象。不同的是:文化课教学过程中,“课外为了课内”;而“体育课要以运动技术的传授与学练为主旨,其客观效果则是为强化体能提供了手段保证”[5],换句话说,体育课堂所学内容最终要为学生课外参与体育而服务。

2.5“考核”之关键地位

2.5.1体育课之“考核”功能缺失

“考核”在文化课教学评价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主要通过考核,并以量化成绩的形式得以展现,同时考核结果将最终记入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以及学校对于学生在校学业水平以及评优的过程。而多数学校体育课往往使考核在教学过程中丧失了“激励学生”的重要功能。在部分体育课成绩参与“评优”的学校,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学生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得到极大的激发,有效地推动了课堂的学习。

2.5.2测评方式的差异是体育课教学的最大弱势

文化课教学,一般采用“考、学分离”,“统一测评”的形式。“考、学分离”,简单说来,教学过程与考试测评的过程是相互分离,在实际操作中要使教学与考试的氛围、条件、环境等相差异,以更加客观、全面地检测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水平。“统一测评”是指相同科目的班级、学生同时进行测评,以公开,以保证检测的客观、严肃,类似于高考性质。对于体育课而言,一般情况下由任课教师自行考核,教师主观因素较大,其考核中“技评”部分完全由“考官”主观决定,测评过程中很难排除感情因素对于成绩的影响。

3几点启示

不难发现,体育课与文化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共性以及各自特性;而特性才是两者存在的生命。通过两者特性的辨析为体育课教学获得了以下几点启示:

3.1体育课教学“技术学习、技能练习”的本职特性

从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出发,明确教学过程中以技术学习、技能练习为基本内容的特点。

3.2教与学的主、次关系一定明确体现

体育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主、次关系,切实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使学生既参与了体育活动,又产生了主动参与的兴趣。

3.3充分发挥体育课室外环境的特性,体现体育的教育本质

与文化课教学相比,体育课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外界刺激对人影响的特性。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明确其“室外”特性,并充分利用“室外性”对教学实施干预,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3.4充分利用体育课“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特点,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发挥体育教学“课内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课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设置“递进式”的学习过程,有效刺激学生对更高层次技能学习的欲望。

3.5体育教学也需要“强制性”

对于教学过程,不能一味追求发展兴趣、娱乐而完全忽视体育的健身功能,需要完成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运动强度。当活动内容在学生兴趣范围之外或不能完全理解其价值所在时,便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这时要求体育课上部分内容带有“强制学习、灌输学习”的色彩,这类比于文化课教学过程中的“必考内容”。

3.6考评是一把“利剑”

要使体育教学有效开展,提升学生重视程度,考评这把“利剑”一定要用好,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考、学分离”,“教、考分离”,“统一测评”,并把体育成绩纳入学业考核以及“评优”体系中去,制定更加有效的量化标准体系,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文华.大学生体质在下降[N].光明日报,2011.

[2]王宗平,赵国梁,庄惠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J].体育与科学,1999,20(117).

[3]王宗平,庄惠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9,20(118).

[4]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29(2).

[5]王宗平,庄惠华.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体育科学,2001,21(1).

[6]傅绪明.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

[7]尹小俭,季浏,杜建强,熊建萍,季成叶.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9).

[8]宋尽贤,李小伟.学生体质状况引起社会高度重视[N].中国教育报,2009(1).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大学体育;问题;对策

根据近些年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大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引起重视。《大学体育》的教学不仅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树立大学生终生体育的理念,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转变体育理念,懂得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在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改变,将影响教学的效果。

1《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折射出《大学体育》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大学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大一、大二年级中开设,是高等学校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大学体育》课在本科中两年开设144课时,专科开设108课时,但在现实中,部分高校没有完全执行这个课程开设的时数标准。《大学体育》课作为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课时上被打折扣,显示了部分高校对体育课的不重视。在体育课外活动中与学生体育运动队的训练上,很多高校缺乏资金上的支持,制约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对体育课的不重视还体现在体育的师资培养上。部分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往往只考虑专业课的师资引进,对于像体育这样的公共课教师的引进力度很小,造成了现有的体育教师课多、工作量大,师生比严重超标的情况,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在师资培训、职后教育、学历提升、课题申报和职称晋升中往往处于弱势,没有得到学校的有力支持,限制了体育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制约了《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的促进与提升。

1.2《大学体育》教学理念滞后

现阶段,很多《大学体育》教学的理念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显然已不适应现在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们的需要。体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与组织教学形式等方面,内容陈旧,且教材不具备前瞻性的指导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发展的体育与锻炼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难以得到充分施展,抑制了大学生学习体育与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严重制约了《大学体育》课的发展。

1.3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大学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作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体育课程应该包括有体育理论知识、养生保健学、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与赏析等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主要以技能学习为主,忽视了体育理论的教学与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由于体育理论教学的缺失,造成体育课给予大学生的印象就是身体素质的练习和体育技能的学习而已,影响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树立。

1.4体育课考核方式不尽合理

作为一门必修课,现今《大学体育》课的考核评价以身体素质和技能考试为主,对于考试的结果过于关注,忽视了学生对体育参与、技能掌握与学习情绪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考核评价并不能完全反馈学生身心健康的改善程度以及体育知识、体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存在着很多弊端。学生们往往是在知晓考核的内容与标准的情况之下,在课堂上只重视考核内容的练习,将应试教育的一套方式如法炮制到体育课中,失去了在体育课堂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身心愉悦,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体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分支,在学校的重视下,体育教师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的情况开展教学,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效果,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提高身心健康、培养锻炼身体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2.1学校要提高对体育课与体育工作的重视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在高校中应该受到重视。学校应在资金、师资上提供保障,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设足够课时的课程,对于学生体质测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学生体育代表队的训练与比赛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大在体育场馆、运动设施的投入,完善体育工作制度与教学管理规范。与此同时,要针对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出台相关政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运动技能与教学水平,使之与新时期高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更新的知识相匹配,才能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大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2合理确定《大学体育》教学内容

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开展《大学体育》教学的基础。《大学体育》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性的原则,关注大学生个体的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大学体育》教学中受益。《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包括体育基础理论、项目技能学习、体育裁判知识、体育比赛与赏析和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的确定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2.3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合作教学、示范教学、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任务教学等,《大学体育》的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集各家所长而综合创造出具有教师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在遵循体育教学大纲的前提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努力将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搭配合理、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同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如制作MOOC(慕课)、微课等,采用线上学习体育理论与技术要领和线下课堂学习技术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2.4完善考核标准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

《大学体育》课的考核应改变过去以身体素质和技能考试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能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结果,在混合式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线上评分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大学体育》应淡化技术考核,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日常锻炼,着重评价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在考核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考核评价的多元化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结语

体育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必修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促进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高对体育课与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合理确定《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考核标准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等,能很好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热情,树立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东,蒙励坚,钟伟志.高校气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6(43):174-175.

[2]陈东.慕课(MOOC)背景下大学体育课教学研究[J].高教学刊,2016(22):92-93.

[3]陈东.大学篮球选项课中体育游戏的作用与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32):46-47.

[4]黄利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浅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64,166.

[5]顾大成.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体育科技,2011(3):124-126.

第12篇

[关键词] 大学体育;CDIO;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66-04

0 引言

近年来,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世界几十所大学合作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式,称为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综合地考虑了专业基础知识、个人和职业的技能、团队协作与沟通的人际关系以及在整个企业和社会环境下进行CDIO的过程[1]。CDIO工程教育吸取了基础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精华部分,它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结合到一起,紧密联系,是符合现代要求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体育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2]。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日益进步,我国大学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明显滞后,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在 CDIO工程教育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大学体育课程结构如何与工程能力培养相适应,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课题。通过借鉴CDIO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全面理解和分析CDIO的培养目标、CDIO大纲以及CDIO的12条标准等,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 CDIO工程教育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 要求

CDIO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师的教育,它明确要求要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3]。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强健的身体素质、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与大学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大学体育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体育活动为依托,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体育参与过程,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学生的毅力,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增强与人沟通能力等心理素质。

CDIO理念充分利用高校的广泛资源,将技术、经济和企业紧密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解决工程问题,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个人素质、发展能力、协作能力以及集社会历史、科技为一体的大系统适应与调控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4]。因此,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变革和革新应符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二者达到有机结合,能够互相促进与提高,为适应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第三,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善于根据自己的人格特征、职业需求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第四,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实践中探求知识与经验的自信与胆识;第五,善于处理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2 CDIO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改 革方向

2.1 设置CDIO工程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以CDIO工程教育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就大学体育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强调让学生掌握“双基”。这种教育的结果只能培养出“机械模仿”或“盲目练习”的劳动力,学生的学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缺乏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完成“模仿性”的练习,而且还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从而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

2)提高学生身体保健意识的目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最初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健康。在CDIO工程教育的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使学生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通过掌握体育锻炼和保健知识为自我锻炼奠定基础,这一点是长远的效应。因此,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与方法,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身心疾病的保健功能。

3)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目标。CDIO的12条标准中的第8条标准是主动学习[5],与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是一致的。在现代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再把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而是转到通过学习几项运动技术,体会并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从而更加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能力和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4)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目标。CDIO的具体目标就是为工程教育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完整的、通用的、可概括性的教学目标,重点将个人的、社会的、系统的制造技术和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在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面临着择业、转岗、转业与重新创业的可能,这就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更好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定位应从CDIO工程教育理念出发,使学生的知识(科学文化知识、体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能力(获得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自主创业能力)、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2 构建CDIO工程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大纲体系

CDIO大纲把CDIO的培养目标分为4大类14条70点,它覆盖了一个现代工程师应该具备的所有能力、知识、素质,如此细化的大纲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教育评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可操作性更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有利于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实现[6]。

大学体育培养对象是将来面向社会的复合型人才,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系统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以便适应现代化团队、新产品及新系统的开发需求。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获取知识能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及适应能力的意识。大学体育教学大纲要落实到以下四个方面: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身体和生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CDIO工程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大纲总体设置思路见图1。

以CDIO工程教育的视角来看,整个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容、环境、方法和手段等要素都要以社会所需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体育教学大纲的设计必须将基本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及系统的构建能力与体育教育的特质相结合,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全方位的、整体性教学,从运动技能教学到注重身心一体化的培养,从单纯性的体育学习经验到综合性的学习经验,大学体育在帮助学生取得体育知识以及发展运动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与工程职业训练相融合或衔接的一体化学习经验。

3 整合CDIO工程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内容

整合CDIO工程教育要求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一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满足大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需要,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通过学生在体育课中不断的探索实践,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的提高,使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充课程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学体育教学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要求体育教师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使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不断的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这是大学体育教学中所呈现的一种崭新形式,同时也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大学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第一,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体育欣赏。通过体育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提高运动审美能力;以视、音频技术为工具组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通过交互式网络技术,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进行主动探究;利用多媒体演示引导课堂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第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育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征,使教学更具体化;充分挖掘多媒体图形图表特征,使教学更形象化,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第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运动技术技巧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演示运动技术的整个过程,使动作更清晰明了,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动作学习成果,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3.2 增加实践性、现代性和生活性较强的体育教 学内容

CDIO工程教育背景下所构建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应体现体育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生活化取向。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运动能力、人体科学知识,体育人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7]。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要在不同学校和年级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按照育人的目标综合体现出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按CDIO工程教育模式要求体现综合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既能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掌握运动技术、体育锻炼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能使学生理解体育运动价值所在,更能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实现个体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8]。因此,大学体育课程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现代性和生活性,使体育教学内容不但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而且这些教学内容要新颖、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对这些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大学体育课的内容向多角度延伸,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从课内发展到课外的各种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从体育必修课发展到各种选修课、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

3.3 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专业性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就业需要和锻炼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大学体育课应增加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需要是随着大学专业的不同以及自己的就业问题而出现分化的。一方面学生的专业性质决定了学生对所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特别是一些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例如地质、医学、土木以及国防专业的大学生,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的内容时会有重点的选择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体育项目。另一方面因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社会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音、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一、两项业余爱好。大学生在选择体育锻炼项目的时候就会考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境遇,学习体育健身方法、赛事组织和运作以及运动处方的制定等内容。有研究发现,掌握几项体育特长和体育保健知识,尤其是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例如掌握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健身操、瑜伽、定向运动、健身气功、攀岩等项目,这些学生的就业率要高于没有运动特长也没有体育相关知识的学生。

4 构建CDIO工程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体育课堂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教学呈现方式过于单调,基本上遵循“老师教-学生学-考试”模式。在CDIO工程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从体育学科固有特性出发,结合体育课程的改革需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体育教学模式。CDIO工程教育要求体育课堂教学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让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强调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特定的任务环境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这样的体育教学使各种教学环境得到美化,各种教学要素得到优化,各种教学信息得到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起点特征,教学方式可以选择主题式、网络式、合作式、讨论式、研究式、陈述式、导生式等等。也可以是几种方式结合,比如,“主题+网络式”、“研究+网络式”、“合作+研究式”、“陈述+合作+导生式”等等。总之,教学方式选择要“因材(内容)制宜”、“因人(班级)制宜”。

CDIO工程教育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以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合作学习的主体,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主体性、参与性、探索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我展示和成果展示。CDIO工程素质体育教学模式示意图见图2。

5 结束语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强健的身体素质、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大学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为: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二者是一致的。在CDIO工程教育的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课程改革的探索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其它课程教学改革中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借鉴这些成果为我所用,必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科峰. 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下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质量评价探研[J].高教论坛,2011,(5):93-95.

[2]任慧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59-60.

[3]林艺真.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4):138-140.

[4]陈会凡.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土木工程材料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39-43.

[5]邵广军.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36-138.

[6]马晓梅.CDIO 模式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2):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