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物管理与保护

文物管理与保护

时间:2024-01-11 11:53: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物管理与保护,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物管理与保护

第1篇

关键词:文物管理;施甸县;对策

文物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行使对文物资源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位属我国云南省的施甸县,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同时,施甸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共同生活之地,民族文化也相当丰富,流传下来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总之,这对施甸县的文物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本人在施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多年工作经验和观察考证,对当前施甸县文物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并提出了若干对策意见,希望能给文物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一、施甸县文物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抗战文化形成了施甸县较为丰富的文物,包括远古人类文化遗址、近古建筑遗迹群、以及遗迹群等。在施甸县的文物保护管理所内藏有文物一千三百六十七件,其中包括了1987年出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姚关人头骨”,以及2003年发掘的距今三万年历史的远古人类牙齿化石。此外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文物和石碑等。

为了加强文物管理和保护,施甸县县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同时,笔者认为施甸县当前的文物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文物管理的总体绩效不高

对于施甸县政府来讲,工作的重心在于经济发展,而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则属于公益性投入,并没有得到政府有力的支持,这成为制约文物管理事业的瓶颈。近年来,对于施甸文管所的政府财政拨款并不充足,文物抢修、保护的经费更是匮乏,导致了文物流失现象严重,许多损毁的文物未能得到及时的抢修。如施甸县文管所的硬件设施也较为落后,文物存放的库房并不规范,导致部分文物只能露天保存,对文物的管理、保护无法落到实处。

(二)文物管理与城市建设相矛盾

自改革开放以来,施甸县加快了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这导致了其与文物管理、文物保护不可避免的冲突。一些不可移动的文物由于开发、拓建的需要,被无情地毁坏或是掩埋。一部分文化遗址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出现了许多文物消失的现象。与城建、旅游等部门的工作相比,文物管理部门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三)文物保护的群众自觉意识不高

受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施甸县的大部分群众对文物管理、保护的认知水平较低,无法认识到文物的重要性,一旦文物保护与经济利益相悖,文物保护便被忽略甚至舍弃。比如木老元乡的布朗族村落就因为被忽视而逐渐消失了。而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力度也有不足。部分宣传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被群众所真正接受。

二、提高施甸县文物管理水平的对策

文物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文物的遗失、损毁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施甸县的文物管理、文物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文物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作为参考: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施甸县政府应该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每年根据具体状况适当调整。而政府投入的资金,不仅要重点保护大型文物、遗址,还要兼顾市县级文物的保护工作。除此之外,田野文物的保护、博物馆的发展等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支持。

具体而言,施甸县政府应该将“文物管理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预算纳入政府全年的财政预算中,并根据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而增长,保证经济发展水平与文物管理、保护水平呈正比。此外,施甸县政府应定期拨款对损毁文物进行修缮和保护,如对古建筑遗址群进行加固,对少数民族的石碑进行维护等。再者,施甸县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个人、企业对文物管理进行正规的投资活动,比如利用某文物打造企业的宣传品牌、进行企业文化塑造,并从中获取利润,反用在文物管理上,形成“投资―保护”的良性循环。并以此形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众公共参与文物管理、保护的新格局。

(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施甸县的文物保护,不仅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主要准则,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比如在施甸县城乡建设中设立“文物保护优先”的制度,规定在涉及到文物的建设工程中,由文物管理部门介入,督促建设施工中对文物的保护。具体而言,施甸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应该制定文物管理、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章程,如《施甸县文物管理条例》、《施甸县文物保护相关办法》等,并督促施甸县政府颁布、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在文物保护管理所内部,也应制定更为科学的单位管理章程,如《文管所安全保卫制度》、《文管所值班制度》、《文管所文物库房管理、使用制度》等,并在单位内严格执行,执行情况纳入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奖惩制度挂钩,以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所内部的规章化、专业化。

(三)完善文物管理的人才队伍

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施甸县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与文物管理方面的高校、科研所进行合作,一方面,打破繁复死板的招聘方式,为相关人才提供“绿色通道”,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并承诺为其提供良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的文物管理班子的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到高校进修,并提供政策上的优待。再者,以“老”带“新”,为新引进的工作人员配备“导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一对一”式的带领。总之,要做到引进新人才和提高现有人才水平二者相结合,切实改善施甸县文物管理中“人”的问题。

(四)加强群众宣传教育

施甸县相关部门要搭建合理的平台,引导民众参与到文物管理、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教育,提高整个县区群众对文物的认知水平、自觉保护意识。具体来说,在宣传方面,既要利用当地报纸、宣传栏、电视等旧媒体手段,也要利用政府网络门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对于年轻人而言,新媒体的宣传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并产生影响。此外,新媒体比旧媒体具有更高的公共参与程度,政府宣传部门可以定期微博话题、论坛话题等方式,促进群众对文物管理的交流讨论,使文物管理和文物保护进入一个“公众共同参与的时代”。

(五)推进文物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在文物管理方面,施甸县也应建立相关的数据库,进行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文物管理。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平台,整合施甸县所有的文物管理、文物保护信息。比如对施甸县馆藏文物建立电子档案,包括图片档案、文字档案、视频档案等,把所有馆藏文物以电子数据库的形式记录在案,实现文物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文物档案的流失现象。又如,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情况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制作相关的网站、视频、影像资料,方便群众在网上进行浏览。对于施甸县有名的文化遗迹,如狮子山新时期遗址、抗日战场遗址等,建立数字地图,对其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和描状,让人们即使在网上浏览也能仿佛身临其境。

三、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步提高,施甸县的文物管理工作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施甸县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物管理、保护,甚至产生不合调和的矛盾。文物管理的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这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更有效、更坚定的政策措施,刻不容缓地对施甸县的文化遗产施以保护,将人类文明的宝藏代代相传,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升义(著):《施甸史探》,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

[2] 周大庆:《我国文物管理制度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 葛俊杰:《文物管理体制改革探析》,《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11期

第2篇

一、分析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传统藏品管理思维的限制

目前,在基层文物管理所的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只会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或管理思维来管理藏品,不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加强对藏品的保护意识,不会学习先进的藏品管理理念。同时,忽视大力宣传藏品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缺乏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的优势来更好地管理基层文物管理所的藏品等。

(二)藏品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偏低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往往忽视对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的管理,尤其不重视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其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藏品管理技术能力也不重视,同时,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基层文物管理所的藏品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型策略的实施。

(三)忽视藏品的日常保护和修复

近几年,大多数人都不重视对藏品的日常保护和修复。本身在建立基层文物管理所时,管理所的结构不合理,忽视基层文物管理所内外环境以及人为因素对藏品的危害,同时文物管理所的结构也缺少一些现代化的科学设计,因而大大减少了藏品的保存期限,使得藏品损坏的机率也大大增加。

(四)缺少创新型的藏品管理模式

在基层文物管理所的管理模式中,一贯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案,缺少创新型的藏品管理模式。例如,缺少先进的技术力量的输入,藏品的信息安全存在着很大的漏洞等。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藏品众多,一些藏品的早期资料已经缺失,每个藏品没有自己特定编号,导致信息混乱。

二、浅析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的具体解决方法

(一)运用先进管理理念,加强藏品保护意识

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的基础要结合我国对藏品保护措施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藏品的保护意识。首先人们意识到藏品对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知道基层文物管理所对于藏品保护的关键性。尤其,对于基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有学习先进藏品管理模式的积极性,勇于创新,不能一直只会运用传统的管理思维或者模式来管理现在的基层文物管理所的藏品。尤其是重视一些关于古代字画、书籍的基础知识,同时,知道藏品对于博物馆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然后,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基层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学习如何更科学、合理地管理藏品,注重藏品的养护和修复,同时可以重视学习国内外在这方面优秀的管理经验,为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再者,相关部门要通过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等对如何加强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以及保护文物、藏品等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到基层文物管理所的藏品对于我国文化研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二)加强藏品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技术培养

我们要全面加强基层文物管理所的藏品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培养,从而为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奠定基础。文化方面:基层文物管理所要适量增加一些高科技的技术人员的引进。尤其,重视高薪聘请高学历的工作人员,提高基层文物管理人员的文化底蕴,加强管理人员对藏品的管理和养护。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地聘请国内外藏品方面的教授或者专家举行讲座,相互交流,加强基层文物管理所管理人员对一些藏品的识别能力、保护技巧能力以及运用先进的养护方式来保护藏品等。平时,基层文物管理所也要注重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先进文化、技术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随着现在全球化的发展,基层文物藏品管理人员要注重自己本身的语言学习,最起码要掌握一门外语。每年可以派管理人员参加中外藏品交流大会,提高管理人员对于藏品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素质方面:基层文物管理所管理人员要拥有刻苦拼搏的学习精神、敬业精神、服务大众的积极进取精神等。同时,对于自己本身的工作要尽心尽责,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技术方面:基层文物管理所要重点注重对文物管理的技术培养。首先,管理人员要懂得藏品分类。重点强调对于古代字画、书籍、碗、甲骨文等的分类。再者,基层文物管理所要对管理人员的技术有一定的了解,按照专业不同分配不同的岗位。同时,定期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重视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的养护和修复

在构建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时,我们要结合我国对于藏品的保护的内外环境,全面综合分析,重视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的养护和修复。第一,注重保护基层文物管理所所处的环境来保护藏品的安全性。所以,在建立基层文物管理所时就要注重周围环境,重点避开湖畔、河流等临水区域,尽量减少基层文物管理所受湿度的影响程度。同时注意避免矿区、市区等繁华的地区,时常保持基层文物管理所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减少灰尘。尤其,在基层文物管理所的周围多种植绿色植物,保持环境良好,使得文物管理所空气湿度保持一定的范围。第二,建设基层文物管理所时,全面重视管理所本身的设计,尤其注重墙壁的设计,可以适当地加厚墙壁。其中,窗户一定要有严密的设计,最好是双层设计。其次可以将房顶设计成顶棚或者吊顶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为文物管理所养护藏品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三,基层文物管理所一定要认识到文物保管方式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各种客观因素,考虑被损坏的藏品怎样进行修复。所以,管理人员首先要弄清楚藏品被损坏的原因,从而运用科学方法,使用不同的技术或者手段进行藏品的修复。修复时一定要遵守以下几点要求:尽最大努力保持藏品的原始形状,不可以掺和过多的杂质,如果保持不了原型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具有价值值得修复,对于无法拿定主意的修复藏品,一定要与自己的同事或者请问上级,是否要进行修复等等。所以,在进行藏品的修复时,对于技术人员是具有极高的技术要求的,平时要对于技术人员的保存管理方式及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加以重视。

(四)建立信息化、数字化一体的藏品管理模式

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全面建立信息化、数字化一体的藏品管理模式。首先,基层文物管理所要运用现代科技,完善整理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中的全部信息,同时运用力量和技术计算机先进管理技术,建立一体化藏品信息资料搜集库,并且统一管理基层文物管理所里面的全面藏品的信息代码。同时,全面保障藏品信息的安全性,对于计算机管理一定要设置密码,防止重要藏品信息的泄漏,并在计算机上下载360或者电脑管家进行定期杀毒,防止病毒或者黑客的侵入,保证藏品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另一方面,加强对藏品的搜集、整理、储存、输出、输入、管理的一体化,在保存和管理藏品的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再者,对于一些藏品的入账信息或者相关纸质材料要妥善保存,禁止管理人员乱改信息,以输入计算机中的信息为准,同时也要永久保存。另外,对于每一个藏品都要制定自己的藏品单号,禁止单号重复,同时要用仪器扫编号进行核对。另一方面,时刻关注全球对于藏品管理模式中先进技术的使用,汲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更好地建立信息化、数字化一体的藏品管理模式打下基础。

三、结语

由上可知,本人结合自己对于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展开了以上的探讨,分析了当前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新型的基层文物管理所藏品管理创新模式等。重点强调了我们要重视基层文物藏品管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一体的藏品管理模式来合理、科学地管理它们。然而,本人所学的知识有限,就此问题并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借助本文引起大家对于此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斌.博物馆文物藏品定名规范的再探讨[J].科技展望,2014(22).

[2]周泉.博物馆文物管理藏品资源汇集的完善措施[J].丝绸之路,2015(08).

第3篇

【关键词】文物管理;创新;可持续性

文物管理的创新是文物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物管理事业应该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只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使文物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从而跟上当今和未来世界发展的步伐。

一、思想观念创新

(一)思想观念创新是文物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

文物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是具有科学性、管理性和服务性的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新时期的文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文物工作者更应该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新时代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文物管理要有创新精神,要紧跟时展步伐,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对文物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将文物精品提供给文物利用者,让文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思想观念创新是文物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要明确文物管理方式与理念创新的必要性,信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文物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文物管理要在思想观念上最大化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文物管理工作的创新也必须要解放思想,在根本上转变观念,让信息化时代的一切优质的先进资源为文物管理服务。

(三)思想观念创新是文物管理创新成功的保证。

文物管理工作复杂而繁琐,各种信息最初都是是比较零散地储存在众多的单体文物中的,文物管理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根据需要,把不同时期的文物通过整理变成更详实、更可靠的历史资源。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形态要求文物管理要具备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的相关标准,文物工作的管理目标就是知识和创新。要求管理者要在思想观念上跟得上时代的进步,具有积极的现代化意识,从而提高文物管理的效率,充分发挥文物的最大价值。

(四)思想观念创新是文物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保证。

文物的利用是所有实践的最终目标,由于对文物利用工作重视不够,现阶段人们的文物利用率非常低,导致文物资源不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最大化的价值,而长时间单一、枯燥乏味的工作方式、落后的方法,又一直束缚和制约着文物工作者的思想,事实证明,如果文物管理工作还是单纯的依照传统思想和传统方式来进行管理,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一定要努力培养文物管理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以实现文物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管理创新

(一)管理理论创新

1.文物管理要调动广泛的社会参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文物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仅靠文物管理部门是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收集所有有价值文物信息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上有所创新,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包括社会大众参与到文物管理工作中来共同管理,在搜集、整理、保护等一系列过程中做到资源的最优整合。

2.文物管理要重视人才管理。文物管理工作需要大量敬业、认真、严谨、业务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文物管理中首先要重视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要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提高文物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3.文物管理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科技在文物工作中广泛应用,文物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课题,要将现代科技更好的运用到新时期的文物管理工作中去,使文物管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管理上就必须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技术理论创新

新的技术为文物管理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方式,很多零碎的,因为年份过长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文物的损坏,我们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还原,比如可以通过人的头骨来给人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画像等,新时期还出现了3D打印技术,很多文物都可以复制成为一个新的个体,对展览参观上有很大的帮助。

三、管理方式创新

一些文物馆等文物管理部门虽然收藏有大量丰富的资源,但是管理方式的落后以及对人们提出的种种限制性条约导致了利用率的低下,所以,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能够确保及时、准确、高效地为大众提供服务。随着现代化设备、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文物管理的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电子信息技术让文物资源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这要求管理者要建立一套优质的管理程序,让文物参与者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资源,所以新的社会形式,新的经济条件下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服务方式创新

从我国目前的文物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文物管理工作中的服务还不够完善,社会化服务是文物工作的中心,文物服务内容和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断扩大的,服务方式也要适合社会的发展,在服务方式上要有所改变,要对文物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增加文物利用的积极性。在新形势下,文物工作者面对需要满足的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文物需求和更好满足需求的服务方式。研究利用者的需求,以利用者的需求来加强文物服务的创新。所以,文物工作者必须对形势的变化有所认识,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勇于实践,加快文物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社会。利用现代化资源服务于用户,对各项事务加强管理,促使文物管理现代化。

结语创新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是文物事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才能使文物事业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文物管理工作必须进行不断地创新,文物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使命就是开发和利用文物信息资源,不断创新文物服务机制,创新是文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鞠园.浅谈转型发展时期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03期

[2] 陈银龙.论新形势下的博物馆管理机构模式[J].江海纵横.2012年08期

第4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管理,确保新城魏晋墓群及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新城魏晋墓群的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新城魏晋墓群进行文物保护以及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范围内进行生产生活、参观游览、考察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的机关、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

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旅游开发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其活动不得对文物及其环境造成损害。

第四条新城魏晋墓群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

****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负责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的监督和指导。

****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的日常行政监督管理工作。

新城魏晋墓文物管理所负责新城魏晋墓群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长城保护研究所负责新城魏晋墓群的文物保护、加固维修、文献研究、“四有”建设等工作。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应用。

文化、公安、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工商、环境保护、旅游等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所需经费,主要由财政拨款予以保障。****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要确保每年将一定比例的景区收入用于文物保护。

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的拨款、事业性收入资金及有关基金会的基金和其他捐款、赞助财物,必须严格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城魏晋墓群的保护,支持开展国内、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市文物景区管理委员会发展文物旅游等事业,促进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和事业发展。

第二章保护对象与保护区

第七条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对象是:

(一)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的地下文物;

(二)由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机构收藏、保管、登记注册的文物藏品和重要资料;

(三)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的地上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

(四)其它依法应当保护的文物。

第八条甘肃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范围是:

重点保护区(核心区)包括:

南墓区墓葬较密集区域。东以新城镇农灌渠第三支渠为界,南、西、北三面边界皆在戈壁滩上。共有八个坐标点:东南角点位:北纬39°49′52.6″,东经98°26′27.9″,高程:1484米;南面点位:北纬39°49′28.6″,东经98°26′00.8″高程:1493米;北纬39°49′23.1″,东经98°25′49.8″高程:1499米;西南角点位:北纬39°49′31.7″,东经98°25′24.7″,高程:1501米;西面点位:北纬39°50′03.2″,东经98°25′22.2″高程:1499米;西北角点位:北纬39°50′19.4″,东经98°25′12.4″高程:1492米;北面点位:北纬39°50′27.7″,东经98°25′33.8″高程:1494米;东北角点位:北纬39°50′29.7″,东经98°25′59.0″高程:1489米。面积:189.8公顷。

一般保护区(缓冲区)包括:

****市新城镇移民村西南水井房(北纬39°52′49.3″,东经98°24′59.4″,高程1482米)为基准,向东南至酒(泉)新(城)公路新城段,向西南至****市新城镇毛庄子南三岔路口(北纬39°50′51.8″,东经98°24′0.02″,高程1511米),再到南墓区西南角标志碑(北纬39°48′36″,东经98°22′31.8″,高程1543米)。

第九条****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应会同市国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划定的保护范围,设置的保护标志和界桩,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和损毁。

第三章保护管理与利用

第十条****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应当组织编制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规划,经省文物局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编制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规划应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新城魏晋墓群保护规划依法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保护规划经批准公布后,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一条新城魏晋墓群核心区内不得新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缓冲区内不得进行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在新城魏晋墓群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均不得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需要进行的建设工程,必须经省、市文物管理部门审核,报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条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已有的污染文物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的,由市环保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三条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不得进行影响文物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因特殊需要进行的建设工程,必须事先依法征得文物管理部门同意,由市人民政府批准,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新城魏晋墓群的环境风貌相协调。在进行建设工程前,应当依法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在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应当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制定文物保护方案;在工程建设中发现文物的,建设单位应当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和文物安全,及时通知市文物管理部门。

因建设工程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十四条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确需进行考古发掘的,应当依法办理批准手续,依法由文物保护部门组织已经取得考古发掘许可证书的单位实施,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发掘文物。

第十五条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科学确定墓群旅游环境容量。

第十六条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应用,配备防火、防盗、防虫、防自然损坏等设施,确保文物安全,保护其历史风貌和自然环境不受损害。

第十七条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及时对墓群进行修缮、保养。对文物进行修缮时,应当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其设计、施工、监理等必须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

第十八条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文物记录档案并依法向****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备案。文物的出入库、提取使用、调拨、交换和借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九条市文物管理部门对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成果,以及由其提供资料制作的出版物、音像制品等,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知识产权。

第二十条制作出版物、电影、电视剧(片)以及专业录像和专业摄影需拍摄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在市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拍摄。

第二十一条因特殊情况需要复制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应当根据文物的级别,经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或者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由市文物管理部门监制。

第二十二条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及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区内的土地不得转让、抵押或者赠与、出租、出售,不得用于不利于文物保护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申请在新城魏晋墓群核心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事先征得市文物管理部门的同意后,有关部门方可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四条市文物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保护监测制度,对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状况进行监测,发现可能危及新城魏晋墓群安全的,应当依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护。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义务,对损害、破坏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历史风貌、自然环境的行为有权阻止、举报。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或省文物局给予表彰奖励:

(一)长期从事新城魏晋墓群保护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

(二)在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和科学保护技术的研究、应用中成绩突出的;

(三)对制止损毁、破坏、盗窃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

(四)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抢救、保护新城魏晋墓群文物有功的。

第二十七条在新城魏晋墓群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负有责任的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审批权限,不履行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新城魏晋墓群文物及重要资料损毁或者流失的;

(三)借用或者非法侵占新城魏晋墓群文物的;

(四)贪污、挪用文物保护经费的。

违反前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自被开除公职之日起10年内不得从事文物管理工作。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违反本办法应当受到处罚的其他违法行为,由省文物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出处罚规定,可以依法委托****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委托的权限实施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5篇

关键词:文物保护工程 档案管理

1.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

1.1文物保护工程档案不同于现代建设工程档案,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保护历史遗产,保护原有历史痕迹使其延年益寿,因此文物管理部门对工程设计方案的报批与审批程序、工程招标程序、施工验收合格标准、竣工专家验收程序等主要内容都与现代建设工程都有较大不同,在这期间形成的档案很难和建设工程档案达到统一。

1.2文物工程施工过程中档案资料形成及收集问题

由于施工单位对文物保护工程资料管理重视不够,施工期间有关单位只重视实体的施工过程,就忽略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修复过程的重要历史信息收集不够及时,而造成在过程中该收集的资料没有收集到,给工程留下遗憾。还有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文物方面的档案专业人员,使文物工程档案完全按现代建设工程档案进行管理。

2.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的重要性

建立完备、规范和统一的文物保护工程档案,是文物保护工程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文物管理部门和建设管理部门的共同要求,文物保护工程产生于文物保护工程的全过程,需要本着“对历史负责,为后人着想”的态度,将修缮项目的过程真实地记录并保存下来,为日后查考及其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记录。文物管理部门对工程设计方案的报批与审批程序、工程招标程序、施工验收合格标准、竣工专家验收程序等主要内容都与现代建设工程有较大不同,这使得文物保护工程与现代建筑工程或一般的房屋维修工程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文物保护工程档案在内容、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等方面都有特殊性。

3.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的归档内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归纳出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的主要内容为:立项申报文件、勘察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文件和竣工资料5个方面。

3.1立项申报资料。包括业主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名称、拟立项名称和地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和时代、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公布与执行情况、保护工程必要性与实施可行性的技术文件、录像或照片等形象资料,经费估算与来源、工作计划、拟聘请勘察设计单位的名称及资信情况,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文件等。

3.2勘察设计文件。包括反映文物建筑历史状况,固有特征和损害情况的勘察报告、实测图、照片;保护方案、设计图及相关技术文件;工程设计概算、材料试验报告书、环境污染情况报告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

3.3施工设计文件。包括施工设计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预算、相关材料试验报告及检测鉴定结果。

3.4施工技术文件。包括施工方案、施工人员进场前接受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培训的记录、施工记录和施工统计文件、施工过程中收集的有关文物资料、质量自检报告、隐蔽工程办法验收记录。

3.5竣工资料。包括工程总结报告、竣工报告、竣工图纸、财务决算书。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重要工程应当在验收后三年内发表技术报告,因此,在文物建设修缮过程中还应注意收集技术报告,编写相关档案资料。

4.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管理的建议

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合理有效地管理好文物保护工程档案,充分发挥工程档案应有的作用,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服务。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实践,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的管理。

4.1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首先建立文物保护工程档案验收制度。基层文物管理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编制文物保护工程档案验收管理制度,使该行业档案验收程序化、制度化,从制度上确保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管理质量。其次建立文物工程档案移交制度。文物管理部门应制定文物修复工程档案移交管理制度,规定业主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对工程档案进行验收移交管理,规定业主单位留存档案资料内容、套数、时间;规定移交手续办理程序;规定移交有关各方责任;规定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接受的资料内容、套数、时间以及质量要求等内容。

4.2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文物保护工程涉及建设单位、文物和建设部门以及考古、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部门或单位,仅靠一个部门或单位来完成文物保护工程的建档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参与单位的支持和配合,这就需要做好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工作。

4.3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档案工作者在收集、整理、鉴定、提供利用等过程中是通过文字及语言与人进行沟通的,要使利用者明白想表达的意思,就应掌握相当的文史知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一定的写作水平,既要熟悉档案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技能,又要了解文物保护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文物知识,这些都要求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事业责任心和较高的专业管理技能水平。要做到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因而也要求文物管理部门应长远规划,建立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文物专业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同时还应保持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各地文管所要重视文物档案工作。在管好文物、用好文物、完善档案、提高文物档案质量上下好功夫、下足功夫,把文物档案的建立与完善作为一项经常性业务开展,使文物档案在文物研究、陈列展览、社会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努力做好文物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是文博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文博事业与国际接轨、全世界文化共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编写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管理数据库;统一标准;人员素质

文物管理,对于博物馆、文管所、文物商店等来说都至关重要,它担负着为国家保藏珍贵文物和重要文化遗产的使命,对文物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可以尽量延长其寿命,保持其自然属性长期不变;同时,文物管理还要对文物进行整理研究,为馆内各部门和其他社会人士的使用提供高质量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全民所有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对收藏的文物,必须区分文物登记,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谈到文物管理工作的目的,其一是保护藏品的安全,防止丢失、损坏;其二是方便研究、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然而,传统的方法完全依靠人工进行,要反复抄写多份档案、卡片和登记表,需要花费业务人员大量精力。许多文物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是分开管理的,给查找和研究带来不变,且反复的调用文物,对文物本身也会带来损害和潜在的危险。因此,文物的信息化日益被提上日程。21世纪后,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大面积普及,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物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当下所需。2004年国家文物局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文物、博物馆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在“2005年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信息化标准与规划专家研讨会”讨论稿中就已提出――建设目标:以文物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文物信息基础设施和公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实现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主要任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规划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完成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心为核心、以文物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的文物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以全国馆藏珍贵文物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的国家文物物技术数据库建设;以基本信息资料数字化为基础,推进考古发掘、大遗址保护及文物保护工程的信息化工作;利用信息监测和网络通讯技术,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监测预警与安全防范能力;继续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工作,加紧开展中国数字博物馆技术框架研究;继续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文物保护科技信息充分开放与共享;全面开展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文物管理部门日常事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建立2-3个行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基地,建设一批省级信息化成果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规模和结构合理,适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工作队伍。2007年,“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在试点省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将该项目在全国进行了推广。文物信息化管理的最大好处,就是它可以随时储存、加工、处理,和快速接收、发送、查询信息数据,进行网生速递;可以超越时间与地点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近年来,陕西省文物信息化管理建设已经从起步到了初步发展时期。信息化概念、知识已经得到了初步了解和认识。信息化技术逐步得到认可和使用;信息化工程项目初步建成;信息化机构不断增设和完善,目前,“陕西省文物调查及数据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已录入全省三级以上馆藏文物10余万件(组),为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管理和有效应用打下了基础;陕西省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和各文博单位的“信息中心”等机构不断增设、完善,已成为文博事业必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民办博物馆的数量的不断增长,省文物局已经着手建立民办博物馆信息管理体统,这将大大促进和扩展了本省文物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笔者走访了陕西省文物商店,听了商店总经理关于本商店文物信息化管理的介绍,并进行了实地参观。了解到了在实行了信息化管理之后与之前纯粹的人工管理的区别。之前以手工制作登记卡、分类账、编目卡、拍照、测量和建立档案等形式进行。其缺点为劳动量大、效率低、易出错,在重复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忽略了信息管理的实际内容,有的到今天都没有健全的藏品信息资料。这种信息管理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博物馆发展的要求。现今,此文物商店已经和一家网络公司合作,开发建立了自己的文物信息管理数据库,每件文物隐蔽的地方都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证”,将文物的进出库、储藏的位置、销售、去向等登记一目了然。这样一来方便了各个部门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不必要频繁的与文物接触,因而减少人为的对文物的损坏,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文物的安全。另外,总账只有最高负责人掌握,而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只是掌握了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部分;文物出入库需要负责人签字的话,各个环节是成流水线的工作模式,一方签字,系统会自动到下一方;销售人员只了解销售价格的信息,而购买人员只了解购进的文物的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信息安全,有立于规范化管理。在文物的安全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利用先进的报警系统不仅可以自动控制全库房,甚至各个房间、各个陈列柜内外的所有电子门锁,而且可以实现整套安全监测装置,管理员通过指纹唯一识别身份。目前,大部分国有博物馆和文管所已经有了一套关于自己的文物信息管理系统,例如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但是大部分民办博物馆却由于资金、技术、人才、观念等因素,还没有建立自己的馆藏文物信息化管理系统,有的文物甚至连馆内的主要负责人都不知道去向。

建设一个可靠、安全、实用的藏品信息数据库绝非易事。截至目前,政府部门尚未出台有关促进或者规范文物信息库建设的规定、办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藏品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复杂性。藏品信息的多样性与数据信息检索条件的唯一性矛盾是关键之一。藏品的多样化决定着藏品信息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就单件藏品而言其所携带的信息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电子数据检索需要唯一的条件。通过唯一标准条件检索海量的藏品信息,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时就需要模糊检索即制定多重的条件。这也就是藏品信息多样性和检索条件唯一性矛盾的关键问题即检索条件或者说指标项的设定问题。这就要求文物藏品管理要有统一的标准。

另外我们也还应该强调人的因素。科技以人为本,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文物信息化管理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决定出路,由于历史社会问题,文物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主要采用的是传统式的管理办法,对信息化、科学化的文物管理概念模糊,对先进设备、先进技术上的使用和学习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信息化条件下的文物管理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也就是既要对文物历史了解,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化的技术。这就对文物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所以,转变观念和提高文物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当前必须之举。

参考文献:

[1]陈谊,浅谈文物信息化管理[N]贵州政协报,2008.09.05(第B02版)

[2]刘彦博,陕西省文物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文博,2010(6)

第7篇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管理;措施;问题

文物博物馆是开放的场所,所以如何进行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对于博物馆来说是重要的课题。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在整理的过程中,供人们赏鉴的过程中,更加仔细的进行管理,才能避免文物遭受损失。在博物馆的管理中,不仅要注意避免文物的虫蛀、破损等损失,更要注意加强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尽可能的保护文物完整性,也让其实现自我价值。

1 文物保护重要性

文化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文物也更加的具有意义,可以让人们对于国家的文化历程更加了解。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人们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相对的,当人们了解了文物的重要性,盗窃手段也在不断跟随着科技在进步,人们在与盗窃者的斗智斗勇中,需要不断跟随科技脚步,加强博物馆管理的技术,并且要提高人们的管理意识,加强政府对于文物保护的注重性,也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也能让文物博物馆的管理技术更加先进。

2 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薄弱

在很多的文物博物馆中,管理人员对于博物馆管理并不具有积极性,在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管理行为,并不会主动提出改进办法,对于文物重要性也并不了解。政府在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上,法律法规并不多,相对政策也并不完,对于文物保护方式或有提及,但是对于博物馆管理人员却并未有什么要求,政府对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所以就会造成,博物馆管理人员对于文物管理管理的意识也薄弱。

2.2 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前行,科学技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在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上,管理手段并未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很多博物馆的管理设备依旧是旧设备,导致文物安放的环境并不适合储存文物。落后的管理设施,不能满足文物适应存放的湿度、温度,这样就会对文物造成伤害,损害文物的使用年限。

2.3 管理水平比较低

管理人员自身水平较低,管理设施的落后,都造成博物馆管理水平的地下。在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博物馆并不能指定适合文物存放的条件。在很多大城市,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尚不能达到很高水平,中小城市的博物馆在管理上水平就更加落后。博物馆作为不盈利的公益性单位,并不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更高工资,就造成了专业人才并不满足薪资待遇,能接受薪资待遇的管理人员却不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也就造成了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文物保护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 提高博物馆文物管理水平的措施

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针对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还要使工作人员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还要引进先进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文物展览环境的优质性,才能避免文物受到破坏或者出现破损。

3.1 规范博物馆的基本操作流程,加强管理意识

《文物保护法》对馆藏文物的规定有十一条,但如何来管理这些文物却也只有总体的规定,如“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对于每个博物馆,都应有一套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并根据各馆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有:藏品来源、移交入馆、馆内清理、入库、库内整理。在馆内,通过规范这一基本操作流程,使得馆内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文物管理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双管齐下,加强其管理意识。

3.2 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博物馆管理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如果可以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引进计算机进行文物管理,可以使文物的整理更加具有规范化,对于文物的管理也能更加具有实时性以及有序性。计算机形成的大的文物资料数据库,可以容纳更多的文物信息,对于文物资料查找也更加便捷,也能增加文物的信息传播性,提高文物资源利用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充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是改善文物管理的重要途径。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文物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信息,准确、系统、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

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

管理人员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管理人员,承担着文物保护的重要职责,也要负责日常的文物整理、借阅、收集等许多工作,如果管理人员能更好的进行文物的归档整理,借阅传播,就可以让文物的利用率更高,保护程度也会更好。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可以更好的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增强文物鉴赏能力,加强文物保护知识,对于博物馆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文物保护也有重要价值。

文物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损害的过程,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在目前人才匮乏的条件下,政府和文物市场开发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如此,还应做到既能够吸引人才又能够留住人才,并积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达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聘用方式,聘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能力强的人才担任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不仅能够缓解文物保护人才匮乏的现状,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还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4 结论

文物博物馆的管理相对图书馆管理需要更加谨慎、严格,只有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管理意识,管理技术紧随潮流、与时俱进才能让文物博物馆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才更加能保证文物的安全,也能让文物存留时间更长,更加能发挥价值,传播文化历史,也更加有利于建设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纪念建筑物;古文化遗址;文物保护法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76-02

一、目前的管理模式

所谓管理模式,就是根据各个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的管理方式。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和一般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多,具体情况又千差万别,因而管理模式,成效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一)机构管理模式:即国家针对某一具体的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该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维护、修缮、藏品保管、宣传陈列和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佳管理方式。

(二)直接管理模式:即由当地的文物管理机关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直接的管理。该模式通常适用于地面无明显标志的纪念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由于无具体的使用单位或使用者,由文物部门对保护单位进行监督或监探管理,或由文物部门直接聘请专人,专职或兼职作为文管员,进行日常管理看护,定期向文物部门汇报情况,遇有紧急情况立即报告。文物部门则给予文管员一定的补贴。

(三)部门管理模式:即由非文物系统的其他部门管理的模式。因产权和管理权不在文物部门,只能由使用单位或部门与文物管理部门签订使用合同,明确保护责任与任务,并指定法人代表或责任人为文物保护负责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文物保护单位的权属关系比较复杂,因而在各管理模式中,该模式占有相当比例。

以上三种管理模式,从管理效果来看,由于采用专门的机构管理或直接进行管理,减少了各种干扰,故而第一、二种管理模式效果较佳。第三种模式的关键是监督管理。各使用者对文物的认识水平不同,在使用或维修的过程中的态度与处理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因而加强监督与管理,依法履行合同尤为重要。委托管理模式相对松散,若能与第二种模式互相结合,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从各县市区来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管理模式上不尽相同。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文物管理组,利用离退休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文物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不承担相应的经费,日常开支自筹解决;有些县市区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情况,聘请兼职文物管理员,每个文管员负责一处或几处文物保护单位,由所在乡镇发给一定的补贴,解决了一些文保单位管理难的问题;多县市区鉴于境内文物较多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或成立专门机构,或直接管理,或投专管人员,或签订使用合同;其他县也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采取了适合自己特点的措施和管理模式。虽然各县(市)及各文保单位的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但只要认真实施,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均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只采取一种管理模式,或推行一刀切来对情况各异的文保单位进行管理是不切实际的,也无法做到有效的管理。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现在的管理模式,是在《文物保护法》及其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各地多年探索的结果,对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然而,在新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仍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涵盖面广,各单位情况不一,不可能都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将所有的文物单位都纳入文物部门的直接管理之下。另一方面,地方领导、部门领导对文物工作的认识、重视程度不一,也影响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建设的发展,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上的问题日益突出,旧的矛盾未彻底解决,又出现许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目前,困扰文物保护单位的问题有:

(一)现状经费的矛盾: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我们文物工作的一大难题,其中最直接反映在文保单位的管理上。由于经费缺乏,很少文保单位的管理、维修能够真正得到落实,有的只能任其损坏,甚至倒塌。僧多粥少的现实矛盾,使得文物保护中“先革命,后治病”这一起码的政策也难以真正落实。在保护维修经费中,上级的补助经费往往是唯一来源,地方上难以筹集。

(二)重视与落实的矛盾:随着文物在经济建设以及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的增强,文物保护工作得到普遍的重视,地位得以提高。但这种重视与文物单位的管理显得有不和谐之处。其一是以加强管理为名,随意将之纳入景区管理或旅游管理部门,有的成立综合管理机构,但结果几乎都是削弱了文物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其二是只重视特殊的、经济效率好的文保单位,这种片面重视根本上无法改变文物单位的困难局面,也难已解决文保单位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第9篇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19-01

汶上县中都博物馆于1999年9月开馆运营,隶属于汶上县文物旅游局,全额事业编制,于2009年对外免费开放。目前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文物近百件,上迄更生世第四纪新生代古棱齿象牙化石,下至近、现代文物,尤其是1994年3月15日太子灵踪塔出土的佛牙、舍利、金棺、银椁等佛教至高无上的圣物成为馆藏文物的一大特色。1999年―2007年博物馆基本陈列为《汶上出土文物通史陈列》、《太子灵踪塔宫佛教圣物展》、《石刻拓片展》等系列;2007年我县对博物馆展厅进行高标准设计调展,基本陈列为《文明曙光》、《教化中都》、《佛教传入》、《同朝四尚书》、《运河枢纽》、《塔宫圣物》等系列,陈列面积1000多平方米。

一、县级文物保护在我国文物保护体系中的作用

我国的文物管理工作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种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以行政区域的形式划分到省、市、县(区)。通过文物安全日常巡查以及文物保护志愿者制度,县级文物保护部门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文物的最新情况,第一时间发现文物面临的威胁,在文物面临破坏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县级文物保护部门是国家各项文物保护保护的第一道屏障,是各项法规、方针、政策的落实者和执行者。无论是文物日常安全维护,还是在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建设项目中的文物保护,县级的文物保护部门都是反应最迅速、行动最有效的机构。因此,县级文物保护部门可以说是我国整个文物保护体系的活细胞和最基本构成。

二、县级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落后

受体制方面的影响,没有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比较落后,影响了县级博物馆的发展。大多县级博物馆对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缺乏认识,不能正确处理博物馆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将服务社会、展览展示的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博物馆工作不能被广大群众和社会认可。

2、专业人才不足,技术水平落后

县级博物馆专业人才大多具有知识结构不良,专业素质较低等情况,特别是文博专业高学历毕业生极少、专业人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县级博物馆的良好发展。因缺乏经费的问题,县级博物馆在引进人才方面成效较低;同时一些县级博物馆作为解决相关人员就业的一个途径,也极大的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引进。县级博物馆因缺乏文物保护资金,以至于其所引进的保护设备缺乏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防潮、防湿功能的科学技术设备的缺失,致使文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从而大大降低了博物馆的自身价值与意义。

3、经费不足影响县级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县级文物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均离不开经费的保障,文物的管理、修复、征集,以至于文物存放设备的购置和库房的建设改造都需要经费做后盾、做支撑。县级文物管理工作的经费一般由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对经济建设的过度关注,造成许多地方政府对文物工作不甚重视。由于经费短缺问题,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不能落实、宣传活动也不能有效开展。缺少维护经费,有的文物也只能任其损坏。

三、加强县级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路

1、加强文物保护制度建设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文物管理保护制度,尤其是文物的提取与交接制度,文物的提取必须根据文物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签订正式文物出库依据,登记清楚名称、编号、文物的年代、完整度以及归还日期等各个细节,并且有相关部门负责人、博物馆领导签字审批文件作为提取依据。交接双方必须当面清点,检查做好交接管理、保护工作,确保文物万无一失。

2、文物保护管理向智能化、全民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加强了对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也正向人性化、全民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首先,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要以人为本,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在依赖于科技的同时,还离不开大量技术人员的支持,因此,文物保护不可忽视技术员的重要作用,是文物保护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科学的进步与高科技的使用,博物馆文物管理与保护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博物馆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实现文物保护的全面监控,提高文物管理与保护标准。

3、取得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

文物由于不可再生性和珍贵性,使其保护工作的难度加大,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和国家不单单是从政策上来扶持文物保护工作,更要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即投入一定的资金,以更好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很多地方政府认为将资金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不会取得相应的经济收益,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浪费。因为不能对文物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真正的认清,造成了开展文化保护工作有一定的难度。而事实上,文化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极强,可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不断提升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更加注重。而通过对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既对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予了满足,同时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博物馆必须积极争取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使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四、县级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的博物馆不再是保管文物的库房,不再是研究藏品的成果展示会,也不再是教化参观者的“象牙塔”,而是一个与参观者平等交流,让他们享受学习、探索发现、充满活力想象的地方。博物馆通过引导,让参观者自由讨论、研究展品,鼓励更多的实际操作,并引进虚拟博物馆,从而使之产生新的创意流感。博物馆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对其社会需求理解越来越深入,从表面的展厅环境、服务质量等基本方面,到深层次认识到博物馆与社会的抽象联系,在广阔的环境背景下,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利用、保护、展示藏品。

五、结语

县级文博工作难是笔者从事文博事业以来的深刻感受,缺乏充足的资金、人才以及技术使得我们在工作中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文物保护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文物工作的联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规划、建设、公安、执法等部门沟通及合作愈显重要。文物是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将无法复原。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加强立法,完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机构设置,加大县级文物保护工作的扶持力度。同时,相信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郑丽娜.试谈文博系统的文物安全工作[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第10篇

一、机构健全、职责落实。淮北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工作繁重。而该馆只有十多人。为抓好全市的文博工作,他们首先狠抓了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设立了保卫部、保管部、群工部、陈列部、考古部及研究室、办公室等机构,做到了分工精细,任务明确。同时,还陆续制定和完善了《劳动纪律》、《奖惩条例》、《岗位责任制》等多个制度,从而保证了文博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

二、博物馆工作卓有成效。在新馆舍未建前,博物馆根据馆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文物收藏、保护、整理、保管和研究、宣传等方面,全面的展开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馆藏文物都进行了建卡、拍照、绘图、测量、建档等基础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库房管理有严格的制度,文物出入库,人员出入库都有据可查。年,我市境内出土发掘了唐代古木船艘,为保护好这些古船,该馆成立了保护小组,外请了泉州及省博专家制定了保护方案。在近年的保护工作中,博物馆人员昼夜值班,对古船喷洒药剂,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温度、湿度、天气、喷药量、船体变化等数据的监测、记录。由于没有先进经验可借鉴,他们就成立了“古船保护”科研课题组,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科研攻关,多次论证和更新保护方案。现在,古木船已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脱水,定型、防腐等工作,已移至博物馆内,对外展出。由于保护成效显著,得到专家的赞肯。

为提高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淮北市博物馆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多年来,每年都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文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走上街头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文物知识,张挂宣传条幅。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不断进行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下发后,博物馆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了《淮北市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的制定工作。该文件出台后,他们翻印了多份,分别寄送到相关单位。宣传工作的有力,使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广大市民文物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群众举报次数逐年大幅增加。市民丁仰振同志,为支持博物馆的建设,一次性就无偿捐赠古瓷藏品近件。该馆还十分重视文物征集工作。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已发现文物,就努力克服资金短缺,路途遥远等困难,想方设法的去收集。柳孜镇发现大量文物后,他们先后次深入到该地区,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共征集古陶瓷器等文物上千件。听说离市区几十公里处的铁佛由一农民收藏了只古铜鼎,他们连续十多次上门做工作,使他主动捐献这件贵重文物。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博物馆新馆建设于年动工建设了。在一缺经验,二缺人手的情况下,该馆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反复论证陈列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为赶在××年国庆节前开馆,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文化局领导的带领下,吃住在工地近两个月,顶着三伏酷暑和蚊虫叮咬,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有的职工病了也不休息,打完点滴就上工地,有的家中有急事,来不及处理就赶来加班。有一次油漆气味一下子就熏到了七、八人,但是没有一人离开工作岗位,也没有一人叫苦。博物馆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艰苦奋战,终于如期开馆,向国庆周年献了厚礼。博物馆建成开馆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开馆的前七天,为配合市文化旅游周对外免费开放,原计划每天只接纳人次,但市民的踊跃参观,博物馆主动调整安排,加大组织力度,在七天之内共接待了观众达万人次。新馆开馆后,博物馆在抓好管理工作的同时,热情接待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人手不够,就加班加点连轴转,白天接待观众,晚上苦练基本功,为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他们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措施,变更开放时间,修改讲解词,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开馆三个多月以来,共接待参观团体多批次,观众达万余人次,其中免费接待中小学生近万余人次。

文史研究工作也成绩显著。近年来,他们先后进行了淮北地区历史,汉画像石,大运河,古陶瓷等研究项目,出版了《柳孜码头发掘报告》二册,发表各类学术文章多篇,近万字,为淮北的历史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文物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淮北市丰富的文化遗存使文物管理工作责任重大。身负全市文物管理工作职责的博物馆,在人手少,资金短缺等困难下,奋力拼搏,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近年来,完成了两次文物普查工作,对全市境内的文保单位,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为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文物普查同时,认真落实了文物保护“四有”工作,为全市文保单位树立了标志牌,划定的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方案。在文物发掘工作中,近年来,博物馆配合基建工程抢救性发掘古墓葬数十座,特别是年月开始的柳孜码头的发掘和××年月的市保单位双垄孜谷堆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年的柳孜码头发掘历时多天,共出土唐代沉船艘,唐宋陶瓷器近千件,唐宋时期全国各大窑口的瓷片万余片,宋代石筑码头一座,这不仅是对考古学补史,证史有巨大作用,而且解决了通济渠流经地点和路线这一历史悬案,对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次发掘被评为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柳孜码头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的双垄孜墓葬发掘也取得了重大发现,出土了多片铜镂玉衣的玉片,几十件釉陶,其中釉陶博山炉及釉陶楼,在我市尚属首次发现。发现这么大的墓葬,这么多的玉片在安徽省也属首次。近几年,我市基本建设工程较多,各处的施工工地发现墓葬也很多,仅三中墓葬一次发掘汉墓座,出土了余件陶器,铜镜等文物。这些墓葬的发掘大大丰富了馆藏,而这其中,无不浸透着博物馆全体人员的汗水和辛苦。

为保护文物古迹,近年来,市博物馆主动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对省级文保单位两处进行了维修。××年申报并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两处。对重要的文保单位,他们还与专人签订保护协议,并定期到各点进行巡查,发现有损毁、盗掘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另外,还积极配合基本建设们认真进行基建工地文物勘探工作。××年,就完成文物勘察处。

四、文物安全措施得力,确保无责任事故

重视安全保卫工作是他们的传统,该馆曾多次被评为安全先进单位。馆里的安全保卫组织健全,制度细致,责任落实。新馆建成后,专门配有名保安人员,昼夜巡查,全天候小时监控。由于措施得力,管理有效,近年来未发生文物流失、损毁的责任事故,也未发生文物藏品被盗案件。同时他们还不断协同公安部门打击各种盗掘古墓葬和破坏文物遗存的行为,为保护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淮北市博物馆成立于年,一个机构二块牌子,兼负文物管理所的职责。多年来,该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规,扎扎实实地做好文物工作,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开创文博工作的新局面,为淮北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机构健全、职责落实。淮北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工作繁重。而该馆只有十多人。为抓好全市的文博工作,他们首先狠抓了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设立了保卫部、保管部、群工部、陈列部、考古部及研究室、办公室等机构,做到了分工精细,任务明确。同时,还陆续制定和完善了《劳动纪律》、《奖惩条例》、《岗位责任制》等多个制度,从而保证了文博工作全面有序地开展。

二、博物馆工作卓有成效。在新馆舍未建前,博物馆根据馆情,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文物收藏、保护、整理、保管和研究、宣传等方面,全面的展开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对馆藏文物都进行了建卡、拍照、绘图、测量、建档等基础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库房管理有严格的制度,文物出入库,人员出入库都有据可查。年,我市境内出土发掘了唐代古木船艘,为保护好这些古船,该馆成立了保护小组,外请了泉州及省博专家制定了保护方案。在近年的保护工作中,博物馆人员昼夜值班,对古船喷洒药剂,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温度、湿度、天气、喷药量、船体变化等数据的监测、记录。由于没有先进经验可借鉴,他们就成立了“古船保护”科研课题组,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科研攻关,多次论证和更新保护方案。现在,古木船已比较成功的完成了脱水,定型、防腐等工作,已移至博物馆内,对外展出。由于保护成效显著,得到专家的赞肯。

为提高广大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淮北市博物馆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多年来,每年都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开展文物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走上街头散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文物知识,张挂宣传条幅。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不断进行文物法律法规的宣传。《安徽省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下发后,博物馆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推动了《淮北市建设工程文物保护规定》的制定工作。该文件出台后,他们翻印了多份,分别寄送到相关单位。宣传工作的有力,使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广大市民文物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群众举报次数逐年大幅增加。市民丁仰振同志,为支持博物馆的建设,一次性就无偿捐赠古瓷藏品近件。该馆还十分重视文物征集工作。平时注意收集信息,已发现文物,就努力克服资金短缺,路途遥远等困难,想方设法的去收集。柳孜镇发现大量文物后,他们先后次深入到该地区,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共征集古陶瓷器等文物上千件。听说离市区几十公里处的铁佛由一农民收藏了只古铜鼎,他们连续十多次上门做工作,使他主动捐献这件贵重文物。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博物馆新馆建设于年动工建设了。在一缺经验,二缺人手的情况下,该馆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反复论证陈列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为赶在××年国庆节前开馆,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文化局领导的带领下,吃住在工地近两个月,顶着三伏酷暑和蚊虫叮咬,一天工作十几小时,有的职工病了也不休息,打完点滴就上工地,有的家中有急事,来不及处理就赶来加班。有一次油漆气味一下子就熏到了七、八人,但是没有一人离开工作岗位,也没有一人叫苦。博物馆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艰苦奋战,终于如期开馆,向国庆周年献了厚礼。博物馆建成开馆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开馆的前七天,为配合市文化旅游周对外免费开放,原计划每天只接纳人次,但市民的踊跃参观,博物馆主动调整安排,加大组织力度,在七天之内共接待了观众达万人次。新馆开馆后,博物馆在抓好管理工作的同时,热情接待观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人手不够,就加班加点连轴转,白天接待观众,晚上苦练基本功,为贯彻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他们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措施,变更开放时间,修改讲解词,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开馆三个多月以来,共接待参观团体多批次,观众达万余人次,其中免费接待中小学生近万余人次。

文史研究工作也成绩显著。近年来,他们先后进行了淮北地区历史,汉画像石,大运河,古陶瓷等研究项目,出版了《柳孜码头发掘报告》二册,发表各类学术文章多篇,近万字,为淮北的历史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文物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淮北市丰富的文化遗存使文物管理工作责任重大。身负全市文物管理工作职责的博物馆,在人手少,资金短缺等困难下,奋力拼搏,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近年来,完成了两次文物普查工作,对全市境内的文保单位,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为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文物普查同时,认真落实了文物保护“四有”工作,为全市文保单位树立了标志牌,划定的保护范围,制定了保护方案。在文物发掘工作中,近年来,博物馆配合基建工程抢救性发掘古墓葬数十座,特别是年月开始的柳孜码头的发掘和××年月的市保单位双垄孜谷堆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年的柳孜码头发掘历时多天,共出土唐代沉船艘,唐宋陶瓷器近千件,唐宋时期全国各大窑口的瓷片万余片,宋代石筑码头一座,这不仅是对考古学补史,证史有巨大作用,而且解决了通济渠流经地点和路线这一历史悬案,对研究当时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次发掘被评为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柳孜码头遗址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的双垄孜墓葬发掘也取得了重大发现,出土了多片铜镂玉衣的玉片,几十件釉陶,其中釉陶博山炉及釉陶楼,在我市尚属首次发现。发现这么大的墓葬,这么多的玉片在安徽省也属首次。近几年,我市基本建设工程较多,各处的施工工地发现墓葬也很多,仅三中墓葬一次发掘汉墓座,出土了余件陶器,铜镜等文物。这些墓葬的发掘大大丰富了馆藏,而这其中,无不浸透着博物馆全体人员的汗水和辛苦。

为保护文物古迹,近年来,市博物馆主动配合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对省级文保单位两处进行了维修。××年申报并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两处。对重要的文保单位,他们还与专人签订保护协议,并定期到各点进行巡查,发现有损毁、盗掘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另外,还积极配合基本建设们认真进行基建工地文物勘探工作。××年,就完成文物勘察处。

第11篇

关键词: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环境影响;环境管理

文物保护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备案管理、现场管理、消防安全及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资料收集、验收管理等多个环节。因在工作中有所感触,笔者现就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容易被忽视的环境问题

目前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文物保护工程大部分环境问题较小,但也有少部分因管理上的漏洞存在比较明显的环境问题。

1.过度使用化工材料对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文物保护工程“四原”中的一种就是“原材料”,但一些原材料资源大幅减少,市场价格越来越高,施工中使用醇酸磁漆、醇酸漆稀释剂、酚醛清漆、色调合漆、防腐油、油漆溶剂油等化工合成材料代替了生漆、桐油、动物胶等传统原料。这些化工材料中很多都不是环保产品,有的还含有苯、铅等有毒物质,如烃类芳香稀释剂和铅粉色料,有的虽然毒性不大或者无毒,但如果与甲苯、二甲苯等溶剂混合后就会带上较强毒性,如一些醇酸调合漆。非环保化工材料的使用会给文物表层带来伤害,严重者还会腐蚀破坏文物本体质地结构,影响文物建筑的保存和使用环境。如果处理不当,其产生的气体、烟雾、废液等还会对邻近居民生活环境以及地表土壤、水体和大气等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2.过多采用机械工具加大噪音影响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由于工程规模较小,机械工具的使用并不需太多。但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为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大量使用电锯、切割机、钻孔机、夯实机等机械工具作业,噪音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项目建设地点在野外,问题还不大,如果在城市居民区附近,就会干扰居民的休息和生活。

3.施工现场杂乱影响环境整洁

管理严格的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干净卫生,施工人员心情愉快。但文物保护工程大多受环境条件限制,难以找到宽敞的施工场地,加上施工队伍多为传统工匠班子,缺乏现代作业意识,不注重环境卫生,施工现场场容场貌较差,木料、石材、瓦片等构件随意堆放,断砖、碎瓦、木屑、刨花等废弃物不及时清理,使得本来就狭小局促的施工场地更加拥挤杂乱,既影响施工现场环境整洁,又会带来安全隐患。

二、正确认识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影响

国家环保总局未将文物保护工程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说明文物保护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然而,这种“小”是建立在严格的施工管理基础之上的。遵守施工管理规定,规范施工,环境影响就很小,反之,就会滋生较多环境问题,环境影响就会被放大。笔者曾接触一个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为了赶工期和节省成本,环境管理出现漏洞,加上使用非环保油漆,油漆臭味大面积扩散,严重影响了邻近居民的生活,被环保职能部门勒令停工整顿,反而贻误了工期,增加了成本,走了弯路。可见,对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影响,特别是使用非环保材料造成的影响,绝不能忽视甚至是无视。

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环境管理的制度保障

《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相关法规文件对于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时很少有明细条款,大多只是要求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使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缺乏明确规范。2014年,河南省文物局出台了《河南省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规定》,2015年,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草拟了北京市地方标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实施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均在环境保护方面拟出了较详细的规范,对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当然,这些规定还有一些地方需要继续补充完善,比如对施工材料的环保要求需要明确规定。

四、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

文物保护工程是对人文古迹的保护,本身也是一项环保工程,工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大多是因管理人员管理不当造成。因此,抓好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至关重要。

1.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

目前,大部分文物保护工程由文保单位所在地的文物管理部门(即县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或文物管理所)负责实施,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的专业性很强,基层文物管理部门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现场管理时只能尽量把注意力放在施工安全、进度、费用等环节上,对施工中的环境管理要么无暇顾及,要么蜻蜓点水,管理效果差强人意。

随着文物保护工程的持续开展,基层文物管理部门承担的工程建设任务将更多,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更加纷繁复杂,基层文物管理部门必须加快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运用专业化知识准确规范、深入细致地监督管理施工方的环境控制全过程。此外,建设单位还要及时协调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施工方环境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可行性。

2.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

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和作业是否符合规范直接决定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环境影响的大小,因此,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法律、行规要求及施工合同约定,将环境管理纳入项目管理日常工作,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层层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环境检查和预防监控,努力减少和控制污染,尽可能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五、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关于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河南省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规定》和北京市地方标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实施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中都有较多提及,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仅就其中未提及或者不尽之处补充或强调一二。

1.选用原材料时,应对多种材料进行比较、筛选,尽量选用纯正的天然原料,慎用化工材料。若因条件限制不得不采用化工合成材料,必须经试验和研究证明对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无害后才可以使用。

2.施工现场各类构件、施工机具、溶剂涂料等必须规范放置,即使受场地条件限制,也要尽量做到整洁有序。施工中的废弃物品特别是木屑易燃物和油漆空桶、化学废料等要及时清理,不能长期堆放。

3.加宽、加高围栏防护设施,防止粉尘、臭气、烟雾扩散。有毒、有害废弃物不能在施工现场熔化焚烧或作土方回填,废水、废液必须严格处理后方可排放。

4.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等强噪音设备应搭设封闭机棚,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尽可能采用传统工艺和低噪声设备。除特殊情况外,不在居民休息时段作业。

六、结束语

目前,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管理制度仍不完善,管控不力,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环境影响问题在工程中时有发生。文物保护工程的管理者要有“小中见大”的忧患意识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价值观念,进一步认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切实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优质高效地完成好各项文物保护工程,为推动文物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立强,历天数,徐列航.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探讨[J],《中国水运》,2010年第5期.

第12篇

关键词:发展旅游 文物保护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85-01

据相关调查,我国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有77万多处,这些文物就是我国各个阶段历史发展的见证,我们从这些文物中找寻各种当时社会人类活动的蛛丝马迹,这不仅是文化的遗存,更是历史的载体、智慧的结晶,文物中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其保护无可厚非。可是,这些文化古迹大部分都成为了旅游景点,是各地区旅游业的重点项目,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中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怎样将二者的关系协调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德安里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管理现状

德安里位于广东省境内,坐落于普宁故城洪阳镇南村,属于一个家族的集居寨,主人是清朝时期的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及其亲属[1]。另外,这也是潮汕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建筑组群,在国内可谓是相当罕见,再加上其悠久的历史,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基本职责就是防止以及制止文物受到人为或是自然的损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文物保护建设的发展,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整改也已经初见成效。可是关于文物管理与旅游发展如何相协调的问题还是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这与基层文物管理保护体制的落后是分不开的。德安里作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有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可是游客的增多也会造成文物古迹的损害加重,这为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在目前旅游资源日益增多的今天,对于德安里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也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可是现在是政府投入不足,开发欠资金等问题也让旅游发展陷入瓶颈。

二、旅游业与文物古迹的关系

1.旅游发展中文物古迹是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历史的进程、文化的发展都能沉淀于各个时期的文化古迹中,人们一直都追随者各种文物来了解历史,不仅如此,它也是旅游事业重要的发展载体。根据相关调查可以看出,入境游中有七成以上的游客是进行文物古迹相关的旅游,国内旅游也有超过半数的游客有愿望进行文物古迹的旅游。

2.文物古迹可以依靠旅游收入来进行更好的保护

文物古迹需要花费的相关保护费用,大部分是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可是国家对于此方面的资金投入毕竟有限,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硬件与软件落后等问题,相关部门也是没有办法,这样就会有一部分文物古迹由于维修的不及时而受损加重。所以,对旅游价值较高的文物古迹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不仅可以解决保护经费,更能提高古迹的价值。德安里不管从建筑、景观上来说都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所以大力开发旅游行业,一定具有相当可观的旅游价值。

3.文物古迹的价值从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旅游体现的

游客们在进行文化古迹旅游中,可以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增加文化交流。一个文化古迹景区能吸引游客,说明它的价值就越大,这也能从旅游方面的收入中体现出来。在一件件精美的物品或者恢弘的建筑中,就将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不仅是在旅游价值方面,就算是社会层面,这也是有极具价值的财富。

4.旅游过度开发会对文物古迹产生破坏

文物古迹一般都是少则几百年,多则几千年的建筑,相当脆弱。如果旅游行业只顾眼前的利益进行过度的开发,那对古迹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旅游建设中对桥梁、道路、通讯以及水源的建设都会对文化古迹造成影响。造成文物古迹老化加速。还有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北京大学的花神庙就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古迹,但是游客们对其进行乱写乱画,最终让其变成了一块“留言板”。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就会让这些文物古迹少了原有的古韵,更让其变得毫无美感可言。文物古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被破坏,必然会影响其经济效益和观赏性。

三、旅游行业中关于文物古迹的发展策略

1.对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如果只是对文化古迹进行一味的保护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是过于片面的进行古迹的开发又存在危险。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走开发中保护的有效道路,实行一种可以二者兼得的方式,相关管理人员要始终将“全面保护、重点开发”作为开发旅游项目的基本原则,首先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从中找到可以利用的部分,最后选择一条适宜德安里本地发展旅游的模式[2]。二者同步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能让文化遗产进行健康的旅游发展。关键问题就是客流量,要将旅游景点的接客量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每天都要进行人数的限制,文物会受到损害最主要因素就是游客人数形成的负担。

2.对文物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开发

在进行德安里的旅游资源开发中,对可持续发展应该更加重视。而这一方面现在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这就需要游客对素质以及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也要让投资人和社区在开发建设中进行积极的合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做到规划先行。这需要环保局和旅游局的密切配合,政府部门也要把主导作用发挥好;关于景区的招商,德安里也应该将本地的旅游资源和游客的文化背景中间建立一个可以沟通的桥梁,开发文化特色浓厚的旅游产业,这样才能获得投资商的认可,从而将景区招商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