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4-01-11 11:5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1篇

【关键词】未来主义;社会历史学派;生态学派

未来主义是20世纪末至7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对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进行研究和预测的社会思潮。一般来讲,未来主义可以分为社会历史学派和生态学派两个流派。前者着重对新科技革命造成的社会变化进行研究和预测,认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都将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后者着重研究和预测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全球性环境和发展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协调环境和发展关系的重要性。尽管这两个流派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是他们仍然具有许多共性:都研究了新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影响,都把预测和设计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以摆脱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遇到的发展困境作为自己的目的。

一、社会历史学派的趋同论思想

社会历史学派从科技决定论出发,通过对科技进步造成的社会变化的分析,最终得出了趋同论的结论。社会历史学派认为,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居于主导性的地位;这样,就促使社会结构尤其是阶级结构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从而将使人类社会最终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将取代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在避免双方弊病的同时,将使双方的优点融合起来。

由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哲学家贝尔于1959年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的思想,是未来主义尤其是社会历史学派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工业化进程的一部分,都要向后工业社会过渡,而未来主义社会将把这两种社会特征和功能统一起来。在社会历史观上,贝尔认为,在对社会和社会形态的把握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中轴原则:其一是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作为中轴的,将社会发展区分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几个阶段;另一种原则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中轴,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巨大鸿沟上,技术一直是区分社会时代变化的主要力量之一,因为实行一种新的度量制度或者扩大我们对自然界的控制,就是被技术改变了社会关系和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所以依据中轴原则,从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是沿着两种不同轴心发展的运动。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文化矛盾的变化,贝尔否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所必然性,因为贝尔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出现了新变化,例如,资本的社会化;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管理逐渐独立化;随之白领人群不断增加和壮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将会消失。取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是社会主义思想,而是后工业社会的价值观,也就不存在意识形态问题了。由于技术导致的资本主义新变化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孕育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后工业社会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形态。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根据产业结构尤其是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农业浪潮、工业浪潮和知识浪潮三个发展阶段,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工业化的产物,都要向第三次浪潮过渡,而以信息革命为驱动的第三次浪潮的新文明将是一个与“乌托邦”不同的“实托邦”。托夫勒将技术看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他看来,任何文明社会都存在着技术圈、社会圈、信息圈、生物圈、权力圈和精神圈六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这六个圈层交替运动的结果,一旦社会的技术圈发生重大的变化,社会的其他圈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托夫勒还撇开社会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是工业化,他单纯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来说明社会主义的产生问题,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第二次浪潮的产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同源性;在考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的过程中,托夫勒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工业化带来的主要特征: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大规模化;集权化。在托夫勒看来,虽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他们在各自发展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却是相同的。在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如知识要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无形价值,为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而分量化、小批量生产,企业规模越来越集约,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组织,电子信息网络成为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经济体制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次浪潮文明的出现会导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合流,使人们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分。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奈斯比根据社会信息化的程度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区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认为在信息社会的基础上弥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直接的差距,同时,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两种社会制度都在向私有化方向发展。奈斯比发现,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信息化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新的趋势,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社会,而这也是整个世界的变化趋势。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福利国家政策调整的考察,奈斯比认为私有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潮流,由于全球经济的形成,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中,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加速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中央计划经济还没有成功的范例,社会主义的福利负担又代价高昂,劳动力结构也出现变化,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大大下降,个人的重要性日益重要;福利国家日益私有化,因此社会主义将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与资本主义趋同。信息社会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未来,奈斯比认为,人类政治创造一个信息反馈系统复杂排列的社会―信息社会。由于信息社会展示出了一系列的全新特征,因此能够成为未来的社会形态。

二、生态学派的可持续发展主张

受罗马俱乐部的委托,美国学者丹尼斯.米都斯组织了一个研究全球性环发问题的小组,该小组将系统动力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列出影响全球系统的五个因子之间的重要的因果关系,最后得出了“零增长”的结论,其最终成果就是于1972年发表的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第一,他认为地区自身的限度决定了其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比如人炸,随之带来的粮食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失控。第二,米都斯小组认为全球性环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是一个反馈环路,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连锁作用。第三,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发问题,人类应该从增长过渡到均衡,使人口和工厂资本保持规模,所有投入和产出的速率保持最小,资本和人口的水平及两者的比例安排得与社会价值一致。

卡恩的“没有极限的增长”理论,是和米都斯的“零增长”理论正好相反的理论,认为在社会发展观上,必须从长期性视野出发来研究全球性环发问题,看待问题不能仅着眼于短期的问题,提出了“大过渡”的理论。目前的全球性环发问题是一种暂时性和地区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针对罗马俱乐部对技术的批评,卡恩认为增长是没有极限的,人类的前景是美好的,目前的环发问题正是因为技术不够发达,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环发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最后,由于悲观派和乐观派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产生了未来主义的第三派―现实派,也就是罗马俱乐部认真反思后提出的“有机增长”理论和“新人道主义”理论。“有机增长”理论中有所突破的核心就是提出了“有机增长”的概念,认为人类社会必须采取有机的增长,也就是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质量的增长;必须从纵横两个方面来推进世界系统的重建,横向就是改变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纵向是综合考虑个人、群体、人口和经济、技术、生态和地球物理层的相互影响;必须倡导全球伦理,使人们的价值观和态度发生改变。佩西的“新人道主义”理论规定了增长的含义,独立地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达了自己对协调环境和发展关系的看法,也就是我们当今常常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的最早理论雏形。

三、评价

未来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未来主义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作用,并对科学技术进行了价值评价,力求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认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是社会物质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环境和发展的协调,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从长期性、全球性的视野出发来看问题。

当然,由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未来主义也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比如研究方法上的经验主义,未来主义将有限的经验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并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在社会历史观上,片面夸大科技决定论,将技术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最高标准,把科学技术看作是制约全球性环发问题的决定性力量;从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来看,虽然未来主义各派都表示自己超越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但实际上它们都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潮,因为它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并且否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总之,未来主义的各个派别仅仅是从技术层面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有限的批评,而一切问题只有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过程中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第2篇

在人类发展史上,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自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教育体系、劳动力结构、公民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推进对于以培养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为主要职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影响,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整个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伴随着职业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张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张原,2012)。自进入2010年以来,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2013年 4 月,“工业4.0”的概念第一次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2016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把“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为会议主题,并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的就业、技能和劳动力战略》的报告。报告提出,目前,世界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阶段。基因学、人工智能、机器人、纳米技术、3D打印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预示着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涉及所有领域的深刻革命。而随着整个工业体系的调整,大部分职业及其需要的技能也将经历根本性转型。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以技术革新为特征的工业革命,其更是对未来工作、技能和教育根本性变革的源动力。从这一角度出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必须尽快作出相应变革,培养适应新技术革命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首先,加快培养适应新兴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智能化生产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根本特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可以把工人从程序化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专业更新和层次发展,更加重视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技能和素养,以加快培养智能制造、3D生产等新兴制造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其次,建立终身化的培训体系,加强对现有工人的技能提升培训。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导致就业市场日益分化,出现低技能、低收入和高技能、高收入两个极端。在这一背景下,没有专业技术的劳动力找工作会越来越困难,需要中低等技术行业的就业机会也会减少,新兴工业革命还会削减新兴市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因此,走向终身化、全民化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加强对那些被排挤出就业市场人的再培训。

第三,改革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重视培养学习者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通识性或稳定性职业能力(skills stability)。从以前工业革命的经验看,构建起新型工业发展需要的培训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机构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技术变化的快速性。在这一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必须重视培养学习者跨行业的通用职业技能和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重视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作技能等。同时,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工作场所学习,培养其严谨的工作精神和实践技能。

第3篇

首先,大家知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不管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还是资源环境的压力,还是社会分配收入差距等,都对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形成挑战。正是这样的大环境下,十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谈到,决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最核心的关键。这一点其实在“十三五”规划中大家可以看到,在创新这个领域专门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包括研发投入、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互联网普及情况等。所有这些都是希望创新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前一段时间公布的国家总体科技规划,第一个的专项规划就是科技创新的专项规划。这个专项规划里面提出6项重大科技项目和9项重大工程。这些都是与我们未来工业革命,为创新驱动发展可以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中国现在强调创新驱动发展,目前这个历史时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解决中国国内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实际上我们也面临重大的机遇,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大机遇。大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第二次是电气时代,第三次是半导体信息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已能看到雏形。前面几次工业革命,当时中国由于历史原因而远远落后。今天中国终于可以说有机会能够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参与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形成过程中。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挑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引擎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之后创新和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全世界范围内,从公元1000年一直到18世纪中叶,全世界人均GDP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尽管总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很大增长。但是在18世纪中叶人均GDP有了飞跃,这个飞跃背后其实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信息革命背后非常关键的一个发明,就是晶体管。20世纪70年代,英特尔一个集成电路上面的晶体管是2000到3000个,到了今天已经超过了50亿个,是几百万倍的增长。由于集成电路飞速发展,包括在座大家用的手机等,没有这些晶体管集成电路发展的话,我们今天所有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的技术包括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通信、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等,可以说这些技术都在今天逐渐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真正来临,确实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令人期待的前景,但是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不是只有正面的?另外它跟其他几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收益我们现在都在享受,另外,我们也不要忘记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烦恼。大家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开始了对化石能源的使用,今天我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所存在问题,我们现在需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是化石能源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

第四次工业革命跟前面的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我想可能有几个方面,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世界经济论坛施瓦布先生写了一本书,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不同。

第一个是速度,技术创新和扩散速度,跟原来这几次工业革命创新和扩散速度大不相同。原来是典型的S曲线或者是线性的,现在有了指数的发展,扩散速度确实前所未有。很多技术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我们现在很难能预料到。

第二个是广度和深度,很多领域的创新同时发展,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出更多的创新。

第三个是系统性的影响,不管是对个人对企业对产业对国家,都会带来系统性的变革,这些变革是我们很难预料到的。

所以,正是这样一些变化,使得我们在怎样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影响它的发展方向。

我们讲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无缘参与,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在很多领域已经处于前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重要的责任是,我们怎样面对这些挑战,能够跟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影响未来技术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挑战?

第一个挑战在经济方面。其实现在很多经济学家很头疼,一方面我们看到蓬勃技术创新带来的进步令人欣喜。但另一方面,又跟我们传统理解不一样,这些新技术并没有带来所预期的生产率增长。

以美国的劳动生产力为例,从1947年到1983年,2000年到2007年,劳动平均增长率都在百分之二点几,最近这几年技术创新更加蓬勃发展的时候,反倒是增长率在下降,平均只有1.3%。这种问题要怎么解释?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一个重要解释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很多技术是一种平台性技术,提供的很多产品服务是一种非竞争性的产品和非竞争性的服务,边际成本是零,创造的很多价值是免费的,没有通过交易体现出来,所以它的收益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对于经济学家来讲,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本身可能也需要创新。

第二个挑战,叫做创新悖论。研究创新的很多学者知道,熊彼特当时把创新这个经济学现象叫作创造性的毁灭,由技术创新给社会带来更大收益,使得旧产业消亡的同时,创造了很多新的产业,从而使得社会不断进步。比如电力机车取代蒸汽机车,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相机。

同时,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叫毁灭性的创造?有可能也是一种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对少数企业有益,对社会有害。如果回头想,在传统消费主义导向工业创新,消费品大规模生产,最后使得大家用不了几年就扔了,导致很多电子垃圾很难解决。生态环境危机跟这个都有密切关系。还有金融领域创新。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领域放松监管也有很多创新,但是很多创新对少数金融企业提供了很大利益,对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危害巨大,最后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

当然还有很多很有争议的,像现在的社交媒体或者电子游戏,有的专家说对人的认知系y会有影响。我们现在沉溺于手机和电子游戏,所以很多小孩现在已经变成只要脑子稍微有一点厌倦,马上就看手机、玩游戏,已经很难再去进入到沉思或者进行更多的思考了,长此以往是否会对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影响?当然这些只是说有这种可能。

另外一点是对就业问题的影响。牛津大学马丁学院有一个研究,美国2010年的各项职业中,有高达47%的工作在今后10-20年可以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很多是高级白领的工作,像律师助理、房地产评估师等,这些都很有可能会被机器人替代。另外,今后可能没有公司,只有平台。不管怎么说,这种变化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

还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2016年发生的很多事情,跟技术变革影响很有关系,在高速变革的同时,很多人不管是技能还是思维模式都还没有跟上,这个时候成为这个时代的落伍者,在收入、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落后于这个社会。

还有生物医学进展带来的伦理道德的问题,像基因检测,会不会带来就业、保险的歧视?另外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人工智能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扰。据报道,纽约时报曾经做了一个测试,把机器人写的新闻报道和记者写的新闻报道放在一起让大家辨识,90%人都没有辨识出来。今后按照这样发展的话,机器人很有可能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画出很多画作、谱写出曲子,那个时候我们还要不要学习?家长还要不要逼迫孩子写作业?这里面有很多新的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

实际上,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也面临很多困难,市场变革非常快,政府规制演变是非常慢的。政府对社会的有效治理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包括社交媒体挑战、利益群体的协调、政府对公共安全的保障、数据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等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会成为我们今后将面临的问题。

正是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去考虑可能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我在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更好地兴利除弊。

首先需要有一种社会预见,就是把社会影响这种思考能够渗入到技术选择中。第四次工业很多技术都有很多路径选择,这些路径的选择,怎样能从无意识依赖到有意识的路径选择。另外一点,怎样能够更早地吸收社会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选择,这种选择不再仅仅由技术专家决定,而是让全社会公众参与,把他们的价值选择体现出来。

第二个是同步设计,怎样从创新源头注入社会影响。以前,我们大规模批量定制的时候,是先创新后治理,导致产生了很多电子垃圾。如果我们治理和创新同步,把循环经济理念渗入到工业设计里面,今天就没有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了。

第4篇

关键词:3D打印;主体性;创造

1 技术对人的主体性的影响

主体性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不同的哲学流派甚至社会学家对其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共性。一般意义上,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中本质力量的外化,从而使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性得以表现。人类的主体性原则将人的尺度作为一切价值的衡量标准,以主体的方式来认识、改造世界,从而使世界按照人类的方式持续演化。

人类展现主体性的漫长历史中,技术作为重要手段,一直扮演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技术的实践应用并不是完美的,而存在正反两种结果。技术对主体性的展现同样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一方面,技术“助长”人的主体性。技术提升了人类认识、把握、改造自然的能力,使人的意志得到彰显。另一方面,技术的应用虽然让人类更加“自由”,但是“自由”和主体性的展现具有局限性,甚至是人类无法接受的。正如对技术的批判,技术的资本化应用使人类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创新――制造――消费――垃圾”的模式,而普通劳动者成为这一模式上的劳动“要素”。

2 3D打印技术对人主体性的影响

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是目前各国致力于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它以物体的数字化信息为基础,通过将可粘合材料层层叠加而制造三维实体。而3D打印技术的社会化应用是否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促进、限制作用,下面笔者将作一个试探性的讨论。

2.1 人的主体性在3D打印技术中的展现

自由是主体性的最重要、最充分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是由于有变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的”[1],“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自由是确定技术彰显还是遮蔽主体性的一个关键参考标准。

当前人类社会已成为一个技术社会,或者是一个被技术化的社会。某种程度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技术化,或者说人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学者提出:“人类一切生存手段都取得了技术的统一形式,技术成为人类生存的惟一条件。”[3],当前人类主体性依旧受制于技术框架,人类自由还处在技术的影响之下。

但是技术对人类主体性以及自由的展现并不完全是遮蔽的。3D打印技术由于其独特的技术特点(信息+材料+商品),能够更大程度地彰显人类主体性和自由,使得人类的生产从“工厂制造”到“自我创造”,社会从“制造――消费”模式转向“创造――消费”模式,可以实现分布式、个性化定制制造。

2.2 精神上的自由、突出人的主体性作用

3D打印机使得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制造出产品,是精神自由通过该技术变成物质自由。弗洛姆认为,“人类的存在和自由,从一开始就是不可分的”[3]但工业革命以来,在标准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体系中,普通劳动者“并没有获得能使他的个人自由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一意义上的积极自由[4]。 普通劳动者在生产体系中只能按照机器的操作标准进行常规、固定的动作,没有在技术中彰显主体性和精神自由的可能。但在3D打印的实践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集中在产品设计和改进方面,需要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脑力劳动者、可以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自由创造的劳动者。

2.3 物质上的自由

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尤其是近代技术突飞猛进,让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使人类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获得“自由”。但由于标准化、逐利性的现代生产体系,使得人类在物质消费的同时,失去了“自由”。

2.3.1 对物质选择的自由

虽然近些年人本主义思潮的涌动,促使某些商品的个性化,但是更多标准化的物质产品,让人类在面对“物”的选择时失去了自由。同样一个物品,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并不是完全合适,但是人们却无可选择。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普通人可以自由选择产品的数量、质量、规格、成分等等,从而打印想要的物品,达到人类对物的选择的完全自由。

2.3.2 对物质认识的自由

3D打印可以满足个人的合法需求,使用者具有三重身份,即创造者、生产者、消费者。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量身订造一个适合自己的物品,在满足自身选择自由的同时,使用者需要对其创造物品的基本科学理论知识体系有所了解,以便在原有数据信息的基础之上添加个性化元素并进行加工修改再创新,使人类展现自我选择自由的同时,提升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3 如何应对3D打印技术对人的主体性冲击

人作为技术实践的主体,既是技术的创造者也是技术的使用者。技术的演化得益于社会的进步,但更取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自由的人才有自由的思想,才有不拘于历史的创新,才能使得技术不断地更新。近代社会的三次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工业革命,无疑证明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证明了技术创造者的重要性。

目前各国对3D打印技术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市场的加速发展,使每一个人对该技术的发展充满激情、期待。

首先、3D打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加“自由”的创新型人才,引发技术革命的突破性工作往往需要不拘一格的创新型人才,正是那些充满自由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在背离常规的道路上的那么一小步,使得人类技术发展前进一大步。

其次,3D打印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型的教育体制,培养富有创新的使用者。唯有使用者富有创新思维,才能在原有信息基础之上发挥自身的创作力,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实物,从而最大程度地展现人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机制有所改变。一方面,培养技术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未来使用者)的创新思维和兴趣,这将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

参考文献:

[1]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86:833.

[2]刘同舫.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技术化生存的人学反思[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4(03):1.

[3][美]E.弗洛姆.冯川.弗洛姆文集[C].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0.

第5篇

关键词:全球化 本土文化 文化多样性

全球化不仅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目前,全球化定义诸多,通常,全球化是指全球各个国家的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以全球的共同规模为发展基础。同时,全球意识的崛起,也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各个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依互存。全球化亦可以概括的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不断扩张,从而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一、全球化进程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也可以说不尽相同,其中我认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识形态自然会受到严峻的考验,经济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也会抓住这个机会,向其他相对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意识形态的侵略。这无疑也会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造成严重的打击。殊不知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强国出现了文化垄断的苗头,其中,他们通过影视传媒的手段,来对其他国家进行美国文化的渗透,极力推销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由美国的影视公司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影片也赢得了全球的票房,“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句话不尽让人哭笑不得。因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能在从中发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这是当下的一个难题。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如今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指“超越本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或者说倡导一种所谓的‘全球文化’。全球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普遍价值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存在于世”。①事实上,我们正在感受着“文化全球化”向我们走来。但是,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似乎这种全球文化的内容变得越加有限,出现了归一的苗头。因此,这种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误解现代化为前提的社会文明正在向古老的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甚至有些是毁灭性的。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之传统文化无疑是丰富和深厚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 5000 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 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 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 对于我们这个拥有多个民族并存、 多种文化融合的国家来说, 博大精深、 多姿多彩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构筑了华夏民族的核心内涵”。②但是,随着两次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近代的中国除了饱受侵略的痛苦外,极少的受到了两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时至今日,中国的“本土文化”与世界上很多的传统文化一起承受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其中一部分最能体现民族特征的本土文化正在消失,有的甚至已经消亡。

面对如今的态势,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试图逃避全球化的推动力都是不现实的,当然也是不明智的,因为,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并不意味着牺牲本土文化,使之被淹没或者屈服于文化霸权主义。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各种挑战,让民族文化不断的磨练,既能适应这种环境,同时也能放射出自己独特的魅力。进而,才能在大的浪潮中抓住机遇,生存发展。

二、文化多样性

在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一致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其中,也对“文化多样性”做出了全面的定义: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社会形态通过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从而构成了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在于:

1、文化的多样性就如生物多样性一样,是全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民族性 , 这是一切民族立于世界的基石,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保持民族的独立性。

3、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平等和人权保障的基础。

4、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中 , 在文化多样性的自身发展条件下, 文化多样性在保持其文化精神的前提下, 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异质文化的优质性, 能够与时俱进地实现自身的文化变迁, 这是文化多样性中一种有效的文化调适, 更是文化多样性应对现代化进程, 实现文化自主发展的有效方式与必然途径。

5、根据文化相对论理论 ,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 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

总之,如何一方面适应全球化,享用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强大本国经济来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课题。我们要重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文明成果,绝对不能简单的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对立,如果国家不能够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发扬传承,那就不能立于世界之林,谈何国力,谈何国际地位?同时,我们也不能把本民族文化封闭孤立起来,呈现给世人的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非“单一”。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兼收并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文化多样性》雷晴岚

第6篇

一、新型科技现状扫描与理性前瞻

纵览整个人类发展史,科技作为人类前进的动力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程度与水平。尤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无论在时空上,还是在革新领域方面都呈现出目不暇接、异彩纷呈的宏大局势,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悄悄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今天科技变革一日千里,现不妨将科技革命的现状予以扫描:

1、生物技术,诸如基因组的研究、生物芯片、克隆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尤其是异种器官移植将是21世纪的主流)、生物农业技术;

2、信息技术,诸如网络、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3、新材料技术,诸如高性能结构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

4、能源技术,诸如煤炭工业技术、核能转换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电力工业技术等, 5、空间技术,诸如航天运载系统、人造卫星、大型载人空间站等。

由此,不难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今天的科技发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众多科学家的梦想,它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开辟了诸多空间。尤其是它在一个更微观的世界,解读着人类的自身之谜。当然,不可否认,新型科技不仅给认识的深化而且给实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解放。这对许多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不愧是一场空前的“大”扫荡。与此同时,它也潜在地向我们提出必须在理解上和想象上尽最大的努力并予其以必要的关照与审视。唯其如此,才可以为那些研究者们解释新观察到的事实而提出越来越大胆的新理论。由此,我们不能冰封我们固有的思维,而是要不断创造一些新的解释方法与视角。

二、新型科技的窘境及对其理性反思

客观现实表明,科技的快速发展的确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丰富充盈,使人类生活等各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体现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且写就着人类追求幸福的极至。但物极必反,“潘多拉盒子”引发的恐惧也彰显着科技的局限。可以说科技每进一步,人类就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诸如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全球性课题的现实图景无不显现着科技发展下人类、社会、文明等都须付出的必然性代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类自身文明程度的局限;反映出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人的素质等并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的事实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恶化。

诚然,科技是无辜的,科技本身并没有错,它并不能自觉地给人以伤害。诅咒也好,拒绝也罢,问题背后隐藏的真正杀手却是科技的主人――人。我们知道,技术原本应是“中性”的,因使用方法不当,致使其可善可恶。技术的“双刃性”就是来自于人性善恶的两重性。在此意义上而言,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技术,而应追究人类的本性。试想,没有一个与科技发展同步的人类主体的理性觉醒,在这种人类智慧无限而人的精神提升有限这个二律背反下,只能导致地球上更多的灾难。反思之,如果没有具备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我们就不能站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高度来思考这些问题,就不能超越动物性的生存法则来观照社会,那么人类仅仅只能充当毁灭自身的刽子手。

从现实维度透视之,人类的悲剧恰恰是我们时下科技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种种全球性问题已经或正在潜在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和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明的沦落,民族的衰弱,莫不是由于人的内在精神的自杀、道德伦理生活的偏废所置。于科技发展而言,其无限的前途也被宿命地决定了。进一步而言,这已潜在地预设了其未来发展有限的可能性空间。而教育恰恰承载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塑造人的伟大使命。所以,这给教育提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课题――培养科技发展下与之相应的甚至是超越性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从而消解理性局限。这诚然又是对当今教育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挑战。教育如何变革?其深层的切肤之痛如何消解?如何使人回到智慧的人性本身去?如何走出困境从而以更大的速度发展?如此等等的发问已是迫切需要应答的时代话题。

三、教育的应答及其变革导向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必须获得自身的平衡,科技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道德信仰辅佐。这是我们“理性局限”深层反思之后的应答。消解上述窘境、使“异化”还原为本真、解构理性占主导的统治,这是教育责无旁贷担负的更为重大的使命;这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使然。人的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培养、灵魂的再塑、善根的呼唤与呐喊正是对这一使命的有力回应。人类社会与文明必须在“两极”摆渡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从而引领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现代教育必须从根本上反思其缺失;现代教育必须在深层次路向上完成其变革。有鉴于此,笔者以为: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深层转换,尤其是对当下教育的不断认识、反思与批判。现行教育必须有一个在新理念引领下的革命性的认识与行动的一致共识:教育作为一个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其必须以高素质的、具有丰富情感与广阔视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现代素质的人为旨趣;必须以之为出发点和归宿逻辑地塑造人的生成。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心,学会关怀,学会理解……,从而提升人性,以之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换言之,教育的时代内涵更应注入一种情感的、生命的、和谐的、文化的价值旨趣,以之完成教育“照料人的心魄”(柏拉图语)的神圣使命。

毫无疑问,发展、变革是时代不竭的动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重大发展。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来看,科技毕竟正面功能大于其负面功能。于教育而言,科技不仅丰富、扩大了人对其自身的认识,尤其是对人自身奥秘探寻的诸多新成果,为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资可鉴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诸如当前对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是一个巨大的脑矿,而其利用率还不到10%,其大部分尚处于沉睡的状态,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与利用。这不仅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上的及理论上的、科学的有力依据,还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与思维路向。同时,在思维领域也给教育的深层变革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性反思。就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技在不断地推动、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它是教育变革内在的助推器与平台,也是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有力的外部条件。它使教育由感性走向理性的思考;由自发地被动适应到自觉地主动选择。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思潮此起彼伏,在更大的时空延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发展在给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回避的挑战。尤其是今天,教育究竟如何适应未来新型科技进而超越性地发展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恰恰是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这个悖论。对此,有学者如是说“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障碍”。这绝非空穴来风,细思之,其合理性不难印证。就此,事实给我们作了最好的注释。现实与教育旨趣的悖离,使教育备受良知、灵魂的拷问。教育病理性特征的凸显也昭示了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潜在性毒性因子的危害。就时下来看,教育的整个生存状态更是疲惫不堪,在痛苦中煎熬,在阵痛中徘徊。教育问题更不能简单地视为一个教育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从社会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的教育无论观念、内容还是教育方式等都难以跟上当下科技发展的步伐,甚至它已变成一种潜在的阻碍性的因素。

其次是教育的变革。为消解上述窘境,我们必须在教育制度、体制、观念、内容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从表层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从思维到范式,从封闭到开放、从适应到超越。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统整全局,观照人的素质及其生成;必须反思现行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超越的逻辑品性;必须在历史维度,全球的视野下予其以历史的观照,从而消解时下的技术困境与价值虚无。教育要为文明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平台。由此,在教育制度、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需作相应的变革。

1、教育制度、体制的变革:现行教育的一些制度、体制的确与教育目的有一定的偏离,甚至是一种错位。尤其在今天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制度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为抑制教育发展的瓶颈。就此而言,创新只能成为一种应然追求。教育的价值基座是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而我们不难看到,现行教育制度、体制相对滞后,其“势差”潜在性地构成了阻碍教育发展的有力因素。我们知道,制度、体制的变革是需要一定时空条件的,它需要涉及社会制度等一系列更为深层的变革。由此可见教育制度与体制变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尽管如此,其变革的总趋势是必然的。教育必须冲破其固有的樊篱,才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其间,不可忽视的是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建设尚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等诸方面的完善、健全。

2、教育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今天而言,教育更应是人的教育,彰显其独特的人文底蕴。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为此,教育目的应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逻辑出发点,以之完善人的现代素质。人,应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教育所培养的人更应是一个道德的人;、一个具有智慧、权变、情感、生命的人。

第7篇

关键词:生物安全;风险社会;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供给与需求

Abstract:Theconcernsofbio-safetyarousedbythedevelopmentofmodernbio-technologyareasophisticatedsignintheprocessofindividualizationinindustrialsociety,which,whileindicatingthesupremacyofhigh-technology,warnsusofthelurkingofsomeunpredictablerisks:thetraditionalmodernizationmaybeledtothe“reflexivemodernization,”andthusa“risksociety”maybeimminent.Consequently,safetyofeco-system,health,andsocialethics&orderisinmoreurgentneedofattentionintheneweraoftech-revolution.Theruleof“balanceofinterests”intraditionallawneedstobereplacedbyanewinterestcoordinationmechanism.Whilemakingbio-safetylaws,itisrequiredthatsocialpublicinterestbeascertainedandprotectedinthecourseofmodernbio-technologydevelopmentsoastorealizethegenuineharmonyofmanandnature.Whilepeoplearewonderingabouttheoutcomesofmodernbio-technology,thetraditional“legalmarket”isnomorepeaceful.Therequirementsofbio-safetylegislationwilldisturbthebalanceoftraditionalsupply&demandoflawandultimatelyconducetotheenactmentofbio-safetylaws.

KeyWords:bio-safety;risksociety;publicsocialinterest;supply&demandoflaw

一、现代社会对生物安全的立法诉求

(一)现代化的反身性及其风险预设

关于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冲突与协调是20世纪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论题。与“现代性终结”相抗衡的“第二现代性”或称之为“反身性代性”的研究和探讨在德国学者U.Beck的《风险社会》后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他从两个角度对现代化的反身性作出了说明:一是“以财富和风险生产为例讨论反身现代化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混杂”;二是“工业社会中蕴含的现代性和反现代性(modernityandcounter-modernity)的内在矛盾”[1]。Beck认为传统的现代化和工业社会的现代化是有区别的,一种是古典的现代化(classicalmodernization),是在19世纪反对封建社会、建立工业社会中发展起来的,而另一种是反身性现代化(reflexivemodernization),是在今天的工业社会之中发展的。在工业社会之中,存在着现代性和反现代性之间的冲突,因此工业社会不是一个彻底的现代性社会,而是一个现代的封建社会。在这种半工业半封建社会中,封建性的方面并非传统的遗物,而是工业社会的产品和基础[1]。

工业化社会的反身现代性主要起因于工业化过程中个体化崇尚取向,主张个体理性的张扬,强调自我为中心的权利建构。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社会不平等模式是阶级模式,即存在着权利的平等,每个市民社会成员作为个人都平等地拥有并享受着某些权利,这些权利的私有化属性最终成就了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快速化和社会变迁。但同时这些私有化权利以其自身拥有的形式化外表逐渐掩盖着实质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将会主要体现在阶级之间的不平等,体现为对不平等社会经济现象的平等化和合法化

个体化趋势没有使得社会的不平等得到实质缓解,相反崇尚个体权益和理性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变迁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加深这种社会内部的不平等,从而造成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甚至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不均衡,从而加速了风险社会的产生。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足以使整个地球毁灭的风险,旧的工业社会体制与文化意识在所谓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凸现其内在的反身性和高风险性特征。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个人风险往往会越来越多地避开传统工业社会中的监督制度和保护制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由此出现了以不确定性为基础的风险社会与不确定性为基础的现代政治法律秩序之间的内在紧张。风险社会理论本身作为一社会变迁理论而存在,但与传统不同的是,风险社会挑战既有工业社会的认知、发展基础与典范,并企图从此种就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衍生的灾难风险、自危急性来建构社会自我翻转、变迁的功能[2]。

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指出,“风险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风险概念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3]

风险与工业社会的反身现代性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统一与连接,互为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工业社会中个体化浪潮促使以个体权益为中心的社会法律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进和张扬个人理性在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和角色。同时也正因为工业化社会对个体理性和权益的推崇,从而导致了工业化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衍生更多形式上平等——但实质上不平等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如企业的排污行为等。以个体利益促进为导向的工业社会市场经济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规则体系和秩序范围,体现为建立以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意思自治等三大要素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并主导当今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经济秩序构建。这就是所谓“现代性”的表现。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出现很多诸如经济垄断、信息不对称、经济寻租、外部性、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安全等等形式上合法,但实质上对社会公共利益构成重大危害的行为和秩序内容。按照Beck对现代性和风险社会的理解,这种在工业社会高度发展时期出现的实质不平等现象就是现代化的反身性的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反身性的现代化在内容层次和范围层次上更加突出,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现代生物科技与生物安全

现代生物技术的繁荣与发展,逐渐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生物技术的产业化也开始对人类社会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4]。然而,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一样,现代生物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社会经济利益,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解决许多人类社会困境的希望之光,特别是看到了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社会粮食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另一方面现代生物技术也无法掩饰其内在和外在的负面效应,如在生物技术研究、发展以及产业化进程中无法保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安全性问题,无法保证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知情权问题、隐私权问题、基因歧视问题以及是否侵犯人类尊严问题等[5]。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价值已经为广大公众所充分认知,它给人类的社会结构、生活及行为方式等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变化,但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反身性”和“吊诡性”特征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社会”之中。

1.生态系统安全风险:生物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带来社会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威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所谓生态系统安全,就是指从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角度出发来判断生物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主要体现在农田生态系统安全、自然生态系统安全两个方面。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如温度、湿度、土壤、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等)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6]。按照贝塔朗菲对系统的认识,系统决不是数的简单相加,相反则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它的整体性表现为时间维度上和空间维度上的内在稳定性、适应性、自我调整和内外环境的组织化。任何对系统本身的外在干预,都有可能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整性。因此,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是通过对生物体内控制其特定性状的基因作为外源基因按照人为的意思,而非自然的过程,转入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并使之表达。所以这种非自然的人为干预和创制行为是对生物本身内在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的一种干预,那么这种干预本身可能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或缩短自然生成的过程,也会在原有的生态系统内创制一种全新的物种,也可能造成物种与物种之间相互地影响,最终有可能破坏整个系统的内部运行规律,改变甚至消灭一个已有的生态系统。

2.人类健康安全风险: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特别是在食品和粮食供应、疾病诊疗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生物技术的“双重性”特征仍然不排除人们对于技术本身隐含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研究、试验、释放以及产品化过程中,生物技术对人类健康安全的潜在风险不能完全有效地被排除。这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生物技术对人类食物的影响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一是生物技术对生存环境的影响进而引发生活安全问题。1988—1989年日本一家公司利用基因重组为生物技术生产的乙色氨酸投放美国市场后引起37人死亡;1998年英国Rowett研究所的生物学家ArpadPusztai就郑重警告人们关注那些未被充分证明其安全性,便急于推广的转基因食品(GMF),因为他们可能有潜在风险;美国得克萨斯州ProdiGene公司于2001年在内布拉斯加州一块约一英亩的田地里种植药用胰岛素转基因玉米,在收获中漏掉三株转基因玉米以及一些溢出的玉米,2002年种植普通大豆时,结果使100万亩大豆受到药用转基因玉米的污染[7]。

3.社会秩序和伦理风险: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还远不止于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潜在风险,任何改变人类物理循环状态、生育繁衍规律、人类社会关系的生物技术都将对人类社会秩序和伦理构成深远的影响。克隆技术、器官再造技术、杂交技术将科技的概念引入至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领域。

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初期,很多现实性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问题已经开始展现我们面前,人体器官移植、器官捐赠、买卖、代孕等已经将人体物化,而克隆人的设计、生产、销售、储藏和买卖,则将会根本改变人作为社会人的最为朴素的概念和意义,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将层出不穷,新的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人身商品化、侵犯人的尊严等新的伦理道德问题,极可能造成新的社会伦理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动荡[8]。

(三)现代生物科技的反身性解决之道

风险社会理论一改传统社会理论对科技至上主义、理性至上主义以及现代性的崇尚和张扬,给繁荣的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认识提供了一个逆向思维模式,给我们对生物科技发展的负面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范式,为我们生物安全立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其重要意义在于:(1)风险社会理论为进一步广泛讨论生态危机和生物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风险社会的概念虽然还不太成熟,它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打破了注重科技与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传统思想意识,培养了人们的反思和自省意识,从而,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通过对现代性反思至少使人们意识到科学必须理性地发展。(2)风险社会理论增加了人们的风险意识,将生态危机与科技发展带来的风险突现出来。然而,它对未来风险的描述有些夸张倾向,既不可能被计算也不可能被预知,这样会使人们陷入一种无奈的忧虑,滋生悲观主义情绪。虽然Beck本人宣称他不是悲观主义者,但他的思想的传播仍会使一部分人在风险面前显得焦虑不堪。为此,威尔金森专门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风险与忧虑的关系问题,写出《风险社会中的忧虑》一书。(3)风险社会理论在制度层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风险社会中,旧工业社会体系已经过时,民族国家已经无力应对威胁整个人类的现代风险,这必然要求并引发社会结构深层的变化和政府制度的变革与角色的转换。在全球风险社会里,建立全球风险防范体系,最终以承担风险的基本单元为基础形成全球公民社会,这是Beck在《世界宣言》中的思想。然而,如何实现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型,如何实现生态民主与保持社会正义都还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难题。总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贡献就是让我们利用其关于风险、灾害和社会思想的分析重建现代性理论[9]。

二、生物安全立法之社会公益论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革命的时代,相较于物理领域的科技革命,此种革命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或许还是极不寻常,其所有的后果完全无法估量的局面:生物科技革命。”[10]由生物技术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工业化社会个体化进程发展的高级表现,在彰显科技至上主义色彩的同时隐藏着不可预知的潜在风险。风险社会的反身现代性一方面追求个体理性和科学技术的无限魅力,另一方面力求通过理性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体系达到对社会秩序的调整和规制。反身性的过程就是对现代化的批判和反思的过程。生物技术高度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显著成果,但同时生物安全的担忧和风险又凸显了现代化的反身性特征。根据上文对现代反身性立法诉求的论述,生物技术的风险回避就必须在法制目标上通过立法径路予以完善。

对于生物安全的立法必要性研究不同于传统的,构成工业社会之规范基础的,以个体利益为内核民商事法律规范。虽然这种传统私益本位的法律制度体系成就了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成果,但是其反身性的属性也给现代社会秩序构成极大的风险,所以对现代化进程中反身性的克服就必须在法律制度构建以及立法宗旨的确立上有别于传统的民商事法律,而转向对集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有和维护。

生物安全立法的公益性研究必须建立在对生物安全公益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之上。所谓公共利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美国社会法学创始人罗科斯·庞德将利益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但他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带有明显地政治国家色彩,即将公共利益视为涉及政治组织社会的生活并以政府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11];传统功利主义法学家杰里米·边沁认为“公共利益是构成共同体众多成员的利益的总和”,“社会公共利益只是一种抽象,它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12]。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地认为,公共利益在某种利益上讲必定是所有私人利益的总和;而如何把所有的私人利益聚合起来的问题,似乎又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13]。当前对社会公益的不同见解主要仍可归因于思维的视角和切入点各异,即从不同的语境和研究背景下对社会公益的认识程度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如在民法语境下探讨社会公共利益,可能更为主要地集中在对私人之集合的利益依存性;在行政法的语境下探讨社会公共利益,就不可回避地与国家利益相关联;在经济法语境下研究社会公共利益可能会指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其中同样包含国家的利益,因为它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逻辑基础上建构的法律秩序体系;对于环境法来说,特别是生物安全法,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研究和考察就应当走出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性利益范畴,而转向以全体社会成员利益为基准,人类利益关怀以及生态利益的实现和保护,所以这是更为宽泛范畴内的公益性释解。鉴于此,生物安全的社会公益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深刻把握:(1)利益的整体性和普遍性。从公益性的利益范围维度来考察,生物安全主体中所关注的是社会成员集体利益、人类利益以及生态利益相整合的,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利益范畴;(2)利益主体的广泛性,生物安全中的公益性研究必须跳出传统以国家为界限的社会成员集合利益的藩篱,转而充分关注个人主体之外的其他主体的利益,包括人类、国家以及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等。狭隘的社会观可能会使得我们对公共利益主体的理解囿于传统的社会理论观,但是正如学者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为社会关系时指出的那样,“社会是人化的自然与自然化的人的综合体,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14]。从这点来看,利益主体同样也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联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以及对整个生态利益的关爱。而且在生态伦理学中,生态利益是一个高于人类利益的上位概念,因为我们无法将人类与生态系统完全分割开来,否则将不存在实质性的人类利益,抑或社会成员的集合利益和个体利益。

(一)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公益性

转基因的生物安全主要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活体释放到环境中以及进行跨国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1)转基因生物的重组基因,打破了自然界物种的界限,进而打乱了生物进化的历程;(2)改变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遭到破坏;(3)转基因生物回归自然界后,会不会使种植区周围生物受到危害,会不会影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重组微生物对某些化合物降解后产生的中间物或最终产物,有的又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5)重组DNA进入水体、土壤后,将流向何方?存活多久?他们会不会与细菌杂交,出现对人类有害的、新的致病菌?现在已知DNA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留40万年;(6)转基因植物中,如含有对人体有害蛋白或过敏蛋白的花粉,有可能通过蜜蜂采集进入蜂蜜中,最后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15]。转基因生物的潜在风险首先突出地体现在通过对转基因生物本身的基因转变或修饰而对生物内部组成结构、生物特性、生物机能等诸多方面产生的根本性演变,进而影响该生物所赖以生存的其它生物要素和自然生态环境,将其新产生的某种基因特性释放到他原有的生态环境中去,构成对原生态环境的冲击和影响,并在时间的长度上修饰和更改原有的生态系统,从而使得原有生态系统中的各自然生态要素的生存环境和能量交换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终对人的生存健康产生重大的、不可预见的影响。由此可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公益性就是在生物安全风险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公益性突出强调对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公共风险性的充分认识基础上展开对其公益性的影响研究和对策研究,具体探讨生物安全公共影响的深度、广度,以及针对转基因生物安全公共风险的防范对策、制度构建、规范设定性的研究。

从目前来看,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公益性主要集中在对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安全性研究和健康安全性研究两个方面。所谓生态安全性研究,是指转基因生物对任何以生态为单位的安全所构成风险的对策性研究,突出的表现为对以“基因污染”、“基因漂流”和“基因逃逸”等为核心的风险防范研究,从而确保生态环境的自然特性和安全特性。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安全”不是一个非常狭隘的概念诠释,而是包括人类的生存安全和健康安全在内的,有关生物本身的安全、生物种群的安全、生态群落的安全以及生态系统的安全。所谓健康安全性研究,是指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健康所带来的潜在威胁的对策性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人类个体的生命健康、人类生活群体的健康安全、人类社会的健康安全,以及人类社会代际之间的平衡与安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公益性拓展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核心要素,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或不能替代的伙伴与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最重要的活的资源就是生物多样性,或者简称为“生物资源”,也像任何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一样,具有它自身的特征价值,主要体现为有限性、稀缺性、多用途性、可更新性、区域性、可变性和计量的困难性[8]262。所谓有限性是指生物资源是有边界条件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能无限地供给;所谓稀缺性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生物资源本身的边界条件和有限性决定的资源稀缺性;所谓多用途性是指生物资源及其以生物多样性为骨架和主干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用途几乎是全方位的,在不同的资源搭配和能量循环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和用途;所谓可更新性是指生物资源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繁衍性、自我恢复性和可再生性,但是可更新性具有明显地边界特性,因此受到资源有限性的约束,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均不能超过资源本身的可更新能力;所谓区域性,是指生物资源和生物物种的分布带有明显的区域和地理位置特点,根据区域的水热条件、气候因素等,表现出突出的地带性和区域性,在地理区域的共轭性与相似性的基础上,又明显地表现出区域分异规律,即在同化前提下又显著表征为异化现象[8]263;所谓可变性是指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应的生态系统在开放的不平衡条件下不断地同外界交换物质与转移能量,在不断耗散的前提条件与进程中,形成有序地自组织的耗散结构,在相对的临界平衡状态或混沌状态下不断地推陈出新,辩证地前进,其结果可能表现为生物资源的再生、恢复、扩张、萎缩、衰减、退化或消失等;所谓计量的困难性是指生物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不确定性、条件参数的可变性决定了对其量化的困难性特征。

对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其社会公共利益属性重点体现在对人类社会共同体优良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系统保持平衡两个方面:(1)生物多样性是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基础,人类的生命维持资源、生活资源、健康资源、财富资源等均来自生态环境,其多样性决定了人类需求的多样性,任何多样性的丧失最终构成对人类生存的威胁;(2)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创造优良生存环境需求的基本要素;从局部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涵养水源、巩固堤岸、降低洪峰、防止土壤侵蚀和退化等;从全局看,它有利于维持地球表层的水循环和调节全球气候变化[16],有利于维持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能量循环和守恒,从而确保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发展和质量保持将从根本上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的社会公共利益属性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或削弱构成对社会公共利益危害时,法律的规制和救济是非常必要的,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立法供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社会共益性

相对于一个生态系统而言,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原来天然存在的区域性生态系统中并没有某个物种存在,该物种借助于人类活动、自然因素或其他途径和因素越过不能逾越的空间障碍而进入新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之中,从而给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等造成一定影响。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主要是通过自然的传播、人类携带、有意引进等多种方式进行,其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即生态系统危害和人类健康危害,共同构成了对环境法学上“公共利益”的威胁与挑战。

在生态系统方面,外来物种入侵给其他物种造成广泛冲击,入侵物种通过适应性进化能在定居建群后迅速繁衍,在竞争中夺取必要的营养和生存空间,创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造成本地其他物种减少甚至灭绝;这种竞争一般称之为“似然竞争”(apparentcompetition),包括占据生态位的竞争和威胁本土物种生存;另外入侵物种还存在化感作用,入侵植物通过向外释放一些化学物质,影响、抑制或刺激临近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此外,入侵物种还会在物种遗传方面造成物种侵蚀,使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丧失,出现某些物种的濒危和灭绝。就中国而言,我们国家遭受的外来物种入侵威胁主要体现在:(1)生物多样性丧失;(2)破坏景观生态的自然性与完整性;(3)竞争并占本地物种生态为,使本地物种失去生存空间;(4)危害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17]。

在人类健康方面,外来物种入侵在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物种和要素,与其他物种之间长期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系统环境,但外来物种的入侵给其他生物物种构成危害的同时,同样也威胁到人类物种的健康与安全。一方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直接给本地居住人口的生存环境构成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外来物种入侵也在很大程度上侵占了人类的生活领地和居住范围,最近报道的红蚁等外来物种已经严重侵害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的外来物种已经将原来居民的劳作场所侵占殆尽;第三,最为严重的是,外来物种群侵害会造成人类的疾病,使原来深藏于自然生态环境中幽秘之处的某些病毒可能被激活报复或侵袭人类,如“第Ⅳ级病毒”,特别是1976年在扎伊尔、苏丹等地出现的“埃博拉病毒”和“拉沙病毒”就是最恶劣的事例[17]132。除此以外,由动物传给人类的疾病种类也很多,如拟杆菌属和丝杆菌属感染;炭疽;鼠疫、沙门菌;SARS;禽流感病毒等。

通过对转基因的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和外来物种入侵防护的公益性探讨来看,其共同的目标都在于对生态系统安全、人类的生存健康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公益性之所以与一般的公益性有所不同就在于,其间增添了对生态利益、生态安全、生态正义等价值观的考虑,丰富了公共利益的内涵,从而为生态安全法的逻辑基础增加了更多的理论积淀,也为其价值目标的确定和立法本位的探寻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三、生物安全的法律供给与需求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有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18]。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同样也存在着市场,以市场的秉性和模式运行。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秩序的法律制度当然也可以设定为像市场一样的运行模式和理论,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变换统一。任何一种法律都依存于供求双方的交换才得以成为法律产品[19],因为它也具有社会有用性和使用价值,但同时由于法律的公共属性,决定其在市场产品属性上有别于经济学中的私人物品,而凸现公共产品的特点。除此以外,法律市场在主体和效率方面与一般的经济市场存在明显的差别和特性,法律市场的供给者主要为国家,其消费需求者体现为广大民众,法律市场的立法产品、执法产品、司法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都是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因此享有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垄断权;正是因为国家机关对法律市场的垄断才造就了法律市场的低效率。但法律市场的上述特性不能根本改变其与经济市场在运行模式和构成要素上的统一性,即当前的法律制度不能有效满足社会稳定和秩序要求,不能保证广大民众的多数需求时,亦不能有效满足国家机关的统治意愿和利益时,法律的需求应然而生,国家为了继续稳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和统治利益,保障社会整体的利益、安全和秩序,弥补法律供给之不足,通过立法等法律供给措施满足社会法律需求;此外,在法律供给中,法律生产要素资源的稀缺性,是制约供给能力的根本原因,法律供给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法律生产要素的状况和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及资源配置状况两个方面,其中法律技术、法律工作者素质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都会扩大法律的供给能力[19]207。

(一)供给需求理论的法律延伸

经济学中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市场的运作原理,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力量互补和相互作用,产生均衡的价格和均衡的数量,从而达成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发生在供给和需求力量达到平衡的价格和数量的点上[20]。任何市场的非均衡态都决定了供给和需求的重新组合和排序,或增加供给,或减少需求。供给和需求的博弈永远处在均衡的此消彼长过程之中,在需求增加的情形下,需求和供给的非均衡决定了相应供给的增加。

在非经济的法律市场中,同样存在着供给需求的均衡解。当法律的供给成一定的稳定态势时,即在现行法律规范体系较为稳定的状态下,法律市场的均衡将主要取决于法律需求。法律需求决定了法律供给和法律市场的发展状况。但法律需求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和约束。

第一,法律市场均衡与法律需求。所谓的法律市场,实际上是按照一般的市场要素和运行规律所拟制出来的以法律作为交易客体和核心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法律市场的基本构成及其变换趋势同样依赖于市场主体双方的博弈,以及由此产生的价格因素,亦即在法律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因法律的供给和需求所产生的类市场环境。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来看,相对稳定的市场在供给和需求方面基本持衡,市场的均衡态就要求市场主体双方在供给和需求上的相对均衡,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形成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博弈,从而引发市场波动,通过供给增加或需求削减的方式再次达到均衡。就法律市场而言,国家或政府作为法律供给方,应当及时对市场的法律需求状态作出评估和回应,从而满足法律市场的要求,达到法律供给需求状态的均衡。法律的市场供给主要取决于法律制度约束、法律价格因素以及法律物质技术等要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现行宪法的规范范围内,根据当前市场的守法成本和违法成本的差别比较,以及立法、执法和司法技术等相关因素,决定是否在现行法律体系范围内增加或修订法律,从而更大程度地满足法律市场的需求。其中法律的价格因素客观地体现为拟供给法律的效用范围,如果其效用范围广,需求者的权益内容和范围会基于该法律的供给得到更大程度的确认或保护,从而形成守法的受益范围大于违法的潜在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供给就成为必要。

第二,法律市场主体的支付能力与法律需求。所谓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需求主体对某种客体的愿望和欲望,一是该主体具有购买产品的支付能力。法律需求的产生同样具有一般需求的内在要求,其支付能力主要体现为市场主体对国家机关法律活动的支付能力,执法、司法机关对立法活动的支付能力。法律市场主体的支付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法律市场主体对自身权益、集体权益的认知程度,认知程度越高,就更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应法律供给的需求度和必要性。也就是说,法律市场主体,特别是法律需求者对自身和集体权益保护的认识程度愈深,其相应的法律意识愈强,对能够更大范围内保障其权益的法律需求愈大,法律的供给市场应运而生,从而相应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措施成为法律市场的必然。

第三,法律价值与法律需求。人们对法律的需求根源于法律的价值(秩序、自由、正义、效率),而法律的供给,仅仅是确立并实现法律的价值的过程。政府并不能直接供给法律的价值,如秩序和效率,而是通过提供法律,通过提供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来间接满足人们的终极需求。法律的这种工具属性,表明了国家机关仅能供给中间产品——法律,而不能供给最终产品——正义、效率等法律的价值和社会目标。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探究立法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法律供给能否在法律的运作过程中实现对法律需求的满足,确认、维护或保障应当保障的权益,防范或者遏制权益侵害、受损风险的产生。也就是说,立法的供给必须能够明确确定拟供给法律的价值目标和立法宗旨,从价值目标上可以归顺法律供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四,法律市场利益与法律需求。市场运作的机理在于交易双方或供给双方的利益交换或互补,法律需求的产生必然归因于某种潜在利益的驱动,期望通过法律供给达到确认、维护和保障权益的目标。鉴于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其供给和需求必然要在基本利益取向上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和意愿。当某一种利益目标变成大多数人的利益指向,相应保护该种权益的法律规范的需求就应运而生,这种法律需求会打破原有的法律市场均衡,从而引发了法律市场的非均衡态,非均衡态向均衡态的发展就依靠保障该群体利益需求的法律供给与以相对应,从而最终实现立法。

(二)生物安全法的供求逻辑

法律需求属于制度需求的范畴,是一种将外部性内部化的制度设计,虽然其供求逻辑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下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供给和需求的逻辑发展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不仅是一种非市场需求,而且是一种非物质商品的需求。法律需求根源于需求主体对某种“潜在利益”的期望和追求,是一种在已有的法律制度安排中无法实现和获取的利益。生物安全的立法需求源发于主体对保障生物安全利益的期望,从当前的法律结构体系和制度体系来看,该种利益期盼是无法予以满足的。

上述的制度经济学的立法阐释,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生物安全法的立法逻辑:

1.生物安全法律需求的主体广泛。一般来说,法律需求的主体就是法律需要保护的利益主体,它既可能是一般的市场主体,也可能是国家政府,也可能是社会公众。生物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转基因安全风险、生物多样丧失风险以及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等统一构成了生物安全法的风险体系和利益保护对象。在上述风险和利益保护的释解当中,基于对自身生命健康利益和人类世代延续的利益视角,生物安全法律需求的主体主要体现为一般公众;基于对整体社会安全和秩序利益的视角,生物安全法律需求的主体又将体现为国家及其政府;基于对生态系统安全利益诉求的视角,生物安全的法律需求主体甚至可以,也有必要突破原有的法律主体观念,转而确认并保护动植物,乃至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安全利益。

2.生物安全法律需求的“潜在利益”。法律需求的“潜在利益”一般不能完全在现实的规范体系中得以体现,其潜在性深刻地反映了现实法律制度所建构的利益体系的非完整性。正是因为“潜在利益”的存在,构成了法律制度体系发展的牵动力,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不断地在“需求—供给”中发展的运动模式。

从生物安全本身来看,安全的主体范围非常明确,一切可以归属为生物学中的生物范畴的主体都应当在生物安全法律中得以体现,并由特定的“潜在利益”与之相对应。根据生物安全法律主体的广泛性,需要通过法律保护的“潜在利益”至少包括一般公众的生命健康利益,国家政府的安全与稳定利益,一切生物体的生存利益和相互间均衡利益,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安全利益。

3.现实法律制度安排和规范体系尚无法满足上述“潜在利益”。建立在传统法律理论体系上的法律制度安排缺少也很难对生物安全利益提供应有的风险防范机制和保护机制:首先,生物科技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所带来的风险只是在20世纪末期才真正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科技的两面性和吊诡性只有在科学技术知识较为普及的情景下,才能被广大公众所知晓。科技发展所隐含的生物安全问题、生命健康问题、生态伦理问题等作为一种潜在的或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才真正上升为多数人的社会风险意识。风险是一个与利益相比对的概念,它意味着主体的某类利益正在或将要被侵蚀或剥夺,当一种风险演化为一种群体性、社会性的风险意识时,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必须在整体上予以采纳或建构。法律作为一种规则和规范体系,预设人们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结果,从而在制度层面上提供了一个可知悉、可预见、可防范、可制裁的规范模式,从而加快了主体的立法诉求,也推动了权力机关的立法供给。其次,现有的法律制度设计和安排都是建立在对人类自身利益的确认和保护之上,法律主体的范围也很难突破对自然人或法律拟制主体的传统认知,相应地法律的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也很难突破传统之囿。然而,就生态系统而言,彰显人类利益和智慧的科技现代化正是成就当前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风险的主要因素,现代化的反身性深刻地印证了至高无上的人类利益的局限性和短视性,也从风险的角度提出了将人类利益与生物利益、生态利益相融合的利益取向和规范模式。但就目前的规范体系和法律制度建设来看,生物安全法的利益谱系(包括人类利益、生物利益和生态利益)仍然任重道远。

工业文明,特别是以生物技术发展为代表的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在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足以使整个地球毁灭的风险,旧的工业社会体制与文化意识在所谓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凸现其内在的反身性和高风险性特征。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个人风险往往会越来越多地避开传统工业社会中的监督制度和保护制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由此出现了以不确定性为基础的风险社会与不确定性为基础的现代政治法律秩序之间的内在紧张。不确定的生物科技和科学技术本身隐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必须在原有的法律秩序体系框架内重新建立并发展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和由此产生的秩序体系。此外,生物安全法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分析认为,生物安全立法的逻辑基础在于,生物安全的社会公共性强烈呼唤并要求在法律秩序下重新建构生物安全立法的利益谱系,将人类安全利益与生物安全利益以及生态安全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将人类的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相互联结,在利益层面确立生物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将法律规范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放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背景下加以考察,法律需求和法律供给的辩证统一,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体系的均衡给生物安全立法的必要性设定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红.在个体化浪潮之中的性别身份和婚姻家庭——贝克的《风险社会》中的性别和婚姻家庭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1(3):30.

[2]周桂田.风险社会之政治实践.[EB/OL].(2008-07-16).ccms.ntu.edu.tw/~ktchou/documents/risksociety.pdf.

[3]乌尔里希·贝克,等.自由与资本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9.

[4]秦天宝.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9.11-18.

[5]韩跃红.护卫生命的尊严——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6]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编.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7]曾北危.转基因生物安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6-47.

[8]蔡守秋.论生物安全法.[EB/OL]./show.asp?c_id=130&c_upid=322&c_grade=2&a_id=7939.

[9]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J].与现实(双月刊),2003,(3):5.

[10]考夫曼.法律哲学[M].刘幸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32.

[11]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47.

[12]杰里米·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红,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1.

第8篇

关键词:科技发展;贫富差距;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0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018-03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贯穿于生产力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全部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财富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又更进一步地拉大了人们的收入差距,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拥有科学技术或者将其应用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自身等生产力要素,谁就将拥有巨大的财富,反之,谁就将陷于贫困。科学技术在扩大贫富差距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历次科技革命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了发达国家财富的急剧增长,扩大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以蒸气机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完全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和毫无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大规模的企业合并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进一步扩大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也扩大了垄断资产阶级和非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掀起了第三次产业革命浪潮,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到国家垄断阶段,垄断的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治主导地位,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保障;以生物、信息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呈现出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的趋势,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垄断则不仅为其母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更进一步地控制着其子国的各种资源甚至经济命脉。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进程的加快,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也使我国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国之间贫富差距的扩大,而且在一国范围内造就了一批凭借科技进步而拥有巨大财富积累的群体和地区,以致国内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本国策指引下,必然出现地方政府一切工作以生产力为指挥棒的现象,过度地追求效率至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得以快速增长的核心,因此拥有科学技术就必将拥有快速增长的生产力,进而朝着快速积累财富的方向发展;相反,则朝着贫困积累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据世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分析发现,在当今,中国明显比以前富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却更加贫穷。资料显示,在2001―2003年的两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而同期最富有的10%人群收入增加了16%以上。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迅速扩大到目前的0.53左右;东、西部的城镇居民收入由1978年的1.6倍扩大到2006年的2.4倍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2.37∶1扩大到2006年的3.28∶1;我国职工收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由1978年的1.38∶1扩大到2005年的5∶1,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收入差距更大;据统计,研究生文化程度就业者的工薪是小学文化程度就业者的15.1倍。

二、科学技术与贫富差距扩大的传导机制

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让先进技术,保持其在技术上的控制和垄断地位,掠夺落后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以积累更多的财富,造成了贫富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则给发达地区带来更高的收入,而落后地区囿于自身条件只能与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擦肩而过。科学技术发展为什么会扩大贫富差距?为什么贫穷的地区(个人)不能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来,从而达到跨越式的发展,赶超富裕地区?现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与贫富差距扩大之间的传导机制问题。

(一)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扩大了地区贫富差距

1.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科技水平的差异通过市场机制的放大作用扩大了贫富差距

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已经存在着巨大的科技发展水平差距,后者则大多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较低。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东部沿海的科技能力远远超过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全国科技力量和科研成果基本为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所控制和垄断,控制着全国专利的80%以上。它们一方面通过技术转让或输出对落后地区实行经济扩张,索取直接费用和种种间接费用;另一方面通过附加各种条件,掠夺或者控制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技术转让,获取高额利润、占领市场和原料来源,而落后地区往往必须支付远高于其经济实力的各种购买费用,甚至根本就没有财力获得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发达地区的科技优势和对先进技术成果的垄断是国内贸易和投资利益分配不平等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科技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差距是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从动态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通过对生产力要素的直接作用扩大了贫富差距

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科技的进步通过对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作用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旧产业的分化、组合和退化、消失,新的社会分工出现。新的社会分工必将带动社会组织结构的重新分化和整合,创造出新的职业和职位,淘汰旧的职业和职位,促进人才流动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根据配弟――克拉克规律,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比重将随着经济大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呈现增长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这一进程,由此也加快了社会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各种职业角色的更迭带来了财富占有数量的变化。由“低级职业”向“高级职业”转变则带来了收入的迅速增加,相反则出现了财富的快速萎缩,贫富差距由此形成。

第二,科技的进步通过对劳动者的作用,引发生产要素价值的变化和内涵的延伸,使知识成为资本,给那些具有稀缺性知识和技能的人带来了竞争优势,从而成为了资本拥有者,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但是,落后地区最主要的资源禀赋在于拥有大量的低级劳动力,科技的发展在短期内只能带来更高的失业率,导致这些地区收入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第三,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增加了落后地区推广和利用科技成果的成本,而且其时滞效应又加大了落后地区实现赶超战略的难度。因此,发达地区持久地处于科技进步的前沿,而落后地区一直扮演着追赶的角色,差距越拉越大。

(二)收入水平决定了科技发展水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拥有者处于交易的主导地位,科技市场往往是卖方市场。买方往往要通过相对于自己收入较高的成本获得其使用权,穷人相对于富人而言更难获得科学技术的使用权。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凭借其经济优势、人才优势和消费环境等优势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及产业,从而进一步稳固其垄断地位,为富人带来了更多的财富;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由于收入水平低而导致的教育落后和环境不利等因素,难以形成科技发展的动力,更难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在社会分工中处于劣势,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时,大多数学者认为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施行跨越式的科技发展战略,最终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落后地区欲通过发展科技来缩小贫富差距至少存在以下壁垒。

1.市场壁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标。落后地区的科技产业在市场组织规模、范围经济、产业集聚、专业分工等方面都不如发达地区,缺乏竞争力。因此,科学技术难以在落后地区取得发展。

2.资本壁垒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几乎不可能从日常的实践中通过“试错”而得来,只有在大量学科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中心进行大量地消耗性实验中产生。因此,落后地区劳动力的数量优势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难以显现;同时,由于其收入水平低,资本积累少,一来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购买发展科学技术所需的各种必备资料,二来没有足够的资本购买先进的技术进行模仿创新,最终难以突破发展科学技术的资本壁垒,也就不可能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改变其收入水平低的状况。

3.人力资本壁垒

落后地区往往教育基础薄弱,人力资源素质差以及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因此穷人欲通过劳动来改善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愈显困难。同时,人力资本与科学技术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使得落后地区或者穷人的赶超战略难以奏效。科学技术最终还是属于那些人力资本较高的地区和个人。虽然部分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十分关注,但贫困制约着他们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以及他们享有教育机会公平性。收入水平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学习的机会不均等;二是所享受的教育条件的不均等。如部分贫困家庭的子女会因为负担不起读书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而不得不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

4.环境壁垒

贫富差距不仅是科技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在落后地区,一是由于其他要素的匮乏,人们收入大多来源劳动要素,贫富差距不大,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不足;二是发展和购买科技需要较高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导致人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科技进步的对外依存度普遍偏高;三是各项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四是一些发达地区或企业利用其在高科技产业的垄断地位影响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政策导向,使落后地区成为发达地区的市场和原料的来源地以获取最大的利润,阻碍了落后地区的科技发展。

三、政策建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康德苏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届年会上发表讲话说“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特别是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已经使人类面临道义问题和潜在的爆炸性问题。”他指出?押“如果听任贫富差距继续扩大,那么,贫困问题会引起社会动荡和冲突,最终破坏社会秩序。因此,不能再对悬殊的贫富差距坐视不管。”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合理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努力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经济社会环境。

(一)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

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推动力。调整国家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格局,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网络和体系,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缩小地区人力资本差异,从而降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最终实现地区收入水平的合理均衡。

(二)建立、健全国家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国家相关制度,鼓励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扶持落后地区消化和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落后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就是要在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与贫富差距的控制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

1.税收调节

通过新增和调整相应税制,调节地区间收入过分悬殊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如,试行遗产税、征收高额累进税制等。

2.完善科技管理体制

推进落后地区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创新,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科技研发的投融资体制,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引入科技发展资金和政策引导,突破科技研发的资本壁垒。

3.完善人才流动制度

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模式,为落后地区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以让其改变自身发展路径,实现财富的更快积累。改革现行人才流动管理模式,降低人口迁移的成本,使迁移人口在迁入地得到应有的保障,是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科技水平低和收入少的局面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唐晓云,赵黎明.论现代科技革命在转型时期社会分层及流动中的特殊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163-165.

[2] 胡鞍钢,熊义志.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押特点、成因及对策[J].管理世界,2000,(3):5-17.

[3] 谢静.论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170-172.

第9篇

摘 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因此环境教育正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的培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当中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活动课和新闻事件导入以及充分发挥乡土历史教学的优势等方法再结合社会调查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环境问题中心的课外活动等方式来完成的。

关键词:环境意识;环保观念;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91-02

当今时代,“绿色低碳”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也是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自己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却处于不断恶化之中。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了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今天的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协调人类与环境共生和谐的关系。为了控制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更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环境教育正逐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推广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广大中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全人类眼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大国,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保护环境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更应该学会如何关注我们的环境,因此提高对中学生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的培养成为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为此,我国在1996年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校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为了适应这一时展的需要,更为了使我们的教育成果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何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历史学是把人类发展过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社会方面的内容,也包含人口、自然、环境等自然方面的内容,这个特点决定了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独特优势。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呢?笔者将在本文中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平台,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把课堂打造成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和教学资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失时机地结合现实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实现环境教育与历史常规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和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首先,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来实现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在讲到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时,由教师将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话题上来。例如,在讲到诸子百家思想流派和主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曾经提出鼓励人口增加的主张,并指出这种思想主张一直在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使得今日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实际上不止中国,整个世界的人口都在急剧的增加。我们在享受“人多力量大”的同时,人口的急剧膨胀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太多的问题和压力。据统计,1900年,世界人口约有16亿,1999年世界人口已发展至60亿,现仍以每年超过80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人类的生存和文明极大地消耗着地球有限的资源,使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的过度采伐,使地球沙漠化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全世界的土地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走向沙漠,36亿公顷的荒漠化土地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历史上曾覆盖陆地面积三分之二的森林,目前只剩下35%,而且正以每年4%的速度消失。[2]随之而来的是气候异常、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困扰我们的环境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应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地球母亲,从而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和环保观念培养的教学目标。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综合视频、声音、动画、图片等多种呈现方式,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难以看到的环境现象进行直观形象的再现,给学生创设一种如同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在讲到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人类文化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播放现在某造纸厂污水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的视频,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统计数字:“目前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10%~12%,居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学耗氧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45%,居第一位。造纸工业已成为我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这种直观的方式,会一下子触及学生的内心,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再次,可以利用我们身边新近发生的和环境有关的重大新闻事件引入相关内容的教学,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例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地震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导致核泄漏事故。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全世界的恐慌,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更是每天24小时监测空气当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含量。这个事件学生们都很关注,教师可以用此事件引入科技革命相关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注意科技革命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改善和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通过学习,要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利用科技提高我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科技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 互联网引导;影响;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18-02

1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1.1网络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随着人类社会一步步的进步,由原来的原始社会,经过一个个阶段的发展,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根据自己国家的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实际社会性质,在21世纪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生活丰富多彩,电脑和互联网的出现更为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锦上添花,增趣不少。电脑是经过人们的智慧而产生的一个伟大的产品,同时也是见证了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现在的社会中,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刻不在,比如说是在常见的企事业部门、管理部门、学校、医院、事业机构,无论在哪里,你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1.2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最为显而易见的好处有3个:强大的查询功能、便利的生活模式、发达的通讯功能。举几个简单的小例子:如果搜寻资料又想尽量详细,又想用时最少,那么只需在电脑里输入你要查询的资料,就可以把艰巨的搜索任务交给网络,而它的搜索时间却是无法用时间来计算的。如果你因为上班或者是其他的事情而没有看到你所关注的事情和信息,因此而不能了解国家大事甚至是别的国家的奇特事情,不必烦恼和心急,现在网络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轻轻地点一下鼠标,不需要几天,只要几秒,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就尽在你的眼前,你就可以挑自己所关心的信息来看。如果你没有时间买东西、烧饭、甚至是买奢侈的化妆品,网络也可以帮你,只要轻松地上网点击,开通属于自己的网银或者是支付宝,快递员的上门服务肯定让你称心如意。如果有远在异地的好朋友,很想与他联系,通过网络,仿佛就是面对面地聊天,网络可以使人们能够使自己在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向网友们倾吐心声,因为毕竟是在网上谁也不认识谁,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视频的模式可以使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朋友是近在咫尺的,能够使其不论相隔多远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就在自己的身边,给自己鼓励和支持,这样就使整个浩大的世界越来越像“地球村”,把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联系起来。同时, 网络又像一条长长的绳子,把这个地球上的物体与个人联系在一起,使其虽然是在世界各地,却都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信息,使这个繁杂的世界不再割裂,而是将他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奥秘等你去探索。网络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无穷大的“电子广场”,打破了时空界限,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它开拓了倾述的空间,打破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使以前的人人传播,面面传播,形成了现在的机机传播的新的形式,甚至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好处。

2 网络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

2.1对国家的黑暗问题的过度探讨

现在只要一上网,我们就就不难发现,无论你打开哪个网页,进行哪种交流,都不免的能看到有关社会黑暗的一面,甚至有的时候会越演越烈。有的人会把自己在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经历的有关社会黑暗、官员腐败的现象和行为传播到网上,使人们感到社会和职场的黑暗,从而对毕业产生一定的恐惧,而不敢正视社会。其次,再加之其的极端的思想和评价,会使更多的人丧失对社会的信心,更严重的是对这个社会充满恐惧,面对现实生活的悲剧,被更容易被摧毁,而不能真正地进行相应的对抗,同时,会动摇更多人对社会公正的信心。例如:李亚鹏和王菲的离婚,现在就闹得沸沸扬扬,使现在的人几乎已经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可是,我们应该想想,娱乐圈毕竟和我们现实社会有着不同,他们的离婚于我们有着很大的关系么?

2.2虚假宣传与网络谣言

在近几年的时间内,“高州事件”、网络传销等以及最近抓获的特大网络造谣案等,都在现实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上的谣言和虚假宣传越来越采取专业性、隐蔽性的方式来传播。谣言惑众,给社会带来极不稳定的因素,使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能够滋生事端,给社会带来不安定。

3网络舆论引导方法

3.1建全法规管理体系

一方面,为了严厉的打击这种影响社会的行为,政府出台了多种相关网络管理法规,构成了我国网络信息传播和限制的法律依据,使不法分子即使是在虚拟的世界,也不能逃出法网。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法规能够有效的实施,政府应该培养出一批电脑精英干部,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电脑专业知识,对所谓的社会危害者进行相应的制止,使其的流言能够止于少部分人,不能得到大范围的传播,使国家的网络虚拟社会能够得到相应的平稳状态。

3.2积极建立网络媒体网站

为了制止网上危害者对我国网络的侵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财力扶持国家重点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根据现在的成就。目前已形成的主流媒体网站群,积极抵制消极的舆论传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在“非典”、“高州事件”等社会热点方面,引导舆论,成为减少非主流言论和有害言论破坏力的重要实践力量。

4结论

对于网络舆论我们应该辩证的来看待,既要看到它对人们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不可极端的偏信一方,使自己的价值观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可以尽量的来发挥其对人们的正面引导作用,避免其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达到网络对人们的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第11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文化要素;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42-02

计算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计算机文化的发展,象征人类的智力水平、创新能力达到了一个新阶段。信息时代,我们不能再将计算机仅仅看为一种工具或者一种技术,应把它看做一种文化,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方式[1]。

一、计算机文化的提出

计算机文化的产生同其他任何的文化的产生一样,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过程。若要追究其形成源头,恐怕要追溯到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但是,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只是一个开端。计算机文化的真正发展是1975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向广大群众大范围普及以后,在许多方面产生影响。在我看来,在计算机产生之初只能视为一种文化的个别现象,当其普及以后,有了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才可以称其为一种文化系统。国际上有关“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1年第三次计算机教育会议上前伊尔肖夫首次提出了程序设计语言为第二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文化的理解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文化是以虚拟空间为存在形式,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从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现象。从工具性的意义上看,计算机文化拓宽了人类改造世界的领域和空间,推进了技术进步。在哲学的实践观中,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文化凸显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计算机文化的技术特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文化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处理信息的。马克・第亚尼在《非物质社会》一书中对数字化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一种声音或光线,均可以变成基本的数码系统,不仅可以储藏,而且可以输送,还可以随时复制,最后还可以发明和改造。如此一来,声音和视像、思想和行动,全部都数字化了。”[2]信息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文化构建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计算机以“0”“1”代码形式进行识别,这与纸介质等形式表现的文化具有很大区别。

其次,计算机文化以技术为载体和内容。正是基于一些重要网络技术,如TCP/IP协议、万维网、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协议、论坛加密技术等,产生了各种计算机文化活动,如网络新闻浏览、网络教育活动、网络聊天互动、网络生存体验等。可见,技术是支撑计算机文化的坚硬骨骼。

最后,计算机文化是网络技术创造出来的符号文化。计算机文化是虚拟实在,对真实世界进行观测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世界的数据流,生成具有光影和声音等能够被感知的感觉特性,使人获得如真实世界一样的感觉[3],网络世界的一切要素都以数字符号形式出现,网络主体由符号构建,交往行为是符号之间的互动,计算机文化正是一种符号化的技术文化。

二、计算机文化的要素

计算机文化是伴随计算机的发明、新型计算机的不断生产、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拓展、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深入,逐渐强盛并继续发展着的。计算机文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到现代出现的新文化形态,具有其自身发展的文化要素。

1.物质文化要素

该要素包括各种计算机、计算机通信网络、基于计算机应用的一切物品与物质成就。物质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性的文化事物。物质文化要素在整个计算机文化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结构上讲,它是计算机文化体系的底层,是以实体形式可以被占有、使用、消耗的层面。作为计算机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的层面,该层面的深厚和拓广直接影响计算机文化的普及、推广。

2.精神文化要素

它包括涉及计算机及其运用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等人的精神生活样式与内容,该层面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包括各种计算机软件、算法、策略、协议、涉及发展前沿的相关假设和理论等,还有该知识体系潜在意念、心理倾向,以及人们通过实践和意识活动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该要素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的思想和心理,改变着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

3.语言符号要素

为了使电子计算机进行各种工作,就需要有一套用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数字、字符和语法规划,由这些字符和语法规则组成计算机各种指令或各种语句,这些就是计算机能接受的特殊的语言符号[4]。

计算机语言的种类非常的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机器语言是由纯粹的“0”“1”二进制代码组成的语言,汇编语言是直接对硬件操作,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ADD”代表加法,“MOV”代表数据传递等等)。高级语言包括很多编程语言,如C、C++、VC、VB、JAVA等,这些语言的语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语言符号这种交流工具的产生使得不同人群之间的传达、交流成为可能,并使人类的文化得以传承。

4.制度文化要素

该要素一般包括体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人们在进行运用、更新和发展计算机的同时,也就产生并发展着制度要素。制度实际上是对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强制与规定,包括实践活动的各种建制、法则、法规、章程等。它也涉及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及其产品过程中,传播与创新计算机文化观念和信息时,不自觉的行为习惯与自觉的行为规范,包括技术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制度规范等。

三、计算机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文化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载体和空间。网络化把文化交流的空间扩展到了每一个人,开放性使得人们能够与世界各地任何人即时交流。我们正在创造一个人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5]。这种文化交流为进一步增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架起新的桥梁,使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彼此认同,从而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然而,如今在网络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内容约占5%,其他众多不同语言只占5%。全球互联网业务中有90%在美国发起、终结或通过,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6]。这意味着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将逐渐被改变。

2.对技术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大事件,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复杂的计算简单化,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的假设。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动了空间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一批尖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商务等的产生和发展。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不再单纯地把技术作为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目前,利用技术手段窃取他人财产,侵入他人网站,涂改、删除他人网上信息进行计算机犯罪;私拆别人的信件多数人认为是违法的,但在网上点击别人的E-mail进行浏览几乎没有什么负罪感,网上保密技术已成为技术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3.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已大大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在工作学习中人们都已不自觉地期望使用或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想了解新闻,就去新闻网站;想放松一下,可以去娱乐网站;查找资料不一定到图书馆,“百度”一下什么都有。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把面对面的服务改为面向网络,使得用户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各种类型的服务,而且周到、快捷、方便。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空间,人们在其中得到了以前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自由。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会觉得直接沟通没有必要,邻里之间形同路人,同事之间关系更加简单,有可能大家是同事还不知道,因为只要通过网络联系就可以了。这样会导致人们的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社会意识也会慢慢降低。

4.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计算机文化时代是个性化时代,以前的技术,功能多是扩展人的肢体。但在计算机兴起后,技术扩展的是人的感官,人们的实践活动从物质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人们可以对未知的环境、认识对象和过程进行仿真,扩展了实践的自由空间。在全新的人机系统中,个人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据,还能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借助这种智能多媒体,极大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如果不能确认这些信息“是什么”“能做什么”,会更容易沉溺于娱乐、聊天等一般消息。如果只是一味地去获取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就只能表象地、零散地、经验地认识个别事物,是不可能深刻地、正确地、完整地反映自然的,当然更谈不上形成思想理论了[7]。

总之,计算机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文化,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传统的辩证法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至于走向极端。西方近代辩证法是建立在“超越”基础之上的,即是不停留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找出两个对立面之上的“超越”之物,好让它来牵制两个极端[8]。面对计算机文化的影响,也需要一些超越于技术之上的强制力量,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并不断完善,使计算机文化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国荣.从计算机的特征看计算机的文化因素[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5):76.

[2]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44.

[3]张卜.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在两个世界衍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

[4]杨振山,龚沛曾.计算机文化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76.

[5]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6.

[6]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27.

[7]赵璐.计算机革命与哲学的视阈[J].社会科学,2004,(1).

[8]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186.

第12篇

在世界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引发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为工作机组提供了持续强大的动力,并促使了交通领域出现重大变革。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它对社会制度变更和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对亚非拉地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殖民侵略战争。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它使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正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争夺,这从根本上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知识梳理】

一、工业革命

1.兴起原因:18世纪中期,手工工场的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2.概况: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同时可以纺出多根纱线的珍妮纺纱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后,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3.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4.新型交通工业:瓦特蒸汽机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美国人富尔顿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随后,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结果: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后来法国、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6.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况: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超前其他国家。

2.发明大王爱迪生: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他在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仅其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多种,被誉为“发明大王”。

3.汽车的出现: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的出现: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今天飞机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重难解读】

1.工业革命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最早出现于英国?

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英国的最主要原因是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最早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另外,英国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后,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的方式为工业革命的出现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原材料和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工业革命初期为机器提供动力的主要是水力和风力,但这些动力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逐渐不能满足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瓦特蒸汽机的改良,为工作机提供了强大、持续而稳定的原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开启了人类能源领域的“蒸汽时代”。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人类又把它应用到交通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彻底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3.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重要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随后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重工业取得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地位;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它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在中考上的重要性】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标志,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珍妮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轮船和火车等机器和工业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核心“电”,发明大王爱迪生的重要发明,汽车、飞机的出现等内容。考查题型多样,图文并茂,在中考中最常见的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读图简答题和活动探究题都有可能涉及。命题角度新,既考查工业革命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工业化的弊端等,又注重将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等知识点相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考查。

【方法指导】

1.表格归纳,对比区分记忆:在历史学习中,列表格是我们常用的方法。通过列表格,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归纳,既有利于直观的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还便于区分记忆。例如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与主要成果,我们就可以通过表格,归纳梳理,对比区分记忆。

2.纵横比较法:通过横向、纵向联系的方法,比较、对照历史,可以比较灵活、系统、全面地感知、理解、运用历史知识。

通过纵向分析比较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新特点:

首先,在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新发展,开始同工业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并且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大大缩短。

再次,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日本尚未完成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有:

首先,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加深对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的认识。结合工业革命后英国对中国的侵略,理解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一结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迅速崛起,超过英国和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但它们的政治地位(掌握殖民地多少)与其经济地位不相符。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展开斗争,从根本上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真题回顾】

1.(2014・四川凉山)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 )

A.交通运输业

B.棉纺织业

C.冶金采矿业

D.电话通讯业

2.(2014・福建福州)壶盖振动的现象给了瓦特一把钥匙,由此为人类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新时代的大门。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3.(2014・甘肃白银)钱乘旦、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4.(2014・江苏南京)下表显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领先地位。直接导致这一地位确立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盛行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完成

5.(2014・山东济宁)下列属于工业革命的发明且顺序正确的是( )

①卡尔・本茨制造汽车②瓦特发明蒸汽机③莱特兄弟制成飞机④史蒂芬孙制造火车机车⑤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⑤②④

6.(2014・重庆)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

C.将印度完全沦为其殖民地

D.汽车、电力工业的兴起

7.(2014・江苏盐城)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应用

8.(2014・山东济宁)“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飞机的高度关注,与“飞机”有关的话题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出现在( )

A.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信息技术革命时期

9.(2014・云南昆明)“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在一战中坦克、飞机等各种新式武器纷纷投入战场。与这些新式武器出现相关的是( )

A.蒸汽机的使用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纺纱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题干中的“壶盖振动的现象和瓦特”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这里的“新时代”指的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的蒸汽时代。

3.B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的“火车”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最早出现于1825年。

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干部分给出的表格数据表明英国是1850年世界贸易中最高的,这主要得益于它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注意题干中的时间,英国在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5.D 【解析】本题表面是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期间重要成果的发明时间的掌握情况,其实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发明,即可用排除法找出答案。汽车和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①③的ABC三个选项。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干表格中英国1770年的煤产量和铁产量比1800年的只增长了两倍多,而1861年的煤产量和铁产量比1880年的增加了几百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

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灵活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878年”,当时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这是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