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1 16:57: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物理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控制变量法
在多个因素同时存在的物理实验中,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实验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在对多个因素同时起作用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例如,在著名的“欧姆定律”实验中。欧姆虽然事先知道:电压和电阻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电流的变化。但如果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变化,到底是由电压变化引起的还是由电阻变化引起的呢?欧姆认为:如果能控制电压不变,那么电流的变化就是由电阻的变化引起的;如果能控制电阻不变,那么电流的变化就是由电压的变化引起的。他的实验思路是控制变量法应用于实验探究的一个典型范例。正因为欧姆选择了正确的实验方法,再加上他十年的不懈努力,才最终在电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阻的单位也用他的名字来命名。
又如,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二、 等效替代法
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处理的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在“曹冲称象”故事中,聪明的小曹冲就是利用了等效替代法,才解决了其他文武大臣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从而千古留芳。
又如,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在分析一些复杂的电路时,人们常常只关注整个电路(或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的输入、输出关系(即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电路来代替复杂的电路,使问题得到简化,这个简单电路就是复杂电路的“等效电路”。另外在研究“合力”“等效电阻”等实验中均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三、类比法
在认识和研究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时,我们常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类比。这种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叫做类比法。
类比法对物理学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物理有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规律”实验中,我们先把“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然后根据“水流”和“水压”的特点提出种种猜想来研究“电流”和“电压”的规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教学实践中我曾有利用“类比法”成功突破实验难点的一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内容: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比热容》。
实验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现象: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上升得少而沙的温度上升得多。
思考问题:水和沙相比哪种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
由于“吸热能力”这一物理现象比较抽象,同时学生受“温度高的物体吸收热量多”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几乎所有学生都误认为是沙子的吸热能力更强。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把“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与“两个人的喝酒能力(酒量)”进行了类比,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质量相同的两个人,都喝下了一瓶相同的啤酒。其中一人面不改色,体温上升得少;另一人面红耳赤,体温上升得多。请问:谁的喝酒能力更强(酒量更好)?”
学生们笑呵呵地回答:“面不改色,体温上升得少的人喝酒能力强。”当我再次问到:“在我们刚才的实验中,水和沙哪种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时,所有学生都答出了正确的答案:“水的吸热能力更强。”教学难点得到了突破,“比热容”这个复杂概念的教学也就迎刃面解了。
四、建模法
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来表示。
如卢瑟福提出用“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来表示“原子的结构”。物理学中用“磁感线”来表示“磁场的分布”规律,用“力的图示”来表示“力挫群雄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都用到了建模法。
五、转换法
即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物理量,把它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或物理量,来间接认识或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如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的规律”,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等,都用到了转换法。
六、实验+推理法
如“牛顿第一定律”和“真空不能传声”两个实验用的都是这种方法。
七、其他方法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知识与能力做简单对应。物理学科考查的能力主要有五种,它们分属基础的和较高的两个层次。基础层次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较高层次的能力包括“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其中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是“实验能力是指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已有条件,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制定方案,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物理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基本仪器的主要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基本仪器。
②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够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实验故障,正确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③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对误差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评价实验结论。”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我们在一轮复习时对每一个实验都作了详细的讲解和再现,那么在二轮复习时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复习方法呢?
在此阶段,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上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以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分专题归类复习,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实验意识。那么,分什么样的专题呢?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分法,是不是可以有以下的分类方法:
一、实验装置及其变化
1、打点计时器。如左下图装置
可提出问题:利用此装置能测量哪些物理量?直接知道物体的位移和对应的运动时间,经过计算还可以知道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加速度等。进一步可以进行哪些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加上天平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即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动能定理,如果将装置竖起来,如右上图,可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总结以上特点,都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位移和对应的运动时间,再根据运动特点计算速度和加速度。在思考有没有可以替代打点计时器的仪器或装置,如频闪照相、位移传感器、单摆、弹簧振子等,让学生理解特点,拓展提高。
2、平抛装置。再看如右图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在地面上铺上复写纸和白纸或在右侧立一竖直挡板可用来研究平抛运动,再在水平槽末端放一小球B可用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让学生思考试验原理的巧妙之处,提高对实验的理解层次。
3、电学实验原理
如下原理图能测哪些物理量?
可直接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经过计算可知道R的阻值。上图经过哪些变化可以进行哪些实验?将电阻R换成电阻丝,将电流表外接再加上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刻度尺等可以测金属丝的电阻率;将电阻R换成小灯泡,将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用分压接法等可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将电阻R换成滑动变阻器,电源用比较旧的干电池可以用来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若果电流表量程过小怎么办?可引出电表的改装和多种电学实验变换,让学上多讨论可以开阔思路、体会电学实验的本质规律。
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利用图像处理数据
例: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2、利用作图处理数据
回顾高中所有做过的实验,有哪些是通过几何作图法分析数据的?很容易想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测量出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力的图示法求合力,从而完成实验验证;当然还有几何光学中的测玻璃的折射率,如右图,不论下边缘(虚线)的形状如何只要能找到光线的出射点A即可,连接入射点和A点即可找到折射角,进而根据折射定律可求出折射率。几何作图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应让学生了解并应用于实践。
3、利用数字公式处理
利用数字公式处理实验数据可以说是学生相当熟悉的,但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哪些是只能用此方法处理数据的呢?引发学生的思考,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当然还有些实验不止用的一种方法,如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初速度等。
三、实验的思想方法
1、等效方法
通过不同的实验,让学生理解 “等效”的含义。如: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两个力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即都能使橡皮筋伸长到相同的位置,这就是等效;再如用电阻箱替代未知电阻,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不变,则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为未知电阻的阻值,这是电学实验中常用的等效方法;另一种 “等效”是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便于实验数据的测量;还有一种,不过现在高考已不做要求了,就是用恒定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等。等效的思想是物理学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实验复习可以加深对这种方法的理解。
2、累积法
一种是累积放大法,这在初中实验中用过,如: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等,在高中实验中哪些地方用过呢?测单摆振动周期,我们可以测单摆振动30次获50次的时间再去求周期;还有一种是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用到的,即碰撞中小球落点的确定,是通过小球重复落下多次,在纸上打了许多点,求这些点迹的平均位置确定的。
3、控制变量法
这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沿用。如: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及物体质量的关系等。一般要分析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时,都要用到此法。
4、留迹法
一般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常用,如:纸带上打点记录小车的位置;用描迹法画平抛运动轨迹,用沙摆显示振动图像等。
5、实验仪器中用到的方法
长度测量仪器中,游标卡尺用到的方法可以称为“差值法”;螺旋测微器中的方法可以称为“螺旋法”;多用电表用到了 “变换电路法”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去研究、总结,通过对仪器原理的了解记住仪器的使用应该是较简单的事了。
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分法,在后面还可以将实验分成力学、电学、光学等几个板块。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我们仔细去找找这些实验与其它实验板块的区别。会发觉这些力学实验无非就是在力、速度、加速度、位移、质量这几个量上做文章而已。然后我们看看这几个量是怎么测出来的,今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类似的探索式力学实验。这些实验告诉我们:位移用尺子量(精确度要求高用什么),质量用天平,时间可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与加速度可以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测量,速度还可以用平抛的方式计算等等;电学模块,包括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多用电表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等,这些实验的共同特点又是什么?有没有共性的东西?光学实验不多,你能不能一一说出它们的特点?等等。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86-01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阿西莫夫说:“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的确,二十一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韩国等都把创新当做教育的重点。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民族创新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前途。创新能力是改造世界的最大力量,它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创新教育当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科学结论都是在实验中获得的。通过做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会大大提高,关键是在这一过程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从小就喜欢做实验,曾自制小炸弹,引爆后险些酿成祸端,但这种动手实践的好习惯培养了他的创新能力,也成就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做:
第一,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创新能力:
设计物理实验方案时,教师可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让学生利用发放给他们的仪器设备,去自行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以前,我们在教学中,总是将实验的步骤一步步地告诉给学生,学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和独到的设计,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力。现在,我们把实验方案的设计交给学生,不要怕他们失败,爱迪生试用了上千次的实验才发现的钨丝是较好灯丝原料,而每一次失败不仅为他们树起了此路不通的标牌,更引发他们的思维、猜想、判断与重试,这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优点颇多:首先,学生在设计中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得以培养,利于构建网状的思维链。例如,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去区分食盐水和酒精溶液,允许学生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去大胆设计,结果真让人感慨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有的学生从物理学科的角度的设计,分别利用了密度、气味、味道、沸点、导电性等来区分;也有的根据溶液的挥发性、可燃性等化学学科的知识来区分;还有的学生居然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根据生物细胞对溶液的反应去设计实验。总之,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开拓了学生思路,使学科间和知识点间的联系增强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通过模拟设计可以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体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思维的驰骋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再次,不同的实验设计,是不同的思维方向,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研究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具体操作和实验技能,还要教给他们习得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让他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去创造性应用。我们实验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间接实验法”、“替代法”、“叠加法”、“比较法”等是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什么样的实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其中就有了创新的空间。例如,学习有关密度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去引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第一步:在现有的实验仪器帮助下,如何去测量生石灰的密度?(已给仪器有天平、量筒、水、温度计、烧杯、刻度尺、密度已知的圆柱体物体、U型管);第二步:你可以做到几种测量密度的方法;第三步:如果再给你哪些仪器你还可以有新的测量方法;第四步:这些方法中,哪种测得的数据比较精确,哪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哪种方法需要一些附加条件,请列表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一步步在老师的引领下,思维的空间打开了,每一种想法都闪烁着智慧与创造的火花。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要多肯定,多组织讨论,便于让思维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第三,设置开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适合在自由的空间中生存,在实验中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出来,最好先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给学生设置开放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以新奇独特的自我视角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在自由想象与自由发挥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创造点。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先放低条件,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的主动性,当条件太多时,通过减少条件、克服困难去完成实验,让学生的思维紧张起来,创造性地使用已知和已有,一步步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成不变地遵照课本上的步骤来执行,稳妥有了,创造丢了,教师不妨将教改的步子迈得大一些,把实验的开放力度放得更大一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初三物理复习课上,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开放型的实验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第一步,自己设计一个电路图,去测量物体的电阻。画电路图对于学生们而言是很简单的事儿,同学们很快就完成了;第二步,增加难度,进一步激发思维,要求学生只用一只电表(电压表和电流表中的一只),一个定值电阻,一组电池和导线若干去测量未知电阻。同学们不断研究,继续修改方案。当他们的思维走入到山穷水尽之时,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的点拨——可从公式出发去设计修改,学生们便有可能走到柳暗花明的地步,随之,一个个成功的实验方案出台了,在相互的启思中不同的设计方案不断地出现、完善着。
第四,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师生互动;实验教学;科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又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误解或曲解了探究性教学的内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怨声载道,说搞探究性教学是折腾人。下面我就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师生间如何有效互动、三维目标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效率如何全面提升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提出粗浅的意见,以期成为引玉之砖。
一、加强师生互动,共创和谐活跃课堂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
例如,在“平面镜”这一节中,如果完全放开让学生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甚至对教师的意图不完全明白,效果自然不理想。这里面既有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也与教师“只放不收”有很大关系。如果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二、探究活动应允许学生出错,探究活动重在过程
由于实验条件、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或许还存在问题。只有客观公正,才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曲折”的探究活动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例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素”时,由于分组自主探究,学生的活动兴致很高,大部分小组都归纳出了决定摩擦力的大小因素以及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些因素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但是,几乎所有的实验小组都没有很好地注意该实验的关键点――二力平衡: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拉力方向要水平拉动向前时,拉力F才等于摩擦力f;再就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某一个因素间的关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即在实验中控制其他量不变。
三、努力搞好实验教学,将物理现象和规律客观真实展现出来
探究性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它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引起学生的观察、思考,便于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也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要想最大程度地发挥探究实验的作用,在探究实验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实验教学的可见度
教师要努力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克服空间上的限制,有条件的学校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数字展台。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在演示实验方面尤为重要。
2.增大实验教学的可信度
探究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只有增大探究实验的可信度,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为此,教师要搞好相关知识的复习,并要克服知识迁移的负效应。
3.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着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出极大的学习动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探究实验的教学中,学生是实验的主体,探究实验的教学效果还取决于实验本身以及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有充分注意以上几个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才能按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探究活动中必须用好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比较多,概括起来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化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理想实验法等。其中,用得最多、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科学合理地用好这些研究方法,既可以事半功倍,还可以少走弯路,有利于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由于电压和电阻两者都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用实验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应该先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最后总结得出欧姆定律。另外,在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也应该用到“控制变量法”。
【摘要】引导初中学生探索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认识到物理实验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后,提出通过探索物理实验过程中培养自我创新的学生需要做好的几件事。
【关键词】物理实验;自我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44-01
实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它真实地再现获得知识的过程,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实验生动有趣,易形成悬念;它在创设问题情境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识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规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渗透着科学的探究方法,对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训练意志品质有积极作用,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探索实验培养自主创新型学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实验前要引导学生大胆置疑,合理猜想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往往受思维方式的影响或与已有知识形成矛盾,构建新知识有了疑问和困惑。有的学生在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凭着往深水走时浮力变大的经验会提出来:浮力大小是否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或看到乒乓球在水中浮起来而铁球在水中会下沉,提出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教师对此应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置疑,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而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是训练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学生有了置疑猜想,实验就有了明确的目的。
二、鼓励并引导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
2.1做好探究性实验。 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常把探究性实验变为验证性实验,老师已有结论,学生也做了预习,容易变成从结论出发观察分析实验。学生做实验题的经验也是如此。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而探究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不要一味理论探讨。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
2.2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 有些实验可采用控制变量法做一些对比实验。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当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几个因素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它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时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 乒乓球在水中浮起来而铁球在水中会下沉,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首先引导学生把与浮力大小有关的几个因素找出来: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还有学生置疑的因素深度大小,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控制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的变化。
2.3设计实验方案时应考虑到可操作性。 指实验方法和器材的选择上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切合实际,又要简便易行,不繁琐,安全可靠,实验现象明显,同时实验步骤的设计也要具有可操作性 。不同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的特点,面对同样的实验,学生会提出不同实验方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索过程,学生在进行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有时会茫然不知所措,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使探索得以继续进行。
三、过程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学生在设计方案时会根据实验要求列出要测量的物理量的数据表格。由于实验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及实验误差的原因,实验所测得的数据不能直接反映物理量间简单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论证,忽略次要矛盾,学会查特征、找规律,归纳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还有作图法。利用获取的实验数据绘制图象来表示实验结果,很容易从物理图象中直观地看出两个变化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看出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得出相关的物理结论等。
四、善于在实验中再发现,再创新
教师在学生探索实验时要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勇气。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时往往会有新的发现。在研究水沸腾实验时学生观察水从开始加热直到沸腾的现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水开始加热时有小气泡从烧杯底部升起,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变小;而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从烧杯底部升起,越来越大,到水面破裂开。气泡在不同时刻的不同变化,学生自然会有疑问,提出新的问题。
1 反思实验目的
反思实验的目的,可使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性,理解实验的做法,养成有目的做实验的习惯,杜绝实验的盲目性.
如“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运用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不会用这些器材显然不能完成实验;正确测出电压和电流后用R=U/I可计算出电阻;实验中进行了多次测量,是让学生测出不同电压(不同亮度)下的电阻值.在引导学生反思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3.了解温度也会影响导体的电阻.
物理实验往往要进行多次测量,但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尽相同.如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在不同电压下,流过灯泡的电流不同,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不同,亮度不同,理解灯的亮暗取决于灯实际消耗的功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从众多数据中找出普遍规律.
很多电学实验用到了滑动变阻器,系统学习电学后引导学生反思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提问:为何连接电路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反思:若不这样电路接通电流过大时会损坏电路,起到的作用-保护电路;实验时移动滑片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反思:滑片移动,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变化,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变化,电路总电阻变化,电路中电流变化,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变化,起到的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 反思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实验的灵魂,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都是围绕原理展开的.反思实验原理可根据实验条件合理、正确地选择器材,创新实验设计;反思实验原理可简化实验步骤,优化实验方案;反思实验原理可知道误差来源,选择最佳方案.
2.1 反思实验原理,创新实验设计
测密度的原理是ρ=m/V,常用方法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然后用ρ=m/V计算密度.学习测力计后提示学生反思:用测力计能测出质量吗?用测力计和量筒能测密度吗?用测力计测出重力G,能算出质量m,用量筒测体积V,用公式ρ=m/V=G/gV可算出密度.
在学生识记水的密度的基础上,提问:在饮料瓶中装满水能测出水的体积吗?能知道瓶子的容积吗?由于水的密度已知,测出水的质量,就能算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反思:用此饮料瓶能测出盐水的体积吗?于是测体积的方法有创新,测盐水(液体)密度的方法也有了创新.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U/I.完成测电阻的实验后让学生反思:(1)若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该怎样选择器材测电阻?(2)若没有电流表,只有电压表,又该怎样选择器材测电阻?
没有电压表测电压时,就要利用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的规律.将定值电阻(R0)和待侧元件并联,先用电流表测出定值电阻中的电流I0,计算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待侧元件两端电压U=U0;然后用电流表测出待侧元件中的电流I,用R=U/I算出待侧元件的电阻.问题(1)顺利解决.
对于问题(2)可将定值电阻和待侧元件串联,利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规律解决.
2.2 反思实验原理,简化实验步骤
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η= Gh/Fs,实验后引导学生反思:若绳不伸长,s与h之间有何关系?公式能简化吗?绳不伸长时s=nh(n是吊着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η= G / nF.实验中就没必要测重物上升的高度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减少了实验步骤,使实验简单易操作.
2.3 反思实验原理,选择最佳实验方案
反思实验原理,可使学生分析各种操作方法的误差来源及弊端,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
测量盐水的密度,若教师不干预,大致有四种方法.
方法一 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将盐水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计算出盐水质量m;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然后用公式ρ=m/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反思:烧杯中的盐水倒净了吗?由于烧杯沾水,使得盐水体积测量值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大.
方法二 先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体积V,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空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算出盐水质量m; 用公式ρ=m/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反思:量筒中的盐水倒净了吗?由于量筒沾水,使得盐水质量测量值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小.
方法三 用天平测出空量筒质量,倒入盐水后测出盐水和量筒的总质量,算出盐水质量m,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用公式ρ=m/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反思:量筒在天平上容易放稳吗?由于量筒较高,放在天平上测质量时容易翻倒而打碎,故通常不用这种方法.
方法四 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质量,算出量筒中盐水质量m,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用公式ρ=m/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这种方法克服了前三种方法的弊端,测量值准确易操作,是用量筒和天平测液体密度的最佳方法.
3 反思实验误差
反思实验误差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哪些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了影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实验误差.通过反思,使学生体会、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养成实验时分析误差、采取适当措施减小误差的习惯.
学习误差知识后,引导学生反思:几位同学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长度结果完全相同吗?不相同;同一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如高温、低温、有风、无风的环境中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长度,结果相同吗?不相同.这说明实验者及实验环境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测量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产生误差.如何减小这种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更接近被测量的真实值.用厘米刻度尺和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厚度结果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不同呢?厘米刻度尺可准确测量到厘米位,毫米位是估计的; 毫米刻度尺可准确测量到毫米位,十分之几毫米即零点几毫米是估计的(在初中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哪个结果更准确?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更准确.这说明测量仪器也会给测量带来误差,仪器的分度值越小带来的误差越小.
4 反思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中运用了许多科学方法,反思科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熟悉相应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方法的精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模仿应用科学方法,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物理量同这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它可将一个多因素问题转化为多个单因素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学习控制变量法后让学生及时反思:当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系,具体研究时,变的因素是什么?不变的因素又是什么?让学生明白:研究跟某个因素的关系时,只改变这个因素,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如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除材料不同外,长度、横截面积相同.
5 反思实验注意事项
物理实验要使用一定的仪器,按照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每一个实验都有其操作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围绕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反思,可以认清错误操作的危害性,从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治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118-01
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志曾经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创新能力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兴旺发达,因此应及早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借此有利的平台,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就此问题我课堂教学中做了些探索。
一、创设良好演示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新物理课程标准指出: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物理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一支粉笔,就能“独揽天下”,很少有师生互动,学生也没有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而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蒸发这一知识时,我改变了传统的只是老师讲做演示实验的模式的教学模式,让全班学生亲自演示一个实验:首先叫学生将手掌摊开,把手掌放在距离嘴大约15厘米处,然后让学生张大嘴慢慢地对手掌呵气,学生会感到手掌“暖烘烘”;然后,再让学生将手掌摊开,放在同样的位置,先闭嘴,然后嘴留一条小缝,用力向手掌吹气,学生却感到手掌“冷飕飕”。学生根据这样的演示自然就学生会想:同样从自己嘴里吹出的气,理应温度相同,可手掌上为什么两次会有不同的感觉?自然学生创新探究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我们教育也就可以围绕解决相应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当然,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有许多类似的简易实验、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原有认识相冲突,如“从漏斗口往下吹乒乓球,乒乓球竞吸在漏斗上不往下掉”、“纸锅烧水,纸不会发生燃烧”、“水生火”、“拉两本页码交叠的课本,拉不开课本”等等,通过这些演示实验,让学生从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总之,良好的演示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质
课堂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阵地,理当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摇篮。然而,传统的物理课上,很多物理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灌输式教学让学生感觉知识是空洞的、枯燥乏味的,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积极性难以调动。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为此,我们要创设民主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阿基米德定律》这一教学内容时,针对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这一教学难点。我知道,如果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或者任凭老师的百般讲解也是苍白的,学生还是难以跳出这个“怪圈”。为此,我觉得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才能搞清楚这个模糊的认识,也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质。于是,我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索。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接着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去验证,通过自己动手来解决自己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刻学生们品尝成功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过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采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课堂上人人动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
因此,初中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因此,我们应该创设良好的课堂参与氛围,多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就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新的平台。
三、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获得科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合作探究学习来提高创新能力。而自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能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实践作好充分准备。
让物理课堂生活化,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科学结论与探究方法只有与实际相联系,才能体现出知识和探究的价值。例如,学了“远距离输电”的知识后,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自家附近变电站的电网设置情况,以及自己家里的电器功率与输电线规格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又如,当学习了有关能量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把这个知识和保护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到相关的工厂、农村调查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等。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摘 要】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与保证。教学设计的思想必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相一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渗透。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更要促使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促进课堂高效,达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物态变化;善思导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19-05
【作者简介】胡展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西赣州,341100)中学物理教研员,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
一、设计理念与流程
当今课堂教学存在的最让教师头痛的问题之一是学生不提问题。如果要引导学生提问题,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学生提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因为学生提出问题就是一个新的学习起点,而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不要怕学生提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只有在课堂中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才敢于质疑;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才善于质疑;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经常质疑。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
基于这样的现状,在课堂上应围绕着学生而展开教学。物态变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复习时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引导学生能准确去辨析物态变化的过程,二是让学生能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与特点来解释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回忆“物态变化”这一章的知识体系,也要在复习教学中渗透一些操作性强的学法,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共同得到提高。同时,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维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术语准确描述物态变化的过程与特点,达到精炼、准确的表达效果。对于“物态变化”复习课,可从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设计。
1.忆知识。
虽然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式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但是丝毫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俗称“双基”)的学习,因为学习物理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双基”知识,这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与条件。不论是新课教学还是复习教学,教师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来识记“双基”知识,指导学生来构建整个知识的体系,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逐步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体系的习惯,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教学开始之时,先利用课堂知识小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回忆“物态变化”一章的重要规律与知识,观察与判断学生能否全面掌握其知识体系。如果多数学生在叙述中不能做到表达完整与全面,频繁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教师就应及时调整提问的方式,从三种常见的固、液、气状态说起,接着导出三种不同状态发生变化的六种物态变化过程,然后点明六种不同物态变化过程发生时伴随着的三个吸热、三个放热情况,最后引导学生用“三六三三”(即三种常见状态、六种物态变化、三个吸热过程和三个放热过程)来巧记本章的知识框架。
在进行知识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脑海中有彼此独立的章节知识,而尚未从所涉及的知识内涵中形成整个知识体系,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为此,在复习教学中设计类似“三六三三”这种简单扼要表述,能让学生先从整体上去掌握对应知识的体系框架,然后对体系框架进行填充,让框架内的知识逐渐“引”出,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在进行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分类、小结、类比、归纳的习惯,让学生对初中涉及的知识或规律达到“如数家珍”的效果。例如对视中物理中常用的“五大定律”(即光的反射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七个基本测量仪器”(即刻度尺、天平、钟表、温度计、电压表与电流表、弹簧测力计、量筒与量杯)要非常清楚;七个物理基本常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重力常数g、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压)要牢记于心;而在电学复习中,始终围绕着四个基本电学物理量(即I、U、R、P)的概念形成、计算公式、测量电路、变化规律、实验方案而展开。
2.会拓展。
结合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真正实现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而且还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的情境来进行拓展,要善于带领学生跳出传统的教学“圈子”;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对所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大胆、灵活地加工处理;Y合当地生活情境的特点,对课堂进行突破性地拓展与延伸;借助教材中出现的“插图”“小实验”“想想议议”等材料和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类比分析和发散思维等能力。
由于六种物态变化的发生是有一定条件的,尤其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认识温度及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显得很重要,而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是学生应掌握的一个基本测量实验。对于实验室中的玻璃温度计和医疗用的体温计,学生普遍较为熟悉,基本能确定其测量范围、分度值,也能准确记录对应的指示温度。然而,有些“变形”温度计(即与实验室中见到玻璃制温度的外形不相同)也时常出现在生活之中,如家庭中常见的寒暑表、工业中使用的金属温度计、智能手机中“温度显示屏”、电子感应温度计等。对于这些外形“陌生”的仪表,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辨析这些仪表的测量对象,在仪表盘中找到记录的单位,根据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来确定其测量对象及仪表类型;其次,在确定仪表的测量范围时,可围绕着“有刻度的看刻度、无刻度的看铭牌”标准,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接着,认清仪表中的分度值来准确记录下对应的温度大小。
这个设计遵循“源于教材、拓展教材”的思想,透过实验室里常见玻璃管温度计拓展到生活中其他类型温度计,但仍然根据实验室温度计的设计原理、使用方法来进行类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以此拓展到生活中常见的电压表、电流表、杆秤、电子秤、气压表、天然气表、水表、脉冲式电能表等,共同分析出它们的使用特点,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复习教学中,倡导不拘泥于“陌生”仪表的外形,养成善于分析与挖掘其仪表原型,引导学生根据其仪表原型进行思考,了解这些仪表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教学中真正去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3.讲规范。
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其实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科特点在教学中逐步渗透科学的育人观,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好习惯和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这不仅仅体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学生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述之中。它不仅要求学生答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要求学生的文字表达符合条理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能简单运用初中物理专业术语,让学生尽量做到严谨、准确、科学、规范地描述一个完整物理过程。因为这种规范是他们良好科学素养的体现。
鉴于不少学生在解释相关物态变化现象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形,在此复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个生活现象,如“暑假间,锐锐在高原之旅中,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藏民家作客时,主人把刚刚挤下的牛奶放入一个陶罐中,而陶罐的周围用浸了水的湿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然后放在屋外的烈日下暴晒;半小时后,主人从罐子里倒出了牛奶,锐锐一喝,清凉清凉的……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为锐锐解开这个秘密。(提示:陶罐是用优质粘土烧制而成的,它内部有许多细微的孔)”。学生面对陌生的情境,容易不知道从何寻找突破口,也不知道运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经常会出现不完整的解答。
为纠正类似的情况,可运用“五步法”来解释物态变化的有关现象;教师通过抛出五个小问题:(1)明确是哪些物质参与了物态变化的过程;(2)分析这些物质遇到了怎样的温度条件;(3)指明这些物质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过程;(4)确定变化后出现了怎样的结果;(5)归纳最后形成了怎样的物理现象。随后,引导学生分别围绕此五个小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流程图的形式来逐一完成对应问题。如图1所示,对此现象的解释为:湿布中的水,遇到烈日下的高温环境,加快了水蒸发,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水通过陶罐吸收罐中牛奶的大量的热,牛奶的温度下降,感觉变凉了。这样的表述显得更精炼、更准确,体现了此现象一个完整的物态变化分析过程。
同样,在涉及生活中的惯性问题时,教师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类似的“四步骤法”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在解释自然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把握下列四点:(1)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是一个物体的哪个部分;(2)要Y合题意,认真判断研究对象原先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3)再根据出现的条件,分析是哪个物体或这个物体的哪个部分受到外力而改变原先的运动状态;(4)然后明确是哪个物体或这个物体的哪个部分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先的什么运动状态,此时会出现何种现象。只要运用这四个步骤(简称“四步骤法”)去分析与物体惯性相关的现象,把相关的内容串起来,我们就能把握解题的要点,让文字表达真正做到言简意赅。
4.善对比。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有着不少“相依相伴”、“似是而非”的概念、规律、过程与现象。它们有的出现在概念与定义上,有的隐藏在一个物理过程的两个不同方向中,有的则在不同的前提与条件下呈现出来……对于这些易混淆问题,在教学中常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它们作剖析,从概念的产生、形成、公式、单位、实验与测量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明确不同概念、相似规律的异同,达到澄清概念与准确掌握规律的目的。
由于本章中出现较多“成双成对”的概念与现象(如蒸发与沸腾),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运用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挖掘出一个教学素材,组织学生来思考分析常见的烹饪现象。例如“蒸酒酿蛋”是赣南客家人为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的一道美食,把新鸡蛋清、蛋黄、水和自制米酒等配料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酒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酒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在组织学生分析此烹饪现象时,应侧重于液体的蒸发与沸腾的产生条件来思考。可以运用对比列表来小结其异同(如表1所示),达到澄清模糊概念的效果。在物态变化中,许多知识与规律都可以运用图表对比的方法来归纳记忆,如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曲线、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曲线、升华与凝华等。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巩固复习教学中,诸如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比较、乐音的三大特征、光的反射与折射定律、功率与机械效率、电流表与电压表的异同等都可以运用此方法达到触类旁通、学习高效之目的。
5.重应用。
为了彰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物理问题和分析基本物理现象的能力。俗话说“会学不是目的,善用才是根本”,在“物态变化”这一章中,主要会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涉及与物态变化相关规律的运用等,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物态变化的物理术语来分析问题,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透过物理现象思考其本质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为此,在复习课堂中引入一个干湿球温度计(如图2所示),让学生活学、活用温度计及关注生活中其他温度计的使用情况。由于干湿球温度计是测定气温、气湿的一种仪器,它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湿球温度计,湿球的纱布常常要换新的;当空气干燥时,湿球温度计的纱布蒸发快,吸热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就比较大。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说明空气越干燥。当空气中水蒸气很多时,湿球温度计的纱布蒸发慢,吸热少,两温度计的示数差就小;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小,说明空气越潮湿。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能应用知识规律释疑,同时又让学生在训练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干湿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有一个较为全面了解。这样的设计思想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解决带来的问题,也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产生更深层次的、更有价值的新问题,让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技巧,锻炼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为提高物理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复习课教学精要
通过对“物态变化”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分析,在今后的物理课堂复习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确保复习课堂教学的高效。
1.摸清学情,明确方向。
教师的物理课堂教学行为始终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方向保持一致,日常教学行为不能偏离既定的方向,更不能由于教师个人的喜好而人为地加大难度与深度。在常态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我们分析各地中考试题发现,最普遍的填空题主要可分为直接记忆型、分析推理型和基本公式型三类。在此种考查形式中,家庭电路分析、物态变化的判断、改变压强大小、机械运动的判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简单的热现象、电路的简单连接、物质的物理属性等问题屡屡出现。它除了考查学生将所学过的这些知识与生活物理现象联系的准确程度,也将考查点“回归”到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与规律,让学生能用初中物理的专业术语来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而对于选择项的考查形式,通常分为最佳选择题、比较选择题、推理选择题、图像选择题等。它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近年来,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算、交通标志指示牌、物质的物理属性、二力平衡的条件与应用、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物理图像在正确理解、热学现象的综合分析等问题较为关注,并也尝试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例如从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中去挖掘蕴藏着的物理知识。
2.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为了让物理课堂成为学生所向往的课堂,做个用心的教师是每一个物理教师的追求。教师要善于结合社会热点来丰富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如当前最新的灯光上网技术,现代高超音速飞机,可弯曲智能手机,互联网+(医疗、教育培训、电子商务、智能厨房……),最大“天眼”,量子通信卫星,神州“十一”飞船等。
由“请文明使用车灯”“请给孩子安装安全座椅”等公益性的广告联想到光的传播、惯性与压强等知识,利用地铁中温馨提示图语(如“当心滑跌”“当心绊倒”“站好扶稳”“紧握扶手”等)联想起力与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收集宣传部门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绘制的宣传图画可牵引出杠杆的平衡应用、透镜成像等问题……这些都能正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利用身边的事例来丰富教学课堂,能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感,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另外,教师可积极组织开展可行的社会调研活动,如:收集交通标识,调查周围噪声的来源与防护措施,近视眼的成因调查,收集生活中节水小常识,查阅资料整理我国质量计量仪器的发展史,手机发展简图等来充实物理课堂学习等。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来延伸物理课堂,拓宽学生视野。
3.大胆实验,“做”“学”相长。
近年来,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规定的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进行复习;同时要结合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常见相关的实验现象,根据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来对相关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或评估。例如通过探究的实验过程判断出甲现象与乙因素是否有关(甲现象与乙因素有关或甲现象与乙因素无关等),甲现象与乙因素有怎样的关系(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是呈线性增大还是呈线性减小的关系)等。
另外,教师要善于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现场设计不同的小实验来体验科学的内涵,通过对教材中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的改进,通过对他人科学探究过程的评估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如通过建立家庭实验室,在课外积极倡导一些有趣的亲子实验来融洽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展现物理学科神奇的魅力。也可以让“沉睡”在实验室的器材“动”起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这些器材打包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去完成探究过程,锻炼实验操作动手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倡导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探究之中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而问题产生于怀疑。怀疑―问题―思索是学有成就的必要条件。如果仔细研究高中化学教材里的许多实验,的确都有编辑者合情合理的设计安排,紧紧扣住基本原理,倘若在教学中灵活使用,适时地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做一些改进革新,增添趣味性,则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观察实验的动力。例如,在学习原电池原理一节时,教师可以事先搜集干电池、锂电池、铅蓄电池等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能源展示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想过这些电池为什么会产生电流提供电能呢?它们产生电流的原理是否相同呢?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世界万物的能量永远遵循守恒定律,那么这些电池的电能又是由什么转化产生的呢?”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必然先产生怀疑:“是啊,形状、大小不一的各种电池的‘产电’原理可能一样吗?”进而就必然思索:“是什么产生的电能?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被激起后,自然就会积极主动讨论、思索投入到寻求答案的探究活动之中。
二、提供探索问题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运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探究实验的课堂氛围
仍然以上述实验为例,学生怀疑、阅读教材、思索后必然产生各种实验方案。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要求的多种资料与信息,架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让学生做有意义的选择。本节课最好还是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将一片锌片放入稀硫酸中,锌片会溶解,锌片上会产生大量气泡,将一片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不会有什么现象是同学们已知的事实,那么将锌片、铜片一起放入稀硫酸中会有什么现象呢?再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放入稀硫酸中又会有什么现象呢?”,这时学生头脑中自然会想到几种不同的结果,这也就相当于是探究学习过程中提出假设的阶段,即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猜测、联想。带着好奇与渴望,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检验自己的猜想。当学生看到用导线连接后的锌片、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仍然是锌片溶解,但不再是锌片上产生气泡,而是铜片上产生气泡了,自然会思考其原因。教师这时在继续启发其思考:“无论是锌片还是铜片上产生气泡,都说明那里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是氢离子得电子被还原成了氢气。“那氢离子得到的电子又是哪来的呢?”锌片溶解了,自然是锌失去了电子,学生也不难想到。“用导线连接前后的不同现象说明电子从锌片上失去后去与氢离子结合的路径一样吗?”学生讨论思考后就会猜想到用导线连接后电子从锌片上失去是经导线流入到铜片上,继而与溶液中氢离子结合产生氢气的。“这又是一个猜想与假设,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检验它呢?初中物理课我们就学习过:‘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什么?’――电流。我们怎样可以检验导线中有电流流过呢?”启发到这儿,学生一定豁然开朗,马上想到电流计,在导线中连入电流计猜想自然得到验证。在整个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参与实验、实践和体验过程并积极思考,最后教师再引导其进行科学抽象,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导线中有电流产生,说明我们的这个实验装置能够提供什么能量呢?”――电能。“这电能产生过程中消耗了什么能呢?”――化学能。在此水到渠成之时,教师再总结原电池及原电池原理只要略做点拨即可了。
三、整合实验现象、迁移实验原理并应用于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整合迁移环节是不可少的。教师应再创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整合实验现象与原理,反思探究过程与方法;变换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将结论迁移运用于不同场合,增强思维的发散与集中,以达到知识完全的意义建构。比如上述原电池原理实验探究总结之后,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并对比一下锌片放入稀硫酸中和锌片、铜片一起放入稀硫酸中的现象,哪种情况下锌片溶解的更快一些?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实验细节,在这时提出不但有利于实验现象的整合,而且还可以检验学生在实验探索中是否严谨、细心。有一些同学肯定不会在意,那么他就得自觉接受自己粗心带来的惩罚,重做实验,重新观察,探讨后得出构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腐蚀更快的结论。这样自然就把原电池原理迁移到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上来了。学生在遇到:“粗锌为什么比纯锌在酸中反应更快?潮湿的空气中钢铁为什么更易被腐蚀?”等问题时,也就不会无从下手了,这就为以后学习金属腐蚀与防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原电池工作原理之后,还可以联系实际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干电池、锂电池、铅蓄电池等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电源的工作原理,在学生阅读完教材上相关资料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化学电池的基本原理。这样以提出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结束,增强了思维的发散与集中,基本上可以达到知识完全的意义建构。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探究性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提倡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这门科学精神动力的需要,更是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科研合作的良好氛围,更可以发展他们乐于合作,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队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是新一代化学教师培养新一代英才的法宝!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
2.《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资料汇编》
3.《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本)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创新教育 具体实施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尤其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索创新教育谈几点具体实施。
一、实验教学思路的确立是实验教学创新的第一步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后加以总结得来的,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常规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外,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我们能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相关的物理知识,尝试从中找出答案。学生对于这些器材更熟悉,更容易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我们通过使用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教学中教师把趣味性、知识性熔于一炉,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目的在于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正如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二、更新实验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
1.认真仔细地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学生只有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过程。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自行车从平路驶到坡上,要想省力,后轴的齿轮应该换用较小的还是较大的?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上还是向下?为什么?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假如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能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气球能把杯子“吸”住,这说明了什么?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现象是由不同原因所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来,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仔细、认真的观察可以使我们从平时所熟悉的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对新问题的好奇使我们产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由此我们就会提出一些尚未认识的新问题。对这些新问题,我们通常会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它,一旦发现用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用新的知识去认识那些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
2.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实际操作达到创新的目的。
我们除了要学会仔细、认真的观察外,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教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独立完成动手操作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品质,丰富感性认识,为进一步深化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新课标物理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有趣有用的物理演示实验2中: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演示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以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我们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应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教师应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归纳,手脑并用,在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学生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教师可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出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学生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旧知识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积极树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创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要求我们不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评价还在起步当中,在实际操作时就更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锻炼的机会,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国鹏.中学物理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2006.5.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看法;改进
1.转变观念,全面认识实验作用
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被教师教会的,而是靠学生主动地学会的。况且学生也不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真理的拥有者。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生在知识上的占有过程。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会去重视科学实验,重新审视实验目的,开发出各种实验。我校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实验不但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正确的科学要领,还有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等作用。因而我校教师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实验,也开发和改进了许多实验。
2、因陋就简,充分利用身边器材和原有器材
由于种种原因限制,要在短时间内改进实验设备不太理想,因而我在平时注意积累一些身边可利用的物品。例如可乐瓶就是我实验中常用的器材。用它来做“浮沉子“实验;它用来做液体对侧壁的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用它来演示喷泉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用它来做帕斯卡桶裂验;用它来做浮力产生原因实验;用它来演示气体膨做功内能减少实验等等。我们平时用到的塑料袋、饮料吸管、各种笔管笔芯、旧日光灯管、橡皮泥、纸板、孩子玩具等等,都可以作为实验器材。开动脑筋,努力在生活中寻找最简易的又能让研究活动正常进行的一切器材。这样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从学生心理出发,改进现有实验,开发新的实验
(1)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教师指导的师生共同实验,展开边讲边实验活动。
有资料显示,国外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多。比如英国的中学低年级物理教学中每节课平均有2~3个学生实验。象美国的化学基础实验课本中编入了67个学生实验。浙江省科学教材中三年的学生实验总共只有32个。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的,演示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改为教师指导、学生动手的师生共同实验,则实验功能就起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直接参与进来,主动性大为增强。此时实验的设计目的,仪器选择、方法选择,操作技能和改进方案等各层面都在学生面前展开,学生对实验的认识较全面。我在教学实践中,已将大量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实验。例如密度一节中研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测量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实验;研究物重与质量关系实验;利用铅笔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关系实验;研究静摩力产生条件及摩擦力大小与方向变化实验;研究光反射规律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验证人体是导体,探究铅笔芯是否导体等等。在三年中,大约有四十多个演示实验有条件可改为师生共同实验。
(2)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由于教学观念中的重结论、轻过程现象,使得仅有的几个学生实验也是验证性实验或仅仅是操练性实验。这种已知了结论的实验有一种操练性之嫌,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求知欲。如: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教材将它编排在教师演示之后,又有配套的实验册,上有完整的实验步骤,学生只是稀里糊涂地跟着实验册按部就班地进行,至于为什么要让蜡烛与透镜间距离分别为u>f f
(3)开发新实验
例如:观察水沸腾实验时,可增加两个实验:(一)是在盛水的烧怀内再放一只盛水烧,以观察大、小两烧怀中的温度情况和沸腾现象。(二)是在盛水烧怀内再放一只烧怀,而小烧怀内盛酒精,再观察大小两烧杯中的温度情况和沸腾情况。
实验(一)为了说明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实验(二)为了说明不同液体在相同气压下沸点不同。
(4)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和开创家庭实验
指导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大有裨益。实验教学立足于做,让学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大力发展简易的替代性实验,便于学生在家进行或随时进行。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从七年级开始,提醒学生建立一个实验器材箱,将平时生活中所产生的物品如小药瓶、胶卷盒、注射器、橡皮筋、小平面镜、玩具等收集进来,随着课程的进展,家庭实验室内器材不断充实,实验内容不断增加。学生有备,即可将实验从课堂拓展到课外,学生可以随堂进行,也可以在家进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先慢慢地模仿教师实验,进而转化到设计实验,让实验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加强直观教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就要加强直观教学,例如:在教学生“功”这一章,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我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都把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四楼,测出自己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案,自己进行测量、记录、计算、设计表格填数据。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进行回忆、对比、联想、分析,终于明白了道理。这比我在课堂自己演示,枯燥讲学要好得多。这样,在教师演示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更加具体化
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物,如“摩擦”一节,教材用推大衣柜的方式导出,教室里没有,但有电视柜,因此,让学生推电视柜来说明,学生用亲眼见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 ,记忆势必深刻,又如“杠杆”一节,可利用教室中的扫把,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扛起来,然后改变扫把的不同位置放在肩上,让其感受用力大小变化,增强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机动性,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发现“物质是由一个个小微粒构成的”,可让学生做好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一小杯红色的水、一小杯酒精、一根细铁丝,先让学生在玻璃管中注射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在上面再注射满酒精,塞紧塞子,让学生把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实验结果是液体的体积变小了,根据现象,让学生猜想其中原因。又如,上初二电路时,给学生二只小灯泡和二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最后由老师一一讲评,分析各种所接电路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好的物理教师往往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这将为学生学好物理创设良好的实验情景,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如教学《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仅凭教材中一个实验,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为此,将此实验由演示变为学生分组探索。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动一动手自己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刻学生们品尝成功喜悦的心情更加迫切。八仙过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采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设计出一组组简便合理的实验方案中,课堂上人人动手,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由于猜想浮力大小与6个因素有关(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物体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没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态),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上述任务,因此就应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以上其中的某两项任务,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最后由各小组归纳结论: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即f浮=ρ液gv排。在小组合作的进程中,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科学设想能力,在猜想与实证间建立联系的思维能力,既发挥了物理小组学习的功效又激发学生求知欲。
四、利用一题多解、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观下的学生必备的一种素质,而在物理学习中,一题多解的开放性试题则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个捷径。有些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深刻,有些开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学生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单靠某个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或回答不全面。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排除电路故障的教学时,出示一个两灯泡串联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路两灯均不亮,安培表示数为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出电路为断路,但故障在哪儿?怎样排除故障?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由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经过讨论,有小组提出电源可能接触不良或报废的,提出立即更新电池。基础好一些的同学提出用伏特表来判定是不是报废的电池。有的小组提出是安培表坏了或接触不良,有的小组认为可能是某一导线断了……这么多答案究竟哪一种更正确呢?又怎么一一解决呢?学习小组内,组与组之间共同探讨,并请同学演示解决问题的实验,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在分析灯的好坏时,不再局限于常规的知识,学生们不仅提出可用伏特表来检测灯的好坏,甚至提出别的方法来检测。我对学生的每一种假设,都给予口头鼓励,对优秀的有独创性的给予激励的掌声。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信心。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扩展思维空间,从而完善各成员的知识结构。
五、正确的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