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致富技术

农村致富技术

时间:2024-01-12 14:3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致富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致富技术

第1篇

同志们:

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新时期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村人才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刚才,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充分阐述了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的重要性,并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工作做了明确部署,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结合本地实际,简要谈几点意见:一、进一步提高对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重要性的认识

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农业和农村工作重大的观念更新、政策取向和战略调整,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市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坚力量,是当今农村最具潜力的创业资源,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就是培育农村生产力,支持农村致富带头人就是支持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适应入世的新形势、培育农村市场竞争主体的迫切要求。我市是农业大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要适应入世后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必须大力扶持农村市场竞争主体。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我市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是农村经济中活跃的增长点。

第三,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农村致富带头人,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农民身边鲜活的致富典型,对农民具有其他组织无可替代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党委、政府农业农村工作方式的重要转变,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方式,有利于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在农村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市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他们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致富一方,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有的还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农民企业家。他们是我市农村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高度重视,精心培育,倾力扶持,使更多的致富带头人脱颖而出,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认真落实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措施

1、认真落实培育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各项政策。为了加快农村致富带头人发展步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对私营经济、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的扶持政策,都适用于农村致富带头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自产自销农产品,从事农产品运输,开展中介服务,以及投资建设重要项目,比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相应优惠待遇。各地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安排各类农业项目时,要对农村致富带头人优先安排;对畜牧业致富带头人可提供免费防疫服务等,这些政策,各地要逐项落实。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出台了大量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各地在落实中要重点向农村致富带头人倾斜。实施农产品优势区域规划、农业综合开发、阳光工程、农科教电波入户工程、农产品绿色通道、农网建设等要优先安排农村致富带头人。要学习、推广芜湖市酵母工程经验,在财政支农资金中适当安排专项扶持资金。

2、积极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走联合壮大之路。要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强合作,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辐射能力,增强带动作用。积极支持农村致富带头人进入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流通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新型的农民企业家。允许农村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申报国家和省财政支持的农业项目,并可以优先安排。

3、努力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进一步总结各地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尊重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舆论氛围。农村致富带头人是农村非公有制经济中十分活跃的成分,各地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消除农村致富带头人扩大投资的体制障碍,鼓励更多的农村人才投资创业,成为新的致富带头人。要深入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整治活动,坚决制止向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切实保护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私有财产权,使农村致富带头人安心生产生活。

三、切实加强对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工作的领导

1、建立健全农村致富带头人联系制度。我市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破求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各地要建立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实行一个致富带头人、一个党政领导、一个部门、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联络、对口支持的制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致富带头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市、县两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责,努力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提供优质服务。农业部门要积极提供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财政部门要在财政支农项目申报和资金安排上加强支持; 工商部门要努力提供工商登记、审核服务;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对农民致富带头人的税收优惠政策;交通部门要为农村致富带头人运输鲜活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民政部门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创办专业农协优先优惠审批;金融部门要努力解决致富带头人的信贷需求;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业务,为农村致富带头人搞好服务。

第2篇

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半数,是农村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参与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在参与中求得新的进步,不仅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关系着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开辟新的来源。实现这一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

开展农村妇女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农村教育培训为“三农”服务的能力,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根本前提。安溪畲族乡是一个贫困乡镇,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全乡农村妇女劳动力1275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1%,她们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和合格的非农产业务工者,是各级农林科教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就安溪畲族乡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一、农村妇女科技培训工作特点

近几年,安溪畲族乡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组织动员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网络,发展农村妇女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巾帼扶贫行动”,配合政府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自身的进步。其主要特点是:1、科技培训如火如荼。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年-*年全乡举办多种类型的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班84期,培训农村妇女2000余人次,已获绿色证书84余人,获农民技术员职称11余人。根据市场需求,培训的内容进一步贴近实际。针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把增加农村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致富工程重要方面。结合全县各乡镇建立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基地。在培训的内容上,不仅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同时注意从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发展的角度,一并进行文化知识、健康常识、法律法规、诚信规则“四自”精神等教育。2、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其形式有专业合作社、营销协会、劳务输出组织等。这些新经济组织有效地把农村妇女组织到种、养、加、销等生产的各个环节,为妇女提供市场、科技和资源信息,带领妇女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了农村妇女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和风险意识。3、科技示范基地向综合效益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一批集培训、示范、创收于一体的“妇字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同时创建农业科技致富示范村3个,各类科技致富示范基地4个。这些示范基地发挥了生产、科研、培训、示范等作用,有的已成为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二、科技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科技服务问题。据调查,近年来我乡农村发展的一些种养项目,由于妇女文化水平低,技术管理不到位,造成经济损失。如高山种植项目,由于农户缺乏科学种植知识和有效管护技术,在高山较长的生长周期内,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管护,造成高山种植的生长质量的低下和产量不高,结果导致经济损失是不言而喻的。此类现象,在其他种养业中也屡见不鲜。2、市场信息问题。由于市场瞬息万变,及时了解把握市场,强占先机就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些偏远山区、老区、贫困地区,由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农副产品因找不到买主而压级压价出售,增产不增收成了农村妇女的一个“心病”。3、流通队伍问题。从目前农村情况看,现有的流通队伍组织化程度依然偏低。大部分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各自为战,缺乏足够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开展系列服务的本领。4、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造成“卖难”的主要原因是:农副产品品质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传统农业的科技含量低,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往往品质不优,在市场竞争中很难站稳脚跟。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入市场竞争的门槛更高“卖难”的矛盾更加突出。

三、搞好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1、整合资源,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村妇女科技培训。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把对广大农村妇女培训与骨干培训结合起来,增强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就近、就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要培育一批“妇”字号龙头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带动妇女走向市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品质优的“妇”字号龙头项目,对那些规模大、起步高、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项目要予以重点扶持,促其上档次、上水平,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的“妇”字号种养基地和专业生产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引导妇女依靠科技致富的“龙头”作用。要依托基地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把基地办成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阵地和窗口。各村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好贯彻落实,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中央提出把今年作为“转变作风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加强对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和科技致富活动的领导,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把服务妇女群众同做好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总结经验,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制定保护妇女生产积极性的改革措施,竭诚为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办好事、实事。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面向农村妇女的社会化服务,为农村妇女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她们增收致富。2、因地制宜,实施科技致富工程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妇联要从实际出发,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需要,大力实施科技致富工程。要根据农村妇女对文化技术培训的不同需求,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继续分层次抓好扫盲培训、普及培训、实用技术培训、高新技术培训和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有层次,有重点抓好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我市大力发展的高山蔬菜、食用菌、水果、药材、笋竹两用林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新技术培训。培训形式上要力求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培训重点上要做到有所侧重。其次还要巩固扫盲成果,抓好文化教育和先进实用的种、养、加技术培训,帮助贫困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对基本实现小康的县要针对薄弱环节,努力适应市场的需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市场经济、产业化知识培训,引导农村妇女闯市场、奔小康。同时把培训与绿色证书,评定农村技术员结合起来,培养一支农村妇女科技骨干队伍。二是在妇女中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率。要把科技培训与科技推广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增强她们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三是继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努力做到送与用结合,增强农村妇女吸纳科技知识的能力;送与建结合,建设必要的科技阵地;送与教结合,为农村培养一支不走的科技下乡队伍。要积极引导农村妇女走农业产业化路子,由传统的家庭小作坊生产逐步向产业化经营的大规模高效益转变,由单一的生产技术向经济规律转变。因地制宜,不盲目定项目,学技术,做到有的放矢。培养一批以女性为主体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发展。3、市场引导,加强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培训。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当地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时全方位地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4、建全网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科技、信息产业、农业、供销、教育、妇联等部门要合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借助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向广大农村妇女提供科技知识和科技信息服务。有条件的地区,要帮助农村妇女学会运用信息网络。要在更大范围内发动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工作者,为农村妇女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帮助农村妇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网上接受服务。5、增强服务意识,帮助妇女增收致富。各村基层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发挥职能优势,引导农村妇女根据市场需求,继续组织农村妇女发展绿色农业、庭院经济、特色经济,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想方设法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服务。一是要发展各种妇女科技致富协会或小组、推广站。通过建立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协会凝聚妇女科技带头人、示范户、女能手的力量,充分发挥她们在开发新产业、科技推广和为农村妇女及时提供市场信息的作用。二是积极扶持、培养一批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典型,通过宣传,扩大影响,带动辐射更多妇女走产业化道路。三是要发展、培育以妇女为主的龙头企业。各村要把创办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双学双比”的硬件任务,下大力气,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集培训、示范、生产、创收于一体的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6、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继续抓好“巾帼扶贫行动”。目前我乡农村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参与扶贫开发,是各级妇联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增强参与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配合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一是继续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把智力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着力点和立足点,继续组织她们学文化、学技术,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科技进村入户。二是继续实施小额信贷扶贫,推广结对帮扶等扶贫到户的经验,因地制宜,借鉴创新。三是把扶贫开发与计生工作相结合,激发贫困妇女的内在动力,转变她们的生育观念,鼓励她们走少生快富的道路。四是继续开展“巾帼志愿者行动”,搞好卫生、科技扶贫,继续抓好“百带千”志愿者活动和农村妇女骨干1户帮2户活动,通过手拉手,帮带一大批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是一次跨世纪的行动,牵涉面广,内容丰富,必须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地要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规划和实施计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可操作,努力把规划纳入当地科教兴农的总体战略,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战略,突出不同的工作重点。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宏观指导和微观服务。要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工程真正成为帮助妇女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建立评选表彰制度。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要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工程的全面展开。要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评选表彰制度。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协调,争取支持。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妇联要注重发挥“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争取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通过积极、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的顺利开展;要鼓励各地出台有利于妇女科技骨干成长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村妇女推广应用科技的积极性,使“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成为造福广大农村妇女和千家万户的富民工程。

第3篇

关键词:金融支农:行政干预;需求导向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08)12-0065-04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支农始终陷入这样一种政策悖论:一方面,国家政策一再强调金融支农,对涉农金融机构实施再贷款等政策扶持,准许涉农信贷执行上浮利率;另一方面,商业性金融机构并不贪恋优惠政策和高利率,纷纷抽身进城,导致农村金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表明,农村金融供求关系并不完全接受价格杠杆的调节,那里的市场是失灵的或部分失灵的。在市场失灵的状态下,企业或组织回避风险的理性决策往往被误读为非理性的扭曲行为,这也是近几年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追逐企业信贷倍受指责的原因所在。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在某些特定的经济场合,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不能带来资源的最优配置,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不论农村金融市场是由行业入壁垒、外部性还是由内部性中的哪一种情形引起的,为矫正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所进行的努力却始终在不断探索之中。然而,倍受理论界所推崇的行政干预金融支农模式一直没能全方位地铺开。个中原由,除地方财力和道德风险监督等方面的物质和制度难题外,行政干预金融支农还不得不面对介入时机、介入方式和手段等技术性难题。山东省临沂市是国内较早对金融支农进行行政干预的地区之一。早在1998年,当地人民银行借助代管农村信用社的行政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百万农户贷款工程”,强制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硬性”捆绑在金融支农上,为其摆脱经营困境、农民脱贫和农村经济复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4年,针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金融需求急剧扩大的实际,临沂市政府取代人民银行以财政贴息等手段,开展了“百万农户致富工程”,正面引导金融机构全方位金融支农,完成了由行业督导向政府引导金融支农的转变。通过对临沂市8年间金融支农的效应分析,我们认为,行政干预金融支农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但行政干预金融支农的平台、载体、力度和方式等必须随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更新。

二、从“百万农户贷款工程”到“百万农户致富工程”

临沂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现总人口1022.7万人,农业人口占80.5%,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在10年前,临沂三区九县中的五个国家级贫困县在整体脱贫四年后仍徘徊于贫困线的边缘;同时,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分门办公也已历时四年,其间一直由当地人民银行代为管理。在农村金融需求上,农村经济尚在脱贫、返贫和解决温饱阶段反复,急需要对大范围的农户进行小批量的资金投入。但在金融供给上,商业银行陆续从农村撤离,农村信用社趁机填补和占领了其撤离后的乡镇企业和县域重点骨干企业的信贷市场,金融支农处于停摆和停顿状态。但到1998年底,因受企业改制肆意逃废债影响,全市农村倩用社系统不良贷款急速上升到23.8亿元,不良率高达37%,历年亏损也积累到数亿元。对此,人民银行出于代为行使行业监管的责任,意识到农村信用社“贪大求洋”和废弃“三农”的危害性,于1998年11月在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强制推出了“百万农户贷款工程”(以下简称为“贷款工程”),要求各农村信用社要在三年内为辖内100万以上农户发放小额贷款50亿元,并付之以支农再贷款等政策支持。到2003年,累计向161万户农户发放贷款668.2亿元:累计覆盖面达到31%;累计回收555.9亿元,回收率为83.2%;累计农贷利息收入达到18.5亿元,占当期支农贷款利息收入总额的73.4%;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增加值分别增加到2788元、124.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7.8%和12.2%。总体看,贷款工程超预期实现了金融支农目标,农信社三年脱困、农民脱贫奠定了物质基础。

2003年,整个农村金融供求结构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一是山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成立并行使行业管理职能,人民银行不再代管信用社;社会资金供求关系逐渐趋缓,有所积累的信用社不再依赖再贷款维持生计。二是在基本解决了脱贫和温饱之后的农民不再从事简单再生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程度不断提升,小额信贷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的主流需求。三是金融支农的成本与收益结构出现失衡,弱势农业的高成本、高风险和低收益特征逐年显现,金融支农的边际收益率逐年降低。鉴于此,临沂市政府意识到,过去单靠人民银行行业督促、靠农村信用社单打独斗的金融支农局面不可持续,必须建立一个更加综合、广泛的新金融支农载体。于是,2004年初,市委市政府组织发改委、农业、畜牧、科技、财政等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和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参与,以财政贴息为导向,以市场为基本取向,以公司+农户为贷款主体,在“贷款工程”基础上升格为“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以下简称“致富工程”)。从2004年至今,“致富工程”始终是市县两级政府明确要求的政府“一号工程”。

实施三年来,各金融机构累计对207.5万农户发放支农贷款571.8亿元,财政贴息4061.2万元,户均增收2280万元。2007年,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共同致富,市委市府将扶持重点转向农村20%的低收入户,并将贴息标准由月息3‰提高到5‰。“致富工程”的实施,实现了信贷支农与财政惠农政策有效联接,达到了农户、金融、财政三方共赢的效果,探索出一条政府、金融、农户合作,政策、资金、技术、市场有机结合的新路子。2007年末,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722元,比上年增长15.7%,增幅连续三年在13%以上;全市农业贷款余额达275.4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9.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8个百分点。

三、临沂市两期金融支农工程的对比分析

(一)金融支农主导力量的变化

在始于1998的“贷款工程”中,主要有两个金融支农参与主体:一是具有临时行使行业管理职能的当地人民银行:二是临沂市三区九县农村信用社。尽管人民银行不比银行经营者更智慧和理性,尽管“贷款工程”启动初期的农村信用社不情愿放弃并不擅长的企业信贷市场,但人民银行借助行业管理的资源优势,强制将其与农民“捆绑”在一起,回避了企业改制逃废银行债务的风险,并从发放大批量的小额农户贷款中获得了稳定收益,农村信用社守住了金融支农的大本营。因此,“贷款工程”更多地体现了行业管

理在金融支农的强制性。反观“致富工程”,则更多体现了政府的主动意识,政府的号召力将其系统下的财政、农业、畜牧和科技等部门纳入在金融支农的行列,在原“贷款工程”中的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又吸引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的加入,因此,“致富工程”比“贷款工程”更加全面、系统,而且更多地体现了引导性。

(二)金融支农手段和力度的变化

“贷款工程”中的金融支农手段主要是小额贷款和人银行对农村信用社优惠的支农再贷款,贷款用途主要是解决农民的脱贫和温饱问题,沟通联系渠道是信用与农户签定存款、贷款双向“信用约定”,实行小额农户联保,因此,“贷款工程”更多体现了小额面广的特色。在“致富工程”下,由于政府组织发动发改委、财政、金融、农林、科技等职能部门配合联动,总体整体效能得到发挥。金融支农的手段以财政贴息为先导,围绕“公司+基地+农户”大额信贷展开;交易双方信息沟通的渠道不再是临时的“信用约定”,而是人民银行所主导的企业综合信用评级。2004年,临沂市财政局制定了《临沂市百万农户致富工程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市、县(区)按月息3‰对贷款农户进行贴息,每年在预算内安排资金1500万元用于“致富工程”贷款贴息、补助、技术推广和奖励,各县区按照1:1资金比例予以配套。三年来,临沂市财政累计发放贴息资金406112万元,财政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金融机构信贷支农力度逐年加大。据统计,1998-2007年全市涉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支农贷款2407.4亿元,年均增长32%。

(三)金融支农机制的变化

“贷款工程”中,在人民银行主导下,成立了“百万农户贷款工程”领导小组,走的是单纯“资金支农”的路子;人民银行定期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根据金融支农情况决定再贷款支持力度。在“致富工程”下,临沂市政府成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办公室,设立市、县、乡三级专职管理协调机构,具体组织协调实施金融支农;“致富工程”办公室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协调,定期检查,计划、财政、金融、农林、科技等职能部门推动,对“致富工程”的每个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规划和计划、一个领导班子、一套工作小组、一个考核办法“五个一”方法统筹推进。“致富工程”走的是政策、银行资金、技术和市场相结合的金融支农的路子。

(四)金融支农效应的变化

“贷款工程”解决了当地农民脱贫、解决温饱和简单再生产所需资金问题,在农户与信用社之间建立起了稳固的金融联系,农村信用社实现了“三年脱困”目标。“致富工程”集合政府系统及金融部门的整体力量,实现了由过去单纯人行推动、信用社实施向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和市场推进等转变,以财政贴息为先导,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金融机构金融支农上的成本收益结构,“致富工程”使大批处于贫困边缘、但有发展欲望的农户获得了“低利率”的优惠贷款支持,推动了“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各参与主体的“共赢”。到2007年末,全市参与“致富工程”农户累计达到213.4万户,新上致富工程项目93.7万个,实现销售收入178.5亿元,户均增收2580元;支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i700多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400多项,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99%: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率达到51%,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54%,带动农户增收53.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2787元提高到2007年的4722元,增幅达69%;全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经营利润5.86亿元,是2004年的3.4倍。

四、临沂市两期支农工程的基本启示

(一)金融支农需要适当行政干预

1998年,临沂市人民银行利用行政代管职能兼再贷款诱导发起了“贷款工程”,让方向即将迷失的农村信用社强制金融支农,基本实现了农民脱贫、温饱和信用社“三年脱困”的目标;2004年,临沂市政府又利用其强势行政力兼财政贴息顺势开展了“致富工程”,对农村金融市场失灵问题进行适当矫正,走出了一条政策、资金、技术和市场相结合的金融支农新路子。

(二)行政干预金融支农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平台载体

“贷款工程”和“致富工程”是临沂市不同时期金融支农的具体平台和载体。前者主攻小额农贷,后者倾向于支持资金需求量大、且对经济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前者重在资金支持。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后者则顺应了市场需求,在金融之外附加了技术、服务和政府意识等主动性支农因素。

第4篇

——农村人才培训工作探索研究

今年,本着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宗旨,我们就农村人才培训专题深入到我市广大农村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农村人才的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开展了农村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情况

今年,我们深入到×市、×县、×区等区县(市)的人事局、乡镇、农村,就农村人才培训专题,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了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我市共有×万农村人口,可以说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较少,不能适应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我市农民文化层次较低,懂得农业科技、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奇缺。据调查,我市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几乎没有,同时大部分中学毕业生也进城务工,这些都使得我市在乡务农的农民文化水平层次较低,造成了农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市腰堡乡中腰堡村为例,全村共有550户20__名村民,共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为零,高中毕业生只有6人。二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广大农民有强烈的培训需求,有着急切的通过学习掌握致富本领的愿望。一些青年农民希望参加学历教育的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农村科技、管理方面的知识,力争学习回乡后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建设新逐村建设的实践中去,做农村的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民希望接受短期的实用技能的培训,通过短、平、快的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致富能力。如×市腰堡乡中腰堡村村民李×谈到,她在销售植物药品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为植物对症下药,正在自学但收效不大,所以迫切地需要植保方面的专业知识。李×的这一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的心声。

二、对策措施

结合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的实际状况,针对广大农民的培训需求,我们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大力培训农村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具体情况为:

(一)、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培训农民,迅速而有效地改善农民知识结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实现农民知识化,使“现在”的农民成为“现代”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二)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工作措施、进展情况和成效

沈阳市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主要包括村村培育大学生、致富能手培养、乡土拔尖人才培养等工作内容。

1.村村培育大学生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一批植根于广大农村,懂得农业科技、农业经济,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的农业人才,为实现“一村一业”提供人才保证。

培养方式:委托×农业大学,设置作物生产技术、园林、园艺、畜牧兽医、农林经济管理等五个专业,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或年龄在18周岁以上、具有相当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开展为期2年的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

进展情况:首期大专学历班已于今年9月份开班。今年共招收135名学员。专业分布:园林专业33人,园艺专业27人,畜牧兽医专业30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44人。目前,学员正在校学习中。

2.致富能手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让农民掌握一、二项农业实用技术,扶持农民成为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培养方式:围绕农学、植保、蔬菜、园艺、花卉、果树、保护地栽培、食用菌、饲料生产、林业、农机维修、水产养殖、畜牧、兽医14等个专业,选拔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各类乡土人才,选送到沈阳农业大学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或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使他们成为懂技术、有特长、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完成情况:今年,围绕园艺、保护地栽培、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已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50人。近期,我们正在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将举办8期培训班。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3.乡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培训目标: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

培养方式:对具有农民专业技术职称或在农村从事专

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高层次乡土人才。完成情况:今年,主要围绕蔬菜、畜牧二个专业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二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00人。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的农民更新改善了专业技术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能力和水平,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三)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实施的其他相关情况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人事厅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支持。省人事厅党组成员、省人才中心王×主任代表省人事厅在×市首期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指出×市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工作开展得好,找到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找到了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为全省人事系统带了个好头,为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也得到了沈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常务副市长就此项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并多次听取汇报。财政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市财政拨出了46.2万元的专项培训资金,各相关区、县(市)财政部门按市里要求拨付了规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一些农村基层村委会也非常支持农民参加学习培训,如×县×镇×村、×村的村委会积极出资,为本村青年参加学历教育个人承担费用部分给予了全额资助。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部署后,广大农民积极咨询有关事项,踊跃报名,体现了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如×区有52人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超出了我们的原定计划。×新区×乡×村村委会主任张×(43岁)、妇女主任薄×(51岁)等一些基层村委会领导也带头参加了大专学历教育班。学员们普遍反映,市人事局举办的农民培训班对他们来说太及时了,太有帮助了。他们认为这给农村年轻人带来了新希望,表示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今后作新农村建设有用之才奠定坚实基础。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也得到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电视台、×晚报、×日报、×晚报、×电视台等×地区9大新闻媒体对此项工作都给予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起了良好反响。

三、建议

在大力进行农村人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还建议:

第5篇

一、调研情况

今年,我们深入到×市、×县、×区等区县(市)的人事局、乡镇、农村,就农村人才培训专题,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了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我市共有×万农村人口,可以说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人才资源相对匮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较少,不能适应我市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我市农民文化层次较低,懂得农业科技、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奇缺。据调查,我市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工作的几乎没有,同时大部分中学毕业生也进城务工,这些都使得我市在乡务农的农民文化水平层次较低,造成了农村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市腰堡乡中腰堡村为例,全村共有550户2000名村民,共中大学毕业生人数为零,高中毕业生只有6人。二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少,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广大农民有强烈的培训需求,有着急切的通过学习掌握致富本领的愿望。一些青年农民希望参加学历教育的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农村科技、管理方面的知识,力争学习回乡后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建设新逐村建设的实践中去,做农村的科技带头人、致富带头人。一些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民希望接受短期的实用技能的培训,通过短、平、快的学习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致富能力。如×市腰堡乡中腰堡村村民李×谈到,她在销售植物药品时,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为植物对症下药,正在自学但收效不大,所以迫切地需要植保方面的专业知识。李×的这一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的心声。

二、对策措施

结合我市农村人才队伍的实际状况,针对广大农民的培训需求,我们决定从今年起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大力培训农村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具体情况为:

(一)、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总体目标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培训农民,迅速而有效地改善农民知识结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实现农民知识化,使“现在”的农民成为“现代”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

(二)新型农民培养计划的工作措施、进展情况和成效

沈阳市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主要包括村村培育大学生、致富能手培养、乡土拔尖人才培养等工作内容。

1.村村培育大学生计划

培养目标:培养一批植根于广大农村,懂得农业科技、农业经济,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的农业人才,为实现“一村一业”提供人才保证。

2.致富能手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让农民掌握

一、二项农业实用技术,扶持农民成为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培养方式:围绕农学、植保、蔬菜、园艺、花卉、果树、保护地栽培、食用菌、饲料生产、林业、农机维修、水产养殖、畜牧、兽医14等个专业,选拔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各类乡土人才,选送到沈阳农业大学进行先进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或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使他们成为懂技术、有特长、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完成情况:今年,围绕园艺、保护地栽培、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已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三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50人。近期,我们正在组织专家到区、县、乡镇及农村进行实地培训,将举办8期培训班。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农民掌握了一定的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3.乡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培训目标:培养农村高层次人才

培养方式:对具有农民专业技术职称或在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培养一批高层次乡土人才。

完成情况:今年,主要围绕蔬菜、畜牧二个专业在×农业大学举办了二期培训班,每期50人,共100人。

初步成效:通过培训,参加学习的农民更新改善了专业技术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能力和水平,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

(三)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实施的其他相关情况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省人事厅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支持。省人事厅党组成员、省人才中心王×主任代表省人事厅在×市首期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培训班开学典礼上,指出×市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工作开展得好,找到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找到了农村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为全省人事系统带了个好头,为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型农民培养工作也得到了沈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常务副市长就此项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并多次听取汇报。财政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市财政拨出了46.2万元的专项培训资金,各相关区、县(市)财政部门按市里要求拨付了规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一些农村基层村委会也非常支持农民参加学习培训,如×县×镇×村、×村的村委会积极出资,为本村青年参加学历教育个人承担费用部分给予了全额资助。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部署后,广大农民积极咨询有关事项,踊跃报名,体现了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如×区有52人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超出了我们的原定计划。×新区×乡×村村委会主任张×(43岁)、妇女主任薄×(51岁)等一些基层村委会领导也带头参加了大专学历教育班。学员们普遍反映,市人事局举办的农民培训班对他们来说太及时了,太有帮助了。他们认为这给农村年轻人带来了新希望,表示要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今后作新农村建设有用之才奠定坚实基础。

新型农民培养计划也得到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电视台、×晚报、×日报、×晚报、×电视台等×地区9大新闻媒体对此项工作都给予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起了良好反响。

三、建议

在大力进行农村人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还建议:

第6篇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农村的难点又在妇女。改变农村妇女的地位就要让他们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人格上的平等,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就是帮助她们就业发展。

“劳动是妇女解放自己的重要途径。”妇女只有参与社会劳动,投身经济,才有经济地位,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义乌市农村劳动力半数以上是妇女,她们如能最大程度的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将极大推动我市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分析研究我市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更好地提高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更好地实现增收致富有积极作用。

一、义乌市农村妇女就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兴商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义乌从一个农业小县成长为拥有全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目前正在朝国际性商贸城市目标迈进。在此过程中,市委市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上各级妇联组织发挥自身特电荷优势,积极参与。这一切,为农村妇女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便利,起着决定作用。其次,农村妇女自身的变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集中表现为农村妇女的自身价值意识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同时,从事第一产业的一些妇女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种养向科学种养、规模种养和深加工的方面发展,有的还成了种养大户、加工大户、营销大户。由此带来的第三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社区服务业的不断兴起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为广大农村妇女的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农村妇女进一步实现增收致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农村妇女要实现增收致富就业,与经济全球化,以及入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先进的思想观念,高要求技术人才等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就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受封建思想制约。在农村受封建传统思想、生产结构的影响,真正意义的男女平等还没有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妇女的发展和进步,严重影响了妇女就业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求稳思想突出,市场经济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传统的男女分工意识还影响着一些农村妇女,依赖丈夫,依赖家庭,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丈夫赚钱来实现。

(二)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就业的竞争能力面临知识经济挑战。一是较低的文化水平影响了竞争力的提高。根据对上溪镇的情况统计,该镇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女性占87%,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的占10%,而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只占3%,农村妇女的这种文化结构,大大限制了她们创新创效,拓宽就业领域。二是较低的劳动技能影响竞争力的提高,从就业结构看,广大农村妇女从事二、三产业的大多从事技术文化要求较低的职业,而从事高级层次管理,高技术和党政机关等要求较高的职业女性相对较少。三是较狭窄的知识面影响竞争力的提高。农村妇女较低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弱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对WTO认识程度将增加妇女在WTO形势下提高竞争力的难度。

(三)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就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不灵、资金不足、技术不懂、经营不活,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村妇女科技兴农或者转移到二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障碍。她们对科技知识的渴望、对致富信息的期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政府部门要不断健全服务网络,把制订的一些扶持优惠政策一些服务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要真正实现优质服务目标。二是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实现就业的公平环境还没有形成,甚至有个别单位还人为地提高对妇女就业的标准,从客观上增加妇女就业的难度。三是真正实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还较为突出,重男轻女思想在农村还相当严重,由此而形成的对男女不同的社会期望值,也影响着女性实现增收致富就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许多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多处于附属地位,而大多数女性只是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 转贴于

三、农村妇女不断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就业层次,更好实现增收致富的发展措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义乌市农村妇女要更好地实现增收致富就业,在把握机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积极面对挑战,把改造自我、提高自我放在第一位,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参与竞争。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妇女只有敢于参与市场竞争,勇于创新创效,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机遇实现增收致富就业。农村妇女要全面克服传统的心理弱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进一步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

(二)练好内功是关键。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广大农村妇女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和驾驭市场的能力。一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二要加强市场知识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三要努力提高妇女政治理论素质,引导她们知大局、识大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关心农村女孩受教育情况,让全社会共同来关心农村女孩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从源头抓起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

(三)培育龙头是动力。有关部门要从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入手,积极鼓励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积极培育“妇字号”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已越来越成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重要。一要继续探索新模式,建立起多种形式的集“生产、科研、培训、创收”为一体的示范基地,注重发挥其带动作用,力争在规模、效益上有新突破,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生产,走上致富道路;二要下大力气培育几家以妇女为主、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大型骨干企业或龙头企业,从而把农村妇女的分散经营同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拉长拉大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并以此推动农村妇女加快实现增收致富目标。

第7篇

一、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中履行好服务职能,帮助妇女增收致富。

1、加大引导和竞赛力度。农村妇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妇联组织能够立足乡镇实际,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建立生态示范园区,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深化“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在“生产发展”中创佳绩、在“生活富裕”中建新业。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科技妇女致富本领。几年来,妇联组织一直把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对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农村妇女技能状况、培训意愿和家庭情况,结合政府有关培训,分别组织她们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她们适应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3、加强妇女就业技能的培训,加大转移力度。每年春季,妇联对本地农村妇女劳动力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健全用工及需求信息,做到劳动力情况、培训意愿、择业方向、技能状况、家庭情况“五清”,实行动态服务。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建立了一批妇女劳动力输出和接收基地,通过开展劳动力就业大集、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有力地推进妇女劳动力有序转移。经常与用工单位互通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的需求及就业人员的情况,为妇女劳动力解决后顾之忧。这些工作既能帮助闲散妇女劳动力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

4、抓好女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通过发挥她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延伸妇女工作范围,使她们成为农村妇女工作的骨干和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领头者。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致富水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二、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中履行好教育职能,倡导家庭文明新风。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妇联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有作为。

1、利用庙会、节日等人员集中的日子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今年,妇联组织通过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牌、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帮助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使农村妇女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积极加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队伍中。

2、组织妇女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并帮助农村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各村在妇联的牵头下,都积极结对进行帮扶,由各村妇女科技致富带头人与贫困妇女结对,通过技术、资金、信息方面的帮扶,使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3、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先进的家庭文化,提升家庭文明程度,以家风文明促乡风文明,以家庭卫生促村容整洁。妇联组织积极推行“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妇女爱读书、读好书,逐步提高妇女们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并帮助妇女树立起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4、利用“母亲节”,宣传优秀母亲事迹及孝亲敬老的典型。使全社会都来关心母亲、孝敬老人、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成材,促进家庭的和谐和乡风文明。

5、积极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系列家教实践活动。突出“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主题,实施母亲教育工程,在广大妇女同志中掀起了“八荣八耻”学习热潮,使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从而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广大家庭,进而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

6、关注贫困母亲,开展“资助贫困母亲行动”。对贫困妇女进行调查摸底,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分别采取在技术、资金、物质方面进行扶持,帮助贫困母亲,特别是贫困单亲母亲走上致富道路。

7、关注贫困女童,加大实施“春蕾计划”的力度。建立贫困女童档册,多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结对资助贫困女童,确保农村适龄女童完成义务教育学业。

8、积极开展“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村庄”的创建活动。妇联组织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展此项活动,畅通和救助渠道,联合执法部门,坚决打击家庭暴力行为,为维护妇女权益尽职尽责,对于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平安做出贡献。

三、加强妇联自身建设,在“管理民主”中履行好维护职能。

第8篇

为了加大新农村人才开发工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日,县人事局组织专班深入各乡镇和相关涉农单位,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作为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上下紧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坚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与经济示范户培养有机结合,紧紧抓住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等环节,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建设新农村人才队伍,他们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较有成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14924名,占农村人口的3.3%,占农村从业人员的8.2%。其中,乡镇机关人才783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892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4805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2247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6197人,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数的5.2%、6%、32.2%、15.1%和41.5%。

在8727名农村基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中,从学历上看:本科239人,大专以上2181人,中专2818人,高中及以下3489人,分别占2.7%、25%、32.3%和40%;从职称上看:高级68人,中级2020人,初级3135人,分别占0.8%、23.1%、和35.9%;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2716人,31至40岁2600人,41至55岁3086人,55岁以上325人,分别占31.1%、29.8%、35.4%和3.7%。

在6197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中,从学历上看:中专以上1277人,高中1636人,初中及以下3284人,分别占20.6%、26.4%和53%;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4338人,41岁以上1859人,分别占70%和30%;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类552人,养殖类254人,打工类2138人,加工类469人,建筑建材类507人,营销类1813人,其他464人。已表彰命名各级各类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62名,其中:省级4名、市级28名、县级30名。

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全县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总人口和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3.3%和8.2%。拔尖人才、科技致富领军人才的数量就更少,远远适应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二是文化层次低。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53%左右,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总数的27.7%,高、中级职称人员分别仅占0.8%和21.3%,加之视野狭窄,很难适应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分布不平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多集中在经济较强的乡镇,交通便利的城区,偏远地区农村的实用人才相对较少;在7052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事业单位占68.1%,且教育卫生系统占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58.5%,企业一线人员仅占31.9%。

四是人才外流严重。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都想到外地发展,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一般都不甘心留在农村。同时,绝大多有所专长的农村人才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首先考虑的是到大城市发展,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

(二)存在问题原因

1、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模效益不明显。

农村实用人才出自农村,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在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尽管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掌握了一技之长,但他们很多人除了想到用自己技能来满足温饱外,很少会看到自己技能潜在的市场效益,更不言其特殊能力的充分发挥。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滞后”:一是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改革的意识,习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思想解放力度不够,无远大理想和追求,沉浸于“小富即安、满于现状、固步自封”的状况;二是致富方法滞后于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不顾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只图眼前,不求发展。三是道德法律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自制能力不强,不仅不能为确定的“领头雁”鼓劲撑腰,反而不时暴露出“怕自己穷,怕别人富”的阴暗心态,打击了农村基层人才带头致富带动一方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2、受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环境的制约,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显得较低。

农村实用人才的专长和技能大多是在后天的劳动实践中学习或摸索出来的。一方面有特有的乡土气息,另一方面因缺乏牢固的科学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培训而显得底气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够”:一是培训阵地作用发挥不够。培训网络功能不全,科技培训基地未能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二是培训突出重点不够。农民在筛选致富项目,把握致富信息上目标不准、方向不明、手足无措,要加大对农村各类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的培训,通过他们发挥典型引导、示范推动、整体联动作用;三是培养方式和方法不够。农村实用人才的文化结构参差不齐,在培训方式和方法上,注重了理论培训,忽视了实践操作培训;注重了普通号召,忽视了因势利导;注重了项目开发,典型引路显得不力,造成农村基层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

3、受农村落后的发展环境制约,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不够。

农村实用人才的价值在于他们有科技和市场头脑、发展眼光、致富专长,但落后的发展环境制约其能力的发挥和事业的发展。首先受交通、地理、信息、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影响,农民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缺乏主心骨。其次受资金、设备的影响,追求的事业成了无翅之鸟、无水之舟。再者,受技术信息的影响,他们生产的产品很难走出市场,走向社会。如农村的剪纸、烧窑、编织等民间艺人很多,却未集中优势创品牌走出本地,走向广阔市场。

4、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局限,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进程缓慢。

现阶段,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总的来看尚处于尝试性开发的起步阶段。随着新时期农村“打工热潮”的出现,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纷纷闯入大中型城市创业,使农村这个大市场人去楼空,人才匮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是部门服务不配套。个别单位和部门不是及时、准确地去帮助农民解决资金投入、税费过重、财产安全等问题,而是一味追求和强调部门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致使他们生产、生活陷入困境、自生自灭。五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村实用人才的待遇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目前,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政策还比较少,培养、利用农村实用人才的相关配套政策也不健全,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三、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农村人才是农业产业化与科技融合的直接实践者,他们在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快“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目标的实施,全面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把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要采取不同形式,从多方面入手,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们对开发、利用实用人才重要意义的认识。一是强化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二是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广典型经验上狠下功夫。要善于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专门召开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典型经验交流会,由先进乡镇介绍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取得的经验,“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典型事例及其取得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工作,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以科技促致富。三是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一是要改革农村教育,加强和搞好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改革现行农村教育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兴办与农村经济紧密联系的各类职业学校,使广大农村青少年接受农村实用技术教育,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劳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二是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养急需实用人才。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必须按需施教,本着“需要什么,培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可以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不同的形式,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请专家教授讲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三)积极支持,热情帮助,使农村实用人才成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农村实用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和当地群众结合最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有示范作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放手发展,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予农村实用人才充分的倾斜,并通过评审农民职称,选拔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参加乡镇、村委重点项目决策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等各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使农村人才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一是要支持实用人才兴办企业。大胆启用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厂长、经理兴办个体、私营企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成果、经营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上去,直接创造效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富一方人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要通过大户辐射的方式推广技术成果。就是选用部分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政治素质过硬的大户作为专业示范户,并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交给专业户、示范户,由他们先搞起来。当地农民看到用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带来的利益,就会自发地跟着用起来,一项新的技术或新的品种就得以推广,一项新的产业就可以形成。三是要鼓励实用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对周围农民进行“传帮带”。主要通过结对子,以师带徒、科技赶集等方式进行传、帮、带,把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等活的东西扎扎实实地传授给周围群众,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新技术,使用新品种,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四)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

1、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人才的激励机制。一是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各有关部门要按国家政策规定给予优惠和支持。改革和完善分配办法。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开发、科技承包或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并保护其知识产权与合法收入。对分配到县以下农业一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可提前定级,其定级工资标准可高于同类人员;三是改进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办法。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学历、论文、外语等方面继续给予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鉴定制度,对取得技术职称和高技能等级的实用人才应优先提供培训机会,并可作为申报评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条件之一。四是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

2、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机制。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靠培训,二靠引进。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是促使农村劳动力成长的主要方法。我们不但要通过建立农民培训体系,搞好农村实用性人才的开发培训。还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班或农业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组织村干部和优秀实用人才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三是兴办农业科技示范户,让农业科技带头人引路示范。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五是选送青年农民到高校进修深造,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不管采取哪一种形式,关键是要形成制度,坚持下去,做到有章可循。人才引进也是壮大农业人才队伍,优化农村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将成为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要积极适应形势,抓住有利时机,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吸收和引进各类人才,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切实壮大农村人才队伍,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素质。

第9篇

这20名女能手分布在8个村,她们参与的生产服务领域涉及传统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流通、加工业等行业的种、养、加工、销售等环节。年龄最大的 57 岁,最小的23 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30 %,36-45岁的占51 %,46岁以上的占19%。20名女能手中,最高学历是大专,最低是小学,其中高中以上的占32%,初中的占65%,小学的占3 %, 20名女能手中,87%的是农民技术员,其中4人被聘为助理农技师或技师,2人被评为市“双学双比”女能手,有4人担任村“两委”成员或妇代会主任。

1、求知求学欲望强。调查中发现,20名女能手家家都有网络,她们都明白一个道理,要致富,学习科技是出路。如有“千亩荒山变绿色茶园”之称的张义香,利用5年时间,投资600多万元,开发荒山1300多亩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她于2006年成立了连云港市绿祥茶叶种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十基地十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带动100多户农户,近200名农户年收入达到2万元,特别是在解决农村45-65岁农民就业难问题上合作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能及时地获取信息。20名女能手正是抓住了党在农村实行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大好时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45岁的孙从秀,凭借自己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刻理解,瞅准家庭农场产业的发展前景,毅然投资新建,基地投入资金200万元,开发荒山200多亩,成为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同时种植多种果树。年收益200万元,带动当地农村劳动力80余人就业。

3、积极参与巾帼文明创建行动。她们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领头雁后,致富不忘众乡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她们利用自身规模、技术、信息上的优势,积极参加所在街道的各项活动,毫无保留地为妇女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各种生产技术服务,并为铺路架桥、建设学校等公益事业捐款扶持奉献爱心。她们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生活中,她们敬老爱幼,夫妻恩爱,邻里和睦。

农村女能手堪称是农村的乡土人才,是农村妇女中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示范带动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她们在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女能手在种、养、加工、营销等农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有了自己的得意力作,从山上到山下到处都是妇女们忙碌的身影,广大妇女真正成了支撑__街道农业产业的“半边天”。

2、帮带一方妇女依靠科技实现了增收致富。广大女能手以她们成功地运用新技术和抢抓市场先机结出的累累硕果,给周围群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启迪,激励着广大妇女掌握科学本领,为带动妇女致富发挥了“火车头”、领头雁的作用,使广大妇女在“看得见”中受到教育,在“摸得着”中学到本领,在“学得会”中得到实惠,家庭收入稳定增长。

3、为农村妇女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当前,绝大部分女能手已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户,合理开发和利用她们的优势,帮助她们扩大生产规模,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村流动就业问题,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部分女能手主体参与意识还不够强,使得女性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比较薄弱。部分女能手仍然存在着小成即满、小富即安思想,不敢搞大投入,大动作,很难形成大规模、高档次的高效产业。还有的女能手主动学法、用法意识不强,知法水平不高,在生产和经营中不能很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造成大部分女能手仍然存在着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资金紧张等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女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二)几点建议。

1、加大对女能手的宣传力度。对那些掌握了实用技术,又有一技之长的女能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她们的事迹,另一方面,实行致富女能手联户制度,调动妇女学科技、勤劳致富的积极性,让女能手在个人成功的同时,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以此带动全市妇女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热情。

第10篇

一、农村科普栏目首先要有准确的定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今天的农民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民,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求欲望更加强烈,靠科技致富的意识更浓,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电视已成为农民接受外界信息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段。这就要求对农栏目首先定位要准确,把服务三农作为栏目的主旨,结合本地农村的实际,多在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宣传党的对农政策、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在节目制作上,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贴近性。只有这样,才能办好、办活农村科普栏目。以我们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由于我县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份,全县30万人口中就有22.6万农民。地理上的偏僻,交通的不便,造成这里信息闭塞,科普工作滞后,县里的科普工作一直靠科技部门以及农业技术部门办班、讲课、赶科普大集、发放资料等传统的方式进行。近十几年来,新宾的广电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早在10年前就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成为农民接收外界信息最普遍、最快捷的渠道。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新宾广电局的领导根据当时的县情,确定开办一档对农栏目,题为《致富之路》,栏目的宗旨就是普及农业科技,传递致富信息,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由于定位准确,节目开办十年来,越来越受当地农民欢迎,已成为我台的品牌栏目。

二、农村科普栏目要在形式上不断创新,要有自己的特色

要想办好农村科普栏目,就要在节目形式上不断创新。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村科普栏目大多是“四季歌”式的老生常谈,一般栏目的创办者都是跟随着四季农时进行简单的一时一事报道,往往引不起农民的兴趣。要想办出农民爱看的节目,首先要了解农民的需求,要有针对性地服务,要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多提供典型的信息,特别是身边的典型,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这样的节目才能吸引观众。

如何把农民想看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呢?就是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节目展现给农民朋友,让节目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因此,不论是稿件的撰写还是播音、主持,都应该尽量多使用农民朋友生活中的日常语言,让农民朋友感到亲切、自然,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把节目内容故事化、情节化、人性化、细节化,力求生动、新鲜、具有感染力,让关爱“三农”之情充满在声画之间,以此真正赢得农民朋友的信赖。

以《致富之路》栏目为例,创办之初,我们在节目形式上大致采用记者下乡采访稿件,然后主持人在播音室里录播的方式,虽然节目每周都有固定的播出时段,但却很久未形成固定的收视人群,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是由于节目形式过于刻板,抓不住农民观众的眼球,于是我们经过研究,采用主持人现场采访,现场出镜,与被采访对象采取拉家常式的方法,将节目内容贯穿一体,这不仅增加了现场感和节目的真实性,同时,也拉近了节目与农民朋友的距离,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农民朋友觉得这才是他们自己的栏目。节目形式的创新在为农民开辟了一个学知识、学技术阵地的同时,也给栏目带来了新的生机。目前,《致富之路》栏目已开办十年,形成固定的收视人群,成为农民期期必看的栏目。

三、走联办之路,是办好农村科普栏目的重要途径

县级电视台要办好农村科普栏目,往往出现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电视台节目素材受到行业、信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造成节目源匮乏,影响栏目效果;二是农业科技部门以及科普部门在技术传播、科学普及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传播渠道不畅,传播速度慢、范围窄等问题;三是农民获得实用科技信息不畅,对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高的效益、实现增收致富有劲使不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善于整合资源,汇集各方所需,通过走联办栏目之路解决。这就使电视台与科普部门、农业技术部门联合创办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农村科普栏目成为了现实可能,农民是其直接受益者。

以新宾台《致富之路》栏目为例。2002年,县电视台与县科协联合创办的这档农村科普栏目,至今已开播11年,播出节目500多期,时长近6000分钟,县电视台提供优质的技术设备,县科协提供广泛的节目源,同时联合科委、农发、农广校、农机局等各涉农部门,为办好节目提供了雄厚的科技力量,从技术上为农民排忧解难,为节目提供农业科技支撑,使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一大批优质的精品节目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好评,《致富之路》栏目2007-2010年制作的《陆地香菇种植技术》等科教片分别获得国家广电部科技创新二等奖和三等奖。2011年,《致富之路》栏目申报的《盆栽标准化生产技术》又获得了中国科协科普资助项目资金10万元,《致富之路》栏目也被辽宁省科协列为重点科普项目。

一个县级电视台的普通农村科普节目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皆源于各部门精诚合作,走出了一条宽广的联合办节目之路。有了与农业科技部门的联合,我们的栏目形成了当地农业生产信息的总汇,也成为农民朋友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窗口,成为连接政府与农民的桥梁,使我们的栏目更加入情入理、入眼入心,让农民朋友看得过瘾解渴。

第11篇

一、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存在问题

1、妇女总体素质偏低。农村妇女长期以来获得的教育资源始终处于劣势,妇女对自身的期望值也较低。据对武进牛塘等部分镇村33586名18-50岁妇女调查显示,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7047名,仅占20.7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26942名,占79.27%,中老年女性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和半文盲,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她们在农业现代生产中的作为。具体表现为:一是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业精神。大多数农村妇女对丈夫的依附性仍然较强,满足于自家经营和操持家务的小视野,主动性较低,严重制约妇女的发展潜能;二是缺乏农业科学技术。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生产技能等,不能有效地掌握,对一些生产经营、政策措施、网络信息等,更是知之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

2、妇女就业观念保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的一部分土地被征用。据调查,除户口已经农转非、能享受城镇养老金的老年妇女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外,几乎所有的失地妇女都面临着就业问题。虽然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就业机会较多,但不少农村妇女观念保守,认为自己没什么文化和本事,只能在家做家务、搓麻将,创业不是她们的所能,缺乏自主创业精神;在就业方式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等待镇村干部来解决就业岗位;心理上准备不足,突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让她们一下子按照劳动力市场需要重塑自我,可能性不大;受家庭牵制和周围环境影响,绝大部分妇女不愿抛夫弃子,外出就业。武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领先地位,要让本地妇女像外地贫困地区的打工者一样离家讨生活,目前不太可能。

3、妇女创业资金短缺。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协调市农业银行、市农村信用社在信贷中增设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贷款项目,解决了上项目资金不足的困难,但这与广大农村妇女的需求相比还是杯水车薪。原创:调查显示,资金匮乏是妇女在生产经营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即使贷款,条件手续也比较繁琐,且贷款额非常低,不能解燃眉之急;向亲戚朋友借款,或是高利息借钱,只能增加她们的负担。资金上的困难,导致致富项目难以实施或达到预期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妇女脱贫的障碍、致富的阻力。

4、妇女获取信息渠道闭塞。由于交通不便,缺少行业协会的帮助等原因,农村妇女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致富信息主要来源于“你种什么,我也种什么”、“别人赚钱了,咱也跟着干”,造成生产的盲目、被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欠缺。调查中还了解到,一部分已经富起来的种养植大户,因连年品种单一,造成销售困难,她们急需引进新品种、开展新项目,打开产销之路。所以农业经济市场化使农村妇女获取致富信息、致富项目和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需求十分强烈。从本次调查情况看,34.4%的失地妇女急需了解致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并希望掌握一、二门脱贫致富技能,10.8%的农村妇女依恋她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希望继续从事农副业生产。

二、妇联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早在1989年,全国妇联牵头并推动农业部等12个部委,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围绕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全面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深入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结对、科技示范活动,提高妇女增收能力;实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程,扩展就业空间;开展“万名农村妇女培训工程”、“千名农家女家政培训就业计划”,帮助农村妇女实现创业就业;扶持奖励一批“三八”龙头项目、“三八”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一大批农村妇女脱贫致富;举办具有市场导向性的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培训和“订单”式的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创业致富本领。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内涵的不断深化和丰富,以及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妇联组织如何引领农村妇女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挑战一:如何提高在家务农妇女的素质和技能,拓展其发展机会。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主要以男性和年轻女性为主,滞留在家的大多是4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的中老年妇女。在被随机抽查的牛塘镇白家村、沈家弄、竹园等三个村民小组986名妇女中,40.8%的妇女在乡镇企业上班,33.4%的妇女在自己或家人开的个体企业中打工,失业在家的占9.4%,只有临近集镇的竹园村有9名妇女是自主创业的。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这些妇女的素质和技能、拓展发展机会、实现增收致富是妇联面临的新课题。

挑战二:如何城乡统筹开辟适合农村妇女的就业岗位,增加致富途径。在家务农或待转移的农村妇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要种好少量的责任田,又要照料好老人和孩子。为了增加收入,她们迫切需要一种比较灵活的就业方式。因此,提供一些让她们不用离家离土的诸如半成品加工、手工刺绣等就业项目,是切实解决就业和增收的比较可行的方式。比如我们调研的新区孟河镇,有汽摩配件的传统产业优势,产品加工以家庭手工制作为主,这使得全镇80%的农村妇女能够灵活就业;西夏墅丁村一户以电器配件为生的家庭作坊生产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每年5万元的收入,还辐射带动了6户家庭妇女实现增收。

挑战三:如何推动农村妇女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一个尊敬老人、夫妻和睦、教子有方的家庭氛围。农村妇女由于在家庭、村民关系协调、村庄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已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但是这个主力需要教育、引导和推动。

挑战四:如何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阵地作用,培养妇女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男女两性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也是农村和谐的必备要素。而农村妇女权益受侵害的情况较为突出,她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手段都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唤醒农村妇女平等意识、维权意识、参与公共事务意识,提高农村妇女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是实现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用的建议思考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鉴于以上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妇联的农村工作也必须提出系统的对策,以更好地发挥妇联组织扎根农村的优势,有所作为。一是围绕素质,大力实施劳动力分层培训,尤其是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信息网络教育培训,依托网站扩大培训覆盖面,推广“十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科技培训工程和定单式、项目化的培训,注重农村失地妇女及富余女劳动力的实用技能培训,全年培训2万人次,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实用技能;二是围绕产业,以实施农村妇女“125”致富工程为重点,配合农林部门全力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区建设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培强工程”等七大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引导农业从业妇女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观光农业,使农村妇女在发展中成为致富能手。三是围绕创业,继续拨出专款奖励、扶持“巾帼创新业”项目,开辟社区就业岗位,推出一批适合女性创业、投资小、见效快的项目;加大对初创业妇女的扶持力度,发动女企业家与初创业女性结对,进行传帮带;鼓励农村妇女发展庭院经济,大力开发家庭致富项目,立足家庭致富;打造妇联家政品牌,促使大龄失业妇女创业。四是围绕城乡联动,依托各级巾帼中心等已有的就业服务网络,统筹做好失业、失地妇女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工作。深化“百万妇女大转移”行动,重点帮助3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走出家门谋发展;鼓励进城妇女返乡创业,实现增收致富目标。五是围绕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三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女能手协会的作用,通过自办、联办、能人领办、参股合办等多种形式,重点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示范带动面广的“三八”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做到扶持一个、发展一片、带动一方。

2、家庭是妇联的传统工作阵地,也是妇联发挥作用的优势所在。一是要以“美德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文化家庭。如美德在农家、学习型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无毒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家庭文化建设良性发展。二是要以“双合格”系列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家长学校、农村家教指导站、留守儿童救助站等为阵地,积极开展“双合格”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帮助农村家长增强现代家庭教育观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三是要以创建绿色生态家园活动为载体,促进文明新村建设。引导农村妇女走出家庭,参与改水、改厕、改路、改沟、改圈的“五改”和饮水干净、街道干净、庭院干净、居室干净的“四净”生态活动,改善和美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第12篇

 查看更多《农村经济与技术》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农村经济与技术》编辑部     

        (4)农民就业:当前农村工作的“牛鼻子” 李昌来

        (7)准确理解贫困内涵 科学解决贫困问题 胡德海

        (10)进一步加大贵州扶贫开发力度之管见 吴廷红

        (13)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滞后原因及对策 吴友群 廖信林

        (17)贵州农产品大流通的“四个不适应” 崔云霞

        (20)加快乡镇企业园区建设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叶栋国

        (23)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遵义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综述 翁小蓉 李光明

        (25)对症下药调结构 突出优势建小康——息烽县加快贫困乡村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卢天伦

        (27)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赤水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袁必祥

        (29)结婚后男到女家落户可以吗 无

        (29)行政命令不能违法 无

        (30)国家对民间借贷的政策是什么 无

        (30)安龙掀起土地竞包热潮 无

        (31)“双带”铺就致富路——贵阳市白云区实施“双带致富”工程纪实 任廷旭

        (33)紧紧围绕第一要务 提高农村党建水平 刘艳辉

        (35)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魏强 张友模

        (37)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为农民搭建奔小康金桥——解决农村信用社入股难的对策 陈伯伟

        (39)引起鸡脱毛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王启英

        (40)秋莴笋栽培技术 杜全武

        (40)母犬难产的处理 戴书林 樊宪涛

        (41)怎样治疗鸡“观天跪地” 郑延平

        (41)秋季池鱼催肥增产技术 王树林

        (42)大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鲍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