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产业经济分析

旅游产业经济分析

时间:2024-01-12 14:3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旅游产业经济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旅游产业经济分析

第1篇

【摘要】武夷山市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产业总量不断增长,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以武夷山市为例,从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生产率的上升率、旅游需求收入弹性、旅游产业关联度四个方面分析武夷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得出武夷山旅游业已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但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减少的结论,表明其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瓶颈,应着力解决,方能加强旅游产业对武夷山经济的促进与拉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产业;国民经济;贡献度;武夷山

近些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皆取得巨大成果,旅游经济亦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国外旅游学术界把旅游业的经济影响研究列为旅游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目前国内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期望过高或过低的现状不符合旅游业发展实际情况。鉴于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客观定量的评价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水平,正确地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囿于数据的获取,本文选定福建省武夷山市为样本进行研究。武夷山自1982年被评为我国首批风景名胜区以来,旅游业开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和全国的著名旅游城市,是典型的旅游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城市。武夷山旅游产业的发展对闽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使闽北地区的GDP总量不断增长、人们收入不断增加、就业容量不断扩大。本文综合定量地分析武夷山市旅游产业对武夷山市GDP的贡献度,有利于更加清楚地了解和定位旅游业在武夷山市的行业地位,进一步拉动武夷山市经济的增长,促进整个闽北地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全国和其他省市确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作用提供借鉴。

一、研究综述

国外对旅游业经济作用和贡献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在测算方法上,早先阶段主要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对具体的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影响加以测定,英国的Archer(1973,1975,1977)[1]最早对旅游经济乘数效用作了研究。此后,Brian Archer和John Fletcher(1996)[2],E.W Henry,B Deane(1997)[3]分别研究了塞舌尔地区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用的变化,爱尔兰旅游从GDP、旅游就业、政府税收以及收支平衡等方面对经济的效用。John E Wagner(1997)[4],Nei1 Leiper(1999)[5]分别利用矩阵模型计算巴西的旅游业对当地的经济贡献,利用旅游就业系数指出澳大利亚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近些年国外开始出现运用复杂数学模型的研究文献,如Samuel Seongseop Kim,Kaye Chon和Kyu Yoop Chung(2003)[6]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来计算韩国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包括旅游业对就业、居民收入、价值增加量、外汇收入的影响。

国内旅游界对旅游经济的实际影响力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主要依据建立的简单数学指标模型来衡量旅游业是否是支柱产业。常用的指标有:具有较大规模,增加值占GDP比重大于5%;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生产率上升较快;行业关联度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技术扩散效应显著;就业人员比重提高;保持持续、较高的增长速度等。主要研究成果,如魏小安、厉新建(2000)[7],王雷震,张帆等(2006)[8],王友明(2007)[9]唐志强(2011)[10],陈立娟(2011)[11],左冰(2011)[12]等不同程度运用了以上相关指标测算了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度。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亦有运用复杂数学模型来研究旅游经济影响的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潘建民、李肇荣等(2003)[13]主持的研究项目“旅游业对广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填补了我国旅游卫星帐户体系研究的空白。

可见,旅游业的社会经济影响目前仍是国内外旅游经济分析的重点。我国在旅游业经济贡献领域的研究还落后于国外,具体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定量研究不够,研究成果质量不高,不足以充分的反映出旅游业的整体经济贡献度,导致实践中对旅游业开发存在误解。因此本文在研究中综合考虑以往研究的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根据武夷山市的具体实际,从多个角度、综合运用多个评价指标展开分析,以求更客观反映出旅游业的经济贡献程度。

二、研究方法

文章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实证为依据,运用边际分析法分析旅游要素变化对总体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的程度或大小,综合国内外的各种权威文献中衡量支柱产业的主要指标,总结评价标准,结合文章的研究重点以及数据获取结果等各方面的情况,确定四个评价因子,来分析武夷山旅游产业发展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贡献。并且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武夷山市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三、武夷山地区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 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状况

武夷山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到2011年稳步增长(如图1),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武夷山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第一产业比重由2001年的24.51%降低到了2011年的21.80%,到2011年一直维持在19%-24%左右,变化不大。第二产业比重由2001年的22.40%逐年稳步提升到2011年的34. 19%,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一直在三大产业中占主导地位,但产业比重由2001年的53.08%降到了2011年的44.02% 。

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仍占最大比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在武夷山市的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是核心产业,也是武夷山市真正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二) 旅游产业发展动态

武夷山市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旅游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近8年来,武夷山市全市接待情况和相关涉旅单位接待情况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如2011年,武夷山旅游主景区和大安源景区共接待游客354.27万人次,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376场,共接待游客48.4万人次。国内一日游人数24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3%。国内平均逗留天数为1.93天,入境旅游者平均逗留天数为2.19天,这就为旅游业带动餐饮业、饭店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近8年旅游产业发展动态具体情况可见表1。

四、武夷山旅游的经济贡献分析

旅游对武夷山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旅游业对武夷山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本文将评价重点放在了旅游业是否为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上。所谓的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14]。本文总结文献综述部分的评价标准,结合文章的研究重点以及获取资料等实际情况,确定了四个评价因子。

因子一: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如果旅游业是区域的重要产业或主导产业,旅游收入占区域GDP 的比重应高于整个地区总的旅游收入占总GDP 的比重,即其地方旅游区位商应大于1,说明区域旅游竞争优势较强,发展程度较高,也意味具有比较优势;反之亦然[11]。

因子二:生产率的上升率。用一定的生产率增长值来反映产业的发展状况,产业生产率的增长率高,则该产业发展前景好,对经济可能产生较高贡献[11]。

因子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越大,社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产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大。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收入的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超过收入变动,该产业富有弹性,满足支柱产业的要求[11]。

因子四:产业的行业关联度。囿于数据可获得性,本文只能对影响力系数进行分析。所谓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平均水平之比。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产业生产对其他产业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产业对其它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大[11]。

(一)武夷山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1.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本文用旅游区位商和旅游产业贡献率来分析旅游对武夷山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区位商简化计算公式为:

Qi =(ei/en)/(Ei/En)

式中,Qi为区域i产业的区位商;ei为区域i产业经济水平;en为该区域所有产业总经济水平;Ei为整个地区i产业经济水平;En为整个地区所有产业总的经济水平[3]。通过武夷山旅游收入与武夷山总GDP的比值除以福建省总旅游收入与福建省总GDP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武夷山的旅游区位商。产业贡献率综合反映某产业在区域内的比较优势、经济地位和贡献大小。产业贡献率计算公式为:

Gi = Qi * Fi

式中,Gi 为i产业贡献率,Qi、Fi 分别为该产业的区位商和产值百分比。一般认为,某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大,该产业的产业贡献率Gi越大,该产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16]。通过武夷山的旅游区位商乘以旅游业的产值百分比就可以计算武夷山的旅游产业贡献率。

2004-2001年武夷山市旅游收入和GDP、福建省旅游总收入和GDP如表2所示。通过运用旅游区位商和旅游产业贡献率公式即可计算出武夷山的旅游区位商和旅游产业贡献率,如表3所示。一般来说,区域某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即说明该产业在区域的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发展程度较好。从表3中可以看到:2004-2011年武夷山市的旅游区位商均是高于1的,且旅游区位商最低为2011年的5.29,最高为2007年的6.13。由此可知,武夷山的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专业化和竞争优势,武夷山旅游经济主导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从表3中也可以看到:武夷山的旅游产业贡献率稳定偏高,最低为2011年的2.57,最高,达到了2007年的3.44。这些数据形象地表明了武夷山旅游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非常大。

2.旅游产业的增长率。这里以经济增长指标为基准, 根据产业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其中,GRi表示旅游业第i年的增长率;TPi 表示旅游业第i年的总收入。根据年鉴中数据,计算出2004-2011年武夷山市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6.56%,16.01%,21.08%,24.33%,15.51%,12.42%,11.98%,15.72%。2009年和2010年受到金融危机波及和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武夷山市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率略微缓慢一些,其他年份武夷山市旅游产业的增长率都超过武夷山市GDP的增长率。2004-2011年武夷山市GDP增长率分别为12.7%,11.7%, 12.3%,16.1%,15.3%,13.7%,12.9%,12.5%。

3.旅游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某一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指该产业需求的增加率与收入的增加率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EQI表示某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ΔQ/ Q表示某产业的需求变化率;ΔI/I表示居民收入的变化率。

选取武夷山市2004-2011年间的旅游总收入和人均GDP作为衡量指标,得到2004-2011年武夷山旅游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1.37,1.50,1.83,1.57,1.00,0.93,0.93,1.26。综合来看,除了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期间,旅游业受到负面影响,弹性系数比1略小。其他六个年份的弹性系数都超过1,说明武夷山市旅游产业富有弹性,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旅游需求增加速度将更快,符合旅游发展的市场法则,有助于武夷山市产业结构的演变和优化。

4.旅游产业关联度。旅游产业本身就跨越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产业部门,据统计,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间接影响的行业有47 个,旅游引致影响的部门有20个。旅游产业具有强的乘数效应。对各产业的影响明显。本文采用旅游产业影响力系数对武夷山市的旅游产业关联度进行分析。

为计算旅游产业关联度,本文首先以经济指标为基准,计算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Af代表旅游产业相对于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ΔTP/TP代表旅游产业的经济指标变化率;ΔGDP/GDP代表与旅游产业相关联的某产业的经济指标变化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2004-2011 年武夷山市旅游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39,1.59,1.97,1.70,0.86,1.23,1.04,1.32;2004-2011年武夷山市旅游产业相对于福建省的整个产业集群的影响力系数分别为1.30,1.37,1.71,1.51,1.01,0.91,0.93,1.26。根据计算指标不难看出,除去2009年左右年份期间,2004-2011年其余年份旅游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和总的产业集群的影响力系数都超过1,达到了支柱产业的标准。

(二)结果分析

计算统计出对武夷山市旅游产业经济影响指标的各个因子情况,具体如表4。由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 2004-2011年武夷山市的旅游产业年开始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虽然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使旅游业遭受一定负面影响,但不能作为旅游业的大趋势来对待。具体来说, 旅游区位商和产业贡献度都超过1, 且呈现出较稳定的发展趋势;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超过整个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趋势相对保持稳定;需求收入弹性超过1,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速度,说明人均旅游花费在逐渐提高,且逐年稳步上升;最后在产业关联度方面,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达到要求。

所有因子都表明武夷山的旅游产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作为支柱产业引导,加强旅游产业对武夷山经济的促进与拉动作用;在此同时,2004-2011年武夷山市的旅游区位商和旅游产业贡献率在2008年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说明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武夷山的旅游经济遭受一定程度损失,旅游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明显开始减少。但是,总体上来看,这几年武夷山市旅游对经济的贡献还是乐观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武夷山最近几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所取得了明显成果。2008年以前武夷山市旅游区位商和产业贡献率的增幅都是正的,2008年以后虽然这一时期的武夷山市旅游区位商和产业贡献率数值还是很高的,但是增幅却是负的,出现了小幅度下降阶段。这表示2008年以后武夷山市旅游对经济的边际贡献减少了,即贡献的增幅变小了。这也说明了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瓶颈,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减轻突发疾病和灾害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

五、对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武夷山旅游业已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很大,但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在不断减少,就此提出以下

建议:

1.武夷山市在继续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时,应重点考虑以旅游业为支撑点和突破口,调整并建构更为合理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旅游经济损失。

2.全力打造海峡西岸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展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独特神韵,将武夷山自然风光、红色旅游、历史文化等丰富资源和独特魅力展现在海峡两岸,树立良好的整体旅游形象,提升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到武夷山旅游。

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政策优惠,鼓励更多旅游企业的发展,如保持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的高水准并致力文化创新,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从而加大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

4.加强与浙赣湘粤等海西省份旅游合作,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并与其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双赢,加快武夷山市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申葆嘉.国外旅游研究进展(三)[J].旅游学刊,1996(3):48.

[2]Brian Archer John Fletcher.The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in Seychell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23).

[3]E W Henry .The contribution of tourism to the eonomy of Ireland in 1990 and 1995[J].Tourism Management,1997(18).

[4]John E.Wagner.Estimatine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24).

[5]Neil Leiper.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ourism-supported employment which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exaggerated,misleading statistics about jobs[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

[6] Samuel Seongseop Kim, Kaye Chon,Kyu Yoop Chung.Convention industry in South Korea:an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

[7] 魏小安,厉新建.旅游产业地位的统计视角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1-5.

[8]王雷震,张帆,李春光.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定量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5):54-62.

[9]王友明.旅游业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5-28.

[10]唐志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J].开发研究,2011(5):59-61.

[11]陈立娟.旅游产业经济贡献度测评――以山东省为例[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35.

[12]左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贡献度分析[J].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2011(10):82-90.

[13]潘建民,李肇荣等.旅游业对广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M].2003.

[14]魏卫,陈雪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以湖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2): 331-334.

[15]邓飞虎,田巧莉.广西县域旅游经济研究[J].现代商业,2009(24):219.

第2篇

2.神农架成立旅游集团公司的可行性探索

3.智慧旅游在大中型景区应用初探

4.湖北森林旅游之我见---以某某森林公园为例

5.湖北省与台湾旅游互动之我见

6.武汉城市圈旅游空间布局新思维

7.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的思路

8.襄阳旅游整合开发发展初探

9.论旅游开发发展的区域合作---以湖北省某某地域为例

10.湖北省温泉资源开发优劣论——以某某为例

11.鄂西圈旅游线路设计之我见

12.神农架(恩施州)避暑旅游谈

13.游学旅游谈---以某某为例

14.湖泊旅游研究

15.古镇(古村、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研究

16.旅游者旅游动机(消费行为、旅游决策)研究

17.旅游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研究

18.旅游产业的贡献度研究

19.武汉会展产业竞争力研究

20.旅游节庆品牌评价指标构建

21.略论湖北的**文化与湖北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

22.湖北旅游交通状况调研

23.新型旅游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24.武汉假日旅游现状与对策

25.现场导游服务的语言技巧

26.武汉酒店行业经营情况调研

27.浅谈xxx宾馆的会议接待业务

28.会展场馆的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29.浅析xxx展会生存创新之路

30.浅谈武汉会展行业的发展前景与存在问题

31.旅行社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分析——以某地或某旅行社为例

32.旅行社品牌文化建设探析——以某家旅行社为例

33.浅析旅行社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

34.参团游客对旅行社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实证研究

35.浅论旅行社网站营销策略

36.旅游企业服务补救满意度测评研究

37.旅游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38.浅议“智慧旅游”下的旅游企业发展

39.基于服务蓝图的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管理

40.会展业的产业带动效应及经济分析——以某地为例

41.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合作方式探究

42.浅论某地会展文化的创建

43.某某酒店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实证研究

44.酒店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的互动影响模式研究

45.会议型酒店发展策略探析——以某某酒店为例

46.旅游集聚区研究

47.城市游憩商业区(RBD)与城市休闲旅游

48.旅游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49.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50.旅游用地问题研究

51.乡土特色在酒店中的运用

52.会展品牌(会展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53.滨水旅游城市个性研究

54.桥梁遗产及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研究

55.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56.智慧旅游理论性探讨与实证分析

57.邮轮旅游与邮轮经济分析

58.旅游地空间演化机理研究

59.旅游空间集群组织分析

60.武汉市旅游业与高铁、城铁经济的对接分析

61.城市群旅游整合发展与创新发展探求

62.目的地居民对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实证分析

63.古民居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影响力研究

64.网络评论的酒店口碑效应分析──基于携程、艺龙等旅游网站的检验

65.基于钻石模型视角的(中外)会展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66.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边界共生”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

67.对我国世界遗产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冷思考

68.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内生困境与出路探析——以宜昌市车溪村为例

69.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

70.我国会展业发展中政府管理缺陷及原因分析

71.旅游景区淡季营销策略探讨

72.乡村民族社区景区化的内涵及其开发研究——以××社区为例

73.现代营销环境下旅游景区的创意营销研究

74.欠发达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构建——以恩施为例

75.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主体选择与制衡机制——以××村寨为例

76.民族节庆旅游开发思路探寻

77.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探析

78.论旅游节庆品牌的构建

79.旅游酒店开发会议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

80.旅行社创新服务营销的思路探讨

81.展览业国家标准讨论

82.武汉市会展业发展评价

83.节事活动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84.会展业与酒店业的耦合发展研究

85.会展目的地的结构体系与整体营销研究

86.会展业产业促进研究——以某地为例

87.长江中游城市群会展经济发展展望

88.中国会展品牌战略研究——以某展览项目为例

89.会展服务创新研究

90.商务旅游发展趋势与旅游企业业务转型

91.会展经济带的生成与演进

92.湖北省会展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93.武汉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环境因素研究

94.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95.会展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作用

96.节事旅游发展战略分析——以武汉为例

97.武汉会展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98.培育湖北省品牌展会的对策分析

99.会展服务满意度测评研究——以××××××展览会为例

100.武汉会展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101.武汉酒店业应对会展业发展的策略探析

102.会展品牌建设与创新

103.会展活动对主办城市的社会影响研究

104.会展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105.城市会展业发展模式研究

106.大学生生态旅游意愿调查分析

107.大学生旅游环境影响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

108.大学生休闲行为调查分析

第3篇

关键词:旅游卫星账户旅游业

旅游卫星账户(又称为旅游附属账户或旅游分账户)是由世界旅游组织(WTO)、欧盟统计委员会(EUROSTAT)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合作开发的一种新的国际旅游统计标准、统计工具,于2000年3月得到了联合国(UN)的正式批准。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和正在开发旅游卫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写成本很大,它甚至要求对整个旅游统计体系进行调整。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旅游统计体系

在旅游卫星账户创建之前,世界各国的旅游统计工作都面临几乎相同的问题。例如,有关旅游业的信息是分散的、不完整的和不协调的;各类旅游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统计时遵循的定义和原则都有所不同;收集旅游信息的过程各国也差异很大。因此各国形成的旅游统计结果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精确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而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将指导各国完善自己的旅游统计体系(SystemofTourismStatistics,简称为STS)。2000年3月,联合国等四方组织共同了正式文件《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这份文件成为各国编织旅游卫星账户共同遵循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的导言明确提出“旅游卫星账户作为一个建立过程,将指导各国发展他们自己的旅游业统计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可以将此视为这种体系的综合体。”因此,按照这个框架建成的旅游统计体系将遵循统一的概念、定义、分类和记账原则,将包括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标准体系。因为这个框架规范旅游业信息的产生、描述和数据生成的方法,并针对现场操作的技术性问题的解决、统计基础设施的创建、结果的设计以及数据导入信息体系设定了统一的原则,所以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就遵从了一致的标准。作为附属账户,旅游卫星账户与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吻合,因此这个旅游统计体系就可以将旅游业和国民经济中其他经济活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比较。

正因为旅游卫星账户使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遵从了一致的标准,因此旅游卫星账户就成为了进行国际间对比旅游业经济贡献的一种工具。因为各国旅游卫星账户的表格填制遵从的是旅游业特征产品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的有关规定,所以它可以提供有关旅游的国际间可比的宏观经济总量,从而在揭示各国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很容易进行相互对比。目前,国际间旅游对经济影响的对比,已在实施旅游卫星账户的国家间进行。表1所列为一些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结果。

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

建立旅游卫星账户重要统计意义之一在于它将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建立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关于旅游的分散信息集中到一个整合的框架中来,它可以把国民统计体系中来自需求方调查的数据和不同的供给方企业调查数据结合起来,而来自这两方面的数据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总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旅游者消费的详细数据,并显示这些消费是如何由国内供给和进口得以满足的;它还包括关于就业、与其他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联系和资本形成的数据;还提供旅游业分析需要的基本信息,包括经济数据与非货币信息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展示着旅游业各个方面的信息,比如:旅游消费和收入及其产品细分,按旅游者类型统计的旅游消费和收入,旅游消费和收入按地区的细分情况,总体固定资产构成以及旅游设施的占用情况,旅游的间接影响,旅游对GDP的贡献,旅游就业情况,旅游获得的税收,旅游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诸如住宿、交通、旅行社这些重要的旅游企业对旅游总体影响的贡献。因为这个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旅游业的微观经济数据,所以它对于旅游业的分析、规划以及旅游卫星账户本身的发展,例如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及时性国家旅游指数的,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旅游卫星账户的众多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客源营销工作。旅游卫星帐户使用现有数据、家庭调查、旅游者调查(包括日记法和在住宿地点、出入境地点、交通工具和主要旅游地进行的调查)、旅游企业调查、中央银行调查和支出模型等方法来收集关于旅游者的消费信息。这些关于各类旅游者的数据对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营销工作作用明显。以波兰1995年公布的实验性旅游卫星账户为例,账户中计得的旅游总需求为143.28亿兹罗提。将旅游消费按产品类别进行划分的结果表明,比例最大的是交通服务(占总额的24.5%),其次是住宿服务(16.1%)和餐饮服务(13%)。卫星账户还显示了不同购买群体的重要性。就交通而言,商务旅游者占了绝大部分(占总额的59.2%),其次是外国旅游者(23.2%)、国内旅游者(14.2%)、外国日游者(4%)。把所购买的产品和细分市场结合起来,得到的数据又不一样,这就能够说明不同旅游者群体不同的市场行为。外国旅游者花费的最大部分是交通服务,占其总花费的28.8%,而国内旅游者仅为10.6%。另外,外国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用于餐饮方面的花费占其总花费的比例相当接近。但住宿服务就大不相同,国内旅游者在住宿方面的花费比外国旅游者低得多,这说明探亲访友仍然是最重要的国内旅游形式。对于外国日游者而言,餐饮和汽油是其花费中比例最高的二项,二者加起来占到花费总额的89.3%。这样,就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国内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部门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特别是住宿服务;对于入境旅游者,日游者使用旅游服务的程度非常低,其主要目的就是购物。

另外,将旅游卫星帐户中的数据和来自其他资料来源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引发对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提供有关旅游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指出:旅游卫星账户可以提供“被视为一组衡量一个经济体旅游业规模的相对指标:现金境内旅游消费、境内旅游消费(现金和实物)、旅游产业的增加值、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总产值。”这些经济总量的指标将全面地揭示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

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离不开确定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总量。而旅游卫星帐户的创建涉及到填制十张表。在创建之初,为了测算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就必须至少完成一部分表格的填制。其中表1、表2、表3和表4分别统计了入境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出境旅游消费和境内旅游消费;表5是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账户;表6是按产品分列的国内供给和境内旅游消费。表6是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在其他表格的基础上,通过表6可计算出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生产构成部分等指标。有了这些经济总量指标,即用基本的货币量表示的概念,宏观的经济分析就有了基础和技术性的关键支持。

以加拿大为例,1994年7月加拿大统计局了针对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它采用了1988年的数据),它首次显示了旅游业这个综合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及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旅游商品和服务;首次揭示了哪些产业是由旅游支持的,哪些对旅游者的依赖性较弱。具体而言:1988年旅游消费总值为303亿加元,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4%;旅游给各级政府上交37亿加元的商品税;按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排在所有行业的第12位;所有的旅游GDP当中,只有75%来自于加拿大旅游部门的企业,另外25%来自旅游者购买的非旅游产品(这就启示,要发展旅游业,旅游部门必须和其他经济部门中的企业展开合作);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部门,其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所有产业每份工作平均取得的总增加值为49000加元,而旅游卫星账户显示旅游全职工作取得的增加值为29000加元。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促使当时的新联邦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行业,并将发展旅游的联邦基金增加了5倍;还促成了政府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CanadianTourismCommission,简称为CTC)取代加拿大旅游局(之前,加拿大旅游局是隶属于工业部的一个分支部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成为旅游企业与行业协会、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之间重要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它为促进加拿大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许多国家,人们对旅游业的看法实际上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在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社会服务的一个方面。例如,当时的旅行社这种典型的旅游企业被看作是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接待,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对于单个企业、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都成为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及就业来源,这就要求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来考察它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而旅游卫星账户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新的统计工具,因此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揭示旅游业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是很有意义的。

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旅游卫星账户为旅游业统计核算制定了一些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所谓的“概念性框架”。这个框架“以一个经济体内旅游所产生的产品需求与其供给之间存在的基本平衡为基础。”它还包括旅游业特征产品清单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等等。旅游卫星帐户可以成为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卫星帐户的缺点之一就是时滞性。其研究结果往往是关于许多年以前的。因此,有些国家就研究能够及时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方法。加拿大的国家旅游指数(NationalTourismIndicators,简称NTI)就是这种方法。加拿大就是在旅游卫星账户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旅游指数系列。国家旅游指数最早是开发用来更加及时地提供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一些主要估算数据,其关键概念都是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来的,目前已做到每年四次。旅游卫星账户促进了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展,使国家对旅游业进行完全彻底的统计分析和及时监测成为可能。

旅游卫星帐户也为开发地区性旅游卫星帐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的是关于全国旅游业的数据和信息,对各地区旅游经济政策分析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除全国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之外,政策制定者更感兴趣的将会是各省、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事实证明地理特征突出的旅游卫星账户有着明显的价值。省级、地区级旅游卫星账户在旅游卫星帐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地区的旅游花费、GDP和就业,来测算各省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其分析结果对和旅游相关的企业、地区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旅游战略和政策更有意义。以1996年加拿大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对安大略省的旅游经济分析为例,安大略省的旅游业的旅游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占到旅游需求的38%,这是加拿大各省中最高的比例;旅游增加值占安大略省总国内生产总值的2.1%,就业占4.5%。这两个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就在全国性账户的基础上,实现了在各地区之间比较旅游经济贡献的可能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决策和发展都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12)-04-0077-19

摘 要:

旅游发展作为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成为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国外主流旅游经济学文献所认同的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假说(TLGH),从方法论角度,分别就这种假说是否存在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静态面板数据分析、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与面板协整分析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基本思路是,在总结国外研究文献对TLGH研究优劣势的基础上,据此初步揭示出TLGH研究框架的基本路径,并对我国TLGH研究的理论拓展与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经济增长; TLGH; 研究综述; 国外

1 引言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始终备受关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何种影响滥觞于对旅游产业经济性质的最初探讨,经典旅游经济学文献对于这种关系存在形式具有三种观点:(1)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旅游发展作为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①,主要通过注入外汇收入(Henry,Deane,1997;Noriko,Mototsugu,2007)、创造就业机会(Durbarry,2002;Janta,et al.,2012)、引导外部投资(Law,1992;Sinclair,1998)、刺激地区消费(Divisekera,2010;Lee,Hung,2010)以及增加税收收入(Hughes,1981;Archer,1995)等形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持有此种共识的主流观点提倡Shan和Wilson(2001)首次提出的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假说(tourism-led growth hypothesis,TLGH)的有效性②,并得到了诸多研究者的支持(Durbarry,2004;Gunduz,Hatemi,2005;Lean,Tang,2010),相关系统深入理论研究可参见诸如Proenca和Soukiazis(2005)以及Cunado和Perez de Garcia(2006)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对此论证分析的研究文献;(2)与此前观点相左的观点认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负向作用,其立论基础是,由于旅游发展不同程度上具有“资源诅咒”效应 Chang等(2011)通过构建一个包括旅游发展拥塞效应和入境旅游征税福利效应的动态最优化宏观经济模型,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旅游税收收入用于补偿社区居民,由于福利效应,旅游发展的“资源诅咒”效应并未显现;倘若旅游税收收入被服务业占主导的地区用于制造业生产部门,则会产生旅游发展的“资源诅咒”效应。Holzner(2011)则对Copeland(1991)和Chao等(2006)所推崇的旅游发展“资源诅咒”假说进行质疑,利用全球134个旅游依赖型国家(tourism dependent countries)1970年~200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旅游发展可能会在中短期出现“资源诅咒”现象,而在长期则并不会出现此现象。(Copeland,1991;Chao,et al.,2006)、“投资挤出”效应(Nowak et al.,2003;Rosentraub,Joo,2009)、“福利漏损”效应 Hazari & Ng(1993)主要是针对入境旅游而言,他们认为入境旅游主要从以下三点产生“福利漏损”效应:一是入境旅游消费抬升了旅游目的地的一般价格水平,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非传统性贸易行业;二是入境旅游者旅游消费通过“示范效应”对旅游目的地的国内传统消费模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实质上,即增大了地区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三是旅游目的地为了迎合入境旅游者旅游需求,可能会形成市场垄断力量扭曲的局面,从而引致福利减小局面。(Chen,Devereux,1999;Brau,et al.,2007)以及“反向排斥”效应 无论是Tosun(2000)所着重强调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CPTDP),还是Reid等(2006)构建的社区旅游自我评价工具(Community Tourism Self-Assessment Instrument,CTAT),理论分析上均认为旅游发展与社区居民之间由于经济利益、文化资本以及管理体制所形成的两者强制性耦合关系都将弱化旅游发展对社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甚至会导致旅游发展的正反馈式“反向排斥”效应,这一论点主要来源于Haywood(1988)和Inskeep(1988)有关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体系(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Planning,CPTP)的研究。(Tosun,2000;Reid,et al.,2004)等产业经济运行摩擦效应形式,旅游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尽管此方面研究文献并不占主导(Read,2004),但仍为我们从不同视角正确认知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提供了丰富材料;(3)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并不存在显著影响关系,这主要取决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此方面的经典文献以Eugenio-Martín等(2004)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分别以旅游发展和经济增长为解释变量和因变量运用面板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发现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只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在高收入国家并不存在。(Sinclair,Stabler,2002)、旅游依赖程度(Cerina,2007;Lozano,et al.,2008)以及市场规模尺度(Candela,Cellini,1997;Lanza,Pigliaru,2000)等地区异质性因素。 

虽然有关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关系的理论研究文献汗牛充栋,然而由于在研究对象、理论构建、模型设定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性,导致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莫衷一是。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支持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假说(TLGH)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在研究方法规范分析上,在理论研究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实证方面的经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TLGH理论阐释推理在直觉上是可信的,但倘若无法得到经验证据的实证考察,便使得TLGH存在的论断略显牵强。鉴于此,随着经济学实证方法在旅游学研究中的普遍应用,极大丰富了TLGH的研究内容。将TLGH经验研究的文献按模型设定分类是个简捷有效的方法。因为纵观此类文献,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呈现如下4种形式:时间序列数据分析;静态面板数据估计、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以及其他截面数据分析。

第5篇

关键词:旅行社 技术进步 经营模式 创新 旅游法

旅行社作为提供旅游服务的中介机构和组织者,对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公报,截至2012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24944家,资产总额839.55亿元,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3374.75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4.71亿元,共招徕入境游客1643.64万人次,经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为2366.61万人次,全国旅行社共组织国内过夜游客14368.64万人次。数据表明旅行社总体不断向好的发展势头,但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旅行社的发展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

1.旅行社技术进步与经营模式的文献综述

杨彦峰(2011)认为旅行社作为旅游分销渠道组织,主导着旅游消费和旅游供给之间的通道,通过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对旅游供需产生双向影响,但是存在高回扣的问题,即TOHC模式[1]。实际上,对于旅行社的定价,宁泽群(2006)提出了“套中套黑箱定价”模型,认为市场的企业进入与盈利水平呈反向变动的趋势,通过这个定价模型,揭示了旅行社市场表面竞争,实际上仍然属于垄断的事实,而这种垄断造成了对社会福利的损害[2]。张安民等(2007)运用结构方程方法从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企业绩效3大模块构建了我国旅行社业SCP分析模型,认为我国旅行社业整体绩效很低,净资产利润率有趋近于零的趋势,产品差异性和市场集中度是对市场结构影响最关键的因素,价格恶性竞争的程度是对旅行社业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3]。武瑞杰(2013)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省际旅行社行业2001―2010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省际旅行社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技术退步是其主要原因,人才资源则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重要的因素[4]。赵立禄和段文军(2012)对我国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方面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慢,年均增长仅0.1%,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旅行社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较大,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增的趋势[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增长传统地依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自然禀赋资源和低水平的劳动力投入,属于典型的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和需求拉动的传统产业增长模式。张辉和魏翔(2004)认为我国的旅行社业发育于当时特殊经济、政治环境和要求下 ,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 ,旅行社行业出现了不少现实问题 ,如核心能力流失、产品单一、组织安排缺乏经济效率、规模过小、集团化虚设等问题[6]。王红和颜淑蓉(2011)分析了在“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的进程中,政府在旅行社行业发展中的角色变迁趋势,即突破GDP考核指标下的地方政府利益瓶颈,扮演“调控者+规制者”角色,加强“公益人”角色的扮演[7]。秦绍林(2009)从旅行社在旅游供应链中产业地位特征演变过程入手,分析其被弱化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提出其在旅游供应链系统中核心产业地位回归的发展取向及其应对策略,希望借此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企业龙头作用,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8]。关华和赵黎明(2010)提出低价竞争会导致旅行社利润率降低,服务质量下降,而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可以有效地避免价格竞争,提高旅行社的竞争优势,增强旅行社的定价能力,从而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9]。

2.旅行社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目前,利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旅游与技术的结合日趋紧密。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在经济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为基础的转变中,带来了持久的技术进步,生产方法逐渐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对技术进步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技术进步(也称“硬”技术进步),主要包括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和采用新原材料等;广义技术进步还包括“软”技术进步,包括新的方针政策、采用新的组织与管理体制和方法等[10]。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技术进步是外生,仅仅是时间的函数,可以划分为体现型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生产函数法又称为计量生产模型,它是典型的参数方法。随机前沿生产模型是关于效率而不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相对计量生产模型允许技术无效率的存在,并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化,这种方法比传统的生产函数法更加接近生产和经济的实际情况[11]。自1997年以来,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情况参见下图: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从行业的发展规模看,收入从23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74亿元,翻了14倍多,年度复合增长率高达18%。固定资产的规模从61亿元增加到715亿元,从业人员从9.5万人增加到32万人左右。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假设旅行社的生产函数式是C―D函数,即:Y=AKαLβ ,其中:Y:旅行社的收入,A:技术进步系数K:旅行社资本存量,采用固定资产原值;L:旅行社的从业人数。

两边取自然对数后得到:LnY=LnA+αLnK+βLnL

利用1997年到2012年的数据,计算收入、资本存量和从业人数的相关系数如下表:

从表格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关系数接近1,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通过Eview7.2软件计算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3.13K0.2L1.47

通过计算可看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人力资本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属于人力密集型的发展方式,这也与旅行社的经营现状吻合,投入小、时间短、见效快恰恰是旅行社的行业和投入特点。正如前面所述,从技术进步的类别来看,旅行社的技术进步中体现性的来源不明显,或者说通过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实现行业技术进步不是主要渠道,这并不是排除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相关硬件设备的投入。可能在制度变革层面,或者说在软技术进步层面,旅行社行业是可以大有可为的方向,这也是旅行社业务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3.旅行社加快技术进步的创新方向与对策

首先,应在大众化旅游时期做好市场细分和战略定位。旅行社在进行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六大旅游要素进行细化研究,明确自身的业务定位和盈利点,对包括导游在内的等各种成本科学核算。这一方面需要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旅行社业的收入管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加明确旅行社差异化竞争的定位及特色,建立市场核心竞争力。要打破传统的“门票经济”背景下高回扣商业模式的怪圈,旅行社的战略基点应着力提高整合旅游资源的整体协同功能, 以获得长远发展利益为目标开展全面创新,系统性谋划创新模式,具体包括如下几大类:产品或服务创新、旅游市场创新、企业管理创新、服务过程创新和制度创新(包括混合经济和员工持股等)。

其次,面对“自由行”等非团项目加快发展的冲击,旅行社应对导游的业务素质、工作方式、收入来源、管理模式等予以重新定位。导游作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的专业化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来体现规范的专业服务,是最基本的从业门槛,不能以旺季游客人数众多而降低或丢弃这样的基本规范。同时,对于临时聘用的导游工作人员,他们也是旅行社的品牌打造者之一,一旦出现了恶性事件或违规操作,旅行社不仅需要接受惩罚,而且更伤害了游客对公司的信任,不利于旅行社的品牌经营,也有害于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竞争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些非正规的导游员工,一方面应该加强管理,不能放松对其工作要求;另一方面,也应该关心其正当权益和利益,需要提供基本的劳动报酬和个人价值实现平台。否则,他们在临时的工作环境下,就只能从游客的购物和其他消费环节来“榨取收入”。

第三,旅行社的经营模式创新,必须以业务组合创新为主,增强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发展壮大各旅游业态的规模以及盈利能力,建立各旅游业态的经营产品系列,实现旅游产品线的聚集效应。旅行社的业务模式创新必须能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以加速资源间的互动互利和协调发展,使得旅行社总体上实现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利润、提高效率;不同业务之间通过共享专业人才、服务技能、客户关系等资源,进行业务整合获得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从而有助于旅行社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四,旅行社的业务模式创新需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风险问题。首先,旅游产业链的形成需要逐步完善,其赢利性与协同能力和水平有自身的发展周期。其次,各旅游业态的发展阶段差异很大,很多新业态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扩张时期,并在全国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但是旅行社各业态的控制程度差异也大,从股东、职业经理和普通工作等人力资源配置上,应注重个层次人员的权力分享与利益点的协调和优化。第三,任何企业层面的创新活动都必须不断增强盈利能力。通过旅行社独具产业特色的品牌和企业文化,既能凝聚了全体员工的正能量,又体现了内部的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第四,加强旅行社内部的组织构架和资源的整合优化,健全管理体系,避免管理成本过大。

总之,旅行社作为整合旅游要素的核心环节,随着其经营活动向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发展的加速,为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为加快扩大产业经济规模、为加速增加员工收入、为加快扩大企业客户资源和提升旅行社的品牌影响力,旅行社就必须在商业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并控制好创新活动中的经营风险,才能在行业变革中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协同,才能在不同提升旅行社竞争力的同时保障和实现好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才能为广大的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及产品。

参考文献:

[1] 杨彦峰.中国旅行社行业高回扣商业模式研究―武陵源案例[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7-8.

[2] 宁泽群.我国旅行社市场的进入悖论与旅行社企业的“套中套黑箱定价”模型[J].旅游学刊,2006(05).

[3] 张安民,李永文,梁留科.基于SCP模型的我国旅行社业的经营测度[J].旅游学刊,2007(10).

[4] 武瑞杰.我国省际旅行社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测算[J]. 统计与决策, 2013(11).

[5] 赵立禄.段文军.我国旅行社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8).

[6] 张辉,魏翔.对中国旅行社业的经济分析与再定位[J].旅游学刊,2004(5).

[7] 王红,颜淑蓉.发展方式转型中政府在旅行社行业的作用与影响分析宏观经济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3).

[8] 秦绍林.旅游供应链中旅行社产业地位特征演变及其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9] 关华,赵黎明.旅行社Bertrand价格竞争与产品差异化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第6篇

关键词:旅游协同;协同创新;知识共享;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92-05

一、引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旅游竞争力报告》里显示,在14个被称为竞争力“支柱”的二级指标中,目前中国都没有能够进入前三甲,较低的旅游创新水平,尤其是协同创新是其主要制约因素。旅游业通过相互协作,整合资源,是实现其行业地位上升、行业利润上涨的必然选择。

2013年2月18日《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正式,表明旅游成为衡量国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创新关乎旅游产业生命和国民旅游生活质量。旅游业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业发展,协作创新至关重要[1]。但中国旅游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国际地位低下,根源是“集体创新动力缺失”所致[2]。造成这种情况源于两点:第一,旅游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低,均维持在3%左右[3],导致动力不足;第二,中国旅游企业创新人才短缺,两者导致中国旅游企业的原创新能力以及对国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的二次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旅游企业应以价值创新为契机,不断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3]。

二、旅游协同创新的特殊性

1965年,Ansoff在《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2]。指出协同的基础是资源共享,通过协同主体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实现价值创造,企业内部的协同创造尤为重要。哈肯协同学认为,协同系统是由大量子系统组成,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1912年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一种非线性的质的变化,而不是量的积累。但是对于旅游协同创新研究,具有其行业的特殊性。

(一)旅游业的高关联性使协同创新成为必然

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和关联性极强的行业。旅游活动链条上的节点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旅游活动资源效率的发挥。从系统的角度来讲,包括行业内系统和行业外系统。行业内系统包括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子系统。行业外部系统包括政策、研发和与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形成的交叉协作系统。协同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创新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可见,协同创新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节点的不二选择。

(二)旅游业技术含量低,非技术创新成为其主要形式

高投入、高风险、回报收益期长,成为目前旅游业发展中的障碍。打破固有的发展模式、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旅游业始终摆脱不了技术含量低、过多依赖于资源、劳动力和资产投入等问题。技术含量低导致技术创新难以实现,减弱对于生产要素的过渡依赖,非技术性创新成为旅游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和必然选择。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看,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在旅游协同创新中,技术创新包括旅游产品的协同创新、旅游线路的协同创新,非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具体操作层面和组织层面,具体操作层面主要包括旅游从业技能和旅游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创新,组织层面是指产业横向或纵向协同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创新。

(三)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性,使旅游者成为创新的动力源泉之一

因为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决定了旅游者与旅游企业员工一样是创新的主体。旅游者的参与协同创新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针对性。这是一个在旅游企业的引导下,针对其特定的现象或者不足,旅游者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协同创新活动将旅游者的知识与旅游企业的知识结合起来以发挥更大的效力。其中现实旅游者由于其对旅游企业的信息掌握更多、更精确,对旅游企业的协同创新有更明确的作用。潜在旅游者可以通过对旅游企业的认知和评价,来帮助企业在旅游形象以及旅游知名度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

三、基于投入—产出的河北省旅游协同创新分析

旅游协同创新,协同是基础,创新是结果。协同程度可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投入产出方法由著名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Leontie)于1936年提出,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结构分析方法,在利用投入产出表进行经济分析时,需要计算投入产出表的各种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旅游投入产出分析主要考察旅游业的投入来源、产出使用去向以及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①。

(一)带动性强,对劳动力要素依赖很高,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协同不够

2007年河北省旅游业的总投入为182 300万元,其中中间投入为136 725.02万元,增加值为45 575万元。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率高,比例为75%,说明河北省旅游行业增加值率低,但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强,即河北省旅游业属于“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在初始投入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分别占88.8%、2.6%、3.2%、5.4%,说明河北省旅游业劳动密集型特征突出,对劳动力要素依赖度很高,与其他要素的协同不够。

(二)与吃、住、行方面关联度高,协同程度高

一般使用直接消耗系数分析某产业的直接后向关联产业的关系。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产品(或产业)的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社会各种部门产品(产业)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河北省投入产出表中144个部门中涉及旅游的共有51个部门,占比35.4%,全国投入产出表中135个部门,82个与旅游部门关联,占比60.7%,从中可以看出河北省旅游业与全国旅游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通过表1的对比发现,对于直接消耗系数而言,河北省的住宿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餐饮业、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排名靠前;河北旅游业与旅游相关的吃、住、行等方面关联度高,消耗水平大,协同程度高;而与购物、娱乐等方面关联度较低,且低于全国水平,协同程度低。

(三)对第二产业依赖性强,协同程度大

一般使用完全消耗系数分析某产业的完全后向关联产业关系。完全消耗系数是生产过程的最终产出与完全消耗之间的线性比例关系。如表2所示,河北省旅游业消耗系数表明对第二产业能耗较大,依赖较强,表明两个产业之间技术经济联系密切,协同性强,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耗较小,表明它们之间技术经济联系不密切,协同性弱。

(四)河北省旅游对国民经济推动力小,与整体经济环境协同弱

产业影响力反映了产业最终产品的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河北省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998 828(参见表3),影响力系数小于1,说明河北省旅游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下,在144个部门中影响力系数排名87,处于中下水平,表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弱,应该继续加强。

(五)河北省旅游业受国民经济拉动力弱,服务创新须加强

产业感应度反映一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能力或程度。河北省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358 272,数值小于1也低于全国水平(参见表3),在144个部门感应度系数排名133,排名非常靠后,说明河北旅游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整体上看目前河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程度不高,尚未进入旅游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应继续强化旅游服务创新,加大旅游业的扶持力度。

(六)综合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投入要素的角度来讲,河北省旅游要素协同程度低,结构不平衡;从行业内部来讲,河北省旅游行业内部与吃、住、行方面关联度高,协同程度高,但与购物、娱乐等方面维持较低关联度水平,协同度低;从产业角度来讲,对于资源消耗性的第二产业依赖性强,对第三产业以及基础性的第一产业依赖性低;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讲,河北省旅游对社会推动力小,与整体经济环境协同弱;受国民经济拉动力弱,服务创新必须加强。

四、旅游协同创新系统构建

可见,无论从生产要素、产业还是国民经济等方面,河北省旅游协同程度较低,创新能力不强。有鉴于此,需构建基于旅游协同创新的网络,提高协同程度,增强其创新能力。

(一)旅游协同创新系统

旅游协同创新系统通过紧密的协同创新纽带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主体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创新系统由系统创新节点、节点之间关系或纽带、以及资源和知识的互动共享以及网点组成。这个系统依赖于创新系统中不同的创新主体(旅游者、旅游企业、高校等)的协同交互作用,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如图1所示。

这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实现系统的价值创造。这个系统协同创新的基础在于企业和区域之间在资源方面的稀缺性和功能方面的互补性和共生性。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旅游市场与旅游资源之间的供求关系使这个系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更为重要的是知识流的存在,使创新活动在整个系统不断整合中由无序向有序发展。

1. 旅游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讲,内部的协同可以提高其内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企业学习效应,解决工作中的困惑或难题,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创新。

2. 基于区域集群的旅游协同创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是指区域内各旅游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和共生、自成一体、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是“一体化”运作的区域旅游发展方式[3]。更多区域协同创新是以目的地为基础的,该种协同创新模式是以旅游者价值为中心,以旅游核心资源为基础,以景区与其他产业部门协同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信息关系为纽带,网络结构相对松散的协同创新模式[3]。

基于区域集群的旅游协同创新,旅游者价值是其协同创新的中心,通过共享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让游客获得完美的体验和整体的感受是协同创新的目的。各个资源依托型的企业和非企业机构,乃至旅游者都是创新主体,创新主体的异质性相对较弱。通过政府构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当公共平台的辐射范围很大,强度很高,显性知识的传递则会非常迅速,信息的承载量大。但信息的异质性相对较弱,信息结构不完整,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中介机构所提供的异质性信息成为平衡信息结构的重要来源。

3. 基于产业链的旅游异地协同创新。基于产业链的旅游协同创新模式认为,价值链是其协同创新的核心。该模式是以企业利润为中心,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市场化运作为主导,以垂直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为纽带,结构相对紧密的市场型协同创新模式。

基于产业链的旅游异地协同创新,各个旅游企业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建立起稳定的关系,该种模式所建立起来的网络结构是相对紧密的。获得利润是协同创新的目的,垂直型的内部关系决定了其内部关系属于任务导向性的。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成为该模式中信息传递和知识流动的平台。当个别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稳定,互动频率高、信任程度高时,他们之间的隐性知识的传递就显得有效,但这种隐性知识的传递具有很高的重复性、单调性和片面性,信息接触点少,直接影响了创新效率的提升。这时,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非企业机构所提供的显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息结构不完善的缺憾。

(二)旅游协同创新主体

旅游服务协同创新贯穿于以上各个方面。每个主体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角色不用,作用也不一。在这个系统中,旅游创新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其他社会中介机构、旅游者等。

1. 政府。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经济拉动作用和溢出效应。但河北省旅游业与政府协同程度欠佳。所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尤为关键。

政府在旅游企业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度的支持,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提供,交流平台的构建以及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对于创新系统来讲,影响很大,在旅游目的地的协同创新中作用尤甚。首先,政策、制度的支持和设施的建设优化可以创新软硬环境,奠定协同创新的基础,尤其是在相邻区域的协同创新中,行政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障碍,导致协同创新不能实现。其次,构建交流平台,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整合区域旅游信息,实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节约企业沟通成本的同时,促进企业运营模式的变化,促进整个行业的协同创新。最后,当行业遇到难题,尤其是技术性难题,不能通过自身解决时,需要研发机构给与支持和帮助,政府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政府在整个协同创新系统中资金、知识和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的输入,促使整个系统协同创新的顺利进行。前两者奠定了区域旅游协同的基础,最终促进创新;后者是创新的动力来源,是新知识产生的摇篮。

2. 旅游行业。旅游行业包括景区、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娱乐业等。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作为旅游活动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占基础的安全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比重较大,与河北省旅游业协同程度高,但在购物和娱乐方面程度很低。因此,除了注重在管理、组织方面的协同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形象的协同创新,以及在旅游购物商品设计、旅游娱乐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单个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较多,而整个链条的旅游市场、旅游线路和旅游组织等方面的创新较少。旅游企业创新需要知识积累以及知识共享才能保证创新动力。因此,企业员工、旅游者以及各种团队沟通渠道的建设有助于各个层面的交流,使知识形成点—线—面的逐级扩散[4]。

3. 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包括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是对政府和企业创新的有效补充,应顺应协作创新主体的不同要求,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和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供智力支持,达成与创新主体的协作,促进合作平台上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

(三)旅游协同创新的知识传递

旅游企业是协同创新中知识源泉和动力来源,信息网络为协作创新提供流动渠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其知识提供有效的补充。在旅游协同创新中,有效的协同有助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互动。因此旅游企业间的纵横双向联系和协同,以及依附这种联系的知识流动是构成协同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才能建设起富于创新的旅游产业网络和旅游创新系统[5]。

在旅游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隐性知识的传递和显性知识的传递。隐性知识因其稀缺性而在关系紧密的主体之间流动。显性知识因其共享性而在公共平台或者一定范围内进行流动。若知识流动有效,则协同创新效果明显,反之,则不明显。

同时,在旅游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区域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善,内容丰富,形成信息有效的双向流动,协同创新较易实现;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区域之间,信息交流平台不对接,内容差异大,信息单项流动较多,协同创新实现较困难。

五、结语

从区域的角度来讲,政府在提供固定投入和优化区域内部协同创新环境的同时,要通过各种政策引导最大化协同带来的效应,弱化区域之间的界限,提高跨区域的协同创新。从行业的角度来讲,行业协同带来了知识共享,提高信息的流动效率,带来了知识交流的均等化,最终降低信息流动成本,提高行业创新水平。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内部员工的协同与外部市场的沟通和交流,成为企业创新的基础和关键。

旅游协同创新模型因其服务创新性而与其他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所区别。在旅游协同创新中,因其价值链条组成的复杂的网络体系,使各个主体在协同创新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互动关系。旅游协同创新强调共享——学习——创新的路径,这是一个螺旋式重复上升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程度取决于共享和学习的效果,经济发达、产业规模大的地区,产业分工明确,协作明显,创新活动频繁,创新效果良好,反之,效果则差。但如何界定协同创新的范围和界限,如何测量协同创新的效果,如何将这些错综复杂的系统协同创新活动进行综合分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本文分析的旅游业主要是指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组团和散客旅游服务的行业,包括向顾客提供咨询、旅游计划和建议、日程安排、导游、食宿和交通等服务的部门。

参考文献:

[1]赵建强,秦巍,张海超.基于HHI模型的城市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0):56-58.

[2]袁新华.面向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湖南旅游发展战略分析[J].旅游学刊,2005,20(1):48-52.

[3]成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9,(12):1-14.

第7篇

作者:张福兴 李军 王健 李宁宁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工业工程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工具或某种方法,它更多的是包含人的思想和企业文化因子在内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它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思想变革,并最终以包含科学管理理念和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国外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真正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很少,使得工业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在中国无法得到体现或实现,后来有学者研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适应中国的本土文化[4]。而后继投资中国的众多企业站稳脚跟并取得良好发展,同样得益于对本土文化的适应与融合。因此,若要在中国成功实施工业工程,必须与中国独特的文化相融合,对企业员工需求和管理方法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本土特色、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组织的挑战工业工程在中国企业推进和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其原因是无论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的操作人员,惯性式地坚持在企业已经根深蒂固了的生产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而对企业的变革普遍存在免疫性。据了解,现有的组织结构一般都是按金字塔模式建立的,这种组织结构的不足之处就是执行效率不高。在组织发展过程中表现为机构臃肿、关系复杂、易产生官僚化,这与工业工程所要实现的精益、精简、高效的目标、要求存在很多的冲突,对工业工程在企业的生根发芽、长期发展造成障碍。同时工业工程在企业的推广过程中容易出现企业管理高层“热”而基层一线职工“冷”的现象。因此一个组织若要使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中落地生根,就必须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变革。作为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工业工程同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必须积极面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并且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来。工业工程本身的挑战现代工业工程在工程经济分析、物流工程、人机工程等分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敏捷制造、精益制造、虚拟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5]等先进生产模式。然而,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生产方式被精益生产方式所取代,以生产者为中心的生产逐步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精益生产方式,资金集约型向科研成果集约型转变,体力作业者向智力作业者延伸,通过准时化生产消除“七种浪费”、实现“七零”目标[6]等,现代工业工程已跳出制造业领域并迅速扩展应用到制造业以外的更广大的生产领域、服务业和政府部门,在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与调配也已经跳出现场管理的狭小范围,开始逐步渗透到企业财务、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各个子系统。因此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应由效率向效益发展,由现场管理向管理的各个领域发展。工业工程本身也要与时俱进,扩大本身内涵,创新内容和方法,以研究解决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服务业的挑战当今世界,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工业工程的许多方法都是从制造业领域总结发现的,而对与制造业有许多不同的服务业来说如何应用工业工程的方法提升一个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用系统的观点来看,服务业作为提供非实物产品为主的行业,它与制造业系统的本质有相似之处,即有形产品的生产与无形服务提供都可被视为“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但又由于服务业产品本身无形性、即时性、异质性等特点,使得如何运用工业工程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处理好服务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服务效率低、服务质量差、客户满意度低[7]等矛盾,已成为时代背景下工业工程在服务业领域应用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针对以上工业工程在我国应用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如下应对策略:1.人才培育人才培育是企业成功推广工业工程的关键所在。人才培育,重点应从学校抓起。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程度方面,认为目前至未来五年非常需要该专业毕业生且人力严重不足者占12%,认为需要且人力稍有不足者占65%,认为已足够者占18%,而认为不需要本专业毕业生者仅占5%。在校求学期间,应督促每位学生把握好当下机会,加强充实自己的学识,不但对传统工业技术,如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作分析、工厂布置等要精通,而且对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如作业研究、线性规划、数理统计分析等更要努力钻研,做到专而精的程度。另外除了工业工程技术及各项工程知识外,还应加强学生在一般管理横向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行销管理、研究发展管理等)和纵向管理功能技术(规划、组织、领导、控制)方面的培养力度,以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上具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2.理念更新近百年来工业工程一直在推动着社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早在泰勒时期,工业工程的开拓者们就始终恪守这样一条工作信条,即“对于一个人工或人参与的系统,总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试验与研究,应用人的智慧(知识、智慧、才能和技艺的总称)进行创造与改进,找到一种比现有运作方法更好、更省、更快和更简单的新方法。”现如今,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已从过去的成本同质量的竞争,转向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同上市速度,制造系统的设计、构建、运作的质量与成本保证及快速反应能力同产品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抗劣化的能力,以及以服务质量为主线的新一轮竞争。质量同成本仅仅成为参加市场竞争的“及格赛”标准,而产品开发、制造系统和服务则成为主要竞争力的因素。3.组织变革工业工程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要在企业中实现这一核心目标,不仅仅是新的生产方式的引入,更包括组织结构、工作特性、人员因素、组织间关系的适配性变革[8]。只有这样,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在企业落地生根,持久地发挥作用。组织变革过程中,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减小变革阻力,完善组织的运行模式,形成新时代背景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现代企业的文化,最终达到组织中思想、文化的彻底变革,就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全体员工有关变革的培训,使其从思想上接受变革,在行为上践行变革。在急剧变化的当代,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旧有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参与未来全球竞争的瓶颈,进行组织变革是中国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4.方法创新应用工业工程技术全面改善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是深化我国改革开放、加强对外交流的迫切需求,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迈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最佳选择。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程度加剧、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等使得企业的资源累积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工业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应由单一的现场管理逐步向财务、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等各管理系统辐射、延伸和发展,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系统的优化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总之,运用国内先进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其最佳效益和效能,使企业的产业定位、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9]更加准确。5.服务渗透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近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如何提升服务业的效率和效益,是工业工程发挥作用的又一个广阔天地。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说过,“在中国最大的商机不是在制造业而是服务业”。我国著名学者梁小民也曾指出,当我们把经济增长的目光盯在制造业、高科技时,往往忘却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行业——服务业。虽然工业工程发源于制造业,并在制造业中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它从来就没有限制在其他行业的广泛应用。服务业(包括金融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医疗卫生产业等)都蕴藏着对效率和效益方面需求的巨大潜力。如果将工业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应用拓展到上述产业部门,必将极大地改善我国服务业的基本素质,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6.精益文化积累精益生产是企业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基础,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有力保障。精益生产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将工业工程(IE)理论与实践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如今精益生产已经成为先进制造的代名词,精益文化已成为企业追求和向往的新目标。工业工程在企业推广的最高境界是在本企业中形成精益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上下下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进行工作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业工程在本企业生根发芽,才能将精益生产方式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企业在推行和推广精益生产管理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在企业上下营造出一种持续改善的精益化生产氛围[10],使员工参与到精益化活动中,形成精益化生产格局。同时,大力开展有关精益生产的业务培训,使企业全体员工形成积极的精益化思维,让精益化思想在企业中永驻。

工业工程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推广和应用具有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工业工程是全面改善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与改革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宣传、培训、教育和试点工作的同时,必须对工业工程进行应用创新。工业工程应用的关键是在企业采用精益生产并辅之与其配套的组织变革,双管齐下,推动生产体系彻底变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总之,工业工程是中国企业的兴业之道、成功之术,但要实现其在中国企业的全面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