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4:3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碳中和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关村论坛24日在京开幕,将持续至28日。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在北京盛大举行!供大家参考。
2021年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在北京盛大举行!
聚焦“智慧·健康·碳中和”的此次论坛是今秋最受关注的国际化交流盛会,汇聚全球精英共议科技发展趋势与未来。 本届论坛将汇聚全球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国际组织及顶级学术机构代表,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碳中和等科技前沿和热点议题,碰撞思想观点,共商合作创新。打造全球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知名品牌,举办技术交易政策、项目路演、集中签约、洽谈交流等活动。举办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搭建面向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链接资本市场的全球科技创新“精品展”。遴选一批凸显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创新成果、科技政策、研究报告等。组织2021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面向全球范围评选出硬科技领域初创期企业,并推动其在京落地发展。
今年的中关村论坛,与往年相比,更加国际化、更加高端化。5天的会期内,重点围绕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前沿大赛、技术交易、配套活动等6大板块,设置各类活动60场,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智慧医疗创新论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碳中和与绿色金融论坛、全球企业家创新论坛、全球未来城市发展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欧亚技术转移对接专场、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大会-未来城市与美好生活专题、中关村前沿大赛-集成电路分领域决赛等。
论坛期间,前沿科技与碳中和等一大批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将在这里被集中探讨,一大批重磅科技成果、科技政策及研究报告将在论坛上集中,各种技术项目、路演、签约活动将在这里集中举行。9月24日至28日,精彩即将目不暇接!
低碳不低调的杭州“范儿”
“2006年的时候,我和身边的人聊起低碳生活这个话题,大家都不知道低碳是什么。市民普遍的反应是‘这一切都与我无关’。凭什么我就不能开大排量的汽车?凭什么我就要多骑自行车多走路?凭什么我就要少用空调少喝瓶装水?凭什么我好日子还没过上,就到低碳时代了?”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张贵书感叹地说,“这些都是我们当时听到的声音。于是,从2007年开始,我们大力开展了低碳科普工作。2008年,杭州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动阶段,市里也正准备要建科技馆。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要建一个综合场馆,报到市里以后,当时的市委决定要建一个以低碳为主题的场馆。从建设思路的转变中,也体现着未来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生态发展的总方向。”
这项工作具体落到了杭州市科协的肩上。为了让市民对“低碳”这个新鲜的词儿和理念有初步、科学的认识,从2009年开始,杭州市科协先后印制了《迈向低碳生活》和《低碳生活智慧》等市民丛书,分发到各个社区。还召集组织市科普讲师团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甚至在很多社区进行“点餐式”服务,即每个社区可以根据自己社区民众的“特殊需要”来点有关低碳的主题,并让专家团进行专门的讲解。不难看出,为了推动低碳生活理念的宣传,杭州市科协可真是使出了各路招数。
几年的努力下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概念在杭州市民心中由陌生变得流行。
经过四年建造,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于2012年7月正式开馆,成为中国第一家低碳主题的大型科技馆。杭州低碳科技馆以“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为呈现手法,向观众展现了低碳的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以及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低碳科技馆自开放以来,已迎接22余万的游客,也正逐渐成为杭州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的“第二课堂”。杭州低碳科技馆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经过近一年与市民们的“互动”,于今年4月,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社会推荐、市民投票、先锋体验、专家评审等层层筛选,杭州低碳科技馆荣获2013杭州市民体验日“最具品质体验点”的称号。
在这里,低碳的主题不仅覆盖了整个展厅,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也在身体力行。上到馆长的名片、手帕都是可再生的,下到物业清洁时一桶水可以拖一层楼。吉京杭馆长说:“低碳并不是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改变生活模式。低碳馆开馆时给市民发放三宝:手绢、便携餐具、扇子。东西不贵,就是想让市民养成少用一次性用品的习惯。”
培养零排放的时尚公民
“在长期的低碳科普活动中,科协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从开始的简单低碳知识讲座,到现在力争切切实实地影响每个市民的行为习惯,我们着实花了一番工夫。比如,城市居民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可观的能源消耗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我们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帮助每个市民都计算自己的‘碳足迹’。”
张主席给记者拿出了“碳中和计算罗盘”。这个罗盘可以清楚地计算出个人的“碳足迹”。记者看到,这里记录着日常的碳排放指标。比如,乘坐飞机飞行1000公里的碳排放约为140公斤;开车100公里碳排放约为16公斤;平常家庭用电100度的碳排放约为96公斤。
除此之外,罗盘上还列明了中和碳足迹需要的“碳汇”量。以小轿车行驶20000公里为例,记者将旋转表盘的“小汽车”与20000对齐,显示碳排放量为“4500公斤CO2”,此时“碳汇”项为20,也就是说,为中和碳足迹需要种20棵树;如果购买100件衣服,碳排放量则是“640公斤CO2”,对应的“碳汇”量是3,即需要种3棵树,才能中和掉碳排放量。
张主席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会将罗盘的碳中和计算方法普及到广大市民,公众可以明确了解自己的碳排放量。当市民了解了日常碳排放指标,就能够以植树的形式,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碳中和,让自己成为‘零排放’的时尚公民。”
如果要实现公民的碳排放交易,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碳汇交易平台”。所谓的“碳汇交易平台”,就是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政策、管理和碳贸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目前,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是浙江省内唯一一家从事林权交易,林业碳汇交易的森林资源交易平台。杭州市科协和杭州低碳科技馆正与其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战略发展部经理林莹告诉记者:“我国目前的林业碳汇交易只是一种基于自愿的购买行为,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交易行为,但未来有转变成交易行为的可能性。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每个人购买1元钱的减排指标,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减排量。”而且,个人购买碳交易不只局限于经济意义本身,这种行为还可以促进个人自觉形成低碳、绿色的环保意识,从而产生连带效果,推动更大范围内的碳减排。比如,个人购买碳指标有可能抵消一年来在工作、生活、旅行等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碳中和,甚至达到零排放。
吉京杭馆长也对记者说:“低碳科技馆作为低碳科学普及中心、绿色建筑展示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以及低碳信息传播中心,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有着诸多的共同理念及广泛的合作空间。比如下一步,低碳馆还会设置专门的大屏幕,滚动显示市民某某在哪里种了几棵树,可以中和多少公斤碳,现在树木的生长情况,树木的具置,等等。”
文化科普 垃圾也生态
杭州是出名的“东方品质之城”,你会发现连垃圾处理也带着科技文化味儿。
张主席向记者介绍了一句杭州的流行语,那就是“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在他眼中,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因此,杭州市科协会同市相关部门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活动。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到: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且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所以说垃圾山可以变成金山。”
此外,杭州还开创了“跟着垃圾去旅游”这个品牌,用“垃圾文化”推行低碳环保的理念。
杭州市环境集团副总经理曹宏说:“开出垃圾旅游路线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市民近距离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公众一般对垃圾处理的理解是:肮脏、臭气熏天、污水遍地、苍蝇乱飞,而我们现在将整个垃圾处理过程对市民公开,市民自由参观整个垃圾的处理过程,不是为了作秀,是使市民成为监管的主体。”
吴正浩是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一名普通工人,他骄傲地告诉记者,面前这个占地约1740亩的生态园,就是天子岭一期垃圾填埋场。我们很难想象,走过的每一步脚下踩的都是垃圾。
返璞归真 向传统文化取经
杭州的低碳同样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离开喧嚣的杭州市区,一路向南65公里就是桐庐县的深澳古村落。深澳古村落历史悠久,有记载的始于南宋,存有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深澳村至今还保持着一套独立的自然水系,由暗渠、明沟、坎儿井、水塘、溪流组成。暗渠的构造尤为巧妙,它长800米、深入地下约4米、宽1.5米、高2米,贯穿整个村庄。深澳的“澳”字就此而来。村内每户人家门前都可以采到水,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这就是他们所有生活用水的来源。天井里蓄的雨水流入门前的水沟,同时带走生活污水。
桐庐县科协副主席严亦慈向记者介绍,目前全村还有17口坎儿井,12个水塘,完整的水系使深澳村免受水旱灾害的侵犯,这在一千多年前的建村规划时是非常有远见的。深澳的优美生态环境让村里的长寿老人格外多,随便走走就能碰到百岁老人。
深澳村因保持着悠久历史文化而闻名,而一走进紧邻它的环溪村,看到的是一幅新农村的美丽风貌。在这里,记者发现了一套特殊的污水处理系统,它采取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的处理模式,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回用灌溉,而沉淀池里的有机质底泥可以放入堆肥场,堆肥熟化后还可当作有机肥再利用。这样一套设施,既缓解了污水乱排的现象,也使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再利用。
让创新与传统完美统一,融科学与文化于一体,就这样,杭州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上,交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
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张贵书
低碳理念具体落实有难度
科技生活周刊:
如何看待低碳理念?
张贵书:低碳是一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一种习惯,更是责任。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群体的认同,现在公众的素质参差不齐,只有从思维方式上形成自觉的模式,在行为上养成习惯,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自觉行动。
科技生活周刊:现今低碳理念流行起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张贵书: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环保、低碳理念正在改变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它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时尚,“今天,你‘低碳’了吗”已成为杭城环保人士新的问候语。
以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为代表的市场的无形“手”,除了引导企业自觉走上低碳经济的道路外,其外延也正在不断扩大,并日益对普通居民的低碳生活起着引导作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个人购买碳交易指标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即在于此。华东林交所将低碳理念融入市场经济机制,且与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优势互补,为打造“低碳城市”,加快“森林浙江”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科技生活周刊:
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点有哪些?
张贵书:最大难点就是,科学传播,从传统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反思科学,参与科学以及公共科学服务上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却有一定难度。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LED灯节能,但制作LED灯的过程是否节能呢?再比如,高晶硅应用于太阳能方面,但太阳能企业也是碳排放大户。也就是说,宣传和实际情况是脱节的。我们都知道写字楼等大厦地下室的灯都是24小时开着的,大家都考虑换成节能灯,但更换的成本高,导致实施困难。要想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在推广低碳理念的过程中结合奖励机制,以及公众的理解与自觉,才能把科普宣传落到实处。
科技生活周刊:杭州市在大力建设“智慧城市”,这和低碳城市建设有什么关系?
张贵书:“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泛在网”“智慧城市”就像低碳的概念一样,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一个被智能终端改变生活方式的时代。比如,浙大中控集团制作了滨江区的一个智慧交通系统。从滨江区江南大道上,假设把速度定在80公里/小时,能够保证一路绿灯,把行车速度和红绿灯联系在一起,实现时间节省最大化,这个就是“智慧杭州”体系中一个非常有特色的项目。无论是低碳生活还是智慧城市,最终的落脚点是幸福生活。何为“幸福生活”?既要有精神层面的体验,又要有物质层面的保障。“低碳生活”除了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外,也强调了环境对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性。
已知部分元素含量,推断有机物的结构
该类题往往可由质量分数推出最简式,结合相关信息,得到分子式与通式。
例1 (2014・海南卷)1,6-己二酸(G)是合成尼龙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六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氧化制备。下图为A通过氧化反应制备G的反应过程(可能的反应中间物质为B、C、D、E和F)。
[A][B][C][D][G][F][E] [尼龙][O][O][O][OH] [OH] [O][C6H8O3][COOH][COOH][OH][OH] [催化剂][催化剂][H2O2] [NH2RNH2]
回答问题:化合物A中含碳87.8%,其余为氢,A的化学名称为 。
解析 本题较为简单,结合“化合物A中含碳87.8%,其余为氢”,可知为烃类,且根据B的结构,烃A分子中含6个碳原子,由12×6÷0.878=82,得到烃A分子式,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环己烯)。
答案 环己烯
由有机反应产物推断反应物结构
由燃烧产物中CO2和H2O(气)的体积比,可以求出碳、氢原子个数比,再结合其它信息推断有机物分子式。
例2 某烃分子中有40个电子,它燃烧时生成等体积的CO2和H2O(气),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A.C4H8 B.C4H10O
C.C5H10 D.C4H10
解析 CO2和H2O等体积,则n(C):n(H)=1:2,再根据40个电子,即可求出分子式为C5H10。
答案 C
有机物性质和数据推断官能团数目
常见有机物性质与官能团数目关系有:(1)RCHO~2Ag,RCHO~Cu2O;(2)2ROH(醇、酚、羧酸)+Na~H2;(3)2RCOOH+CO32-~CO2, RCOOH+HCO3-~CO2;(4)加成反应:C=C~Br2, CC~2Br2。
例3 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 g银,再将等质量的醛完全燃烧生成CO2为13.44 L(标准状况),则该醛为( )
A.丙醛 B.丁醛
C.3-甲基丁醛 D.己醛
解析 饱和一元醛发生氧化反应时,有RCHO~2Ag,析出Ag:[21.6108]=0.2,则该醛为0.1 mol;生成的CO2:[13.4422.4]=0.6,所以1 mol醛中含C原子0.6÷0.1=6,为己醛。
答案 D
有机物计算中的换元法
有机物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除了可以是同分异构体外,还可以在结构上面变化,除了上述的“CO”和“C2H4”,还有CnH2nO2和C(n+1)H2(n+1)+2O等也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4 有机物Z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7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若Z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和氧化反应,则分子中含4各氢原子
B. 若Z为一元醇,则它被催化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 若Z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Na反应,其同分异构体有2种
D. 若Z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取代反应,则Z经消去、氧化后能得到烯酸
关键词: 高校低碳校园建设 存在的问题 对策
1.引言
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模式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减弱已成为事实,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众参与到应对环境恶化的行动中。据报道[1],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0.3℃―0.6℃;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全球变暖的后果使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实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挑战,并已积极地作出回应,在危机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总理向世界作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这意味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低碳时代。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应率先垂范,领风气之先。当下兴起的低碳之风无疑给正在进行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建设新型高校低碳校园毫无疑问将是未来高校校园建设的方向。
2.低碳校园的概念
低碳技术的研发与高校本身的科研使命,决定了创建高校低碳校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低碳校园就是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营是低碳环保的,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低碳环保的,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核心。
3.目前我国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相比[3],我国许多大学低碳校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1能源缺乏多样化和转化效率低
我国高校校园能源主要依赖于电能,而我国电能主要由火力发电产生,在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自然就高,而且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我国校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其次,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碳校园的发展,我国的能源平均利用效率大约为35%,比发达国家效率大约低10个百分点[4]。
3.2技术水平低和观念落后
碳生产率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受资金限制和其他传统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相当多的高校校园仍存在高能耗、高浪费、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那些落后的设备和改变落后的观念,必须以提高低碳技术生产水平和加强低碳宣传为前提。虽然近几年,我国从上到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但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还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其次,由于缺乏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研究资金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最后,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的低碳观念还有待加强。因此,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我国高校校园低碳转型的建设道路非常迫切。
4.对策及解决措施
4.1加强舆论导向
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校内舆论阵地,宣传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与发展趋势,强调建立低碳的生活理念、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倡议书、开展以建设低碳校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教育师生员工要懂得低碳环保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更是做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引导师生员工逐步形成“人人讲低碳、事事讲低碳、时时讲低碳、处处讲低碳”的良好风尚,并贯穿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4.2降低能源需求和节约能源
低碳和零碳能源供应是昂贵的,有较大的实现难度。因此,使用简单、无成本的措施减少能耗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比如在不需要的时候及时关灯和关电脑;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少用纸巾,少坐电梯等;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多利用网络资源,等等。另外,学校和建筑设计部门需消除能源损耗,确保校园里任何使用能源的东西都是尽可能低能耗、高能效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5],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约0.4Kg煤的能耗和4L净水,同时还可减排1Kg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Kg;少开1天车,减排8.17Kg;用手洗代替1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Kg;少买1件衣服能减排6.4Kg;少生产1000个塑料袋,减排0.1Kg,点滴节约,积少成多。
4.3能源消耗的脱碳化
对于低碳校园的建设,能源供应脱碳化是一个重要方法。要实现零碳的目标,仅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有限的。研究显示,按照目前的建筑节能规定,最多能实现减碳目标的20%至40%。因此,使用排碳量最低的设备来满足能源需求就很重要。另外,等量的能耗,电的碳排放量要高于燃料,但电能通常是唯一合适的能源,比如照明和信息通讯技术。因此,校园内应尽量利用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如利用地热代替煤或天然气锅炉烧水,采用太阳能路灯代替传统路灯等,达到既保护环境又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的一举两得的效果。
4.4碳中和
碳中和也叫碳补偿,是指中和碳量的释放,通过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补偿措施来达到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仅仅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是无法完全消除碳排放的,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实现碳中和。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植被面积以补偿碳排放是一种有效途径,保护校园内的绿色环境,科学合理地引进不同植物种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4.5校园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校园/社会信息交流的平台,将二氧化碳减排的信息和技术共享。这样可以在高校的带动下,提升居民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总体认识,并从行动上对居民给予指导,以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5],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m2建筑的水、电、冷等能源的楼宇计量工程,建立了节能监管平台,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对课室空调、照明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节能达30%以上,并将该成果在国内外4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构建绿色社会,树立低碳行政理念,提升政府职能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地位。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支持与校园/社会技术合作等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此外,政府还要建立环境管理的新模式,坚持以“防”为主和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各项制度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1)制定并完善高校/社会节能减排互惠互利体系。(2)健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规范校园和社会方式的转变。(3)建立监控机制和绿色考评体系。
5.结语
虽然我国的低碳校园的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探索低碳校园生活方式,我国高校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实情的低碳校园之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好表率作用,为我国的低碳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2]王岩,李武.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3):27-33.
[3]赵晶.国际低碳校园建设之于中国高校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106-110.
尽管旅游业被誉为低碳产业,但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耗费仍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占旅游业碳排量绝大部分的交通和住宿业,在节能减排上具有较大的空间。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客源国,若仍按照传统的生态旅游方式运作,必将产生较多弊端。而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具有更为丰富而明确的内涵,是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国外低碳旅游理论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伴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旅游等时代主题,国外低碳旅游理论研究逐渐兴起。
1.碳排量计算。国外有关低碳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排量的计算,涉及包括国际/国内旅行航空、游艇、旅游食品生产与销售、住宿业、休闲活动以及旅游者个人碳足迹等旅游相关领域。AndreasSchafera&DavidG.Victor(1999)设计了用于计算国内和国际旅行交通碳排量模型,并计算出各类旅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认为在工业化地区,飞机和高铁已成为出行的主要方式,自驾车旅行将在2050年呈下降趋势,若没有任何政策干扰,到2020年,旅行交通的碳排放量将止涨回稳;但在发展中国家,自驾车旅行仍不断上升,届时将成为所有旅行交通工具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2]当然,就目前而言,占碳排量最大的仍属航空业。IngaJ.Smith&CraigJ.Rod-ger(2009)精确地计算出2005年以新西兰为旅行目的地及以新西兰为旅游客源地的国际航空碳排量,并指出,目前新西兰国内任何一个碳中和策略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国际组织依旧面临着碳汇的巨大挑战。[3]除飞机外,游艇也成为新西兰的重要旅行交通工具,OliverJ.A.Howit,tVin-centG.N.Revo,lIngaJ.Smith&CraigJ.Rodger(2010)运用基于行为的自下而上测量模型来计算游艇往返新西兰的碳排放总量,研究还发现当对碳定价影响进行分析时,国际游艇旅行需求量相对于国际航空旅行需求量会有更为明显的下降趋势。[4]某些食品比其他产品会制造出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在旅游相关领域控制其使用量将对气候变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StefanGssling,BrianGarrod,CarloAal,lJohnHille&PaulPeeters认为对旅游业中的食品进行管理可以减少旅游业的碳足迹。[5]
如果说以上学者是对旅游业单个领域碳排放量的研究,那么以下学者则综合考虑了旅游者完成一次旅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SusanneBecken&MurrayPatterson(2006)综合考虑了交通、住宿以及旅游者的休闲活动这三大领域,分别应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模型来测算新西兰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碳排放总量,并比较了两个模型的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6]而Nae-WenKuo&Pei-HunChen(2009)则运用生命循环理论,计算出每位旅游者每次赴台湾澎湖列岛旅游所排放的各类杂物,研究发现,飞机是所有旅游交通中能源耗费和碳排量最大的,因此政府应想办法提高游客在澎湖列岛的逗留时间、减少其往来澎湖列岛的次数以降低每人次旅游碳排量。[7]
2.其他相关研究。国外其他有关低碳旅游的研究还包括碳补偿策略的探讨、国际性政策对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等内容。
SusanneBecken(2004)通过问卷调查分别采访了旅游者和旅游业专家对旅游业碳排量的看法以及相应的碳补偿措施,调查显示,大约近一半的旅游者认为气候变化与旅游有关,而愿意植树的居然有48%,当然他们认为植树的利处有很多,并不仅仅是碳吸收这一项功能。而旅游业专家们认为气候的改变会对旅游业造成潜在的威胁,但不同意旅游业的石化能源消费以及随之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8]征收碳税常常被认为是降低碳排量的有效方法,但RichardS.J.Tol(2007)的研究却得出碳税对于旅行行为的影响很小,他认为一旦征收碳税,远程旅游目的地和跨大洲旅游目的的游客量会大幅度减少,但其他中程旅游目的地人数则会增加。“欧美航空开放协议”(EU-USOpenSkiesAgreement)已于2008年3月正式实施。KarenMayor,RichardS.J.Tol(2008)调查从美国到欧洲的旅游人数变化以及相应的二氧化碳排量变化,发现从美国到欧洲的航空乘客人数会随着机票价格的大幅下降而出现大于1%~14%的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会引起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因为到除欧洲外的其他目的地的人数会相应大幅下降。[9]StefanGssling,JohnBroderick,PaulUp-ham,Jean-PaulCeron,GhislainDubois(2007)探讨了相关组织提出的用于补偿温室气体排放的碳补偿/碳抵消策略,认为这些策略在计算碳排放量、补偿措施、价格水平、公司结构以及评估过程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并进而研究了这些碳补偿策略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二、国内低碳旅游理论研究
国内的相关研究大部分聚焦于概念解析、实现路径、低碳城市/低碳景区建设等定性研究层面。受国外研究影响,近年来,有关碳排量的定量研究也与日俱增。
1.低碳旅游概念解析。低碳旅游缘起于后工业时代,尚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刘啸(2009)认为低碳旅游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在旅游过程中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理念,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目标。[11]该概念认为旅游六要素应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节能减排,以实现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旅游。可见,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在旅游目的地、旅游规模、旅游内涵上是完全不一样的,[12]发展低碳旅游可以明确努力方向、弥补生态旅游在旅游对象、旅游者、旅游过程上模糊不清的不足。[13]在谈到具体的节能减排上,蔡萌、汪宇明(2010)给出了更为清晰的定义: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14]因此,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质量不降低甚至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脱钩这一目标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15]为什么低碳旅游能使旅游质量不降反增?周永博、沙润(2010)认为低碳旅游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寻求旅游活动方式和旅游产业形式创新的结果,将催生出以低碳体验为基本吸引物的全新旅游方式。[16]
综上所述,笔者将低碳旅游定义为涉及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主管部门等多个主体,通过宣传教育、技术改进、机制设立等方式,实现旅游行为改变、旅游吸引物创新、管理方式转变,最终达到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脱钩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条件下的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2.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在考虑低碳旅游概念的基础上,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即如何发展低碳旅游,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化。石培华、吴普(2010)[1]给出了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基本思路:第一,狠抓重点环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第二,规划先行,从源头趋利避害。而在具体的措施方面,王辉、宋丽、郭玲玲(2010)提出旅游活动的细节约束、开展碳补偿活动以及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实现低碳化的有效措施。[17]蔡萌、汪宇明(2010)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营造低碳吸引物(设计低碳旅游产品)、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两项措施,认为这几项是旅游业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为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14]当然,为了合理控制、分担或转移低碳旅游体验的内部成本,低碳旅游产品设计、低碳旅游制度安排、低碳旅游观念培养三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16]此外,廖忠明、王国权、卢志红、刘良源(2010)提出了“最佳低碳旅游运营模式”,即:因地制宜发展低碳旅游业;做好内合外联,产业共兴,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积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政府制定实施低碳化激励政策。[12]
3.低碳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的建设。除了以上从宏观方面提出的低碳旅游实现路径外,相关学者还就某个具体城市及景区给出了完整的低碳旅游建设方案。
在低碳景区建设方面,刘啸(2010)在其《低碳旅游———北京郊区旅游未来发展的新模式》一文中勾勒出低碳旅游区建设的理想方案,该方案在选址、用地规模、规划布局、建筑规模、材料选择方面均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并提出在交通和行走、建筑、饮水、食用物品、取暖和煮食、娱乐旅游、垃圾处理等七个方面的低碳化方案。[13]王辉、宋丽、郭玲玲(2010)则以大连为例,在对岛屿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连海岛低碳旅游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采取碳补偿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17]
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黄文胜(2009)依据台湾坪林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创建低碳旅游景区,推广低碳旅游理念,实践低碳旅游行为,为创建低碳城市打好基础。[18]俞棋文(2010)则研究了具有上海特色的低碳旅游开发模式。[19]而蔡萌、汪宇明(2010)指出低碳旅游城市应基于“减排、微排、中和”的技术经济原理,在充分揭示和认知城市“碳源、碳汇、碳流”机理和现状的前提条件下,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与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三低三高”要求,全面改造和提升旅游城市的旅游业能级和质量水平,促进城市成为生态宜居、产品供给低碳化与体验环境畅爽。[14]
4.碳排放量研究。受国外研究影响,近几年,国内也逐渐兴起碳排量的研究。
侯文亮(2010)列举了包括UNWTO测算法、CDM基准线法、Kaya公式等国外有关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并比较了各测量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15]罗芬、钟永德、王怀採(2010)认为旅游是旅游经营部门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再回到旅游客源地的过程中为旅游者提供的一种服务性产品,所以同样也适用于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或投入—产出理论对国内旅游碳足迹进行研究。[20]
三、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比较
2009年12月国家正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在此契机下,国内低碳旅游理论研究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国内相关研究兴起时间比国外晚了约十年,这与本国旅游业的发展起步较晚、观念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断然比较国内与国外理论研究孰好孰坏也许有失公允。笔者在此仅总结国内外低碳旅游理论研究异同点,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1.国外偏重定量研究,国内聚焦定性分析。这种状况是旅游类研究的普遍特点。国外大部分有关低碳旅游的理论研究基本都采用建立模型—提出假设—数据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研究范式,即使单纯研究某一节能减排策略,也大都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相比之下,国内研究仍集中在概念解析、对策措施、开发模式等定性研究层面,这正反映了我国低碳旅游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特点。
2.国外偏好碳排量计算,国内注重模型比对。通过碳排量的准确计算,可以更有效地推动相关行业和个人实行节能减排活动。[2-7]研究发现,国外学者注重碳排量模型构建及计算,而国内学者还停留在对国外模型的比较分析,缺少对国内旅游相关行业及旅游者个人碳足迹测量。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或旅游业发达国家已建立旅游卫星账户,能为研究者提供大量丰富而详实的研究数据,而国内尚未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因此要在现有统计数据中剥离出旅游业的能源消耗量十分困难。当然,国内学者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直接向各旅游相关单位索要统计数据,但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旅游研究难度。
3.国外以新西兰、澳大利亚为研究实例,国内以台湾地区为研究实例。在案例研究上,多数国外学者以新西兰、澳大利亚为例,国内则以台湾地区为例。尽管研究案例有偏差,却反应了一个共性,即研究对象大都为海岛型地区。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第一,海岛型地区因其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往往成为旅游较发达地区,因此,研究该类地区的低碳旅游更具典型性;第二,往来此类地区的交通相对简单(一般为飞机或游艇),休闲类旅游活动较多,更易于测算碳排量。
四、国内低碳旅游研究展望
通过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对比,笔者认为国内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旅游业碳排量研究。这是低碳旅游的基础性工作。缺乏对旅游部门碳排量的清晰计量,如同无的放矢,后续工作就会有偏差,甚至是徒劳。旅游碳排量的计算内容可以包括旅游业总碳排量、旅游业各部门碳排量、旅游者个人碳足迹、旅游业各部门碳成本比较等。基于我国旅游统计的现实国情,旅游碳排量计算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但这具有现实意义,是值得的。
2.旅游业低碳技术研究。这是低碳旅游的关键性工作。理论的研究最终要指导实践,旅游业是否能兑现低碳承诺,关键还是看技术,技术应具有操作性、可行性、能落地。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大力引入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为旅游业低碳技术的开发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青岛市;碳排放;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80-04
作者简介:徐崇灏(1988-),男,山东枣庄人,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田红(1967-),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管理。
基金项目:“山东省低碳生态软科学项目”支持。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后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变暖趋势,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尤其是对化石燃料的无节制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全球的气候变暖有显著的影响,并已经对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2009年11月我国政府就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之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据山东省统计局预测,到2015年山东城市群GDP将增长50%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将增长30%以上,由于短期内能源消费仍以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所以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作为山东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而且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青岛市理应加快实施碳减排的步伐,力争成为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但是现在青岛市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致能源消费量居高不下,碳排放量也没有得到有效减少,这不符合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控制碳排放总量应成为青岛市“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其碳排放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分析该地区的碳排放水平,而且能够为减少该地区碳排放提供针对性很强的解决方法和对策,有利于青岛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对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都来源于《山东统计年鉴(2005―2010)》和《青岛统计年鉴(2005―2010)》。
(一)青岛市碳排放量的计算
根据IPCC2006第四次评估报告,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因此可使用能源消费释放的碳来近似地估算碳排放量。本文采用IPCC指定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推荐的碳排放系数法,按照能源碳排放系数法计算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其公式为:
在式(1)中,C代表碳排放量;Ci代表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i代表第i种能源消费数量(折算成标准煤的标准量);Fi代表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见表1。能源品种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焦炭、焦炉煤气、其它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天然气、其他焦化产品共16类。
(二)基于LMDI模型的碳排放公式分解
C表示青岛市碳排放总量;Ci表示各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A表示化石能源的总消耗量;Ai表示某一种化石能源的消耗量;Ai/A表示某种化石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就是能源结构;Ci/ Ai表示单位化石能源引起的碳排放量,即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ei;Y表示青岛市的GDP;A/Y表示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即能源强度I;P表示青岛市人口数(常住人口);Y/P表示人均GDP,即人均产出,用R表示。基于LMDI方法,分解公式如下:
三、青岛市碳排放影响因子的实证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对2005―2010年青岛市能源消耗进行计算可得每年的碳排放量(如图1)。2005年碳排放量为121956万吨,2010年上升到236782万吨,6年增加了114826万吨,总的增长率为9415%,年平均增长1569%。
通过LMDI方法计算的各因素的碳排放量贡献值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人均GDP的增长对碳排放有正的影响,贡献值分别为23649万吨和110607万吨。能源结构的优化、能源强度的下降对碳排放有负的影响,贡献值分别为-6542万吨和-12888万吨。
(一)能源结构因子对青岛市碳排放量的影响
能源结构即能源消费中各种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5年青岛市能源消费中原煤消费比重超过了70%,原油比重为87%;而到了2010年原煤所占比重降为344%,原油升为544%。其他种类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很小,2005―2010年消费量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即为原煤原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原煤的碳排放系数为07559,原油的碳排放系数为05857,相对原煤较低。所以,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是负的,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图2 2005―2010年青岛市各种
能源消费占能源总消费的比重
(二)能源强度因子对青岛市碳排放量的影响
能源排放因子是另一个让碳排放量下降的因子。青岛市的能源强度从2005年的04524吨/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4179吨/万元。导致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即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是典型的高碳产业,而第三产业是典型的低碳产业,所以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得碳排放下降。因此,能源强度的下降对青岛市碳排放量有负的影响,即减少碳排放。
图3 2005―2010年青岛市能源强度变化
(三)生产效率因子对青岛市碳排放量的影响
本文采用人均GDP作为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从图4中可以看出青岛市的人均GDP从2005年的329万元/人上升到650万元/人。从表2中可以看出人均产出对碳排放的影响是正的,即人均产出的增加促进了碳排放的增加。人均产出的增加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增加、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工业活动的增加必然导致碳排放的增加。
图4 2005―2010年青岛市人均GDP变化
(四)人口变化因子对青岛市碳排放的影响
青岛市2005年的常住人口为81955万人,2010年上升到87190万人,而且从图5中可以看出,2005―2010年青岛市人口变化趋势是持续上升的。人口的增加意味着经济活动量和生活活动量的增加,这些活动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碳排放的增加。因此,人口的增加对碳排放的影响是正的,增加了碳排放的总量。
图5 2005―2010年青岛市常住人口变化
三、结论和对策
(一)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青岛市2010年的碳排放量大约是2005年的2倍,年均增长1569%,短短6年时间碳排放量增长如此迅速。虽然碳排放增加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但是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青岛市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不断推动低碳生态型城市建设。
计算结果显示,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导致青岛市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能源强度的下降有利于减少碳排放。这说明青岛的经济发展还是以能源消耗拉动,虽然能源强度有下降的趋势,能源结构也有一定程度优化,但是这些因素还不足以扭转青岛市碳排放的整体趋势。
(二)对策
青岛市作为东部沿海著名的旅游城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应该成为青岛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减少碳排放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现代服务业是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青岛市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旅游业又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尤其对于青岛市这样的著名旅游城市来说,可以依靠其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优势以旅游业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业虽然是青岛现在的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度还不算很高,青岛应该健全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延长旅游产业链,形成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推动力。
2开发利用新能源以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青岛市的新能源种类丰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尽管现阶段青岛市的能源消费仍以煤和石油这些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还只起到补充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新能源的发展速度必将加快。青岛市作为太阳能丰富的城市,在今后的低碳发展中应加大对太阳能企业的扶持,拓宽利用太阳能的渠道,另外还要发展太阳能核心技术,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青岛市位于东部沿海,海洋是其巨大的财富,可以重点发展海洋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材料等绿色产业。比如青岛市可以考虑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利用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另一方面,这些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续利用性,可以进行长久的利用,为青岛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3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现阶段青岛市的能源消费仍然以煤和石油为主,要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因为煤的碳排放系数很高,所以煤的清洁利用对于减少碳排放有重要意义,通过引进先进的清洁煤技术,促进洁净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少煤燃烧的碳排放量。青岛市这些年对于石油的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石油的高效清洁利用对低碳减排有重要意义,应鼓励炼油企业对原油进行深加工和精细化提炼,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
4发展碳汇项目,增加碳吸收
青岛市政府应该加大投资以促进草地、森林、城市绿地等碳汇项目的建设,同时扩大现有的森林草地面积,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增加碳贮存;另外,应加快“碳中和”技术的研发,通过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埋存等方法将二氧化碳吸收掉。此外,尝试建立“绿色碳基金”,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造林绿化,把绿化面积或者植树量作为获取碳信用的指标,碳信用再跟企业或者个人的商业信用挂钩,通过这一举措在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减排意识的同时,拓展森林草地建设的筹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张伟,孙燕玲,朱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碳排放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区域经济研究,2012(4):150-156
[2]杨建云基于LMDI方法的河南省碳排放分析[J]经济论坛,2012,505(08):21-24
[3]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
[4]青岛市统计局青岛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
[5]田云,李波,张俊飚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88-92
[6]李艳梅,张雷,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2):218-222
[7]田立新,张蓓蓓中国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1-7
关键词:旅游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出境游人数达到了13.5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所消耗的能源、产生的碳排放等问题,已成为国际相关旅游组织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201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9.6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7万亿元。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均对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要求[2]。本文在系统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实践及低碳发展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1 研究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所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相关组织和学者的广泛关注。1995年,第21届旅游与旅行产业大会提出资源管理和能源消耗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领域[3]。此后,一些学者对能源利用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4-5]。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对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G?ssling及其合作者提出系统分析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方法,并开展了旅游业生态效率、航空旅行自愿碳补偿、碳中和旅游地、旅游食物管理、区域旅游碳排放测量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6-11]。Becken与合作者从旅游住宿、旅游吸引物和活动、航空旅行、旅游交通方式等多个角度,对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关键环节[12-16]。随后,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涌现出Scott、G?ssling、Becken、Peeters等代表性人物[17]。与此同时,世界旅游组织先后在2003年和2007年召开两届旅游业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指出旅游业既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旅游业碳排放研究,并号召旅游业有责任进行节能减排[18]。2009年,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确定了到2020年实现旅游业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5%~30%,到2035年削减50%的目标[19]。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更是推动了旅游业向低碳的转型发展。此后,关于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文章迅速增多,许多新学科也渗入此项研究领域中,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热点之一。
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开始有关酒店能耗的研究[20]。2008年出现关于旅游线路产品和旅游景区碳排放的研究[21-22],并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23]。2009年,低碳旅游的理念逐渐升温[24];尤其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学者们开始积极关注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途径,多是以定性研究为主[25-26]。2010年,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碳足迹定量计算旅游业的碳排放[27-28]。2011年,石培华等首次系统地估算了全国旅游业的能耗与碳排放[29]。此后,关于不同区域旅游业及其各个部门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测算的研究开始增多,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2]。与此同时,学者们从低碳景区、绿色饭店、低碳交通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对策与措施,并扩展至旅游城市(圈)、旅游全行业的低碳建设及节能减排研究[1]。
2 研究内容
2.1 区域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国外学者们和相关组织对不同区域的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了测度(表1)。从全球层面上,G?ssling首次计算了全球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量,结果显示,2001年旅游业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3.2%,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5.3%[6]。UNWTO-UNEP-WMO的联合研究表明,2005年全球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为1307Mt,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95%[18]。Peeters等的测算表明旅游业引起了全球4.4%的碳排放[30]。从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学者们测算了新西兰、瑞典、澳大利亚、瑞士、夏威夷、马尔代夫、荷兰、挪威、以及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旅游业的能耗、碳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量[11,16,31-38]。此外,一些机构和学者对旅游业的未来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及情景分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05年~2035年,旅游业的碳排放将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18]。而Peeters等预测到2035年,全球旅游业碳排放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30]。Dubois等用敏感度分析法,预测到2050年,法国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将增加90%[39]。
国内学者在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测算方面,石培华和吴普利用“自下而上”法首次从全国层面估算了旅游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为 428.3PJ,占全国总能耗量的0.51%;排放二氧化碳51.34Mt,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0.86%[29]。在省域/地区层面,一些学者利用“自下而上”法对江苏省[40]、江西省[41]、湖南省[42]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了测量。一些学者从旅游碳足迹入手,对江西省[43]、舟山群岛[44]旅游业的碳排放进行了测量。此外,谢园方等借鉴 “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概念,构建出符合我国目前统计口径的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45];袁宇杰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并从终端消费角度核算了山东省旅游碳排放[46],钟永德等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为基础,计算了全国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47],详见表2。
2.2 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主体部分,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75%,其中,飞机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的40%,汽车占32%,其他交通占3%[18]。在新西兰,2001年国内旅游者的旅游交通能耗量占旅游能耗总量的73%,而国际旅游者的旅游交通能耗量占旅游能耗总量的65%,跨国旅行的能耗量是国内旅行的4倍[15];2005年国际和国内游客航空旅行的碳排放量分别为7893Gg和3948Gg[48]。在瑞士,1998年旅游交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7%,而航空运输占整个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0%[34]。在中国台湾的5个国家公园,1999年~2006年私家车的碳排放强度最高,人均碳排放与交通方式的选择和距离远近有密切关系[49]。在极地区域,特别是南极,邮船旅游者每人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国际旅游线路平均值的8倍[50]。
国内研究表明,随着旅游业发展,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碳排放量由1980年的301.5万t增长到2009年的6152万t,其中以公路和民航碳排放量最大;从空间分布来看,旅游交通碳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为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51]。更多学者对景区交通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多[52];距离高和中等的景区对飞机的碳减排敏感度较高,距离偏低的景区自驾车的碳减排效果最为明显[53]。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则是抑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有效因子[54]。
2.3 旅游住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住宿业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21%[18]。饭店在运营期间,空调系统(制冷与采暖)、照明系统、电梯、餐饮服务、冷库、小家电等要直接消耗大量的电力、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能源[12,55]。一般来说,规模越大、设施越豪华、服务项目越多的住宿企业,其单位能耗也越大[12,56]。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阶段不同,新西兰[12]、澳大利亚[57]、英国[58]、新加坡[59]、香港[55]和台湾[56]等区域住宿类型的直接能耗也有较大差异。此外,也有学者对住宿业的间接能耗进行了研究,如针对住宿业运营期间的废弃物处理[56]、水资源消耗[60]、采购运输过程[59]等所引起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从国内研究看,旅游饭店的能耗普遍高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平均水平,并且占社会能耗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61]。空调、热水、照明和机电四部分的能耗约占饭店总能耗的80%~90%[62]。大型饭店餐饮服务的能耗约占酒店总能耗的53%[20];酒店住宿产品的直接能源消耗约占总能耗的60.98%[27]。我国酒店业每万元的总产出需要消耗330.99千克标准煤,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酒店住客的日常能耗量远高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能耗量[63]。
2.4 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4%[18]。而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的能耗是不一样的,所产生碳排放当量也不一样。在新西兰,空中活动的能源消耗最大,平均为424.3MJ/游客,直升机滑雪的能耗达到1300MJ/游客;而旅游吸引物中的建筑类能源消耗较小,为3.5MJ/游客[13]。在中国台湾澎湖岛,每位游客每次使用动力水上活动的单位能耗和碳排放最高,而每位游客每次参观历史遗址的单位能耗和碳排放最低[56]。在加拿大,北极熊观光旅游业每个季度会产生20892t的CO2[64]。而国内学者还没有专门针对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
2.5 旅游景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国内外学者旅游景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估算研究较少。Walz等估算了瑞士Davos 景区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供暖、交通等方面的碳排放[65];Bhuiyan等计算了马来西亚东海经济区42个休闲森林景区的碳排放量[66]。从国内研究看,章锦河经过计算得出2004年九寨沟与黄山风景区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分别达309455.66t与146947.84t[22]。李世宏等得到张家界景区旅游者的碳足迹量大小依次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游览、购物[67]。周年兴等计算得到2010年庐山风景区旅游者碳排放总量为87475t,而景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为 9447t,旅游业使庐山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68]。
2.6 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
在征收旅游业碳税方面,Mayor等运用旅游流模型测算了四种调整后的飞机乘客税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69]。如果全球按$1000/t C征收碳税,将会改变人的旅行行为,进而使航空碳排放降低0.8%;对航空燃料征收碳税可能会引起距离客源地较远和较近的国际游客量大幅减少[70]。如果征收温室气体碳税仅局限在区域范围内而非全球范围,那么征税地区会比未征税地区容易失去旅游市场份额[71]。
在旅游碳补偿与碳中和方面,G?ssling等指出旅游者自愿参加碳补偿计划是减少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8]。Smith等从国家尺度探讨了航空的碳补偿计划[48]。Mair的研究发现,航空旅行自愿碳补偿购买者通常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态中心主义者都自愿购买碳补偿[72]。G?ssling指出“碳中和目的地”的概念应包括“碳中和”、“气候中和”、“碳清洁”、“零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测定―减排―补偿”程序达到“碳中和”,并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执行和资金筹措来实现[9]。
除了政策或有关技术手段外,改变旅游者行为方式和公众意识也是旅游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虽然旅游者明白其旅游行为可能会导致气候变化,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改变自身的旅游方式,利益相关者还没有加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73]。因此,选择适当的旅行方式、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加大交通运输率、延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平均逗留时间、倡导“慢旅游”方式、提高旅游者的公众意识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49,74-75]。
国内学者对旅游业节能减排认知的研究,李祝平通过对饭店顾客的消费态度和意愿的调研发现,虽然顾客有一定的绿色消费意识,但并未完全转化为真正的绿色消费行为,而且不同的顾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76]。汪清蓉等的调查表明,公众对低碳旅游认知具有学历、收入和职业差异[77]。周勇等的分析表明,饭店消费者对绿色饭店的支持度很高,但是并不愿为入住绿色饭店而支付较高的价格[78]。吴倩倩等的调查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发展低碳旅游的认知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支持低碳旅游实验区建设[79]。
针对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措施,由于旅游业的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其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也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石培华等构建了概念性政策框架设计思路,并提出了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四位一体”的减排措施[80]。钟林生等建议从提高旅游全行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创新、开发气候适应性强的旅游产品、增强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81]。
针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在低碳旅游交通上,吴晨等建议山岳型景区应发展以客运索道和登山步道为主的交通系统,沟谷型景区应发展以电动巴士、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为主的联动交通系统,湖泊型景区应发展以低碳游船为主,辅之以环湖自行车道和游步道的综合交通系统[82]。李立等对于旅游城市,应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公交换乘点和公共自行车点,引进城市 BRT、轨道交通等,构建城市的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83]。
在低碳饭店建设方面,翁钢民等从加大低碳饭店的宣传推广力度、对低碳饭店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采用低碳经营模式和清洁生产工艺、制订合理的低碳产品价格、积极开展绿色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84]。刘益根据我国酒店业能源消耗的特点,从酒店设计、能源管理、酒店服务、酒店消费、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酒店业实现低碳化经营的途径[63]。
在低碳旅游景区和目的地建设方面,李晓琴等参照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了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等5个层面34个指标构建了低碳景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5]。李世宏等从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区域合作、规范游客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旅游景区碳减排路径[67]。马勇等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设施、管理水平、环境等角度构建了低碳旅游目的地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6]。蔡萌等认为营造城市低碳旅游的吸引物体系、设施、体验环境、和消费方式是实现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层面[87]。
3 总结与展望
3.1 总结
国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旅游中能源利用问题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开展了从不同角度针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研究。而国内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起步较晚,自2009年9月开始,针对旅游业节能减排的低碳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2011年有关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定量研究开始增多,但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国外学者通过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法、“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旅游卫星账户等方法进行了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定量估算与情景分析研究,并识别了旅游交通、住宿及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关键性参数。国内学者集中于从宏观角度定性分析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模式与对策,对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的定量估算相对滞后,多运用“自下而上”法,缺乏可信度高的定量计算和数据依据。
国外研究目前已识别出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及结构,按照“测定―低碳―补偿”的逻辑主线,基本形成了体系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及措施,内容涉及管理、财税、工程、技术、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国内测算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预测和情景分析仍是空白。针对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对策与措施以宏观描述居多,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3.2 研究启示与展望
3.2.1 加强定量测度
按照国外通行的旅游业碳补偿的“测量―减排―补偿”三部走模式,碳排放的测量是制定旅游业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涉及的行业和部门众多,很难将其完全从各个经济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剥离出来。国外的相关研究常使用类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选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指标体系。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自主的碳排放计量体系。因此,为对比分析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要科学构建适宜国际上统一的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测度模型。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对不同类型旅游交通方式、住宿形式、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及碳排放强度等关键性参数展开实证研究。
3.2.2 进行预测和情景分析
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预测与情景分析是衡量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的决策依据。在我国,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都将会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因此,必须强化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未来情景的动态认识,进行不同情景的模拟及预测分析,为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3.3 深化研究内容
除了测度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时间变化趋势,要加强对区域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同时,要对影响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机制机理进行研究,为旅游业节能减排提供科学指导。此外,进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考察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以及低碳旅游的认知和行为。要研究如何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旅游业节能减排研究之中,构建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并探讨如何从政府宏观规划、旅游企业中观管理、旅游者微观行为三个层面推动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为制定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普,岳帅.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3,28(7):64-72.
[2]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4):451-460.
[3] WTTC, UNWTO, Earth Council. Agenda 21 for the travel & tourism industry: Toward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London, 1995.
[4] Tamirisa N T, Loke W K, et. al. Energy and tourism in Hawaii[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2): 390-401.
[5] Schafer A, Victor D G. Global passenger travel: Implication f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J]. Energy, 1999(24):657-679.
[6] G?ssling S.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2(12):
283-302.
[7] G?ssling S, Peeters P,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4(4): 417-434.
[8] G?ssling S, Broderick J, et al. Voluntary carbon offsetting schemes for aviation: Efficiency, credibility and sustainable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7, 15(3): 223-248.
[9] G?ssling S. Carbon neutral destinations: A conceptual analysi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9, 17(1):17-37.
[10] G?ssling S, Garrod B, et al. Food management in tourism: Reducing tourism’s carbon ‘foodpri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3): 534-543.
[11] G?ssling S. National emissions from tourism: An overlooked policy challenge?[J]. Energy Policy, 2013(59):433-442.
[12] Becken S, Frampton C,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the New Zealand cas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9(3): 371-386.
[13] Becken S, Simmons D G. Understa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ctivities in New Zealand[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4): 343-354.
[14] Becken S.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to estimate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air travel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2, 10(2): 114-31.
[15] Becken S, Simmons D G, et. al.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3): 267-277.
[16] Becken S, Patterson M. Measuring nation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ourism as a key step towards achieving sustainable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4): 323-338.
[17] Becken S. A review of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as an evolving knowledge domain[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3(6): 53-62.
[18] UNWTO-UNEP-WMO. 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M]. Madrid: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8.
[19] WTTC. Leading the Challenge on Climate Change [M]. London: 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2009.
[20] 高兴,张殿光,等.我国酒店业餐饮服务全过程能耗现状分析[J].建筑科学,2007,23(4):40-44; 69.
[21] ,杨桂华,等.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J].生态学报,2008,28(5):2207-2219.
[22] 章锦河.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以九寨沟、黄山风景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8,28(6):2764-2773.
[23] 萧歌. 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N]. 中国旅游报,2008-01-11(第十版).
[24]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25] 魏小安.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 中国旅游报,2009-11-30(第二版).
[26]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 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 13-17.
[27] ,黄继华,莫延芬,等.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10,25(3):27-34.
[28] 王怀. 张家界旅游者碳足迹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56
[29] 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66(2):235-243.
[30] Peeters P, Dubois G. Tourism travel und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0, 18(3): 447-457.
[31] Patterson M, McDonald G. How clean and green is New Zealand tourism? Lifecycle and future environmental impacts[M]. Lincoln, New Zealand: Manaaki Whenua Press, 2004.
[32] G?ssling S, Hall C M. Swedish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 emerging conflict?[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08, 8(2):141-158.
[33] Dwyer L, Forsyth P, et. al. Estimat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Australian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 355-376.
[34] Perch-Nielsen S, Sesartic A, et. al. The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of the tourism sector: The case of Switzerland[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0, 13(2): 131-140.
[35] Konan D E, Chan H 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Hawaii: Household and visitor expenditure analysis[J]. Energy Economics, 2010, 32(1): 210-219.
[36] Bernard F, Khelil T B, et. al. The Maldives’ 2009 Carbon Audit. Paris: BeCitzen, 2010.
[37] De Bruijn K, Dirven R, et. al. Travelling Large in 2008.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Dutch holidaymakers in 2008 and the development since 2002[R]. Breda, the Netherlands: NHTV Bred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NRIT Research and NBTC-NIPO Research, 2010.
[38] Aall C. Energy use and leisure consumption in Norway: an analysis and reduction strategy[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6):729-745.
[39] Dubois G, Ceron J P. Tourism/leisur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ecasts for 2050: Factors for change in Franc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2):172-191.
[40] 陶玉国,张红霞.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8):151-156.
[41] 焦庚英,郑育桃,叶清.江西省旅游业能耗及CO2排放的时空特[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0):105-112.
[42] 赵先超,朱翔.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初步估算及脱钩效应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166-175;129.
[43] 王立国,廖为明,等.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1(5):121-124;168.
[44] 肖建红,于爱芬,王敏.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旅游科学,2011,25(4):58-66.
[45] 谢园方,赵媛.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的CO2排放测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2,31(3):429-437.
[46] 袁宇杰,蒋玉梅.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旅游碳排放核算―以山东省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1-5;8.
[47] 钟永德,石晟屹,等.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78-86.
[48] Smith I, Rodger C. Carbon emission offsets for aviation-generated emiss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travel to and from New Zealand[J]. Energy Policy, 2009, 37(9):3438-3447.
[49] Lin T P.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2): 285-290.
[50] Eijgelaar E, Thaper C, et. al. Antarctic cruise tourism: the paradoxes of ambassadorship, “Last Chance Tourism”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37-354.
[51] 魏艳旭,孙根年,等.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区差异的初步估算[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76-84.
[52] 包战雄,袁书琪,等.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J].地理科学,2012,32(10):1168-1175.
[53] 肖潇,张捷,等.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空间结构与情景分析[J].生态学报,2012,32(23):7540-7548.
[54] 李伯华,刘云鹏,等.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岳衡山为例[J].资源科学,2012,34(5):956-963.
[55] Deng S, Burnett J. Energy use and management in hotels in Hong Kong[J].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2, 21(4):371-380.
[56] Kuo N W, Chen P H. Quantifying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15): 1324- 1330.
[57] Dalton G J, Lockington D A, Baldock T E. Case study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renewable energy supply options for small to medium-sized tourist accommodations[J]. Renewable Energy, 2009, 34(4): 1134-
1144.
[58] Taylor S, Peacock A, et al.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UK hotels in 2030[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 (45): 1389-1400.
[59] Wu X C, Rajagopalan P, Lee S E. Benchmarking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Singapore’s hot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10, 38(8): 4520-4527.
[60] Nadim C, Adrian C, Robert B, et 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hotel sector of Barbado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2): 231-245.
[61] 焦健,刘蕾,等. 酒店行业低碳实践―中国酒店行业绿色、低碳、节能行动最佳案例调查报告[R].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2011.
[62] 魏卫,袁靖靖,等.饭店业低碳技术扩散障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粤港澳饭店业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66-71.
[63] 刘益.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J].旅游学刊,2012,27(1):83-89.
[64] Dawson J, Stewart E J, et. al. The carbon cost of polar bear viewing tourism in Churchill, Canada[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19-336.
[65] Walz A, Calonder G P, et al. Regional CO2 budget, countermeasures and reduction aims for the Alpine tourist region of Davos, Switzerland[J]. Energy Policy, 2008, 36(2): 811-820.
[66] Bhuiyan M A H, Bari M A, et al. Measuremen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or Eco-tourism in Malaysia[J].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2, 12(17): 1832-1838.
[67] 李世宏,钟永德,等.张家界旅游碳排放计量与减排路径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3):120-124.
[68] 周年兴,黄震方,等.庐山风景区碳源、碳汇的测度及均衡[J].生态学报,2013,33(13):4134-4145.
[69] Mayor K,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the UK aviation tax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visitor numbers[J]. Transport Policy, 2007(14): 507-513.
[70]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7, 12(2): 129-142.
[71] Koetse M J, Rietveld P.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weather on transport: An overview of empirical finding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9(3): 205-221.
[72] Mair J. Exploring air travellers’ voluntary carbon-offsetting[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2): 215-230.
[73] Weaver D. Can sustainable tourism survive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1):5-15.
[74] Simpson M C, G?ssling S, et 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e tourism sector: Frameworks, tools and practices[M]. UNEP, University of Oxford, UNWTO, WMO: Paris, France, 2008.
[75] Buckley R. Tourism under climate change: Will slow travel supersede short breaks?[J]. AMBIO, 2011, 40(3): 328-331.
[76] 李祝平.旅游饭店顾客绿色消费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2009(8):34-39.
[77] 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31(5):489-495.
[78] 周勇,林伟聪.住客对饭店绿色运营措施的感知和期望研究:以广州中高档饭店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9):43-51;8.
[79] 吴倩倩,郑向敏. 我国低碳旅游政策的认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居民为例[J]. 旅游研究,2012(4):32-39.
[80] 石培华,吴普,等.中国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与战略措施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6):13-18.
[81] 钟林生,唐承财,等.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1(2):34-41.
[82] 吴晨,李东和,等.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8):747-750.
[83] 李立,汪德根.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影响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3):166-172.
[84] 翁钢民,刘岩.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基于环境成本控制视角的研究[J].生态经济,2011(1):131-133.
[85] 李晓琴,银元.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89.
[86] 马勇,颜琪,等.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686-689.
[87] 蔡萌,汪宇明.基于低碳视角的旅游城市转型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5):32-35;74.
Review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of Tourism Industry
TANG Zi1,2,3, BI Ke-xin3
(1.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isine,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低碳经济对策建议
现有的文献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无统一规定,我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说明。周生贤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付允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将低碳发展作为其发展方向,将节能减排作为其发展方式,将碳中和技术作为其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样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全球性气候灾难让世界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模式所产生的碳排放及其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己经危机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选择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全球的共识。
(二)国外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产生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暖工具,其一诞生便背负着明确的历史使命,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对其研究也首先立足于各国的具体实践,然后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低碳经济”概念产生于英国2003年的《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该白皮书目的是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确保本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007年3月英国《气候变化法》草案,从法律角度明确低碳经济社会建立,为本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法制依据。通过政策与法制措施,低碳经济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其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其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学者们重视,其影响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如美国尽管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在低碳经济理念影响下,其意识到高碳经济的不可持续,人类必将迈向低碳经济,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制高点,美国从实践层面加大低碳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此外,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等国都从实践角度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通过了立法动议,要求修订欧盟现行的《燃料质量指令》,为生产和运输燃料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空气质量能够达到欧盟2005年制定的《空气污染主题战略》标准等,可见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工业部门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工业的发展必须由能源的密集使用作为支持,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因此需要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的前提下,避免重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物耗高、能耗高、碳排放高的问题,发展低排放高效能的低碳产业。对诸如钢铁、电力、化工、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优先制定碳排放标准和标识制度,增加行业准入门槛,对高排放行业,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制品制造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进行限制。
(三)缩小区域差距,全面发展低碳经济
对于我国不同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针对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政策。对于东部沿海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应该改变过度重视经济发展的目标,将经济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和人类发展三方面共同发展作为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将三者结合的总体表现作为考量发达区域发展的基础。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参与低碳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生活能源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能源消耗产生的 CO2排放呈上升趋势,因此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创造低碳消费的环境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在社会生活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大低碳生活的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活动,从意识上自觉地建立起低碳消费和生活理念。政府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举行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讲座,使公众学习到在生活中如何进行低碳生活,学会如何进行节能减排。
三、结论
低碳经济是一种时尚,也是以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从政府的政策和全民的意识来有效提高低碳经济的实施,使我国在低碳经济的潮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以此来提高全民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保护,2009(11).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低碳农业;都市现代农业;碳汇;碳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 F0622; F29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2-0130-07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大量化石燃料的使用,森林过度砍伐和草地开垦等造成的温室效应逐步引起全球关注[1],“低碳经济”应时而生,并由此引申出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农村和低碳农业等理念。对于北京等众多试图缔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大中城市而言,如何在“现代都市”中实现“低碳农业”,无疑是一个新的探索和挑战。
1 低碳农业的源与汇
1.1 低碳农业的定义和特征
广义的低碳农业是一种通过技术改进、制度创新、产业转型、链条整合、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降低农业系统碳源影响,扩大碳汇效应,最终实现以温室气体减排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共赢的现代农业。与常规农业相比,低碳农业的外延和内涵更加丰富:首先,从外延来看,低碳农业不仅仅是指农田生产,而是包括种植、养殖、运输、加工、废弃物处理等诸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农业。其次,从低碳本身来看,“碳排放”不仅仅是指CO2,而是包括CH4、N2O等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不仅仅指农业土壤的直接排放,还包括传统农业生产“上游”诸如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和运输的间接排放,也包括“下游”如农产品包装、运输、使用在内的排放,即所谓“从摇篮到坟墓(Cradle to Grave)”或者“从摇篮到摇篮(Cradle to Cradle)的全生命周期排放。再次,从内涵来看,低碳农业以降低整体能耗、减少温室气体为核心,同时也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汇效应,力图实现“碳中和”和“负排放”,另外还涉及由减排引发的减缓环境酸化、富营养化等众多生态要素在内的环境影响。因此,低碳农业实质上就是在系统集成的前提下,通过内部自然性资源和外部各投入要素的优化组合,利用技术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系统的低投、高产、低(负)碳、生态的整体目标。
完整的低碳农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2]:首先,它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光热资源利用最大化,外源性投入最优化,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开放性系统;其次,它是一个高固碳、高中和、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两高三低”的高技术集成系统;第三,它是一个从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到农业生产,再到产品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第四,它是安全型系统,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1.2 农业系统的碳源
工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从传统的依靠系统内部自身循环转变为主要依靠化肥、农药、机械等大量外源性投入的化石农业,这导致温室气体及污染物高居不下,可谓是“高碳农业”,农业成为一个巨大的“碳源”。以我国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 1994 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3 650 TgCO2eq,其中CO2、CH4和N2O分别占731%, 197%和72%。CO2排放主要来自能源活动,CH4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和能源活动,N2O排放主要来自农业活动[3]。董红敏等的研究表明[4],中国农业活动产生的CH4和N2O分别占全国CH4和N2O排放量的5015%和9247%,农业源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预计随着农业成为一个涉及农资生产、农场种养殖、农产品包装、运输、销售以及废弃物处理相结合的综合系统,随着农业系统的外延和内涵的日渐复杂,农业对温室气体所应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
梁龙等:北京现代都市低碳农业的前景与策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2期1.3 从碳源向碳汇转变是低碳农业的希望
在承受巨大减排压力的同时,农业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农业系统与工业系统在温室气体排放领域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农业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即农业在排放温室气体同时,又在吸收温室气体。如果措施得当,农业系统的固碳效应不仅可以抵消其自身的排放,还可以部分抵消工业及其他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这就使农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在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使经济上“以工补农”更加“名正言顺”。以美国为例,2009年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报告显示:2007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7 1501 TgCO2eq,其中农业排放为4131 TgCO2eq,但整个农业系统固碳达到1 0626 TgCO2eq,不但完全“抵消”了农业自身排放,而且使美国温室气体净排放降低为6 0875 TgCO2eq,农业的碳汇效应已经成为美国政府“以工补农”和世界温室气体谈判的重要依据[5]。
我国“以工补农”的生态依据是否存在呢?美国学者Lal根据我国农业土壤碳库损失的资料提出我国50年内土壤固碳潜力为11 Pg,平均每年固碳潜力是224 Tg, 其中最大的潜力是退化土壤恢复,其次是农业耕作管理下的土壤固碳[6]。中科院王效科等初步估算出我国固碳潜力最大的分别是耕地、草地和森林资源,分别为1821 Tg•a-1,917 Tg•a-1,11546 Tg•a-1[7]。如果以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我国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5 101 TgCO2eq为基准值[8],按照Lal的估算,我国每年的土壤固碳可以抵消161%的温室气体排放;按照王效科等人的估算,仅农田土壤固碳就可以抵消131%的温室气体,可见未来农业系统的生态效应远远大于其经济效应。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7-9],农业系统各要素的碳汇效应见表1。
表1 我国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Tab.1 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s of different
ecosystems in China生态系统类型
Ecosystem types平均植被覆盖度(%)
Vegetation coverageCO2吸附能力(t•hm2•a-1)
CO2 adsorptive capacity落叶针叶林41.839.64常绿针叶林55.539.27常绿阔叶林64.259.82常落阔叶林48.138.9灌丛45.227.53河流32.88.07湖泊19.45.51草地-1.73耕地40.517.63
2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碳排放现状
2.1 北京农业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全市土地面积16 410.54 km2。地势西北高耸,东南低缓。西部、北部和东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全年降水量600 mm左右,主要集中于夏季。根据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北京市农用地为110.55 hm2,以林地和耕地为主,林地69.1万hm2,占农用地总量的62.5%;耕地23.34万hm2,占农用地总量的21.1%,未利用地以荒草地为主,北京土地利用类型构建见表2。
表2 北京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单位:万hm2
Tab.2 Land use types in Beijing种类
Types耕地
Farmland园地
Garden 林地
Forestland牧草地
Grassland其他农用地
Other agr-land居民点及工矿
Population center交通运输
Transport水利设施
Irrigation未利用地
Others数量23.3412.4269.10.25.4826.792.892.6221.25比重14.20%7.60%42.10%0.10%3.30%16.30%1.80%1.60%13.00%注: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北京近两年的农业生产情况见表3,图表显示,北京市粮食作物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是蔬菜、瓜类、大豆和油料等经济作物,饲料和牧草相对较少,而且呈递减趋势。畜禽则以猪、羊、禽类为主,其次是肉牛饲养,农机比例也相当可观。
表3 2007-2008年北京农业生产概况
Tab.3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Beijing in 2007-2008粮食和经济作物
Cereals and
cash crop20082007播种面积
(hm2)
Area总产量(t)
Total yield播种面积
(hm2)
Area总产量(t)
Total yield粮食226 328.91 254 509197 491.31 020 686稻谷444.32 989519.73 192冬小麦63 891.9327 39241 339.7203 850玉米146 187.3879 66713 899.2765 447蔬菜68 188.93 213 11970 099.73 401 037.3瓜类7 881.3333 6948 534.8384 893大豆9 351.119 1148 81614 516油料7 173.2 21 7037 042.921 865饲料3 740.3-4 046.6-牧草1 105.8-1 118.2-牲畜饲养20082007肉牛全年出栏(万头)11.915.64肉猪全年出栏(万头)292.69288.56肉猪年末存栏(万头)179.82168.18羊全年出栏(万只)89.98117.39羊年末存栏(万只)73.278.88家禽年末存栏(万只)2 724.262 950.4农业机械20082007农机总动力(万kW)267300.5柴油机动力(万kW)163181汽油机动力(万kW)3047电动机动力(万kW)7473注: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农业局网站bjny.省略。
2.2 都市型现代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碳农业
1998年,在全国首次“都市农业研讨会”上,北京提出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农业新的增长点;2005年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中,正式将北京农业发展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2006年北京市公布的《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中,将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房山五个区和亦庄开发区确定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
顾名思义,所谓都市型现代农业就是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结合体。都市农业是指靠近都市,在城乡边界模糊地区发展起来的,包括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市民田园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都市农业不仅提供农业产品,还为都市人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而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规模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农业[10]。因此,都市现代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碳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2.3 北京市农业碳源与汇的初步评估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第一产业能源消耗排放的CO2占总能源消耗所排放温室气体的153-253%之间,而农业GDP所占比重从2006年开始稳定在11%左右,与所消耗的能源呈正比,如表4所示。但如果把现代农业投入的诸多要素全部考虑进去,农业的碳源效应是值得关注的,以2008年北京市农业生产的氮肥投入为例,共施用纯氮约697万t,根据IPCC公布的计算方法,施用N肥农田排放的温室气体为036 TgCO2eq,氮肥生产、运输间接排放042-091 TgCO2eq。朱世龙的研究表明[11],2005年北京温室气体排放CO2、CH4和N2O分别为767%, 143%和79%,其中566%的CO2是化石燃料燃烧所致,173%是毁林、生物量分解所致(可视为农业范畴),但根据该文归类,建筑业和农业占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69%,显然对农业排放低估。如果根据黄耀、董红敏等人的研究[4],农业占CH4和N2O排放量的5015%和9247%,则北京15%-20%的温室气体排放表4 2000-2008年北京市能源消耗量和CO2排放量
Tab.4 The amou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Beijing from 2000 to 2008 项目 Item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能源消耗量(万t标煤)4 144.04 229.24 436.14 648.25 139.65 521.95 904.16 285.06 343.7CO2排放量(万t)10 774.410 99611 533.912 085.313 36314 356.915 350.716 34116 493.62第一产业消耗(万t标煤)104.8105.4103.099.985.686.392.396.498.3第一产业CO2排放量(万t)272.48274.04267.8259.74222.56224.38239.98250.64255.58第一产业排放所占比重(%)2.532.492.322.151.671.561.561.531.55第一产业的GDP(%)2.52.21.91.81.61.41.11.11.1注:数据均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08年为初步核算数据bjstats.省略/tjnj/2009-tjnj/。与农业相关,似乎又高估。我们依照2008年农业生产数据,利用IPCC系列参数初步分析,农业源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在10-20 TgCO2eq之间,大致为2005年排放总量的5-10%。但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还包括其“上下游”的排放,因此,北京农业碳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从北京情况来看,农业GDP仅为北京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与美国相似,但温室气体排放高居不下;就全国而言,农业源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17%,而农业在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大致是10%,研究预测,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农业GDP分别会降为6.8%、4.3%、2.5%[5]。情况表明,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速度远远赶不上GDP比重下降的速度,而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万元GDP排放减少45%,可见农业减排任务艰巨。
就北京目前的碳汇而言,从表1-2可以看出,林地是北京最大的碳汇:截至2007 年底,北京市森林资源总碳储量为1.1 Pg,森林资源年固定CO2 量约为9.72 Tg。从固碳潜力看,目前北京森林覆盖率达36.5%,大幅度提高较难,但由于北京市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还有46 万hm2低效林,森林植被的碳储量仅为21 t•hm2,远远低于71.5 t•hm2 的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北京还有2.73 万hm2 宜林荒山,因此,按照林业局计划,到2015 年还可增加2.91 TgCO2eq•a-1,林业碳汇还具有较大潜力。
关于农业土壤固碳,韩冰、王效科等人研究认为,北京农田土壤通过施肥、秸秆还田和少免耕固碳为0.08 Tg•a-1,相当于吸收了0.29 TgCO2eq•a-1,基本可以抵消农田硝化与反硝化产生的温室气体,而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北京农田土壤(包括园地)的固碳潜力为0.11 Tg•a-1,相当于固定0.41 TgCO2eq•a-1[7]。资料表明,农田采用免耕方式,每年可减少排放1.23-2.44 tCO2eq•hm2•a-1,如果北京23.2 万hm2 耕地全部实行免耕耕作,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43 TgCO2eq,两者合计,农田土壤的碳汇潜力为0.83 TgCO2eq排放。另外,有研究表明,北京目前畜禽粪便产沼气减排0.12 TgCO2eq•a-1,农作物秸秆利用减排0.1 Tg CO2eq•a-1,并且到2015 年还可分别增加0.25 和0.24 TgCO2eq•a-1。
综上所述,目前北京农业碳汇能力大致为10.23 Tg CO2eq•a-1,按照现有的固碳规划,到2015年碳汇潜能大致可以达到14.16 TgCO2eq•a-1,但根据北京未来的发展规划,显然在减源增汇上还有潜力。
3 北京都市型现代低碳农业策略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称《规划》)确立了未来北京“三圈九田多中心”土地利用总格局,同时正在编制《低碳城市规划发展纲要》,力图把北京打造成一个低碳生态的“宜居城市”。根据北京特点,未来的低碳农业建设一是减少碳源,二是增加碳汇,应该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着手。
3.1 技术层面
3.1.1 与种植相关的土壤碳汇建设
(1)农田碳汇。《规划》强调北京未来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国内外研究表明,加强农田碳汇建设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13-15]。美国West等总结76 个长期定位试验,发现美国作物土壤实施免耕后40 年内可以有效增加土壤固碳,且累积效应来看,农业土壤在100年内仍然是“净”碳汇而非“净”碳源[16]。王礼茂认为,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全国耕地固碳潜力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之和[17]。韩冰、王效科发现,农田土壤总的固碳潜力相当于目前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3.9%。从1980 年到2000 年,北京农田土壤有机质从9.64 g/kg上升到12.89 g/kg,仍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18]。目前增加土壤碳汇较为成熟的技术包括:a.实施保护性耕作;b.侵蚀控制;c.改进作物品种;d.有机和无机肥管理;e.灌溉管理;f.采用合理的轮作方式;g.间作绿肥;h.高留茬、减少田间休闲等。
(2)草地碳汇。北京市牧草地虽然仅占全市总面积的0.1%,但实践证明,园地、林地种草是固碳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法,因此,现有的园林也是未来潜在的草地。增加草地碳汇措施包括:a.严格控制过度放牧,避免鲜草的生产力降低;b.改良草种,引入豆科及深根草种,提高固碳速率;c.采取适当的施肥和灌溉措施,增加其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同时避免N2O过量排放和甲烷氧化能力降低;d.对己退化草地进行适当的封闭式保护。
(3)森林碳汇。森林是北京当前和未来最大的碳汇。北京地区森林普遍以中幼林为主,增加森林碳汇的关键是提高森林质量,具体包括:a.合理地森林更新,包括选择合适的树种、树密度等,使森林的树龄组成结构合理;b.有效地森林施肥,改善森林的生长状况,提高林木固碳速率,同时尽可能减少因施肥引发的温室气体的排放;c.加强病虫害管理,通过保持可持续的森林条件来延长和增加森林立地的碳储量;d.对森林进行合理采伐,减轻对土壤干扰,使森林生物量及土壤碳储量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4)农业森林碳汇。农业森林是指那些种植或生长在草场或农田周围的成片或不成片的特殊森林,如果树、防护林、薪材林等,它们也是都市农业碳汇的组成部分。北京构筑的环城绿化隔离圈,以基本农田为核心的“九田”生态圈中,包含了大量的农业森林。因此,在“三圈九田”建设中,应该通过选择较好的树种、合理的养分供应以及病虫害防治和其它农作措施的综合利用,提高其碳汇效应。
(5)湿地碳汇。湿地是指地表有暂时或永久积水而生成的,以水生土壤、水生植被为主要特征的浅滩。湿地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其碳累积速度为0.35 tC•hm2•a-1[19]。显然,采取合适的湿地恢复措施有利于碳汇建设。在北京《规划》中的“两山八水”建设中,一方面要以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尽量恢复历史上原有的湿地,另一方面要维护和完善现有的湿地,防止破坏性开发,真正发挥境内水系和水库湿地的碳汇作用。
(6)城市绿地碳汇。城市绿地指城市中用于绿化的各种森林、树木、灌木、草地等,包括公园、公路绿化地、花园等。绿地具有直接吸收CO2和节省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双重作用,无疑也是都市碳汇。北京城市绿地建设中,实施测土施肥、节水灌溉、科学防虫等维护性手段都是促进其生长和固碳的可行性措施。此外,延长城市绿地的生存期对其地上和地下部的碳累积也有贡献。
3.1.2 与养殖相关的减排技术
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2009年看守世界中心(Worldwatch Institute)先后在报告中提出,畜牧相关产业造成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量的18%和51%以上,表5是国内(外)运用LCA计算的部分食品的碳排放,可以看出,反刍动物的碳排放远远高于非反刍动物,我国食品的碳排放是发达国家的2-3倍[20-21]。北京市常年畜禽饲养量为2 600-2 800万头生猪当量,根据IPCC提倡的方法,北京畜禽直接排放为2.4-3 TgCO2eq•a-1,与燃料排放相当。根据我国特点,种植业的直接和间接排放比例在1∶1.8-2.3之间,养殖业在1∶3-5之间,可以估算北京养殖业间接排放在7.2-15 TgCO2eq•a-1,可见养殖业的减排任务艰巨。
表5 部分食品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
Tab.5 The GHG emission of some food production食品名称
Foodkg CO2eq/kg
(20年)
GHGper 20 yearskg CO2eq/kg
(100年)
GHGper 100 yearskg CO2eq/kg
(100年)a
GHGper 100 yearsa牛肉111.155.5-羊肉96.332.7-猪肉10.53.57-10家禽1.30.381.1-1.6水稻2.40.741.4-1.6小麦0.350.320.67-0.82玉米0.250.220.43-0.47注:括号内年份为影响时间跨度;a为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就目前而言,养殖减排技术主要包括:
(1)开发优良品种减排。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水平可以相差数倍,如果能培养出低甲烷排放且适应当地环境的反刍动物品种,并进行推广和应用,减排的潜力是可观的。
(2)优化饲养管理技术减排。当前比较成熟的饲料技术包括:a.研究和改进秸秆青贮和氨化技术;b.调整日粮结构特别是粗精饲料比例;c.使用多功能舔砖或营养添加剂等。
(3)粪尿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减排。当前北京畜禽粪便处理最常见的办法是发展沼气和堆肥,需要继续推广。对于养殖污水的处理,实践证明以厌氧+好氧方式能够实现经济和生态的最佳结合[22]。当前关键是加大新技术、新设施的研究、开发、推广,加大后续追踪服务力度。
3.1.3 其他低碳农业减排技术
(1)生物质能减排。目前,北京市小麦玉米秸秆在还田、做燃料和饲料之后,还有0.08 Tg•a-1等待开发利用,林业废弃物的总量为4.5 Tg•a-1,因此,研究和引进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具有一定减排潜力。
(2)有机农业、立体农业、节水农业减排。研究表明,有机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仅为常规生产方式的1/3左右,无土栽培、立体农业更以其不占或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降低碳排放而倍受青睐[23]。北京拥有区位优势、科技优势、资金优势、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有发展低碳的绿色、有机农业的条件。
(3)发展循环农业减排。现代循环农业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多梯度的循环利用,实现以最低投入获得最佳效益。实践证明,发展种养加结合的循环农业,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碳中和”而达到低碳目的,循环农业也减少了加工、运输的排放,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可行措施。
3.2 制度层面
3.2.1 建立农业布局调整机制
研究证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轮作、间套作的碳汇效比单一的小麦玉米轮作高得多,而根据北京市土地粪便负荷估算,北京畜禽饲养量控制在1 600万头当量猪较为合适,因此,在保证粮食安全前提下,必须实行种养殖有机结合,进行结构调整,这显然需要在政府引导下统一调整。
3.2.2 建立农业清洁生产机制
农业必须产业化,因此,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清洁生产机制,包括对不同产业的设施选用、运行机制、废弃物排放标准等建立严格考评标准,作为进行奖惩和补偿的依据。
3.2.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农业整体上属于低利润产业,其生态效应远远高于其经济效应,因此,无论农户生活、农业生产,对实施清洁生产、真正实现减排和发挥碳汇功能的低碳体系和行为,必须进行合理的生态经济补偿,使其达到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标准。
3.2.4 建立农业准入机制
未来的低碳农业,是一种高技术、高标准的行业,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农业准入机制,对发展精品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实行资格准入,具有资质的主体才能得到土地、经济、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3.2.5 建立法律、教育、税收等综合调节机制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关种养殖、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关键是如何落实,必须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人们有意识地进行碳汇建设;同时通过教育宣传,使低碳农业深入人心,运用多种手段,使发展低碳农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总之,通过扩大碳汇和减少碳源,未来北京农业的碳汇可以达到20-30 TgCO2eq•a-1,而其直接的碳源可以减少到4-5 Tg CO2eq•a-1,间接碳源为7-10 TgCO2eq•a-1,通过发展低碳农业,不仅可以抵消农业碳源,还能抵消6%-10%总温室气体,真正起到净碳汇功能,从而为缔造低碳宜居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等. 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J].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2009, 39(8) : 1009 - 1027.[Ding Zhongli, Duan Xiaonan, Ge Quansheng, et al. Control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by 2050: An Allocation on the Emission Righ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J]. Sci China Ser D-Earth Sci, 2009, 39(8) : 1009- 1027.]
[2]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09-1614.[Zhao Qiguo, Qian Haiya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Thinking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18(5):1609-1614.]
[3]黄耀.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J].第四世纪研究,2006,26(5):722-732.[Huang Yao.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in China and its Reduction Strategy[J].Quaternary Sciences, 2006,26(5): 722- 732.]
[4]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 等.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J].中国农业工程学报,2008, 24 (10): 269-273.[Dong Hongmin, LiYu'e, Tao Xiuping,et al. China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its Mitigation Strategy[J].Transaction of the CSAE,2008, 24 (10): 269-273.]
[5]EPA. Inventory of 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inks:1990-2007[R].2009, 26-35.
[6]Lal R, Bruce J P . The Potential of World Cropland Soils to Sequester C and Mitigate the Greenhouse Effect[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1999,(2): 177-185.
[7]韩冰,王效科,逯非, 等.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J].生态学报,2008,28(2): 612-619.[Han Bing, Wang Xiaoke, Lu Fei, et al.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ts Potential by Cropland Ecosystems in China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 28(2): 612-619.]
[8]樊钢.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0-55.[Fan Gang.Toward a Lowcarbon Development:China and the World[M].Beijing: China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10.10-55.]
[9]吴季松,刘斐. 奥运促进北京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效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10): 70-74.[Wu Jisong, Liu Fei. Effect Analysis of Olympic Games Promoting Beijing GHG Emission Reduction[J].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8,(10): 70-74.]
[10]程贤禄.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及其布局[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16-18.[Cheng Xianlv. The Planning of Periurban Agricultural Predominant Sector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D].Beijing: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04: 16-18.]
[11]朱世龙.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93-97.[Zhu Shilong.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Beijing and the Approach to its Reduction[J].China Soft Science, 2009,(9):93-97.]
[12]姜克隽,胡秀莲,庄幸 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6(14):1-7.[Jiang Kejun, Hu Xiulian, Zhuang Xing, et al. Chinas Lowcarbon Scenarios and Roadmap for 2050[J].Sino-Global Energy, 2009,6(14):1-7.]
[13]Lal R, Follett R F, Kimble J M. Achieving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U.S.A Challenge to the Policy Makers [J]. Soil Sci, 2003,168:827-845.
[14]Liebig M A, Morgan J A, Reeder J D,et al. Greenhouse Gas Contributions and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Northwestern USA and Western Canada [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5, 83: 25-52.
[15]李长生.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J].第四纪研究, 2000,20(4):345-350.[Li Changsheng. Loss of Soil Carbon Threatens Chinese Agriculture: A Comparison on Agroecosystem Carbon Pool in China and the U.S[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0,20(4): 345-350.]
[16]West T O, Marland G. Net Carbon Flux from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Methodology for Full Carbon Cycle Analyses[J]. Environ Pollut, 2002,116:437-442.
[17]王礼茂.几种主要碳增汇/减排途径的对比分析[J].第四世纪研究,2004,24(2):191-197.[Wang Limao. Comparison of Some Major Ways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 or Increasing Carbon Sink[J]. Quaternary Sciences, 2004,24(2): 191-197.]
[18]胡克林,余艳,张凤荣,等.北京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科学,2006, 39(4):764-771.[Hu Kelin, Yu Yan, Zhang Fengrong, et al.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uburban Area of Beijing[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6,39(4): 764 -771.]
[19]Turunen T K. Accumulation Rates of Carbon in Mires in Finland and Implication for Climate Change[J]. The Holocene,1996,6(2): 171-178.
[20]Brook B. Meats Carbon Footprint[J].Science,2007: 1137-1139.
[21]梁龙,陈源泉,高旺盛,等.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8):1773-1776.[ Liang Long, Chen Yuanquan, Gao Wangsheng,et al. Life 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System in North China Plain[J].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09,28(8):1773-1776.]
[22]史光华.北京郊区集约化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4: 82-87.[Shi Guanghua. The Impact of Intensive Livestock Production on Ec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in Beijing Suburban Area[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2004: 82-87.]
[23]梁龙,陈源泉,高旺盛.我国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框架探索及其应用――以河北栾城冬小麦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5):154-160.[Liang Long, Chen Yuanquan, Gao Wangsheng. Framework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in Luancheng of Hebei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2009,19(5):154-160.]
Prospect and Strategy for Lowcarb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Modern City of Beijing
LIANG Long DU Zhangliu WU Wenliang MENG Fanqiao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 To develop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modern city is essential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to realize national macroscopical strateg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e. It is regarded as a modern agriculture system with low input, high productivity, low (i.e., negative) carbon and being ecofriendly, which can be established through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system creation.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e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namely open system, integrated technology, lifecycle management and process safety. Using the balanced method of carbon source/sink, we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Beij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 source and carbon sink are 10-20 TgCO2eq•a-1 and 10.23-14.16 TgCO2eq•a-1 respectively,the carbon source might keep a stable level, and carbon sink has a great potential.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eco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ture position of agriculture in Beij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at a technical level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soil carbon sink and breeding technique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ivation system and greenhouse emission. At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we should establish a mechanism that can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leaner production mechanis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gricultural market access mechanism and integrated regulating mechanism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prospect of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Beijing,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ount of carbon sink potential might reach to 20-30 TgCO2eq•a-1, and the direct carbon source might decrease to 4-5 TgCO2eq•a-1.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Beijing, the agricultural carbon source might be offset, andtot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greenhouse gases also might reduce by 6%-10%. Hence,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might actually play a key role in enhancement of the net carbon sink.
Key words lowcarbon agriculture;agriculture ofmodern city;carbon sink;carbon source;strategy[30]周晋红,李丽平, 秦爱民.山西气象干旱指标的确定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3). [Zhou Jinhong,Li Liping,Qin Aimin.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ex and Drought Climate Changes in Shanxi Province[J].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2010,(3).]
[31]贾文雄,何元庆, 李宗省.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2).[Jia Wenxiong,He Yuanqing,Li Zpngsheng.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Conditions from 1960 to 2006 in Qilian Mountains and Hexi Corridor[J]. 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10,(2).]
[32]黄中艳.1961-2007年云南干季干湿气候变化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2). [Huang Zhongyan.DryWet Climate Change of the Dry Season in Yunnan During 1961-2007[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0,(2).]
【关键词】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创新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个国家应用技术创新,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倡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发展“生态金融”和“碳金融”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潮流,必将导致我国金融业发生巨大的变革。
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创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也多次出台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创新不足。
开发CDM项目融资困难。《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内容包含三个机制,即联合执行机制、绿色开发机制和国际排放权交易。联合执行机制(JI)是指发达国家通过项目合作,将其中一个国家所实现的减排量转让给另一个国家,同时在转让方的配额上扣减相应的排放额度。绿色开发机制(CDM)的主要内容是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即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CDM项目合作,减少的碳排量属于发达国家完成的议定书承诺。国际排放权交易(IET)是指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属于供给方,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CDM项目的交易。据统计,我国获得的CDM项目占全球注册CDM项目的34.7%。但由于“绿色金融”和“碳金融”传入我国时间较短,企业对CDM项目认识不够,缺乏开发动力,商业银行也没有充分意识到CDM项目蕴藏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CDM项目审批过程比较复杂,开发周期也较长,导致CDM项目交易成本较大,因此,金融机构不愿向其融资。
缺乏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自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政府没有继续制订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各个商业银行内部既没有制定专门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信贷优惠措施,也没有对低碳经济项目的贷款手段、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制定具体的规定,更没有建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从而影响金融机构对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完善。我国在2008年相继建立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其他一些地方环境交易所,广东、山西和大连等也在积极建立能源类和环境类碳排放交易所,都在不断初步探索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价段,我国只参与了CDM项目一级市场的交易,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所鼓励企业自愿采取减排行动,还没有在全国形成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在CDM项目二级市场和标准化的配额交易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我国没有碳排放权定价的权利,使我国处于整个碳排放权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这样,国外投资机构在我国CDM项目一级市场以低价买入碳减排量,经过国际金融机构的二次包装和开发,再以高价在CDM项目二级市场卖出,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同时,我国金融机构还未深入地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碳金融业务,再加上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性的中介机构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中介服务,使我国企业交易成本较高,不得不以低价卖给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严重打击了我国企业开发CDM项目的积极性。
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兴业银行在2006年5月与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能效贷款合作协议》,成为与IFC一起开展能效贷款的首家国内银行,并推出了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贷款模式、节能服务商或能源合同管理公司融资模式和碳金融模式等7种细分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项目融资模式。紧接着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也相继推出了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和CDM项目碳交易融资配套掉期业务等金融创新产品。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一些支持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产品,但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支持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活动相比,支持低碳经济的创新明显不足。
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创新策略
金融机构加大对CDM项目的融资力度。加大对CDM项目的融资力度,我国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低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高的新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技术改造的CDM项目应该优先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对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项目贷款不予批准,对结构性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工业企业,以及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可以采取限制甚至停止发放贷款措施;三是加强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相互配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统一、和谐的金融支持环境。
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激励机制。“绿色金融”和“碳金融”业务主要涉及的能效改造项目多存在于“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但商业银行在统计贷款投向时由于没有专门的能效行业,因此,商业银行把能效改造项目贷款统计进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但是,能效改造项目融资期限长、管理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进行严格限制,商业银行在有限的信贷资源下,将选择流动性更好、收益更丰厚的信贷项目。因此,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窗口指导”规模时,对能效改造项目贷款不计规模。同时,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办理低碳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建议对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取得的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当然,中国人民银行也要制定“绿色金融”和“碳金融”业务的指导意见,指导商业银行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确保低碳金融服务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针对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急需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立碳排放权期货市场,使拥有碳排放权的企业在碳排放权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规避风险;而不想在碳排放权期货市场交易的企业可以与需求者进行现货交易,由市场所在地的环保监管机构或者由其指定的专门机构作为供需双方的中介,指导交易顺利完成;二是建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标准与制度,使市场主体按照标准规范化进行碳交易;三是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培育专业性的碳交易评估和咨询中介机构,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尤其要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评估、咨询和担保等碳金融中介业务,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碳排放权定价中争取公正、公平的地位,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积极性。
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金融制度创新。一要积极探索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开发出各种有利于资金融通的产品,应逐步开展碳掉期交易、碳套期保值交易、碳期货交易、碳基金交易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二是借鉴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环境基金模式,建立多级国家或地方政府环境基金,如偏向与环境相关的产业投资基金、环境金融市场中的对冲基金等,用于支持低碳经济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三是加强低碳经济数据的综合模型分析。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上要加大创新力度,不仅使用金融数据相关分析和区域对比分析,而且还应加强对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节能减排对策研究。
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具体体现。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导致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因此,必须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绿色金融”和“碳金融”的需求,在综合分析我国金融机构可承受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作者分别为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分别为:2010YBA208,10C1201)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低耗;环保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03-01
(1)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自身能源储备的不足,使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例如,到2030年,预计中国80%以上的石油需求将依赖进口。
(2)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已做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3)随着能源价格的攀升,如果不降低能耗,必将挤压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甚至高达五成的高能耗产业更是如此。
(4)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博弈的焦点,中国能否从经济大国跃升为经济强国,与能否很好地把握低碳经济的机遇息息相关。
低碳节能的大趋势对中国传统高能耗产业产生的最为直接影响,是如何大幅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已成为电力、冶金、水泥、化工等传统高能耗企业共同面临的迫切问题。同时,这一大趋势也催生了新兴的行业和商业模式以及革命性的新能源方式,为中国企业跻身世界领先企业行列创造了新的机遇。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为了更好的降低碳的排放量,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开始你的"低碳的一天":将碳足迹减半
《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中有很多小的"不后悔的选择",可以帮助减少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方法的使用者可能来自澳大利西亚、欧洲或北美洲——这是历史上造成全球变暖的几个主要地区,采取以上方法有可能将人均排放量从38公斤减至14公斤。
这些建议对人们生活舒适造成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同时也可能部分地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部门和人有关,因为他们的碳足迹正在急剧升高。
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是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的,例如我们的驾车方式、航空旅行方式、房屋的能源以及取暖方式。
在余下的个人难以控制的50%中,有大约一半间接来源于为我们的工作提供能源,有10%以上来源于对基础设施和政府部门的维护,剩下的大约20%来自于商品的生产。
应怎样开始"低碳的一天"呢?在你关掉发条闹钟后,穿上日晒干燥的衣服,接下来的刷牙和早餐应该怎么做呢?请考虑以下几方面:(1)选择非电动牙刷将避免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用烤面包机烤面包,而不是用15分钟的烤箱,这样可以少排放近170克的二氧化碳;(3)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4)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排放减少1/3;(5)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
2.碳生活,应从小做起
出门尽量骑自行车,少用洗衣机和冰箱。应该做一个布袋,随身携带,这样就能少用塑料袋,如果非用塑料袋不可,要尽可能多用几次,直到把它用破了,才可以扔进垃圾桶,要向这个外国家庭学习。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叫作《18楼的垃圾桶》。18楼的6户人家中有一户是外国人。她家的垃圾桶旁边有一堆衣服,王太太拿起来闻了闻有一股香水味,她想:这不是要扔的衣服么,怎么还这么清香,干净呢?第二天,他碰见了那个外国人,他正把自己的书拿出来放在垃圾桶旁边。那个外国人告诉王太太,自己要回国了,这些东西都用不到了,带也带不走,他希望把这些东西送给会珍惜它们,爱护他们的人,王太太找来一位打工的小青年,这位小青年都有点不敢相信,一分钱不花就能带走这些好东西,所以他问那个外国人:"你不要个最低价的嘛。"那位外国人说:"不了,我只想听你说,你很喜欢这些东西,很需要它们这就够了。"那个外国人的儿子把玩具都送给了这位小青年,并介绍了功能和特征,并希望他能够和它们在一起睡觉,小青年发誓他一定会的。王太太很感动,第二天也这样做了,不久,这些变化影响了邻居,大家都不吭声,却暗暗地效仿起来。18楼的风气渐渐好起来了,这件事被管理员发现,他的宣传,让整个小区的风气好起来。
3.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的出现和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是由高碳经济体系到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转变。这将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生态文明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系统,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整体系统。"因此,生态文明社会,是在以低碳生活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状态。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期工作就是引导民众进行低碳生活,从宣传、教育、更新民众的理念入手,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何为低碳生活,何为生态文明,让人们清楚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低耗能、低消费、不浪费的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就要求人们理性利用自然资源,与其它物种和谐共处。只有这样,符合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
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供给能力,根据《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鲁科字〔2017〕167号)和《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规划》(鲁科办发〔2020〕35号)等文件精神,拟新建20家左右省技术创新中心。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主体
省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引领。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主体须为创新能力突出、创新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的行业龙头企业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优先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以独立法人实体申建省技术创新中心。
二、建设领域及方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我省优势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优先在新兴、急需、特色产业领域布局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注重培育具备冲击国家级创新基地实力的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区域技术创新高地。2021年首批重点在新能源(碳达峰和碳中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高端化工、生物技术等领域的30个方向布局建设(见附件1)。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的省技术创新中心须符合建设领域及方向要求;
(二)申报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须满足《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鲁科字〔2017〕167号)和《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标准》(鲁科办发〔2020〕34号)等相关条件要求。
四、推荐方式
各市科技局和省直有关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择优推荐。请各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2),审核加盖公章后,向省科技厅行文推荐(附件3)。每个主管部门推荐数量不得超过5个。
五、其他事项
(一)本次申报通过山东省科技云平台进行申报,单位法人或者单位法人设定的云平台单位管理员登录系统(网址:cloud.sdstc.gov.cn/)后,找到网上大厅-平台-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二)网上申报提交时间为2021年6月4日14:00—2021年6月11日17:00,逾期无法提交及修改。
(三)纸质申报材料包括:建设方案胶装成册,书脊处注明依托单位、拟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名称、领域、方向,一式2份;推荐意见(附件3)、推荐汇总表(附件4)各1份。上述纸质材料请主管部门于2021年6月16日前报送至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
联系人:许海朋 0531-66777212
地 址: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607号
附件:1.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首批建设领域及方向
2.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提纲
3.关于新建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的推荐意见
4.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推荐汇总表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6月2日
附件1
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首批建设
领域及方向
一、新能源领域
1.碳达峰与碳中和2.智能电网3.核电技术与安全4.新能源汽车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5.智能芯片6.智能显示终端7.软件定义卫星8.区块链与数字产业9.集成电路10.社会智能治理11.量子技术
三、高端装备领域
12.磁悬浮动力装备(绿色)13.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14.智能科学仪器15.深地智能开采装备16.高档数控机床
四、新材料领域
17.光电信息材料18.耐候性高端复合材料
五、医养健康领域
19.中药制剂与药效20.人工噬菌体药物
六、现代高效农业领域
21.特种食品22.葡萄种植与加工23.大豆24.猪牛羊鸡等畜禽安全养殖与加工
七、现代海洋领域
25.深远海资源勘采装备26.海水综合利用27.智慧港口
八、高端化工
28.绿色化工29.废弃物综合利用
九、生物技术领域
30.细胞工程
附件2
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写提纲
一、组建中心的背景和意义(重点说明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趋势及省内发展需求;组建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对行业进步的推动作用等。600字以内)
二、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建设原则等。800字以内)
三、建设内容(包括研究方向、总体及近三年目标和主要任务、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等。1500字以内)
四、管理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500字以内)
五、建设主体现有基础和条件(包括单位基本情况、科研队伍情况、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开展研发活动情况及成效等。800字以内)
六、中心未来三年的经费预算情况
相关重要证明材料可作为附件。
附件3
关于新建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的推荐意见
(参考模版)
省科技厅:
按照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首批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对省技术创新中心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核实,确定材料真实、准确、有效,同意推荐***、***等**家技术创新中心申请建设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我市(部门)承诺将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先支持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联系人:***,电话:***
单位名称(公章)
2021年**月**日
附件4
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推荐汇总表
主管部门(盖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拟建中心名称
建设方向
牵头建设单位
负责人
共建单位
若现为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