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3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国体育教育正处于改革的过程中,中学体育教学人员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成为基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现实教学实践出发对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的前期培养规范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并对后续培训进行相应的思考,以期为中学体育教学师资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师教育;职前教育;职后教育
我国体育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发展和对体育教师需求的变化,发展体育教师教育则是成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体育教学人员的规范与管理,则显得更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教师教育为切入点,以现实教学需求为导向,对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进行一系列剖析与思讨。
1.国家对中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关注
体育教师教育培训,目前国内较权威的定义是:体育教师教育培训是指“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2年),进一步提出,大家要对体育教师教育培训,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终身性和过程的连续性上,所以,对于中学体育教学人员来说,应该将“职前教育”和在职后教育培训纳入到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之中。
2.中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培养的其本原则
2.1体育教师资格证取得:严谨。第一,必须严格地实行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众所周知,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学历、经验与权威机构对其能力进行考核才能获得的相应的教学岗位,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因此,体育教师的考核与考试有必要公开化与社会化,即可以让所有有志于体育教学的人员进入体育教师的考试,同时,也可以使体育教学人员经过一个良好的准入途径,来提高体育教学人员的教学能力与质量。当然,开放并不等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教师行列,同时,也不意味着进入了教师行列就可以一劳永逸,比如要的对注册的教学人员进行资格上的认证。今后在修订《体育教师法》中应明文规定,颁发体育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严谨,在教育行政部门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来管理体育教师资格证的颁发。第二,要提高体育教师门槛。师德教育要放在体育教师教育的首位。体育教师行列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行业,体育教师行列更不是想进就能进的行业。要想进入体育教师行业,首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任何职业都有职业道德,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尤其重要。因为体育教师是培养人的职业,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敬业爱生,严谨笃学。
2.2专业知识教育:广泛。体育教师职业就必须掌握体育教师所教学科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体系。当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迅猛,体育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就很难培养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
2.2.1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体育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2.2.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2.2.3系统的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形态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体育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
2.2.4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包括思想教育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师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表现,是对体育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和检验。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要想培养体育教师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师范大学开课就必须门类齐全,课程设置广泛,这样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2.3专业技能教育:过硬。我们都知道,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即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现的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从事教育专业活动必须掌握特殊的专业技能,如:了解学生的能力,情感智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言语组合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新知汲取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等专业技术能力。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驾驭课堂,传授知识。
3.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与培训路径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体育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培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网络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式,可以使得一线体育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健康知识教学与体育技能学习。另外,从培训时间上来看,成熟的体育教师的职业也需要长期的、专业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教学人员要有终身受教育的理念。体育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体育教师教育地位和水平的提高需要制度的保障、政策的支持和舆论的导向。要想体育教师教育保持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国家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创建国家级体育教师教育创新基地,全面启动体育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支持高师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体育教师本身,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更要重视自身专业水平及知识更新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式下对体育教师的需要。
作者:刘显峰 单位:宁城向阳中学
参考文献:
[1]魏德样.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心理资本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 中学美术教育 团队氛围 服务创新
1.团队氛围
在团队中,团队气氛是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团队运作、团队结构等具体情景形成的一种认知或心理体验。许多研究表明,在组织情景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结果和动机的过程中,氛围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组织因素对个人动机和行为的影响程度。West等人从团队氛围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并且针对团队氛围提出了影响工作团队创新的四因素模型。这四个因素分别是:远景目标、参与的安全感、任务导向和创新支持。在后来的研究中,有不少学者采用West等人的四因素模型进一步实证研究团队氛围对团队创新的影响。Scott&Bruce(1994)把氛围定义成个人对组织环境的认知,它反映了个人对环境的心理感受。他们在研究团队对创新支持的氛围时,认为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团队对创新的支持氛围;二是团队在资源上支持创新的氛围。其他许多研究也指出,团队气氛在团队成员完成目标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一个良好的团队气氛可以使团队成员非常有效地发挥其创新知识和技能。因此,良好的团队氛围不仅对团队服务创新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团队成员的服务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
中学美术教育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审美情趣,有一定的美术技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但不是培养艺术大师,主要指学校对少年进行美术的价值和审美思想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应该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物质文化生活相适应,美术作品对人们有教育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功能,应为社会文明进步起推动作用而不是阻碍社会进步。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就是教育组织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创造新的社会价值,而对内部师资力量、技术、组织结构、教学管理等服务要素进行改变,对外部关系(包括与上级机构、学生等关系)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是由教育组织、教师、技术选择与支持、教师与学生交互关系等构成要素互动的作用过程。其内容包括:具有无形性。主要表现为教育服务创新是一种概念性和过程性的活动,其结果是一种无形的概念、过程和标准;形式多样性。教育服务创新包含有多种创新形式,包括如教学业务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等,并且它们仅仅是服务创新的某个维度;新颖性。包括从渐进性的微小教育服务创新到根本性的重大创新,甚至包括偶然性、不可复制的创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学生作为服务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服务层次上,并在其内部产生和发展。这种创新活动对学生需求的变化更敏感,能更快满足学生的需要;具有高度复杂性。创新过程中涉及教育服务内外诸多要素和主体,实施过程较灵活,加上学生的参与,使得服务创新过程高度复杂;过程的交互程度高。其过程需要教育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进行良好的交互,以便获取创新概念和思路,使创新服务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3.基于团队氛围的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
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越来越依赖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氛围已经成为教育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团队氛围主要依靠各类教育组织团队成员合作,在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组织间的美术知识共享,不仅能提高团队教育的服务创新能力,而且其作用机制对教育服务创新产生和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氛围呈现为美术知识共享(社会化、外在化、综合化与内在化),并通过信息交互,达成教育服务创新(教育组织、学生、交互关系与技术支持),实现基于团队氛围的教育服务创新机制。
3.1教师间美术知识共享和教育服务创新之间交互的知识共享
团队氛围为教师美术知识共享和教育服务创新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一个彼此信任和值得信赖的环境。一个积极的、自发的、自觉自愿的氛围,会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从而强化团队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削弱知识共享的障碍,激励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对知识共享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有义务为教师知识共享与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并依托团队氛围对教师团队成员的服务创新行为和服务创新能力施加影响。例如,2010年10月18日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东南大学小学科学班开班典礼在东南大学举行,在中小学教师全面培训当中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为教师间的美术知识共享、共知提供一个平台。同时,团队氛围也有利于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教师队伍稳定、高效,对团队氛围形成尤其重要。中学要积极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起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诚然,中学让立志献身于知识创造并且有能力从事知识创造的教师获得更多资源,这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人才本位的内部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和教师聘用中的外部市场制度、多元化的科研资助体系等。教师间知识共享与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活动使得团队氛围化解二者交互过程中误会和避免误解创造了环境,使得整个团队成员非常有效地发挥其创新技能,从而可以提高团队服务创新绩效。
3.2教师间、教师与组织间、教师与学生间知识共享
《美术课程国家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要求。”在知识螺旋过程中,社会化、外在化、内在化和综合化四种模式的转化,使得教师间的知识得以共享并间接促成教师与学生彼此共享知识。教师间、教师与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形成一种持续不断的良性循环,这种循环使得整个团队的新知识得以创造并逐渐积累起来。例如,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到专业相应中学开展顶岗实习,一方面中学部分美术教师到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参加培训,另一方面锻炼了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从而实现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知识共享主要从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内部交流与合作能力、与学生的交流能力来提高整个团队成员的服务创新能力,最终使整个团队的教育服务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知识共享对成员的教育服务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在团队教育服务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团队成员通过知识共享的内化过程,消化吸收新知识,最后把内在知识转化为外在行为,以实现教育服务创新行为的改进。尤其是在良好的团队氛围下,知识共享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团队成员服务创新行为的改进,发挥其创新知识和技能。
3.3先进教育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团队成员知识共享
先进教育技术的引入能拓展教育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信息技术则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等,大大地增加信息量和科技含量,更适合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中学美术教育对技术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学软件的功能直接影响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学效果。其教育的核心仍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特点,其特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与教师互动,包括学习的全过程、异步学习、学习双向交互模式、学习资源、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学习服务体系的建立等。这就需要不同水平的中学结合自身实际,增强服务意识,以人为本,把“服务”和“效率”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加强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支持美术教学管理的多元化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样学校组织、学生、技术选择与支持和教师与学生交互关系四个要素共同作用推动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从而促使中学美术教育组织团队内知识共享的循环发展。
总之,基于团队氛围的中学美术教育服务创新在于知识共享。因此,中学管理者一项根本性任务在于在团队中发挥和补充有意义的差异。例如,美术教师不定期地轮岗、外出培训,或者吸收部分有学科背景的专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以吸引更多学生慕名而来,充分利用教育服务项目,实现中学美术团队成员之间的目标协同、知识共享。
参考文献:
[1]蔡翔,舒勇,李硕.基于团队氛围的知识共享与服务创新互动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
[2]孟雅杰.论成人教育质量与教学模式[J].成人教育,2008,(5).
[3]宋志生.农村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抉择和实践探索――以广西为例[J].学术论坛,2009,(11).
现代语言 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42-01
当我们站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审视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时就不难发现,在整个社会大力弘扬知识创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大量知识信息的大氛围中,中学语文教学却依旧沿袭着近百年来的的老路子艰难跋涉,踽踽不前,致使语文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的疏离的现象愈来愈重。对此情况,语文教学界质疑语言学的无助,呼吁“淡化语法教学”,这种状况,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深思。
1为什么说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教育属于言语交往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整个中学语文教育的底座、基石,起着支撑、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作用。无论从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哪个角度来分析,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层面上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必然的、普遍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一刻也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自始自终是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但是,中学语文教学却长期淡化,甚至淡化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在逐渐淡出语文老师和学生的视野,这个问题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言语与语言基础知识
我们知道,言语是指个人在具体情景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呈现的出具体性,多样性,创造性的特征;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系统,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结构性及稳定性的特征。言语千变万化,其内容无法穷尽;人们的言语是对有限、稳定的语言系统中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自由组合,这些组合要遵守语言组合规范。其规范如同如来佛祖的手掌,无论言语如何变幻,都要符合言语规范,不能逃出“如来佛”的“手心”。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系统包含着言语,言语仅仅是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当然,语言组合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发展变化相对于言语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既要语言内容变化的灵活性,又要尊重语言规范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搞好语言教学。
(二)交际能力与语言基础知识
交际能力的概念是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来的,指的是利用语言资源来表达和理解言语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依据语境和角色创造性地运用的特征。它包括又远不止关于静态语言的规则。具体来说,是由三个方面的能力构成的,即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社会语言能力,把握种种言语功能(如陈述、宣告、发问、表态等)和言语功能变体(不同语体和言语风格)的能力;话语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科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需要传统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内部结构及其基本规律和修辞、逻辑、文体基础知识,而且更加需要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语用原则知识、言语行为知识、语用结构知识、语用含义知识、语篇知识和语体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理论支撑。
(三)言语认知与语言基础知识
真实情境中的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言语交际认知的特点是,在交际过程中,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而不是编码―传输―解码的电码通讯式的过程,理解不是对静态的语言进行解码,要依赖言语环境的把握。
言语环境除了包括交际双方对交际基本事实的了解外,还包括下列三种信息:词语的信息、关于世界的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实现交际认知,交际双方必须具备语言材料及其规则的知识、语境的知识、语言逻辑推理的知识等。
可见,在真实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言语认知水平,实现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加强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
2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如何有效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属言语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规范是贯穿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任何忽视或偏离社会语言规范的语文教学都会直接导致语文教育质量的下降。
在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个性化的言语活动和社会语言规范的矛盾。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人的个体交往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完成特定的社会交际任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人的个体言语活动仅仅是对社会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这种演绎要遵守社会语言规范。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尊重、鼓励个性化的言语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规范运用语言的能力,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
(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促进言语形式教育的有效实施
语文教育以言语形式为本,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通过言语内容,把握言语形式的规律,从而科学、高效地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言语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言语形式的抓手和着力点之一。通过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摆脱盲目的感性摸索、自我领悟的泥沼,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理性的跃进。
在言语形式教育过程中,注意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与言语技能训练的有机整合,为实现言语技能训练的科学化服务。如果离开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指导,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就会蜕变为简单、机械的操练,变为“磨练”,语文课堂也变为一个大磨盘,学生的言语能力就成为日复一日“磨练”的产物。这种费时低效的语文教学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为指导,我们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序、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当然,在呈现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时,注意充分考虑其可接受性及示范性,少用过于偏、难的概念术语,尽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表述,并紧密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及言语经验。
参考文献
[1]余应源.语文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桑志军.语文教育与语言学的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7).
一、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后的今天,由于应试教育在中学教育中仍有较大的影响,语文课程仍被功利性地对待,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被考试分数和各种教辅参考资料奴役化,忽视自身素质的修习。改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不可回避的前提。
1.人文素质方面的问题。
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然而,我发现,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对“人文素质”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少数老师对自身人生价值并没有明确的认识,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足;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做到以身作则,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教师自身魅力而更加喜欢语文课。
2.知识素质方面的问题。
由于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地位,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知识素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任务负担重,老师对专业知识更新不够重视,专业知识大多是局限于职前教育的层次,知识面“窄”,对一些现代教育思想、语文专业前沿领域知识,尤其是其它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够。
3.能力素质方面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有较高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事实上,在语文能力方面,大多数老师基本功还是很扎实,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设计与合作交流能力方面就有较大的欠缺,少数老师还是局限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效果不佳;在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方面最差,绝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只顾教学,无法顾及教学研究,更谈不上创新。
4.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中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但其心理素质结构还不完整,与语文学科特点相适应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以及情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二、新课标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
1.较高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包括对思想政治与法律品质、人格形象、职业信念等。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尊重、关心、关爱学生;言行合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较先进的教育理念。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破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树立大语文观,把学校语文教育系统与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系统有机统一起来,把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素质的养成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3.较为全面、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
“学高为师”是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首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熟悉本学科历史、现状,了解其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其次,应该比较系统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学的过程、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的知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最后,应该掌握一些中外语文教育史,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历程,包括语文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演变、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等知识。
4.较高的专业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一是应当敏而好读,功于作文,善于视听,巧于辞令,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出榜样;二是要掌握较高的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及对学生评价在内的教学能力,要能够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是要认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大力进行科研创新,创新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5.较强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必须成为现代教师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能够客观准确地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和潜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能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应对;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现要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保持基本的稳定和和谐。
三、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对策
1.完善中学语文教师职前和在岗教育。
第一,推进师范院校的改革。首先是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文学等综合性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外,还应大量开设一些中文专业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语文教育方面的课程、综合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和教育实习方面的课程。其次,国家也应该加大师范院校的建设力度,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实效性。
第二,加强中学语文教师的在岗培训和进修。首先要鼓励大量在职中学语文教师进修语文教育硕士学位、文学硕士,并吸收相应的高层次人员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其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帮助中学语文教师解决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要加强新任教师的在岗培训。
2.改进教师评估制度。
实行教学评估制度,可以使认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通过教学评估而得到比较客观、公正的承认。要改变以分数为单一评估依据的做法,采用复合型标准,比如可以以学生对语文课的喜爱程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收获为依据。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资料,可用作教师晋升、评优、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坚持教师互评、校长评定、学生评价等方式,但不能流于形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逻辑知识;探究
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明面上的学历,同时对学生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也就是不仅要求学生有着深厚的知识素养也要具备辩证思维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逻辑教育已经处于落后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虽然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却发现逻辑思维教育在初中很难实施。
一、逻辑学的介绍
逻辑学这门学科主要拥有三性,即逻辑学的工具性、基础性和全人类性。人们无论是对新知识的探索还是对语言能力的表达以及驳斥一些诡辩都离不开逻辑学,当然,逻辑学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主要工具。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逻辑知识的重要性
逻辑知识作为一个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逻辑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使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开发。也就是说,在中学语文中进行逻辑知识的教学将会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对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对中学生缺逻辑知识现状的透析
我国中学教育现状就是中学生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对概念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推理和论证能力都有着极大的缺陷,其主要成因就是中学教育中逻辑知识的匮乏。
四、逻辑知识学习的探究
只有充分了解逻辑知识对社会文化功能的影响,才能对逻辑知识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知。只有重视逻辑知识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良好的引导和启迪。为此,只有恰当地安排逻辑教学的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学生对逻辑知识的学习和重视。
总而言之,只有做好逻辑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才能更好地使语文教学得到有效提高,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我们要深入了解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采用专业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法。
专业知识考核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参加的。考核的结果往往让我们感到意外,很多物理教师考核合格,少部分教师的考核成绩让我们失望。虽然不能以此就断定他们不能教好学生,但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很难让人信服。
问卷调查也是考查物理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方法。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30%的物理教师表示非常热爱物理教育教学;60%的教师表示热爱,并会尽量做好物理教育工作;只有少部分物理教师表示不喜欢物理教育,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总体来说,大部分物理教师还是热爱物理教育事业的,这是值得欣慰的。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物理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对物理学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充分,对教育理论掌握得也不多。大部分物理教师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物理教师的教学具有局限性,他们比较重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物理是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学科,所以物理教学应该多联系实际,多组织学生做实验,但很多物理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部分物理教师心理素质比较差,物理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考核也能合格,却不是好老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他们会觉得很紧张,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了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但很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教学研究,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搞研究,或是根本不知道怎样搞教学研究。
总之,当前中学物理教师具有良好的物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过硬,但心理素质不好,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很薄弱。所以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影响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的因素
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不足,对科研的应有地位认识不清。教育科研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很多物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能把课上好就是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忽略了对教育科研的研究。而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让物理教学更加完善,所以不能忽视。
物理教育科研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物理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课程的结构设计,等等。教材的选择对教学非常重要,好的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材选择方面应该慎重,这就需要做好教育科研的研究。
课堂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以研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例。研究学习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大胆尝试,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分为专题小组,提前预习教师即将教授的物理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探索性学习和研究。由于课前的充分准备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活跃,与普通的课堂模式大不相同,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所以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加快步伐。
要想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必须有好的课程结构,教师授课应该有章可循,不能杂乱无章。教师应该规划好所授课程,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此外,教师需要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做好教育科研的研究。
中学物理教师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非常重视中学教育,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物理教学上,每天争分夺秒地为学生多讲点知识,多讲解一道习题,所以没有多余的时间花在教育科研上。
此外,物理教育科研缺乏良好的科研环境,而且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很多人不重视教育科研,对一门心思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者嗤之以鼻,没有为物理教育研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有的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觉得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培养学生上实在,没有为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不足间接导致了教育科研的滞后。
三、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培养
应该加强对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素质,解决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认识不足、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时间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完善教育科研机制,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协作意识,为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氛围。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方式。
高等师范类院校应该改变未来中学教师的培养方向,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为中学物理教资注入新鲜的血液。不仅要加强对未来中学物理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提高他们的自主性,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身心素质,全力打造新型的中学物理教师形象。而且要提高未来中学物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把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师范类院校教育的重点,争取把所有未来中学物理教师都培养成教育科研方面的人才。
2.转变中学物理教师的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教育科研。
部分中学物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足,导致物理教育科研发展滞后。在对未来物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养方面,应该加大培养力度,转变教师的观念,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教育科研的发展才能带动未来物理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在未来的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物理学科专业知识的习得,更要注重物理教育科研的发展。
3.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一、不断优化学校法制教育的各个环节
(一)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提高法制教育的地位,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的手段,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基础,传授相关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思想。第一,要在思想政治课上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各种版本的思想政治课教材,都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比较枯燥,会不同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些法制教育情境,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模拟法庭的方法,以一些经典的案例,让学生扮演法庭上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辩论,这样既尊重的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二,在作业当中渗透相关法律知识,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教师会或多或少的布置一些课下作业,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法制方面的内容。如要求学生观看各个省市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之后写一些随想和认识,这些节目当中包含着丰富的法律知识,观看这些节目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二)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现在,多数中学在法制教育上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脱节,影响法制教育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要强调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思想和观念。中学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这两种实践活动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第一,在校内实践活动上,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资源,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实践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可以班级为单位,如办法制教育黑板报、手抄报、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这些活动当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起到学习和运用的双重目的。学校也应该利用宣传标语、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法律知识,组织开展与法律相关的知识竞赛和文艺节目,设立法律专项基金和网络法律宣传教育园地等形式,来拓宽学生的学法活动模式和法律知识视野。由于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学校可以在校内设立心理辅导室,对性人格的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还可以组织学校的教师编写一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法律读本。第二,在校外实践环节,学校可以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合作建立校外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利用这些机构的资源,开展一些专门针对中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到法庭参加庭审旁听、到公安局参观学习等活动,相信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充分发挥家庭法制教育的作用
(一)家长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家长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观念对其子女的法制观念和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法制教育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完成的。这就要求家长在工作之余,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水平。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参加一些家庭法制教育讲座与家庭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让其能够从了解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思考孩子需要什么,使其在教育中学会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要刻意表现家长的权威。在法律学习上,主要以《宪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保护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为主,将所学的法律知识渗透到日常教育当中。同时阅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著作,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二)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教育观念也绑架了他们的教育思想,使教育打上了应试教育的印记,应试教育思想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和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是导致青少年心理的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家长在教育当中,不应过分重视成绩,必须摒弃分数万能论。应该从多方面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问题,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和交际情况,一旦出现了不良的苗头,应该及时进行交流,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规范学生的习惯和行为。在法制教育上,家长应该尽所能传授给孩子必要的法律知识,尽所能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孩子生活、学习和交往当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另外,家长在生活当中要以身作则,因为家庭教育多数情况是潜移默化的。
三、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补充作用
(一)设立兼职法制副校长。中学可以设置法制副校长,同司法部门进行合作,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兼任法制副校长,如公安机关的宣传负责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司法一线,有着丰富的法律知识,长期接触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成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由他们担任法制副校长,利用他们的实践知识和真实的经历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更有说服力和震慑力。当然,法制副校长的选拔也有一定的要求,所选拔的人员必须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应该有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知识。各地区教育部门,应该对选拔的法制副校长进行统一培训,让其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方法。法制副校长的所属司法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制副校长评价机制,对他们的法制教育工作进行评价,避免在工作当中敷衍了事,对于不认真履行自己教育职责的应该有相应的处分和处罚,以真正发挥法制副校长在中学法制教育中的作用。
(二)要净化中学生生活法制环境。学校既要发挥自身法制教育的作用,同时也应该与其它部门和机构一起做好法制环境建设工作。中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指中学生生活的村庄和街道环境,学校可以与社区、村委会、公安机关,共同举办法律宣传活动,宣传《青少年保护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以此营造出良好的法律氛围。同时,可以与社区、村委会共同举办一些文艺演出等联欢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丰富中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要鼓励中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村委会举办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增强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些能够起到良好的法制教育的作用。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法制教育缺一不可,在中学生法制教育中,要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并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中学生法制教育工作。
作者:胡媛媛单位:聊城大学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教育体验式
1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断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展开对中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
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但从表1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的内涵看,创新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传统教育往往将教育环节终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续知识与应用环节的考虑。从考核指标看,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并不是鼓励学生漫无天际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最终转化为成果、专利、发明等成果形式,且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不同,传统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试和测验的方式来检验教育的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可能会出现考试指挥棒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来系统探讨创新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已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兴趣较为浓厚,部分中学生甚至热衷于创新活动。然而,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的环境下,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活动,灌输创新教育对于中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解除中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在中学生创新教育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学生的“虚荣心”效应。中学生创新活动中的很多发明或专利成果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最初辅导老师的启发与鼓励。当中学生在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其将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认识自我并不断成长和提高,从而促使其自己与辅导老师的赞扬保持一致。对于中学生的“虚荣心”应该辨证的加以对待,给予适当的鼓励,不断刺激中学生的“虚荣心”成长,促使其必须不断努力,以实际的成绩换取满足虚荣心之后的成就感。
3.2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辨证法理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钻研书本知识、应付升学考试是其主要的学习使命,因此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内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观点。事实上,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的创新活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使得理论得到运用和升华。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中学生课堂知识、平时积累以及科学规律的综合运用。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创新活动,亦即在创新活动中引领中学生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每年中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的调查表明,考试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创新意识较强、善于归纳总结、勤于观察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相反,那些一心读“死书”的中学生并不是升学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3.3正反馈理论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既可能是天生与之俱来的因素,但可能更多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并且后者比前者可能更具影响力。中学生创新教育的正反馈理论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多表扬少打击,不断刺激学生追求表扬所做出的努力,亦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多严肃少溺爱,即家长和教师来利用学生的虚荣心促进其进步时,同样应该鼓励学生始终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味的表扬使得学生被微小的胜利冲昏头脑;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坚持持续改进,即在创新实践中取得成绩的学生仍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争取更好的成绩,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时间光芒。
4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以体验式教学为前提基础,其理论基础远源流长,但由于传统教育的诸多限制性,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短期成效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体验式学习的优点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体验式教育模式是当前教育界以及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同时亦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展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均具有显著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对教育活动整体性参与的结果,即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意识和形象融入教育环节,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深刻领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将中学生看作一种特殊的消费者所提供的经济品,它具有深刻性,属于耐用品,并能够满足中学生个性化需求甚至创造其不断渴望刺激和成长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内心所表现积极活动。具体而言,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原理如图1所示:
对图1中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在机理解释如下:在创新教育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方式去巩固、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在实验环节、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应用理论知识,并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针对实践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教师需要旁征博引,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难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热情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辨证思维等,当学生能够做到勤奋思考、善于发现时,其创新的热情也随之得到提高。由创新热情到创新实践的转变必须以有效的创新能力为前提,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动手能力等等。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教师要提倡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尽量避免学生的依赖思想和眼高手低的现象,亦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由于创新实践转变为创新成效的诸多不确定性,如创新实践的顺序、实验仪器的精度、操作方法的规范以及人为的不确定因素等都可能使得创新实践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明显的创新成效。因此,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需要鼓励创新循环,即当创新实践不尽人意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总结教训,明确其可能的不足之处,以免再犯;当创新实践卓有成效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取迎接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教师自身也需要在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教与学所存在的衔接不一致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其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兰生,金向阳.试论开放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9)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教育体验式
1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断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展开对中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
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但从表1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的内涵看,创新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传统教育往往将教育环节终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续知识与应用环节的考虑。从考核指标看,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并不是鼓励学生漫无天际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最终转化为成果、专利、发明等成果形式,且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不同,传统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试和测验的方式来检验教育的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可能会出现考试指挥棒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来系统探讨创新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已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兴趣较为浓厚,部分中学生甚至热衷于创新活动。然而,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的环境下,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活动,灌输创新教育对于中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解除中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在中学生创新教育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学生的“虚荣心”效应。中学生创新活动中的很多发明或专利成果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最初辅导老师的启发与鼓励。当中学生在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其将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认识自我并不断成长和提高,从而促使其自己与辅导老师的赞扬保持一致。对于中学生的“虚荣心”应该辨证的加以对待,给予适当的鼓励,不断刺激中学生的“虚荣心”成长,促使其必须不断努力,以实际的成绩换取满足虚荣心之后的成就感。
3.2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辨证法理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钻研书本知识、应付升学考试是其主要的学习使命,因此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内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观点。事实上,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的创新活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使得理论得到运用和升华。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中学生课堂知识、平时积累以及科学规律的综合运用。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创新活动,亦即在创新活动中引领中学生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每年中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的调查表明,考试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创新意识较强、善于归纳总结、勤于观察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相反,那些一心读“死书”的中学生并不是升学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3.3正反馈理论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既可能是天生与之俱来的因素,但可能更多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并且后者比前者可能更具影响力。中学生创新教育的正反馈理论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多表扬少打击,不断刺激学生追求表扬所做出的努力,亦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多严肃少溺爱,即家长和教师来利用学生的虚荣心促进其进步时,同样应该鼓励学生始终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味的表扬使得学生被微小的胜利冲昏头脑;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坚持持续改进,即在创新实践中取得成绩的学生仍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争取更好的成绩,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时间光芒。
4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以体验式教学为前提基础,其理论基础远源流长,但由于传统教育的诸多限制性,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短期成效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体验式学习的优点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体验式教育模式是当前教育界以及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同时亦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展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均具有显著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对教育活动整体性参与的结果,即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意识和形象融入教育环节,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深刻领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将中学生看作一种特殊的消费者所提供的经济品,它具有深刻性,属于耐用品,并能够满足中学生个性化需求甚至创造其不断渴望刺激和成长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内心所表现积极活动。具体而言,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原理如图1所示:
对图1中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在机理解释如下:在创新教育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方式去巩固、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在实验环节、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应用理论知识,并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针对实践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教师需要旁征博引,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难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热情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辨证思维等,当学生能够做到勤奋思考、善于发现时,其创新的热情也随之得到提高。由创新热情到创新实践的转变必须以有效的创新能力为前提,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动手能力等等。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教师要提倡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尽量避免学生的依赖思想和眼高手低的现象,亦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由于创新实践转变为创新成效的诸多不确定性,如创新实践的顺序、实验仪器的精度、操作方法的规范以及人为的不确定因素等都可能使得创新实践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明显的创新成效。因此,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需要鼓励创新循环,即当创新实践不尽人意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总结教训,明确其可能的不足之处,以免再犯;当创新实践卓有成效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取迎接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教师自身也需要在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教与学所存在的衔接不一致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其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兰生,金向阳.试论开放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9)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心理衔接 方法衔接 教学工作
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过渡阶段,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加强中小学教材内容的衔接,使学生能通过小学的学习顺利进入中学知识的探究中。在进行中小学衔接教育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兴趣变化,从知识衔接和学习方法衔接方面对他们进行指导,使学生从小学踏入中学之后,能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促进教育的有效衔接
从小学走入到中学之后,由于学习氛围和环境的变化,一些学生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导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影响了学习效率,产生了心理压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初一学生的心理情况,通过和他们进行积极的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引导和疏通。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能摆脱消极情绪,积极融入新环境中,树立学习信心,主动进行知识探究。在学生进行中学学习时,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减轻了学习压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不断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注重兴趣衔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小学教学中,学校比较重视第二课堂的创设,举办围棋、舞蹈、音乐、篮球等兴趣班,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初中教学中,学生一进入初中一年级,就要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在繁重的课业下,很多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不到发展,影响了兴趣爱好的发展。在中小学衔接教育中,初中学校既要注重对学生文化方面的教学,又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他们的特长发展。例如,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可以开办心理教育、美术特长班、舞蹈特长班等活动课,让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使他们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和兴趣班,不断发展爱好和特长,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在德智体多方面获得发展,使中小学衔接获得实效。
三、了解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促进知识的有效衔接
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时,中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小学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用进行专门的讨论和学习,而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引导,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思维面,完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重点探究,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思考中掌握这些知识。在了解小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中学教学,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大胆探索过程中将小学知识和初中知识建立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了解,能让小学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中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为他们顺利进入中学学习打好基础。中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快速掌握中学知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中小学衔接教育取得实效。
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促进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与探究。在初中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通过主动探究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彻底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之后,一些学生不适应这种主动学习方式,对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不能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独立完成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环节的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五、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
教师资格证网权威2016上半年辽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更多2016上半年辽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资格考试网。 2016上半年辽宁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将于2016年3月12日举行!!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文化课/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职文化课:上午9:00-11:00综合素质(中学);下午13:00-15:00教育知识与能力;下午16:00-18:00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上午9:00-11:00综合素质(中学);下午13:00-15:00教育知识与能力;
注: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通用技术等16个学科。
申请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各科笔试。
申请中职专业课及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笔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纳入面试环节考查。
相关推荐: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 | 成绩查询| 分数线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79-02
前言:
音乐课程是我国的中学教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对音乐教学都不重视,在中学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音乐课程不感兴趣,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重视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和运用能力,本文对目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适应新课改,促进我国中学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能培养人的审美功能,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高的审美功能,音乐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音乐就是通过某些旋律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将感情通过音乐的旋律表达出来,扣人心弦,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方式,音乐家用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将美妙的情感融入旋律创作出来的音乐不仅打动人心,还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开展音乐教学对精力旺盛、细想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叛逆性和变化性大,可塑性强,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判断是非能力弱,易受错误信息影响的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中学音乐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教授学生怎样明辨是非善恶,提升综合素质。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情操,开能开发学生的智商,开启灵魂,音乐本身具备丰富的想象和完善严谨的思维逻辑功能,有助于发展中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感受力和写作能力。
二、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低。尽管我国一直不断发展、深化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但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师和家长没有音乐教学的认知,对音乐教学不重视,在音乐教学设备和教育人力、资金上的投入少之又少,对音乐教学课程上的安排十分不合理,许多学校的老师为了抓学生的成绩占用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更甚至学校直接取消音乐课程的安排,这样严重削弱了音乐教学的作用,影响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开展,限制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我国中学音乐教材的针对性和衔接性较差。首先,音乐教材要符合学生需求,依照教学任务和目标制定,中国的音乐教材过于模仿外国的音乐教材,教材内容都是根据外国教材内容照搬照抄,不能依据我国中学生和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教材内容选举,导致我国的音乐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严重影响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无法达成音乐教学的目的。其次,很多中学对音乐教材的更换频率过高,教材内容不具备衔接性,造成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能顺利实施。
3.我国中学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落后。我国中学的教育模式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但音乐和其他学科不同,所以老师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行的,音乐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学生对音乐课厌倦和反感,削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
4.音乐教学师资不合理。很多中学进行音乐教育时,教师抄写参考书进行备课,甚至有的学校音乐课只是用来教学生唱一首简单的歌曲缓解枯燥的学习,严重缺乏创新性,音乐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学校对以音乐设备投入匮乏,教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就不到位,不能向学生传授音乐的教育意义,更无法对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拓展教育。
三、中学音乐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适应新课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需要解决中学存在的音乐教育问题,改变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需要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各门学科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门功课有兴趣,就会自觉地钻研探索,不自觉地在生活中选择与之相关的方式,学生受各方的耳提面命,都会意识到学习的好坏关系着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所以无论学生是否感兴趣都会对各门学科自主学习,所以,音乐教师要利用这种情况,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理解并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中学教育要文化与艺术相互融合,为此,在开展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还需注重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穿插如音乐知识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各科之间相互配合,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深度,各个学科共同进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各门学课的学习兴趣和融会贯通、自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既能提高中学的音乐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
2.改善音乐教学设备,根据我国的实际教学情况选取适合的音乐教材。新课改要求重视中学音乐教学,但没有合适的音乐教材和充足的音乐设备,再优秀的音乐教师也难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教育局、学校、教师和家长要重视音乐教学在我国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大对音乐教学的师资、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另外,在音乐教材的编排、选取上要因地制宜,结合中国的实际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确保所选取的音乐教材符合中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的针对性和衔接性,让我那个学生能更深一步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将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加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状态和需求,充分尊重学生,依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授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时,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音乐游戏,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让老师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综合能力,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达到高效音乐课堂的目的,完成新课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并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推行,学校对教学设施和师资的投入逐渐重视起来,很多地方也都有明显的改观。多媒体教学更加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可以给学生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且具有立体感的音乐世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还能强化和指导学生的网络影视音乐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合理优化的原则。另外,在开展音乐教学中,学校要重视师资力量,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音乐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还应该拓展培训学生的乐器、舞蹈、声乐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音乐教师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能从音乐的基础面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欣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5.注重培养民族风格。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进行音乐教材的编研、学校对音乐教材的选择与教师教授学生音乐知识时要注重飞扬学生的民族意识,音乐教材的编研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注重将当地特色、风俗音乐融入到音乐教材中,教师在教授学生音乐理论基础时,要注意视听唱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读谱和听辨唱的能力,还要注重弘扬民族音乐,提高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在中学教育中的比重和在学生认知领域的比重,弘扬中华音乐,发展创新民族音乐,为民族音乐的建设做贡献
结语:
音乐教学是我国的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中学课程安排上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新课改的推行,提高了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提供了切实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效果。学校加大对音乐教育师资、设备的资金投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音乐教育者积极承担责任和使命,丰富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真正实现全面发展,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胡艳琴,工小波,赵剑锋,李静.试论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中学音乐的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13,(23).
[2]徐滔.多元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08).
[3]周黎葵.新课改视阂卜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01).
[4]廖蜜.试论新课改环境卜的中学音乐教学[J].戏剧之家,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