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时间:2024-01-15 14:5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法治机制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12902

1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在现阶段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与政策来促使公众重视与保护生态环境。

2阶段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已有超过国土面积1/3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的现象。土地荒漠化就是指陆地上土壤层的恶化导致土地不能再生长出任何东西,荒漠化的土地也不适宜动物居住。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

2.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本就不多再加上现阶段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在我国还有一些地方一直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有些城市的水资源因为污染严重也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加之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水污染与水土流失现象也在不断的加剧。这一现象势必要引起我们的反思,这意味着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周围的水资源[1]。

3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1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要求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党的十上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并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改革。只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才能使现代化建设更良好、更健康的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不仅可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限的资源[2]。

4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要求

4.1制定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

首先,有关部门就要做到统一部署,对每个执行部门要有精确的划分,然后把各个行业中的相关部门都整合起来,促使各个部门共同来完成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任。

当有关部门检测到会有异常气候来临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预警工作,尽可能的缩小生态环境会遭受破坏的范围。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时候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建设工作,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来加大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国家也应该注意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气候、人口、资源等,这些都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于这些因素国家也应该尽早的想出对策,制定出更完善的整体规划。

4.2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

2011年6月我国正式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它主要是依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域的经济能力以及国土利用和城镇化的格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大类,这四大类分别是优化开发空间、重点开发空间、限制开发空间以及禁止开发空间。这一方案的,使得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也有了明确的开发方向。对于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的现象,我们也必须要出台一些方案严厉制止。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坚决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内容及要求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组织的协调和监督力度。确保普通民众能了解到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

4.3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

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是当前我国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应该在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就开始研究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然后试着去化解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改革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严格监管所有废弃物排放的管理制度,要及时公布各个地方生态环境的存在的问题,也要能及时的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要完善加强举报制度,加强整个社会的监管力度。

5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5.1针对土地荒漠化现象的措施

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针对这个问题,应该成立相关的部门来进行研究与治理,首先应该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去往可能面临荒漠化现象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然后对即将变成荒漠化的土地进行治理,尽可能的避免土地荒漠化的加剧。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的原因除了土地荒漠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废弃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基于此,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措施坚决抑制工业废弃物的乱排乱放,而且也要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耕地面积的重要性,呼吁人民一起来保护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

5.2针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措施

水污染现象严重使得很多地方的水质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而且在现阶段我国还有多个地区严重缺水,那里的人民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没有。对此所以国家必须要完善水资源统筹协调管理方法,促使人民认识到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人民保护、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有关部门应该定期的给水资源做抽样调查,一旦发现当地水资源存在问题,就要及时的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水质的污染。

5.3针对其它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生态环境被破坏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在进行着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活动,就比如说,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经常会去做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如工业废气废水乱排放、森林植被被大量的砍伐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遏制这类情况的发生,如果有人或是有关单位为了一己私利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6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势必应该重视起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中国家也应该注重法制机制的管理,我国目前的生态保护与治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与完善,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生态环境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顾华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3):564~162.

第2篇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生态环境 和谐

1.前言

我国一直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要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的国情,建筑行业在生态方面的影响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果把生态策略融入到建筑设计的理念当中,不仅符合我国施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能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在把生态策略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的同时,建筑设计理念的科学性也得到了提高,在设计环节融入生态理念,就是在根本上改变了建筑设计的传统观念,也在根本上解决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冲突。随着社会大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将生态策略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已经成了必然之选。

2.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今天,人们都已经意识到了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都期望建筑与生态环境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建筑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威胁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关系的问题,下面主要分析以下几点:

2.1 有关建筑生态和谐的意识低下

我国早已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在战略提出后的这么多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一些地区,可持续发展只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官方话语,仍有许多不符规格的建筑存在,并且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特别是企业型的建筑,有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有的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国家的建筑材料的标准,建筑装修材料中含有有毒物质,这样的现象还都大量存在。这些不良建筑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更不利于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对于大自然来说,严重加大了对大自然的破坏性。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存在与建筑生态和谐意识低下是分不开的,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在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融入生态策略,从根本上防止这些现象的产生。

2.2 忽视建筑的实在功能

建筑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对它们有需要。但是,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华而不实的建筑物大量存在。许多建筑设计只注重了建筑物的外观美,却忽视了其主要的实质。这样华而不实的建筑风格是完全不符合建筑生态策略的,更与建筑行业所倡导的简单风格所不符。所谓的建筑生态策略,就是要求建筑设计使建筑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那么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着重重视建筑的实质。而在当今的建筑行业,恰恰与这种要求相反,导致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不和谐。

3.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策略的措施

3.1 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只有建筑设计师有很高的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才能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融入生态策略。也正是对可持续发展意识有着较深认识的设计师才能够把可持续发展意识落实到工作实践当中,这样才能够使得建筑与生态的环境的关系从根本上得以改善。这样,再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和积极性,积极配合设计师的环保理念,使建筑工程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渗透着生态保护思想,完成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

3.2 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

建筑过程中涉及到多种能源的利用,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也是生态建筑的一项基本要求。关于能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建筑场地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关于建筑场地,尽量不要选择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不要破坏当地的植被和人文,水文等等,根据建筑物当地的自然特征来选择建造地址,尽量不要破坏原始的自然条件。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关于建筑中的能源利用,应该首先选择可再生资源,利用太阳能采集板对太阳能加以利用,不仅生态环保,还节约成本。

4.小结

生态环境关系着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生态环保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就是建筑与生态达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所以,建筑设计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建筑的设计工作中融入生态策略,以此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亮.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2] 李士芬.浅谈绿色建筑的生态策略设计[J].科技传播,2010(8)

第3篇

一、政治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生态法治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修订《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产权进行明确界定,成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机构,消除生态治理过程存在的利己主义现象。其次,健全环境保护执法监管机制,将各级环境监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经常性地组织专项执法活动,严格执法,加强对开发利用资源与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监督执法力度。在执法监督方面,一方面要加大对各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的监督力度,防止出现行政不作为、执法不规范等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司法部门的监督,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能够依法展开。

2、完善生态公共政策体系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主动承担起管理生态的职责。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各地区的生态行政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管理本地区的生态行政部门,并积极执行国家出台的生态行政管理政策。为了充分发挥全国生态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在中央政府设立直接负责全国生态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协调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在一级政府内部成立生态行政联合管理部门,通过会议展开研讨,促进信息交流,监督各项生态管理法律政策的执行情况,维护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协调性。

3、健全生态管理机制

针对环境资源保护主管部门,实行行政级别升级制度,形成该项工作部门垂直管理模式,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优化机构设置,推动环境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制定相应政策,解决监测数据部门垄断问题,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公开政府政务,制定科学决策;进一步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形成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

二、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

我们要积极开发各种资源节约技术,并推广意义重大的替代技术,探索出能够推动产业链得以延长的相关科学技术,着力创新与发展零排放、回收处理、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以及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加快低排放、低耗能源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用先进、实用的高新科技,替代传统落后的技术。在重点行业与领域以及工业园区,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动经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快速发展循环经济。

2、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是21世纪的主导产业。生态产业突破传统一、二、三产业概念,通过产业细化分工和生产环节的优化,形成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业态,实现能源资源的多次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最小最少破坏。生态产业是专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而开发的产业组合,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是指在特定空间内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以能源有机循环的原理为基础,所形成的一种产业链式的生态循环模式,可以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在合理利用能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三、文化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树立全民生态文明理念

要强化公众生态思维模式。生态思维模式是建立在合理运用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的交互关联作用基础上的,它能够反映出各种生态现象和生态发展变化,能够深入认识其中的客观规律和相互影响关系,对人们认识和解决生态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的构建过程中,应当以生态学思维方式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并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利用生态构架的整体性对事物的发展进行认识,解释事物发展的动态关系和发展趋势等,从而认识和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可行的理论支持,从而形成更具指导性和全局意识的构架模式,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生态产业的必然趋势。

2、强化全民生态文明价值观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人与自然在发展中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作用。生态文化构建的核心理念是“互利共生”。自然界相对于人类之需要的价值是多样的,正因为自然资源的价值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所以,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既要有资源的经济价值尺度,又要有生态价值尺度;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不可忽视生态效益。另外,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承认自然价值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人的利益,还包括其他非人类的生命,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共同依附于自然资源而生存发展,自然界所有存在形式都有继续存在下去的权利。

3、增强全民绿色消费观

在消费领域引入生态文明观念,继而构建起生态化消费模式:一是建立人本消费观念,在保障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同时,促进公众消费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良性转变。二是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观。例如绿色消费、低碳消费。三是倡导公平和谐的消费观,在满足公众消费需要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保体系的构建。

四、社会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1、构建起生态监测的完整体系

在建立生态预警与监测网络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大力支持生态应急工作,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对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建立起生态保护应急机制和有效保护措施。

2、强化环境管理的体系构建

为了获得最佳治理效果,应当与当地生态治理方式相结合。政府监管部门要做到责任落实到位,科学分工,构建协调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体系。各管理部门要落实追责制度,防止出现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实现政府监管、地方监察、下属单位联合实施的治理链条。中央政府应当对生态治理起到整体统筹作用,地方监督工作要突出重点,各实施单位要落实责任认真执行。

3、强化环境监督条例的实施

第4篇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 生态环境保护 立法 完善建议

一、国际旅游岛与环境保护

我国旅游综合实力居世界第五,但是与世界公认的旅游强国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的核心是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低和旅游业的开放水平低。此时,建设我国的国际旅游岛成为发展我国经济、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一个重要的途径。海南省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热带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独特的热带海岛风貌、海洋生态景观以及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的空气、水体等环境质量一直处于全国一流水平。海南省如此巨大的资本和优势使其成为当仁不让的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但建设国际旅游岛只有这些先天性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略了环境的保护,海南岛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些人为破坏,自然资源受到掠夺,出现如:森林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惨遭破坏、西部土地荒漠化严峻、污染情况突出、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等等的环境问题,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不足以应对建设国际旅游岛所面临的问题,建设一个世界水平的国际旅游岛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立法来保障。根据国际旅游岛的含义和标准,海南省不仅需要拥有国际标准的服务体系,更需要加强自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来保证国际旅游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我国在国际的影响力的关键。因此,完善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的旅游环境保护立法问题便成为最重要的一笔。

二、海南省旅游环境保护法制现状分析

(一)旅游环境保护专门性立法缺失

从数量上来说,有关旅游生态保护的立法达到了一定标准,从海南建省至今,有关机关共制定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8件,其中海口市地方法规2件,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6件。海南省的生态保护立法具有与其他地方不相上下的普遍性,海南本身生态系统脆弱,加之国际旅游岛是一个新起的建设项目,因此在专门针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立法稍显不足,没有专门性法律规范来针对国际旅游岛发展中出现的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现象,总体来说达不到建设国际旅游岛应有的标准。且有关环境保护立法仅着重正面的保护性立法,而忽略了禁止性立法和引导性规范,在防治以及惩治破坏生态环境方面的立法很少,行政管理的强制手段单纯,对环境破坏的责任承担方面略显单薄,因此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治和惩罚作用。

(二)缺少因地制宜

海南省要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针对旅游生态环境来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但是现存的规范多是具有最普遍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缺少对旅游环境现有状况的针对性。首先,随着海南工业的崛起,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工业发展中对环境的保护问题,使海南工业在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弱,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次,海南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大省,应该利用起这个先天资源开发热带观光休闲农业来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增加海南特色旅游项目,因此需要有关法律来规范;最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的革新,旅游业发展兴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海南岛旅游,但海南岛旅游资源仍在开发中,导致旅客流量大与景区合理容量的矛盾,从而对旅游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对此并没有相关环保法律来规范。

(三)可操作性弱

由于着重正面的保护性立法,而忽略了禁止性立法和引导性规范,通常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运用罚款的方式,而罚款的数目不高,难以达到法律的威慑作用,加之部分民众环保意识以及守法意识薄弱,对于此种情况权衡得失后,在利益的驱使下,更容易导致以身试法,同时居民低弱的生态意识反过来容易影响旅游者的生态意识而导致景区内不文明破坏环境的情况出现。因此,应该加强禁止性立法,保护性与禁止性立法双管齐下。另一方面,有关破坏旅游环境的责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对各种环境违法问题查处不严格,对于《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第二部分所重点倡导的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没有贯彻落实。因此对于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的执法不到位,立法体系可操作性弱,旅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亟需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规范。

三、完善的具体建议

(一)因地制宜完善立法

总体来说,应继续实施贯彻《海南省生态建设规划纲要》,突出海南生态旅游,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理念,强调建设国际旅游岛需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循环开发利用为前提,使其发展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制定配套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在科学有效的适用旅游资源的同时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具体上,其重点发展海南热带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休闲游,同时发展海洋生态游、热带雨林游、动植物观赏等生态型旅游,划定特定的区域为环境保护区域,即“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引进世界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和机制,治理各种污染,采用严格、科学、有效地环境保护标准进行工农业生产和从事经济运行、城市环境的特定区域。”为此制定相应的生态旅游法规来规范,如《海南生态旅游去保护条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条例》等等,另一方面,根据海南独特的人文习惯,可以通过对生态环境有辅助作用的其他方面规范,如对海南本地居民住宅区的设计规划应如何合乎生态型发展,形成生态示范区、对海南的学校教育开设生态教育辅助课程,使本地居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等等。

(二)重点突出、全面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应完善且全面,做到多方位协调规划,既考虑到环境效益,还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便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生态旅游的目的不仅是促进消费,还要提升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更好的落实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因此,海南省应针对旅游环境完善生态保护立法。

首先,不仅要制定正面的鼓励性质以及引导性的法律法规,例如鼓励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多层次的游客,鼓励发展热带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产业、品质优良的服务业,鼓励投资“三废”治理等,以引导性经济刺激的手段鼓励环保产业等等;还要完善禁止性、惩罚性的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明文禁止,做到事前防范,对于政府失职行为、旅游机构和游客破坏旅游环境的违法行为制定明确的权责制度,严格惩罚,责任明确,做到事后惩罚,双管齐下,全面规范。

其次,注重政府对环境的监督管理行为,使政府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对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出规定、指正,具体规划各种行为,如通过补偿补贴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引导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扩充相关机构行政职能,落实旅游发展委员会统领地位,统一指导各个机构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等等。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观念,重视公众参与,注意对旅游保护区当地居民的教育工作,加强财政支持,使人们成为保护区的主要信息来源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主力军。

(三)加强执法与监督

政府不仅要在立法规划方面做到全面完善的制定符合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各项规范,使海南省的生态旅游做到确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且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生态省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一套全面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切实保证生态旅游环保立法的可行性。

首先,执法是旅游法律保障的关键,决定了旅游法规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执法不仅要依法,还要有针对性和准确性,即依据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中的自身情况,形成一套结构合理的动作机制,健全执法机构,充实人员,清理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净化执法环境;重新审定行业公安、企业公安执法权限;执法公开透明,将各单位执法的范围、办事程序、法律依据、收费标准和投诉报警途径于网上、报纸等形式公开,晓之于民,以更好的促进公正公平。

除此之外,更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监督管理体系应该是由政府和民众相结合的。从政府方面,首先要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调整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行为,建立健全旅游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其次要切实重视生态环境状况的考核,将考核标准作为党政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使党政人员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生态环境保护,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后完善行政管理部分的处理方式,改善单一落后的处罚方式,除罚款外,可以实施各种行政处罚手段,如责令改正、吊销营业执照、拘留、诉讼等等,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完善责任制度,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及更加严格的生态环保标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在民众方面,总体来说要建立健全全民参与制度,保证民众充分参与建设国际旅游岛中环境保护所带来的切身的利益,以促进其积极持久且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资源。首先要重视思想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宣传,完善法律教育机制,树立起民众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全民身体力行的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其次,考虑建设推广旅游股份合作制,并给予立法保障,使民众成为旅游开发经营的股东,优势旅游经营的劳动者,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自觉性,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再次,注重政府与民众监督的互动,例如建立全省性质的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包容结合社会上一些松散的力量,集众人之力扩大影响,不仅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权威机构,更能成为沟通政府与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桥梁,自上而下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有效地监督与管理;最后,为保障群众监督全面落实,应从各个方面为民众实施监督权提供实际有效地途径,如开通举报电话、设立专门信箱、建立网上举报,让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同时为了提高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应对有突出贡献致人给予实际的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林煌.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生态旅游的发展[J].管理观察,2009(13).

[2]雷乐艳,李亚琼,缪沉.论海南生态省建设与法律体系的构架[J].天涯法律网,2006年 6月8日.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1.生态农业的特点

1.1生态农业是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

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产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组织为原则进行生产;要以大力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为手段,促进各种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提升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1.2生态农业是以现代工业和高新科技为基础

生态农业是在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充分发挥和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土壤肥力、持续增产、持续协调、持续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来实现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

1.3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1.4生态农业是一个现代农业体系

生态农业通过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过量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资

农业增产增收,一靠科学、二靠化肥、三靠农药来保证。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污染了环境和产品,而且造成土地板结,不能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造成作物品质下降,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2.2生态破坏现象较突出

一是农村大修大建损坏了天然植被,导致山体滑坡;二是农业综合治理忽视了生态保护,导致田埂山坡“遍山红”;三是大力发展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破坏自然环境,如坡面杂草一扫而光等。

2.3废异物处理技能有待提高

废异物如垃圾、工业废品、养殖场粪便残渣等污染较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亟需处理。

2.4废物处理资源化技术有待提高

当前,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技术体系不健全,使环境污染不仅将“小污”变为“大污”,而且“小污”酿成“大害”。

3.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强化制度保障

(1)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生态农业放在关系国计民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加以重视,要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2)政府部门应将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与城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农村新市镇、农村城镇化等建设规划相配套,并制定本地区生态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指导并带动生态农业快速推进、有序发展。(3)政府部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制定土地流转有效措施。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以村委会为单位集中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资源,以租赁经营、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规模开发、集约发展。

3.2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加大对生态农业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环境保护与监测等项目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发展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投资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发展生态农业企业的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强化对生态农业发展进行考核,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农技工作人员,政府部门可给予一定奖励。

3.3改善生态环境

(1)改变过去的治理模式。过去对待破坏的生态环境实行先污染后治理,虽然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自然生态恢复时间较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现在应从源头上加以治理,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2)加强综合治理。一要实施封山禁牧工程,实行封闭看管、专人管理,禁止人畜践踏,使其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快速恢复;二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保护森林和植被。

第6篇

 

1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效

 

我国自1998年实施林业资源保护以来,无论是退耕还林工作、沿海防护林建设工作还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都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效。目前我国的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世界第一位,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质量及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都持续增长。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这使得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也逐渐完善,部分地区的湿地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亦连年增长,同时沙漠植物种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一系列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建设工程,成功构筑了许多良好的生态屏障。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约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21.63%,森林蓄积量约 151.37 亿立方米,森林每公顷蓄积量约89.79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约84.27亿吨。

 

这些数字都说明了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2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由于政府和人民的努力,近几年来我国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受气候、地理环境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仍比较薄弱,比起发达国家尚远远不如。具体来说,我国目前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由于林业资源的过度采伐,导致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约达到了国土面积的37.2%,进而造成我国的沙漠化程度不断加重,已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 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和石漠化问题非常突出,其导致沙尘暴灾害频繁,而又由于受到生态和技术等的限制,这些沙漠化和石漠化土地的治理难度都很大,目前所得的治理效果尚不是很明显;3) 虽然政府为了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如凭证采伐林制度、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及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等,但我国目前的森林乱砍滥伐、无证采伐及超限额采伐现象依然屡见不鲜;4) 我国的湿地泥沙淤泥现象依然严重,而且很多濒危动物都因此而逐渐消失,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5) 我国的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较小,且森林质量和物种多样化程度也较低,森林难以发挥出自身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鉴于此,我国当前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并积极探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 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3.1 明确基本思路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应当以促进人口发展、资源发展及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为目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实现区域突破,着眼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土地石漠化治理,大力推进植树造林,保护和抢救濒危物种,想方设法增强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政府应当要正确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之间的关系、重点和一般之间的关系、点和面之间的关系及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对生态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态建设工作,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尽量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共赢局面。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之时,应当要先重点后一般,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方优先治理,并大力建设林草植被,增大绿化面积。在大面上,应当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江黄河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进行绿化的同时不断增强森林的生态效能;而在点上则应当要抓紧森立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废弃工矿地来进行绿化,尽量增加森林面积。

 

3.2 抓紧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约有二十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保护地区,这是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点。而目前比较重点的治理工程有青藏高原生态屏蔽系统、东北防护林建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及南方丘陵山地带水土治理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要以重点工程带动为主,充分改造原本的低质低效林。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相关科学技术,并依靠分散的物资和劳动力,实现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步步恢复林草植被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同时还要优化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此项工作与民生建设联系在一起,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3.3 完善相关制度

 

若想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要拥有一系列完善健全的管理政策制度。因此,当前政府和林业部门必须要在已有政策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国情和地域因素,总结过往经验,学习国外理念,不断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加强执法力度,大力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而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使我国的林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及人们都必须要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强化对美化、绿化环境的认识,并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勇于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张金波。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J].农业与技术,2015.

 

[2] 白金瑞,赵广杰。策论新时期林业如何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4.

 

[3] 宁可。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其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4] 索南德吉。江河之源中华水塔---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J].农业与技术,2013.

第7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开展土地整理对协调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理过程中必然会改变地表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注重其对土壤、水环境、植被及生物资源的影响结果,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其生态环境效益,最大程度避免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双重效益,一方面土地整改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土地整改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土壤方面的影响,土地平整工程作为土地整理中的主要部分,对土壤的结构和性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改变了土壤的原生态状态,如果整改存在不合理因素则会造成土壤污染和肥力下降等问题,但如果进行有效的整理则会提升土壤利用效果,改善土壤环境;(2)水环境方面的影响,土地整理过程中相关工程会影响水环境的渗透、表现径流及水位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文结构,影响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质量;(3)植被方面的影响,土地整改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的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植被的覆盖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植被数量及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一定的控制;(4)生物资源方面的影响,土地整理过程中会对生态用地和其他项目用地进行统筹布置,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原有生物活动场所的变化,对生物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相关规划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则有很大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

2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2.1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对生态环境基本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效应,例如在土地平整工程中,其对生态环境会产生相应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土壤侵蚀度的影响,其主要改变区域内的地貌情况,尤其对坡度的改变对土地侵蚀具有重要影响。坡度控制在5?以下则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侵蚀现象,由此可见土地平整工程中对坡度的调整直接关系到土地侵蚀状况;其次为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在土地平整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型机械,会造成土壤板结或熟土层破坏,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土壤自身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平整

过程中措施的不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最后为土壤面蚀的影响,土地整改工程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属于少雨季节,从而受到土壤面蚀现象威胁较大,并且面蚀损失的多为肥力较强的表层土。

2.2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环境效应

土壤整理后会造成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例如在农村土地整理后,耕地和交通用地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且土地类型相对减少,很多分散的土地被规整综合利用,其生态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未被利用土地开发带来的生态效益,在其开发过程中对未被利用土地的地形、地貌等要素产生影响,荒地等未被利用用地的开发必然会导致其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灌溉方面也会造成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变化;②交通用地造成的影响,增加交通用地必然会导致噪音和废气污染增加,同时交通用地本身建设过程中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也会在相应条件下出现物种入侵等现象;③土地类型减少造成的影响,土地类型在整理后呈现单一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地的异质化程度,导致土地抗干扰能力下降。此外,单一连片种植也不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供给,降低土壤质量。

2.3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

经过土地整理,土地利用呈现规整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碎片化发展的模式,对生态环境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在农村土地整理后,其景观格局发生较大范围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廊道格局变化对动物生态产生一定影响,如果遇到生态敏感区会对动物,尤其是两栖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第二,格局的变化会提高区域内部美学价值,土地在整理过程中并不是盲目的调整,而是根据具体的规范化条例进行,因此在整理后土地格局呈现出规整化趋势,农村景色、农业田园景色及相应的水文、土壤、植被要素共同组建成了独特的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可见土地整改的环境效益较为明显,因此在土地整改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发挥土地整改的良性作用,促进我国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琦,王琳琳.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的效应分析[J].华夏地理,2015,(2):133-134.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理论;方法

生态旅游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生态旅游缺少相关的规划导致生态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旅游在当前我国的发展中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做出相应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建设和旅游也得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旅游不仅仅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做好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一、当前生态旅游规划概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生态旅游逐渐受到认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我国的旅游管理部门也逐渐对生态旅游进行详细地规划,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导致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概念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刚刚起步,缺少一定的经验,生态旅游的规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牺牲环境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人员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的本质,更好地保障生态旅游建设。在当前的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前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原则,在生态旅游的规划中需要首先遵循这一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环境保护与旅游相结合,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针对这一原则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适度开发原则。生态旅游的提出是针对当前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而提出的旅游发展方式。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充分考虑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尽量将游客数量控制在环境承载范围内。三是保护生态的原真性原则。生态旅游要求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对于旅游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出现。对于旅游景点的生态文明或者是原有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保护,保持资源的原生态。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特点

生态旅游的规划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当前的旅游业相比主要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协调性。生态旅游将社会经济和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二是自然性。生态旅游的规划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做出旅游规划,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保持当地的原始传统。三是生态性。生态旅游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业。保护当地的生态性是当前生态旅游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很多生态旅游的开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更应该好好保护生态旅游的开发区。

二、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

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当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系统规划法

系统规划法主要是在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对当前的市场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和规划。当前生态旅游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旅游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需要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系统分析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系统理论引进旅游规划中,系统分析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而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判断。

(二)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分为内部和外部综合分析,内部综合分析主要是指对旅游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要,供给和制度建设。外部综合主要是将旅游发展规划到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的旅游发展中进行分析。无论是从微观或者是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都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对生态旅游做出综合性的判断和规划。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发展,综合考虑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环境和社会生态发展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之后做出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门槛分析法

门槛分析法主要是指生态系统的极限承载能力,如果经济的发展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恢复原有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一方法最初应用于城市规划中,近年来应用于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控制旅游的游客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一些应用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方法也应该运用到生态旅游的规划中,提高生态旅游规划的水平,尽量减少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足迹理论对于分析生态旅游规划中的约束机制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为生态旅游的规划提供一定的帮助。旅游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测算方法对于生态旅游规划中如何了解游客承载量或者是生态环境的承载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结语: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当前生态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态旅游要求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今后的规划中应该得到落实,确保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Kashi is located in the edge of the Taklimakan Desert, the unique eco-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and unifie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fairly sever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Kashi existing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e Kashi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Kashi; ecological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喀什地区处于我国中纬度大陆腹地、西北内陆干旱区,三面环山,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全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并且远离海洋。由于地理位置独特,喀什气候呈现干旱、降水量少(年降水量200mm以下)、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干燥度>4.0)等特点。随着国家在喀什成立经济特区政策的确立,各兄弟省市援喀力度的加大,极大的促进了喀什的开发与建设。但在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1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1.1土地资源现状

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长期以来,以农业为主,但多是粗放种植。近几年随着棉花价格的高涨,土地开荒面积逐年增加,很多开荒土地因水资源缺少又弃荒,造成边开发边弃耕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2草地资源现状

喀什草地总面积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 11.48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2.96万公顷,围栏草场1.38万公顷。草地总体结构不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壤肥力差,生物生长极为不易;植物稀疏,种类少;生物量低,食物链简单,植被呈现荒漠.荒漠草原景观,草原生态系统脆弱而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遭受破坏。

1.3林地资源现状

全区现有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 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2.75%。植被总的面貌是低矮而稀疏,且分布极不均匀。

1.4水资源现状

根据喀什水文资料,喀什地区水资源总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喀什地区的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流程短,水量小,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随着雪线上升,河水流量逐年递减。喀什地区的帕米尔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冰川分布很广。全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共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盖孜、库山等5条。全区河水年径流量11445.7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喀什地下水的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

2喀什地区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

2.1喀什地区土地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7% 、沙漠戈壁占23%,平原绿洲面积仅占20% 。由于受地理,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少雨,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后的抗逆性和承受能力相对小,大多数县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受到外界干扰后修复能力差,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较突出 。

喀什地区虽然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农田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近年来,受世界气候变化影响,加之盲目开荒、生态用水不足等因素,导致河流下游绿色屏障胡杨林大面积减少,土地盐渍化加剧、沙化草场退化日趋严重,生态形势十分严峻,制约了我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不是免费的午餐,它是有代价的。

2.2矿产资源未综合开发,浪费严重。

2.3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环保部门无法有效履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

2.4 机构设置不健全,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人员。

2.5 生态监测能力急待加强,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2.6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3.搞好喀什地区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3.1转变发展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唯一途径。事实证明,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不牺牲环境和未来的方式来实现。喀什地区应坚持生态立区。以规划为龙头,产业为支撑,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污染减排,低碳发展,环境责任三条主线,实现绿色增长。

一个地区发展,有其资源承载,环境容量,气候变化等生态制约,在这些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喀什地区生态脆弱,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果环境污染了还可以治理,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在现实中,污染问题容易受到关注,而生态问题往往易被忽视,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直观的.直接的,而生态问题具有滞后性,不易被察觉。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都是在大气遭受污染多年后才逐渐显示出来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环境污染一般可以治理,而生态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就很难,将会引起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生态系统想要回到和原来的状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并且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生态问题影响范围很广,一个地方的生态失去平衡,别的地方也会尝到苦果。即使是在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喀什地处风沙前沿,必须保护绿洲植被,禁止滥坎乱伐天然林草,坚决反对因任何理由破坏生态环境,开展各种植树造林活动,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合理配置宝贵的水资源。

第10篇

2近百余年来,对内蒙古草原进行不合理开发的结果,草原生态环境现在已经严重恶化了,很多农牧民因之而贫困,因之而成为生态难民。说起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不外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因素又可分为人的行为因素和制度因素两个方面。

行为因素中包括滥垦、滥挖、滥砍、滥采、滥牧等行为。权威人士认为,在我国草地退化的人为成因中,过度放牧占283%,过度农垦占254%,过度樵采占318%。但就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三个成因的内在联系来看,过度农垦是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的原因。因为,滥垦草原直接导致草场面积的缩小而加剧草畜矛盾和人畜矛盾,并造成过度放牧;涌入草原的大批农民为解决他们的取暖烧饭问题,必然大量樵采。而人的行为受制于制度,所以草原退化沙化的人的行为原因,实际上就是制度原因的表现形式。

制度因素中包括政策导向、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传统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

(1)从政策导向的影响看,1958年的“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和20世纪90年代的“粮食自给”等政策的实施,对于内蒙古草原来讲,是一场灾难。据不完全统计,在“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和“牧区粮食自给”的指导思想下,从1958年到1976年的18年间,开垦内蒙古大草原共4500万亩,导致了草原的严重退化沙化。根据实验,开垦1公顷土地就会使3公顷土地沙化。按这一比例计算,从1958年到1976年的18年间,已使13500万亩土地沙化。

(2)从法律制度方面看,虽然早在1985年就已经颁布和实施《草原法》,但《草原法》在保护草原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再加上草场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草原照旧退化沙化,没有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在草场承包经营权债权化的情况下,常常发生发包方通过调整合同来损害草场承包人利益的现象和草原的开垦、流失、污染等现象。如目前在牧区普遍存在的上级领导干部、离退休干部、外乡人,利用草场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或通过各种人际关系,或通过有偿流转制度,租到或承包到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草原进行掠夺性经营而导致草原的退化沙化。

(3)从草场产权制度方面看,首先,“畜草双承包”进程的不同步性造成了草场的退化沙化。1983年起,牧区全面推行“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生产责任制,从1984年开始内蒙古牧区全面推行“畜草双承包”责任制,应该说草场承包和牧畜承包的时间起点基本上是同步的。但是,在实践中,其进程却不同步的,家畜“作价归户”工作于1985年就基本结束了,而草场承包却时隔15年到2000年才基本结束。在这期间,草场处于无人管理的“公共草场”状态,牧户随意使用他人草场,一味追求牧畜头数。其结果,牧畜头数激增,草场严重退化沙化。其次,草场有偿流转制度造成了草原的退化沙化。从理论上讲,草场承包经营权的有偿流转有两种形式:改变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流转和不改变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流转。改变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流转,是指由承包人将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他人,承包人自己完全退出承包合同关系,由受让人取代承包人地位的状况;不改变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流转,是指由承包人通过转包、出租、互换、合作入股的方式将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他人而承包人仍为原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状况。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牧区只存在不改变承包经营合同主体的流转形式,而这种流转形式对草原最具破坏性。最后,在无准备无投资的情况下,对草场进行的划分造成了草场的退化沙化。在进行草场承包时,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匆忙地对草场进行了划分。牧民没有能力全部围栏自己所分到的草场,国家又没有能力替牧民围栏草场的情况下,牧民就有一种趁机尽可能地多利用草场的心理,使劲增加牧畜头数,结果,草场退化沙化了。

(4)从传统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看,首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世间最好的东西就是“好”字本身即“女”和“子”,而且“女”和“子”越多越好,叫做“多子多富”。这种价值观和生育观念的影响下,人口出现了绝对过剩现象,对我国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并致使有的地方的生态系统濒临崩溃。其次,“内蒙古地广人稀可以容纳更多的人”的人地关系观念影响下,大量的人口涌入内蒙古,给这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最后,在唯农是种、见地就开的小农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下,涌入内蒙古的流民开垦了大量优良天然草场,导致草场的严重退化沙化。

总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就是人的因素即人口数量过多、素质过低。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规模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实例和现实例子,现在人们也普遍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过低的人口素质又如何破坏生态环境呢?过多人口的形成本身就是人口素质过低的一个表现,在人的素质过低的情况下,人一到生育年龄就会自然繁殖,只知道生育,而不考虑如何养活;人的素质过低了,人就难以对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规律进行正确认识,只顾向大自然索取而不思回报大自然;人的素质过低了,人就变得保守落后而形不成先进的意识形态,更形不成高效率的制度,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一方面,一部分牧民和开垦草原农民本身贫穷了,成了生态难民。截止2000年底,我区还有80万绝对贫困人口和300万未稳定脱贫人口。除这一部分人以外,还有一部分农牧民则正在失去他们生产生活条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他们也很快成为贫民或生态难民。另一方面,草原植被的退化和化,在每年的冬春季节里产生着严重的生态外部性――沙尘天气,影响着京津唐地区民众之福利。从长远看,也有可能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影响,使其朝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生变化。因此,进行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进行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呢?进行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我以为,我们应该从生产力的两个源泉方面入手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丝毫不能松动。这一政策在中国农村已经开始松动,允许农民生育第二胎。这样做的考虑之一可能就是国家无力解决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其实,人口激增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巨额损失,国家同样不能承受。因此,我们不仅要求自治区严格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而且也要求内地及发达地区严格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政策。从理论上讲,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越高,他们对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物品和服务的人均消费量就越大,换句话说,发达地区的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物品和服务的人均消费量大大高于欠发达地区人均消费量。因此,他们人口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我们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加,反之,则相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发达地区的人比欠发达地区的人负有更大的责任,城市人比乡村人负有更大的责任。

(2)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上,首先,明确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主体。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部生态屏障,如果它退化殆尽而变成沙漠化土地之后,不仅会危及我国生态安全,而且也会危及我国政治―经济安全。1986年,布伦特兰曾意味深长地说道:“在不久的将来,穷人中的环境问题,通过政治不稳定和动乱的传播,也会影响富人。”因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是属于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应由中央政府投资建设。地处京津唐上风口。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损害者对受损者进行赔偿的观点,我们内蒙古应该对京津唐地区民众进行赔偿。这种理论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可能有效,但在生态建设方面显然具有局限性。实际中,我们也像庇古所主张的那样做的话,必然要犯错误。

第11篇

【关键词】环境功能;区划;内涵

0.前言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地区环境系统条件、结构特点与空间分布规律,参照自然生态体系以及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现实条件,遵循相应准则,将生态环境空间分配成较多的地域单元,该工作为一类呈现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的环境分类实践活动。我国从上世纪中期便着手从事生态环境规划,探究有关理论方式,并渐渐意识到,了解区域科学的空间系统结构、探究功能分区,为有效应对区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必要手段。

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内涵

生态环境为人们赖以生存以及不断发展的核心基础,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可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需求,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由途径。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敏感度,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重要性、生态环境的现实特征,呈现出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性实施地理空间的划分。进行生态功能区划,需要全面认识到生态系统具备的生态服务价值与能力,令生态环境各个要素呈现的生态服务以及经济功能实现全面融合,进而令人类可持续发展同保护资源的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提升经济发展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综合支撑水平,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真正营造绿色、生态区域环境。生态功能区应体现明确清晰的界域以及功能目标,并应制定权责归属以及保护管理工作体制。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应把握可持续性、发生学原则,同时体现出区域相关相似性内涵,把握区域共轭性,将自然属性作为核心,同时应顾及到社会属性。

2.生态环境功能特征

环境功能体现出整体全面以及区域性特征。前者主要为环境不同要素形成的完整功能系统。各个要素在互相影响作用下,以及外界不明显的干扰下,一般会发挥出整体的环境功能。

区域性则为环境存在区域差别,构成了不同的环境功能。地理位置以及空间范畴的不同会导致环境功能存在差别。

另外,环境功能还呈现出变动以及稳定性属性。环境系统结构在人为影响以及自然环境作用下,如果变化控制在一定范畴内,便可借助自身具备的净化调节能力抑制或消除变化,呈现稳定的功能。变动呈现出绝对性特征,稳定则为相对状态。为此,我们应有效的把控自身实践活动对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令其始终至于环境自我整理调节的范畴之中,方能令活动同环境功能相匹配,进而推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

再者,环境功能还呈现出资源性以及价值性特征。前者包括物质以及非物质性内容,例如水、矿产等体现物质性,而环境功能具体状态影响产业模式则为价值。突发性事件会对环境形成明显的作用影响,同时该影响存在一定的持久性与发展性,因而令环境功能具备了隐显性特征。

3.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与实践对策

3.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依据不同区域发展对环境服务的具体需要,可将国土区域划分成四类功能区,即人居健康管理维护区域、保障粮食安全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保育区域、后备资源系统保留区域等。第一类区域可保证人们生存发展的空气环境清新、水质优秀,景观良好。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完善第二类功能区域的规划管理尤为重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良好空间,保障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环境功能的核心本质,具体显现为保育型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区域。另外还应做好后备资源保障,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生态环境功能区划问题与实践策略

人居健康保护区域,主体需求在于确保为人们营造健康平衡的生态环境,其具体存在的问题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因而面临了更为严峻的环境形势,令环境功能受到了明显破坏。为此应采取调节产业结构、快速进行环境基础系统设施建设,进行清洁生产、拓展循环经济,管控城市污染等对策。应有效开展修复并完善生态环境的实践行动,真正保障生态环境功能的可靠、稳定发挥。

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域可提升农产品总体供给水平。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农田侵占、令土壤肥力逐步降低;过度的采用农药化肥,形成了土壤污染问题;一些区域存在明显的金属污染现象等。为此应良好的保障基本农田建设,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倡导科学应用化肥农药,扩充宣传管理。应通过绿色农业建设,打造无公害绿色产品,发展有机食品,强化农村区域基础环境设施管理建设,管控污染问题。应通过综合整治管理,优化水环境,提升土壤质量水平,进一步稳定环境功能,保障粮食供应的持久安全。

自然生态保育区域可确保生态系统的可靠、安全以及健康,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明显的土地侵占行为、过度的开发生物资源、令生物栖息环境受到不良破坏,呈现出管理水平的有限。为此,应进一步强化生态保育区域的经费投入,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做好监督管控。应完善法律保障,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杜绝乱砍乱伐以及过度开采行为。另外应实施良好的生态修复,拓展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环保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完善,有效的管控污染问题,保障区域之中环境质量的全面优秀。

预留后备资源区域可有效拓展后续环境发展空间,存在的问题是资源的持续开采对于生态环境条件的不良破坏。为此应出台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拓展清洁生产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循环应用,调节产业结构,完善环境监督管理。

4.结语

总之,我们只有明确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内涵、功能特征,做好合理划分,针对不同功能区域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工作策略,方能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预防污染影响,提升综合效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崔树军,陈纳,张建云,刘民超,谷立坤.煤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应对原则[J].中国煤炭,2010,36(8).

[2]张丽君,白占雄,王志琳.基于ArcGIS的台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以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例[J].华北农学报,2005,20(z1).

第12篇

关键词:城镇建设;环境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要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做到总体布局,使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协调统一的发展,做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共同发展。要坚持走推进生产活动、促进生活富足、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以环境承载力限度之内开发资源为基础、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原则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发展速度与基础建设和谐有序的发展、经济与资源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人类在优美舒心的环境中生活发展,做到经济社会持续的发展。

2、要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

主要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总体生态系统的生态。正常的生态系统在总体上来看是稳定的,而且是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的。它在时间与空间上能够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也能保持稳定的对外界的不良影响作出相应的抵抗。较好的生态系统能够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要求的同时还可以维持它的多样性稳定不变

二、环境规划在我国城镇建设中的问题

1、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而产生的环境问题

问题主要包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从而导致土壤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农田过度占用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导致今后粮食的短缺,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水体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严重浪费,从而使本来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加缺少,最终使人们没有水可以利用;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现象颇为严重,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最终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了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食物链缩短,生态系统对外来污染力的抵抗能力降低等。

2、由于城镇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它包括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从而破坏了土壤,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系统;工业废气乱排放导致酸雨,破坏生态环境;工业污水、生活废水以及农业污水乱排放而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加缺乏等

三、环境规划的对策

1、科学规划,符合实际要求地开展城镇化

城镇化的规划与设计要适合当地区域特点,而且一定要能够与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用长远的角度看,不可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利益与发展,必须着眼于地区的整体情况和整体利益。必须建立自己的品味和特色。对于城镇的规划,要把地区整体发展、生态共存、城乡和谐发展、基础设施共建等相结合,突出城镇合理化、集约化的发展方针和策略。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贪大求全。而是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特色、条件及地理位置来选择发展的策略。在规划城镇规模方面,要着重发展中心城区的功能,以中心城区功能为核心并以放射性带动周边建设和经济发展。

2、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调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持着良性循环,以对生态系统最小的影响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城镇区域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企业污水、废水、废弃的集中管理。对于各功能园区的建设,要尽量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同时在企业引进方面,严格把关,避免进入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广节能降耗等绿色产业。倡导清洁绿色消费。

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相应措施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动力。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城镇农产品比较充裕的条件,大规模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增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和谐联动,是对城镇化长期稳定有序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坚实基础。通过信息化与高新技术的联合使用,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更加完善和提供广阔前景。

4、加强环保宣传,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区域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个地区环境保护中最重要的环节。从目前城镇情况了解,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当城镇化的速度较快,迫使农村直接变成城镇,而人们的思想意识却停滞在农民意识状态,并未因此“城镇化”,致使其对环境保护的意思、作用以及自身的行为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对于环保意识的加强,不仅仅需要宣传教育,还需要行政机构在行为引导上更加完备。(1)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即对人们行为后的影响来施行奖励或惩罚,惩恶扬善,依此来提高环保行为的概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行为。(2)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使人们的环保行为变得有法可依并且达到加强执法的力度。(3)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民监督。向群众提供参与环保管理的平台。

5、建立章程,完善监督与治理机制

在城镇化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所发挥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从理论上讲,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维护属于经济生活中的公共产品,因此,政府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职责。经过实践检验,政府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完备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经济、法律、行政等方面的作用。制定和落实相关制度措施,通过用法律的方式方法建立城镇的环保法规系统,通过法律加强对环保的管理,是环保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和稳定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环保状态制度出相应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使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法与相应的规章制度互相配合,使城镇化的环保更加专业化、法制化。

6、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镇环境的载体,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管网体系的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特别体现在污水的处理方面。在完善改造管网建设的时,给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要同步进行,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加强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设施建设,对于居民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我们可以采取以家庭为单位收集,由村或乡镇负责收集运输,交与县级处理。县级可以采取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来处理收集上来的生活垃圾。对于企业而言,则需要政府引导或扶持企业改革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绿色原料,减低废弃物的排放,企业要加强对废弃物的科学循环利用,对于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回收措施,对于具有危险性质的废弃物,要建立安全的处理系统及专门废弃物焚烧体系,进行集中的科学无害处理。扩大城镇绿化面积,积极发挥防护林地对涵养水土、隔离污染、防风固沙等作用。建立科学化得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推广环保型节能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结束语

城镇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各地域的不同造就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不同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把“以人为本”为发展观的我们,必须坚持贯彻这一科学发展观。因为只有人才是城市的核心,而城镇化的目标就在于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找到更加完善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