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55: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发展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强创佳”奔小康和“四化”发展目标,分析研究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及各重点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战略重点及对科技的需求,提出总体及各领域今后5—15年科技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2、专题研究总报告;
3、关于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任务的建议说明;
4、相关研究成果与资料。
五、时间进度安排
战略研究时间进度安排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3月底前):确定战略研究专题,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战略研究专题承担单位和课题组组长,成立专题组,组建研究队伍,落实研究任务。召开各专题开题报告会,下达任务书,启动研究工作。
关键词:科技活动;科技市场;高新技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100-03
1 引言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发展快速化的背景下,科技已成为促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科技进步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处苏北的淮安市虽身处长三角,但经济社会发展较长三角地区落后,而科技发展迟缓、未与经济形成协同效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研究淮安市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寻找促进淮安市科技活动发展的措施,增强淮安市核心竞争力、加快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淮安市科技发展现状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面积10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68亿元,基本形成了机械、纺织、烟草、食品、医药等五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淮安市科技发展快速,不仅R&D投入由2002年的0.23%增至2010年的1%,人均GDP也由2002年的7267元增至2010年的27999元。淮安市科技发展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主要表现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科技经费投入,从2002的22945.7万元增至2010的13.15亿元,增长了5.73倍。在科技人才队伍投入方面,2004年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仅为0.18%,2010年已增至0.33%。在科技政策投入方面,淮安市不断完善科技政策,现已形成以科技创新指导性政策、科技投入政策、科技平台建设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科技人才培养政策、科技企业发展政策为基础的科技政策体系。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淮安市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淮安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逐年稳步提高,2004年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仅为12.98件/10万人,2010年增至102.44件/10万人,六年之间的平均增长率为41.436%。2004年每十万人口专利授权数仅为4.05件/10万人,2010年增至24.35件/10万人,六年之间的平均增长率为39.761%。2004年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为3.3%,2010年已发展到12.39%,六年之间的平均增长率为33.956%。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淮安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88%,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增至19.79%。已初步形成以IT产业、特钢产业、盐化工新材料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第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形成的社会共享平台;是向企业、高校、科研单位提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的公共科技服务载体。截至2010年底淮安市拥有科技企业150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个(省级以上21家),企业院士工作站6家,省级重大研发机构1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这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成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
3 淮安市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科技资源投入不足
第一,科技资金投入不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R&D投入强度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R&D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中级阶段,R&D投入强度约为1.5%~2.5%;工业化高级阶段,R&D投人强度一般大于2.0%。2009年淮安市人均GDP23277.17元,根据2009年12月31日美元汇率折合美元3408.98美元。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见表1)淮安市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期,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属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但淮安市2009年R&D投入强度仅为0.9%,2010年淮安市R&D投入强度为1%,也未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1.5%的下限,因此从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淮安市的R&D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科技人员投入不足。道格拉斯的研究表明,劳动是生产投入的主要要素,且人才资源的数量与结构应与区域经济机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纵观淮安市经济发展情况,从2005年开始淮安市经济高速发展,年人均GDP增速高达19.5636%,而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数增速为-4.4236%,淮安市科技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小于淮安市人均GDP增速。由此可见,淮安市科技人员投入落后于淮安市经济发展水平。
3.2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不健全
淮安市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科技市场不完善,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不健全,不利于淮安市科技成果转化。淮安市科技市场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单一、中介服务不足、科技市场政策不健全三个方面。
关键词: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水土资源;生态环境
1、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各种资源的利用不断的增多。在过去由于社会发展中人们对环境认识不够,各种环境问题不断的涌现而出,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前提。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的制约着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的国情影响,使得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多,流失强度日益变高,并且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至于与影响,形成了复杂而又类型多样的危害形式和特点。开展水土保持是保护水土资源、改善民生、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更是推动人民生活水平良好提高的有力手段。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和日益广泛,在社会发展中加强水土保持,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关注的重点,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保障和建立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的主要基础方式和方法。要完成和保证水土流失的控制方式,就必须结合水土保持科技形式综合应用,这在水土保持领域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科技探索过程和方式。
2、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2.1 发展现状
通过50余年的水土保持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先后开展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全国水土流失遥感普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及一系列针对水土保持领域的“973”、科技支撑、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为:
(1)近年来,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科学理论知识为主要依据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方式和措施,更是水土保持的主要依据,形成了“生态修复”和“流域治理”等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治理策略和方法,更是我国水土流失强度能够合理有效控制的基础方法。
(2)总体搭建起我国水土保持研究与监测的网络体系。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检测中心和河流流域的监测站来保证却确定监测体系的完善,更是保证水土流失控制合理进行的基础方式。通过在水土流失控制中形成一套系统化的防护林模式来确保水土流失的有效控制模式。
2.2主要问题
随着水土保持领域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加、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发挥的效益不断凸现,有力推动了水土流失防治进程。然而,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仍明显滞后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致使水土流失防治进程距国家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集中表现为:
(1)与当前水土保持任务相比,水土流失防治速度和规模还需进一步提升。造成土地产出下降、湖泊水库淤积、水质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洪涝灾害加剧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面对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势必要求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以便更好地促进水土保持实践、加快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2)与当前水土保持实践相比,水土流失防治理论和技术还需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深入,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以前未曾出现的问题应运而生。
3、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主要技术需求
3.1 坡改梯关键技术与材料
坡耕地是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生产用地,广泛分布于30个省区。现有的3.6亿亩坡耕地虽只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6.7%,但年均侵蚀量却高达14亿t,占全国侵蚀量的28.3%,尤其在坡耕地集中的地区,其水土流失量占全区水土流失总量的70%以上,成为山丘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
3.2南方崩岗整治技术与开发范式
崩岗是我国东南地区,山坡土地或岩石风化壳在水力和重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而形成的特殊侵蚀类型。虽然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侵蚀量巨大、发育速度很快、破坏性极强,成为南方广大山丘区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和人居安全的主要威胁。
4、水土保持科技发展需求的适用技术成果
通过梳理现有技术成果,分析当前治理需求,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成果应作为目前推广示范的重点。
4.1 坡耕地综合整治技术
主要技术成果包括:(1)坡耕地梯田改造工程技术;(2)机修梯田快速整治技术;(3)坡耕地径流集蓄与调控技术;(4)坡耕地地埂利用与地力恢复技术;(5)梯壁整治优质材料选择与配置技术。具体实施方案为:(1)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研究和建立不同类型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集成示范区,有效地治理坡耕地的水土流失;(2)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合理开展坡耕地机修梯田改造,并配套实施径流调控工程技术、微地形改造措施和小型径流集蓄工程。
4.2南方崩岗整治技术
主要技术成果包括:(1)稳定型崩岗植被对位配置和快速恢复技术;(2)活动型崩岗综合整治工程技术;(3)经济开发型崩岗治理与利用范式。具体实施方案为:运用系统论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把沟头集水区、崩塌冲刷区、沟口冲积区有机结合起来,采用“上截、下堵、内外绿化”的综合整治格局,采取“治坡、降坡、稳坡”三位一体的技术措施,坚持植物与工程、治沟与治坡、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崩岗综合治理与开发示范推广,达到转危为安、化害为利的目的。
关键字:水土保持 科技 发展现状 需求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水土流失是我国十分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阻碍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己达到367×104 km2,每年新增的流失面积为1.5×104 km2,每年流失的土壤厚度平均达到0.012.00 cm,土壤侵蚀的总量达到5×109 t。我国的西南、西北、华南等广大地区都有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 要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所以水土保持方面的科技发展以及成果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
2.水土保持的科技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
2.1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特别是开展的关于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建设、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综合考察、遥感普查全国水土流失以及一系列关于水土保持领域的科研成果,奠定了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1)水土保持科技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总体搭建起了我国水土保持研究和监测的网络体系。
(3)基本总结出了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2.2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复杂,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水土保持领域的科技成果推广明显滞后于生态建设实践,使距离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国家生态建设的总目标、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集中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1)水土流失的防治速度与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水土流失的防治理论与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水土流失的防治技术推广与社会认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3.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主要技术需求
3.1崩岗整治技术与开发模式
崩岗是在我国东南地区, 岩石风化壳或山坡土地在重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解、崩塌进而堆积形成的特殊的侵蚀类型。目前,在全国48.34万km2国土范围内,总共存在崩岗约24万座,其中88%是活动型崩岗,仍进一步发育扩张。所以,集成组合现有的针对崩岗治理的先进方法和有效措施,形成崩岗的整治技术体系,建立兼顾农业经济生产和水土流失防治,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具有生态效益的崩岗治理的开发模式,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水土资源,也能使其得到可持续的利用,这对于从根本上控制崩岗的侵蚀,促进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2生态修复与农牧生产技术
生态修复不仅能够促进大面积植被的恢复,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步伐,还能够促进农牧业的生产方式转变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特定意义上说,生态修复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下,尽早完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最佳途径。我国西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的面积大,生产力水平低,故对畜牧业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些特点就要求该区的水土保持不仅要着重于快速的防治水土流失,更要着重于提高增加农民收入和土地产出。基于这些,进一步提炼和完善以流域封禁治理作为代表的生态修复技术,于此同时,筛选高抗逆性的粮饲牧草,集成繁育、加工与配置技术体系,并广泛进行推广,进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土流失防治,提高农民收入和农牧业产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水土保持生态理念宣传与科技示范园推广
水土保持不但是科学事业,也群众性和社会性实践工作。所以,如何使水土保持的技术成果更快、更好的应用到水土流失的防治实践中,如何让公众更透、更深的认识水土保持事业地位与意义,成为最终要决定我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已经取得很多水土保持的科技成果,通过结合国家以及地方重点治理等方式,使得很多科技成果在水土流失的防治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探索出了有效生态理念宣传范式,使得社会公众水土保持的理念更加牢固和深化,为最终实现水土保持的生态治理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营造出了很好的社会氛围。
3.4坡改梯的关键技术与材料
坡耕地是我国丘陵山地地区主要的生产用地,分布在30个省区,尤其在坡耕地集中地区,水土流失量达全区水土流失的70%以上,成为了山丘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
关于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一直都是水土保持科研的重点,且逐步形成了以农艺、工程和生物为基本类型防治体系。其中,坡耕地的梯田改造被实践证明为效益最好、见效最快的治理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的坡耕地类型与特点,要有效集成坡改梯的关键技术,合理筛选坡改梯的优质材料,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步伐,不仅能够保护、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山区的群众民生 ,而且能够保障粮食的安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分关键的时期,为了尽早从根本上实现出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必须要建立一套用于科技成果推广的机制:一要继续开展水土保持的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研究,来提升科技支撑的能力,使得科技成果的推广和重点的水土保持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二要更加重视成果转化以及扩大应用范围,要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结合在一起,形成技术开发、理论研究、试验示范与应用推广紧密联系的机制;三要调动各方参加水土保持实践积极性,以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最终,药通过示范、推广以及辐射的作用,不断地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成果在全国生态建设中的贡献。
5.参考文献:
[1]吴佩林,鲁奇.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治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3): 55-61.
关键词:国家科技计划 管理 发展 创新 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09-04
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点。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科技投入的主要途径,是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进行统筹科技资源、激励和引导科技活动、落实国家科技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在推动国家科技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科技计划的特点与作用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走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前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将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到国家迫切需要的地域和领域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家科技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体现政府意志,弥补市场不足
国家科技计划主要面向国家急需的高科技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着力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是政府科技意志的具体体现。国家科技计划一方面能够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体现政府意志;另一方面是弥补市场不足。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多部门协调参与完成,而且一些创新性研究、基础研究研究周期长、成功率低,且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总体来看,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是国家科技计划的显著特点,这样就很难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了弥补市场的不足,有必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通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一方面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有效地弥补市场不足,从而保证关键科技领域有稳定的支持,促进国家科技研发活动稳步发展。
(二)战略性、前瞻性显著
国家科技计划针对某一特定时期内国家科技发展总体框架下,为了实现预定的科技发展目标,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开展的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瞻性的科研活动,是国防和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为实现国家的经济、科技、教育及国防等领域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任务服务。
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从战略层面布局科技资源的有效手段,是国家在着眼未来,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抢占世界关键领域技术制高点等因素下对科技资源进行的针对性安排。国家科技计划的前瞻性体现在:集中攻克关键领域的前瞻性技术难题,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为国家获得关键的核心技术,保证国家的总体科技发展水平持续领先或逐步赶超科技强国,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为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导向、打下基础。
(三)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科技计划立足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着手解决国家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是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科技计划围绕未来科技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因此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各国推出的国家科技计划除了满足国家战略性发展需求外,还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并不断把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本国的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美国和日本的国家科技计划现状
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曼哈顿”计划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重大科技计划的成功,表明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让战后许多国家认识到政府统一组织实施的一些重大科技计划能够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显著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一些国家也在逐步强化国家科技计划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加强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科技储备,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外科技发展对我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一些国家科技计划,了解科技实力强、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国家的国家科技计划的发展情况、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方向和最新的改革动向,将对我们产生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其国际竞争力稳居世界第一。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实施不同的科技计划,不断抢占关键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本着重要科技领域位居全球前列,若干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科技发展战略,维持其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机构协调下设立的跨部门的科技计划,具体包括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新材料技术研究计划,高性能计算机与通信研究计划,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计划,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计划,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等六个跨部门计划和国家安全战略计划,基础科学战略计划,环境和自然资源战略计划,健康、安全和食品战略计划,信息和通信战略计划,交通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民用工业技术战略计划,教育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国际科学与工程技术战略计划等九个科技战略计划。二是联邦政府各部门设立的科技计划,这些计划的设立或管理部门主要有:国防部、农业部、能源部、商务部、交通部、国土安全部、联邦小企业局、环保署、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等。
美国没有成立专门统一管理科技计划的行政部门,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主要依靠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等协调机构来推动,国家跨部门科技计划的实施和管理一般由各参与部门具体负责,并成立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各部门的科技计划在国家统一的法律约束下进行分类管理,从项目的立项到成果的转化应用都有具体法律规章来进行规范。总的来说美国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科技计划的管理政策到相关机构,都有法律法规或制度约束,保证了科技计划实施管理的规范性;二是依靠不同专业管理机构对科技计划实施专业化管理的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管理模式。分散体现为研发活动中以企业为主体,具有市场前景的竞争性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以企业为投资和研发的主体,科技计划的管理由专门的机构负责,政府的职责时制定具体的科技规划、完善制度,制定相关的税收和金融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起到监督和间接的调控作用。集中是指政府在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发及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研究计划中,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直接负责制定具体的规划,并协调实施和管理。
(二)日本的国家科技计划
日本科技实力雄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崛起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政府形成了一套以《科学技术基本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制,并已经融合到政府内阁及相关部门具体的科技管理工作中。
日本政府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由日本科技发展的最高领导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2001年1月设立,之前是科学技术会议)负责,该机构主要是制定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协调各省厅的科技事务、对研发项目和国家重要研发项目进行审议或评估。二是政府各部门(省厅)制定的科技计划与发展战略,重大科技计划提交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进行审议,一般的科技计划由部门的科学技术审议会议决定。三是各政府部门管理的科研机构(咨询机构)制定的科技计划,由科研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委员会进行具体的实施和管理。日本政府不断强化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具体研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国家科技计划纳入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标中。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依据《科学技术基本法》从1996年开始先后制定了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1996-2000)、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01-2005)、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6-2010)、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1-2015)。期间也先后制定实施了《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战略》和《国家科技新纪元工程》研究计划。2013年为配合“日本再兴战略”的启动,出台了面向2030年的《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近年来的科技经费预算重点支持国家科技行动计划重大项目、重点科技项目包计划、科技技术计划专项(包括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内容)和科学技术振兴专项计划。下一步重点实施的科技计划还包括产业再兴计划、战略市场创造计划(针对关键领域进行专题攻关)、国家开展战略等。
日本对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针对性的计划、规划进行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一些具体措施表现出了借鉴国外的特征,如最高科技决策机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的设置类似于美国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每五年一期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类似于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日本政府制定具体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计划时一般立法在先,将整个科技计划活动置于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之下。日本宏观的科技发展战略或规划及一些重大科技计划由综合科技会议提出或审议,一般性的科技计划由相关部门的科学技术审议会议审定,各省厅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实施的科技计划可自主制定,但要报文部科学省审查,避免与其他机构的科技计划重复立项;综合性的科技计划项目由文不科学省统一组织实施。总的来看,日本政府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等,是由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相对应的审议或咨询机构审议通过,经各级政府的认可后才实施的,最高科技管理机构审议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各部门具体执行科技计划的设置与管理,充分体现了日本科技计划管理中高水平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三)美国、日本国家科技计划的总结
1.从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看:均有从事国家科技宏观管理的高级机构,主要负责对重大科技计划的审议和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但不负责科技计划相关的具体事宜;具体科技计划的制定、管理和实施由政府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虽然科技计划的层次不同(有的是政府机构,有的是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但都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2.从科技计划类型看:基本分为基础类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一般包括公共(益)技术研究、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政策引导计划、战略性科技专项计划等内容。
3.从管理制度建设看:十分重视立法工作,强化了国家法律法规对科技计划工作的保障和约束,赋予国家科技管理最高决策机构承担着协调多部门制定和实施科技计划的职能,突出了政府专业管理部门对具体计划的落实和管理。
三、我国的国家科技计划
为了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按照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科技计划。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科技计划体系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从1982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国家级科技计划和相关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开发活动,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
(一)我国科技计划的发展
我国的科技计划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六五”期间原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在《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点项目和项目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咨询、分析和讨论,从中筛选出最迫切和可能的38个项目,编制为《“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于1982年11月经五届人大五次会议讨论通过。“六五”攻关计划的出台,标志我国科技计划已从科技发展规划中分离出来,具备了独立的形式,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计划,国家科技计划体也由此开始酝酿和产生。
“六五”(1981-1985年)期间,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六五”计划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有: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技术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
“七五”(1986-1990年)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国家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扶贫工作、民科技开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七五”期间,随着国家科技计划逐渐充实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多方面功能(研究开发、中间实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在三个层次分别部署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见下页表1)。
“八五”期间(1991-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加强技术的工程化与集成配套能力、推动基础研究发展、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计划相继出台。期间出台的科技计划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计划(攀登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计划和示范工程、生产力促进中心。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国家科技计划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形势,分别制定了: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知识创新工程、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科技兴贸行动计划、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国家大学科技园、西部开发科技专项行动。
“十五”(2001-2005年)期间,根据《国家“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对我国的科技计划进行了新的调整和完善,出台了: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科技主管部门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改革和完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由科技平台计划上升为主体计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16个重大专项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经过多次的改革和调整,“十一五”期间已经形成由5个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进入“十二五”时期,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发展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对科技计划体系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使得新的科技计划体系更加符合我国科技工作的需要。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对基本计划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将国际合作专项计划由原来的“政策类引导类计划与专项”提升为与973计划、863计划平行的国家基本计划;第二,把原来的“政策类引导类计划与专项”调整为现在“政策引导类计划”和“其他专项”两个内容;第三,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改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同时,也相应的调整了各个计划的具体内容。这样一来,“十二五”科技计划体系由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组成。
上述国家科技计划的内容是以科技部管理的科技计划为主,我国的科技计划一般是以科技部为主进行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教育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协作参与。
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科技计划。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二)我国国家科技计划总结
1.设立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我国设立有国务院直属的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科技计划的制定和管理部门,目前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其余的科技计划均由科技部牵头组织实施。
2.科技计划在科技发展整个链条上全方位覆盖。我国的科技计划的具体内容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等多个环节,研究领域涉及多学科、多行业,参与主体包含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
3.计划类型分层设计。16个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在重点领域实现战略性跨越的保障,基本计划是促进我国科技稳步发展和推动原始创新、带动关键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基本计划中973计划侧重基础研究,863计划重点是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强化我国对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目的是改善我国科研基础环境,政策引导计划重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其他专项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和行业提供针对性支持。
四、改革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思考
毋容置疑,我国科技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启动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工作的逐步开展,对于科技计划的设置和管理也应该进行一些调整。近年来暴露出来的一些科技计划管理和经费使用问题也对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应该与时俱进,逐步调整科技计划体制,使其更加适合科技发展规律和专业化管理的需求。
(一)当前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继续调整的方面
1.不同部门的科技计划容易出现重叠。最典型的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两个计划都重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从公布的研究领域看有交叉和重复,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个项目多个计划支持的现象。
2.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不利于科技计划的监督和调控。我国的科技计划的管理和实施以科技部为主,承担主体是中国科学院、高校、企业等机构,在行政上中国科学院归国务院直接领导,高校由教育主管部门管理,企业实行了政企分开,原则上没有行政主管部门,业务上由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主要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科技部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结题、经费划拨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各承担主体具体参与完成科技计划项目,这样对于监督和调控科技计划的实施带来一些不便,在我国现行的垂直管理行政体制下会造成不同职能部门管理上的交叉或错位,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影响了科技计划的管理工作和执行效果。近年来科技计划项目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经费管理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
3.涉及市场调节领域较多。政府科技计划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弥补市场失灵,而不是直接参与或干预市场行为。近年来我国科技计划种类不断增加,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一些竞争领域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政府通过科技计划用政府资金直接技术市场的发展、支持成果的转化等行为有些违背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没有实现让市场发挥调节科技资源的额重要作用。
4.一些计划定位不准确。目前国家科技部开展实施的科技计划叫“国家科技计划”,其他部委的设置的专业性科技计划被称作“部级”科技计划,同样是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领域也一样,计划的级别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国家软学科研究计划,主要是针对国家科技政策开展的软课题研究,而其他领域,如农业、扶贫、工业等领域的软科学课题被定为部级政策研究课题,同样是为国家不同专业领域开展的软科学研究课题却呈现了明显的级别划分。
5.科技计划中间管理环节错综复杂。目前,表面上看国家科技部在实行科技计划的管理职能,除了前面说到的科技计划管理中业务管理与行政管理分离的问题,科技计划中间管理环节也十分错综复杂,相关的专业管理部门也不能直接行使管理权力。比如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科技部制定规划后由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牵头实施,专业管理部门并不直接负责科技计划的管理实施,而是转交给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行业协会,由这些机构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评审等日常管理工作,无形中延长了科技计划的管理链条,增加了科技经费寻租的空间。
(二)改革我国国家科技计划的思考
1.改革目前科技部主导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模式。应该参照美国、日本设置国家科技计划的一些做法,各种科技计划应该根据专业领域分别划分给不同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实施和管理,科技部负责相关规划、计划的制定,并研究出台相关的引导政策。如:973计划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并实施,工业领域、信息通信领域可由工业信息化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农业领域的科技计划由农业部负责实施和管理,医学领域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实施,等等。
2.成立国家科技工作协调办事机构。成立由国务院直属的国家科技工作协调办事机构,负责协调安排各部委负责的各类科技计划,审核各部门科技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避免部门重复立项。该机构还应该负责完成由科技部拟定的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法律法规的审查工作。各专业性计划交由各专业管理部门自主审定、实施。
3.适当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内容。突出国家科技计划服务社会需求、弥补市场不足的作用,逐步取消国家科技计划对竞争性和市场能够很好发挥调节作用的领域,同时及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对尖端技术、关键产业技术研发工作的支持。
4.明晰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定位。国家科技计划服务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需求,通过国家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进行明确,由中央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具体的实施和管理由各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没有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的科技计划均不是国家科技计划。各行政管理部门为满足各自领域发展需求设立的科技计划属于部门计划。同时,应该加强从而进一步明确国家科技计划和部门科技计划的定位,理顺相关科技计划的层级。
5.简化科技计划管理的中间环节。消除当前各级部门“转包”科技计划管理权限的做法,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科技计划应该由具体的业务部门直接负责科技计划的立项、实施、验收等管理工作,避免行业协会和其他中间机构组织成长为“科技计划项目中介”,增加科技计划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要消除科技计划管理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强化专业管理部门对科技计划的直接管理和监督,逐步实现国家科技计划的专业化管理。
[科学技术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计划成果进场交易运作模式研究”(2013GXS6B210)]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4年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丁辉主编.政府科技管理沿革与启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3]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1)[Z].http:///ndbg/2011ndbg/.
[4] 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报告(2013)[Z].http:///ndbg/2013ndbg/.
[5] 江笑颜.美国、欧盟、日本科技计划管理现状、特色做法以及启示[J].广东科技,2013(16)
[6] 闫绪娴,侯光明.美国科技计划管理及其特点[J].科学学研究,2004,(S1)
[7] 赵铮,顾新.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
[8] 李丽亚,李莹.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及其管理的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8(8)
[9] 赵捷.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与管理改革回顾及相关问题分析[J].太原科技,2009(3)
[10] 王欣.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11] 张宏.我国科技计划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改进[D].山东大学,2007
(一)乡镇农技推广站名存实亡,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国务院国办〔1999〕79号文件明确规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国家在基层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但据调查,许多乡镇农技站没有履行为农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大量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无法及时普及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基本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他们为了生存,“重经营,轻服务”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农技人员站柜台的时间多,深入农村服务的时间少,从事经营服务的人多,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少。这样,县级农业部门与农技站脱节,农技人员与农民脱节,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停留在县级,技术难以传授到农民手中的局面。二是体制不顺,管理模式非常混乱。据调查,乡镇农技站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模式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了对乡镇农技站管理上的空挡,使乡镇农技站处于无人管的局面。三是事业经费无着落。许多农技站基本没有事业费,一般都是从微薄的经营服务收入中挤出一定经费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四是乡镇技术人员的养老保险得不到落实。目前有不少农技站的人员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他们的后顾之忧没有解决,造成该退休的不愿意退休,并到处上访,将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业科技发展周期长、投入大、风险较高。一般来说,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经过研发-推广-应用-产业化等四个阶段,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正常情况下,一个农业新品种从研发到广泛推广需要6-8年完成,一项新技术需要3-4年完成。而且,在农业科技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面临着技术风险、应用风险及市场风险。农业科技发展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融资需求具有规模大、占用时间长、风险较高的特点。
(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对科技创新不够重视。基于利润的考虑,加工企业更倾向于把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广告、营销方面。比如资兴市形成规模的从事东江鱼加工的企业有6家,其产品在包装、产品名称、口味等方面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有山水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为了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产品,将“东江鱼”改为“东江福鱼”,并更换了包装。该企业2012年销售额为2000多万,而实际用于产品创新的资金投入只有17万左右,相比而言投入比重不大。
(四)农户专业合作社缺乏启动资金。2012年市财政安排涉农资金约10亿元,但真正安排到农民合作组织的只有2500万元,占2.5‰。各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难以推广。农户对新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普遍持观望态度,合作社发展成形后才会尝试着参与,合作社前期发展缺少资金。
二、农业科技发展资金需求情况
农业科技创新有别于其他科技创新,除了具有私人物品属性,还有公共品属性,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初期的研发阶段。因此,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一直是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每年的中央财政预算中,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对郴州市近三年来调查发现,一是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如2011年,郴州市财政共投入7054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发展,比2010年增长了102.35%,但2012年出现大幅减少,仅比2010年增长35.62%。二是农业科技支出与财政总支出不协调。郴州市财政总支出逐年递增,2011年和2012年分别新增43.6亿元和31.4亿元,而财政用于农业科技的资金并未逐年递增,2012年比2011年减少2466万元。三是农业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较小。2012年,郴州市财政共投入4588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发展,仅占郴州市财政支出的2.52%,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占投入总额的99%,仅有420万元为农业科技创新及研发支出。今后几年,郴州市将紧紧围绕全市“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全力实施坚持“1234”战略,大力发展铸造、锻造、能源、建材、农产品加工、加工贸易、商贸物流和以烟草、生猪为主的特色种养业等十大产业。目前,经摸底,全市有意向金融部门申请贷款的农业龙头企业128家,贷款总额10.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需求达30亿元以上,养殖大户扩大规模,除各种补贴项目资金外,还有20亿元的资金缺口;农业机械化推广方面除国家农机惠民补贴外也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
三、金融支持农业科技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银行农业科技贷款的门槛高、程序复杂。农业发展银行于2006年起开始发放农业科技贷款,用于支持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等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但在管理上采用商业贷款管理办法,贷款必须满足抵押条件,评审必须上报二级以上分行,同时经过银行及科技部门双重审批。即使农业科技项目符合贷款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还需要有不低于项目总投资20%的资本金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其他企业法人为其担保,贷款门槛高、程序复杂。
(二)国有商业银行农业科技信贷支持力度相对不足。由于农业信贷风险较高,因此商业银行对其贷款发放较为审慎。即使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贷款,商业银行不仅要求企业提供土地、厂房作抵押,大部分还规定抵押物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股东房产,民营企业还需法人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并要求企业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贷款门槛较高。据调查,目前信用社成仍是参与农户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信贷支持的主体,占农户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信贷支持总量的80%以上,农发行近年来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介入力度,但获得支持的企业相对较少,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有少量涉及农业科技方面的贷款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没有发放农业科技贷款,这影响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三)金融产品创新不足,农业科技贷款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我国《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抵押,《农村土地承包法》也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贷款担保抵押物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贷款的发放。目前,郴州市金融机构发放农业科技贷款时,仍以国有土地、房产、厂房和设备等抵押物为主。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农房抵押和农户联保等信贷模式正处于创新推广阶段,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
(四)农业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发展有周期长、投入大及风险较高的特征,而且,在农业科技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面临着技术风险、应用风险及市场风险。这使得其融资需求具有规模大、占用时间长、风险较高的特点。而目前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科技保险险种匮乏,同时,农业保险在发展中,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过高、补偿范围认定较难、缺乏重大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等问题,导致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加上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没有建立,金融机构农业科技发展贷款风险大,发放的积极性不高。
四、加大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农业科技发展信贷支持力度。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拓宽贷款主体、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流程、提高授信额度,建立适应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单列信贷计划、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满足农业科技企业研发、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信贷资金需求,满足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开展设施农业、标准化种养殖、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二)农业发展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改革农业科技贷款管理办法。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拓宽贷款主体、延长贷款期限,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科技研究及基础性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改革农业科技贷款管理办法,对涉农企业研发及科技育种、农产品改良、土地改良、高效灌溉等基础性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执行政策性贷款的标准,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延长贷款期限。同时,拓宽贷款主体,有效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作用。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是一种血脉相依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文化产业就是新的增长点之一。我国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元素的支撑,方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繁荣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因此,当前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政产学研用等各部门各主体联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机制体制创新,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文化与科技进一步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研究,可有助于提升该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效促进该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它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竞争力。可以深入认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规律,丰富生态型经济区的区域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理论,拓展生态型经济区和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视域。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的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文化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这标志着江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出铿锵一步。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达1460.2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4%;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特点鲜明,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各地区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均衡发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差距: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强等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以项目促进科技发展。
全省投资规模上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有近50个,上亿元的项目有近20个。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产业内的科技创新。
3.2以园区促进科技发展。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正在培育或已经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3.3以市场促进科技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门类较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市场将促使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创新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应用。
3.4以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江西省正加快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尝试,这标志着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均坐落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由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构成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并最终投入市场,必将对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3.5以改革促进科技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体制改革正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由试点向面上推开,大力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文艺院团体制、新闻媒体和电影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趋旺盛。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4.1艺术创新能力差。
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在新兴文化产业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主研发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很少,在产业链的上游缺乏竞争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传统媒介的新兴文化艺术样式不多,传统文化形式与数码、网络、电信、制造、中介、营销等领域的渗透力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艺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先进地区,原创能力薄弱,竞争力必然低下。以动漫行业为例,杭州市2010年原创动漫作品生产量达到3万分钟;而江西全省到目前为止长篇原创动画仅生产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艺术创作能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4.2企业创新能力散。
现代文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过低,主要是低在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互补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创新能力分散的现象特别突出,例如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业的创新,仍以大量小作坊式生产方式为主;动漫行业的创作与创新,以十多家动漫公司和工作室分散经营为主,未能形成合力,更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现代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集中度高,才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实现。
4.3技术创新能力低。
造成该问题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而高科技文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文化品牌产品的延伸和多元化开发不够,文学、影视、广播、舞台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互动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拥有一批文化品牌,但还未能有效利用高科技力量,还没达到自身品牌的多元化商业开发。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4.4创新队伍人才缺。
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需要技术和艺术两条腿迈进,而技术和艺术的载体是人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仅缺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而且缺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缺乏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引进方式。这明显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4.5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少。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以资金为后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资金的支撑。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对文化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都重点投到了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很少有资本进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更少。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及其科技创新,江西省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应分别围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优化、文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和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等五个方面展开:
5.1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鄱阳湖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应制定适合当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法规建设。深化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指标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水平、潜力和效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的各项政策,保证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盗版行为,肃清盗版市场,统一稽查,管理文化市场。
5.2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萍乡、抚州六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共青城影视基地、南昌市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及传统书画艺术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抚州传统工艺基地。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培育和壮大沿京九、浙赣、昌九、沿江、环鄱阳湖为主轴的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区点线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综合现代文化产业空间格局。从而带动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划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创立自主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资源聚集优势,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5.3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创意产业发展也应该走与日本相似的路径———注重产业和文化的结合,但现阶段更应注重产业发展。选择富含江西元素、积累规模效应、充满科技含量、具备发展潜质的五大行业———出版、旅游、动漫、陶瓷艺术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作为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和重点扶持的行业,形成区域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关联产品、衍生产品的商业化开发,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高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尽快形成产业链条长、集中度高、专业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红色及军事教育文化产业群、动漫游戏产业群、戏曲文化产业群、宗教文化产业群、陶瓷艺术品文化产业群、中医药文化产业群、客家文化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群。
5.4发挥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
经济工作要强调抓项目,文化科技建设同样要十分注重抓好项目。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抓项目要有龙头,为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项目,须建立省级重点文化科技项目库。并将这些重点文化科技项目纳入中国文化产业网项目库。同时对入库项目通过各类媒体、文博会、招商会等形式统一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并优先给予产业政策扶持。继续积极推进江西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精心实施文化科技招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利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这个重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招商引资活动。
5.5汇聚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
一、新型科技现状扫描与理性前瞻
纵览整个人类发展史,科技作为人类前进的动力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程度与水平。尤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无论在时空上,还是在革新领域方面都呈现出目不暇接、异彩纷呈的宏大局势,且正以惊人的速度悄悄地改变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今天科技变革一日千里,现不妨将科技革命的现状予以扫描:
1、生物技术,诸如基因组的研究、生物芯片、克隆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尤其是异种器官移植将是21世纪的主流)、生物农业技术;
2、信息技术,诸如网络、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3、新材料技术,诸如高性能结构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
4、能源技术,诸如煤炭工业技术、核能转换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电力工业技术等, 5、空间技术,诸如航天运载系统、人造卫星、大型载人空间站等。
由此,不难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今天的科技发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众多科学家的梦想,它也向我们提出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开辟了诸多空间。尤其是它在一个更微观的世界,解读着人类的自身之谜。当然,不可否认,新型科技不仅给认识的深化而且给实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解放。这对许多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不愧是一场空前的“大”扫荡。与此同时,它也潜在地向我们提出必须在理解上和想象上尽最大的努力并予其以必要的关照与审视。唯其如此,才可以为那些研究者们解释新观察到的事实而提出越来越大胆的新理论。由此,我们不能冰封我们固有的思维,而是要不断创造一些新的解释方法与视角。
二、新型科技的窘境及对其理性反思
客观现实表明,科技的快速发展的确使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丰富充盈,使人类生活等各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体现了人类的高度智慧,而且写就着人类追求幸福的极至。但物极必反,“潘多拉盒子”引发的恐惧也彰显着科技的局限。可以说科技每进一步,人类就须付出沉重的代价。诸如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全球性课题的现实图景无不显现着科技发展下人类、社会、文明等都须付出的必然性代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类自身文明程度的局限;反映出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人的素质等并未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目前的事实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恶化。
诚然,科技是无辜的,科技本身并没有错,它并不能自觉地给人以伤害。诅咒也好,拒绝也罢,问题背后隐藏的真正杀手却是科技的主人――人。我们知道,技术原本应是“中性”的,因使用方法不当,致使其可善可恶。技术的“双刃性”就是来自于人性善恶的两重性。在此意义上而言,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技术,而应追究人类的本性。试想,没有一个与科技发展同步的人类主体的理性觉醒,在这种人类智慧无限而人的精神提升有限这个二律背反下,只能导致地球上更多的灾难。反思之,如果没有具备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我们就不能站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高度来思考这些问题,就不能超越动物性的生存法则来观照社会,那么人类仅仅只能充当毁灭自身的刽子手。
从现实维度透视之,人类的悲剧恰恰是我们时下科技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种种全球性问题已经或正在潜在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和秩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明的沦落,民族的衰弱,莫不是由于人的内在精神的自杀、道德伦理生活的偏废所置。于科技发展而言,其无限的前途也被宿命地决定了。进一步而言,这已潜在地预设了其未来发展有限的可能性空间。而教育恰恰承载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塑造人的伟大使命。所以,这给教育提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课题――培养科技发展下与之相应的甚至是超越性的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从而消解理性局限。这诚然又是对当今教育提出的极为重要的挑战。教育如何变革?其深层的切肤之痛如何消解?如何使人回到智慧的人性本身去?如何走出困境从而以更大的速度发展?如此等等的发问已是迫切需要应答的时代话题。
三、教育的应答及其变革导向
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文明的进步必须获得自身的平衡,科技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道德信仰辅佐。这是我们“理性局限”深层反思之后的应答。消解上述窘境、使“异化”还原为本真、解构理性占主导的统治,这是教育责无旁贷担负的更为重大的使命;这也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使然。人的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培养、灵魂的再塑、善根的呼唤与呐喊正是对这一使命的有力回应。人类社会与文明必须在“两极”摆渡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从而引领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现代教育必须从根本上反思其缺失;现代教育必须在深层次路向上完成其变革。有鉴于此,笔者以为: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深层转换,尤其是对当下教育的不断认识、反思与批判。现行教育必须有一个在新理念引领下的革命性的认识与行动的一致共识:教育作为一个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的伟大事业,其必须以高素质的、具有丰富情感与广阔视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现代素质的人为旨趣;必须以之为出发点和归宿逻辑地塑造人的生成。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心,学会关怀,学会理解……,从而提升人性,以之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换言之,教育的时代内涵更应注入一种情感的、生命的、和谐的、文化的价值旨趣,以之完成教育“照料人的心魄”(柏拉图语)的神圣使命。
毫无疑问,发展、变革是时代不竭的动力。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重大发展。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及趋势来看,科技毕竟正面功能大于其负面功能。于教育而言,科技不仅丰富、扩大了人对其自身的认识,尤其是对人自身奥秘探寻的诸多新成果,为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可资可鉴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诸如当前对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是一个巨大的脑矿,而其利用率还不到10%,其大部分尚处于沉睡的状态,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与利用。这不仅给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上的及理论上的、科学的有力依据,还为未来的教育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与思维路向。同时,在思维领域也给教育的深层变革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性反思。就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技在不断地推动、促进着教育的发展,它是教育变革内在的助推器与平台,也是教育得以不断发展的有力的外部条件。它使教育由感性走向理性的思考;由自发地被动适应到自觉地主动选择。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思潮此起彼伏,在更大的时空延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发展在给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难以回避的挑战。尤其是今天,教育究竟如何适应未来新型科技进而超越性地发展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恰恰是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二律背反”这个悖论。对此,有学者如是说“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障碍”。这绝非空穴来风,细思之,其合理性不难印证。就此,事实给我们作了最好的注释。现实与教育旨趣的悖离,使教育备受良知、灵魂的拷问。教育病理性特征的凸显也昭示了现行教育的种种弊端及潜在性毒性因子的危害。就时下来看,教育的整个生存状态更是疲惫不堪,在痛苦中煎熬,在阵痛中徘徊。教育问题更不能简单地视为一个教育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从社会的角度审视教育,我们的教育无论观念、内容还是教育方式等都难以跟上当下科技发展的步伐,甚至它已变成一种潜在的阻碍性的因素。
其次是教育的变革。为消解上述窘境,我们必须在教育制度、体制、观念、内容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根本性变革:从表层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从思维到范式,从封闭到开放、从适应到超越。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统整全局,观照人的素质及其生成;必须反思现行教育,从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超越的逻辑品性;必须在历史维度,全球的视野下予其以历史的观照,从而消解时下的技术困境与价值虚无。教育要为文明的进步提供强有力的平台。由此,在教育制度、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需作相应的变革。
1、教育制度、体制的变革:现行教育的一些制度、体制的确与教育目的有一定的偏离,甚至是一种错位。尤其在今天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制度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却成为抑制教育发展的瓶颈。就此而言,创新只能成为一种应然追求。教育的价值基座是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完善人。而我们不难看到,现行教育制度、体制相对滞后,其“势差”潜在性地构成了阻碍教育发展的有力因素。我们知道,制度、体制的变革是需要一定时空条件的,它需要涉及社会制度等一系列更为深层的变革。由此可见教育制度与体制变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尽管如此,其变革的总趋势是必然的。教育必须冲破其固有的樊篱,才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其间,不可忽视的是制度、体制等方面的建设尚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等诸方面的完善、健全。
2、教育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今天而言,教育更应是人的教育,彰显其独特的人文底蕴。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为此,教育目的应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逻辑出发点,以之完善人的现代素质。人,应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应然与实然的统一。教育所培养的人更应是一个道德的人;、一个具有智慧、权变、情感、生命的人。
1医疗科技发展特征
集成化在医学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医学充分融合了环境科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技术,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比如纳米材料、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药质体等与药剂学的融合,就有效地提升了药物的研发水平,大大提升了其实际使用价值;再比如核磁共振技术与临床诊断的结合,加快了医疗手段的进步与现代化,以及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都是借助于医疗科技的进步,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而随着未来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能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科研效率。快速化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对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对医学科技及医学知识的更新已经基本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医学知识共享已成为可能,而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未来医学教育及医学事业的进步,医学知识及医学专利、专著等成果更新速度也将加快,大大减少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更多的医学专业人士及医学爱好者都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此外,在无线网络逐渐壮大以及信息技术进一步更新的情况下,医学科技的普及速度变得更快,普及范围更加全面。网络化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疗远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世界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及不同水平的医院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条件下,医疗人员之间的合作与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2医疗科技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充分开发与利用医学教育资源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医学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现代医学教育活动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更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将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与技术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医学科技知识,改变了学生接受医学科技知识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讲,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医学教育教材的更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只有教科书的现状,增加了配套光盘及学科网站资源,让学生可以借助于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等进行先进医学科技知识的学习。二是应用CAI软件库,为教师提供适用于不同年级及学科的课堂教学资料,包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三是借助于电子图书馆向学生传递各种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利用电子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图书资料检索渠道。实现医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但是在转变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改变其落后的思想,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医疗科技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医学教育中的教育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医疗科技知识及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进行医学学习的兴趣,为我国医疗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此外,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一方面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激励着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医学科技发展情况存在密切的关系,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进步及医学技术、医学新知识发现的重要力量,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我国医学新知识及新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医疗科技逐渐进步背景下的医学教育中,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比如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就是在原有医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创新:通过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再借助于计算机的计算与处理能力来进行医学现象的预测,从而发现医学中的一些发展规律。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很好地将数学计算与应用技巧应用于医疗当中。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首先,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疗科技背景下,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十分快,若医学研究失去群体意识,或者是医疗人员之间不具备一定的社会联系,每一个独立的医疗人员个体是无法完成重大科研成果的,紧紧依靠某个人个人的能力是几乎不能处理好当前复杂的医疗问题的,还是需要团队的支持、帮助与合作,由团队共同进行协调,发挥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医学奇迹。因此,在医疗科技发展条件下要加快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其次,医疗科技的进步促使不同区域、国家之间的医疗专业人才合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最后,在现代医疗科技影响下出现的医疗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更多的专业性研究成果、专著、产品等都不能完全由某个个体单独掌握,而是需要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才可能更好地解决各项疑难医疗问题。
3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正带动医学教育的进步,应紧紧抓住医疗科技发展的机遇,实现医疗科技与医疗教育的深入融合,正确认识医疗科技发展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开设医疗科技讲座和医疗科技培训,而且要系统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转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与教学思想,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带动医学教育的全面改革。
作者:李欣 曹翔 曲义坤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媒体人逐渐意识到科技在新闻传播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电子阅读,微博、电视节目等依靠网络的传播手段逐渐兴起,使得传统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冲击。当新闻走上科技发展的道路时,新闻传播则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出现了新闻缺乏公信力、真实度降低等情况。简要分析了新闻科技的发展现状,并探究了新闻科技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闻科技;新闻传播;传播方式;信息技术
新闻与科技是紧密联系的,新闻传播总是随着科技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新闻传播与科技一样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许多学者都试图利用媒介技术的发展划分传播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都是划分传播时代的重要因素,而科技本身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由此可见,社会文化意识、物质需求和科技发展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1新闻科技的含义
新闻是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可将其以一种便于传播的形式传递给大众。新闻科技是科技基础、应用和设备的总和,是将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包装成大众乐于接受的各种新闻产品,以此为大众提供信息传播服务,让完整的科技体系为新闻行业服务。新闻科技就如同新闻产品一样,是社会科技系统和社会生产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闻科技是在信息产生、检验、传递和利用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信息技术。当新闻信息具有某种特性时,就会利用科技处理新闻信息。能源、材料和信息革命共同形成了科技革命。在新型技术中,最典型的就是“3C”技术,即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技术。
2新闻科技的发展现状
2.1对媒体行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相关人员纷纷开发新的传播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手机阅报、网络访谈等。当传统媒体业陷入或舍弃自身优势或追逐潮流的两难选择中时,当其朝着新媒体方向发展时,不知会丢掉报纸阅读的优势,还是会失去一些利用传统方法接收信息的大众。对于新媒体,虽然它们能快速收集、传播信息,但是,科技的发展、更新速度也让其难以适应,导致它们无法有效控制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好比现在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无法在短时间内准确查明出处。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迫切追求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而新媒体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行业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使得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2.2科技给新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2.2.1影响新闻的真实性科技的发展使得文字编辑方式呈现多样性。新闻作品的岀稿速度很快,采集媒体信息时,只需网上粘贴、复制即可,无需现场确认。当最终的新闻呈现出来时,新闻图片必须准确地展现真实情况,但是,新的科技手段的出现使得新闻经过一定的筛选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在后期剪辑中还会删减,导致人们最终看到的视频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将网络图表合成技术应用于信息传递过程中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2.2媒体与大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新闻发展的新形势下,媒体和大众都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两个团体相互影响。网络新闻传播的意义不再只局限于新闻本身,更多的是大众针对新闻给出的评论。由此可见,传统的新闻接收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例如“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媒体报道与大众点评如同博弈一般,从一定程度上讲,法院的判决受到了大众和媒体的影响。
3新闻科技发展探索
3.1改变新闻传播的老旧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使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闻科技传播不能只由传统媒体完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获取新闻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作为一名媒体人,首先要改变有关新闻传播的老旧观念,要将微博、电子书、手机等新型媒体设备与新闻传播结合起来,将新闻科技发展与娱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提高新闻的趣味性。
3.2拓展传播工具每一个传播时代的发展都会伴随新型媒体的出现,这样就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而网络媒体不管在内容上还是时效性上都优于纸媒。所以,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媒体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加大新闻传播力度,实现新闻的科技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成为了“地球村”,而互联网是一种能跨越时空,集合、分散信息的超媒体。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分析,现代新闻传播技术必须以互联网为依托,不断优化传统的传播手段。就新闻传播而言,传播手段、工具和技术都是依据计算机技术而组成的网络媒体,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新闻科技的发展,优化了新闻传播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改变现有的新闻传播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传播途径。新闻传播可以使用手机、微博等多种贴近大众生活的高新媒体,以实现新闻传播的科技化。就传播手段而言,互联网集合了各大媒体的优势,以多种方式传播,使传播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科学报道要求将声音、文字、图片结合在一起组成视频。这样做,不仅能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还能使新闻报道更容易被人接受。就传播机制而言,传统的新闻传播只是媒体发出信息的方式,是单向传播,还没有形成互动。而现在的科技手段改变了新闻传播的老旧模式,使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可以互动、反馈彼此的意见。互联网具有包容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不仅为大众建立了一个评论问题的自由网络公共空间,还挖掘出了很多容易被传统媒体忽略的素材。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媒体要建立网络公共论坛,利用手上现有的素材吸引大众的眼球,实现新闻的科技化发展。
3.3改变新闻的传播方式传统新闻是以陈述语气传播一种事实,并没有考虑接收者的需要。近年来,新闻传播以故事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采访者写新闻报道时会在新闻事实中添加故事因素。新闻报道善于从普通素材中挖掘深刻的主题及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新闻内容有理有情,展现人性的真善美,将人文关怀呈现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提高新闻的传播价值。在具体工作中,新闻内容要作出如下改变。
3.3.1围绕读者设置新闻主题新闻要符合读者的思想和观念,根据大众的喜好、接受程度选择报道的题材、内容和形式等。另外,媒体人要贴近读者的实际生活,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新闻内容富有新意,戳中读者的内心,成功地将新闻内容传递给读者,实现新闻的科技化发展。
3.3.2内容体现出人文关怀新闻报道要在事件、人物的采写中体现“人文”的重要性,以读者为主体,重视读者的感受。尊重、了解、引导读者的新闻传播也能体现人文关怀。新闻素材是决定新闻传播的基础,也是新闻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新闻的“人文性”必须要尊重科学事实。
3.3.3新闻报道方式多样化在新形势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除了利用传统的报纸媒体、电视媒体外,网络媒体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方式报道新闻会比文字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从细节入手,将写作内容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以小见大,体现其趣味性,使新闻传播具有可读性。
4结束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要想有效传播新闻,就必须利用科技手段拓宽传播渠道、内容和形式。目前,新闻科技的发展依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媒体人报道新闻事件时往往只是在网络上收集内容,但是,这些信息鱼目混珠,大大降低了新闻的真实度,给新闻科技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婉婷.探索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路径[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3).
[2]何复荣.论新闻科技发展的建构与挑战[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4(4).
关键词:甘肃省;大麦;科技;发展
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籽粒有无皮壳,分为皮大麦和裸大麦(青稞);根据用途,分为食用大麦、啤酒大麦和饲料大麦。由于大麦生育期短、早熟、耐低温、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抗逆力强、适应性广、丰产、营养丰富,具有食用、饲用、酿酒以及医药等广泛的用途,在全球除南极洲之外6大洲均有种植,是世界第四大禾谷类作物。
1大麦产业科技发展动态
1.1国内外大麦产业发展现状
大麦最初用作人类食物,后来由于小麦和水稻的广泛食用,大麦最终演变为主要用作饲料、酿酒原料自21世纪以来,大麦产量的55%~60%用于饲料,30%~40%用来酿酒,只有2%~3%作为食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大麦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单产提高,总产量缓慢下降。但近年来,面积、产量有所回升。由于发达国家饲料工业和啤酒工业的发展早,以及在发达国家人们越来越注重于饮食健康,食用大麦的风潮再次兴起,虽然全世界种植大麦的国家有100多个,但发达国家是世界大麦主要生产国,根据世界粮食组织统计,2006-2010年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大麦产量占世界大麦总产量的80%左右。大麦是中国的原产作物之一,距今已有5000年栽培历史。秦汉以前大麦青稞是黄河流域先民主食之一,在黄河、长江流域和西北旱漠等全国各地曾广泛栽培。至今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区,仍以裸大麦(青稞)作为主食。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我国南起海南,北至黑龙江,东起黑龙江和东南沿海岛屿,西至新疆和都有种植,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居谷类作物第四位,是全国生产分布最广泛的谷类作物。自21世纪以来,中国大麦种植面积显著减少,总产量也明显下降,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大麦的收获面积减少,一是由于随着我国加入WTO,啤酒大麦进口关税的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国内农资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国产啤酒大麦逐步丧失价格优势,国内啤酒企业的生产原料依赖进口啤酒大麦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导致国产啤酒大麦价格下降,影响农民种植大麦的积极性,我国也成为世界第一大麦进口国;二是随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以及大量使用玉米为饲料的养殖业发展,削减了大麦作为饲料的利用空间;三是为保证粮食安全,政府重视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对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给予直接补贴的政策,导致大麦比较效益相对降低,农民减少了种植。青藏高原是以裸大麦(青稞)为主的食用大麦主产区,也是我国大麦面积下降相对缓慢的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作物实施的种植补贴、保护价收购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四是大麦虽然是一种优质饲料,并且世界上60%以上的大麦用作饲料,但是我国大麦的饲料消费还停留在以农户直接喂饲方式为主的自产自用阶段,经过饲料加工企业生产成配合饲料进入市场的比例极低。但近年来饲料加工企业开始注重大麦的饲用价值,2013-2015年我国的大麦消费从818万t增至1604万t,国外进口量从234万t增至1074万t。尤其是饲料大麦从2013年的零进口,猛增到2015年的796万t。
1.2国内外大麦科技发展动态
1.2.1世界大麦科技发展
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大麦科学研究工作起步早。专用大麦品种的选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这些国家在专用大麦品种选育中,以制麦与酿造啤酒品质检测分析为基础开展啤酒大麦育种,以饲用品质分析及饲喂试验为基础进行饲料大麦育种,以食用营养品质品质分析、食品加工技术品质为内容的食用大麦育种,以大麦功能性物质的分析、提取和加工为核心的大麦保健品品种选育等为重点进行育种研究工作。在栽培技术方面开展了少免耕技术、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专用品质技术为内容的研究。
1.2.2中国大麦科技发展
(1)大麦品种改良及种质创新。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实施,以及啤酒年产量连续10年占居世界第一,大麦食品加工产业迅速发展,大麦饲料应用逐年增加,对新品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主要的目标性状包括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和广适性,选育出了更多、更好的啤酒、饲料和加工专用优质高产大麦新品种。如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甘啤6号、苏啤6号、饲料大麦品种保大麦8号、青稞品种昆仑13号等,产量水平提高到7500kg/hm2以上,品质、抗性和适应性均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2)大麦育种技术的现状。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麦育种技术发展很快,在大麦育种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系统选育与直接引种已经逐渐退出,常规杂交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等多种育种技术均在大麦育种实践中得到应用。常规杂交技术还是目前我国大麦育种中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方法。如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育成了甘啤系列优质啤酒大麦品种;江苏的苏啤系列啤酒大麦品种;青海省的昆仑系列青稞品种。同时期各地应用的大麦主栽品种主要从这些品种中产生。西北麦区、东南麦区和东北麦区三大啤酒大麦主产区,与之相对应的生产主栽品种也形成了较具影响力的甘啤系、苏啤系两大啤酒大麦品种系列。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应用于大麦遗传育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仍主要应用于标记定位和实验验证。
(3)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大麦栽培技术方面开展了免耕轻简栽培技术,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技术等技术研究与推广。
(4)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在大麦食品加工方面,目前国内研究和生产研究较多的是麦片和大麦茶饮料,但对于大麦在焙烤食品、面制食品、膨化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国内对大麦保健价值和功能特性相关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目前以啤酒大麦开展的制麦与啤酒酿造研究开展的多已与国际接轨。以青稞为原料开发的酒品主要有青稞白酒、青稞干酒、青稞啤酒和青稞营养酒等。青稞一直是藏族同胞的主要口粮,长期以来自然形成了一系列的加工利用技术。进一步总结完善青稞地方风味小吃种类和传统生产工艺,有利于全面提升青稞的加工利用价值,有效推进青稞产业化进程。
2甘肃大麦产业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
2.1大麦产业概况
大麦是甘肃省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民乐县、武威考古出土的裸大麦(青稞)粒系距今约三千到四千年。建于公元前121年的山丹军马场,一直种植大麦为军马精饲料。据记载,陇西南地区在西汉时期已开始屯田,以裸大麦为主栽作物。20世纪30年代甘肃省大麦种植面积为17.88万hm2,平均单产1029kg/hm2。以后种植面积逐渐下降,单产缓慢上升。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hm2左右,单产1200~1500kg/hm2。20年代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为7.3万hm2,单产1500~1800kg/hm2,其中禾田2.67万hm2,青稞4万hm2,皮大麦0.67万hm2左右。禾田和皮大麦主要用作饲料。20世纪80代随着我国啤酒工业的兴起,甘肃省大麦种植面积有所回升,面积为8.67万hm2,单产1800~3000kg/hm2。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大麦面积随着啤酒大麦面积的增加而进一步扩大,面积为10万hm2,单产2500~4500kg/hm2,其中青稞3.5万hm2,啤酒大麦6.5万hm2左右。到2008年甘肃大麦面积增加到16万hm2,单产3000~4800kg/hm2,而后随啤酒大麦面积的下降减少到2015年的8.3万hm2,单产3500~6000kg/hm2,其中啤酒大麦5.6万hm2,单产6150kg/hm2,青稞2.7万hm2,单产3765kg/hm2。甘肃省河西地区自然条件有利于优质啤酒大麦生长发育,所产啤麦不但单产高,而且酿造品质优良。
同时,由于啤酒大麦抗旱性强、节水显著(耗水量只有小麦的60%~70%),生产成本较小麦低20%~30%。因此,种植啤酒大麦有利于农民增收。加之甘肃省多年来选育并推广了甘啤系列产量高、品质优的啤酒大麦品种,使得甘肃省啤麦原料质量在国内是最好的,可与国外进口优质啤麦原料相媲美。甘肃省因此成为国家优质啤酒原料生产基地,啤酒大麦生产已成为甘肃省河西及沿黄灌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据测算,2007年全省啤酒大麦及麦芽产业(不含啤酒)产值22亿元。啤酒大麦产业为我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有三个啤酒大麦主产区,分别为西北、东北、黄淮海产区。西北产区主要包括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是我国啤酒大麦产量最大、品质最优的产区。目前,甘肃已成为全国啤酒大麦和麦芽最大调出省份,同时也是国内啤酒大麦良种的最大调出省份。青稞是甘肃省藏区藏族同胞的主要食粮,也是主要的饲料、饲草作物。而且其早熟、耐低温、抗旱、耐瘠薄、耐盐碱、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的特性成为高海拔地区唯一能够成熟的谷类作物。发展青稞产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
2.2甘肃省“十二五”期间大麦科技发展成效
2.2.1“十二五”期间大麦科技发展综述
“十二五”期间选育出啤酒大麦新品种4个,青稞品种2个。制定出灌溉农区亩产500kg左右,旱作农区亩产350kg左右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2项,甘啤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技术规程4项。并开展了大麦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研究。制定了啤酒大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和种子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2项。分别在甘肃河西走廊建立了甘啤系列品种的原种、良种繁育基地。通过示范繁殖推广,累计推广甘啤系列品种达135万hm2。在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通过啤酒大麦专用肥施用量和施肥技术试验,总结研制出啤酒大麦专用肥及施肥技术规程。
2.2.2大麦科技需求态势及对产业支撑作用
评“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由于推广甘啤6号、甘啤7号啤酒大麦新品种,甘青5号、黄青1号青稞新品种,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使甘肃省大麦青稞产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啤酒大麦平均单产达到6300kg/hm2,青稞平均单产突破3750kg/hm2。也使甘肃省啤酒大麦的品质有了明显的提升,如甘啤6号其产量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品种,受到广大种植户的普遍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栽品种,也是国家大麦北方区试的对照品种。而且同样具有优良的酿造品质,甘啤6号的各项酿造品质指标明显优于国家优级标准和国内其他啤酒大麦新品种,与北美、澳大利亚和欧盟优质品种基本相同。采用甘啤6号大麦原料制成的麦芽质量可达到国外麦芽质量水平,不但能生产一般的啤酒,还可以生产优质高档啤酒。其优异的酿造品质得到了国内麦芽制造业及啤酒酿造业的认可和广泛欢迎,成为国内大麦界公认的优质酿造啤酒专用大麦新品种。2013年被全球第一大啤酒集团百威确定为中国第一个可以酿造百威高端啤酒的大麦品种。因此,从2011年起黄河麦芽等甘肃省麦芽公司每年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建设甘啤6号啤酒大麦优质原料基地20多万亩。大大增强了西北啤酒大麦原料的市场竞争能力。
2.2.3甘肃省大麦科技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大麦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甘肃省大麦科研起步晚、人员少。目前甘肃省开展大麦科研的只有4家。大麦科研经费短缺,设备简陋,育种手段落后育种水平与国外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滞后;良种与良法不配套,生产管理粗放,造成大麦质量下降。
(2)良种繁育不到位体系不健全种植大麦品种多乱杂,品种混杂严重,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在良种繁育推广政策,给农户进行良种直补,种子企业因常规种无效益或效益低不经营。无长期稳定的大麦繁种单位,大麦良种除育种单位进行繁殖推广外,无其他单位进行推广,良种推广主要以农户串换种子为主,新品种更新慢。
(3)种植大麦的地区生产条件差,品种技术推广难由于大麦主要种植在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落后,自然资源相对恶劣的高海拔冷凉地、沟地、山地、旱地地上,也就是老少边穷地区。条件差、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慢,进行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难。
3甘肃省大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目标
3.1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针对甘肃省及西北地区大麦青稞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优质、高产、高效、节水为核心,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先导,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加快建成规模化发展、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优质大麦基地,提升我省大麦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开展大麦育种技术创新、大麦种质资源创新、大麦专用新品种选育、规范化关键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为我省优质大麦生产基地建设,大麦新品种的规模化示范、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2发展重点与主要方向
3.2.1啤酒大麦产业科技发展方向
培育啤酒大麦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以优质为主攻目标,选育酿造品质达到国家优级酿造标准,符合现代优质啤酒酿造的需要;产量指标超过主栽品种5%以上,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啤酒酿造专用大麦新品种,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3.2.2青稞产业科技发展方向
选育食用(青稞)粮草双高、优质卫生、资源高效、适宜机械收获的青稞新品种。
3.2.3饲料大麦科技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结构正沿着“种养一体化”的方向发生根本性调整。尤其是饲料大麦从2013年的零进口,猛增到2015年的796万t。结合甘肃省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开展饲料大麦新品种选育。
3.2.4提质降本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以减少化肥
和农药用量、节水等降本减污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革新种植方式与养分调施精准化、病虫草害防控一体化,栽培方法轻简化、农艺操作机械化等研究,优化集成啤用、食用(青稞)和饲用(饲料和饲草)大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3.2.5多元产品开发与加工示范
优化提升青稞主粮食品和发酵饮品加工技术;创新主粮复配和绿苗制品等健康营养食品、配方饲料、青饲麦芽、绿植饲料、发酵饲料和秸秆饲料及加工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效宗,潘永东,张碎成,等.甘肃大麦研究与实践[M].兰州:甘肃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6-173.
[2]StevenE.Ullrich(美国).大麦生产、改良与利用[M].张国平,邬飞波,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13,220-298.
[3]李先德.国大麦产业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64-73.
[4]李守谦,王效宗,杨兆兴.西北春大麦栽培技术[M].兰州:甘肃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6.
【关键词】融雪剂;创业教育;创业训练项目
2013年9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做出了专门部署,通过对现行政策的学习,将我们大学生的创业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以“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为本次创业项目的思想指导,以完成“我的中国创业梦――模拟创建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为契机,努力增强我们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综合素质。
1 创业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1.1 项目主要目的
冬季刚过,创业小组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在冬季调查中发现,冬季道路除雪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人工播撒的融雪剂,在数量控制方面较为随意,选择的品种为成本低廉的工业盐,春季后发现大雪“后遗症”凸现:饮用水污染、道路与桥梁路面破坏明显,附属金属部件被严重腐蚀、道旁树木与绿化带出现枯萎发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由此导致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出现。所以,正确选择和科学使用环保型融雪剂及推广融雪技术需要引起政府和公众的足够重视。
推广高效、新型、环保的融雪剂,推广融雪技术、扶持环保融雪剂和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是“我的中国创业梦――模拟创建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目的。
1.2 项目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和环境、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路快速发展,融雪剂使用数量和品种逐年增加,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目前中国使用融雪剂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省和直辖市所辖城市街道、公共场所、公路和高速公路,冬季融雪每年使用量达到30万吨。据相关研究表明,融雪盐可使意外伤害事故降低88.3%,这也是各国面对大雪和路面结冰状况多选择融雪剂除雪的最重要原因。国内外融雪剂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氯盐型、非氯盐型(无机或有机盐、胺、醇)以及氯盐与非氯盐混合型等三个阶段。
氯盐型融雪剂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及其与防腐阻锈剂的混合物。氯盐融雪剂具有融雪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但腐蚀性强,施用后对土壤、水和植被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对过往车辆也会造成损害。1997年,美国联邦公路系统的581862座桥梁中有101518座桥梁遭受不同程度的结构破坏,破坏桥梁减少使用寿命50%以上,修复费用大约为780~12032美元,另外美国停车场也因使用融冰、雪盐和环境潮湿导致破坏,每年需花费6亿美元修复大约18000个停车场[1]。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遇重大冰雪灾害,连续4次低温冰雪袭击影响范围涉及全国2/3的省市自治区,受灾人口1亿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在随后的抗雪救灾中,因缺乏环保型除冰雪材料和设备,使用了大量工业盐作为融雪剂,对生态环境、道路和桥梁又造成了不可逆的二次损害,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为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公司以敏锐的目光将高效环保新型融雪剂产品(非氯盐)和技术引入市场,这种抗腐蚀性强,具备人文关怀理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产品不仅具有巨大的附加值,且为路桥复建节省很多资金,必将迅速占领融雪剂市场。
因此,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建立,对于冬季冰雪道路预防性养护和道路全寿命周期成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经济意义。
2 创业训练项目主要内容
2.1 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
根据《公司法》和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要求,模拟成立“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确立公司注册资金,建立公司组织机构、编写公司章程,确立公司管理体制(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等)。
2.2 公司的技术与产品
公司背景;产品服务描述及介绍:新型环保及环境友好型融雪剂的产品及双向环保融雪技术,产品性能指标要求,产品的先进性,应用范围;独创性经营技术服务。
2.3 市场分析
进行市场现状综述,市场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分析;进行市场购买、市场定位,目标顾客和目标市场、需求预测,市场预测;竞争企业概览,分析产品竞争优势。
2.4 营销策略
确立公司营销理念,产品推广理念;制定营销行动计划;制定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策略、技术服务营销;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制定。
2.5 财务分析
明确资金总额及资金来源,各方资金筹措具体措施,总投资估算;成本费用估算;销售收入预测;预计财务报告;财务分析;敏感性分析;审计。
2.6 风险分析
公司在市场、竞争和技术方面存在的基本风险,破产清算,风险资本的退出,应对风险的机制、公司的附加机会、资本扩展。
2.7 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愿景与展望
公司五年计划及及公司业务扩展。
3 项目研究与实施的智力支持
3.1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师
教师团队由学生参与的导师科研项目团队,及土木、工管专业教师组成,指导学生创业教育,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给予交叉学科的专业性指导和建议。
3.2 吉林市市政工程公司、长春绿地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问团
顾问团与学校是合作单位,提供实践机会,给予创业建议。能够帮助我们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行业创业者、技术专家,通过短期讲学、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项目,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支持。
4 结语
吉林凯利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业训练计划是创业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内容涉及企业家精神、创业机制、创业融资、创业环境、项目选择、企业管理等,直接目标是培养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最高端的素质教育。
创业教育提升了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创业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挖掘潜能,手动适应社会及其职业的发展变化,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人生设计中达到预定目标。创业教育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形成,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