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儒家思想中的仁的含义

儒家思想中的仁的含义

时间:2024-01-15 15:1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儒家思想中的仁的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儒家思想中的仁的含义

第1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 “五常” 学生干部

一、引言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成为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精神宝库。理论和实践证明,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成分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恰当地吸收和运用这些资源,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佼佼者,是建立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领导者,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各项措施的执行者,是教师在学生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其作用不可小视。但是,目前高校部分学生干部在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上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官本位”意识严重,脱离同学;工作作风浮夸,缺乏自我约束;工作能力不强,缺乏规范性;学习成绩不佳,理论根基浅;诚信意识淡漠,常常“失信于民”。下面就如何利用传统的儒家“五常”思想滋润大学生的心灵,培养和教育学生干部,更好地发挥他们作为学生群体中的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做一论述。

二、“五常”思想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调和社会矛盾、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是儒家先哲们对各种道德规范进行长期筛选而形成的。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所包含的优秀的传统道德内涵和思想精髓就是儒家思想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五常”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以“仁”培养学生干部的爱心

“仁”是五常的核心,是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承和发展“亲亲”、“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概括提升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仁”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它要求尊重他人的意愿、促进他人的幸福、关心他人的疾苦,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我们应首先帮助学生干部树立“仁”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他们在工作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团结同学,听取同学意见,真诚友爱相处;二是要关心同学们的切身利益,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三是要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同学,尊重同学的个性。

2.以“义”培养学生干部的正义感

“义”作为“五常”之德目,是孔孟等人在继承和发展先秦以前社会中正义、公平、无私等思想的基础上概括提升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标准。传统的“义”是人们内在的一种道德观念,是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原则。它强调主体对他人和社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把它内化为自觉的道德义务。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义”的思想有了新的诠释,传统“义”范畴中的“公平”,“正义”的意蕴得到了强化。我们应教育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做到“义”字当头,时刻把握好“公平”、“正义”这两杆大旗,要坚决抵制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的影响。尤其在涉及到同学切身利益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

3.以“礼”培养学生干部的规矩感

“礼”既属于“五常”又是“四德”之一,“四维”之首。在儒家典籍中,“礼”的含义有广狭之分。最广义的“礼”泛指典章制度,一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仪式节文。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作为道德规范的“礼”属于狭义,它被视为全德之称,最高道德规范。而在现在社会,人们更喜欢将“礼”的原则与规范直接融入到律法当中,使现实社会中的“礼”更具有理性和操作性。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中,我们既要教育学生干部恪守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爱护同学的小“礼”,更要教会他们严守校规校纪,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令行禁止,有效地调整工作步伐,把握好为人处事的大“礼”。

4.以“智”培养学生干部的求知欲

“智”的原意是聪明、智慧、知识。儒家将“智”列为“五常”之一,就赋予了它以道德意义,使之成为国人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智”德表现为,明是非、别善恶,它要求人们具有远见、预见,所要反对、矫正的是人们的愚陋。在儒家思想中,“智”的核心作用是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当代社会中“智”的含义也得到了扩充,知识和科技在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信息技术和科技水平急速膨胀的今天,我们不但要注意培养学生干部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帮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更要督促他们学好科技文化知识,自觉学习、带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优良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学生干部树立威信,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5.以“信”培养学生干部的诚实

“信”是由“允”、“孚”等范畴发展起来的一个道德范畴,作为“五常”之一,特指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德。“信”作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就是诚实不欺,讲究信誉,信守诺言。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对于发现的同学中的重要问题和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帮助老师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信”;对于同学犯得一些小的失误和错误,并不向老师“打报告”,而是积极帮他们改正,给予犯错误的同学改过的机会,同样是“信”,我们应帮助学生干部深刻领会“信”的内涵和精神,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学生工作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总结

儒家的“五常”思想中包含着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传承下来的优秀的传统美德和宝贵的思想教育资源,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的个人修养、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充分利用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将会对推动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和高等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宇.儒家“五常”的道德优势及其当代意蕴[J].求实学刊,2007,(3).

[2]谭长福.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谭长福.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第2篇

一、儒家思想的起源

儒家作为一个流派产生于春秋末年,在这一时期,奴隶制处于瓦解状态,社会发生急剧变革,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此时的社会变革,发展了生产力、更新了社会体制、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学术思想界中的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不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接受,孔孟都曾周游列国,但当时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割据,秦国最后以法家学说统一六国。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以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

在进入到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中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东西被剔除,但儒家思想中一些道德原则却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以义导利”利益观,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以义导利”的含义

(一)“义”与“利”的基本内容。“义”和“利”都是会意字。“义”的古体为“”。从羊,从我。羊象征着善和美,“我”是兵器。“义者,宜也。” “”的本意是“我”的力量,捍卫神圣美好的东西,后来引申为道义、正义。“利”,从禾,从刀。“利”的本意是加快,从刀断禾。在甲骨文中,“利”是指用农具收割庄稼,后来引申为利益、功利。

(二)“以义导利”的内涵。在儒家思想中,利义问题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问题。学术界一般把儒家思想的利益观归为“重利轻义”。但事实上,准确的说儒家思想的利益观是“以义导利”。因为所谓“义”,就是求利的某种正当性;而被儒家思想肯定的“利”,其实就是符合某种价值取向的“大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使君子可以用道德来约束,使利益追求符合“义”的要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利益是被肯定的:“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可以看到儒家认为“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这种行为才是君子所为。儒家思想的利益观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利轻义”,而是“以义导利”。通过“义”来约束“利”的取得方式和途径,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以说是经济活动的灵魂和基础。

三、“以义导利”利益观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形成了各种经济关系。首先,人类的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只要通过生产才能获得。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人类就不能继续生存下去。其次,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可以看出,无论从哪方面讲,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本关系就是参与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而在这些种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中,正确的利益观才能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二)“以义导利”利益观指导正确的经济活动。儒家思想中的“以义导利”从形式上是道德原则,但从内容上则指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马克思指出:“真正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即不是从那情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这里的根源指的就是社会关系中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不免要涉及到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发生的冲突。在这时,儒家思想“以义导利”的优势就突现出来了。在市场经济下,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竞争的原动力。但在社会市场下,就要实现和维护最大人民的利益,发展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利益。这时,就要求个体在依法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下,保证实现其个人利益。儒家思想中“以义导利”的味道就散发出来了。同样,在保证集体利益后,国家得到发展,个人也会得到同样的利益。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如果用儒家思想的“以义导利”利益观做指导,必定是如虎添翼。

(三)良好的经济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1、尽管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为基本的指导思想,但在伦理精神方面,儒家思想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义导利”利益观使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有了保证。同样,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根本活动的经济活动,如果形成良好的状态,相信和谐的经济活动必定会带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中,除了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主义特征外,我们也应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儒家思想的“以义导利”思想重新解释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将两者之间协调好,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保障,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可能。

3、同样,在个人的心性修养和精神品质方面,儒家思想的“以义导利”思想更成为人们重视的对象。如“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等,这些观念引出了培养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神品质。这是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中之重。

第3篇

9月27日,以“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为主题的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召开。共有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德国、俄罗斯、马其顿、埃及、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蒙古等15个国家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本届大会秉承以往各届的宗旨,在独立思想、平等对话的原则下,学者们围绕“儒家思想与当代价值建构”“儒学与国家软实力建构”“礼乐文化与社会道德”“儒家思想与公共文化空间”等议题,进行了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学术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儒学研究为解决当代困境提供重要智慧

本次大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广泛的外国学者的参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文化背景中,阐发儒学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体现了儒学研究丰富的思想和方法的维度。

北京大学人文讲习教授、国际哲学学院副院长杜维明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指出,从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体系中,儒家哲学没有寻求超越的外在精神实体,而是关注日常生活的伦理秩序,追求凡俗的人文主义,强烈渴望自然和人的精神世界的相辅相成。孔子的“仁”,没有阶级、地域的界限,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天下归仁”,这为解决当代自由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困境提供了另外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径。在儒家思想的启发下,人类应该享有正义的自由,有同情心的理性,有社会和谐的个人尊严和有责任的人权。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安乐哲认为,当代世界在取得广泛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全面危机”。他认为应对这种全球困境首当其冲要摒弃人们熟悉的个体玩家竞争模式、只追求一己之私的文化资源,代之以协同合作形式的、跨民族、伦理和宗教界限的恰当文化资源。很多人认为,作为泛亚洲大文化现象出现的儒学,有可能对建立新的世界文化秩序的话语,作出有价值的贡献。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李瑞智同样认识到,随着亚洲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的崛起,需要重新估量几个世纪以来塑造世界共同体的英美传统的优长和缺陷,同时更充分地了解和估量儒家的思想传统。他认为“君子”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他围绕这一范畴对其本体论的含义和现代价值进行了多角度的注释和阐发。

拓宽儒学研究的路径和维度,回归儒学的践行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在致辞中表明:儒家学说对于我们不仅意味着藏书阁中奉为经典的历史文献,它还寄托着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和精神追求。这种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长期以来,在西方学术框架的影响下,儒学研究主要限于学科化、学院化的基本理论研究。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中国儒学同时具有基础理论、社会功能、践行体系等方面的宽广的文化内涵,比西方的思想体系具有更复杂的社会存在生态。因此只有从更多样化的维度和路径出发,秉持儒学的强烈现实品格,才能更好地推动儒学研究向更高境界的提升和发展。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阐释了自己理解君子道德人格的六个方面:有仁义,立人之基;有涵养,美人之性;有操守,挺人之脊;有容量,阔人之胸;有坦诚,存人之真;有担当,尽人之责。他主张通过培育一大批具有君子人格的社会贤达,率先垂范,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改善。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林存光认为,儒之为教的实质意义在于建构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话语、理念与实践。“儒家仁学思想的新开展,必须基于对儒家仁学思想史之演变历程的整体考察与系统观照,而且应从仁学实践论的进路推进和深化儒家仁学思想的新开展,以实现其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来自韩国中央大学的梁承武教授从韩国政府推进“不孝子防止法”的实践说起,对恢复传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他主张按照传统方式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一体的结构下进行“为人教育”。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林素英详细介绍了台北孔庙重新恢复文化活力的成功经验,建议曲阜充分利用与孔子的亲密关系,规划能发挥孔子六艺之教的体验区,依靠特殊的文化空间,建设真正的“首善之区”。清华大学教授方朝晖认为,过去数千年来,中国文化赖以建立的基础是以此岸取向、关系本位和团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结构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有效的社会整合方式和儒释道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今天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制度模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文化心理结构尚未被颠覆。所以未来中国文化中的秩序问题,就需要从充满深厚自由精神的儒家传统中来吸取智慧,从而调整权威、制度和价值建设的方向。

(据《中国文化报》杨晓华)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德育;儒家思想;仁学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01-01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追求着物质,人的精神却变的非常空虚。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迷茫与空虚对他们危害极大,使他们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更不能以后很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的不太好,好多学生认为这都是历史的糟粕,相反,这些都是历史的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藏。

一、将儒家仁学思想用初中德育的重要性

1、仁学思想是儒家德育思想的精华

仁学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由孔子最先提出。仁最基本的规定便是爱人,这是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进而便是忠孝,这是仁的一贯之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这便是孝悌,仁之本。“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儒家德育思想在德育目标上既体现基本做人准则,又体现对道德人格的追求。

2、初中生品德状况令人担忧且儒家仁学落实情况不佳

(1)当前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中西交流的深入,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成为很多青少年的行为标准,没有了远大抱负,甚至做出损人利已的事情。诚信缺失也很严重,有些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方法层出不穷,以上道德问题的出现,可见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2)现代社会,人们为了最大满足个人利益,享受生活,致使道德出现滑坡。然而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要建设和谐社会是多么的呼唤我们这种传统经典的再现,我们现在应该积极的发扬这种精典的思想,全社会上下都要学习,更要让处于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认真的学习。

二、儒家思想在初中德育中实施能提高初中生的道德素质

1、忠恕之道

关于忠恕的含义,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2]就是说,在以仁爱。思想与别人相处时要做到:一是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对人应尽心尽力,二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仁爱思想推己及人包括两个方面: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话言简意赅的给我们讲述了,我们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施加于别人,要多换位思考,多考虑别人的利益。青少年立身处世,要推己及人,做到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

2、仁民爱物

仁民爱物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儒家的仁学思想主张既要爱人也要爱物,仁德的思想既要施于人类,也要施于所有的万物,这也充分的说明,儒家仁爱思想承既认人有内在价值的,也肯定了自然界生命之物的内在价值。用儒家仁爱的思想来教育青少年,让他们把仁爱之心给每一个人。现在国家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便是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我们这种仁爱的思想,不仅是爱人,而且爱一些万事万物,这样我们便能从小让他们有一种博爱的心,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得到我们彼此的尊重,更不能恣意伤害。这样也就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美满发展。

3、孝悌—仁之本

孔子说:“其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钦?”孝梯是仁的根本,“仁者爱人”最根本的来源是家庭血缘的亲情,离开了亲情,仁者爱人就成为了无本之源,无根之木。所以由此看出,学习儒家的仁爱思想,可以让青少年们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关爱姐妹,这在当今社会对青少年们进行及时的儒家仁家教育尤为重要。

三、儒家仁爱思想用于初中德育的实施途径

1、家庭道德教育是儒家仁爱思想落实的第一站

儒家仁爱思想在前面就明确提到孝悌为仁之本。这便是要求我们为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对于当代初中学生,已经习惯向父母索取,认为父母的一切付出是理所当然,对于这些不好的习惯,初中学生都应对照儒家仁爱思想中的基本处世之道加以改进,孝悌传播了家庭中的一种人伦大道,告诉我们作为子女在家庭中的责任。因此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从家庭开始,让孩子真正做到“爱家”、“爱人”。家长以身作则,让学生观察,积极体验。

2、学校是初中学生进行儒家仁爱思想落实的大本营

(1)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

教师为人师表,应当以身作则,作好落实儒家仁爱思想工作。学校也要多组织一些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专家来进行作演讲,以让老师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儒家仁爱思想,更全面的掌握儒家仁爱思想的内涵。因此老师要精心研读儒家仁爱思想,领会其精神实质,并针对不同的年级,把仁爱教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2)儒家仁爱思想须渗透到课堂教学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的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4]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德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的育人工程,必须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儒家仁爱思想。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多媒体、橱窗、板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宣传和弘扬儒家仁爱思想等传统文化,营造校园浓厚的传统文化道德氛围。

参考文献:

[1] 周立升.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第5篇

物业管理理念的核心在于物业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物业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儒家“和”思想包括“大和”“中和”“小和”三个内容,与物业人际关系天然契合,能够很好地解决物业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

关键词:

物业人际关系;儒家;“和”思想;契合

一、儒家“和”思想的内涵

从象形文化来看,有“禾”入“口”即为“和”,“和”的基本条件可以理解为满足温饱。站在如今的角度,“和”是和平稳定,“和”是安宁祥和,“和”是和睦平等,“和”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广而言之,“和”是一种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生活状态[1]。儒家的“和”思想,也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和”———“仁”

“仁”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也是一个含义很广的道德内容,“仁”“义”“礼”“信”一直以来就是基本的道德准则。而孔子对“仁”的看法和理解却有所不同。“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定义的“仁”为“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义说”,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施行仁政,倡导富民爱民。同时,孟子也提出了“性善说”,指出人性本善,向往“仁爱”,追求和谐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的本性。

(二)“中和”———“庸”

“庸”,即中庸。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一种处事的态度。最初的“中庸之道”主要是指人的自我修养,通过自觉地改善自身以求达到人性的完满。《中庸》一书中提出为人处事中的基本要义———“忠恕之道”。忠恕之道主要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心无二心,了己了人。“忠”是忠实诚恳,“恕”是豁达宽恕,孔子思想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正是在此基础上得来。“中庸之道”也是在要求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对他人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

(三)“小和”———“同”

“同”,即和而不同,春秋时期郑国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就是儒家思想中达到了孔子心目中道德标准的人,“同”不是毫无标准地附和,也不是为了妥协而达成的一致。“同”应当是结合了多方意见,而使大家都能由衷接受的看法。孔子认为,真正的“同”不是建立在暴力或是强权的基础上,而是一种君子协定。

二、物业管理理念的核心———物业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人们在为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采取的自觉自主的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形成的关系。实质上来说,人际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在于满足对方的需要的程度。通常而言,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此人的修养和文化;物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既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又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的人际关系,而这类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核心思想和文化理念[2]。物业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的特殊形式,作为人文服务行业,物业管理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物业服务满意程度的高低,因而建立良好的物业人际关系,是物业管理的服务根本和业务目标。物业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又有物业管理企业与社会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人际关系等公关中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讨论物业管理服务中的人际关系,即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的人际关系、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一)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

物业管理,管理是手段,服务是内涵。而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提供管理服务的也是“人”,因而物业管理就是人和人之间发生服务关系的一个过程。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过程的支持度上。处理好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得到业主的认可、社会的认同,使物业管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的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品牌化、规模化,除了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完善之外,企业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许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建立良好的物业人际关系,是多数物业管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物业管理企业内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从根本上讲,人际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不同的情感体验又反过来淡化或加深这种人际关系。在一个物业管理企业中,企业本身是一个整体,而员工是组成这一整体的个体,物业管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主要体现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在利益观念和目标认同上的一致性。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能使员工自觉地履行企业赋予的义务与责任,忠诚于企业,同时也使员工产生合作共赢的积极想法。员工对企业有较高的认同度,则员工能自觉完成工作任务,更好地服务业主。

(三)业主与业主之间的人际关系

应该说,大部分业主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人际关系,但是在生活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例如邻里关系、同乡关系、校友关系等等。物业管理面向的是一个业主群体,面对物业服务时,业主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长期沟通了解的过程,而业主之间的交往,是在物业管理提供的物业环境中进行的,因而物业管理企业既是创造交流条件的中间人,也是缔造交流环境的管理者。

三、儒家“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有机契合

(一)儒家“大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大和”思想的核心在于“仁”“爱”,强调“仁者爱人”和“亲民贵民”。“仁者爱人”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和员工的人际关系管理中;“亲民贵民”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的人际关系管理中。第一,物业管理以人为本,契合儒家“仁者爱人”的“大和”思想。“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之一,包含着对人们基本权利承认和肯定的内容。“仁”包括两个方面:“内仁”和“外仁”。“外仁”主要体现在日常服务中,在处理物业人际关系问题时,“仁”主要表现为以仁待人、以诚服人。用包容、博爱的心对待业主,仁爱管理,诚信服务,才能得到业主发自内心的认可。“内仁”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是指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来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融洽的内部关系是企业顺利运营的根本,也只有内部和谐才能达到对外的统一。在坚持原则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考虑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只有上下一心,统一目标,获得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第二,物业管理服务群众,契合儒家“亲民贵民”的“大和”思想。亲民贵民是由孟子总结孔子思想后提出的,以民为贵,民贵君轻。在这里,“亲民”应当理解为亲近民众,让民众仁爱敦睦、明理向善。作为物业管理企业,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业主进行管理,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业主的意志和利益,视其为民,爱民如子,才能获得业主的肯定和认可。而“贵民”则是强调在面对利益分歧时,应该以业主利益为重,将服务放在第一位,正因为物业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服务过程,所以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应更多考虑长远的发展空间,而这正需要业主的认同和肯定。

(二)儒家“中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中和”思想的核心在于“庸”“合”,强调“中庸之道”和“知行合一”。“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的施政纲领和为人之法,“知行合一”则是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手段。第一,物业管理推己及人,契合“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日常服务中,作为物业管理企业,首先要严格要求自身,敢于发现问题,敢于自我归因,通过不断的自我总结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其次要将业主视为亲友,设身处地,多站在业主的角度来发现、思考问题。同时,应当以德服人,以教育培训为主,促其自觉,面对业主违背《业主公约》和管理条例的行为,企业应当以沟通说服教育为主。以“中庸之道”进行管理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服务水平,更能体现出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的形象和气度。第二,物业管理讲求实效,契合“知行合一”的中和思想。物业管理是一个实践重于理论,操作多于方法的行业,物业管理企业不能照本宣科,盲目照抄,而应该结合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处理、解决问题。

(三)儒家“小和”思想与物业人际关系的契合

儒家“小和”思想的核心在于“和而不同”“”。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服务中事务繁杂,且面对的业主也是形形。每个业主追求的价值不同,需求的服务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面临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大家的思想就很难统一,而这也是经常会导致物业管理纠纷的情况发生[3]。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群体性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个体的个人需求,那么,“和而不同,”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和而不同”就是一种有机结合的手段,并不是把意见生硬地归于一起,而是充分征求大家的看法,进行广泛的交流协商,将不同板块的意见打磨整理,最终平和地形成共识。通过这样的方法,物业管理企业才能在事务处理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珑。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企业在面对分歧和争执时应该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大会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多和业主进行沟通交流,采纳业主的不同意见,考虑业主的个人需求。

参考文献:

[1]郑红峰.中国哲学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86-89.

[2]张捷岩.新加坡社区管理模式[J].中国经济周刊,2005,(9).

第6篇

关键词:词汇记忆;分组教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84-02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自己也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儒家思想的本色。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人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对当代社会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中庸思想,仁学体系,礼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的思想范畴之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团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无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能起着积极作用,要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中“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起基础性作用。

“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要求,这就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身”与“克已”。在儒者看来,无“爱人”就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子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沧语・灵公》)意思是,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自己的名声还不能被世人所传颂。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崇义贬利、以义代利的“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对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所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高到做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 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儒学所推崇的人生境界观和道德境界。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儒学倡导“舍生取义”,它也并不在于要求人们完全放弃利而只顾义。只是说明,当义利发生矛盾激化时,人的行为要去追逐义而放弃自己的私利。正所谓:“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但不至防义耳。”(《二程论・河南程氏外书》)有高尚德性的人,不足不讨’较利害得失的,只是尽力不做违背道德规范的事而已,也正所谓:君子求财取之有道。构建和谐社会不只是一种理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操作。儒家“非义不居”的思想,为我们构建不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道德标准和方法论依据。

三、礼乐文化的辅助作用构建

仁学中的“爱人”思想也表述一种最基本的实践主义精神,它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是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孟子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所以弃“礼”而只讲“仁”,肯定无法建构和谐社会。所谓“礼”,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条规和人类生活准则。也就是说,礼的社会功能在于调节人与人之 问的关系 ,使之和谐正如孔子所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以礼节之的和,才算真和,才能说得上“和为贵”《论语・学而》。

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它以“礼”与“乐”的相互支撑来追求和谐的统一,并以此作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儒家思想认为,“礼”的本质是“序”,“乐”的本质是“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放群物皆别”(《礼记・乐记》)。“和”,意味着和合 、和谐;“序”意味着等级、秩序。和谐与秩序是对立统一的。世间没有无序而又和谐的状态,也没有不和谐而有序的事物。“礼”规定了家庭、社会、国家巾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具有社会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两方面的内涵可以用来治理国家,提供给社会生活稳定的发展秩序。“乐”是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在内的综合艺术的总括,是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可以抒感,调节性情,感化人的心灵。“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乐记》)。所以儒家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状态为根本指导原则的。而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儒家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和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忠恕之道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但人际和谐还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就必然会产生组织或社会内部的相互对抗,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大乐与天地同和,大官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儒家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要三为一体,通过人人“兼善天下”来实现“天下为公”,保障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中庸思想为和谐之准则

中庸思想儒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庸”即“用”,“中庸”即“用巾”,就是按“用巾”的标准去做,中庸不是折,也不是 中立,而是不偏不倚地把握“中”这个事物运动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处世做人,就可以做得完美,恰到好处,是一种“巾正” 的象征,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巾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内在的、实质性的平衡行为准则,一种勿过勿不及的状态。“中”与“和”有着密切关系,东汉郑玄对“中庸”解释为:“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巾和”一词的含义为按“巾”的标准去做事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和谐状态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也可以说,“中和”是一种至善至荚的理想化状态。

《中庸》中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达到“中和”,不仅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且也实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这正是众多儒者梦寐以求的为政之最高境界。《礼记・礼运》中“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是对“大同”社会状态的描述,也是一个高度和谐的社会。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明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准则可以运用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个人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在为君治国方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中,“正”乃思想行为端正,为人处事必求合乎“义”。在经济上,必须“因民之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坚决反对“放于利而行”《论语・里仁》。在文化教育方面,必须要做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学而》。中庸准则要求个人在履行道德职责时“无过无不及”,一旦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变质,所谓物极必反。掌握中庸准则,个人必须崇德徙义,但也必须兼德。所谓兼德,就是不偏于一德。仁、义、礼、智、信、忠、孝、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交叉、互补。所以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庸准则在树立个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2] 《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

第7篇

儒家思想的精髓对生涯规划的启迪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在各个历史阶段和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内涵影响。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儒家文化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格魅力、构建人文思想和适应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仁”即忠恕,以“仁”为本,是和谐发展之根本,下级要尊重上级、服从领导,上级要礼贤下士、善待下级,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恕、相互谅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仁”;“义”即道义,以“义”育人,则是指团队精神的培养标准。任何一个发展较好的企业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精诚合作,所以企业都希望招聘到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员工;“礼”即伦理,以“礼”待客,可以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企业信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我,从而带动企业的强大乃至国家的强盛;“智”即明慧,以“智”为贵,说的是发挥才干、勇于创新、不断发展;“信”即信用,以“信”为贵,就是做人要讲诚信,“信”是做人之本、兴业之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初筛简历时发现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曾经担任过班长,仔细了解后发现,其实大家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简历的“分量”,带着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伪造了“班长”的经历,但当大家同时面对同一个公司的时候便露出了马脚,导致的结果是这家单位没有招收其中任何一个毕业生,此时用人单位已不是对某个学生不信任,而是对整个学校的整个专业都失去了信心。

儒家思想与生涯规划的结合点

在构建中国特色生涯规划体系之前,需要弄清楚两者的结合点。儒家思想讲求的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为人处世的经验,一种可以让个人顺利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国家强盛壮大的指导思想,是从学习生活、待人接物、处世为人、为官从政等各个方面揭示一些做人的道理。而生涯规划需要的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个人与组织相结合的前提下,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验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时代的特点,选择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潜移默化的关系,人们寻求的是适宜的生涯规划,而儒家思想把做人做事两方面都讲得极为透彻,以“仁”为准则,做人做事坦坦荡荡,自然成事。

《为政篇》中有“君子不器”,讲的就是生涯定位,生涯定位是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关于职场关系的重要原则;“子欲养而亲不待”是讲生涯平衡;《论语・泰山》中,“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则是论述个人修养。我们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首先要做好生涯定位,生涯定位需要从一个人终生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不对考研、出国等具体的重要事件负责,而是着眼于长远来指导人生的发展过程。正如“君子不器”中所说的,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用途或成果来衡量全局的发展方向,要看得远、想得多、考虑得全面。目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究其原因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的自身定位不准。有的毕业生盲目追求工作条件或待遇,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发展,频繁跳槽,几年后便会慢慢暴露出当初职业选择的局限性。

吸纳儒家文化精髓,完善生涯规划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作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已经引起了各大企业的重视,并逐步被引入当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中。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更多是注重群体利益,强调人性、和谐、仁爱的成分较多,如果不考虑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而将其理论生搬硬套到国人身上,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国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必须与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儒家文化相联系,从其中探寻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立所需要的支点,进而将其完善。

1.知己重在完善人性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说的是有美德的人不会孤单,肯定会有人与他在一起。这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一条行为准则,对于个人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它认为人立身处世要以德为本、为先,因而推崇那些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者为“圣人”,而称那些无道德、缺修养的人为“小人”。“德不孤,必有邻”的思想还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特别强调个体,认为只有个体的素质提高了,群体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涯规划体系时,在进行知己探索时,不仅要注重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而且更要重视其道德修炼和心智发展,这样才能使生涯规划的效能最大化。

2.讲究儒术,不忘诚信

社会越发达,对信用的要求也越高。伦理道德不仅是社会规范,更是社会资源。假烟、假酒、假学历、毒大米、毒豆芽、毒奶粉……假到了祸国殃民,毒到了百姓痛心疾首,国家的信用资源被严重糟蹋。同样,我们在一个企业立足、发展,也需要坚守诚信的原则,要对同事诚信、对企业诚信、对客户诚信……即使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最起码也要做到不伤害别人,所谓“利己不损人”,这虽是最低的要求,却也不容易做到。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你会收获一种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获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将得到一个恶果。

3.企业生存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封建社会里,它一直是我国儒家学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中国传统哲学揭示和运用客观规律的术语。其中一些观点和理念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和看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地汲取养分,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之道”运用于企业生存之道中有3层含义:第一,做任何事情要有度,不要走极端;第二,把握好矛盾双方,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从事物对立的两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偏不倚;第三,掌握好灵活多变的原则,并在事物的变化中看待问题,将遇到的事情放在当时的政策、形势、状态下来处理。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涯规划中职业认知的基本,掌握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把握中庸之发展策略,也是培养自我职业情操的主要方面。

第8篇

关键词:儒家;孔子;孝道

一、养亲敬亲的血缘孝道

孝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这可以说是生物间的一种本能行为,但在人这里,孝则有了更深刻的含义,它上升为一种德性,被世人所称颂。“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 。”(《诗经 ·蓼莪》)而孔子在《论语》中将孝摆到了德性的高度,认为这是人从偶然的人成为德性之人的根本标准之一。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付出而无怨无悔,自然而然的对父母产生敬爱的心,对父母自然怀有报养的愿望,向父母行孝尽孝,而子女这一点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则是儒家文化最为重视、培养的文化根源。①孝道,最基本的伦理含义就是指“善事父母”。子曰:“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表明了在古代“孝”是做人应该具备的起码德行。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无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乎?”②(《论语·学而》)孝,乃善事父母;弟,乃善事兄长。孝是仁的根源,也是仁的基础。孝敬父母兄长的人不会做出犯上的事情,更不会兴风作浪危害社会,如果人人皆有敬爱父母之心,顺此本性,由最亲以及于最疏,自然流出,绝不勉强,不能孝敬父母的人自然更加不会去与他人为善。因此中国传统的文化,孔子将它构建在孝的理念上,从人类自然的爱为起点,而扩展出去。《孝经·开章明义》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一语道出了儒家文化及中国文化的根源与其特殊之处。

二、“几谏”的尽孝之道

古有“三纲五常”之说,而“父为子纲”则是儒家孝道伦理在现代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而孔子的“无违”之教也会使人很容易误认为“父为子纲”由孔子开其端。但“父为子纲”的说法实际上是在后期法家思想的渗入后逐渐被君王利用而产生的。孔子有“无违”的说法,“无违”之说出现于《论语·为政》篇。③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子问孝,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待父母的孝道是指按照应有的礼仪来对待父母,而不是无论父母对错与否都严格的服从。

那么,如果父母有过,子女应当如何做呢?孔子这么说 :④“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几,微义。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父母也。”父母有过时当微婉而谏,把自己的志意表见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能违逆,且看机会再谏,如此反复操劳,心里不能有怨恨。孔子主张以这样的礼仪对待父母,并在父母有过错时也不失礼仪的全谏,而并不是“父为子纲”似的惟命是从。

三、“孝即为政”的孝道观

在中国历史上,大多主张“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治天下”在孔子那里是什么样的思想?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这很可能是当时普遍的思想观念与现象。⑤《论语·为政》说:或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意思是说: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治理井然有序,这也是从政了,如何才是从事政事呢?孔子这里将齐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与孔子这里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家国一体,家国的概念深入人心,治理天下与治理家庭道理是一样的。而家庭里的一切关系均能由“孝”引发出来。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是孔子孝道思想中的一个倾向。“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父母生不生病子女并不能控制,但子女可以不做不义之事。子女能够让父母只担忧自己生病与否,而担忧自己做不义之事,这(下转72页)

(上接55页)样才能称为孝。推而广之,每一个子民做任何不义之事,都是不孝,都不道德,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以孝治天下”。所以中国历代政治的第一要务是在“正人伦”,⑥“教育的第一要务在明人伦,伦理存,则人人具有集体生活的要件,有团结互助的基础,国家社会始有平之安宁之日,否则,伦常即失,人各为私,国家社会遂成一盘散沙了。”⑥《礼记·祭义篇》充分发挥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也就是所谓的“泛孝主义”,从这可以看出,孔子在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同时又走向了范孝主义的极端。

四、孔子孝道观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最后我们对于孔子孝的思想的探讨做一个总结:孝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的地位,可以说,孝的观念是儒家思想的根基与基石。在孔子看来,孝悌之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孔子的孝道观念对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对孔子孝道思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孝是人类自然的心理情感现象,对于培养人的爱心,促进人与人相亲相爱及和平共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从这一时期孝文化的诞生,不仅完成了人从动物实质转变为社会的人的基本特征,也成就了作为偶然人向应然人的转变。教化的功效更是得以体现。孔子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以孝为基础,在家国同构的思想下实现对社会的完善与对国家的治理。在今天这种思想仍然有着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今天大力提倡回归儒学经典来实现中国崛起的今天,孝更应该被深刻的认识,使得家庭作为国家的小细胞得以正常健康的运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孝的思想中含有范孝主义的观念,如果不加以适当限制和积极的转化,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这一点是应当给予注意的。

参考文献:

①李四芬,李上文:《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38页。

②钱穆:《论语新解》,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③钱穆:《论语新解》,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④钱穆:《论语新解》,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

⑤钱穆:《论语新解》,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第9篇

[关键词]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7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36[本刊网址]http//

一、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先秦儒家思想是指春秋战国由孔子创建,并由孟子、荀子发展形成的思想,其基本思想是仁、礼,伦理是它的本位,人道是其中心,理想人格是其总目标。

(一)“仁”“义”为核心思想

“仁”可以说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将其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它是将内心的情感、信念外化为爱人之心,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仁体现在“民兴于仁”、“天下归仁”的理想;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仁体现在爱人,“亲亲,仁也”。在孔子看来,仁的根本在于孝悌。他曾说:“弟子人则孝,出则悌。”指在家时要学会孝敬父母,在外面时要学会尊敬兄长。君子只有做到此点才能推己及人,将仁爱之心扩散,才能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仁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仁呢?孔子认为应克己复礼,表现在“忠恕之道”上,即在肯定个体意志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意愿。“仁”在施行的过程中要符合“义”的规范。孔子在讲到义时指出“义以为上”将其视为人的行动指南;“义以为质”将义看作是自身一部分,使其对自己的言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成为自己的归宿。

(二)“礼”为行为规范

“礼”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论语》中关于礼的含义可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制度、规范;礼节仪式;待人的态度谦逊、恭敬、有礼。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都旨在说明礼对人行为的规范。他认为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君臣父子都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行事,要遵守礼仪规范。荀子将礼视作可同日月、水火、珠玉等量齐观。“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同时,荀子认为礼事关国家之根本。“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如何实践礼,先秦儒家认为应采用“中庸”、“和”,以此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圣人”、“君子”为理想人格

培养理想人格是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总目标,理想人格是塑造“圣人”、“君子”般的品性。

“圣人”在心性修养方面具有模范、教导他人的作用;在经世济民、治国平天下方面具有一定建树之人,世人敬仰。但“圣人”一般民众很难达到。因此,孔子提出了“君子”。他认为作为君子要具有三种品性“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即宽厚的情愫、智者的博学、坚强的意志。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孔子讲到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利思义”、“和而不同”等。可见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有着众多严苛的要求和丰富的内涵。

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方法

先秦儒家不仅对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等方面有严苛的要求,在培养良好品格提升自身素养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方法,以此激励、引导自己和他人。

(一)榜样示范

先秦儒家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样示范作用,深切认识到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形象风貌对受教育者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孟子“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荀子曾提出“师以身为正仪”的论断,这些都强调了师者率先垂范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工作中,教育者更应注重其自身修为,做到“慎独”,‘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言行、举止、思想等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增加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特性有针对性的施以教育内容。孔子认为对教育对象,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在听与行的关系上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子路问:“闻斯行诸?”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孔子回答说:“闻斯行之。”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学生性格差异给予不同的回答来教育他们。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教育方法,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每个受教育者都有不同的特点,教育要有针对性的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得以最大发挥。

(三)学思并重

先秦儒家认为学与思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应思学结合。孔子日:“君子学以致其道”。荀子在《性恶篇》中,提出“积学而不息”的思想。儒家认为学与思不能割裂开来而应学与思相结合,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倡“反省内求”就是“思”的具体运用。学与思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不思考将不能把知识消化吸收,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因此,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启发学生思考,把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

三、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种理念的继承和传播只有与已有的文化体系相关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认同、被继承、被发展,以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作用。

(一)丰富教育资源

没有文化传统就不会有教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无法脱离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认同,进行新文化建设更不能脱离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育必须以传统作为基础,去继承、创新。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在哲学史学教育文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乐以成道,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之道,“见贤思齐”、“自强不息”的人格素养,“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克勤克俭”的勤劳节俭精神、“入孝出悌”的感恩意识;“榜样示范”、“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方法,不论是对教育者而言还是对思政教育工作而言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同它强调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自主作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都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设定。在这种经济体系下要保持经济的良好发展对市场主体提出了要求,市场主体要有勤奋进取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品格。先秦儒家“自强不息”的刚毅精神、“宁俭勿奢”的自律情怀、“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重群克己”的团队意识,对市场主体素养的提升、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力量。

第10篇

关键词:君子;内圣外王;道德政治一元化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4007807

儒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在塑造民族文化心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而且通过社会精英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言行,儒家的基本概念成为了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个人言行、社会生活、政治活动、思想意识领域的指引性规范,指导着整个社会。而孔子与《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起点,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明,其所提出的概念以及对这些概念所做出的解释,成为整个儒家思想中的思想内核,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世的儒者,都是在使用孔子的概念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儒家思想中,“仁”为一至关重要的概念,以致儒学又有“仁学”之别称。然而儒家思想中,除了“仁”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君子”。在儒家思想的起点《论语》中,全书言及“君子”者,凡七十余次,仅次于“仁”。孔子依乎仁,据于礼,赋旧义之君子以新意,发以德致位之意,明政治道德合一之旨。孔子这种以德致位之君子理想,被后儒发挥继承,成“内圣外王”极大之道德理想政治。这种道德政治合一、以德领政的理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追求,使中国传统政治在发展中走向道德政治的一元化,从而带有了浓重的伦理色彩。本文将从孔子的“君子”出发,分析君子的内涵,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政治中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揭示中国传统政治道德政治一元化的政治观。

一、“君子”概念的提出及其涵义

“君子”一词,是儒家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作为儒学的原始经典,《论语》既始于“君子”,亦终于“君子”。《论语》开篇即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其末篇又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整部《论语》言及“君子”者,凡七十余次,此例足以证明“君子”这一概念在儒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君子”一名,首见于《诗》、《书》,并不是儒家才开始使用。“君子”一词见于《周书》五六次,见于“国风”“二雅”百五十余次,此足以证明“君子”一词为周代流行的一个名称。在周代,“君子”一词有其特殊的历史含义,在《诗》、《书》中,“君子”一词的意义指向绝大多数是社会地位,而非个人品性,即便有少数涉及到个人品性,也兼含社会地位的意义,离开地位而专指品性者绝未仅有。《尚书》中“泰誓”“西土君子”;“旅獒”“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酒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诏诰”“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无逸”“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周官”“有官君子”,都是纯指社会地位而言。《诗》中三“颂”都没有讲到“君子”,“国风”二“雅”讲君子也多指社会地位,如“小雅・采薇”“ 驾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南山有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斯干”“君子攸宁”。其中兼指个人品性者,如“小雅・湛露”“显允君子”,“岂弟君子”;“钟鼓”“淑人君子,其德不回”;“大雅・卷阿”“岂弟君子,四方为则”;“君子”是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中处于高位者的通称[3]。

三代之后,至于孔子,谈论“君子”,“君子”的含义已不仅囿于社会地位,有纯指社会地位,有纯指个人品性,也有兼指社会地位与个人品性。如《论语》所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4],又“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为盗”[5],所指之“君子”显然为在位的士大夫阶层,而“小人”则为田野市井的百姓,其意义指向纯就社会地位而言,与个人品性无关。孔子又曾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6]这些都是针对个人品格而发议论,与社会地位无关。《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也有兼指社会地位与个人品性的含义,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7]又如“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4]

孔子所称“君子”的第一种含义完全是因袭《诗》、《书》,第二种含义则是孔子自己所创,发前人所未发明。孔子所称“君子”的第三种含义,兼指社会地位与个人品性,似乎也与古人相合,然而在其表面相似之处,其间已有很大的区别。古人所称“君子”,倾向于就位以修德,当其时,“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8],封建天下制度之文武方策尚存而未堕,整个统治阶层自天子而诸侯而士大夫作为一个贵族集团,世袭罔替,而且在这个贵族集团中,有一整套等级制度,即所谓的礼制,上下有差,贵贱有等,不容有任何僭越。作为这个社会秩序中的组成人员,每个人生下来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固定的,担任固定的社会角色,承担固定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地位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婚丧嫁娶,衣食住行,都已经有维系这种社会秩序的礼做了各种规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作为“君子”的贵族集团与作为“小人”的田野市井小民界限分明,同时在这个贵族集团的内部,也是等级分明,上下各安其命,各得其所。只有遵循礼制,才是真正的君子,当时的社会道德要求,也主要是按照礼的规定行为处事 。这个时候的“君子”,必须首先处于“治人”的地位,这是君子的必要条件,在其位,才能谋其政,才能学礼、知礼、明礼,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自己的修养,成为合乎礼制要求的君子。

孔子所称之“君子”,虽也兼指社会地位与个人品性,但其间之侧重点与前人颇不一致。如前所述,古人言及君子者,其意义倾向于就位以修德,而孔子所称之君子,则侧重于修德以致位。“君子”一词含义前后变化的原因,可以从其历史背景中去寻找。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其间正值春秋之时,为中国历史大变动的一阶段。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式微,诸侯争强,大夫擅权,旧有的社会制度逐渐崩溃,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之中,社会秩序动乱不安,正是礼崩乐坏的大变乱时期。孔子生于此时,目睹各种制度的崩坏,于是有了“天下无道”的感叹: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8]

又曰: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8]

在这种动乱不安的时代背景之下,原有的封建宗法制度已经衰败不已,而原来的封建宗子世卿也不能维持原有的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力。权势重于门第,世卿屈于实力,原有的社会等级制度破坏严重,社会秩序已不能正常运转。同时,原有的贵族也已经不再按照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放浪于礼制之外。此种社会背景之下,原来的“君子”已经不足取,也不可取,要么已经失去原有的地位和权力,要么在位者侈不仁,与君子的要求相差甚远。孔子有鉴于此,故首倡以德致位之义,设以德致位之教,不囿于原有社会阶级与门第的成见,广收弟子,传之以治平之术,授之以修德之方,期以致位之时,能重行大道于天下。所以孔子理想中的君子,德成位高,而不是世袭贵族仅凭门第以致位,更不是家臣门人仅凭实力,前者合乎礼而未必合乎理,后者更兼背二者。孔子所言之君子,取位虽未必合乎传统礼法,但是其德行与个人品性则为一合理的标准。

孔子用“君子”的既定名词,来界定以德致位的新人,以恢复传统的礼制,以宗法身份的旧名,寓以德取位的新意。“君子”这种新的涵义的获得,意味着在社会地位与政治秩序中,德作为一个新的要素,已经从原有的政治体系中被剥离出来从而被凸显。如果说在封建制度之下,宗法身世是个人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力的唯一来源和标杆,德还只是作为宗法制度的附属物而存在,被掩盖在宗法制度之下,那么在封建制度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德作为个人品性,已经从原来的宗法身世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要素,并且开始作为政治的独立标杆而发挥作用。

二、“君子”之本――仁

梁启超曾经说过:“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9]孔子言“君子”之治,也是本于仁。孔子眼中的理想君子,德成位高,颇注重以德致位,而“仁”正是君子之德的核心。不致位,则无以立君子之治;不修德,则无以致高位;不发于仁,则无以成至德。所谓君子之治,正是以仁者之心,行仁者之政。所以,要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君子之治,则需对“仁”有清晰的把握。

仁的含义颇为复杂,从《论语》中孔子所言之者来看,“仁”的内容已不一致。然而《论语》中所言及仁者,莫不有一个共同的内核,那就是“爱”的因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0]又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0]子贡问仁,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矣。”[12]在孔子对仁德这些解释性说明中,我们无不可以看见其对于“爱”的强调。

“仁”作为君子的一个根本内涵,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真感情,仁的特征是爱。这种爱发乎人心,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是人的真性情的流露。孔子云:“巧言令色,鲜矣仁。”[1]又云:“刚毅木讷近人。”[11]仁不是某种外在的华丽,个人外在的语言、容色都应该服从于内心的塑造,巧言令色以媚悦人,并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性情,不是真正的对他人的关注、爱护,所以说“鲜矣仁”。中医谓手脚麻痹为“不仁”,是其无感觉之谓,若心,则于己于人无感觉亦无感情,是为不仁。仁,是一种真直觉、真感情,本着这种发乎内心的真性情,以情待人,便是忠恕之道。《论语》有云: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矣。”[12]

孔子在这里所称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所谓的忠。这是从积极的方面表现爱的一种方式。“为仁之方”在于“能近取譬”,譬者比也,以我比之于彼,以我之所欲比之于彼之所欲,为仁之方法在于推己及人。《论语》又云: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0]

又云: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所谓恕。“恕”字,《说文解字》解之为:从心,从如,如心便是恕。孔子的恕,是推己及人的又一称谓,从消极的一面表现爱人之心。忠恕之道,是仁者爱人的两个不同表现方面。我所欲立之地位,必与他人同立之,我所欲达之地位,必与他人共达之,我不欲别人加诸我,则加诸别人也将产生同样的感觉,所以“勿施”。君子行忠恕之道,便是行仁之道。《论语》云: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 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3]

孔子一贯之道为忠恕,亦即谓孔子一贯之道为仁。为仁之方法,在于行忠恕之道而已,如此简易,只要本乎人心,发于真情,推己及人,便是行仁。故孔子曰:“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14]

孔子说仁,仁乃由人之内心所发之爱人之情,而非矫揉造作之感情。然而这种由人的内心而发的真性情,如果处理不当,完全率性而为,也会产生与其本来意义相反的后果。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5]仁为人内心之真性情,同时也必须有所约束,有正确的导向,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个约束就是礼。孔子在这里强调的学,也指的是学礼。孔子立君子之议,其目的就是希望培养一批符合传统君子道德修养的“新君子”,以德致位,恢复正在分崩离析的封建天下及其礼乐制度。尽管在孔子的这种期待中,君子已经不是封建天下传统礼乐制度下世袭罔替的士大夫,但孔子培养新人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这些人来维护和恢复正在消逝的礼乐制度,重建礼的权威。在这一目的导向下,孔子提出的君子,必须是拥护礼制的,君子发乎内心的真性情也必须合乎礼,受礼的约束,仁也成为合乎礼的真性情的表达。故《论语》有云: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11]

为政之道,贵在身先行之,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自行是也。劳之者,则谓勤勉民使率教,不用刑趋势迫。君子立德行政,是此谓也。

由上所述论之,则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之政,不仅与现代的政治概念相差甚远,而且与古希腊柏拉图的政治观也颇有不同。现代的政治观或为权力政治观,或为权利政治观,而孔子认为政治之主要内容在于化民,政治与教育同功,政治社会亦可以作为培养个人道德品性之一组织,其目的在于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以使社会臻于治平。柏拉图也以道德为国家之最高理念,其哲学王的理想,也近于孔子政教合一、君师一体之君子之政。然柏拉图之哲学王,为崇尚智慧之哲人,其德行之四要素,亦先智慧次勇敢而节制而正义,孔子之君子,为尚德之仁者。君子以德化人,哲人以智治国。二者为人及为政之道俱不同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12],是此谓也。

四、从“君子”之政到“内圣外王”

孔子论君子之政,首发以德致位之意,树立起一个道德光辉的君子形象,并以道德为政治之根本,内化道德于政治之中,以政治为道德之外延,二者合二为一,形成一种伦理价值型的政治观,即政治是一种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孔子看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所谓政治与道德是一体两面的。亦可以说,道体政用,以道德为政治之根本与目的,以政治为道德追求之手段。在这种道德政治体用论的视角下,道德成为第一位的追求,政治则为道德追求之必然结果。

这种由孔子建立的道德伦理政治观,被后世儒家视为圭臬。尽管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但是孔子的这种君子的理想却被继承下来并被进一步发展了。《大学》有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8]

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为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外王,孔子君子的道德理想被进一步发展成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从诚意正心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圣而外王,形成了由道德到政治的内外统一逻辑,政治成为道德的必然结果。

《中庸》也印证了这种由内而外、自修身以至于治国家天下的逻辑。《中庸》有云: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中略)……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也;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19]

由培养内在之三达德出发,再到修身,以至于治人及治天下国家,这一逻辑路径正好与《大学》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互印证,共同揭示了儒家由内圣而外王的政治理想。

这种内圣外王的理想政治,便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0]

大同世界“讲信修睦”,是为内圣之培养,“选贤与能”,是为外王之举措。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由道德而政治,二者皆立。故大同世界为一道德政治极理想之典范是也。天下人之道德皆极高明,不独爱其身,又爱人之身;不独爱其亲,又爱人之亲,由此道德心发,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社会成员之道德如此,则政治本身不复为独立追求之对象,政治之追求内化于道德之际。社会由此道德立,政治以由此道德立,社会、政治皆为道德的衍生物,形成道德对政治的无限包含之势,二者从而一体化。

从孔子的“君子之政”,到后儒的“内圣外王”,蕴含着一个基本理念,即道德政治的一元化。道德作为社会存在的前提,自然也应该作为立政之根本,政治在实质上只是道德的社会衍生物,是社会道德追求的必然结果。道德作为政治的根本内核,在价值判断上必然要先于政治。在道德与政治二者的关系上,一方面,道德作为政治之本,内化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面,政治依托于道德,在道德的效用边际中作用于社会。通过这种内化与依托,道德与政治紧密地纠缠在一起,道德中有政治,政治中有道德,二者一元化,同时在这种一元结构中,却又是以道德为本,道德先于政治。

这种由孔子确立并经过后儒进一步发展的道德政治一元化的政治理想,成为儒家最主要的政治追求,而且由于儒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支配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政治追求的常态,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在这种道德政治一元化的视角下,政治被视为道德的衍生物,始终未能成为人们独立思考的一个对象。在道德政治一元化的政治解释模式中,由于道德与政治的合一,使政治呈现出极宽泛的面貌,凡道德所及者,皆为政治作用的有效范围,两者对社会的影响面一样的宽广。然而正是由于二者作用面的同一,使政治丧失了其独立性,从而使政治陷于道德语言无边际的讨论。在这种道德语言的极广泛的讨论下,政治的作用被忽视了,或者说被掩盖在了道德极光辉的形象之下。在这种道德政治一元化的体系中,道德的作用被极大地突出了,相对的,政治真正的作用却被忽视了。道德与政治合一,只是一种极为畸形的合一,二者没有相恃而长,而是道德模糊了政治的作用面,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的缺失。在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缺失的同时,道德的作用范围却被极大地扩大化了。在道德政治一元化理念的内在驱动下,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政治意识之强,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国任何一个时期的知识分子。然而士大夫的这种政治意识,与其说是来自其政治直觉,毋宁说更多地是来源于其道德意识。士大夫们的政治意识既然更多地来源于其道德意识,则其政治意识的定位也在于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以道德话语代替政治事实,以道德要求规范政治现实。在中国历史上作为道德典范而被世人所称道的明朝官员海瑞就是这种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海瑞为政行事都以道德为重,以价值判断为先于事实判断。他在处理具体政事、审判案件时,其态度为: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21]

海瑞之所以能够以一种光辉的形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就在于其坚持并实践道德政治,以道德之价值判断先于政治之事实判断。正是海瑞的道德政治观成就了海瑞光辉的道德形象,并掩盖了其处理政事的实践能力的不足。

这种道德政治一元化的政治观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首先,在这种政治观之下,传统中国士大夫以及知识分子受到内在道德感的驱动,容易产生某种宗教性的情感,这种宗教性的情感,一方面,使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不断地反省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战胜自己,实现人格的内在超越。故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另一方面,这种宗教性的情感使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以强烈的道德优越感和道德使命感关注着现实社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22]为天下求道“虽千万人吾往矣”[2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24]其次,在道德政治一元化的政治视角下,由于政治依托于道德,在高扬道德旗帜的时候,政治也染上了一层道德的光辉。在这种道德高远、辉煌的形象之下,政治的真实性被隐藏起来了。正是通过道德的神话,政治也被圣化了。在这种神话与圣化的过程中,政治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从而使得中国传统政治一直缺乏对政治的事实判断,造成一方面对政治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却又缺少对政治的理性认识,从而使政治的作用被极大地夸张与泛化。这种对政治的中国式认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延续至今,对中国社会、中国政治在历史和今天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论语・学而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论语・尧曰第二十. 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7.

[4]论语・宪问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

[5]论语・阳货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6.

[6]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6.

[7]论语・公冶长第五.北京:中华书局,2006.

[8]论语・季氏第十六. 北京:中华书局,2006.

[9]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83.

[10]论语・颜渊第十二.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论语・子路第十三.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2]论语・雍也第六.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论语・里仁第四.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论语・述而第七.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2.

[16]论语・为政第二.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论语・八佾第三.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8]四书集注・大学章句.长沙:岳麓书社,2004.

[19]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长沙:岳麓书社,2004.

[20]礼记・礼运.北京:中华书局,2001.

[2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7:139.

[22]孟子・梁惠王下.北京:中华书局,20120.

第11篇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必须确立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既能胜任某种职业,又能促进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高职医学生的职业从一入校就明确定为和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担负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伟大使命。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更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但现实往往不容乐观,目前的情况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欠缺。所以,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外,更应该用代表人文内涵之一的儒家文化作为准则,贯穿到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部分高职院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深层层面仍然处在尴尬和无奈的境地。一方面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技能表现出浅薄的崇拜和赞美,另一方对支撑其背后的人文精神表现出隔膜和冷漠。如此,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等种种现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水平尚好,但缺乏爱心及责任感;抗挫折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缺乏团队精神及换位思考的角度。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古至今,对个体具有教导、规范、约束、平衡的作用,影响和造化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促使社会协调、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起着准法律的作用。众所周知,儒家的教育以弟子如何做人为根本目的,相比于理论上的知识,更加注重弟子们在德行和智慧方面的培养,突显了古人人文主义的教育模式。医学院校如何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提高医者的认识水平和加强医风医德的建设,构建和谐医疗人机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儒家“仁爱”思想有利于培养医者的“仁术”之德

“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中庸》中所记,孔子解释“仁者”为“人也”,可见,“仁”在儒教文化中被看作是做人的根本。而孔子的“爱人”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爱亲,即爱有血缘的人,另一层爱没有血缘之亲的众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仁爱”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处理人际关系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行动指南。传统的中国医学深受儒家思想“仁爱”的影响,把“仁爱”作为行医的目的,从而有了“医乃仁术”的说法。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间普遍缺乏信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部分医务人员对患者缺少情感关怀。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疾病之痛,还应该在心理方面对患者有所理解、安慰、关怀。这就要求医者要拥有“仁爱”思想,视患者如亲人,从患者角度出发,关怀同情患者。如此,医患关系一定会和谐。作为未来的医者,医学生更应该从儒家文化中吸取营养,提高人文素养,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帮助人、爱护人,只有学会推己及人并拥有仁爱之心,才能济世为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二、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医者的“济世”情怀

儒家拥有一种“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重义轻利、豁达开朗的态度。“君子喻于义”,“君子以义为上,忧道不忧贫”说明儒家提倡的用心求道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就如儒家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这种重义轻利,重贡献轻索取的思想,对于医者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传统医学也强调“以医济世”的行医宗旨。为此,行医应有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能博施济众,一心赴救,廉洁行医,认识自己职业的神圣和崇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服务,全身心投入医学事业,精研医术,不断求索,救死扶伤。这样才能做到济世大众。

三、儒家人本思想有利于培养医者的“人命至重”的思想

儒家文化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最宝贵的,应该懂得珍惜和爱护。《孝经》中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礼记》中所说:“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无形之秀气也”。意思是生命是天地给予人类最高的恩赐,是最宝贵的。荀子也曾说过:“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由此可知,儒家文化十分强调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充分肯定人的价值,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关切,体现出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样的人本主义思想应该很好的融入高职医学生的教育中,使学生们意识到儒家文化中的这种人本主义思想与医者的“人命至重”是一致的,是息息相关的。

第12篇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儒家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如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已经融入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努力探索儒家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充分挖掘蕴涵在其中的思想精华,对积极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推进当代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仁”:帮助学生建立和谐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所有理论主张都是以仁为基础展开的。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一套由己及人、由家至国的完整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首先,“仁”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施行仁政和德治。仁政儒家学者一直在反复论证一个道理:“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以民为本,做到“爱民”、“利民”和“富民”。在社会的治理上提倡德治,就是要重教化轻刑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当官的,如果仅仅用教化来引导人民,用严厉的刑罚去管理他们,人民只是暂时的免于罪过,但是却不知道羞耻;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的规范去要求他们,人民就会知道羞耻并且能够自律。作为政治的管理者,其自身也负有很重要的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部分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会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对他们进行仁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德育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只有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才会尊重群众,帮助群众,为群众真正解难题、办实事。

其次,“仁”的思想体现在社会交往中就是要与人为善。所谓“仁”是指二人,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仁”的根本标志是“仁者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学校中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以此为借鉴,同学之间相亲相爱,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努力营造一个人际关系和谐、充满爱和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最后,“仁”的思想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学会感恩。孔子提倡“孝悌”,这里的“孝”是子对父母,“悌”是弟对兄长,都是仁的具体体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这是讲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另外还要学会感恩,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在父母亡故后儿子要戴孝三年,要知恩图报。作为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学生更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处理好与自己兄弟姐妹的关系,促进家庭美德的建设。

二、“义”:推进学生树立重义轻利、先公义后私利的价值观

在义利关系上,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乃至舍生取义。儒家把对“利”、“义”的追求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孔子有句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利”指的是物质利益,“义”指的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即道德原则。儒家把“仁义”作为做人的标准。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他认为义是最重要的,若君子只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只有勇而无义,就会做土匪强盗。孔子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舍生取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千百年来,在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无数志士仁人在生与死的关头,能够勇于牺牲而成全仁义,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儒家思想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也存在“公以为上”的思想。孔子对公的肯定是十分明显的,荀子认为公与私是截然对立的,“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在他看来君子要做到大公无私,“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由此可见儒家对公义的推崇之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也不断出现,这些腐败之风也趁势进入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此时用儒家“重义轻利”和“以公为上”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三、“礼”: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导方法

“礼”即恭敬、谦让,是儒家学说中比较崇高的一种思想。儒家讲的“礼”广义上指的是社会规范,正是有了“礼”的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得体适度,才能做到“尊卑有等,男女有分,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在个人的修养方面也要有“礼”,孔子一直崇尚礼,他认为不知礼,就无以立身。圣人是以礼教人,使人有礼,从而有别于禽兽。孔子有句著名的话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就把礼提到了立身、立家、立国的高度。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不仅在立身方面要有礼,而且从个人安危的角度,儒家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孔子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恭敬而不知礼法就会辛劳,谨慎而不知礼法就会胆小怕事,勇敢而不懂礼法就会作乱,直爽而不懂礼法就会误事。《礼记》之中对礼的规定很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这些礼法有经久不衰的精华,也有封建主义的糟粕,我们要吸取其中的精华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从而推进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智”: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有效途径

“智”,就是一个儒者应具备的知识。《论语》的第一章就是论述学习的,说明儒家对学习的重视。“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在智的学习上,孔子认为有“五好”即好古、好问、好习、好师、好用。在好古方面,孔子认为古代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学习的首选,作为后人没有理由不去继承它。在好问方面,孔子认为为了学到知识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入太庙,每事问”。在好习方面,要注重温习,反复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好师方面,这里的师是传播、教授知识的意思,孔子从来不把知识看成是私有的东西,它一直主张知识的传播,从而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在好用方面,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将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促进其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

五、“信”:推动学生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观

“信”,就是诚实信用、言行一致、恪守诺言。儒家学说认为信是人之本,这里的信有两层含义:一为言行一致,行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二为讲信用,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君子为人处事的一个根本准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并认为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交往守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诚信,言行表里不一,是为君子所不耻的,所以才会有一诺千金之说。当前学校中,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言而无信等现象,这就需要弘扬诚信理念,要用儒家诚信思想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推动学生诚信观的建立。

道德作为个体存在的一种需要,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而个体对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是其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社会、他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过程,是个体主动思考的过程。当前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能动选择,降低了道德内化的效果。因此,要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仁义礼智信”,德育教师既要肯定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认同,重视感情因素的作用,以爱施教,以情动人,也要尊重人性,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道德教育的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安小兰.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