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文化振兴经验

乡村文化振兴经验

时间:2024-01-15 15:1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文化振兴经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文化振兴经验

第1篇

乡村发展与城镇的发展密不可分。乡村和农业的发展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和市场,而城镇的发展可以拉动乡村的发展,为乡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和广阔的市场,也可改变乡村生活方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部分乡村就会逐渐衰落,出现“空心村”、弃耕、撂荒等现象,进而引发农村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等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乡村和城镇发展的规律性,少数乡村随着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会逐渐衰落,属于正常发展现象,这类乡村要通过村落调整和合并等方式,归并到更大的村落中;还有一部分乡村,完全转变为城镇化地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到了周边城镇中。

乡村振兴应该关注的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乡村发展问题。我们国家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的目标、路径和发展模型等与改革开放初期应该有本质的差异,现在乡村振兴不完全是解决温饱等最基本的要求,而应该关注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生活方式、文化生活和乡村环境等方面。比如乡村居民的上下水设施建设、垃圾处理、道路硬化、交通出行、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村落建设风格和特色传承等。

在新时代和新要求下,如何振兴乡村?

一是要进一步挖掘乡村的特色资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改善村容村貌,振兴乡村发展;

二是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如吉林和黑龙江生态大米、山西的小杂粮等,打造不同类型的绿色农业基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是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如水果、药材、苗木和花卉等,通过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实力;

四是交通和区位条件比较好的乡村,要积极融入城市中,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乡村振兴一要靠有文化、有技术的带动人,需要制定乡村振兴行动计划,鼓励能人返乡建设家乡,鼓励外出就业人员回乡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把先进的技术、新的理念等带回乡村。

二要靠信息,通过互联网、农村电商,扩大农产品、旅游产品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三要靠投入,乡村建设欠账较多,需要各级政府加大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投入不仅可以彻底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也可以进一步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第2篇

[关键词]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乡村振兴

1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促进经济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使得很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留存下来的民间艺术文化弥足珍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保护民间艺术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统一,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开发民间艺术旅游,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既满足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达到了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目的。特别是对很多保存了大量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乡村地区来说,这是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机遇,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原则

2.1突出民俗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最重要是要有民间艺术特色,富含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够使聊城乡村旅游业和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有所区别,促进聊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融合,重点突出民俗文化内涵。这也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则,对振兴当地的乡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突出民俗文化。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不同民俗文化特色,包括民间技艺表演、节日风俗、礼仪仪式以及饮食文化等,从而充分展示本土的乡土文化,突出本土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味。

2.2坚持本土化,视觉内涵保持一致

受到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聊城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得聊城区别于其他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这是其他地区无法仿效的,也是聊城地区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在发展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本土化原则,突出民间艺术的本质,使视觉感受与当地的文化内涵始终保持一致,从而真正突出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旅游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2.3坚持可持续发展,体现文化生态

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实施民间艺术旅游开发,造成普遍的开发过度现象。过度开发不仅导致很多地区的民间艺术旅游趋于同化,更对民间艺术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聊城在进行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过程中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防止过度开发,建设生态民间艺术旅游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对聊城民间艺术乡村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适度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对保护与开发、人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真正体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3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模式

通过学习国外民俗旅游文化开发的先进经验,结合聊城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聊城民间艺术旅游产业实施科学合理开发,推动聊城民间艺术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带动聊城乡村经济发展、振兴乡村发挥积极作用。

3.1开发舞台戏曲表演旅游模式

聊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民间故事极为丰富。这些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对其进行改编和加强,将这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搬上舞台,形成特色的戏曲表演旅游模式。通过生动的故事艺术表演,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游客充分体验古老的民风民俗。此外,聊城民间艺术本身就包括地方舞蹈和戏曲,如山东快书、高唐四平调、竹马舞以及火狮子等[1],是当地的特色艺术形式。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从而形成聊城特色的表演旅游文化。开发过程中要注重表演内容的知识、艺术和趣味性,同时加强参与性,让游客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加强游客的旅游感受,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3.2开发节庆文化旅游模式

当地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能够直观反映聊城的文化特色,同时能够让游客直观感受到聊城地区的民间艺术魅力。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聊城民间的节庆文化习俗。节庆活动具有良好的开放性,非常适合旅游开发,无论是参观还是参与,都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大型古代乐舞表演,既能够让游客感受古代传统祭孔仪式的肃穆庄严,也能感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此外,阳谷县的社火节能够让游客充分参与到节庆活动中,切身体验节日的文化氛围。

3.3开发美食文化旅游模式

旅游产业中,美食是一项重要因素。民以食为天,无论到哪里,都离不开美食。因此,开发美食文化是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聊城美食风味是鲁西美食的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聊城美食吸收了南北风味特色,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特别是临清市和阳谷县,由于临近京杭大运河,在古代是商业繁荣之地,因此当地的美食文化受到了商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特色饮食文化。例如,阳谷县的美食街、水浒宴[2],将美食与文化紧密相联,让游客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梁山好汉的万丈豪情。

3.4开发水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临近京杭大运河,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大运河贯通聊城全境,历史上无数南来北往的商人沿着大运河来到聊城,在这里留下无数的故事,也形成了聊城独特的运河情怀。打造运河观光旅游线路,让游客或乘船于悠悠运河水中感受京杭大运河曾经的辉煌,或沿河岸边欣赏大运河新风貌,还可以打造水上古城风景、运河休闲度假中心等,带给游客更多的体验。

3.5开发水浒文化旅游模式

聊城的阳谷县素来有“武松故乡”的美称,此外还被称为“千年古城”“东夷之都”等。因此,可有效开发利用这3大元素,打造阳谷县独特的旅游文化。此外,可以对古建筑及遗址进行修葺,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例如,恢复宋街、文庙以及酒道馆等古建筑的旅游功能,修复紫石商业步行街,打造旅游商业项目等,将聊城地区的儒家、市井以及水浒等文化特色充分结合,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独特风情的特色旅游模式[3]。

3.6开发旅游周边产品

旅游周边产品的开发,也是构建旅游业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聊城的民间艺术特点,开发各种民俗工艺纪念品,如土特产、书画以及民间艺术品等,从而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4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聊城民间艺术是珍贵的文化珍宝,而开发聊城民间艺术旅游产业,对振兴乡村经济、促进聊城及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聊城民间艺术本身就是极为珍稀的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通过开发民间艺术特色旅游产业,能够有效优化聊城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产业形式,提高旅游文化内涵,还有利于开发特色系统旅游周边产品,对带动聊城地区特别是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发展旅游产业,在经济推动下修复、传承、弘扬和发展民间传统艺术,能够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对保护聊城地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健康的生态旅游文化、提高聊城在国内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第3篇

7、8月份开始,随着对业务的熟悉,工作内容主要转变以配合为主,参与了北碚静观、酉阳小坝、易华录数据湖及江北区五宝镇等项目。其中,在静观和小坝项目中主要完成了对项目地区位的分析;在五宝镇项目中负责乡村振兴过程中可以申报的各项政策补贴的梳理;在数据湖项目中收集了项目地的对标案例及项目建议书的部分编写工作。

期间,还参与了乡村振兴全过程顾问咨询服务模式的设计工作,完成服务清单的整理分类及编制工作。

课题方面,逐步加入中冶农特产品型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研究两个课题组,协助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和部分文字工作。

同时,自7月初加入文创IP小组后,完成了小龙虾项目的市场分析部分并提供策划思路和理念;另外,负责美丽乡村院IP的策划、设计与打造工作。

在院宣传方面,负责撰写了中冶扶贫征文和美好中冶公众号推文。

以9月底的金刀峡镇乡村振兴规划项目为转折点,开始正式作为设计及执笔人员参与到项目中,负责该项目的产业部分和生态农业发展区策划。提出在金刀峡镇生态农业发展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社区农业的思路,打造金刀峡镇区域有机品牌,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品牌打造路径和模式。

除此之外,长寿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工作也在10月底展开,主要负责项目的文化振兴部分。根据长寿区文化的禀赋特点,基于现存的“自然长寿”区域农产品品牌,提出打造“健康长寿”和“百年长寿”的长寿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在长寿区宣扬儒家文化以完善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宣扬工匠精神以促进民族民俗手工艺品向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积极转化。

另外,课题方面除完成重庆市农委乡村振兴课题的申报工作之外,还配合完成了2019年度研究课题《文旅驱动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的申报工作;文创IP小组方面完成农特产品IP打造路径研究和酉阳小坝项目的命名工作。

2018年度全部工作内容详见附表。

回头入职近一年的时光,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进步和转变:

一、 业务能力的提升。在过去几个月的时光里,从刚入职时的懵懂迷茫,被分配到任务时的毫无头绪,到现在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一个板块的内容,从心里还是为自己感到高兴的。这段时间里,在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都努力提升了自己,积极阅读相关材料,补充背景知识,虚心请教弄清楚院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目前不仅可以保证被分配任务的质量,还有精力一点点尝试着把自己之前的专业知识提炼出来融入到项目中来,做出创新和提升,以期为项目打造更好的效果。

二、身份意识的转变。刚刚入职时,还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学院气比较重。工作上缺乏积极性,时而还会有惰性。项目上不太善于和别人配合交流,经常出现完成的作品达不到要求和预期的情况,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和自己有意识的调整,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任务量不繁重的情况下,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充电,偶尔还会主动询问同事,是否有需要配合的工作,并逐步增加了同团队和项目负责人的交流,返工的问题渐渐转化为零,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对院的归属感逐步增强。在刚进单位的时候,恰恰赶上受到私人原因的影响,情绪波动比较大,心态也不是很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同事们逐渐熟络起来,深刻地体会到美丽乡村院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存在。对单位越来越有感情,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也一点一点增强。现在已经时刻做到意识自己是美丽乡村人,自己的优秀就是为美丽乡村院争光。

但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身上现有的不足:

一、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于院项目提供的帮助太少。因为之前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再加上性格方面原因,在各类项目讨论会上发言较少,羞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导致没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方面给予项目足够的支持;

二、距离多专业复合人才的要求尚有差距。除了必备的产业基础知识能力之外,对于规划设计、文旅策划方面知识的不足,景观建筑方面意识的欠缺都可能成为自己今后发展的短板所在,不利于日后项目的开展和团队之间的配合。

三、 还没有完全脱离学生思维进入工作思维。虽然前文中提到这一年中的转变,但是照比优秀的同事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还不能根据项目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完美地找到“有”和“优”之间的平衡,有时难免给项目负责人和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对院级层面的宏观发展方向缺乏长远视野。对于项目和院发展方向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政策和市场前景缺乏前瞻性的见解,或是目光短浅,过于关注眼下,或是忘记了作为央企的性质和责任,过多追求拥抱市场。

第4篇

目前,我国满足社会群体体育公共需求的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通过研究大多集中在内涵、目标、任务、外在形式等相关理论上的文献查阅发现,我国仅有少数学者和专家对体育公共服务从基础层面进行了概念的界定,还未研究其呈现情况和发展形式。范东云认为,体现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公”字,是她的研究重点,公共部门提供大众享受的体育公共产品的过程就是体育公共服务。可见,“公”字也应该是相关群体的体育公共服务,而不是某些特定群体的特殊服务,能提供各类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的体育公共产品。

2农村体育事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

2.1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改变居民生活方式

许多乡镇因地制宜,利用没有过度发达、工业污染也较少的农村自然资源,结合农村地理环境特点,以“体育旅游、休闲养生”的模式打造了可激发居民体育锻炼兴趣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改变了居民观念,发挥乡村生态宜居特色。例如,桂林大力实施的生态文化旅游战略,影响当地传统生活方式,利用漓江秀丽的风光,建设发展全国马拉松、攀岩、漂流等项目的桂林体育旅游,发展起来的体育赛事日益增多,促进体育与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也为带动经济的发展、增强国民体质提供了良好条件。

2.2促进社会团体交流,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城市人口融入农村带来了新的健身方式和健康理念,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操守,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促进人的社会化,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体现体育的增强农村人口凝聚力的社会化功能,无形中带动了周边人群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社会群体通过体育活动相互交流,促进其享受身心的放松。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问题

3.1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

缓慢,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以广大农村群众为主体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是以完善的农村基本体育设施为依托,以全民健康为核心的需要多方保障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受国情影响,受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不完善,无法完全促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一直是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现阶段,最突出的就是财政拨款不能满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需要。

3.2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缺乏专业体育指导员

作为一种组织服务体系机制,硬件设施是基本物质条件,该机制的顺利运行对体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人才供给作为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支持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地区,一些健身人士缺乏科学健身知识的指导,大量设施闲置废弃,在盲目健身的过程中,尽管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媲美专业设施,但错误的动作或练习,无法发挥应有的健身功能,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而专业体育指导员和专业健身教练的缺乏,是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3.3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

受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的制约,目前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缓慢,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主体体现在长期以来农村资源分布不平衡,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足,各部门、各部门之间严重的盈利性问题。实践主体体现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的体系边界划分,造成农村体育机构与不同形式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界限。由此,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各行业碎片化和个性化情况等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的问题。

3.4社会文化思想制约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国,中国长期保留着农业文明的传统。由于农村地区社会文化思想制约,这种农业文明的保守元素与体育的进取精神背道而驰。作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文化瑰宝,体育文化提倡奋斗、勇敢等价值观,而信息传递缓慢,技术落后的以社会静态为主的农村地区往往不重视体育文化。农村群众长期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缺乏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恶性循环,形成的历史文化思想桎梏,导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缺乏自我动力。通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打破落后的观念,任重而道远。

4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路径

4.1加强制度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深化改革,推动国家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从战略高度突出服务宗旨,根据农村体育服务现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托,制定符合各地区情况的公共体育发展战略。针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地方政府制定符合区域实际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规划,建议出台促进体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将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写入法律法规,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落实。政府除了要加强规划和法律制定外,还要制定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人才培养体系,调查分析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体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原因,将场馆设施的规划建设纳入规划开发序列,制定促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制度体系,谋划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将农村社会指导员培养体系纳入师范生教育序列。

4.2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在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方面,借鉴欧美、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西方先进社会群体运行机制,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群体。

4.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当前信息技术传播缓慢,农村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知之甚少,而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受益者,体育价值认同感较差,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亟待改善。将体育公共服务与腰鼓、秧歌等农村特色体育运动和农村特色自然资源相结合,传播农村特有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充分发挥农村区域优势以及群众性健美操、广场舞等群众性体育健身项目,激发农村人口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上表明,需要立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增加体育活动的参与人数,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4.4多领域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

第6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有机农业;栅格分析;战略构建

我国约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但是各乡村的旅游资源均衡不一,乡村旅游业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局限。有机农业旅游近年受到游客的喜爱,其可以作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一极或加分项,在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越来越受重视。

一、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有机农业是指运用现代技术改进传统种植与养殖方法[1],摒弃运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各种添加剂等物质,规避生产中使用基因工程得出的生物和衍生品。乡村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为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等成为游客共同的追求,有机农业能为游客提供更纯净、更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极大地满足游客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因此,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可以界定为在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某一种或几种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吸引游客欣赏、游玩、体验和购买的业态旅游产品。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内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生态旅游特质;二是这种产业形式是建立在有机农业基础之上,具备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特征;三是具备旅游吸引物特点,能激发人们旅游的兴趣,提供旅游条件。三要素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环状有机良性持续发展循环体(见图1)。

(二)研究现状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振兴,它与有机农业旅游息息相关,如郭微微提出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2]。李存霞等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是集乡村体验、农业生态观光、生态农业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形式[3]。另外,方培娟通过实地调研提出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都是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而发展的产业模式,生态条件是其发展壮大的“生命线”[4],满慧对无锡市有机农业的体验式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作了阐述[5]。综上所述,前人学者对于乡村旅游、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涉及,但缺乏进一步的专项研究与具体发展战略。

二、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必要性

有机农业生产的绿色有机产品,不仅满足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一)旅游吸引力价值大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前期的投入多、成本高、产量低,但长期性、循环性的有机生产体系一旦建立,其最终的生产效益往往高于常规的生产,后继的发展潜力也较足。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较高,口感较好,产品对于游客更具有吸引力,其价格往往是常规农业的2-3倍,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农业。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很大一部分为城镇居民,发展乡村特有的有机农业,并融入观赏、种植、采摘、技术讲解等旅游要素,为开展乡村旅游业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的添加剂和调节剂等,虽然农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了,但是长期的化学种植方式导致土壤有机物减少、土壤结块化、贫瘠化等现象突出,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最后农作物的生长也将越来越困难,产量必将减少。发展有机农业旅游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生产和销售实现一体,有机农产品所依赖的生产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通过建立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和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好办法。

三、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瓶颈

有机农业虽然已提出多年,但是有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多地有机农业旅游更只是零星存在,尚无大规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相应配套政策有机农业旅游的实施需要前期的高成本与低回报,每个生产环节和过程都可能存在反复的投入,没有技术支持与政策扶持,农民在经济上承受能力有限,现实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勇气开展有机农业旅游生产。另外,有机农业旅游发展好的农户,因其投入的资金较多,没有相应的奖励与典型经验分享,也使得有机农业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二)缺乏相应的布局与规划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系统,单个别农户建立的有机农业小循环系统,也会由于周边的环境影响,使该小循环系统存在成本成倍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进行统一、合理、有序地布局和规划,实现功能的集中化,布局的合理化,措施的力度化,同时规避有机农业产品的时间寿命,发展初级加工有机产品,让游客摘得开心、吃得放心、带得顺心。

(三)缺乏技术支持与科研投入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新兴旅游形式,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有限,专业技术缺乏,无相应的技术员点对点进行支持与跟踪,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很难形成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缺失导致有机农业旅游将不能持续发展。另外,有机农业旅游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的更新与系统的优化。(四)缺乏广阔的销售路径产品销售首先为乡村游客,实现现摘、现售、游售一体化,由于有机农业的采摘环节,大部分缺乏基础配套,使游客的可进入性较低;其次,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缺乏系统展示,游客难以在现场辨别,造成销售市场比较狭窄的问题出现;最后,有机农业初期加工产品缺乏品牌,建立口碑与品牌效应尚需时日。

四、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建议———以漳州为视角

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摒弃以前无序、无规划、无支持的发展路径,依靠栅格分析法实现点、线、面系统性结合,即“明确战略定位,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的指导思想,带动和发展有机农业旅游产业(见附表1)。通过运用栅格进行分析,找到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我们用“+”表示要素之间有匹配关系,用“-”表示要素之前无法找到契合点。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如下表所示(见表1、2)。本文接下来以漳州为视角,结合漳州的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运用栅格分析法,提出漳州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若干战略措施。

(一)SO战略1.明确战略定位。漳州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冲积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适合农作物生长。漳州之所以被称为“花果之乡”,是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是福建省五大平原中最大的平原,气候温和湿润,物产丰富[6]。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应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开发各类产品,目前较受欢迎的有机产品旅游形式为参与体验型,主要有:(1)娱乐体验,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历史文化,在有机农场可以打造多元主题活动,游客可以通过观看各类演出或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工作中形成的紧张神经得以松弛,让会心的微笑抚慰心灵的种种不快,从而达到愉悦身心、放松自我的目的;(2)教育体验,游客在旅游中见识到的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点,总会以其独特的自然知识或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高超的技艺等令人耳目一新,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旅游的全过程当中。有机农场面向核心家庭开展了形形的亲子活动;(3)逃避体验,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复杂、生活空间的拥挤与喧闹使人们希望能定期到尚未城市化的地方修心养性,忘却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双重压力,寻找生活中摆脱束缚的真实自我,远离都市,与田野、清风为邻,净化心灵;(4)审美体验,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游客在感受姿态各异的名山大川、人文建筑的高超艺术之美的同时,就是获得从身体到精神的放松、通畅、忘我感觉的过程。2.树立品牌,多渠道推广。漳州农业曾经是该地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通过明确定位进一步巩固“世界柚乡的平和溪蜜柚”“中国青梅之乡”的诏安县、世界四大名柚———坪山柚、文旦柚故乡的华安县、“中国芦笋之乡”的东山县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同时,漳州又有“东南花都”的美誉,盛产享誉海内外的水仙花、“花中君子”兰花,马口花卉生产基地是“闽南花卉市场”主要举办地,成为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楷模。另外,集中打造林下荔枝、云霄枇杷、五寨百香果、长泰柑桔、程溪菠萝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在广泛利用网络、杂志、报纸、电视等传播渠道,打响“美丽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农民在学好有机农业种植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学习网络销售手段,如淘宝、微信营销等方式,形成全员一体的营销网络,从而使有机农产品产有所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WO战略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漳州市“美丽乡村”为数较多,仅2017-2019年三年时间,正在建立和已经建立的项目,就高达381个,并且漳州市作为全国有名的花果生产和加工大市,在发展有机农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支持和政策配套的推动下,借鉴国内外有机农业旅游的成功案例经验,引领有条件的“美丽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不仅开发有机农业旅游产品,同时也建设完成完善的经营组织、游客接待和采摘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以镇或乡级别的工程进行扶持建设,依据漳州“美丽乡村”各自的特点,选定具有该村特色的农产品开展有机农业循环产出,技术上的扶持与跟进,保障产品质量,旅游主管部门与专家的设计让有机农业旅游实现观光性、趣味性、体验性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有机农业旅游成为该村的精品旅游项目。在实现有机农业旅游生产与产出同步性的同时,将剩余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利用生产地免物流费的优势,使游客与售卖方实现共赢,在实现产品销售的同时也打开了市场的口碑效应,使示范点的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样板作用。

第7篇

特色职业院校建设情况汇报

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积淀出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成都平原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天府文明的母体和基础。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角度出发,农耕文化理应成为彰显天府文化魅力的一个重点。作为成都市第二批特色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单位,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充分指导下,我校汲取传统农耕文化精华,致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发展天府农耕文化的高地,大力实施特色院校建设,从文化特色、职业特色、品牌特色三个方面通过三年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成功结项。

一、学院的文化特色

“建设一流的高校,就必须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这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60多年办学历程中沉淀和总结的历史经验。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指引下,在一代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凝聚了学院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体系,如“春风化雨润无声,于无声处孕芳华”般孕育了数以万计学生成长成才,为三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学院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立足成都,面向四川,辐射全国,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61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师生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为兴农育人”的办学传统不动摇,秉持“守望田园,不辱使命”的“三农”情怀,确立了“勤奋、俭朴、诚信、敬业”校训,形成了“亲农、事农、兴农,敬业、勤业、创业”的学院文化精神,铸就了“聚焦三农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方向,学院办学特色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农院人内在品格的精神内涵,已经成为学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孕育了富有特色的育人文化

从建校开始,学院历届领导带领全体师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传导学院核心文化,努力培养学生三农情怀,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教学改革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了“双校区大园区”的办学格局;在专业构架上,充分发挥学院农业全专业链优势,“立足一产、接二连三”,大力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在天府文化传承上,建设了校史馆和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博物馆,成为缅怀历史、传承天府文化薪火的基地;在教师素质提升上,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提升,多次获得国家、省级教学大赛奖项;在学生发展能力培养上,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多次在国家级大赛上获奖,学院双创工作成果显著;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上,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载体作用,社团活动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在学生社会责任塑造上,以志愿服务和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积极组织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乡村农户,践行在“服务三农”中成长成才的育人理念。

二、学院天府文化建设主要做法

(一)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建设有序开展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切实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院13554发展规划》等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目标,科学构建和完善学院文化建设体系,在年度工作计划中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明确要求全院各部门(单位)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日常工作,在党政办公室成立了特色院校建设办公室,并对照建设目标和责任,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在全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参与的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师生人人参与的建设氛围;确保文化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督促、有检查,健康有序地开展。

(二)实施精神文化建设,构建农院精神共同体

一是发掘学院历史传统,以项目和课题为牵引, 申报和立项《成都市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索》《成都平原农耕文化资源建设》《基于VR技术的网上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开发与应用》等院级、市级和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数十项,做好校史、天府农耕文化研究工作,揭示天府农耕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二是凝练提升学院文化精神,在更高站位上深刻挖掘和凝练学院新的办学理念和校训,开展“校风、教风、学风”优化提升工作,总结出特色鲜明、体现学院文化指向和社会责任的文化精神。三是大力弘扬学院精神文化,打造 “农院大讲堂”,讲好“三农”故事;利用新入职教职工培训、开学典礼等平台,开展师生学院文化精神教育。

(三)实施形象文化建设,体现学院文化魅力

一是加强学院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建好“三微一端”、校园门户网站群等宣传载体,主动宣介学院重点工作、重大成就、典型经验等,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二是以校训、校徽等为基础对学院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树立学院品牌形象。三是精心宣传教师模范、优秀校友,打造“农院榜样”,提升学院形象。四是建立校友工作机制,搭建母校和校友之间稳定沟通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校友工作深入开展和校友文化不断丰富。

(四)实施行为文化建设,尚学文明成为校园风尚

一是强化师德引领示范作用,把握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内涵和要求,培养教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二是促进学生素质养成,健全学生规章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严格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三是锻造文化活动品牌,重点培育“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技能大赛活动月”等主题活动品牌,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着力培育“品牌社团”,搭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四是成立了四川古典插花研究中心和中华传统文化重点系列课程工作组,建设了一系列天府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美丽乡村宣讲语言艺术》《茶文化与茶艺》《天府农耕文化》《川派盆景文化》《中国传统插花(蜀韵)》等二十余门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数十门,出版专著《天府农歌》等专著。

(五)实施环境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治学理想家园

第8篇

一、写作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该书写作思路清晰,结构分布合理,逻辑性强。作者以休闲农业的基础知识作为导入点,进而系统探究了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此,作者以“休闲农业”为第一视角,客观分析了现代农业资源的特征和类型,从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到休闲农业的相关法规及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在内容上层层递进,体现出作者写作思路框架清晰,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科学严谨的态度、细致的写作表达。休闲农业是农业功能的拓展与提升,乡村旅游是旅游市场的转型与细分,两者的结合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作者提出的观点都以事实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通过系统的总结,给出合理的建议。

二、内容材料丰盈,指导性强

本书的材料确凿、内容充分,论据充足,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作者从多个方面展开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大大地缩短,休闲已成为大众化的需互联网新常态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转型——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曹雅洁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求,休闲农业为人们提供了极佳的休闲场所,同时满足了人们高品质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养生需求,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条件,在此背景下,为顺应时展、响应时代号召,宏观上而言,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土地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是学习和研究休闲农业的基础;微观上而言,休闲农业在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相应的理论研究还很滞后,作者以辩证的眼光解读了影响农业旅游发展的多个要素,并将实际案例贯穿于文章中。作者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穿插了多张图片进行范例展示,以引导相关从业人员在现代农业基础上发展休闲农业,这在农业与旅游书籍中颇具特色。使读者直观了解相关休闲农业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学习农业与旅游的兴趣,这不仅使得读者阅读起来轻松、一目了然,也体现出作者细致严谨的研究态度、扎实的基础知识、内容材料的收集全面、翔实。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也为其他农业与旅游类书籍在改革和创新中树立了一种新的榜样和方向。

三、现状分析客观准确,观点立足于实际

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尽管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究,但作为一门学科构建却尚未见有报道,其相应的理论研究还是很滞后的,由于休闲农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而真正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坚定不移的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才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此背景下,作者立足于实际,分析了休闲农业的一般问题,并对休闲农业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一方面,作者从休闲农业的发展、营销、规划经营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休闲农业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那么构建理想的休闲农业则需要立足于实际、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计划。另一方面,作者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如意大利以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载体,依靠相关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业合作社推动,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该书立意高远,紧跟时代要求;写作思路清晰、内容框架合理;对现状分析客观严谨,观点面向未来,对策可行性足,指导性颇强。这不仅能使读者轻松阅读,指引读者明晰休闲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充分的调研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研究态度。因此,该书是一本极具研究价值的农业和旅游的书籍。

第9篇

【关键词】定县实验;河北;新农村建设;知识分子;农民

近百年来,河北一直是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实验基地”,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定县实验更是使河北名扬海内外。作为中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认真总结定县实验的现实启示对于今天的河北新农村非常重要。因此,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认真总结其历史经验,挖掘河北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既擦亮了地方史研究的一大“亮点”,弘扬了光荣历史传统,又对于今天的河北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乡村变迁的重要骨干力量――知识分子

自近代以来,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与乡村之间始终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知识分子就与河北的乡村变迁发生了密切联系。为了探索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出路,1929年,留美归国的晏阳初先生选择了河北定县作为实验基地,并率先垂范,由北平举家迁往定县定居,很快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留美归国的专家、学者。这样,以晏阳初为代表的留美归国知识分子成为河北定县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把定县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了实现“以农立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们告别了都市生活,举家迁往定县,与农民为伍,引发了一场“博士下乡”的热潮。他们在定县对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用教育改造农村与农民等做法,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由于他们的努力,河北定县与山东邹平一起成为名闻遐迩的“模范县”。他们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被更多的地方所接受。为改变祖国乡村的落后状况,以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值得肯定,其爱国情怀值得钦佩!

历史已渐渐远去,很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定县实验并没有被世人所忘记。定县先驱们“心系农民”的精神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中断。令人欣喜的是,在今天的河北乡村,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像温铁军这样的学者和许多年轻的面孔。这使我们确信:定县先驱的精神依然在燕赵大地上薪火相传。为了服务于解决“三农”问题,广大知识分子(包括专家、学者、教师、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象牙塔”,深入乡村,亲身实践,为河北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例如,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和专家教授下乡支教行动、河北农业大学师生开拓的“太行山道路”、大学毕业生踊跃参加的“三支一扶”政策和农村基层“村官”直选等。这些支援乡村建设的活动,无论名称与形式怎样变化,都是定县精神在今天延续的生动写照!我们应该珍惜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光荣历史传统,在河北新农村建设时期值得继续提倡和发扬。

今天我们要深入思考:在时代背景、社会制度和农村状况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去继续定县先驱的使命?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呢?知识分子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并且更具现实的可操作性?知识分子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的角色?对此,定县实验带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改造中国乡村不能仅靠知识分子们的一腔热血,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特别是政策的扶植、财政和科技的大力投入;第二,从理论与实践来看,知识分子无论是选择“坐言”还是“起行”,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我们提倡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深度参与”,就是要尽可能地真正“走到农民中去”,与广大农民共同劳动、共同创造、共同建设。[1]

二、河北乡村变迁的关键所在――农民素质的提高

与城市不同,乡村的发展变迁有特殊的内在理路。为此,乡村不应该成为被动改造的对象,我们应该尊重其自身规律,努力挖掘促其变化的内在动力。从这个新的视角来看,历史上的定县实验并没有把定县单纯作为一个“被救济”和“被改造”的对象,而是关注到了乡村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农民。晏阳初把中国农村的问题归结为农民的“贫”、“愚”、“弱”、“私”,认为乡村平民的教育才是救国建国的基本,主张要振兴农村,只有对农民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2]为了提高农民素质,他在定县开创了以农民为对象的中国“平民教育”事业,成为“教育救国”的终身实践者。为了简化中国汉字,开启农民心智,他在定县组织编印了《农民千字课》本,并以此获得被美国“哥白尼逝世四百周年全美纪念委员会”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的殊荣。河北定县也由此成为中国“平民教育”的发源地。

在新的社会制度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著名经济学者温铁军认为,晏阳初提出的中国农民有“贫、愚、弱、私”四个问题中,“‘愚’和‘穷’的问题已经改善;但农民还是分散的,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落后,这是‘弱’;小农分散生产让他们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这是‘私’。这两个问题仍然严重。事情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问题只能一点一滴地去解决。” 为了继续当年定县实验未完的使命,2003年,温铁军倾力建造的中国第一个免费培养农民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河北定州成立。同时,他还筹款投入了“大学生支农调研” 和“劳动者免费培训”计划,试图帮助农民提高合作精神和组织化程度。[3] 基于对“三农问题”的特殊贡献,温铁军被评选为“CCTV2003年度十大经济人物”。由此可见,无论哪个时代,对于那些能够关注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并敢于到乡间去亲身实践自己理想的学者,人们总是会表示出特殊的敬意。

今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旧是广大农民,而且我们已经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对于河北来说,农民教育(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仍然举足轻重。农民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技术性和实用性,而且要结合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因此,定县实验对农民教育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经验,不容忽视,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诚然,改造中国乡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与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程度都密切相关。但不能否认,以教育为途径来提高农民素质以改变其生存状态,的确是中国乡村变迁的关键所在。

三、改变河北乡村面貌的现实选择――对外交流

这里的“对外交流”既包括国际交流,也包括河北与周边地区的国内交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乡村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对外交流这一重要的外部条件。河北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燕赵文化也有着开放性和多元性的历史传统。与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相比,定县实验体现了燕赵文化的重要特征――融合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这使定县实验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也促进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1933年,著名的美国记者斯诺(Edgar Snow)访问定县后,撰文《中国民众的觉醒》,发表于《纽约先驱论坛报》,引起了世人对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极大关注。广泛的对外宣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美国民间的友好往来,这些正是当年定县实验重要的成功经验,值得今天研究和借鉴。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河北省农业厅曾先后组团80余个,600多人次出国考察,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4]由此可见,河北省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这必将为河北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提供有益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河北可以充分发挥环绕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边地区市场需要的、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如,花卉业、食用菌栽培业、中药材种植业等朝阳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农民增收。

四、最具生命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特色生态环保农业

2003年以来,创建生态文明村成为有河北特色的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安全生态农业”的目标,自然离不开科技的投入。而“科教兴农”早在定县实验中就已成为改造中国乡村的核心理念:从创办中国第一所乡村医院到传染病的防治,从村民识字班到引进良种。据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定州(即定县)是河北省内唯一的一个无文盲县;当年晏阳初引入的良种棉花、苹果、白杨等作物和培育的良种鸡等现在仍然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在今天定州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温铁军等人主张发展“绿色农业”,反对农作物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他们尝试着形成农业六位一体的生态循环经济,以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正为探索河北特色的生态环保农业做出积极贡献。[5] 对于河北新农村建设来说,这条 “土生土长”的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值得关注与探索。

综上所述,定县实验是中国乡村建设史上的一朵“奇葩”,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河北而言,“新农村建设”并非突生事物,而与近百年来知识分子在定县探索改造中国乡村的历史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我们不应该中断这一历史的延续性;河北的新农村建设也并不是“从零起步”,而是有着定县实验的丰厚历史积淀。我们应该增强历史意识,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更多的现实启示,才能更好地推进河北的新农村建设。

注释:

[1] 参见乌裕尔.建设新农村・历史的启示之一――需要千千万万知识分子深度参与[J]. 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11-10.

[2] 晏阳初.晏阳初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37.

[3] 参见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0.86.

[4] 李荣刚.持续发展的――河北农业.省略/魅力河北.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模式;保护性

近几年,旅游业开始成为辽宁经济进步的的重要推手,辽西北地区凭借大量的宗教和历史文物资源,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了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主力之一,而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乡村的遗留也更便于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灵活的旅游推广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乡村旅游在辽西北新农村建设推广的可行性

1.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

辽西北地区乡村历史遗迹众多,如盘锦的田庄台集中了辽河文化、古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史上有“九庙同镇,五教合一”的盛誉;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阜新瑞应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99年),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绥中前所古城(又称中前所城)为当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所城,具有重要的军事考古价值;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建平县城西部,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位列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全国100个大遗址名单之中;朝阳市发现的锭光佛舍利和七宝塔,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葫芦岛新近发现了建昌东大杖子战国中晚期墓,无论规模和保存完好性在中国东北部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都十分罕见,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优秀的地理环境资源。

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地貌环境,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植被群落和生态自然景观面貌和色彩多变,拥有山峦、林木、药草、花果资源的特有的生物群落。可分别建立林木生产基地、药林生产基地、果品生产基地、花卉生产基地,以资源为基础可以持续进行原材料的深加工,适合形成集观赏与农业贸易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

3.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景观。

辽西北地区是满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和民族L情。辽西北地区的乡土文化气息浓郁,拥有豁达粗犷的性格、独特的饮食习惯、鲜艳多姿的民族服饰、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趣的乡土建筑,他们现今仍然保留的传统的农耕和畜牧方式,都是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展带来了丰富的素材。

在为这些优质资源窃喜的同时,其实辽西北乡村旅游开战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开发节奏的同步性上的不对应;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受陈旧观念的制约;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拓展的局限性等问题。

二、基于保护性原则的辽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适应模式

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是促进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总结和归纳,辽西北地区乡村旅游目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公司及企业化”模式、“社区化”模式和 “农户化”模式类型,这些模式存在各自的问题和优势,在选择使用的过程中要配合区域和位置进行组合。

实际上针对辽西北地区不同位置条件组合选择发展模式的同时应注意以文化和如何保护两方面问题的贯彻和具体实施。

针对辽西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建设历史乡村、文化乡村则能更持久的带动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的提高,集中辽西北地区乡村文化遗址和非遗资源,形成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化、国际化品牌。目前仍旧面临的辽西北地区乡村文物遗址受损严重、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如葫芦岛市南票区金星镇新庄子村的大量汉墓和古代寺院遗址地貌损毁严重,未经修葺等问题,国家与政府应积极加大资金和调整政策,需要高度关注,尽快加以改善。

循环经济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而且与社会系统之间也要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问题的关注上与“新乡村旅游”的发展内涵相一致,这种理论应渗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

三、乡村旅游推动辽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

1.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

所谓的乡村旅游的区域化整合与协作主要指的是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这种合作包括网络平台的互助与活动的互通。针对于乡村旅游知名度普遍不高的现状,需要将发展视角转移到与优势城市链接合作之中,比如乡村旅游可以与城市著名旅游景区联合构建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建立城乡之间的信息网络,实现旅游信息共享与客源共享,在这方面实际上辽宁省已经有所行动,比如位于省会地区的辽宁省博物馆在游客参观时设置了辽河文化历史演变展厅,而辽河文明的发源地朝阳则成为了国际游客来沈阳游览之后的另一个必去之处;应围绕主题品牌构建旅游大品牌,按地区划分后使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力推乡村旅游地品牌,兼顾其他相关系列品牌的开发与发展。

2. 乡村旅游季节性调整与劳动力转换。

辽西北地区受自然气候条件、农事季节的影响,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淡旺季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村民在淡季时收入不保,经济收入不稳定,因此,除了提倡季节性旅游项目转换的同时,除了冬天设置冬季如滑雪等运动项目之外,针对辽西北宗教文化资源进行调配,如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掌握了本地的宗教资源,大力发展明性寺宗教文化,此地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各地信徒积极前往。

而那些宗教遗迹缺乏的乡村则可以综合考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衍生品的生产和销售,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典故,更完整和系统的开发相关内容,并且吸收国外在这方面的优秀经验,如日本熊本县吉祥物熊本熊衍生品的开发,加深了世界对这个地区的印象,进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另外,解决冬季劳力闲置的问题,其生产模式也不可主要停留在家庭作坊水平,更多考虑手工性和民族元素的深化。

乡村旅游在辽西北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的开发和经营也随之会更深入的影响辽西北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演变,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时期和各地区的区位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是推进产业经济良性、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种模式的科学化势必会给整个辽宁省的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和新农村改造带来前所未有的时机。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文化产业;改革

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近几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辽宁文化产业略成规模,呈良好发展态势。2012年,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六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多者达到12%。2013年,辽宁省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3个百分点,但远低于北京、上海等文化产业相对发达地区。

根据辽宁省政府2010年出台的《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到2015年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5%,产业增加值年度平均增幅不低于20%,并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辽宁的支柱产业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还有大量需要解决的迫切性问题。

一、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

辽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工业文化、宗教文化和旅游文化,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拥有源远流长的史前以及汉、唐、辽、清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拥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具有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各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为8处、11处。近几年,辽宁省先后出台了《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业改制若干政策的通知》、《辽宁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整体上看,辽宁的文化资源颇为丰富,文化企业众多,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话剧、歌剧、评剧、京剧、杂技、曲艺、新闻出版等发展较好。但由于文化产业起步晚,在体制机制、思想认识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文化产业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呈现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总体上看,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中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体制现状制约产业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把各类文化资源和市场分割成为条块明显的状态,各类资本、人才、信息上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的配置。同时,文化行业管理单位与部分文化经营单位管办不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符合需求的科学规范管理体系还未形成。

(二)缺乏规模化的市场主体。辽宁的文化产业经营机构规模偏小,而且在分布上缺乏规划,集约化程度低导致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不强,缺少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大型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

(三)产业发展政策还不完善。多元化投入发展文化产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引进资金、合资合作、股份制经营等渠道还不够通畅,文化产业的社会化程度较低。

(四)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由于消费习惯使然,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尚未成为居民普遍的消费倾向,在文化消费方面支付能力趋于保守,文化产业的经营水平也有待提高。

(五)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辽宁的文化资源很丰富,但对其开发明显不足,商品转化率低。无论从管理,还是经营的角度,都缺乏市场的眼光,产业意识差,对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较差,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六)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在产业结构方面,辽宁省文化产品实物产品所占比重很大,以文娱为主题的抽象文化产品发展较为落后。从区域分布上看,辽宁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广大农村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这种重城区轻农村、重大城市轻小城市的布局严重不平衡,难以发挥整体优势,难以统筹协调产业发展。

三、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辽宁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针对存在问题,还要进一步确定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发展的重点项目。

(一)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深化改革,是辽宁文化产业实现新突破的唯一出路。要降低进入文化市场的门槛,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施行管办分离,使政府与中介组织、经营主体分离。加快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文化企业发展环境。

(二)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以印刷出版、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形成特色明显、主题突出、结构合理的发展态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利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工业大学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优势,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实现创意创作要素的聚集。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结合辽宁丰富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把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创新,开发具有辽宁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文化产品,特别是在工艺美术、演艺娱乐、艺术培训方面,以名牌产品和优质服务开拓国内外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文化会展服务,定期举办文化会展,促进辽宁与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的对外交流合作。

(四)培育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辽宁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集团,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出版传媒集团、七星影业公司、民间艺术团、古玩商城、辽宁大剧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重点建设好沈阳棋盘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除了以上重要领域、重点项目以及体制机制的突破,还必须通过优化宏观规划、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等措施,在学习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辽宁实际,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因地制宜地解决辽宁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大做强辽宁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 实现从辽宁文化到“文化辽宁”的嬗变.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10月.

第12篇

201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2019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接文化部办公厅(办非遗函〔2019〕188号)通知,文化部确定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为在全社会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宣传,倡导非遗保护理念,提高全民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现就我省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围绕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党的xx大精神,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振兴传统工艺”为主题,精心策划,创新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倡议因地制宜开展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宣传活动;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组织非遗专题讲座、竞赛等知识普及活动。

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等的作用,在城镇街区、乡村边寨、校园广场等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让人们感受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彰显人民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有关要求

1、请各设区市力争使“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全省有个普遍效应。

2、各地组织“文化遗产日”活动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及八项规定相关要求,突出主题,讲实际、重实效,严禁铺张浪费;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开展。

3、各设区市文广新局于5月25日前将本设区市“文化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报送至省文化厅社文处。活动结束后,各设区市将“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情况、亮点和经验反馈至文化厅社文处。

4、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殊作用,做好传承人的保护与服务工作,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省文化厅2019年6月将继续开展非遗传承人关爱工程,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检活动(详见附件2),以此提升传承人和民族民间艺术家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建立传承人身体健康状况档案,让他们能够及时发现病症,对症治疗,为传承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更好地为非遗保护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延伸】

2019年文化遗产日主题公布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国家文物局于11日的例行会正式公布了2019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被确定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朱晓东宣布了2019年文化遗产日主题和口号。2019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五个口号:1、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2、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3、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4、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最美乡愁;5、避暑山庄和合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