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0:21: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外贸易的利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国际货物贸易的多极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国际局势是以美国为唯一贸易核心的,美国的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美国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4。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欧洲国家开始迅速发展,在1950~1960年,国际贸易格局呈现美国、欧洲双雄称霸、双雄对峙的局面。这时欧洲的总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近1/10,欧洲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10,美国的总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10,美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1/12。在1970~1980年,亚贸易格局呈现美、欧、亚多级发展的趋势。
2.发达经济体以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实力变化
20世纪50年代,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贸易额上所占的比重是6:3,在20世纪60年代,其比重发展为7:2,在20世纪80年代,其比重的变化微小,直到20世纪末,其比重始终维持在7:2的状态。在21世纪后,其比重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突出,占国际贸易比重的一半。且在国际货物贸易额的比重上,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额逐年上升,发达经济体的贸易额逐年下降。
3.国际服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全球服务贸易总的出口额达到4千亿美元。现今,全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5千亿美元,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从而使国际服务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全球贸易出口额的比重越来越高,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其中,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虽然在逐年升高,但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仍然低于全球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且中国的货物贸易虽然发展较快,但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发展相对落后。
二、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
国际贸易秩序的建立基础是规则与规范。现今国际贸易的规则与规范首先是WTO组织建立的关于国际多边贸易的规范,然后是区域或两个国家间制定的关于对外贸易的规则与规范,最后是国家与区域制定的单边的贸易管理制度。由于以上这些规则与规范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在制定相应的规则、规范时要充分体现其合理性。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主要取决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状况,以及经济体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经济体的内部经济状态和内部关于贸易的实施政策。就其本质而言,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可以充分体现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状况,在国际上,由于各个国家的逐步发展,国际贸易秩序也在发生着改变。
三、面对国际贸易的变革,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策略
1.立足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维护多边贸易秩序
我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与WTO制定的多变贸易秩序联系密切。遵守WTO的多变贸易秩序,是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在WTO中,我国实现了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贸易秩序的愿望,为解决我国的国际贸易纠纷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通过运用WTO制定的关于国际贸易的规则,可维护我国的正当利益,进一步减少贸易的摩擦。现今多极化格局的出现,进一步弱化了WTO的职能,因此,我国应立足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主动维护多边贸易的秩序,在多边贸易的谈判中发挥我国应有的贡献。
2.要努力维系与东亚经济体的区域贸易,制定新的发展措施
经历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后,在东南亚区域建立了东亚自由贸易区域。早期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域包括东南亚十三国,发展至今,其区域增添了澳大利亚以及印度、新西兰三个国家。建立这个区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减少贸易产生的摩擦,但现今这个贸易组织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呈现松散的状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应制定新的发展措施,坚持一带一路战略,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快软件的开发与建设,促进东亚区域贸易的发展。
3.要实现良好的双边贸易
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美国进行的货物贸易,我国的广阔的市场使多国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但我国并未将自身的贸易实力转化为对外关系的改善,反而使我国的对外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我国要时刻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关系理念,充分调动自身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国际互动机制。
4.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国对外贸易的货物数量在逐年升高,因此,加快结构的升级、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根本方法。我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发力度,立足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推动对外贸易的转型,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取了出口导向政策,用旺盛的出口需求来补充远不足以支撑快速增长的内需,我国外贸出口的大幅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这种全面外向型经济的负面效应也正逐渐显现出来。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各有利弊,如何促进两战略的融合,为我国经济发展所用,以摆脱可以预见的对外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摩擦加剧、通货膨胀等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复合型”战略
1对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利弊分析
“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其优点是比较显著的。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大都取得了实绩优良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成功地了传统的工业发展只能通过进口替代来实施的观点。
在一个资金、技术缺乏,市场狭小和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的不发达经济中,选择出口导向型战略:(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2)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I(3)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等等。
但同时应该看到,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以下三个弊端。
(1)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大国和小国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2)会增加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更易受到外部市场的摆布,这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水平受制于其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决定了即使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其水平和层次也不会很高,这必然会降低其在开放中所能获取的比较利益。
(3)其作用受到市场发展的制约。亚洲一些国家所奉行的出口导向型是以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又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为重点的。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西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逐步退出其市场,这时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将大量传统产业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正好适应了其市场上传统产品不足,需要填补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国家增多,并加入传统产品的生产行列,这时,所有实施该战略的国家就不仅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对手的竞争,还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这就使得其出口增长下降成为必然。
2对进口替代战略的利弊分析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伴随着贸易保护政策的落实,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升值本币,即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根据上述分析,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进口替展战略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是借助某种程度的国家干预和保护,利用本国资源从事在国内具有较大需求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一旦实施该战略,就意味大规模的国内生产和投资行为的开始,这将对国内的投资需求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如果实现了成功的替代,就意味着将实现由过去对国外市场同类产品的大量需求向对国内市场大规模需求的转变,这对于开拓国内市场并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既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又能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积累国内建设资金,可以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战略产业,并转而出口创汇。
最后,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对外贸易水平。通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开拓,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提供稳固的国内保障,并且,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两种战略的双重选择
通过对这两种贸易发展战略的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选择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战略,并根据国际环境和世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而对于我国来说,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更是必要的。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居民个人收入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就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如果只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商品来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市场的需要,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一、比较优势战略和竞争优势战略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国际贸易利益和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国际交换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存在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到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这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能够持续增长的原因所在。一些跨国公司也意识到了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纷纷来华投资设厂,或把其制造中心移到我国,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正在加快。
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应该遵循比较优势战略,这样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从而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收益不能长期化,比较优势不能作为长期外贸发展战略。因为单纯依靠资源禀赋建立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保证一国商品持久的国际竞争力,原因在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比较优势仅注重静态比较利益,忽略了动态发展优势。要实现和得到长期动态的贸易利益,就要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它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贸易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影响竞争优势的许多因素不单单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育而得到。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制定贸易战略和产业政策时,没有局限于比较优势的束缚,形成了本国的竞争优势,在较短时期内完成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和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我国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出口战略调整时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我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时,短期内应该考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获得国际分工的收益,长期内要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逐渐从出口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出口利润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据价值链的高端。
总之,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产业结构是我国对外贸易能够持续增长的前提,也是我国长期获得对外贸易利益的战略发展要求。
二、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为发挥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种进出口战略:一种是“进口替代”,另一种是“出口替代”。“进口替代”是指发展中国家本来靠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不依靠进口,而依靠本国自己的力量制造该种商品以代替进口。这种贸易形式是以“自力更生”为指导思想的。其优点是能在国家的保护下,利用本国资源从事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可以说是利用对外贸易所开拓的国内市场来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一种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国建立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同时也增强了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提高了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但是,“进口替代”战略的选择,也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许多现实的问题,比如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等。因为进口替代战略缺点在于过于强调保护国内市场,不利于促进国内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容易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着重点放在国内市场,往往忽视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必然使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作用受到限制。这种策略已不再适应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由“进口替代型”逐渐向“出口替代型”转变。“出口替代”是指本国生产新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以代替传统商品的出口,扩大出口。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学者认为,发展“出口替代”,由于工业制成品需求弹性大,市场广阔,可以实现大量出口,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偿债和借款能力,也有利于本国进一步发展出口工业,增加就业人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使产业结构向高一级发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发展中国家实行“出口替代”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出口替代”是一种外向型发展战略,必须以国际贸易中自由贸易为背景,而贸易保护主义却是目前国际贸易的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从客观上阻碍了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整,不可过于乐观地估计我国在世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出口替代”战略容易使国际跨国公司介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和“出口替代”战略相比,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相对可以较少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利于安定,适合国情。
选择对外贸易战略,必须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和世界经济形势出发,并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为借鉴。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替代的单独采用,对我国来说都不是对外贸易战略的最佳选择。只有兼容两种战略的优势,实施两种战略兼施互补的综合性战略才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应该是保持“进口替代”的优点,克服它的不足,吸取“出口替代”的某些可取之处,避免它的缺陷,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交叉进行的战略。
三、贸易保护战略和贸易自由化战略
贸易保护战略的优点在于可以保护幼稚产业,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减少进口对国内产业的冲击。然而,过度贸易保护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滥用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国内生产的高成本和低效率,这一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有较明显的表现。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和加入世贸组织,贸易保护政策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于是贸易自由化战略呼声越来越高。贸易自由化战略优点在于市场开放,贸易壁垒降低,随之而来的是贸易量的扩大和贸易利益的增加。然而,判断贸易保护战略还是贸易自由化战略优劣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长期发展的利益。
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优化的转变时期;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因此,单纯的贸易保护政策和完全自由贸易战略并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实施自由贸易战略的前提下,强调政府对结构转变的积极干预,即实施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战略。
具体说来,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既要根据劳动力丰富的国情,发展低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低技术工序环节,又要把技术引进和干中学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全球技术进步的外溢效应,在适度的保护和激励下,扶持中技术产业,即汽车、化工、电气和电子设备、精密机械等,重点发展汽车、半导体、数控机床等极少数幼稚产业。
总之,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需要利用低保护和温和出口鼓励来干预少数产业的成长,对产业发展的干预要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
1.1我国积极构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在申请加入WTO时,我国向世界作出了多项承诺,WTO对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要求,为了达到预期要求符合WTO《TRIPS协定》的要求,我国在2000年和2002年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几部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2009年颁布了顺应WTO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的修改法案。这更使得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同《TRIPS规定》符合。中国的对外贸易彻底与世界接轨并顺应了知识产权的时展。
1.2对外贸易经营者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最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企业、外贸经营者的发明专利申请从1985年4月~2010年4月共受理专利申请6095949万件,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在商标注册方面,我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已经保持了8年的全球第一。在版权方面2010年申请数量就比2009年增长了5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加强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
2目前我国在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不足
2.1缺少统一标准来防范侵权行为
每一项专利和产权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当技术标准与产权制度相结合时,就产生了对专有权利的保护。一旦一项技术达到了技术标准申请了专利,那么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再任意地拿来使用。其他人一旦使用就触及和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导致违法。为了不与法律相抵触,那么其他人除了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研发新技术取得自己的新专利外就只有另外一条道路可选,那就是以昂贵的使用费为代价使用他人专利,这必然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直接导致企业的盈利降低,从而逼迫企业不得不让出市场。如今世界市场对标准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为了迎合世界市场就必须不断重视技术标准评价制度。现存的不足是我们的制度虽然不断完善但是缺乏实施力度。
2.2知识产权转化率有待提高
产权注册的目的就是真正地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地作用于生产,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我国虽然专利申请注册量逐年增加,但是我国却不能说是一个知识产权转化使用的强国。据对500万项专利的调查看出,实际转化率还不足30%,而日本的专利转化率达到95%。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虽然提高了,但是却没有真正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质。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质是通过对自身知识的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大家却进入了误区,各个企业抢注专利却常是为了赚取使用费。
2.3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且人才匮乏
从知识产权,专利申请的数量构成来看,大部分是民营企业,高校的专利申请达到30%左右,而国有企业虽然有大量的研发资金,可专利的研发量却还不到10%。知识产权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这一基础。科技与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助力。现今的多数企业都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岗位。在国际市场的调查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岗位应该占企业技术人员数量的4%。目前的中国还缺乏8万多的知识产权管理岗位的空缺。现今高校所培养的专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还远远难以满足现今社会的需要,并且在教育中也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这些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有相关的需求时,我国企业往往从外面聘请人才,花费高额的诉讼费或者管理费用。
3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3.1对政府的建议
(1)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断进行产业调整,将产业重心向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拥有自主产权产品的发展,重要产业要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与技术,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对已研发产品要加强保护,使理论和体制的完善与实际利用相结合。政府不仅要加强机制建设,同时要不断地加强对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教育,营造崇尚科学和知识的社会氛围。开展社会教育,强烈打击一切盗版、仿造和滥用他人专利和技术的行为。不断地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同时还可以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例如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维护中心等。同时提高专利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2)积极迎合国际贸易潮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国际市场中要积极争取主动权,在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WTO中,要利用自己是WTO成员国和国际标准化组织成员国的身份来积极地参与工作,为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并影响国际贸易法规等的制定。以免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经济优势控制市场。在国内要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同时也要重视知识产权方面的学术研究和发展,完善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理论,力争将这些理论反应进国际标准中,为我国的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条件。同时也要重视贸易摩擦的解决,引进双边或多边协调机制,促使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对外贸易有一个和谐、稳定、互利的发展。
(3)海关的监管职能要不断加强。海关是一国进出口贸易的保护神,海关监管职能的提高可以直接打击各种走私和乱征税问题。加强对奢侈品和敏感产品的监控。不断地加强各国海关间的合作,形成一个坚固的贸易保护盾牌。使海关在对外贸易中的角色戏份不断加重。
3.2对参与外贸的经营者的建议
(1)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利用的效率。对外贸易企业应当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任何创新技术都应及时在国内外申请相关知识产权,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同时企业要紧抓核心技术建设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加大资本运用于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中,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在产品中的转换率,提高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实用性。逐渐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自己的核心产品。
(2)重视培养知识产权的相关人才,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服务组织。贸易问题、法律问题、交通问题等在知识产权问题中都有包括,因此我们可以说知识产权包含了各个方面的问题。所以,面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仅仅靠企业的力量是难以有效解决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培养大量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人才,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使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与资源发挥最大的自身价值。其次,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大量起到纽带作用的、连接市场与社会的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组织,通过这些专业组织的帮助推动知识产权的维权。使得对外贸易企业有更多寻求保护与帮助的对象。
(3)摒弃传统保守观念,积极参与知识产权诉讼。相关企业要转被动于主动,对于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件要积极地参与,不能放弃维护自己权益的机会。应诉并不代表自身必然败诉,而是对权益的争取。很多中国企业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认为应诉就意味着败诉与赔偿,很多情况下中国企业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侵权,但是很多企业都难免产生对应诉的恐惧与排斥。现实的生活实例中很多企业往往因为担心打官司影响企业声誉而选择放弃应诉,这样也使得企业要支付巨额的侵权费与赔偿款,严重威胁企业的发展和利益。针对这种情况,外贸企业应该联合起来形成商会等组织,通过合作来捍卫自身的利益。通过商会等组织可以寻求更多方面的保护,更好地处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诉讼。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复合型”战略
1 对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利弊分析
“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较利益的原则,通过扩大其有比较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其优点是比较显著的。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国家,大都取得了实绩优良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成功地推翻了传统的工业发展只能通过进口替代来实施的观点。
在一个资金、技术缺乏,市场狭小和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的不发达经济中,选择出口导向型战略:(1)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并与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缓解一国的外汇压力;(2)可以在国际分工中节约劳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获取因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I(3)可以通过对外贸易,互通有无,使本国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福利,提高其生活水平,等等。
但同时应该看到,出口导向战略也存在以下三个弊端。
(1)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对于大国和小国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小国因地域狭小,人口总量不大,市场容量较小,如采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就可以使其产品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取得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2)会增加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从而丧失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更易受到外部市场的摆布,这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水平受制于其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决定了即使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了全面的对外开放,其水平和层次也不会很高,这必然会降低其在开放中所能获取的比较利益。
(3)其作用受到市场发展的制约。亚洲一些国家所奉行的出口导向型是以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又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为重点的。在20世纪70年代,正值西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西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逐步退出其市场,这时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将大量传统产业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正好适应了其市场上传统产品不足,需要填补的要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国家增多,并加入传统产品的生产行列,这时,所有实施该战略的国家就不仅要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对手的竞争,还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这就使得其出口增长下降成为必然。
2 对进口替代战略的利弊分析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伴随着贸易保护政策的落实,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升值本币,即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
根据上述分析,进口替代战略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进口替展战略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是借助某种程度的国家干预和保护,利用本国资源从事在国内具有较大需求的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一旦实施该战略,就意味大规模的国内生产和投资行为的开始,这将对国内的投资需求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如果实现了成功的替代,就意味着将实现由过去对国外市场同类产品的大量需求向对国内市场大规模需求的转变,这对于开拓国内市场并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进口替代战略将为本国发展战略产业和实现工业化创造必备条件,既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为本国培育大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逐渐促进国内工业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现某些产品的自给自足,又能在摆脱对同类产品过度进口的同时,减少外汇支出,积累国内建设资金,可以进一步发展国内的战略产业,并转而出口创汇。
最后,进口替代战略将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对外贸易水平。通过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开拓,降低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为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提供稳固的国内保障,并且,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有助于提高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一国的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条件。提高一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 两种战略的双重选择
通过对这两种贸易发展战略的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今后,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选择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战略,并根据国际环境和世界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国经济。而对于我国来说,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更是必要的。
不断增长的中美贸易不平衡与美国经常账户上的整体逆差一起为美元带来强大的贬值压力。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经达到2562亿美元。中国经济在这样一种局面下面临着双重风险:一方面,美国必然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继续要求人民币升值和开放资本账户。如果回应这些要求,中国必然面临出口下降、经济发展减速的风险。但是,如果中国不理睬美国的要求,任中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扩大,必然推动美元危机的爆发。一旦爆发美元危机,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经济必将遭受沉重的打击。
无论是中美贸易不平衡还是美元贬值压力中的中国因素,都只是很多因素中的一种,而且美国自身对二者也有很大的责任。中国完全可以据理力争,强调美国政府在计算美中贸易时香港地位的不合理性以及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对贸易不平衡的影响。中国也可以指出美国国内的储蓄率过低,政府、企业和个人靠举债度日是导致美国财政贸易赤字的根本原因。但是,这里的根本性问题在于无论是谁的责任,只要美国贸易赤字持续扩大,美元危机的可能性就进一步增加。只要美元危机爆发,中国经济就要遭受沉重的打击。
在现行的美元本位制下,各国外汇储备的关键货币美元的背后没有黄金的支持,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的背后也没有美国国内储蓄的支持。这种只由纸币而不是黄金支持的信用创造,经常导致全球范围内以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暴涨为特征的信用泡沫。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美国的经常账户已经累计积累了3万亿美元的赤字。当这3万亿美元的货币进入拥有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国家的银行系统,这些国家就开始了一个制造泡沫的过程。商业银行开始疯狂地扩大信贷,经济空前地繁荣,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以及企业利润急速上涨。由于每个产业都可以获得低息贷款,它们都建造了多余的生产能力。当投资和经济成长异乎寻常地加速时,资产价格的泡沫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已经大打折扣。中国至今仍然没有像日本一样建立起以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是否应该继续依靠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一直等到这个优势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的上升彻底夺走,还是从现在开始就向以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转变。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中,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有除了廉价劳动力以外的比较优势。这将直接决定中国到时候是像今天的日本还是像今天的墨西哥。
二战以来,日本在两次国际金融秩序面临危机时都没有能够处理好本国面临的挑战。第一次是在6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的贸易赤字大增,美元必须贬值才能解决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日本坚决拒绝日元升值,结果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尽管日本经济学家一致公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日本却不愿作任何努力去维持这个体系的生存。第二次是在80年代中期,日本积极地、却又在没有准备的条件下回应了美国的要求,结果是日本经济产生了泡沫,并在泡沫的破灭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
二、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大量吸引外资的模式
在贸易方面大出大进的世界工厂模式使中国过早地进入与其他国家之间在能源和资源方面的冲突并被认为抢走他国的工作机会。积极吸引外资的结果是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甚至建立地区总部。世界工厂的崛起已经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为了维持世界工厂的运转,中国必然需要一个与其生产规模相匹配的世界级的供销科,大量使用能源、原材料和设备。尽管这可以为其他国家增加就业机会,但也可以使中国与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摩擦和冲突骤然加剧。这并不是说中国不应该发展,也不是说中国不应该与他国争夺能源和资源,而是说中国应该考虑资源争夺效益比,要思考在一定的能源资源争夺水平上如何能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或者反过来说,在追求一定的发展水平时如何降低与他国在能源资源方面的冲突。
从初级能源的消费构成来看,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以石油为主。与此相反,中国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所占的份额达到了70%,而石油的消费份额仅为20%左右。即便是这样,2007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3.68亿吨(占世界的9.3%),大大超过了日本的2.29亿吨(占世界的5.8%)。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世界石油的消费总量增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缘自中国日益扩大的原油需求。
中国过去本来是石油的出口国,然而随着国内需求的日益扩大,到了1993年则从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的进口国,此后中国的净进口量不断在增加。根据中国商务部发表的报关统计,2007年中国的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进口总量为1.97亿吨,扣除出口量之后的净进口量达到了1.78亿吨。加上原油价格的暴涨,2007年石油贸易的逆差超过了85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6%。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中国即将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将产业结构进行了巨大的调整,由资源消耗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转向资源节省型的家电和汽车。而中国侧重制造加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日益恶化的国际能源条件下必然遇到巨大的增长瓶颈。
三、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中国大进大出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大大地提高了本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并大大地增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直接受中国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以吸引外资为手段、建立大出大进的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近年急剧上升,2002年在50%左右,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上升到70%以上。这样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大起大落,中国经济必然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至今已有一年的时间,目前危机仍在演进深化。次贷危机与以往危机的最大不同在于,次贷危机涉及的金融机构之广、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之深、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大,均是前所未有的。
次贷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进口需求下降,以及美国政府应对危机而导致的美元大幅贬值,严重恶化了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环境。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不会改变,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2%。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外贸政策,包括降低出口退税率、征收出口关税、取消某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等。
中国国内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以及污染成本的上升,已经削弱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2008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延续2007年的强劲增长态势,就连绝对额也有所下降。
日本一直把对外贸易依存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有人会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相似的发展阶段相比,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并不算太高,关键在于中国有许多与他国不同的地方。小国的经济总量也小,小国办世界工厂,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在冷战期间鼓励出口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很少被认为形成对他国的威胁。它们也不会受到像今天中国面对的压力。四、政治稳定与经济结构升级换代之间的矛盾
二、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大量吸引外资的模式
在贸易方面大出大进的世界工厂模式使中国过早地进入与其他国家之间在能源和资源方面的冲突并被认为抢走他国的工作机会。积极吸引外资的结果是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甚至建立地区总部。世界工厂的崛起已经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为了维持世界工厂的运转,中国必然需要一个与其生产规模相匹配的世界级的供销科,大量使用能源、原材料和设备。尽管这可以为其他国家增加就业机会,但也可以使中国与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摩擦和冲突骤然加剧。这并不是说中国不应该发展,也不是说中国不应该与他国争夺能源和资源,而是说中国应该考虑资源争夺效益比,要思考在一定的能源资源争夺水平上如何能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或者反过来说,在追求一定的发展水平时如何降低与他国在能源资源方面的冲突。
从初级能源的消费构成来看,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以石油为主。与此相反,中国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所占的份额达到了70%,而石油的消费份额仅为20%左右。即便是这样,2007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3.68亿吨(占世界的9.3%),大大超过了日本的2.29亿吨(占世界的5.8%)。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世界石油的消费总量增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缘自中国日益扩大的原油需求。
中国过去本来是石油的出口国,然而随着国内需求的日益扩大,到了1993年则从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的进口国,此后中国的净进口量不断在增加。根据中国商务部发表的报关统计,2007年中国的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进口总量为1.97亿吨,扣除出口量之后的净进口量达到了1.78亿吨。加上原油价格的暴涨,2007年石油贸易的逆差超过了85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6%。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中国即将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将产业结构进行了巨大的调整,由资源消耗型的钢铁、造船和化工转向资源节省型的家电和汽车。而中国侧重制造加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日益恶化的国际能源条件下必然遇到巨大的增长瓶颈。
三、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中国大进大出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大大地提高了本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并大大地增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直接受中国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以吸引外资为手段、建立大出大进的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影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近年急剧上升,2002年在50%左右,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上升到70%以上。这样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大起大落,中国经济必然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至今已有一年的时间,目前危机仍在演进深化。次贷危机与以往危机的最大不同在于,次贷危机涉及的金融机构之广、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之深、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大,均是前所未有的。
次贷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进口需求下降,以及美国政府应对危机而导致的美元大幅贬值,严重恶化了中国出口行业的外部环境。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不会改变,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2%。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外贸政策,包括降低出口退税率、征收出口关税、取消某些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等。
中国国内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以及污染成本的上升,已经削弱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2008年上半年中国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延续2007年的强劲增长态势,就连绝对额也有所下降。
日本一直把对外贸易依存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有人会说,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相似的发展阶段相比,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并不算太高,关键在于中国有许多与他国不同的地方。小国的经济总量也小,小国办世界工厂,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在冷战期间鼓励出口时,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很少被认为形成对他国的威胁。它们也不会受到像今天中国面对的压力。
四、政治稳定与经济结构升级换代之间的矛盾
【摘要】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与日本模式之间的一大区别是对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出现的若干结构性条件进行论述,通过和日本经济增长经验的对比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利弊。
一、我国国际储备现状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各种形式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应具有充分流动性,能够自由兑换,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口径,一国的国际储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由IMF分配的特别提款权(SDRs)。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黄金储备数量稳定,但所占比例较小;在IMF的储备头寸所占比例也较小;特别提款权(SDRs)只是一种账面资产,不能直接用于贸易和非贸易收支;而外汇储备则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就是外汇储备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1,655.74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188.72亿美元,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年末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增长至13,500亿美元。2008年4月末,外汇储备余额已经增加到17,566.4亿美元,创我国外汇储备历史最高记录。
二、国际储备规模的比例和影响因素分析
针对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问题,美国金融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总结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国际储备的历史,并结合各国外汇管制的情况得出结论: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为该国进口总额的20%~50%。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因为政府能有效地控制进口,故国际储备可以少一些,但下限是20%;不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储备应该多一些,但一般不超过50%。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保持储备占进口总额的30%~40%是比较合理的。一般认为,如果按全年进口额的比例计算,一国的国际储备应该满足三个月的进口需要,即全年进口额的25%左右。从理论上讲,上述比例是从进出口角度衡量国际储备数量的。在实际当中,影响国际储备规模的经济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对外贸易状况。国际储备的最基本作用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对外贸易状况是决定一国国际储备需要量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状况主要是指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条件以及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反之,则需要较少的外汇储备。另外,一国在贸易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其出口商品又缺乏竞争力,则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相反,则需要较少的外汇储备。
(二)国际融资能力。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用短期资金融通来弥补已经成为重要的调节手段。如果一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较强,其国际储备水平可以低些,因为该国的国际清偿能力不会因其储备水平较低而降低;反之,则需要较高水平的国际储备。但是,如果一国的储备水平过低,国际信誉相应降低,融资能力也会降低。
(三)汇率制度的选择。如果一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稳定汇率就需要货币当局动用国际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需要的国际储备量则越多;如果一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整和汇率波动之间存在自动平衡机制,对国际储备的需求量取决于货币当局对汇率波动幅度大小的规定。
(四)外贸外汇管制程度。实行外贸外汇管制的国家,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并非通过向外汇市场提供外汇来弥补供求缺口,而是采取直接控制进口数量的办法,即通过外贸外汇管制来限制外汇的使用。因此,在此类管制严格的国家,所需要的国际储备可以少一些。对于实行自由贸易和自由外汇市场的国家,在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往往通过外汇缓冲政策进行弥补,所需要的国际储备要多一些。
(五)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国际储备代表着一国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即国家放弃这部分资源的当前使用所带来的国内经济增长机会,表现为进口资本品的投资收益率。一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和持有储备的成本是成反比例变化的,持有储备成本越高,需求量越小;反之,则需求量越大。
三、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影响利弊分析
(一)正面影响
1、充足的外汇储备使我国国际支付能力显著增强,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出口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多数产品技术含量低,从而影响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维持充足的外汇储备,不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高,而且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国际支付能力、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有效保障。
2、充足的外汇储备使我国的对外融资能力增强,提高了我国的国际信誉。由于我国经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多。对于我国向国外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借取的外债,由于项目投资收益和回收期限不同,因此必须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以防范债务和信用危机。同时,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资信,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融通资金、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3、充足的外汇储备使我国能够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一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的多少表明了其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币汇率的能力。当国际收支失衡,本币汇率出现波动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或收购本币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以实现调节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目标。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我国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高额的外汇储备造成持有成本过高,导致资源和资金的闲置。持有高额的外汇储备是存在机会成本的,即国家放弃这部分资源的当前使用所带来的国内经济增长的机会。根据特里芬的理论,按我国全年进口额25%的比例进行推算,我国的国际储备已经远远超过这一比例。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借入的贷款所占比例较大,利息成本是相对较高的。同时,持有大量储备而放弃了这些资源的当前使用,也就丧失了使用这些资源产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持有过多的外汇储备将导致资金和资源的闲置,进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增长。
2、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理论上说,一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该国货币汇率上升。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人民币的汇率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从1994年的1美元兑8.7元人民币,上升到目前的1美元兑6.85元人民币,升值幅度达21.26%。在我国外贸出口当中,企业多以低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而在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出口商品报价随之提高,很多中小外贸企业由于价格上失去优势而纷纷破产倒闭。因此,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对我国出口增长显然是不利的。
3、高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带来风险和难度。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大量游资由于逐利性的驱使在国际间迅速大规模流动,导致各国货币汇率和利率波动剧烈。外汇储备资产由各主要国家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构成,其资产价值必然会由于受到汇率和利率波动而产生价值风险,从而给其管理带来难度。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为金融资产和证券资产,在储备货币上主要有美元、日元和欧元等三种货币,其中美元资产占到60%~70%。由于我国美元储备资产数量巨大,加之近段时间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我国的美元储备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已不可避免,对于这些无形的价值损失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以来,国内主要食品、生活必需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并逐步向全面通货膨胀方向发展。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属于基础货币,它的增加需要相应的货币来置换。近年来,由于我国外汇占款增长迅速,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人民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从而加剧了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由于外汇占款取代再贷款成为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渠道,在国家基础货币投放结构中的比重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家控制货币总量,降低通货膨胀的难度。
四、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对策分析
(一)完善人民币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我国自1994年实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时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合8.7元人民币,但人民币汇率一直存在低估问题。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汇率水平不合理,而造成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根源是其形成机制的不合理,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过多。因此,要抑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势头,应扩大外汇交易主体、取消主要外贸企业进入外汇市场的限制,减少央行干预市场的频度,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理顺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
(二)放宽外汇管理政策,鼓励企业海外投资,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在目前鼓励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国家逐步放宽外汇管制,对于支持企业去国外投资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逐步减少对资本流出的限制,将外汇保留在企业手中,以鼓励更多的本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尤其要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扩大市场和开发战略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减轻外汇储备的压力,减少政府所承担的外汇储备风险,还有利于提高企业海外投资收益,从而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
汇率,是两国不同货币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我国对外币的标识使用直接标价法,如1美元=6.5849元人民币。
从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以过万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至今,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都在持续增加。持续的外贸顺差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2005年7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宣布: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从此,人民币升值幅度屡创新高,近几年更有加速升值的迹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国民的生活方式和水平。
可以说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利弊各有。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加工企业升级产品结构、开拓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与一些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提高了人民币海外购买力,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企业有所受益。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海外留学的经济压力显著减轻,而近几年我国境外旅游人数的急剧增长,在海外购买力的奢侈程度都屡见于海外各大媒体。间接效应就是包括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得不放宽了对中国人的签证限制,很多国家掀起了汉语热,人民币能直接支付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削弱了出口增长,降低了出口加工企业利润,使企业吸引外资能力下降,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和外汇风险,使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
那么什么才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主因呢?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自“汇改”后持续上升,从“破8”一直到迈向“6 时代”,但是由于美元大幅度贬值的背景,且综合国际国内各因素考虑,众多学者认为人民币仍承受巨大的升值压力。可见,人民币升值已经是必然趋势。(1)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构成了货币强势的经济基础。(2) )对外贸易顺差引发相关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3)美国长期出现国际贸易收支赤字和财政赤字。双赤字的出现不得不使美国政府一再提高美元国债的发行限额和分秒不停的印制美元钞票。这些都促使了人民币的升值。
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利弊,知道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且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升值的趋势仍将继续存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呢?下面以受到人民币升值影响最为显著的出口加工企业为例做一个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我国出口加工型企业大多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等。根据商务部2009年1至9月出口地区统计数据,江浙沪粤四个地区出口总值占同期全国出口总值的69.31%。但长期以来这些出口加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1)产品技术含量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2)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
(3)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较低。
(4)从员工到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普遍较低。
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这些企业往往不做长远的规划,相当一部分企业是能赚钱就继续,不能赚钱就关门。
那么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内需动力又不足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1)品牌企业欠缺:因为没有名牌企业,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工业格局分工中只能处于第三级(美国垄断标准和规则、日本等国垄断技术、中国从事加工),从而导致消耗同样的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增加值却只有发达国家的1/6—1/4。
(2)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优势难以维持: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将呈不断上升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将会大幅度减少。
(3)缺乏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规避风险能力:原因之一是中小型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缺少外汇专业人才。
(4)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率下降,都会挤压已经微薄异常的利润空间,使之无利可图。
(5)内需动力不足加大了出口加工企业经营风险: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同的是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国内购买力上升,现在是出口企业内销的最佳时机,但实际上,真正转型成功的企业并不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升值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出口加工企业出口销量的增长,通过相对的比价削弱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会导致企业吸引外资的能力降低,外汇风险增加,结汇收入减少,在汇率变动过速时,产品定价都成了一个难题,签合同时赚钱,结算时就有可能赔钱了。那么人民币升值对企业有没有积极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1)有利于出口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进口高科技设备价格,加速技术引进,促使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逐渐转向生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2)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以前下降,同时国内直接投资成本相对上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经济实力 金融体制 国际贸易
一段时间以来,在美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欧洲适逢债务危机之时,世界各国经济随之波动,以美元为垄断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货币多元化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亟待进行。而中国通过在金融危机及对恢复世界经济活力中的表现,使得世界逐渐认可和信任人民币的稳定性及成熟度。因此继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化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成为众望所归。
当然,纵观历史上货币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阻力以及中国自身条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必然问题重重,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慎重考量。因此面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渐高呼声,我们更应该系统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冷静的分析其中的利害,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需要重点分析其发展前景、制约因素、有利条件等内容。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分析
自从2009年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以来,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政府正努力催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进行。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是否完备,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等问题在国内学术界争论颇多。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份额中的比重迅速提高,GDP也仅次于美国、日本之下,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人民币国际化也需要大力推进。但也有人认为,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当前中国金融体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金融市场不发达、人民币资本项目改革迟缓、人民币国际流通量不足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路还很漫长。
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市场已经打开,并呈现区域化发展,这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因此无论人民币国际化存在多少问题,这一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
二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中国国内的自身情况,首先,虽然中国总体经济实力已经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一定条件,但是,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机制运行效率低、服务较落后、监管不严格等问题仍然存在;其次,虽然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但成效并不大,人民币国际化仍未得到最大的支持。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角度来说,纵使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障碍。
三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贸易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克服许多障碍,但不可否认,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其有利条件也大大存在。最重要的是前文所提到的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及人民币的稳定性和成熟性。这里重点强调国际贸易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不论是先前作为货币流通职能的黄金、白银,还是后来的美元、欧元、日元,从其国际化发展史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使它们真正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力量,而其货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都是以其在国际贸易中强大的地位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具体来说,如美元和日元,美元的国际化有着特殊的背景,美国在二战中成为同盟国的重要供给基地,大发战争横财,二战过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遥遥领先,美元也得以成为合法的国际货币;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崛起,成为最大的债权国和贷款国,日元大量流入世界范围,日本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进而使日元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从美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中可以得出,一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响力,是该国货币的进出口贸易中的使用程度,实现货币国际化是主要因素。
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将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减少汇价风险,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程度的加深,中国的外贸企业持有越来越多的外币债务,而汇率波动,美元和欧元的贬值,人民币的升值,使大量出口企业受到一定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外贸企业使用本国货币计价,可以大大减少汇率风险,有利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中国外贸企业使用美元结算,不仅手续繁琐而且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用,这无疑也给许多企业增加了不少负担。而以人民币结算可以大大减少此种费用,外贸企业可以一次性锁定价格,避免因汇率波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有利于提供贸易商机,吸引海外企业投资
金融危机爆发后,汇率剧烈波动,人民币相对坚挺,其稳定性和成熟性在这次考验中有目共睹的。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无论对于国内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国外企业的投资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汇率波动较大的国家的企业来说,人民币的稳定性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贸易投资渠道。这样能够促进中外企业贸易更加便利,降低经营成本,吸引更多海外企业投资。
参考文献
[1]龙科君.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J].学习月刊,2010(16)
[关键词]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利弊;对策建议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还出现过负值。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外汇储备开始迅猛增加。到199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上升相对平稳,2001年后,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迅速推动了外汇储备的飙升,到2006年连续三年单年外汇储备增量超过2000亿美元。可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加,由零增至2万多亿美元。
1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1.1 外贸增速较快,“出口多,进口少”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加剧
与前几年进出口量都巨大的发展格局不同,从2005年开始,“出口多,进口少”已成为外贸运行的主要特征。从进口方面来看,各类产品的国内供应量充足,国际需求疲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导致外贸企业减少进口、推迟进口;国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而导致进口率的上升远远超过进口关税的降幅,国内企业削减进口;而日趋明显的进口替代趋势也同样导致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的持续下降。从出口来看,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贸易摩擦风险的存在,很多外贸企业提前出口、加快出口,由此导致大量顺差出现。
1.2 大量外资的进入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而在21世纪初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由于中国的经济稳定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1979—2004年,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速度超过年均30%,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实践中是极为罕见的。2005年,我国外资企业发展稳定:外方出资比例持续增长,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全国实有外资企业注册资本达8120.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1.5%。2006年,中国吸引FDI总额达630亿美元,新设立外商企业41485家。
1.3 热钱的流入
中国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而资本项目外汇收支则实行严格管理,国际热钱很难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中国内地。不过在对人民币升值的心理预期持续作用的情况下,大量国际热钱以各种非法的途径进入中国内地套利、套汇。国际热钱流入的渠道主要包括:一是热钱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例如,通过境内的对外贸易企业虚报贸易出口,如提高商品的出口价格,低报进口价格;二是国外游资通过投资渠道从资本和金融项下进入中国,例如,直接投资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合法途径;三是利用资本项目管理中的漏洞实现人民币的兑换,以外债的名义直接结汇。
2 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高额外汇储备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良好的结果,也是中国经济运行健康的标志。但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在于:有助于化解经济结构中的不平衡因素,从根本上减少国际收支不平衡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强国际清偿能力,从而维护国际信誉,以吸引外资进入;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我国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在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导致大量“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境内;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内债与外债大幅增加;增大了储备风险;使国家储备资产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失去了国际货币基会组织的优惠贷款。
3 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实行“走出去”战略
为配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从国外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和关键能力。我国应进一步放宽用汇限制,完善政策,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扩大对国外资源的开发型投资,加大境外资源开发力度。将一部分储备转化为能源储备,即增加能源、先进技术设备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运用一定的外汇进口关键设备、原材料,如节能、安全生产、排污环保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设备、技术、材料等,加快国内技术改造升级的步伐。
另外,外汇储备投资应该着眼于提升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所以需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的开发,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变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可以考虑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海外投资基金”,通过商业银行转贷,支持企业的海外投资,还可以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支持对海外能源性企业、关键性原材料生产企业的并购活动,并购国外战略性资产,并配合金融战略的实施,不排除有计划、有远见地对国际跨国银行的并购予以支持。
3.2 增大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和多元性
(1)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逐渐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根据对外贸易依存度、经济相关度,综合考虑进口支付要求、时常干预需求、偿还债务需要以及我国与他国的贸易依存度等方面的因素来安排。目前,美元的贬值趋势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汇率风险,所以应减少美元比重,在货币篮子中适当增加其他强势货币如欧元、日元及其他货币性资产的比重,从而有效化解一部分风险,保证我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2)合理安排储备的资产结构。外汇储备主要有四大作用: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外汇储备资金在使用上应当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和营利性四原则作为出发点,对于作用不同的储备,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为发挥前两项作用,储备一般投资在流动性最强的投资工具上,因而必须选择风险最小的投资工具组合,以规避投资失败带来的风险,比如货币基金、信用级别较高的短期债券和流动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债券、政府机构债券以及短期衍生产品等。而为发挥后两项作用,储备在短期内使用的可能性不大,为中长期投资,其投资组合可侧重于收益性,如长期的国际金融机构债券、远期合约、进行海外投资、购买海外企业股权等。
此外,从国家经济安全的长远角度出发,我国应该有意识地增加战略资源等方面的储备,建立战略发展基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铁矿石、铜等战略性和稀缺性自然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加,所以应动用部分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较低时对其进行购买,并建立相应的储备体系,或在适当的价格水平上抛售。
3.3 完善外汇储备管理法规及监管机制
从国际经验看,各国都十分重视与外汇储备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韩国为例,该国采用政府投资公司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设立了韩国投资公司,并专门制定了与之配套的《韩国投资公司法》。我国目前关于管理和运用外汇储备的法律法规依然有待加强与完善。外汇储备的相关法律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条和第32条有原则性规定,却并未在中国外汇管理基本法规中的《外汇管理条例》中有所反映。并且我国目前也应该尽快制定专门的《外汇储备投资管理法》等法规,并在其中明确规定国家外汇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外汇储备的构成和作用、管理机构的管理目标和监管职责等内容。
另外,国家也应制定和外汇投资公司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法》,对外汇投资公司加强监督和管制,确保其行为规范、健康运行,从而才能保证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总之,只有从国情出发,保持适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并对其进行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才能稳定我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使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飞.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及管理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
[2]陈立泰,张祖妞.FDI、出口贸易与外汇储备增长[J].2009(8).
[3]刘兵权,彭菲娅.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8(7).
[4]徐光润.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措施[J].西部金融,2010(6).
论文关键词:隐含碳,钢铁,出口贸易,价比公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普遍共识。而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已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要求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巨大压力。同时,现今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产出了许多工业产品和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出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规避法律风险等多方面考虑,从中国大量进口初级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同时也将高耗能和高污染留在了中国,而仅承担少量的减排义务,也就是所谓的“碳泄漏”。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也存在着类似的“碳泄漏”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和防范两国之间在进行对外贸易时所发生的“碳泄漏”现象对一方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碳泄漏”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隐含碳”的度量及测算方面。
对于隐含碳的计算,实际上是对物质流计算中物质隐藏流发展,在Wuppertal研究所比较完善的物质流计算框架中早就包含了进口物质隐藏流这一因子。不过由于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过程的发展,隐含或者隐藏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能源研究中提出的。1974年国际高级研究机构联合会(IFIAS)能源分析工作组的会议之后,产生了对能值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对水、污染物等的具体研究。实际上,隐含碳就是国际贸易中所没有考虑到的碳消耗,隐含碳实际上就是碳的转移排放。[1]
在隐含碳的度量方面,学者马述忠、陈颖(2010)[2]基于消费视角,发现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国外消费者消耗了大量来自中国的隐含碳排放,庞大的出口量使中国承受了更大的减排压力。You和Hewit(2008)[3]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分析了中国对英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情况。张为付、杜运苏(2011)[4]则运用投入与产出法采用2000—2009 年连续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失衡度问题。国内外学者在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问题上也进行了广泛研究,且主要集中于2006 年以后。现有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测算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总的隐含碳排放,另一个则是选择特定贸易伙伴考查我国双边贸易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IEA对中国出口隐含碳的评估认为,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隐含碳排放出口占国内生产排放总量的34%;若考虑扣除进口的隐含碳排放,中国对外贸易引起的二氧化碳净出口可能为国内排放总量的17%左右[5]。Wang和Waton(2009)[6]对我国2004年出口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Weber et al(2008)[7]提出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很有可能是中国碳排放量增长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的观点;Shui和Harriss(2006)[8]基于中美双边贸易的视角,研究发现,1997-200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贸易品中隐含碳排放的增长率高于中国每年碳排放的增长率,而中国约有7-14%的碳排放是由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所导致的。另外国内学者如尹显萍和程茗(2010)[9]、石红莲和张子杰(2011)[10]等也同样对中美双边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得到相似结论。
二、隐含碳价比的定义
在《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计算—以水泥行业为例》一文中李丁、汪云林、牛文元,对2006年中国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进行了计算,采用《中国水泥年鉴(2007)》中公布的中国2006年水泥综合能耗142干克标煤进行直接能耗计算,出口水泥在境内的CO2排放达到1 003.75万t,其中直接能源消耗生成C Oz513.05万t,工业过程生成C02 490.71万t。根据欧盟当年CO2交易最新价格和当年外汇中间价折算,水泥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析合1.87亿美元,也就是说进口国从中国获取了其中15.8%的利润率,超过中国水泥出口中平均8%一12%的利润率水平。以此为依据,笔者提出了隐含碳价比公式,在此公式中,我们变换了用于度量的参考系,将计算所得与数值“1”进行比较。通过此公式衡量特定行业的隐含碳水平,从而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福利损失。
本文所提出的隐含碳价比公式为:
(1)
(1)式中D为隐含碳价比;TC是特定行业对外贸易隐含碳的当期欧碳交易价格折合人民币;TP为特定行业出口所获取利润。D的结果有三种,即D1。当D>1,则说明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不足以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该行业出口获得的利润无法平衡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福利损失。当D=1,说明该行业的出口所获取的利润刚好抵消实际产生的隐含碳,处于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当D
通过这个公式衡量特定行业的隐含碳水平,实际是以特定行业出口利润来作为参照系,度量隐含碳排放量折价,从而确定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特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福利损失。
三、隐含碳价比的计算过程
1、计算隐含碳排放方法
目前对隐含碳的计算学界主要有实测排放量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模型法、生命周期法等,权衡各种方法的利弊,本文以排放系数法作为测算隐含碳排放的方法。
排放系数法计算公式为:
E=EF产品x产品产量(2)
(2)式中E表示排放量,EF产品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时的CO2。
2、行业分类标准
本定义所指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分类。如钢铁行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代码32,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黑色金属冶炼及工业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等4个子行业。
3、行业出口利润两种计算方法
行业出口利润= (3)
(3)式中π为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出口利润,可以由其年报中获得。
行业出口利润=行业总利润*(行业出口量/行业总产量)(4)
大部分情况下(3)式所给出获得行业出口利润的方法并不好找所需数据,故本文使用方法为(4),条件允许情况下(3)式所得行业利润更为精确。
2.碳交易价格
本定义所指碳交易价格为欧洲碳排放交易市场(EU-ETS)的碳交易价格的年平均。在所有通过交易所结算交割的碳交易量中,欧洲气候交易所占82%,是较为成熟的碳交易体系。
四、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贸易中隐含碳价比的趋势分析
1、直接能源消耗产出量
2008年,吨钢综合能耗比2007年上升1.70kg/t,达到630.63kg/t。[3]标煤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1.96t(CO2)/t标煤,2008年,中国进口钢材1554 万吨,出口钢材5927 万吨,净出口钢材4373万吨。算得2008年钢铁出口直接能源消耗排放量7.32598*10^7t。
2、工业过程产出量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碳主要是在石灰石与白云石的受热分解。白云石可以作为炼钢时用的转化炉的耐火内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石灰石的作为熔剂。故本文以石灰石与白云石受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为钢铁工业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根据行业通用数据:吨钢消耗白云石与石灰石的用量分别为:170kg/t、110kg/t。钢铁出口工业过程使用白云石与石灰石分别1.00759*10 ^7t、6.51970*10^6t。
表一钢铁初级熔炼/烧结程序中的白云石、石灰石排放系数
钢铁初级熔炼/烧结程序
排放系数考量参数
排放系数
系数选用
产品/原料名称
CO2排放因子
单位
造渣剂纯度值(%)
CO2排放系数
单位
来源
预设系数
白云石
0.477
公吨/公吨
100
0.477
公吨/公吨
GHG Protocol
石灰石
0.440
公吨/公吨
100
0.44
公吨/公吨
GHG Protocol
来源:《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2000-2008年物质流核算与核算指南》
根据《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2000-2008年物质流核算与核算指南》中给出的石灰石的排放系数为0.44,白云石的排放系数为0.477。故得工业过程的总排放量为7.67487*10^6 t。
3、根据上述数据算得总排放量为8.09347*10^7t。
4、以2008年欧盟碳排放交易价格计算隐含碳价格
据世界银行测算,2008年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碳排放价格为23欧元/吨。(注:2008年国内碳交易价格低于23欧元/吨,如2008年宝钢股份与以10欧元/吨向英国瑞碳、瑞士信贷集团出售碳排放量。本文以我国碳交易市场完善的理想情况结算,即按照欧盟碳排放交易价格计算)[5]1欧元兑10.2227人民币。[6]按欧盟交易价格和汇率,折算得到:8.09347*10^7t*23€/t=1.90295*10^11¥。
5、2008年钢铁境外市场总利润
从历史吨钢利润趋势分析,2008年行业吨钢利润550元/吨,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267元/吨。故境外市场利润为3.25985*10^11¥。
6、钢铁行业出口隐含碳价比
钢铁行业隐含碳价比=
为了进一步揭示我国钢铁行业隐含碳价比的走势,本文引入了2002年至2009年我国钢铁行业的总产量、出口量、总利润、出口利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年的隐含碳价比,并给予分析和说
明。
表二 2002-2009中国钢铁行业出口相关指标
年份
钢铁总产量
(万吨)
钢铁出口量
(万吨)
总利润
(亿元)
钢铁出口利润
(亿元)
2002
18224.89
545
92.7
8.753
2003
22233.60
696
610.6
19.114
2004
27279.79
1423
1084.9
56.592
2005
35239
2052
1037.4
60.409
2006
41878
4300
618.31
63.488
2007
56460.81
6264.63
776.73
86.182
2008
50048.80
5927
2752.684
325.985
2009
69243.72
2459.65
1826.681
64.887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年鉴2000-2009》
参照2008年隐含碳价比计算过程,结合2002-2009年钢铁行业各项数据,本文计算出各年的隐含碳价比如下:
表三中国钢铁行业2002-2009隐含碳价比
年份
总产量
WT
出口量
WT
总能耗折合标煤
WT
出口能源消耗折合标煤
WT
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
T
白云石用量
T
白云石产生二氧化碳
T
石灰石用量
T
石灰石产生二氧化碳
T
碳排放总计
T
碳交易价格
€
隐含碳排放折合欧元
€
隐含碳排放折合人民币
¥
隐含碳价比
2002
18224.89
545
24572.61
734.823
14402535.215
926500
441940.5
599500
263780
15108255.715
5
75405820.44
6.048
0.691
2003
22233.60
696
16671.496
5218840.501
10228868.480
1183200
564386.4
765600
336864
16209596.48
5
101927808.105
7.587
0.397
2004
27279.79
1423
29930
1561.243
30600362.8
2419100
1153910.7
1565300
688732
32370432.5
6
194222595
20.030
0.354
2005
35239
2052
36000
2096.313
41087749.369
3488400
1663966.8
2257200
993168
43744884.169
20.75
907706346.507
92.543
1.532
2006
41878
4300
27016.335
2774.016
54370713.6
7310000
3486870
4730000
2081200
59938783.6
15.92
954225434.912
95.604
1.506
2007
56460.81
6264.63
35690.007
3959.998
77615959.146
10649871
5079988.467
6891093
3032080.92
85728028.533
4
342912114.132
35.723
0.415
2008
50048.80
5927
31562.275
3737.74401
73259782.596
10075900
4806204.3
6519700
2868668
80934654.896
23
1861497062.608
190.295
0.584
2009
69243.72
2459.65
42889.560
1523.507
29860741.316
4181405
1994530.185
2705615
1190470.6
33045742.101
10
330457421.01
31.483
0.485
表格来源:作者根据行业数据统计得出
以上数据计算所用到的系数:
①石灰石吨钢资源消耗量大约为0.11t (行业认可数据)
②白云石吨钢消耗为0.17t/t 钢(行业认可数据)
③标煤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1.96t(CO2)/t标煤
④白云石 0.477 (排放系数)t/t
⑤石灰石 0.44 (排放系数)t/t
图二:钢铁行业隐含碳价比的变化趋势图
结论:由上述曲线图可看出,2005年是我国钢铁行业隐含碳价比波动的拐点,2005年之后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调控的政策的作用开始显现,具体体现在价比在曲线较低的位置浮动。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钢铁行业出口隐含碳价比在0.3-0.6的范围内波动。即,钢铁出口造成的环境成本占据出口利润的30%-60%之间。这是一个很高的比率。今后对于类似钢铁行业这样的高排放行业需要持续的监管、调控。
六、政策建议
自2005年4月1日起,取消钢坯、钢锭、生铁出口退税,这也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的控制力度。对于钢铁行业的出口,在短期以限制为主,类似钢铁行业这样的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应该限制其出口,为了避免贸易摩擦,也为我国赢得更多的国际事务发言权。[7]同样需要注意到的是,出口部门作为国民经济部门中全要素生产力最高的部门,出口部门的创造、优化要素分配和技术转移等途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8]所以在长期看来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开发关键节能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加大在低能耗、低排放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提高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是钢铁工业出口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2000-2008年物质流核算与核算指南.
[2]马述忠,陈颖,进出口贸易对中国隐含碳排放量的影响—基于国内消费视角的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分析[J].财贸经济,2010(12),82-89.
[3] You Li, C.N. Hewitt. The effect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on national and glob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Energy Policy, 2008(6),1907-1914.
[4]张为付,杜运苏,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失衡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4),138-147.
[5]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China and India-Insights [M/OL]. Paris:IEA,2007,worldenergyoutlook.org/,2009.
[6] Wang Tao,Watson Jim.Who Owns China’s Carbon Emissions[J/OL]. Norwich: Tyndal, Centre2007. tyndall.ac.uk/publications/briefing_notes.bn23.pdf,2009.
[7] Weber Christopher L,Glen P Peters,Da B Guan.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exports to climate change .Energy Policy, 2008, 36(9): 3572- 3577.
[8] Shui Bin, Harriss Robert C.The role of CO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Energy Policy, 2006,34(18):4063-4068.
[9]尹显萍,程茗,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8),45-55.
[10]石红莲,张子杰,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隐含碳排放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4),56-64.
[11]李丁,汪云林,牛文元.隐含碳排放----以水泥出口为例.生态经济,2009(2).
[12]中国钢铁统计2008.2009,钢铁工业协会出版社.
[13]中国钢铁产业升级的特点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4] Feder G On Exports and Economics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2,(12):59—73 .
[15]盈利拐点已至——2008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报总结,东方证券,2008
[16]'碳排放交易'研究,范为,宋鸿兵,房四海,2008(8)
[17]《钢铁行业的发展分析与总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7年
[18]《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9]《中国化学工业年鉴2001-2002》
在我国,推行外贸制是当前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国有外贸企业在市场机制下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竞争手段。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社会分工理论、市场营销概念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对我国推行外贸制的必然性及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们认为,对外贸制进行研究,还存在另外一条思路,即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委托形式固有的信息不对称现象(asymmetricinformation)入手,对当前讨论较多的几种外贸制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有利于克服因不对称信息所带来的内在缺陷的较优契约安排形式。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出发,主要以出口为例,对外贸制在我国的推广及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对外贸制的基本认识及研究思路
1.为了便于讨论,我们首先将已在国内外实践中出现的外贸形式归纳为三种:形式Ⅰ:直接(又称佣金);形式Ⅱ:中国现行的出口形式(我们称其为中国式风险);形式Ⅲ:间接(又称行纪)。其中形式Ⅰ(即直接)系指人(外贸企业)在权限内,以本人(生产企业)的名义同第三人(国外进口商)签订合同,办理进出口业务,并收取一定佣金,人对第三人不承担责任,也不享受权利;而形式Ⅲ(间接)也是国际通行的外贸的一种形式,它指间接人(行纪人)为本人(委托人)的利益和计算,但以自己名义与第三人(国外进口商)签订合同,并收取一定佣金,同时对第三人承担合同中的义务,享受合同中的介入权;最后,形式Ⅱ(中国式风险)是中国现存外贸体制的产物,它的产生系以我国外贸经营权的审批制为基础,并在非完全出于双方当事人(本人及人)自愿的背景下,由人(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订立进出口合同,以帮助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显而易见,这三种外贸形式在佣金分配、风险划分及约束法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为便于后文分析,现将其作一比较并列于下表中:
三种外贸制形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风险收益
比较内容(人)(人)
形式
直接(Ⅰ)风险=0佣金>0(中等)
中国式风险(Ⅱ)风险>0相对较小
间接(Ⅲ)风险>>0佣金较高
比较项目约束法规人与本
比较内容人间关系(是
形式否自愿)
直接(Ⅰ)各国民法(或商法)一般自愿
中国式风险(Ⅱ)1991年《暂行规定》及并非完全自愿
《对外贸易法》第13条
间接(Ⅲ)各国民法(或商法)一般自愿
2.进而,我们对当前外贸制的改革与现状谈两个基本认识:(1)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必须以大力推行外贸制作为主要方向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外贸经营的计划体制,大部分外贸业务由垄断的外贸专业公司经营,经营方式以收购制为主,但这种做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与国际经济的接轨,其缺陷也越来越突出。对于这点,已有众多文章加以论述,这里不予展开。另一方面,经过试点企业的实践表明,外贸制适合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外贸垄断制解体后的形势,它有利于生产企业扩大对外贸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外贸制已被提上外贸体制改革的日程,尤其是1991年,对外经济贸易部门专门制定了《关于对外贸易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13条对外贸制也做了原则性规定。这都为外贸制在国内的真正实施奠定了一定的法律基础。(2)近几年的实践也表明,外贸制的推广目前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外贸是实现跨国交易的一种较为复杂的方式,它涉及到委托人、人、第三者三方的利益、权利及义务分配问题。因此它的顺利推行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而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不同程序的欠缺恰恰使外贸制这一新事物与旧的外贸经营方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从而导致了外贸制难以有效推广。据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外贸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之比重一般在0~5%,很少超过10%,甚至普遍呈下降趋势。
3.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者针对外贸制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原因与可能改革方向进行了大量理论探讨,其中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外贸制的形式选择问题。这些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两点:其一,在目前条件下,是否应立即从现行制形式(形式Ⅱ)向直接(形式Ⅰ)或向间接(形式Ⅲ)转换;其二,假定转换条件不具备,则对于现有的形式Ⅱ,我们又应从哪些方面对其进行规范及改善。具体说来,目前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主要顺着以下两种研究思路展开:
思路Ⅰ:法律不规范论。这种思路主要从我国现行外贸制的外部法律环境出发,认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法律的不规范性及相应造成的行为的不可操作性。首先,这一思路强调有关外贸制的立法相互不协调。根据《暂行规定》,我们当前应选择的形式为形式Ⅱ,而这种选择又缺乏民法基础,因为按照《民法》所给出的形式应为形式Ⅰ。这样就造成实际操作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形式选择的矛盾性。其次,这一思路认为现存的外贸法规条例对行为涉及的三方(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及外国客户)的责、权、利界定不尽合理。这种不足尤其体现于人的权、责比例不协调。外贸企业在现行外贸制下既不具备间接(形式Ⅲ)中的行纪人所享有的多种权利(如介入权等),又必须承担形式Ⅰ下所不需承担的较高风险。因此,持此类观点者建议可从以下两条道路择一而行:或由《暂行规定》所规定的外贸制向国际通行的间接(形式Ⅲ)过渡,或直接采用民法规定的,依据民法规定的直接(形式Ⅰ)来规范现行制,这样可使行政规范与法律基础相一致。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鉴于目前制形式的冲突,可考虑在修改的统一合同法中规定间接(行纪)合同,使民法规定的直接(形式Ⅰ)和合同法中规定的间接(形式Ⅲ)并行。同时为了避免冲突,对民法通则的制定细则,使外贸的各种形式均有法可依,防止与经济合同修改不一致。
思路Ⅱ:外部条件不具备论。这种思路认为,目前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制,其对外部条件都是有一定要求的。而具体到某一给定的外贸制形式,又必须在相应的外部条件下才能得到顺利推行。例如,对应于《民法》所规定的形式Ⅰ,我国目前的外部环境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具备:一是外贸经营权审批制尚未取消,这形成了推行直接(形式Ⅰ)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快放开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是推行外贸制的必要条件;二是市场条件及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不具备。就市场条件而言,国内市场不成熟这一外部条件不利于人与委托人按国际规范的委托方式承担责任与义务;而作为委托主体的国有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也会对制的推广造成相当困难。
以上两种思路分别从法律与外部环境的角度讨论了推行外贸制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尤其是在外贸制的形式选择方面作出了具体分析,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我们认为,外贸制的顺利推行及具体形式的正确选择,除应具备必要的法律规范与外部环境外,还应具备高效率的内在激励机制,而后者涉及到委托制自身在信息拥有、风险安排等一系列因素上的内在结构。因此,关于外贸制形式选择的问题,我们建议还必须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去探讨,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形式。
三、委托理论与外贸制
(一)不对称信息与委托一般理论。
不对称信息指的是交易的一方参与人拥有但另一方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近些年来,对交易中不对称信息存在的关注已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如同“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基本事实一样,不对称信息也是一种市场的常态。因此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的最佳契约安排具有相当实际的意义。
分析不对称信息是通过委托模型来实现的。信息经济学上的委托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法律上的委托,它是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市场。其中:委托人——非知情者(uninformedplayer),处于信息劣势;人——知情者(informedplayer),处于信息优势。非知情者将不得不因为知情者的信息优势付出更大的交易代价。在这里,拟主要利用两种模型,来为我们分析中国现行外贸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模型Ⅰ: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moralbazardwithhiddenaction):签约后人所选择的行动以及人所面临的自然状态(为不受人控制的外生变量,如市场状况、交易背景等)是委托人所观察不到的,委托人只能观测到由人行动和自然状态所共同决定的交易结果。而委托人的目标是设计激励合同使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有利的行动。
模型Ⅱ: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selectionmodel):逆向选择发生于签约前,委托人不知道人的状况、类型及人的私人信息。因此逆向选择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一种契约设计来获取人的私人信息。
(二)中国现行外贸制(形式Ⅱ)实践中的契约机制缺陷。
运用委托一般理论,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现行外贸制形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些问题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的放大。在一般的条件下,外贸人拥有国际市场信息,以及自己业务能力、交易磋商的信息,而委托人则不完全拥有这些信息。而现行的外贸体制和制形式扩大了这种信息不对称倾向:(1)外贸制中存在着“一顶帽子大家戴”的情况,即由于外贸经营权没有放开,无外贸权的企业挂靠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使合同产生法律纠纷的隐患,同时使委托人认定外贸人的资格和真实业务能力存在障碍。同时使一些信誉良好的人退出市场,不愿做业务,因此这个市场上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这也是外贸制推而不广的原因之一。(2)信息的拥有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几十年来的收购制使生产企业处于与国际市场隔离的状态,在推行制后,生产企业依然处于信息劣势,与国际市场仍处于半隔离状态。(3)现行外贸制中由于委托合同不规范,常以订单代替委托合同,关于人如实报告交易信息的人基本义务,没有在法律上确立下来。同时现行制缺乏补偿条款,使人唯恐交易成功后,委托人甩开人直接同外商签约,因此产生“互不信任”,从而产生机制缺陷下的信息封锁与保密,即会出现前述的道德风险问题。
2.风险分担缺陷。现行外贸制做法使外贸公司垫付资金,且产生所谓“拿1%的手续费,承担100%风险”的状况,而生产企业承担的风险接近于零。由于一些生产企业无外贸经营权,从而成为被动的风险中立者。但人承担全部风险,应意味着委托人只能得到固定收入,其余利润应由人所有。现行做法对费用的计算标准是采用硬性的收费标准,即合同标的0.5%—1%,且一般只能收取费。这种做法实际上使外贸人通过合同所获得的利益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必然导致合同产出与利益的不均衡分配。
3.激励机制的缺陷。根据生产博奕模型来分析,在不对称信息下,外贸制的合同应是一种奖惩合同,根据外贸人的业务水平、积极工作水平进行奖惩。现行外贸制下,由于委托合同不能使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同时由于佣金不合理,使外贸人在出现合同纠纷时消极应诉、索赔,从而产生外部效应。从这个角度说,现行外贸制契约设计中,委托人并没有把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建立在外贸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之上。而激励机制应是一个动态系统:一方面人的激励来自于委托人的利益让与,另一方面,外贸人的积极行动增大了合同产出增加的可能性,从而促进生产企业增加对外贸企业的激励。
(三)从委托理论看我国外贸制的形式选择。
如前所述,目前中国外贸制的发展有三种选择:一是改变现行外贸制形式,由形式Ⅱ向直接(形式Ⅰ)发展;二是从形式Ⅱ直接向间接(形式Ⅲ)发展;三是在现行制形式Ⅱ的框架下,完善法规,健全机制,疏通信息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率损失。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以上三种选择在具体实施中都各有利弊,因此,任何关于外贸制改革的举措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在信息拥有因素及其对应的风险分布权衡利弊,据中国具体国情作出正确选择。以下将就其作出具体分析:
其一,三种制形式优劣比较。
对于直接(形式Ⅰ)来说,由于委托人可观测到人的选择同时也可观察到外生变量(即人所选择的自然状态),且委托人可参与交易磋商的全过程,因此委托合同可建立在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之上,从而激励相容约束是多余的。委托人可设计强制合同,根据进出口合同及人的工作努力程度确定佣金的支付,因此人没有选择消极工作的余地。这种方式下,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最优合同要求人的收入应是相对固定的,不享受合同的其它利润,但同时也不承担风险。
行纪(形式Ⅲ)与中国现行外贸做法都是以人的名义对外签约,因此人履行委托义务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对委托人的道德风险。然而行纪由于规定了人的直接履约权和介入权及规范了指定价格交易及其余利润归人所有的权利,使人权利和风险都相应增大。由于行纪使人真正成为风险中立者,承担全部风险,且取得更大利益,因此行纪相应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效率降低的缺陷,对人激励来自于人对自己潜在利益与风险的关注,出于这种内在动力的驱使,人如同为自己工作一样,不会选择消极工作。
以上分析表明形式Ⅰ与形式Ⅲ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较形式Ⅱ而言有相对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照搬国际通行的形式Ⅰ、Ⅲ即可成为解决我国外贸制所遇到困难的一条坦途。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形式的固有内在缺陷,无论在形式Ⅰ、Ⅱ、Ⅲ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在形式转换过程中必须对这一问题引起充分重视。例如:现行制下,人常常抱怨他们必须承担100%的风险,而要求尽快推行直接(形式Ⅰ)。事实上,按照米尔利斯阐述的原理,人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应与其所占有的信息优劣程度成比例。因此可以认为外贸企业目前承担100%风险与其在过程中占有信息绝对优势是相协调的。这样,如果转向直接(形式Ⅰ),如何在降低人风险的同时也降低方在信息上的绝对优势则成为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以上分析的形式Ⅰ与形式Ⅲ均是在理想市场状态下才能较好地解决了保险与激励问题,而在现有中国市场条件下,由于非市场行为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成为交易中不可回避的风险。因此推行国际规范只是努力方向,施行起来还须假以时日。
其二,完善中国现行外贸制:对信息不对称的克服。
如果目前从形式Ⅱ向形式Ⅰ、Ⅲ转换时机尚不成熟,我们应做的就是在现有形式Ⅱ的条件下,努力克服包括信息不对称在内的各种弊端与问题,在这里我们拟提出五个对策。
对策Ⅰ:外贸人资格的认定。对于现行外贸制的人来说,如果其通过某些渠道将自己的类型信息和能力信息传递给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人,则可以实现事前交易的改进。实现信息传递的渠道是:(1)外贸企业传递其无形资产价值,如信誉、政府认证等。(2)委托合同中强调人的法人资格权,以及无法人资格权的违约内容。这样,无法人资格权的人则不会轻易从事此项业务,这也从间接传递了外贸人的真实背景。
对策Ⅱ:应该有效地实现对人的奖惩。按照米尔利斯—霍姆斯拉姆条件,信息不对称下,人的收入应有更大的波动性,因为人的行动不可完全观测,为了实现有效奖惩,可将另一些除人行动之外的其它可观测信息写入合同,如商品的国际市场可比成交价格,以及竞争对手签约价格等,这样委托人对人的激励不仅依赖于产出,还可依赖于此可观测变量。而且当此可观测变量包含有关人行动的信息时,即使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也可达到交易的最优实现。
对策Ⅲ:力图使委托合同标准化,制定共同的合同条件。比如人如实的交易报告义务,就应是合同的一项基本条款,也是人的基本义务。另外,可以制定补偿条款以解决人对委托人不信任而产生的信息封锁问题。从国际实践上看,对制定统一法规及合同标准是一种趋势。
对策Ⅳ:佣金设计应合理化,而不宜采取硬性规定,以实现对人的激励。以德国的贸易业务为例:德国所有行业的平均佣金率为5%,但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佣金率一般为18%,而大宗消费品则为2%。因此借鉴国外做法,我国对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尤其不应采取固定佣金形式。同时在中国目前现实下,佣金不仅包括费用,还应包括合同的一部分利益让与,这和人相应承担部分风险是相对应的,同时应以外销合同为基础签定委托合同,以实现对人的有效奖惩。
对策Ⅴ:政府不应局限在仅仅以行政手段强行推动制的实施。因为委托交易方式是通过市场内在要求来推动的。西方的现代商业制之所以盛行不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和时间的共同作用,逐渐克服机制缺陷而成熟起来的。因此中国外贸制在目前过渡阶段,需要的是政府不断地创造和完善外部条件以向更有效的交易形式发展。具体说来,政府在推行制所起的主要作用应包括疏通信息渠道,进一步下放外贸经营权,建立外贸业务公司的审评机制,界定外贸人的法人资格权,以克服逆向选择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借鉴韩国做法。《韩国对外贸易法》中明文规定了只有具有一定业务渠道的人才有从事进出口业的资格。
四、结论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外贸制的现状及改革思路作了具体分析。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在现实国情制约下,如果立即在全国推行出口直接(形式Ⅰ)或间接(形式Ⅲ),则政府部门必须对这一过程必然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延伸引起充分重视,采取相应克服措施。目前较为可行的是,在现行外贸制(形式Ⅱ)框架下,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及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挥政府部门在疏通信息等方面的作用,使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责权利不平衡及相应的效率损失降到最小,从而推动我国外贸制的发展。
【参考文献】
EricRasmusen,(1994),GameandInformation,Cambridge:BlackwellPubisher.
Spence,A.M.,(1974),MarketSignaling,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