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形势

国际贸易形势

时间:2024-01-16 16: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际贸易形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际贸易形势

第1篇

【关键词】 新形势 国际贸易 改革

1.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可通过构建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来推进改革。具体内容如下:其一,公共基础课。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这部分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借助公共基础课有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应尽可能增加英语课时,若是条件允许还可增设一些其它的语种供学生选修之用。此外,还应适当增加数学及语文课程的学时比例,并合理提高教材难度;其二,专业基础课。这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主要是与经济管理有关的理论和原理。为此,应适当增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以及与国际贸易有关课程的教学时间,如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等,并减少财务管理及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学时;其三,专业核心课。应当对核心课中重复率较高的课程进行调整,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等等,并增加一些课程的课时,如国际贸易礼仪、国际市场营销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国际贸易结算以及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其四,专业选修课。对于专业选修课各学校可按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并尽可能将选修课的课时安排与基础课和核心课错开,同时应将选修课与考证培训联系到一起,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五,实践课程。这类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应为学生建立实习基地,并与一些企业进行合作,借此来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

2. 创新教学模式,突出专业教学特色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推进国际贸易专业改革的关键。首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同时,教师应积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以及直观式等教学方法,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可借助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实行网络教学和模式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学校应积极推行双证或多证制度,使专业与就业、职业资格与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加强对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参加各类外贸职业资格证考核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再次,可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就国际贸易这一行业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常会用到英语进行交际。为此,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突出英语应用的重要性,并在商务英语、商务谈判以及外贸单证实务等课程中积极采用双语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改革实训体系,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进行深化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新需求。首先,学校要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营造职业实践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意识。学校应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设置样品展室、洽谈室、总经理室、进出口部、外汇管理局、商检、银行、海关、保险公司、船公司、货代等综合部门,提高实践教学的仿真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学校要加大校企间的合作力度。学校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从而为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奠定基础。学校还应当积极与外贸企业签订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实训基地协议书,聘请企业中的专业人士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再次,学校应当建设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室,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软件,组织学生完成课内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或独立实训项目,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国际贸易专业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开展出口报关、单证制作、商务谈判等职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国际贸易专业改革的重要保障。国际贸易专业应当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双师型”教师成长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落实“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学校应在教师评优、进修、职位晋升等方面,给予“双师型”教师优先权,以此调动起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其次,学校应当鼓励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并与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应当结合教育教学需求,引进一批具备精湛外贸业务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士作为专兼职教师,优化现有教师结构;再次,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信息数据库,对教师进行规范化、人性化、动态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春梅.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改革路径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09(27).

[2] 董翠玲.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07(22).

第2篇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导致新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全球萧条持续。本次危机是石油加金融复合型的危机,杀伤力非常大。危机的源头是金融体制滞后于金融体系的急剧扩张,建立和恢复新的金融体制和机制是艰巨的和持续的。本次危机造成股市暴跌超过历史任何一次危机,目前全球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超过30万亿美元,我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大的影响。

1. 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世界经济正在稳步走向一体化,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它国或地区的影响。中国做为一个新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已纳人国际经济的体系之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gdp增长是靠外贸出口带动实现的。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表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影响日益增大,同时,也表明中国对它国或地区震荡的反应会更加敏感。

2. 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分析:从产业看,危机对制造业比重大的地区影响大于服务业比重大的地区(但生活业为主的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小于生产业为主的服务业)。从地区看,本次本文由收集整理危机对出口依赖型的地区影响大于内需依赖型的地区(但加工贸易比重大的地区相对一般贸易比重大的地区影响稍小)。从行业看,前几年发展快的行业,也是本次危机影响最深的行业。受房地产业、汽车等交通设备制造业不景气影响,支撑冶金工业发展的三个支柱倒塌两个,使冶金行业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影响较大,但对整个工业基础的摇动不如冶金、汽车、石化等行业强,这些行业以及航空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都有可能负增长。港口及运输受到的影响在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和金融(证券)等行业。受到危机影响较小的行业包括: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行业,基本生活类产品制造业(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生活业(医疗保健、康体可能有大幅提高)、机械加工制造业、电子、电器。在危机中出现机遇的行业:技术服务业、创意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及再生资源等产业,以及教育产业等。

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性矛盾将很突出。首先,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世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类似,某些传统出口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与这些国家基本上处于同一竞争层次上。例如,我国的“两纱两布”出口,其出口质量是国际公认的免检商品,出口量很大。但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的质量和卖价已优于我国。而且,国际市场对“两纱两布”的需求量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谁的竞争力强,谁占的市场份额就大。这对约占我国“两纱两布”出口总量70%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一个挑战。其次,我国出口的目标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例如,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7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份额,中国香港占40.77%,日本占13.08%,美国占9.28%,三者合计占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3.13%。同年,我国服装出口到日本的金额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32.46%,中国香港占26.42%,美国占12.82%,三者合计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71.7%。由于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将给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国出口正受到来自这些国家越来越激烈的挑战。

房地产市场经历重大调整将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自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筹集现金,国内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已开始降价销售。8月份,反映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可以预计,伴随商品房成交量的持续下滑,购房者持币观望心理增强。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进一步导致开发商面临现金流短缺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将大为提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鼓励投资的领域,而且受关税政策调整影响较少,现在应当加强创汇农业利用外资的力度。据联合国数据显示,主要商品价格在金融危机之后下降5.9%基础上再下降3.9%左右,其中食品平均价格将下降8.3%,小麦价格降3%,玉米价格降2.5%,大米价格降6%,食油价格也在下跌,羊毛、棉花、木材等价格均有所降低。但是茶叶、咖啡和可可的价格将会上升。因此,我国可适当进口需求多而价低的小麦,扩大出口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农产品。以利国际收支平衡。纵观农业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泰国的谷物出口量较大,但以稻米为主,还有天然橡胶和鱼贝产品出口,对我出口影响不大,而该国的成衣与鞋类出口与我乡镇企业的产品有

竞争;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为天然橡胶、植物油、原木及木制品,均为我国进口所需要;印度尼西亚出口以原油、天然气和胶合板为主;越南以大米、咖啡出口为主;印度以宝石和茶叶出口较多,与我有竞争;日本食物自给率只占70%左右,需进口较多的产品。我国对日出口总额中,农产品约占15%。因此,我国需要尽力扩大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茶、蔬菜、鱼、肉等食品及纺织、手工艺品和加工品)出口,并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出口退税范围,提高出口退税率,同时还需加强对出口信贷的支持,以利增强竞争能力。为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步伐,可适当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应给予减免关税的优惠。

第3篇

关键词:反倾销;对策探讨

1.倾销与反倾销定义

倾销,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使得另一国国内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受到损害的行为。它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因此反倾销也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强有力的借口和理由。

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的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我国现状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而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也成为这种摩擦的焦点之一。除了贸易方面的原因外,许多世贸组织成员还将反倾销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以便其在国际事务中获取政治利益、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因此,当前世界的贸易斗争是普遍和复杂的,这种情况给各国带来的影响也是广泛和微妙的。

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流砥柱和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之一,中国所面临的贸易争端是巨大且重要的,这种争端又尤以反倾销和反补贴为甚。从1979年欧盟对我国的糖精钠提起反倾销指控以来,截至2001年3月底,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422起,涉及4,000多种商品,位居全球之首,至少影响到1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 。而加入WTO以后,我国仍然频遭反倾销:截至2008年,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经济体,连续3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经济体。仅自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就遭受超过100项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占同期世界各国各地区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三分之一强,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

今年美国、加拿大、印度、墨西哥等国均在对原产于我国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盟、美国、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分别对我国产的聚酯高强力纱、粘胶纤维等纺织原料展开反倾销调查;欧盟、阿根廷、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对我国的铝合金轮毂、钢轮毂、前轴传动杆和转向铰链等汽车零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

3.应对措施:

3.1政府:

3.1.1积极发挥政府的外交职能,充分利用WTO 这个平台。

中国政府应调整以往的忍让态度,对于国内企业的反倾销诉讼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参与,必要时可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两国政府高层间的直接对话和斡旋,例如与美国或西欧政府谈判,对不合理的歧视性行为进行抗争,向其施加压力,用更大共识和国家利益的共同基础来解决小争端。或者在国际贸易中让与对方部分利益以换取某项反倾销调查的终止。同时,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可以依靠世贸组织这一平台争取利益,积极利用WTO框架内的双边、 多边谈判和争端解决机构DSB(Dispute Settlement Body),在其允许的规则范围内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利益,使对方停止不合理的、恶意的反倾销行为。

3.1.2加强和完善国内反倾销方面的法律。

政府一方面应加强立法,规范出口市场,打击恶意竞争,积极引导国内出口市场合理、有序的发展,从根源上防止倾销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已有法律条款,政府也应进行完善。例如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尚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与国际反倾销法律接轨。对于条例中某些内容(如累计评估等)应做出明确规定以提高其可操作性;缩短反倾销调查期限;设立一个专门负责处理倾销调查的机构,从而简化反倾销主管机构和流程以节省资源、提高效率等。

3.1.3为国内企业的反倾销应诉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支持。

我国目前在国际贸易诉讼人才方面有很大缺口,缺乏通晓国内经济法、西方经济法和国际贸易法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情况在反倾销案件诉讼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导致我国政府不得不依赖国外律师进行反倾销应诉。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的贸易安全和信息安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和人才在国际竞争、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和高度依赖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更应该加快培养自己的人才,从而在贸易纠纷诉讼方面占据主动。因此应由政府牵头,培养一批从事反倾销应诉的人才,组建起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反倾销专业人才团队,掌握最新国际动态,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政府还应建立反倾销诉讼基金,鼓励企业参与反倾销诉讼并为其提供保障。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反倾销案件的信息库,收集各类相关案件的信息,为国内各个面临反倾销诉讼的企业提供信息便利,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以上举措,可以大大降低反倾销应诉的成本,提高其效率和成功率。

3.2企业内部:

3.2.1改变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和观念,与国际接轨,实现经营的战略转移。

我国出口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依靠廉价劳动力和成本产生的价格优势占据国际市场,有时可能造成倾销的现象。所以这些企业应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当然,产业结构的调整更需要国家的合理引导和宏观把握),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升级,以技术和质量优势重新打开市场,从而避免低价竞争带来的麻烦。另外,出口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完善会计资料,使其与国际规则接轨,进而在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中能够提供完善且符合规范的相关资料。

3.2.2形成出口企业联盟和行业协会,并充分发挥这种联合组织的积极作用。

这种联合体在组织协调各企业利益,整合资源、利用集群优势对抗反倾销以及与政府进行沟通中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反倾销诉讼,行业协会一方面集中更大力量,聘请更加专业的团队进行有效的自我利益维护,避免其会员企业因不合理的反倾销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企业联盟也可以针对无理的反倾销控诉进行集体性反击,形成合力在必要时依法对诉讼国进行联合贸易抵制,起到威慑作用,从而迫使其他贸易体不敢轻易对我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

综上,在全球化背景日益加深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贸易保护成为各国政府必然采用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措施,由此带来的贸易摩擦(包括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的斗争等)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的焦点之一。作为新兴经济体中保持高活力、经济高增速的中坚力量,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必须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针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外部和内部制约影响因素,我们应该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进行改革。处理好当下的问题,对于未来的世界市场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我们可以持谨慎的乐观。

参考文献

[1]雅各布瓦伊纳.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

[2]沈春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条例问答[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1

[3]马 琳.中国出口商品被反倾销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1

[4]吴 瑞.略论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策略[J].岭南学刊,2009.1

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贸易;问题;选择

前言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未来世界的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明确,同时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也作为了催化剂,在推动着世界经济逐步前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其他经济体也不断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所以,生态化战略成为了世界未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国际贸易经济的生态化战略选择必定也是我国要重视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利用问题和配制问题。这一战略选择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1.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1我国国际经济界限模糊

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国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济界限模糊,这样不但会影响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且也会激发资源配置的矛盾。随着国际贸易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贸易的格局和形势,因此国际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虽然很多国家已经通过货物贸易参加到国际经济贸易中,但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仅仅依靠货物贸易作为发展对象,并不会达到经济预期的发展目标。因此要想在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地位,必须通过技术、服务、金融等多元化来实现,才能实现长期在国际贸易经济中发展。

1.2集约化不足,自身适应能力有限

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必定会引起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进度和每个国家经济贸易体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跟上现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步伐,甚至集约化的状态也没有达到,所以国际经济产生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变化对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格局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1.3我国贸易战略落后,缺乏先进的人才和技术

我国目前依旧使用着传统的贸易战略,导致在产品出口和进口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并且我国缺乏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人才。我国的技术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使技术装备落后,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由于我国的各个企业发展缓慢,导致在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方面存在滞后。其次是我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都依赖于国外,导致我国企业在技术和装备发展方面都难以提升,缺乏对技术水平的综合创新,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在培养人才方面落后与其他国家。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一个创新发展的体系,才会有自己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注重在先进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培训。

2.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生态化战略选择

2.1紧跟国际形势,与其他国家协调发展

贸易环保是生态化战略贸易最主要的内容,但是贸易环保只需要一个国家来完成是不可能,必须多个国家共同合作来完成。由于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很多的民间贸易层次也都浮现出来,如果我们可以在国际贸易中重点发展贸易经济生态化战略,那么这些民间力量对我国的国际贸易生态化战略选择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一些在经济贸易上有很大影响的企业来合作,会帮助我国构建出更加符合国际发展的框架,这样就可以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经济生态化战略选择上的地位。同时,我国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紧跟国际形势,加快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

2.2调整当下产品出口的模式,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价值含量

以前,我国生产的产品大多价值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导致所获取的利润也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企业大多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只是初级产品,无法达到高级产品的要求。因此,我国在进行国际贸易的生态化战略选择时,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要将我国企业的产型进行调整,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价值。同时,还要加大绿色产品的出口。在改进企业生产形式的时候,资源利用也要做到位,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我国生态发展。

2.3改变贸易战略

由于原来的贸易战略过于传统,在技术引进以及原材料出口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新战略需要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减少原材料的出口,通过这种方法来减少原材料在进行贸易时产生的损失,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原材料的贸易问题,通过改变原材料的出口模式来减少原材料的损失,可以从出口型转变为技术型,这样将直接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从而也间接性的实现了生态化战略的选择。除此之外,我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我们要遵循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不能选择有生产污染的产品进行贸易;或者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无污染的新技术,改变原来的有污染的生产模式,从而使产品达到无污染进行贸易。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夠促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间接减少了我国经济集约化不足的问题。当然,要想做到战略的改变,我国的监管部门必须要严格监管,加大监管力度,才能达到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目标,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长期发展。

第5篇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问题;对策

0前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的发展,加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银行业的竞争,国际贸易融资因独特的优势而成为银行和企业重点发展的一项金融业务。但是银行和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的环境下,更应树立起融资风险意识,努力探索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有效规避风险,帮助我国银行和进出口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进而推动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实现稳定外需的目标。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例如jp摩根于先后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票据管理公司,不仅打破了厂商、物流公司、银行独自参与的局面,而且完善了公司在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真正为进出口商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有效地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1.2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另外,银行也可以通过创新应收账款融资来提高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力。因为随着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减少,客户对托收、货到付款、赊销等应收账款的融资需求将不断增加,银行应抓住这一机遇,创新业务,增加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便利。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尝试。例如荷兰银行开发研究出maxtrad技术,通过max-trad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为买卖双方自动处理贸易交易及管理应收、应付账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它被评为最佳网上贸易服务提供者。

2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为我国银行业和企业的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加快了它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方式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

2.1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就以福费廷为例,这是一项无追偿权的贸易融资方式,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国各银行对该项业务开发力度不够,很难满足企业需要。而且我国银行的融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外贸企业。这些企业资金雄厚,国际竞争能力强,业务发展稳定。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型企业,则往往设定不利于中小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贷款的条件,从而缩小速效的范围,限制了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2.2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较为复杂,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的。我国各

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都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粗放经营,没有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进行周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隐患较大。

2.3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银行和企业的服务质量、融资产品的创新以及融资风险的管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识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2.4融资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规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虽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各家银行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加国际结算业务量,竞相降低对企业的融资贷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3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银行、企业都必须探索出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融资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3.1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金融危机使世界政治与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加大了国际信用风险,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融资提出了严峻考验,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密切跟踪国际形势的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国别风险信息库和行业风险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措施防范收汇风险进一步扩大,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

3.2创新贸易融资方式。降低贸易融资风险

如今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大多数企业的出口贸易不景气,贸易融资需求放缓,银行业务量下降。另外,伴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当前贸易融资方式、业务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无法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因此,我国必须认真面对,重视融资风险,积极借鉴国际上的贸易融资方式,根据市场的需求,通过专业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的设计,不断开发和拓展新业务,不断扩大保付、福费廷等新业务的覆盖面,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帮助进出口企业度过金融危机,也拓展了自身业务量,促进了贸易融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降低贸易融资风险,推动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3.3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管

国际贸易融资属高风险业务,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实施全过程监管至关重要。银行必须做好融资前的贷前调查,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也要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品行、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做好贸易融资贷前的把关。做好贸易融资贷中的审核,把握好贷中的决策和管理,细化业务风险审核,严格关注资金使用去向,必要时可派人跟单操作。因为国际贸易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业务,只要有一点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所以要依据贷前的调查结果,加强监管,进行事后跟踪,以及时做出融资决策,降低风险。

3.4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信贷资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在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现有的相关立法的研究,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通过有关途径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加快与国际惯例和通行的做法接轨,从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依靠法律来为我们顺利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保驾护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

3.5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的时间较短,相关人员的知识、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能满足这一业务发展的需求,目前急需一大批既懂国际惯例,又懂操作技术和精通信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银行和企业务必安排好人员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融资风险的意识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并且要明确权力与责任,贯彻落实到位,促使员工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工作之中。另外,银行和企业也可通过引进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

,从而全面提高贸易融资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员工的识伪和防伪能力,增强融资的风险防范能力。

3.6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高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我们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这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尝试为贸易商、销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详尽、及时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户的管理工作。许多银行通过大力开发和完善网上银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务项目及开发银行与企业间的直联等方法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改进业务处理流程,通过单证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从而提高单证业务处理的效率,让客户及时了解账户中的余额变动及重要讯息,帮助客户降低操作成本,及时规避融资风险。

第6篇

 

伴随科技技术的进步与经济规模的飞速增长,现今全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出现根本性变化,各国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大并成为国家间主要的竞争领域,使得各国都加大对国际贸易的重视,也给各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国际性经济挑战。中国企业在这一复杂错综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如何应对各类机遇与挑战,制定科学合理的贸易政策与方针,就成为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提升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因此笔者以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就国际经济对贸易发展的影响意义予以阐述,并详细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具体新趋势与方向。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贸易对一个国家最大的影响即是在经济发展上的有益推动,提升国家的经济基础,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是其进行国际贸易的前提与基础目标所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增长需要各国将其发展模式从传统的内部发展,转变为在国际贸易框架下的经济多元化交流与发展,以推动国际贸易在国家间的交互发展,进而促进国际经济的有效增长。其次作为带动国际增长的主要因素与动力,国际贸易的发展壮大还能有效完善各国经济往来体系,在国际贸易进程中增加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以进一步推动国际经济的增长提升。

 

(二)加强国际竞争

 

发展就意味着竞争,伴随国际贸易的壮大与推广,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会变得愈发激烈,国际竞争的加强将刺激企业加大对技术与人才创新的投入力度,进而提升企业在技术手段到人员素质上一系列指标的进步优化,以竞争带动技术与人才创新。通过这类循环发展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为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壮大提供前进动力。同时在全球经贸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企业自身也需要将生产经营方法与管理监督观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符合国际经贸发展的背景与需求,在促进企业发展理念与模式转型的同时,也带动企业在生产效率、经营手段上的进步提升,推动其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强化。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趋势

 

(一)全球化

 

伴随国际贸易发展与国际竞争的加强,各国企业在国际间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推动中,其自身的技术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激烈贸易竞争在给各国企业带来挑战困难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促进企业在合作竞争中以科学技术为手段,进行企业的自我改进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型企业在国际贸易的大潮下不断转变为服务型贸易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贸易的体系与形式,令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由本国内部发展,逐渐转变到全球性经济互动与贸易结构,各国企业在生产经济结构上的转变将最终使得本国经济机构出现变化,进而推过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显现。

 

(二)信息化

 

在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近年来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也逐渐向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媒介的新型发展模式转变,使得整个国家贸易与经济体系呈现信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竞争、国际贸易中,有利于从技术手段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益与经营成本,并提升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是新形势下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的必然转变趋势,也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必经途径。

 

(三)规范化

 

如前文所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但技术的提升还需要满足人类基本的道德标准与科学规律,同时国家经济与贸易体系的发展也需要遵守相应的规范与准则,若没有基本的贸易规范限制,在国际贸易中将难以避免投机倒把、恶意倾销、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的出现,进而危害整个国际贸易秩序与发展进程。因此需要针对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贸易准则与规范,防止各国或企业为自身利益采用各类违背整个国际经贸发展形势的手段措施,例如反补贴调查等,进而影响该行业的国际竞争与发展进程,使得行业出现畸形发展甚至贸易壁垒,严重危害国际贸易的整体结构与经济增长走势。

 

三、结束语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是相互辅助、共同成长的关系,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也必须符合新形势下的经济增长需求与特性,在现有的社会经济与技术背景下,国际经贸的发展趋势已逐渐显现出全球化、信息化与规范化的特点,需要各国企业针对其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转变策略,以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促进自身国际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提升,最终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增长发展。

第7篇

【关键词】中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改善策略

和关税成本、运输成本以及信息成本相同,时间成本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的质量,国际贸易的时间主要会对贸易产生两种影响:其一,时间决定了一名生产商能否顺利进入国外市场,如果贸易时间多一天,可能导致生产商进入外国市场的可能性下降1.5%。其二,当生产商进入外国市场以后,时间会对国际贸易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贸易时间多一天,进口关税相应就会增加0.8%。在这种形势下,本文主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时间效率进行研究分析,以期降低我国国际贸易的成本,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现状

对国际贸易时间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运输基础设施以及贸易便利程度,其中前者主要是指港口、机场等相关设施,贸易便利主要是指世界银行的跨国界指标表示。

(一)我国国际贸易运输设施分析

首先,我国对外贸易和港口建设是同步发展的,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绩。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实质上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过程,更是我国港口的发展历程。港口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2010年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显示,当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的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就占了8票[1]。从运行效率看,我国港口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港口集装箱的装卸费用是亚太地区最低的国家之一。并且在生产效率方面,不管是集装箱场地及设施利用效率,还是货物停留在港口时间,我国的港口在全世界被公认为效率较高。但是目前我国的机场建设比较落后,航空运输和目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不协调,我国航空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机场中看,我国仅有上海的浦东机场入选,这和中国贸易大国的身份悬殊较大。且在全球分散化生产越来越普遍的形势下,鉴于航空运输的快速性、可靠性,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急需发展航空事业,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二)我国国际贸易便利程度分析

目前我国整体的商业环境、国际贸易效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且最近两年还呈现下滑的趋势。在跨国界贸易指标排名中,我国在所有东亚国家级地区的排名相对靠后,且远远落后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经济区,仅仅和经济不太发达的越南处于同等水平。我国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中位于装配环节,而这个环节较缺乏技术含量,运作的主要盈利目标是降低劳动力成本及物流成本[2]。作为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地带,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嵌入全球经济链而进行激烈的竞争,且和东亚其它国家相比就,我国最近几年的跨国界贸易成本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东亚其他国家及地区却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的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不断提高,国际贸易汇率不断升值,物流成本的劣势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不良影响越来越明显。

二、改善我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的策略

(一)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提高双边贸易效率

进口国与出口国严重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效率,为了有效提高国际贸易效率,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要求进行国际贸易的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为提高国际贸易效率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且国际贸易的区域化特点越来越明显,我国必须和更多的国际贸易伙伴建立友好的经济合作关系,才有利于消除影响双边甚至多边贸易的不利因素。特别是我国和东亚各个国家的关系非常特殊:其一,我国和东亚各国都位于全球生产系统中的上游,且我国和东亚国建存在频繁的零部件买,要求高速度、可靠的配送;其二,我国和东亚各国有着良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但农产品中有很多都属于时间敏感性产品,也需要高速度、可靠的配送,所以,我国理应加强和东亚各国及地区的经济合作,并把贸易的重点从以前的降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方面转移到提高贸易效率方面[3]。最后,美国和欧洲各个国家是我国货物的和重要出口地区,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故必须加强和美国及欧洲各个国家的经济合作,改变双边贸易效率,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在这个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人们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加大建设国际化大型机场的力度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中心一直在东部沿海地区,所以港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也取得了飞快的发展,正是因为港口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确保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辉煌。但是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却较落后,在目前的国际贸易形势下,航空运输越来越重要,并且国际机场开始慢慢代替港口、高速公路以及铁路成为创造财富的引领者[4]。机场连通世界的功能让很多企业不断向机场周围靠拢,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贸易各家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我国必须把建设基础设施的重点放在航空运输方面,一方面给予航空运输能力较强的城市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在内陆地区争取快速建立起几个高质量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航空港,并使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桥梁。另一方面,减少对国际航空运输的市场准入、以及数量、价格方面的限制,慢慢提高航空自由程度,缩减航空权利的审批事项,让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发展接轨。

(三)改善国际贸易便利性

目前公认的贸易便利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程序的精简化和协调性,主要涉及到国际贸易港口成本、物流成本以及海关成本等,但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供应链条中越来越重要,贸易便利也开始考虑信息服务成本因素。改善国际贸易便利性可以大大降低贸易成本,缩减贸易时间,进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而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力[5]。我国要从提供贸易便利方面改革,先要修订不能适应目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法律法律,比如:修订现行的海关法律,精简海关审批程序等,因为繁琐不透明的海关运输是国家贸易的巨大障碍。可以适时培训海关官员,增加海关信息的透明度,进而提高国际贸易效率。同时,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电子化作业的比例,把国际贸易中设计的文件利用EDI系统处理,减少文件准备时间。此外,还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实行一条龙服务,也就是贸易相关方只需要一次性提交所需要的文件就能完成整个贸易流程。这要求政府部门赋予扩大货运权限、物流企业的整合权限的资格。

参考文献:

[1]齐军领,范爱军.东亚地区贸易时间与贸易持续优势研究[J].亚太经济,2012,2(01):55-56.

[2]肖芬,文化智力,跨文化能力与国际贸易绩效的关联性研究[J].求索,2012(07):125-126.

[3]齐军领.中国国际贸易时间效率与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12(04):88-89.

第8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形势

目前,明确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共同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故熟悉我国国际贸易的状况,对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向、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目标都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它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中速甚至高速的新状况。面对经济内部需求力量不够、生产成本持续增多、全国经济复苏贫乏、投资速度缓慢、人口红利不断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时,国际的进出口贸易商品逐渐减少,从而促使了中国的经济得以赶上国际经济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利益。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十分不理想,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贡献率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变现状,就要求我国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如此一来,我国的经济才能稳定发展,也更容易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2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意义

2.1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紧密相关的。(1)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少不了经济和贸易的支持。首先,每个国家都是借助贸易的方法来从别的国家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实现自己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所以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从国家内部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服务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增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创造与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设备。(2)先进的科技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在技术和设备上,高效的加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步伐。

2.2贸易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国家要想在经济市场立足,其根本就是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是促进世界各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一方面,国际贸易作为推动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仅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提升各个国家本身的经济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增长模式,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慢慢转化成国际范围内的全球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多个国际领域共同进步。

2.3提高企业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最终会提升各国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1)在企业不断把其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创建在适合国际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不仅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企业的生产、营销和管理效率,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2)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根本点出发,发掘了企业和人才的潜在能力,让企业不断进步,最终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经济,加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

3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1当今国家新形势

目前国家发展新形势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普遍增加。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步多元化,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发展模式从单一化转化为多元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是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产生和进步。北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根本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全球都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发展程度和规模大小。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明确解析国际的发展形式,具体写道:“多元化趋势在全球或者地区范围内,它在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各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就在不断的贸易来往中逐步完善,各种力量也会有新的分化和结合。”欧洲的经济也在欧盟和欧洲共同体的创办下跨出了新的一步,让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走越远,1989年启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论坛,它着重经济技术的合作,要求人们自主自愿加入,是比较轻松开放的。

3.2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2.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根本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各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也转向知识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断增强。新兴服务业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的旅游业、运输业份额不断减少。约20多年以来,国际贸易服务模式逐步扩大,已从1990年的3700亿美元变成现在的2.1万亿美元,金额就占据了全球贸易的21%,份额明显增大。

3.2.2贸易自由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的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贸易的传播方式也变得自由化,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但同时也伴随着多种问题的产生。所以,在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象下,对自己贸易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迅速的高峰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贸易的保护花样层出;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多等等。

3.2.3贸易模式多元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更方便的进行贸易交流,让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也开始了网络时代的贸易多元化。首先,借助网络渠道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也就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利润,减少了贸易的运营成本。其次,在全球性的互联网笼罩下,人人都需要遵守网络特有的交往规则和机制,也就保障了贸易的安全度。所以,在新时代的趋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

3.2.4国际贸易进人高速增长期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就2005年,全球的货物贸易增长到22%,是27年来的最高纪录。在各国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的因素下,造成了各国之间的贸易进行逐渐频繁,有竞争才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使得全球货物、服务贸易都快速的增长,世界经济整体飞步前进。

3.2.5贸易格局固定,中国成为贸易“新宠”

以发达国家欧、美、日为主体的贸易格局一直保持固定不变的姿势,且会长期持续下去,但现在中国也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一支力量队伍。正是由于以欧、美、日为代表的三大经济一直是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借助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合作来主导国际贸易的秩序,从而出现发达国家在贸易交流中获取很大利益的现象,其货物出口和服务贸易都占到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增长,使得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步上升,贸易总量的占有份额也在提高,对全球贸易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也就成为了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新宠”。

3.2.6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贸易的快速发展,迫使主要贸易大国一致采取扩大区域间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争取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这也为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其主要的就是区域贸易安排,主要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慢慢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化;各区域成员国快速发展区域贸易;区域内贸易的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过半。区域贸易安排现在已经是提高国际地位、各国获取市场资源、增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4针对当前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对策

4.1着重提高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建现在备受全世界各个行业领域的关注,其原因是,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构建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垫脚石。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走向了世界,企业文化的创建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文化的国际竞争软实力,就要求我们不断钻研加快企业文化步伐的新措施。

4.2紧抓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才不仅企业和国家进行服务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量。目前,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其竞争力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竞争的实质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只要培养出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让国家或者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长久持续生存发展下去。

4.3完善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能否可以在长期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从某个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竞争力的提升给予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为了赶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要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内部的制度、规章进行改善。

4.4施行名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企业营销中,其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品牌化经营。创建、培养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既可以让我国获取长久的利润,也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强化自身实力。企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活动中,要积极努力的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换言之,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名牌战略,企业未来利润的获取取决于企业品牌的力量。而且,我国的企业在竞争中要意识到,品牌的创造是一个复杂和长久的过程,既需要企业在国家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销售中做到细心、努力,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力,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企业要实施好品牌化经营战略,着重品牌的经营和创造。

5结束语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善于结合科学技术的力量,创建系统、完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晨辉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雅.浅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09):82-83.

[2]徐雯茜,黄刘衣紫.浅析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244.

第9篇

    1我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1)国际贸易摩擦表现形式多样化。2008年10月以来,我国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涵盖了“两反“”两保”全部4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涉及了知识产权调查、技术性贸易壁垒、反规避、汇率摩擦等形式。

    (2)贸易摩擦涉案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目前,我国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纺织品等行业仍为“重灾区”,并不断向彩电、电信等产品转移。

    (3)贸易摩擦涉及领域广泛。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迄今为止,国外对我国发起的贸易调查涉及到纺织、轻工、机电、医疗保健、食品等行业,已从货物贸易领域拓展到了知识产权、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

    (4)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别范围扩大。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10月以来,全球5大洲有17个国家对我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美洲25起,涉案金额53.25亿美元;欧洲6起,涉案2.5亿美元;亚洲36起,涉案35.05亿美元。

    (5)低碳经济将使我国面临新的更频繁的贸易摩擦。现在适逢全球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从保护本国新兴产业出发,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措施和绿色贸易措施,贸易摩擦发生更为频繁。低碳经济时代,碳关税、碳配额交易、碳审计与信息披露等各种制度层出不穷。

    2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2.1建立和完善我国贸易救济制度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关国家肆无忌惮地对我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贸易救济体系,使得外国在对我国产品采取歧视性做法时,不必担心会遇到我国相应的报复。因此,我国应根据WTO规则,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体系,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这样可以形成一定的威慑,使国外不敢轻易挑起贸易争端,变被动为主动。

    2.2改善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之所以不断升温,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严重不合理。中国出口企业要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首先,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保持价格优势。除此之外,创立自己的品牌或者通过兼并国外知名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改变外贸加工的局面,开拓具有中国品牌效应的市场。改变劳动密集型和低科技含量的商品出口结构,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出口;减少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加速资源的有效利用。

    2.3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抑制摩擦升级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应熟练掌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规则,为抑制国际贸易摩擦,打赢国际贸易摩擦做好准备。一旦发生国际贸易摩擦,解决争端的一种办法就是拿起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武器。

    2.4培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正缺乏一批熟悉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必须英语流利,可以与外国进行谈判交涉。拥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具有重要作用。在反倾销国际贸易摩擦中,由于我国此方面的人才奇缺,企业反倾销应诉不利。所以,政府、企业、教育界应该积极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

    2.5开征碳税,降低中国在贸易摩擦中受损风险一些发达国家已在讨论开征碳关税,如《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不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但如果我国已在国内征收碳税,其他国家再征碳关税就涉嫌双重征税,违反WTO协议。因此征收碳税可以降低我国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受损的风险,并增加我国的税收收入。

第10篇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点

1.电子商务的概念

所谓电子商务,就是以网络为依托,教育双方在世界范围内无需当面就可以开展相关贸易活动,具体包括网络交易、网上购物以及电子支付等综合的新型贸易运行模式。互联网是当前国家发展潮流,而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工作与生活。研究发现,在网上申请贸易许可证的比例已经超过80%,而且国际电子产地证前法律达60%以上。

2.电子商务的特点

不同于以往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运行平台为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网络平台将更多虚拟空间提供给电子商务主体,电子商务的具有以下特点:①虚拟化、电子化。以网络的方式开展双方磋商、贸易、合同签订与支付等,交易具有虚拟化;②全球性与开放性。不管在全球何处,只需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对登录各地、各国网页,直接与他人交流;③无纸化和高效化。可在最短期限内完成产品原料采购、生产产品、销售及运输等相关流程;④交易透明化。也就是说,交易双方自洽谈到交易结束都在互联网中进行,信息传输会计,可彼此核对交易信息,避免信息伪造现象;⑤互通性。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直接谈判与交流,将相关意见反馈在商家或者交易一方的网站中,以实现彼此良性互动。

二、现代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往的影响

1.对国际贸易运输制度的影响

在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中,能够创建一个具有非常强大功能的物流系统,而且该系统是交通、仓储、运输以及物流等信息的综合体,以查看物流系统的方式知晓国际贸易运行与物流情况,依照系统查询结果能够有效监控与管理国际贸易运输,由于电子商务在贸易中的不断渗透,国际贸易运输体制也会发生改变。

2.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

作为一种现代化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必须以网络平台的方式展开贸易来往,通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非常高的信息量要求,电子商务是将物流、资金、信息以及商品等综合起来的一种贸易流通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转变着以往国际贸易形势,为发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多层次化与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空间。

3.对国际贸易范围的影响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充,更加密切了国家和国家、地区和地区以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就可实施贸易往来,而且不会产生时间矛盾与冲突,同时解决了以往国际贸易中受空间与时间的制约与限制,有效扩充了国际贸易范围。

三、国际贸易中对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1.互联网营销

从根本上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导致国际市场营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创新国际贸易营销具有促进作用,而网络营销就是一种新型市场营销模式,相比于传统营销模式,国际网络营销分为网络定制营销、网络互动式营销。其中,网络互动式营销汇总,通过电子营销模式帮助商家考虑企业利润与客户需求,并寻求可以满足顾客需求与增加商家利益的营销策略,这样顾客就可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有效提升了国际贸易中顾客的地位,也增强了顾客的主动性与参与选择性。顾客与商家在电子商务中的关系极为密切,由此一对一贸易关系得以形成,该贸易关系在国际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定制营销是由于顾客与企业彼此了解,可实现国际销售信息的定制性,而现代化电子商务以定制销售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跨国企业采用创建企业网络的方式为顾客提供给服务。互联网营销明显不同于工业时期的营销模式,以往营销以人员推销和传统广告为主要促销手段,而网络营销则以顾客为主动方,网络营销的主要特征是严格遵循网络礼仪的同时能够巧妙运用网络利益,以此取得最佳营销效果。

2.现代化国际贸易方式

应用电子商务对创新国际贸易方式具有促进作用,将传统主要是纸质单据流通的交易方式与国际贸易流程摒弃,以形成最新国际贸易方式。以往纸质文件具有较高重复率、效率低、错漏多以及费用大等不足,所以,纸质文件会对贸易发展产生很大阻碍。而电子商务则对纸质文件问题进行了全面客服,基于以往贸易方式,整体贸易流程环节多达19个,电子商务仅需要7个环节。由此可以看出,电子商务有助于国际贸易流程的变革,从而实现贸易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实时化、自动化以及规模化,有助于国际贸易管理效率的提升,对创新国际贸易方式也具有推动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全球化;低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外贸易的不断开放,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也更加频繁,传统的国际贸易往来的方式也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逐渐显现出其在交易中的劣势。传统的国际贸易活动往往具有十分复杂的交易过程,交易双方的贸易开展不仅需要进行多次的洽谈,而且双方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受到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将电子商务运用于国际贸易活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国际贸易活动的程序同时也会突破国际贸易活动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还是利大于弊的。

一、电子商务的特点与优势

(一)电子商务的特点

1、商务模式虚拟化、电子化。电子商务是虚拟的空间,交易双方是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采用了分组交换的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输,交易数据以电子数据的形势进行存储。2、市场贸易全球化。电子商务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而网络遍布世界各地,通过网络进行贸易,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这使得贸易双方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交易,即便是小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得到更加公平的竞争,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3、支付方式多元化、高效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贸易双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支付。网络支付操作简单、快捷,同时减少了人为的因素,避免了现金交易账目出错情况的产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强大,网络支付的形势也变得更加丰富。

(二)电子商务的优势

1、低成本。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虚拟交易,贸易双方可以不需要开设店铺。同时,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所有的数据都被电子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库存,避免因库存积压或者不足带来损失,也会减少很多人力和物力成本。2、高效率。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网络、商务管理系统、数据库等技术优势,采用互联网信号传输通道,具有高效的传输速度,大大缩短了国际贸易交易活动的周期。

二、我国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从2014年之后,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速,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攀升,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渗透率也在逐年提高。随着国内不断推出对于跨境电商的鼓励政策,跨境电商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各电商平台从拼折扣的模式逐渐进阶为拼品质、服务、供应链等。据国内知名电商研究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6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2.09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5125亿元。同时,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权威首发《2016—2017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含零售及B2B)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6万亿。至2018年,中国进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8.8万亿。综合多方面数据来看,我国自从推出跨境电商贸易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攀升,并且这一趋势有望继续持续下去。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也相继转型,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为目的,纷纷采取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策略,从而让自己的平台具有更突出的竞争力。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一种商务形势,凭借其自身优势,的确为我国跨境贸易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作为新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仍然存在消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运行环境全球化。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信息的交换,形成一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市场的地域限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形成一个同一的大市场。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加强了各国间的贸易合作。2、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交易程序。电子商务利用网络进行数据的传递,实现了无纸化交易,贸易双方的交易程序通过互联网实现。避免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双方要进行洽谈,甚至是寻求中介帮忙的烦琐程序。同时电子商务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出新的贸易机会。例如知识型的贸易活动,使得网上跨国家教学和网络咨询都成了可能。3、电子商务催生出新的贸易形势。电子商务在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同时,也促使一些支持其运行的产品和服务纳入国际贸易范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信息贸易开始以独立的、全新的贸易形势出现,国际贸易出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信息贸易“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消极影响

1、加剧了国际贸易的分化。电子商务本身是一种互联网技术推动的商业模式。而发达国家与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同时发达国家由于对互联网有更前卫的认识,所以都积极进行电子商务的布局。因此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时,处于有利的局面。与此同时,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方面发展都比较缓慢。可以说,电子商务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是加剧了国际贸易的两极分化现象。2、为避税提供了可乘之机。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难以对征税对象、征税国的法律依据、征税额等进行确定,导致税务机关不能方便地获取征税的证据,因此经常会导致避税、漏税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传统的征税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征税不仅涉及多个国家,同时涉及每个国家的不同机构,但是目前来看,这些问题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电子商务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产业的建设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我国现行的行业分割造成了信息产业整体管理混乱,资源紧缺与大量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闲置的问题同时存在。另一方面,我国上网收费过高,国内互联网的上网费是美国的15倍。过高的收费也抑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所以我国应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不仅要打破行业分割的现状而且要改革现有的互联网收费制度,这样才能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发展。

(二)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信息化程度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企业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参与到国际贸易往来的行列中。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仍然不均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CCID)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的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同时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信息化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沿海一带经济发展快的城市信息化水平高,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也落后很多。CCID调查还显示,汽车行业、电子行业、贸易行业信息化水平遥遥领先,参与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分别为35.1%、32.3%和29.7%。但其他行业目前仍处在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的阶段。因此,加强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将是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的有利且必要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卢大钊,浅议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黑龙江对外经贸刊,2010.

[2]乔阳,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对外经贸刊,2012.

第12篇

【Key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financing;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35-02

1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现状

1.1 融资方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

就融资的方式来讲,如今的融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传统的融资主要采用信用证交易方式,但如今信用证交易受到限制,经济环境也出现了变化,开始涌现出了适用于多种融资产品交易的结算方式,比如订单以及货押融资的方式,其可以让企业对信用证使用与进出口贸易汇款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从融资结构方面来讲,我国原来融资供给单位主要是国内银行,国外的银行也会为我国提供一定的融资服务,不过也仅限于放款打包等之类的简单项目。仔细观察当今的国际形势可以发现,国际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国际贸易的活动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传统融资模式逐渐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所需;国际贸易融资也不只是依赖于国内外的银行企业,部分金融公司和商企也开始参与到了其中,这就意味着企业参与到贸易融资成为了可能,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使企业贸易活动有了更为坚实的保障[1]。

1.2 中小企业逐渐成为融资对象

我国中小企业因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机遇,身为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发展势头极为迅猛。中小企业的发展基础是大型企业产业链,因此随着大型企业贸易的发展,中小企业早晚亦会面向全球;反之,大型企业想要健康发展,也必须以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为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想要使我国产业链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的国际化进程,进而使我国综合竞争力提高,把中小企业加入到我国的贸易融资发展规划中是必然趋势。但大型企业享有国家的补贴政策,因此其可能会逐渐产生市场垄断的想法,若想避免这种情况,则需尽量缓解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使中小企业明确自身在经济市场中的定位,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

1.3 贸易融资进出口平行发展

在过去,我国贸易融资仅仅出现在出口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际贸易融资进出口平行发展已成为我国贸易融资发展的新方向。我国传统出口贸易融资主要表现为红条目信用证与承兑、订单通融等形式,但其具体方法不是很多,只有信托收据与进口押汇、开征授信等几种。随着国家贸易过程中顺差的增大,我国在国内外面临的竞争压力都在增大,因此我国对相关的贸易政策做出了一定调整。到现在为止,我国进出口贸易融资已经基本实现平行均衡发展,这对我国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国际贸易融资发展趋势

2.1 贸易融资发展将会融入到供应链的各环节之中

供应链各个环节之中都会加入贸易融资发展的内容,以达到整体成本的降低。国际大银行想要与国际贸易的供应链同步,就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单纯地根据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和阶段客户来调整局部融资,而是要注重整个贸易过程当中的客户需求,从买卖双方合同签署开始,到买房最终售货环节为止,都要跟踪供应链当中的货物与资金走向。因此,金融界的部分专家都对机构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比如,JP摩根先是收购了美国的Vastera物流公司,然后又对一家叫作Zine的票据管理企业进行了收购,以期完善自身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这一起跨行业并购的案例打破了传统银行、物流企业和厂商各自为政的僵局,从真正意义上使进口方到出口方的一条龙服务得以实现。总之,这一案例是将贸易融资融入供应链环节的典型,对国际贸易融资项目的影响可谓深远[2]。

2.2 即将形成国际贸易二级市场

虽说当今国际贸易融资比较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当前国际贸易环节的融资活动所处的市场并不标准,其流动性与透明化程度均不高,因此企业在开展融资时都会产生许多考量。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融资市场,以此来调动企业的融?Y积极性,使企业能够更为放心地加入国际贸易融资中[3]。此新型的融资市场包含了除传统融资市场以外的新时期下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指的就是融合了网络先进技术的市场,其具有传递信息方便快捷的优点,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融资机会,投资者可以利用其掌握大量信息,促进了融资市场的透明化,使企业能够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之中进行竞争,因此二级市场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发展。此外,二级市场之中还应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等高新技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化贸易融资的流动性与透明度。

2.3 市场经济发展融资形式更为活跃

由于各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传统国际贸易融资的市场活跃度不高,融资形式较为单一、方法灵活度较低、周期较短,也正因如此,传统的融资模式无法满足风险较高地区或行业的融资需要,尤其是经济体制不健全、经济水平较低、市场整体消费水平不高的地区。如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融资手段逐渐融入国际贸易之中,如在较大金额的贸易之中,可以推行包买商提供票据,通过对融资金额进行分散的方式来对融资机构的风险进行降低[4]。这样就能够满足不同企业与不同地区的融资需求,带动全球贸易市场的活跃性。

3 国际贸易融资的启示

3.1 提高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认知

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是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进行管控的首要工作。因此,在世界市场经济变化不断、各行业压力逐渐增大的国际环境中,企业要对当前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可能面对的风险类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并以最终的分析结果为依据,探寻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加以实施,来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高效的防范或者规避。

3.2 完善融资信用评估制度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首次融资还款的风险来源和企业的信用程度是融资机构较为重视的内容。因此,银行应在融资信用体系中加入企业的生产、支付能力以及信用记录相关信息,从而使各融资机构能够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并据此来决定企业的授信额度。此外,还要针对新增的企业客户建立专门的担保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融资机构的风险,从而为贸易融资的进行提供可靠保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