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

时间:2024-01-16 16:08: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和金融学的区别

第1篇

    论文摘要: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说明,我国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金融资源意识,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可以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进行必要转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学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断关注。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比说明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具有的质性发展观。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观,其研究基轴是金融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提升。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主权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

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

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

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 峰. 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 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 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 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 达. 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 澄.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 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39-45. 

第2篇

关键词 财经专业 综合模拟实践 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相当的基础理论,又要注重专业实践应用和综合操作技能,所以在有限的课时中怎样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安排显得异常重要,下面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进行说明。

1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技能要求

哈尔滨金融学院具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深厚的金融行业背景,二是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强。正是这两个特点,让我院毕业生在金融行业成为一个品牌。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办公技能、财经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齐头并进的培养方式。

1.1 办公技能

(1)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办公软件应用技能中,最常用的是文字处理及编辑、数据图表统计分析、 演示文稿制作等内容。(2)应用文写作技能。应用文又叫实用文,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为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常用的一种文体,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工具。包括介绍信、证明信、邀请函、启示、声明、公示、公告、海报、通知、请示、报告、会议记录、总结、简报、合同、章程和制度等。

1.2 财经基本技能

(1)财经数字书写。数字书写是计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经济工作者,特别是财会,计统和企管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数字书写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准确度。(2)数据与文字录入技术。数据与文字录入技术是现代工作岗位人员的必备技能。经过科学、专业的训练,能达到快速、准确地录入各种文字和数据,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处理。(3)点钞技术。点钞技术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点钞速度的快慢、点钞水平的高低、点钞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金周转和货币流通速度,学好点钞技术是搞好出纳工作的基础,也是出纳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之一。(4)珠算技术。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珠算技术是财会、金融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适应市场变化和职业变化的能力。(5)货币知识与识别技术。货币知识与识别技术是财经院校金融、财会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技能课程。(6)外汇知识与外币识假技术。外汇知识与外币识假技术是银行工作人员和贸易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必备的工作技能,也是财经专业学生必须训练成熟的一项技术。

1.3 专业技能

(1)会计学应用技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较完整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通过手工实验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训练具备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使毕业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2)金融投资技能。金融投资是从事金融产品及其衍生工具买卖的,要求从业者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并要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实时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3)理财规划技能。理财规划是金融从业者必备的一项技能。既要充分了解不同的金融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又要了解客户自身的大量信息,只有选择与客户风险收益特征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才能做好理财规划。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哈尔滨金融学院各专业在开设课程时主要有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和专业选修课四大类:

2.1 通识教育课程

在通识教育课中安排了常规的思政、英语、数学和体育等课程外,重点设计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应用(下转第194页)(上接第162页)文写作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总课时是142课时,其中实验课66课时,能够保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系统操作和和办公软件。另外应用文写作安排54学时,基本能够保证学生掌握日常办公应用文的写作。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可以保证学生具备办公技能。

2.2 专业基础课

在专业基础课中安排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和经济法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安排可以保证学生掌握金融、会计等财经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专业骨干课

在财经专业中,我们重点介绍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在专业骨干课上两个专业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金融专业的骨干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学、财务管理学、投资学、保险学、固定收益证券、国际金融和金融工程等课程。会计学专业骨干课包括商业银行学、财务管理学、财务会计、投资学、审计学、银行会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学等课程。在每门课程中设置三分之一的课时作为实验课课时,能保证学生在实验中将相关专业技能训练好。

2.4 专业选修课

哈尔滨金融学院财经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具体研究方向来设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已达到保证学生丰富自己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目的。通过专业骨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注意事项

为保证教学质量,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才能保证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成功。

(1)要具备专业技能的教师。要保证综合模拟实践训练的成果,必须保证采取这种训练方式的高校具备足够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哈尔滨金融学院要求专业课老师都要具备双师证,并且要求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习和挂职锻炼,在实践期间保证教师要有具体的工作岗位,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另外我校还从企业聘请了实习指导老师,并且我校部分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从而可以保证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要求。(2)实验课要保证训练效果。要保证训练效果,还要有配套措施,例如作为综合模拟实践训练的需要新的考核体系。一般来说,专业实验课程要有专门的考核办法,我院就制定了《专业实验课考核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考核办法可以保证实践训练效果。(3)注意课程课设先后次序。一般来说,一门专业课程是下一门专业课程的基础,所以专业课程要有先后次序。只有将专业课的先后次序安排好,才能使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训练循序渐进地进行,才能使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的效果更好,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

总体来说,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再加上设计合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配合好的实验课室、实习基地和配套措施,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

基金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经专业综合模拟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编号:JGZ 201201106

参考文献

[1] 甘鸿鸣.《金融营销学》教学实践及改进思路.商业经济,2012(5).

[2] 宋晓玲.高校模拟银行实验课程建设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3] 钟云燕.金融模拟实验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第3篇

【内容摘要】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对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保证学院培养人才质量的前提。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本文拟结合无锡太湖学院教学宗旨,围绕无锡太湖学院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人才;人才培养

一、背景分析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起初货币是金融学科研究的核心,由于银行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信用及银行成为新的研究重心。而当前伴随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壮大完善,风险度量、风险规避、衍生品金融产品定价、金融监管等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1.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呈现新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研究是历史所趋。其中,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便是为了适应该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教育类型,这与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应用型人才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擅长解决实际问题,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

2.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金融学科下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素质、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快速融入金融工作环境当中,成为拥有金融业务和企业一线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1.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工作方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需之举。课程设置是否符合行业发展与之紧密相联。分析发现,部分高校金融学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滞后,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相背离,不能紧跟发展走向造成学生就业形势恶化,学生对金融业的认知和匹配度逐渐弱化。

2.僵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使得教学内容脱节。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一般都沿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日志”四项一致的评估方法,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大纲、计划和日志都是提前确定的,但是行业发展千变万化,尤其是金融行业日新月异,不能及时结合当前热点作出更新,造成教学内容脱节,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一步束缚了教师不断创新进取的热情和积极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过时的教学内容达不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3.金融学科人才培养供需失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失。为了适应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都开设了金融专业。可是伴随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与金融衍生品相关的新兴行业不断崛起,金融专业的人才仍然无法满足其需求,尤其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更是存在一大漏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致。即使未来人才培养供需达到均衡,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仍会造成学生由于达不到金融机构招聘要求而就业困难。

4.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滞后。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讲求方法,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编排平铺,生硬死板,纯理论讲解,甚至大段念诵教材,不能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学习热情低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即使在具备多媒体或实验室的良好硬件设施条件下,仍然无法物尽其用。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适应金融业发展

(一)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目标统领全局,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在知识经济和就业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满足对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唯一出路。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教学,而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恰恰关系到学生知识的储备和未来的就业,正是由于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和难点。由金融工作性质和特征影响,金融性人才一般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爱岗敬业精神,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进取的精神。因此,课程体系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重,重点突出金融专业必修课的地位,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实训课程,强化学生的模拟操作分析能力。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紧跟社会所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提升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

(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几乎不言而喻。传统模式下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尤其是科技进步提供了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既能针对全班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又能区别学生个性给予特殊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与潜力。为了实现这样的要求,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废止“注入式”,实施“启发式”。一是问题导入法:教师提出问题和相关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总结并给出准确表述的答案。二是重点讲解法:教师只详细讲解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从各方面阐述其内容与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推演和理解其他次要问题。三是发现式教学:教师提出一些情景、现象和问题,然后由学生逐一追索并得出结论,使学生感觉是自己发现了真理,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增。如何适当启发学生思维,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决定于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程度、课堂的规模和教师的讲授艺术,是非常灵活、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此外,教学方法改革还涉及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革新。包括课堂讲授与讨论、习题、实验、实习和课题研究等教学方式相结合,穿行;个体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等。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金融专业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创新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关键,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还是在于实践教学是否完善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决定了民办高校需要突出学生就业服务对象、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企业欢迎的一线管理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前提是将其目标与理论教学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进而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群平台和校企联合校外实践平台。校内平台包括实验室、计算机室、校内实践基地等。校外包括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的实习实践集教学实习基地。针对基础课程设置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购买模拟操作软件系统,让学生通过虚拟参与股票、基金、外汇、期货等实验,锻炼学生的金融专业技能。同时突出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自身探索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各方面能力。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作为学院的校外指导教师。

(五)优化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之一。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专任教师队伍的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民办高校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金融专业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民办高校可通过社会招聘或校企合作,引进专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优化金融师资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课程进修、鼓励学术交流或培训等途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

三、结语

金融学科日新月异,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尤其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金融学科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同时,社会对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复合型人才是历史所趋。民办高校必须加强教学方案改革与创新,培养优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而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2]邓志辉,赵居礼,王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10,4

[3]刘标胜,吴宗金.互联网金融下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职业教育,2014,11

[4]沙园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J].经济视野,2016,26

第4篇

自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讨论的核心问题。学者们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挤兑(shadow bank run)和流动性冻结。究竟什么是流动性?它在当代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流动性视角对理解中国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又有什么意义?

霍尔姆斯特朗和梯若尔这两位经济学大师联袂而著的《内部流动性与外部流动性》为我们理解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思维。霍尔姆斯特朗和梯若尔都是微观理论和金融经济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分别于2016年和2014年获得了经济学诺贝尔奖。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思考和研究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金融中介问题,在这方面发表了多篇奠基性的论文,其发展的模型已经成为金融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模型(workhorse model),为思考很多金融和宏观问题提供了统一的方法。 流动性的实质

“流动性”可能是经济学中最常见但也最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概念之一,不同的人对之有不同的理解,经济学诺奖得主萨金特就曾给流动性下过十几个定义。人们通常将其理解成交易一种资产的便利程度:交易一种资产而不引起价格的显著变化。在各类金融资产中,货币和国债的流动性最高,其他类型的债券和股票的流动性也较高,而房地产的流动性比较低。

在一个不存在任何“摩擦”的完美世界即完全市场、完全信息和完全合同的世界中,金融结构是无关紧要的,这就是著名的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所谓的MM定理)。事实上,在这个理想的世界里,金融工具和金融结构的作用都是无关紧要的(irrelevant),流动性问题也就无关紧要。所谓完全市场,指的是对于任何一种未来的世界状态(states of the world),事前都存在一种可以交易的证券,当这种状态发生时,购买者可以得相应的补偿。这种证券被称为阿罗证券,阿罗证券可以实现完全的保险。例如,理想的失业保险可以使每个人在失业的状态得到的效用跟没有失业的状态时一样;理想的高考保险可以使购买者在高考发挥失常的情况下得到的保险与正常发挥时一样;理想的川普保险使得购买者可以规避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的风险;等等。

但显然,相对于举不胜举的未来状态来说,现有证券的数量(或者现有证券所能张成的空间的维度)远远小于未来状态的数量,即金融市场是高度不完全的。所谓完全信息,指的是交易或者缔约的主体对于标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但真实的世界充满了信息不对称,其中,关于行动(内生变量)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为道德风险,如经理人激励合约中的经理人偷懒,关于类型(外生变量)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为逆向选择,如公司融资合约中较差的项目反而得到了融资。完全合同指的是,缔约的双方可以就未来的状态事前签订合约(即使信息是对称的),如经理人激励合约会事前将经理人的报酬方案与企业未来的所有状态联系起来。但很多时候,未来的很多状态事前根本无法被加以描述,也就无法被写入合同,这些“未尽事宜”的存在意味着,事后未尽事宜出现时,必须有人说了算,这就是剩余控制权(residual control)。

只要偏离以上完全市场、完全信息和完全合同三个基准中的任何一个基准,即引入一个“摩擦”,都会使得金融结构和制度变得有意义,从而可以讨论各种有意义的现实问题,这正是整个现代金融学和相当一部分经济学研究的关键所在。

霍尔姆斯特朗和梯若尔在《内部流动性与外部流动性》中采用的方法是偏离理想状态的第二个基准,即引入了不完全信息(道德风险),而维持完全市场和完全合同的假设:在公司融资合约中,由于经理人可以“偷懒”和有限责任制的存在,公司能够确保外部投资者得到的那块“蛋糕”即可抵押收入(pledgeable income)小于公司能够创造的总蛋糕,公司能够融到的外部资金将高度依赖于并限于向外部投资者所承诺的可抵押收入部分,这两者之间的差(wedge)是经理人偷懒带来的私人收益,可以用来度量“摩擦”的大小。

如果可抵押收入足够低,那么公司将会受到信贷约束,公司的自有资金和资产净值就更重要。进一步,如果考虑到企业未来有可能经受流动性冲击,如突然有了好的投资机会而急需资金,那么企业就会提前未雨绸缪,比如储备足够的流动性强的资产(如国债等),这些流动性强的资产可以充当抵押品向资本市场或者银行融资。企业可以为这些行为提前购买流动性冲击的保险,在这个意义上,金融市场是完全的,因为企业事前可以对未来的状态进行保险。这个逻辑对个人也成立。

这个差(wedge)越大,企业或者个体对流动性资产的需求就越高。这样,在一般均衡中,经济体中的企业或者个体对流动性强的资产或抵押资产有需求,所以需要经济体系提供足蚨嗟牡盅鹤什。抵押资产又被称为“安全资产”(safe assets)。抵押资产(安全资产)既可以由政府来“生产”(如国库券),也可以由私人部门来“生产”,如企业的现金储备、回购协议(repo)和银行事前的信贷承诺(credit lines)、影子银行中的AAA级的证券,等等。一个经济体在抵押资产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其他经济体“生产”的安全资产,如新兴市场经济体就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和美国影子银行“制造”的AAA级安全资产,如资产支持证券(ABS, asset-backed security)。在本书中,凡是企业部门内部“生产”的流动性资产都被称为“内部流动性”,企业部门之外“生产”的流动性资产则被称为“外部流动性”。因此,在本书中,“流动性资产”、“抵押资产”、“安全资产”都是可以换用的同义词。

以上逻辑说明了,经济体中存在着对流动性资产的巨大的需求和供给。为什么有些资产会成为流动性资产(安全资产)呢?本书高度简化的模型没有提供直接解释,但霍尔姆斯特朗和耶鲁大学的戈登(GaryGorton)、哥伦比亚大学的邓志伟(Tri Vi Dang)合作的研究,以及杜克大学杨明的研究则进一步引入信息获取成本,从理论上证明了:那些关于其抵押品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交易方之间)比较低的金融资产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例如,债券类资产相对于股票而言,对信息更不敏感,在交易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就越轻,流动性就越高;货币和国债背后的抵押品的信息对称程度就更高了,所以流动性也越高。

由此可见,流动性资产的存在是为了经济体中的“摩擦”(本书中关注的主要“摩擦”是道德风险)。一个经济体的“摩擦”越严重,就越需要流动性资产来这些摩擦。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摩擦”会更严重,因而它们对流动性资产具有更高的需求。但相对于发达经济体,金融欠发达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流动性资产短缺的现象尤其严重;金融体系比较发达的美国便自然成为世界流动性资产的提供者,这促进了美国影子银行的兴起。 影子银行和全球经济失衡

金融发展程度在各经济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经济体的金融体系中所能够“制造”的金融工具的不同,发达经济体能够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可以供投资和保值的金融资产。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证券化市场和影子银行体系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世界各经济体(尤其是金融不发达的经济体)对金融资产的巨大需求。金融欠发达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欧洲经济体会向美国寻求“安全资产”,导致资本向金融发达经济体流动。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的国债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影子银行“制造”的ABS的规模当时与之同比增加,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有所下降,但最近几年又有回升。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购买的美国ABS的金额超过了所购买的美国国债的金额。

从世界范围来看,影子银行体系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同时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是,影子银行“制造”的金融合约以没有正式存款保险制度覆盖的短期债券为主,这些金融工具非常容易受到投资者的挤兑。二是,随着金融中介链条的延长,金融体系变得“太关联而不倒”(too connected to fail),而不是传统银行时代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在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金融机构的绝对规模实际上并不大,如贝尔斯登 (Bear Stearns)公司,但是却深度参与到影子银行体系中,美国政府为了避免加剧系统性风险,也只好对其实施救助。 中国存在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匮乏可以保值、用作抵押品的资产。所以,化解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在于增加中国经济中的安全资产。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源于雷曼兄弟倒闭所引发的影子银行的挤兑;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次金融危机可以看作私人部门“制造”流动性资产(安全资产)所经受的一次挫折。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政府的隐形担保,芝加哥大学教授拉詹(Rajan)认为,美国政府对于住房市场和住房抵押贷款的隐形担保助长了影子银行的发展,即所谓的“格林斯潘看跌期权”(Greenspan put):一旦房地产市场下行,美联储就会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托底。

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影子银行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全球经济提供安全资产(美国国债供不应求)。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没有正式存款保险制度下的保险,所以影子银行体系必须想办法内生地创造安全性(流动性)。证券化包括两个部分,即打包(pooling)和分级销售(tranching),打包的目的在于降低信息敏感度,减少逆向选择问题,而增强市场流动性;分级则是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并进一步提炼安全资产。

影子银行体系有两点区别于传统的银行体系。第一,影子银行“制造”的金融合约的期限较短。其到期日往往只有几天,甚至一天,这样投资者可以随时去兑付。第二,影子银行体系充分发挥抵押资产的作用,“制造”对信息不敏感的安全资产。如美国影子银行“制造”的ABS就是用资产池作为抵押品,发行分级的债券(tranching)。其中,用住房抵押贷款作为抵押资产的ABS,就是所谓的抵押支持债券(MBS, mortgage-backed security)。具体来说,银行将其资产负债表上的不同家庭的住房抵押贷款打包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再把这些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池作为抵押品,发行分级的债券,出售给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其中,AAA级债券的安全性最高(优先偿付),其余等级债券的风险程度逐次提高。这个过程还没有结束,非AAA级的债券又可以继续进行分级,从中再提炼出优先级的和其他逐次更次级的债券,这被称为“担保债务凭证”(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即所谓ABS的“平方”;以此类推,还有ABS的“三次方”,这个链条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通过多层次的证券化过程,影子银行体系提炼出了尽可能多的安全资产(优先级较高的债券),以满足全世界对安全资产的需求。这样,影子银行在传统的银行体系之外,就内生地创造出一种“货币”(流动性极强的资产),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挑战。影子银行的兴起如何改变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制,是目前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这可能是过去30年内世界金融体系最深刻的变化。

当代金融体系的这种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近年来出现的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现象:新兴市场经济体和欧元区经济体的储蓄大量地涌入美国,购买美国的安全资产;在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上,则表现为这些经济体的贸易盈余和美国的贸易赤字。较早关注这个现象的是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克,他在十多年前提出了“全球储蓄过剩”这个说法。政客们喜欢从单纯贸易冲突的角度来讨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一个重要根源是金融发展的失衡。 中国的金融和经济问题

相对于金融比较发达的经济体,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欠发达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金融资产的匮乏,其中的一个表现是居民和企业可以充当抵押品和保值手段(store of value)的安全资产的短缺,房地产等少数几种资产往往充当了抵押资产和可保值的资产。一旦放松土地和房地a市场管制,资金就会纷纷流入这些市场;在一个封闭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资产泡沫便开始产生并且不断膨胀起来。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其金融发展还比较落后,尤其缺乏可以保值并充当抵押品的安全资产。中国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的“资产荒”就是缺乏安全资产的一种表现。由于中国对国际收支资本账户的管制,中国的储蓄只能投资于极少几种可以保值的资产(如住房),因而这加剧了房地产部门的泡沫化。

加州大学埃肯格林(Eichengreen)认为,历史上德国和日本的发展道路的对比尤其值得反思。在1985年以前,日本和德国的发展道路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发达的制造业、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但在1985年及之后,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1985年,日本政府放松了金融管制,允许原来通过邮政储蓄系统只能流向实业发展的资金可以流向房地产领域,结果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日本的泡沫经济发展到了巅峰,终于在1990年泡沫破裂,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迄今尚未走出的长期萧条;而德国一直通过房租管制等手段对房地产部门进行严格的规制,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实体经济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

日本的历史教训尤其值得中国学习。在金融体系不完全、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人们往往会将土地和房产作为财富保值和增值的手段;如果对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不加规制,很容易就会导致严重的资产泡沫,就像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所经历过的那样。这是因为,在一个金融欠发达的经济体中,土地承载了太多的功能,如空间配置资源的功能、财富保值和增值的功能、抵押品的功能,所以地价和房价就会很高,从而带动整个非贸易部门的成本上升,使得经济中会过早地出现去工业化的现象。而去工业化所导致的经济衰退或者经济危机、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最终会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从而对经济造成结构性的、永久性的破坏。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经济体中,就需要对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制。由于中国在过去的十年没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当的规制,因而在很多城市出现了资产泡沫,同时也出现了局部的去工业化现象。中国要实现没有资产泡沫的经济发展,就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制。

中国存在房地产泡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匮乏可以保值、用作抵押品的资产。所以,化解房地产泡沫的关键在于增加中国经济中的安全资产。在这方面,本书给我们理解国债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传统的看法是,国债仅仅是政府融资的一种手段;而按照本书的逻辑,国债还是经济体系的一种可以用作抵押品的“安全资产”,可用来缓解私人部门的“摩擦”、挤出泡沫和提高效率。

中国的国债相对于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国债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中国还可以充分发展可作为优质抵押品的地方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发展债券市场是一举多得的政策选择。首先,在中国这类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国家,债券是一种对信息不敏感的资产,对制度的要求比较低,因而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资产,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扩大外部融资的规模;其次,债券不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替代的融资手段,而且还为居民提供了可以充当抵押品和保值手段的安全资产,这可以将房地产承载的过多的金融功能剥离掉,有利于化解房地产泡沫,“挤入”实业投资。当然,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前提是改进破产清算制度,克服经济主体(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中国最近几年影子银行体系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理财产品(中国的ABS)的发展,实际上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对于中国匮乏安全资产的一种内在反应;中国影子银行的蓬勃发展也与政府的各种隐性担保有密切的关系,这种隐性担保会对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很大的扭曲。首先,这种隐性担保会扭曲金融体系的价格形成机制。对风险进行正确的定价是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存在隐性担保(“刚性兑付”),那么风险就无法被正确定价。其次,从资源配置微观效率的角度来看,信贷资源会过分流向那些存在政府隐性担保的部门(如房地产部门)以及与其相关的影子银行活动中,而更有效率部门的企业却得不到融资,这种资源的误配无疑会损害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关于私人部门如何“制造”安全资产的问题,学术界和政策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但中国可以鉴戒美国过去30多年影子银行发展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