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6 16:1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多元化经济格局逐步形成。民营企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而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财务管理。本文从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目标、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建议,以期对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有所参考。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财务管理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在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其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受到民营企业内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一)外部环境制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
1.观念歧视仍不能消除。改革开放30年,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超过国有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偏见,要想完全消除“防私”观念仍需很长一段时间。
2.市场准入仍受到限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行政性垄断,公平竞争在部分产业中未能完全形成,民营企业发展缓慢。受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目前民营企业所进入的产业范围仍然狭窄,尽管一些行业和领域已无公开限制或表面上虽已开禁,但仍主要局限在传统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3.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我国政府部门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倾向,对民营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明显不足。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完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但是仍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投融资体系等。
4.法制环境仍不健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公有和非公有产权实际地位并不完全平等,民营经济财产权利的保护水平较低,市场经营环境不佳。
(二)内部制度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
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僵化。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领导者集权现象相当严重,观念陈旧、管理模式僵化,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
2.企业内部未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在实际财务管理中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未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3.投资决策缺乏科学可行性分析。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投资缺乏整体战略意识以及科学可行性分析,表现为财务预测简单,容易盲目投资及投资者一人拍板,极易引起决策失误。
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经验和有力措施,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有用财务信息。
上述民营企业内外不利因素制约着民营企业发展,而财务管理理念落后、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财务管理内容不全面、财务管理缺乏创新意识、财务内控体系不健全问题成为其中重要的障碍性因素。完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创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分析
(一)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首要地就是创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转变传统的集约型财务管理模式,树立成本管理理念、货币时间价值理念、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信息化管理理念等,运用现代化、国际化的财务管理思想来“统领”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运用现代财务会计数量分析方法、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全面、快速、精确地搜集企业内外部信息,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符合企业发展、行业竞争的需要,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创新财务管理目标
创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规范民营企业管理、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1.财务利益主体多元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民营企业的财富、价值不再仅仅归“家族”所有,债权人、员工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也是企业财富的拥有者,尤其是对于民营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的财富还归广大的投资者所有,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必须树立财务管理要满足众多相关利益者需求的财务管理目标。
2.注重成本管理与费用核算。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提高定价的主动权就必须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竞争力,从源头上加强费用与成本核算的控制,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分析企业必要成本与费用的构成,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传统的财务会计现代化的管理会计转变,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达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
(三)创新财务管理内容
民营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创业初期,财务管理的重点是筹资,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的扩大,财务管理内容会变得更为复杂。
1.注重预算管理,针对民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环节薄弱的特点,在企业内部实施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将企业的发展计划、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的盈利目标结合在一起,设置阶段性的财务管理目标,落实、分解、调整、优化以及严格执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决策。
2.提升财务资产投资管理能力,盘活企业资产、提升企业资产的运营能力,比如,科学地选择财务杠杆,优化利润分配,制定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财务投资方案,尽量不用短期债务进行投资,尽量降低财务销售成本等等,这对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1.完善民营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机制,企业财务分析是企业评价其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公司在评价其经营绩效时,不仅需要采用传统的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其财务分析机制,利用市场附加值、自由现金流、经济附加值等。在分析企业财务的时候,将知识资本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知识资本价值的评估,企业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披露其在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投资收益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了解。同时,企业利用知识资本的利润率、利用率和创新力等指标,充实财务分析内容,从而实现企业的财务评价目标。
2.健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财务风险控制导向为原则,针对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潜存的各种财务风险,提高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效性、针对性,将财务风险防控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解决民营企业财务控制“不力”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型财务
1民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1.1有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日益增长,涉及的经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而民营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会出现在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通过建立健全民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及时分析民营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识别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权衡企业各项活动的收益和风险,提供全面、专业、系统的风险应付策略,将不利因素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有效抑制和减少民营企业的经营意外和损失。
1.2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现在民营企业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更激烈、国内外发展空间更广阔、市场形势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一个生存环境,因此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科学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协调、预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全过程管理,可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升。因此,民营企业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措施,实行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帮助民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从而赢得市场发展先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3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营企业为了谋求稳定的生存空间与长远的发展潜力,就是要持续不断创造和提升企业的价值。传统的以利润增加来衡量企业价值增长的观念缺少了全面性和长期性,无法处理好增长与风险的关系、收益性与成长性的平衡,因此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影响民营企业经营发展质量。财务虽然不能代替生产经营,但财务管理能深入了解企业价值形成的全过程,分析企业价值关键驱动因素,掌握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途径。所以构建和实施基于价值管理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才能让民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持续发展的动力,才能累积有效长远的竞争实力。
2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2.1财务管理重视度不够
民营企业管理层的意识中存在企业效益是业务做出来的狭隘认知,管理工作主要聚焦在业务拓展、市场开发、产品生产三个方面,忽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价值,造成财务管理无法纳入企业管理有效机制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决定了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一直较为固化且硬性规定很多,在财务分析与管理控制为主的专业服务方面,以及决策支持方面的投入均显不足,也就无法将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企业经济运行的整体过程,造成财务信息系统异常脆弱,不能给企业提供财务数据和信息以对规划、预测和发展战略作出决策。
2.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民营企业管理层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观念,在实际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常以强调灵活性和特殊性为由,按照传统或经验办事,忽视公司的制度流程,造成无法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普遍未建立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使财务信息失去应有的经济价值,也就不能通过分析经营过程中的增长点和薄弱环节,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而缺乏完善有效的内部制度和监督机制,造成民营企业内部部门间缺乏相应的工作制衡和统一的工作目标,导致制度流程流于形式,影响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实际工作效果。
2.3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员工录用门槛较低、人才培育投入不足,许多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都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欠缺专业理论知识,再加上自我提升和竞争意识也不强,因此都呈现循规蹈矩且不思改变的工作状态,造成民营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同时,民营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而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管理职能又得不到企业内部重视,造成现有财务人员专业财务管理知识结构老化,财务理念意识淡薄,接受新知识速度慢,对提升自身素质的要求较低,极大影响了民营企业整体财务人员素质的改善。虽然民营企业也意识到要引进高层次人员,但人才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出现紧缺和匮乏。
2.4信息化程度较低
民营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对信息化的认识方面仍然比较窄,不能深刻的理解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投入资金有限。另外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偏低,造成实际业务操作中主观随意较强,使得内部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再加上民营企业缺乏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使得信息化过程缺乏整体规划和部署,导致信息技术无法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也就无法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来解决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由于信息滞后及不灵通造成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完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3.1树立正确财务管理理念
民营企业管理层应当转变运营管理理念,摒弃将财务管理看成是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的附属管理职能的错误认知,高度认识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自发自觉地确定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民营企业还应加强财务管理必要性的宣传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借此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对财务管理重要程度的认知,推动员工更新财务管理观念,使民营企业全员在认识到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时,能积极地将了解掌握的企业财务管理知识、财务管理技能、财务管理方法,运用到企业各个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
3.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需要通过管理层与财务管理人员双方的互动配合,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特点,对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建立起与发展实际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并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建立反馈机制加强监控,针对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以保障财务制度体系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具体调整如,通过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业务流程;健全监督考评机制,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权责范围;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切实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完善成本管理机制,促进财务结构的合理性。
3.3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人员的视野宽阔程度、知识领域程度、系统思维程度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民营企业需要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力度,结合行业的发展动向和企业的实际状况,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内部培训或外部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优秀财务人才引进,来引导财务人员及时优化更新管理理念,激发财务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对复合型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适合自身规模的财务管理机构,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监督,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来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率,促使财务管理职能在企业运营决策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3.4建立财务信息系统
当民营企业管理者认识到走信息化的道路是经济发展形势所趋,也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才能在引进先进设备、完善财务软件、招募专业人员方面加大投入。只有民营企业管理者重视了信息化建设,才能提升全体员工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才能对企业信息化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并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共享服务流程,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将分散的财务信息进行整合,避免财务数据与业务生产信息的脱节,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5建立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部门需要和业务部门以“流程优化、资源聚焦、价值提升”为原则,发现企业经营链条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共同参与企业流程创新与再造,剔除无效价值链点,将有限资源投入到创造价值的有效价值链点上,促进民营企业整体经营流程最优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因此,建立价值型财务管理来打破传统财务管理思维,将对内服务转向价值创造,发挥财务和业务的桥梁纽带作用,使财务人员能深入业务单位一线,把供、产、销、服务等全过程关键环节联系在一起,并以全景的视角、全局的观念、全覆盖的方式梳理整个产业经营链,全面了解并及时反馈财务数据背后的经营问题,分析利益相关方以及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成为民营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力。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应该实现思维方式、管理制度、财务队伍、信息程度全方位转型,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运行机制,让财务管理深度参与到民营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价值评估为基础,通过整合企业各种价值驱动因素,梳理管理与业务的过程,而将民营企业打造成为持续经营能力稳健、核心竞争能力突出的现代化企业。
参考文献
[1]朱永照.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9(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的经济形势的特点及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要求,分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与深度原因,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管理创新
一、新经济形势的特点及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的民营企业来说,顺应新的经济形势,根据其特点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一)市场经济改革深化———市场导向型特点
随着经济体制转型与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地位越来越稳固,体制也越来越完善。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运行的一切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经济遵循市场运动的规律,各大民营企业都在用自己的生产经营适应市场,这就势必会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激烈竞争的外部新形势对民营企业的的财务管理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财务管理复杂化
随着新形势下的市场逐渐开放,市场参与主体逐渐多元化,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与财务交往也日益复杂化,企业需要进行的财务管理也越来越繁重,财务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使企业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三)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专业高效化
新形势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基本特征为知识的广阔性、财务法律法规的快速更新,新规则层出不穷,新的管理模式逐渐替代老旧经济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要更加专业化与高效化,因此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重大。
(四)经济全球化———财务风险防范常态化
新经济形势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仅受到国内形势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中,竞争的加剧、金融危机的风险、社会变化的速度等因素促使民营企业必须为自己的财务管理选择一条风险控制的道路,只有做好风险控制,通过财务管理创新使其形成常态化,才能使企业在风雨变幻和充满危机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五)成本增长快———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
随着时展,企业员工的对薪资待遇的要求更高,因此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愈大,因此,民营企业更应该通过财务管理的创新来控制成本的增加,将节省下的成本更多应用在高技术人才储备上来,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及成因
(一)财务管理体制陈旧
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个人创业等自身的局限性,财务管理体制相对陈旧,企业的管理者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缺乏自主理财的认识,财务管理只单纯停留在财务报表的完成,简单的财务收支。缺乏对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资金利用率、成本与风险的控制。
(二)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失
新形势下以知识经济为导向,经济活动要求财务的管理速度更加精准和全面,而民营企业中由于家族企业较多,财务基本能力较弱,相对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高效迅速的要求。再加之高级财务人员的缺失,财务管理的观念也相对落后,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一贯听从领导指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风险与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应收账款管控不严、存贷控制不力、成本控制能力较差、资金周转率低等问题。对于成本控制又缺少核算,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财务风险巨大,成本过高,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方式与对策
(一)体制创新
要注重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树立在竞争中求发展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的核算、决策、监督融合,一切以顺应市场为主题,树立市场导向和竞争意识,用高效的资金管理与创新,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提供坚实基础。
(二)财务体系完善
财务体系的完善在财务管理创新中至关重要。首先应设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小组,对国家政策进行分析探究,寻找出有利于企业财务发展的政策,并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广泛的融资,使融资方式多元化。其二是将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从产品到销售都要进行成本估算、成本控制与管理。其三为坚持科学预决算制度,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并在运营中进行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收支严重失衡的问题。其四加强会计审核与监督。其五为利用新技术,真正的做到财务管理的创新。
(三)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财务管理者的素质是企业发展和财务管理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民营企业应该不断的促使从业人员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与内容,首先应从会计人员的招聘入手,严格遵照国家对于从业人员准入的标准进行选拔,注重人才的工作经验,提高整体素质。其二要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以适应新的环境与形势。
(四)重视风险检测与控制
新形势下对风险应对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能否长期生存与发展,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弱势,因此如何化解和控制风险是民营企业关注的重要议题。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应贯穿企业运营的始终。首先关注融资风险,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融资,确保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收益。其二应关注运营中的环境变化,在变化的环境中进行风险控制。其三应关注企业风险的分散与转移。其四注重企业投资的风险监控,在投资前要进行缜密的调研与考察,确保投资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其五要做好科学的预算,为风险控制起指导作用。其六要加强全程的监控与方向性指引。
(五)重视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市场中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成本控制应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一环。企业要对成本的支出进行严格的监控,确保成本在可控的范围内,并根据企业的情况建立成本管理的体系,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改原定计划,做好应对措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应关注企业的利润情况,首先制定科学可行的利润计划,其二监督利润的完成过程,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其三要做到利润完成的总结与验证,分析其利润完成的情况和质量,并通过数据与报表分析降低利润率的原因、寻找新的利润突破点,发现更多机会与潜力,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好指导。
参考文献:
[1]曾健如.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1).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民营企业投资人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较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更无法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在进行财务活动和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时,主要依靠个人意愿,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还有一些经营者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的观念,认为企业效益是靠“做”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忽视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缺乏全局性财务理念,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民营企业往往得不到应用,从而制约了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集权现象严重,很多民营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且,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企业整个财务监督系统处于失控状态,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企业风险加大。
(三)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当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理论上,企业资金来源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利用自有资金三种渠道。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却非常狭窄。首先,从直接融资来看,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筹资的条件比较苛刻,只有极少数的民营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大多数民营企业只能望“市”兴叹。其次,从间接融资来看,民营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但是,由于银行将资金安全性置于首位,对担保的要求相对苛刻,民营企业很难提供银行需要的充足的抵押质押物,获得贷款较难,特别是获得长期贷款较难,一般只能从银行取得金额小、期限较短的短期贷款。通过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更是杯水车薪。最后,依靠自有资金几乎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自有资金毕竟有限,也往往很难满足企业的全部资金需求,从而导致资金严重不足,限制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四)投资盲目,缺乏科学性
过分集权是所有民营企业的通病,投资往往仅凭个人的意愿,投机心理较重,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投资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投资方向难以正确把握,经常表现出轻率、幼稚的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有盲目跟风的思想。还有一些民营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没有做好投资前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测及防范,只单纯看到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分散风险作用和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短暂成就感,而没有意识到企业扩张与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矛盾,没有意识到跨地区、跨行业乃至跨国的多元化经营是需要条件的,而且多元化经营也不一定能实现人们分散风险的初衷,反而可能导致财务分散、风险增大。由于投资的盲目性,特别是过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很容易导致民营企业资本结构比例失调、资金周转速度缓慢,从而降低投资项目的收益性,加大财务风险,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五)财务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有不少中小企业干脆不设会计机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会计事务所,或者任用自己的亲属担当。有的企业虽设置财务机构,却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弊端,形同虚设。同时,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意思浓厚,在财务这一敏感部门,用人的重要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忠诚度”,无血缘、乡缘关系的财务管理人员很难与家族势力平衡,真正有能力的财务管理专才很难留住,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家族成员。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能力,甚至严重缺乏会计职业道德,难以为企业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二、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不分,财务管理的内容也主要是局限于营运资金管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从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起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诸如以人为本观念、知识管理观念、信息管理观念、法治管理观念、信用观念、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理念。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控制薄弱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大多与会计实行混岗作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职能难以充分发挥的现状,民营企业应建立反应灵敏、高效、快速、独立的新型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相关的财务计划与预算、决策与控制、分析与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例如:(1)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对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不相容职务要有专人负责,不可兼职。(2)建立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具体办事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3)建立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2、加强现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首先,确立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作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营利组织,实施“收支两条线”主要出于两个目的:第一,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其次,科学地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既要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努力降低现金持有成本,减少现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现金的日常管理,建立高效的收账系统,确保资金的回收,同时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3、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强存货管理,合理确定经济采购批量,加强存货的保
本期和保利期控制,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时评定客户的信用状况,制定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和管理,减少坏账、呆账和死账;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4、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和控制,努力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一般而言,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要做好事前的财务计划与预算,事中的财务决策与控制,事后的财务分析与考核,努力降低企业风险。
(三)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特别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必须共同采取措施,从主、客观方面逐步改变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才能促进民营企业尽快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包括:制定针对民营企业的帮扶政策;落实机构,建立和完善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等各项措施。
2、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机构应转变经营观念,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对民营企业融资实施特殊优惠政策;改进银行内部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管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
3、民营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自身融资环境。包括: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满足银行贷款条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高信用程度与经营素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开辟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融资方式,如利用融资租赁和尝试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等。
4、民营企业之间成立企业基金会,建立多渠道多部门的融资体系。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面向市场,科学投资
民营企业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具体包括:
1、明确投资方向。民营企业应以对内投资为主,主要包括:新产品的试制、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人力资源的投资等。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规范投资程序。民营企业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管理。
3、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民营企业在资本的积累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
加强财务管理,人才是关键。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应安排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员。要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继续教育制度。鼓励财务人员学习和创新,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摒弃家族化和亲缘化,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蓄积能量。
参考文献
[1]杨光,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6
关键词: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人员
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大多经历了从个体资本的自我积累,到亲朋四邻的资本募集的过程。这是目前众多民营企业社会性的资本积累和发展过程,民营企业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山区民营企业目前无论从业务发展还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制约因素,财务管理更是山区民营企业家急需提高而又困扰尤多的问题。
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是对山区民营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资、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以及在这一系列行为中各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管理,搞好财务管理是搞好山区民营企业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一、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总结山区民营企业的成败兴衰,可以看到,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梅雁水电、宝新能源等,正是由于加强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才得以巩固成绩,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上市公司;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对山区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财务管理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是山区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保证
山区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是通过企业的高效、合理经营,采用最优良的财务政策措施,开源节流,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情况下不断提高企业的资产收益,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不论规模大小的山区民营企业,成本管理都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抓好成本管理,使企业经营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开支,是扭亏增盈,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必要途径。成本管理包括生产经营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的控制。建立健全的核算制度、核算办法,要做到精打细算,堵塞漏洞,防止浪费滥用。财会人员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做好成本分析,及时提供给决策者,加强成本管理。通过财务管理,可以管好企业的短期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可以合理安排公司的资本结构,利用长期负债、保留盈余或转让股份等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可以对企业的资金预算做出适当安排,优化投资决策,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二)财务管理是山区民营企业持续经营、持续发展的关键
山区民营企业在成立初期一般是小型的家庭生意,财务工作方面通常安排一个亲属管管现金,开开支票和发票,只要数目清楚就行,至于通过分析财务状况、抓管理要效益、利用资本运营把企业做大等等根本谈不上。
然而,如何运用好辛苦积累下来的资本扩大再生产;研究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及时对变化了的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如何把握机遇准确地做出决策;如何建立企业品牌和信用以扩大经营,开拓市场等等,这些都与财务管理息息相关。如果在企业发展壮大后不能及时把财务管理工作纳入规范管理,企业就很难有持续的经营发展。
(三)财务管理是山区民营企业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
企业在实施其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过程中,涉及成本控制、资金筹措、投资等的财务管理。而山区民营企业大多为了少交税,想方设法使财务报表反映亏损或低盈利,这便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也使得外部的投资者不敢贸然投资或合作。这些都使山区民营企业很难吸引外来资金,也不容易得到大的经营合同。因此,若要实施山区民营企业的战略目标,就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强化财务管理,这是必要的手段。
二、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强烈的自我产权意识与保持会计主体独立性的矛盾
山区民营企业家都十分清楚自己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财产,但是若要求他们从法律上明确区分哪些财产是属于企业的,哪些财产是个人或家庭的,可能他们当中相当部分的人回答不了。其实,产权清晰是产权制度的基础,虽然有些山区民营企业家按照自我产权意识去直接支配、使用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忽略了各独立核算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混淆了会计主体,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就可能被扰乱,甚至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合法性。因此,山区民营企业家们在支配其财产时,必须要在明确企业产权的前提下,坚持会计主体的独立,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合法性。
(二)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与依法理财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划要求企业要在依法理财前提下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不少山区民营企业经营在没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依法理财往往会增加企业的相对经营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工资福利费支出、实际税负支出等的上升,从这个角度考虑会妨碍目标利益的实现。那么,相对经营成本的增加与其所引起的经营风险的大小、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就左右着山区民营企业家们的经营决策。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这些原则山区民营企业同样适用。
(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与防范财务风险的矛盾
目前许多山区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基本上是与我国经济改革进程同步的,山区民营企业也正逐步走出弱势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山区民营企业家们深刻体验到市场规则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因此,他们培养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导致了部分山区民营企业内部信息的不对称,财务、会计信息主要由山区民营企业家或家庭成员掌握。这样过度的信息控制制约了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发展,减弱了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内部分工模糊,职能不清。会计机构的设置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设置会计机构,但分工不明确,兼职多;二是有些小企业根本不设置会计机构,只是在必须向上报表和纳税时才突击编报予以应付。
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主要表现为纳税风险和债务风险。财务风险的防范要求管理人员全面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出优化筹划,及时做出应对方案,才能避免财务风险或将财务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当信息不对称情况在山区民营企业家界与各管理人员之间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合法、规范动作,这是山区民营企业家们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否则,当出现财务风险所引起的法律或经济责任,将直接导致企业或个人的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
(四)集约化经营目标与家族式管理的矛盾
目前不少的山区民营企业是从“夫妻档”经营开始的。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底在部分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业主本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78.2%,而在所有投资者中,又有19.3%是业主的亲属。在所有被调查企业投资者中有亲属在企业里担任管理工作占52.1%,独资企业中,仅2.9%企业其投资者的亲属参与管理。由于山区民营企业的初始资本主要来源于家庭关系,企业的财产权与经营权又是密切结合的,因此,经营管理模式大多表现为家族式管理体制。
但是,山区民营企业随着经营项目增加、规模发展,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下,不少山区民营企业将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这不但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生产技术人员,而且需要一大批具备高新技术的专业管理人员。由于在家庭中短期内是难以培养出这类人才的,现行的家族式管理就难以胜任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管理需要了。随着山区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集约化经营目标与家族式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将表现为更突出,山区民营企业建立家族成员退出机制就十分必要了。
三、改善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从山区民营企业外部环境来说,明确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政府鼓励和引导山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树立依法理财的观念等,都将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山区民营企业管理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确立山区民营企业产权
山区民营企业应自成立开始,就应明确投资主体和产权关系,而且要从形式和实质上都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有发生财产增减,都要按现行的财税法规和制度,完善相关移交手续,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如山区民营企业家个人需要增加某企业经营资金,可以采用个人增加投资额或向企业借款等形式把个人资金投入该企业;投资者个人需从某企业中取得收入,必须以合法程序取得,如工薪所得、利润分配、企业借款等方式;投资者若需在其所拥有的独立企业间进行财产调配,也应以合法的形式如投资、租赁、转让、借贷等形式,在所有经营活动中保持企业会计主体的独立性,确立企业产权关系。
(二)要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
如何促进山区民营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要的是解决信用问题。现代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山区民营企业在对人的信用上显得尤其重要,没有可信任的人才,传统家族式管理就没法改善,家族成员退出机制就没办法实施。企业内部信用状况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影响和制约经营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信用建设问题也包括山区民营企业家的个人诚信度和企业本身的诚信度,影响着企业内部制度的执行和经营活动开展。因此,山区民营企业家应以身作则带头搞好诚信工作,积极推动企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如建立员工信用管理制度、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信用档案,逐渐增加经济活动的透明度,提高投资者、员工、客户之间的信用度,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等,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山区民营企业要摆脱人治的阴影,逐渐减弱或改善传统家族式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而财务管理制度是其中的最重要环节。财务管理制度一般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制度、支出报销制度、材料采购及领用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工资及福利费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及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将为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供其基本的行为准则。对于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山区民营企业(尤其是股份公司),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包括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这需要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四)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改善要依靠全体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步伐。在山区民营企业中,特别需要综合能力强、会计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财务主管,他能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目标,进行系统筹划,协助山区民营企业家依法理财,指导会计人员规范化开展工作。同时,山区民营企业也需要各层次的优秀会计人员,如出纳员、材料员、工资核算员、成本核算员到往来账款管理、成本管理、收入管理、税务管理、财务分析等会计岗位人员,整个财务管理要在他们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下,保证各环节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才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山区民营企业家必须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才能满足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总之,现阶段我国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虽然有所改进,财务管理也受到业主和管理当局重视,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低效率低水平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与山区民营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的要求不相适应。要使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为企业的稳定增长、长远发展和使企业具有强壮生命力和优越的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就应进一步优化企业理财环境,突出财务管理的战略地位,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并将其放在高层管理的位置上,赋予财务管理部门更大的权力和责任。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更新内容、转变职能,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理财的积极性、创造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山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友军.民营企业的制度选择[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关键字: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 A
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首先来了解一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就是一个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实现的综合管理。各个企业财务部门是不可以直接参与生产的部门,只能是以辅助的形式出现在企业中,但是企业所得到的第一份信息资料就是来自于财务部门,提供各个方面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紧紧地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是我国企业经营体制的发展和转变的代表。企业财务管理的目地是很重要的,这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处理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他牵制着企业成立初期管理中的方向。企业要在各方面综合的体现出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二、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金钱、民营企业资产等,因此其工作兼具重要性与特殊性。因为时刻与民营企业的根本利益接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就显得非常重要,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也必不可少。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阶段,新的会计法对于部分规章制度的规定仍不够明确具体,不能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法律依据,不能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监督作用。部分财务管理的违法行为并未在会计法中列出具体的惩罚措施。给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可乘之机,通过寻找法律漏洞来进行违法乱纪行为。此外,由于我国的会计法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新的法律条款、规章制度并不是很熟悉,这也导致很多财务人员无意识的触碰法律底线。法律意识的淡薄也使得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盲目追逐利益,、弄虚作假,事后还不知悔改。
2、 财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不高
近年来,我国财务舞弊、会计造假等案件频频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相关监督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前很多民营企业财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正视工作职责与利益的关系,不顾职业道德,、挪用公款、编造虚假账目等事件屡屡发生。此外,部分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会计训练或培训,也没有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与意识,不能为民营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进而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跟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步伐。
3、 民营企业资产管理较为混乱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资产管理混乱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金管理不规范。民营企业内部人员领取现金没有适当的程序约束,部分民营企业的现金收支、日常消费从不记载到账目中。民营企业的现金管理不够规范将会严重阻碍民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二是应收账款管理混乱。很多民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往往对销售商采取先发货后收款的方式,这就导致应收账款长期处于高风险水平位。三是不注重对存货的管理。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完整、准确的产品的明细账目。很多商品或原材料采购时也没有原始凭证,或在记账时被忽略掉,使得民营企业的存货状况相当混乱。
三、 解决我国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 政府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法规建设,建立监督机制
针对当前我国会计工作监督工作不健全的现状,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尤其是要重点对民营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混乱的状况进行全面整改。首先,根据不同的违法乱纪行为,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其次,要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民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应该定期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并将该部分量化成具体指标纳入对财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中,通过强制手段,来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职业道德。此外,还要在民营企业内部建立监督体系,确保执法人员知法、懂法守法,减少事件的发生几率。
2、 定期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及综合素质
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与水平高低对民营企业财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财管人员的专业及综合素质是提高民营企业财管工作效率的关键。在实际的工作中,民营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与财管人员的沟通交流,了解其最新动态,帮助其解决工作其生活中的难题,定期对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此外,还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或讲座,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通过上述手段,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与综合素质,得以保证民营企业财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民营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意识
要增强民营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民营企业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民营企业要改变现有的资金管理理念,通过民营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参与,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二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资金的来源与用途能够互相匹配,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保证收支平衡,做好资金收支的预测工作。三是要做好民营企业财管的保护工作,建立专门民营企业资产的内控机制,对物资、原材料从采购到使用的各环节都制定规范透明的程序,以确保财产安全,杜绝浪费。近年来,很多民营企业因为忽视自身的现金流管理,导致将民营企业拖入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民营企业应加强对存货及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资金呆滞,用科学的方法保证民营企业现金流充裕。
4、实现组织结构间分层理财
民营民营企业在创办民营企业最开始阶段时,他们的组织结构大多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一体制,然而有一些小规模民营企业根本不具备财务管理这方面能力,使民营企业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往往借鉴现代化民营企业管理模式。他们可以借鉴现代化民营企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在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应该对会计机构这方面详细具体的做出明确的规定,规划好权责关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机制。工作中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工作。要把工作人员的会计证作为管理的重要的环节来进行审核,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有一定的凝聚力。
5、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会计工作要想有秩序的运行,只有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相互监督,才能有效的规范会计工作的秩序和有效进行,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定期检查,责任到人,奖罚措施等约束。在财务部门确保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机一部发挥信息的通道。要经常关注民营企业动态上的变化,及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要加强会计部门内部的监督,要制定出会计岗位责任制度同时还要相互合作。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强责任心,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6、规范财务制度
要加强民营企业内部有效的控制,必须规划处完善的财务制度。财务部门要按实际情况建立内部制度,围绕利润,编制财务预算。财务部门一定要大力发挥财务信息的主要作用,改变仅仅从出纳手中产生的信息,一定要全方位的信息。根据确定准备的信息资料修正财务预算指标。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企业也存在着很多弊端,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济创造能力和科技竞争能力都很弱,竞争力低于国外同行业企业水平,因此要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加强风险意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识别。
参考文献:
[1]梁艳妮.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业,2014,05:259-260.
[2]康云峰.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金融,2009,08:84-85.
一、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初步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整体而言,企业发展欠规范化,企业对于财务的管理模式漏洞百出。缺乏计划安排往往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或是无法应付急需的现金需求而陷入财务困境。在存货管理上,周转速度慢、周期长,造成存货大量积压,增加仓储费用及财物毁损的可能性,形成资金呆滞。在应收账款管理上过度放松信用政策,增加应收账款数量导致资金回收困难,呆账坏账成本加大,加之缺乏合理有效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到期不兑现。
2.缺乏资金控制管理
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资金的缺乏可以直接导致一个企业的失败。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却缺少科学性和理性。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经营方式,即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在职人员多数用“自家人”,使得财务制度过于简单,流于形式,企业投资盲目。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效益不好,信用观念淡薄,使贷款机构感到贷款风险太大,从而降低了对这些企业贷款支持的积极性。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及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导致企业社会的信誉度和认知度低。
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最初形态,就是家庭手工作坊、夫妻店等一些家族企业。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很多的经营者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尤其是对于财务的管理,更是本着用“自己人”的原则,大多选用经营者的亲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的配偶,这种模式制约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开发培养和更广范围的择优选聘,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严重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全和发展。
二、我国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财务管理理论的落后
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现实财务管理中,很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
2.风险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主体的利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着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济时代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特点,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尤为突出。但在我国财务理论界,对财务风险的研究理论较少。在财务管理的实务界,对财务风险的研究也比较少,因而在实务界普遍缺乏完备的风险控制程序。
3.缺乏管理人才
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形,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设置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社会需求。
三、我国民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1.规范企业运作
政府应建立健全保障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好已出台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严格执法,维护民企的合法权益,要改善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贷款决策程序,建立适应民营企业的信贷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构建一个服务于民营企业的商业性担保为主体,政策性、互担保为补充的担保机构配套协作、运作规范的信用担保体系,切实为民营企业获取信贷担保支持。大力开展信用评级和评选信用企业活动,建立统一规范的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使民营企业的信用记录有据可查。总之,就是要通过融资环境的改善,引导民营企业合理融资。
2.建立科学管理模式
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要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的重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观念。为此,民营企业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形成合理有效的内部制衡及相互监督机制,做到财务管理职责分明、监督严明、信息透明。把财务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是民营企业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民营企业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要求。
3.加强资金的科学管理
优化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优化负债结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努力做到预期现金流与债务到期及数量保持一致;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占用应做到与短期资本、长期资本的来源搭配恰当,安排一个既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为此,财务部门必须将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运用于新投资项目、资产重组项目的风险、成本与收益等论证考核评价工作中,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借助先进的决策模型科学、民主地决策,防止因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的投资应有阶段性,保证重点,集中力量,不可盲目搞投资多元化、全面出击。
4.加强信用管理
信用管理在今后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企业的生存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用管理必然会在进口成为企业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才,民营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信用管理。首先,应建立一定的信用,没有信用也就无从管理。在拥有一定信用才基础上,民营企业要提高自己的信用知名度,从而提高自己的声誉,树立自己的守信形象,这样更容易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赖。其次,民营企业要构建科学的、完整的信用管理体系。企业全体员工包括业主都要明确信用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以利于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
5.加强从业人员素质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营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截止到2013年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要占到企业总数的80%,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因此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健全导致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
1民营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
由于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核算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财务核算不规范,存在违规现象。很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监管,导致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就会采取人为操纵利润的手段对企业的财务进行造假,或者通过虚开财务支出项目等实现偷税漏税的目的;二是民营企业的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相互混淆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多数实行的家族经营管理模式,民营企业的资产主要是有企业的管理者所有,因此民营企业管理者就会将企业的资产与个人资产相互混淆,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家庭资产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导致会计核算主体的不清晰;三是不重视全面预算工作。在民用企业管理中,民营企业很少有全面预算意识的,民营企业在使用与规划财务资金时更多的体现为随意性,缺乏对财务资金的全面分配考虑。
2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虽然民营企业的数量要占据我国企业总数的80%,但是在具体的经济总量方面民营企业所占据的地位仍然不高,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的单一,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部门加强了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但是筹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仍然是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据有关机构的调查发现: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民营企业主要是通过向亲朋好友进行借贷或者通过民间信贷部门进行融资。只有不到20%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筹集到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可以说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3民营企业的投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虽然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则非常少,造成此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就是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我国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民生工程领域的环境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出现了一种盲目的冲动性,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过分强调多元化经营,导致民营企业将精力放在了无限扩大经营范围的虚荣成就感中,而忽视了企业盲目扩张所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的矛盾;二是民营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密集型产业。当前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体现在传统的低利润的密集型产业,而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三是民营企业在进行投资时缺乏对企业财务的准确判断。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决策主要由企业管理者单独决策,即对外投资的决策主要是依靠管理者的个人意愿,导致企业的对外投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4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一是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不高,缺乏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不完善,再加上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属于家族式管理,因此其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相对不高,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多是由企业管理者的亲属所担任,这样就会导致民营企业不会看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等;二是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由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权主要集中在管理者手中,而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等又直接受管理者的影响,因此财务人员为了获得自己的私利或者出于某方面的压力,财务人员不得不听从管理者的意愿,进行一些违背真实性的会计核算行为;三是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理念。民营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过分约束,导致财务人员不能根据相应的会计管理准则严格执行,因此其在某些方面影响到财务人员理念的创新。
二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
首先,要建立以财会控制为核心的内控机制。民营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要明确会计人员的权责。明确规范会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保证企业的各项财务行为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程序。二是要保证会计凭证的完整正确。按照会计制度对会计凭证的内容与格式等进行规范。三是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产清查盘点制度,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其次,建立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机制。民营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通过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实施对民营企业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纳入到预算中。同时还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与手段审批制度控制。
2我国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策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离不开我国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一是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为民营企业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政府部门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金融环境,提高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融资;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财税金融的支持。政府部门要通过财务手段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支持,降低民营企业的经济负担,比如政府部门要开展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等。
3强化财务审查机制
由于受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限制,民营企业的财务审查机制一直不完善,也正是由于财务审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民营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失误,因此民营企业要建立科学的财务审查机制:一是要建立独立的财务监督审查机构,保证财务审查机构的独立性,以便其实施对民营企业财务决策的监管,及时地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二是要加强对企业日常财务的管理。通过强化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优化民营企业投资活动
防止企业财务危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即全面掌控企业财务风险根源,积极检测企业财务风险机制,开展合理的防治措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对此,企业应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第一,加强企业财务的分析与探测,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以便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足够的资金;第二,建立财务分析指标,创设稳定的财务预警机制;第三,依据企业运作情况,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模式,防止企业投资风险的产生。
5加强民营企业财务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目前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致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为此,需要研究相关的对策,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的发展。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位置,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内部控制不力,领导专权约束力不够,财务控制不严基础薄弱成本管理松,财务分析粗劣,财会人员素质低等。
1.2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制度。很多中小企业由小到大,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制度建设空白,大部分是靠主要经营者的经验判断,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根据,很容易产生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1.3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被动和受轻视的地位。很多中小企业人员借口精简,把财务人员视为辅助人员,可有可无,优秀专业人才难留住,造成财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较差,很难对企业的产、供、销作出正确反映,也很难有监督力度。
1.4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不畅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资信度相对较差,由此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其次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了阻碍。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不足,使财务管理成断源之湖。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问题是:第一,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造成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第二,大多数民营企业是非大型企业,有些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对其贷款不够热心。第三,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
分析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我国金融系统从设置到服务项目,大都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往往被忽视。由于贷款难,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不足,极大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的民营企业,虽存在暂时困难,但银行一旦支持就能起死回生;二是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有的民营企业,在既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支持,又不具有自我融资或向社会公开融资能力,无形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财务管理也就成了断源之湖。
2.2 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使财务管理举步艰难。
大部分民营企业存在财务控制环节薄弱,而且对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不够重视,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主要问题有:一是资金管理不严,财务控制薄弱,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轻物,资产流失严重。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是有些民营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致使大量现金未参加周转,有的是资金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而使企业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摧收措施,应收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很多民营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不少民营企业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分析以上原因,最重要的是因为企业上层领导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缺乏科学性,在思想上没有真正理解财务管理对做大做强一个企业所起到的作用,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举步艰难。
2.3 管理模式疆化,管理观念陈旧,使财务管理暗然失色。
由于中小企业相当一部分属于私营性质,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又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在这种体制下,决策层往往事先不通过财务人员或充分的测算而凭个人的主观感觉拍板定夺,或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
3.完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中小企业首先必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中小企业发展一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
3.1 完善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1.1 加强资金管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企业要尽量压缩产品资金占用,搞活资金,定期清查财产物资,及时处理库存积压和过时产品,保证最佳存货持有量;及时清理销售欠款,收回资金;要建立销售收款责任制,将销售、收款和业绩挂钩,调动销售人员收款的积极性,确保销售款的及时收回。与销售人员签订合同,负责收回货款,也是一种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措施。
3.1.2 建立资金循环机制。中小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资金配置,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保证机制,财务部门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做好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分析,保证企业合理投资效益。在企业现金流量充裕时,可多一些投资项目,并将资金集中投资于企业优势项目;现金流量不足时,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将资金投资于一些“短平快”项目,从而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在筹资活动中,企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偿债能力,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防止筹资风险的加大,避免沉重的利息负担;同时要规范筹资行为, 形成“借债生钱”,又能“以钱还债”的良性循环机制。
3.1.3 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中小企业要采取合理的股利政策,不断提高企业留存收益,进而增加企业积累,保证企业自我发展所需资金来源,同时要兼顾各方利益,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3.2 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
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早日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使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有章可循;积极开展记账,帮助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尽快走上会计规范之路。
关键词:民营;企业会计;规范问题;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民营整体情况而言,还是有部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如会计部门的核算没有一定的规范性,会计所提交的信息真实性也不是很高等诸多需要全面进一步进行规范的问题。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需要依靠社会力量和对民营企业的司法监督,这样才能够使得民营企业会计制度逐步进行完善,为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好前期准备。
一、民营企业会计工作现状
1.创业者集中享有企业决策权
企业创始人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结构设置有着完全的决定权,在企业中有很多会计人员都直接接受创始人的领导,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责任的不清不明的现象发生。在很多民营企业中财务工作人员工作性质都发生了改变,他们的职责逐渐转变成了“记账人员”,这样就导致了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没有直接的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2.民营企业各项制度不够完善
如成本核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残缺不全,或者企业内部有相关的制度体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制度体系都没起到实际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对于财务控制方面的制度依然不完整状态,对于财务管理没有一个系统严格的管理模式,对于制度方面的不健全就很容易导致企业资产被盗用和流失。
3.民营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短缺
由于各种外在因素,对于与金融之间的合作还处于劣势,对金融机构贷款还是一件较难的现象,及时银行方面同意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贷款,那也会考虑风险因素将贷款利率加以提高,从而造成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在不断的提高,那么在社会中的发展也只是缓步前行,处于小打小闹的基本模式。一个企业如果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不重视,会导致财务状况严重恶化,不管规模多么庞大都会因为丧失资金支付能力而导致破产,所以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水平也是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部因素。
二、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
在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中,所存在的社会形势都是以家庭或者以家族为主要形势,企业管理制度实行家长管理,民营企业财务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整体管理相对落后,部分管理者的文化素养并不是很高,在思想中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理念,对于财务管理普遍存在一种不依法建账和以发票代帐,更甚至存在白条抵现的现象,这就在企业内部必须要健全管理制度等问题。假如,这些基本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势必会给财务工作埋下隐患导致企业信息严重失真。财税机关应切实加大《会计制度》、《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各级部门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思想中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摒弃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增强守法经营和依法理财的理念,全面有效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2.规范私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民营企业在制定财务会计制度的时候,要具有科学的财务管理程序,具备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强制性原则,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那么我们就需要从以下两点出发:(1)设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牵制机制;(2)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范围,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具体办事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3)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根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明确会计工作流程,规范财务工作程序,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3.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全面的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培养,鼓励会计工作人员积极的参加相关考试提高自身的学历;其次,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需要全面的加强,企业可以适时的开展一些技术方面相互比较的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工作人员业务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人员技术之间的互补,有效提高实物操作能力,将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水平进一步得以提高,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在企业内部不同的会计岗位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这样便会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于此同时还需要坚持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针对民营企业在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专业培训,全面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再次,我们还需要全面的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对于诚信的重要性,是每个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之一,需要放在首要位置;最后,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法规意识也需进一步的加强,会计工作人员要以财经纪律严格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会计工作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要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
4.加强财务督查
财税工作机关要将执法力度进一步的加大,应该有计划和有步奏的进行会计执法检查,增强企业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加强中介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监督,将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律师事务所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对私营企业执行会计制度的自觉性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还需要民营企业在内部设置独立的会计信息审核机构,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有力的加强审核监督力度,全面有效的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违反纪律的问题,应当对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格处理,需要形成一种威慑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维持会计制度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端木庆军:民营企业会计规范问题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
通过调查分析,民营企业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治管理 在民营企业管理过程中,最普遍的管理控制是人治。人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多数的民营企业组织管理模式通常都是以老板个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集权制组织结构,在管理控制中的方方面面都充斥着个体化、随意性的个人行为,组织的运作靠的是某些人或某个人的思想、意志、性格等个人因素,而不是靠完善的制度规范;在人事制度上任人唯亲,唯我为尊,其他管理人员意见不能上达,上达也不起作用,造成企业人事组织缺陷。从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看,表面上各部门设置齐全,但由于组织结构落后,其职能作用发挥不出来,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基本上唯老板之令是从,组织控制与人事控制在民营企业中几乎是纸上谈兵。
(二)财务管理体系薄弱 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由于缺少资金实力,经营传统产业,市场拓展面狭窄等原因,聘用财务人员多以亲戚朋友中踏实肯干的人员为主。据调查,约有90%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在家庭成员手中,由出纳人员领导财务工作的现象明显存在,他们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记账、算账的水平上,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规划和论证。相当多的民营企业业主及财务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效益是靠业务做出来的,不是企业财务管理管出来的,他们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术不够重视,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财务管理的这种隐患在创业初期对企业的危害不是很明显,但是当民营企业稍具规模进入二次发展阶段时,这些隐患的影响力就会逐步扩大,致使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走向衰退。
(三)风险管理不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影响民营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较多,如经营策略所形成的风险,行使经营手段所形成的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信息风险、环境与法律风险、灾害风险等等。而针对如此多的风险,民营企业却缺乏相应的控制,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人员和适当的控制活动,形成企业的隐形失控因素。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现有市场缺乏了解和认识,其结果往往导致对形势的盲目乐观和自信,一旦真正面临风险,就缺乏应变能力和应对措施。二是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等的变化缺乏预见性,无法及时识别和规避风险。
(四)缺乏信息和沟通 信息系统是指记录、处理、归纳、报告单位经济业务、保持相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记录及方法。信息系统不仅能够使经营者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了解市场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应该借助财务报告等形式向社会提供必要的信息。目前民营企业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信息与沟通系统不够完善,缺乏应有的可靠性,其作用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沟通的效果不够明显,没有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实际上,信息和沟通系统不仅能够协调各方利益,使民营企业各级管理者确保对自己责任范围的控制,及时掌握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事情,而且能够利用反馈信息对失误采取尽可能的补救措施。
(五)缺乏规范的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如何都需要监控,内部控制监控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内部审计。而我国民营企业缺乏规范的内部审计: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配置专职内审人员,少数设有内部审计机构的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审计人员由会计兼任,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对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按照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完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内部治理结构 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明晰的特点。但是,产权明晰并不能够代表管理科学。要使民营企业管理科学,推行产权多元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产权多元化有三方面好处:一是跳出企业自我积累资金的圈子,使资本能够快速增长;二是多股东参与决策,使董事会成员的能力互补,决策更谨慎,从而克服产权“独吃”,最终减少决策失误;三是多股东结构可以从企业体制上根本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有利于内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形成,完善企业内部组织控制制度。民营企业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体系的方式有多种,如对外发行股票或者实现企业内部股份化,推行员工持股计划,采用绩效配股等。
当然,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也不一定就是万能钥匙,在西方也同样存在许多独资的民营企业,其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照样科学而完善。因此,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基础,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才是关键。
民营企业管理要科学,除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外还需要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应进一步健全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同时明确各自的控制目标,达到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目的。其基本目的是弥补各利害关系人在信息上不对称、契约中不完全和责任方面不对等,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处于核心地位,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切实发挥董事会的作用。
(二)加强财务制度和队伍建设 具体如下:
一是要健全财务组织机构。在民营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专门履行资金调度、费用分解、日常费用控制与审核、财务预决算、财务分析等职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民营企业发展阶段的需要,对财务活动各方面进行预测、计划、决策和分析、评估,使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和获取收益。
二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前提,也是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的基础,主要包括财务组织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控制制度、对外投资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民营企业不同于大型国有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时,应当遵循针对性、操作性和强制性原则,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财务人员要树立依法理财和诚信理财观念,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调整知识结构,要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好财务管理部门和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三)推行全面风险管理 民营企业应采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对企业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首先,要制定和衔接企业整体目标和业务活动目标,对其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变化的认识和各项政策与工作程序进行调整。其次,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再次,要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最后,要善于转嫁风险,如购买保险、债券等。
(四)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 民营企业信息系统不仅要做到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要处理与外部事项、活动及环境有关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能提供成本、生产、营运、库存等信息,是企业信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二是要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承担的特定职责。每个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方面,这些方面如何生效以及本人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怎样与他人工作发生关联等。
三是不仅要有向下沟通管道,更重要的还应有向上的、横向的以及与外界的信息沟通管道。
(五)建立规范的内部审计 具体如下:
一是根据企业规模科学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经营管理层,直接向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汇报审计结果。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机构的这种设置模式,有利于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二是根据企业规模及生产特点来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既要通晓会计、审计、税务、统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门知识,同时又要具有更新知识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诚实的品德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审计制度,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体而言,内部控制是民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规范和标准体系,覆盖面大,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一个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良好,其业务处理正确程度就高,错弊就少;反之其业务处理正确程度就低,错弊就多。民营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过程中,要增强控制力度,多采取措施,让企业拥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能有计划、有政策、有步骤地得到贯彻、落实和执行,进而维护市场秩序,加强企业管理,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促使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运行。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制度;经济效益
一、前言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已经注册的民营企业已经有上亿家,而这些民营企业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而且也为我国的众多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使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了就业问题。据统计,民营企业吸纳了我国80%以上的就业人口,结合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力资源是重要财富,正确合理的解决好人口问题,且利用这一特点来壮大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就目前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发展规模小,经营模式单一,受到市场的影响较大是它们的主要特点,而这些弊端的存在又导致了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了阻碍。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及市场的发展上受到影响。此外,民营企业不是正规的大中企业,自身在运营和管理方面都会有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企业缺乏一定的管理制度就会导致企业涣散,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的发现并解决。长此以往,企业不仅不会向前发展,还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入不敷出,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主要方面,对于企业的发展必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上市的大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逐步的展现出了它的作用。一个企业的运作缺少不了资金的运转,而财务管理正是将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使得企业的效益得到最大化,并且能够使企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就像是企业的运作之源,只有将财务管理深入到企业的内部才能够使得企业持续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在投资项目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多是个人通过初期的创业过程,历经艰难的起步,进而再逐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这些企业的形成伴随着创业者主观方面的因素,一旦立足脚步就会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断壮大,而壮大的途径就是通过投资来扩大企业的规模。但是,民营企业在投资中表现出一个的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轻率、违背经济规律的盲目性。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并未全面的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项目可能带来的收益与风险,欠缺全面而细致的投资计划,单纯的追求企业多元化经营,忽视了盲目投资存在的潜在风险。
而事实上,在创业的初期过后,再创业的阶段也有部分企业由于盲目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盲目的投资从而导致企业破产。这样的典型的例子有很多,其中众所周知的巨人集团,史玉柱为了实现巨人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一次性推出大批的保健品并进行大肆的广告宣传。而此举的后果就是要么巨人集团从此变成真正的巨人,否则就会一败涂地,不再崛起。而真正的结果我们已然知晓,巨人集团也就成为了各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的反面教材。由此可见,盲目性的投资只能是很大可能的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是导致企业破产,也应验了投资需谨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民营企业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阻碍
融资不仅仅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经济来源,对于国有企业及集团企业来说也是重中之重。而融资是属于一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管辖范围,由于受到一定的限制,民营企业从融资得到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在申请融资的过程中被告知经营资金不足而无法进行融资。再者,民营企业的经济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了解,对于融资的相关知识欠缺,就会使得他们在融资的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融资渠道,亦或是找到的是不正规的渠道而导致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
虽说民营企业的融资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可能存在有国家经济调控的原因存在,亦或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但是目前尚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一方面民营企业为了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经营规模、产品或是设备的升级等资金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而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资金或者是无处可贷,或者是资金贷给了某些问题国有企业而又导致贷款收不回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国有资产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又使得民营企业无法得到有效的金融资产而无法发展壮大,同时国有银行的资金可能一去不复返导致更多的损失。
3.民营企业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民营企业本身是属于私营企业,在成立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伴随着各种问题的滋生,而部分问题会浮现在表面上被管理者发现而解决,但是有些问题至今未被发现或是即使已经发现但是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主要是与民营企业自身具有的特点与性质是分不开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账目不清晰、没有进行一定的成本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的创立者在创业的初期并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具有很高的学识或是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可能素质不高,缺乏对于企业管理的意识与认知,更不要说是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调查能看出,多数民营企业的创办人多是一些个体户或是农村的专业户等,或者是寻到一定的契机,或是凭借他们的经济头脑而创立了企业,但是他们文化素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的成立并不是一切都不重要了,前期的成立是相当的困难,但是后期的经营与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企业的所有者存在有大部分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还是一头雾水,更不用说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制度。制度的缺乏使得民营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无法跟进是时代的步伐,财务制度的缺乏会导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管理与运营的问题而导致企业破产。如今尚存在一种企业,就是人们常说的家族企业,这种企业也不排除有经营规模比较大的,但是在这种企业中,管理者大部分是家族中的人员,无论是文化水平程度是怎样的都可以安排在企业的管理层上,尤其是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大多是老板的亲属,也就是所说的自己人。但是,这些所谓的财务人员大多都是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他们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毫无概念。管理者对于管理意识的缺乏,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与健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与完善。
(2)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上文的阐述中已经说过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家族中的成员,他们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无法给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对策或是意见,他们仅仅是将企业中的财产作为自己家族的财产并没有将其看作是一个企业的资产。这样一来,别说是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这样的家族企业甚至都没有会计管理制度,仅仅是家族成员作为企业的出纳来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企业的内部管理就会出现问题,企业的物资的进出没有详细的记录与管理,企业现金的预支、报销与收付没有得到一定的控制与管理等一些其他的内部管理问题都会不断的涌现出来而日积月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问题将会不断地堆积。而会计制度的不健全,会计一人兼任数职又会引发舞弊现象的出现,再加上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的缺乏,在缺乏会计制度的管理下将会出现管理人员之间、浪费企业的资源、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由于制度的缺乏而导致企业无法运转,从而导致企业破产。
(3)会计人员及管理者自身责任不明确
虽然存在部分民营企业有独立的会计部分,建立了相关的会计制度,但是会计人员在办公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受到管理者的特殊要求。也就是说,目前的民营企业的企业负责人通常不进行直接的业务办理,在某些业务中,负责人会考虑到企业的自身利益而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按会计相关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会计人员了解此事的违法性,但是并没有违背管理者的意愿去拒绝其要求,会计人员无法实施监督作用,在准则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这样一来,会计监督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民营企业中管理者与会计人员无法明确自身的责任而导致会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发展。
三、完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明确企业的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
民营企业在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化的过程中就会选择扩大投资,但是在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投资者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对于经济环境的不了解性就会导致盲目投资,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的过程中要衡量投资的风险性,根据现实的环境与需求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来评价投资的有效性,从而降低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性。有效的投资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而同时盲目的投资将会使企业受到风险的迫害。
2.完善外部政策、相关法规及融资政策和环境
虽然国家已经认识到民营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民营企业的地位,但是部分法律与政策的限制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仍然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的阻碍。因此国家对于相关政策的规定和执行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使得民营企业在进行企业融资中能够得到政策的眷顾,而不是在政策的限制下无法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国家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辅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一,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其二,开展民营企业融资的新途径;其三,改善目前的不良的竞争环境等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健全的政策与环境。
3.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企业责任人与会计的自身责任,实现企业会计制度的独立性、有效性,从而更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其次,改变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善目前存在的的现象;再者,实现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性,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四、结语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从明确会计与责任人的责任、实现企业会计管理的监督有效性等方面提出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途径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宇,白忠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5,第五期,P15-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