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能合约发展前景

智能合约发展前景

时间:2024-01-17 16:2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能合约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能合约发展前景

第1篇

今年以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重新站上了风口浪尖,走入国内外投资者的视线。从4月1日以来,比特币的价格就上涨了两倍多,6月甚至突破3000美元。

抛开炒作因素,如果探究比特币的生产过程,不难发现,区块链才是比特币的核心和基础架构。比特币的崛起,体现了人们对于区块链的信任,这才是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区块链不仅是一项新技术,更代表着一种新的理念和商业模式,它引发了一轮关于信任的变革,并可能成为新一轮互联网革命的关键词。

所谓“区块链”,顾名思义就是“区块+链”,是由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块所组成的链条。每个区块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本区块的ID;二是若干交易单;三是前一个区块的ID。以比特币为例,其系统大约每10分钟创建一个区块,包含这段时间里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所有交易。由于每个区块中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ID,因此可以由这个ID 找到前一个区块,如此往复,可以一直追溯到起始区块,从而可以生成一条完整的交易链条。区块链在每增加一个区块后,都会向全网进行广播,从而使得全球的参与者都保留一份拷贝,即使出现网络崩溃等情况,只要全球有一台参与此系统的计算机还能工作,这条区块链就得以存在。

由此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具有一些优势。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而且某一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去信任(Trustless):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因此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是不能也无法欺骗其它节点。集体维护(Collectively maintain):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的,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整个系统将通过分布式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因此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和计算能力越强,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越高。

因此,与现有的中心化系统相比,区块链更安全、更快速和更便宜。首先,去中心化的系统更安全。区块链能更好地抵御黑客攻击,同时由于避免了对单一中心的依赖,也有效防止了中心的道德腐败;其次,去中心化的系统更快速。在区块链系统中,交易结算几乎同步发生,交易双方在交易确认后不需要各自核对账目。在交易通过POW 或其他方式验证之后,新的区块将写入分布式账本,所有区块的账本将同时更新,所有节点仍共享完全一致的账本。最后,去中心化的系统更便宜。比如在银行结算领域里,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银行节省跨境支付基础建设、证券交易和监管合规等方面的成本。据西班牙银行的奥利佛?威曼(Oliver Wyman)和风险投资者安泽米斯(Anthemis) 的报告,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到2022 年以前银行每年在这些方面能够节约150亿-220 亿美元。德国的Fidor 银行在应用Ripple 协议后,某个业务的手续费由以前5 欧元/笔缩减为0.49 欧元/笔,为原有的1/10。

区块链诞生与发展蕴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演进逻辑。区块链是对互联网思维的一次深化和实践。区块链去中心、去信任、透明、开放的机制,通过全网记账,P2P 协同建立“信用”,其核心不是“数字货币”,而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建立“信用”的生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互联网思维和“人人社会”的理念。可以想象,未来的区块链技术如同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一样,可在诸多行业前面贴上“区块链+”的标签。根据《BLUEPRINT FOR A NEW ECONOMY》,目前及未来,区块链将在三个层面有所应用,分别是区块链1.0、区块链2.0、区块链3.0。

第一个应用层面是“货币”(区块链1.0)。即把简单货币变为可编程货币(programable money),例如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更安全、更便捷的去中心化数字支付系统。

第二个应用层面是“合约”(区块链2.0)。即,引入“智能合约”的概念,使得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展至金融等领域。智能合约,是指用区块链的程序语言来订立合同和表达逻辑,由计算机判断合同结果,并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合同、自动交割,把需要人工介入的合同变成完全自动化、智能无歧义的合同。例如区块链+证券的应用:纳斯达克推出的Nasdaq Linq,作为纳斯达克私人股权市场的一部分,其核心优势是能提供一种不可篡改和永久保存的记录。

第三个应用层面是“治理”(区块链3.0)。即把区块链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如同互联网的新工具,实现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一切交易,包括医疗、选举、司法、通信、物联网等的“区块链化”,构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可编程社会(progammable scoiety)。

第2篇

6月26日,一个炎热的午后,在Avaya联合中国国航举行的智能通信峰会上,公司全球业务运营高级副总裁Micky Tsui首次面对中国媒体就Avaya收购一事作出回应。20天前, Avaya接受了私募基金Silver Lake(银湖)和TPG Capital(德克萨斯太平洋)的收购,将由一家被多方看好的上市公司转变成私营公司。 “我们需要灵活性以应变市场,退市私营是个很好的选择,银湖和TPG Capital都是很有经验的投资基金,相信他们会对Avaya带来更大帮助。” Micky Tsui如此回复大家的疑问。

7年前独自承担起7.8亿美元债务从朗讯分割出来后,Avaya在IP语音通信、企业通讯服务和呼叫中心等领域开创了自己的盛世。而现在在拥有约8.3亿美元现金储备,2006财年收入52亿美元,市值超过61亿美元并且无任何负债的情况下,Avaya考虑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公司在统一通信领域的发展。

领跑统一通信

“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Avaya来说是一个绝妙时机,我们将有机会为更多的企业和机构提供IP智能通信解决方案。”在26日的峰会上,Avaya中国公司总经理、印度人Dinesh Malkani信心高涨,而国航市场部总经理张春枝以其电话销售服务中心的月收入自去年8月实施客户中心项目以来同比增长近300%为由盛赞实施方Avaya。

这只是Avaya公司在中国的一个成功例证。正是类似国航这样的大客户,包括全球范围内的奔驰、东芝、AOL、NBA、中国移动等,托起了Avaya在这一领域的声名,并且在以IP话音为核心的融合通信业务领域连续数年居于前三强位置。除此之外,4000个独立软件开发商和2500个分销商也帮助它不断开拓统一通信帝国,在呼叫中心、统一通信这些智能通信领域核心的部分,语音、数据、视频结合并搭建自由沟通与协作的平台。

就专注度和成长史而言,Avaya在统一通信领域极具代表性。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之时,Avaya就已经瞄准了IP语音通信作为核心业务,并在此后数年持续开展10多次收购,包括VPNet、Quintus、Routescience、Nimcat Networks、Traverse和Spectel在内的多家中小型企业被它以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价格纳入麾下。

依据Forst&Sullivan的研究数据,在中国的IP通信市场中,Avaya占到了25.6%,紧随其后的是阿尔卡特、西门子、思科、北电等。在全球市场,来自Synergy 研究机构的报告称,2006年Avaya在企业IP语音通信系统的出货量和销售额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IP语音通信销售额已经连续12个季度领先。在IP-PBX(基于IP的企业内部电话交换系统)和IP电话业务中,它与思科交替占据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私募的眼光

就在有关Avaya收购的确切消息传出的两个星期前,TPG刚刚联合高盛旗下的私募部门收购了美国第五大无线运营商Alltel,价格为275亿美元。国外有分析师表示,由于看好电信业整体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私募基金对电信业的兴趣日益浓厚。

Avaya的整体出售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电信业被整体看好、投资潮涌动而来的大背景。朗讯血统赋予Avaya的不仅仅是一个正确的市场方向,还有自贝尔实验室独立出来的Avaya实验室所代表的研发实力,这使它成为一个理想的收购对象。公司目前共有8.29亿美元现金,没有负债,并有50%左右的收入来自于长期服务合约。5月时,美林证券已将Avaya列入理想的被并购企业名单。对私募基金而言,Avaya的确是一个理想的目标。

在两家私募基金最终敲定与Avaya的谈判之前,有华尔街传出的消息称北电可能以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vaya,但业务的不完全互补以及北电希望的股票加现金的收购形式最终败给了私募基金的现金支付,后者以总价值约为83亿美元的资金收购Avaya,收购价格合每普通股17.50美元。

看准Avaya的两家私人投资机构实力雄厚,银湖基金曾以其前任总经理爱德华•桑德入主摩托罗拉达到了最高声望,而另一方的TPG则是世界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有着非常辉煌的投资历史。其合伙人John Marren针对Avaya收购事件表示,“作为科技和电信领域最早的私营投资公司之一,TPG了解并赞赏Avaya,它拥有众多位居领先地位的客户、丰富的产品创新历史和坚定的客户服务承诺。”而作为对私募的回应,Avaya高层的态度也颇能说明他们对于收购后前景的看好。

Avaya的隐忧

事实上,如果仅仅从私募出价达成的结果来看,也许还是很难理解为何Avaya选择在IP通信步入繁荣期的时刻退市。 “我们需要更大的灵活性。” Micky Tsui对此解释说,“作为一个公开上市的公司,有很多你必须要遵循的义务和规则,比如每个季度都要进行财务报告,有的时候会影响到我们的战略或者是执行的速度。”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对电信企业来说,私有化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但联系到Avaya所处的全球统一通信市场来看,不难发现风光的背后,Avaya一些逼近现实的隐忧。尽管目前Avaya在由IP电话以及相关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向统一通信、智能通信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变已颇有成效,但这个市场已经挤满了巨头。除了思科、北电等传统竞争对手,近年来还加入了3Com、微软这样的新入者,并且巨头间的联盟也在成为这个市场的趋势,目前思科与IBM的联手、微软与北电的联盟都使Avaya面对越来越大的威胁。

Kaufman Brothers公司分析师Manuel Recarey评论说,尽管与竞争对手北电和思科相比,Avaya规模较小,但是其在基于Web的电话呼叫办公设备市场居于领先地位。尽管如此,自身规模的局限也使得Avaya在联盟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外有媒体报道,Avaya公司战略与技术高级副总裁Karyn Mashima曾对外表示,微软在同北电网络组建合资公司前就提出了同Avaya合作的意向,但要求Avaya把最宝贵的技术授权给微软,这项合作最终遭到Avaya拒绝。

在竞争者众多的同时,Avaya还面临着整个市场持续走低的利润率。市场研究机构WinterGreen Research认为,到2008年统一通信市场相关产品及软件价格将会下跌8%,而目前,真正具备统一通信功能的企业大概只占5%不到。

第3篇

当能源互联网概念正在国内热炒的时候,德国已经完成了一些“能源互联网”的实验项目。随着弃核期限日益临近,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分布式能源比例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原有的大电网中,高效的控制这些分散的小型“电厂”成为了近些年德国政府极力推动的一项研究。

也就是说,将成千上万的分散小型可再生能源整合为一个巨大的类似传统电厂的可靠能源网络,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在逐步实现。

2008年,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启动了“E-Energy”计划,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基本实现自我调控的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而其中信息和通信技术是实现此目的的关键。E-Energy同时也是德国绿色IT先锋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绿色IT先锋行动计划总共投资1.4亿欧元,包括智能发电、智能电网、智能消费和智能储能四个方面。为了分别开发和测试智能电网不同的核心要素,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通过技术竞赛选择了6个试点地区团体。

在以ICT技术为基础的一个强大的“能源互联网”中,各种形式的发电厂和电网运营商、工业和私人用户,都找到了属于自己一个全新的市场角色,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在这个全新的结构和功能的电力系统中,各种软件、智能电表、储能等新技术被应用其中。在高效的使用“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实现了用户侧的管理。

在由“E-Energy”计划支持的6个涉及能源互联网项目中,位于德国中北部的哈茨山脉的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RegModHarz项目,就是将新能源最大化利用的典型案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这些分散的新能源发电设备进行虚拟集合、调配的技术,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

没有实体的电厂

顾名思义,“虚拟电厂”并不是具有实体存在的电厂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电力系统中物理上发电厂之间、以及发电和用电侧之间的界限。

在德国,随着新能源接入特别是大规模的分散式光伏、风电发电系统的接入,毫无疑问给电网的稳定带来了间歇性的冲击,这样也就对电网的调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电网调度机构甚至是私人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虚拟电厂的作用就是将新加入的新能源系统与传统的发电系统以及储能系统等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一个控制中心实现管理,从而有机的参与到电网运行中。

与此同时,虚拟电厂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响应需求侧的手段。通过在用电侧安装一些装置比如智能电表,从而设计出符合客户特定用能需要并具有经济性的电源组合,使得供需在发电和用电两侧达到平衡。

而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最终选择RegModHarz项目作为“虚拟电厂”示范项目,是因为该地区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比例超过德国平均2倍左右。在哈茨地区,总人口约为24万人,因为地处山区,风电资源较好。不仅风机在此处较为普遍,抽水蓄能、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以及电动车等都成为电力供应的一部分。在这个面积仅有2104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发电装机总量约为200MW,此外主要有6家配电运营商、4家电力零售商以及1家输电商。

首先,虚拟电厂与分散式电源进行通讯连接,而与原有的传统大型发电场不同的是,新能源系统数据变化较快,安全、稳定性高的传输技术非常必要。所以在此项目中制定了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使得虚拟电厂对于数据变化能够快速反应。

在考虑发电端的同时,虚拟电厂同样关注的是用电侧的反应,在哈茨地区的试样中,家庭用户安装了能源管理系统,被称为“双向能源管理系统”(简称BEMI)。

资料显示,用户安装的能源管理系统每15分钟储存用户用电数据,记录用户每天的用电习惯,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虚拟电厂的数据库中。同时,BEMI系统还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开关的插座,当电价发生变动时,可以通过无线控制来调控用电时间和用电量。

此外,此项目还采用了动态电价,设置了9个登记的奖惩制度。零售商将电价信息传送到市场交易平台,用户可以知晓某个时刻的电价等级以及电力来源。因而,培养用户良好的用电习惯,通过价格的方式进行,可以让对电价敏感的用户根据电价的高低调整用电时段。为了保证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在哈茨项目中还有一个专门的市场平台,让使用者可以较为便捷的获取相关电力信息,对于当前的电力需求、价格以及天气对于未来需求的影响等信息进行了集合。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虚拟电厂系统中,发电预测系统至关重要。对于售买双方,对于电力批发市场价格、用电量、发电量信息的获取都较为迫切。

这也就意味着,在能源互联网的发源地德国,虚拟发电厂已经“落成”。电源的聚合,其实际能效和经济效益均要高于单独运行这些电源。

需求侧管理的最优方式?

在整个电力需求侧的产业链,有设备制造业、需求响应、电能交易、负荷互济,节能服务,智能微电网运营等等。未来需求侧最好的商业模式是虚拟发电厂。

哈茨项目开始的2008年,彼时可再生能源成本还远远高于传统电力发电成本,必须依赖可再生能源补贴。而因为德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果,以及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可再生能源进入电力批发市场,进行直接竞价上网,成为了必然。

直接进行竞价上网,意味着对于虚拟电厂来说,在批发市场中,要想盈利,必须考虑不同电力的特性,设置不同的销售组合,以获取盈利。据资料显示,在哈茨项目执行的过去几年间,项目方对于进入批发市场的商业模式进行模拟。而模拟的结果是,在彼时,如果缺乏补贴,可再生能源进入电力批发市场获利可能性很小。

此外,在示范区当地,将可再生能源进行销售也是另一种商业模式。随着民众对于可再生能源认同感增强,并且对于当地电源发展的认同与支持,虚拟电厂作为协调方,协调发电端和零售商以及最后到用户端之间的交易。

在德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进入虚拟电厂领域。除了大公司西门子、博世等等联合传统电力巨头想在通讯服务领域占得头筹,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也看中了虚拟电厂未来的发展前景,业务涉及能效管理、节能合约、充电设施服务等等。

在虚拟电厂未来的市场中,涌现出更多的服务商。而在整个系统中,那些为电厂运转提供软件、储能设备、电网服务商等各种衍生而出的服务公司甚至咨询公司,毫无疑问,更容易找到市场定位。

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引发了电网的波动,对于服务商而言,必须对当地电网足够的了解,并且应该对未来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情形进行模拟。在RegModHarz项目项目中,项目方根据哈茨地区的电网情况设立一个新的模型,模仿当地分散电源的连接结构,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以及可再生能源比例的不同进行模拟,从而考察不同情境下电压的变化。结果是如果哈茨地区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8.5%,目前电网结构依然能够承受。

与此同时,电网本身主动加强监测以及改变现有的电力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利用虚拟电厂进行的需求侧管理进行的是对电源端和负荷端以及电网本身三者之间的协调。需求侧管理需基于多种类分布式能源协调互补、用户主动参与的管理理念。一方面用户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多种分布式能源整合互补,提高综合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利用价格机制,提高用户用电的自主性。

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预见;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风险监控也能够为相关贸易风险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各企业有效抵御国际贸易风险的重要手段,并在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各企业应对当前国际贸易风险监控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监控措施,进而促进我国各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监控水平的逐步提升。

一、对国际贸易含义及其特点的分析

国际贸易就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从事跨国性质的商品交换活动,其根本性质与在国内发生的贸易活动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该种贸易活动是跨国家进行的,所以在贸易活动上与国内贸易形势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具体来讲,国际贸易主要具备着以下4种特点:第一,由于国际贸易活动是跨国家进行的,而这些国家在政策、法律、语言、文化、风俗等诸多方面肯定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存在冲突。所以,国际贸易活动的相关程序与过程往往要比国内贸易活动要复杂得多;第二,国际贸易由于运输距离较远,且贸易金额、数量巨大,所以贸易双方都会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第三,由于国际贸易往往周期较长,也就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第四,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贸易双方都必须要经过双方国家的商检、海关等部门。所以,贸易活动所经历的程序是十分复杂的。

二、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分析

(一)货币汇率风险

就现在来看,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已经进行了浮动汇率制。这种浮动汇率制随着市场供求关系出现改变的,而从订约国际贸易合同直到履行合约需要必然的时间。在这一期间,或随着国际市场汇率的波动而上下浮动的计价货币,这也会让企业现实收入随之波动。

(二)政策风险

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持续发展,把国和国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经济一体化也已经有了非常深的发展程度,也大大增强了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但是,因为各国都站在本国的利益上思考问题,也在渐渐的扩大贸易摩擦问题。

(三)操作风险

国际贸易企业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基础设施、运作程序、员工等原因所形成的风险。这关键是由于国际贸易企业在运行和发展的程序中,常常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合同,并且大部分合同条款都会牵涉到价格,价格条款作为合同条款的专业术语,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规范术语,但是,纵观现在的国际贸易企业,很多合同中价格术语表达存在误区,甚至是使用某个国家的规范价格术语实施表达,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相对大的操作风险,给企业带来严重亏损。

三、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预见

风险并不是指消极的影响和结果,其本质为不确定性,即不完全可预知,例如,交通意外、火灾等。但是很多风险我们可以进行识别和评估,例如,天气变化,可以通过气象观察来预判未来可能的恶劣天气。同样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行业发展状况、政治政策等进行调查,或者通过加入相关社区、团体组织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等手段,尽可能地识别风险并判断风险发生的时间和概率。国际贸易企业在开拓市场或者在贸易进行中,需要实时观察市场所在地区的动态,可以通过新闻、网络以及个人渠道或者尽可能多的信息。

四、我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并有效利用信息化企业管理系统

大多数风险都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因此企业最先要提高的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分享能力。企业管理者在参加展会进行交流时能够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销售部门在开拓市场时也能够收集到关于需求、竞争对手、政府政策等信息。这些信息必须能够充分及时地分享和分析。现代办公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是很多公司却没有将这些电子化工具有效地利用起来,企业内部和外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顺畅。例如,在出口电子产品时,海外客户一般会对包装和标签提出定制要求,而且会根据样品不断修改需求。客户的需求变更信息大多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传递到在客户经理手上,当很多时候这些信息并没有完整地传递到后端交付团队,从而造成备料,生产和出货计划的不断变化。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企业交付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交付延误而降低客户满意度。尽管现在每个人都有智能通信设备,但并没有有效地通过流程和制度利用起来。

(二)建立规范的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的管理必须是客观和严谨的,从市场调研、投标到签约、交付等进行端到端的动态管理。而只有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才能确保风险能够被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并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很多中小企业目前还是以人治为主,对于风险的判断和评估主要依赖决策团队的个人经验能力,因此必然存在缺陷。国内企业可以借鉴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设计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例如,华为的风险管理就是很好的教材,从华为能够学到如何定义风险,如何识别风险,如何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以及管控流程。

(三)引进和培养风险管理专业人才

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语言地理障碍,都要求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具备更高的综合能力。最为直观的是语言能力,如果语言不通,那就谈不上信息获取和分析。国内很多准备走出去或者已经开展国际贸易的企业,除了对外部门的客户经理外语尚可外,几乎很难找到可以外语沟通的,这在当今风云多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是致命的。除了语言以外,公司里负责法律、财经、供应链、采购等专业部门都需要具备国际化素养,因为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不是简单的价格或品质的竞争,而是在政策法规的把握、资源配置效率、交付能力、市场反应能力等全方位的竞争。

结束语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外贸企业不仅要注重新型产品的开发,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还要针对国际贸易市场及自身发展情况,对怎样科学、有效降低和避免贸易风险进行深刻分析,而且只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够对风险进行最大限度的规避,并为我国外贸企业赢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吴斌.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与策略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第5篇

[关键词]连锁董事网络;区域经济增长;社会网络分析

2016年国内GDP达到74.4万亿,其中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GDP达到12.3万亿,为全国经济总量贡献了16.5%,珠三角地区GDP达到6.8万亿,而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和天津的GDP各自达到了2.5万亿和1.8万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嘉兴市统计局)。三个经济圈各自组成大型城市圈,打破了省市之间相互封锁的格局,融合逐步加深,形成了重要的沿海经济发展轴线,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转型经济下,“一带一路”战略顺势而生,“一带”战略提出继续开发沿海经济带,利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辐射作用,建设从南海到南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路”提出打破中部和西部的落后局面,形成东西两边同时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因此研究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以及公司分布特点,将有利深入了解经济区成长路径,为推进产业升级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使用上市公司数据,以连锁董事为链接,构建公司网络,将企业的微观行为和宏观经济形态结合起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一、文献回顾

公司不是孤立存在的,公司与公司间的各种交易、合同、活动使得公司相互之间有了关系和链接,构成了一个个复杂的网络。经济的发展促使各种各样的网络成为个人、组织相互之间交换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渠道。其中,董事网络是企业的重要网络之一。连锁董事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担任董事,是两家公司相互沟通信息、交换资源的渠道,由连锁董事构成的公司之间的网络就是本文定义的董事网络,由董事网络为其带来的资源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帮助。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连锁董事现象都是一个十分普遍。Larcker等[1]发现2000—2007年间,在美国NYSE,NASDAQ和AMEX三个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中,约75%的上市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卢昌崇和陈仕华[2]的研究表明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约72.13%的公司和其他上市公司有连锁董事。每个公司董事会的董事构成一个小团体,团体通过共同的董事可以实现交流,构成了上市公司的整个网络。现有理论认为,董事网络可以为公司带来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第一,董事会成员对于公司所在行业,市场情况,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市场要素了解深入,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十分重要。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通过其董事网络,可以拥有更多信息,获取信息的速度也越快,在对企业经营进行决策时,有相对竞争优势。第二,董事会网络可以帮助企业协调社会关系,在企业设计合约时,降低信息不对称。

Schoorman等[3]认为连锁董事的社会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搜寻与替代方案相关的信息,为公司经营提供更加有效的替代方案,在现有的信息和替代方案的基础上,优化合约设计,帮助公司做出最有利于企业的经验方案。第三,董事之间相互链接,产生了无形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是一种潜在的交流机会。董事本身在不同的公司供职,他们本身有能力和渠道通过董事会网络获取有价值的商业合同(如客户,上游供应商),以及其他方面的经济收益和资源交换(如个人收益和政治资本)。例如,在同行业任职的连锁董事对本行业的了解更加深入,将有助于公司更有效地评估行业发展前景和周期,而在其他行业任职的连锁董事,可以帮助公司及时获取其他行业资讯,借助高管的经验和信息,公司有可能更好地把握交易时机。第四,创新活动可以通过董事会网络传播。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董事会网络学习其他公司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效率的技术以及创新的员工奖励机制。董事之间的链接有助于董事会帮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更多的战略选择方案。通过以外部链接企业为参照物中获得恰当的行为向导,董事会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第五,Pennings[4]提出董事会网络是一种信息和资源的交换渠道,通过一群企业间的紧密连接,可以形成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收益。产业集群作为企业生存的网络生态系统,能够通过供应链与价值链上价值活动的协同效应,促成集群内外企业的知识和信息共享,从而降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国内外对于连锁董事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较多局限于对于公司个体的分析,本文借鉴网络分析方法,利用上市公司的董事数据构建网络,分析董事网络的历史演变趋势,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地区的为例,探讨国内不同地区的企业网络形态及其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上市公司董事网络构建与数据分析

首先,本文对董事网络的链接进行定义:如果两个上市公司之间共同雇佣至少一名董事,这两个公司之间的有链接,即δ(i,j)=1。如果两个上市公司之间没有共同雇佣任何一名董事,这两个公司之间没有链接,即δ(i,j)=0。在由董事相互链接形成的公司网络中,每一个公司是一个节点。已有的社会网络理论对于节点网络位置的度量是多样的,本文主要选取节点中心度(Degree)作为本文的研究变量。对于公司i,其节点中心度计算如下:Degreei=∑j≠iδ(i,j)(1)公司的节点中心度越高,表示一个公司和更多的公司有连锁董事,换言之,和更多的公司有链接,相对其他公司,这样的公司有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本,董事会将更有竞争力。这样的中心度概念由节点中心度表示,节点中心度衡量公司i和多少个其他公司有直接链接。由表1可知,从2000—2015年,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其中以长三角的上市公司数量最高,占整个A股市场的28.50%,其次为珠三角,占比12.77%。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呈较为稳定的趋势,样本区间内董事人数的均值为18.36,表明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人数为18~19人。节点中心度(Degree)逐年稳步上升。2000年,每一家上市公司平均和另外0.7家上市公司共享连锁董事,大量的公司是孤立存在的,仅存在少量的连锁董事情况。到2010年,公司的Degree已经上升到了4.12,表示平均每一家公司和其他4家上市公司共享连锁董事。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发展和完善,董事会的职能得到重视,公司间的连锁关系也逐步建立和发展。

三、经济区域的网络分析

本文按照上市公司注册地址,将公司进行省市的划分,根据表1,2015年长三角地区共有上市公司663家,珠三角和京津冀三个经济区分别有上市公司297和261家。本文将三个地区的上市公司分别单独提取,构建经济区内的上市公司网络拓扑图。由图1可以看出,长三角的上市公司以一种紧密的状态链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的、广泛的网络。而珠三角的上市公司镶嵌在一个个小型的连锁格局中,少数几个企业抱团,分散在整体网络中。这与任兵等[5]发现的结果相一致。京津冀的公司数量和珠三角地区的相当,珠三角的公司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网路形态,而京津冀地区的企业网络并未呈现出某种形态,大量企业处于孤立的状态,区域内的公司并未形成网络联盟。为了进一步分析三个经济区各自的网络形成机制,本文对三个地区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划分,分析上市经济区内的公司行业构成。表2结果显示,企业网络的形成是有路径依赖的。长三角的公司发展早,起步快,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国首要地位。如表2所示,长三角上市公司共663家,其中73%属于工业。区域内,各省市的高薪技术开发区构成了产业集群,在上海有张江,紫竹和漕河泾三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京,常州,无锡,南通各自有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上海,南京,杭州三个城市为中心,向长江沿岸扩展。长三角的高新企业无论在业务领域还是地理位置上都十分接近,企业之间构成产业联盟,相互连锁在一起,形成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珠三角的情况有所不同,珠三角的上市公司中,有66%来自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多为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对于技术要求不高,企业大多以小团体的形式联系在一起,与过多的企业相互链接反而有可能增加公司治理的成本。因此,即使珠三角的工业占比高,其工业行业内的企业相互之间的链接也较为松散,上市公司的网络呈现出一种以小团体为主的,松散的链接方式。工业企业技术层次低,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行业规模优势不明显,研发投入不足是地区发展的重要阻力。因此,为了推动产业升级,广东省政府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规划称,将致力于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型,进一步促进当地制造企业向价值链上游攀升。因此,现阶段而言,珠三角的上市公司以小团体的形式存在,未来企业之间将以更加紧密的形态链接在一起,以实现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京津冀经济区起步晚,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城市圈。2016年,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为5.2:37.3:57.5,北京的服务业规模在内地处于第一,但是工业企业较少(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而天津是华北第一大工业城市,油气、海盐等矿产资源丰富,又有电子、纺织等轻工业企业。但是京津冀地区的重点城市无论是从业务领域还是地理位置,都相对较远,尚未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上看,均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上市公司并未形成大规模的网络,以相对孤立的形态存在。2016年,多部门联合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指南中多次强调,以北京为中心,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利用天津、廊坊等地的制造业,接受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的辐射,以将京津冀打造为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可以预期,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将以更加紧密的方式链接在一起,以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

四、结论与展望

在中国的产业结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国家推出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战略,都以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为重中之重。因此研究已有的经济区发展模式一方面将有利于现有的经济区产业转移和优化,另一方面也为建设新的经济区提供借鉴,起到示范作用。使用社会网络模型研究产业格局是经济学领域的新方向,可以更全面,更深入了探索区域内经济的格局,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LarckerDF,SoEC,WangCC.BoardroomCentralityandFirmPerformance[J].JournalofAccountingandEonomicsc,2013,55(02):225-250.

[2]卢昌崇,陈仕华.断裂联结重构:连锁董事及其组织功能[J].管理世界,2009(05).

[3]SchoormanFD,BazermanMH,AtkinRS.InterlockingDirectorates:AStrategyforRducinegEnvironmentalUncertainty[J].AcademyofManagementRviewe,1981,6(02):243.

[4]PenningsJM.InterlockingDirectorates[M].SanFanciscor,CA:Jossey-BassPublishers,1980.

第6篇

一位老店员对此反应激烈,他说:“这项合作对于湖北新华书店来说将是后患无穷,简直是丧权辱国的合约!”

然而,另一个新华书店员工――湖北省图书发行集团董事长张惕却不这么认为。他在代表湖北省新华书店出席签字仪式时说:“双方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股份制改造等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终端

外资:它们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以贝塔斯曼为代表的外资已经显示出了优势。

内资:各省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加快了连锁经营的步伐,由于信息化手段落后,很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锁。

贝塔斯曼店中店的来历,还得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说起。改革开放多年来,出版发行领域一直是新华书店一家独大,可谓春风不度玉门关。直到5年前入世协议签订,我国做出开放出版业中分销和印刷两个重要环节的承诺,情况开始有所转变。我国承诺,加入3年内,取消对外资从事书报刊分销服务企业在地域、数量、股权及企业设立形式方面的限制。加入5年内,超过30家分店的书报刊连锁企业不允许外资控股。在音像和娱乐软件分销服务方面,承诺在不损害中国审查音像制品内容的情况下,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与中方伙伴设立合作企业,从事音像制品和娱乐软件的分销。

为了兑现入世时的承诺,2003年3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和当时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当年年底,我国政府批准贝塔斯曼直接集团收购北京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40%的股份。因此,贝塔斯曼获得了全国性图书零售连锁牌照。这意味着它具备在全国合法开设会员中心的权力。据介绍,到今年底为止,我国已经批准外资投资的分销服务企业38家,其中14家有批发权。

获得零售牌照后,贝塔斯曼可以向非会员销售图书了。湖北省新华书店的店中店就是合作产物之一。与拥有几万平米销售面积、在架品种十几万的大新华书店相比,贝塔斯曼的店中店经营品种只有1000种左右,面积也不过100平米,实在微不足道。贝塔斯曼为什么会引起店员如此担心?新华书店为什么又要与之合作。

据业内人士介绍,贝塔斯曼有两项利器――畅销书、低折扣。新华书店一般是全品种销售所有出版社的图书。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只选择了1000种左右的图书,但囊括了当年我国图书市场上所有的畅销品种。新华书店从出版社的进货折扣在60%左右,而贝塔斯曼的进货折扣只有40%。

那位愤慨的店员说:“这就意味着,开设了店中店的新华书店将无法销售这1000种畅销图书。畅销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湖北省新华书店等于主动放弃了我国图书市场的制高点。贝塔斯曼获得全国连锁牌照后到处寻找好的地点开设会员中心,但是绝大多数城市的黄金地点早已被人占领,实际上他们的选址工作困难重重。可湖北新华书店竟然请人家到家门口竞争,实在太不理智了。”

作为湖北省发行集团董事长,张惕为什么会选择与贝塔斯曼合作?他说:“湖北省新华书店与贝塔斯曼各有优势,湖北省新华书店有‘新华书店’的金字招牌,有遍布城乡的零售网络,有对本地读者的深入了解。贝塔斯曼建立了稳定的物流平台、服务平台,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我们希望将湖北省新华书店的发展同贝塔斯曼的发展结合起来。”

同贝塔斯曼相比,新华书店与出版社合作历史更久更广泛,为什么新华书店拿到的折扣却更高?

一位在图书发行领域打拼多年的发行员向记者透露了贝塔斯曼和新华书店有不同的游戏规则,差别有两点:结账方式、退货处理。贝塔斯曼是按照单品种结账,账期是两个月;而新华书店是结总账,账期是半年甚至更长。贝塔斯曼不退货,而新华书店的退货没谱。

按照新华书店的游戏规则,出版社的资金回收周期长,容易引起三角债。当然,这种游戏规则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在当年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却不一定能适应新的形式。

商务印书馆以《新华字典》等辞书为主,发行渠道也主要依靠新华书店。商务印书馆信息中心主任刘成勇说,自从管理信息系统上线之后,新华书店的结账方式就显露出弊端了。他介绍,商务印书馆在内部推行单品种核算,就是要核算出每本书的成本和收入。一本书的成本包括稿费、录排、校对、编辑、印刷等,现在商务印书馆完全可以核算出。但要准确核算出某段时期内某本书的销售收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1月份,某新华书店的发行集团从商务印书馆进货100个品种的图书总价50万元。过了半年到结账期时,该发行集团可能付款40万元给商务印书馆,但该发行集团不会提供具体某品种销售的数量。商务印书馆在核算某品种图书销售收入时,只能根据经验估计某品种图书的销售,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品种核算。

随着图书发行领域的放开,出版社开始抛弃新华书店,自建发行渠道,更多地借助民营渠道。有统计资料显示,民营渠道占领图书销售市场的30%。如果除去教材发行的收入,这个比例更高。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玉柱说,新华书店十几年来的粗犷管理造成一般图书的发展与教材发展的不均衡,对一般图书的发展规律大部分还在探索中,对一般图书的品种多、数量小的特点还不能驾驭。企业的工作不能以成本的观点核算,造成盲目进、盲目销、盲目退、盲目结的局面。新华书店系统自身信息系统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刘玉柱介绍,由于管理不到位,信息沟通不及时,许多新华书店为保持与出版商的关系,只好靠人情。出版社只能容忍书店账期拖长,导致简单的货源关系超出企业经营关系。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以下不良后果:出版社因大量退货而无法及时了解读者信息,库存加大;书店因此类品种充斥,浪费人力、财力而不获利,并使真正的热销品种进不来,库存结构不合理;读者不满意书店的服务,购买力下降。

中盘

外资:信息化基础好,能掌握准确的上下游信息。它们在我国批发业务刚刚起步,能否实现本土化是个考验。

内资:信息化刚刚起步,信息标准正在全行业推广,此举将使上下游信息流畅,推动信息化建设。

入世之前,新华书店凭借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活得很惬意。2006年6月,在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全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培训班上,龙新民署长介绍说,今后新闻出版文化体制改革统一改称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这一提法的确定同时意味着,出版发行的改革再也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以外,同时享受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双重好处。要求国家单独制定保护性的特殊政策也是困难的。

没有特殊保护政策,出版发行单位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增强竞争力。2006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要积极推动出版发行单位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版发行业,推动出版发行业采用先进经营方式和多种业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现代流通技术和手段,加强对重点物流配送基地的规划和建设。要推行新型配送制度,建立出版物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

刘玉柱认为,新华书店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出版物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包括:完善业务查询统计功能,对已发生的静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日常统计,各种销售排行,进销存统计,滞销、畅销查询,毛利统计,利润率统计查询等。商业战役分析、销售分析、客户兴趣分析、客户构成分析以及客户忠诚度分析和企业内部关键性业务分析等,支撑这些商业智能应用的应是一组集成化的逻辑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

包括新华书店总店在内的众多出版发行单位,很早就开始尝试信息化建设。早在1998年10月,新华书店总店与SAP公司签署协议,宣称要把具有高度集成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企业管理软件R/3系统产品,作为新华书店总店迈向国际化标准管理领域的助推剂。但遗憾的是,双方后来都没有该项目成功与否的消息。

2005年4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华书店总店高调宣布,由11家出版发行单位组建的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新华书店总店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应对入世后市场冲击的具体措施。根据该公司公布的机构设置图,该公司设有技术总监一职,管辖数据管理中心和技术发展部两个部门,两个部门人数31个,占公司人数的6%,足见新公司对信息化的重视。技术总监白晓伟介绍,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图书发行经营工作进行,以制作征订目录为起点的图书发行全程业务纳入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为完成企业战略目标而存在的,是体现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的工具,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又是基于业务流程的。因此,必须克服战略不清、流程粗糙的弊病,信息化才能达到目的。

作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各省纷纷成立了发行集团,信息化被普遍认为是整合资源、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江苏省新华发行集团实施了信息化战略,实现了集团公司的财务信息集权,扩大了公司的管理半径。2003年,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开始推行管理和技术变革,信息化手段更被列为重中之重,随后实施了ERP项目,上线了零售连锁管理平台,为销售系统提供前台销售以数据交换平台支撑。

“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发行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就必须解决标准化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副司长、第一届发行标委会副主任委员张福海如是说。2006年1月26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行业标准,于2006年4月1日起实施。

连锁经营规模大,成本低、效率高,不论是对于伴随着体制改革而成立的发行集团,还是民营渠道,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连锁经营风险也很大,当年风行一时的席殊书屋已成为一个失败的典型案例。表面上看,当年席殊书屋失败的原因是资金链断裂,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是由于信息流不畅,不同分店间难以实现连锁。

若把一个企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物流系统便是它的血液循环系统,信息则是其神经中枢。而要让信息流通起来,信息标准至关重要。张福海说,近年来新华书店虽也有些省区建成或在建大型储运配供中心,少数省也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但总体来说,在计算机应用上其产品标准、分类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依然各自为政,地、市、县店之间都无法对接和兼容,使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存在巨大障碍。上、中、下游及各企业间的信息无法贯通,更没有中央数据库。标准的颁布和施行,将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除了有利于连锁经营外,信息标准化更重要的作用是有利于信息上下畅通。张福海说,现在,已经有出版社开始和信息化书店尝试信息对接。

出版社是图书信息的源泉,发行标准化实际上是离不开上游出版社的。在500多家出版社中,尽管有商务印书馆等信息化积极分子,更多的出版社对信息化不怎么感冒。张福海说,就出版社整体而言,跟发行相比,在信息标准化问题上,无论是观念还是现状,都是比较落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版社动力不足,可控资源也有限。作为图书流通的中盘,发行集团管理着几十万种图书,没有信息化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管理。而上游一个出版社,少的只有几百种,多的也就几千种图书,靠一些原始方法就可以管理。不少出版社的信息化实际上也就是电算化,远谈不上网络化和深入应用。

张福海认为,出版社实际上对中下游的信息有强烈需求。如果发行中盘能很好地解决标准化问题,解决好信息共享的问题,就会带动出版社在标准化、信息化方面的积极性。

在本文前面提到,商务印书馆因单品种核算需要新华书店系统提供准确的销售数据。其实,出版社对销售数据的迫切需求还表现在更多的方面。张福海介绍了出版社在四个方面对销售数据的迫切需求。

第一,市场定位。进入市场细分的时代以后,任何一个出版社如果找不准自己的定位,那么它的发展前景值得忧虑。但若要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必须要对市场有清晰的分析,而分析的依据则要靠销售环节提供的准确数据。

第二,新书的印数预测。如果中盘能够让上游分享很好、很充分的信息数据的话,对于出版社的新书印数预测有很好的帮助。目前出版社最苦恼的就是怎么能建立一个新书预测系统。由于没有同类书的市场销售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数据分析,新书印数只能拍脑袋。有的社领导认为发行部始终在一线,了解市场需求,所以让发行部参与新书印数的制定。实际上,这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发行部拿不到准确的市场销售数据,也是拍脑袋。

第三、重印书的预警机制。有的出版社,一看库房里某种书没有了,就马上开始着手重印。实际上这些书尚在途中或是压在中盘那儿。有的书刚发出去,还不着急重印,实际销售端已经销完了。所以,没有中盘的信息数据做支撑,出版社永远解决不了重印书的预警机制问题。

第四、对发行人员的业绩评判标准。出版社的领导通常喜欢纵向评比,认为今年销售额比去年增长了,销售人员就该奖励,反之则该罚。其实横向比更重要。所谓横向比,也就是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问题。如果某个出版社所在细分市场的销售额整体下降,而销售人员能确保本社的销售额持平,这就是增长,就应该奖。反之如果整个细分市场的销售额增长20%,而本社却只增长了10%,虽然是增长了,销售人员也该罚。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出版社对整个市场,特别是细分市场有完整和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发行环节的信息反馈。

现在,中盘并不是不想和上游出版社共享销售数据,而是苦于拿不出来。终端零售店能掌握每本书的准确销售数据,但由于各自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中盘很难及时统计出某本书的销售数据。随着流通信息交换规则的颁布和实施,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将推动整个出版行业的信息化步伐。届时,湖北省新华书店的张惕从贝塔斯曼学习到的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经验,将有更可行的产业环境让他去发挥。

贝塔斯曼也不是一帆风顺

2006年6月,贝塔斯曼北京市场十余家黄金地段的门店接连关门。贝塔斯曼进入北京市场时,门店数量一度曾达到17家,现在仅剩位于中关村、九龙、马连道、望京的4家门店。不仅在北京,贝塔斯曼在杭州的门店几乎全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