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4:3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气象学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气象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31-02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气象、天气的发展和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焦点[1]。《气象学》,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1];实践教学是本部分内容的重要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放在同等的地位,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做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应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3]。
全国各高校都对本校的《气象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水文与水工程专业都有气象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教学是气象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巩固专业能力、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如何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下,合理协调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达到气象学相关实践内容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在做好气象学相关内容教学的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做到相关知识的自然衔接,是近期我们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剖析
从专业课程《气象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内容来看,无论使用的是哪种教材,都涵盖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三部分内容,只是不同专业在课时安排上有所区别;三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紧密相关,特别是前两部分,理论性强,有很多难点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气象学作为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比如,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中的水文学、植物学地理学、土壤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综合自然地理学、环境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都有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气象学教学的目标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气象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如下:
1.基本技能。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技能,例如:大气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自我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3.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要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
2.以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应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气象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课程的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而且贯穿在学生的生活中,随时发生的相关事件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通过这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实践课程教师队伍配备应以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为平台,通过培养和引进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负责本实验室(实习基地)课程的授课工作。
5.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整个体系中起支撑作用[3]。根据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是实验室、实习基地。(1)实验室建设。现有气象观测与模拟实验室主要是一些传统仪器设备,应增加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让学生能掌握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基地建设即建设地面气象观测场。
四、实践教学实施
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实践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知识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实验教学可以设置多个实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2.实习。实习环节,主要使学生利用掌握的相关知识,对天气、气候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每年的认识实习和综合实习均可安排气象学相关内容。
3.毕业论文、SRT等。充分利用毕业论文、SRT等实践环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指导,让学生利用所学课程知识,对各种天气、气候现象、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五、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1.实践场地、教学设备不充足。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气象学》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大多不足,只依靠简单的常规仪器设备,短时间的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校内实习基地(气象园)建设是满足气象学实践的基本条件,有了气象园,有了基本的实践教学设备,学生的实践教学才能够真正走上正轨。
2.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不健全。气象学实践教学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缺少较强的实践教学队伍,这都会影响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3.学生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专业实践的要求不同于气象相关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实践不是很重视,这也与课程的实践体系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4.实践过程与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不完善。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他课程的教学需求,这需要《气象学》课程的教师能全面了解整个专业课程的配置及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了解专业课程的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及实践,做好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六、结语
资源与环境学院三个专业中有“气象学”相关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要求,不断完善《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做好《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工作,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3];通过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课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一套具有示范性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革《气象学》课程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毕业论文等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条件,并为学生的开放实验、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和其他科创项目等提供形式多样的有效指导,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志,廉丽姝.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探究[J].高教论坛,2014,(11):59-61.
[2]高西宁,刘江,殷红,等.应用气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25-128.
[3]韦雪艳,吴钟元,等.多方法―多水平人文本科创新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2,(4):100-102.
The Research on Prac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Meteorology
GAO Wei-dong,JIANG Wei,ZHOU Bao-hua,SHAO Feng-luan,YANG Li-yuan,XU Li-rong
(The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Ji'nan,Ji'nan,Shandong 250022,China)
1 医疗气象学的发展
医疗气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外,公元前400年被称为“医学之父”的Hippocrates在他的著作中就已有气候影响健康的记载。医疗气象学真正有所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但那时的研究比较离散,彼此之间没有相互联系。后来在荷兰地理学家Tromp教授(从事肿瘤地理分布研究)与德国首家医疗气象研究站的创建者巴伐利亚的Ungheuer博士的推动下,于1956年8月29—3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国际生物气象座谈会,在会议期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候及生物气象学会(现称国际生物气象学会),医疗气象为生物气象学的一个分支[2]。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成立,推动了医疗气象学科的发展,许多国家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并有了许多科研成果。1957年起每3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1956年出版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杂志。不少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相应的学会,并进行了地区性的学术讨论会,如联邦德国自1953年起,每3年举行一次;日本1961年起每年一次;美国1969年开始每隔3年一次;瑞典1980年、澳大利亚1982年起均有规律地召开生物气象学术会议。在我国,天气与人类健康同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据有关资料介绍,早在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关注到天气、气候与人们健康的关系,并对气候变化可以致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对一些疾病的防治报告中,有了些关于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分析,并将季节和气象要素应用到分析中。60年代开始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开始使用气团、大气环流来分析天气与流感、心脏病、中风死亡率的关系等;1971年,全国开展了慢性气管炎的研究,气象条件对感冒、气管炎、心肺疾病影响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医疗气象事业的发展。1972年,通过研究气象条件与感冒、气管炎、心肺疾病的关系,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生负责,成立了全国气象环境与呼吸四病关系研究协作组。1974年,中央气象局召开的第2次应用气候学术会议,将医疗气象列为内容。从此,我国开始了较系统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1975年,南京大学气象系举办医疗气象学讲座。1984年,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研究生课程。1995年7月在北京首次组织了国际生物气象学讨论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医疗及气象科学家出席了会议。2008年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了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挂靠兰州大学。2009年4月9—12日兰州区域气象中心举办了全国医疗气象预报技术培训班,有来自十几个省的60多位专业预报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同年10月14—16日在杭州召开了第1次医疗气象学术研讨会[3-6]。
2 医疗气象学研究方法进展
2.1 统计学方法
2.1.1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早在20世纪初,在德国的一些医师就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天气条件与疾病的关系并发表了较多报告,提出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天气有关。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大学小儿科主任Derudder教授首先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气与疾病的关系。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回归分析则是相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单因素的一元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某一种气象条件的变化对某种疾病的影响。如:1969年,德国的Auliciems选取19个中学的23个班级中624位11~16岁的中学生(378男生,246女生),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环境高 温 对 中 学 生 的 舒 适 度 的 影 响[7]。1979年,Fujita利用相关分析研究了204名患有肾结石病人与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天气变暖,气压下降的时候更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8]。1984年,意大利的Formiconi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了佛罗伦萨市353位尿结石绞痛患者和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干燥且气压多变的天气下,患者病情容易加重[9]。2002年,阿根廷的Matilde等利用线性相关方法,分析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冬季和夏季期间门诊人数和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冬季气温骤降时消化系统疾病人数有所升高,并且在夏季高温、潮湿的天气下,骨骼和肌肉疼痛的人数明显增多[10]。2006年,陆勤、顾品强选取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脑出血病例,并选取气压、温度、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风速等6项常规气象因子,分别与脑出血疾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温、低湿、高气压和风速4项 因 子 最 容 易 引 起 脑 出 血 疾 病 的 发 病[11]。2007年,王玲等对呼和浩特市3年的高血压住院及门诊病历与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得到高血压发病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12]。2008年,李永红等对南京的200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访一年,分季节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选出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发病的气象因子有气温、气压、风速、24h温差,并且当气象条件稳定,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低,气象条件多变,发病率高。降温和高气压是诱导支气管炎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13]。2009年,杨备战、赵科林等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对3所医院每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数与同期月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冬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最高,并与环境温度、湿度和日光照射时间都有高度的相关性[14]。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将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扩大。如:2002年,刘达云等选择了南宁市242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与南宁市同期四季气象进行相关分析,再与同期7类气象因子进行逐月、逐旬、逐侯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同期某些气温、气压、露点温度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15]。2005年,意大利的Morabito等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佛罗伦萨气象因子与心肌梗塞的关系。结果发现,降温能引起心肌梗死的发作,高温也同样能引起心肌梗死的发作,并且每天持续9h以上的高温造成的严重不适大大增加了入院率[16]。2006年,李卫等研究了气象因素对青岛市区居民脑出血发病的影响,运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的月发病人数与温度指标呈负相关,与气压指标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出血与月平均气压、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风速有关。结论:脑出血发病与气温和气压突变有关,易于被降温诱发,多种气象因素相互协同或拮抗共同影响脑出血的发病[17]。2007年,黎新宇等将北京地区1996—2005年猩红热月平均发病数据与可能影响猩红热发病的气温、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等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猩红热的发生与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相关性[18]。2009年,徐联等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一次性研究疾病的数量提高了,研究了铜仁地区多种疾病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根据1983—2003年间铜仁地区发病统计前19种疾病和铜仁地区8种逐月相关气象资料统计,将19种疾病的发病率作为因变量,8项气象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得到,铜仁地区疟疾、伤寒、乙脑、流感等9种疾病的发生与月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日照时数等5个气象因素密切相关[19]。2010年,西班牙的María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了Castle-leon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消化系统疾病死亡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得出,在秋季,心血管系统导致的死亡有显著的上升趋势。呼吸系统导致的死亡与一年四季都有显著的相关性。春季、秋季、冬 季 都 与 消 化 系 统 导 致 的 死 亡 有 着 正 相关性[20]。
应用更优的多元回归分析来研究气象条件与疾病的关系,如通径分析和分类回归树分析。2004年,黄声举等在分析气象因子对疟疾流行影响中,将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合使用,得出了不同地区各气象因子对疟疾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不尽一致,对疟疾现场防 治及分析气象因子的 作 用 具 有 指 导 意义[21]。2005年,黄德生等利用相关分析和分类回归树分析法分析了沈阳市细菌性痢疾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最低气温、降水量和气压对细菌性痢疾有显著的影响[22]。
回归分析应用于预报中,2002年,宋文燕等选取镇江市某医院的1955年1月至2000年4月慢性支气管炎、肺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及对应的同时期的温度、气压、温度等气象资料。对疾病与气象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从采用逐步回归建立的预报方程来看,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外,还与气压、湿度等变量有明显关系,预报结果较好[23]。
在研究气象条件与疾病关系的过程中,从原来的单因素一元相关分析,到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起来,再到利用更优化的回归分析进行研究。如通径分析,分类回归树等方法,并用回归分析拟合出预报方程达到了研究和分析的目的。不断优化的统计学方法很好地分析了气象条件对疾病的影响。
2.1.2 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是概率统计学科中应用较多的一个分支,在金融经济、信号处理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些年不少国内外专家也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应用到医疗气象中,很好地分析了问题。
2002年,Braga等运用时间序列法对美国12个城市由于气象因素引起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温和低温均与心血管疾病的增加有关,但低温的影响可持续数日,而高温的影响仅是当天或随后一天,对心肌梗塞的影响热天是冷天的2倍[24]。2004年,美国的Ebi等运用时间序列方法研究了心脑血管疾病与气温和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洛杉矶,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会导致住院人数微小变化,而在70岁以上的居民中,温度和降水的变化会导致住院率增加了6%至13%[25]。朱勇,陈晓东采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广义相加模型,研究了南京市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人数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日平均温度、日平均地面气压的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人数是逐渐增加的[26]。2008年,美国的Gerber等,采用泊松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姆斯特郡的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天气剧烈变化时,降温会引起大规模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27]。
前人的研究表明,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不同,时间序列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的动态数据,并能实施分析预测和 控制。2008年,西 班牙Linares采 用ARIMA模型研究了马德里地区气象条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发现,当气温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循环疾病的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并利用气象和患病数据建立预报模型,在热浪来临之前做出预报,可以有效减小死亡率[28]。
目前,在医疗气象研究领域统计学方法是应用最多的,利用统计学方法能够得出某一种气象因素747第6期 周骥等:医疗气象学研究方法进展或几种气象因素与某一种疾病或几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在还没有弄清气象因素影响健康的机理机制之前,统计学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但在未来的医疗气象研究中要通过更优越的方法来探究气象因素影响人类健康的机理和机制。
2.2 流行病学方法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2.1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为描述流行病学,是利用已有的资料或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伊利诺斯大学病理科主任Petersen教授开始进行了天气与健康关系的观察。1971年,美国的Driscoll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了美国10个城市的1962—1965年动脉硬化患者与天气因素之间的关系,Driscoll将患者分为70岁以上和70岁以下两组,分别分析这两组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病情的状况。结果得出,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会使70岁以上和70岁以下患者的死亡率均上升,且没 有明显的差异[29]。2004年,德国的Mackensen等,在2001年1月调查了德国1064位公民(年龄大于16岁),以及在1994年1月调查了加拿大1506人(年龄大于18岁),19.2%的德国人认为天气会影响他们的健康,而其余45.5%表示天气对他们的健康状况的无影响。在加拿大6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天气的影响敏感。60岁以上年龄组68%的人认为天气的影响使他们的患病率升高,这与加拿大全国总人数的比例是一致的。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天气影响着公众的健康[30]。2007年,西班牙Suárez等,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西班牙3个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特应性湿疹的影响研究。人群选择的是28394名来自10个不同气候区域城市的6~7岁的学龄儿童。气象数据来自国家气象局的年平均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数。研究发现,特应性湿疹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有关,而与日照数和气温无关[31]。2009年,捷克的Kysely等,选取全年龄组心血管患者并按年龄分为25~59,60~69,70~79,80岁以上4组,分别探讨心脑血管疾病与天气条件的关系。结果发现,类似于热浪,寒潮的来临使欧洲中部的心血管患者死亡率升高,寒潮使年龄在25~59岁人群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根据天气预报制定对敏感地区人口有目标的早期预警和预防措施,有助于减轻其寒流、热浪的影响[32]。2010年,张书余,王宝鉴等分析了某年吉林省部分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同期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春随机调查了144名患者,其中有76%的患者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加重与季节和天气变化有关,其中有63%的患者认为天气与该病的关系显著,有13%的患者认为天气与该病的关系一般,还有24%的患者认为主要与劳累、情绪等有关,而与天气条件无关。从季节变化看,认为冬季最易导致疾病复发并加重的有49%,有38%的患者认为春季容易发病,23%的患者认为秋季容易发病,只有21%的患者认为夏季容易发病。从天气变化来看,患者认为低气压、闷热对疾病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阴天和降温天气,认为降雨和高温天气容易复发和加重的占到40%左右,温暖、爽朗的天气最不易发病。辽源市心脑血管疾病以冬半年的春季多发,其次为冬季,秋季第3,夏季最少[33]。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且无须设立对照。描述性研究提供了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的情况,可为卫生局做决策时提供依据。但残缺不全的或有偏差性的资料,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2.2.2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又称为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发生率研究(incidence study)、随 访 研 究 (follow-up study)及 纵 向 研 究(longitudinal study)等,队列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可以直接观察对危险因素的不同暴露状况人群的结局,从而探讨相关因素与所观察结局的关系。
1993年,伦敦的Marchant等,连续4年跟踪了633位心梗病人及同时期伦敦的天气条件,通过队列分析得知,心梗发病有着季节的变化,在冬季有发病高峰,在低温天气也有发病的高峰,环境温度在心梗发病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34]。1998年,法国的Argiles等利4年的时间观察了53位肾功能障碍疾病后期需要透析的患者,分别在冬季和夏季测量了透析前后的血压和蛋白代谢情况,结果显示患者的血压有着季节性变化,并且夏季透析的效果要比冬季的要好[35]。2006年,美国的Knowlton等汇总了加利福尼亚州6个区域的10家医院和急诊中心在热浪过境时的门诊人数,通过队列分析得出,在热浪来袭过程中,儿童(0~4岁)和老人(≥65岁)发病的危险最大,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炎[36]。自从1954年英国的Doll和Hill利用队列研究初步研究了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后,该方法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重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应用起来。
队列研究的优点:①研究资料由研究者亲自观察,且是在结果发生之前收集的资料,资料比较可靠。②由于对病因有所了解,疾病发生在后,因果关系较明确,故其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比较强。缺点:①不适合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②观察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
2.2.3 病例对照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正确使用和进一步深入理解病例对照研究,并在经典的病例对照研究基础上衍生出若干种新的方法,克服了经典方法本身的一些固有缺陷,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病例对照研究的内涵,是现代流行病方法学的重要进展。病例交叉是病例对照研究方 法 中 最 常 用 的 一 种方法。
1984年,意大利的Massimo选取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米兰、罗马和都灵4座城市共205019位年龄在35岁以上的居民,通过病例交叉法可以发现,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护理室中的老年人、女性、单亲病人更易死于高温[37]。2005年,加拿大的Villeneuve等运用病例交叉方法研究了渥太华1992—2000年18970名2~15岁儿童哮喘患者。门诊数和气象资料按每6h一组进行分组,结果发现降水和雾与儿童哮喘有关,而在下雪天气条件下门诊人数反而减少[38]。200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Basu选用从国家卫生服务系统中筛选出的231676例非事故死亡病例,利用病例交叉法分析了同期与气象因素变化相关的死亡病例。结果发现,气温每提高4.7 ℃对应着心脑血管患者死亡率增加2.6%,缺血性心脏疾病的风险也大大加大,1岁左右的婴儿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死亡率也有所增加,与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无关[39]。2010年,法国的Yackerson等,选取法国某个精神病院中2001—2003年间4325位精神病患者,通过病例交叉发现,风向的改变影响着自杀率和精神病发病率,风速是精神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40]。早在20世纪初,就有西方学者应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肿瘤的发病,直到50年代,特别是近30年来,本方法才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不需要众多的研究对象、省时、省钱、比较容易组织实施。缺点:混杂的影响因素较难控制,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有时难以判断。
2.2.4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研究,是指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又称干预研究(intervention study)、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研究等。
1979年,Backman等,选取了26例 (平均50岁)的冠状动脉功能障碍患者,通过将实验人群暴露于寒冷的实验室内。结果表明,冷空气能使冠状动脉功能障碍患者失去工作能力,使得血管阻力和血压上升,因此加大心脏的工作量,使病情加重[41]。2009年,日本的Inoue等,利用一组7位9~11岁青春期前的男孩和另一组9位20~24岁的年轻人,并让两组人群只穿游泳裤坐在实验室内,并使实验室内的温度从28 ℃呈线性增至40 ℃以上并保持50min,然后在40℃保持10min。通过测量两组人群的皮肤血管舒张压和出汗量。得出,青春期前的男孩对高温有着比年轻人更强的应变能力和耐受力[42]。2010年,日本的Taniguchi等选取5名男性和7名女性同时坐于人工气候箱内,模拟夏季和冬季的气候特征,并分别观测两组的出汗率、皮肤温度和体温,结果发现人体的出汗在夏季要好于冬季,并且男性的出汗功能要好于女性[43]。
实验流行病学在应用过程中,随着选取研究对象的人数增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得到了增强,从而加强了流行病学的研究能力。
2.3 毒理学方法
现代毒理学的定义是以毒物为工具,在实验医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发展为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 素 对 机 体 的 损 害 作 用、生 物 学 机 制 (biologicmechanisms)、危险度评价(risk assessment)和危险度管理(risk management)的科学,在医疗气象的研究中将气象条件看成是“毒物”,利用毒理学理念对其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动物实验和细胞、分子实验。但这个方法也只是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最终的结果还需要人群试验来佐证。
2.3.1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是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英、美、法、德、澳大利亚、加拿大、前苏联等国在人工气候室内就开始进行了有关的研究。
1969年,美国的Altland利用动物实验研究了气压对小鼠体内血液中血浆酶、血糖、皮质脂酮等的影响,选取300~350g的大鼠放入减压箱内,不断调节箱内气压并给大鼠抽血化验。结果得出,当大鼠在适应了低气压后再回到正常气压时,会对其体内血液中的血浆酶、血糖、皮质脂酮等产生负面影响[44]。2000年,Sato等,把患有神经痛的大鼠放入人工气候箱内,并让温度从22℃降到7℃。结果发现切除腰交感神经并没有抑制大鼠疼痛反应行为的发生。说明环境温度与神经性疼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交感神经对疼痛没有起作用[45]。2004年,Sun等运用乙酸制备的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环境高温对大鼠胃窦粘膜的胃泌素、生长抑素和胃动素的影响,结果高温组(平均温度和湿度分别为32.5℃和66.7%)3种激素的水平均高于低温组(平均温度和湿度分别为21.1 ℃和49.3%),说 明 气 象 因 子 确 实 能 影 响 胃 肠 激 素 水平[46]。2010年,Yildirim等,将成年大鼠分为“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治疗组”,“冷应激组”和“冷应激+肾上腺髓质素处理组”,肾上腺髓质素治疗组的大鼠连续一周每天在腹膜内注射肾上腺髓质素,冷刺激组放到10℃的气候箱内1周,通过测试IL6的水平可知冷刺激能够引起致炎细胞因子(炎症前)增多,结果表明,肾上腺髓质素对于冷刺激能起到调节和保护的作用[47]。
2.3.2 细胞和分子实验
应用现代分析生物学技术,从更微观的层面开展气 象 因 素 对 人 体 健 康 影 响 的 研 究。1978年,Bhartendu等,将年龄4~6月体重在20~26g老鼠的肝脏取出,并把肝脏暴露于含有一定量负氧离子的空气,测量肝脏细胞在不同负氧离子含量的空气中的耗氧量。结果发现,当负氧离子含量是正常值的1~9倍时,耗氧量增加14%;当负氧离子含量是正常值的10~99倍时,耗氧量增加9%;当负氧离子含量是 正常 值 的100~999倍 时,耗 氧 量 增 加38%。2009年,伦敦的Balloux等,通过测定全球不同气候特征下不同区域人群的DNA序列,发现受气候影响的自然选择对目前人类的线粒体DNA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48-49]。
3 总结及展望
由于国内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经过前辈们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医疗气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水平相差还比较大,目前我国主要的研究方法集中于统计学方法,而医疗气象学更需要运用气象学与流行病学、毒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和解释天气气候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提出几点展望:
(1)由于医疗气象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人员与从医人员之间的合作。
(2)尽管天气条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多研究,但多以描述和统计相关性的研究,缺少机理的研究,气象条件是如何来改变人体生理、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民航业;《航空气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225-02
一、引言
现代运输机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尤其是气象条件对航班的影响。据统计,仅由气象原因造成的严重飞行事故就占据了总事故的10%―15%,而与气象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故则高达三分之一左右。作为民航系统内直接与飞行打交道的人员,必须储备相应的气象知识,取得更好地应对工作能力,切实保障航班的运行安全。
《航空气象》主要介绍了基本的大气运动形式,并结合重要的天气条件如低能见度、降水、雷暴、冰雹等阐述了对现代运输机以及民航业系统的影响和相应的处置方式,是飞行技术专业和空中交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学科介绍了基本的大气运动模式,常见天气现象的生效过程和识别方法,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天气和应用天气信息保障飞行安全的能力,并学会有效地利用天气创造经济效益,对其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为了落实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航空气象》的课程改革与研究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除了继承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经典性、趣味性设置也应更多地穿插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使课程内容信息化、网络化,重视实践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计安排
1.制定翔实贴切先进的理论知识。民航系统日益发展,新科技新设备新标准新要求不断出现,《航空气象》理论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以达到新环境下民航系统运行保障的要求。参照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结合我国国情,《航空气象》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和补充,编写了相应的教学大纲,根据新大纲编写新的《航空气象》教材,结合飞机驾驶、空管和签派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航空气象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分析了大气环境和重要天气过程对飞行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此外,基础教学内容另增加了卫星云图的分析、地面和机载气象雷达图像的识别、全球气候概况、大气环流和国际航空气象服务等最新内容,更多前沿的研究理论,培养了学生对现代化气象发展的认识。
2.教学方法讨论。(1)理论教学。《航空气象》概念和理论性强,学生掌握基本的气象理论知识,有利于各种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了解影响飞行的恶劣天气的产生及危害,掌握在飞行活动避免这些危害的方法,深刻感受气象环境对飞行的作用意义。因此,基础理论建设是第一位,要充分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首先,制定好标准化教案,梳理知识点,罗列重难点,讲授时做好时间分派,全盘把握中再有缓有急,重难点突出。在讲课时将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和认真的讲解,有结合图形进行介绍,特意制作了形象生动的FLASH、3DMAX动画演示,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重点和难点更好为学生掌握。其次,增加知识的实践性应用,用理论指导生活。列举生活中因气象原因导致的影响运行的案例,如大雾雷暴天气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如青藏高原航班飞行往往颠簸较厉害,如结合由气象原因导致的飞行失事案例分析,与飞行实际紧密相连,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安全意识。再次,{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入制作精良的视频片段,引入有意义的具有启发性质的思考题,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其成为主人公,用第一视角来看待分析,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易于学生吸收。最后,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技术,尽量使刻板抽象的理论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印象深刻。加强网络教学建设,搭建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了解《航空气象》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练习题、实习指导书、部分教学录像、教学参考书等的内容以及学习要求,实现远程教学资料的共享、网上答疑、信息等功能,方便快捷。(2)实践教学。理论积累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增加实践性教学,利于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掌握和应用,完善课程体系。从这个角度出发,气象课程的实践分为气象观测实践,卫星云图和雷达图分析实践,引入完整的天气分析会商系统,此外,为了更好理解气象环境对飞行运行的影响,还特别开发了飞行CBT练习器操作实践,机载气象雷达模拟操作实践。气象的分析实践里可以根据理论教学进展依次进行云的识别、雷达回波的识别、卫星云图的识别、危险天气以及天气分析的教学部分,实现课本与应用的相结合,获得最基础的辨别能力。承担的教学内容可安排为气象要素观测:了解气温、气压、空气湿度的观测,云状、云量和云底高度的判定;《卫星云图分析》:分析卫星云图上不同的云,分析锋面、气旋、急流等天气系统;《雷达图的分析》,熟悉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降水回波特征,分析出对飞行影响较大的降水区。在这些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各气象台站实地进行气象要素观测,开展天气图分析,卫星云图分析和雷达图分析等实习课,身临其境地体会气象对保障运行的作用。实验室课程可介绍会商系统的使用,通过综合显示的各高度层天气图,全国的实时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欧洲、日本及美国的预报产品,尝试某次天气预报过程,使学生在航空气象学习中不在枯燥的背诵课本,能够亲身体验一线天气预报的所使用的资料、流程及相关产品,从而加深对航空气象的理解。还可以参与“机载气象雷达模拟操作系统”的学习,系统能自动演示机载气象雷达的基本工作方式,包括介绍冰雹云的形成及气流结构动画;飞行中气象雷达的应用动画演示;把机载气象雷达上回波的识别和云的识别结合起来,学生可进行机载气象雷达使用的实习操作和回波识别的实习练习。引入“飞行CBT”练习,体验各种天气如低云对飞行的影响、在有风切变的情况下飞机性能和飞行姿态的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很好地掌握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各种时实的气象信息、飞行安全的气象保障方法,接触到大量的飞行天气资料,体会“危险天气与飞行”。加强了学生理论到实践的能力,为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拓展资源建设。航空气象实验室建设。先进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先进仪器设备的辅导,实验平台的建设就使得课程拥有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教学计划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按照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设计,参照先进民航区域气象中心的主要业务和设施标准,建设具有短时/临近预报、短期预报等功能的准业务运行的预报台,航空气象实验室的格局设置,席位安排,软件引进均是在多次考察中国气象局预报室及各机场气象台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而完成。此外,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也充分注意软硬件设备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试验平台中引入了多普勒雷达观测产品,使学生不仅了解基本的雷达产品,还能对较为热门的雷达拼图、雷达速度图、累积降水图等多种产品有一个深入的认识。这些系统的引进将极大地开阔学生对航空气象知识的视野。最后,该使用平台为开放式架构,今后将不断地更新相关软硬件设施,保证设备设施的完备性和先进性。气象台实习基地建设。综合气象观测场实习,让学生了解、熟悉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领域基本的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基本的实验方法和过程,正确掌握获取实验数据和把握操作实验的能力。气象会商实习平台学习,集中学生一起对未来天气的发展及其依据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听取不同意见,集思广益,避免主观片面性,做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报结论。掌握了天气分析的基本理,能够利用现有资料开展一定深度的航空气象科研工作。借助学校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习题库的建设,题库主要针对航空气象基本理论、飞行大气环境、常用航空气象资料这三部分的内容,题型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利用网络平台优势,提供教学录像,包括航空气象基本理论、飞行大气环境、常用航空气象资料等视频,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
关键词:农业气象 气象服务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06-0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农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政府及气象部门各级领导都充分意识到了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在这个大好的形式下,改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条件,提升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地位,势在必行。对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实行全面动态管理,增强代表性,保证人员和资金,加强现代化建设,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1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
1.1 服务对象亟待调整,服务领域亟待拓宽,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在多年的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中,我国各级气象部门在服务对象方面,多重视对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而对直接服务农村和农民关注不够;在服务领域方面,多数气象部门都停留在为粮食生产服务上,而为经济作物、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的服务基本上未开展起来;在服务水平方面,由于各级气象部门普遍对当地农业生产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服务过程(材料)中只能是清晰地给出气象情报和气象预报,而对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措施所提出的建议则多数是模棱两可,可操作性不强。
1.2 气象监测站点偏少,监测数据不能满足为农业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气象监测站网设置基本上是每县一个气象站,对于广东来说,有的乡镇也有气象数据采集自动站,只是有些非常偏远、实在无法安装的山区才没有安装。对于平原地区来说,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大致能代表一个县的气象状况;而对于山区来说,虽然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仅几公里或十几公里,但两地的气象状况却相差甚远,所以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很难代表整个县的气象状况。
1.3 气象预测预报的针对性不强
预报内容和形式与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有一定差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用天气预报。目前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针对性不够强,实际上真正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农民更关心的是农用天气预报,其中包括农业年景预报、农事关键期的天气预报(如长期干旱后的降水预报、麦收季节的晴雨预报)、气温稳定通过3 ℃、5 ℃和10 ℃等界限温度日期的预报、土壤水分预报、各种农业气象灾害(如倒春寒、干旱、暴雨、大风、冰雹、连阴雨、初霜冻、终霜冻)预报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预报等。
1.4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现代建设程度不高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经过多年发展,观测手段、观测仪器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比起地面测报,比起其他行业的迅猛发展,还是明显地相对滞后了,尤其在观测仪器和手段方面。大力加强农业气象观测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2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综观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不难看出,近20多年来,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取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1 加强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
以生长模拟为核心的农业气象数值模拟与应用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最富活力、进展最为明显、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领域。这不仅是由于它能改进和提高现己投入使用的各种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新一代的实时统计一动杨模式,更重要的是,以生长模拟为主的模式研究是整个农业气象学科发展的关键、核心和基础,是世界农业气象研究的共同目标。国内近年来,在引进一些主要生长模拟模式的同时,开展了对作物生长模拟及其应用模式的研究,研制了春小麦生长简化模式、水稻生长简化模式等。这些模式虽繁简不同,但其基本思路都是利用作物的基本观测资料以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
2.2 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
近年来,农业气象科学的另一个重大发展是卫星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与开发。这不仅大大地改进了农业气象的动态监测手段和分析方法,而且开拓了农业产量气象预报的新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学科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是,在加强遥感监测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条件下,大力开展气象卫星遥感监测和估产技术的研究;扩展新的监测对象(如地温、土壤湿度、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大面积虫害等)和估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更多的作物)。
2.3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
实现农业气象服务的自动化、定量化和正规化,向国家农业生产指挥部门提供实时、客观、准确的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是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因此,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是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近20年来,由于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农业气象部门得到引进和应用,促进了国内外对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究。美国通过遥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网络建立了果园的霜冻低温警报系统。该系统是由NOAA卫星转播的、由位于赤道上空的GOES一1卫星提供并通过电视讯号变为可见图象,再由计算机增强影象,显示出不同颜色以反映低温状况(如-0.6~0 ℃时出现白色影象;0.6~4.4℃时出现灰白色;小于-4.0 ℃,大于4.4 ℃则出现黑色等)。从而使果园防霜建立在十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以节省费用和能源。
2.4 增强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代表性,准确性
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给了观测员很大的选择权利,对观测地段的选择,对作物品种的选择,以及对于各种产量因素测点的选择,几乎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一点是和气象基本观测最大的不同。所以,对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资料的代表性,要考虑以下方面:(1)观测地段一定要代表当地的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土壤和产量水平、耕作制度。(2)观测品种具有代表性。(3)产量因素测点的代表性。
3 结语
气象部门不仅要加强对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还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要加强对气象服务者的培训工作,因人而异,通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气象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以及态度,为农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运志,唐熠,唐桥义.关于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气象,2010,34(4).
[2] 党修伍.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
[3] 王春丽,孙爽,朱红蕊,等.2012年农作物生长季的气候概况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J].现代化农业,2013(7).
GPS 1GS 应用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GPS是一种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以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由于GPS技术所具有的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已经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
一、GPS的特点
1.定位精度高。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
2.观测时间短。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3.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4.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只是安置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采集环境的气象数据,而其他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5.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工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的进行,一般也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二、GPS的应用
1.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
2.飞机航路引航和进场降落
3.汽车自主导航
4.地面车辆跟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
5.个人通讯终端
6.水下地形测量等等
进入21世纪,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各方面的应用都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1.GPS连续运行站网和综合服务系统的发展
由全球GPS连续运行站(约200个)所组成的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是GPS连续运行站网和综合服务系统的范例。它无偿向全球用户提供GPS各种信息,如GPS精密星历、IGS站坐标及其运动速率、IGS站所接收的GPS信号的相位和伪距数据、地球自转速率等。这些信息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面支持了无数的科学项目,包括气象、参考框架、精密时间传递、地壳运动等。
2.GPS应用于电离层、对流层监测
GPS在监测电离层方面的应用,也是GPS空间气象学的开端。太空中充满了等离子体、宇宙线粒子、各种波段的电磁辐射,由于太阳常在1秒钟内抛出百万吨量级的带电物,电离层由此而受到强烈干扰,这是空间气象学研究的一个对象。通过测定电离层对GPS讯号的延迟来确定在单位体积内总自由电子含量(TEC),以建立全球的电离层数字模型。
在GPS应用于对流层研究中,IGS的快速轨道和预报轨道信息对于天气预报会起重大作用。此外,IGS通过德国GFZ的“IGS对流层比较和协调中心”提供的每2小时的对流层天顶延迟系列就象是控制点,对于区域性或局部性的对流层研究来说,可以起到对流层延迟绝对值的标定作用。
3.GPS作为卫星测高仪的应用
多路径效应是GPS定位中的一种噪音,至今仍是高精度GPS定位中一个很不容易解决的“干扰”。过去几年利用大气对GPS信号延迟的噪声发展了GPS大气学,目前也正在利用GPS定位中的多路径效应发展GPS测高技术,即利用空载GPS作为测高仪进行测高。它是通过利用海面或冰面所反射的GPS信号,求定海面或冰面地形,测定波浪形态,洋流速度和方向。通常卫星测高或空载测高测的是一个点,连续测量结果在反向面上是一个截面,而GPS测高则是测量有一定宽度的带,因此可以测定反射表面的起伏(地形)。据报告,试验时在空载平面安装2台GPS接收机,1台天线向上用于对载体的定位,1台天线向下,用于接收GPS在反射面上的讯号。
4.手持GPS导航产品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新建的楼堂馆所,新铺的柏油马路让一些本来熟悉的地方变得陌生,对目的地及周边环境的精准查询需求带动了GPS导航产品市场的繁荣。据相关统计,欧美国家导航设备普及率达到90%,日本更是超过95%。一项对3G应用的展望和创意的专业调查显示,17.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3G网络视频对话,15.3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GPS/地图搜索,在3G时代来临之际,人们对GPS/电子地图的关注,足以显现它对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目前在国内通信领域,最火的就是正在试运行的TD-SCDMA――3G标准。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3G带给人们非常多的期许。在国内的GPS导航领域也在经历着一场蜕变,第三代PND类导航产品的应运而生,已经把人们带进了全新的导航时代。当然也要注意GPS与国家安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声享,郭志英,易庆林.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测绘出版社,2007,8.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处理;气象观测报表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地面气象观测和发报(简称“地面测报”)工作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客观、完整、及时、准确的气象观测资料是搞好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及其他气象服务的前提,影响着天气预报准确率及其他气象服务工作。编制各类气象报表是地面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甚至消灭错情是广大基层台站测报员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1 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编制方法
1.1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
气象测报人员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拥有良好的气象职业道德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测报工作人员的思想的端正和对地面测报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测报的质量。因为地面测报工作的技术性强,工作的时间十分分散,所以测报人员必须要在熟练的掌握气象测报的业务技术和观测技术的同时数值测报工作的每个操作流程,遵守基层测报站的各项制度。最后气象测报工作人员还要勤于学习,使自己尽快的熟悉新设备,要做到集体、个人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
1.2 认真坚守岗位
气象测报人员要熟识自己上班的时间和班次,班前做好充分上班准备:值班过程中要坚守工作岗位,做到对仪器的按时巡检;及时的排除使用仪器的故障,避免气象测报仪器在工作中发生故障。在日常的测报工作中要把好测报质量关,认真的检查和校对当天每一组数据的记录,当出现异常时要及时、正确的处理并将其纪录在备注栏中。要定期的做好对仪器设备和观测环境的维护,认真的对每天的记录进行校对,以减少不必要的异常记录内容,最终简化测报工作中月报表制作,降低报表中出错的几率。
1.3 运用多种原理,消除疑误气象测报工作人员要学会综合的运用天气学、气象学和气候学的相关原理,依据气象要素中时空的变化规律和各要素之间互相的联系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正确的判断出这组观测的气象数据何不合理;对于那些异常的气象数据,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站中相关规范和相关规定,及时的分析正确、恰当的进行处理。若是异常纪录被审核出异常值偏高或偏低,就要考虑是否收到了天气的影响,若不存在天气的影响,则要检查是否是仪器或认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偏差。
1.4 善于总结和吸取教训
气象测报人员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要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荣辱观。从而使自己在工作当中尽量的不为情绪或心理因素所影响。这是因为有些工作人员在心情好的时候很少出错,但是荡起心情烦乱时,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错误。在气象测报工作中上班容易,但是上好气象测报班却很难;少出错十分容易,但长期的不出错难却很难。在日常的气象测报报表编制工作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但是决不能因为出错而在心里背上包袱。关键的是要能够认真的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不会重复的出现同一种错误。
1.5 运用多种原理.消除疑误
综合运用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原理。根据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判断观测数据是否合理;对于各种异常数据,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相关业务规定。分析处理是否正确、恰当。当审核出记录异常偏高或偏低时,考虑是否为天气系统影响。若无天气影响则检查是否有人为因素和仪器本身原因造成。对于自动气象站可以从分钟数据的变化进行判断。
1.6 留意常见错误.避免重犯。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或出错的类型主要在仪器、记录、报表等三3个方面。一是仪器方面。温湿传感器安装不够垂直;虹吸雨量计维护不够。锈蚀严重。笔尖虹吸不到零线或未到10.0mm时即虹吸,摩擦力太大而发生突跳;曲管地温表有氧化现象;水银气压表水银太脏而未清洗;日照计安装不水平;深层地温传感器与线管距离太远,信号线太多。二是记录方面。因强降水影响蒸发量按缺测处理时,未量取余量;在雨季每月没有将虹吸雨量计中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量进行l~2次测量并将结果记在自记纸背面;更换人工站仪器时未在气簿中备注:云状后加了括号记录云量;大雾漏记最小能见度;日照纸统计错误;长时间记录同一种云;纪要栏内容在报表与气簿不一致;多点小数点或小数点不清晰;清洗仪器造成部分时段分钟数据异常或缺测;自动站数据异常时未在气簿中备注:人工站值班日记不够规范,错漏字太多。三是报表方面。封面封底未按要求填写;自动站报表备注漏写人工目测或器测代替的项目;上跨或下跨降水量错输或漏输;日最高(低)值比定时记录低(高)未作处理误输天气现象、云量、云状等人工输入项目;备注日期或备注事项簿表不一致;测报软件统计风时有错或出现时间与记录有矛盾。人工未检查修正;自动站记录;人工站部分资料记录不一致;无雨有量、有量无雨。自记有置而定时无量、定时有量而自记无量、自记雨量与定时雨量相差过大来作相虑处理;地温误读5℃或10℃;3个观测站次月1日2:00地温值计算有误;记录有缺测未按要求用其他记录代替或代替数据有误。
2 常见地面气象观测报表错误的处理方法
2.1 A、Z 文件数据不一致的处理方法
促使A、Z 文件中数据不同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影响因素则是,观测台站的观测人员没有正确维护每天的日数据。观测基站的规范中要求基层的观测员要在每天的20时对当天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维护。若是出现了B、Z文件不同时,要及时的判断是否对文件进行替换,若不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就会造成B文件在转换生成的A文件时数据和Z文件不一致的问题。这些问题可分为两类进行处理:如是Z文件中的数据错误或有缺测,则要通过人工操作进行代替、插入等方式对记录进行处理,但处理后必须要在备注栏中进行说明;如果是由B文件的维护不当所造成的报表错误,就要对B文件进行重新的维护同时用Z文件中的数据代替不一致的B文件数据。
2.2 上下跨降水量的输入问题
有个别的台站测报人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输入。而且总认为是上下跨降水量是自动提取的数据,其实若是在测报报表文件夹中有上月报表的文件,且是在月初1日的8时后生成的月报表文件,则不可以直接的自动提取上下跨降水量数据,否则就不会自动提取。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的A文件维护当输入中的最下一行,手工输入中人工输入下个月1日在20-8时的降水量、最长的连续降水开始日期以及上月末连续降水量。若是没有上下跨降水量,则该栏为保持空白,但最长的连续(无)降水的开始日期必须要填写,然后单击按“存盘”按钮进行存盘。
2.3 A、J文件处理后的备注问题
2.3.1 A文件中数据在人工修改之后必须要在备注栏中说明。而生成的A文件时,由Z文件数据异常导致的A文件不正常,则需要及时的用人工进行处理。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要素极值的挑取和J文件的不一致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J文件中重新挑取并在备注栏说明。
2.3.2 固体降水时,若是降水随降随化就可以保持自动站中雨量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否则就要在雨量传感器上加盖,并在备注栏中纪录加盖的具体时间。
结论
随着我国气象设备现代化备的普及,自动站技术的日趋的走向成熟,同时对基层台站中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要求的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气象观测人员在掌握了常规的气象观测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我国不断更新的现代化气象设备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熟悉。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测报工作,才能提高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运志,曹久才.焦文红.关于稳定与提高农气测报质量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76-278.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主要包括“六”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1]。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复归临床应用的历程。现就温病病因学研究综述如下。
1 理论研究
1.1 病因学说概述
温病病因学理论研究从不同的层次展开。刘氏[2]将温邪归纳为除具有从外感受、性质属热的特点外,还具有表象性、整体性、定位性、辨证性和物质性等特点。杨氏[1]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并将温病病因学说总结为“六气”过则为灾说、感受寒邪说、“伏阳”致温说、非时之气说、外感六与六化热说、时邪说、戾气说、温热病毒说、邪毒说等9种。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有新的病因说提出,如荀氏[3]提出“潜血杂气说”,其“是指具有嗜血习性并常潜伏血脉且藉血染易的一类特殊致病因子,包括有现代传染病学里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疟原虫等以经血传播为主的诸类病原体。”治疗时“时刻注意血分药物通络达邪的应用,以期彻底清除伏潜于血之邪,”以便“见病知原,循因论治”。姜氏等[4]通过临床观察实践提出“环境毒”致病说,将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甚至能引发多种热病的各种异常因素的总和统称为“环境毒”;指出毒邪从口、鼻、耳、皮肤等进入人体后,侵袭不同的脏腑,造成管道不通,机体排毒不畅,最终引起各类不同的热病。
1.2 病因体系探颐
温病病因的物质性虽更接近病因本质,但因其:①未能揭示温病病理变化的特性,②难以和中药性味功效相结合[5],所以对审证求因的辨证论治帮助不大,因而不能融入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没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温病病因体系的现代研究中,疠气病因的重要性已逐步达成共识,如李氏[6]对温邪主导温病传染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不属于温邪的疠气是温病传染流行的根源所在,建议组构温病的温邪和疠气二元病因体系;并认为外感病因是六和疠气,六是气象变化形成的物理性致病因素,意义在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7];疠气是生物性致病因素,从本质上说明传染和流行的发生,两者必须结合。病机不仅讨论发病和病理传变,还应剖析怎样在人群中播散及预后、转归、复发等,务求掌握其动态演变过程。黎氏[8]则认为,外感病因与机体状态相互作用决定外感病的证候表现,将外感病因分为直接病因(病原及物理因素)、防御应对机制(免疫调控等)、中医传统病因(相当于西医的综合反映病因)和证候病因(即病因的辨证归纳)等4个层次。在病因与辨证相关性方面:李氏[9]认为,中医对外感病因的认识依托于临床证候,是在辨因之后形成的理性模型,对外感病因的确定源于对病机的分析,中医病因与发病有相关性,而非决定性。
1.3 六病因气象医学研究
“六”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是自然界气候反常(六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正常,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孽生传播而成为致病的邪气[10]。如从气象医学的观点认识“六”,风邪可能是传染性微生物的气溶胶;寒邪、暑邪、火邪与温度有关,同时也同致病性微生物的作用有关[11]。中医学是将气象因素、生物性致病因子及机体反应特征结合起来论证疾病的。“六”作为致病物质或致病条件,是物质性、条件性、人体反应性的综合概念,是指直接或间接受“六气”(自然气候)影响,既包括受气候影响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原,亦包括受气候影响的机体免疫状态、病理生理状态[12]。郭氏[13]则认为,“六”既是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条件。从现代病原学角度来看,它虽然包括生物(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在内,但不同的气候变化对病原体的孳生繁殖、疾病的传播以及机体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探讨“六”致病的科学性及定量标准,如朱氏[14]等对10年来黄疸性肝炎发病与气象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湿热症状的出现与8天前的湿度、雨量和阴天呈正相关,与晴天负相关。提示中医学认为黄疸因感受湿热外邪所致,这一理论具有科学意义。
由此可见,六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季节性的环境致病因素,二是病原性生物的致病因素,三是审证求因后的病因概括[15]。
1.4 疠气说与微生物病因
温病病因学说与现代病原微生物学有很大的差异,其优势与特点在于除戾气病因之外,还看到了人体与气候因素,不象西医学的病因体系中只有病原体[16]。但就疠气病因说而言,吴氏所言杂气类似于导致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时疫之邪类似于致病微生物中导致各种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口鼻为门户侵入人体,潜伏于膜原,吴氏所言伏于膜原的“邪”,“非风、非寒、非暑、非湿”,而是客观的致病物质,故其“邪伏膜原”之说与传染病学中所说的潜伏期近似,所谓“膜原”类似于病原体潜伏部位的假说[17]。如果用微生物学的知识取代比较含糊的戾气与时行之气,那就是比较完满的传染病的病因学了[16]。
2 实验研究
温病病因学实验研究是通过模拟温邪的形式及致病机制,以探讨温邪是由哪些因素构成,是单一因素致病,还是复合因素致病。张氏[18]通过外湿环境使大鼠自然发病,通过对免疫、内分泌、肠道细菌、能量代谢、病理形态等指标分析,认为外湿的科学内涵是季节气候环境、生物致病因子及机体反应性相结合的综合概念。可见,外感湿邪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有直接的关系[19]。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湿热证模型[20],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造模,对模型从病理、生化、免疫、微量元素等多角度、多侧面探讨。普遍认为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法效果好,提高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同时感染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以模拟外感湿热[21-23]。如佟氏[21]探讨高温环境,同时予高脂、高糖饲料,并感染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学因素对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免疫系统呈现应激状态[24]。湿热环境能使兔在内毒素刺激下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mRNA表达减少,并认为这可能是湿热致病和湿热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之一[25]。
温病的病因及机制有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很复杂,包括发育、分化、细胞周期调节、内环境稳定、对刺激的反应、衰老等,但其本质都是不同基因随时间空间而有选择地表达的结果。同一种细胞在正常和疾病状态时,基因表达亦有差异。病理变化是由基因表达的改变所致,中医的病因及致病机制是这种病理变化的体现。因此可以认为,温病的病因及致病机制的“内涵”是基因表达的改变[26]。在实验研究方面,应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3 临床研究
3.1 湿邪与病毒感染
唐氏等[27]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多见有湿证的表现,证明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有一定的相关性,初步证实病毒感染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失衡,而化湿方药具有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还能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抗自由基损伤。陈氏等[28]通过329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研究,表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者辨证为湿热证占92.4%,其中急性肝炎100%属湿热证,湿热的进退与ALT升降呈正相关。徐氏[29]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但以心动过缓最为常见,表现为迟脉。EHF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因其出血及流行性又称为“疫斑”,疫斑中出现迟脉与湿密切相关,湿为温病中迟脉形成的主要病理因素,在疫斑患者出现迟脉时,其辨证治疗应围绕“湿”而采取利湿、化湿、燥湿等法。
3.2 湿热与脾胃病
温病湿热证,由于临床较为多见,诸多学者亦对其实质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依据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关于“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病证以脾胃为中心,其证包括发热、胸闷、纳呆、头重、腹胀、恶心、便溏、小便黄赤、汗出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一般认为湿热既是病因,又是证候类型。目前的临床研究集中于对湿热证患者相关指标的检测,力图从免疫功能、微量元素水平、自由基水平等层面揭示湿热证的本质。有研究认为脾胃湿热与HP感染[30]、炎症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其P50表达缺失,使结肠黏膜增殖周期发生紊乱;TGF-α表达增高,促进上皮细胞增殖,使病变缠绵难愈[31]。
3.3 火邪与脑病
丁氏[32]认为,火热是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是热性脑病过程中的病理改变,因此清热泻火是其治法;并分析了中风病与温病在发病基础、病理因素、证候、病位、传变,治法方面的相似性[33]。
3.4 温毒、热毒与心系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时邪温毒、湿热温毒[34]。其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特点显示,该病具备温病的一般特征。从临床表现来看,尽管该病表现复杂(可见发热、咳嗽、腹泻、头晕、乏力、胸闷,甚至胸痛、水肿、气喘、气急、黄疸等诸多见症),但发热一症的出现是恒定的,几乎必具。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为感染性疾病,而且符合温病的三个特征:①从外感受;②由表入里,由卫及气及营、血;③必有发热见证[35]。
王氏等[36]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热毒致病的理论,其病机为热毒伤及血络,属实证或本虚标实,其现代生物学内涵与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丁氏等[37]指出,目前气候环境、饮食结构、工作生活习惯、体质等较以前有所不同,易导致火热之邪,同时体内脂毒、糖毒、浊毒、瘀毒蓄积蕴结,变生热毒,邪气亢盛,败坏形体,损伤心及心络,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心系疾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证明:以清热燥湿、解毒通络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清热解毒通络、滋阴和营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清热解毒法治疗高血压,清火化痰解毒法治疗过早搏动,益气补心、养阴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均取得良好效果。并认为热毒学说深化、发展了对心系疾病本质的认识,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已成为指导心系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学说。它的核心是重视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积极应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阻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以减轻脏腑气血的损害。
转贴于
3.5 伏邪与其它
杨氏等[38]对以伏邪学说指导治疗的部分急、重、疑难病症如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疾病防治的深入研究,伏邪学说有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必要,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应得到重视。
3.6“环境毒”与急性放射损伤
冯氏[39]认为,急性放射损伤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有起病急、传变快、热象偏重、易动血等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有发热、口渴,甚至肌肤灼热等热象。并认为射线属外感热邪,与中医温病病因特征类似,具有直中脏腑,易损伤气血、耗损肾精之重要特点,而肾精耗损为病变的中心,也是导致辐射远后期癌变等效应的重要因素。当前,急性放射损伤的治疗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为主。
4 展望
综上可知,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温病病因,不仅丰富和充实了温病的病因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温病病因本质,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实验研究中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造模,对模型从病理、生化、免疫、微量元素等多角度、多侧面探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本质及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临床应用上温病与内科疾病虽然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致病因素的差异是其关键所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可出现诸多相同的病机与证候。温病学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善的论治方法,故可借鉴于内科疾病的治疗,以加深对相关内科疾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从而提高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水平。但也应该看到,对温病病因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表现在实验研究方面:①实验条件。气候因素在动物造模中的设定值得商榷。中医学中对气候环境与疾病的作用大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动物实验中,大多动物都处于应激状态。②实验动物的选择。大、小鼠的散热机制很不发达,尤其汗腺少,不适应高温高湿环境,在湿热类模型中,环境气温高于32 ℃,基本上可以认为实验是失败的。尽管实验研究中的检测指标林林总总,但仍应牢记中医学的病因概念是包含了机体的反应性在内,不能单纯凭几个指标确定。目前的分析性研究为数不少,但缺乏整合性研究,应该将已有的成果进行综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明确各指标与病因致病的相关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 进.新编温病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6-38.
[2] 刘 涛.温病病因的若干属性浅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6):5-6.
[3] 荀运浩.温病病因从新[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29-332.
[4] 姜良铎,秦 英,杨 君,等.试论“环境毒”[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5(9):4-6.
[5] 戴春福,翁晓红.温病杂气病因说难以发展的原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1996,(增刊):121-122.
[6] 李洪涛.温病病因四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6):1-3.
[7] 李洪涛.汇寒温之说立外感病学[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2-4.
[8] 黎敬波.外感病因及其致病特点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13(4):9-10.
[9] 李致重.谈温病的病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5-7.
[10] 周晓平,杨 进.中医气象学研究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0.
[11] 汪正宜.浅述祖国医学“六”与医疗气象学[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5):3-4.
[12] 黄广平.六、气象与体质关系浅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 23(4):172-173.
[13] 郭仲夫.从医学气象学的角度探讨六[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 4:15-17.
[14] 朱科伦,马佩球,李建强,等.从气象因素与黄疸性肝炎发病的回归分析论证湿邪致病理论[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4,4(3):7-8.
[15] 丁 春,严文华.对外感表证发生的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6,6(4):6-8.
[16] 邓铁涛.试论吴鞠通病原说的科学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4):3-4.
[17] 余 真.试析“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0,6(2):6-7.
[18] 张六通,梅家俊,黄志红,等.外湿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8):496-498.
[19] 陈 刚.外感湿邪的本质探讨[J].光明中医,2003,18(2):6-7.
[20] 陈爽白,常淑枫,肖照岑,等.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三仁汤对其影响的实验观察[J].天津中医,2002,19(2):38-40.
[21] 佟 丽,陈江华,吴仕九,等.多因素所致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8):366-368.
[22] 吴仕九,杨运高,杨钦河,等.清热利湿法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4):200-202.
[23] 王 瑾,陈宜鸿,赵志玲,等.中医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实验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4):209-211.
[24] 吴 茜,陈慧玉.高温环境对机体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J].西藏医药杂志,2000,21(4):14.
[25] 吴智兵,彭胜权.从医学地理学角度试论岭南温病的发展方向[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1):9-12.
[26] 赵书刚.从分子基因水平浅谈岭南温病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4, 21(3):221-222.
[27] 唐雪春,彭胜权.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0):39-40.
[28] 陈昆山,肖晓敏,章友安,等.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与湿热的关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45-147.
[29] 徐庆吉,傅文霞.从286例流行性出血热论脉迟与“湿”[J].天津中医,1997,14(3):118-119.
[30] 郭永洁,张再良,胡鸿毅,等.90例慢性胃炎湿热证的临床病理指标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8(3):21-22.
[31] 曾耀明,杨春波,柯 晓.久泻脾胃湿热证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2,10(1):8-13.
[32] 丁元庆.火热病邪在脑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证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44-45.
[33] 丁元庆,张安玲.中风病与温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3, 12(4):353-354.
[34] 郑锐锋,李春生,王小沙,等.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的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599-600.
[35] 陈茂刚.试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温病”范畴[J].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5):295-297.
[36] 王 鹂,魏陵博,刘学法,等.热毒学说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地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1080-1081.
[37] 丁书文,李 晓,李运伦,等.热毒学说在心系疾病中的构建与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13-416.
一、测绘技术应属于信息技术
传统的测绘技术领域包括大地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地图制图与制印技术、海洋测绘技术以及测绘仪器制造技术等。当代测绘高科技主要是空间定位技术、航空和卫星遥感技术、地面一体化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通信技术和系统技术而带来的上述技术的集成。它是以研究地理信息为主要目的,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地理信息的几何物理性质的探讨,研究地理信息的度量方法,研究地理信息如何产生、提取、变换、检测、传递、存贮、识别和处理,以及研究如何表达和应用地理信息等这些均属于当代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凡是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信息打交道的技术均应称为信息技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测绘技术应该属于信息技术范畴。
二、测绘技术的现代化要以信息技术为发展方向
测绘工作重点向开辟信息市场转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测绘生产管理方式从生产事业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测绘生产单位承担指令性任务的比重逐步缩小,而计划外的开发性任务将大量增加,城乡建设与规划国土的全面规划与整治、资源的调查与开发、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对测绘技术和测绘产品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这些因素必将导致测绘市场的活跃。测绘市场包括测绘信息市场和测绘技术市场两个方面。测绘信息市场侧重于测绘信息产品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内的交换和流通,测绘技术市场侧重于直接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有偿服务。可以预见,今后用户需要测绘市场提供的不仅是线划图产品,还要有影像产品;不仅是模拟产品,还要有数字产品、专题产品、硬件产品、软科学服务、动态信息等,这些都需要测绘行业去开拓。
三、测绘行业的主要技术政策
测绘高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导致测绘行业摆脱经典的测绘产业的组织和结构模式,但今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测绘新技术体系不可能完全替代测绘生产中的常规技术体系,常规测绘技术仍将在测绘生产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测绘单位和测绘科技工作者必须把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和常规测绘技术的改造放在主要地位,要在常规技术和新技术之间,建立起一种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过渡体系。实现测绘生产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不仅仅是将模拟图转换为数字图,而是实现基础地理信息从采集、存贮、管理到产品输出整个流程作业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系统的、整体的。所以,测绘单位必须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全面加以实现。当前,测绘单位要全面完成常规测绘技术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过渡的技术改造。
四、测绘行业要组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1∶500―1∶10000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地籍测量、地下管线测量等需要的机助成图系统,应有数据库、图形库编辑功能,能够和野外观测电子手簿实现接口。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的更新基本图中,全面实现航测数字化成图(局部地区不排除全野外数字成图),并建立全站仪、电子手簿在野外直接对数字地图进行修测(大面积集中修测亦可采用航测数字修测),使数字化成图一体化。各类工程图施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放样,市政工程的定线以及各种工程的竣工测量等均应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系统,其数据格式应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接轨。
五、GPS定位技术在测绘行业的应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批准建立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PS技术的用途十分广泛,诸如海空导航、车辆引行、导弹制导、工程测量、动态观测、设备安装、时间传递、速度测量等许多方面,能为城市及各重点工程项目建立各等级的控制网和精密工程控制网,重点掌握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布网原则、精度要求和作业技术方法。学会网型的设计、仪器检验方法、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坐标转换、平差计算等问题的处理。在城市规划管理、市政管理、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气象学、土地管理等城市管理方面,GPS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机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意义;策略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最初的应用领域是在数学计算方面,在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计算机应用主要是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数值应用。这一阶段使用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计算机应用开始向非数值应用方面发展,这一阶段是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除了继续用于科学计算外,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工商业事务处理、企业信息管理。到了70年代,计算机应用普及到社会经济更多的领域,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可靠性,它促进了计算机的推广应用。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社会公共事业等。从70年代至今,计算机应用高速发展,迎来了大数据时代,此时软件越来越丰富,出现了数据库系统、可扩充语言、网络软件等。而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其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在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言识别、专家系统及家庭娱乐等众多领域中大显身手。目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应用的了社会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领域
1、科学计算。最初的计算机应用就在于数学计算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科学计算仍然是计算机的主要应用功能,如高能物理、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航天技术等。
2、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利用计算机来统计管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种功能,如企业管理、物资管理、报表统计、帐目计算、信息情报检索等。目前信息管理是计算机应用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应用。
3、人工智能。开发一些具有人类某些智能的应用系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思维判断、推理等智能活动,使计算机具有自学习适应和逻辑推理的功能,如计算机推理、智能学习系统、专家系统、机器人等,帮助人们学习和完成某些推理工作。
4、辅助功能。应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图形等等进行过程分析,得到想要的结果,建立各种图书档案、信息系统,达到辅助功能。
三、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大时代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门学科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各门科学的发展,并且还革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现在,计算和模拟已经成为除了实验和理论两种途径进行科学研究外的第三条途径。计算和模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途径和方法,会使得一些学科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比如空气动力学、气象学。计算机定量研究的提高,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也是如此,例如,在人口普查、社会调查和自然语言研究方面,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效率更高,这些都是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应用水平的提高的表现。
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大力应用,常常也伴随着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于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化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经营模式以及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彻底地变革,网购这一近年来火爆的购物方式就是新网络营销模式的代表。并且随之也出现了新的产业,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知识产业等新的行业。
计算机目前还是人们学习社交生活的重要工具,对比以往单一的计算功能的计算机功能,现在的计算机应用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人们借助家用计算机、局域网、数据库系统等各种终端设备,可以轻松获得各种情报和信息,无地域限制学习课程,处理各种生活问题,详细地说比如购物、买票、查看新闻、聊天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必要性,和潜在的重大意义。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在现阶段来看势在必行,在全球化互联网雏形的阶段,全球网络已经覆盖。人们通过网络学习、社交、实验、娱乐,只有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水平,才能跟上世界的脚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免于国家和个人在世界上的落后。
四、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策略
在了解了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性,发展该技术的应用水平成为目前的要关注的重点。就我国的情况来说,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上网企业和上网家庭数量还较少,信息技术在企业与家庭中应用尚不够普及。
针对我国的现状,比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简单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网络政策法律环境的完善。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心的研究报告,我国有5.6亿网民。简单就城市网民来说网络已经达到普及率,但是缺乏有力的术经济学政策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加大维护网络安全十分重要,既可以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民的利用,又可以推动互联网的安全发展。
2、应用系统的研发。同样根据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表明,我国的信息化能力不仅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同样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型应用系统的软件硬件研发水平弱,所以要加大对专项技术的研究,拥有我们自己的网络技术。
3、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针对目前社会发展的前景,人才的培养才是最主要的。我国想要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上达到质的突破和发展,培养这方面的专长人才才是治本之道。
4、就业方向的推广。扩大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岗位,扩大就业职位的多样化选择,引导该行业在社会上的发展。推广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行业。
五、结语
网络环境日新月异,社会发展更新换代,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应用已经肉眼可见的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面对我国的互联网现状,在网络普及以及计算机应用上明显落后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长期以往很有可能造成越来越无法弥补的差距,当务之急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显得十分重要。总之,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技术现象而且是一种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现象。
【参考文献】
[1]丁照宇等.计算机文化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和设计的建筑,内容包括城市选址、建筑物、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建筑功能、建筑经济、建筑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可持续建筑注重以人为本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所强调的健康舒适,不仅包括通风采光、噪音控制、自然环境、空气品质等物理量,而且包括环境色彩、建筑美观、使用材料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等主观性心理因素。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的可持续主要包括 3 个方面: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生态可持续,而其中能源可持续是最为突出的,它包括了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能源回收3 个内容。在我国,人均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2 个方面:
1.1 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在使用粘土砖、石材、混凝土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在生产加工、制作安装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废水,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1.2 大规模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对原有地理环境产生破坏
它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区域原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受到冲击,地貌地质条件产生变化,生存条件趋于恶化。建筑耗能在我国社会耗能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早在2001 年我国建筑年消耗已达到 3.76 亿 t 标准煤,占总消耗的27.6%,现在建筑耗能已占到全社会耗能的 1/3(不包括生产建筑过程中的耗能)。另外,我国目前在能源回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水资源和生产生活垃圾中有效能源的回收再利用。
2 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历史
我国古人创立和信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理论,与今天我们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谋而合。受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影响,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可持续的建筑手法可以借鉴。其中最典型的理论就是中国风水学,其实质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学说,其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
这种理念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包括:规划选址、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和施工营造等,我国现存的大量古城池古建筑中就有许多可持续建筑的典范。
在西方,许多著名建筑师都非常注重生态。例如: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他所遵循的将建筑与环境溶为一体的设计原则,体现了深层生态学的设计原则。由于设计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赖特认为没有一座建筑是“已经完成了的设计”,建筑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使用者的生活,也就是说可持续建筑必须是同所在的场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溶为一体。代表作流水别墅就是他最好的例证。
3 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和方法
可持续建筑主张在设计时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与自然环境共生、建筑节能及环境技术的应用、循环再生型的建筑、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等。这些概念正逐步得到建设主管部门、开发商、消费者、建筑师的认可。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就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实践。
3.1 设计理念
3.1.1 建筑外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本身应与环境协调,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包括:⑴建筑应与地形地貌相结合,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⑵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加工技术和设备;⑶注重建筑节能,推广使用高效绝热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如大部分的照明,采暖可以由太阳光提供,制冷由流动空气产生等,避免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导致能源紧张、大气污染;⑸节约用水,可在建筑内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和净化循环系统,使生活污水多次利用,用于景观水体、绿化浇灌、清洗冲厕等;⑹通过绿化建筑来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维护生态平衡,可利用屋面、墙面、窗台、阳台等处种植花草,使建筑群成为城市立体绿化园林的主体;⑺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3.1.2 内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
建筑内部功能设计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设计过程,是通过建筑的可变性,使其达到较长时间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实体材料的寿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整体设计的意识,即重全局、轻细节的设计思路;②结构方面采用新技术,如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无梁楼板等,以求以少的承重体系支撑起最大的空间,为其可变性提供前提条件。如日本 1997 年建成的新神户公寓,结构方面框架用了反梁法与架空地板,天花板处不露梁,便于隔墙的移动,设计者列出了多达 31 种的隔墙布置方案供住户选择,充分体现了它的可变性设计思路;③建筑体形应力求简洁,减小建筑体量,门窗位置应尽可能满足多种室内布置的需求,为内部的改进创造条件;④管道井、楼梯、卫生间等不可变部分可作为一单元集中布置,以求加大可变部分的面积和灵活度,适应建筑的发展。
1.风水学的起源及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何谓风水,很多人对其的认识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都认为其属于古代封建迷信的一种,其实不然,只要正确地角度认识风水,风水是一门学问,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人们去研究与探索,其是多门学科的综合,其中包括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星象学、建筑学、景观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于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风水学逐渐被世界所重视,成为人们环境装修,室内装潢的一门指导性的学科。
1.1风水学的起源
风水,其实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一门学问,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其强调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风与水对人们的重要影响,重要作用,其主张风太大的地方不宜人居住,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也不宜居住;没有水的地方不适宜人居住,而水泛滥成灾的地方也不适宜居住。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风水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先秦时期,风水学以一门专业性的学科问世,受到瞩目,秦朝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是至今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风水学著作。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风水学的理论逐渐的得以完善,并且涌现了管辂、郭璞这样的风水名家。郭璞本人被后人视为风水学的祖师,而他著的《葬书》,也被后人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之作。我国的风水学起源很早,并且迅速发展,从古代开始,房屋的建设中就有风水学的运用,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我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九星相结合,流传千年,逐步地完善,并在风水应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地域广阔的验证,促进了风水理论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迷信到科学,逐步演变成一门玄妙精深的中国文化,其发展历程坎坷,近年来再次得到运用,并且逐步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1.2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风水学的重要性,其对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落后,原始人类的力量无法阻挡自然的侵袭,人们就选择最佳的生存区域作为避难的场所,山洞往往成为最佳的选择,随着生产力条件的发展,人类逐渐从山林中走出来,选择一些更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区域,慢慢地聚集人类,形成村落,这一时期的风水学尚处于原始的萌芽阶段。风水学旨在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营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取最好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随着生活的发展,风水学迅速发展,并且深入到多个领域,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建筑的思想,其主要被应用于地址的选择,选择生理和心理的最佳方位,其次在居住布置中的应用,再次是在建筑中添加一些符号,满足人们的追求,让室内的布局更加合理。
2.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分析现代室内陈设设计中的风水学
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室内陈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属于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发展,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在这样的形势下迅猛发展,人们对其赋予的关注度正在逐年提升,作为室内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属于舶来品,近年来不断地加入中国的传统元素,丰富其内涵,使其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精神需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深深烙印在人们的思想中,其与室内陈设完美的融合,促进中国陈设艺术的发展,风水学在室内陈设中的应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2.1客厅陈设中的风水学
作为家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厅的方位与陈设极其重要,在传统的风水学中认为是财运的主宰,直接关系到家庭的事业运、财运,因此,客厅的陈设尤为重要。客厅是家庭的共有空间,其位置一般选在房屋的中间,其中主要摆设沙发、公用设备以及欣赏陈设等,一般的沙发陈设忌讳重复或者一方一圆两组沙发的并用,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家庭在客厅中均会摆设鱼缸,盆景等具有接气的设备,一般选择多色的鱼,而且以单数为宜。在传统的风水学中对于客厅陈设的具体说法有:财神位,及在进门的对角线方位,在此处要避免柱子和凹处,若有窗户可用窗幔遮住,财神位才不致外漏;若此处恰是通道,则可放置屏风,既能避免穿透的尴尬,亦可形塑一个良好的财神位;以繁茂的盆景放置财神位,能使运势更佳,宜选叶片大而圆的绿色植物。在厅内还要避免梁的阻碍,可在其上改其结构装饰成各类美丽的造型。如传统式拱门,天花板的延伸、绘花等,也可干脆分成两个区域。我们不可否认风水学对于客厅陈设的影响,尽管存在唯心主义的成分,但是很大部分却是非常符合设计的原则的,也都可以用现代设计的原则进行解释,例如横梁不宜过多,过多将给人压抑的感觉,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是具有设计的原理在其中的,是符合室内设计发展趋势的。
2.2餐厅陈设中的风水学
中国对餐厅的重视相对其他国家要更加强烈,中国对美食的钟爱也是不可比拟的,一般餐厅的格局以一间或者一个格局为主,餐厅与厨房最好是相连的,但是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一进门就看见餐桌是不吉利的,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挡,避免大门冲煞。餐厅内的陈设则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饭桌,风水学对其颜色有明确的分析,其吉凶对家宅的风水影响相当大,一般饭桌不宜采用纯黑和纯白,同样用科学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其陈设,纯白不利于清洁,纯黑打消人的食欲。因此,采用传统的风水进行室内陈设的设计是合理的。
2.3厨房陈设中的风水学
传统的风水对厨房尤为重要,厨房中的炉灶不可与水太接近,尤其要避免“两水夹一火”,比如炉灶夹在洗碗盆和洗衣机之间,两水克一火,将造成虚耗大患,对家人的健康极其有害。而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厨房是灶君之所在,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在其间洗涤不洁之物,会影响运气。同样采取科学的角度同样可以解释这一陈设,水与火太接近,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而且二者互相作用,容易埋下健康隐患。风水学中忌讳两卧夹一厨,对居住的人不利,主要是由于容易受潮,而且厨房内的油烟将会影响健康。横梁压灶的风水学则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考虑的,因此,传统的风水学与现代的科学是不谋而合的,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是符合现代人室内设计理论的。
2.4玄关陈设中的风水学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阅读课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绘景状物的,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蕴含着人文地理、自然常识、科学知识。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知识,布置学生或动手试一试,或观看影视录像,或收集资料介绍,或调查了解。在上课过程中要让学生自由去讲,激发学生质疑问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孩子们自由天地,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激发学生创新探索的动力
1?郾创新能力系统中动力因素的核心是求知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小学生知识面有限,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越强,越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因此,我们要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因素,唤起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我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后提出:诸葛亮是当今大贤,人人都渴望得到这样的大贤。也就是说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肯定有不少的人诚心诚意地邀请过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一直都没有出山。这就说明,刘备的诚心诚意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刘备的诚心到底有何不同呢?刘备用了哪些方法使诸葛亮相信自己是诚心诚意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得知刘备的诚心诚意是可信的?这三个问题在学习的内容上具有交叉点,而学生在展开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思维是多向、多维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立体地认识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及其特点。学生在小组交流和思考讨论后,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满足了学习需求。这样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郾注重创新,充满探索性。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创新活动的确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将直接决定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进而影响其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这就为儿童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了契机。例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第16自然段时我出了一些讨论题目:(1)出示:“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一说。(4)指导阅读。(5)竺爷爷作为一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他的成就是如何得来的,你能找到原因了吗?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需。在信息时代,阅读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不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
三、采用开放型的阅读教学形式
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在这些交往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它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有些问题,教师可抓住要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能够使学生思维发生碰撞,激发表现欲,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诱导语言,把学生推进思维的漩涡。例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时,我在学生细读第2自然段后提问:在这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这些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跟随作者到其中的一个绿洲去看看。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的情景吗?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通过阅读后讨论,学生不仅了解了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而且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以研读促阅读进行创新和提高
研读是在粗读、细读等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性、归纳性、提炼性的阅读。研读要分析文本内容的优劣,要深刻记住文章的内容,通过研读来提高读者的分析、归纳、评价、创新等能力。自然,研读所需的时间、所花的精力就比细读要多得多。课内阅读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行为,是教材文本的精读和研读在课堂教学坏境中的呈现。但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课内阅读更多地依赖各种教学参考书的诠释和演绎。这样,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依赖于个性化体验的创造性发展往往被扼杀。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培养引导,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智慧和灵气。
五、寻求拓宽学生阅读空间的切合契合点
1?郾结合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广,接触的事物比较多,思维也比较活跃,因此在语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在活动形式上创新,组织学生“做贺卡”、“逛超市”等实践活动,利用上网、查报刊等方式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