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教育的性质

社会教育的性质

时间:2024-01-18 14:3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教育的性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教育的性质

第1篇

关键词:日本社会教育;概念;研究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5)03-0046-11

DOI: 10.14156/ki.rbwtyj.2015.03.006

日本的社会教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且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在实行社会教育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之一[1]33。在日本,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社会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日本进行了较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在此主要对日本社会教育的概念进行探讨。

一、日本“社会教育”一词的由来

在日本,社会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奈良、平安时代。尤其在中世纪室町时代,社会教育极为盛行,如当时上杉宪实设立的足利学校[2]。这些早期的社会教育活动通常被称为社会教化或通俗教育,一定意义上说是松散的、无计划的、无严密组织的。到明治以后,由于资本原始积累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和劳动问题,为了启迪民众、改良社会,明治初日本开始设置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设施,由此作为学校教育之并列概念的“社会教育”真正应运而生[3]。

“社会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德国学者狄斯特威格的《德国教师陶冶的引路者》(1835年)一书中[4]。明治时期是日本文化大输入时代,当时出现的许多教育用语几乎都是舶来品。据此,有研究者认为日本的社会教育也是舶来品,且源自德国。但德国并没有把有关社会教育的活动统称为“社会教育”,而是称为“民众教育”“公众教育”“大众教育”等。因此,日本学界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教育”一词是日本土生土长的“自造词”或“国产货”。如春山作树认为“我国教育方面的用语几乎都是源自外文翻译,唯独‘社会教育’并非如此。当然,在欧美各国也拥有各种各样可包含在社会教育中的事业,但并没有像社会教育这样能综合概括这些事业的用语” [5]10;吉田熊次认为“日本以‘社会教育’为名,着手组织化的运动确实早于欧美” [6]。据此笔者认为社会教育是日本所特有的,但不可否认日本的社会教育也受到欧美尤其德国社会教育的影响。

在日本,“社会教育”一词产生于明治初期。如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1875年)等文章中力主要在开办学校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通过演说、讨论、出版等形式开展对成人、青年的教育,并称这种活动为“人间社会教育”[7]。他所提倡的贫民教化论是日本社会教育的理论先驱。可以说,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社会教育史上最受瞩目的人物”,是日本提及社会教育的第一人。之后,国生寿指出社会教育曾在1882年12月15日发行的《七一短讯》中作为演讲题目而出现;高桥义雄的《教育论》(1883年)、金井延的《当今的社会问题》(1891年)等文章中都曾使用过“社会教育”一词;樱井贡在《处世乃能忍二字》(1891年)一书中也曾把“社会教育”作为其副标题[5]10-12。通常,日本教育学界以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1892年)和佐藤善治郎的《最近社会教育法》(1899年)两书为标志,把明治20年代后半期至30年代前半期看作是日本“社会教育”用语及其观念产生的时期[8]。其中,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是日本教育史上第一本有关社会教育的单行本。关于“社会教育”一词的使用,或许今后还会有更早的发现,但可以确认“社会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治初期,在明治中期以后开始广泛使用。

从明治时期到大正中期,“社会教育”一词断断续续地为人们使用着,也曾一度被搁置。到大正13年(1924年),普通学务局第四课升格为“社会教育课”,标志着“社会教育”一词重新作为正式用语恢复使用。至此社会教育便一直延用至今。

二、日本社会教育的多元界定

明治维新至今,随着日本二战前后国家性质的巨变、教育政策的转变、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教育理念、政策法规以及实践的不断完善,日本研究者对社会教育进行了纷繁复杂的概念界定。根据日本社会教育产生以来的不同发展阶段,初步从教化型、民主型以及终身型等三方面来探讨不同时期日本社会教育概念的多元界定。

(一)教化型社会教育

二战前,日本的社会教育受到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政策的支配,为天皇专制统治国民思想、开展国民教化活动充当了特别的角色,形成了“官府主导的、上意下达的”[9]的教化型社会教育。因此,研究者多从“工具论”角度突出社会教育协助政府教化民众的目的功能性涵义。社会教育是“教育人使其具有很强烈的社会性,加深个体的社会意识,养成为社会服务的思想、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社会亲和的感情等”[10]8-9;社会教育是“国家公共团体或私人以民众资质的提高为直接目的而实施的教育”[11];社会教育是“以各种机关施设,供社会的多数人利用其余暇,来扩充其物质文化需求的教育”[12]。这些观点实际上是从社会教育的目的、功能及意义等方面来进行界定的,即把社会教育理解为是国家、公共团体或私人为了改良社会、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和智能,而设置各种各样的教育训练机构,提供给国民自由利用学习的教育,突出了战前社会教育的教化主体主义的特点。

此外,有从广义、狭义对社会教育进行界定的广泛教育说。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个体获得适应成为社会成员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的教化工作”[13]1-5;社会教育指“不论它是什么,只要其结果上是有利于社会的改善和发展,对社会成员产生教育效果的活动,都可以包括在其中”[14]。但此种界定有把社会教育泛化为教育之嫌。还有从法律层面对社会教育概念进行的规定。1929年,日本帝国教育会召集全国教育大会的社会教育学部,议决社会教育概念为: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外一般教育作用的总称,以备有多样的教养训练的设施与机关,使一般民众自由选择利用为本旨。这是二战前较早对社会教育进行界定的法律法规。

(二)民主型社会教育

二战后,日本经过教育改革的洗礼,否定了战前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清除了“忠孝”“天皇”的思想,提倡民主主义的教育理念,基于《日本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宗旨,陆续制定颁布了《社会教育法》(1949年)、《图书馆法》(1950年)、《博物馆法》(1951年)、《青年学级振兴法》(1953年)、《体育运动振兴法》(1961年)等社会教育相关法律,社会教育确立了法制化体系,并呈现出新的理念和动向,广大国民成为社会教育的主体,从战前官制、教化、动员为主的团体主义社会教育转变为设施中心的民主型社会教育。因此,战后社会教育的概念界定中,批判摒弃了战前社会教育的功能性社会教化涵义,把社会教育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多突出社会教育的设施性、教养性内涵,并在法律层面对社会教育进行了界定;同时也有承继战前的广泛教育说,以及从历史视角进行界定的历史范畴说。

第一、组织机构说。战后日本大力兴建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设施,社会教育的设施中心主义凸显,许多研究者从组织机构出发来界定社会教育。从组织团体来说,社会教育就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开展的公共教育的一环或官办教育活动”[15];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以外的领域,是独立于国家与政府之外的由团体、协会等开展的教育活动” [5]13。从实施机构或场所来说,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以外的有意图、有组织的教育”[16];社会教育是“在纳入正轨国民教育体系的学校之外的场所中所进行的有组织、有意图的教育的总称”[17]。这种界定从社会教育的主体和外在手段、方法入手,把关注点放在社会教育的组织团体、实施主体,如政府或民间团体等方面,或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教育的实施场所、机构等方面,既把社会教育作为一种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独立的教育活动,又把社会教育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形式,使社会教育的轮廓鲜活起来,有利于战后社会教育活动的实际开展。但组织机构说一味从社会教育的进行界定,实际上只是对社会教育外延的限定,缺少对社会教育本质内涵的实质性把握。

第二、法规界定说。战后日本逐步确立了新的社会教育体制,即社会教育法体制,因此,从法规层面对社会教育进行界定,对于深入理解日本社会教育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基本法》第7条从实施场所出发把社会教育规定为:“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鼓励家庭教育以及工作场所和其他社会场合中所进行的教育;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须通过设立图书馆、博物馆、公民馆等设施,利用学校设施及其他适当的方法努力实现教育目的”。对此,小川利夫认为“日本的社会教育战后才作为‘受教育的权利’的重要一环取得了其法定性格”[18]261-262。其意义在于把社会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相并列的一种教育,赋予社会教育一定的社会地位。1949年,《社会教育法》第2条从内容、范围及对象等方面出发把社会教育定义为:“所谓的社会教育不包括以学校教育法为基础作为学校教育课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对青少年和成人进行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包括体育和文娱活动)。”该法采用定义排除法,把社会教育作为行政对象进行了界定。虽明确了社会教育的范围,但对社会教育内涵的理解仍有不明之处,且不免有繁冗说明之嫌。《文部省设置法》第2条第7项从社会教育的对象、内容及场所等方面出发把社会教育定义为:“社会教育是指公民教育、青少年教育、妇女教育、职工教育等面向社会一般成员的教育,为提高生活而进行的职业教育、科学教育、运动竞赛、文化娱乐,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公民馆等设施所开展的活动。”该界定以规定行政机关内部组织与掌管的活动为立场,虽把社会教育具体化、简单化,但逐一列举各种活动可能会使概念片面化,概括性不够。此外,《地方教育行政法》中对社会教育的规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些法律法规从社会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及场所等角度对社会教育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在一定意义上表明社会教育的本质是“国民的自我教育”,国家对“国民的自我教育活动应予以奖励”,明确了社会教育行政机构的范围与权限,取得了很大的行政效果。进入新世纪,《教育基本法》《社会教育法》等均进行了多次修改,由此社会教育在法律层面界定的关注点有所改变。社会教育概念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使得把育儿、教育等危机的复合性构造性特征精简化为家庭问题[19]。有研究者针对《教育基本法》《社会教育法》的修改,认为有必要创造有别于法律规定的社会教育概念[20]。以法律形式对社会教育进行界定,虽然可以促使社会教育的法制化、规范化,但同时也存在对社会教育内涵理解不足的问题。

第三、历史范畴说。宫原诚一于1950年在《社会教育的本质和问题》一文中认为,近代社会教育的基本前提是义务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经验的普及化,他从历史角度通过区分社会教育与近代学校制度的关系,把社会教育界定为:作为学校教育补充的社会教育(如有组织的校外青少年指导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扩张的社会教育(如学校开放、大学开放)以及作为学校教育以外教育要求的社会教育(如职业教育、文化活动、妇女运动以及自我教育等),并把社会教育的“补充”“扩张”“以外”三个职能看作是“历史的发展形态”……[21]。这种观点把社会教育作为历史性范畴来把握,在日本颇具影响力。也有研究者冲破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理念,提出社会教育具有三种职能,即对学校教育的补充职能、扩张职能以及超越职能(后改为“调整教育之不适应性的职能”),并应特别扩大超越职能[22]。简言之,这种观点把社会教育理解为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扩张和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要求。

第2篇

现在针对少儿的社会教育越来越火,很多家长把学生送到青少年宫、文化宫等社会教育培训单位学习书法,这对于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无疑是很好的举措。然而现在很多社会培训单位与个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没有选择适合少儿的书体。很多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学写唐楷,这不大适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因为唐楷八法森严,特别是折画、钩画、捺画非常难写,如果学生很长时间学不会写这些笔画,那么学生的学书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半途而废。少儿刚学书法选择入门比较简单的隶书为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取得成功感,培养他们的兴趣。待他们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学楷书,循序渐进。

二、把老师的字当范本。学习书法要取法乎上,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有许多老师为了追求短期效应,便于自己示范教学,让学生学自己的字,这无疑是“近亲繁殖”,让学生走弯路。

三、揠苗助长,让学生参加各种书法比赛。比赛只会助长学生们的虚荣心,掏干家长的口袋,这于书法的精神――修身养性、提高素质,无疑是不相符的。

四、没有加强背临和创新。很多老师在加强对临这一环节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照着字帖写还像模像样,一旦脱离字帖,特别是字帖上没有的字,学生们便无从下笔。这就说明没有加强背临和创新教学,没有培养记忆能力和想象力。

五、忽视品德教育。由于社会教育和学校的性质不同,社会教育普遍存在着品德教育软化的问题。社会教育越来越必不可少,它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所以,社会教育在德育这一块不能松懈。

六、家长陪读要因人而异。有人反对家长陪读,有人赞成家长陪读。我们认为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可以陪读,这是因为毛笔书法的技法很多,小朋友理解能力差,如果没有家长在旁陪读的话,回家之后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复习。但陪读要注意,家长不要越俎代庖,像收拾笔墨纸砚、擦桌子、裁纸叠格子这样的事,家长们做了,这就不好。对于大一点的学生,我反对家长陪读,因为这样会增加孩子的依赖性。

七、没有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很多老师的教法还是老一套,填鸭式教学。评价方式也落后,一期一次考试,写个评语就了事。

八、重技法教学,轻书法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老师总是花很大力气讲授这个字该如何写才美,然而对书法理论、古文字知识、诗词格律知识很少讲解,培养出来的学生一个个都是只会写字的人,而对书法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

如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们能够注意以上这些问题,避免少儿学书少走弯路,那么,少儿书法教学一定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3篇

一、关于博物馆与教育功能概念

教育,严格上说,是一种能够提升知识,提高技能,提升想法道德的一?N社会性质的活动。而片面的教育,主要就是学校的教育。博物馆教育属于广义的教育,比学校教育拥有更大的平台,更能够体现多样化的教育形式。通过对收藏品的研究和展示的方式,为的就是向观众提出更多方面的知识信息。现在博物馆里面的收藏都是为了教育而服务。在博物馆里面,首次让教育代替了研究,充分的反映出世界对波光无的社会责任的看重与关注。最近几年,随着世界对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认识逐渐的加深,让诸多的博物馆的专家认为:博物馆的存在的价值并不仅是收藏了多少文物有价值的珍品,更多的是看收藏的这些珍品如何发挥出社会作用,造福于人类。与之对应的在公元2015年3月份,国务院就颁布了一条关于《博物馆条例》,是中国博物馆行业当中第一部行政法规。这条条例有着非常明确看出博物馆的作用与建设性意义。博物馆是通过管理机关进行的合法的公益性组织,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

二、关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性质

单独拿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来说,去除博物馆所拥有的非常多的实物资料、专业的人员、展览条件还有活动开办的地方等一些基础的条件之外,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文化机构,更重要的是具有公共性直接性且多样性……这就是和其他教育机构的不同之处。

(一)公共性

社会的公共资源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是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根据现代社会教育逐渐的向着整个社会乃至个人的发展发现,博物馆更多的是关注社会公众精神方面的文化要求。共有的情况下,博物馆是为了更多更广的人数服务,体现了公平平等方面的特有权利。

(二)直接性

博物馆里面收藏的应有尽有,所以说它的教育内容可以说无所不有,大概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面都能够涵盖。相对而言,从类别上来说,不单单是历史考古类的数量多,其实自然类、科学类、军事类等各行业的方方面面也是丰富多彩。在博物馆的这种多样化的特点下,能够更好的帮助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与爱好的人们,打造了更多自主需求。

并且博物馆是属于高公信度社会公共机构,所以它的这份独有的优势,能够更好展开多形式的教育,提供了不是单一功能的教育模式。

三、关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定位

很长时间以来,博物馆在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文物藏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非常的受到重视,因为这算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在博物馆中,特地历史性的藏品工作,一直是倍受重视,尤其是收集和研究方面更是如此。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在进步,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步骤加快,信息方面和只是经济的发展速度增长,让博物馆相比较以往的社会地位、社会职能有着不小的变动,并且有些地方还非常明显。博物馆在以前的时候多数是以收藏研究为主要的部分,现在转变成公益性的社会教育机构,更多的是融进去了当代的社会教育气息,为的是担当起人民的教育职责,更多的造福于民传承历史文化。

四、关于博物馆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相关了解到,博物馆的开展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独特性,并且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相当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需要居安思危,这么久以来,人们受到传统的观念禁锢,博物馆成为社会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教育工作没有真正得到好的发展,博物馆教育没有充分发挥。

(一)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

现在不少博物馆的重心都是放在活动开发上,但是活动中推出的展览并没有很好的将教育观众作为首要目标,展览的内容没有与文化独特的相关性,并且手段不够鲜明,很难将参观者吸引进来。

(二)教育互动性需要提高

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有些博物馆暂时还是缺少交互性,展览活动表示的方式也是你说他看,就类似于课堂讲课一般,缺少互动和体验的方面。加上教育的内容没有一定的层次性,导致出现人们对博物馆的教育缺乏认识和了解。

(三)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不够到位

在我国,馆校合作并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馆校合作多数以学校为主动方,但是老师们通常主要的做的事情就是教学,对博物馆里面的状况和专业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很通透,导致老师安排的活动等学习方式通常会让学生们感到非常的枯燥,提不起学生的热情。

五、博物馆教育功能提升的途径

(一)提升陈列展览水平

博物馆里面的教育功能方面的实现,主要是依照文物的陈列展览,文物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实现的一个最不错的方式。想要举办一个高水准的文物展览这点非常的重要,因此想要不利用固有的模式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得创新模式,并且还需要以保护文物为前提,还要起到有价值的方式利于人们的参观理解和学习。比如说现在文物展示的时候,需要结合现代元素进入,比如声光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增强和提升文化共识的效果。

(二)提高讲解水平质量

博物馆教育讲解工作非常的至关重要,高水准的讲解有利于和观众提高认识度和兴趣,对于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讲解方式,能够提高更规范人性化的教育模式服务。

(三)加强对外的协作

第4篇

关键词: 公共博物馆;社会历史知识;道德情感教育;公共意识;审美教育

毕节市博物馆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主要展示毕节全区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具有特色的历史文物。展品有图片、图表45幅;历史文物和动物化石280件,诸如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和威宁中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陶器及化石,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出土的战国至秦汉的青铜器、铁器及以后朝代的铜器、金银器、瓷器、服饰、书画等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博物馆有藏品500余件。其中以毕节地区出土文物为多,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明显地与其他同类型文化有差别而又具有独自特色。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出土的一些青铜器都具有西南地区的独有的艺术风格及地方特色。其中有汉代的铜羊、铜盎、无胡铜戈等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异。另外,唐代铜观音、元代刻花色釉碗、碟,明代碗口筒、银镂雕镀金腰带,清代青花瓷插花及黑底朱绘民族舞蹈漆盒,都是省内不多见的珍品。

我市文物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迹,具有很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一、博物馆解读和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功能

博物馆教育是教科书教育的补充,也是教科书教育的解读与延伸。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大优势就是它的“物”,博物馆的“物”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都有着不平常的经历。它所反映出的信息,告诉人们的知识是真实的、客观的。它突破了教科书的抽象性与主观性,而以直观、生动、科学的方法解读、传达社会历史信息,并印证这些信息。这些社会历史信息,尤其一些史前社会信息,如果没有通过考古发掘、采集,没有通过博物馆的科学陈列展示,我们几乎没有办法准确地告诉人们。一个民族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民族在人类历史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不断从中汲取精华,继承与传承其中优秀文化,不断创新,这个民族才能成为一个前进的民族,一个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尤其重要,它应该成为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第二课堂。我国博物馆先贤张骞先生创立我国第一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来辅益他创立的通州师范的教学。曾昭和李济先生在《博物馆》一书中说“向儿童讲解科学原理,一机械构造,或一地方之形势,父母师长谆谆千言,不能望其必晓,惟率之到博物馆,使其一见实物或模型,则可立时了然。如见历史陈列室,则可想见当时生活之情形。”可见博物馆直观性、生动性、真实性的教育特点对于成长中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的认知与学习是再合适不过了。我市新建的博物馆有了更丰富的展品,更先进的陈列手段,更科学的研究成果,更应该与学校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承担起社会赋予我们的社会教育责任。希望许多学校把历史课、思想品德课放在了博物馆里来上,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博物馆在道德、情感教育上的启迪、激励作用

在博物馆中,人们不仅获得了社会历史知识,在我们的内心与文物丰富的历史内涵发生交流共鸣时,潜移默化中还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会对我们的价值观念、思想境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人们步入进入毕节的场景,看到老一代革命家时,那种内心的震撼与自豪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是对我市文明的最好诠释。看到历史看到现今,自豪之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激励我们努力去创造我们今天的辉煌。

我市博物馆给我们讲述的有我们过去的辉煌与骄傲。是一个非常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件文物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和教材,完成好社会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让博物馆在全社会道德思想、情感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在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与教诲,使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有高尚情操、远大理想的人,这是一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永久性的任务。

三、博物馆是公共意识培养的重要资源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和其发展服务,非赢利,并向公众开放的机构。这一性质决定它是一个公益性机构。长期以来,民众的公共意识和无私捐赠一直是博物馆创立、发展的物质支撑与精神后盾。博物馆不仅要完成对观众观赏文物的正确引导,还要让观众了解博物馆创立发展的历程,了解许多文物守护者付出的牺牲,捐赠者高尚的品德,倡导这种无私奉献的公共精神,让观众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博物馆公益性的内涵和意义,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与提升人们的行为水准。

四、博物馆的审美教育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即运用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自身进行审美情感审美形态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精神世界有新升华,成为具有高尚精神和富有实践力的人。”博物馆内所陈列的正是人类创造的既有形式美,更有历史之美,丰富内涵之美的文物。面对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和威宁中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各种石器、陶器及化石,赫章可乐、威宁中水出土的战国至秦汉的青铜器、铁器及以后朝代的铜器、金银器、瓷器、服饰、书画等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观众无不会被这些有鲜明时代特点而绚丽多姿的文物所吸引,沉浸在美的享受与愉悦之中。这种直观的、强烈的美的体验使人们从感受美,领悟美,汲取美,创造美一步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达到一个较高的审美境界。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社会对社会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我们博物馆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总结和探索公共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才能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充分发挥出公共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卫华.《美育,博物馆一项值得重视的功能》

[2]曾昭、李济.《博物馆》重庆正中书局.1943.7

[3]沈燕.充分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镇江高专学报.2004.1

第5篇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 C28 文献标识码: A

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是进行社会公众教育的理想场所之一。博物馆运用文物、标本,并通过展示和讲解向观众实施社会教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国民教育纲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一 博物馆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以收藏、研究文物和自然标本,并以陈列展览为主要形式进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设施。我国学术界曾习惯地把它的性质归纳为“三性”,即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博物馆教育,则正如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远景规划中所说的,“博物馆必须成为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积极参与者”,并将“支持博物馆成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工具”作为未来十年远景规划的第一目标。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现代科学的思想、高科技的手段为博物馆步入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更多的人走近博物馆提供了条件。我们应把握机会,将博物馆建设成连接传统文化和未来社会的桥梁,而博物馆教育大体分为两个面: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1、知识教育

目前我国多数博物馆都有专职管理宣教的部门和人员,博物馆在少年儿童教育方面更是不断地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和持续性,向少年儿童展示博物馆文化蕴藏的知识力和影响力。比如,博物馆通过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印制和发放博物馆资料,报道展览内容及讲座,对新办的大中型展览宣传推介,举办有鲜明历史特性的动手参与性制作活动,通过与学校、社区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外联关系,保证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沟通渠道的通常等。

2、思想道德培养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道德规范是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维系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生生不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作为社会教育的基地,博物馆具有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优质资源,对青少年的知识积累、道德养成、人格塑造都起着很好的作用。教育可以说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但现在的博物馆教育多是重视知识教育,对思想道德培养关注不够。在博物馆教育中,思想道德的培养可具体体现为素质教育,我们可以从博物馆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来阐述一下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现象一:打电话

进入博物馆,里面一片寂静,偶尔听见有人小声发出赞叹。可就在这时,展厅里一位女士的电话响了,这位女士掏出电话就打,而且声音很大。工作人员过去问这位女士知不知道博物馆内是不能大声喧哗的,女士回答说不知道。随后,这位女士不满地拿着电话到展厅外面的休息区继续打电话。

现象二:拍照使用闪光灯

为了保护博物馆内的展品,博物馆规定游客在拍照时不能使用闪光灯,并在入口处做了醒目的标志进行提醒,可游客在光线暗的地方就会开启闪光灯功能拍照。大部分游客经过工作人员提醒后,都能自觉遵守规定,但也有少数的游客在工作人员离开之后又会继续使用闪光灯。

现象三:大声喧哗

在展厅内一群小学生互相呼喊着,追逐着。同时,一些成年人也在展厅内高声说话,呼来叫去。家长任小孩在展厅、无障碍通道、电梯上追逐嬉戏,场馆几乎成了他们的赛跑场地。有些家长鼓动小孩簇拥在讲解员身边,不仅影响了讲解路线的前进,还影响到其他观众的听讲。

现象四:触摸展柜玻璃

博物馆内绝大部分的文物使用的是展柜玻璃,为了看得更清楚,很多游客会双手紧贴玻璃,趴在玻璃上看,等离开时原先干净的玻璃就花了。另外,博物馆内还有少量展品是暴露在外面的,为了防止游客触摸,专门用一米线设置警戒线,但是很多游客都抑制不住好奇,越过警戒线触摸展品,这给展品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现象五:带饮料进馆

参观须知上写明禁止观众携带食品、饮料进馆,所以大多数观众会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把饮料存放在存包处,但还是有不少观众带饮料进馆,甚至有人干脆拿着食物在展厅里参观。

现象六:乱扔杂物

参观过程中,有个别观众随地吐痰,还有小孩乱扔纸屑。博物馆特意印制的精美说明书。被一些参观者大把放进书包里或拿来垫在地上,有的被随意丢弃在卫生间或展厅里。

现象七:其他不文明行为

更有甚者,赤脚直接躺在椅子上休息,而有的家长让小孩在场馆内随地大小便。

以上列举的只是博物馆展厅常见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却很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在成人与儿童公共思想道德素质的缺失。

国外的博物馆,虽然每天几乎都是门庭若市,却井然有序,没有喧哗与吵闹,只有置身于艺术殿堂里的那种特有的肃穆和静谧。比如在卢浮宫有所谓的“三宝”,这些都是每一位参观者绝对不可错过的。“三宝”面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却没有人表现出急躁和不满,这足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二 博物馆教育意义

1、配合学校教育开辟学生第二课堂

博物馆教育属于社会教育,不受年龄限制,是面向广大群众和整个社会,具有广泛的教育对象。对少年儿童来说,它是第二课堂。学校教育只对少年儿童,教育对象比较单一。博物馆教育是运用文物标本或陈列展览开展多种活动进行教育的,富有生动趣味和直观形象性;学校主要是运用教材,通过上课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是理性教育,以听觉为主要手段认知事物;博物馆教育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结合,偏重感性教育,调动视、听、触等多种知觉手段认知事物,便于理解记忆。学校教育有程序、有组织、有时间限制;而博物馆教育则不受程序、组织、时间限制,有很大的随意性。除此之外,博物馆教育一般不带有强制性,是在自由选择内容、时间、姿态、方式的轻松环境下学习的,没有厌倦和负重心理。在这种优越环境下学习,不会导致认识固定化,可以充分调动思维能力、自由联想,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融入社区建设打造社区文化中心

国际博物馆界共同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博物馆与观众”,它们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博物馆观众中,就包括社区公众,社区公众是“特地部分目标的观众群”,是博物馆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对象,博物馆应该为之思考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吸引社区各层次的观众认同,使之亲近博物馆,支持社区公众和特殊个人积极参与道博物馆活动中来,或通过自身特有的手段为各个不同的社区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切实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实践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为社区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社区公共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要纳入社区建设的宏观管理,又要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在融入社区过程中,社区教育把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进行连接,起到纽带作用,进而推动社区建设的有序发展。

三 博物馆教育的几点建议

1、重视观众的参加体验

不论作为综合性或是单一性的博物馆、纪念馆,面对的观众都是普通大众,他们来到博物馆的目的,就是希望获取信息、愉悦和富有启迪的参观体验。以往博物馆都有“请勿触摸”的警示牌,但英国薄雾古纳中开设了一些可以触摸的展品,在旁边写着“Touch please!”(可以触目)的标识。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尽量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继而扩大观众的认知,启发心智。

2、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藏之名山的“珍”品、“奇”品展示给大众

对于博物馆展览内容,普通观众最感兴趣的是“珍”与“奇”,这些稀缺性资源成为他们参观展览的目的。“珍贵”的展品特别有魅力的原因在于,它们通常在观众日常经验之外,有特别的艺术价值。如2010世博会中丹麦馆把哥本哈根久负盛名的小美人鱼铜像首次带出国门、尼泊尔馆展示的佛祖舍利、法国馆的7件传世名作等,无一不体现出了展品的“珍”与“奇”。

除博物馆展览应该重视展品的美感选择,展示珍奇的藏品,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外,商业性的展览和博览会式的展览都具备同样的性质。为了小心分辨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遵循博物馆文化性质,我们必须在满足观众好奇心这一原始功能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加展品的美感和知识性价值,使观众除了获得新奇为美所感动外,进而了解展品代表的意义,从而在精神素质上有所提高,实现展品真正的价值。

3、考虑多媒体技术的投入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世博会的陈列展览中,有方式新颖、时代感强的特点,符合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以多媒体技术表现为主、实物展示为辅的陈列展览模式,并且因多媒体技术更先进、展现手法更加多样化为其主要特点,建成了一座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众性、娱乐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科技、科学知识殿堂和观光旅游休闲的场所,为许多博物馆展品的展示开拓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四、结语

随着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告诉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社会职能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欧美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功能。几乎每家博物馆“建馆宗旨”都包含教育这一项内容。他们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他们的一些工作通常都是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为人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上。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等手段,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吸引观众,引导公众来博物馆参观,并为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性与娱乐性的文化服务项目。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对藏品负责还是对观众负责已成为现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重大区别,这体现了博物馆从“物的关怀”到“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传统博物馆是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现代博物馆则是以人为中心,面向全社会的发展态势;传统的博物馆侧重藏品的保护与研究,现代博物馆则以社会教育与文化产业为主,两者兼顾,并行发展,以社会发展促自身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文物出版社,1993年。

[2] 林南红《浅析博物馆、纪念馆与青少年素质教育》,《都市家教》2010年第10期。

第6篇

关键词:公益广告 传播 和谐

公益广告是政府或部门、社会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媒介,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为社会广大公众制作的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而以传播公益观念、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一种非商业性广告。

从公益广告的定义可以看出,公益广告的基本作用就是传播公益观念,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字面上也可看出,“公益”实际上也就是“公众受益”的意思。公益广告的传播对一般社会受众、广告主、专业广告人、广告媒体,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广告市场等都会产生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一.公益广告传播的基本内容

公益广告广泛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写作题材与内容之广,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凡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道德观念,以及涉及公众关心的各类社会化话题,都可成为公益广告写作和传播的内容。

通过对大量公益广告作品的观察,我们总结了公益广告宣传的内容大致包括如下几类:

社会教化:社会教化常常是公益广告宣传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见义勇为、自由平等、反对战争、反对贪污、反对、反对暴力、节约用水、安全用电、公共礼节、自立自强、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关心弱势群体、睦邻友好、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敬老人、爱护儿童、男女平等等往往是公益广告关于社会教化内容的具体诠释。大凡这些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修养等社会教化内容的宣传都受到广大 受众的欢迎与重视。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内容的宣传正好体现了公益广告公益性的特点,其内容常常体现为生活常识、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盗、行业文明、计划生育、打击犯罪、抵制、关注就业、义务教育、援助教育、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反对假冒伪劣产品、绿色消费、爱护公共财产与设施、营养健康、强身健体、医疗保健、医保政策、捐献器官、义务献血、预防艾滋、预防癌症等。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公益广告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人类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越来越差,生态和谐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内容。常见的生态保护内容包括:保护水质、爱惜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植树绿化、森林保护、禁止滥砍滥伐、防止森林火灾、保护鸟类、保护稀有动物、预防雾霾、保护资源、节约资源、城市环保、防止噪音、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

慈善救助:慈善救助体现公益广告扶贫济困、服务公共利益的性质。在公益广告的实践中,从来不缺少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扶贫助残、关怀残障、关注灾区、支援灾区、捐衣捐物、捐献骨髓、希望工程、牛奶工程、免费午餐、失学救助等。

政府政治:政府政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政府政治类公益广告的内容包括:反映政府形象的,如军事实力、国防军备、祖国统一、倡导和平、对外政策等;号召国民积极行动的,如依法纳税、人口普查、参军拥军、计划生育、遵纪守法、打击犯罪、下岗再就业等;宣传民族文化的,如关于历史遗迹、文物保护、民族传统、民族风俗、破除迷信、革命传统教育、节日庆祝等。

二.公益广告的基本作用

公益广告的作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作用,即公益广告对社会及公众的宏观效应;二是间接作用,即公益广告对广告市场的微观效应。

第一,公益广告的直接作用

公益广告是非盈利性广告,其直接作用就是通过传播某种有益于社会公众的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和谐的社会生存环境,使人们得以健康文明快乐地生活。一般概括成三个方面:社会教育作用、文化传播作用、舆论导向作用。

1.社会教育作用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现代传播与大众教育的特殊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教育功能,它在传播社会正能量,宣传社会价值取向,提高社会公众思想、道德、伦理、理念、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社会教育体现为常识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制教育三个方面。

大多数公益广告向广大受众宣传灌输了有关自然、社会与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如环境保护、预防疾病、营养健康、节约卫生等。通过这些公益广告,社会公众得到了很好的常识教育。

公益广告的伦理教育是在常识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诸如广告宣传的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睦邻友好、反对暴力、反对歧视、保护动物等,对广大受众莫不都是一种很好的伦理教育。

公益广告的法制教育是通过公益广告艺术性的手法,在不知不觉中教给人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诸如宣传参军拥军、依法纳税、反腐倡廉、遵纪守法、打击犯罪等。

第7篇

一、丰富博物馆传播途径是发挥教育功能的手段

在科学、文化不断进步的今天,大众观赏方式的改变和品位需求的提高,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乃至文化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依靠单一枯燥的陈列方式,已难以达到大众化的宣传效果,这些都促使博物馆不得不重新审视其传统的传播路径,寻找让藏品更加贴近群众的新的策略,增强感染力,吸引社会和公众更好地参与。近年来,我们出版研究书籍、论文集、古建筑修缮报告和图录、宣传册等十余部,建立了官方网站、微博、数字化博物馆。有效地利用晋祠丰富的文化遗存和馆藏文物,以专业性和可读性相结合,建立实物展示和虚拟展示、实物展示与研究成果展示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以通俗易懂和群众能广泛参与的方式展现出来。

二、完善博物馆活动内容是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

晋祠博物馆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志愿者服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军民共建、阳光天使小记者与小小志愿者活动;“旅游一卡通”惠民服务、中国旅游日和世界旅游日免费开放活动等。特别是志愿者活动,可谓是对博物馆、对观众、对志愿者本身都有益的三赢活动。对博物馆而言,缓解了人员不足的困扰,提升了服务质量;对观众而言,能够得到更周到的服务;对志愿者而言,找到了一个增长见识、回报社会的机会。这些活动的开展,吸收了社会上有公益精神的人士参加到博物馆事业中来,也是博物馆与社会更广泛更细致的交流沟通,使广大公众有了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服务社会、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机会。同时博物馆的性质、内涵、博物馆的公共精神得到很好的宣传。

三、、晋祠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展望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十报告的精辟阐述,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深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社会教育工作。

1.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青少年是有待开发的潜能市场,这个群体关乎国家的未来。随着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越来越重要。我们要积极探索博物馆融入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实现与学校教育、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使博物馆成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课堂。(1)组织学生参观。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做好陈列讲解和辅导,建立学生活动室,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举办绘画、小标本制作辅导班、与学校配合举办“夏令营”、“我爱家乡”活动;和大学联合,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通过沟通学校共青团、学生会渠道,来鼓励中小学生、大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通过召开座谈会、古建知识、博物馆知识、旅游知识竞赛等方式来调动青少年更多地关注博物馆;结合国民教育,增加博物馆的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将专业性和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让青少年直接和随时参与体验活动,方便更多参观者的参与,调动青少年观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资源优势。(2)与附近中小学建立固定联系,设立校外辅导员,或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经常到学校开展活动,如故事会、辅导历史课外小组、小小讲解员、祖国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小组的活动等。提供教具,赠送博物馆宣传册,结合自身实际和条件,制作一些建筑模型和标本提供给学校组织教学。组织小型、轻便展览走进学校巡回展出,携带有关录像和视频,向中小学生普及历史和科学知识,宣传有关文物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2.结合自身特点,提升为游客参观游览和文化休闲服务的水平。曾说过:“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传统使命和任务,反思文物资源的角色作用和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使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更加紧密地贴近群众,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面对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第一,我们必须保护好、展示好、解读好、传承好这些历史文化遗存,通过更新说明牌、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等方式让公众走进古建筑,了解古建筑,读懂博物馆承载的历史信息。为了使博物馆得到更好的利用和普及,还应该借助大众传媒,走进机关、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畅通旅行社团的合作渠道,发掘和延伸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第二,进一步丰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参观博物馆、组织观众现场观后感比赛、博物馆调查问卷等。借助“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等,造势宣传,推出主题活动,利用不同节日的特点,提升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第三,创作拍摄系列影视作品,以晋祠悠久的祭祀文化,100多座宋、元、明、清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驰名中外的雕塑碑刻,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楹联匾额以及晋祠藏品展览等为题材,拍摄高品位影视作品、大型场景剧目,或通过歌曲、舞蹈、情景剧、微电影、诗朗诵等表演形式,生动反映晋祠的历史厚重感,让历史文化遗存“活”起来,让蕴涵在文化遗产里的文化基因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开来。

3.以多元文化手段,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博物馆是根植于现在、保存与沟通过去的鲜活机构,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为不同观众和不同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每一座博物馆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遗存和藏品,蕴含着取之不尽的资源,积极依托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通过多元的文化手段,积极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领域,使精彩而博大的博物馆文化承担起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如果说文物藏品是文博单位的心脏,那么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就是其“灵魂”,晋祠博物馆要立足公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培育社会教育品牌,依托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宣传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拓展社会教育功能。(1)改革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打造网络互动的专题精品活动。尝试与新浪等大众网络合作,举办“印象晋祠”、“寻找晋祠记忆”、“凝固的历史温暖的回忆”、“我在晋祠,您在哪儿”等活动。(2)大力发展文博志愿者队伍。发挥博物馆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吸引更多的知识精英、社会知名人士、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担当志愿者,使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更加广泛开展,起到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世界,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作用。(3)加强藏品研究成果的大众化转化和传播。加强藏品的分类研究以及古建筑、彩画、壁画、雕塑、碑刻、楹联匾额、馆藏的瓷器、铜器、铁器、字画等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出版、公开发行、供网上检索。开发能够体现晋祠厚重文化的特色纪念品。在博物馆停车场、入口处人流集中的地方设置LED屏,介绍博物馆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注意事项等。开辟影视厅,将观众无法亲近的精品宋代彩塑、明代彩塑和馆藏文物等利用视屏、网络、数字博物馆呈现出来,让更多的受众全面了解博物馆,起到教育大众,宣传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目的。(4)完善传统的讲解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扩大语音讲解的语种和质量,增加二维码扫描讲解服务项目、利用博物馆网络平台、微博平台、微信平台和手机导览的全新方式,建立实物展示和虚拟展示有机结合、静态博物馆与“流动的博物馆”互相补充的新模式,真正实现“将博物馆带回家”欣赏的效果。

作者:连颖俊

第8篇

现在,很多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等等各类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似的出现,家长疯狂地让孩子去参加名目繁多的培训,认为这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现代汉语词典》中“素质”包含的两层意思:①指事物的本来的性质和素养;②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性特点。“事物的本来的性质”对人而言,指的是道德品质,素养就是各方面的能力。可人们说“素质”时往往忽略了“本来的性质”,单方面去培养能力,事实上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前者应该远重于后者。我们仔细观察,不难看到现代中小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具有下列特征:讲究生活条件,追求享乐,但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精神不够;思想较为复杂,但考虑问题简单;社会实践欲高,但辨别是非能力差;求知欲强烈,书本学习兴趣不高,自学能力弱;自我意识强,认识自我差,爱国、集体、奉献、互助精神不足;身心脆弱,创造意识不强,对人生社会意义理解不深。总之,他们虽然生活在现代,却难以胜任现代社会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当代中小学生需较好地具备下列素质才可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有用人才: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实践素质、竞争素质、审美素质、创造素质、人格素质。因此,我们认为,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应注下列几方面的问题,方能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与能力。

1 历史教育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读史虽然可知今,但往日的岁月毕竟已进过境迁,距我们较为遥远陌生,一味地大谈历史之灿烂,英雄之豪壮,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抵触心理,感觉枯燥乏味。现代中小学生更关注,关心的还是眼前的生活,所以,应对现行教材有关内容进行调整,加入一定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积极内容,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对比分析,让学生从生活入手,参照历史,思考未来,这才能真正起到读史的作用。在获得知识(直接知识)的同时,又可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美好传统的思想教育。这样,他们学起来才有兴趣,有感受,并能转化应用,否则, 我们也就失去了有中国特色主义教育的真正意义。

2 生活、学习、劳动、体育锻炼几者间的有机结合

要想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单靠书本的教学明显不够,而现代中小学生的劳动只是打扫教室,体育锻炼就是跑几圈,抛抛篮球,之外就是起床、上课、睡觉。这是根本培养不出良好品行意志行为的。学校生活虽然单一,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你会发现,它还是多姿多彩的,他们的衣食住行,玩乐喜好,苦痛友情等也是一个完整的复杂而真实的社会环境,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有计划按步骤巧妙地进行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该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的。学校不是真空,而是社会的缩影,我们不能把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截然分开,应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在这个巨大的熔炉中,去锻炼他们,改善他们,这才是现代教育的最佳教育模式。

3 教材、教师、教法、学法的相互结合

教材在有关内容的编排上,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照顾到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身心特征,要改变那种死板乏味的教材编排方式式,加入一些生动活泼、形象幽默的形式与内容,增强教材本身的生动性、吸引力。教师在努力提高自身专业修养和能力的基础上,更应从实践出发,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科学合理灵活地组织教学,不可用一陈不变的教法,在客观上抑制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还要把学生的被接收转变为主动吸收,发挥出他们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自觉自愿的渴求中,学习知识、培养素质、形成能力。

4 家庭、学校结合,构成统一的教育网络

现在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是,真正了解孩子的,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当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认可和鼓励的时候,父母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和发展潜力,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当孩子在在学校因为成绩好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有些沾沾自喜的时候,父母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帮助孩子在更多方面完善自身素养。因此,父母应主动与学校联系,建立与学校的沟通机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相互平衡、相互促进。

当前还许多家长却只看重了学习教育,当孩子要做一些家务或自我劳动时,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你什么事都不用管,不用做,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家长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相反,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接受系统的社会教育。孩子终究是要长大成人、走向社会的。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孩子较为系统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人格成长、社会道德形成、社会认知和行为、科学素养等一系列科学的社会教育体系的培养教育,使孩子的社会态度、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能力与他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脉搏和拍,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社会人。

第9篇

书法普及教育

水平浅、范围广是日本书法普及教育的两大特点。书法普及教育以书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传授内容,日本小学、初中的书写课,政府部门及各类教育机构举办的书法基础知识教学和文化活动,各类书法团体的基础教学部分,都属于书法普及教育。

首先,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是强制性的书法普及教育。小学至初中的国语科中均开设书写课,并配备有专门的文部省检定书写教科书。该课程以传授书写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同时还起到辅助国语科和其他科目教学的作用,体现了其强制性教学的必要性。

其次,社会教育机构的书法教育是个人意志主导的、将书法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书法普及教育。社会教育机构不限年龄、性别、身份、学历等受教育资格,为日本民众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在日本,关于书法教育有 “四十的习字”、“年老后的乐趣”这样的习惯说法,体现了书法教育不分学习起点和年龄、适合终身学习的特点。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日本2000年至2008年的年平均 “书道人口”为629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也就是说20个日本人里就有一个人将学习书法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如果将希望学习书法和正准备学习书法的日本人也包括在内,广义的“书道人口”在2008年共有952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5%。

此外,日本全社会的传统文化活动成为广泛普及书法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每年新年举办的新春试笔大会是影响最为广泛、最具代表性的全民书法教育活动。在日语里,新春试笔称为“书初”,意思是一年之中第一次用毛笔写字,也叫做“吉书”“初砚”等。新春试笔源于近世以前的宫廷仪式,在江户时代得到发展,在百姓中得以普及。新春试笔的传统做法是,在新年1月2日这一天,使用一年中第一次汲取的新鲜水―― “若水”研墨,面向能够带来好运的方向――“惠方”书写诗歌。至于新春试笔的书写内容,与近世以前反映宫廷生活的诗句不同,江户时代以后书写的都是个人对新一年的祝愿和目标。每到新年,日本各地媒体都会将全国各地的新春试笔大会作为新年活动之一,对大会的盛况进行报道。

日本政府通过开展全民性质的传统活动,希望加深全体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日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书法作为其活动项目之一,在这种尊重和承继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中得以更广泛、深入的普及。

书法职业教育

当代日本书法职业教育主要分为师范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两个方向。

小学和初中的书写课、高中的书道课是学校对书法师范教育的主要需求来源。在日本,很多大学生都把中小学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而要想成为小学、初中的主干科目国语科的教师以及高中书道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书法水平。根据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的规定,取得高中书道课教师资格,需要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前提下,并履修书道、书道史、书论及鉴赏、国文学及汉文学、书道教育方法这五类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日本全国有330多所大学符合文部省制定的相关规定,可以提供取得初中国语及高中书道课教师资格的教学,这些大学是学校书法师范教育的主要场所。

同时,随着日本“终身学习”教育革新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深化,普通国民对于社会书法教育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日本全国各类社会书法教育机构不计其数,既包括官方的公民馆、文化馆举办的书法学习班,也包括社会书法团体及个人开办的书法教育机构。一些大型的社会书法教育团体也从事书法师范教育,向学员颁发团体内部的师范资格。而具有该师范资格的学员可以开办书法学习班,在社会书法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具有相应学历的学员可以在文部省指定的大学履修规定课程后成为中小学书法教师。

书法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书法专业技术教育。在日本有这样一种职业,叫“赏状士”,他们专门负责书写各种证书、感谢信、会议和活动的姓名卡、仪式程序安排表、祝词、海报、信封等等。对这种职业的需求与日本社会的传统习惯密切相连,比如学生的毕业证书、会议的横幅、座牌姓名卡等都不是印刷出来的,而是由赏状士或类似的专业人员用毛笔书写的,而且在字体、格式上都有着日本独特的规定。针对社会对这种职业的需求,很多社会书法团体就会开展赏状士的职业培训教育,并授予相应资格。

与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赏状士相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本出现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的平面图像处理功能,对书法作品进行加工和设计的新兴行业,这一行业被称为“设计书道”或者叫“数据化书道”“艺术书道”“商业书道”。设计书道以手写的书法作品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广告、包装、商标、商品设计等诸多元素进行商业化的加工处理。也有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利用设计书道的方法创作贺卡等个性作品。由于设计书道不需要高超的书法技艺,因此从事这一行业的不都是专门学习书法的人员,也有设计领域及其他艺术领域的人士。

此外,与书法和书法教育相关的产业也需要书法专业技术人员。例如,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具的制造业从业人员也必须是书法的内行。

可见,日本当代书法职业教育体现出供需双方互为一体的特点,这是书法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日本当代书法教育的成功宝典。

书法艺术教育

书法艺术教育是高层次的书法教育,并以培养书法家、高级书法人才为教育目标。当代日本书法艺术教育有三个主要途径:一是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书法专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培养高级书法人才提供保障;二是书法家通过开展艺术和艺术教育活动,在进行高水平艺术创作的同时,将具有时代和民族特征的艺术理念和技艺传承下去;三是为国民创造接触高水平书法艺术的机会,培育书法艺术的广阔土壤。

高级书法人才的培养是定位在保留、继承、发扬日本传统文化艺术的高度之上的。日本高等教育机构的书法专业教育目前已经具备了本科至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2001年,大东文化大学开设了日本第一个书法系,2003年和2005年先后开设“书法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该学科硕士阶段立足于汉字文化和假名文化,从全球化的视野探求书法的本质,以 “书道学”的理念为基础,培养高水准的职业书法人才、书法研究人员、书法教育者、书法家等,并推动书法的国际交流,将这些人才培养为继承书道传统、日本书法及书法学的领军人物。博士课程分为中国书学、日本书学、书法文化遗产学三个研究方向,其中书法文化遗产学方向在培养高水平书法人才之外,还教授对现存书法文化遗产进行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知识,指导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并从中取得研究成果。

其次,书法家处于日本书法教育这座金字塔的最顶尖,他们的作品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成为书法艺术教育的典范。始于1907年的“日展”是日本全国最大的美术展览,它的第五部门是书法。每年可以在此展览中见到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的最新创作。同时,书法家通过个人的教育活动,如培养家族内部的继承人或者招收弟子等形式,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书法技艺传承下去,对于国家和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也起着重要作用。

普通日本国民接触高水平书法艺术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最常见、最直接的就是书法艺术精品展览。

综上所述,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构成了当代日本书法教育这个整体,三个层次缺一不可。如果说书法家是日本书法教育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广大国民就是支撑着塔尖的基座;基座愈宽广、愈坚实,塔身就愈挺拔,塔尖才能立得更高。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日本各时代的‘现代文化’总是在获取新的发展形态的同时,保留了日本的感性并使其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得以传承。”所谓的“现代”,并不特指今天的社会生活,而是日本各历史时期出现的以及当时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是说,日本文化在追求“现代”的同时,总是能以“传统”的复兴来与之调和。对于书法本身而言,适应“现代”必然带来实用主义的倾向,而发扬“传统”则往往偏重于书法的艺术性。

中国书法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时候,汉字、书法、汉学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是相当时髦的外来文化。然而,日本书法在经历了对中国书法的推崇、学习、吸收、借鉴之后,将其与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结合,融入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继而创造了独特的日本书法――“书道”。

近世以前的日本书法教育是以古代中国书法教育为母体的,无论是涉及书法的教育机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使用的书法字帖,两国都有很多共同之处。而在学习中国书法的同时,日本开始了符合民族传统的独创性的发展和演变。江户时代庶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普及,这次教育普及对于日本书法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那就是培育了书法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广大民众。这也是中日两国书法教育开始走上相异道路的分岔口。此后,日本又在近代率先踏入了学校书法教育的功能分离这一环节,将书写、艺术和传统文化教育功能保留在书法教育之中,并在战前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现代日本教育则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场所,将书法教育的识字、书写、基础知识、传统文化教育、艺术教育诸项功能安排就位。

日本书法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将书法教育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区分开来,从而减少和避免了在传统文化承继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与现代社会功利性的影响和干扰,从而创造了一个相对纯粹的书法教育环境。

而书法教育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向发展,单靠一日之功是不能成就的,这需要从最基础、最广泛的国民教育做起。这就是日本书法教育的第二个成功经验――自下而上地开展和实施。自下而上指的是先培养书法的生存基础,重视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大环节。有了稳固的基础,才能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并且让他们学有所用,形成书法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环节中,基础教育难度较低,师资培养和配备都不会有太大困难。学习书法本身也不需要特殊的场所和高级的工具,即使条件不太好的地区和学校也能够开展。社会教育开展的难度相对较大,见效也相对缓慢。因为社会教育是一项全国全民族的浩大工程,光靠修建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是要转变人的观念和意识。这需要以书法界、教育界人士为主力,以国家行为为主导,从广大国民的教育入手,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尊重教育、尊重传统的全民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和书法文化教育的社会氛围。

第10篇

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少儿文献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主要信息源,如何在新环境下,充分利用新技术进行少年儿童图书馆品牌的塑造,使其在素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过渡的机遇。

一、少年儿童图书馆品牌塑造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出现,图书馆正在实现着为人们提供跨时空、跨地域的信息服务,而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职能也由仅仅为少儿读者知识消费型服务转变为以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为目的的生产型服务。以新的社会角度承担培养知识少儿的历史责任,今天的“知识少儿”就是明天的知识生产者,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少年儿童图书馆终将以知识服务和知识产品服务于社会。在新的信息时代,少儿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逐渐从公益事业型向事业复合型转变。少年儿童图书馆只有创立品牌,抓好品牌运作、参与竞争、迎接挑战,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否则,将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

二、少年儿童图书馆应具备的品牌形象

根据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性质、职能、特点,它向社会树立的品牌形象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是与众不同的教育品牌;

2.少年儿童图书馆是有关少儿科研、教育与教学文献信息馆藏中心的品牌;

3.少年儿童图书馆是让读者满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品牌。

以上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少年儿童图书馆立足于社会的最主要的品牌特征。

三、少年儿童图书馆品牌塑造的作用

1.对提高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儿图书馆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市场竞争,但一旦自己的品牌形象塑造起来,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明明白白地追求在知识市场(包括网络市场)的占有份额和利润最大化,不但不被淘汰,反而转化为图书馆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2.对树立图书馆形象具有标识作用

少年儿童图书馆品牌塑造,是少年儿童图书馆内部文化的直接体现,它体现了图书馆的管理者与职工的奋斗、进取和创新精神,创立少年儿童品牌是塑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好的标识。

3.对提高技术及服务水平具有示范作用

少儿图书馆的品牌体现了图书馆的技术文化力量和服务精华,反映了图书馆员工的高超技术水平和精湛的网络服务水平,因而具有广泛榜样示范作用。

一是优化效应。少年儿童图书馆品牌的创立绝非一日之功,通过围绕创品牌活动,可不断地提高图书馆人员文化综合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管理能力,从而使图书馆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是社会文化效应。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品牌是一种文化。一个图书馆能否创品牌,直接体现了这个图书馆的管理者及馆员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图书馆创品牌,是企业精神在图书馆中的具体表现。

三是导向效应。一旦品牌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使得其它图书馆有目标、有方向、产生激励作用,带动更多的图书馆谋求更大的发展。

四、少年儿童图书馆品牌塑造的途径及方法

1.抓住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特点开展工作

应积极向社会宣传少年儿童图书馆是读者完成“终身教育”的基础教育。作为人类终身教育学校的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小读者最早接触的图书馆,因此少年儿童在这里不仅要学习阅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独立学习,独立利用图书馆的技能技巧,即掌握打开科学迷宫的钥匙。向社会广泛灌输“图书馆――是终身的学校”这一理念,有其重要的意义,应让社会家喻户晓,从而吸引众多的少年儿童跨进图书馆来阅读、来利用。

2.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应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

少年儿童图书馆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与需要广泛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比如:我馆年年举办少儿读者知识讲座、故事会、读书演讲会、文学欣赏会、百科知识竞赛、科普知识夏令营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出了少儿图书馆社会教育的特点,但这远远还不够,要将这活动日常化,让更多的读者广泛参与,使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融入到读者心中。

五、培养少儿读者的自学能力,积极认真开展阅读指导工作

1.少年儿童图书馆应该创造性开展阅读指导工作

通过开展阅读指导,积极启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主动进取和创造精神,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利用图书馆、搜集整理信息的技能。

2.建立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科研、教育与教学文献中心

“推动某项事物向前发展的真正的动力,莫过于社会对该事物的特别需求”,少儿图书馆应克服以往文献收藏与读者需求脱节的毛病,真正做到根据本馆读者对象的需求建设好馆藏文献。为此,必须密切关注有关少儿科研教育与教学方面的信息和发展趋势,注重学术性、研究性,建立起质与量俱佳的优秀馆藏体系。同时,社会在前进在发展,读者在成长在变化,五年前的读者和五年后的读者就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要进行经常性的读者调查,随时调查随时调整,以符合社会发展的变化。只有如此,才能满足读者需求,读者喜欢才会有品牌。另外,不妨让科研、教育与教学工作者参与选购文献资料。每年最好是开一两次座谈会,请专家开出所需书目,或请优秀教师参与选购图书。一网天下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少儿图书馆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上网,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一些健康的网站和科教片,让图、文、声、像、动画片于一体,形式新颖、有趣、形象生动、有声有色的电子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3.切实搞好少年儿童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工作

少年儿童图书馆应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让这句喊了多年的口号,真正落实到实处,了解读者需求,满足读者需求,真正让读者满意,由上至下改进服务意识,图书馆领导应首先树立品牌意识,服务是品牌,带头先行,以身作则,抓好优质服务工作。

4.少儿图书馆必须提高员工的素质

员工的素质,包括文化知识、形象、语言、气质等。要根据少儿的特点与图书馆的需要,让员工们的一言一行符合少儿图书馆的品牌特征。

5.加强少图馆的网络建设

少年儿童图书馆品牌的塑造,离不开优秀的图书馆网站。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的门户和宣传阵地,少年儿童图书馆要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适时性特点和读者之间进行互问互答,释疑解惑,辨析商讨,把网上的虚拟与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读者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凝聚人心、潜移默化传播文明的作用。

6.要积极推广品牌,扩大知名度

第11篇

【关键词】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中学德育;现状;启示

一、从时代需要的角度出发把我我国德育发展的境况

(一)关于德育

德育,学术界中有不同定义,主要有《教师手册》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学德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有人说:“身体不好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道德不好是危险品。”道德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少的的重要内容,我国道德教育取得不小成绩,在中学阶段,我们开设了诸多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有重要作用,但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德育课主要以汲取知识为主,实际效果不明显。同时,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还在于德育方法上的不当以及德育没有达到学生真正的内化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实践。

主要问题表现在:

第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到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东、西方思想文化思潮的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

第二,现行的德育教育与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生活各方面变化巨大。

第三,说起来“德育首位”,实际操作是“德育无位”。追其根源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生分数和升学率,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只要成绩好,一好顶三好”还将继续存在,学校教师为了自身利益或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重智轻德。

第四,学校的德育手段、方式方法偏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

第五,学校的德育工作偏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当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不仅是受教育者,而是成为教育者(现身说法),这就是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第六,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孩子赖于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

第七,学校德育与学生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实际脱节。中学德育目标在确定上,存在着理想化倾向,这就是无意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二、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的探讨为我国德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出路

(一)关于社会化

社会化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使个体得到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个体更好的社会化,就要以社会现行的规范和期望去引导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也要保证个体的个性化有足够的空间去实现,让个体得更好社会化的同时个性化也得到发展,使社会化和个性化在个体身上得到统一,使人更够全面发展。

(二)关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的心理的构成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其在中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于中学生素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发展的有益启示

首先,应重视社会角色引导机制在加强中学生德育方面的作用,变“德育无位”为“德育首位”。

其次,社会比较机制在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过程。可以看出同辈群体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学德育要注意青少年的群体引导,很多时候,在同辈群体之间他们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如“从众心理"就很好的说明,在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标准时,更容易做出符合大众特别是同辈群体的价值取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重视群体性教育,群体性的引导。引导中学生扩大社会比较范围、深化比较内容,这样在德育的路上,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社会化。而中学生的自信状况直接决定着社会比较的性质,因此在中学德育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社会比较。

再次,用社会学习机制引导中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以鼓励为主,

最后,不可忽视亚社会认同对于中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冲突,达到大社会与亚社会认同的有机融合。

亚社会是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而言,在这里一般指自己居住的社区、学校、工作单位等机构,而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中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因此在中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把学生自身的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而引导中学生的亚社会环境与大社会环境的良性接触与融合。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德育德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但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学德育一定能走出困境,取得更好的效果的。

【参考文献】

[1]张武.中学德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对策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学护理已经成为一个颇具私人化的行业。纵观目前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虽然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限于中职学校的现状,难以突围。

一、中职护理学生的特点

1.基础知识薄弱

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初中学习成绩不理想,考不上高中,又不想早早进入社会,因此选择了中职学校,这样看来,学生的选择多少带有“强迫”的性质。而本身的基础差,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学习专业性较强的护理知识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学习积极性低

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必然是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两者互为表里,让学生很难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尤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医学护理知识,更加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而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3.初具独立意识,进入青春反叛期

中职学生一般是十六、七岁,正是青春叛逆期最为严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的自尊强、自我中心意识强、受到的文化又多数是快餐式的网络文化,因此,个人的价值观与对世界的认识都趋于多元化,对于观念与思想都不再盲从,所以我们常常会说,90后的孩子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这既是青春期的特点,也是时代的特点。

二、中职护理专业教师的特点

1.对中职护理教学在意识上不够重视

对于中职学校,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歧视,当地的教育部门也自动把主要力量归入到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之中,因此,职业教育就变成了“爹不亲、娘不爱”。在学校从事行政管理的领导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得不到政策上的补贴和资金上的扶持,在意识上也就不够重视了,相反还有了更多的职业倦怠。

2.中职护理教师缺口大

随着中职学校的连年扩招,教师常年不进,导致了中职护理教师的大量短缺,学校教师满负荷工作量比比皆是,教学质量也随之下滑,加上很多教师除了要担任专业课的教学,还要做班主任,很难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学校也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是引进一些流动教师,这使得教学质量就更加没有保证。

3.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综合素质低

中职护理教师中很大一部分人的初始学历是中专,也就是说毕业之后就进入到系统工作,大半辈子在一个岗位上,既没有接收到新的护理理论,也没有进行过教学改革的培训,因此知识体系陈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小,无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指导和理论上的革新,因此,发挥不出护理专业学生和知识的潜能与匹配度,使护理实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教学技能不足,教学形式单一

护理专业的教师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一线的护士,她们之前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临床护理,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很少,长期从事教师工作的又存在层次偏低,只是站在讲台上进行讲授,学生在下面做笔记,自主性、探究性都没有被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师生都感到倦怠。

三、提高中职护理教育水平的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各个教育理论都告诉我们,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学生只有在学习之初看到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另外,要正视中职护理学生基础较差的现实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与知识结构,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听懂了就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自然就会有学习的兴趣。

2.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三方协力,共同促进

中职学生在社会上存在普遍被歧视的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让社会在短期内改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社会也不能因此坐视不管,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的基础上,社会教育要紧紧跟上,将家庭教育作为基础、学校教育作为途径、社会教育作为力量,共同对中职学生的培养负责,唯有各尽所能,才能把中专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是身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因此,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能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最充分的吸收和接受。好的教育还应该调动出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用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教师要掌握一些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四、结语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质量提升需要多方合力,学校要重视、教师要主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从短期来说可以改变护理教学的质量,从长期来说可以改观职业学校的社会偏见。

参考文献:

[1]李滨.中职护生的培养探讨[J].广西教育,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