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6:12: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验室安全管理特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包括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验耗材及废弃物管理有待加强,基础建设投入有待提高[2]等问题,诸多文章都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良策;探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还必须在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医学实验室是因其独有的专业性而存在的实验场所,其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复杂多样,涉及安全隐患较多,安全管理难度大[3],因此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也因之具有不同的特色.在医学实验室活动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参与者要由被动管理转换成主动遵守,才能达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校园安全、保护环境安全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成为探索高等医学院校安全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医学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2.1具有基本的实验室设备设施
加强实验室安全设施、基本安全装备的建设和投入,是作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硬件保障[4].应充分利用国家对高等学校建设提供的大量资源支持,加强实验室安全硬件条件建设.在实验室设计时,合理划分区域,并根据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合理布局设计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布局.设备方面要做到定期核查、调试、维修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淘汰达到报废年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仪器设备、并可每年通过项目申报和专业建设等途径及时更换和补充实验室所需设备,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2.2具备基本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安全管理团队建设首先要构建“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安全管理组织构架[5G6].医学实验室安全风险涉及面广而复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严重,所以对安全问题必须由上至下人人重视.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职责要划分清晰.在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有效传达责任压力和管理意图,做到“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强化责任担当.其次就是发挥团队优势,资源共享、合作促进,提高效率.
2.3具有基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制度是协调生产关系、规范组织和个体行为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建立严谨合理、层次清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践行工作有章可循.
3医学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1充分了解师生实验者的实际需求
人的因素对于安全来讲是最重要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人的安全素质,许多安全事故都是源于安全知识的缺乏,同时也有专业技能知识的不足.只有了解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才能做好分析预测、制定对应的应对处置预案措施.
3.2从预防为主角度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我国的多部法律中,将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医学实验室安全从预防事故的角度出发,可以确保实验室与实验人员的安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对人和环境的伤害.
3.2.1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认识水平
医学实验室在实际工作中,会涉及到大量特种设备比如真空泵、培养箱、蒸汽发生装置、超低温冰箱、离心机等专用仪器设备,还会涉及到各种不同危险程度的耗材,包括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实验动植物、放射性同位素等.管理和使用不当均会造成安全事故,对人身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近年来国家对危险物品及设备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7],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必然也越来越高.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和对安全潜在危险因素的敏感度、辨识度、预测能力成为保障实验室安全的必然要求.
3.2.2建立安全教育体系
(1)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利用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安全常识和各种相关知识的教育,建立起全链条的医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体系,形式上可以是安全手册、安全刊物、网上安全信息与常识、多媒体网络课件、培训课程等[8],内容可以包括医学实验室的环境安全建设规范、实验室各项实验操作安全注意事项警示、各种实验用品的潜在危险提示、实验室废弃物及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措施等,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做到进入实验室前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后则思路清晰、行为规范.(2)开展实用、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大众广泛熟悉的、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微信平台等多媒体技术,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并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群,广泛开展入校、入院、入室安全教育.根据医学实验室的特点,开展有序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加强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知识竞赛、安全演习、宣传展板、安全小游戏等方式.国家规定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培训应由有资质的专门机构组织进行,例如辐射安全培训.
3.2.3建立严格的安全准入制度
医学实验室不仅具有一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点,还具有其特殊性,如有危险化学品、实验动物、生物化学及放射性废弃物等.因此必须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才能让师生认真对待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意识[9].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便捷的多媒体技术建立安全学习考试系统,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识课程[10].师生是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主体,也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直接受益者,明确准入原则,实施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比发生事故后的惩处有更大价值.
3.3建立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
实验室安全评价体系是对实验室进行的安全风险评价,为制订防范措施、实施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有实践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指导,对科学规范管理起到导向作用,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1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安全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一线工作者以及各种行业专家都有或多或少的归纳.只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就可以建立符合自身行业、专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标准.只有遵循一定的标准进行工作实践,才能让基础工作有扎实的积累和沉淀,从而持续产生较好的效果;也只有建立了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开展不同范围的自查、检查与交流,以检查促建设,以交流促提高,还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更开阔的视野中拓宽思路,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关键词:实训室 文化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26-02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践教学中实训室是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之一,实训室的文化环境对于营造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实训水平,展示实训室特色和实训成绩,建设省市级重点实训室,打造品牌效应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1 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意义
实训室文化建设是实训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内容。良好的实训室文化建设既可以体现和谐的实训环境,又可以活跃实训氛围;有利于学生了解实训内容和环节,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端正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训室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营造产学场景,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使学生更加了解岗位职责,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从学校到企业岗位的跨越。
随着实训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课程等信息化平台的普及和应用,将实训室的开放状态、设备状态、操作手册和规程、安全管理规定、实训项目和内容通过信息化技术展现出来,学生在进入实训室之前就可以随时了解相关知识,学习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技能,有助于提高实训效率,节省实训时间。这些信息化平台为丰富实训室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手段新方法,对于解决传统实训室文化建设单一上墙展示的缺点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分类
实训室文化建设具有辅助教学、强化知识、安全警示、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功能。实训室文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实训室环境文化:主要包括实训室名称、功能标识,实训室的基本情况简介,如建设时间,面积、设备数量和功能、可以进行的实训项目和内容等资料。
(2)实训室制度与安全文化:实训室的安全管理是高职院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室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实训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还关系到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广东省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检查测评表(2015年修订版)》的要求:“实验室应该设有实验室安全员标识牌、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应挂贴上墙,并与实验室专有的实验工作要求相对应”;因此实训室文化建设中安全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该将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上墙悬挂。
各实训室还应该根据各自实训项目的特点要求,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制订和张贴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实验实训员岗位职责、实训指导教师岗位守则、学生实验实训守则、实训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
(3)实训室教学文化:包括实训室特色、实训计划、实训项目、实训原理、实训步骤、实训流程图及照片、实训室通知和开放信息等。
(4)实训室企业文化和人文文化:在实训室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引进和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岗位标准、岗位技能、职业规范、行为礼仪,企业生产现场管理规范等;人文文化主要包括一些与实训室有关的名人名言、标语口号与警句等。
(5)实训室信息文化: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实训室文化建设内容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和网络课程平台展现出来,不仅可以突破实训室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丰富实训内容,加快更新速度,还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中加入讨论、答疑功能供学生学习和交流,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实训室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
3 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实践
自2003年该院番禺校区启用以来,学院不断的加大实训室建设工作力度,特别是2012年新建13 000 m2实训中心大楼投入使用以来,一批专业实训室、工作室、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相继建成,从硬件上极大的改善了我院的实训教学条件。
为推动学院实训室文化建设,结合创新强校工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实际需要,学院先后开展了2次实训室文化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各实训室和专业的特点、实训项目、对应的岗位需求等实际情况做到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实训环境,提升了该院实训室文化育人氛围,主要有以下内容:
(1)实训楼简介和分布图,主要包括实训楼的基本情况、建筑面积、实训室数量、实训楼功能定位、服务专业、对外培训(技能鉴定)项目、与企业共建情况及其所具备的特色、楼层实训室分布图等,放置在每栋实训楼一楼大厅或者相应楼层。
(2)实训室门牌和简介,包括实训室的基本情况、主要仪器设备数量和功能、实训项目、和内容等资料,安装在每间实训室门口或者走廊。
(3)实训室安全管理责任人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实训守则、实验实训员岗位职责、指导教师岗位守则等规章制度在每间实训室上墙悬挂。
(4)实训室设备操作方法和操作规程;主要实训项目图表、原理图、实训步骤、流程图等展板上墙悬挂。
(5)实训室对应岗位技能、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流程等企业文化展示。
(6)在电梯厅、走廊过道墙壁和橱窗等公共区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布置,突出特色。包括专业内涵、特色实训项目,实训教学及科研成果,学生所取得的实训成果和获奖情况、师生作品展示、优秀毕业作品展、教学用的标本和模型等。
(7)实训室信息文化建设,利用实训中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将传统的上墙悬挂和实物展品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手段在网络上展示和动态更新,增加平台的咨询答疑互动讨论模式。
4 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1)思想上重视,充分认识到实训室文化对实训教学、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重要作用,将实训室文化建设贯彻到实训室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高职实训室的文化建设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划进行设计。
(3)高职实训室文化建设要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引进先进、科学、规范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人才观念、严谨作风、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责任等引入到实训室文化建设中,努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学习环境,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4)在实训室文化建设中应该利用“互联网+”突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一是加强在互联网上进行实训室文化建设和宣传;二是在实训室文化建设中体现创新精神,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展示学生的创新成果,开放实训室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引导和激励学进行创新实训。
5 结语
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离不开良好的高职实训室文化环境。高职实训室文化建设应该根据学院和实训室的实际环境、专业特色、岗位技能进行设计,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融入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进行大胆实践和创新,充分发挥实训室文化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 温渌.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新余学院学报,2013,18(4):128-129.
[2] 武芳.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创新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244-247.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网络教学;构建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17-02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当今全球信息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并且社会生产活动都无法离开计算机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的技能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能水平已经作为职场普遍要求的一种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在计算机能力培养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注重计算机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使计算机实验教学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使学生所学的计算机技能够适应社会职场的需求,培B出高素质人才、同时持续提高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计算机实验室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极为重要,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有章可循,在安全管理制度下,实现实验室安全。下面就学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1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构建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构建起来的平台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运用这种校园网与局域网的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结构,实现校园网与局域网的网络化分层管理。为了不同专业计算机实验,设有实验室局域网络系统以及独立的分部实验室。首先是能够按照运用不一样的网络管理模式对各个实验室的实验具体情况进行适时管理;甚至对每位学生上机操作适时查看。使管理效率更高,管理更加简化。当然带来网络维护任务更加艰巨、且网络安全运行更加重要,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要求更高[1]。
1.1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信息化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爱好与兴趣,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进行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采取先进的网络化等教课方法,在网上可以自主选择课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多接触到计算机行业发展与现状,从而毕业后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更快地融入日新月异的社会。
全自动管理与监控课程信息,记录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数据和实验成绩,详细记录、分析、统计、存档,有效做到按制度、规章办事,避免人为因素,实现智能化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实验中心网络监控系统。计算机实验教学需要一个良好学习、操作环境,而网络智能化的管理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建立局域网,采用直连等方式,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2]。
1.2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
在校园网与实验室教学局域网两套系统并行中,在教学时,学生只能够使用实验室局域网络服务,这样学生上课过程中注意力就不会被分散。在开放的时段,开放系统启动,确保网络教学能够规范和灵活地开展。计算机中心局域网络,需要拥有中心服务器。对资源实现共享,管理者可以对各级服务器进行运用。采取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的方式,保证网络的安全性[3]。
要重视计算机实验室局域网建设和维护工作。因此计算机实验室要重视局域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计算机使用者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和电子资源共享;计算机实验室应该定期检查IP地址是否存在冲突和错误等问题,再者,减少由于网络共享带来的黑客的网络恶意攻击等问题。保证实验室网络的安全运行。
2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与管理
2.1组建不同专业实验室项目管理模式
在高校进行不同专业计算机实验课程的过程中,还要对每个学期的所实施的基本项目进行全面性管理,要对于每个学期完成不同实验项目的结果进行全面性科学分析与总结。同时通过教学软件可以实现系统性的检测模式管理实验课程进行的相关内容。从而,为整个教学内容的进展提供跟踪性的服务,从根本上实现网络化管理的最终安全目标[4]。
2.2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与安全管理制度
要高度重视并认清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要想尽办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并降低其安全管理中问题的发生,并且要制定出一套正确、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形成安全适用的计算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制度,大大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实践服务。
计算机实验室的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极为重要,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规范广大师生使用计算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师生在上机的过程中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按制度来进行操作,师生、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在安全管理制度下,实现实验室安全[5]。
2.3 注重建立实验室安全规范
通过制定实验室安全规范,可以有效地提高防范灾害与快速应对灾害能力。例如,每个实验室必须配备两个以上的防火器,并且要定期更换;防鼠、防盗、自然耗损等意外灾害产生时要保证有序、有效的应对;在规定周期内,实验员要参加各级各类安全培训,并且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罚条例,以杜绝安全隐患[6]。
要根据实验室各专业教学实际要求和实验室建设目标,逐个学期不断修订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同时落实好各层级实验室管理责任;责任具体到人,各级人人把关,形成一张责任安全大网,让隐患无处可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各级管理部门应作为一项严肃的日常工作,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责任人要有记录、有档案,在实验室日常不间断检查评价过程中,才能有效保障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有序圆满执行[7]。
3结束语
计算机实验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与作用。在构建和管理实验教学平台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因地制宜,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发挥特色,构建好、管好和用好计算机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在高校的教育发展中,高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一起努力,把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完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景涛.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与管理分析[J]. 云计,2005(6):106.
[2]张铭.教学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多方位改革方案[J]. 信息与电脑2016(4):220-221.
[3]赵爱玲,崔朝军. 构建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2012(5):39-40.
[4]张小林.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 实验室科学,2009(4):99-101.
[5]张志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 黑龙江科学,2015(6):102-103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21-02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与其他技能型人才培训机构的区别在于,高职院校更注重系统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厚技能而非轻理论,培养的学生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机电实验室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场所,是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训练场所。机电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管理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水平,创新机电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模式,对推动高职院校机电人才的教育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与运行现状,提出改革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的特点与运行现状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知经历了从了解、模仿、探索到特色发展的曲折过程。与体系日趋完善的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尤其是实验实训是高职院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1]。我国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目前有如下特点。
1.实验室规模日益扩大。几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下发后,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高职院校也根据自身的实际不断加大对实验实训的投入,建立了具有服务课程、专业、技能模块等功能的各类实验室。机电实验室作为重要的技能训练场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PLC、单片机、电力电子等实验设备装置。机电一体化布局日趋完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有所提高。实验室技能培训容量从过去的数十人到上百人,投入资金从数百万元到数千万元。机电实验室投入和规模的增加,有力促进了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
2.建设模式多元化。目前,机电实验室通常采用分散型、集中型以及分散型和集中型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所谓分散型模式,是指基于课程设计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如机械测试实验室,实验设备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配合课堂教学和验证课堂理论而提出。而集中型模式是基于学科层次提出的实验要求,通过组合多种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的,或者为满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需求而建立[2]。集中型模式可满足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还同时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要求。机电实验室作为综合实验室,除了完成机电传动课程的实训外,还可以进行机电结合的实训。分散型和集中型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是基于多个实验室的功能组合,通常情况下各实验室在科学规划前提下按照分散型模式建设,但各实验室在学科提出的实验要求下,又可集中相关的功能块,提供集中型模式的训练要求。该模式灵活机动,增加了实验实训中心的利用效率。
3.多种管理模式并存。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在经历了过去的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基础上,逐步转变为院、系(部)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这种调整,对于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节省投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加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仍然延续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一种补充,但也带来了实验设备重复购置、管理人员增加、大型设备使用率的矛盾。
4.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日渐突出。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从过去的迎合、适应社会需求向引领地方产业发展的方向迈进,如新型加工技术的革新,基于三维打印技术的零部件加工,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特点日渐彰显。基于实践教学设计的各种部件、模型等实训作品,表明高职院校的机电实验室逐步向职业化方向发展。教师参与的各种课题试验及研发,使机电实验室技术特点越来越明显。
二、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机电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体制仍然沿用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模式,即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并依附于教研室管理。尽管教育部在实验室评估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实验室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但实际上不少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仍然按三级管理模式运行。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缺乏统筹协调管理,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由于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实验室实际上仍然隶属于教研室。各实验室为了满足课程需要,追求“配置到位、自成体系”的目标,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仪器和加工设备的重复购置,浪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同时,实验实训需要的一些大型加工设备无法添置,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各实验室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大大降低了一些仪器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资源浪费。
2.实验室多元化开放程度偏低。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生命力的源泉。这里指的开放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两个层面。良好的开放环境对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开发项目、增强学生实验参与度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来讲,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的多元化开放程度普遍较低,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一是实验教师或能够操作固定仪器设备的教师数量匮乏,缺少教师现场指导,难以满足开放的需求;二是实验室容量有限,在应付实验教学需求外,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或空间;三是没有建立实验室开放的激励机制,教师缺乏积极性。
3.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加强。要提高机电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离不开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机电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是实验室管理优化的重要保障。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制度、实验教学资料、实验设备资料、实验教学资源与安排以及仪器使用和维护等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平台,教师、学生可以动态了解或申请实验项目,学校管理人员也便于管理、监督和控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试行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水平上。实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报告、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仍由实验教学教师个人掌握,延续传统的封闭型管理模式。
4.安全培训措施不力。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小而全”的建设布局,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因素。机电实验室安全隐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财产安全;二是学生人身安全。动力线布置不合理、用电负荷的增加、大型复杂仪器设备维护不规范、操作使用不当、防范措施不配套等都会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造成财产损失。学生操作不当、防护面具和防护服穿戴不正确、事故处置培训不到位等,往往成为人身安全的隐患。加强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已成为亟需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改革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路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运行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对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以下几种改革思路。
1.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强化系部管理职能。尽管高职院校逐步放弃了三级管理模式,但教研室本位主义及部分教师依赖实验室独自开展课题的原因,使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依然存在。因此,强化系部管理职能是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管理的当务之急。系部实验室建设要从长远规划和整体发展的思路出发,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带头人,统筹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改善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投资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有条件的系部可建立实验中心,统一调配系内设备,协调实验人员的交流,统筹实验耗材,整合实验内容,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2.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采用信息技术管理高职院校机电实验室是规范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的根本保证。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学生网上查询实验室、申请实验、预习实验、提交实验结果等,仪器设备、实验室人员、教学档案、安全等均实行标准化管理,以信息管理替代人工管理模式。
3.加强多元开放,提供实验室运行效率。传统机电实验室采用固定时间、固定设备、固定对象的模式开展实践教学,不利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课程和毕业设计以及教师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项目,降低了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因此,科学合理的多元开放是提高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可采取的开放方式有:(1)基于学生开放,可在课程实验、各类大赛以及毕业设计时,实行完全开放,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基于专业教师的开放,在教师课题、综合实验设计、兴趣小组以及“青蓝”工程等方面及时开放,满足专业教师的业务需求,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作用;(3)基于管理人员的开放,实验室定期向院系实验管理人员、督导开放,不断加强管理交流,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4.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尽管诸多机电实验室配备了安全设施,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以下方面值得深入关注:一是设备运行与维护台账的建立,可以直接或间接了解设备状况;二是设备的增加应考虑线路的承载能力;三是设备的布局对设备之间、对学生操作有无干扰;四是学生实训前有无充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五是极端条件下安全措施的预备方案;等等。总体来讲,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机电实验室最重要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培训
为了贯彻安全教育思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衔接中学阶段的安全教育情况,我们对入学大学新生需要先期培训,使之熟悉或掌握实验室的试剂特性和仪器安全等方面的事宜,让学生熟悉一般生物学实验室的功能、布局和常用化学品的特性以及危险品的标识,提升对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意识,了解事故处理措施。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安全教育中担负重要角色,对于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甚至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都具有重要作用[1]。而后,随着大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成长,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也逐渐转变为同时,利用我们学校建立的浙江省安全教育平台,学校也定期为学生举行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加上野外实习和实验室安全以及生物学专业安全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概念、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级别分类和危害因素,熟悉可能引起的用电和火情隐患以及人畜共患病危害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要求。而后,在理论上还要实行实验室准入前的考试制度,每个人依据自己的学号登录校园网的理论考试,强化有关化学品安全和水电使用以及应急处理方面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对研究生等开展类似的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道德教育,防范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定期举办消防讲座,专门给师生进行消防和急救措施的公共安全培训。总之,在理论上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为了让大家熟练掌握应急措施,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开展相应演练,如火灾急救和逃生、喷淋装置的使用和气体泄露的应急处理等,通过了解这些安全隐患的应急处理,让师生在危险面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以及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急救措施。
2、加强危险药品以及实验生物制品的安全管理
生物学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必需场所,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主要在于实验室使用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试剂、气体以及使用后的废弃物,这些都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易造成人体危害及环境污染的物品,针对实验课堂中使用的这些用品安全和使用过程,除了让学生熟悉其特性、严格规范学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外,我们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废弃物处理措施和人员安全防护。在购买前做好预算,购买后到货入库,建立名录帐册,按照贮存条件分类分开存放,专人管理,教师和仓库管理员签字领用[2]。在相应课程实验结束后及时回收剩余药品和制剂,并及时汇集各实验室的废弃物,然后统一规范化处理。微生物及其制剂是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材料,其潜在危险性和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直接相关,针对此类微生物和实验动物,除了由专人保管、按条件保存或饲养外,我们还对实验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如实验员资格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等,以具备从事相应职能管理和从业的资格。根据这些条件的需要,我们还对部分实验室进行改造以配备相应安全管理设施如生物安全柜和空气净化通风装置等,确保生物制剂的保存和实验过程的安全。在实验结束后及时回收剩余材料和无害化处理废弃物,保证环境安全。
3、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实践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师监护学生安全并把安全教育理念传授给学生的培养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公共设施上配备必要的实验室安全设备如特殊的灭火器、废液回收桶、人体和眼睛喷淋设施等,还要告知学生安全通道和电源保护开关的位置等。其他还必备了超净工作台、手套、口罩等生物学实验的基本设施保障。为应对一些课程实验中的安全要求,我们还在校园的角落建立人工气候室和高安全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实验动物安全方面,则由固定培训学生到专门的动物实验室进行饲养、管理和消毒,直到实验结束后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野外实习和实验是生物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和天目山国家级风景保护区联合建立了生物学实习基地,在实习前技术人员也会对参与的师生进行野外安全教育以及准备一些野外急救药品和安全设备,防止昆虫、毒蛇和蚂蟥等有害生物。研究生的实验安全问题往往根据研究方向和使用实验室的配置,进行入学阶段的普及教育和后期专业化安全教育,在掌握了解基本的水电安全和生物安全外,我们还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从更高层面提高学生的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
4、加强组织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
鉴于生物学专业实践教学复杂的过程,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实验室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同时负责安全检查并监督实践教学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处理安全隐患,制定实验室规范化制度、培训学生和对外交流等。实验室的安全和运行落实到人,实验室门口悬挂安全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每学期结束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总结,统计试剂使用情况和结余,及时回收处理危险品,检查水电和仪器的损耗折旧情况等。此外,我们还开展年终学习和总结,及时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新问题新技术和生物安全动态,使得在安全管理水平上不断提高[3]。
5、存在不足和改进
生物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过程的复杂性使其具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多种潜在危险,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结合增添了学科特色,但也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复杂性。总之,生物学实践教学从制度管理到试剂管理和具体的执行过程,都是为了确保学生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是,在管理制度的执行和学生的野外实习管理中存在一定难度,增加了师资的投入,有时候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彻底,太多的约束会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这都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本文作者:管峰黄丽红徐爱春林芳崔旭红林欣大韩宝瑜工作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1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Strategies and discussion
Li Junsheng
(Lab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Center,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ing810007,China)
Abstract: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fields,thus the issue to secure the system of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addressed.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to influence the systematic safe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explores the ways to take measures so that the lab could maintain a safe and orderly operation.
Keywords:Laboratory;Information managementn;Safety;Ways
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定义及发展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缩写LIMS)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可通过局域网或者外网共同来完成信息收集、存储、分析和处理数据以及实验教学等。它的数据运算,信息传播速度快准确率比较高,在安全上需要高度防范。信息技术跨越了若干个领域,它吸收了多门学科来形成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方法,从而形成一纵横交错的系统。从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现在已离不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它已经替代了传统的人工信息处理方法,满足了现代社会信息需求的及时性、时效性、准确性。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二、主要造成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因素
实验室的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有很多因素,现在基本上每个单位不同程度都有实验室,但好多单位对实验室的规划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缺乏信息安全的考虑,同时又没有专职人来管理,实验室随便可以出入,也没有详细的登记,所以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存在很多方面的隐患。
此外,每个实验室的功能都不一样,有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学术交流实验室,数据处理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有很多信息,如果管理与维护跟不上,势必会造成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和效益。从现实情况来看,实验室信息管理安全的主要原因有以几个方面:
(一)目前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信息化、自动化方面的建设上,给各行各业的实验室在管理机制、组织结构、测试技术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是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上提出很高的要求,在管理不严、技术不硬,今后的形势不容乐观。
(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做各种实验,上面有不可解密资料。现在―些黑客利用不法手段制作非法程序,非法用网络程序进入国家机关单位的相关保密实验室盗取资料,并对网络实验室中的有关数据文件资料进行篡改、修改与变更,甚至有的还在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中设置自己的帐号,并安装了破解软件,非法盗取有关保密文件。有的还修改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服务器密码。使整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处于其控制之―,给国家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失。
(三)目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上来看。许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发生过安全问题,主要是管理技术上存在很大的漏洞,让一些黑客就是利用非法程序,侵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使一些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要实验室的实验信息管理系统遭到黑客大肆攻击,使有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受到破坏,数据丢失,网站和主页被修改,有的主页被张贴有害信息,有的网络系统受攻击陷入瘫痪状态,造成了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对策探讨
(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重点是突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数字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的特色,加强实验室在科研、信息资源的应用效率,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不断促进实验室的全面发展,才能施实验室安全高效的运行。
(二)实验室要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就要从信息管理上下功夫,必须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要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就要建立现代组织管理制度,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量化管理又称为终极管理,是各种现代管理理论融合在一起,使科学信息管理的实际应用。加强管理实验室各类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LIMS平台,实时了解实验室内各台设备和人员的工作状态、不同岗位的信息,发现问题能及时协调,确保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局域网安全防范与控制,保证实验室管理系统安全运行。
(三)加强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保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运行。是一项重要任务,我必须要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器,设立访问功能、权限控制、安全防范、技术服务等模块。切实把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措施,而保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资源不被黑客用远程访问,更是保护了实验室信息管系统有关数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是一项长期管理和维护防范工作,但必须在实验室安装上最有效的防火墙和复杂的密码,这样,非法用户一般情况下是访问不到的,安装这些软件是实验室信息管系统安全中最基本的保护措施,防止非法用户利用互联网截取和盗用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保证每个人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安全的去做实验。
四、总结
总之,随着科技不断跨越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就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也就成为21世纪实验室发展的新动力,实验室实施信息技术化建设各领域广泛应用,这样人们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问题引起了的高度关注。预防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出现漏洞,主要原因是管理和防范技术跟不上。对此,必须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为突破口,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情况,探讨防范各种不利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把实验室信息管系统安全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恭和.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管理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医院或(和)研究院的实验室管理也是一门学问。现结合我院中医临床与科研实验室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管理体会。
1 制度与管理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实验室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要管理好科室和发展业务,就必须采取和执行合理的管理措施与规章制度。我们先后制定完善了生化实验室、免疫微生物实验室、血液体液实验室等各室的规章制度;制定了从科主任、主任检验师到技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职责;制定了仪器管理、安全管理、纪律考勤、奖金分配、优质服务措施等各种规章制度与措施几十条。
当然,规章制度不是用来装饰门面的,有了制度就必须认真执行。制度目前人人平等,科(室)主任也不能例外,而且要带头认真执行。执行制度成功与否领导是关键。执行制度要奖罚分明,不怕得罪人,也不怕委屈自己,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论事不论人。执行制度贵在坚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习惯久了形成自然,自然而然以后人人就会自觉遵守。
科学规范的管理督促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紧紧围绕着“一切为了患者与临床,服务于患者与临床” 这一宗旨。我科(室)具有特色的十条优质服务措施,如函寄检验报告、上门服务、传真网络咨询服务等,一直坚持多年至今不懈,受到许多患者和亲属和好评,也先后分别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和《现代工人报》的报道赞扬。
2 实验室建设促进业务发展
实验室业务建设包括不断引进和开展新实验、新技术。作为中医单位的临床实验室,不但要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而且还要不断创新,创出自己的特色,也要有超越临床的勇气。实验室一方面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来发展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人才和外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同时,也要跟上科学规范的管理。近年来,我科(室)先后派出6人学习和进修,在读专升本4人,研究生毕业1人,大学毕业和中高级职称者占全科人数的80%以上。在仪器设备方面,我们先后引进和添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血液分析仪3台,以及基因扩增仪、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等仪器设备。编写并实施了实验方法和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开展了临床生化、免疫、细菌、血液、分子生物检测等一百多项检测项目,经济创收大幅增长,业务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连续多年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质评优秀。
3 管理促进科研工作
科学管理也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我科(室)除了完成大量的临床日常检验工作以外,还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科研课题任务。由我科(室)筹建的两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即生化实验室和免疫微生物实验室),已通过重庆市卫生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和复审。目前实验室运作状态良好,实验室参加和完成一项国家新药投资基金项目,三项省局级科研课题,并承接和完成“太极集团”、“上海凯宝药业”、“重庆希尔安药业”等单位的临床实验观察10多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总之,实验室管理也是一门学问。管理可以创效益、创质量、创水平。我科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点实效,但还做得很不够,与先进科室相比还有差距,但我们会不断努力迎头赶上。
【关键词】农业安全安全工程课程建设
随着农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农业安全生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农业安全导向下,农业院校也应当设置并完善安全工程专业,优化其课程设置,为新农村的建设,为新农业的发展培养一批既懂得农业知识,又了解安全管理的基层管理人员。
一、新时期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安全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
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从实际来看,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是实践的指导,只有拥有丰富的、稳固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从事实践活动。安全工程专业在理论课程方面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等。而在农业院校,为了突出其办学特色,在理论课程中还开设了《农业安全生产》、《农业防火减灾》、《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等。
(二)安全工程专业实验与实践课程的设置
同比理论课程向比较而言,实践课程更加的具有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在农业院校中,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开设了较多课程,例如化工安全工程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农民产品安全检测实验以及与农业生产安全、农业环境安全、化工安全等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直接的理解理论知识,进而更加的熟练的掌握所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安全工程专业主要设置了《化工安全》、《环境与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等课程。另外,为了保证学生可以顺利的开展实践活动,学校还建立了与农业安全特色相符合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设立,不仅仅为学生找到了实践的平台,更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熟能生巧。
二、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结构
(一)模块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包括农产品安全检测实验、化工安全检测实验、健康实验、安全工程基础实验等。开放实验教学主要指的是实验空间相对较大的实验,主要内容包括:防排烟实验、火灾报警实验以及建筑灭火实验等等。另外,还包括针对农产品安全监测而进行的大型仪器操作实验。这些大型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通过这些开放性实验以及对大型实验仪器操作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将安全理念延伸至了农业实践领域。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农业安全导向下安全工程课程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实验的危险性较大,不宜实际操作,因此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建立仿真实验室,通过虚拟来完成实验项目。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在感官上对于危险实验有着清楚的认知,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例如地震模拟实验、重大危险源监控仿真实验等。
(二)讲学结合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改革选题模式。任务书的设计应当多样化,不仅仅包括采用安全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形成的任务书题库,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形成新的任务书,这样可以是传统的模仿型任务书变为思考型。第二,改变传统的设计组织形式。传统的设计是由学生单个人来完成的,可以将其改为2-3个人为一个小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组,要尽可能的平衡不同基础的学生。第三,改革互动方式。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以及新兴社交软件,例如微信、微博、QQ等,同时还建立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设计的交流网站。在网站中可以将理念优秀设计、资料、相关参数等集中存放,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还应当设置答疑专栏,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其他人可以进行讨论,教师也可以在此进行指导,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其次,建立农业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换言之就是建立在农业安全导向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基地。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学生实习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申请或者是国家各类相关的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相比独立的环境,并完善相关设施设备,保证其实践可以顺利的进行。
三、农业安全导向下安全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探究
(一)努力加强校内实践资源建设,塑造学生的专业精神
安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学校应当加强校内的实践资源建设,例如加大具有农业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习档案。学校方面应当树立大实验室的观念,充分的利用校内的实践资源。
(二)加快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安全农业导向下,高校应当建立与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以及农机使用安全相符合的校外实习基地。要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指导,同社会上各个企业与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通过实习,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弥补。这样才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积极利用科研促进教学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应当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平台,该平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从项目的确立,资料的搜集以及申请、研究、论文的撰写等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这样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创新能力。其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积极的鼓励学生以及教学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农业生产与农业环境安全的科研项目较多,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子课题,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立项、数据的收集以及报告的撰写。这样可以有力的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工实训场所;危险源;辨识;控制
中图分类号:X 913 文献标识码:A
实训场所是高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是高职教育有别于其它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只有突出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培养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建设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1,2]。由此看来,实训场所是实施实践教学、科研的主阵地,专业涉及面广,进出人员的繁杂性, 流动性大、层次差别大,各个实训场所再现化工生产真实工作过程的设想, 都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着在围绕实验室开展的各项工作中, 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火灾、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等安全与环保事故的发生, 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害,给校园甚至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给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按照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对校内实训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 使之得到有效控制,是高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重要组成部分[3]。
1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是一种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可能。不同分类方法可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本文按照GB/T28001标准危险源分为两类[4]: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两类危险源间的关系: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2 化工实训场所危险源辨识
2.1 实训场所现场情况考查
高职化工类实训场所,在建设之初就考虑了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坚持SHER (Safety, Health, Environment and Reality )理念[5],为了节约能源, 减少伤害, 应尽量避免高温、高压条件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
秉承这一理念,本院内的实训场所建设理念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某产品工艺进行缩小, 按工业装置(符合HSE体系) 进行设计、制造、安装, 同样采用DCS控制, 是建在教室中的化工装置( 教室即是车间), 这种有化工装置的大教室可称为理实一体化教室, 可把有关专业理论课移到这类教室中进行互动式教学。这种化工装置由于处理量较小, 相对工业装置要安全得多。我院建设的化工实训装置(均四氧化、乙苯脱氢、苯胺的生产等)就是这种类型的,装置是由我院老师自行设计,参与编制DCS软件,无真实投料,模拟进料,没有有毒有害物质。
流程级化工单元操作中心(酒精精馏装置和环己酮净化真实装置模拟操作)与原有的化工单元操作装置(输送这、传热、精馏、干燥、吸收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有离心泵、蒸汽发生器、电热炉等少量真实可旋转、加热设备。
工艺级的实训装置多有2-3层楼的设置,楼层间都以铁梯子链接,且铁质管线、阀门、塔等设备一应俱全。因此,既有化工装置和实验室的类似的危险源,但又不完全一致,有其特殊性。
2.2实训场所的危险源
对于此类危险源辨识的原则,应该认真考察系统中能量的利用、产生和转换情况,弄清系统中出现的能量物质或载体的类型,研究它们对人或物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来辨识危险源。
根据现场考察结果来分析,属于第一类的危险源有:
(1)物质危险源:少量毒性不大的化学药品如酒精、易燃易爆试剂气体如氢气瓶等,属易燃易爆物料;
(2)单元操作实训装置则需要真空、热油泵等;
(3)整套模拟真实化工生产装置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有铁质楼梯,管线和阀门等设备;
(4)实训场所电线、照明设施等。
造成各种伤害事故的因素除了上述各实训场所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就还有第二类危险源,可简述为设备等的老化、失效控制、阀门泄露等、人或者各种环境的因素。
值得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能量物质或载体都是危险源,而是从实际安全工作角度,只有能量物质或载体所含有或承载的能量达到可以造成对人的伤害时,才将其能量物质或载体视为危险源。
3 化工实训场所危险源辨识
对于各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 是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本校实训化工实训场所危险源的识别和分析,为下一步实现有效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各实训场所工作活动的特点, 编制工作活动表, 查清活动涉及的房间、设备、药品试剂、耗材、人员、工作活动过程及其相关信息, 识别与每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 分析谁会受到伤害、如何受到伤害,对这种伤害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均已实施的情况下,还需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控制失败的后果。
3.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
了解和确定此类危险源的存在和本质特性, 包括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对于本校的实训场所内,乙醇、氢气等有限的挥发、易燃易爆物质,还了解其危害程度,属低毒,易爆, 处理过程有何要求, 需要如何防护, 保存条件有何要求等等。由于考虑安全,所有实训单元和装置都已经尽可能避免了高温高压的环境,所以只要考虑其他设备、电气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即可。在处理此类危险源的原则是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伤
害或损坏发生的可能性或潜在的严重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装备。
3.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
第一类危险源发生意外释放的条件和防控的失败,加之人为因素即演变为伤害事故,由于实训过程中的设备、人员等情况各异,不确定因素增大了的控制难度,除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和装置的开停车与维护外,还要定期检查安全装置系统是否故障、电气线路是否正常、加热或冷却介质是否足够等等,以尽量杜绝导致事故发生的条件。而对于人和各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 这一因素需要国家、政府、高校、师生员工共同关注, 才能有效控制。国家、政府需要加大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并进行有效监控和保证措施,才能有效实施控制。
因此,对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 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各种环境因素又往往是人为造成的,据有关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约为98%[2]。对人的控制的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
(1) 规范安全管理
实训场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者, 是实训安全管理目标制定和组织实施的决定因素。其工作内容包括: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配备专职实训管理人员, 明确实训场所安全责任并进行有效监控, 完善应急响应程序;加强安全管理的相关资源投入;加强对教职工、师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增强安全文化氛围等等。
(2) 专业培训
实训场所的教师、学生、参观人员等流动人员, 则应先分析这些人员在实验室活动的内容, 如果是一般的短时参观人员,可以简单开展安全注意事项说明;如果是实训操作的人员, 必须根据其教育情况和相关知识的背景,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 专业知识教育和设备基本操作规程等的相关培训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 结论
高职院校实训场所的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工作应该作为一项主动性而非被动性的执行措施。换言之,新建实训基地包括已经建立正在运行引入新发展业务、修改新的实训场所, 在活动开展之前, 就应对相关活动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制定有效控制措施。对于正在运行的高校实验室,应定期、及时组织或更新危险源辨识和控制工作。同时将相关文件、资料和记录以及扩充,以便涵盖实训的活动。这一活动需要进行管理评审,并持续改进[6,7]。
高职院校实训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工作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师生员工乃至全校、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从而建立安全和谐的校园, 为高职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严明良,刘颖.高职院校实训体系构建的研究和控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60-162
[2]吴永贵.论高职化工类实训场所的建设[J].广东化工,2010,38(12):276—278
[3]刘丽葵,贺丽苹,王小梅.高校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46-3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 2001)[C].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5]付飞鹤.高职院校化学实验课教学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J].科技信息, 2010,603
[6]张晓红,邹长明,沈永林等.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及安全管理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3):56-58.
摘要:化工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实践课。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从实验教学设备、实验室功能调节、电力增容、气路集中改造、通风系统改造、安全设施建设、卫生环保改造、信息化建设改造等方面,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从硬件条件方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了有力支撑,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化工实验室;建设与改造
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数量规模上已经是“世界第一”[1],同时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程教育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为我国广大高校工科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打开国际工程执业通道,能够公平地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提升专业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与国际接轨[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的鉴定、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基本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3]。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认证机构签订互认协议后,相互承认彼此认证过的工程专业及其所授学历、学位,实现各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逐步趋于实质等效。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体系最完整的本科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Accord,简称WA)是一个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鉴定的国际互认协议。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华盛顿协议》全会一致通过我国为该协议签约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正式与国际接轨[4]。2016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5-7],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结果将在《华盛顿协议》正式签约国和地区实现互认。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于增加协议在全球的影响力,促进全球工程技术人员流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8-9]。各高校意识到,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清晰,只有经过可靠认证机构所认证的学校(专业)才是被承认的学校(专业);认证实际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条件(有利于吸引学生、吸引投资等)[10]。自2006年教育部教高厅函〔2006〕5号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以来,国内高校各工科专业纷纷踊跃申请进行专业认证。我国制定了《工程教育认证办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等一系列工程教育认证规范文件。专业认证标准是目标导向和特色化的,高度重视学校或专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鼓励各高等院校根据各自的目标、任务和条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11]。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我校——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室建设与改造方面进行了阐述,从硬件条件方面对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有力支撑和保障。
1.我校化工实验室的现状
我校的化工实验主要包括化工专业基础实验和化工专业实验两门单独设课的必修实验课。其中,化工专业基础实验包括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热力学三门理论课的相关实验。化工专业实验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特色实验项目,主要围绕石油化工过程展开。化工实验教学中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本次工程认证的专业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它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应用并重的专业,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宽厚、工程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化工领域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工行业的生产运行与管理、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制、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安全环保等工作。在未申请进行工程专业认证之前,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办学历史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员配备紧张以及其他历史遗留原因,实验教学设备更新周期很长,部分实验设备购置年代久远,经实验教师的尽力维护,勉强可用。部分实验设备台套数偏少,循环次数很多。实验设备功能普遍单一,能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备比例很低。设备布置不尽合理,大功率电器使用分散,随实验设备台套数的增多,导致频繁跳闸。实验用气点分散,气体管路凌乱。通风系统过于陈旧,部分功能丧失。安全设施不够完善,也不够安全、统一。无法在硬件上从安全、环保方面保障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完成,不能紧跟教育时代的潮流,无法施展教育引领作用,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2.化工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造
为迎接认证委员会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认证考察,仔细全面梳理了我校化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对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保障了化工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和回顾,以资借鉴。(1)更新换代综合实验设备,增加设备台套数前期调研知名厂家的实验设备,多方比较和论证,如功能性、先进性、价格、占地面积、高度、售后服务等后进行政府招标采购。化工实验装置是工业装置的缩小、简化版,原理、操作流程基本相同,能做到以小见大,锻炼学生的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一般,绝大多数高校一个实验采购多套同种实验设备,布置起来外观上整齐划一,也便于指导教师讲授和指导。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只能掌握一种设备的使用方法、见识一种实验设备,造成知识面狭窄。由于实验设备并非标准定型设备,为扩大学生的视野,现在我们在采购仪器的时候,有意让设备生产厂商在设备的配置上体现多样性,如在吸收和解吸综合实验中,我们8套实验装置采用的都是填料塔,但填料可以做到各不相同,有意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填料,比较不同填料的特性;相比原先的吸收实验,设备综合性得到了提高,能将原来的实验项目开发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用泵,一般都是小型离心泵,要求学生掌握离心泵的原理、操作步骤、流量调节方法等。但在精馏实验中,我们就用到了齿轮泵,它的原理、操作步骤、流量调节方法等与离心泵大不相同。实验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大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入和革新,与时俱进,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调整实验室功能对原有实验室,按照功能、联系紧密程度、相关性等进行调整,以便于分类管理。如换热器综合实验、洞道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精馏操作与塔效率的测定实验和催化裂化实验对电力需求很大,功率高,并分散在几个相对较远的实验室,电力增容改造难度大、费用高。通过内部调整,把它们安排在相邻或相近的实验室内,电力专线的布置相对集中,也只需对这几个实验室进行电力增容,其他实验室电力负荷满足要求,这样改造费用也大大降低,同时安全性也大大提高。第二维里系数的测定实验和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溶液的活度系数实验都要用气,把它们二者调整布置到一个大实验室,大大节省了气路长度,便于进行泄露报警设置、排风设计等,也利于安全管理。(3)电力增容改造集中大功率电器,减少电力分布点位。增设电力专线为布置在不远处的几个实验室进行供电。(4)集中气路改造增设气瓶间。几乎将所有高压气瓶都集中安置在气瓶间,各实验室用气通过不锈钢无缝气路进行供应,采用二级减压进行压力控制。气瓶间和各实验室用气点增设泄露报警。气瓶间增设气瓶压力低压报警和气体泄露自动排风系统。(5)通风系统改造化工实验室难免会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腐蚀性、难闻的气体,为控制实验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浓度与危害,借助专业认证,对整栋实验楼进行了全面通风系统改造。室外架设多个风机和气体管路及尾气处理系统,室内合理布置各换气点、万向排风罩、通风柜和通风橱的数量,按照实验室面积、高度、换气量、换气频次等进行变频控制。按要求,通风设备设独立开关控制。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换气要求每小时大于10次,实验室无人时换气可减少为6次。通常,实验室的噪声(室内背景噪声级)限制值为70dB(A)。按新标准新建的通风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减少了师生暴露在危险气氛环境下的可能,并且更加静音、节能。(6)实验室安全改造实验室安全设施是实验过程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对实验室安全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总体要求。实验室安全主要包括防火、防盗、防事故。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实验室始终处于安全运转状态。增设安全环保知识考试,要求每个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要通过安全环保知识考试才有资格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每套实验装置张贴安全操作规范。各实验室内门口1.5m范围内配备消防器材箱,箱内有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消防桶、护目镜、劳保用品,如线手套、防烫手套、橡胶手套、防化靴等。室内门口墙上1.2m处悬挂急救箱,箱内配备创可贴、碘伏、消毒纱布、医用棉签、藿香正气水等常用急救药品及简单医用器材,以备师生受轻伤时,用以急救。室内水池边安装了简易洗眼器。室内张贴禁止饮食警示标志,加装温、湿度计。设备标识、标牌粘贴整齐美观,同类标识粘贴高度一致。室内张贴安全逃生疏散图、疏散指示标志。实验设备周边设置黄黑相间警界线。各功能区(危废区、清洁用具区、垃圾桶、消防器材区等)周边设置定位线,定位线内有放置相应物品的名称标识。对具有潜在安全隐患的实验仪器、设备,均加装了防护装置和警示标志。如对高温实验设备要做防烫保温隔热处理,显眼处张贴高温、防烫警示标志。对运动部件加装了防护装置。对用电设备做好接地处理,显眼处张贴小心触电警示标志。谨防电力设备超负荷运转,电线绝缘保持良好,防止老化的电线发生短路、引发火灾。室外,在实验室门口墙上悬挂实验室责任人信息牌,信息内容包括责任人姓名、电话等,以便于在实验室发生危险时,能第一时间联系到责任人。应急照明系统安装双头应急灯。室外公共区域设置喷淋系统、洗眼器。实验室消毒记录单贴于门外或挂于门内门口附近。(7)实验室卫生环保改造要求实验设备干净、无尘、无污渍;环境整洁。墙面重新刷白色乳胶漆。室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对于废气,打开室内通风系统,将其抽至设在楼顶的废气处理柜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产生的废渣、废液依据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类收集,暂存于室内危废区中加盖的废液桶、废固箱内。当室内存量达到一定量时,统一转至室外指定位置,交由有资质的废物处置公司进行统一处置。但实验室尽量要从源头上不产或少产这类危废物。化工实验教学中时刻强调环保意识[12]。(8)信息化建设改造仿真实验在原2D仿真实验的基础上,新增3D仿真实验和培训。学生通过课前实验装置的仿真预习和化工单元仿真、化工实验过程仿真操作练习,掌握了实验原理,知晓了实验目的,熟悉了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了解了实验背景知识、安全注意事项和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状况,可以帮助学生预习真实实验,对自主实验设计也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通过仿真安全培训和考试,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VR虚拟增强现实增强技术,给学生以三维实景体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性认识,见到整个工厂的布置概貌、真实的各类、各种阀门、管线、工业设备及其内部构造、工作原理等,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收获了大量感性知识,对于生产实习颇具裨益。
3.结论
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陕西省“一流专业”,已建成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于2020年6月份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认协(2020)15号)。通过专业认证,让我们认识到了本专业与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在认真分析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后,用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引领专业持续改进,持续进行化工实验室建设与改造,从硬件条件方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有力支撑和保障。除硬件建设与改造外,还要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方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新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持续扩充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发挥好化工实验室在服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张新强 苏碧云 孙立章 李晔 陈英明 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关键词:物理实验;建设规划;定位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24-03
大学物理实验课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本科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高校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提出了系统具体的基本要求。[1]物理实验课覆盖面广,具有丰富的实验思想、方法、手段,同时能提供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它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室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必备场所,高校对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都很重视。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以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基本要求”为目标,结合本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高质量地进行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快速完成从专科(高职)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满足本科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背景介绍
金陵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大学物理实验室是2008年底才开始筹建的,由于专科阶段对学生基础课程的要求是以“必须、够用为度”,所以当时各个专科学校纷纷撤消大学物理教研室,大学物理的内容也被合并到相应专业课中进行教学。升本之后,我院非常重视基础课的教学,及时成立了大学物理教研室,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在新落成的实验大楼成立了物理实验中心,占地1100多平方米,设立了力、热、光、电及近代综合实验室,基本满足了目前的教学需要,在大家的努力下,我院已经圆满开设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由于笔者有幸参加了物理实验室建设规划的整个过程,本文就软硬件建设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体会和想法。
二、建设过程
1.定位建设方案
我院的物理实验中心是为工科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服务的,因此在定位问题上应符合我院学生的特点,与学校的定位相一致。由于我院的定位是教学型应用性本科院校,所以物理实验中心的定位就要突出“教学型应用性”的特点。这样的定位主要通过硬件建设和教学理念来体现。为此我们调研了多所建设经验丰富的老牌院校,多次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的物理实验中心参观学习,了解他们的物理实验室现状,从而把握物理实验发展的趋势。吸取成功的经验,同时了解建设过程中应该避免的一些问题。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物理实验中心室的功能定位,初步拟订好物理实验建设项目。然后,学校组织邀请校外专家、教授来校论证、评估,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并对建设方案进行修改。如,在全院来讲,物理实验中心扮演的还是基础的角色,不可与各专业实验室重复。另外,实验项目的开设应与学校的专业特色相结合。为此,我们与各专业教研室进行了交流,让他们提出希望开设的实验项目。最后,在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后,考虑到我院专业偏重于力学和电学,把建设重点放在了力学和电学实验室,同是也考虑到作为一个实验中心的完整性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还适量建设了热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以及综合性实验室。建成后的实验中心可开设24个实验项目,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需要。修改后的建设方案在学院组织的第二轮专家论证会上顺利得到通过。
此外,具体的建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层次进行,这同样是由学院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我院原先没有物理实验室,所有的设备都必须一次性购买,资金上有困难,而2009年之前,我院的大学物理实验课只有32学时,所以第一阶段的建设是为了满足这32学时的教学需要。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下发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基本要求》中规定,大学物理实验课不得少于54学时,[1]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学院组织我们到兄弟院校进行了调研,最后将这门课从2010年开始增加到48学时。据此,第二阶段的建设仍然是为了满足基本教学的需要。第三阶段的建设,则是在继续加强基础物理实验建设的同时,着重开发专题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建成适合于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
2.凸显特色
一个实验中心的建设,除了满足其基本的功能之外,还应有自身的特色。为了体现我院应用型的特色,我们建设了一个演示实验室。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对于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实验仪器、演示项目的设置问题上,既要考虑到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又要和学校的专业特色相结合,根据我院学生特色,规划购置以力学、电磁学、光学为主要组成的演示实验仪器,同时加强演示实验仪器的自制,以解决资金不足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问题。我院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平台可开设有茹科夫斯基转椅、纵横波演示仪、锥体上滚演示仪、三维磁场演示、手触式蓄电池演示仪、热力学第二定律演示仪、温差电偶演示仪、记忆合金、魔球(等离子体放电的混沌现象)、偏振光演示仪等共64个项目,这些内容有些是与大学物理课堂相关的,有些在大学物理课堂并不能涉及,这样,还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开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物理演示实验室还是为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服务的,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上,把涉及到的物理知识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看,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后,演示实验室还可以弥补学时的不足,我院的48学时和教育部要求的54学时还有一小段差距,通过开放演示实验室来弥补这段不足,同时完成开放实验的教学。[2]
3.编写适合我院学生的教材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材,大学物理实验这门独立开设的课程有其特殊性,因为每所学校的实验课开设的项目都要反映本校的特色,所以开设的实验项目都不尽相同,这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实验教材可以直接拿来用,必须要求教师自己编写符合本校特色的教材。首先,要求实验教材能覆盖本中心承担的所有实验教学项目,其次要充分体现自身特色。此外,除了纸质的教材,还应制作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材的编写同样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我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开设对象中几乎一半是公办学生,另一半是民办学生,这些学生不在同一层次上。从专业特点上看,有几乎一半是偏向于电学实验的,有一部分则是偏向于力学实验的,还有一小部分对光学实验比较重视。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面对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学生,当然要区别对待,当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因此,教材的编写也必须分层次进行。[3]
我院把整个基础物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理实验基本知识,主要为基本量的测量、基本物理现象与规律的观察和分析、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不确定度的计算与分析,等等,包括实验理论知识,长度的测量,等等。本层次级实验台阶较低,有利于学生较快适应大学物理实验的要求,这部分内容是所有学生学好大学物理实验的基础。第二层次为模块化基本实验,是物理实验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训练阶段,这部分采用单元模块的形式,分为力学单元、电学单元、光学单元和热学单元,这样便于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教学。第三层次是提高型实验,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此阶段为提高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提高科研能力奠定基础。我院已经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物理实验》。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动画模拟,把静止的东西变成活动的东西,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制作了与文字教材相辅相成的多媒体课件,生动的动画和仿真,把书本上的原理表达得栩栩如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整个实验。
4.建立适合我院的管理体制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安全工作是实验室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意义非凡。加强对实验员、实验教师及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必须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防盗、防火、防事故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并张挂在明显的地方,严格贯彻执行。[4]
先进的实验仪器进校后,要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益,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其中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是重要保障。物理教研室既承担大学物理的教学任务,又要完成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且人员较少,只有一名专职的实验室管理维修人员,怎样管理好实验中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特定的条件下,笔者认为,每个上课的教师就要多负几分责任。首先,对学生要加强管理,在每个实验室张贴严格制定好的规章制度,每次实验学生必须按座位签到,尽量降低由于错误操作所导致的仪器损坏。如果情况发生了,应及时登记并进行赔偿。其次,对一些易损耗的配件要提前备货,以避免因为仪器的损坏影响正常的教学。
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久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以上仅仅是笔者在建设过程中不成熟的体会和想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寻找新问题,并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霍剑青.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解读[J].物理与工程,2007,17,(1).
[2]刘竹琴,白泽生.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调研与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
摘要从实验资源整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资产管理、文档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分析了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的途径,为新建本科院校搞好实验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新建本科院校
AbstractThe approaches of improving the laboratory availability factor were analyzed from the integrate of experiment resource,construction and plan,regulations and system,building up experimental teams,management of the assets and document,the laboratory safety and the open. The purpose was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laboratory for th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urse college.
Key wordslaboratory;construction;management;new built colleges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对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乃至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窗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实验室的高效、合理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搞好实验室工作是办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理论较多,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搞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报道尚少,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应树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务求实效、不断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整合实验室功能,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本着实用、高效、节约、开放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笔者根据实验室工作实践,从实验资源整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资产管理、文档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思考了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途径,为新建本科院校搞好实验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整合现有实验资源
新建本科院校是从专科升格而来,且多由几个学校合并而成,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并存。对旧的实验室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任务。实验资源整合要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调整组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根本宗旨。实验室按照分级设置的模式进行建设。学院按照全院基础实验中心、多学科多专业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特色实验室的总体布局,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实验资源。各系按照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的模式进行设置。例如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实验室设置如下。基础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植物营养实验室、显微镜室、药用植物标本室、中药饮片标本室。专业实验室:分子生物与基因工程实验室、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室、食品工程实验室、中药材中试提取室、植物育种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紫外分析室、凝胶成像室、中药材检测室、中药材重金属检测室、中药材农残检测室、制备液相室。
2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1],要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规范化的建设实验室。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实验室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在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管理的原则,通过分步实施,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多功能、多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在制定实验室建设的规划时,应以本科专业为主、兼顾专科专业,力争做到既能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又能满足非师范专业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要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的优势。在实验室建设时,应先进行考察调研,充分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先配置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多学科公用的先进的、实用的和急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建设也应纳入规划之列。商洛学院近年来以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中药资源实验示范中心。
学校应成立以主管院长为主任、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教授组成的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对学校实验室现状(包括设置体系、服务功能、任务效益以及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环境设施等)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全校实验室发展总规划、审定各学科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拟订全校实验室投入经费、审查年度设备购置计划、考核评估实验室规划执行情况等。各系结合全校总体规划,在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制订自身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2]。
3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不可或缺的,它是协调各方面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措施与保证[3]。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按照教学评估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使实验室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验室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实验教学管理方面,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教学登记制度、实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违章处理办法。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方面,制订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贵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设备定期维护制度、仪器设备借用制度、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实验室预约制度等,确保仪器设备安全,实现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卫生方面,制订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守则、学生守则等,使实验仪器、药品、用具摆放有序合理,实验室整洁、卫生。实验室安全方面,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药品使用管理办法、废液回收办法等,确保人身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
4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的主体,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多出科研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事业心强、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包括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实验技术人员考核。
实验技术队伍实行分类管理,分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的保管、日常维护,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教学人员负责实验技术、实验教学、科研实验等工作。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
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培养计划,确定相应统一的培训内容。经常组织实验室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班,定期开展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实验人员分期、分批外出进修。组织实验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参加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对实验装置、仪器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做到全面掌握。聘请兄弟院校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在实验室培养1~2年,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熟悉实验室的安全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鼓励实验室人员多参加有关学术讲座、聆听学术报告,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撰写实验教学论文。减少固定编制,启用流动编制,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到实验室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整体实验教学水平。最近几年,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先后派出6名实验教学人员外出进修,其中4名实验教学人员获得上岗培训证书。有4名实验教学人员参加仪器操作培训班。聘请2名兄弟院校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有9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轮流参加实验室管理工作。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规范化考核,促进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
5加强实验资产管理
实验室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这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制,将各个功能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大型仪器设备)责任到人,管理者全权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仪器设备的验收建卡、使用维护以及借用。一是仪器设备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批量仪器设备及药品的采购要采用招标方式,购置的仪器设备,经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合格后,方可向商家付款,规范物资采购渠道,杜绝质低、伪劣产品流入实验室。制订仪器设备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对每个具体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参考使用说明书,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条件,建立详尽、规范的操作方法,明确常见的故障表现及处理措施,打印、压膜塑封,供使用者按章操作。每次调试或使用均有详细、规范的记录,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计量仪器定期进行校正,保证设备完好率及使用率。仪器设备在帐物卡齐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二是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首先成立低值易耗品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采购计划、安排人员分工、供货商家的招标及最后决定供货商家。其次成立采购小组,负责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进行具体分工,账、物、资金分人管理,批量的耗材2人以上采购。在此基础上,设立监管小组,负责定期对采购过程、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6搞好实验室文档管理
实验室的各种原始资料,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通过建立完整的文档,既可对以往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也便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4]。
实验室文档管理包括技术人员档案、教学资料、仪器资料、科研资料、实验室开放资料、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实验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学历、职称、聘任、外出进修情况、考核材料、奖惩情况、等情况,对各实验室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队伍配置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实验教学资料的管理,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进度表、实验课表、实验教材样本、学生实验考试试题、实验报告、实验开出记录、设备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仪器借用记录、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记录、实验值班记录、工作日志等,制订教学资料规范化管理规程,设计各种教学资料管理登记册,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规范登记。平时及时收集、记录,期末进行整理分类、汇总成册。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购置时间、生产厂家、报废时间等进行详细的登记。仪器设备说明书及维修记录的管理,将各种仪器设备说明书按类存放,并在扉页上编写目录,以便查找方便。另外,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作为维修仪器设备的依据,应认真填写并按各个实验室不同仪器设备分类装订成册[5]。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教师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自制的实验用具等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登记。
实验室开放的相关资料,包括教师的科研、学生的综合性实验、科技创新实验、毕业论文实验以及对外服务的项目、时间等及时登记,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例如实验室对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平等,也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实验室文档管理引用信息化管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实验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具有工作效率高、易于实现资源共享、能为资源的使用开发提供各种方便、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等优点。其重要意义是使得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不仅能加强实验室的调度管理、资源共享、减少投入,还可大大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引用信息化管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探索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新途径。
7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包括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管理。对进人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操作程序。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束起长发。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要加戴防护用具。使用易挥发的药品时,一定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远离火焰和热源。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实行“两专两双一督”的管理制度,即专柜、专账、双人双锁、监督管理,做到定期清点,账物相符,使用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在保管人员的监督下准确取用,并有使用人和保管人共同签字的完整使用记录。使用记录应保存备查,保证人身安全。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工作制度,对专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的专门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做好使用登记和技术检测记录,还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性能检定和精度标定;在使用前后要对仪器的状况进行认真的登记,使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结束后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大型仪器造成损坏,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完好。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药箱及喷淋设施,并应定期检查其有效性。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不得随意拆装电器电闸或安装临时线路电源、改变电路。实验室使用完毕,及时关水、关电、关窗、关门。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回收和处理,以保护环境。
8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实验室开放管理包括校内开放和社会开放。首先是校内开放。一是为承担的教学实验课程开放,包括时间、空间、实验内容上的开放,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二是为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开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锻炼学生全面运用知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开放,支持教师多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其次是社会开放。一是向其他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二是为社会科普活动开放,为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资源,使得高校实验室成为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6]。
9参考文献
[1] 陈华絮,杨素娇.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55.
[2] 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44.
[3] 张力,解庆林,朱义年,等.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217.
[4] 原宝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