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1:0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经济的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人类社会正在孕育着一场伟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以彻底改变我们社会的运作模式和伙伴合作关系为标志,最终使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信息经济。
一、信息经济
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经济有两种含义:一种指的是信息部门或产业的经济,为整个经济的一个部分;另一种指的是信息社会或时代的经济。
信息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自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Kenneth Arrow)获得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先后有多位信息经济学家5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特别是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斯彭斯(M.Spence)、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联袂荣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后,信息经济学已然成为经济学的“显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以及人类对物质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经济学将信息看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从而将信息的不完全、信息分布的不均衡纳入经济理论的框架,重新审视经济学的一系列有关问题,从而为经济生活提供更切合实际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政策建议。它从信息经济、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理论、信息资源、信息产品、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等方面介绍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最早提出“信息经济”概念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F.Mahchlup)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马克?波拉特(M.Pomt)在美国商务部资助下完成了9卷本巨著《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为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方法,且将此方法成功地运用于对美国信息经济的测评与分析。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马克?波拉特(M.V.Porat)在美国商务部资助下完成了9卷巨著《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波拉特在马克卢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把经济划分为两个范畴:(1)涉及物质与能源从一种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形态的领域;(2)涉及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的领域。
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霍肯(P.Hawken)在《未来的经济》一书中以相对“物质经济”的概念而提出“信息经济”。霍肯认为,每件产品,每次劳务,都包含物质和信息两种成分。在传统的“物质经济”中,就整个社会而言,物质成分大于信息成分的产品和劳务占主导地位。而在“信息经济”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的产品和劳务将占主导地位。未来的趋势将是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产品中物质同信息的比例正在发生变化,并将进一步变化。
二、信息经济的特征
信息经济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会有不同看法和不同的表述。王宪磊在《信息经济论》中从信息经济的结构揭示其特征,有的学者则从与传统经济比较中阐明其特征。综合现行文献中的信息经济各方特点,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形态,有区别于传统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志,综述为以下几点:
(一)信息成为经济发展最基础最关键的因素
信息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靠物质和能源的增加,而是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劳动者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运用更多的知识,终身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二)创新性是信息经济发展的源泉
信息经济的生命之源――创新。技术、制度、管理、观念的创新以及其他各种创新的组合成为信息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说:“在未来的经济中,使用第三世界技能的工人只能得到第三世界的工资,即使他生活在第一世界。”资源匮乏的高工资国家,要想保持其发展水平,就必须提供具有独一无二特征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必须比其竞争对手更具创新性,这就不仅是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结构、社会和组织的创新,它们是技术创新的前提。
(三)整合性和互联性增强
信息经济是在整合中发展的。多项功能的整合,多种产品的整合以及多个部门的整合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生机。其中的电脑、电信和电视的“三电合一”就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信息服务业因此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社会经济各部分之间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大大增强。经济主体之间以及经济主体内部的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呈现双向或多向的趋势,传统的封闭和孤立被现时的开放和互联所取代。
(四)经济变化节奏加快
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经济活动的离散性减弱,连续性增强。经济活动的频率不断加快。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快速利用信息分析和预测,并做出灵敏的决策。产品和技术更新加速。
(五)经济全球性突显
信息经济是以全球为系统的经济。信息化使空间距离对经济活动的制约变得不是问题。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信息和知识的跨国交流导致经济活动突破地域而成为全球性的活动。因此出现了全球统一的大市场,所有生产和经济元素以及信息在全球流动,流量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大特征。产业将在世界范围内重组,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经济日趋虚拟化
信息经济是虚拟的现实经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世界成为“地球村”,同时空间又被扩大化。因此,经济活动可以在异地空间同时进行。
(七)经济的管理决策更多地依赖信息和信息技术
信息经济中,经济活动环节的减少使社会交易成本逐渐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这就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控制和协调可以更快地完成,决策层能更接近实际活动,许多中间环节的作用正在渐行弱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沟通与合作,参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信息与技术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界限日渐模糊。
(八)信息利用的再生性决定了它的高增值性
信息产品成本相对较低,在信息部门,信息资源在不断传输与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不断再生,同时不断增值,其增值程度以加工层次深化为转移。传统产业经过信息化改造,增值性能大大提高。可以说,增值服务是信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延伸价值链的重要活动。
(九)可持续发展性
信息经济减少人均自然资源使用量并降低人均废物生产量,有利于用信息经济文明来弥补工业文明之不足,特别是工业文明在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同时加剧了人口膨胀、粮食和能源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追求代内和代际的公平为目标,信息经济的发展能为这个目标的逐步实现做出贡献,达到经济繁荣、社会平等以及人类和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信息经济是低污染、低消耗、低公害的,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实际上信息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
三、信息经济的高成本现状
在上述信息经济特征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信息经济发展繁荣的一面,但在其背后,潜伏着的危机正在威胁着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命,并非所有的信息经济都是低污染、低消耗、低公害。如花样繁多的新奇虚拟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出炉,侵蚀金融体系的安全,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注入“强心剂”。信息产业的产品消费后的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信息产业的游戏产品在消费时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更是令人怵目惊心。
美国最大的日报《今日美国报》网站2007年11月18日指责“美国给电子废品的毒交易加油”,报道还配发了名为“技术的阴暗面”的图表。《华盛顿邮报》网站、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则说:“中国的电子垃圾梦魇在恶化。”
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浙江台州地区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倾倒有毒电子废料的新地点。汕头大学曾对贵屿镇儿童的血铅含量进行了实际调查,结果显示,135名儿童铅中毒,而智力发育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钱江晚报》2009年7月31日,财富版头版的《一头“魔兽”在中国的掘金之旅》中,报道:“去年上海九城靠魔兽世界获利15亿元以上,停服50多天,网易损失估计2亿元。开发游戏的美国暴雪公司一季度赢利约6.5亿美元。魔兽进大陆四年,彻底征服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网游迷们,形成了一条年产值不下15亿元的产业链。2008年中国游戏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83.8亿元,魔兽一家就占了几乎1/10。”
16岁学生邓森山在网瘾学校被关禁闭并遭老师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足以曝光了网络游戏业疯狂发展给我们国家未来希望造成的致命大患――数千万上亿计的青少年成为“新精神鸦片”的奴隶,而网游业――这个“新精神鸦片”发源地在这场危机中成功隐身。一些城市对于网游经济爆发出GDP和暴利的热捧,诸多学校对于学生活动的冷漠,正摧毁着这个国家的未来。前者大张旗鼓的引诱和后者冷漠无情的推脱,正构成一拉一推的强大力量,将数千万上亿的中国青少年推向了网游的魔窟,推向了“新精神鸦片”的领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38亿网民,其中有网瘾者1.1亿,而青少年就占1 000万之多,中国已经不争地成为全世界网络游戏最泛滥的国家。网络游戏的蓬勃疯狂发展创造了暴利,甚至于在患网瘾的孩子身上仍然创造了效益,在这个以“网瘾”为中心的产业链中,无数贪婪自私的成人获得了利益。这样的“经济效益”简直可以和交易利润相媲美,难怪陶宏开教授称之为“新精神鸦片”,实不为过。陶宏开教授因此受那么多人攻击,因为那是在断魔兽世界的财路。
由于信息经济产业不象传统工业经济那样直接冒黑烟,流污水而污染环境,信息产业的污染有时不在生产环节,由于“污染”的时间与空间转移,增加了这种“污染”危害社会的隐蔽性,所以才有了信息经济的高效、低污染、低消耗、低公害的共识。
四、信息经济效益评价与大学图书馆
信息经济效益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而成本收益分析则是信息经济效益分析的核心内容。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内容:信息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信息生产、信息服务和信息机构以及整个信息活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的指标,对信息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信息经济效益评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信息活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及约束条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策略,实现以最小的投入来达到最大的产出,即实现最佳经济效果。研究信息经济效益不仅向人们展示信息活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同时也为信息部门的投资提供理论依据,但更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如果是负社会效应,那么无论它对国民产值GTP有多大贡献,也不能算是有经济效益。
然而,现行的信息经济效益评价,无论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进行分析,信息经济效益表述为:
B = A-C (1)
式中,B为信息经济效益;A为信息输出或利用所带来的总收益,常用货币收入表示;C为信息输出或信息利用的总消耗。 还是从信息经济效果来反映:
E = A/C (2)
式中,E为信息经济效果(利用E值,可以实现不同信息经济活动间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发展信息经济)。或者表达为费用效益函数:
B = F?vC?w (3)
都没能体现出信息经济的社会效益。
王宪磊的《信息经济学》把经济信息和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内容具体化:劳动力要素效率评价;资金要素效率评价;有机构成的评价;规模经济的评价,结构效益的评价。武汉大学刘佳音的硕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中,在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分类时,提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实际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没有涉及社会效益方面具体的评价指标。北京交通大学郭瑞兵硕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建立了多维度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图从传统企业的人、财、经营、管理、发展五个角度出发,立体化地去评价。跳出企业自身增加了企业的相关者人的这个关键维度,同时增加了企业发展维度作为对动态效益的衡量,构建了比较全面地五维度评价指标体系,但仍没有具体地体现社会效益的指标。
作为信息数据集中的大学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数据平台,为信息经济的效益评价提供支持。根据信息经济社会效益评价的需要指标建立对应的数据信息,为其重构提供广泛的理论数据依据。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速度迅猛,世界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两大趋势。在科技先进和信息化先行的发达国家,又涌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这给经济管理和传统经济管理理论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课题。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的生产存储、分享和使用在技术上更为可行、经济上更为合算,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的配置、组合方式将更为合理、更有效,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资讯、科技综合体——知识型的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几个基本概念
1.知识工作与知识型员工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知识工作的定义是:利用知识与技术提高生产率,使知识具有生产性、生产力特点,从而对管理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管理活动参与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工作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知识工作又有了新的内涵,即信息经济时代条件下的知识工作,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管理活动参与过程。这一时期,知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产品,即知识工作的一切目标都是围绕着知识的创新服务的。所以,新的知识工作的概念应是指对知识的学习、利用和创造发展新知识的活动。
彼得·德鲁克也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此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适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知识型员工兼具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 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2.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工业经济
信息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也被称为“后工业经济”,它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指导思想,而工业经济主要以单一的,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最大利润为指导思想。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工业经济生产力发展一定水平必须结果,是对工业经济的超越。不少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应该说信息经济是一种以信息等相关产业为支柱的一种经济时代,也是从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期表现,知识经济要求更高的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其内涵进一步扩大。总之,从发展顺序来看应该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经济的时代,并不断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所以目前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应属于信息经济时代的管理。
3.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与知识经营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展为知识型的管理,简称为知识管理,它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创新的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纯粹的信息管理则是对企业信息进行分类等。知识不等于信息,知识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结合的产物。知识与信息的不同是知识管理、信息管理这两种管理最大的不同点。知识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和对信息的管理,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的创新能力相结合,进而增加企业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20世纪末发达国家不少企业在企业总经理与信息部经理之间设立一种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部经理重点负责企业技术与信息的开发应用,而知识主管主要从事企业创新和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无论是信息管理还是知识管理,都主要是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只不过知识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管理相对于经营来讲,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经营意图,即经营方针、目标、战略、计划的要求以及下达的具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从企业管理的分层来看,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属于执行层,而知识经营属决策层,所以知识管理与知识经营之间是执行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具有比其他员工更强的竞争性,必须调整公司,把公司建成知识型公司,并建立有利于知识型员工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彼德·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管理,除非他们比组织内的任何其他人更知道他们的特殊性,否则他们根本没用。”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才能管理好知识型员工。
1.独立性
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这种员工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已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使员工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一般说来,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库珀解释说:“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3.骄傲性
专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改变了组织的权力结构,职位并不是决定权力有无的惟一因素。知识型员工由于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司、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也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使得知识型员工并不崇尚任何权威,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他自己。
4.流动性
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一大环境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信息经济对传统的雇佣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本雇佣劳动”这个定律开始受到质疑。因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不再是稀缺要素;知识取代了它的位置,长期保持雇佣关系的可能性不断降低。
5.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这种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6.复杂性
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则并不存在。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因此,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因为分割难以进行。第三,劳动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比如,一个市场营销人员的业绩就难以量化,原因不仅在于营销效果的滞后性,也在于影响营销业绩因素的多样性。
三、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信息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聪明才智比以往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知识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公司价值增值的源泉,生产工具开始转移到了知识型员工的手中,因为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工具是存在其大脑中的知识。所以,企业的管理也应做出一些变革和调整。
1.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特征,企业应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自我管理式团队的形式也符合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能使信息快速传递和决策快速执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并且也能满足知识型员工工作自主和创新的需求。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知识型员工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彼得·德鲁克也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此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适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知识型员工兼具知识性、创造性、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加拿大闻名的学者、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定、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本文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之中用聪明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2.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工业经济
信息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也被称为“后工业经济”,它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指导思想,而工业经济主要以单一的,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最大利润为指导思想。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工业经济生产力发展一定水平必须结果,是对工业经济的超越。不少学者认为,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应该说信息经济是一种以信息等相关产业为支柱的一种经济时代,也是从工业经济发展起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早期表现,知识经济要求更高的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信息经济的高级阶段,其内涵进一步扩大。总之,从发展顺序来看应该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信息经济的时代,并不断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所以目前的知识型员工的治理应属于信息经济时代的治理。
3.知识治理、信息治理与知识经营
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治理发展为知识型的治理,简称为知识治理,它是运用集体的聪明提高应变创新的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纯粹的信息治理则是对企业信息进行分类等。知识不等于信息,知识是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结合的产物。知识与信息的不同是知识治理、信息治理这两种治理最大的不同点。知识治理包括对人的治理和对信息的治理,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理。知识治理有利于企业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的创新能力相结合,进而增加企业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20世纪末发达国家不少企业在企业总经理与信息部经理之间设立一种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部经理重点负责企业技术与信息的开发应用,而知识主管主要从事企业创新和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员工。无论是信息治理还是知识治理,都主要是针对知识型员工的治理,只不过知识治理是更高层次的治理。治理相对于经营来讲,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决策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经营意图,即经营方针、目标、战略、计划的要求以及下达的具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从企业治理的分层来看,治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属于执行层,而知识经营属决策层,所以知识治理与知识经营之间是执行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知识型员工具有比其他员工更强的竞争性,必须调整公司,把公司建成知识型公司,并建立有利于知识型员工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彼德·德鲁克说:“知识型员工不能被有效治理,除非他们比组织内的任何其他人更知道他们的非凡性,否则他们根本没用。”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及把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才能治理好知识型员工。
1.独立性
知识型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这种员工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已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使员工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一般说来,知识型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组织气氛,知识型员工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上司的遥控指挥,而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2.创新性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库珀解释说:“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把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3.骄傲性
专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改变了组织的权力结构,职位并不是决定权力有无的惟一因素。知识型员工由于具
有某种非凡技能,往往可以对其上司、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也由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使得知识型员工并不崇尚任何权威,假如有的话,那就是他自己。4.流动性
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家与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非凡是知识型员工的竞争,这一大环境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宏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信息经济对传统的雇佣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资本雇佣劳动”这个定律开始受到质疑。因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不再是稀缺要素;知识取代了它的位置,长期保持雇佣关系的可能性不断降低。5.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这种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6.复杂性复杂性主要指的是劳动的复杂性。首先,劳动过程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不是体力,劳动过程以无形的为主,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加之工作并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其他人很难知道应该怎样做,固定的劳动规则并不存在。因此,对劳动过程的监督既没意义,也不可能。其次,劳动考核复杂。在知识型企业,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以便获得知识综合优势。因此,劳动成果多是团队聪明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因为分割难以进行。第三,劳动成果复杂。成果本身有时也是很难度量的。比如,一个市场营销人员的业绩就难以量化,原因不仅在于营销效果的滞后性,也在于影响营销业绩因素的多样性。
三、知识型员工的治理策略
信息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聪明才智比以往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知识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公司价值增值的源泉,生产工具开始转移到了知识型员工的手中,因为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工具是存在其大脑中的知识。所以,企业的治理也应做出一些变革和调整。
1.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特征,企业应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治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自我治理式团队的形式也符合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能使信息快速传递和决策快速执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治理效率,并且也能满足知识型员工工作自主和创新的需求。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知识型员工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2.员工与产品平等对话
在工业时代的公司中,社会分工明确,大多数工作的定义方式使得员工和治理者很难看到完整的过程。工业时代的工作并没有给人们一个对于产品属性的清楚的熟悉,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和产品被锁定在一个黑箱中,作为个人的贡献者看不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缺乏熟悉,他们只是被期望去适应一个大过程中的一个小部分。人们被培训去做某件事,而且被告知不能偏离固定的程序,员工的想象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甚至是碍事的,员工的知识几乎没有真正的价值。于是,员工通常对过程和产品轻易采取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在信息时代,工作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和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生产许多产品和对这些产品进行改造的过程。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并不是孤立地看待过程和产品,而是把它们放在员工的想象和知识的更大的视野中。员工对过程和最终产品的把握,激励他们去使用其技能、想象和知识,通过技术的变革来产生产品的变化。这样的过程有如员工与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由于员工把握了过程,他们发现自己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拓展,并会因受到鼓励而更大胆地去想象,去发明,去创造。
3.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治理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型员工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中要照应到这一特点,给予知识型员工以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治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现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主管人员与部属们商讨组织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成就感。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式治理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般都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提高一倍至几倍。
4.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良好的软环境即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财富》杂志评出的最受欢迎的100家最佳公司中的几十家慷慨地为员工提供“软福利”——即那种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诸如在公司内部提供理发和修鞋等多项生活服务,以及免费早餐等看起来不起眼的福利,这为员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类福利使公司表现出富有人情味,接受调查的员工都说他们非常珍视这一点。目前,许多企业都定期举办各种宴会、联欢会、生日庆祝会、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治理者还可以倾听职工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总之,知识型员工要求获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强烈,治理者应经常深入下属,平等对话,并经常活动,加强人际沟通。把企业建成一个充溢亲情的大家庭,
得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而不是成为组织的边缘人。
5.正确的激励
激励活动是由谁激励、激励谁和怎样激励这三个主要要素构成。正确的激励是人力资源治理的关键之所在,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的治理学教授詹姆斯所说:假如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假如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激励是一种非凡的社会活动,它自身是有规可循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激励必须制度化、规则化,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激励具有全员性,即必须针对全体员工,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第四,激励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美国的知识治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实: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文化水平较高,更多的是考虑其发展潜能和成就感,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所以,企业在进行激励选择和设定时应针对性地满足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当然,还应该注重对工作进行设计,因为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因素。
6.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元化,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知识很快过时,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可能获得预期的收入。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假如一个企业只给其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不给其增长知识的机会,企业不可能保证员工永远就业,当然也就不能指望员工对企业永远忠诚,同时,大多数高素质的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工作挣钱,而是更希望通过工作能得到发展、得到提高。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员工的这一需求。在信息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在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的需要前提下,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
7.积极创造个体发展空间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对企业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当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给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当然企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加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如:目前已经出现的股权激励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治理策略的一种尝试。股权使得员工把自己的创新活动看成是一笔可观的投资,因而更能激发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趋向。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式,体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
8.治理方式分散化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而经常不按常规处理日常事情。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官僚治理作风只会碰壁,因此需对知识型员工实行非凡的宽松治理,尊重人格,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而不应使其处于规章制度束缚之下被动地工作,导致员工知识创新激情的消失。应该建立一种善于倾听而不是布满说教的组织氛围,使信息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多渠道沟通,也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决策,而非被动地接受指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治理方式如分散化治理,在信息经济时代,分散化治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治理趋势。在组织中拥有较高职位的治理人员并不一定拥有较多的信息,电脑网络的存在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平行的世界,知识型员工也由于自己的专长而自负,对权威的顶礼膜拜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为谋求决策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求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雇员进行事业的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施以“分散化治理”,应是信息经济时代治理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吉雷:“浅淡知识型员工的治理”《中国培训》,2001年第4期,第59~60页。
吕兵,张钢:“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设策略”,《西南金融》,2001年第1期,第22页。
肖光强:“知识型员工的治理策略”,《企业改革与治理》,2001年第2期,第13~14页。
孙建国:“论信息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前沿》,2001年第3期,第9~12页。
一、对信息混淆与信息滤波概念的界定
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信息混淆与滤波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济行为的一个理性选择是对信息的偏好,如对知识、数据、计算机、网络、新闻消息等各种信息的依赖。与此相伴生的是,现代生活所提供和生产的信息量增长速度迅猛。这样,必然的一个结果是,人们在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相关决策时必须首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大量的信息中分辨、剖析、寻找到最满意的信息,以备使用。然而一旦考虑到信息在经济生活中具体存在的形式,实际的选择并不会轻易地得到。
信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多是以混淆的形式出现的,对于混淆的信息,人们是无法用肉眼、感觉等去进行直接分辨的。混淆在一起的信息,是以单一信息的面貌出现的,而这一信息虽然是以一个单元出现,但实质上则包含着若干个不同单元的单一的信息。例如,一些产品销售具有周期变动的特点,其销售周期就可能包含了销售的趋势因素、季节因素以及不规则的变动因素等。混淆的信息,它围绕于人们的经济生活周围而存在,其中一些信息是有用的和非常重要的,而可能更多的信息则根本是无用的。人们面对众多混淆的信息又怎会轻易地找到自己满意的信息,以供使用和相应决策呢?
因此,在对信息经济的研究中,对信息混淆和信息滤波概念的界定便成为首要的工作。
信息混淆,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它就好比通讯中受到各种噪音干扰后最终接收到的信号,是混有噪音的一样,人们观察到的最终的信息也是混有噪音的信息集合。由此,信息混淆也决定了信息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独特的方面。但限于这一认识,则是不够的。对混淆在一起的信息,必须要能够对它们进行识别,就如同人们必须滤除通讯中的噪音一样,将失真的信号还原为原来的信号,我们也必须将经济生活中混淆信息中的噪音滤除,从而达到充分利用那些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带有混淆性质的信息。因此,这就进一步提出了对信息混淆进行滤波处理的客观要求。对信息混淆进行相应处理,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将混淆的单一单元的信息,按经济实质过滤出混淆前的原来的信息。这种技术,就被称为信息滤波。根据对信息混淆定义的类似方式,信息滤波被界定为:信息滤波就是将信息单元(a)消除作用力,还原为以前信息单元(b)的技术。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信息滤波是针对信息混淆问题产生的一个方法问题。与信息混淆相比,信息滤波则明显具有技术方法研究的特点。如果说,信息混淆是对信息表述方面的研究,信息滤波则是对信息处理方法方面进行的研究。
二、传统信息滤波理论的发展
对信息滤波方法进行较为理论性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信息科学中对通讯信息的研究,其后,这一研究则蔓延到经济领域。
滤波思想在信息科学中由最初提出,进而发展为其主要学科分支——控制论中的一般滤波处理方法。信息科学的研究指出:信息由信源发出,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内部环境和外部噪音的干扰,常常会出现种种失真的情况,为了尽量减少信息的失真损失,达到较优的传输和接收效果,在信息论的具体研究中就提出了滤波理论。因而,一般滤波思想主要针对的问题是通讯与控制中的信息干扰处理。具体来讲,指的就是从获得的信号与干扰中尽可能地滤除干扰,分离出所期望的消息,或者说,是通过对一系列带有误差的实际测量值的处理,得出所期望数据的估计值。
一般滤波处理方法的研究中,较为典型的有维纳滤波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理论。而在这一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主要有维纳(wiener)、柯莫哥洛夫、雅格洛姆、卡尔曼(kalman)和布西(bucy)等人。维纳滤波理论比较集中地表述在维纳-辛钦定理中,其主要是采用偏差反馈方法,用于滤波处理。卡尔曼滤波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初提出来的。1960年和1961年,美籍匈牙利学者卡尔曼和美国学者布西提出了递推滤波算法,成功地将状态变量方法引进滤波理论中来。
尽管滤波理论的提出,最初并非出于经济学的目的,然而有关一般滤波理论的思想及对信息处理的相应方法,在经济学中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信息混淆状态的分离、辨析,一般滤波理论提供了一套方法论。经济学中所指的信息尽管同通讯、控制中的信息不同,然而在对信息所反映现象的本质上,两者却有着非常类似的描述,在这一点上,两者可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差别不过是所反映的范畴不同罢了。因此,经济学中的信息处理,同样可以将通讯、控制中的滤波思想和方法吸收过来:经济活动中所获取的各种经济信息变量中,排除信息混淆状态,分离出所期望的信息变量。
经济滤波的研究,是将上述对信息科学中的信息滤波处理的思想引入到经济领域中的结果。这也可视为是一般滤波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扩展应用。但是,即使我们将经济滤波视为一般滤波在经济领域的扩展,经济滤波也不能简单地视为是一般滤波在一块“新的土地”上的翻版,因为:第一,信息科学中的信息论,本身是统计学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统计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和科学,它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应用,而且在社会科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滤波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因为,方法论是具有一般性的。第二,一般滤波理论在经济领域中被引入后,某些方法出现了新的创新,比如,时间序列的理论和方法出现后,既推动了对一般滤波在信息科学领域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增加了将滤波方法和思想在经济领域中研究的可能性;第三,一般滤波与经济滤波在研究对象上虽都是信息,但信息在信息科学与经济科学中所实指的具体含义毕竟是不同的,因而,滤波处理的思想虽是相同的,但滤波处理的技巧和方法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目前,对滤波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拓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主要有穆斯(muth)和卢卡斯(lucas)两人。穆斯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信息滤波问题。在弗里德曼的研究中,可支配收入可以分为两个分量:一个是持久收入,另一个是暂时收入。穆斯将这一研究结论系统化,并提出了从可支配收入变化中观察持久收入变化的原始滤波方法。穆斯(1960)总结为,一些经济现象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持久现象,另一部分是暂时现象。根据穆斯的结论,人们能够得到的观察,只能是持久现象和暂时现象的合成现象,而不能分别观察到持久现象和暂时现象。如果要从合成现象的变化中,观察它的两个分量的变化,这就构成了一个滤波问题。卢卡斯在自己的研究中,则从区分相对价格变化和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着手,考虑信息混淆与滤波问题。他在继承魏克赛尔(wicksell)价格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价格变化也应区分为相对价格变化和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重要观点。就企业产品价格,卢卡斯指出,可分为两个分量:一个是相对价格变化分量,另一个是一般物价水平分量。企业的决策是依据相对价格分量的变化做出的,因为只有相对价格分量的变化才能提供市场供需的信息。
值得指出的是,穆斯和卢卡斯对信息混淆和滤波的研究,并不是出于直接目的,他们都是在对理性预期的研究中,接触并进入到这一领域的。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信息混淆和滤波的研究,是出于对形成预期的要素研究的需要。出于这种目的,信息与预期被联系在了一起。穆斯在对预期概念的定义中,直接就将信息的充分利用作为一个界定条件。
三、对传统信息滤波理论的认识
尽管信息混淆与滤波处理理论的相关思想已在经济学中明确提出,然而,在经济研究的实际中,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及动态性的高度关联,对信息混淆的滤波处理在现实中仍然很难确凿把握。不过,在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已趋一致:
1.动态的经济系统与动态的信息系统。尽管信息作为客观的表象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存在就能被充分发现。经济系统是动态发展的,人们对信息混淆的认识,不能只看到其静态的存在,对其价值释放也不能只做简单的概括。而且,人们可能更多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实质是“有效信息”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原始的信息集合中,分离出应该能够反映这种变化及需求的信息预期变量,谋求其能量的释放方式。由于信息作为系统的存在是呈动态性的,混淆也是呈动态特性的。简单地将信息混淆划分为可观测的变量及不可观测的变量,这种方法虽然很有效,但并非是科学的完全概括。
2.信息混淆的内涵可能是多样的。经济理论的发展,从一般均衡到动态均衡,取得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实质是理论的探讨对经济生活本质描述的复归,但这种描述可能还远远不够。可以说,现代经济理论的难点仍然是对经济生活本质描述的细致性探讨。信息经济学的崛起,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从信息的角度,对经济现象抽出其主要的线条,这可能会使经济学的探讨更接近于本质,更具有规律性,使复杂的问题(信息集合)分离成众多的单独信息变量,而且更宜于操作。作为信息集合的分离难点,显然首先来自于信息混淆的确切类型,其次才是滤波处理的具体方法。信息混淆内涵无论被归纳为长期信息与短期信息的混淆,还是被描述为名义值与实际值的混淆、内生变量影响与外生变量影响的混淆,这实质上都是反映信息混淆的某些类别,除此,还可能存在着上述概括以外的大量信息混淆类型,而涉及后者的判别,可能更多的是需要涉及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领域。然而,人类的认知及相应处理的方法,在此显然是不够的。
3.由于信号作用而产生的信息混淆。已有的分析,基本着重于各种因素对信息的信源和信道的影响,从而造成信息混淆。如果从信号分析着手,那么在经济学方面,信号所传递的最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价格信号与质量信号这两类信号,当然,除此还有其它一些内容。若对价格信号与质量信号这两类信号进行干扰,则由此而造成的信息混淆便是价格信号混淆和质量信号混淆。对于价格信号及其混淆,我们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市场的作用是建立在价格机制充分发挥效能的基础上,因而,价格作为信息符号,作用着供需双方,从而影响均衡态势。如果价格信号产生混淆,供需同样受到冲击,进而冲击均衡。价格信号混淆的典型例子便是蛛网波动。质量信号一般都被忽视了,阿罗(arrow)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并未走得太远。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近几年来,人们在这一方面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4.对信息混淆进行滤波处理是具有机会成本的。滤波理论对信息混淆的处理较侧重于对信息量的分离上,对每一信息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并未重视。信息是具有多维性的,出于单一的目的,对信息采取滤波处理,在精确分辨的同时,必然导致同一信息在其他用途方面的损失。
5.搜寻理论实际是滤波理论在现实中的一个具体体现。斯蒂格勒(stiger)放宽完全信息假设,提出的“搜寻”理论,试图说明买卖双方若要查明市场价格,需要提供一定的代价,即所谓搜寻成本。在该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即为价格信号。价格信号的分散,使寻找必须付出成本。在这里,寻找的过程,实质就是对信号混淆进行滤波处理的过程。另一方面,滤波处理是有成本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对滤波处理的方法选择或其在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约束。而约束边界的有关问题,是需要借助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来完成的。搜寻理论充满了滤波的思想,主体要对分散的价格信号进行优化选择,就得去对信号进行处理,这种处理直到搜寻成本等于预期边际收益为止。
四、统计滤波理论的提出
从传统信息滤波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该理论对于信息混淆的处理,多是从经济理论范式进行的探讨。现有的滤波理论着重于对实际测量值进行修正,以期得到有关信息变量以及变量值,这种思路和继之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明显不足是,具体的滤波处理技术缺少量化方法的支持,并且这种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因此,在对信息混淆滤波处理的研究中,就提出了统计滤波理论。
统计滤波理论,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为基础的一种滤波理论。依赖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统计滤波理论从经济统计角度人手,对信息混淆的处理进行了量化突破,并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滤波处理体系。相比传统信息滤波理论而言,统计滤波理论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经济生活中的信息所做的观察更为系统和全面,进而对信息混淆进行的滤波处理更完整些。由于sna严格按照复式会计原则及经济帐户的方法对包括国民收入诸量进行核算,以相互连接的平衡结构方式对现实经济进行描述,从而系统地、完整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动。.这保证了统计滤波对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宏观经济信息进行系统量化的基础。不同于传统信息混淆及滤波理论的根本地方是,统计滤波对信息的描述和对信息混淆所做的相关工作及进行的滤波处理,体现在国民经济运行的流程描述中。并且,这种滤波处理更明确地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研究,首先是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的不同分解或模拟上,这实质上是起到了改变信道环境的作用。
如果将统计滤波理论视为基础性的宏观经济滤波理论,很显然,该理论对传统信息滤波理论进行了重大的发展。它不仅使信息滤波理论更系统化,也使滤波处理技术变得更有操作性。
参考文献:
①j.e.stiglitz,1985.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a perspective,the economic journal.
②john f.muth,1961.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econometrica,vol. 29,no.6.
③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02年以来,投资、出口及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并不表明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主要理由:一是价格下降还在持续。
二是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低于潜在产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不足。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际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我国这一水平为9-10%。
而且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长加速,不是市场机制本身调节的结果。袁钢明(2002)认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及工业生产的增长加速,不是被市场需求及市场价格所激励拉动起来的,目前投资加速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基本建设投资。王小广(2002)也认为:当前经济回升主要是受短期利好因素的刺激,真正反映内在增长的因素如消费、物价则呈现相反的走势,表明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通货紧缩是一种内在的长期性趋势,是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矛盾的综合体现。
刘国光、刘迎秋(2002)则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指出:自2001年9月份以来通货紧缩趋势重新抬头,在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况下,以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依据”,即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利于充分运用我国富余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银行存差过大且多投向不能直接推动实质经济增长的领域,如用于持有国债、中央银行准备金等金融资产而不是直接贷款。三是失业率没有出现减少趋势。“九五”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呈不断减少趋势,而农村非农就业总规模则出现了绝对减少,就业不足和收入本论文由论文由整理提供
/">整理提供差距增大必然带来需求不足。
国内解释通货紧缩形成原因的理论文献很多,但对于通货紧缩为何长期持续,即经济为何难以走出通货紧缩,则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试图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劳动、商品和资本市场微观行为,着重对我国通货紧缩为何长期持续这一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以期对治理我国通货紧缩提供政策上的指导意义。一、宏观经济波动的信息经济学分析范式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波动时往往使用宏观总量概念,侧重于分析总供求之间的均衡状态,在分析微观行为时,侧重于价格调整。
要么假定价格粘性,如新古典综合派,但没有分析价格粘性的微观形成机制;要么假定价格具有充分弹性,如新古典学派,据此分析经济的调整和波动。以上理论通常假定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不存在获取信息的激励、交易成本为零、具有完全理性。这一假定明显地与现实不符,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这对于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会出现市场价格机制失灵,宏观经济难于达到帕累托最优。信息经济学在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时有别于传统经济学,该范式认为:
第一,筛选和提供激励具有重要经济功能,而这一点几乎被传统经济学范式完全忽略;第二,市场不出清时,或更一般地,存在选择、激励和不完全信息时,非价格机制有助于配置经济资源;
第三,市场不出清时,包括工资、利率等价格机制的作用有限,并不必然传递所有稀缺性信号,稀缺性信号也可以由其他方式传递,如存货变动等;第四,当价格不再完全传递稀缺性信息时,价格可以负担其他经济功能,如影响市场交易中的商品质量。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化主要是由数量变化而不是由相对价格变化调节。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的变动主要导致就业的变动,而不是工资的变动。
在给定工资下,对商品需求的变动主要导致产出的变动,而不是价格的变动。厂商之间的博弈形成折弯需求曲线,导致价格粘性,价格粘性是内生的,它加重或延续了宏观经济波动。信息不对称时货币政策的部分影响是通过信贷配给而不是通过利率变动发生的。经理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人问题和融资活动的信号传递功能,都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和结构。信息不完全也会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加深。凯恩斯最早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就从贷款人与借款人两类风险、人们的现有知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预期和投资乘数的角度,探讨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对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波动的影响。Stiglitz(1992)认为:信息不完全及其导致的厌恶风险的行为,有限理性,签订不完全契约的能力,造成了契约刚性。契约刚性是经济不能以接近充分就业的方式对波动迅速做出反应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微观市场的信息经济学分析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变迁很大,特别是当经济处于低速增长阶段,改革的力度都将加快,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强,加大了经济主体的未来预期不确定。同时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交易的透明度低,信息生产严重不足,各种信息类中介机构也很不规范,由此造成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必然影响着我国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剧了宏观经济的波动。
(一)劳动力市场11效率工资与失业。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是异质的,他们的能力不同,这一信息在厂商与工人之间是不对称的。
如果工人的保留工资和能力正相关,能力不可观察,厂商提供一个较高的工资将导致申请者队伍具有较好的平均质量,且能提高利润。如果补缺工人的成本是高的,厂商可以通过高工资,得以降低离职率。
这种反逆向选择的措施,使厂商将工资提高到市场出清水平以上,形成效率工资,而全体厂商都采取这一措施时就会造成工资粘性和非自愿失业增加。效率工资理论可用来解释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工人下岗和失业问题。国有企业面临严重的亏损,一些企业不是降低工人工资,维持既有的企业就业率,而是让一些工人下岗,即企业在自然状态不利时,调整劳动数量,而不调整或微调工资,使一些企业的工资呈粘性。
主要原因是工资成为生产效率的激励因素。企业面临市场的竞争,必须采用新技术和录用高素质工人,让低素质工人下岗。这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也是对在岗工人提高素质和生产效率的一种潜在激励。同时,较高工资有助于减少高素质工人跳槽的道德风险。当企业之间相互展开对高素质工人的竞争时,就会逐渐抬高市场流行工资,形成效率工资。保持或提高现有工人的工资水平,有助于增进效率,否则人才外流。我国国有企业隐性失业长期大量存在,工厂开工不足,劳动力处于半闲置状态,让低能力工人下岗,工资总水而上升,达到减员增效。效率工资的存在并不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下岗工人增多造成就业不足,居民消费需求不振。
21教育的
信号发送功能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Spence(1974)的教育信号发送模型表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不对称,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但雇员的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不同能力的人的最优教育程度是不同的。高能力的人通过选择接受教育把自己与低能力的人区分开来。如果教育不影响劳动生产率,它只具有传递信号的作用,这样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浪费。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后原有文凭结构的信号传送功能弱化,迫使人们追求高学历和少数名牌高校。扩招后引起毕业生素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报考名牌大学热,一般院校或技术学校少人问津,考上大学不上重新补习人数增多,大学本科毕业很多选择考研等现象。其实大多数读研并不增加多少研究能力,只是增加一些实用型知识,和本科教育雷同,对提高个人素质帮助不大。在本科文凭已不太能显示个人能力的情况下,教育的信号作用必然会导致人才高消费,从而对整个社会来说造成很大浪费。追求高学历教育使居民预期教育投资增大,提高了居民储蓄倾向,预防性储蓄增加会相应减少即期消费支出,而学校的扩张支出作为公共开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高等教育普及虽然可以提高我国长期发展能力及人力资本,有利于长期增长,但短期内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明显。
(二)商品市场的价格粘性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折弯曲线(见图2)。在不完全信息下,厂商之间的博弈结果如下:
(数字只代表相对大小,正值表示利润增加,负值表示利润减少)当总需求变化不大时,一家厂商需求的增加往往意味着其他厂商需求相应减少。博弈的短期均衡是:(降价,降价)。但这一均衡却不稳定,取决于厂商对于目前利润的态度,当这一过程持续下去,直到降价带来的利润为零或很小时,最终均衡将是:(不变,不变),即价格在当前水平粘住。
这表明当一家厂商涨价或跌价时,其他厂商理性地“跟跌不跟涨”,反应不对称,致使需求曲线弯折为弹性不同的两段DB和Bd,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也折为两段。只要边际成本曲线MC的变动不超出MR的垂直间断区间,厂商的均衡价格P3就很难变动。当前在我国商家之间的竞争性降价就是造成价格水平难以上升的重要因素。
(三)资本市场———信贷配给、债券市场萎缩和低层级资本市场均衡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就是如何解决出资人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同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及解决方式差异,决定了一国融资结构。
在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导致市场萎缩直至消失,从而储蓄难以有效转化为投资,企业投资水平大幅下降。
11信贷配给。在银行识别借款人和试图影响借款人行为的贷款合约中,利率具有重要的筛选和激励机制。当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着有关项目投资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时,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利率与投资风险分布,银行最大化其期望收益必然会导致信贷配给(见图3)。
实际均衡利率在r3,而不在r′,在r3处存在超额需求D3∃S3,银行将实行信贷配给。特别地对于中小企业,由于它们只能从当地银行借款,在通货紧缩时期,经历着衰退的当地银行又很不情愿贷款,致使那里信贷配给更加严重。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微观层面的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即进行信贷数量调整而不对利率作调整,会加剧经济波动的深度。
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受阻,难以发挥积极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贷配给严重。经济萧条时期,信息不完全程度变大,导致不确定性增强,债权人风险厌恶程度将增加,这或者是由于借款者的资产净值降低(由高于预期的违约比率引起),或者债权人识别风险的能力增加,都会导致他们更不愿意发放贷款。
当货币当局通过诸如降低法定准备金等措施鼓励贷款时,这种努力很少会有效。如果从贷款得到的最大收益对风险贴现之后仍低于从短期无息国库券获得的收益,那么,银行就会明显地将其资金投向国库券。这种状况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委托—问题显得格外突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委托人难以对人进行有效监督,只能采取简单而严厉的监督措施,如信贷质量考核上的严格责任追究制,导致作为人的银行经营者风险厌恶程度急剧增大。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信贷人员的努力程度不能观察,但工作结果,即资产质量却可观察,迫使信贷人员贷款时过度谨慎,贷款增长减慢。
如图3中所示,银行的信贷供给曲线由S(r)下移到S’(r),相应地均衡时的超额需求由原来D3∃S3扩大到D3∃S’,信贷配给程度趋于严重。当前我国信贷配给突出表现为信贷集中,即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企业、发达地区。严重的信贷配给使这些企业或地区的资金成本得以下降(较低的利率和抵押担保要求),同时其他地区
和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却大大降低。
从而造成各地区、各类企业间的发展极不均衡,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银行的信贷风险也相应集中。
21企业债券市场萎缩。Myers和Majluf(1984)的新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如果厂商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关于投资项目的信息不对称,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决策就可以通过向外传递信息,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从原股东的利益出发,厂商的最佳融资顺序是:内部积累资金,债务融资,股票融资。
而我国当前企业融资的偏好顺序与之恰好相反,依次是股票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内部融资。导致我国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于银行,而企业债券市场则极度萎缩。笔者(2002)从经理人激励的角度,采用不完全信息下的不完全合同方法,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萎缩的成因。我国国有控股企业存在着特殊的委托—问题,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经理人行动不可观测,只能观测到产出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又被行政干预等外部因素所混同,对经理人的监督和评价约束变得异常困难)和真实所有者缺位,难以形成激励相容的最优合同,必然会导致内部人控制,经理人的控制权收益表现尤为突出。在内部约束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各种融资方式形成的外部约束对控制权收益的影响将是我国国有企业经理进行经营决策的首要因素。
比较各种融资方式,股票融资对经理控制权收益最小,其次为银行贷款,而企业债券融资在各种融资方式中对经理的约束最强。分散的债券投资者迫使经理将企业收入流及时分配给投资者而不是自己挥霍,或使企业再融资协商变得困难,有助于揭示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信息,并通过声誉机制对经理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当债务人无力偿债时,迫使企业进行清算,经理人的控制权收益则完全丧失。债券市场的强约束使经理人对债券融资需求萎缩,制约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31中小企业融资、适度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低层级均衡。各层次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据此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可分为:民间融资、地方性资本市场、银行信贷市场、准全国性资本市场如二板市场、全国性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融资)和国外资本市场。王宣喻、储小平(2002)认为: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那么影响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将是各层级资本市场要求的信息披露机制。越是高层级的资本市场,要求私营企业披露的有关经营方面的信息就越多,而在现阶段,经营信息的披露给私营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例如违法行为以及技术信息、产品信息等。
中小企业在其壮大过程中,需要依次从低层级资本市场走向高层级市场,企业在各层级市场之间选择时,必须考虑融资收益和融资成本,特别是信息披露带来的经营风险成本。
以下的分析表明(见图4和图5):由于各层级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程度(K)及披露成本不同,存在着多重均衡,即低端均衡L和高端均衡H,与之对应的最优信息披露是K3L和K3H。
假定企业的边际生产收益MR是融资量的严格增函数(图4),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考虑信息披露和财务成本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在企业由低层级市场向高层级市场转变初期,信息披露的增加对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不大,财务成本也能得以降低,因而边际成本MC呈下降趋势,等到了一定的资本市场层级,信息披露的增加便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急剧上升,同时信息披露的各项财务支出也会增加,因而MC曲线将逐步向上,企业的资金需求曲线DD即是MC位于M和N之间的部分。在图5中,假定资金供给量随着企业信息披露程度的增加而严格递增(SS曲线),那么由U形需求曲线决定了存在着两个均衡,即低端均衡和高端均衡。表明在经营环境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好的国家,其信息披露成本相应较低,中小企业的融资将获得高层次均衡,二板市场等高层次市场能够得到充分发展,而较少依靠低层次市场。
在经营环境差,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国家,比如我国,中小企业将更多地依赖低层级资本市场(如民间借贷市场)提供资金支持,高层次市场难以建立起来以满足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需求。在我国,民间借贷作为层级最低的资本市场,借贷手续简便,借款人不需要提交有关企业经营方面的信息,甚至可以不用告诉贷款人借款的真实用途,贷款人仅依据对借款人个人信息的了解和凭借熟人的担保就愿意贷出款项,借款人的交易成本因而大大降低。此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仅包括利息成本,不需要考虑由于经营信息披露而带来的风险成本。而对于银行信贷私营企业往往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所有信息,这是很多私营企业在较高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以上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别用效率工资理论解释了我国的失业上升和企业成本下降,用教育信号传递模型说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导致即期消费需求不足,用拆弯需求曲线解释价格为何难以上升。在融资方面,分别用风险厌恶、人问题及适度信息披露说明了信贷配给严重、债券市场萎缩、中小企业融资低层次均衡,进而导致投融资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造成市场机制失灵,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加深,因而可以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状况来减轻通货紧缩的持续程度,促使经济早日走向稳定增长。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委托—机制,完善银行经营者的考核办法,减少过于严厉的信贷质量的指令性考核。
(2)规范和发展市场信息披露。培育和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充分失业率及职位需求信息;规范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使投资者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改善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3)由于现阶段民间借贷是私营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必须承认民间借贷市场的合法性,积极引导而不是取缔。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允许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
(4)政府在宏观政策上要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市场主体能产生稳定的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加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发展高等教育。限制公共物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如教育、医疗,提高人们的消费支付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管毅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行为分析:信息范式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
[3]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斯蒂格利茨.契约理论与宏观经济波动.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朱民,刘丽丽.企业金融资本结构之谜—现代企业资产结构理论简析[A].汤敏.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王小广.经济增长与通货紧缩并存的成因和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2,(10).
[8]刘国光,刘迎秋.结构性松动货币,抑制通货紧缩趋势[J].经济研究,2002,(10).
[9]王宣喻,储小平.信息披露机制对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10).
[10]洪正,王继权.从经理人激励角度考察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萎缩成因[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6).
[11]Akerlof,2002,”Behavioralmacroeconomicsandmacroe2conomicbehavior”,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2002,411-433.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公司;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日益成为了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知识资源,是在当前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问题。科技的进步带动了传播方式的不断变革,在个人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作为连接个人-电脑进行交流交易的平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公司的缘起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经济作为基于网络平台的新的服务行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网络经济是指,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统一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流的传递和处理,经济信息成本急剧降低,从而导致信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最终成为核心经济资源的经济形态。网络公司作为网络经济中的活动主体,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和网络经济提供的服务方面来看,从事互联网基础设施业务的公司不多,并且多半是隶属于信息产业部的国有电信企业;而从事网络软件开发和网络服务的企业,提供特定的网络服务软件,如浏览器安全程序和驱动程序等,也多是国有电信企业或科技园区内较大型的科技开发公司、软件公司。由于这两大类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而且也可归属制造业与软件业,所以一般不把他们归于所谓的网络公司。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和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服务和电子商务网站等的网络公司。
二、柔性管理的内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从以资本为主要资源进入到由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与之相伴的则是管理手段的巨大变革。
出现于20世纪初期工业时代的“刚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首创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柔性制造系统为管理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启发,它是指一种具有应对变化环境或由环境带来的不稳定的能力的生产系统。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功能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受到了挑战,同时网络公司等服务性行业的企业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服务业企业的特征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柔性管理”的理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新趋势,是指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以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基础,以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思维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明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和思想贯彻在员工的自觉行动中。柔性管理是针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营实际提出的新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它更加注重管理软化,以管理的柔性化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适应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需要。
三、网络公司的经营特点
网络产业的核心优势力量在于提高了信息流动速度,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这种影响力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诸多环节,改变了这些环节中的成本结构和其他特征。具体来说,网络公司具有的经济特征包括:
1、它是直接经济。在网络经济中,由于采用Internet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处理市场信息、沟通生产与消费,因此任何生产者理论上都可以与消费者通过网络进行物质上虚拟、信息上真实的直接接触。产品可由“虚拟企业”组织调度,就近选择原材料供应商和生产。交易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极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搜索理想的交易伙伴,并立刻通过网上金融服务和四通八达的物流配送系统实施这笔交易,并且虚拟的交易场所以及零库存管理技术,都进一步降低了实施交易的成本。
2、它是注意力经济。在信息社会中,绝大部分信息不仅不是稀缺资源,反而大为过剩,乃至泛滥。但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即注意力。而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就是如何利用稀缺资源进行有效生产和合理分配。因而可以认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这种经济形态中,最稀缺的资源不是信息本身,也非货币资本,而是相对于无限信息供给而言的有限需求――注意力,信息要实现价值就必须获得注意力,所以必须以注意力作为衡量信息价值的标准,只有获得注意力的信息才具有价值,这就是注意力经济学的本质。随着互联网逐步发展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信息平台,它将获得对注意力资源的完全控制权,同时这也意味着巨大价值与财富的转移。
3、它是规模经济。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规模报酬递减,网络经济则突破了这一限制,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在传统工业社会,对物品和服务的消费是以排斥他人的消费和享用为前提的;而网络社会,新用户加入某一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网络,不仅自己获得效用,也将增加原网络用户的效用和福利水平。其次,信息网络中的经济行为具有极为强烈的收益递增性,这起源于信息消费的“非竞争性”;也就是说,与传统经济中的物质产品相比,信息作为网络经济的主要产品,它在产出后可以接近零边际成本地被大量复制和传播,并且信息所包含的价值并不会因此而降低;从而网络经济的成本表现为阶段性的固定成本,但是产量可以无限增加,致使平均成本随总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呈现明显的收益递增性。第三,传统经济中大部分产业处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环境中;而信息经济中,大部分产业处于由完全垄断进入寡头垄断,接着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进而又由寡头垄断进入完全垄断,如此循环往复。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随着规模(用户)的增长而呈现的收入(价值)平方式增长与平均成本迅速下降,构成了网络经济独特的规模报酬递增性,即网络效应,它体现了网络经济无穷的价值增值潜力。
4、它具有粘住效应。与传统经济相比,信息经济中的转换成本将大大高于前者,因为前者仅涉及到产品的转换,而后者除了产品的转换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投入更多的智力成本。当人们已习惯了某一标准,却让他们转而投向其他产品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让10个人从一个网络转向另一不相容的网络系统的成本远远高于1个人的转换成本的10倍。在信息产业中,转换成本的巨大使得人们更热衷于一个系统,而不会轻易放弃,除非技术的先进性足以克服大部分使用者的综合转换成本。正是由于这种高昂的转换成本,才使得人们不会轻易放弃一个自己习惯的网络,而不管这个网络是实物形态还是虚拟形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粘住效应”。转换成本越高,粘住效应也就越明显。
四、网络公司中的柔性管理
上文总结了网络公司的经营特点,下面我们试着把柔性管理的内容和网络公司的经营特点相结合,来考虑针对网络公司,柔性管理的内容和举措。
1、人员。网络公司的工作人员往往属于具有专门技术或者管理技能的知识型员工,所进行的工作也都是以知识作为基本资源结合必要的工具场地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在进行员工管理时的措施就必须能够满足员工的主要需求,以激励和调动员工热情为主要手段,包括宽松的工作时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针对知识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行包括金钱奖励在内的多种激励方式、个性化的升职系统、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对于、流动迅速的知识型人才来说,企业带来的归属感越强,越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员工的柔性管理是不容忽视的。
2、组织结构。网络公司的组织结构应扁平化、网络化,这是适应网络公司直接经济特点的组织形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同时减少中间成本和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网络公司产品的更新速度极快,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它的产品能够迅速地对市场产生影响。在扁平化结构加快公司整体反应速度的同时也给予员工以一定的自利,这样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为一些紧急事件的处理提供了便利。
3、企业文化。网络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稀缺资源是注意力而不是信息。这就需要企业的员工能够迅速转变思想,跟随市场的注意指向而对自己的产品改良。由此而言,企业的知识员工需要的是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市场适应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自身特征之一,对员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网络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致性、和谐性等方面,还要致力于建立一种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使企业进入一种不断进化、完善的状态;或者可以由企业组织和管理员工学习多技能,提高整体的适应性,才能够应付相应的市场注意力变化带来的不利环境,才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吸引足够的“注意力”,保持企业的生命力。
4、企业战略。网络经济是规模经济,所以在企业战略方面,网络公司往往追求的是不断的融资,通过大量的资本原始投入,获得公司规模的发展,但是并不是公司收益和利润的提高。在网络公司的发展初期,往往都是在亏损中度过的,而当网络公司上市之后,尽管公司的利润还是负数,但是股价经常快速地攀升,公司价值也就在不断地提高,在经过盲目的兼并和广告消耗之后,网路公司可能陷入危机而不得不退出市场或者被兼并。战略的柔性,在于网络公司不需要和竞争对手作出硬性的、以实力为基础的拼搏,而需要在经营战略上通过改进,来适应市场的多变,盲目地扩大规模,有可能导致尾大不掉,只有在适当的时期适当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5、技术柔性。柔性管理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单纯的技术更新是每个公司发展所必然要注重的事项。在柔性管理的技术柔性中,设备的可拆解、可重组等人性化的要求在我们谈论的网络公司中的需求并不迫切。网络公司的技术柔性应当注重于网络经济的粘住效应,也即要通过不断的、有目的的技术更新,来吸引新客户和提高老客户更换系统的成本。使得客户网络不断扩大,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得一个网络公司不断得以扩大影响,进而成为成功的企业。
总之,柔性管理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像网络公司这样的适合使用柔性管理系统的知识型企业。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知识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将发挥它更大的影响,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屹立不倒,就必须要转换思想,把对知识工作者激励的柔性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特点相结合,应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信康,王春燕.服务性企业内部营销的再诠释.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2.1.
[2]王欢.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柔性管理.商场现代化,2006.5.
[3]张萌物.基于知识型员工特点的柔性管理.前沿,2004.09.
[4]李锡炎.论人才柔性管理.理论与改革,2004.4.
[5]邓志辉.浅谈当代管理新趋势:柔性管理.经济师,2006.10.
一、网络经济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网络经济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未来社会的网络经济的转化是一种经济的变迁。在农业经济时代,很多产品都直接进入市场,中间环节较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交易方式越来越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由此产生了商业这一中间机构,传统商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空上分割开来,这大大促进了工业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层层的中间环节,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某一程度卜产生隔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对话,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可以使交易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大的活动范畴,可见,网络经济应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经济,即社会化了的经济。
网络经济不是信息经济,也不是服务经济,而是两者的结合。没有信急技术支持的服务经济不是网络经济。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经济并不等于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不只是产业经济,也不是信息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信息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是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的生产方式,而网络生产方式则是在更高程度上的直接经济。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将对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国民经济全局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二、网络经济呼唤新型的企业管理
一种新经济形态的出现,所受震撼最大的莫过于企业,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生存的。网络经济要求企业走出工业经济的长廊,跨过网络经济的门槛,成为网络经济下的一个元素。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等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跃进的过程是艰巨的、痛苦的。它要求企业的运作方式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当中最突出的当属企业管理。尽管生产型企业着重于企业内部的网络化改造和商业型企业着重于将企业变为虚拟社区在网络经济中的最终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但是企业管理如果能针对网络经济作出适当的调整,无论是对于企业拿到网络经济的入场券,还是促进网络经济的繁荣,都是有益的。
三、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特征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化这是指企业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工具。管理是集体劳动的产物,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也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网络化主要表现在:
(1)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之间组成了局域网络,管理者作出决策的原始数据、信息绝大部分都来自网络。
(2)管理者传达企业的决策信息也是主要通过网络。
(3)网络增进了企业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融洽了组织中的氛围。显然,网络化的实质是企业信息流的网络化,联系越广、越有效,信息就能得到越多和越好的共享,使企业内部信息流路径更短、速度更快,最终加速推动了企业内部物质流的运转。这方面的典型应用是爱立信公司。爱立信公司为了使自己成为全球同步的研究整体,共享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已将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研究中心的1.7万多工程师联在一个单一的网络中。这种专家网络的整体效应已成为该公司的竞争优势之一。
2.企业管理的能级将逐渐减少,管理幅度将变大。这个特征是很容易理解的。由于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具有网络化的特征,企业内部信息流动的环节势必减少。因此,原先的许多部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企业信息流动环节的减少将直接导致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图的扁平化。它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企业组织结构图中上一层的管理范围的扩大,即管理的幅度变大了,高层管理者将面对更多的被管理者。
3.企业管理程序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能级的减少。一方面使信息流动更畅通管理行为旨在实施企业劳务、财务、物务、事务的管理,其工作的自动化支撑系统主要有计算机辅助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撑系统、办公信息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企业管理软件和常用的企业管理分析工具,将使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手段日趋先进,企业管理更加高效。
四、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创新
1.解放思想,树立创新管理理念。面对企业管理创新全球化的趋向,企业必须树立创新管理理念;没有管理理念的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的创新;创新管理理念,就是创新思维方式。
(1)企业领导者,应成为创新的倡导者。长期以来,我国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思想保守僵化,缺乏创新管理理念,不能从计划经济的侄桔中解放出来,致使企业得不到发展,以至频频破产。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由于企业领导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抓住了商机,创新了事业,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可以说,企业领导者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管理者应该在战略和经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等方面,突显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能本管理、建立虚拟企业、实施合作战略”的创新趋向。
(2)创新观念的主要内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牢固地树立“市场”的观念,正确处理好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2.树立投人产出、成本收益的理性投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的持续发展;3.大力推行专业化管理,培养职业经理层,储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增强企业的潜能和发展后劲;4.树立民主咨询和科学决策的观念,避免因个人经验、个人独断等人为的因素造成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的损失甚至破产。面对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经营实力不强、管理水平差、不能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现状,必须树立“适者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发展靠科技的新观念,通过不断开创新思维、新方法,抓住发展机遇。
(3)培育创新企业文化,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精神”融化到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几个人奋斗目标高度默契,使员工把追求企业目标当成追求个人目标去实现。
企业领导者,不仅自己要有创新意识,而且还要倡导创新,鼓励广大员工实施创新,使广大员工树立起创新意识。通过组织各种创新活动,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推崇创新的良好氛围。
2.开拓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能使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它是企业独有的,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形成可持续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企业间竞争的实质,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具备了强势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网络的发展,全球化竞争态势的加剧,以及合作战略的实施,促使企业必须进行经营结构的调整,突出主业,强化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
(1)扩展战略资源。我国有许多国有企业,曾经实力雄厚,但在实施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对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认识不足,盲目跨进了一个无法发挥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致使付出子惨重的代价。对于已具有一定优势能力的国有企业,在充分认识自身长远发展优势能力的基础上,可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合的方式,扩展战略资源,挖掘企业内部潜能和社会资源,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联合来利用国际战略资源,并把它们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规划上来。
(2)集中战略资源。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需要对经营领域进行调整,剔除那些非营利和没有前景的业务,通过关闭、合并、出售、合作等方式集中战略资源,形成既富有前瞻性又具有竞争力的主力,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取决于企业知识与服务的创新能力,而知识和服务的创新则源于文化观念与产权制度的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组织形态、运作机制、管理模式、营销体系等。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其中心职能是管理,只有管理才能使今日的所有组织成为有效”。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能分化,制定标准定额,使员工自觉地从“要我这样干”转变为“我要这样干”,减少工作和生产的随意性。通过加强管理,使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第二,要强化“知识管理”意识企业依靠的本质是知识,因此,必须考虑如何去获得知识、传递知识和利用知识。要把管理对象从以人、财、物等”硬件”为重点,转变到以知识和学习等”软件”为重点。知识资本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资产会更加重要,企业在未来的活动中面临的共同挑战,就是对所需知识的界定、积累、生产、共享以及管理。
第三,以顾客的需求为追求目标。企业管理经过传统生产导向到工业化技术导向的演变以后,目前已开始全方位顾客需求导向导向进化。可以想象,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在网络技术支持的交易模式下,谁能有效地吸引顾客,谁能为顾客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谁将最终成为竞争的胜利者。企业的经营理念,向顾客需求导向的演变,已成为发展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3.创新经营目标,用户至上,注重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做到企业的利益能与社会的责任统一。一个优秀的企业,首先要有社会责任的意识,自觉地认识到,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其目标的定位应超出经济的范畴。所以,具备了这种视野和认识,就会把自己在经济行为中资源的配置、环境的保护,自觉地纳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之中,把实现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把实现企业利润的前提延伸得更远,通过社会利益的实现来保证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高境界追求。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它应成为企业的主动行为。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还要高度重视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企业不仅应使顾客满意、员工满意和投资者满意,而且要让社会满意。为此,第一,要强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第二,国家应健全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政府应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证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公众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国家立法和行使政府权力的形式,建立规范明确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关法律、法规约束体系,并强化执法力度。第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媒体和消费者协会、工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以形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
4.组织结构创新,构建授权型、扁平化企业组织。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使信息的获得和沟通变得十分顺畅,企业的基层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与高层管理人员直接沟通,这为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奠定了基础。
授权型、扁平化的组织模式,因中间层次少,上下信息传输容易,且较迅速准确,便于上下通达,可使下层的管理者更容易了解上层管理者的意图,所以,可以赋予其较大的管理幅度与权限。授权型、扁平化企业组织与集权式的“直线职能制”相比,能较快地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符合现代管理的需要。
应该看到,组织扁平化的必然结果,是决策重心的下移。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在《管理的革命》中提出了超越放权的思想。他认为,“对于激励,要采用充分授权的方式实现,使每个人在自己的每项工作中都具有完全的决策权;公司所有员工都将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完美的完成工作将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力;他们不再接受什么命令,而是按照顾客的需求进行工作。”这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杜绝了请示汇报过多、遇事议而不决等消耗精力的现象。
我国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加大改革力度,精简机构,增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使企业组织向授权型、扁平化转化。
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网络的影响和作用,宣传和认识网络带来的好处。企业领导层可以通过网络,更好的与员工沟通,听取每一个人的想法,就每个下属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成就和名誉提出建议;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并运用新的信息源,帮助人们联系实施工作计划所需的资源等;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分公司,可以把每天的经营状况,通过网络准确、自动地汇总到总公司的数据库,实现企业内部数据汇总的自动化,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总公司的相应数据库;领导也可以通过网络把有关指示和工作安排,迅速下发到各部门、各公司,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和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同时还要对员工加强网络知识的培训,使他们真正掌握网络操作技能,发挥网络管理载体的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
5.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企业应完善用人机制,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通过企业的发展动力、收入报酬、感情纽带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企业丰富人力资源。要着力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造就心情舒畅、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成就感以及团队精神。同时,还要把好用人关,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在用人上,把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安排在相应的职位上,充分发挥人的现有能力,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人尽其能、能尽其用。
在科学管理中,激励要以外在的激励为主;在文化管理中,则要以内在的激励为主,工作中的挑战性和成就感是主要激励因素,着重满足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的领导者,还要为员工提供足够的物质奖励,让他们的付出与报酬相匹配,以此来保证他们忠于职守。只有同时用好物质和精神两种激励,才能使效果更加明显。
由于员工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和个人价值不同,所以要根据员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职工以合理奖惩,以保证职工行为的良性循环;通过批评来激发职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其进取精神,激发其工作热情;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以达到充分挖掘员工潜在能力,展示个人才能的目的。
五、结束语
在网络经济时代,伴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整个经济格局充满无限活力,但同时也将带来许多新的不确定因素,这给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带来新变革。这种新变革要求企业必须按照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方略,根据新的企业生存原则创新企业的运行机制。诚如此,方能成为新经济大潮的“弄潮儿”,在21世纪的全球化和网络化经营中高唱凯歌,创出更加辉煌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土全胜等编著:电子商务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林毅夫刘明业: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
[3]李欣杜荣康进军:新经济下企业答理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师,2004~7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指的是信息部门或产业的经济,为整个经济的一部分;另一种含义指的是信息社会或时代的经济,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后一种含义是广义的信息经济,它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信息产业一般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结构,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信息技术转为社会生产力的结果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显著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对于实现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现代信息产业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新的产业革命。经过几十年世界科技的创新和积累,信息技术己进入大规模工业应用阶段,迅速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组织、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改变着人们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信息产业的带动下,一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在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地位和实力。
今后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发展中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顺利地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都必须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和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
首先,信息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当前,信息产业己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1995年总产值高达8000多亿美元,2000年有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40%据预测,我国到2000年仅电子产品市场总需求就将超过1万亿元,2010年还将增长6倍之多。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将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其次,发展信息技术是提高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关键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是高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同时又渗透到各种传统技术中,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而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多媒体技术和电化教学又为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水平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例如:卫星技术和遥控遥感技术的应用,在农情、灾情气象统计预报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甩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程度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现有技术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潜力,形成新的生产力。再如数控技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工业机器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它们的应用使生产流程更加精确,自动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更加提高,管理更加科学,新产品设计能力更强,开发周期更短。信息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市场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充分性,加强了社会化大生产中各部门的有机联系,更加有效地促进了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同时也增强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
2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特别是“八五”以来,我国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电子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逐步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八五”以来,包括计算机及零部件、半导体、电信器材制造和软件开发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1995年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2458亿元,“八五”年均增长28.6%,1996年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计算机生产发展更快,产值“八五”年均增长47.8%,1996年比上年增长74.3%。软件销售额1995年比上年增长3&8%,1996年增长45%以上,大大高于世界年均增长15%的速度信息技术产业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投资类电子产品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3.6上升到1995年的268%,1996年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产品各占1/3,产品结构趋向合理,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高了国民经济信息技术装备水平。
生产阶段,6英寸0'8微米生产线即将投入运行,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产品的科研开发及成果转化能力也日益增强目前,我国1.2微米集成电路己进入工业8英寸、0.5微米专项工程也己启动计算机制造进入巨型机生产国行列,大型计算机和超级小型机的研究开发己达到国际水平。从1983年银河I型亿次机研制成功开始,1993年、1995年又分另IJ研制成功银河II型和曙光1000型并行处理机系统软件及中文平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优势。自主开发的一系列大型局用程控交换机也己实现规模生产。电子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相应提高。“八五”期间电子产品出口年增长33.5%,出口值占全部出口总值的10%:1996年出口值比上年增长30%,占全部出口的14.2%。
信息服务业起步晚发展快1992年以未,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和企业迅速涌现,以国家“金桥”、“金卡”、“金关”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信息网络工程开始实施。1995年末,信息服务机构和企业己达15000家左右,从业人员约40万人其中,政府信息机构和科技信息机构各有2000家左右,从业人员分别约15万和10万人,并面向市场服务数据库服务、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系统维护和设备修理等信息服务业务全面发展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七五”时期年均增长27%左右,“八五”时期年均增长47.6%,1996年增长25%左右,是我国第三产业中发展较快的重要新兴行业从信息服务业的构成看,1995年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占45%,信息加工处理占10%,数据库服务占5%,信息系统维护和设备管理等约占40%。信息产业是新兴产业,与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信息产业的基础还很薄弱。集成电路制造和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集成电路特别是核心集成电路的自行生产能力低,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1996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仅为4.36亿块,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多数属于低档产品,一些关键产品如计算机核心电路和高档彩色电视机电路都还不能自行设计和生产信息产业的整体规模同先进国家与地区的差距还很大,电子产业产值仅占世界总产值的3%。
二是信息产业结构比较落后信息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产业和通信业,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或设备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与计算机制造业营业收入之比,美国为1.75:1,日本为1.04:1,韩国为0.18:1,我国仅为0.09:1在難施建设、轻资源开发的倾向也比较突出目前用于数据库开发的投入很少,特别是与国外信息服务普遍进入商业化批量化相比,我国基本上还处于分散开发、自我服务的传统发展阶段,70%左右的信息资源在单位或系统内部运转,只有30%左右进入市场。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水平、质量比较低。数据库平均容量小,二次信息所占比重较大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尚未形成规模优势,不少信息简单重复,开发软件产品的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少。
三是传统产业信息化步伐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一体化水平较低。1995年,我国机床保有量中数控化率只有观,而日本己达20.8%,意大利为15.2%,美国在80年代己超过10%。据专家调查,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管理信息系统(MIS)和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的普及率为60-70%,中小型企业中仅为15-20%,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建立尚处于试点阶段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程度不高,在市场开拓和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作用较小。对企业的信息服务水平较低,企业主动要求信息服务的意识也相对不足,据调查,仅有10%的企业从信息市场得到满意的服务。
四是信息产业发展缺乏整体协调。信息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的综合效益来自于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高效、统一的有机结合。目前,政企职能不分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部门利益缺乏协调,很不适应信息产业分工合作发展和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导致大量的分散重复建设,制约了信息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发
3.我国21世纪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全球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及其加速发展趋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根据“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意识,加快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掌握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在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网络等领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一些重要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取生活中的普及程度会有很大提高,初步建立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信息服务业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服务业建设,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的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创造符合技术先进、标准齐全安全保障、法规完善等基本要求的信息服务环境加快发展和规范科技、工程、管理统计、会计、审计和法律等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的社会共享制定并实施有关软件、数据、网络、系统及其服务的国家技术标准,加快信息服务技术标准化进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电子书刊、音像、多媒体出版物等文化市场的管理。
四月初,信息产业部有关领导介绍了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要继续贯彻“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4字指导方针,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思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发展信息产业,建设信息网络,抓住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电子商务的龙头,积极稳妥地推动信息化建设。
(一)滞后的生产经营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重产不重销的相对落后的生产经营观念致使许多企业忽视产品质量、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售后服务等,造成了相关经济纠纷,购货方拒付货款,从而致使销货方的资金长期被购货方无理甚至无偿占用,从而加大了销货方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
(二)不健全的信誉度评估体系在购销交易之前,企业对一些中间销售商和购货企业信誉度评估考察不够深入、准确,使企业在其提出购货需求的情况下,草率地与其签订了购销合同。而由于一些中间销售商和购货方故意或恶意占用企业资金,也导致了企业的销货资金难以回收。
(三)缺乏效率的催收回款政策在购货方企业中,一些经营效益较差的企业,总是在其购货付出大部分货款后,留有一部分小额的货款而寻找种种理由拒付,使得企业在催收货款中有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感,从而导致一部分小额的货款难以回收。
(四)不完善的销售管理制度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企业对本企业销售人员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不严格,导致一些企业出现了销售人员和购货方合伙蒙骗、坑骗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甚至最终成为坏账、呆账,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回收难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信用的缺失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市场经济是信息经济与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信息经济的主要功能是提高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质量,从而在加速资源流动的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信用经济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社会的诚信机制,以便使财产的互换和资源的流动能有一个可靠的制度保障。信息与信用的有机统一与交互作用,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经济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因此,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信用缺失的实质是失信企业只想拥有权利而不愿履行义务,这就对财产关系和财产规则构成了挑战,并侵蚀了市场经济的基础,而财产关系和财产规则是产权的本质内容。所以说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明晰是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产权是指财产权,包括物权和债权。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要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而我国一些企业不讲求信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清楚。没有确定的私人所有者,产权不清,企业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也不可能从讲求信用中获利,自然就没有必要讲求信用。一言以蔽之,产权是信用的基础,明晰的产权是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也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企业才会讲求信用。
(二)产权不明晰是企业拖欠应收账款的根源 由于整个社会缺乏有效的诚信机制,所以失信行为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也使原本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赊销行为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大量应收账款拖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也曾大量采用信用结算方式出口货物。结果却令人震惊:虽然出口额大幅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逾期的应收账款,一些企业的坏账损失率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西方企业平均0.25%~0.5%的坏账损失率。西方企业在高比例信用销售的同时能够保持极低的坏账损失率这主要得益于西方国家已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企业内部也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而我国企业和西方企业在信用销售能力和管理水平方面差距较大。
三、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对策
(一)稳妥界定企业产权,明确企业产权主体明确界定企业的产权是困扰国企改革最难解决的问题。只有企业产权明晰了,所有者主体复位了,许多困扰企业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彻底解决,企业才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运行,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才会提高。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了“科斯定理”。其基本含义是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无论产权的初始界定如何,最后都能通过有关各方的协调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状态。所谓交易费用,通俗地说,是企业之间相互交往时所需的耗费,可能包括信息费用,谈判费用等等。如果我们把交易和契约作以广义理解,则企业间的任何相互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达成一笔“交易”,交易的达成实际上也是签订了一份“契约”。达成契约和履行契约过程中的耗费就称之为交易费用。假设交易费用为零,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为此,科斯及其他学者又进一步证明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条件下,产权明确界定有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产权的界定是相当重要的。财产关系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财产规则是社会经济的第一规则,只有财产关系理顺,财产规则健全了,社会的信用制度建设才能有客观的基础,诚信守诺的原则才能在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营造良好道德氛围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开展广泛深入的诚信教育,使企业真正树立起诚信观念,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基础。诚信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更需要早强调,早起步,常抓不懈,以求改进。要让企业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是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不讲求诚信的企业终究要倒霉。非诚信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饮鸩止渴,是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一个缺乏诚信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诚信也是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国际化竞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诚信竞争。只要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一定能够改变我国企业当前信用缺失的状况。
(三)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市场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经济,必须强化法律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法律的强制来建立诚信为本的社会秩序。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物权法与债权法、合同法与侵权法、企业破产法与个人破产法的制定和完善,特别是要制定一部完善的和完整的侵权法,以便在确定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损害赔偿与损失赔偿、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等方面能够有法可依,并且对失信和侵权行为起到有力的防范和震慑作用。同时必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大幅度地提高失信行为的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以此来为社会经济活动建立起一道保护墙,使失信、背信、弃信、无信、骗信等行为失去活动空间和立足之地,也只有规范了企业的信用行为,才有可能解决企业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问题,有效的通过产权与信用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提高竞争力。
(四)加强对客户偿还能力与信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直接间接调查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各客户的信用等级,并给与相应的信用条件,即信用期限、付现折扣和折扣期限以及赊销额度。也只有正确的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才能合理的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所以,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有关信用资料的基础上,将其相关的信用资料记入各客户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页的上方,做好日常核算工作,以便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控制。从而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同时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和健全应收账款的各项管理制度,尽可能的缩小应收账款的拖欠空间。
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产权不明晰,所有者主体缺位现象,造成在企业还款与收款的观念上出现了误区。产权关系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会造成整个社会信用的普遍缺失,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问题就很难彻底解决。所以,本文从国有企业本身入手理性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即从宏观角度产权、信用缺失的视角来探讨应收账款的回收问题,认为产权不明晰及其所导致的信用缺失是国有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根本原因,国有企业可以从自身产权出发,通过采取稳妥界定企业产权,明确企业产权主体;积极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加强对客户偿还能力与信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等措施。从根源解决企业相互拖欠账款,以求根本解决“三角债”现象,可使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纪坡民:《产权与法》,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会计研究》2005年第4期。
经济学中有关商品质量监管的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总结这些理论的演进过程有助于我们开阔思路,完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
一、信息完全假定下的商品质量与市场机制
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商品质量并不是理论关注的重点。因为信息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础假定,按此假定,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市场,买方都拥有商品质量的所有信息,包含功用、风险因素等,买卖双方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机会主义行为来粉饰商品质量上的瑕疵,消费者的购置决策不会因为信息不完全而被误导,自然也就不会有使用中或使用后的伤害问题。
由于信息完全的假定消除了企业可能拥有的信息优势,所以传统经济学更加关注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中,如何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断定来揭示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均质的,不存在质量上的任何差异,市场均衡水平所断定的价格就是刻画商品质量高低的唯一信号。而在现实经济社会更常见的垄断竞争市场中,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为获得更大的市场会通过广告主动传播商品质量差异的信息,同一行业内部商品之间的相似性让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充分,企业无法暗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约束在某个价格水平上与生产经营者实现均衡,而不同的均衡价格水平将对应不同质量的商品。在纯粹寡头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行为有明显的市场安排力,价格可能会被企业把持,产生扭曲。然而,处于市场劣势的消费者清楚地知道,高价格下商品的质量到底如何,但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只能接受生产经营者制定的高价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信息完全的假定下,商品质量更像是一个技巧术语,因此被主流经济学所疏忽。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框架看,该学派实际上是通过价格信号来研究商品质量的。20世纪初微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也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信息完全的假定,因此,它对不完全竞争格式下商品质量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价格信号与市场安排力两个因素的经济含义。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
1970年,在《旧货市场:质量不断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二手车为例,首次用信息不对称解释了二手商品市场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开创了信息经济学的一个全新领域。他认为,在旧货市场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拥有的质量信息是不同的,卖方显然知道更多的质量信息,而买方则知道的较少。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让信息劣势的一方——买方只能按照一个折中价格来购置并不清楚质量好坏的二手商品,但折中价格将会让实际质量超出折中价格水平的商品无利可图,从而“挤出”这部分质量相对较好的商品。这样,买方实际面对的必然是质量相对较差的商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将在旧货市场上演。随着买方意识到市场商品平均质量在下降并调低报价,市场中的另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商品将会退出交易。在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以上情况循环往复,会导致旧货市场无法交易,出现市场失灵。
西方学者根据购置者对质量信息的可获得性把商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购置时通过观察就可以知道商品质量的搜寻品(searchgoods),第二类是只有使用以后才能获悉商品质量的体验品(experiencegoods),最后一类是使用后也可能无法知道商品质量全部信息,因此购置之处主要是相信其质量的信任品(credencegoods)。显然,消费者在购置后两类商品时会见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逻辑,为减少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的市场交易效率损失。可以设计一些能部分修正市场失灵的机制。例如。卖方供给一份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商品质量鉴定证明,主动揭示商品的质量信息;卖方供给质量承诺,对一定期限内可能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负责,如退货、调换合格商品、保修等,减小信息不对称可能给买方造成的伤害;在法律健全的国家。由第三方仲裁者介入的私法调节来实现对不完全信息的改正,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政府监管部门介入信息不对称市场的运行,通过强制性法律来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权益,也是改正以上问题的一个可行选择,这就是本文关注的商品质量政府监管问题。
三、商品质量的政府监管
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是政府介入市场商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条件。按照规制经济学的理论,这种监管属于社会性规制,即政府基于安全、健康、环境等目的对某些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进行监督、管理。
1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无论是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非主流的奥地利经济学,消费者权益至上或者说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均为考量商品市场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的主要标准。按照这一逻辑。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被那些质量不可靠的商品所损害将是政府部门进行质量监管的立足点。
传统经济学考察消费者利益的主要根据是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即用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价格的差来计算消费者从交易中获得的好处。正如前文所言,消费者剩余概念之所以没有涉及商品质量问题,是因为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是经济学的一个潜在假设。在信息完全的经济世界中,理性的消费者必然会抵制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或财产等带来危害的不合格商品,因此,市场机制会自动将影响消费安全的问题商品排除在外,实际交易的商品必然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在此情形下,价格自然会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唯一指标。由此而来的消费者福利问题也就成了价格水平的比较了。
现代经济学把信息不完全引入理论分析后,福利最大化标准依然是评价市场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但与传统理论有所不同的是,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仅包含消费者剩余的计算,还考察他所购置的商品质量是不是合格的、安全的,会不会对其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伤害或有潜在风险。
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质量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实现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对商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尽管质量监管的社会效益很难用明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但这种社会性规制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2法律法规是质量监管的主要制度保障
经济学领域中所讲的制度是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可以确保生产、交易、分配、消费等经济行为按照一定秩序进行,能有效防备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危害的机会主义行为。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作为制度的规矩既有市场自发形成的商业惯例、信任等非正式制度,也有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此二者刚柔相济,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
对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商品市场来说,通过法律法规这种正式的制度形式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是缓解市场失灵问题的必然选择。有关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对所售商品质量负责,对因商品缺陷和瑕疵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危害承担法定责任。这些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既是对商品生产经营者事前不负责行为的警示,也是对因质量问题造成危害后对其实施严厉制裁的制度根据,也是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
法律制度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特征,加大了对问题商品责任人进行惩罚的可信度和力度,提高了违法成本,有助于抑制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确保商品质量的安全性。但是,法律并不会强加给生产经营者无限的质量责任。按照著名的汉德法则,只有在预防成本小于预防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包含消费者的福利和企业的收益),而生产经营者却未对商品采取必要的质量把持措施,并对消费者带来危害时。他才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研究中我们发明,各国政府都是依法对商品质量实施监管的。例如,1975年,美国颁布针对商品质量的《马格努森一莫斯保证法》(Magnuson-MossWarrantyAct),对生产经营者的保证责任做了明确规定,要求生产经营者对有缺陷产品承担修复及调换的责任。这一法律与《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1979)、《产品责任法》(1982)等一起成为美国监管者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石。
3最低质量标准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形式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理念,政府不应过度介入经济运行,即使是出现了市场失灵。政府干涉成为必要时也是如此。因为政府干涉有其角色定位。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从商品的企业生产、市场交易和最终使用或消费流程看,质量监管的重点在企业生产市场与交易的界面。换言之,在商品质量问题上,政府监管切入点不应该是商品生产者的内部质量监控,因为从监管资源的数量看,政府的力量无法覆盖所有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从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分工看,与商品质量相关的经济决策和技巧决策都属于企业组织的内部事务,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政府质量监管的切入点应该是对进入市场的商品实行最低质量标准(MinimumQualityStan—dards)监管。即在商品进入市场销售时,监管者必须确保商品质量符合最低的质量要求,将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不合格产品因不能上市交易而产生的损失由生产经营者自行承担,这是市场约束的一个基础规矩。
从商品的类别看,体验品和信任品应该是质量监管的重点。因为搜寻品的质量是外在的,容易观察到,消费者购置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于体验品和信任品来说,如果没有最低质量标准监管,不合格商品将进入市场,给消费者造成福利水平的降低。在体验品和信任品中,那些与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关系密切的商品(如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它所造成的危害就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可能有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包含危及使用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因此,事前的风险防控远远比伤害成为事实后的经济补偿更为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讲,最低质量标准具有宏大的社会价值。
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最低质量标准将不合格的产品阻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有助于提高市场现有商品的平均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商品支付高价,因此,供给优质商品的生产者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最低质量监管可以使买卖双方的福利状况都得到改良,是标准的帕累托改良。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供给专业服务的领域。如医疗、法律、会计等,也存在对服务质量的监管问题。与有形商品市场不同的是,由于专业服务依托从业人员而存在,所以,监管者对服务质量的主要监管之一是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获得执照或从业资格是进入这些专业领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从理论上讲,具有从业资格或拿到执照许可的人士所供给的专业服务是符合基础专业水准或质量要求的。可以看出,专业服务市场的执照或从业资格监管与商品市场的最低质量标准监管可谓殊途同归。
4市场约束是商品质量监管的基础和有效补充
虽然对于体验性商品和信任性商品来说,政府的质量监管工作非常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者可以包办一切。借助市场经济的规矩,靠企业的内在机制来保障商品的质量可能是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的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有助于企业把质量把持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把持体系,符合企业实现持续经济利益的内在目标。正如前文所言,在最低质量标准下,不合格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利益独享和风险自担是企业进行质量把持时面临的同一个约束机制,它是驱使企业强化质量意识的最重要力量。
其次,对于追求长期繁荣的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声誉机制是规范企业质量行为,确保质量安全的另一个重要约束。因质量引起的经济纠纷甚至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企业的声誉损失,损害企业长期培育的市场。而可靠商品质量给企业带来的社会美誉,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富有吸引力的价格。也有利于现有客户忠诚度的提高和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为企业带来更持久的业绩增长。:
另外,在商品质量存在差异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上销售商品的平均质量,广告、产品演示、试用等营销手段还可以让购置方获知更多的质量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知识经济学下的商品质量监管:一个理论延伸
在有关质量监管的经济理论中,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规制经济学都把监管的必要性建立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上,而知识经济学却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质量监管供给更为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知识经济学中,经济主体在生产、交易、消费时经常会见临相关知识匮乏的问题,因为该理论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此背景下,人类的经济决策有可能犯系统性错误。一个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经济行为可能重复发生,直至某一天人类通过学习发明了能够懂得、纠正这种不当行为新知识为止。按照这种观点,即使是最负责任、技巧水平最高的企业在商品质量问题上也会犯错误。例如,在现有技巧和装备下,无法解决那些可能给使用者带来危害的质量问题,但消费者保持生命存续的强烈需求和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有可能让这些商品提前进入市场;在现有质量检测体系下,无法在销售前甄别产品的某些质量瑕疵,尽管这些瑕疵不一定都变成事实上的危害;按照现有理论。可能误把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技巧或因素看做是改良某些品质,或提高产量,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法宝,等等。从近些年来发生的众多质量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以上问题的严重性一点也不亚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源自生产者知识不足引起的质量风险,是商品质量监管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其中有太多的质量不断定性,同样也面临知识有限的监管者很难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对于这一点,担当市场商品质量监督重任的监管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监管实践中,应秉承审慎、预防的原则,设计相应的制度预案。例如。对于那些在现有技巧和装备下暂时无法解决的质量隐患,监管者必须果断出手,将问题商品隔离在市场以外,绝不可因小失大;对于企业事后发明的质量瑕疵,监管者应迅速启动召回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小问题商品可能给使用者及社会带来的危害:而对于那些目前无法对是否有质量风险做出肯定断定的高新技巧。监管者切不可高估自己的质量风险监控能力,即使它能大幅改良商品的某些品质,或有助于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质量监管工作也应该摒弃短视策略,把消费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不让那些可能有风险隐患的商品进入市场,为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埋下隐患。
知识经济学中的知识有限性假定超越了信息不对称假定在质量监管中的地位。尽管前者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难度比后者更大,但是,这种理论上的宏大飞跃无疑会推进监管理念的创新,提升监管效率。
结束语
国际贸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国际商品流通,具体来说,是指的商品、劳务和技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交换或者买卖的活动。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着显著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国际贸易是超出本国国界而进行的,不仅仅限制在本国的国民经济范围内,而是超出了本国的国民经济范围而进行的一种商品交换活动。而国内贸易在地域上是局限于本国国内的,而且其商品交换活动也只是在本国的国民经济范围之内进行的。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国际贸易,无论是在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还是在其发展中,国际贸易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也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有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社会制度会原始的公社制度,因此也就不存在国际贸易,随着奴隶制的出现,奴隶制的国家也开始形成,才使得商品的流通超出了本国的国界,最初的国际贸易由此而形成。
二、国际贸易创新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国际贸易创新,具体来说指的就是在近十多年来,国际贸易及其关系发生的一些列的改革与调整的现象,这些改革与调整涉及到了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和领域。
(一)思想和理论的创新
国际贸易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其观念上的创新,观念上的创新首先是把贸易开放看成了本国对外开放的起点和一个最基本的方面,所以,一个国家贸易的开放程度也就成为了这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其次,对于外贸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充分发挥了国际贸易在本国经济中的推动作用,同时国际贸易也是协调国内贸易和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后,外贸还成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一种重要的外交手段。在西方国家,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比如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收入偏好理论等等,这些理论的产生都从不同的方面诠释了外贸的特征,具有对于理论创新和实践的指导意义。观念和理论的创新也是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一个核心和基础,影响着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各个方面。
(二)制度和局势的创新
从过去军事和政治色彩较重的贸易集体转变为根据地区和领域划分的各贸易利益集团,全球经济的两极分化趋势开始淡退,接连而来的是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发展。更多的新生力量出现并相互制衡,区域性为特征的贸易利益集团发展迅速。国际贸易的主要市场向东部地区转移。在制度上的创新首先表现在组织制度上,世贸组织的出现已彻底取代关贸总协定,标志着国际贸易组织制度的一大创新。世贸组织管理的幅度和范围、协调机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都优胜于关贸总协定,WTO更具权威和有效性。其次是协调制度的创新。区域性贸易利益集团的发展驱使着相应的贸易协定和协调制度的建立健全。再次是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管理制度的规定更加全面和公正。贸易制度上的创新和局势的转变都是国际贸易根本性转变的标志和特征,同样意味着以往的贸易格局和制度的淡退和新制度的产生和推广。
(三)产品和政策的创新
从目前国际贸易的形式来看,股权投资及其他投资工具以及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开始成为主要的贸易产品和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国际贸易也迎来了新的贸易方式和平台,网络信息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颠覆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和传统模式。具体包括国际贸易的结算、筹资、销售和运输等各个方面,促使国际贸易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革新和进步。贸易限制措施由过去直接性为主转变为间接性为主,贸易限制措施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更加隐蔽低调,贸易政策与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外交政策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贸易政策的综合性更强,更加全面,包含的范围也越广。区域性贸易集团的政策措施逐步得到相关成员的认同和自觉遵守,标志着区域性贸易格局的逐步发展和强化。在当代的国际贸易中,其创新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同时,国际贸易的创新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国际贸易的创新呈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鲜明的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代的国际贸易创新,具有全面性和立体性,这种创新集合了政策、构成和工具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并使其充分体现在了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第二,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在时间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分水岭,其立体性和全面性使得国际贸易创新在时间方面呈现了同步性,这些时间的分水岭准确地划分了国际贸易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三,在当代的国际贸易创新中,自由和开放是其所突出的主题;第四,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动者、主导者和主要参与者还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于国际贸易创新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把控作用。
三、电子商务的产生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所谓电子商务,包括了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它兴起于近些年,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狭义方面,电子商务指的是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的平台来进行商业贸易;从广义上来讲,电子商务是指融合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的商务活动,并对这些商务活动进行综合的电子化的运作。
(二)电子商务的产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才逐渐得以兴起,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商务模式,对于国际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国际贸易的程序不再像之前那么纷繁复杂,而是更为的简化,对于国际贸易的时间以及空间距离都有大大的缩小作用,从而使得国际贸易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也实现了国际贸易活动简洁化、智能化以及全球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市场的效率更加地高,因为电子商务使得所有的信息都能够在互联网上进行传递和交换,而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大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交易速度,同时有效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此外,电子商务的出现也使得新的国际贸易主体产生,实现了更加快速高效地供给给全球市场以产品和服务。第二,电子商务对于国际贸易的运作程序有了大大的简化,使得国际贸易的整个运作流程更加的流畅,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单向物流运输的格局,大大地提高其服务效率。
四、网络贸易的兴起
(一)网络贸易的含义
所谓网络贸易,是指的交易的双方直接在网上进行一种在线交易,网络贸易的实质也是也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贸易所利用的主要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同时融合了国际贸易的各个流程,使得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可以全部在网上完成,而不再需要交易双方面对面地进行,省去了传统国际贸易中很多不必要得环节。
(二)网络贸易的兴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我国得网络技术和经济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就网络贸易而言,我国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国内的经济体制虽然得到了改革,经济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的整体环境还并不适宜于网络贸易的发展。虽然如此,但我国的网络贸易发展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国家开始对于网络贸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政策上在资金上都有所扶持。网络贸易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网络贸易不同于传统的贸易活动,但是传统的贸易活动在我国经济中又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所以必须对于传统的贸易意识加以破除,才能使得网络贸易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对于网络贸易,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的对其发展方式加以探索,只有将网络贸易成功地运用到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去,才能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提高竞争力,面临风险和挑战时能够无所畏惧,并借国际贸易来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
五、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迅速转变观念思想,快速适应新形势
当代已经是信息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格局。因此,我国的企业应当积极适应当前经济格局的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明确战略定位,转变思想和理念,提高对时代变化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作为我国的国家化企业,应当用大局的眼光看待电子商务和网络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国际贸易的创新方式,使我国能迅速适应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稳定国际竞争地位。
(二)提高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信息保障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显著,在一定层面上看,影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这将直接作用于我国对国际贸易创新方式的适应和运用能力,因此尽快进行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必要,通过基础设施条件的提高,从而确保我国电子商务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顺利推广和提高。
(三)重点扶持企业网络技术的学习
国际贸易的主体是企业,因而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运作方也主要是企业,因此必须加强对企业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普及,从而为电子商务的推广扫清障碍,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在我国的顺利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普遍存在信息网络技术应用难的问题,所以需要从管理入手,首先实现管理的网络化,再逐步展开,实现全方位网络化经营。
六、结语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假设 影响
传统财务会计包括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网络经济环境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建立的基础,必然对会计假设产生冲击和影响,使会计假设出现松动。“松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原有的客观条件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难以用原有的方式限制和解释;二是原有的条件为客观形势所限,被彻底否定。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建立的基础,对由会计环境所决定的会计假设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经济会计环境下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基本假设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1.会计主体假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是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显然,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强调了会计信息提供对象的特定性和单一性。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竞争的日趋强烈,经济发展日益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公司(企业)不断向外扩展,集团母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而子公司又有许多合资企业,关联企业和联营企业;总公司拥有众多公司,又会涉及到跨国公司等等。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就变得具有多重性、主体是跨层次的,信息是从多层次中收集而来的。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化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诸如“虚拟企业”、“网上公司”、“网上银行”等“虚”空间,由于虚拟主体是临时性组织,分分合合,时而膨胀时而缩小,使会计主体这一传统假设已不再能为网络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市场提供基本支持。因此,将原有的会计主体理论运用于无边界的现代企业,显得不适合了。会计主体的未来发展是“实”空间与“虚”空间并存,“实”空间为主,“虚”空间为辅,而且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复合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一个经营主体将持续它的经营活动,直到实现了它的计划和受托的责任为止。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优胜劣汰是客观事实,从长远看,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做到真正意义的“持续经营”。如前所述,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性联盟体,时而膨胀,时而缩小,当其特定任务完成后即会解散,使得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变得不切合实际;另外,企业之间的兼并或分拆,使得企业资产重组或剥离变得愈加频繁,已经难以按传统的假设,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受到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当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持续经营假设已不复存在,应立即终止经营假设,取而代之的是“清偿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是财务人员在时间上人为地把连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用起讫日期加以划分,以计算损益,编制报表,形成会计期间。知识经济下,“信息是全球经济神经传递的讯号,金融资本是全球经济的血液,通讯是全球经济的动脉”,为了正确、快捷地决策,必然要求及时、有用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企业之间已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脑网络来进行贸易和各种经济信息的交换;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也将更多地依靠Intranet来进行信息的沟通和管理。这样,便会直接导致会计所需处理的数据及其处理的过程,愈来愈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并流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使传统的手工计算技术以及理论与方法体系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会计将面临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如证券市场情况瞬息万变,这就使得证券市场的投资往往需要迅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对股票价值的快速变化及时做出反映,更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投资收益,然而目前以年、甚至以半年、季度为时间单位的财务报表,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会计信息提供必然是一种时实信息报告系统,那么会计分期的限制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缩小会计分期间隔,实行按季度、月份、旬甚至日为时间单位来编制财务报表。
4.货币计量假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是一个可以运用货币单位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计量结果加以传递的过程。在信息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在资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会逐渐加大。而货币计量假设却将会计限定在提供货币信息的假设范围内,而不能记录和传递其他的非货币性信息,那么目前对企业很重要的软资产, 如智力资产、人力资源到底应怎样进行披露成为一大难题。另外网络公司的出现对货币计量要求提高,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发展成为电子货币的计量,使货币出现无纸化趋势。同样,会计计量、记录也出现了无纸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保留货币计量假设的同时,增加“非货币单位”假设,实现以货币计量单位为主,其他多种计量方法并存,把劳动单位、实物单位等计量手段回归到会计计量体系中来。
参考文献:
[1]阎达五、耿建新.高级会计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会计研究,1997,7.
[2]赖月新.试论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