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4:4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现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双减政策推出的根本原因】
双减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新增人口的减少,出台相关政策是为了提高出生率。而提高出生率又分几个方面,比如说增加大家生孩子的欲望,比如降低生孩子和养孩子的成本。
【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影响】
教育是养孩子的成本,当然现在打击的只是供给侧,需求侧的需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还是存在的,所以短时间来看,估计会往1对1和公立学校培养方向发展。这可能是根本的东西。
双减政策表象上是打击了供给侧,政策要求已上市机构退市或者改为A股市场,没上市的不再允许上市,注意是不再允许上美股,港股A股都是可以的,所以短时间来看教育股票会大幅下跌,并且会持续下跌。
美股教育股票下跌对于利益方来讲是严重受损的,也就是财团们。财团们受损失是一定要找到制衡的方法,也就是目前看到的大批量卖出,可以说是不管什么类型的股票,这也就是表象上我们看到的股市血崩,一绿到底。
短时间内会如此,但一定会恢复的,同理教育机构也不会彻底死掉,需求还在,也一定要解决。
【教育的未来,可能正在向德国模式转变】
至于未来解决的方向,建议大家可以去研究德国的教育体系。粗略说的话是在高中分流,一半上本科研究生方向,一半上中专大专就业,或者再转本科。也就是50%的学生会去学技能方向。另外就是大家毕业后去学习技能培训,也就是现在口头说的职业教育。
总之教育的减负根本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实现真正的普惠教育。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奔着这个方向提前做准备吧。
【这个行业被影响最深的的本质】
先说,为何出台“双减”等相关政策打击校外培训。任何行业的商业化的最终目的是行业的普惠化,拿医疗来讲,医疗的商业化会让医疗更加的普惠,行业成本大幅降低后让大部分人都看得起病,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引进最新的医疗技术,让更多的疑难杂症有更针对性的治疗。
同理,教育的商业化的最终目的,促进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教育的普惠化,但同时会带来两个致命的问题:
第一,当井喷发展时会造成教师资源的不足,而补充教师资源的最快方式是“掠夺”公立学校的优秀教师,这点上会导致公立学校与私立培训机构(和私立学校)的双方对立。有同学说了,私立学校不是一直存在吗,也没听说严重对立的情况啊?!私立学校一直从公立学校抢优秀教师,这事儿在各地都有发生但没有上升到如此严重的局面,直到近几年在线教育的发展,加速了对立的严重性。
第二,教育的商业化会导致部分家长和孩子通过商业教育,也可以直接说是花钱报各种补习班的方式,达到培优,达到“掐尖”中的尖子生。而苦苦通过常规学习是完全达不到的,进而会引发出我们通常所说的阶层固化的程度。这点不再多谈了。而另一个大家经常讨论的“焦虑”在上头的层面上来讲不是最重要的,所以算不上致命问题。
另一个点是,教育井喷发展这事儿是近几点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才颁布相关政策呢?
[关键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双扶贫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14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对校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作用,虽不同于社会工作者对受助对象的帮助、治疗和预防,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对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有许多启发意义,其目标是在充分利用好国家各项关于高校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将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与贫困生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保障学业的顺利完成,也帮助贫困生做好心理建设,从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国家不断加大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力度,大学生贫困人群也越来越多地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但是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对象范围、资助周期有限,不能顾及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工作的范畴也应包括贫困生资助教育工作。因其本质都是为了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人与环境、社会的和谐。
1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1.1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落差大
高校资助体系涵盖了奖、助、贷、勤、减、免、补等资助政策。由于各高校对政策的解读不一致,体系理论落实不统一,导致资助体系出现各高校自成一家,相对不完善,资助效果也不明显。一方面,国家资助体系中的奖、助学金的资助面相对比较窄;另一方面,高校自身能够提供的奖、助学金十分有限,这样就造成了,体系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却“空无一物”,无法落实,因此,“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诉求在高职院校资助中显得异常强烈。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设计与实际操作之间有很大的落差,这些都需要克服。
1.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不科学
全国省、市和高校相继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办法。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一份贫困证明、一份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三份材料齐全,基本可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通过家庭经济困难的程度,分为特别困难和一般困难。其中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都需要盖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街道或民政等相关部门的公章。但是大多数家庭情况调查表格或证明的填写都是学生自己填写,相关负责部门盖章,而具体内容相关负责部门是否进行了核查,高职院校无从得知。因此,对这样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的真实性,笔者持怀疑的态度。
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忽视
经济层面的差距,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负担。其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卑,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傲,要么是一定程度的自尊感极强,要么是一定程度的神经敏感,带来的后果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极度伪装自我,不敢流露心迹,交际圈窄,不愿意“抛头露面”,情绪化严重等。而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往往忽视了这类心理问题,大张旗鼓地进行资助,伤害部分贫困生的敏感心理,挫伤了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导致有些学生即便得到了资助,仍然不懂得感恩学校和国家,反倒有一定的仇视心理,仇视周围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学生矛盾问题。
2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贫”
2.1 经济贫困
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大学生总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人数也不断上涨,导致贫困问题日益突出。且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占据其中的大部分。究其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低收入。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劳动力少,经济来源单一,家庭总收入低,导致无法承担学生基本的生活费、学费。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构成基本分为: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无谋生特长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失去工作家庭、主要靠耕种为收入的农村家庭、突遭天灾人祸或家长失去劳动能力的家庭、文化水平低的家庭、以打工为主的家庭等。总结来看,这些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单一、途径十分有限;要么很不稳定;要么是收入来源脆弱。带来的问题就是尽管已节衣缩食,但仍难以缴付高昂的学费。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经济困难。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带来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有些学生生活在西部地区、革命老区等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来到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上学,导致无法承担所在学校高昂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这也是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2.2 心理贫困
高职院校大学生经济困难是表象,深层次进行追究,发现心理贫瘠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2.2.1 失信现象
完善的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缓解了资金的压力,也扩大了受助大学生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无形中也造成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按时还款、不守信、欺骗等失信现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入校后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2.2 依赖心理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是奖、贷、助、勤、补、减、缓等资助政策,但是其中却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有偿的,另一种是无偿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不劳而获,倾向于无偿的资助体系,对申请助学金、学费减免、医疗补助等政策热情高涨,而对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望而却步,甚至表现出排斥的心理。因为他们习惯了“搭免费便车”的依赖心理,不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经济的改善,更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贫困,靠自我的能力去度^经济的难关,这种依赖外界直接物质帮助的心理,对大学生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2.2.3 自卑心理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心理方面承受着比正常学生更大的压力,一方面有学习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生活的经济压力,更有甚者,还承受着人际交往的压力。这就造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心理。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的人际交往,都表现出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不敢积极主动发言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仅仅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心理问题并未涉及,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来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3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双扶贫”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有完整的资助体系,对贫困学生的“双扶贫”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3.1 经济扶贫
3.1.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体系要科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资助工作的开端,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就无法达到最终资助的完善。而认定体系既需要一个基本的指标,作为判断的依据,同时要根据各地区、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不可直接死搬硬套。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体系,既要有科学的标准,又要具备可操作性,这样认定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并得到完善。
3.1.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要完善
高职院校的资助体系内容丰富,但国家助学贷款与一般资助形式却不相同。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有偿的资助,它能提高大学生自力更生和独立的经济意识,也能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增强其信用度。国外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体现出,国家助学贷款对大学生的整体成长和成才有很多的督促作用。因此,我国应提高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的比例和额度,让更多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并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还款。
3.2 心理扶贫
3.2.1 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其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是由于大学生诚信意识较低,社会的信用监督体系也并不完善,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延迟还款、拖欠贷款等恶意行为,大大降低了银行给大学生贷款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3.2.2 心理疏导,势在必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好解决,但是产生的心理问题急需高职院校进行心理疏导。高职院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跟踪调查,一方面,了解其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了解其心理状况,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缓解其心理压力,提供更多的帮扶措施,做到真正的全面育人。
4 结 语
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其应利用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让更多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博,孔难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of students in the major of tourism or hotel is serious during the hotel internship.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view on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of the hotel interns based on the loss data and cases of the students in hotel practice of Guangdong Tourism Institute in the past 5 year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is a normal phenomeno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interns. To alleviate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er", the hotel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trainee and innovate the way of leadership, the school should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and standardized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should achieve stable and sincere cooperation mechanism.
关键词:旅游专业;实习生;“逃兵”现象
Key words: tourism major;cadet;phenomenon of "deserter"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3-0209-02
0 引言
长期以来,旅游专业或酒店专业的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流失率高、实习满意度低、职业认同度低、毕业后酒店业就业意愿低”等“一高三低”的现象一直存在,国内诸多学者、旅游教育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学者们、旅游教育者们多从学生、学校、企业、社会等四个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三高一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实际上,“三高一低”是紧密相关的,环环相扣,“流失率高”正是“实习满意度低”、“职业认同度低”、“毕业后酒店业就业意愿低”的表面和先兆现象。
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实习生近5年流失数据为例: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广东旅校每年派出1500名左右的旅游或酒店专业的学生赴酒店实习,实习生年流失率慢慢从8%上升至10%,并且,学生流失的高峰越来越集中在前三个月,流失的原因更加多样。因此,正确地看待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了解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的主要原因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科学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主要观点如下问所述。
1 “逃兵”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它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对实习生在技能、抗压、人际、自律等方面综合的考察,实习生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况且,酒店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基层工作者薪酬低、行业吸引力低、人员流失率高已经是长期存在的诟病,实习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进入酒店业实习,直面酒店业实际,难免会有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逃兵”现象。相对而言,酒店实习生的流失率低于酒店业整体员工的流失率。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专业实习生近5年平均流失率为9%,而酒店员工的平均年流失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相对而言,实习生因为有学校的约束和管理,在酒店人力资源中是一个较为稳定的队伍。因此,尽管有着良好的希望和愿景,旅游教育者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酒店实习生的“逃兵”现象,接受一个合理的实习生流失率水平,不仅要思考如何降低实习生流失率,也要关注“逃兵”的心理问题和后续选择。通过回炉培训、再次分配实习、允许自行系实习单位等方式,帮助“逃兵”顺利完成学业,变成合格的社会公民。
2 “逃兵”现象原因具体分析
综合各位学者、旅游教育者的调查和分析,酒店实习生“流失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对于行业认识不够、不能吃苦耐劳、抗压能力不足、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自我成就感低等方面。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酒店实习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实习薪酬低、实习培训较为基础、酒店将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不能安排实习生轮岗、缺乏人性化管理等方面。三、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重技能轻素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实习带队教师的管理和指导水平、实习生管理和评价制度等方面。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社会上轻视服务业从业者,实习生在酒店服务工作中地位低、成就感低。
学者们的总结较为全面、客观。然而,结合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近5年来酒店实习生的流失案例,笔者发现,尽管学校和酒店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化,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越来越科学和规范,实习生的年流失率却没有明显的下降,并且,以“90”为主的实习生流失的速度更快,流失的原因更加多样。实习生中止实习的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
①实习生的实习态度与自我定位:实习生抗拒实习,好逸恶劳,不能吃苦耐劳,不认同酒店行业,要求自主择业或创业等;
②实习生的身心健康与生产生活损伤:部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患上各种急性、慢性疾病、工伤等;
③实习生的社会适应与生活:如违反企业规章管理制度,不按规章制度请假,上班期间手机不离手,不服从管理,顶撞上司、粗鲁对待客人等;下班期间沉迷网络和手游、作息不规律、钟情垃圾食品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④知识与技能习得方面:如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不敢面对外国客人,不敢承担收银工作,岗位技能长期无法提高等;
⑤情感与交往因素:如实习生恋爱、早孕,与上级、同事相处不好,与家人产生冲突等;
⑥职业操守与违法行为:如实习生偷窃、实习生拾物不交、实习生泄露酒店商业秘密、实习生私自侵吞酒店营业额、实习生聚众斗殴等;
⑦家庭及其他事务:如实习生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实习生升学、出国升造、入伍等情况,都会造成实习生中止实习。
3 如何改变“逃兵”现象具体措施
综上所述,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由来已久,流失率水平有增无减。在以平常心看待它的同时,我们探析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习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能碰到的各种情况,在实习中都有可能出现。酒店行业吸引力低、人才流动率大也是一个存在已久的现象。如何缓解酒店实习生“逃兵”现象,降低实习生流失率,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的真诚合作、共同努力。
3.1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
首先,酒店需充分重视实习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将实习生作为储备人才,专门化地管理和培养。酒店首先应和和旅游院校达成真诚、互赢的合作关系,就实习生的输送和管理达成稳定的契约和合作管理制度,支持、配合学校第三年实践教学的开展以及学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共享实习生管理和培养经验。酒店应成立专门的实习领导和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对实习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在能力培养、业绩激励、职业晋升上给予机会和路径。
其次,酒店管理者应积极研究“90后”实习生的特点,积极改变领导方式。“90后”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科技,对于技术和网络的更迭换代驾轻就熟,对于平等和快乐自然认同,对于创业和创新更加熟络,对于个性和自我价值更加追求,他们也更接近酒店新一代的客人,更有利于酒店业在时代新的浪潮中拥抱新技术,服务好新一代客人。因此,在酒店各部门对实习生的管理中,酒店业也应该顺应实习生新生代的特点,改变传统的领导方式,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90后”实习生的优势。
3.2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
首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贯彻和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构建稳固的校企合作机制,甄选优质的合作企业,开展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共同培养人才。再次,要设置科学有效的实习管理机制,包括实习制度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科学的实习管理和评价制度等。最后,要培育一支精诚能干的“双师型”实习指导队伍,落实学校对于实习生的管理,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沟通实习生管理和培养问题,共同解决实习生的各种问题,并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争取家长对于学校实习政策的理解和对实习管理工作的的支持与配合。实习指导教师需要站在“学校、企业、实习生及其家长”三方共赢的角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高超的技巧和沟通能力,以才服人,以德服众,取得三方的满意。
4 案例
近年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办和实习就业办,不断探索和深化校企合作新方式,探索实习管理新办法。2012年,学校牵头成立了“广东旅游职教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职教集团”由2003年创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发展而来,目前有行业协会、企业、院校成员单位共160家,其中大部分是合作10年以上的著名旅游企业。广东旅校学生优先安排到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实习、就业。“职教集团”每年定期召开年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把脉专业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标准、课程体系。目前共同合作制定了3项全国旅游教育专业标准,并由教育部实施;合作开发了酒店前台、客房、餐饮部员工技术技能要点库等,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此外,学校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教学体系,形成了“双任务、双导师”的第三年实践教学模式。“双任务、双导师”实践教学机制是基于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情景教学和“‘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化”的实操教学为“双任务”,以学校和企业双方“导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型。学校导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和技能基A,以及良好的学生管理经验。通过第三年实习管理和实践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实现行业企业和学校全面参与教学中的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学材建设、师资队伍配置、参与教学、实施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工作。近5年来,实习生的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实习合格率稳定在88%以上。
5 结束语
只有行业企业和学校长期稳定、精诚一致的合作机制,就实习生的输送和管理达成稳定的契约和合作管理制度,企业高度重视实习生人才储备,创新实习生领导方式,校企双方定期通过会议、考察、项目合作等方式沟通人才培养问题,创新和共享实习生管理经验,才能使得双方朝同一个方向努力,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及其家长三方的共赢,减少酒店实习生的“逃兵”现象。
参考文献:
[1]黄绍平.近十年来国内酒店实习问题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55-158.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功能,要坚持能进则进,原则上凡审批项目要按照涉批、涉证、涉费、涉及公共资源交易“四必进”的要求,全部纳入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大厅集中办理。要坚持能并则并,把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或向窗口集中,实行一个窗口对外。要坚持能减则减,加大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力度,只保留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要坚持能快则快,科学设计审批流程,以收费最低、时效最快、服务最优为目标,营造多功能、全方位、方便、快捷的政务环境。
2、建立“大项目”服务机制。要围绕项目建设年,进一步充实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设立“绿色通道”,责成专人负责,为大项目提供全程服务,确保及时、优质、高效服务,全力以赴地推进大项目建设。
3、推进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网上收件、限时办结、上下互联、在线监督”的网络化审批模式。要加强网络监督管理系统建设,扩大覆盖面,增强网络监督的实效性。
二、抓观念更新,打造强有力的精诚团队
4、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要在全区窗口单位中开展“实施形象工程,建设效能窗口”主题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使窗口工作人员充分认识自身岗位所担负的职责,促进窗口工作人员文明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进而提升工作效能和政府形象。
5、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要在全区窗口单位中开展“群众最满意窗口”绩效考核评定和表彰工作,旨在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区窗口工作人员立足本职、爱岗敬业,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抓服务惠商,营造强有力的投资环境
6、制定优惠政策让利于商。要将现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在法律法规及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把优惠政策的空间拓展到位,把优惠政策的极限放宽到位,把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发挥到位,为投资者提供安心、舒心、放心的投资环境。
7、创新服务方式便利于商。要通过“绿色通道”三级服务网络,全方位地为新老企业服务,即为新企业提供行政审批全程代办服务,为老企业实施后续服务。要通过联合审批办公室,绿色通道窗口,联合审批踏查组,行政审批服务直通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四、抓监督管理,完善强有力的制约机制
8、规范行政行为。要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七条禁令”、“八项制度”及“九不准”等制度。要重点抓好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AB岗等制度的落实,确保服务优质高效。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贫困生 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规模普遍扩张,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中对贫困生的界定“高校贫困生群体是一个相对于学生正常群体的概念,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难以交付学杂费以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并且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学生约占在校生的20%左右,特别困难学生约占8%,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教育公平的不断推进,高校中的贫困学生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对象,尽管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国家承担高等教育成本为主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但由于高等教育成本不断上升而导致的高校收费额度居高不下,教育收费标准过高与家庭收入的普遍偏低,使得高校中贫困生的出现成为必然,这些学生往往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导致自己在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这种尖锐的矛盾影响到了高校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和贫困生的进一步发展。研究高校贫困生群体,保障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公平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的配置,解决好高校贫困生的教育问题,有利于体现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公平原则。
一、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目前,下述方面的机会不均等,影响了贫困生的发展。
1.贫困大学生入学机会不均等
虽然高等教育日益扩展,但上大学需要承担高昂的费用。当人们无力承担教育费用,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时候,上大学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即使是免费教育或只需付少量的费用,甚至社会给予一定的援助,也未消除经济不平等的根源,因为这只考虑了教育的直接成本,还有机会成本问题,即因上学而不再劳动所失去的隐性收入。世界各地对升入高等学校学生的研究,都证实了高等教育制度上存在着社会地位的差异,往往有一个好的父母或出生于一个好的地方,比能力和成绩重要得多,贫困子女上大学的机会比特权阶层的子弟少得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更加倾向于社会经济背景处于优势的阶层。
2.贫困大学生教育条件及效果的不均等
由于与贫困文化以及贫困处境相关,贫困学生通常有着强烈的现实取向,缺乏向上的动力与较高的成就动机,学习动力不足。与都市以及富裕学生相比,贫困学生的知识面、视野存在局限,接受新事物较慢,一些学习技能,如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技能相对不足。加之受经济状况与学习时间的限制,贫困学生无法购置更多的学习资料,无法参与更多的社会交流与培训。在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中,这对贫困学生成才构成巨大障碍。
3.贫困大学生成功机会不均等
调查表明,贫困学生经济压力及心理压力较大学习成绩比一般同学,对生活处境满意程度很低,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被推荐入党人数较少,毕业后工资收入普遍较一般同学偏低。另外,学校的文化偏见影响学业成功的机会。由于高等学校支配性文化是精英文化,因此对富裕精英阶层子女而言,其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通常有连续性;而对贫困劳动阶级的子女而言,两者则没有连续性。文化体验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导致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学业成就。这些现象都说明贫困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障碍。“成功机会均等”概念的提出,反映出在现代教育条件下,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解已不仅仅限于入学机会均等,而强调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期间内,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这不仅需要整个社会进一步在政治上、经济上以至法律上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除此以外,许多研究还表明,由于教育以外的不平等因素与教育内部不平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从而加剧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胡森长期研究学生成就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他报道说,成就与家庭背景的相关系数为0.2~0.4。如果加上家庭对子女的文化、心理影响,相关系数高达0.8。从总体上讲,收入与财产分配不平等与高等教育的公平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一是财产的差别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大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个人的前途主要是由拥有财富的多寡造成的,和财产差别相比,个人能力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财产差别很大程度上与非能力因素有关。二是个人能力的差别。某些能力可能来自遗传,但个人能力更重要的还与环境的影响有关。如出身富有家庭并经双亲精心照料的孩子,幼年时期在经济和事业地位的竞争中已经略占上风;到了上小学时,城市近郊的小孩比农村同龄儿童具有更大的领先地位;及至上中学和上大学时,已经领先的人越来越走在前面。
二、促进高校贫困生发展的对策
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面对上述一系列高校贫困生教育不均等的现象,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的教育公平问题,促进贫困生的发展,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对策:
1.将教育公平思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国家应在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把教育工程放在实现教育公平的框架中去实施,为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解决提供思想平台。在教育行政中,把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于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将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决策的重要理论和依据,推动教育决策由对教育公平的被动适应到主动的思考转变,从而使教育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需要,进而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2.优化配置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确保高校贫困生
要使贫困生能够享受到公平的高等教育权益,首先,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让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性机制的同时,国家应对高等教育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发挥其调节教育公平的职能,对全国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确保各阶层教育群体和个体能够享受到公平的高等教育利益。其次,要依据特殊需要,实行政策倾斜,从制度上保障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也能够享受到公平合理的教育权益。
3.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法律性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在修订、完善《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尽快修订、完善《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还应考虑制定《农村教育法》,《教育投入法》、《学前教育法》、《高中教育法》,《终身教育法》等,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教,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办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4.加快制度创新,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性保障
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大力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如改革高考招生制度;逐步实行学历与能力并重的用人制度;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价制度;尽早建立教师流动制度;建立结对帮扶制度;要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制度,通过学习化社会建立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
5.构建“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助学体系
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问题,实行“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助学体系,需要学生、银行、学校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其中,贷即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实行贷款方式,品种的多样化,还应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实行还款方式多样化;助即明确勤工俭学方向,拓宽勤工助学渠道,提高其质量层次;补即学校应完善改革奖学金、助学金和减免学费制度,各高校要动员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筹措资金,设立贫困生专项奖学金,推行绿色通道制度;同时,在助学政策上应对贫困生适当倾斜,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比例,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6.建立关爱贫困生群体精神生活的资助体系
对贫困大学生,社会和学校应从物质上扶贫,精神上扶志,保护贫困生的隐私权,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咨询体系,从思想上化解贫困生的心理矛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自信、自立、自强观念,远离心理危机,实现经济和心理上的双脱贫。
参考文献:
[1]赵海信.教育平等视野下的贫困大学生成才问题研究.科技进步管理,2001,(7).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
1999年,在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在高等教育新体制下,缴费上学制度的实施,给高校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活力,但同时,也给家庭贫困的学生求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3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O%,特别困难学生的人数大概在16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9%[1]。由于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我校的贫困生认定比例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9年10月,完成了我校2009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其他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后的动态调整工作。共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78人,比例为29.29%;其中家庭特殊经济困难学生433人,比例为6.1%。贫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贫困生的数量,还是贫困生的思想状况,都将会对高校的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贫困生认定难度很大
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作为最基础的一个条件是需出具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认定证明。而县区级民政部门往往为了给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对贫困认定工作并不仔细核实,出具家庭困难的虚假证明。在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一个班级能收到一半学生的贫困证明。以这个比例来看,并不符合我国贫困生占高校学生20%的真实情况。另外,由于高校基本上都是全国范围招生,学校不可能一一核实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的真实性,对贫困生进行家访只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可能大范围的进行实际调查,故高校对贫困生真假的界定存在很大的难度。
2.勤工助学岗位不能满足贫困学生的需求
学校内部的勤工岗位资源有限。以我校为例:2009年,我校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为95个,而贫困生为2078人。能参与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约占贫困生总数的4.6%。
校外的勤工助学很难开发和操作,由于学生有固定的上课、学习、生活时间,对于拓展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往往有很多限制;另外,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存在路途远、工作时间长等问题,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目前看来,贫困生通过校外勤工达到助学的目的很难实现。
3.社会资助渠道较少
社会资助的覆盖面较少,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和高校资助体系的不足,然而社会资助往往还需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甚至民族、性别、生源地等其他要求,名额有限,竞争力大,给贫困生资助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校的社会资助主要为香港京都念慈庵助贫奖学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优秀贫困医学生助学专项基金、李政育优秀中医学子奖学金、青木奖学金、菁英奖学金等等,每年共有82名学生受到社会资助,资助金额为12.2万元。受资助的学生占全校贫困学生的比例为3.9%。社会资助只能适当的补充学校资助经费的不足。
4.部分贫困生消极心态严重
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从获得方式来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获得,一种为评比获得。国家助学金是贫困生直接获得的,国家助学金是国家对贫困生的直接的无偿的经济资助,没有评选附加条件,也没有规定明确的义务与责任。其实,这种无偿性的资助方式易造成部分贫困学生心理上的依赖,养成等靠心理,养成懒惰的性格或者逐渐失去责任感。国家和高校给予的贫困生的补助,除平均分配制度外,对于评比类的资助政策,部分贫困生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可能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弄虚作假。
另一突出表现就是在国家助学贷款还款付息的时候,少数学生出现推诿、拖欠的情况。在助学贷款开展至今,按时还款始终是一个难题。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0%。[2]这种不诚信的表现,恰恰表明,贫困生对于国家的资助政策没有抱着感恩的心理,只是坐享其成,当毕业后到还款付息的时候,学生能拖就拖,不看重个人信用。
二、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以“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为原则,本着“以激励奖励为主,资助补助为辅”工作理念,完善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机制为主体,助学金、临时补助、帮扶为补充的资助工作体系,高质量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奖助学金评选与发放工作,强化贷后管理,力争贷款毕业生还款率保持100%。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校院两级工作机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成立了校院两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级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审议资助方案,部署全年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院级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落实工作,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调查摸底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2.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从入学至毕业贯穿整个学生的在校生涯的始终。开通了“绿色通道”,对一部分确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交齐学费的学生,允许其先办理入学手续,缓交学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及动态调整工作。根据政策和评选要求,做好政府、学校及社会奖助学金及专项补助资金评选和发放工作,确保各项资助的公平合理。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发放和催款付息等工作,2009-2010学年,为1256名学生申办了国家助学贷款,占全校学生比例为15.9%。安排一些有所专长的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服务等工作,全面加强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管理,并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年度评选勤工助学岗位“十佳标兵”。我校自2008年成立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色项目“爱心超市”。全校师生共向“爱心超市”捐助了资金5208元;有3500多人次贫困生受益。并开展了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使超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延伸。2010年4月,吉林日报以《爱心传递――长春中医药大学“爱心超市”帮扶大学生记事》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
1.加大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亲情教育、爱心教育。使贫困生懂得感激国家,感激社会、感激父母、感激学校。同时,对于贫困生易产生的心理焦虑、自卑、心理压力大等问题要及时疏导,避免压力过大造成更大的矛盾。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贫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2.贫困生认定更科学化
从贫困生认定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新入学的贫困生认定难度最大,高年级的同学由于在班级里共同生活和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相对于新生而言,同学们之间互相了解,在班级贫困生认定小组认定贫困生的时候,不容易出现“伪贫困生现象”。所以在贫困生认定时,应适当控制新入学学生的贫困生认定的比例。同时,每学年应进行一次贫困生认定的调整工作,以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校在贫困生认定的问题上,遵守程序,严格把关,经各级评议小组评定,最终召开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各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名单和比例。
3.强化政府、银行、学校共同协作的助学贷款管理模式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通过金融机构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贫困学生解决了大部分的在校学费问题。在这里,政府起到监管的作用,经办银行和学校是主要的操作者。在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在20%比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银行应加强个人征用制度的完善,对主观恶意拖欠的行为,要靠加快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和落实制裁措施来解决,如一旦进入个人征信系统“黑名单”,将停止其任何的信用卡,停止为其办理其他方面的信用贷款等等,同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条例作为保障,对还款态度恶劣、恶意拖欠、屡教不改的应给与法律上的制裁。而对于客观上的确无力偿还而产生违约的行为,如由毕业生提出困难申请,经查核属实后,再重新安排还款计划。高校也应起到督促学生还款的作用。高校应在学生毕业后和学生保持有效的联系,在年终清欠的时候,有义务督促学生还款付息。只有三方共同协作才能做好毕业生还款的工作。我校的主要工作经验为,在学生离校前认真填好毕业生确认表,以确保留下有效地联系方式;发放给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和贷后管理手册,将助学贷款国家相关政策和贷后管理要求详细解读,以便毕业生掌握。在年终清欠的时候,在全体学生工作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连续保持两年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达到100%。
4.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贫困生群体
国家和高校的资助体系有限,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要和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注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可以通过调动校友的力量、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力量等,来广泛动员,多渠道、多形式地争取社会资助。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外界联系,汇聚社会一些愿意为教育事业做些事情的个人、企业或者海外人士的资金,来补充本校贫困生的帮扶工作的不足。我校全体师生都积极参与和支持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社会奖助学金有一部分来自于校友、来自于曾经的任教教师如“青木奖学金”;还有来自教职员工联系的如“菁英奖学金”等等。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逐步在全校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资助工作氛围。
5.重视贫困生就业
高校能按照中央的“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的要求来认真做好贫困生在校期间的资助工作,但贫困生是否能够按时还贷,按时还款付息仅仅做到不让贫困生辍学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为贫困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予以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学生(简称“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涉及面广、影响层次深,关系到教育、就业、扶贫等几个百姓关注、社会敏感的热点领域。目前我省已开展了提高高校“双困学生”就业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我校已有183名学生参加,通过技能拓展培训,努力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求职竞争力,通过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等方式,使他们在将要面临的就业竞争中有备而战,帮助这些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双困生”只有顺利就业,才能有能力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才能回报社会和国家。
参考文献:
一、贯通落实宏观政策与“放管服”改革举措
1.贯彻落实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直达资金日常监控,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规范使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简化税费优惠政策适用程序,加强非税收入退付管理,确保取消、停征、免征及降低征收标准的收费基金项目及时落实到相关企业和个人。(县财政局、县税务局牵头,各镇人民政府、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对公用事业、港口物流等领域涉企收费开展检查,整治部分园区、楼宇、商业综合体等转供电主体违法加价等行为。清理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合理附加费用,加强银行服务项目和收费公示,建立健全银行业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机制。2021年3月底前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自查、退还违法违规所得等情况开展检查,确保乱收费问题整改到位。(县市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民政局、县人行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3.鼓励商业银行优化再造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发放流程和模式,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信贷服务。探索建立水电气、纳税、社保等领域信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充分运用各类信用信息平台,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应用场景,加强相关信用信息共享以及在信贷发放方面的应用,支持普惠金融更好发展。〔县发改局(金融办)、人行支行、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税务局、县市管局、县医保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破除影响就业特别是新就业形态的各种不合理限制。简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加强教育、人社、公安等部门业务协同和就业信息共享,在户籍、医疗、社保、住房、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做好就业保障和服务。清理对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培训类民办学校在管理人员从业经验、培训工种数量等方面设定的不合理要求。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互联,加快推行“一点存档、多点服务”。(县教体科技局、县人社局、县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优化审批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清理取消疫情防控中恢复或新增的审批事项,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创造力
6.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做好划转承接事项的流程再造,全面实施“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加大事项划转和人员配备力度,建立健全审管联动机制。依据中省市编制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县级现有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进行调整,落实中、省、市关于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相关规定,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行政审批局、县委编办牵头,各镇、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认真做好中省市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制定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策解读,确保放得开、接得住、管得好。(县行政审批局、县市管局牵头,相关行业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8.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探索创新投资管理服务方式,不断精简优化审批程序、审批事项和申报材料。(县发改局牵头,各镇、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9.进一步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和条件,精简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涉及的技术审查、中介服务事项,压缩审批时间。(县住建局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0.严格控制强制性认证目录,推动将强制性认证目录中适用自我声明方式的产品种类扩大至30%,进一步整合划分过细的认证单元。增加指定的认证机构数量,对不涉及产品安全的变更无需申报,压缩认证时间和成本。(县市管局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11.优化药店开设审批,对申请开办只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推动取消零售企业筹建审批,清理对开办药店设定的间距限制等不合理条件,同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县市管局、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12.依据中省市公布的行政备案事项清单,编制公布本级行政备案事项清单,规范实施备案程序,严防以备案之名行审批之实。(县行政审批局牵头,相关行业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3.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2021年底前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改革。(县市管局、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范围、适用对象、工作流程和监管措施等。对具备条件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县司法局、县行政审批局、县住建局牵头,县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5.根据国务院修订的《企业注销指引》,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强化税务、社保、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扩大简易注销范围,让市场主体进得来、退得出。按照中省市安排部署,探索开展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工作,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县人社局、人行支行、县税务局、县市管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进一步公正监管,管出公平和质量
16.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按照中省市安排,严格规范行使裁量权。(县司法局牵头,县市管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17.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与跨部门协同监管等监管方式融合。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与被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提升监管效能。大力推行部门联合审查,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管机制,持续完善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更多事项纳合抽查范围,基本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县市管局牵头,各镇、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8.依法依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信息采集机制,推动监管信息互联互通,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县发改局、县市管局、人行支行牵头,县政府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与省上系统对接联通,推动形成统一规范、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互联网+监管”体系,不断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县政府信息中心牵头、县行政审批局配合,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0.规范城市管理部门执法行为,制定公布城管执法标准和要求,加大对随意执法等影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行为的查处力度。(县住建局、县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守好安全和质量底线,对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领域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对相关企业、环节实行100%巡查抽查。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和惩处力度,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领域,建立惩罚性赔偿和巨额罚款等制度。(县应急管理局、县市管局、县经贸局、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探索监管新标准和新模式,发挥平台监管和行业自律作用,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柔性监管、智慧监管、开放兼容监管等。探索开展“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新型监管模式。(县发改局、县教体科技局、县经贸局、县市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3.优化互联网医疗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积极开展互联网问诊、健康咨询、远程辅助诊断等服务,探索实现线上咨询与线下诊疗衔接,推动依托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县卫健局、县医保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进一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实惠
24.以建设数字政府为引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采取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等方式,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进一步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政务服务。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事项外,原则上都要做到网上全程可办。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高频电子证照标准化应用,在更大范围实现“一网通办”。同时,兼顾好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群众的需求,采取必要的线下补充手段,有针对性地提供人工指导和服务,绝不能出现歧视现象。(县行政审批局、县政府信息中心牵头,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25.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2021年底前基本实现企业办税缴费事项网上办理、个人办税缴费事项掌上办理。全面推行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扩大将涉税资料事前报送改为留存备查的范围,减轻企业办税负担。(县税务局牵头)
26.优化水电气网等公用事业服务,清理报装过程中的附加审批要件和手续,加快实现报装、查询、缴费等业务全程网上办。优化外线施工办理流程,对涉及的工程规划许可、绿化许可、路政许可、占掘路许可、物料堆放许可等环节实行并联审批,探索实行接入工程告知承诺制。(县发改局、县经贸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行政审批局、县供电分公司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7.持续优化公证服务,加快推进高频公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逐步实现申请受理、身份认证、材料提交和缴费等各环节全程网上办。(县司法局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28.优化医疗服务,参保群众可自主选择使用社保卡(含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购药。推进居民健康档案、身份识别、基本诊疗信息在医疗机构间的共享互认,优化就诊流程、提高诊疗效率,落实安全责任、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人社局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29.按照中省市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协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数据信息跨省共享互认,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各镇、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0.加强县、镇政务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等“一站式”服务功能,加快实现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推进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向镇(办)、村(社区)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对多个关联事项探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减少办事环节和所需证明材料。深入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让企业和群众成为监督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充分发挥12345热线优化营商环境“总客服”作用,畅通企业群众咨询、求助、建议、投诉、举报渠道,实现企业群众诉求“一号响应”。(县行政审批局牵头,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31.加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登记业务协同,在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广应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便利企业和群众融资。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2021年底前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线下同步办理。(县自然资源局、人行支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32.进一步简化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参保、转移接续等手续流程,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全面实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一地办理”,简化工伤保险领域证明材料和事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畅通困难群众求助热线,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救助。(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医保局、县扶贫局、县残联等相关单位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33.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按照中省市安排部署,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确保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之外不得设限。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资,进一步做好安商稳商、招商引商工作。优化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利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外商投资项目实行“一口受理、在线审批、限时办结”,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县发改局、县司法局、县招商服务中心、县经贸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管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统筹协调,增强改革工作合力
34.各有关部门要突出“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按照任务分工要求,分阶段细化重点工作,制定可量化、可考核、有时限的目标举措。对于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重大问题,要加大研究协调力度,及时督促解决,提升“放管服”改革的整体成效。(县政府办牵头,各镇、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5.鼓励支持各镇、各相关部门大胆创新,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充分调动和发挥推进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一批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点带面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更优。(县政府办牵头,县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及各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关键词:高校资助;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一、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现状
2007年,随着国家新助学政策的出台,对贫困学生经济资助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设立了由中央全额支付的国家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支付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地方及高校按比例支付的国家助学金,极大地提高了奖助力度[1]。同时资助形式也在原有的“奖、贷、助、补、减”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奖、助、贷、补、减、免、缓”有机结合的全方位奖助体系[1][2]。覆盖范围也从以普通高等学校为主,进一步扩展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等。资助政策的种类多样、资助强度的提高和覆盖范围的扩大,既帮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奖励了品学兼优的学生,更有效地鼓励了广大学子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来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高校的资助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
二、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困难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随着国家、高校、社会对大学生奖、助力度的增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贫困生的身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但目前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科学性和不规范性。
1.名额分配不均。目前在困难生的名额分配上各高校为了操作方便,简单地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学校将指标分到各个学院,各学院再按比例分配到各班,这样导致很多班贫困生名额多,有些班贫困生名额不够,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2.困难生的实际困难情况难以核实。目前各高校每年都会安排老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困难生进行实地走访,但是成本昂贵且困难生人数众多,各个高校不可能到每个受助学生家里去了解实际情况,只能根据学生提供的《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以及平时在校的表现来评定“贫困生”的身份,尤其是大一新生,这些表格的证明在评比时所占的比重更大。但是有一些地区的村委会、街道民政部门在对这些表格的审核过程中把关不严,只要申请就予以通过,对于调查表内容的真实性完全不去审查,导致在困难生的认定中,学校难以掌握所有学生的家庭经济实情,出现了很多学生浑水摸鱼的现象。
3.人工审核表格时间耗费问题。在困难生认定的过程中,大量的时间都耗在了表格的审核上,各个老师也不停地向学生强调表格填写的注意事项,但上交上来的表格仍然是错误百出,纸质的表格不停地来回修改,涂改的痕迹过重,也使得表格内容的真实性失效。
(二)民间助学渠道贫乏
民间助学[3]是指由社会爱心人士(单位或者个人)自发组织参与的,对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而采取的各种提高性的帮扶活动,它强调的是自发性、公开性和公益性。但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中民间助学力量参与却严重不足,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更愿意资助名气大的高校,这样做社会效应高一些,能够为自己做宣传,所以一些重点高校得到社会的资助往往比普通高校的要多,而一些地方或名气不大的高校就很难获得社会资助资金了。另一方面,企业下放资金的时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学生往往要等上一年多才能拿到企业的补助资金,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享受到资助。
(三)困难生受助后的思想管理困难
1.缺少对困难生思想上的关注。高校资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但是很多学校往往只注重贫困生的认定以及资助的下发,在后续的几年里,也是以第一年的调查结果为准,而缺少对贫困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的关注。一些应当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救助措施不到位,使得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周围环境有排他情绪。
2.资助工作对困难生的隐私保护不到位。资助是一种爱心的体现,但是有时学校过度的“关心”,资助活动开展得过多,让受助学生站在台前,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在每次受助学生名单确认时,要在班级内公示,在系部公示,在学校公示,将受助学生的信息及情况全面暴露在公众面前,让他们的隐私受到伤害。
3.资助育人工作不到位。一些贫困生在尝到资助“甜头”之后,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了过多的依赖,不思进取,也不想勤工助学,只会索取不懂感恩,责任义务感不强,觉得在校期间只要不违反校纪校规,我就能顺利毕业,思想上产生了惰性,成为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双困生。
三、完善资助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合理的高校困难生认定程序
在困难生的认定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点考虑:
1.认定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孤儿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家庭人口多,兄弟姐妹中多人上大学的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家庭收入低、经济基础差的学生;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长期卧床家庭丧失劳动力,又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变故,家庭开支突然增加的学生;父母均为城镇下岗职工的学生[4]。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可以明确申报等级及标准,如孤儿或单亲学生的等级应为特殊困难或困难,确保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准确,同时各学院或者各系部可以根据本学院或系部各班级困难生申请的人数进行动态的调整。
2.建立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该认定体系主要是由学生所在生源地的初高中老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做出详细说明,因为初高中教师对当地的贫困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都比较了解,对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能够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最后该评价跟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校。这样不仅能够为高校节省实地走访的成本,还能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有一个实际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认定的准确性,便于高校开展后续资助工作。
3.高校建立困难生申请系统。将所有的表格电子化,学生自己在网上填写,提交申请,学生自己去跟进申请的情况,最后申请审核通过打印去当地部门盖章后将材料上交至学校。这样不仅保证了表格的真实性和整洁,大大减少了人工审核表格的时间,还调动了学生自己的主动性。
(二)建立完善的受助学生管理制度
对于受助学生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制定受助学生义务劳动制度。让受助学生在接受资助和关爱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引导受助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关心他人。
2.建立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学校不仅要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应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在能够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同时更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
3.做好后期的监督管理。接受各种匿名形式的举报,对违反校规校纪、铺张浪费、弄虚作假的学生要立即取消其受助资格,停发补助,必要的情况下追回资助资金,并给与相应的纪律处分,保证资助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受助学生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获得支持,还能使得他们珍惜受助机会,感恩社会,更能使得资助制度能够得到长效的发展。
(三)积极倡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高校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政府还应当充当一个积极的倡导者,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到高校学生资助中来,并牵头帮助企业与相关高校建立互助关系,积极鼓励各种形式的捐助,大力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到高校设立助学金、基金会等。积极发挥社会舆论作用,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学生资助工作中来。政府对资助贫困生的企业可以进行相应奖励,如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同时高校要规范社会资助的管理,对社会捐赠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引导社会捐赠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将会越加全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有更多新的问题出现,在资助工作的探索上,也会有更多更好的措施,在不断的进步中,保证更多的贫困生得到应有的帮助,真正地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郑凌燕.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9.
[2]张峰.我国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现状与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8,06:46-48.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对策
所谓双顺差,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这种独有的现象。这一特殊的经济问题,便引起了国内学者对此的广泛关注与研究。项妍妍(2011)以1985~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两个项目顺差成因之间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得知两者的原因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共同的因素。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一方面刺激了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经常项目顺差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吸引了外国企业大量在国内投资生产,诱发了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刘兴宇(2012)以经常账户失衡为例,分析由于处在微笑曲线的最底部,我国的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经常项目余额。另外,认为双顺差这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格局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陈腾龙(2012)由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恒等式:Y=C+I+CA,来推导出S=I,S>I,S
1.总体趋势。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以贸易顺差为主的经常项目顺差和以直接投资顺差为主的资本项目顺差。我国从2006年起开始保持着连续多年的双顺差,自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政策之后,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从往年的“双顺差”格局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一顺一逆”状态。国际收支总顺差大幅下降。2012年,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42%;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逆差,上年为顺差2655亿美元;国际收支总顺差1763亿美元,下降56%,大大低于2007~2011年年均顺差4552亿美元的规模。
2.经常项目。第一,经常账户仍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主要来源。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积极融入到世界市场中,并增加经济对外开放度。因国内外市场结构特点,国内鼓励出口贸易,国外对华出口限制,导致中国出口贸易发展远远快于进口贸易。经常项目顺差一直呈增长趋势,对双顺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高时达到4206亿美元,占国际收支总差额比重为91%,占GDP之比为9.3%,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才有些许下降,2012年又有反弹。(见表1)。第二,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20569亿美元,进口17353亿美元,分别较2011年增长8%和5%。近年来,货物差额的增长幅度与经常项目的增长幅度是大致相当的,其中经历了基本平稳期(2001~2004)、大幅上升期(2005~2008)和金融危机之后的下降期(2009~2012)。
第三,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状况仍然相对落后,甚至常年保持逆差。从2001年的-59亿美元到2012年的-897亿美元,服务贸易的逆差规模还在逐渐扩大。第四,收益项目逆差有所收窄。收益项目在这十二年期间,除了2007、2008年出现顺差之外,其余年份一直为逆差。2012年,收益项目收入1604亿美元,投资收益逆差574亿美元,下降33%。主要是因为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资收益较上年有所下降,导致投资收益差额偏小。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
3.资本、金融项目。第一,资本、金融账户比重上升。2001年以来,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始终保持顺差状态,从两大项目的贡献率中可以看出,几乎完全由金融项目主导。与经常账户相反,资本、金融账户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顺差规模反倒逐步扩大,占国际收支总差额比重从2208年的9%上升到66%,与GDP之比也相应的从0.9%上升到3.6%。直到2012年才首次出现逆差(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第二,直接投资保持较大顺差。作为直接投资的两大组成部分,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分别呈现长期逆差和长期顺差的状态,并且两者之间的比重除2009年外,其他几年为1:0.3左右,这说明我国的直接投资项目存在严重失衡。直接投资差额是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原因,两者走势基本一致。2012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但直接投资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净流入。第三,证券投资净流入大幅增长。2012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478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143%。其中,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64亿美元,2011年为净回流62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542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305%,创历史新高。第四,其他投资大幅净流出。2012年,其他投资项下净流出2600亿美元,而2011年为净流入87亿美元。其中,其他投资项下对外资产净增加2316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26%;其他投资项下对外负债减少284亿美元,而2011年为净增加1923亿美元。
三、对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的原因与评价
(1)国际收支平衡新格局初步形成。2012年我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的走势,国内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我国国际收支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持续“双顺差”首次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状态,这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自主性进一步增强。(2)国内消费增强、国际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国际收支一直以来都饱受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影响。由于国内储蓄率高、内需长期不足,同时又因为价格优势,以“世界工厂”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发达国家的长年赤字经济结构又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贸易出口市场,使得我国经常项目中的货物贸易不断增长,国际收支持续了多年的双顺差。(3)国际市场波动、资本流动变化明显。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和金融运行稳定时,新兴经济体重现资本流入;又加上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重拾升势,境内外正利差刺激了套利资本流入我国。但是当欧债危机再次恶化,市场避险情绪加重,新兴经济体普遍出现资本外流。受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2年外商来华直接投资新设及增资流入有所下降,对外直接投资资本金跨境流动规模大幅增长是带动总流出与流入上升的直接原因。
四、结论及建议
2013年“促平衡”任务依然艰巨,但是我们要抓住机遇,按照“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的思路,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选择有效的对策实现预期目标。(1)降低高储蓄,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当前,中国政府短期内要坚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消费,拉动生产,提高中低群体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医疗、住房和教育等领域的改革,扩大有效需求,增加政府支出来克服内需不足。(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调整出口优惠政策,借助于出口政策的调整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鼓励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旅游带动进口。(3)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优化投资结构。应加强对跨境资本的管理,阻止热钱流入,平稳国际收支的剧烈波动。适当调整吸引外资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效率,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加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鼓励更多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4)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外汇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我国目前应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加速建立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从而发挥汇率制度调节贸易及资本有序流动的作用,进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项妍妍.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治理[J].时代金融.2011(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一、廊坊市环境保护的现状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廊坊市市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基本达标,2011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天数为80天,二级天数250天,三级天数25天(故障天数10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超过了85%的要求;全年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PM10浓度0.0789㎎/M3,SO2浓度0.0337㎎/M3,NO2浓度0.0286㎎/ M3(二级年均值:PM10 0.10㎎/M3,SO2 0.06㎎/M3,NO2 0.04㎎/M3)。截至到目前,市区水质化学需氧量年均值达到37㎎/L,属于Ⅴ类地表水(Ⅴ类地表水化学需氧量为≤40㎎/ L)。
但市区周边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以垃圾污染为例,大部分垃圾只能进行简单处理,无害化处理率低。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将重金属溶解,渗滤液会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等等。而污染源主要为市区周边的中小企业,多年来虽下大力气进行了治理,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污染依然比较严重。市区周边涉重金属企业1家,为廊坊市富鑫钢板有限公司,该公司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且正常运转,污水中六价铬及总铬污染指标基本达标,但仍须加强涉重金属污染企业防治检查。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1家,为廊坊市万达油脂有限公司。涉及固废产生单位9家,2011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7448.75吨,综合利用量为17448.75吨。其中粉煤灰为1604.07吨,炉渣为8738.68吨,其他废物7106吨。涉及放射源使用单位6家,目前全部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领取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安装了可视监控设备,24小时安排专人负责,以确保放射源安全。对这些企业要保持高度的排查力度,防止污染事件发生,以免功亏一篑。
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经济活动索取自然资源的速度,若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的速度,将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另一方面,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因此,企业污染治理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环保工作将重点抓好工业和生活污染、机动车污染、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遏制污染恶化趋势。
二、廊坊市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一)廊坊市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廊坊市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饱受空气和水的污染造成的危害。每天机动车辆的排气管排出大量废气。工厂释放的烟雾污染了工业区和周围乡村的空气。水污染同样有害,工业废水已使许多河流的生物死亡。现在,环境保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我们知道,对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已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对这些问题漠不关心将意味着自我毁灭。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不然的话,人类势必遭受因其不关心生存环境而引起的严重后果之苦。
廊坊市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片面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引起的环境问题。工业发展产生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引起的污染;
第二,植被的迅速减少引起的环境问题。为了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度地城市建设,使土地退化异常严重。
第三,城市发展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一系列的由于城市发展环境问题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
(二)廊坊市环境保护中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廊坊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中两个重要的组成因素。有些人错误地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一是由于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二是由于在经济核算体系中没有体现环境资源价值。只有把环境价值量化并纳入政府的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体系,才具有明显的前瞻性。目前廊坊市在环境价值的量化研究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为使该工作尽快开展,应以收集重点企业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为主,待得到一些最基本的参数,经修整后可先行使用,然后在进行有关理论及实际应用的深入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进行重大活动之前,采用科学方法预测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防治对策,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项目的可行与否,其二是对可行的项目,提供舒缓措施。近年来廊坊市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严格执行了建设项目审批的六项基本原则。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水平重复建设,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影响评价存在批评多、分析多,而建设性的意见少,或者建议过于理论化的倾向,为解决环境影响评价的提前参与性,将环境因素纳入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体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廊坊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重视环境问题,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遏制污染恶化趋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把环境要素考虑在内的综合决策机制,改变部门封闭,局部分割地制定政策的做法,把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结合起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重视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形成绿色消费和绿色市场,推动全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加强环境资源管理,使环境资源的价格能真正反映其价值。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
三、对廊坊市环境保护的建议及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环保对策研究
(一)对廊坊市环境保护的建议
1.污染减排工作要着眼全局
杜绝先松后紧,坚持一招不让抓工程,在污染源普查更新、做实做细减排基础的同时,一方面对建成的老工程,坚持抓运行、巩固减排成效。对“十一五”认定的和2011年上报的减排工程进行现场核实。另一方面对谋划的新工程,坚持抓推进、确保减排进度。对市区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如: COD、氨氮、SO2、氮氧化物等削减指标确保完成。
2.对重点区域和行业造成的污染要重点治理
一是联合安监、电力等职能部门建立取缔违法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针对码头、葛渔城、东沽港、调河头等乡镇的非法“小电镀”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非法电镀企业进行拆除。二是加强重点企业监督,确保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转。定期对辖区内重点监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生产及治污设施的运转情况,排查企业存在的污染隐患,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三是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依法从重从快查处违法焚烧秸秆现象,避免出现不可控大面积焚烧情况。
3.建设项目服务与管理能力要不断增强
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中的“控制闸”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助推器”作用,一方面,严格把关调结构。坚决拒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决不能因环评把关不严,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同时严格按照“早、快、好、省”四字方针,不断加强项目建设服务。可组建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对重点项目确保绿色通道顺畅,由专人负责全程追踪,帮助完成审批。对所需总量等指标,提前调剂预留,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和批后监管工作,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监管。
4.根据污染源“贡献量’的不同有的放矢
一是加强涉重金属污染企业防治检查。企业必须安装污水处理设施且保持正常运转,使污水中六价铬及总铬等污染指标达标,二是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应急和环保设施运行检查。编制《环境风险预案》,通过放置托盘和放料阀采用双道阀门控制,有效减少危险化学品冒漏现象,增加安全系数。三是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监管检查。四是加强放射源使用、储存监管检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立健全辐射安全许可证制度、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安装可视监控设备,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放射源安全。
5.保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我市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保持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制定的各项指标要进展顺利,要通过市政府组织的监测与测量和内部审核,同时要通过国家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的监督审核,完成市区的体系文件改版工作,各部门也要对本部门的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完善。
6.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加强信息反馈工作力度。把信息工作作为日常重要工作来抓,明确每月需要完成的信息工作任务,规定每个机关工作人员均承担有信息搜集、撰写、编报任务,形成信息工作全员化的局面。二是加强环境宣传。以“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大规模的上街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环保意识,浓化环保氛围。增强环保意识。
(二)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廊坊市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1.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和公众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不可能自动的产生,主要靠教育和实际行动培养,针对环境意识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其宣传教育对象、方式方法也不同。廊坊市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十几年来廊坊市在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上做了多方面的尝试与努力,成果十分喜人,并已有了较为完整的环境保护责任制。但由于公众环境意识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针对各阶段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现有制度的完善、具体措施的落实。另外,公众环境意识的树立,要有广泛性,不仅要加强对青少年、党政干部的环境保护教育,还要通过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向广大市民进行宣传教育,让环境的话题走进千家万户,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按目前的实际状况,完全照搬西方国家公众参与与决策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可遵循从告知到参与的过程,循序渐进地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
2.实现环境管理战略中心转移
廊坊市近年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基本持续了良好的环境质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变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环境管理战略中心的转移迫在眉睫。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显示,廊坊市在工业污染控制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过去的环境管理工作一直是以环境质量保护为目标,以工业污染源的管理为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更注重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环境管理工作也要适时做出转变,要以保障市民健康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构架。
从生产源头开始对污染物的产生进行控制,建立以“源头控制”为主导的污染预防管理体系,使企业“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从根本上转变环境管理的角色和作用。在污染预防体系的建立中,应把清洁生产作为工业污染预防的主体。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业生产中的实施,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切实的战术性措施。推进清洁生产已成为企业与政府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选择。目前在廊坊市通过改进管理技术推动清洁生产,很具实际意义。另外,对生产企业实施许可证制度,它是将环境影响纳入环境管理轨道的有效方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环境管理的有力工具。许可证的内容具有弹性,它的核发依据可是总量控制,也可是浓度控制。许可证以其法律上的地位,确保环境管理政策的落实实施。对不同类型的活动核发不同类型的许可证,制定有差别的管理方法。
人们对环境污染最关心的莫过于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毒有害物品包括农药、化肥、化工原材料、化学物品等虽然数量有限,但其危害性却巨大。由于目前对它们的环境质量监测仅有常规指标,因此,对有毒物品所造成的影像和潜在危害没有准确估算。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相对分散性给最后的处理、处置带来困难,因而应首先参照国家对有毒有害废物名单,依靠毒性大小、数量多少、分布范围等对有毒有害物品进行界定,从生产、销售抓起,实行销售许可制度,跟踪去向,让使用者清楚的知道其物质组成及含量、意外救助方法和用后残余物的处理方法等,同时,所有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物,必须送到工业废物处理中心,统一进行可靠的处理,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3.妥善处理废物,建设美好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是控制污染更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从廊坊市目前状况来看、首先,是节约用水问题,节水减污工作的重点是生活用水。生活用水节约的主要途径是改善用水措施包括杜绝厕所、水龙头和阀门漏水现象,安装节水型卫生设备,对已有设备改装,推广节水型家用产品使用等。廊坊市目前自来水价格比较低廉,不利倡导节约用水,同时也因为未体现使用者偿付的原则,给公用事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资源价格体系的改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预料在不远的将来,水价会有重大的调整,廊坊市的企业对此要有有足够的准备。这种改革将有利于水资源节约。除价格政策外,还有一些可起辅作用的手段,如税收、收费、财政补贴等。其次是垃圾处理问题,其中号称白色污染的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屡禁不止且使用量与日剧增,应少用或禁用这些物品,以切实减少其排放量和危害。对一次性饭盒使用的限制,由于可降解性塑料饭盒的成本要比非可降解性饭盒的成本高,价格上不具备竞争力,因而需要制定强制性政策,推广可降解性塑料的使用,从而限制或彻底取消非可降解性塑料的使用。
4.注重环境科学研究,发展环保产业
廊坊市在环境保护基础研究方面并不具备雄厚的力量,但它有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毗邻京津,与科研所联系密切。在环境科学研究上也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高水准的环境管理研究为基础,以促环境管理上台阶为目标,加速环境管理工作向规范化迈进的步伐。这样不仅能为廊坊市在未来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提供环境管理上的理论指导,而且可为全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环保产业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行业,该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与生物技术、通讯技术一起共同成为工业界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发展环保产业不仅因为其市场前景广阔,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要的还在于它是控制污染,保证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
总之,廊坊市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学会控制自己,提高人口素质,建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念,改变过去掠夺式的、挥霍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爱惜和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社会。同时,需要随时调整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充分认识人既是地球生态系统中心,又是地球生物组成的一员,人类所需要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相协调、共处,使得人类的进步和环境保护共同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深刻要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肩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其面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愈加突出,亟需获得更具力度的扶持,促进高等教育内部公平和社会和谐。
一、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个价值目标,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等特性。一般而言,教育公平可以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起点不公平:入学机会不平等
高考制度在满足人才选拔需要的同时应兼顾满足公民多样化的自我发展需求。目前的高考制度主要倾向于以高考测试来“一考定英雄”,不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子女在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所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累积到高考则造成其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不平等。“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导向和“重普轻职”的偏见,高职教育人为地变为“次等教育”的代名词,不少学生将就读高职作为无奈之选。
(二)过程不公平:资源配置不平等
因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度设计的不足,政府、社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重视和支持不够,在法律保障、政策配套、经费投入和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均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资源配置时出现明显倾斜。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高职院校之间也明显不均: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相比,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同一区域内优秀的高职院校比薄弱的高职院校更易获得教育资源,如2013年,重庆市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生均拨款水平为1.2万元,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综合定额在4600至6000元,民办高职院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在1400至2000元[1]。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导向更易造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放大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三)结果不公平:社会认可不平等
高等教育是寒门学子提升自我的大好机会,也是改变命运、实现“鲤鱼跳龙门”的重要途径。但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偏见观念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受认可的程度,受到不公平待遇。用人单位在选聘用工人员时,往往将学历证书作为衡量应聘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因学历原因不能参与竞争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许多高职学生只能降低择业要求,选择技术含量低、专业不对口的职业,使“就业难”与“用工难”的双面矛盾加剧,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高等教育不公平产生的原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职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和不同地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不公平。地区经济水平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水平总体而言相对也较高,其支付教育经费的能力也自然比欠发达地区老百姓高。同时,发达地区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更为开放积极,更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造成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拉大高职教育发展差距。
(二)教育价值观念需转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投射到高等教育上就产生了轻视技术技能人才的狭隘观念。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用性强、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能有效提高广大劳动力素质,特别是使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能提高技术能力、积累经济基础,在保证基本生存的基础上还怀有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的期盼和行动,并能有理性、有尊严地作出话语表达,实现合理的上向流动。当今社会应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客观公正的认识,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同,使他们更有尊严地参与生产劳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现实是目前社会普遍认识不到位,致使高职教育受到歧视的现象司空见惯。
(三)我国教育模式存弊端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少数出类拔萃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成长的帮扶,但更多的学生欠缺这种关心和照顾,致使发展能力得不到有效挖掘,也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而政府、社会对于教育的投入和扶持上也存在着多“锦上添花”而少“雪中送炭”的现象。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步晚、底子薄,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亟需社会树立正确的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更需在建设、资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投入,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四)高职教育质量待提高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高职教育的公平问题终归要落脚到自身的质量上来。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未能平衡“扩大外延”与“加强内涵”的关系,理念落后、定位不准、机制僵化、缺乏特色,或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或是中职办学模式的延续,盲目进行规模扩张,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偏离了高职的正确轨道,办学水平低,没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生产建设管理需要的合格人才,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期望和实效。
三、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建议
(一)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生均拨款的不公平极不利于教育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确立公平优先原则,追求教育公平价值取向,从宏观经济和区域发展的高度规划高职教育发展,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高职生的生均拨款,形成更为科学、公平、高效的教育公共财政体系。曾有研究对40余个国家的职业教育进行调查表明,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一般普通教育的2.5倍[2]。建议由教育部、财政部统一制定全国高职院校生均拨款综合定额标准,并明确应该高于本科院校生均拨款综合定额标准的2倍,至少也应该一样。
(二)减免高职学生的学费
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分担与补偿而言,高职学生缴纳一定比例的学费无可厚非。但依靠高学费来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维系其发展是不恰当的,对于教育的公平也是不相称,财政投入应是高职院校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重庆市自2006年开展资助“五类学生”(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人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退役士兵和国办福利机构适龄孤儿)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工作,并在全国得到推广,成效显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中高职协调发展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职学生享受的学费优惠政策的同时,建议由各级财政和学校共同按比例分摊减免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职的学费。
(三)加大对高职学生的资助力度
我国对高职的投入较低,高职院校不得不高收费,但个人教育成本过高将不利于人们选择此类型教育,更有甚者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贫困阶层在享受教育方面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据调查,中西部地区高校的贫困学生比例远高于东部地区高校,高职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远高于本科院校。尽管目前高校已建立了“奖、助、贷、勤、减、免”的资助体系,但有研究表明,在助学贷款方面,部属高校比非部属高校获得率高,重点高校比非重点高校获得率高,普通本科院校比高职院校获得率高[3],明显不公平;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方面,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发达地区高校与欠发达地区高校、普通本科院校比高职院校的标准和比例基本一致,国家助学金获得者占在校生比例的20%左右,看似公平,但因贫困生比例不一样,实际上不公平。建议向中西部地区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发放助学贷款进行倾斜,足额满足学生申请之需;提高中西部地区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的比例,使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获得者占在校生比例达到50%左右。
[关键词]科教;扶贫;内动力
[作者简介]汪晓莺(1966―),东华理工大学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姚益军(1991―),男,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化研究。(江西南昌 330013)
“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了目标和方向。其主要目标是在提高经济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的城镇化率,最终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路线。扶贫策略必须从国家单一的经济救助模式向提升贫困地区自身科学技术以及教育水平方面转变,科技的开发能够有效的提升贫困地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和生产力,从而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脱贫的目的。
科教扶贫不仅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政策。文化教育的缺失是贫困地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导致该地区经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要改变欠发达地区贫困的现状,就必须先合理的改善该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问题。因此,将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有机结合,通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有效的带动该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科技进步,扶持弱势群体发展生产,最终实现富裕。当前,一些边远地区贫困问题较为突出,通过调研走访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贫困地区落后内因探析
通过实地的走访,不难发现贫困地区的人口过多是导致该地区加剧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家庭子女数量的多少与子女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两者呈现反比的态势。再者,由于经济基础的落后和文化素质的差异,多数贫困地区生育观念十分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生得不到正常的受教育机会,这无疑导致了贫困地区人们文化素质偏低的结果。
其次是对教育问题不重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贫困地区大量劳动力输出,众多孩子留守家中。而在家老人对孩子普遍采取“放养”方式,“重养不重教”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问题就导致了科教发展不容乐观的现状。贫困地区生活水平低下,生活负担重,又受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以及家长无力承担教育成本、对教育本身不重视等问题,从而陷入“贫困―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就业难收入低―贫困”的恶性循环状态。同时,由于国家对贫困地区的经济输出,贫困地区群众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低,安于现状、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顽固守旧的观念意识使得贫困人口难以走出贫困陷阱。
在对贫困地区教育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当前我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财政投入与教育资源不足、人才短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科教扶贫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落后的基础教育无法使贫困家庭子女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贫困地区教师往往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身兼数职,教学压力繁重。这些都造成了教育扶贫在贫困地区发挥难度大,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
最后是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由于贫困地区信息技术的落后,贫困地区对科学技术的创造与发展意识薄弱。生产企业没有科学的管理、发展机制不健全。产学研的脱节,造成科技研发积极性低、科技的传播和推广难度大。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展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都是造成贫困地区科技生产水平落后问题的原因。
二、增强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能的有效举措
党的总书记同志在召开的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演讲提到:“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仔细研的话语,给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想彻底的解决地区的贫困问题,必须在进行政府财政帮扶的同时,也要提升贫困地区本身的内在发展能力;务必要多措并行,有针对性地处理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培训贫困地区人们的技术与发展职业教育,让当地人们有可以安定生活的工作技能,发挥能人带头一带一的示范工作,以点带面的提高劳动力的综合工作素质。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技术学校的支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在贫困地区学校的发展。通过构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结合的培训网络,完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当然,开展的培训课程必须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或者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与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公共服务相衔接,进一步改善当地经济,脱贫致富。
其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地区困扰已久的贫困问题,就必须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有意识的将基础性的教育资源偏向贫困地区,以致能够切断贫困的延续性,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改良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最终达到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的目的。改善地区教育落后问题,必须要考虑贫困地区学校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务必要保障学生方便上学的需要,解决贫困地区上学路远,上学难的问题;另外,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务必对贫困地区教师的资金和智力进行帮扶。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系统的教师薪酬的保障制度,确保工资足额并按时进行发放;同时加强特定地区教师培育工作,由高等师范院校定向选拔高质量的师范老师前往贫困地区工作,为贫困地区培养能够扎根农村的优异教师。
再者,人才是地方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地方的发展需要一支有能力的干部队伍,所以人才的引进至关重要。一是政府要建立扶贫小组,把贫困地区的政务与科技相结合,比如,设立科技副乡长等措施。促使干部队伍一对一进行帮扶,针对性地把专业性人才输送到贫困地区,在贫困县贫困村设立驻县、村工作小组,设立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再者要坚定不移的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清晰的划分村官的工作职责,大学生在信息与知识储备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任用过程中也要避免人才的滥用。与此同时,政府需要给上述服务贫困地区人群切实提高各类补贴与工资待遇,完善落实与富裕地区相对应的社会保险政策和福利制度,保障他们的日常起居生活,确保他们攻坚克难,带领当地贫困人民脱贫致富。
最后,加大政府财政在科教扶贫方面投入的同时,也务必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整合与监督,以此改善扶贫资金“碎片化”的现状,进一步提高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运作效益,充分保障贫困地区科学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贫困地区首先要完善科教扶贫资金倍增的机制,对贫困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给予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对科技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补助。对扶贫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事前、事后、事中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杜绝资金使用腐败,有效的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性与公开性,防止资金的流失;同时尊重贫困群众对于资金用途、政策动向的监督权、知情权与间接选择权,有效充分的把扶贫资源落到实处,发挥其最大限度的作用,使其真正落实到改善贫困问题上来,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
三、结语
“科技与教育是一条让人们摆脱贫困通向富裕的重要途径。科技教育不仅能让人们有稳定的工作、有良好的生活待遇,同时也是能让经济更大而长远发展的基础。”在2020年之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教育对于脱贫内生动力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发挥科教在脱贫中的重要性作用,是脱贫工作道路上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演就演.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 2015.
[2]王如鹏.实现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的路径及制度选择[J].理论探讨,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