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4:4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媒体对运动员进行报道,继而营造出运动员传媒形象,并使之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产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媒体通过报道各个领域的拔尖之人,并将其塑造成明星,进而扩大自己的受众面以及受众数量。反之,这些明星则向媒体借势,进而扩大自身知名度和社会影响。而介于媒体需要且运动员自身形象塑造的需求,形象公关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 运动员 媒介 形象
一、什么是运动员形象
(一)形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1]。有一点认识非常重要:形象代表的不仅仅是事物本身,更多的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看来其感知的结果不尽相同,正因为如此导致人的意识和认知过程必然会对其正确性产生影响。鉴于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特点,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运动员媒介形象
指通过媒介方式塑造与传播的运动员形象(个人与群体),运动员通过媒介传播,即可作为公众人物,其主要特征包括公众聚焦性、实力代表性、资源稀缺性和价值延续性。这些特征决定了运动员成为了公众关心的对象、媒体报道的重点和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运动员媒介形象是媒介形象的一种典型,意指通过媒介方式塑造与传播的运动员形象[2]。
(三)从传播的维度看运动员形象
运动员形象可以视为运动员媒介形象,在公共关系学视角下,传媒形象是公众对某一客体(个人、社群、组织)“在大众媒介上有关的宣传报道基础上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3]”。竞技训练毫无疑问是运动员日常生活的最重要组成的部分,也是运动员形象塑造的第一平台,一夜之间被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所知早已不是媒介神话。运动员在平时的刻苦训练、冲刺夺冠的感人时刻可和励志大片相媲美,其正能量无限,最能聚焦媒体关注。
二、媒体关注所带来的机遇
在媒介高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媒介受众成为媒体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竞技运动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体育,进而也引来媒体的争先追逐,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运动运动员不像以前比赛之后依旧默默无闻,而是经过媒体宣传,成为世人皆知的公众人物,体育赛事和竞技新闻是受众最关注的体育传播内容,因此,加强比赛的竞技性是吸引观众的重要途径从体育产业角度而言,运动员媒介形象塑造的目的是面向市场树立品牌,因此运动员自身的个人素质尤为重要。而媒体对运动队运动员的关注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一)传播运动队信息;(二)宣传运动队、运动员形象;(三)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四)有效释疑解惑。
三、运动员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时期,运动员代表国家形象的功能被放大
全球化之下的全媒体时期,运动员的赛场形象依旧被人们所关注,但却不是唯一关注点了。媒体有目的的通过镜头反射出运动员日常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透过媒体视角放大,使运动员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运动员成为了向全世界人们展现国家风采的一帧,在世界性的体育舞台上得到人们的空前关注。展露在媒体的镜头下的运动员不再是单调的一角,而是不断生动起来,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的比赛上媒体让比赛盛况传播至上亿人视野中。
(二)社会关注高,运动员道德文明要求作表率
社会前进,体育也在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生活条件的提高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享受,体育作为有利于身心健康,且具有高观赏价值的一种活动方式逐渐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参与,政府也致力于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借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体育同时是一种文化现象,正逐步融入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明星运动员无疑是赛场上的重头戏,高关注度带动着高曝光率,许多运动员成为人们的偶像,一个广受关注的运动员不得不担负起道德文明的表率,他们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的榜样,是许多拥有体育梦想的人的学习标杆,体育运动员使命的增大,要求其给社会展示正面的向上的积极精神。
(三)全媒体时期对运动员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时代如浪潮般袭来,媒体方式一再变革,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从论坛到QQ空间,现代人享受着网络带来的资源共享以及相互交流便利。运动员也借着这股潮流让人们有更多的途径了解运动员。处于微博时代的现在,网友们关注点的需求已经扩展到体育明星们日常的点点滴滴。运动员在比赛之外的其他任何场合的任一动作及行为,更甚的是乃至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词,网络都会病毒般的不断放大以及扩散。你无法阻挡时代的步伐,也就不能拒绝时代赋予的这种交流方式,不然公众极容易被误导,运动员们被曲解的可能性也很大。
四、结语
运动员媒体形象由媒体塑造且需要媒体维护,媒体网络时代的运动机构,给运动员媒介形象带来了另一种发展方式,如何利用新媒体塑造明星形象也是运动员值得学习的地方,在社交网络恰当的言论可以让运动员获得更多支持者,而不当言论也会使得运动员陷入麻烦之中。因此,运动员形象塑造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利用媒体塑造良好的运动员形象会运动员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使运动员能让更多的受众接受并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进.体育赛事形象管理机制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159-16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从学历教育向职业能力教育转变。大众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面对这样一种大的转变,一些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目标必定要进行大的调整,必定要尽快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这中间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文科类专业中的主干和核心专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专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有用之才。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几乎各个层次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同其它专业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就业难题,而这一难题对地方院校来讲就更加严峻。地方院校应有符合适应地方社会要求和其自身办学条件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我国高教的实际情况,潘懋元教授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类大体上是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第二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型的各种专门人才,包括一般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第一类大学侧重于科学发明与创造、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第二类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类侧重于生产现场的技能操作、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就此看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是地方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对地方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下移,由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使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保持其原有优势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应该成为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依托地方、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院校,承担的是大众化教育的培养责任。然而,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像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一样,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己任,与研究型、综合性特点突出的重点综合大学盲目攀比,贪大求全,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有的尽管调整了培养目标,但是,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体系,专业结构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仍然没有实际性的变动。所以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茫然失措,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地方性院校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也有了新的要求。社会现实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对外交流等活动,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比较单一。而目前市场需要的是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它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较宽泛的就业面所决定的。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其主要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等。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清醒认识,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
积极探索和制定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一个问题:即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的理解,不能机械地复制实用性专业的“应用型”内涵,而必须顾及该专业的特殊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对社会、对生活、对人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该专业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考虑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考虑人文素养与素质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心在于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非一对一的实用性技能,它的应用型,决不能仅仅体现在“技术”或“技能”的层面上,而应更广泛地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它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着一般实用性专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提供的一些精神底蕴,是其它具有特定职业对应性的专业所不及的。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专业,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孕育出了许多新兴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等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母体里剥离出来的。这正是它的基础性、综合性、宽泛性的有力证明。因此,在考虑这一专业的改革发展时,我们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完全应该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综合优势。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职业应用相关的技能培养模块的设计。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三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改革和建设稳步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转变观念,突破陈规,从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适合现实要求的变革。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应该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既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培育功能,又充分考虑社会和个人的即时性需求;既充分注重深厚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认真考虑某些应用技能模块课程的安排;还要有对更高层次深造有切实帮助的课程设置。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本专业学生完成“在学习中研究”和“在研究中学习”的思维转换。在整个培养体系中要大力强化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既能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益处,也能使学生素质有明显的改观,对于树立人才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持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坚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改革指导思想,积极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想很好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针对本专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造。在保持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设计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课程规划和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由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将学校教育与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相融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p#分页标题#e#
根据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课程设置应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应用性,二是突显特色化。开设的课程必须注重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未来各类媒体的从业人员仍将会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体。我们应根据未来行业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应用类课程,提高这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提高计算机能力以应对办公自动化、交际信息化、影像化的时代特征。当然,我们要十分清醒地把握住,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追求应用性过程中决不能失掉其自身特色。本专业的许多基础课看似只能陶冶情操,在未来工作中少有实际功用,但正是这些课程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的思想在感性层面上获得了理性的提升,对人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们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导向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可以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板块构成,同时开设相关的应用模块。基础课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等。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辐射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专业辐射课是与专业相配合的一些选修课以及对就业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公文写作、秘书概论、公关礼仪、新闻采编、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等课程,尽量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考研、就业意向有侧重地进行选修。实践课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等职业实践和技能培训活动。这样以专业核心课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基础支持,以专业辐射课带动、促进专业的改革。拓展专业口径,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涵,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既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自我调适,自我发展,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掌握实际技能,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