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3 14:4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 团队精神 现状 缺失原因
[作者简介]张雪曼(1979-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专科教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河北 唐山 063000)丁菊(1983- ),女,四川合江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柳西波(1983- ),男,江苏徐州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电子商务。(河北 邢台 05400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63-02
团队精神可使人认识到个人目标和利益对团队或团队成员的目标和利益的从属性和不可分性,能在实现个人目标和利益的过程中,自觉地以团队的目标和共同利益为重,是一种和谐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后天习得的。各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在专题理论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训实习经历中逐步提高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整体状况
2010年2~7月,“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课题组对河北省两所国家级示范高职、一所省教育厅人才培养评估优秀的高职、一所民办高职、一所省级示范高职、一所警官高职院校6所大专院校进行了调研,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结果显示,93.7%学生对团队协作的作用和重要性普遍认知,大学生主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团队精神现状总体较好。但各高职院校的团队建设状况形成阶梯趋势,以下是对调研的总结性分析:
一是在对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的作用认识方面,95.7%的学生认可团队合作有提高工作效率等效果,也习惯于大家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87.5%认可团队精神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有鲜明的团队荣辱感;97.9%认可团队沟通与协作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在团队沟通和团队活动协作的实施方面,有61.8%的学生懂得团队成员之间良好沟通的必要性,也具有乐于与大家共享资源、帮助他人的团队协作精神;47.1%乐意热心参与团队活动,鼓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77.9%愿意帮助同学,73.2%希望获得同学的帮助。三是在选择培养班级团队合作精神的方法上,90.5%的高职院校通过努力营造和谐尊重的班级氛围、广开师生对话的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促进班级团体的良性互动等,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团队意识,83.2%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能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四是在个人的团队意识测评方面,31.4%的学生比较注意自己的个性张扬,看问题常常从自我出发,很少或从不从大局出发;22.3%更喜欢我行我素,习惯自己奋斗,不大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五是在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活动参与的测评方面,52.3%的学生认为自己班级和宿舍的凝聚力不强,缺乏参与班级或宿舍活动的积极性,12.2%很少或从不参与班级或宿舍集体活动,18.8%很少或从不关注学校、院系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有71.4%的学生关注班级和宿舍的集体活动,39.2%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并得到锻炼且有所收获。
综合来说,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乐意参与集体活动、认可集体的凝聚力量、希望和周围的人互相帮助并得到尊重,可以说各院校都具有团队建设良好的人员基础。
二、高职院校学生缺失团队精神的表现
1.普遍存在重个人独立、轻团队协作的倾向。当前大学生比较注意张扬个性,尤其是进入大学后,开始追求独立性和自主性,喜欢我行我素,不大会主动与他人合作。调研显示,普通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的学生往往缺乏与社会、他人的合作意识,51.4%的高职学生对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缺乏应有的负责态度。示范性高职和警官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团队意识较强,93.9%对团队的认可和合作性较高。
2.团队凝聚力有待提高。39.7%的高职学生个人主义问题比较突出,表现出合作不够,纪律观念不强;看问题不能从大局出发、从别人的角度思考;在处理事情时,对自己有利的就做,利大就做等情况,宿舍关系紧张的达到9.7%,与班级同学关系一般或不好的超过了13.9%。
3.缺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集体意识。不少高职学生基于性格、学业、工作压力等原因,对学校开展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兴趣不高,认为能从中得到锻炼的只有49.2%;对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参与热情度也不足,认为社团活动有益并常常参与的不足60%,27.9%的学生由于打工、兼职或其他原因从不关注或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4.部分高职学生的团队沟通能力欠缺。河北某警官高职院校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普通较高,但普通高职和民办高职学生有23.4%的学生不善于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19.2%自我封闭意识较强,存在不愿意分享个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不愿意讨教同学的成功经验等现象。28.4%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利益挂帅”,不注意师生、同学之间感情的培养,轻义重利;在同学需要帮助时,经常袖手旁观或推脱搪塞。
三、高职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1.畸形的社会成长环境。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成长历程由于失去了兄弟姐妹间的合作和谦让或是因家庭的娇养,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只要求社会及他人对自己关心,而缺少互相帮助及协作精神的行为习惯。当前的基础教育强调和考查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缺少对学生团队的成绩考核,在各学校重视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中,若干素质教育的内容被大大地弱化或删减,团队精神的培养也就相应的失位。因此,大多数学生在进大学前,受“应试”环境的影响,对团队精神的了解和学习很少。高考和就业的压力使家长灌输给学生“竞争第一”的理念,传授竞争的技巧,虽然也强调要与他人好好相处,但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学生在这种片面的功利主义的指导下,更加注重掌握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胜利的“硬本领”,如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等。
2.缺乏有针对性培训的教育环境。虽然社会希望学校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学生,但高职院校一方面为实现培养更专业化人才目标,在修订教学计划、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等教学内容时,以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忽略或不太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协作、沟通等人文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缺乏师资和相应的文化氛围,教育者本身缺乏团队素养的训练,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缺乏对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系统的方案、途径和方法的实践,因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3.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高考和求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励的过程,合作、沟通是通过竞争获得胜利后的事情,这些因素不会影响自身求职的成功与否,甚至侥幸地认为这些因素自己上班后注意一下就可以实现。同时,大众传媒不断渲染、传递着通过竞争残酷、高考惨烈的信息和案例,职场斗争、后宫斗争、宅门恩怨等当前流行的影视和小说也宣扬和充斥着人性的丑恶、独善其身的必要性,因此,很多学生在片面的功利主义的诱导下,觉得人性自私,不愿帮助他人,也不敢相信和接受来自身边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成长过程更加关注学习那些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胜利的“硬功”,如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等,而忽视修身、立德等素养德育的内容,学习沟通的技巧只是为了赢得个人在社会的立足,而非为了更好地与团队中成员的协作。
“高职院校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教育研究”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一致认为,进行团队精神教育已成为也必须成为当代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者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视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出更多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堂教学 团队精神 德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复杂化,公司员工的工作仅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很多任务的完成愈来愈依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由此,企业的择人观和用人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员工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努力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教育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和相处,特别是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一、团队精神的一般分析
1.团队精神的内涵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努力地实现团队目标的意愿。团队精神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团队成员对共同目标的高度认同。团队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团队成员对目标的一致认同,目标的确定要科学合理,尽力取得人们的理解和认可,同时团队成员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团队目标结合在一起。
其次,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彼此协作的环境氛围,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团队成员要不断地学习,善于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中相互帮助,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团队成员在能力上互补,各自发挥所长,取长补短,形成团队合力,努力实现团队目标的意愿。
2.大学生团结精神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如何呢?很多大学生比较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个人主义至上,集体观念淡漠,集体主义精神缺乏,表现为参加班级活动不积极,课堂上小组讨论不积极,不喜欢参加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同时,许多学生过多看重竞争原则,往往把金钱物质利益看的过重,不注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人际交往中功利性较强,缺乏互帮互助的热情。很多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习惯于自我奋斗,不主动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组织。即,学会求职、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合作,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参与和合作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21世纪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团队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素质,大学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要注重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大学生团队精神缺失的原因
1.课堂教学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长期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特别注重尖子生的培养,而这些尖子生往往擅长个人独立学习,老师们也重视对他们进行特别的学习辅导,却往往忽视了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忽视了对这些尖子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他们的互帮互助精神更加欠缺,而这些尖子生中有很多人都已步入了大学殿堂。同时,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大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科学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重视不够,大学生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如何与人沟通和合作,大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被老师们所忽视了。
2.评价学生重视学业成绩,轻视品德修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仍然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我国许多大学奖学金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评价标准过多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品德的考核和评价不是很重视。大学课程的考核往往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品德考核被忽略了。很多大学对大学生的激励手段和措施往往只重视个人奖励,而轻视集体奖励,造成学生淡化合作意识,缺乏沟通技能和团队精神。
3.强调竞争意识,轻视合作意识。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老师和家长们总是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非常重视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同学之间如何友好的相处,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往往被老师和家长们所忽视。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充满了竞争,大学期间在竞选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演讲比赛、实习机会等方面也存在激烈的竞争,使大学生形成了很强的竞争意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意识被淡化了。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途径
1.课堂教学突出德育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未来社会的发展,造成人们之间的依存度愈发加强,人们在工作中越来越需要他人的支持和配合,人们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仅要依靠个人的能力,更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要告之学生:当前和未来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仅看重个人能力,而且还看重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强调大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与他人沟通,学会宽容和善解人意,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团队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既要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又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在集体活动中竭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学会赏识和赞美集体中其他成员的绩效。课堂上可以向学生推荐像《亮剑》这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影片等,让他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感受团队精神的魅力。
2.分小组讨论教学案例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可以把学生每5~7人分成一个小组讨论教学案例,根据案例的情景设置相关的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对问题作答。比如在讨论“怎样搞好突击加班”案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对案例后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培养每个小组的团队精神。鼓励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踊跃发言,集思广益,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和学习,发挥集体的力量,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更加强调思考问题的多角度和求异性。讨论后,每个小组选出1~2名同学对问题作答,其他同学可以对回答的问题进行补充。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的角色是监督者、评价者和激励者,监督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督促每个同学都要发言,评价每个小组作答问题的亮点,对那些积极讨论的小组和表现优秀的小组团队给予表扬和激励。
3.分小组讲授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部分教学内容,以此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教师把学生5~7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给他们布置讲授内容,并对讲授内容从哪几个方面讲解进行一定的指导。要求每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对讲授内容进行准备,备课任务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同时要强调协作,发挥团队的力量。每个小组选出2~3名同学讲课,讲课前由组长简要介绍他们的备课是如何规划设计的,同时安排哪些同学出场讲课,讲课完毕后由该小组的一名同学对讲课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讲课情况进行评价,指出每个小组讲课中的亮点并给予表扬,对存在的不足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备课教案、讲课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把每个小组的集体表现作为该组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
4.分小组布置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个人作业的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布置集体作业。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课堂讲解的内容给学生布置大作业,让他们课下时间去完成。每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内部分工,分头去准备各自的事情,然后集中起来进行讨论,对大作业进行设计。比如在学习后组织行为学课程第四章第六节“团队管理”内容后,给学生布置大作业――“公司设立的模拟”。小组同学中有的同学去查资料,查阅公司法,理解公司设立的条件,有的同学去当地工商局了解公司设立要办理哪些手续,有的同学去策划公司的名称、经营范围和组织结构,有的同学去策划公司的办公地址和广告宣传等等,大家分头行动,然后集中讨论,对公司的设立献计献策,为一个新公司的设立展示出个人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通过“公司设立的模拟”模拟,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会了与团队其他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感受到团队精神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足球 团队精神 重要性 竞争力 培养策略
足球运动是目前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影响最大、开展最为广泛的一种,是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的,尤其年轻一族,更是极为追捧。在以往的日子里,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某个球星那眩人耳目梦幻般的球技,而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更多地谈到的是一个球队的整体表现,2010年南非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则更好的诊释。我国的足球水平与世界先进足球强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缺乏深层的理解,导致了实践中的指导性偏差阻碍运动员团队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关于足球团队精神理论研究的分析与探讨,阐述团队精神在足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若干培养团队精神的策略。
1.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的概述
1.1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的界定
团队凝聚力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团队成员将共同志向凝聚在一起,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努力奋进的过程。凝聚力是将相互独立的多个个体聚合成为一个为共同志向努力团体的重要推力。足球团队并不是多个个体技术的结合,而是个体技术的融合,个体之间分不出你我,融为一体。
1.2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的功能
足球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均有各自独立的个性和技术专攻方向,因此也决定了每个人在团队活动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因此也就意味着只有团体在出现困难时,每个长远均发挥自身优点,并用自己的优势去与其他人互补,提高团队凝聚力。只有成员之间相互共勉和协作,才能够使团队目标更加清晰和紧迫,更有利的推动团队发展。
1.3足球团队精神的特征
由于团队是由不同个性和背景的个人组成,因此也直接决定了团队的组织能力要远远强于个人的组织能力。很多团队能够解决的问题个人无法解决,甚至可以说整体价值要远远大于部分之和的价值。所以,基于这思想,我们可以将团队定义为:由不同背景和专业技能组成的、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奋进、并在努力过程中一同承担失败与成功的群体。
2.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重要性分析
2.1团队精神与团队运动成绩
足球运动价值最根本也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就是不断地进行比赛,只有在不断的比赛中赢得更大的成功,才能够体现出足球训练的成功与高水平。所以,对比赛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比赛过程中各种成员之间的协作水平以及进球成功整个过程中所有团队成员之间的战略和反应,是足球科研工作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下面以全国女足超级联赛女子足球队的比赛情况数据作为参考资料,分析和探讨团队精神在足球比赛中的重大影响。
从表1、表2可知,所有女子团队中,上海队实力最强,在多次比赛中均能够名列前茅,且各项目的成绩都非常突出,甚至在本年度比赛提前夺冠。天津队是仅次于上海队的一个能力强队,在2004至2005年由于引进了三位优秀的成员而一定实现了实力的飞跃提升,在一年内就实现了从第7名变为亚军的飞跃。而北京队虽然在天津队之后,但是由于属于国字号队伍,因此,整体实力非常强大,攻击力非常强,在未来比赛中仍然是其他队伍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剩下的江苏、广东、河北等团队整体实力都比较平均,长期处在一种比较平稳的状态,相互之间均能够战胜对方。但是排列最后的队可能是因为战术问题或者队员之间协作能力不足等造成成绩一度下滑,相对于其他队伍而言有非常明显的退步。从这个结果可知,拥有更高水平团队精神的队伍大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团队排名与比赛成绩排名呈正比关系,团队凝聚力直接决定比赛时团队的状态和水准的发挥。
2.2团队精神与攻防战术
足球比赛若想取得成功,必须要使用有效的比赛战术,可以说,一个科学合理的比较战术,是足球比赛能够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手段。而由于足球比赛能够开展的直接条件就是有足够的球员,所以,球员与战术是一同存在,同为一体的。只有所有球员清楚明白地了解足球比赛需要的技术、精神以及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才能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和准备,并在比赛过程中熟练地运用各种战术,在不断将攻与守进行转换过程中实现团体协作精神,并最终完成战术的演练。
3.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所谓的团队精神,指的就是一个团队中所有成员的心理结合力量的综合体。具体表现在:一、成员对团队的一种追求感,自愿与团体其他成员一同活动,并不断融入团体中。二、团队对成员产生的一种强有力吸引力,不断地将成员纳入团体中,增强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凝聚力。而影响团队凝聚力的最根本因素是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整合。只有两者目标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才能够真正实现增强团队凝聚力的目的。
4.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策略
4.1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方法
4.1.1从思想上加强球员对团队精神的认识和了解
对足球团队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首先就是要让所有的足球成员认识到精神团队的基本理论知识,从精神层面认识并掌握这个理论,为后来的实践训练强化培养打下良好基础。进行团队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基本理论学习和灌输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观念是一个人潜意识里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在思想观念形成后,人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按照观念标准自觉活动。但是,由于人们的科学世界观形成是一宗非自觉性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们不可能生来就掌握有这些科学理论观念,而是需要在后天不断地学习和探讨中认识并掌握这些理论观念,并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性去表达这些科学的理论观念。所以也就意味着,在足球团队中进行思想理论知识的培养,能够让团队成员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对一个团队的重要影响作用,认识到一个人与队友之间关系友好与否的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之间的利害关系,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将自己融入整个团队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4.1.2在训练中加强球员对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直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坚持一个教育思路,即文化素质是知识传授后转化成为人内心深处的品格,也就是说,知识不等同于素质,两者之间不能挂等号。知识若想转为文化素质,那么必须首先要将这些知识进行转化,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培养,才能够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成为人体内在的品格或修养,才能够真正实现主体将外来知识转化为自我要求的目的。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培养也一样,单纯的基本理论的灌输并不能转化为足球成员的自我需要,不能够真正成为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品格和修养。所以,为了使团队精神能够由理论转为一种实践推动力,必须要在训练过程中加强球队成员的团队精神培养。比如,可以在训练过程中组建“互练组”“互练组”的成员各具特点,拥有优于他人的技术特长,在训练过程中,训练者可以不断地引导不同特长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和学习,学会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实现双赢目的。另外,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互补过程中,还能够增强队友之间的感情,为团队精神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4.2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模式
足球团队本身是一个积聚多个相同志向人的团体,所以,为了培养足球团队的团队精神,必须首先应该做到确定团队的根本目标和规范团体的行为标准。团队规范指的是在团队训练或比赛中设立的、以某个特殊形象作为标准进行的模范意识培养。目标是一个人或一个团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设置的一个需要经过不断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的标准。对足球团队进行明确的目标定位,能够更好地激励每一成员更加努力和积极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与其他成员聚拢在一起,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奋进。只有在足球团队中设置一个大家均需要一同努力才能够完成的目标,比如设定在世锦赛上赢取第几名的目标,那么在设立该目标后,团队成员必须要时刻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而由于足球运动是需要共同合作、科学配合才能够取得更好成绩,因此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势必会在不断的交流和协作中建立其更加强大的团队精神,以通过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方式来实现既定目标。目前,足球团队的目标设置方式主要为专家咨询和专业性的讲座,并通过团体训练的方式促进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统一。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团队精神在一个球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根本纽带和粘合剂。只有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球队成员之间才能够更加的体谅队友,互相更好的协作和互助,实现球队最大的凝聚力。总之,为了促进足球运动团队的更好发展,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对整个团队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影响,并努力给予团队精神培养工作更多的重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团队合作;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99-01
团队合作是幼儿重要的品质,其是促进幼儿未来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如果一个幼儿无法与他人合作,他只会变得更加孤僻和自卑,这会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关键的。而幼儿期无疑是人的一生当中成长和提升自身社会性的重要时期,更是有效培养幼儿合作精神的最好时期。基于此,本文就对新时期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策略进行探讨。
1.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分析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都脱离不开社会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如果想要发展和进步,就需要掌握有效的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只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人才能够进步,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其首次从家庭教育中走出来,开始参与到集体教学氛围之中。在这个环境下,幼儿需要面对更多的伙伴,如何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无疑对幼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这种团队合作能力是幼儿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幼儿阶段有效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沟通和交流,以及同他人配合的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以及群体意识。可见,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2.幼儿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目前来看,幼儿园在教授幼儿知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际生活中,幼儿的团队合作行为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提高。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较为喜欢独来独往,而随着年龄增大,他们也会更加融入到团队中来。另外,一些幼儿喜欢向老师打报告,告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问题出现的频率也在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当幼儿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时,他们大多都缺乏合作意识,不喜欢与他人合作。虽然大多数幼儿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但是心里仍然较为自我,一自我为中心,与他人合作时较为消极和被动,且即使参与合作也并不能够维持长久。可见,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通过分析幼儿团队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知,影响合作的原因,主要是年龄因素、气质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性别等。小班幼儿合作意识很不稳定,合作动机往往出于一时的兴趣,缺乏目的性;中班幼儿的总体合作水平较小班幼儿有明显提高,他们的合作行为中已有意向性,且相对稳定,适应性也大大增强,合作持续的时间有所延长,但这一时期幼儿的合作仍缺乏组织性,范围也较狭窄,以2~3人的合作为主,偶然也有5~6人的合作发生。
大班幼儿已能有效地将合作意向转化为行为,并能围绕一定目标较长时间合作,合作的形式也增多了,能开展10人以上的较大规模的合作,已有一部分幼儿能在合作活动中主动承担一定的组织领导工作;不同气质的幼儿其合作的差异非常显著,具有强型气质的幼儿身上合作行为发生率较高,他们多采取主动合作的态度,合作的稳定性也较好,合作人数从2~10多人均有;不同家庭教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的探索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合作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在性别因素上男幼儿合作行为更多指向事物或活动,女幼儿则更多对人感兴趣,比男幼儿更容易与人合作,在合作形式上,男幼儿更倾向于身体动作,而女幼儿则有较多的言语合作。
3.新时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的策略研究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就为幼儿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其培养策略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3.1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团队精神。游戏是幼儿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和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其懂得为了集体荣誉而不断努力。比如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选择那些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够完成的游戏活动,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比赛。这样一来,幼儿在想赢的思想基础上更加愿意和其他小伙伴很好地合作。游戏结束后,教师同幼儿一起分析胜利和失败的原因,然后告诉幼儿,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够真正获得胜利,从而更为有效地传输了团队合作精神,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2 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责任感。幼儿拥有了责任感,其才会更加注意团队合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让幼儿懂得互帮互助,要学会照顾他人,考虑其他小伙伴的感受,当其他小朋友有困难时,要积极给与帮助。而在面对性格较为孤僻的幼儿时,教师要努力提升他的团队意识,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小伙伴中来,然后再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总之,通过提升幼儿的责任感,让其养成互帮互助,考虑他人感受,认真负责的品质,可以为其团队意识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基础。
3.3 在解决小纠纷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当幼儿出现矛盾时,教师不应该过分关注谁对谁错,而是应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通过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真实感受,从而有效帮助幼儿提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其是非观念有时候并不是十分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给与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可以纠正幼儿的思想,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幼儿产生集体合作精神。
4.结语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对幼儿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积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要充分考虑幼儿教学的特点,深入分析幼儿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促进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沈筱梅.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7):5- 86.
[2] 庞丽娟,陈琴.论儿童合作[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52- 57.
关键词:篮球教学;团队精神;培养方法
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生存还是企业发展都无法抛开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个人和企业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体育教育者,在学校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篮球教学是体育课程中必设的教学项目,也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渗透团队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团队精神令人担忧
目前,职业学校的大多学生团队意识、团队精神整体水平偏底,他们大多是15~19岁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喜欢独来独往,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遇事首先考虑自己,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肯吃苦,对生活责任感不强,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很多用人单位都反映,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普遍表现为怕吃苦,不懂得团队协作。职校生涯是职业学校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生活的关键一站。如何在篮球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意义深远。
二、传统的篮球教学在培养团队精神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篮球教学一般讲究“基本技术―应用―比赛”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实际中,这种篮球教学模式效果都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有:一是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二是教学方法死板生硬,教学进度缓慢,教师教一个动作就练习一个动作,把本来具有强烈竞技特征的篮球运动变成了个人训练,学生之间很少配合练球;三是期末考试只强调个人投篮多少来算成绩高低,很少用团队对抗以胜负定成绩。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集体竞争的形式、把球投入篮圈的数量多少来决定胜负的运动,它更多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在篮球教学中,体育老师在教好学生基本动作的同时,还要学生真实体会到团队的存在,一旦篮球在手,就会有激烈竞争、对抗,就要协同队友,共同冲锋陷阵,牢固团队协作意识。
三、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团队精神的方法
在课堂上打正规比赛是不够现实的,但是可以灵活设置小规模、人员较少的团队竞赛,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融入团队,培养团队精神。
1.开展适应性的团队合作
两人合作:2人自由搭配组合或2个小组间搭配组合。这种组合的方式优点是灵活、快捷、易操作。
小组合作:按照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原则,以3~6人为一个小组。加强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以求得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同宿合作:按照宿舍分组进行训练,有利于将学生课内的团体合作关系延伸到课外生活的合作。一方面密切同寝室的人际关系,另一面促使学生课后习惯性地按宿舍组合打出一个团队来。
全员合作:体育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来开展教学活动。以教学班的全体学生为合作对象,进行师生之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全体学生整体发展。
2.选择性的团队合作
自由合作:因兴趣一致而组合的学生小组,这种组合不仅可以扩大学生自由的责权范围,更有利于他们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教学中可以分成防守组或攻击组,反复练习球技、锻炼团队。
共学式合作:根据某个特定的篮球教学项目,组建4~6人的小组。小组共同完成同一作业,小组成员的成绩按照小组团队训练水平统一给分。体育老师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定期检查、指导。
分层共同合作:根据客观评测的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基础的综合情况,将教学班分为A、B、C,较优秀的学生分在A组;中等的学生分在B组;训练有困难的学生分在C组。分组采用学生自愿的方法,根据各组的表现,体育教师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篮球基本技术教学的初学阶段,宜采用集体或10人一大组方式学习较为合理,有利于提高整体水平。在篮球组合技术类内容学习时,宜采用2人合作完成为主的学习,如行进间运球做各种投篮动作、二人之间的各种传接球与投篮等。从篮球战术完成角度看,宜采用3~6人团队合作,利于开展比赛的教学,更利于学生课余组织锻炼。
四、结束语
团队精神的培养应建立学生自发的换人机制,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上场比赛的机会,并使他们养成习惯,逐渐使学生间建立良好的信任感,让学生倍感团队强大才是获胜的法宝。同时,体育老师在篮球教学中也要投入一定的感情和发挥足够的带头指导作用,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简单篮球动作的示范者,更是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指导者,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建立真正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教学;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9-1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团队精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生活在较富裕的家庭中,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娇生惯养,家长对其是有求必应,不忍心让孩子吃苦,生怕不能满足孩子要求,不能健康成长,可以说现在的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苦的真正味道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严重,以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较强,以至于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全无。
(二)教育误区思想、方法的影响。尽管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经多年,但城乡学校、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竞争关系仍然存在,新的教育思想还不能完全试行,升学率是学校的生命线的思想依旧存在,导致学校、教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是以成绩说话,成绩是第一位成绩不好其他免谈,这种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的教育方法,导致现在的学生在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方面缺少教育,意识淡薄。甚至有家长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就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二、体育教学中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体育课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最容易通过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增强集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如在训练学生接力赛跑活动中,我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一组的成员要按照平时的体育成绩平均分配,形成势均力敌的四个小组进行接力赛跑,要注意比赛中的每个环节,让每一位同学尽力发挥,争取赢得小组比赛的成功。
(二)加强德育渗透,提高学生体育道德水平及兴趣爱好
体育课教学内容多样化、直观化,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容易在体育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往往通过一个具体的练习,就能体现出学生的不同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如发现有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好,但怕吃苦、动手能力差、性格倔强等,体育教师就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的任务,把体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过程。比如,中长跑的启蒙训练应以培养训练兴趣、全面发展素质,夯实基础为重点,切不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三)抓好常规教学,促进学生兴趣规范意识的养成
规范意识的教育应是体育课教学的首要内容之―,大纲中规定对规范的养成目标要抓住以下三个方而:
1.集合整队和解散的规范。包括课前、结课前的集合,课中全体或小组的集合与解散。具体表现为:形成队列能够做到快、静、齐,解散队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能集中精力向下一个阶段的目标行动。
2.个人形象与集体要求的和谐。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统一运动服,统―自备体育活动器材,统一运动鞋及体育课具体内容的其它要求,做到个人形象与集体一致,个人行为与集体要求的统一。
3.集体取向和精神风貌的高度―致性。无论何时何地的体育课教学,应始终使学生保持对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追求,有效抑制非正式团体的活动爱好的取舍以及由于意志薄弱所表现出的对规定内容的选择和取舍。
4.在体育场常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教给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利用体育课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行渗透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示范作用,去启发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质去塑造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去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体育课中培养团队精神采取的教学方法
(一)目标教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及认识水平,分阶段设立不同目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对的精神
(二)表扬鼓励法。这一方法能促进全组学生在练习中的斗志,振奋精神,在心理上达到良好的状态而投入学习。即使学生勉强完成动作,全组也要充分肯定,同时我也让学生用掌声或言语激励同伴顽强拼搏,坚持到底。我觉得我还可以表扬一部分同学的勇敢,表扬一个小组的齐心协力等,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各项活动中的位置,形成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积极心态。
(三)分组合作法。在练习中,教师让学生按各自的兴趣爱好,友伴组合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训练。当然,不能把生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组合成群体,而要把他们分散在各个小群体中,让基础好的同学帮助他们,这样能使学生获得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发展的满足,体会到互助协作、友爱、信赖的愉快,感到温暖饿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
(四)游戏竞赛法。这种活动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游戏竞赛的运用既有趣味又有对抗性,易将学生的心理调节到高度兴奋状态。有的学生自我表现欲望的发挥,既发展了学生团队精神,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意志。
(五)理论结合实际法。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播放一些集体体育竞赛短片,叫学生们在视觉上建立团队协作的意识,以便在今后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更好的去实施。
1技校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现状
首先,随着各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给技工学校的生存带来危机,报读技工学校无需分数。加上近两年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目前技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参差不齐。很多技校生是独生子女,长期缺少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手足亲情,其心性和道德素养上慢慢会出现一些问题。而且他们从小在父母溺爱下长大;或者是父母忙于出外务工,由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使得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差,缺少团队协作意识。
其次,长期应试教育,以分数决定成败,给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副作用,他们在这样的氛围里面,没有办法正确的衡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当集体利益、他人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学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经历中考或高考的失败后,在技校的学习和生活一片茫然,所以他们便自暴自弃,喜欢跟老师对着干,不愿意跟老师和同学们交往,不愿意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不管活动的宣传有多给力,都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加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西方思潮在网络上的宣传,看问题和处理事情从自身利益出发,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充分瓦解了集体的凝聚力。
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口述、板书,学生倾听、笔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即使我们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精神很重要,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上,也很难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本身的团队协作精神不强,因为个人事务、家庭等原因,没有过多的时间一起共同备课,教改、科研。部分教师对集体活动的热情也不高,没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技校的学习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桥梁,团队协作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祖国的未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技校生的团队意识,确实不尽如人意。造成他们自私冷漠、团队意识薄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自身原因,社会大环境给他们的影响,学校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这一块的力度不够、素质衡量缺乏标准,很多专业课教师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2在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团队意识的措施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秉承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并将全面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本文主要分享在专业课中培养团队意识的一些体会。
2.1分小组、取组名,增强凝聚力
班主任将班级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6~ 7人,小组成员至少有1 ~2个能力较强的,2 ~3个能力一般的,2 ~3个能力较差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分布在各个小组,有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启发和互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感到孤独。组长由每个专业课教师自己选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尽可能选择不同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更多同学的组织协调能力、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得到培养。各小组根据小组特点,创设积极向上、蓬勃进取的组名,以响亮的名字鼓励组员相互帮助,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增强组员的归属感,小组的凝聚力。
2.2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团队意识培养 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该校已经铺开。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用了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师按照实践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在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通过六步法(布置任务一获取信息一制定计划-做出决策一实施计划一反馈评价),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工作的形式,自行组织完成学习项目。这样的教学方法,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大大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小组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解决各种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同学之间的默契、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2.3改革评价方式,体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评价机制的好坏,对团队意识培养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交流合作的程度、互帮互助的气氛、完成任务的效果等指标,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方式,对合作意识高、团队精神强的小组进行表扬,小组成绩各成员共享。这种评价方式,营造了良好的团队育人氛围,各组员的特点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显示出来。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各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在团队中有了安全感,慢慢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正确衡量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3专业课教学中团队意识培养的效果分析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精神文化;问题;出路
教师精神文化是指教师内蕴的人格、价值观、心理品质以及职业风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精神文化到底欠缺些什么?新课改环境下又需建设什么样的教师精神文化?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针对当前农村教师精神文化现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精神文化存在的问题
1.教师开放精神不足,教学思想保守滞后
2.教师生活琐屑无聊,缺乏学习提升氛围
3.教师教学自我封闭,缺乏交流合作
4.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精神文化建设出路
1.增强教师职业意识与信念,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多年来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偏见,教师工作本身那种繁琐、沉重的压力,以及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对工作成就的期望太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归属感。为唤醒教师内在的职业意识,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师的自我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增强教师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宣传,为教师赢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生涯的尊严和意义,满足他们的被尊重需要。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播,为教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心理氛围,激发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促使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挚爱和对专业成长的追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2.更新教师陈旧观念,引领教师文化重塑
(1)重塑教学思想观
通过每学期发放一定的报刊书籍款,要求教师有目的地购买、订阅一些书报,并经常进行讨论和交流,在学院间形成一种浓烈的文化氛围,促使教师从多方面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另外,还可以拨出一定的经费保证教师定期外出参观学习,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
(2)重塑农村教师知识观
农村教师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讲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重塑农村教师教育价值观
“农村教育的普及性是农村教师的第一责任。”农村教师要让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喜爱学校并把厌学与辍学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他们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要面向各个有差异的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个性的孩子各得其所、各显其才,并具有终身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要把知识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全力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谋生与致富本领。
3.倡导学习文化,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魅力
(1)倡导参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应鼓励教师走出学校、家庭之间团团转的生活圈子,并根据教师自身专长和喜好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和扩大社会交往,使教师更具有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2)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职前所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不断跟上社会的改革与时代的潮流。同时,注意为教师的各种学习提供支持和保障。
4.抓好价值观建设,培养“团队精神”,促进教师的合作与交流
(1)按照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加强学校设置的处、室、组正式组织的建设,形成具有团队精神的组织
(2)抓好共同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使之产生团队精神
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认识两个关系,一个是人的价值首先是社会价值,另一个是个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在对社会的贡献中获得满足。另一方面,校长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满足教职工利益和需要。这体现了对个人价值观的尊重,同时,也促进了价值观的趋同,产生出一种共同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的合力,从另一个侧面产生一种团队精神。
(3)做好非正式群体价值观的引领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不断统一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全校教职工个人利害关系的认识;吸纳和支持非正式群体正确的意见;充分发挥处室、各组正式组织形式的团队精神的作用等,引领着非正式群体的价值观服务于学校共同的价值观。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精神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只有努力打造健康向上的教师精神文化,引领教师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才能促进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质疑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新世纪教育展望.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民主的、协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合作者之间具有相互认同、接纳、独立平等和诚信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特点是在学生个性培养的同时,通过教与学的整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氛围,以自我为中心好胜好强,不易与同伴友好相处,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也相对淡薄。人的生存和生活都不是独立的,需要与他人相处、合作。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育教学以小组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荣誉为动力,必须与他人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分担,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搭建平台。
一、在学习目标中体现合作意识
在制定学生学习目标时,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五大领域目标中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目标要求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合作学习要求在目标栏体现。如在体操教学的单杠、垫上运动、支撑跳跃等教学的学习目标可以体现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互帮互学合作意识。在游戏、小组竞赛等对抗性活动中体现团结竞争的合作意识。
二、学习过程中体现合作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合作学习也必须先创设一种民主化、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应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合理组织,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法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乐于参与,乐意接受的过程,真正做到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学有所好,学有所得。学习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交往技能,在教给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要教授有关的交往技能,通过严密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来引导学生去实践有关的交往技能;并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倾听、学会合作分享、学会互相帮助;同时要对典型事例生动活泼方式地评析使学生懂得某些道理,以评选奖励的办法强化明确合作意识和行为等。如:组织一些集体的小游戏、让学生到前面来发言,请学生示范。此外,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交性语言的引导和要求,让学生学会沟通。彼此之间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活跃小组活动的气氛,积极提建议与应答,“询问原因和提供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或不赞同的应答,学会说服他人”“学会微笑与倾听,做会说话的人”等。教师应在语言表达上给予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形成习惯。这些常见的语言和动作是组成合作的重要开端,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很容易做到,但又常常被我们教师和学生所忽略。
三、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合作意识的培养很重要,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更是价值所在,它是民主精神、团队精神和力量的表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到自己的成功与小组分不开,小组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具有荣辱与共之感;要把合作精神渗透到整个学校体育中,课间操、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应是教学的延伸与验证,这样,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意识、行为习惯、团队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发展。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它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同时合作学习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功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的“阳光伙伴”活动就是一项最能体现合作精神的体育活动。“二十八人二十九足”完全要二十八个孩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肩并肩、腿绑腿的情况下快速跑完50米。在这项活动中所体现的不仅是合作,还有团队精神和力量展现。参加这项活动的孩子在整个练习与竞赛中得到的锻炼与合作中的体验是他们小学阶段最难忘却的人生经历。这就是在体育教学合作意识培养的最佳案例。
【关键词】 三国演义;团队建设;借鉴意义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团队建设越来越重要,同时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团结协作的团队,对于成就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团结协作也被要求为现代人应具备的品质。读书《三国演义》,不难发现其中的团队建设,值得我们借鉴。
东汉末年各路英雄豪杰的混战,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各团队的竞争。《三国演义》对这一历史的精彩描述,为我们总结出团队建设的三要素:团队优秀的统帅、团队齐全的人才、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分析三国时期各团队的得失成败,有利于企业加强团队建设,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拳头优势。
1、团队建设必须有领军人物。领军人物即统帅,是团队的灵魂所在。没有好统帅,就不会有好团队。统帅要善于建设团队、善于吸纳培养使用人才,知人善任,把手下的各类人才凝聚在一起。《三国演义》中曹操、孙权可以说是优秀的团队首领,他们胸怀远大,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干一番大事的心魄;他们善于吸引人才,能屈己待才,笼络了当时的人才豪杰;他们知人善任,善于听取意见,论功行赏,奖罚分明,最大地调动发挥了各路人才的积极作用,最终在争霸中胜出,三分天下。而袁绍、黄祖、刘璋等由于自身原因,势力消亡,地盘被占领。“有德有才者惜才,有德无才者容才,无德有才者忌才,无德无才者毁才”,所以,选拔任命企业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慎重,优化选人机制,择优量才录用,好的领导才能带出好的团队,才能带领团队干出大事业。企业各级领导应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学习提高,当好团队的统帅,努力建设、打造好自己的团队。
2、团队建设必须集聚各路人才。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拥有所从事事业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人才的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后继有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团队优势。
三国中曹操的第一批人才,如乐进、李典、曹仁、曹洪、夏侯渊等猛将,在兖州招贤纳士扣,荀、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于禁来投“自是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于是人才结构趋于完善谋臣出谋划策,猛将拚死力战,使曹操集团势力剧增;孙权一方也是人才济济,团队精神也比较好。“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民附”二字折射出孙权团队的凝聚力。赤壁之战中,孙权决战,周瑜奉命统帅破曹,老将黄盖献“苦肉计”,辩士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甘宁周旋蔡和、蔡中,诈称内应,其余文臣武将各侯其位,驽力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东吴的统帅、战将、谋士、辩士齐心协力,显示出东吴人才的齐备与团结;刘备一方,人才相对较少,虽然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当时杰出的人才,但刘关张桃园结义形成的兄弟关系基础上的“小帮派”,影响了团队建设,直至后期为兄弟报仇严重削弱了蜀军力量。“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折射出蜀国人才匮乏,后继无人。
一个企业团队,优秀的决策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都不可或缺。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培养不可偏废,只有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团队建设必须凝聚多方力量。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直接影响到团队的实力和团队作用的发挥。赤壁之战曹军大败后,军已大乱,但“李典、许褚保护着众谋士来到”,可见曹军武将顾全大局,尊重谋士,在大敌之时,在没有曹操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武将不是顾自逃命,而是自觉保护着众谋士逃离,显示出难得的团队精神,确实难能可贵;而缺乏团队精神的许攸,投奔曹操后,在打败袁绍的战争中立下大功,但他居功自傲,蔑视武将的血战之功,被激怒之下的许褚斩杀,落得个身首异处。其实在战役中,离不开善谋的谋士,也离不开善战的将领,两者相得益彰,方可获胜;袁绍手下“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持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战?”正如荀所分析的,袁绍拥有人才,却不能很好使用人才、凝聚人才,手下的人才缺乏团结精神,没有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致使兵败于曹操。
在企业团队中,只有团队成员同心同德,紧密配合,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团队的作用。犹如五指紧握为拳,才能更聚力量一样。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党和国家提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部署,是从小康大业需要提出的。具体到一个企业,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决策人才、技能人才多多益善,各级企业团队的统帅从读历史中吸取经验,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竞争力,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做强、做大、做好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
关键词:身心健康;团队精神;竞争意识;人际交往
高校体育教育崇尚终身体育锻炼。大学生在校期间因为有体育课,课后体育锻炼也有一定的氛围,并且有习惯的运动场地;有熟悉的运动伙伴;有喜欢的运动项目。所以,比较容易坚持体育锻炼。然而,实习生下到企业顶岗实习,有许多学生因为到了陌生的环境,由于工作压力大、作息时间的改变等原因而放弃了体育
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不仅是保证身体健康,有足够体力参加实习的需要,还对大学生在岗实习的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团体精神、竞争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实习生的精神面貌和健康体质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引发“第一印象”的窗口,较好的外貌和矫健的身材能使人感到精神愉悦,内心产生一种容易接近的亲切感。大学生通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体魄,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不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才会有健康的身体适应各种工作岗位。有些学生到实习岗位,工作时易感到疲劳,体力不支,无法胜任工作。这都是缺乏体育锻炼的结果。因此,在顶岗实习期间不能忽略体育锻炼。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实习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需要合作,合作是建立在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认识相同的基础上,合作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行为,是通过人与人交往,共同完成任务和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的共同分享与承担。体育活动中的集体项目可以发挥这种团体精神。如:篮球、足球、排球项目的合作会使活动更为有效,因为团体要获得成功,团体成员就必须互相协作,共同努力完成。体育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实习生竞争意识
竟争与合作相对立,竞争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既是体育的特征之一,又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运动中既有对自己体力、毅力、意志的挑战,又有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竞争,这就是良好的体育道德精神所在。它以“公平竞争”为宗旨,培养实习生权利与义务、成功与失败、机会与风险,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实习生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为日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提前做好思想上的应变准备。
四、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习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一种关系,它反映了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心理状态,体育活动对人际关系发展有积极作用。实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多开展体育比赛,增加和他人和企业接触交往的机会,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尽早融入企业,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通过一次体育活动,对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可以得到社会交往的满足,而对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可调节心态,释放情绪,使个性得到改变。
体育锻炼以锻炼身体为目的,是终身受益的一项活动。大学生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顶岗实习都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这对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投入社会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卫民,李平.体育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不容忽视;原则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企业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有人把它称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重视人的作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企业中,只有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为国民经济这个大动脉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撑。那么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呢?行业的专家学者包括高级管理者,在相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的总结上多有非同凡响的建树。在此,笔者另辟蹊径,通过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谈一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原则的几点看法。
一、善待“绩效较差”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要义
《士兵突击》在“无美女、无明星、无恋情”的“三无”情况下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高收视率,就是因为它的精神震撼力猛烈地撞击着人们的心扉,而其中“不抛弃,不放弃”就是这部军旅电视剧的灵魂。主人公许三多从一个“猪都被他气死了”的“倒数第一”逐渐成为英勇善战、冲锋陷阵的“老A兵王”。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这个一口气连翻了333个回转的“傻根”时,不得不佩服对他倾注心血全力培养的老班长——史今。因为曾在许三多父亲面前承诺过“一年之内把许三多培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史今力排众议将这个“一根筋”保留了下来,将这个抡铁锤砸了自己手的“龟儿子”保护了起来。他以宽容和鼓励使许三多终于开窍,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史今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而这六个字正是钢七连的连训,是每个士兵在入伍仪式上必须大声复颂的连队精神。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中,恰恰暴露出人们在这六字上的缺陷。一些领导者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绩效较差”的员工身上,很少花气力去鼓励和鞭策这些“弱者”。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并不是单纯地针对高绩效员工而言,同样包括那些“绩效较差”员工。许三多秉承着“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的信念,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就是常说的“内因是事物转化的根本”,但是决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不抛弃,不放弃”就是用温情去感染、激励“绩效较差”员工,使他们树立起“人可为,我亦可为”的信心。
孙子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为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善待“绩效较差”员工并不是保护落后,而是尽最大可能激励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不抛弃,不放弃”折射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不容忽视的原则之一。换言之,当“绩效较差”员工都能“前进一大步”时,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指日可待的。
二、树立团队精神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集体。团队具有的特征:一是必须有现实的目标,以明确团队存在的价值;二是规模必须有所限制,保障成员之间的充分了解和相互影响;三是一定要发挥“1+1”远大于2的功效。团队精神就是团队中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真诚合作,为实现团队的整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它包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善于与人沟通,尊重合作者,懂得与适当的方式与人合作,学会被别人领导和领导别人。
《士兵突击》为培养团队精神树立了很好的样板。许三多刚到钢七连时成绩非常差,班长史今并没有抛弃他,而是根据他的性格特点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并且在自己的手被许三多砸伤后仍让其确立了第一个团队目标,“如果不好好干,班就不会成为先进班,班长明年就要走人!”为了帮助许三多提高业务素质,班里的战友主动放弃了午休,集体帮助他提高本领,这在培养团队精神中是很感人的场面。
在《士兵突击》中树立团队精神的场面俯首皆是。如果说对许三多采取的是正面的引导和激励的方式,那么对成才则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成才是一个技术全面而且非常优秀的人,但是他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有些自私。自私的人不会自觉地融于一个团队,很少考虑与战友同生同死、同进同退。当成才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后,老A还是最终接纳了他,不过这时的成才已经具有团队精神了。
企业尽管不是军队,但是在树立团队精神上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一,要明确团队的使命,制订清晰的目标,让团队中每一个员工都懂得生活在这个团队里为了什么、自己该怎么做;第二,团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必须建立最佳的工作模式,要求员工必须了解他们在团队中的职责、目标和权限,并让每一个员工明确界定他们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增值角色,形成统一的认识;第三,团队应该有系统、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员工的技能,使员工体会到团队中个人的价值能够不断提升。
在现实中,团队中成才式的人物确实不在少数,他们耍着小聪明,自以为是,急功近利,有时为了“小我”的利益而你争我抢.团队精神是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集中体现,一个成功的团队必须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这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三、不断地解决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在一个企业中,没有问题就不需要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如此。人是活生生的人,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就像许三多所说的日子是问题叠着问题,关键在于需要每一个人具备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根本原因是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其实解决问题并不复杂,就是看能不能从内心到行动上真正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许三多在撤编的钢七连一人留守半年多,日复一日坚持以往的军事训练、打扫卫生、饭前唱连歌,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是钢七连的规定。在规章制度面前不能打任何折扣。回想一下,如果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家能做到这样吗?为什么在企业里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不就是图省事怕麻烦吗?有人平时只是遇到一点点问题就会退缩,在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就会面红耳赤地非争个你对我错。在被误解或受委屈时,更多的人会怨天尤人。这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应该具备许三多式的招牌微笑,笑对问题、笑对挫折、笑对误解,甚至笑对讥讽和鄙视,而把全部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点勤奋,少一点懒惰;多一点奉献,少一点自私”或许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向成才之路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