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设计的原则

城市设计的原则

时间:2024-01-23 15:4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设计的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设计的原则

第1篇

要在城市设计中充分体现场所感,就要清楚城市设计与场所营造之间的关系。中国在城市建造的过程中,过分强调用城市设计来塑造城市形象。许多建筑设计相关从业者由于不了解城市设计的准确内涵而直接将城市设计与城市外观设计相等同,一味追求建筑的高、大、新、奇,忽略了城市建筑空间与人的紧密联系,使得城市设计成果有表象而无内涵,产生严重的失落空间。与我国当代城市设计理念相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城市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将城市设计理解为“一个为人营造更佳场所的过程”。城市建设不仅要对城市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恰当合理的组合,更应该设计出使人身心愉悦的外观感受。他们崇尚城市设计应与场所的营造紧密相联,场所不仅仅代表一个单独的空间存在,也包含空间与场所之间的自由转换。场所感与人的安全感和方向感紧密相联,它又被称为“身处此地感”。现代中国在构建场所感时,总是会因为缺乏实践而一直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在这方面的呼吁很多,但是真正付诸于实践行动的却少之又少。而城市设计通过城市中多个层面作用于特色空间的塑造,是体现场所感的最有效手段。城市设计的目标在于为居住者提供宜居、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而城市建筑的整体环境是城市设计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衡量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已经不能单纯用实用、搞笑、舒适、现代、国际化这些标签来体现,而是要看城市中是否有能突出该城市特色和地域特征的独特设计,这是现阶段评价一个城市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准。城市设计一定要注重场所感的营造,只有重视这方面的营造才能建造出独特的城市空间。对于场所的营造最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这在很多的城市改造中都已被印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城市设计师们需要更加注重场所感的营造,在一个城市的设计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营造尺度适宜、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全新空间,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令一座新城市也能拥有过去老城一般让人温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营造场所感的基本原则

要营造合适的场所感,就应该遵循城市设计中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促进空间融合,从而营造出更加具有场所感的美好空间环境。

2.1整体性原则

城市设计策略可分为专题策略和综合策略。城市设计为了突出场所感,首先要规划出三维空间的设计思想,建立一个由公共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等所组成的主要单元。这种构造可以串联起城市中所有的场所,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场所具有整体性,经过分析后更像一个结构世界。”

2.2可识别原则

对一个城市的印象源自于其本身具有的某种独特魅力。清晰的城市印象还可以使人们在这个空间中快速地获得定位参照,进而对该城市产生认同感。这有助于加深城市的可意象性,从而形成明晰、可识别的城市形态。一个城市中所独有的特色空间、建筑造型、文化符号或民俗活动都是组成城市意象的部分之一,由此可见,提升城市的可意象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综合过程。

2.3多样性原则

开放型的城市设计中,其多样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形成紧凑、交织的城市结构为目标;二是尽量使片区内部的各项社会功能混合。使用多样性原则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活力,因为一定程度上的混合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视觉刺激和新鲜感,增加沟通交流的机会。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也使多样性原则成为城市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2.4步行优先原则

遵循步行优先的城市设计原则有助于为人们提供宜居的城市环境,产生有价值的社交活动。城市设计归根到底是基于人的生活,所有的设施和建设都应该以人的需求为基准。但是现代社会中,原本供行人走路的步行街渐渐被车辆行驶的柏油马路所侵占,这就打破了城市生活的和谐氛围。因此,城市设计中要始终考虑步行优先的原则,以提升城市生活的活力,让城市回归公共生活。

2.5本土地域原则

城市设计中如果考虑不到一个城市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特点,只是用同一种建造模式和设计标准来“输出”每一座城市,这种做法直接破坏了城市本身的独特性和可识别性,使生活于当地的人们丧失了心灵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不论在何时何地,充分尊重本土地域原则都是城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城市设计只有尊重和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地方文脉,才能结合现代主义风格建造出令人满意的新型城市。

3城市设计中场所感营造的具体策略

基于城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城市设计中场所感营造的具体策略将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阐述。

3.1宏观层面策略

3.1.1延续城市的山水格局

延续城市的山水格局是指要尊重一个城市既有的地理环境,这包括海洋、山体、湖泊、河流等元素。要充分运用现代设计手段对城市的地理格局进行详细分析,以识别哪些地域是植被密集区,哪些是生态敏感区,并通过构建绿道和生态走廊等方法将这些区域串联起来,为野生动物的迁徙活动和城市整体的生态平衡创造良好条件。

3.1.2尊重城市的地域气候

城市气候是影响城市设计建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以湖北武汉市为例,将武汉市的府河、武湖等水系打造成了“自然风道”,有效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武汉市在全国最热城市排行榜上退居第六名,摘掉了“火炉帽”。除了对地域风向的考虑,也需要考虑城市在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日照、遮阳和通风、保暖等需求,再融合到具体的城市设计细则中,从而建造出更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

3.2微观层面策略

3.2.1凸显地域特色

与宏观层面的场所营造策略有所不同,微观层面在城市设计中场所感的营造主要表现在城市的适宜性上。在具体的城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对重要建筑空间感的营造来体现场所特色。城市的建筑形态能够反映出该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特征。在城市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时刻遵循设计原则,对城市三维空间内的各个部分进行系统的引导控制,对场所的建造和形成提供最适宜的设计方案。

3.2.2延续传统文脉

对城市的地域文化和传统人文的继承和延续是场所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城市中传统建筑的修缮和再利用,以及对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和设计等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在修缮性保护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加入休闲活动和文化旅游的现代元素。在城市文脉周边注入文化旅游及城市休闲生活的元素,可以有效提升这些传统文脉所在区域的活力值,更有利用城市历史人文的保护,也为人们体验城市特色创造了新的机会。举个例子,武汉市中央文化区的万达楚河汉街就是包含了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场所。整个街道采用的是具有近代特色的民国风情建筑,红灰相间的清水砖墙和厚重的石库门头都为参观者传达着强烈的意象。除了具有历史感的文化建筑,步行街上也遍布了大大小小充满特色的咖啡馆和娱乐设施,在延续了传统文脉的同时,也为街区注入了新时代的特征。

4结语

第2篇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

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性功能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第3篇

城市设计导则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改建中及20世纪初美国纽约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即最初对建筑用途、容积率等基本规划条件的控制,之后人们又根据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陆续制定了相应的导则,这就是导则的雏形。城市设计导则最早出现于1970年美国旧金山城市规划及其实践。当时,旧金山在城市规划的实施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确保城市环境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将设计计划变成了设计导则进行控制。之后,城市设计导则在美国和欧洲迅速兴起,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设计导则一词,并把导则的具体内容作为城市设计实施管理的成果之一。20世纪90年代城市设计导则被引入我国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中,是作为把城市设计成果落实为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控制的有效工具,并贯穿于城市规划管理各阶段。在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大量应用必将是大势所趋。《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目前正处于加深探索与初步实施阶段,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于2011年3月以通知形式下发了《天津市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规程》,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规程、设计内容、设计要素及空间结构等进行了规范,目前属试行阶段。

2.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与价值体现

城市设计导则无论从发展时期、认识角度还是从控制层面来理解其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原则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即保障城市城市设计目标的实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空间环境控制的参考依据;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城市建设的公开平台。其现实作用就是指导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环境,历史人文景观的建设,从而保障城市在经济建设中和谐发展,减少城市因快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以天津市津南区为例,津南区位于天津市城市整体空间发展战略“一轴两带”的津滨黄金发展连接带上,目前正处于经济和区域建设的快速上升期,大量居住区、综合功能区、公共展示区及大型市政配套设施等快速落户于新建和未建区域,项目的快速落地使得前期策划缺乏深入的规划理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往往是项目落地后短期内迅速实施建设。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合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和管控,仅凭区域控规和概念性设计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协调发展的统筹考虑,不能有效进行规划引导和控制。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构建比例适宜的城市轮廓,营造良好的城市体量和风格

人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逐步加深的过程,城市亦是如此。城市的空间形态、街道比例尺寸、建筑风格形式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和轮廓,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直观认识。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大气,充满活力,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压抑沉闷,缺乏生机;有些城市给人的感觉是精雕细刻、富丽堂皇。这都是由于城市的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迥异造成的,而这些也正是城市设计导则控制的基本要素。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畸形生长,建筑风格的凌乱丛生。在高强度的开发建设中,过分追求项目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周边环境空间的关系和影响。而城市设计导则正是从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角度出发,统筹考虑,在空间规划布局和建筑形式风格上进行控制,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规划引导。使城市整体空间有规律成长,从街道尺寸和建筑风格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体量和区域建筑形态。

2.2孕育良好的城市肌理,营造良好舒适的宜居环境

如果说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构成了城市的轮廓和骨骼,那么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就组成了城市的肌理。轮廓和骨骼从视觉上给人以直观印象,肌理在心理上给人以心灵触动,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粗犷,有的城市让人感觉细腻;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嘈杂拥挤,密不透气,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安静放松,自由愉悦,这都取决于城市的外部空间环境。现代城市的土地资源紧缺,开发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寸城市空间,而过度的开发和建设使城市过度拥挤,居住空间环境得不到保障。从当前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上看,期待在城市建设中自然性的提升城市外部空间环境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从城市设计导则上统筹加强对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外部空间环境的引导和控制,才能从城市的快速发展中预留和争取的一定的城市外部空间,营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

2.3凝聚提升城市记忆,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从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上来看,对于每一座城市来说,不管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现代都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这就是城市的记忆。有的城市让人感觉质朴醇厚,历史气息浓厚,极具人文魅力;有的城市让人感觉喧哗浮躁,人文气息淡薄,缺乏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源于城市记忆的表达。城市的记忆也是城市设计导则追求的精神内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中最难以表达的价值内涵。纵观世界各地,每一座知名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浓郁的城市历史和人文景观会使城市的发展更具魅力和传奇。城市的精神内涵可以是城市原有历史文化的延续和提炼,也可以是城市发展中人文景观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如何让城市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美好记忆是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的精神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城市设计导则对城市原有的历史人文等要素进行发掘和提炼,也可以根据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对城市的人文景观进行塑造和沉淀。从而实现对城市精神内涵的巩固和传承,为人们保留现在和未来寻找城市记忆的根源。

3.规划管理下城市设计导则存在的问题及管控建议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城市的特色在消失,趋同化现象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设计导则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规划管理部门缺少对城市空间属性的管理依据。从而造成城市建设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导则逐渐被引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但作为规划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规范体系。

3.1导则的编制与实际相脱节

城市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实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编制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编制与实际相脱节、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编制的过程缺乏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色和现状条件的分析和研究,过分注重物质形象及理想的空间形态,背离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被快速的城市发展所遗弃,成为仅停留在纸上的美丽图画和文字,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3.1.1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城市设计导则

结合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的现状与需求,合理的导则编制结构层次为“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元素控制—地块控制建设—城市设计政策”。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及现状周边环境提出最合理的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与空间布局,才是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最终目标,并从各个层次的设计要素提出具体的控制原则。从而使确定下来的目标和原则既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规划部门在城市后续建设中提供管控的依据。

3.1.2城市设计导则的成果应具有可操作性

导则编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可实施性,城市设计导则面对的是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其价值,而不是在自身的条条框框中寻找城市发展的出路。导则要想切实发挥助推城市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就需要编制者走出设计室,深入现场,广泛调研,认真分析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区域发展未来,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地区经济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遵从,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3.2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实际指导作用

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管理中,一个项目的实施往往要经过项目控规完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批复、建筑方案审定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等多个审批环节,而城市设计导则想在城市建设中指导具体实践就必须要以这几个审批环节为载体逐层传递才能得到贯彻和落实。但是,在这几个审批环节中,往往起关键性作用的方案策划、条件或选址核提、规划方案审查一般都忽略了对城市设计导则内容的延续和传递,导致城市设计导则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逐级递减,到具体项目实践中作用大打折扣。因此能否从规划管理中准确切入,并与各个审批环节有机融合是决定城市设计导则能够在今后城市规划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3.2.1由城市设计导则引导项目概念方案策划

在项目方案策划阶段,按照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要求,对项目的整体天际线、组团关系、功能布局进行引导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大体轮廓和基本构架符合城市设计导则对区域整体空间关系的要求,同时对后期项目整体的建筑形态和形式给出指导性意见。

3.2.2依据城市设计导则核提规划条件及选址意见书

在项目规划条件或选址意见书核提阶段,将城市设计导则在方案策划中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给出合理的开发强度。作为后续其他规划审批环节的重要依据,避免因个人素质、感情喜好等因素造成的建设随意性,同时也可作为专家论证等环节的评估依据。

3.2.3结合城市设计导则控制内容审查规划及建筑方案

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是项目具体实施内容的深化阶段,是项目整体空间关系和体量、建筑风格和形式、比例尺度、历史人文景观、外部环境等确定形成的阶段,也是城市设计导则在具体实践中的融合阶段。因此,再要规划和建筑方案审查中对前期策划和选址中的城市设计导则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保在规划审批中落实。

3.3现阶段城市设计导则缺乏区域整体性和连续性

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城市规划领域新的学科目前在许多城市刚刚处于起步实施阶段,许多城市也只是对城市的重点区域和即将建设的区域进行了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对于城市旧城区和未建区尚未编制,因此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城市整体规划发展的控制和引导缺乏区域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样容易造成城市不同区域整体空间关系、外部空间环境、历史人文等彼此之间相脱节,无法很好的过渡和融合。以天津为例,海河中游作为天津城市未来发展核心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但目前该区域尚未有编制完成城市设计导则。虽然该区域目前基本属于城市未开发区域,但一些大型的项目如国家会展中心等已开始逐步进驻该区域,并且短期内就会实施建设,而缺乏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和引导容易造成项目的建设与未来海河中游区域的整体发展缺乏融合,不利于未来地域整体风貌。同时,在新建或未建区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对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控制和引导更具操作性和实施性,也更利于发挥导则的控制引导作用。因此,尽快完善城市新建和未建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4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法律保障

虽然城市设计导则在城市规划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国内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城市设计导则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只有一些地方性的条文对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规范,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以及在规划管理中的地位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实施缺乏有力依据。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或管理条例修编时将城市设计导则纳入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或条例之中,为导则的编制和实施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

3.5缺乏公众认识和参与

城市设计导则的宗旨是在城市的发展中提高和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所以,公众的实际参与和切身感受才是衡量城市设计导则是否能够实现其核心价值的唯一标准。但在当前,城市设计导则更多的是被城市规划设计者和管理者所认同,对于广大的居民和群众来说还是陌生事物,对于城市设计导则的概念和价值还不了解。这就需要规划管理部门在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和审批过程中,采取公示、公告、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进行宣传、推广,使公众真正认识和了解到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导则的编制之中,集思广益,发挥群众创造力,使城市设计导则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红果冯家庄高铁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经过十几年建设,高速铁路已经形成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以其高效率、大运力的运输优势获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的首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高速铁路的各高铁站点俨然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许多高铁站点受到无序开发的影响,城市设计缺乏系统性,对高铁站点周边的城市发展造成不利的阻碍,影响高铁站点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亟需通过科学城市规划,形成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总体设计,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

1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高铁站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发展成熟度一般,尚未形成完善的城市架构。针对此情况,进行高铁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时,应该从全局角度进行分析,遵循整体性原则,根据高铁站周边的发展现状和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城市区域功能的划分,形成城市的基础框架。设计中,应该注意功能区域划分的合理性,考虑区域间的连通性和相互影响,避免出现盲目划分,简单叠加的情况。

1.2生长性原则

所谓生长性原则是指给予城市设计一定的发展空间,能够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要想实现该目标就应该彻底摒弃“一次性”开发模式,注重设计开发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以车站为核心,构建公共资源集聚重心,形成环状辐射网络,对内部空间进行小体量空间设计,保证空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从而能够根据环境和需要进行及时的功能转化,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1.3多元化原则

高铁站点城市设计的现实环境千差万别,不能孤立看待,而是应该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允许并鼓励多元化的城市设计和发展策略,实现高铁站点与周围地区的有机融合,起到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2贵州盘县红果冯家庄高铁站周边城市设计项目概况

2.1区域位置

高铁站位于“毕水兴”高速公路与“镇胜”高速公路交叉口东南侧,距盘县县城红果中心区约30km左右。所在片区规划控制范围西以“毕水兴”高速公路为界,北至““镇胜””高速公路,东以高铁线与“镇胜”高速路交叉点为界,南至自然山体半山腰,总面积为675.68公顷。

2.2城市设计与发展目标

打造两河新区冯家庄高铁片区,突出盘县新门户的形象作用;确保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和高铁重要交通设施景观独特性,并与其它景观保持协调关系。

3高铁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的基本思路

综合考虑高铁站的空间位置和发展需要,冯家庄高铁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应该遵循“山城两相映,一带联东西,绿轴串两心,一站映新区”的总体规划思路。

3.1山城两相映

充分利用规划区南部山林特色,使其形成为整个片区背景景观,使得片区建设与山体景观相互呼应。

3.2一带联东西

将50m宽的主干路及两侧景观空间规划为片区的主要街道景观带,串联起片区各街旁景观节点、高铁景观节点。各景观节点被中心商务景观节点统领、呼应。

3.3绿轴串两心

通过南北向中央绿化轴带、开敞空间形成的轴线串联乡政府前商业中心、高铁站前商务中心,形成整体的公共活动、景观空间、视线廊道。3.4一站映新区本片区由交通枢纽区、商务区、主题公园区、居住区等功能区组成,各个功能区以高铁站为辐射中心,各成体系又有机结合,共同构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两河新区冯家庄片区。

4冯家庄高铁站周边地区城市规划的设计要点分析

4.1构建区域城市规划的整体框架

高铁站周边地区应该以高铁站点为核心向辐射,形成近环状结构,考虑区域地貌实际和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影响,冯家庄高铁站城市设计采取“一站、一轴、两带”作为城市的整体框架。具体来说,一站就是沪昆高铁站,这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核心;一轴则是城市的主干路,是联系片区的主要载体,通过主干路能够连接各商业场所和站前公园,形成良好的交通门户形象;而两带则是至位于规划区两侧的两条绿色防护带,既能够起到降噪、降尘的作用,又能够形成柔性的城市围墙,保持城市规划的完整性。

4.2合理设置城市的功能区

整体分析,冯家庄高铁站周边区域的功能片区大致为以下四类,即交通枢纽区、商务区、公共服务区和居住区。设计时,应该根据功能区的具体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形成相对独立又紧密管理的城市功能区域规划。具体来说,交通枢纽区位于片区中部,商务区位于高铁站北侧,公共服务区与行政中心毗邻,而居住区在南北形成两个居住区(见图1、图2)。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铁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应该以高铁站点为核心,凸显其运输价值,形成区域的物资转运中心。就此根据周围的地貌、环境和城市功能要求进行城市设计,形成架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雏形。

参考文献:

[1]皮国正.地铁建设项目对城市规划发展中经济因素的影响性研究[J].特区经济,2016,(10):120-121.

第5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相关案例;技术标准;保障;特点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Wuhan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implementation of Wuhan c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extended from 2D to 3D fine management goal, Wuhan city started the work of city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uhan city design, basic research of special technical design of the macro level to carry out the city before 2008, for strengthening design work of cit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mpiling methods of city design and planning content, featur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desig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in Wuhan city.

Keywords: city design; case; technical standard;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不断开展,城市设计主题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也在向多元方向发展。由于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成果深度不统一、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脱接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的系列与长效的研究,并在对2008年所做的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进行研究,找出城市设计编制全过程的理念、标准、路径、深度和方向,探索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对策,改进工作的思路,将有利于今后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规划。

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分析

国内城市设计工作历程概述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施行,并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1997年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举办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提出 “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倡议。

经历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步走向成熟。全国近600座城市先后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研究的范畴大至整个区域,小至一个广场、建筑、小品,甚至广告,因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有总体城市设计、新区开发设计、历史地段保护设计、步行商业街城市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及以指引性条例和控制导则为主的城市设计,如香港城市设计指引。类型的多样化表明了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2006年),陆续编制完成城市设计项目近20项,但涵盖区域较为分散、关联性较差,城市设计成果及编制手法缺乏系统性指导。

第二阶段(2007年),在新的总规修编工作完成后,近期已启动了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研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研究、武汉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滨江滨湖控制研究等各种宏观层次的前期专项技术研究,为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体系的建立指导下为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08—2009年),在前期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市初步确立了与各层面法定规划体系相对应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分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及局部城市设计等三个层次。结合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的编制,武汉市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展开了从宏观范畴的总体城市设计到中观层面的分区城市设计,再到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等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并在对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自此,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整体框架、相关技术标准与相关管理规定基本确定。

三、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体系主要可概括为支撑研究、项目编制、制定标准等三个阶段。

3.1 前期支撑研究阶段

2008年,我市结合控规导则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了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城市设计工作,编制了《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二环线地区整体城市设计纲要》,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讨论稿)》,并于2008年10月邀请国内知名城市设计业内专家召开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及二环线地区城市设计纲要专家研讨会”,明确了下步城市设计编制任务和编制技术要求,并陆续完成了《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等支撑性空间理论研究。

3.1.1 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

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土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绝对的高度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和天际轮廓线,为有序引导和控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武汉市规划局委托规划咨询中心在已编制完成的《武汉市高层建筑分布》以及东南大学编制的《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武汉市建筑高度分区、分级以及相关控制要求,编制《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及相关导则,为城市规划管理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3.1.2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

在《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武汉市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以此两项研究为基础,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整合研究成果,编制《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划分空间特色分区、划定武汉市特色意图区,提出特色控制要素,明晰武汉市主城区内能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的区域,在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具体建设行为中加强城市空间特色的控制与引导。

3.1.3 《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

城市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现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路径,为建设和谐、有序、富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特对形成良好道路空间景观的组成要素和共性的设计规律进行研究,以指导同类型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通过该研究,改进和提高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探索良好的城市干道街道空间景观构成要素和设计控制原则,提供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景观综合性干道的设计导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提供方案比较和评价的平台,规范规划设计成果内容。

3.2 城市设计编制与反思阶段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以二环线内重点片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为设计重点,全市共完成“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武昌主城区东西山系景观体系”等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和二环线内“解放大道城市设计”、“徐东大街城市设计”、“武珞路珞瑜路城市设计”等重要景观干道及“沙湖周边城市设计”等重点特色区域共计14个城市设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设计道路长度约90公里,基本实现了二环线内重点特色区域城市设计的全覆盖,主城区覆盖率达32.4%。

在已编制的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成果的运用和实施成效分析,武汉市对城市设计编什么、如何编、如何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总体、分区、局部、街坊等不同层面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衔接、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衔接等进行了梳理,为城市设计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实践探索。

3.3 标准制定阶段

在总结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武汉市陆续出台《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局部城市设计导则管理规定》(试行)、《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城市设计技术标准文件,为下步城市设计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标准及规范。

四、城市设计实施保障手段

为更好地引导城市设计实施,武汉市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保障工具和诱导工具,有效地实施城市设计构思中的刚性和弹性要求。主要手段有法规和政策、财务手段等。

法规和政策是指从法律文件到地方政策、法规等以不同的法律作用方式全面保障城市设计之设计原则的核心手段。

财务手段包括直接经费援助、税收政策、信贷支持以及其他激励性机制。例如在城市设计关键地区,由政府基金直接补助,促发核心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并以此为媒介,引发相邻地区的发展。

五、总结思考

国外城市设计起步较早,现已进入成熟期,对城市面貌、城市形态塑造已然发挥出其显著的作用。城市设计的编制已从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层面上升到城市发展、竞争力及城市振兴的层面,体现了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要求息息相关的良好局面。通过对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的梳理和研究,武汉市基本解决了城市设计编制管理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为武汉市精细化规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美岩;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6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22-01

一、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中小城市建设进程来看,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规划起步晚,意识淡薄。

2、规划人才匮乏,管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在中小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3、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②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③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公建项目的报建审批,不是在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城市功能区建设,而是按建设单位自行协商的地点进行平面规划,出现了本末倒置的规划行为,其后果是致使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服务功能少、布局不均匀、发展不平衡。

4、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

二、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1、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

中小城市同大城市一样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系统内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价值取向和利益倾向都有所不同。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使中小城市发展合理化、有序化的手段,由此它的进行过程就必须要考虑并综合中小城市社会的价值理想和利益要求。在实践中,不同人群的关注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不相同,行政领导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中小城市形象的设计,是一种策划、也是一种对本地区的宣传。规划设计人员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对中小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和设计并转译成控制准则的过程,借此引导中小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有序生成,规划部门则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设计是一种管理的策略和依据。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开发商注重从投资效益出发来评价中小城市城市设计对地块产生的影响。于是,人员相互之间对中小城市城市设计要求和目标就迥然不同有时甚至于相互冲突。

(1)协调城市群体。

中小城市的区域特征表现为城乡结合的特色,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一产业布局调整的中心,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到这种特殊性,站在区域的高度,注意各中小城市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可能,充分考虑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研究其职能特征和辐射范围,既满足本市的基本要求,又以最佳规模的原则统一部署,达到各显其能、相互促进的目标,特别在中小城市密集地区,城市规划设计更要体现区域宏观决策的作用。

(2)优化产业结构。

中小城市往往会具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的产业结构特征,即使第二产业,与大城市的工业也不同,大多有较强的块状经济特点,城市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这种特点并加以利用和引导。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产业特点,力图反映这种特色,使之明确区别于大城市的产业特征,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起促进产品市场化的作用。

(3)合理城市规模。

中小城市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有限的特点。城市规划必须注意到这种特点,对前者,必须考虑到发展需求的阶段规模,具有应变能力,规划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对后者,必须既注意规模效益,又具有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同时注意人口规模相同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居住区中心的区别,着力于提高中小城市的辐射影响能力。

(4)表达生活模式。

中小城市在生活模式上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产、销、居一体的方式,这是由于中小城市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缘故,因此城市设计应倡导这种生活模式,并在空间、功能、景观等方面组织出多种形态,避免简单搬用大城市设计的做法,要体现灵活性的特征。

(5)传达文化底蕴。

中小城市虽不能回避平均文化教育水平相对大城市较低的现实,但也绝不可低估传统文化的深厚性。所以,中小城市的城市设计目标应促进传统文明的学习和现代文明的传播相结合,以提高文化素养,创造和保护中小城市的良好面貌,树立特有的公共意识。总之,中小城市城市设计应当和文化规划相结合,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设计。

2、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经济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3)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4)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所以规划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我国的城市特色在逐步丧失,架设目标和表现形式更加雷同、功能重复。一个城市有无特色是衡量这个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设计这门专业学科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逐步显现,同时被人们不断地研究和实践。

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的含义 1.1城市特色的定义: 城市特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括的说法。广义的城市特色指的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能达到的文明手段。它是一个城市文脉渊源、建筑风格、市政风貌、园林特色等城市物质文明的宏观个性特征与城市民族文化传统、城市地方风土人情、居民精神面貌等城市精神文明的微观个性特征的统一、融合。 狭义说法是指城市空间和物质要素的形象外在特征,它是一座城市的内容与形式,贯穿于城市总体风貌、空间和建筑群体、建筑单体及环境小品各个层次之中。

1.2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的核心是要为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的心理、生理要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为目的。

城市设计和城市特色的关系 2.1城市特色反映城市设计的内容: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方风格,但城市特色却表现形式差别很大。城市特色对社会的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城市特色可以检验一个城市的社会能力和社会水平。第二,城市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能够为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做贡献。第三,城市特色影响城市居民品质的塑造。

2.2城市设计创造城市特色: 合理安排城市特色元素,处理好各特色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是城市特色的根本目标。城市特色正是通过城市设计这个主观过程来创造并通过其实施来体现的。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筑、土地商品化的发展,要求城市设计师要研究城市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

2.3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虽然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设计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运用城市设计手段,体现城市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经历着生长、发展、运行、衰落、再发展的过程。城市在发展的同时,许多有关城市环境建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3.1注重城市天际轮廓线的控制: 城市轮廓线对城市特征的表现起重要作用,它反映出城市的总体形象,给人以完美的形象概念,也能显示出城市建筑的个性特征。高低层建筑交叉布置形成的高低起伏多变的轮廓线都显示出商业性、生产性城市的景观特色。规划在库尔勒南城区延安路,通过曲线型的建筑空间退让与两侧街景形成动态有序的连续界面。在延安路两端处结合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城市门户型建筑。通过“中心区大门”的形象将人流引入中心区内部。

控制城市轮廓线,应结合城市主要和次要入口方向、易展面及其它场景来确定各自的轮廓线,按照有机统一的原则布置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做到有起有伏、有层次、有节奏,反映出城市丰富多彩的整体风貌。

3.2保持和发扬城市传统格局 城市格局是城市整体形象的主导因素,城市的外缘景观、俯瞰景观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景观都是城市格局的外显形象,其特色主要是由图——底关系和各构成元素的综合效应来体现的。既要保留了沿路的大体量商住楼,又增添了底层错落有致的滨水建筑组合布局,很好的适应了现代人的情趣爱好和实用要求。

3.3重视建筑色彩与建筑群体布局: 依据色彩与城市文脉协调、色彩与自然环境协调、色彩与城市空间功能氛围协调的原则,分别针对各特色分区几街道确定不同的主、辅色及场所色系列,总体上强调色彩的协调,但主、辅色之间或它们与场所色之间允许对比,使色彩增加活力。对于主要节点、标志性建筑,允许建筑色彩个性化,增强标志性和吸引力。总体建筑和大型广告禁止大面积使用浓重、强烈的色彩,而在自然绿化为主的地段,不过分强调建筑色彩的统一,大面积使用基本色,小面积点缀着重色。

3.3.1城市色彩的基本准则

突出区域特点原则:区域色彩规划中,需结合库尔勒城市环境特点,明确区域色彩主导色,体现核心区自己独特之处。

结合城市水景原则:城市色彩依托水的本色,以孔雀河引流水系为城市背景色彩,核心区色彩设计应体现城市景观的层次性。

体现历史文脉原则:城市色彩是在历史沉淀中形成,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之一。核心区色彩应延续诸暨历史文脉,以反映城市变化为基础,并体现传统文化。

3.3.2城市色彩的定位

在城市设计的建筑色彩使用上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装点城市景观。在城市色彩上采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色彩。中心色彩要求:公共的、共享的,动感强的,多数人的活动空间。区色彩要求:本地人居住、生产,安静平和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辅助色和点缀色搭配,达到区域内色彩即和谐统一又变化丰富的效果。

3.4强调公共开放空间

3.4.1建筑界面

本部分高层建筑形成的界面应被设计成旋律界面。区域内由于滨水沿线裙房的商业活动,使得城市干道在近人尺度上——裙房部分要设计成连续界面,组成这类界面的建筑立面,构件和材料的尺度和色彩应取得协调。

3.4.2区域入口和主要视线 地区中心要与与周边以居住为主的地区在建筑和空间形式上均有显著的不同。因此,构成其鲜明识别性的有效方法是根据主要视线来确定地区的主要区域入口。运用视觉感应规律与视觉环境条件,积极创造反映城市新的生活方式的特色空间。

3.5高度重视居住区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是组成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环境的好坏对居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及景观特色有着重大影响。居住区设计采用错列式布局、少量东西向住宅围合庭院以及部分大进深、小面宽住宅等办法,打破常规单一建筑模式,形成平面进出的不规则居住空间和高低起伏的居住区天际轮廓线,层次丰富,为城市景观增色不少。

结语

城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已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工程设计的范畴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等领域。城市设计就是要根据现经济、生活环境、人们活动的功能需要和视觉感受等要求进行的创造性劳动,从而达到功能上能够满足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技术上更加科学合理,美学上赋予城市特色和形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的完善和实际工作中的探索,我们的城市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王建国.21 世纪初中国城市设计发展再探[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第8篇

1.山地城市的概念

我国土地的地形地貌按地理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和平原等四类,本文所指的山地城市泛指城市选址和建设在山地地域上的城市,包括山地、丘陵和高原等地区的城市,形成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环境特征。山地城市具有两个方面的自然特征:一是城市修建在坡度大于50°以上的坡地上,其居住、交通、绿化等各项功能都是在山体上完成的;二是城市虽然修建在平坦的用地上,但周边山体对城市的布局、结构及城市发展影响重大。

2.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对城市的设计。与城市的发展进程一样,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城市设计,是在充分研究城市地理、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美学等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对城市空间形体的一种塑造。其目的是要创造一个具有舒适形式,功能方便,颇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形态;要营造出平等、自由、合理的社会环境;为振兴和发展经济,提倡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当然,也必须合理控制城市发展,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要素

1.山地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即在城市范围内,由建筑物、广场、道路、水体、绿化、标志物、城市小品等共同围合、界定而成的空间。山地城市建设的基底大大不同于平原城市,它的可建设用地一般比较分散,这就决定了山地城市在用地方面的布局。对于复杂的地形,要遵循优先布置主要功能项目的原则。在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与用地发展时,要注意各个地段的建设条件,当然,也不能忽视这些地段之间及其周围地区的交通联系等。

山地城市的结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带型、紧凑集中型、组团型、树枝型、串联式等型式。由于山地城市的地形比较特殊(平原城市是二维用地,而山地城市是三维用地),在自身空间形态构成方面,山地城市比平原城市更有优越性。

2.山地城市道路交通

道路是山地城市的骨架,它是山地城市空间布局的整体形象和形态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运输条件,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道路展现了城市建设与地形结合的特征,其走向、布局、尺度都体现了它适应客观环境。因城市地形的特殊性,山地城市的路网多为自由式路网。这种自由式的路网,结合地形,将道路弯曲成为无规则的几何图形。它的优点是能够节约用地,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还能保护自然山体。

3.山地城市景观设计

(1)山地城市景观构成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都是创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如:水体、地形、气候及各种植物等。在设计城市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各因素的特征及其美学价值。

②人工因素。人工因素是人们根据主观意愿进行改造、加工景观的因素,其最大的特点是人为创造、人为建设,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当它成为积极因素时,会使城市景观十分和谐、完美。反之则会使城市的规划出现杂乱无章。它包括山地建筑、构筑物等。

③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一般会从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会对环境演化产生影响,使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活变得协调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法律及技术等因素,使之符合社会需要。

(2)山地景观设计理念

①利用山地地形,强化重点景观。正如凯文•林奇在《城市的意象》中所说的那样,“城市居民依靠标志系统做向导的趋势日益增加,也就是说,对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关注胜过了对连续性的关注”。 山地城市的自然地势、地貌,突出了了它所形成的控制点、景点以及多种相关联的景观视廊,对环境意象的作用相当明显。

②组织借山用水的城市景观序列。山地城市的空间形式应运用多种构图要素,使空间序列丰富多彩、极具戏剧性。在设计中要充分 “借山用水”,使景观丰富,达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组织景观序列时要注意安全性、可达性以及驻留等,将最佳的视角位置留给观赏者。让人们不仅能欣赏山水景观,还能参与城市的空间活动。

③构建“显山露水”的视觉景观。在设计城市时,要注意联系城市空间与自然山体,组织成套的景观空间视点、视廊、视域,构建“显山露水”的视觉景观。将天赋的自然景观带进入城市的重点地段,把城市与山地自然相融。因为城市环境中,山体的楔入会带给人“生态城市”的味道。

三、山地城市设计的新认识

1.适应山地城市地形的城市设计的理念

(1)亲水。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许多山地城市是沿水发展的。亲水是人类的天性。不同的水的形态,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对于山地城市而言,水是其景观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山地城市时,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水体,形成城市景观的“山水一体”格局。

(2)择高。山地城市是一个三维的城市空间,比平原城市多了一维。因此,在设计山地城市时,要注意空间的多维性。高度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气候、生态环境、植被,还会对影响城市的建设。如建设运输较大、工程较大的公共建筑应布置在高度较低的地方。

(3)择坡。坡地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是十分常见的。因而,坡地对山地城市的设计影响很大。在设计山地城市时,应考虑坡度的不同、坡向的不同而决定山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用地选址、建筑设计、道路交通组织和景观设计等。

(4)留顶。留顶是指山体的顶部需要留出来,用以作为城市的绿化景点。山地城市的设计需要留顶,是因为山地城市有多种山体分布;加之山城市的用地紧张,为了节约城市用地,争取生存空间,城市发展发展多维空间。设计山地城市时,应该考虑多维设计,使城市空间集约化。

2.山地城市设计新思路

(1)脉络搭建――道路系统优化。山地城市的道路起伏大、弯道多,使得它的景观错落有致,有着多层次、多对景的特色。笔者认为,设计山地城市的道路时要运用“人车分离” 、“步行优先”的思路,尽力优化城市道路系统。为解决山地城市道路的“人车分离”,综合考虑山地城市的地形特点,可以从平面和竖向两个方向着手。

(2)脊柱构建――集中型间隙式空间发展模式。我国山地城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森林覆盖率低,坡地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故城市可拓展的空间少。山地城市建设应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城市的布局紧凑,形成这种集中型间隙式空间发展模式。这种间隙式发展,是在城市各片区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保留各片区间的林地、陡坡地、湿地等,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如此一来,这些绿色屏障能够减噪、降尘、蓄水、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3)组织填充――控制建筑系统,景观系统。人们常常把建筑作为是感知城市空间的标志物。山地建筑的独特形态是山地城市风貌的特色因子。在控制建筑系统时,应该着手于建筑系统平面和纵向轮廓,应加强城市门户与标志的设计,结合城市环境地形,认真选址,精心设计,体现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和精神,使城市面貌得以美化,城市景观得以丰富。

因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人地矛盾突出,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该尽量提高。在设计山地城市景观时,设计者要多留心那些不可建设用地敏感用地和,如河流、坡地、山脊、冲沟、水岸、湿地等。还应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构建丰富的城市绿化空间。

3.3适应山地城市地形的城市设计的原则

3.3.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即城市设计要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城市设计着力构建城市的生命力,不仅要关注城市个体的人,并要关注社会群体中的人。要认真考虑人的要求,以人的尺度为出发点,注重亲切的感的塑造,使城市外部空间的界定与围合得以增强,外部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得以改善;使人们的活动参与空间形态、设施、环境小品等多样化,凸显山地城市的文化特色。

3.3.2生态原则

城市设计要注重结合自然特色,以生态思想为指导,以保证城市生态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山地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经济现代化,使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良性发展,取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效果。

3.3.3因地制宜原则

山地城市设计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城市设计要根据山地城市地形进行。它主张:在设计山地城市时,要合理安排人工形体环境的空间,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在确定城市的容量时,要从自然山地的格局为出发点,适宜控制、合理引导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尽力使山地城市与城市环境相匹配,有机结合城市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出完美的山水城市空间。

四、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 城市设计市政工程;观念; 设计导则

Abstract: The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c facility construction, for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 to provide paid or unpaid public products and service in various buildings, structures, equipment and so on.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as th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essential material found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city's economic life in norm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unifies our country municipal engineer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status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concept, design guideline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design level to undertake analysis and discuss.

Key words: city desig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cept; design guidelin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1市政工程设计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处理, 最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 也是体现城市品味、提高生命趣味的重要环节。从塑造城市形象的视角出发,审视城市公共设施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作用可以看到, 成功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可以创造出一个城市强烈的地域感和认知感, 培育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可以培育新兴产业。

2 城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当代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 中国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城市设计问题, 但关注的重点是建筑和城市的关系, 而对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

城市交通工程( 如道路、桥梁、轻轨等) 及市政公用设施景观设计则关注得不够。大量的市政工程只注重自身的功能性,而漠视城市及空间, 忽视其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对其的要求, 使得城市景观混乱。例如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设,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近年来修建了纵横交错的主干道与高架桥、轻轨等。特别是高架桥使道路尺度和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在设计上往往无视这一因素, 只满足功能要求的形式, 而忽视空间、比例、尺度以及和周围建筑的关系, 使我们的道路给人一种沉闷、拥挤、无序的感受。至于高架桥的一些细部处理如隔离设施、防噪音高墙、路名标志、绿化箱、防护栏杆等往往显得粗陋, 缺乏美感。又如我国一些南方城市防排洪工程的建设, 市区内建设的排洪沟, 只考虑了排洪的需要, 直挺的线型, 凹型沟断面, 呆板生硬, 给人一种名副其实沟的感受, 有损城市环境质量。实际上在设计中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构思, 就能达到既可满足排洪, 又可为城市创造良好景观的目的。其它的如防洪堤、河岸、湖岸、挡土墙、停车场、人行天桥、过街地道、电力、电信输送等大量的市政公用工程现状也不能令人满意。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需我们认真去思考怎样改变此现状。

3 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 中国城市高速发展,而就城市发展而言, 人们的观念和认识已远远落后于变化和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建设特别是市政工程遵循着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讲究美观的原则, 这个原则是在建国初期, 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快速改善城市面貌的思路下制定的。然而城市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不仅在于空间使用功能的满足以及工程本身的美观, 更主要是在于城市整体环境的质量。当代城市空间形态和过去相比较, 正朝系统化、立体化演进。传统的观念缺乏对三维空间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要求更深层次的考虑。根据在可能条件下讲究美观这一原则不可能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为了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现代城市设计已在我国兴起,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便利与舒适, 给人以美的享受。现代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等密切关联, 并与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有关, 城市设计是这些学科的相关内容在城市物质、社会、环境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市政工程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及空间和城市设计密不可分, 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就必须在市政工程设计中融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自身功能或形象而漠视城市整体的观念, 从城市整体出发, 将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加以处理。注重对三维及四维空间的设计和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要求的考虑, 在内容和形式上和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时代要求我们用现代城市设计的理念来替代传统的观念。

4 加快制定市政工程设计导则

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 来控制及引导市政工程景观的设计, 是创造高质量城市环境的重要方法。目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法规城市规划法和城市建设控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只有对市政工程功能的要求, 而未对景观诸多要素作要求。如对市政工程的造型、尺度与城市、周围环境, 历史文脉的关系等缺乏具体有效地控制和引导手段, 这是我国城市环境缺乏整体感, 杂乱无章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 引进城市设计必不可少。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设计之间的桥梁, 根据城市设计理念制定市政工程设计导则, 成为工程设计的先导。由于市政工程范围较大, 具体到个别地块时, 可根据其在整个地段中所处的位置、特点及重要性分别加以判别归类, 对不同的地块其引导内容和详细程度可有不同。设计导则应经过一定程序后, 使其成为有相应法律效应的规范文件, 为规划部门的具体操作提供强有力的法规依据。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建筑遗产;保护更新

美国社会学家曼纽・卡斯特 ( Manuel Castells)在关于城市空间曾说到“城市是社会的表现 (City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Society)”,“空间是结晶化的时间(Space is the Crystallized Time)”这些观点表明了人类正从更高的视角或者说是更理性的层面认识城市这一人类所创造的空间形式。城市设计作为综合处理物质空间环境、城市形态特征、历史文脉及市民审美等多方面作用因素的规划方法,逐渐被引入到各国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工作中。其中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及城市文脉传承的载体,对于城市空间构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过程中纳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用城市公共空间带动建筑遗产的生命活性对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文章也将从当今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与城市设计思想互动共生的影响,及基于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意义和内容进行探讨。 1.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与城市设计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城市是石头的史书。当今城市设计理念的核心就是超脱了原本的以塑造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态为重点的不健全的城市设计思想,转而发展为对于场所制造与历史保护的内在关联的关注。而建筑遗产组合形成了城市的历史环境,是城市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积淀的载体,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空间场所和文化精神。当今的城市设计理念中,历史保护的职责就在于延续建筑遗产的生命,并不断倡导城市设计的社会性,文脉的延续性,在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中实现城市文化的延续及人文关怀。

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下以及二战后大量的重建任务,导致了西方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潮流,并形成了“重建”的颠覆性的城市更新改造思想。然而这一思想完全割裂了与旧有城市文化的联系,完全忽视了城市历史性的空间肌理和尺度特征,过分强调功能技术至上的原则,很快便暴露出种种弊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逐渐的,国际上对于城市设计的讨论日益深入,对其核心价值的理解也日渐明确,即为人类生活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城市设计也不再仅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空间物化、阐释一定的审美观念的过程,而更是关注城市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其有效的解决,并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问题的预测和控制。

卡莫纳(Matthew Carmona)所著的《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指出,城市设计是为人类生活创造场所,这一场所不仅指明确的空间,还应考虑特定时期内场所中的活动和发生的事件[[1]]。要把城市空间环境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大的建筑学的问题来统筹考虑,要以对于城市生活的关注来代替对于单纯的空间美学的思考。当代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为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关注城市历史文脉及场所精神的塑造,城市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城市整体设计建设的关系是当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线索。在当代城市设计中强调的“第二人原则”,即为在已存在的城市中建造城市,必须尊重前人已经创造的城市环境、存在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的前提上创造性的延续城市历史和城市特色。

关注城市历史保护研究的城市设计思想,强调城市的有机更新提升生活环境品质,注重城市空间的整合实现以人为本,提倡城市可持续发展复兴历史面向未来的城市设计导向蕴含了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融合思想,已经成为当今城市设计思想的主流。 2.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对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意义

在城市设计学科已过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学术界逐渐形成了“基于城市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体验的视觉审美研究;考察人对空间感知规律的认知意象研究;从行为心理角度关注空间与人的行为方式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等不同的研究理论及方法”,这些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架构。之后在1960年代以美国为首,由简・雅各布斯所著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acobs, 1964)中指出,应该重新关注“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其概念在产生伊始就同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意义联系了起来,并由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研究提出应首要关注“城市中为什么需要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这一概念的出现其实是代表了从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的原则转向重视城市空间在物质形态之上的人文和社会形态,就其对于城市和社会的意义公共空间实为不同的社会生活发生并共存的平台,“它的存在能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的人们进行交流、融合,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征是形成社会相互理解和共融、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2]]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建成空间是人类审美体验的重要观察对象,是城市中的物质空间形态和景观特色的载体;也是人类感受城市意象,形成对于城市历史地域文脉、空间活动场所感知的对象。

纵观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理论策略及政策发展史不难发现,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实现其附带的各方面价值,保护更新以致用,只有采用合理的保护手段赋予了建筑遗产以新的生命并能够被已经发生了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生活模式所方便使用的保护更新才是成功的保护策略。面临当今城市对于多样性公共空间的需求,若采用适当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办法达到为城市提供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目的,将能够很好的吸引城市发展的关注,促进建筑遗产保护的实施。

从空间结构上讲,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核心和主脉;从空间意义上看,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空间组成体系中起着与人体 “关节”相类似的承上启下,沟通整体经脉的作用,并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形态和走势。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物质载体之一,也是人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外在表现。城市公共空间具备的多种空间特质决定了其所包含的对于活跃的人类行为的容纳能力,及对于建筑遗产的激活能力。 3.总结

经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城市设计已经从塑造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态为重点的不健全的城市设计思想,转而发展为对于场所制造与历史保护的内在关联的关注。这种内在逻辑是本文与公共空间结合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研究的重点。而空间环境、城市形态的塑造仍是城市物质实体的关键,城市设计视角还指在整体城市的空间功能布局,公共空间脉络及密度等已经构建的空间形态环境下而进行的适当的规划布局及建筑保护修复设计。

建筑的生命是由他的物质生命和机能生命共同决定的。建筑的物质生命是指其结构、空间维护体系、设备等能得到充分的维护、修缮及更新的前提下维持建筑的物质功能正常运作,是建筑生命维系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机能生命是指建筑适应社会活动的需求而被赋予的功能,是衡量建筑生命力的条件。在本文的研究中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便是指建筑的物质生命和机能生命都能得到良好的维持而非单纯的建筑“尸体”的存留。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载体,与公共空间结合则主要是指在维持建筑物质生命的前提下,关注人们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改变,使其作用于建筑遗产,进行有效的改造、增建,空间形态的重塑及与城市空间的互动,使得建筑遗产具有活跃的机能生命力,只有两种生命的共同延续才能得到真正的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卡莫纳等 著.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一城市空间[M].冯江等 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加]简・雅各布斯 著.金衡山 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6

第11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 构成艺术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14-01

0.引言

城市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风景园林自古以来都在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从19 世纪后半期开始,风景园林实践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和大地环境的背景中, 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影响。

1.城市设计的内涵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顾名思义,就是对城市体形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其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在专业划分上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进行城市区域形体与空间的组织,形象和功能的设计,重点进行建筑物及建筑物之间的组合与组织。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典型的规划师的工作就是考虑城市的整体,事实上他们思考的角度经常突破城市的界限,从更大的地域角度考虑城市的作用,例如交通系统与周边郊区和社区的关系是怎样的。

城市设计师与城市规划师各自都接触规划中的社会、文化、物质实体各方面,区别只是侧重点的不同,前者侧重细致入微,后者侧重宏观与整体。

建筑设计侧重建筑单体的详细处理,包括使用功能、三维造型、空间组合、结构、构造、材料、色彩等,而城市设计更多关注三维空间的形态品质,关注建筑单体形态的多样性和协调性。城市设计起着联系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作用(图1)。

城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早在14世纪就已形成基本格局的北京古城,被世界公认为城市设计实践的杰出典范。现代城市设计在20世纪中期兴起,并且在几十年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凯文・林奇等许多大师级人物。如今,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人类改善生存环境,创造更为宜人和和谐的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城市设计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几十年中依次形成了功能主义、人文主义两大主流理论形态,在功能主义结束其历史使命后,伴随着人文主义的盛行,又出现了系统主义、形态主义、实用主义等非主流的城市设计理论流派。

2. 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园林设计与营建是人类文明史上传承下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改善生存环境,追求美好生活的最为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可以分为规划(L a n dscape planning)和设计(Landscape design)两个层面,规划主要是对较大范围和较大尺度地域进行整体上的构思,而设计是在规划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直至施工图设计。虽然风景园林设计在深度上有多个层次,但并不是所有具体的设计项目都要经历这些过程。如一个中等尺度的公园,经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后,一般即可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3.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3.1 设计客体的同一性

城市设计主要面对的是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布局,创造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风景园林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如城市内部的绿化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师最本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与园林设计在设计对象上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城市外部空间是其共同的工作领域。

3.2 设计目标的一致性

不管是城市设计师还是风景园林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不断的创新发展,面对和追求的都应是同一个目的――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营建理想的可持续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所不同的只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这个目的努力和迈进。

3.3 设计理论的互通性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在理论基础也有着很高的互通性。20世纪人类在哲学、艺术、科技领域里几次大的潮流,几乎同时对两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如功能主义到人文主义的变迁,既左右了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当相关理论基础随着人们的审美和社会的潮流改变时,两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就随之改变。

3.4 从业人员的互渗性

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渊源很深,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互渗性。许多城市设计师有着风景园林的学科背景,而许多风景园林师又是学城市设计出身的。国际著名的风景园林教育家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教授,早年就是师从于城设计巨匠凯文・林奇。亨利・文森特・哈勃德是哈佛大学第一个风景园林学位的获得者,后来成了城市设计领域的著名专家。

3.5 学科发展的互补性

城市设计注重硬质景观的营造,强调景观视觉上的冲击力,将环境看作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外延;园林设计注重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协调,强调生态原则的体现,将建筑看作是众多营造要素之一。19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生态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处理设计对象,已成为风景园林师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4.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已从传统的筑山、理水、种植花木转变为集传统与现代园林之大成,实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现城市设施公益性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生态、气候和环境。风景园林的基础构成元素―植物能减少城市有毒气体,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能改善局部空气质量,消耗氮、消音减噪、吸附灰尘以及改善城市小气候等方面能发挥优化作用,还有助于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对城市人居环境起着净化作用。在城市设计中,专门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用地,正是为了发挥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需严格控制建筑、交通、广场铺装地面的比例,保证风景园林的绿化面积,降低公园建设土木工程化的倾向,保证公共空间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发挥风景园林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城市与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是这个生态系统不能靠自身来维持平衡,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靠人力维持才能保证其平衡。由于风景园林师能用有生命的材料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完成城市设计任务,因此国外许多成功的城市设计案例都少不了风景园林师的参与,甚至有些就直接由风景园林师主持。对于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领域而言,彼此的融合和渗透,相互的借鉴和交流,将成为发展的趋向,也是它们在改善城市景观、为人类创造更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正祥.简论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3,07:101-103.

[2] 丁铃霞.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2,06:100.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总体规划;作用

一 概述

城市设计是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城市面与线问题,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高一白先生认为:“城市设计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它是运用一定的规则,将城市设计、建设、发展、文化等各类元素合理排布的一个过程,它是将各个环节做以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美化处理加工的过程,经过这一处理而产生的城市更能突出人的主导性地位,能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舒适”。

二 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作用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园林建筑物质形态年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也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归哦人们直接以承受规划区直到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生产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控制详细规划,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如果没有条例的约束,其间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但是这种约束又不是对具体建筑物的描述,城市设计的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作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城市设计导则正式城市设计一种法令型成果形式,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得到重视,除须根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设计要点执行外,同时对于建设项目在方案初步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成果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三 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从从属的角度看,城市是建筑的载体;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建筑师城市的主体,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出发,建筑和城市都是因人类活动二创造的空间。只不过从数量到功能上,建筑都比城市细小很多。

1绿化。建筑物的存在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好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植被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地场所。

2交通。人、车流线和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机会,汽车的增加占用空间且污染环境。好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流通行的机会。同时减少汽车占用行人道路。

3能源。新建筑的加人增加了城市供水、电、气、暖的数量。同时加剧了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能源的消耗。

4城市功能。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好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5文脉。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而恶俗的设计让城市失去或消减了原有的特色。

6空间。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息。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的、动人的场所。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的促进公众的活动,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四 正确处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1.的态度对待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D.APPLeYard)的观点,城市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

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设计原则

美国城市设计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设计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

3.设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4.城市设计、建筑设计

①强建筑的绿化以加强城市的绿化

加强建筑的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植物有时放氧,净化空气,杀菌,调节空气等作用。还具有一等的心理功能。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立体发展,想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日本的“与环境共生的住宅”中。

②发利用地下空间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加,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建筑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

总之,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是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只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设计相协调的结果。建筑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设计好城市的建筑是搞好城市设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