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从众心理分析

从众心理分析

时间:2024-01-25 14:3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从众心理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众心理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营销策略;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59 -0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内需不断扩大,近四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维持在15%以上,2012年4月份,当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15603亿元。目前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开始涉足网络零售,连传统家电销售巨头苏宁、国美也先后进军网络零售市场,但是主流的零售市场依旧是传统的门店销售,如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超过7500亿元,但是仅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本文主要是基于传统的零售商角度进行消费者心理的分析,但是大部分分析内容及结果也同样适合于网络零售。

一、消费者心理类型

消费者心理决定了其购买决策,因此分析消费者心理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零售商作为营销渠道的终端,必须要了解影响消费者各种心理的因素,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产品因素(价格、品牌、质量等),主观因素(偏好程度等),从中引发的消费心理有价格心理、品牌心理、质量心理及偏好心理;消费者之间相互影响引发的心理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炫耀心理。下面就从这几方面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的营销策略。

二、消费者心理分析

(一)价格心理

价格是营销策略里面消费者最为敏感的,消费者的价格心理要求零售商产品价格定位必须合理,过高的价格将导致很多消费能力有限的顾客望而却步无力购买,而价格过低则让人有质量低劣之嫌,因此准确的价格定位必须使消费者感到物美价廉同时让商家有利可图。

对于消费者而言,心理价格是指消费者主观上对商品价值的判断,在价格既定情况下,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接受程度有高低之分, 因此对一种商品定价必须经过确实的市场调查,决定价格,才能赢得利益。

(二)品牌心理

品牌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着很大的作用,品牌不够大不够响的商品很少有人问津,而品牌较响的从不担心没有顾客。顾客一般首先注意到他们熟悉的品牌,然后考虑是否购买,如果时间紧迫,这一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尤其显著。有些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较低,会更加倾向于老牌子,所以这种品牌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因此零售商在进货时要注意品牌的选择。当然零售商也要注重自身品牌的建设。

(三)质量心理

消费者质量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消费者偏重于商品的实际效用和质量,讲究经济耐用,使用方便;二类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阶层,他们普遍信仰价高质优,追求大品牌。

(四)偏好心理

消费者由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特点、文化素养、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消费偏好,往往会对某些品牌形成较高的忠诚度,比如苹果粉丝。也有些消费者偏好于在固定的零售商处进行消费。

(五)从众心理

从众就是跟随,有盲目和理性的区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产生的跟随表现,比如苹果手机的购买人群除了赶潮流的年轻人、高科技工作者、发烧友外,还有很多年龄较大的消费者,这就是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普遍存在,顾客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会失去自主性,所以掌握顾客的从众心理对于扩大销售份额非常重要。

(六)炫耀心理

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虚荣心作祟,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炫耀心理主要存在于较高收入的消费人群中,在他们看来自我的经济实力可以购买这种商品,只有购买了这种商品才不会被自己所在的人群抛弃或者是耻笑。还有一种就是追潮流,为了自己在人群中成为焦点,所以他们就要随时保持领先别人一步,这种心理的人群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对新品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宣传作用。

三、营销策略

基于以上消费者心理分析,零售商可以采取以下营销策略,有的放矢,扩大销售。

(一)定价方式多元化

1、给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定价时,最好采取取尾数而不取整数的方式,使消费者购买时在心理上产生大为便宜的感觉。低廉商品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较为一般,所以可以采取这种给人感觉上有利可图的定价方式。

2、在给价格较为昂贵且享有较好消费者口碑的商品定价时,最好取整数,不带尾数,使消费者产生“一分价格一分货”的感觉,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提高商品形象,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3、减价的商品无疑对消费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为在减价的时候,消费者就可以购买他们平时希望购买却无力购买的商品,所以建议每到节日或有重大社会活动期间要搞减价销售,以此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不仅刺激未购买此商品的人,而且会带动使用过这种商品的人,让顾客觉得物超所值。

4、在市场大环境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大型零售商需要设有价格调查员,专门调查了解市场和同行业的价格变动情况。发现其他零售商降价出售商品对自己有威胁时,立即研究对策,把价格降下来,防止顾客流失。

(二)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品牌形象

1、零售商要注重进货产品的品牌选择。首先要大力引进流行品牌、知名品牌,确保能吸引到主流消费群体,其次要分析消费者的品牌偏好,确保引入当地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2、零售商要加强自身品牌建设。这一点对于大型连锁零售商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消费者选择零售商的余地很多。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各种公共关系实现,如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社会捐赠,处理好与消费者、媒体、政府、社会团体等公众的关系。

(三)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

商品质量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基本要求,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所以首先应在进货渠道上面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进场商品的质量控制,严禁不合格的商品上架出售。其次零售作为服务行业,经常会有顾客因为服务不满意而进行投诉,甚至来门店大吵打闹而影响销售、客源流失,所以零售商应制定一套规范的现场销售流程及常见突然事故应急处理办法,用良好的服务赢得消费者。最后还需要提高物流配送和后续安装等售后服务,来维系消费者的忠诚。

(四)维护巩固既有客户资源

偏好消费者是一个固有而且具有潜力的消费人群,因此零售商一定要加强对消费者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找出偏好消费者,当新品上市时及时对之营销。平时还可做好商品出售后的用户回访工作,加强和消费者沟通交流,培养消费者建立对零售终端的忠诚。

(五)利用节日促销刺激从众消费

零售商利用一些节日来搞促销活动,除了春节、中秋等这样的大节日外,应该制定一些特有的节日减小竞争压力,以多取胜,比如店庆等。在中国人的眼中似乎节日就是用来消费的,节日会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消费者往往会搭伴逛街,无意中看到中意的商品,定会蜂拥而至,利用节日来激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比较有效。

(六)强调产品差异化,让顾客虚荣心得到满足

首先应该在价格上做到明显的区分,给此类商品挂价的时候要做到与众不同,一目了然;其次可进行户外的大型海报宣传,让顾客知晓并且让其深刻记住。再次,零售商必须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对推销的商品有着深入的了解,挖掘商品的独到之处,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熊梅娟.论消费者心理对营销策略的影响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09,(20).

[2]张晓青.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J].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02).

[3]陈蕊.关注消费者的体验营销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2008,(07).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期刊阅读,阅读心理

 

期刊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实现直接影响着大学图书馆功能程度的发挥。大学生们对不同期刊选读,反映了他们不同的阅读心理。

1.阅读心理概述

在对大学生期刊阅读心理作具体的分析之前,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阅读心理。对于什么是阅读心理,以往的学界做了一定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张紫晨(1991)认为,阅读心理是阅读展开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李春生(1994)指出,阅读心理是研究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领域。根据王余光、徐雁(1999)观点,阅读心理指阅读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作用和阅读心理活动的程序。姬惠萍(1999)认为,阅读心理是指读者在图书馆阅读文献资料时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表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反映过程。免费论文。赵崇岩(2000)认为,读者阅读心理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读者阅读前基本条件,即读者现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智力和接受水平;读者借阅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倾向等;研究读者的阅读修养,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进行阅读方法与经验的学习教育;研究读者的阅读效果及图书馆的环境条件。刘士新(2002)指出,阅读心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阅读动机、阅读目的、阅读情绪、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等。王素琴(2008)认为,阅读心理是读者阅读资料时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情感的总称。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阅读心理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心理活动的总称。它是为实现特定的阅读目的服务的。所指期刊阅读心理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期刊过程中在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心理活动的总称。免费论文。大学生作为期刊读者中身份特殊的群体,其阅读心理体现出自身的特征。

2.大学生期刊阅读心理分析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期刊阅读心理大致可以分为积极进取的阅读心理、娱乐消遣的阅读心理、追求功利的阅读心理、盲目从众的阅读心理和痴迷虚幻世界的阅读心理。

2.1 积极进取的阅读心理

积极进取的阅读心理是指那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知识、把阅读与个人发展或专业发展联系起来的大学生在期刊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主动上进的心理。具有积极进取阅读心理的大学生,其阅读目的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使个人的文化及修养达到较高的水准。他们认为大学阶段是他们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崇尚知识就是力量,努力拓宽视野,对期刊资料总有“先睹为快”的迫切心情。在期刊阅读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愉快的阅读心理,能默默无闻地潜心读书,并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其阅读目的明确,阅读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阅读创造能力,阅读效果明显。

2.2 娱乐消遣的阅读心理

娱乐消遣的阅读心理是指有些大学生过多地关注休闲娱乐方面的期刊并使其成为他们的阅读倾向,在期刊阅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不良心理。这类学生热衷于影视作品、体育新闻、化妆打扮和情节动人且故事性强的期刊读物,并把这些作为知识,而对一些传授专业技能性的期刊却不愿阅读。他们的阅读情趣和品味不高,呈娱乐化、通俗化的倾向,他们阅读期刊并非拓展知识,提高能力,其结果可导致学业的荒废。

2.3 追求功利的阅读心理

追求功利的阅读心理是指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如应付考试或过级而从事某类期刊阅读,并在他们的预期目的实现后而中止阅读所表现出来的又一种不良阅读心理。具有这类阅读心理的大学生来阅览室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查阅资料、阅读期、做大量的模拟题目,任务一旦完成即抛在一边不再关注。也就是说,他们的阅读只为了熟悉题型,掌握解题方法,甚至是猜题押题,试图在关键性考试中获取高分。这种带有功利性的阅读心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他们所学知识的遗忘率高,起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作用。

2.4 盲目从众的阅读心理

盲目从众的阅读心理指那些具有依赖性的大学生在期刊阅读中所体现出来的盲目效仿和随大流的一种不良阅读心理。免费论文。这类学生缺乏选择好读物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样的期刊读物适合自己。其特点是没有目标,没有计划,不动脑筋,不爱思考,不懂选择,盲目仿效,喜欢随大流。如看到其他同学在阅读某种期刊时,自己也跟着翻阅。当社会上出现某一阅读热潮时,他们趋之若鹜,争相阅读。把目标集中在某些作者的某些作品上,存在着盲目从众,赶时髦,随大流的心理。其结果便是丧失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使阅读流于形式。

2.5 痴迷虚幻世界的阅读心理

痴迷虚幻世界的阅读心理是指一部分大学生因过分热衷于网络和电子期刊而不能自拔时所体现出来的不良阅读心理。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资料的快捷性、便利性和逼真性给大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网上不健康的信息不仅侵蚀学生的心灵,而且使他们不思进取,思想颓废。另一方面,网络虚幻世界给他们带来的虚幻心理,使一些心理不成熟的大学生走上歧途,沉迷于其中而荒废学习。

总之,大学生期刊阅读心理直接影响着期刊阅读的效果。因此,期刊阅读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光大期刊读者的健康阅读心理,补救或矫正他们的不良阅读心理,以便更好地实现期刊的阅读价值。

[参考文献]

[1] 姬惠萍. 阅读心理研究和阅读辅导[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4.

[2] 李春生. 中国老年百科全书?文化?教育?修养卷[M].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3] 刘士新. 农校学生文献阅读心理分析及服务对策[J]. 图书馆学刊,2002,1.

第3篇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晓虹同学总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同班的王芳花800元买了件名牌服

心理分析:

晓虹炫耀、攀比的心情和状态其实是一种“孔雀心理”,这是中学生非常普遍的一种心理隐患。“孔雀开屏”是很华美壮观的景象,但孔雀多少也有爱炫耀又霸道的含义。因其开屏时总有些高高在上的样子,而且又占据不少空间,有种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味道。一个人待人接物一旦出现“孔雀心理”,就容易陷自己于不停比较争胜的境地,而且常常是为了强出头而盲目攀比。就像自大的另一面是自卑,孔雀心理其实源于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社会太强调成功、成就,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浮躁心理,急于争胜求赢,惟恐落于人后。

“孔雀心理”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膨胀的虚荣心,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当然,人免不了都有些虚荣心,但如果虚荣心太过,就会出现心理失衡,即“孔雀心理”。

心理辅导:

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打击和种种压力,染上“孔雀心理”就很容易引起心理失衡,进而导致身心疾病。因为炫耀、攀比是没有止境的,因而快乐会离自己很远。

晓虹首先要改变认知,认识到虚荣心带来的危害。虚荣心强的人,在思想上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为避免挫折感,晓虹最好还是明智地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自然会心情舒畅了。

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晓虹要有丰富多彩的高雅生活情趣和积极的学习安排来充实自己。

摆脱从众的心理困境。晓虹要有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形成独立的人格,做生活中的自我。

第4篇

17岁的小萌今年上高一,跟很多少女一样喜欢玩自拍。问题是小萌喜欢穿得特别性感、暴露玩自拍,拍完还要把照片发到网上,这让她的父母和老师很不安。

其实,小萌一直是个特别乖、特别文静的女孩子。她在班上很低调,成绩一般。小萌的父母觉得,孩子只要快乐成长就行了,没有对她提特别要求。但最近,小萌一没事就喜欢拿相机自拍,还居然把自己穿着吊带裙或泳装的照片贴在网上,让人家评头论足。她在网上发照片虽然是用网名,但她的样子,熟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就算是陌生人,现在“人肉搜索”这么厉害,要知道她是谁也很容易。看着女儿似乎自得其乐的样子,父母觉得反常和不可理解。

小萌在现实生活中是个不招眼的人,第一次见到她的人,都会觉得她文静内向。她的穿着也中规中矩。所以看到她在网上的照片,老师和同学都惊呆了。照片上都是小吊带背心、鲜艳的泳装,这些衣服连她母亲从来都没看到她穿过。照片上了网,说什么话的人都有。有的评论非常露骨难听。平时小萌比较羞涩,但在网上,好像别人说什么她都不在乎。

看到这个情形,母亲很认真地跟女儿谈了一次,但小萌坚持说这些照片都很健康,并不是所谓的“艳照”,她觉得这样只是展示自己而已。

平时那么文静的女孩子,为什么要在网上满足人家的窥探欲望呢?而且换来一些污言秽语,对自己的心灵也是一种污染啊。小萌的母亲觉得好难接受,可是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劝服女儿,她真的担心女儿是不是心理上出了毛病。

【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女孩把自己非常性感的照片贴在网络上,这实际上是一种潜意识求偶的行为,小萌现在有这种心理的萌芽,是她执著于寻求别人的关注,只要是关注就行,不管这种关注是好还是坏。

其实,小萌的这种“爱露”心理,只不过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只要不超越界限,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坏处的,而且能使她的心理得到满足。她在内心深处是不甘于现实生活当中的平庸,因为她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是同学、朋友圈子当中的焦点。于是,她选择通过网络这种相对虚拟的形式来获得这种在现实生活当中无法获得的感觉,同时网络这种形式能够满足她的自我保护心理。

当然,这里也可能有从众心理的因素,小萌本人心中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从这个行动当中获得了什么,只是懵懂地跟着流行跟随周围的一些人做。

此外,小萌也有可能是希望纪念青春的美好时光,给自己留一些念想。

但不管怎么说,对小萌这个个体而言,爱上网晒性感照,这除了从众,觉得有趣、刺激外,可能更多的是为了炫耀、满足虚荣心与填补心中的空虚,这也说明了她的生活中缺乏关注和爱。她的“爱露”倾向,实际上是缺乏自我的表现,是用较极端的方式来肯定自己。

【心理处方】

第5篇

关键词:疏散需求;出行行为;从众心理;最优尺度回归;

中图分类号:u491.1+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由于近期大型灾害频发,应急管理工作日益严峻,其中,人群疏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人群疏散管理的依据是交通需求预测,而交通需求预测与人群出行行为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人群出行行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人群出行行为即在大型灾害发生的源头,人身或财产受到威胁的人群选择参与疏散时段的行为决策(包括从灾难发生前开始直到救援人员到达的全过程)。紧急状态下,人群出行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且影响程度、影响持续时间均有可能是时变的。深入探索人群出行行为与影响因素的变化关系有利于疏散需求预测,从而提高人群疏散管理及应急管理质量。

以往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在需求预测方面,如基于logistic回归[1]、基于S曲线[2]、四阶段法、概率分析[3]等,但是考虑的影响因素单一,预测结果适用程度有限。另一方面多以国外的大型灾难为研究背景,对于人群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如Sajjad Ahmad认为灾难的认识等因素对人群出行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4];Adam.J.Hoogendoorn认为当灾难来临时,对于信息的来源是否信任以及对周围情况的了解程度等都对疏散决策有影 响[5]。简贤文等人研究台湾嘉义及台北地震时发现,如果以家庭为疏散单位,家庭平均年龄会左右到人们在灾难发生时做出的判断[6]。但是由于地域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应急机制也有所差别,这些研究结论并不能适用于国内人群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本文主要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基于我国人群基本情况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并采集大量的样本数据;第二步,根据数据样本,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并且包括从众心理的影响。得到外部环境因素及内在因素对于疏散行为影响的重要程度排序。这些影响因子重要程度排序,能够为需求量预测提供帮助。

二 问卷设计和调查

问卷总体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涉及自身和外部两方面影响因素调查。

第一个层面,主要考虑不受外部环境影响时,疏散家庭的内在因素与出行行为的关系。首先,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设计了明显会影响人群出行行为的因素,如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居住房屋的产权所属情况、接到疏散指令的第一时间反应、是否有过灾难经历等影响因子;其次,考虑到我国人群多有家庭组成复杂、注重亲戚朋友间的感情以及获得消息的新闻媒体众多等特征,将这些也作为影响因素列入调查范围内。

第二个层面,调点是外部环境对于人群出行行为的影响,这些外部条件包括不同的天气情况以及对于周围环境的了解差异。为了了解从众心理是否会导致疏散需求阶段性的转移,按参与疏散的积极程度,将疏散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立即疏散阶段、早于调查区域内的人疏散阶段、少量人疏散跟随阶段、大量人疏散跟随阶段、人群疏散结束进行疏散阶段、等待救援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参与疏散的,最后一个阶段为不参与疏散的人群。

调查问卷共投放500份,有效问卷441份,有效率为88%。投放对象主要是兰州交通大学在校师生。为便于数据分析,模拟李克特量表打分方法,将选项利用数字代替:1为从未有过;2、3为较少的情况;4、5为较多的情况。

三 数据整理分析

通过问卷投放调查,获得较大量的数据,除了数据展示出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为,内部的统计规律也有待研究,以下由浅入深,分别展开内部因素及人群出行行为基本趋势分析、不考虑外部因素时人群出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和从众心理分析。

3.1 内部因素及人群出行行为基本趋势分析

调查问卷第一部分的结果显示,部分人员具有一定的科普知识,半数以上的人有过灾难经历、这样的人群对于灾难相关消息较重视,并显示出积极参与疏散的意图。例如大多数人会选择获得消息后立即行动,并联系好友亲人等一同疏散,准备时间也尽量缩短,如表3-1统计了关键问题的选项所占百分比。这说明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大量的疏散需求将会主动的发生在疏散行动开始前期。

3.2人群出行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3.1已指出不考虑外部环境时,内部条件及人群出行行为的基本趋势。当外部条件变化的时候,内在影响因素与人群出行行为之间关系必然也会随之变化。为了获得精确的重要度系数,本文利用IBM SPSS statistis 20中的最优尺度回归(CATREG)功能,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两次条件不同的回归分析。

3.2.1 回归方法介绍

所谓最优尺度回归(CATREG)是标准回归方法的扩展。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有序的非数值型的数据,而最优尺度回归分析过程将分类型的变量转换为数值型,使用定量化的手段尽量反应以上类型变量的属性,利用非线性转换,求出最佳回归方程。

回归过程分两个层次进行。这是由于当外部影响因素不断变化时,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内部因素与疏散需求之间的回归过程都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要先证明回归过程的统计性,再进一步的获得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第一次是总体回归过程,保证回归过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寻找影响人群出行行为突出的影响因子。第二次回归时,利用具有统计性或者影响程度突出的因子,优化回归分析结果,获得更为精确的重要程度指数。

回归所得的三个参量分别是:F值为回归的显著程度,F值越大说明显著程度越高;sig值体现的是统计学特性,sig值越小证明样本的随机性越小越具有统计学意义,理论要求sig值处于0.000-0.005这个范围为佳;important重要度指数体现因子的重要程度,important重要度指数越大说明该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越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自变量数量比较多,并且每一项因自变量的数据性质不同,故

将家庭人口组成、灾难科普、灾难经历及准备时间定义为Define Scale中的Ordinal序变量,家庭平均年龄、房屋性质、信任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反应及是否联系亲人定义为Define Scale中的Nominal名义变量。

3.2.2第一次回归结果分析

第一次显著性回归分析时,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总体的统计性水平sig大多处于0.005这个值附近摆动(表3-2-2),这说明不是所有的内部影响因子对于人群出行行为均有影响,仅仅只有一部分因素是相关的。而另外一部分因素不会影响或者只是随机影响人群出行行为,导致了整体的回归过程统计性较差。根据spss给出的coefficient系数表中每一项内部影响因子的sig值及important重要系数,筛选第二次回归过程的内部影响因子。

3.2.3 第二次回归结果

第二次回归由于外部条件不同,参与回归的自变量也不同,我们得到了不同外部条件下人群出行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表3-2-3(1))

表3-2-3说明如下一些问题:

①当外部条件为了解周边情况/晴天时,选取的三个影响程度较为明显的因子。将这三各因素重新回归,方差检验总体sig值减小至0.000,回归的相关程度增加,影响程度及确定性增加。最终影响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第一时间的反应>信任的媒体平台>灾难经历。

②当外部条件为了解周边情况/雨天时,影响因子选取、方差检验总体、回归的相关程度及影响程度变化与上一种情况相同。最终影响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第一时间的反应>灾难经历>家庭成员。

③当外部条件为了解周边情况/大雾时,重要程度较大的三位影响因素分别为:第一时间的反应、房屋性质、信任渠道。但是由于“信任渠道”参加第二次回归的时,回归样本显示出更强的随机性,所以“信任渠道”不是必要的影响因子。尝试回归其他影响因子时发现,将“是否联系亲人”加入到回归中时,回归总体的sig值下降至0.001,回归显著性增强,说明“是否联系亲人”影响更确定。最终得到的影响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是否联系亲人>房屋性质>第一时间的反应。

④当外部条件为不了解周边情况/晴天时,“对于周边的了解情况”这一外部环境有所改变,第一次回归显著性水平就较差。为了考虑影响的确定性,选取了第一次回归时,影响确定但程度不明显的三个因素即“家庭成员”、“房屋性质”及“是否联系亲人”重新回归。结果合理。则在该种情况下的重要性排序为:家庭成员>房屋性质>是否联系亲人。

⑤当外部条件为不了解周边情况/雨天时,利用与上一种相同的方法,选择参与回归的影响因子。总体显著性提高,回归情况理想。则在该种情况下影响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信任渠道>家庭成员>第一时间反应。

⑥当外部条件为不了解周边情况/大雾时,第一次回归已经呈现出良好的统计性(sig值为0.000),说明所有的内部因素都有确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突出的又是那几个因素呢?利用不同的选取标准,得到如下结果(表3-2-3(2)):

显而易见,当F值越大显著性也越高,影响越确定。所以采纳综合标准选取的影响因子回归,得到影响因子重要程度排序为:家庭成员>是否联系亲人>信任的媒体平台。

3.3从众心理分析

当外界因素改变或者信息不完全时,人们就会出现极度恐慌或是盲目呆滞的心理反应,对于灾难经历缺乏的疏散参与者是否还是会积极主动的参与疏散,或者出现从众心里呢?

图3-3统计出外部条件不同时,参与疏散的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结果显示,良好的天气和对周围的充分了解会使人群均选择主动参与疏散,反之,当这两个因素变糟或者任意一个向不利方向变化时,人员疏散行为就会延迟。

图中显示,当外部环境逐渐变得恶劣时,大量的人群由第一、二阶段转移到第三、四阶段进行疏散,甚至在不了解外部情况且大雾沙尘天气时,选择第六阶段参与疏散。这主要是由于,当周围环境变化时,人们对于自身决策的确定性产生动摇,认为多数人的决策会比自身的更为可靠,等待他人做出疏散决定后选择跟随。而且人越多从众行为越明显。因此当人们发现有人群疏散时会选择跟随,同时,导致疏散需求量向后推移。

由此可见,如果天气条件或者周边环境发生细微的变动时,疏散的人群都将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在情况紧急的条件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四 结论

经过对兰州交通大学在校师生出行行为大量调查,并利用spss20.0将得到的问卷进行最优尺度回归,笔者得到如下几个结论:

(1)对于居住周边的了解程度和天气情况是大型灾难人员疏散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它们决定着人员是否参与疏散以及参与疏散的时间等关键问题。

(2)当天气情况与对于周边的了解情况不同时,对于人群出行总共有7个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分别为:天气情况、对周边环境的了解情况、第一时间的反应、信任的媒体平台、灾难经历、是否联系亲人、房屋性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3)当天气情况越糟糕或者对周围环境越陌生,人员疏散行为中会出现越多的从众行为,主动参加疏散的人员数量会减少,大量的疏散需求会随着时间向后推移。

可以考虑将天气情况等突出的影响因素最为自变量,同疏散时间等同时纳入疏散需求预测过程当中,并优化预测模型,使预测过程接近现实情况,从而提高预测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谢青梅.基于 Logistic回归的应急疏散交通出行生成预测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66(4):79-82

[2]林建新.基于S- 曲线的时变交通应急疏散需求预测[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27(3):92-96

[3]耿彦斌.基于概率分析的应急交通救援需求预测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6):172-176

[4]Sajjad Ahmad.Modeling Human Behavior for Evacuation Planning: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J].ASCE,2004

[5]Adam J. Pel Michiel .A review on travel behaviour modeling in dynamic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s for evacuations[J].TransportationDOI 10.1007/s11116-011-9320-6,2011

[6]Shen-Wen Chien. Development of an after earthquake disaster shelter evaluation model[J].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Vol. 25, No. 5, pp. 591-596 (2002)

第6篇

关键词:消费心理;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讨论

随着我国现代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以及国际商品市场市场环境中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我国现有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实际面对的市场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发展提升。近年来,在我国现代国民经济建设事业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的历史背景下,基础消费行为对国民经济增长发展事业的贡献效应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而随着我国基层民众基础性思想观念认知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水平不断提升,消费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决策和市场营销活动开展水平的营销效应逐步引起了广泛密切关注,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具体围绕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相互关系问题,展开简要的阐述论述分析。

一、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类型

(一)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消费心理,就是独立的消费者个体在具体开展实物商品,以及劳务项目的遴选、对照、细致分析、购买决策与实践、具体应用,以及应用效果和主观感受评价等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和体验的一系列内在心理活动。消费心理对消费者最终形成的消费行为决策具备深刻影响,是最终决定消费者是否开展针对某一特定商品对象的购买实践行为的基础性决策因素。举例论之,图1表示魔种篮球鞋产品的外观示意图,因其外观设计特征而导致的消费者主观消费心理感受状态差异,对消费者实际获取的消费活动决策结果,具备极其深刻的影响效应。

(二)消费心理的具体表现类型

遵照消费者个体实际开展的消费行为的表现特征,通常可以其实际形成和表现的消费心理,具体划分为四种表现类型:第一,从众心理,通常指的是传统消费心理学研究视域之下的“入乡随俗”心理,就是在看到周围人针对某些具体类型的商品类型展开购买行为基础上,自己也会跟随实施购买行为,因而这种消费心理具备一定程度的趋同特征。第二,攀比心理,在攀比性消费心理的作用和驱使条件下,独立消费者在具体开展商品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中,往往并不重点关注产品实际具备的应用价值和使用功能,而其主要的心理关注侧重点,则在于与周围其他人开展的商品购买行为实施比较。第三,求实心理,所谓求实性消费心理,其在基本内涵和表现特征层次具备鲜明的彼此相反性,其具体的基本内涵,在于消费者在实际开展商品消费行为决策过程中,重点关注商品实际具备的实用性,以及对自身实际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实现了对商品消费行为综合效能水平的充分关注,具备较为充分的理性化表现特征。第四,求异心理,所谓求异性消费心理,指的是消费者在具体开展商品选购和商品消费决策行为过程中,单纯片面追求自身购买商品与他人购买商品的相互差异特征,切实满足自身推陈出新和标新立异的主观心理欲求,忽视了在具体的消费行为开展过程中其他因素对最终消费活动效能水平的影响效应,因而导致此种消费心理具备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二、消费心理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具体思路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依然展现着一定程度的严峻性,传统的以销售者主体占据主导性控制地位的“卖方市场”形态,正逐步被以“消费者群体”为主导的卖方市场形态所替代,直接导致我国现有的各类产品生产型企业实体,以及劳务输出型企业实体,正在真切面对着一系列表征鲜明的市场性经营发展挑战。根据目前已经获取的实证性研究数据,在现有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我国消费者终端市场尚未实现饱和发展状态、依然能够在后续开展的消费行为实践过程中,开辟和创造数量充足的消费行为活动实践空间。对于现阶段独立存在的企业组织实体而言,如何结合目标消费者群体实际具备的消费心理活动和消费实践行为表现特征,制定和事实上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开展方案,是我国现代企业在现有的市场环境格局之下面临的首要发展问题。我国现代企业布局必须借由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工作开展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扩展企业产品销售和劳务项目经营实践过程中的市场波及面和覆盖面,优化和扩展对象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消费实践行为开展空间。在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基本理论的研究视域中,所谓消费终端问题,事实上,指的就是消费者在完成针对特定商品对象或者是劳务服务对象要素的购买活动基础上,其在具体使用商品购买对象或者是劳务服务购买对象过程中所获取的心理感受,在消费者获取良好心理感受条件下,其往往会对具体开展的商品购买消费和劳务服务购买消费行为产生充分的接纳心理,并引导其他消费者实施类似消费行为,为特定企业市场营销工作效能水平的切实提升,构筑支持条件。

三、结语

针对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关系问题,本文具体选取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类型,以及消费心理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具体思路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参照。

参考文献:

[1]万品维,徐婀娜.基于消费心理透视市场营销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2).

[2]郭俊华.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12).

[3]张政.消费心理透视与市场营销管理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4(7).

[4]杨柳.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特点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11).

第7篇

1 对当下传媒制造新闻现象的反映与批判

《搜索》中的记者陈若兮认为这条新闻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围绕叶蓝秋事件刻意制造新闻,引起公众舆论,制造网络暴力。但是她这样的做法让我开始担忧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让我开始质疑记者报道新闻的根本出发点。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和新鲜,在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①作为受众,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闻,现在的新闻更新速度不再像以往以天的单位更新,尤其是现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新闻更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他们为获得新闻线索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在努力的寻找和挖掘新闻线索,这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当今新闻可以忽略客观真实性吗?物极必反,同样道理,我们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果一味的追求新闻线索和新闻的新奇、吸引眼球性,弃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和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于不顾,这种情况下,不仅新闻的真实性值得质疑,记者的个人品性和职业道德也值得我们质疑。就像影片《搜索》中,陈若兮把不让座事件的主人公叶蓝秋很多私人隐私都挖了出来,并且晒到了自家媒体的网上,只是为了换取网民们的点击率,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陈若兮在影片中,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所谓的收视率,把一件“公交不让座”的事情,大肆渲染,利用网民的“愤青”心理,制作新闻热点。原本叶蓝秋的道歉本应该是不让座事件后续真实的报道,记者应播出道歉视频帮助叶蓝秋澄清事实。然而陈若兮对事实的掩盖便是变向的制造新闻。她已经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我们的记者和网民又一次成为了悲剧事件的最终罪魁祸首,为最后叶蓝秋自杀埋下了伏笔。

2 网络暴力事件中受众的心理分析

《搜索》中的被搜索者叶蓝秋从独自扛着自己身患癌症的事实,到最后结尾的“被自杀”又让很多人震惊。叶蓝秋的死,可以说也是死于我们的网友的口诛笔伐,也可以说死于我们的记者的纠缠和无底线的“人肉搜索”。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大量网络暴力事件,从“虐猫”事件,到“艳照门”事件,再到“范跑跑”事件,先是在网络上引起大众关注,接着继而发起排山倒海的“正义”讨伐,给当事人现实生活带来了困扰,给受众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像这些“人肉搜索”不断在网上爆料别人隐私,实际上就是不断给被搜索者施加压力,也就是一种网络冷暴力。那么产生网络暴力现象原因有哪些呢?

2.1 娱乐时代话语权的改变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后,群众话语权在娱乐时生了重大改变,人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弱化,甚至模糊了身处媒介环境下的我们言论职责。由于网络这样的新媒体出现,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平民增加了话语权。近年来,媒体出现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而且在网络这个平台上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受众可以充分发泄自己的欲望,对他人隐私的窥视和好奇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在《搜索》中,当叶蓝秋不让座视频被放到网上,引来了网民们互动评论,各种各样的评论铺天盖地。以至于后来网友们把叶蓝秋的工作单位,小学母校等隐私的东西全给暴露出来,甚至网上爆料叶蓝秋是小三,这些都让网上受众满足了自己的娱乐和狂欢诉求,并且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2.2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很严重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具体表现在网络中,网民们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流,人们便往这种偏向的方向移动,最后行成了极端的观点。正如凯斯桑斯坦言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在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②网民这个群体中易激动,非理性的特征导致了群体认同。《搜索》中网友们对于叶蓝秋不让座这样的行为大加谴责,他们认为让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去给老人让座,在这场网络暴力中,网民们对叶蓝秋的行为已经听不到不同的看法了。从这件已经发生的“不让座”的事件中,大部分网络受众自以为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已经形成一边倒的趋势,对于叶蓝秋进行谴责谩骂,给予叶蓝秋巨大的社会压力。

2.3 大众的从众心理

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也写到“在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新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会转到另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③勒庞还认为,群体中的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让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和绝对谬误。”③影片《搜索》网民表现出了从众心理,当媒体信息传播者提供给他们叶蓝秋不让座信息,让网友一边倒的谴责,被媒体给操纵。由此可见,从众心理也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原因。

搜索,表面上搜索到的是叶蓝秋,实际上搜索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态度,它展现了人性的善与恶,也让从事新闻行业的人能够学会自我反省,应该如何引导社会舆论,如何用新闻工作者客观的平等的视角去对待社会上的人。不容置疑,《搜索》是当代社会不可多得的一部作品,它唤起人们的,是最深刻的思考,最触碰心灵的共鸣。

注释: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5.

②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0.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心理 内涵 问题 对策

据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07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未就业人数是144万人。预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加上去年未就业的144万,实际将在2008年就业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94万人。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本已经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2009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加上近两年沉积的大学毕业生,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社会的优质人力资源,大学生更应该自己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成为社会的负担,这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如何具备这种能力,关键是调节好自己的就业心理,发掘自己的就业心理潜能。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内涵

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隐私,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自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首次提出了“就业心理”的概念,开始对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探讨。美国哈佛大学首开先河,于1919年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从此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个性心理测试和就业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从而对大学生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心理问题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用人单位都开始面对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管是从学历还是各个方面,用人单位都开始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而求职者随着竞争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剧,对以后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谨慎和细化各项标准。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我、自负心理。

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准确把握自己是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毕业生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认为能力尚可的占72.9%,比别人强的占12.4%,不行的占14.7%;对自己兴趣、爱好了解程度:很了解的占38%,比较了解的占47.8%,说不清的占14%;对自己气质和性格了解程度:很了解的占38.4%,比较了解的占50.7%,说不清的占10.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很了解或比较了解,自我意识较强,对自我的个人期待值很高,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相对美好的设想和规划,这一系列的期待让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中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按照自己内心设想好的一些条件和要求去衡量,过高的期望值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产生一些过于自信的心理。

2.自卑、失望心理。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大学生过低地评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在贫困生、女生中也有表现。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大学生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面试中不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这是一种没有主见的心理。其特点是缺乏自主性和竞争意识,不顾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跟着感觉走,盲目从众。许多毕业生赶时髦,喜欢围着别人转,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就把别人的选择作为自己的最佳选择。实际上是在择业时寻找安全保险的途径,为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所左右。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1.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已由国家分配转变到供需双方自主选择,在观念上要积极地适应和接受。面对分配体制的转变,毕业生只有在心理上具备了自主择业的意识,才可能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心理压力。自主择业在带来机会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竞争。择业是自主的,但又是双向的,择业的自主性正表现在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之中。毕业生已没有了传统的一次性定终身的分配,在未来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次择业。

2.普及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毕业生提供心理帮助,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引导这些毕业生走出错误的自我认知,从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不良就业心理带来的后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应就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邀请心理学专家、学者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并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明确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为求职就业提供一个内在依据。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还要掌握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翠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

第9篇

【关键词】:电影;受众心理;《美人鱼》;周星驰

“受众”是一个传播学概念,但在研究群体心理时也借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大众这一群体现象;把影视视为大众传媒时,其受信主体也就是受众,它与日常所说的“观众”是在不同层次上使用的同一概念。[1]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受众消费充满了自主性,如何吸引受众为某部影片“买单”则取决于这部影片是否满足了受众的消费“需求”。在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基于某种心理需求的驱动来接触媒介和信息,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逐步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2]

“需求”是人类开展一切活动的根源。因此,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来制作和拍摄电影,是最大化的满足受众的方法。如果,把电影当做某件商品,受众就是用金钱来换取自身心理“需求”满足的一种商业模式;而一部商业电影的成功与否最直接的也体现在,受众的心理满足程度之中。据笔者观察,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呈爆发式的增长,最近刚刚打破国内票房记录,登顶冠军的电影《美人鱼》,截止4月4日已连续上映52天,票房已突破33.88 亿,观影人次超3000万,使其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

“星爷”超强IP唤起影迷关注

周星驰以其独具个性的表演风格开创了中国的“无厘头”式的喜剧类型,在华语影坛驰骋了近30年,却历久不衰。自1994年的《国产凌凌漆》开始周星驰正式踏上电影导演创作之路,其作品多次打破各项记录,无论其个人,还是作品都深受广大影迷的喜爱。

在互联网化的今天,周星驰无疑就是一个被广泛熟识的超级“IP”。其“IP”的属性包含了明星的关注效应、喜剧王牌的认可和高渴望度的影片期待,因此怀着对“星爷”的迷恋,时隔三年之后得大荧幕之作《美人鱼》,自然就取得了影迷和媒体的更多关注。

“情感期待”引怀消费

如今的主要观影人群锁定在80后、90后身上,周星驰的一系列作品伴随他们成长,但1980-2000年,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低迷时期。看着星爷电影长的80、90后最初多是通过免费观影的渠道认识并喜欢上周星驰及其作品的。周星驰的电影也已经变为80、90后青春缩影的一种“符号”,购票观看《美人鱼》则从情感上满足了“受众”的对于青春的缅怀。

其次,在电影《美人鱼》的营销宣传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欠星爷的一张电影票,该还了”。而通过看《美人鱼》也满足了“受众”的移情心理。移情心理主要指受者对自己能力无法实现的欲望或不存在的经历,通过对信息内容的角度置换,达成心里的满足。看周星驰电影,则就是所属唤醒青春记忆的一种方式。

“王牌”喜剧满足大众娱乐需求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商品,与电视节目一致其首要功能就是满足受众的“娱乐”需求。电影观众都希望通过故事的编排和影像的表达,能达到视觉感官和内心的双重愉悦与满足。周星驰为近30年来“王牌”喜剧的标志,深得观众的信任。而《美人鱼》依然坚持“无厘头”式的表现形式,影片全程笑点无数。尤其在春节期间,大众对于“合家欢”的喜剧电影则更加亲睐,在喜剧明星邓超、罗志祥的全力加盟中,《美人鱼》的关注度和票房也在不断攀升。

全方位、多角度引发受众好奇

好奇心理是人们自然地对某一对象关注和感兴趣的一种心理指向。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具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他们对四周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对神秘的、未知的、不可测的事物心驰神往。[3]而该影片中,惯有的神秘“星女郎”、反常的“无点映”和快速“高票房”现象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好奇心,最终都需要转化为一张电影票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1.神秘“星女郎”

周星驰在业内被人称为影坛神话,他所出演或导演的每一部影片都能成为社会的焦点。而同样每部高关注度的影片中,夺人眼球的便是经他精挑细选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一个个星女郎。每部电影“星女郎” 的元素也成为了大众的广泛认知,由于星女郎多为新人出演,因此每部周星驰新片中“素未谋面”的“星女郎”,也就成为影迷和媒体的好奇所在。该影片中的“星女郎”――林允,对于受众又是完全的“新人”,所以大家的好奇心则更为浓重了。

2.反常“无点映”

在电影营销发行的过程中,发行方往往为了先期搏得一定的观众基础和口碑,都会在临近上映期间的院线看片会上先行请院线方“看片”或者在上映档期前几日做部分场次的超前“点映”。但美人鱼的发行模式却一反常态,在2月9日前没有一场放映,保持了充分的“神秘”色彩,这使得一大批观众按耐不住,为了释放好奇心理只有积极的购票一睹为快。

3.快速“高票房”

在《美人鱼》之前的《捉妖记》曾登顶内地票房冠军,用时2个月创下24.5亿的票房纪录。但《美人鱼》在上映的前10天,票房已突破23亿,几乎每天都以2亿――2.5亿的增长速度飞速上升。这使得原本不被影片本身所吸引的观众也纷纷走进影院,一探究竟。

从众心理和互动性的满足引发二次传播

其次,在大众的消费心理中,人们也希望通过接触大众媒体而寻找到社交的共同话题,带来更多的社交机会,从而满足社交互动的需求。可见,从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美人鱼》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娱乐心理、移情心理、好奇心理,还完成了社交互动的需求和追求自我的需求。

当下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如今的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受者,更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对于电影而言每一位看过该电影的观众都成为了其“口碑传播”的传播者,而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受众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4]《美人鱼》在今年春节档的“大红大紫”,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的探讨热议,使得受众在自己生活圈内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传播环境的影响下,受众主动的二次传播则进一步拓展了《美人鱼》的传播范围,推动着《美人鱼》的成功。

由此可见,电影《美人鱼》多角度、最大化的在受众心理上下足了“功夫”,才换得了,打破多项内地票房纪录的成功。这在今后的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当电影具有商品属性开始,我们就应该积极的站在受众的角度上去“讲故事”、“拍电影”,从而去真正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了解和研究受众心理,以受众为关键点来创作电影,也是值得所有电影人借鉴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余梦云:《浅析中国电影受众的消费心理》[J],今传媒, 2015年第1期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李楠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东南传播》,2007年第8期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心理 大学生消费行为 理性消费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观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同时,大学生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对其消费行为进行理性的疏导和教育,将有助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心理分析

大学生是处于由学校向社会、由少年向中年过渡阶段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既存在与少年、中年、一般社会青年相似的一面,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大学生消费心理呈多样化发展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岁以上,已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由于大学生的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学生对收支进行计划性安排,量入为出,因而在选购商品时比较注重商品的实用性、科学性和经济性,要求商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用,经济实惠并且物美价廉。同时,由于大学生生活规律,节奏性强,所以他们对事件和效率特别重视,往往希望商品购买方便,使用方便。另外,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在购买商品时比较喜欢追求新颖和时髦,往往容易成为新产品、新品牌、新消费时尚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在挑选商品时也非常注重商品的色彩、造型和艺术品位,希望商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自己的审美观。求名心理在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名牌产品及企业由于产品质量优良、知名度高且声誉良好,市场竞争力强而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品牌消费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2.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从众和个性化矛盾

大学生的需求、购买动机与行为既具有从众化的一面,又具有个性化的一面。大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跟从模仿大多数同学或其他群体的消费行为与方式,以保持自身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的一致性,避免个人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从众现象在大学生中尤其普遍。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购买与消费决不是盲从的。每个大学生自身条件不同,个性心理存在差异,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消费行为的个性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在消费过程中还喜欢标新立异,希望能够以独特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品位。因而,他们往往喜好个性化的商品用以突出自我。

3.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冲动与理智并存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志趣爱好、性格气质等还不完全稳定,消费经验还不够丰富,加之他们比较注重求新求美求个性,并且富于想象,因而他们在选购商品时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常常直观选择商品,而忽略对商品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和比较。所以,大学生在购买与消费的过程中的感彩较浓,冲动性购买较多。

同时,大学生在选购商品时,也具有理性成分。随着年纪的升高,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理智成分会逐渐提高。首先,绝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供给,这使得学生的购买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他们必然谋求有限经济条件约束下的最大购买利益,这样就使他们对自己的开销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其次,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高,接触信息多,交流范围广,他们在选购产品时会经过理性的思考;再次,家长的教育、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及学校的监督管理,使得许多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消费观。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各自家庭的经济条件以及收入状况合理科学地安排消费。

4.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基本性与超前性同在

调查资料表明,饮食消费是大学生的最主要的消费项目。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的伙食费占其全部收入来源40%~70%,大大高于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文化娱乐消费是大学生的重要消费内容,比如欣赏音乐、看电影和演出、看体育比赛、跳舞、泡吧、买书及学习用品等都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消费项目,而且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其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一般比其他社会群体大。发展性、智力性消费比重大是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又一重要特征。比如购买书报资料、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购买电脑等数码产品、上网、参加各类培训班、购买体育用品等都是大学生比较重视的消费项目。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非理性表现

1.盲目冲动消费

一方面,心中无数、有钱就花。调查显示,37%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自己每周、每月、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在他们的心中基本不去思考怎样花钱、花多少,反正钱花完了就向家人去催要;另一方面,盲目轻信、冲动购买。有许多大学生是凭感觉、凭好恶,一时冲动决定其购买行为的。有的则是易受外界诱惑,盲目轻信广告或他人的介绍,从而引发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2.跟风模仿消费

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社会行为上有模仿的本能,这一本能同样也出现在人们的消费行为当中。许多大学生在努力适应外部社会的过程中选择的最为明显的表征,就是消费行为的模仿化趋势。当代大学生与外界社会接触的渠道非常发达,网络、电视、移动通讯、同学、朋友等,外部社会的明星层出不穷,追星扮酷、随波逐流,导致了种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3.仿效攀比消费

攀比消费行为是指仿效和追求他人更高水平的消费行为。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好胜心理所致。大学生群体中的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往往不是迫切需要,而是出于不甘落后、胜过他人的心理。这种不顾支付能力,一味攀比消费,消费支出膨胀的现象在大学生当中较为普遍。大学生仿效攀比消费的行为可以概括为:吃比高档、穿比名牌、用比时髦、行比豪华。

4.人际人情消费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繁多,师生、同学、朋友、社团等等,大学生发展和延续这些人际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就不得不以人际人情消费为依托。现代社会本就是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组成的,大学生中的正常的人际人情消费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大学生人际人情消费过了度,消费项目增加、消费水平增高、消费比重扩大、消费金额膨胀,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了。

5.娱乐放纵消费

消费的目的应该是使得基本生理需要、发展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相应的满足,但在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行为中,基本生理需要已经远远超出正常的限度,精神空虚、追求感官刺激已经成为引人关注的现象,曾经作为普通市民夜生活象征的歌舞厅已经悄然遍布于高校的周围,而作为新兴娱乐形式的网吧更是星罗密布。如此状况,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难在不良的外界诱惑面前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理性疏导

1.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大学生消费的观念理性

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全社会的大环境来说,要大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欲主义,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环境氛围;从高校周边的小环境来说,应由各部门联手进行清理和整顿,坚决从源头上消除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一些诱导因素,使高校周边能够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理想去处,使得大学生在正确观念的指引下进行消费。

2.加强学生管理,建立大学生消费的制度理性

消费既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活动。而这些行为在一开始并不一定就是合理的,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是规范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措施,同时,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社会秩序,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制度上适当禁止他们的一些不良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对大学生的抽烟、酗酒等行为应严格禁止。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奖、贷、助学金和有关补贴的管理,要杜绝一手拿补贴、一手高消费的现象。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大学生消费的价值理性

调查发现,学生的许多非理性消费行为是由于校园的文化社会不够充实造成的。大学生精力旺盛,学有余力,如果校内缺乏让其消耗过剩精力和时间的文化氛围,他们必然会跨出校门。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是活动,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上来,形成良好的消费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对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80-82

第11篇

内容提要:商业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相应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把握保险消费心理,探求商业保险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对有效地开展保险营销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服务行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业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自身的消费者和相应的消费需求。把握保险消费心理,积极开展保险商品的营销活动,是摆在新老保险公司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拟分析商业保险消费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有效地进行保险营销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保险及保险消费

在保险理论界,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保险下了定义,较为普遍适用的定义是:“保险是结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商业保险以保险作为经营的对象,在这里保险取得了商品的形态,它具有经济损失补偿的功能或者说能够提供经济保障,从而满足人们转嫁危险损失的需要。保险是一种纯粹独立形态的保障性商品,它的体化物即为保险单。保险的消费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是商品交易的关系,保险消费的前提是支付代价(保险费)。进行保险消费必须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商业保险消费也即投保人交付保险费购买保险单,接受保险公司提供的服务;在保险标的发生约定事故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损失补偿,或当约定事件发生时,得到保险金的整个过程。基于保险自身的特性,保险消费也有着不同于其他消费行为的特点:

1.存在危险是保险成立的条件。因此,保险消费的前提是消费者有着潜在危险;

2.保险消费必须是多数人的共同行为。保险是根据大数法则、不确定性风险损失率、概率论等数学手段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平均分摊,保险消费的过程也是多数人的互助过程,因此必须有多数人参加;

3.保险消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保险是事后补偿经济损失,保险合同履行的结果建立在合同规定条件下,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基础之上。因此,消费者在进行保险消费决策也即购买保险单时,不能明确知道自己的消费结果;

4.保险消费具有个人性。保险合同所保障的是遭受损失的被保险人本人,而个人的禀性、行为等将极大地影响到保险标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因此,保险人根据不同投保人的条件及其投保标的的状况决定是否接受抑或有条件地接受其投保。

二、保险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其心理动机,它是人体内在的主动力量,能够驱使、促使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消费活动。投保人参与保险活动,同样也是受一定心理支配的。

(一)求平安的心理

保险动机是直接推动保险消费者进行保险活动的一种内部的动力。它是一种对保险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客观要求在保险消费者头脑中的反映,其表现为保险意向、愿望等的产生,对保险消费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五种需要。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社会交往需要;四是被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会向另一个较高的层次发展。保险需要以生理需要为基础,是安全需要的一种延伸。具体而言,人们对保险这种特殊商品的需要,是源于人们对安全、稳定和秩序的需要。

(二)储蓄心理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型的险种得到了推广,比如当前的子女教育婚嫁保险、养老保险等都有投资储蓄的特点。一些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会考虑这类保险。这类险种一方面具有安全保障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有储蓄保值的作用。这种心理对于保险消费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保险消费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受社会风气、消费阶层、社会群体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某种与其职业阶层、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一些人听周围的人说保险是件好事就投保。这种人投保具有盲目性,他们往往并不清楚保险的内涵和意义,这种由从众心理导致的保险消费往往不是持久的。

1997年底,保险出现了几近“脱销”的火爆场面。在“抢购风”中,有大批一哄而上、人云亦云的盲目者,到第二年续交保费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经济实力没有办法承担如此高额的保费,年复一年地续交下去力不从心,不少人被迫退保。退保除了给双方带来损失,一些退保者还常因费用损失与保险公司争论或投诉。

因此,从众心理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对于保险消费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持久。

(四)自私取利心理

受自私取利心理驱使的保险消费行为往往置保险公司于不利。如上所述,保险消费具有个人性,因为保险标的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危险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保险消费者自身行为的影响。而投保过程中,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

自私取利心理的保险消费者十分清楚保险公司的职能、经营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定,他们把保险当成了牟利的阶梯。他们在保险中不择手段,或超额投保或隐瞒投保条件,故意把预计必定要发生的危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比如私人危房、集体危房投保等等。甚至有一些人会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来欺骗保险公司的“赔偿”,比如人为制造失窃的假象,骗取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赔偿。这种心理虽然促使了部分保险消费行为,但是这种消费行为本身是不利于保险业发展的,随着商业保险相关法规的健全以及经营的规范化,这种心理也会趋于减少。

(五)运气、侥幸心理

在前面的分析中说到保险消费的结果依赖于在规定的时期内,符合合同规定条件的事件是否发生。保险消费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消费者的运气、侥幸心理。

一部分人认为危险可能发生,他们凭着运气心理,指望交纳较少的保费得到一笔丰厚的赔款。但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保险事故发生,便自认为投保不必要,预防灾害是杞人忧天,这时候他们的防灾性心理就会消失,而侥幸心理却占上风,最终导致退保,这类人的投保动机不稳定,这种心理不能持久地促进保险消费,对保险消费有着阻碍作用。

(六)依赖心理

影响保险消费的还有依赖心理。这类心理部分受到了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他们认为发生了意外,个人可以靠单位,单位可以靠国家财政或是民政救济。同时,中国人传统的朋友互相依靠、父母靠子女、子女靠父母心理也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人们的依赖心理。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一部分人不是采取保险的方式防备危险,而是依赖于亲人、朋友或是单位、国家。这种心理导致了部分人对于保险消费的淡漠态度。

(七)比较选择心理

与其他消费行为一样,消费者在保险消费时也有着比较选择的心理。他们会根据能够获得的市场信息,对各种保险商品及其可能的替代品(比如投资型的险种和储蓄之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其价格和质量,从而选择对他们来说效益最大的。

三、影响保险消费心理的因素分析

不同的保险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保险消费心理,保险消费心理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

(一)个人心理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结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个性倾向。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导致每个人有不同的风险态度。风险态度是影响保险消费者心理的内在主要原因。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Arrow把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种,第一种“好冒风险的”;第二种是“回避风险的”;第三种“风险中性的”。风险态度不同,面对未来客观存在的危险,不同的人有不同防备危险的需要,也就有不同的保险动机,进而有不同的保险消费行为。

(二)保险商品的质量和价格

消费行为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追求“价廉物美”,因此,保险商品本身的质量和价格成为影响保险消费心理的因素之一。

保险商品的质量体现在保险企业的服务质量、理赔度、人员素质、职业道德以及经营环境等要素。其中保险企业的服务尤为重要。除了灾后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之外,消费者还希望在投保方案的设计、防灾技术咨询等方面得到满意的服务。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保险服务还需要注重对市场的调研,及时捕捉信息,不断开发设计满足时代要求的险种。

保险商品的价格即保险费。商业保险消费是建立在一定的货币支付能力基础上的,所以,保险商品的自身价格对保险消费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般来讲,两者呈反方向关系变化。个人或单位购买保险时是比较理智的,他们遵循的是最大边际效应原则。就是说,他们会根据自己有限的收入和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去选择最需要、最有价值的保单。

(三)社会因素

1.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等。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深深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保险消费心理也同样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受勤俭节约思想的影响,许多人对于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往往是精打细算的,而且通常更为关注眼前节省,而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

其次,受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许多人把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看是家庭内部必须履行的责任,不接受将这些责任转嫁给外界,从外界寻求保障的保险行为。再次,普遍存在的求同心理也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而致的,人们力求与外界保持一致,也即所谓的“求大同”。

最后,封建迷信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消费心理,人们一方面忌讳考虑未来的危险,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面对危险,一些人宁愿求助于“神灵”或将一切视为“天意”。

2.社会群体的影响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通常一个群体中的人有着某些相近的客观条件,如年龄、性别、职业、支付能力、文化水准等。每个人的保险消费心理也就受到了自身所在群体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群体的影响。社会群体内部的交流和沟通不断促使群体信念、价值观念和群体规范的形成,这就形成了群体之间的一致性。一般来说,个体出于对群体的信赖以及对离群的恐惧心理往往希望保持群体之间的一致性。

面对保险消费,个体有自己的判断力,但是在其做出决策时,群体就对个体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四)经济因素

1.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对保险消费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经济实力。

经济发展只有在满足了人们第一层次的需要后,继而引起了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在人们收入较低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解决温饱的问题;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第一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更多地考虑安全问题。收入上升的结果将增加其支出,其中的部分支出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如汽车、房屋等,人们拥有的实物财产也就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考虑的财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同时,个人开始意识到身体的健康将带来持久的收入,进而为自己和家庭带来幸福,因此也更多地关注身体的安全。因此,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保险消费行为。

2.社会保障程度

社会保障政策是由国家制定,对公民个人提供某种形式的补贴以弥补他们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并在他们患病期间提供医疗服务的一项政策,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内容。由于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因此,社会保障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商业保险消费心理。通常,社会保障程度越高,覆盖面越广,消费者的侥幸心理和依赖心理越强,越不利于保险消费。

3.利率变化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 用户心理

对网络用户而言,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往往会由于一些心理因素,从而影响其获取信息的过程与结果。而对于信息工作者而言,分析用户的心理,了解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用户教育、知识组织与管理等,对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网络信息的生产者而言,了解用户的心理,在开发新产品时有针对性地注意克服用户的心理障碍也会有积极的作用。

获取网络信息中的常见心理问题表现

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多年在开展信息咨询活动中的观察、了解,读者在使用网络与获取网络信息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印象问题

心理学普遍认为印象是一个人对他人或事物在很有限的信息资料基础上形成的,印象虽然具有表面性、片面性,但印象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用户在使用网络信息反映出明显的印象作用,如,用户在注册使用邮箱过程中,95%的受访者都选择使用第一次成功注册的邮箱,如果该邮箱不是因为确实不能使用等原因,他们不会考虑更换新的网站注册使用新的邮箱。据作者调查, 9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存在该问题。印象还从另一个方面得到反映,就是如果某一种产品在第一次使用时没有满足该用户的需求,则他会很少再次使用该产品。

挫折感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作为一种自我的保护,会对某事物产生反感。用户在获取网络知识时也存在挫折感的心理现象,作者在帮助用户使用网络产品的过程经常会被问题到这样一个问题,该产品为何要升级吗,升级版不如升级前的好等问题。其实任何一个网络产品的升级都非常正常的,也是该产品适应社会的用户的需要,就大多数产品而言,升级换代的产品都是一种进步。但对用户而言,由于升级产品会让他们产生不适应,从而导致用户的挫折感产生,一些用户甚至放弃自己熟悉的网络产品,而去寻求其他的帮助。

凭以往经验获取信息

目前的信息网络产品种类很多,每种产品都提供了相应的多种检索方式,从设计者角度来看,这些手段是非常方便有用的。但很多用户在获取网络信息时,还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一般用户不具备信息的检索能力,虽能利用一些索引工具,但因为检索方法不当,不能获得满意的信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手段单一,不能从多途径选择检索切入点;检索词尽量采用简单的词语,不懂得高级检索,特别是布尔逻辑等复杂检索;对检索结果的处理能力弱而对大量的输出结果无法缩小检索范围等。因此,他们更多依赖于自己过去获取相应信息的经验来获取新的信息。如某网站的固定页面中的某一个固定位置,某数据库的某一个专栏等等,而不是利用搜索工具进行广泛的搜索、筛选,而以让自己得到满意的信息。

恐惧心理

面对网络,许多用户都存在一种恐惧心理,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用户,这种心理特别明显。现代网络信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许多用户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充分,面对网络信息出现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导致一种恐惧心理的产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信息量非常巨大,信息源的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大量的信息难以甄别,一些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的却是无用的信息,从而对此产生恐惧心理。对于一些年轻的用户,他们对网络信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真正需要查找特定的信息,运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无所适从,从而也导致对网络信息的恐惧心理。

从众心理

心理学认为当人们在信息不详、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条件下会发生从众行为。即人们对于自己的知觉、感受、判断与行为表现都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当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没有客观的权威性标准可供比较,往往以他人的意见或行为作为自身行动的参考依据,因为社会现象是由多数人的共同信念和思想构成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大多数人共同以为正确的事物作为判断的准则。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通常也会发生从众心理。如近一段时间,周围的人经常使用某一网络产品,则该用户也会主动地去使用某产品,如果别人认为某一数据库非常适用,则他也会认为该数据库非常有用。据作者的调查与统计,大多数人使用网络产品都是通过别人介绍,而不是通过自己对该产品深入了解后才使用的。从众行为既可导致人气的聚集,但也可能导致用户的沉迷,它既可导致名牌信息产品的产生与流行,也可导致某一信息产品在局部范围内的用户流失与消失。

网络用户心理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

对用户的在获取网络信息时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信息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对这一影响绝对不可忽视。虽然用户存在的心理问题,直接的结果只是导致用户不能获取自己满意的信息,但从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用户对数字资源的信任度、对信息服务机构开展的信息服务工作的评价及一些新的网络产品的推广与使用。

印象的存在导致大量数字资源不能得到综合利用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人们对信息的渴求增量非常大,但是由于印象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大量用户集中使用某一数据库产品,而其他数据库产品则处于闲置状态。以我校图书馆每年对数字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查表为例,由于购买的第一家数字资源产品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简称CNKI),虽然其后陆续购置了国内其他的数据库资源,但CNKI的使用点击率总远远高于其他数字资源使用点击率的总和,高达数百万人次。这一方面导致图书馆对数据库的维护难度增加,过高的点击率导致数据库有时不能正常使用,而与之相近的数据库却又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对图书馆引进与剔除的数据资源决策出现难度,因为人们对新的数据库没有足够的兴趣,图书馆很难在该数据库的试用期内收集到充分的证据决定是否需要购买;同时,对于图书馆剔除数据库同样存在甄别的难度,不能从使用率来真实反映该数据库的使用价值。

用户的挫折感影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

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是以用户满意度为考评标准。如果用户大量存在挫折感,则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信息服务的质量。随着信息服务的发展,图书馆等信息机构需要对主页进行更改、对数据库资源使用平台或浏览器进行升级等活动,其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用户,让用户获取信息更为方便,使用更为容易,但因为在升级换代中,必然要让用户去适应新的事物,或在一部分时间内不能运用原来的方法获得信息服务,这就会让用户产生挫折感,从而降低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认同。

经验的存在增加用户培训的成本

因为有了经验的存在,用户在接受信息素质培训时,往往会以自己的经验为出发点,拒绝或质疑所传授的新内容、新技术,信息服务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投入更大的成本才能使用户的技能得到提高。经验的存在也会加剧部分用户挫折感的产生,如,他经常运用某种方法从该数据资源中获取信息,而一旦数据库改变结构或取消了该方法,用户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用户对该数据资源的严重不满。

恐惧心理的存在导致用户的流失

由于一些信息用户从未使用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往往存在一种恐惧心理,有时会因此而放弃网络信息的使用,回归到传统的信息服务领域中去,这一方面会导致信息用户的流失,同时也不利于现代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如图书馆的纸质期刊问题,虽然目前国内的期刊全文数据几乎覆盖了各个图书馆的全部纸质期刊,同时通过多年的发展,各图书馆的存储技术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但纸质期刊却不能取消,其关键的一个原因是部分用户的阅读习惯或者是因为从未接触现代化技术,导致对数字期刊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分析对网络信息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于人的惰性,他们不愿学习和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方法。 网络,心理-[飞诺网FENO.CN]  信息咨询部门解决用户心理问题的对策

作为网络信息的集散地,让用户能够通过网络获取自己的信息资源,这是信息服务机构的责任,也是每位从事信息服务人员的基本职责。针对用户在使用网络信息中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的生产者都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帮助他们对网络信息有新的认识、提高信息素质,克服心理问题,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

开展用户教育

网络用户出现许多心理问题,一条重要的原因是获取的信息教育不够,信息素质不高。随着网络信息的广泛深入,人们要从长期已有的获取信息的老习惯中走出来,是需要有个适应过程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想获得更多的技能,提高信息素养,用户教育非常重要。作者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对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加强对知识的组织与管理

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信息的价值取向不一及信息的格式多元化等特点,信息用户通过简单的手段进行检索,必然得到数量巨大的输出结果,并且多数是无用信息,还有一些信息需要运用多种方式转换方能被直接使用。图书馆等信息服务的机构,其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知识的重新组织与管理,提供给用户以便捷的服务。构建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二次开发,过滤、删节、增补以及重组,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用户能够有针对性地从中获得更多有用的网络信息,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慎重决策信息产品的处置

图书馆对于信息产品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经常会根据用户的需要增加或淘汰一些产品,在这一决策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查,如需考虑到产品针对的用户群体,有针对普通用户及研究性用户的较高层次的产品等,不能仅凭用户的点击率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对于数据的更新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数据产品的升级换代,浏览器的升级、主页的改版虽然是图书馆的正常工作,但在进行这些工作之前之后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用户培训方案,尽量缩短用户适应的时间,版面尽量人性化,减少因开展这些工作给用户带来的负面影响。

开发新的产品时就注重创新点

因为用户有自己的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认知态度,如果新的产品没有独特的创新点,很难改变用户的固有习惯,打破对其他产品形成的印象,导致产品的市场前景不高,因此开发新的产品,创新意识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网络用户获取信息的行为受其心理活动的影响,而用户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在这个网络化的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应当加强对用户的心理活动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信息服务的方法,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段红.用户心理分析与信息服务工作.晋图学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