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5 14:3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传播的这些主要特点带来了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以其全时性、内容广泛性、数据库超大信息量的支持、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开放性、互动性等传播特性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使网络新闻相对传统媒体新闻而言,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全时化特点。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及时性对于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新闻则进一步扩展了时效性的概念,把传统媒体新闻的及时性拓展为全时性。网络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几乎覆盖全世界,使得新闻的全时性只有在网络媒体上才能实现。在网络上可以第一时间新闻,可以随时更新、修改、删除已经的新闻,有些网站还可以在线直播,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全时化特点。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无论是“9・11”事件、伊拉克战争,还是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网络新闻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多样化的视角、最丰富的背景,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进行报道、描述和分析。
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在反映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动态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因此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担任了与众不同的重要角色,使很多读者把网络新闻作为及时了解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发展的第一选择,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网络新闻“滚动报道”的依赖性。
但是,网络新闻的全时化往往造成新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增大,带来了新闻不易过滤的缺点,更新速度快也容易淹没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处理不当,新闻事件发展进程中的重点信息会淹没在众多的新闻条目中。面对这种情况,网络编辑应该凭借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快速收集各种信息,过滤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使之突出地呈现给读者。
超链接特点。网络新闻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超文本链接。网络新闻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把各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新闻的信息范围。读者在浏览网络新闻时,只需要打开一个新闻网页,关于这个新闻的所有信息都会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的阅读视野可以灵活地从一个平面跳转到另一个平面,从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网络新闻的传播既实现了全球覆盖,又能在内容上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信息、纵向容纳发展过程的信息,呈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二维化特性,远远超出传统媒体新闻提供的有限的、少角度的、少层次的、单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服务,网络新闻信息的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式会导致人们的阅读心理发生一些变化,网络媒体需要按照读者的关注度、需求度,对新闻信息进行更加合理的链接编排,以保证网络新闻信息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数据库化特点。网络媒体几乎拥有无限的信息空间,其信息总量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现在的网络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网络记者、编辑不需要担心有什么版面的限制,相反却要费尽心思到处搜索与新闻相关的资料,来满足读者的需要,填充网络这个“信息的无底洞”。
一般大型的网站都建有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把新闻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既便于网站自己管理数据、存储资料,更便于读者查询信息、检索资料,读者可以通过查询、检索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新闻资料。数据库成为增加网络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基础,强大的数据库对于提高网络新闻的质量,增强网络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交互性特点。“交互性”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呈现的最突出的特点。虽然在传统媒体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存在交流,比如报纸、杂志设有读者信箱、电台开通热线电话等,但在这些交流中,受众在传播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受众完全改变了单向接受的被动地位,可以参与到网络新闻中,对新闻加以评论,参与新闻的传播活动,变新闻的“旁观者”为“参与者”。网络真正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让受众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直接参与新闻报道。
从网站角度看,网络利用互动功能,每时每刻都可以吸纳网民参与到新闻的交流中,为大众提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条件,而网民的评论和意见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有可能迅速形成舆论,进而扩大网站的影响力。网站还可以通过互动了解民意,更好地观察判断自己所要引导的舆论方向与现实的民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自己的舆论导向是否需要调整。有时还可以从互动中得到的新闻线索进行采访,从而获得独家新闻。
个性化特点。网络的超大信息量使网络新闻不仅涵盖了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所有内容,还包含了一般新闻报道不做的一些话题,表现出网络新闻的生活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特性,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个性需要。读者可以享受丰富的网络新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网上任意选择、组合信息,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的新闻内容、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网络新闻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多媒体形式特点。网络新闻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flash等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新闻呈现出动静结合、声像皆备的网络形态,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网络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读者在浏览新闻时可以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感觉,感受到网络新闻带来的冲击。
目前网络新闻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新闻热闹非凡的背后,应当看到目前的网络新闻还存在一些问题。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比较差。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依照自己的价值取向随意地观点和评论,真真假假的信息在网络上满天飞,让人无法判断它是否真实。由于读者和网络媒体要求网络新闻全时段、快速,使网络新闻存在制作周期短、发稿流程相对简单、随时更新量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新闻在准确方面不如传统媒体。
而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由于网络新闻缺少自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网络上的新闻常常让人感到不可靠、不真实。据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于45%,一些商业网站的新闻则可信度更低。
网络新闻往往缺乏深度。网络媒体在版面扩张上具有先天优势,为了填充网络巨大的“胃口”,网络记者和编辑们往往通过搜索、摘录、选编传统媒体的消息报道,汇集网民的评论,形成网络新闻内容,缺乏新鲜的第一线的报道。我们经常看到,大量的网络新闻在某一主题下简单地汇总,没有经过系统的梳理、归纳、提炼,给读者以信息杂乱、重复、雷同、堆积的感觉,新闻信息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超链接文本的使用在方便信息查询的同时,却往往使读者迷失于新闻的细枝末节,甚至背离了新闻的主题。
网络新闻的把握性比较弱。由于网络的开放、信息的透明、网民的全面参与,造成网络新闻传播中干扰因素增多,网络新闻的可控性比较弱。网站虽然也对一些言论进行控制,但更突出的是为网民提供网上言论的必要的空间和平台,使其有通畅的发表言论的渠道,这样就造成了对新闻的控制性比较差、信息管理困难的状况,需要网站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提高有效驾驭网络新闻传播的能力。
网络新闻存在过分娱乐化、媚俗性的趋势。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这种虚拟比较容易使人们暴露隐藏的内心世界,很多人上网是为了寻求轻松娱乐,为了迎合各种人群的心理需求,网络新闻常常表现出不严肃性、娱乐性特点,甚至有低级媚俗的倾向。我们看到,在网络新闻中,娱乐绯闻成为焦点,标题变得夸张、虚张声势,页面设计得艳俗、低级,网络新闻既炫目又刺激,可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网络媒体一味地迎合网民的需求,网民喜欢什么,网络新闻就报道炒作什么,势必忽略了网络新闻的社会责任性。所以应当强化网络媒体的自律意识和规范措施,使网络新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
网络新闻数量多、速度快、互动强,在报道社会热点问题、快速传播新闻论点和读者互动参与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要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使网络新闻在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为读者营造平等开放的舆论平台的同时,又把握好一定的度,从而使网络新闻报道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迈曾:《传播学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3.季桂林:《网络新闻专题探析》,《军事记者》,2001(3)。
4.刘雪梅:《透视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中国传媒科技》,2002(8)。
1、网络广告的特点:网络广告的互动。消除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网络广告更具经济性、网络广告效果的可测评性、网络广告的目标性、针对性强。
2、网络广告就是在网络上做的广告。通过网络广告投放平台来利用网站上的广告横幅、文本链接、多媒体的方法,在互联网刊登或广告,通过网络传递到互联网用户的一种高科技广告运作方式。
3、与传统的四大传播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广告及近来备受垂青的户外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施现代营销媒体战略的重要一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1、可在网络环境下事信息采集、处理、存贮、传递和提供利用;
2、给用户提供所需的网络信息数据、产品和快捷的服务;
3、信息的,与非网络信息相比,网络信息的数量多,质量也较难控制;
4、网络信息管理以保障网络服务和网络应用为目标,从信息资源组织、信息平台协调、用户及其权限管理、安全防范策略等方面进行集成化协调管理;
5、主要突出网络服务安全性、服务管理易操作性,为用户提供一个界面友好的基于Web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
6、网络信息的数量多,网络信息,包括信息地址、信息链接、信息内容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7、网络信息在形式上包括了文本、超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数据等多种形式,在存取与利用方法上具有多样性。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网络直播;赢利模式;特点分析;前景介绍
一、网络直播的观看和从业人群分析
网络主播有签约和不签约两种,从参与直播和观看直播的人数分布比例来看,观看直播节目的人数中女性数量明显少于男性,参与直播的人群中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数量。直播能够与用户直接进行视频交流,接受普通的用户刷礼物打赏直接盈利。其中,在全平台观看直播节目的用户中,经常有观看习惯的女性占23%,经常观看直播节目的男性数量高达77%。从年龄分布层次来看,18~22岁观看直播的人员比例最高,为35%。22~26岁的人数比例为21%。18岁以下及26岁以上的粉丝比例分别为26%和18%。网络直播行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年轻化特点。从参与直播的性别比例来看,女主播的人数明显居多,为80%以上,男主播人数比例仅为20%。网络直播是一种依赖年轻消费群体盈利的商业模式,直播平台需要做好客户目标定位工作,采用定向广告投放的方式,吸引大批高活跃度的年轻用户参与到直播中来。
二、当前网络直播的发展状况与赢利模式特点分析
(一)网络直播的发展状况分析
网络直播是一种典型的粉丝经济盈利模式,它的发展依赖广大粉丝的支持。网络直播是一种依赖分享和粉丝关注发展的交流活动,目前的直播平_比较多,知名度较高的主要有YY语音、斗鱼直播、ME直播等,新型直播平台有映客、QQ空间LIVE直播等,初创的直播平台发展速度比较快,网络直播领域竞争格局尚不稳定。网络直播是一种“万众参与”的亲民化的在线互动形式,它对于参与直播人员的要求比较低,较低的直播门槛,较高的盈利回报,吸引了大量普通网民加入直播活动中。网络直播的发展,需要经历一定周期的商业运作过程。以生活服务类和才艺展示为主的网络直播公司,需要构建粉丝参与的网络机构,并且要保持平台的独立性,体现出直播平台的特色。
(二)网络直播的赢利模式特点分析
从赢利模式来看,当前直播平台的赢利方式还比较单一和初级,过度依靠粉丝的打赏来获利。一些游戏直播平台,呈现出泛娱乐化的特点,社交属性比较弱,缺乏与用户的定位,单纯展现游戏赛事的全过程,依靠用户的礼物和收看付费获利。
并且,一些生活娱乐类的直播节目,充斥着“三俗”现象,部分网络主播为了赢利表现出不文明的行为。在直播活动中,要想获得更多的关注,需要重视宣传和推广,从而汇聚更多的人气。在直播平台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应该依托口碑借助影响力实现线上线下的盈利。网络直播分为生活直播、趣味娱乐和秀场直播等多个种类,目前以秀场直播为主,并且还有一定比例的新闻事件直播,网络直播具有一定的媒体属性。网络直播内容的定位,关系到后续运作的难易程度,对于盈利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
三、网络直播的赢利模式发展变化及前景介绍
(一)信息分享多样性与营收多元化发展趋势
网络直播平台的收入模式主要有广告收入和增值服务等,直播公司基本围绕用户的需求,扩展与之相关的多种类型服务模式。网络直播的主要服务类型有生活直播记录、各学科知识讲解、机械工具使用、医疗信息资讯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网民关注。
当前的网络直播平台旗下拥有众多主播,在进行直播的过程中与粉丝互动,一些优秀的主播能够获得粉丝的支持和好感,粉丝为主播刷礼物进行打赏,然后由主播和网络平台进行盈利分成。有影响力的直播平台获得实体企业的赞助,得到较为客观的广告收入。还有一些直播平台重视拓展多元化的营收来源,对用户进行服务收费,通过完善商业模式布局的方式,获得电子商务收入和举办线下粉丝见面会活动获得收入。
(二)年轻化和竞争中整合的趋势发展
从网络直播的发展前景来看,网络直播行业的竞争强度比较高,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的清晰度和信号稳定度较低。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网络直播中,互联网平台应该积极应用新的技术,从而提高直播的质量,赢得更多粉丝的青睐。
在新型的网络直播模式中,在直播终端和网络数字三维虚拟演播室系统中,采用数字化输出的方式,打造直播风格和内容更加丰富的直播模式,获得更多的赢利。从网络直播的发展特点来看,青年群体用户粘性比较强,它们使用手机、PC电脑观看直播的时间和操作熟练度交工,在平台逗留的平均时间比较高。在网络主播包装过程中,采用文案宣传、图片推广和视频推介的方式,逐渐提高网络主播的知名度。并且收集网民群众的反馈数据信息,根据互联网社群网民的反响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主播营销方案,获得更多的盈利。针对粉丝群体的年龄特点,网络直播平台在拉拢广告商的过程中,应该主打高学历、年轻化的标签,吸引休闲、娱乐、电子科技等新行业广告商加入。
四、结束语
在网络直播平台建设活动中,直播节目应该符合《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的相关要求,游戏赛事直播,其直播内容和转播,都需要获得游戏研发商/运营商的直接授权,并且采用付费和礼物吸引的方式赢利。从网络直播产业的发展前景来看,网络直播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形成产业化和品牌化,并且要自觉抵制“三俗”,使网络直播节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银江.基于P2P网络媒体直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5.
[2]孙梦如,鲁佑文.演唱会新型盈利模式分析与启示――以芒果TV与乐视TV首场O2O网络演唱会为例[J].艺海,2015(6):90-92.
[3]姜薇.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中看网络媒体产生与发展[D].中国人民大学,2004.
网络媒体广告的特点
从消费者使用网络获取产品信息的角度来看,网络广告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媒体使用者是信息的主动搜寻者
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一对多的单向式传播,消费者只能够被动地接收信息,广告信息是广告主刻意传达给消费者的,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此外,传统媒体的版面和时间限制也不可能承载太多的信息,因此,传播的广告信息大多数单纯简洁。这样的传播状态导致了受众或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相比而言,网络媒体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因为网络媒体的使用者可以依靠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寻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把信息“推”向受众。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使用者主动把信息“拉”向自己。同时,网络媒体具有无限链接的功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量可以说是无限丰富。这样,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前,可以到网络上主动搜索相关的产品讯息,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但是,传统媒体上那种不断重复广告信息以赢得受众无意注意的广告方式,在网络上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网民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中,20.9%的网民回答弹出式广告/窗口,仅次于选择网络病毒的29.2%的网民数。在浏览网络时,网络受众习惯性地关闭弹出式广告,同时,受众很少或根本不点击其他非弹出式的网络广告。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在网络上很难有效地实现。
2.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化
在网络上,消费者可以搜索到相关产品的各种信息,有广告主有意的信息,也有其他消费者在使用该产品或服务后的评价,还可能有第三方机构关于某种产品的测评报告,也可能有大众传媒或网站关于某类产品的公开报道,即网络媒体成了消费者信息来源的集大成者。因此,比较传统媒体,网络在帮助消费者获取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适合处于有意式处理信息阶段的消费者。
3.庞大信息量对广告信息的干扰
网络的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但是,从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角度讲,大量的信息容易造成广告传播的噪音。网络的每一个页面上都有很多的链接点。比如拿搜狐的首页与一张传统报纸的头版或者杂志的封面相比,前者给受众的感觉是信息点太多了,而在一个报纸版面或者杂志页中的广告则更容易进入读者的视野。同时网络广告的尺寸很难有所拓展,最常用的网络广告形式有旗帜广告、按钮广告、漂移广告、文字链接广告等,它们尺寸都较小,很容易湮没在色彩斑斓的背景网页中。并且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网民不会长时间地阅读同一页面,即使在同一页面阅读,也会不停地上下滚动屏幕,如果在五秒钟之内不能获得网民的注意,页面上的广告区域就成为视觉盲点。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适合于进行有意式信息处理的消费者,靠重复传播试图捕获消费者无意注意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网络媒体上效果大大减弱。从广告主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适应网络受众的信息处理特点,发挥网络的优势,尽量弥补其弱势呢?
网络广告的设计规划
1.充分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主动到网络上搜寻产品信息的消费者一般都是打算购买该类产品的潜在顾客,对于他们的信息需求,一定要充分满足。对此,生产商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准备。
1)购买搜索引擎的关键字广告,使自己的网站能够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列。
因为搜索引擎是网民接触网上特定信息的入口,并且主动搜索相关产品信息的网民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购买者,所以能否让自己的信息进入搜索者的视野并引发点击非常关键。
2)打造高知名度的企业网站。
企业网站是全方位展示企业形象、产品以及服务的重要窗口,在网站建设中,要注意与企业的理念和品牌形象相协调,使其服务于企业的营销传播战略。通过网站及时产品的最新信息,并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开设论坛,企业的网络社区可以成为消费者相互交流品牌体验的信息平台,消费者在交流中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企业可通过社区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改进产品性能。如果可能,可以提供虚拟体验,促成购买行为的完成。
3)注意及时关注相关测评网站上对自己产品的评价,以及已有顾客使用后的反馈。
2.抓住网民的无意识注意
根据注意的规律,决定人们注意的意识水平的是他们对信息的动机和刺激的特点。前者包括信息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和趣味性(娱乐性);后者则与刺激的强度、大小、变化、颜色、位置、形状等相联系。要更加有效地抓住网民的无意识注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增加信息对于网民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和娱乐性。
要做到信息对网民的有用性和支持性,首先要能够大致确认上网用户的性别、信息偏好类型、职业、爱好等,对网民的了解越深刻,那么你提供给他们的广告信息就越有针对性,越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增加主动点击的几率,达到更为有效的传播。
互联网独特的使用模式可以支持对网民进行深度的了解并大致分类,继而实施分众化的广告传播。用户PC中一种叫cookie的文件(一种记录用户上网信息的文件)可以实现跟踪分析,网站可以利用特征关键词等技术对用户进行分类,同时与广告主产品的特征进行关联、匹配和排序,实现针对网民群体的投放。互联网的这项技术能够了解用户的很多信息,如通过对内容的分析,就能够了解用户的行为和喜好,从而在广告信息对用户的有用性、支持性、刺激性和趣味性方面做到深度的匹配,增加用户对广告信息注意的几率。
2)增加刺激的成分。
利用传统媒体广告的各种有效手段,在强度、大小、变化、颜色、位置、形状等方面合理安排,以增加用户注意的几率。利用成熟的多媒体技术,采用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丰富表现手段,最大化地实现设计者的创意。根据不同的网络条件和客户的要求,制作出个性化广告,以新奇的文字和图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像电视广告一样给用户带来强烈的现场感和视觉、听觉冲击力。图标和按钮的设计应当颜色鲜艳且富有动感,以更好地吸引顾客的注意;按钮则可以加入一些启发式的文字,如“希望就在眼前”、“轻轻一点,世界一变”等来吸引顾客。
参考文献:
①维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第7版),丁俊杰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33-134页。
②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1版),梅清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2-223页。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词特点;网语规范
1.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语的形成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已经变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本身就是时展的产物,具有诸多与时代相符的特征,例如:高效性、高传播速度、高信息容量等等。人们通过网络这一特殊媒介进行交流与传统交流方式肯定有不同之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交流使用的语言,也就是网语(netspeak)。网语是网络语言的简称,它指的是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时使用的语言,但现在网语已经不仅仅只出现在网络上,它还入侵到了许多其它领域,例如:广告,电视、报纸,甚至还出现在学生作文里。网语这一现象在国内外都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对这一现象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它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语言动态发展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网语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但要真正认识和正确看待网语,首先要了解网语的大致特点。
2.网语的构词特点
2.1术语
这里的术语是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用语。例如:磁盘、光驱、主板这类术语是有关计算机组件的;打印机、数码相机、多媒体、刻录机是关于计算机外围产品的;设置、扫描是关于计算机操作的;调制解调器、电缆、光纤、宽带、端口是关于网络组件的;超文本、动态捕捉、动态链接是关于网络软件设计的;电邮、局域网、主页、链接是关于网络服务的;浏览、搜索、共享、接入、卸载是关于网络操作的。
2.2外语词
汉语网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英语的广泛使用。根据有关调查,绝大部分网民都至少接受过中学教育,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英语词汇对他们来说并不会构成理解障碍,因此很多时髦的英语用词广泛活跃于网站的各个角落。对于英语词汇的使用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英语原词,例如:window, internet, e-mail等等。2)英语首字母缩略词,如: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usb(universal serial bus),tcp(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protoco),等等。3)中英文共存,如:“agp接口”, “club 文化特效”, “e-mail地址”, “mp3手机”, “gsm标准”,等等。4)自由翻译,如:防火墙(firewall),附件(attachment),点击(click),等等。
2.3重叠词
在汉语的使用中,人们会通过对词语的重复与叠加来达到加强语气、模仿婴儿的口气等效果,如:坏坏(坏蛋)、漂漂(漂亮)、光光(光棍),东东(东西),等。
2.4词义发生扭曲的词
和使用重叠词的意图一样,网民们为了达到幽默新颖的效果,因此刻意扭曲原词意义,如:神童(神经病儿童)耐看(耐着性子看)、呕像(呕吐的对象)、贤惠(在家闲着什么都不会),等。
2.5谐音词
正如英语当中的谐音cu代表see you(再见),ic代表i see(我明白)一样,汉语也存在很多谐音的情况。1)拼音输入法带来的谐音。bbs(电子告示牌)的管理员被称作“版主”,用拼音输入法连续输入拼音时就会先出现“斑竹”,因此人们图方便就干脆选用这个词语来表达版主之意。“大侠”用相同的方法输入时,先出现的词语是“大虾”,于是这个“大虾”就成了人们对网络高手的亲昵称呼。类似的还有“幽香”(邮箱)、“馨香”(信箱)、“跑牛”(泡妞),等等。2)数字谐音。汉语中人们对数字的喜好往往跟数字的谐音有关。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由于人们追求高效快速的心理使数字的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如:886是“拜拜喽”、7456是“气死我了”,8147是“不要生气”,等。3)外语词汇的谐音。瘟到死(windows)、温酒屋(windows95)、瘟酒吧(windows98)、笨三(pentunmiii),稻糠亩(dot com),等。4)汉语拼音的谐音。gg就是“哥哥”,jj就是“姐姐”,nn就是“奶奶”, 等等。
2.6港澳台词语
据说在台湾大学校园,人们称呼相貌丑的女生为“恐龙”,女生也不示弱,用“青蛙”来指称相貌丑陋的男生。“菜鸟”常常出现在港澳台的小说里,巧合的是,北京方言把“差劲
”也叫做“菜”,例如“菜包子”、“菜货”。英文中的“show”(展示)在港澳台语言中被说成“秀”,有“脱口秀”、“别做秀了”、“心里的话大胆秀出来”等。
2.7脸谱符号的使用
与在现实世界的交流不同,参与网上聊天的各方都缺少肢体语言的交流,互相看不到面部表情也听不到语气使用的变化,为了弥补这一交流缺陷,网民们创造了脸谱符号(emoticon).它们由键盘上的字母、数字以及标点符号构成,虽然构成很简单,但它们的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表示笑,:-(表示生气,:-0表示惊讶,8-)表示带着眼镜,:-p表示吐舌头,等。
3.理智对待网语的存在
网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不能对它妄加评论,一定要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首先要关注网语使用人群的特点。根据调查大部分网民都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极具创造性而且讨厌被束缚,从而将其心理需求充分体现在语言行为中。他们不愿意遵循常规的语言规则而另辟蹊径,在对表达的新创造中获得了莫大的满足感。另外,网语还迎合了年轻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追求。但年轻人都正处于成长、学习的阶段,他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追求还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由他们创造出来的一些网语也会和他们一样具有“孩子气”和很强的不稳定性。所以当人们在承认网语存在的合理性和具有的优点时,也必须认清它存在的缺点,一定要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客观分析与评价它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4.结语
网络语言的出现与流行证明了语言的不断发展性与强大的生命力。它们无数创造性的表达与使用在网民中赚足了人气,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新兴语言的独特魅力,不愧为网络时代的极具代表性的产物。但是世间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语言也逃不过这条黄金定律。总之,对于网语特点、网语规范等问题,社会各界人士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建议,最后就以北京广播学院语言传播研究所所长于根元教授的看法来结束本文:“首先应该制定网络新词新语规范的基本原则,研究哪些词语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国家相关部门和各个网站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引导网络语言的正常发展,对一些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现象要制止。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提高网民的素质和水准。”(于根元网络语言该说p194)
参考文献:
[1]辛斌,张雪梅.(2006).英语因特网语的形式与功能 [j].外语电化教学,107:18-21.
[2]秦秀白.(2003).网语和网话 [j].外语电化教学,94期:1—6.
[3]周日安.(2003).简论网络语言[j].语言科学,4:95-100.
[论文关键词]网络经济犯罪;特点;表现方式
由于网络和通讯技术发展迅速,在网络上的经济活动已成为发展潮流,电子商务、电子银行和网络上的营销等经济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十分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然而,网络具有两面性,在人们用它改造世界时,犯罪分子则通过网络实现犯罪行为。在网络上进行各种犯罪,严重的损害了群众的合法利益。其中,网络上的盗窃、诈骗和非法传销等犯罪活动出现骤增的发展势头,严重的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网络经济犯罪的含义
经济犯罪指的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行为人利用合法的经济方式,违背经济法规,损害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国家、他人财产的行为,这种行为应受到《刑法》的处罚。而计算机网络犯罪指的是行为人违背《刑法》的规定,利用网络为工具,或者侵害计算机的软硬件和信息网络的违法行为。二者的复合即是网络经济犯罪。它与现实生活的空间不同,是虚拟空间、文化和精神空间,它是一种新的损害经济秩序的犯罪形式。但有一点不变的是人本身作为网络经济犯罪的主题和客体,从根本上讲它仍是经济犯罪。综上,定义网络经济犯罪为:使用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侵害计算机的软硬件和信息网络,侵犯国家和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损害经济秩序的犯罪形式。
二、网络经济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的专业和智能性
虽然也存在一些不懂计算机网络的人实施网络经济犯罪,但是实施犯罪的大多数人拥有十分精湛的网络操作能力和深厚的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功底,所以网络经济犯罪的主体比较智能。由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性日益变得严密和专业,所以凡是成功实施网络经济犯罪的犯罪分子不是一些平庸之辈,总体来看,网络经济犯罪的主体趋向于高学历、年轻化的人群。许多犯罪分子以前并没有犯罪的前科记录,犯罪主体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高专业性和智能性,且有一部分的网络经济罪犯进行过高校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或非专业的学习。
(二)犯罪行为十分隐蔽
计算机网络是十分开放的,它没有国界的限制,且具有虚拟性的特征,所以实施网络经济犯罪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进行网络交易的注册十分简便,而且在网络上的支付工具的虚拟性,资金可以在网络上迅速转到被指定的一个账户上。而客户端的识别能力有限,加上计算机和网络的特点,所以犯罪分子能十分隐蔽实施犯罪,以及犯罪后进行销毁犯罪证据和隐匿起来。
首先,从网络经济的犯罪主体来分析,很难确定网络经济犯罪分子的身份,这是因为网络经济犯罪可以来自任意计算机终端,而且现在有部分的网站提供可以匿名的服务,加之现有的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管理水平很难统一用户的网络身份和真实的身份。
其次,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数据多数情况下是网络经济犯罪的损害对象,但网络经济犯罪对对象的物理特性不会造成有形变换,且对其物理特性不会造成损害。网络经济犯罪不会受时间、人员和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网络经济罪犯常常会应用网络技术掩盖其真实的地址,或者通过异地的远程控制同时向多个受害人进行攻击,这样在网络经济犯罪中受害者常常很难发觉自己利益被侵犯。
最后,与传统的经济犯罪相比,网络经济犯罪的证据收集比较困难,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后实体的证据遗留较少,而最多的是电脑中的电磁记录,这种电磁记录比较容易被伪造、篡改和破坏,所以收集网络犯罪的证据和此类犯罪的侦破比较困难。有一些犯罪分子虽然作案之后留下大量的电子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数量、种类十分多, 从而让公安机关很难固定证据。有一些犯罪分子在作案后,立即把电脑上的记录和服务器上的日志记录等等销毁,使公安机关更无法收集和固定证据。
(三)犯罪的方式比较抽象
网络犯罪的方式比较抽象是指网络犯罪发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时空中,抽象的电磁信号是其记录的信息和数据的承载体。与传统的经济犯罪不同,它的时空不受限制,网络经济犯罪行为人在具有网络的计算机和终端之后就能在不受限制的时间和地点实施犯罪。
(四)犯罪持续时间长
重复犯罪时网络经济犯罪的重要特点,要获得大的非法利益,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必须一直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例如,存款零头被网络经济犯罪分子入侵客户的账号偷偷转入另一人的账户中,由于一开始的转入金额很小,所以客户对这些转入的零头很少能注意到,这使得网络经济犯罪的重复犯罪可能性大大上升。
(五)犯罪日益趋向国际化
网络经济犯罪日益出现国际化的趋势,这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互联性、国际性和跨域性的特点使得网络经济犯罪不再受到区域之间和国家之间的限制。网络经济犯罪分子对计算机网络中其中一台计算机的犯罪行为会影响到整个网络世界的任何地方。比如一个网络经济犯罪分子通过收买欧美国家银行的工作人员,把用户信用卡的资料窃取掉,通过境外同伙冒充客户点击在境内建立购物网站,从而实现了虚拟购物,有关银行特约商户垫付的境外国际卡购物款就被这样诈骗。
(六)犯罪所需的成本比较低
与传统犯罪不同,网络犯罪的作案工具十分简单,一般只需一个终端机、上网卡和电话就可以进行犯罪,比传统犯罪的风险小,且收益大。不法分子作案时只需操作键盘,就能使受害人遭受巨大损害。
(七)犯罪的社会危害行比较大
随着网络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网络犯罪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增大,网络犯罪不但能使受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对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也能造成危害,这是一般传统犯罪所不能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家的经济系统、单位,如国防、金融等等,都是数字化的,当这些单位受到入侵,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三、网络经济犯罪的表现方式
(一)盗用客户网上支付账号
当前,账户密码的设置或公私密钥加密和信息认证的应用等一般是保护客户网上支付账户的安全措施。客户账户的资金被盗用正事由于这些安全措施被犯罪分子瓦解掉了,资金被盗用最常见的方式是把客户的电子货币形式的资金所有权转移,犯罪分子应用电子货币与计算机系统、合同书、财务凭证、网络技术信用卡等载体改动银行存款、利息和股票、债券资金、信用卡,从而完成资金所有权的转移。
(二)网上支付账户的造假和使用
网上支付账户的有效性和电子资金的充足性使用结算机构来确认,结算机构的判断被一些认证机构利用向客户发出交易是否可以进行的信息。如果结算机构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被犯罪分子应用计算机技术修改,伪造网上支付账户,躲过结算机构的检查,从而骗取钱财,损害金融机构的利益。
(三)不法获取和复制数据形式的商品
因为互联网具有开放的特性,所以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和服务信息等数据商品很容易在互联网络上传输的过程中,被犯罪分子复制和截获,使权利人的利益遭受损害。
(四)入侵电子商务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是电子商务的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基本保障,这是因为电子商务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上的在机系统,它自动化很高、分工合作十分地密切。对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入侵和破坏会混乱整个电子商务的秩序,严重损害了一个国家的电子商务的稳定及发展,且损害了各方的利益。对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系统入侵和破坏最常见的形式是对股票、存款和利息的入侵。
(五)盗取商业机密
商业机密在现代企业中作为无形资产存在,受到各企业不断加强的保护,但同时对其他企业商业机密的盗窃行为也日益严重。当商业机密在网络上传输时很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严重损害到机密所有人的利益。
(六)虚假广告的制作
由于互联网的方便、廉价、快捷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生产和经营者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网络上的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所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互联网也被一些人利用进行虚假的宣传,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通过贬低其他同类经营者或者抬高自己迷惑消费者。除此之外,犯罪分子还利用超级链接技术进行不正当竞争、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或洗钱犯罪等活动。犯罪分子常常以合法的虚伪外表来实施犯罪活动。
美国网络电台何以崛起
1995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了一个Real Audio System的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的服务,标志着网络电台的诞生。根据美国收听率调查公司Arbitron的调查,截至2005年,约有3700万美国人至少每个月收听一次网络电台,而在四年前,这个数字只有1100万。随着听众人数的增加,网络电台也开始在每年价值110亿美元的网上广告市场上占得更多的份额。
从内容和表现形式来看,美国网络电台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广播媒体开办的网络电台,以美国在线网络电台为代表。AOL和XM Satellite Radio公司2005年4月11日宣布,共提供200个频道的网络广播服务,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网络电台市场。2008年3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将其150个网络电台与美国在线(AOL)的200多个网络电台合并,并接管其网络电台广告业务;同年12月,CBS又接管了雅虎的150多个网络电台的业务,一举整合了拥有5000万听众、占全美互联网用户总数四分之一的网络电台市场。
另一类主要是商业ICP开办的网络个人化音乐电台,以潘多拉电台为代表。网络个人化音乐电台听众多以社交网站的用户为主,其完整的构成部分一般包括:用于播放电台音乐的网页客户端或客户端软件;用于记录并显示听众收听频率和个人音乐喜好的空间主页;用于关联用户收听喜好的互动管理设计;用户间的群组生成模式等。在这些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网络个人化音乐电台通过加载用户评论,建立兴趣小组,组织线上—线下活动,音乐排行榜等措施来扩充电台的用户渠道和社会影响力。在相似的服务定位下,各家电台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对用户收听习惯的探查方式不同,即如何去分析用户的音乐品味,如何去确立自己的选曲逻辑并提供给受众。
在上述两类网络电台中,网络个人化音乐电台是主流,这从潘多拉68%的网络电台市场份额可见一斑。在美国网络个人化音乐电台的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2001年前)网络音乐电台,以Napster,Rhapsody,eMusic为代表。这一时期网络音乐电台的突出特点是提供无限量正版音乐下载服务,盈利方式主要为会员费。1998年诞生的Napster在经历了“侵权”风波后“改邪归正”,转向提供收费性质的正版音乐下载服务。Rhapsody Premier订阅计划向通过包括移动电话在内的任何设备接入到互联网的用户提供无限的音乐流媒体服务,每月收费10美元。
二、当红(2001-2010年间)网络音乐电台,以Pandora,,MOG为代表。这些网络音乐电台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个性化服务”,融入社交元素,并积极探索“会员费+网络广告”盈利模式。2007年3月成立的是一个独特的多平台音乐提供商,除了考虑每个听众对歌曲喜爱,还特别聘请Slacker “DJ”(一个基于复杂运算法的自动化系统)来协助挑选歌曲。另外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它的一款便携式媒体播放器,这个新平台的广告功能是非常出众的。
三、新晋网络音乐电台(2010年后),以Rdio,Turntable.fm为典型代表。这些网络音乐电台的特色在于“音乐与社交、娱乐相结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交型网络电台”。“社交型网络电台”基于电台内容,在网络电台的网站上吸引、聚集相同爱好、品位的网友听众,这些听众之间通过网络上个人主页、QQ、微博、手机终端、PDA等形式建立了社会性的网络,而网络电台可利用这样的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包括线上广告、付费点播、开通手机无线增值业务等形式和线下的聚会、产品推介等活动获得收益。
美国网络电台的发展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网络电台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参与主体多元,功能更加丰富。
无论是老牌广播公司CBS,还是互联网站,还是各式各样的商业ICP,都把目光投向了网络电台。在早期音乐上传、检索和下载的基础上,网络电台的社交、游戏功能不断深化,成为广播和音乐爱好者的欣赏和交流平台。
二、“体验专属服务”成为撒手锏。
“用户即上帝”的理念在网络电台的发展中被奉为圭臬,个性化、互动性等元素融入其中。无论是Pandora还是,其实都是高度个性化的“私人电台”,通过分析用户对所播放歌曲的反馈行为(喜欢或不喜欢)以及歌曲本身,随机推送基于用户习惯的音乐。通过点击“魔键”(MagicButton)图标,MOG用户安装了一个名为MOG-O-MATIC的工具,可自动搜索用户硬盘中的所有音乐文件,然后建立索引,并按照喜好建立个性化档案MyMOG。
三、网络电台走进“裤袋”(移动设备)
截至目前,很多基于电脑浏览器的网络电台都了可以在iPhone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潘多拉电台引用苹果官方数据称,2011年1月份Pandora Radio应用下载次数分列ipad和iphone应用软件中的前两位。此外,音乐社交网站Rdio()目前已经支持RIM的黑莓和苹果iPhone手机,近期内将支持谷歌Android手机。
四、网络电台与社交网络紧密结合。
潘多拉电台为每名注册用户都建立了个人主页,用户可以通过个人主页寻找相同兴趣的音乐好友以及音乐博客。Rdio也是一款关注社交功能的应用,用户可以分享彼此的音乐欣赏计划。
摘要:信息时代不断迈进,网民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网络语言已成为网民之间交流必备工具。其中,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民交流的个性工具,更是网民对社会发出的个性呐喊。本文对网络用语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目前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网络用语 汉语 语言规范
互联网从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时至今日已有二十一年的历史了。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的增加,网络用语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发展、传播起来,有些则早已走出虚拟的网络,进入现实生活,风靡一时。本文根据前人对网络用语的研究成果对网络用语(狭义)的分类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网络用语规范化的问题进行探讨。
对于网络语言的分类问题各家各执一词,分类所依照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很多文章都重视到了网络用语的修辞手法问题,主要概括出来的辞格有谐音、代语、摹声、图示、比喻。林纲将网络用语分为词汇缩略型、图形符号型、数字谐音型、故作童真型、文符并用型、英语汉说型、旧词新说型。其中的数字谐音型、故作童真型、图形符号型、旧词新说型都是从辞格的角度划分的。
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设备进行的论坛贴吧。QQ等聊天交流工具,受到新时代新现象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促使形成了这种开放,创新的网络语言。由此决定了网络语言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简单。文字简略,符号,数字,图形杂糅使用。网络用语要求简洁便于交流和输入。有的用字母代替通用字,有的对人的称呼和简单用语往往凭借读音用拼音字母或英语缩写字母替代通用字,也有用动物名称指称人或事,还有的用符号表示情态。这是网络以视觉文字和标点符号为传递信息的唯一载体的必然结果。
第二,个性化。目前,网民的年龄结构多集中在20-30岁之间。他们在对语言的运用上体现出更多的是推崇个性。网络交流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菜鸟(刚上网的新手或电脑水平较差的人)。大虾(大侠的谐音,多指网络高手)。网络用语新奇,独特,具有很强的游戏色彩,带有戏谑的风格,这种表达方式,拉近了网络交流者之间的距离。
第三,口语化。避免了网络用语的专业性和传统技术词语解释中晦涩难懂的缺点,使网络科技词汇显得浅显而易懂。方言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决定了网络用语在方言上的多元性。如常用词“偶”(我),“稀饭”(喜欢)等。其原因在于,如上所述,网络语言是一种现代”民间语言”,它的空间比较自由,简洁直观,因此对相应的语言也有类似的要求。
第四,创新性。古词“新”用:囧,本作”冏”,像窗口通明,后用来表达郁闷,无奈等心情。槑,古同“梅”。对原有汉语词汇词义的颠覆也是其表现之一。网民通过使用这些语言,显示自己对网络环境的熟悉和标新立异的个性。
对于网络语言的概括也是呈现各家之言。于根元将网络语言的总特特征概括为:外语词语多,术语多;符号与语言交叉使用,语句的零融化,直观化,幽默,风趣。彭育波认为网络语言主要有四大特点:创造性,形象化,简洁性和欠规范。除此以外,李莉还谈到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王献福谈到网络语言的粗俗性。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言,正处于不断的吸收,变异,推陈出新的过程。对其的态度更是百家争鸣。其实对于一种语言,个人认为没有好坏之分,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去做归纳,总结工作,以期能够更好的服务于语言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
语言规范的原则有三方面:一是要遵守逻辑规范,即我们常说的句子“通不通”;二是要遵守语法规范,即组合“对不对”;三是要遵守修辞规范,即质量“高不高”。网络用语显然是不符合这些规则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说:“网络用语的异化倾向,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并“给我们的民族语言带来了冲击,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烧伤度”。
目前提出的有关网络用语规范的手段主要有:1.健全法制法规,倡导语言文明;2.加强“网德”教育,提高网络用语的品格;3.建立统一的开放的言语规则;4.宣传网上礼仪,提高语言行为修养。
对于第一点来说单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等待规范语言是不现实的,法律本身就具有滞后性,而且法律是为稳定的某种社会问题制定的,面对网络语言这种随意性很强更新速度又快的现象,闭上眼睛期待法律是幼稚可笑的。而“网德”的概念十分模糊。至少在中国,国家本身的教育体系中,并不包含对于“网德”的教育,所以实施起来可行性并不大。
第三点不太容易从字面理解。它的意思是让网站间联手总结归纳现有流传较广的网络用语,删除重复冗赘的内容,建立起一套基本一致的言语符号体系。该体系具有开放、能产的性质,统一的仿造模式和依据,如英文字母的大写表示汉语拼音缩写,小写表示英语缩写;数字、误字谐音联想的不同来源应有所区分和提示。这样使初次交流的人通过常规逻辑推断演绎出特殊网络用语的含义以缩短沟通的适应期,使网络真正成为快捷便利的信息通道。这种观点无疑是可笑的。网络用语本身就具有简单化、个性化、口语化、创新性的特点,如果都统一了,网络的特点将被抹杀得一干二净。而这个言语规则中的所谓“能产”的性质更是让人无法接受,这个规则把它先定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简单模式,还把其定义为“能产”,不得不让人觉得可笑。
第四点所提到的宣传方法倒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宣传本身不具备强制性,而且宣传的方式手段决定了宣传所能面向的人群范围的大小,中国三亿网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如何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以及行为修养,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宣传手段能否起到效果的前提。
自从网络诞生以来,关于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新生的网络语言,有的人认为多数是不规范的词语,应该限制使用;也有的人认为是语言多样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以支持为好。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课题组认为“对网络词语的规范有不同看法,它与现实语言规范的异同尚需深入研究”,我们一直认为,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待。
一部分因网络交际需要而产生的网络语言现象,确实补充了现实语言表达的不足,为语言表达增添了新的色彩,满足了社会语言表达多样化的需求。这些网络语言现象的运用使得语言表达变得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应该受到欢迎,而不应该被人为地“规范”掉。
还有部分网络交际用语,如果用现实日常交际的标准来看,确实不够高雅和规范.但是,还应该注意到使用场合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语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同。我们使用的语言是多样化的语言,语体的不同是多样化的重要表现。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对语言的规范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际。交际是分类型的,不同语体的语言规范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日常交际中看来规范的语言用在网络上,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超过网络的范围,用在日常的交往中,或者作文、考卷中,则属于混淆了语体,应该在规范之列。在语文教育面临新形势的情况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顺应新情况,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区分网络语言的不同使用场合和条件,使只适合网络的一些用语停留在固有的使用范围。(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沈晓静.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J].成都师专学报,2001(3):57-61.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义特点 词汇
一、谐音类
所谓“谐音词”就是不用原有的词语,而是将它们的读音略加改变而使用另一个词形所产生出来的词语,这种“新词”一旦得到千万网民的认可,就可能借助网络传播的巨大法力,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比谐音的原词更为形象生动、更俏皮亲切、更有生活气息。
(一)同音汉字替代类
美眉:妹妹,也指漂亮的姑娘。这个词在网络上使用频率极高,并且已经蔓延到了日常生活用语中,甚至传统媒介,如报刊、杂志等等也开始用它,它比原词“妹妹”更有传神效果;格格:哥哥。与“美眉”相对,这个叫法也俏皮生动;斑竹:即“版主”,BBS管理员。
(二)方言谐音类
“酱紫(这样子)””,北京话中力很差)”掂(办妥)“晕菜(晕了,昏了头)”“速哦(是哦)以及广东话中的“搞笑(逗笑)“菜(能“搞”等都被吸收进网络语言中成为新词语。例如:就是灌水啦,有些人就是喜欢扮窜。(很嚣张的样子,广东话),我不够你强啦,呵呵。(厉害,广东话)
(三)数字谐音类
在网络上,网民们喜欢用与中文读音谐音的阿拉伯数字符串成的符号来表示词语甚至句子,这类符号词因其简洁方便而深受网民喜爱,在网络中使用频率极高。抽象的数字经过想象力的排列组合,产生的效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这种数字化语言往往意蕴无穷而表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情趣。1314表示一生一世;8147意思是不要生气;9494代表就是就是,表示同意对方说的话。
二、符号类
将标点、数字和字母等符号组合在一起,模拟人的表情,象征一个意达一种感情与语气,是网络传播所独创使用的。
(一)标点符号组形
:一)最普通、最基本的一张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处,玩笑的意思或表示微笑;:一(最简单的不高兴。
(二)标点数字组形
8一)表示睁大眼睛,可能是惊讶,也可能是生气;:一9表示舔着嘴唇,不好意思或者别的原因的笑。
(三)标点字母组形
:一P表示吐舌头,很调皮,很可爱的样子;:一S舌头开始打转,表示语无伦次。
三、词义变化类
(一)旧词新意
在网络中,一些我们原有的词语通过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改变了原有的意义,或转移,或引申,或词义范围的扩大,使原本单调的词义变得形象生动,丰富多彩。防火墙:原是消防专用语,指防火隔离带。作为网络词语的“防火墙”指对病毒、黑客进行防范的安全措施。现在,“防火墙”已经开始用于非网络的场合,意义泛化,指对某种事物、某种现象、某种行为进行防范的措施;踢:原是“用脚触击”的动作,在网络BBS、聊天室中意义有所转移。形容在聊天室的某一房间,由于粗俗表现而被“房间管理员”请出房间的动作。有时也指被挤掉线或者挤出聊天室;口水:网上经常称能说能发表议论的人“口水多”,或者称质量不高的文字。
(二)旧词别解
别解是一种故意将原有词语的意义进行错误解释,这一点在网络语言中也早有表现,网民们以此种形式将一些常见的词语别解,使其成为别具新意的网络词语。情圣:不是传统意义的情场高手,而是情场上剩下来的;白骨精:也不是《西游记》里面的妖怪,而是指白领、骨干、精英;MBA:不再指工商管理硕士,而是MarrybutAme:ican,只嫁美国人;UFO:不再指天外飞物“飞碟,而是ugly,foolish,old,又丑又蠢又笨。 四、外来词
由于网络是从西方“舶来”的新鲜事物,在汉语语境下的网络交际中自然会出现与网络有关的一些新事物、新现象的名称“缺位现象”。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网络词语中就借用了大量外来词语并加以汉化改造,使之具有新意。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音译词。音译词指用汉语的同音词(或近音词)直接从外语对译过来的词。伊妹儿:E一ma11(e1ectronicmail),电子邮件。用户或者用户组织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信息的服务。显然,“伊妹儿”比“电子邮件”更亲切一些;分特:faint,晕倒的意思。(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指根据英文单词的意思直接翻译而来的新词。这类词的特点是直白而又形象,借这种方式产生的词语数量不少,并且相对于其他几种词语而言,显得比较正规。带宽:band wudth,网络的容量、通常以每秒多少比特来衡量;线上:0n11ne,一种既受计算机控制,也和它通信的状态,也叫联机。(三)半音半意词。这类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一个英语合成词中的一个词根音译,另一个词根意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网际网络”一词。internet是由构词成分inter(表示相互的意思)和net(网络)合并而组成的词.“因特”是inter的音译,“网”是net的意译,它实际的意思是“网络的网络”,由世界上成千上万个计算机网络和千万台商用、教育、政府和个人计算机组成,彼此都相互连接在一起,全意译为“国际互联网”。另外一类半音半意外来词则是既考虑读音翻译得接近,又考虑使用的汉字跟这个词的意思也尽量地接近。如:黑客:hacker,指沉迷于计算机,精通计算机或者网络的各个部分如何运作的计算机用户或编程高手,可能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进入别人的网络,有的只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有的则盗取别人的信息,搞一些破坏活动。英语中的原词并无贬义;骇客:cracker,由“黑客”一词延伸而来,相对黑客而言,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直译为“破坏者”。指具备一定网络编程知识,行为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玩家;博客:本来的意思是web log,网络日志,后来变成一个词,blog,汉语翻译的时候采取了跟“黑客”、“骇客”相同的翻译方法。
五、缩略类词语
(一)英文缩略语
(1)英语单词或短语首字母或关键字母缩写
CU:See You的缩写带音译,再见;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BB: baby宝贝或者bye一bye再见;IOW: in other words换句话说。
(2)英语单词谐音缩略
U: you,你;Y: why,为什么;Q: cute,可爱,漂亮;CU: see you,再见。
(二)汉语拼音缩略语
Gg:哥哥;JJ:姐姐;TMD:他妈的;TNND:他奶奶的。
(三)英、汉、数字混合缩略语
(1)英文字母、数字混合型
4U:for u,给你,为你;FZF: face to face,面对面;3KU:thank you,谢谢;B4:before,以前。
内在情感的直接性
审美的感受是由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要素相互融合的心理过程。而情感,是网络音乐的重要内容。从音乐创作上看,它是创作者内心深处思想和情感的独白;从欣赏者来看,只有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意义的情感音乐,才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就网络音乐的重要表达形式网络歌曲来说,情爱是网络音乐重要的主题,柔情似水、缠绵悱恻是大多数网络情爱歌曲的主格调。
例如庞龙的《两个蝴蝶》,估计受“梁祝化蝶”故事的影响,作者刻意抒发两只蝴蝶一起飞,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情感表现深沉但不深刻,有悲剧味却无悲剧感,给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煽情。这是此类歌曲的共同特色,体现更多的是一种现实的情爱。
所以说,情感既是网络音乐的构成要素,又是网络音乐的内驱力,它贯穿于网络音乐思维和创作活动的全过程,并渗透于艺术形象中。也可以说,网络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其音响与内在情感的直接性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
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音乐的审美实践活动由音乐创作、音乐再现和音乐欣赏三个环节构成。由作曲家创作出的乐谱作品本身的音乐美,对于一般的审美主体来说很难直接把握,必须借助表演或演奏者的表演(艺术再现)的中介作用,才能使乐谱作品真正成为音乐作品。
网络音乐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音乐的音乐形式,具有它自己独特的审美创造的再现性。与传统音乐相比较,网络音乐不再以一种方式来表现音乐,有时甚至不需要表演者,而利用如FLASH音乐、电脑MTV音乐、MIDI音乐、电子贺卡、网络游戏音乐、网络广告音乐、网站背景音乐、网络MP3音乐、视频音乐、彩铃音乐等来表现。另外,音乐本身的表现也日趋多元化,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舞蹈音乐、器乐曲、声乐曲、通俗音乐等。
由于互联网的特点使远距离的交流、传播、共享、创作变为了可能,网络音乐具有远程性也使音乐摆脱了时间、地点的束缚,无论在创作还是传播时几乎都面对着大众,更多地体现了大众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参与性。而且由于网络音乐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音乐爱好者可以利用网络自由表达个人的意见和喜好,网络为每个用户同时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提供了条件。例如《老鼠爱大米》这首歌曲走红得益于一部同名FLASH,而在其红遍整个网络时众多的听众还没有见到演唱者,并且网络上最流行的版本都有好几个,一般来说,这些对于传统音乐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些都不能阻止这首歌在作为手机铃声、电话彩铃、流行歌曲等,响遍生活的各个角落。
感知过程的听觉性
和音乐一样,网络音乐也是听觉的艺术。人对现实的感受,主要或大部分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而听觉往往是辅的。对于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戏剧),造型是它们的特长。对于音乐,造型因素(如标题音乐)进入音乐,只能通过人的形象思维(如联想、想象)达到间接的实现,这使得音乐反映现实往往是较为间接,甚至曲折、隐蔽的,但这并不会削弱音乐艺术的直观性。音乐是用听觉感官直接接收感性信息,唤起审美主体的联想和幻想,使审美主体得到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其音响信号刺激的次数越多,想象越丰富,对音乐意象的认识和理解越深刻、越完美。
比如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将本是民间一首十分普及的搞怪顺口溜“老鼠爱大米”写入流行歌曲,整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让人容易接受并且朗朗上口,“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用调侃的方式表达爱情,用幽默的语言、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体现新时期年青一代对爱的感觉和认知。这类歌曲没有了过去同类歌曲所呈现出来的对爱情刻骨铭心的倾诉,有的只是对情爱的一种情绪上的吟唱。
网络音乐艺术也是参与艺术,其艺术境界需要审美主体通过听觉的感知,融入主观情感和思想活动,才能真正领略。同时,网络音乐艺术也是宽泛的艺术,它不受视觉的限定,全凭听觉的感知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立体空间中尽情地翱翔。
结语
音乐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而与时代合拍,垃圾网络音乐改变的只不过是它的传播媒体,而音乐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制作,也并没有改变音乐的本质,音乐还是供人娱乐欣赏的音乐,依然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胡泳:《另类空间》,中国海洋出版社,1996年版。
2.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王岳川:《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1(7)。
4.程金海:《从意味到存在――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发展轨迹》,《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5.薛复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美学》,2001(7)。
关键词:网络媒体 传统媒体发展
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本质区别
(l)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引起共同兴趣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以及对于这些事实的不同看法,往往都是通过职业新闻传播机构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闻记录影片等为载体,向社会公众公开。而人际间、团体间大量的诸如个人见闻、奇闻轶事、小道消息甚至个人私事的细枝末节等等新闻的传播和意见的交流,是很难直接通过现有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而必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者借助个人信函、电话等其他媒介来完成。新兴的网络媒体则提供了这种可能。这表现在个人、团体能够以发帖子、建立个人网页、建网站等形式直接参与到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中,并且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等,进行人际间、群体间直接甚至是实时的信息交流和评论。
(2)网络媒体实现了新闻的双向传播,打破了从媒体到观众的单向传播模式的垄断。这一特性通常也被称为网络媒体的交匀性。它具体体现在新闻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日益增长的交互性关系。首先,作为个体的观众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者。传统的直线性传播模式明确地区分和划定了的角色,认为传播过程是从传方开始到受方终止的活动,是传方向受方施加的传播行为。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读者既可以是观众,也可以成为新闻内容的者,向媒体新闻。因此原有的观众与媒体之间绝对的受传关系被改变,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化,两者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趋于平等。
二、网络媒体的其他特性
前面谈到的网络媒体的二种特性,是使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给新闻媒体带来的质的飞跃。除此之外,网络媒体还具备以下一些特性:
1、容量大
传统媒体的版面容量是固定的,对开的中文报纸一般只能容下1万字左右的内容。而且传统媒体的版数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哪怕只加印一个版,都会涉及到包括印刷、排版、发行在内的诸多环节,哪家报社的当家人都要小心翼翼地算上一笔成本账。正因如此,对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来说,用“惜字如金”来形容版面的珍贵和拥挤恐惧一点也不过分。而依托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媒体就完全不一样了。根据摩尔定理,计算机主机(CPU)的运营速度每18个月翻一倍,而价钱只有原来的一半。网络存储的土要介质—硬盘的发展也符合这个定律,不断扩大的容量却只需要更低的价格就可以获得。
2、速度快
时效性强一直是新闻媒体追求的目标,传播技术的进步也是以时效性的提高作为个衡量标准的。网络传输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送达世界各地。传输手段的更新使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面前感到非常力不从心。
3、超地域
国际互联网的最大成再长赞是将五大洲的计算机“联合,起来构成了覆盖全球的统一的信息网络任何信息一但进入互联网,儿乎就可以同时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民在白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在随机音箱中听到国际互联网的这一特点为网络媒体扩大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而传统媒体由于受到种种局限(包括运营成本、意识形态)而不能轻易跨越地域的限制,至少到日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报纸能象网络媒体一样覆盖全球。
4、超链接
网络媒体还有个依托上国际互联网技术的特点—超链接。网络媒体的新闻者可以根据白己的需要和条件任意分层组织自己的信息,而网民可以根据白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其中每一条信息。如万维网页(www)最常见、最常使用的形式是,当鼠标移动到一些文字(通常为词、短句或网址)及图象上时,光标就变成手形,这样的区域被称为“热区”,用鼠标在“热区”上点一下,就会调出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可能又有若干“热区”,以此类推,网民就可以浏览无穷尽的信息。
三、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1、分流观众
一个人除去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和生活时间,用于接收新闻传播的时问总是有限的。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吸引人的注意力,那么人们用于原有的媒体的时间必然要减少。何况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着显著的优势至于全球和全国范围内网络媒体分流传统媒体观众的情况,由于统计起来相当困难,很少有人做过详细的量化分析。但足我们可以从互联网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发展情况,看出全球其他地方的这种发展趋势。
2、分割广告市场
网络媒体先天具备的种种优势,使得它一经出现就不仅要严重冲击传统媒体的观众市场,还要冲击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世界上最早的网络广告诞生于1994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的WRIED杂志网络版主页上,出现了AT&T等14个客户的旗帜广告。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一是成为网站的赞助商,二是在网站上用横幅广告(Banner),一般是一个流动图像把观众直接带往厂商的网站。和传统媒体广告相比,网络媒体广告具有两个显著的优势:一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三是可直接检查观众对广告的反应。
3、传统媒体的新闻垄断地位被打破
由于新闻媒体能够接触到最大多数的观众,是信息流向观众的渠道,因而很长时间以来,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信息的传递方面具有很强的垄断地位:媒体传递什么观众看(听)什么,媒体不传递的观众就很难从大众传播渠道获知。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的这种垄断地位被打破。拥有新闻信息的主体,可以不再借助专业的新闻机构来信息,人们也不一定非得通过新闻机构的报道来获取新闻。即使传统媒体上网之后,这依然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