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14:3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提高粮食产量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以1993-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建立OLS回归模型,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中国粮食产量贡献最大的影响因子是农用柴油使用量,其次是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四项补贴及粮食播种面积,受灾面积对粮食产量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政府农业补贴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农业补贴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提高粮食产量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13年,中国粮食连续第十年增产,全国粮食产量为60 193.84万t,比2012年增加了1 235.87万t,增长率为2.10%。伴随着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粮食供需总体上始终维持一个紧平衡的情况。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首次提出粮食自给率要达到95%以上。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再次确认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然而,自2005年以来,中国粮食自给率逐年下滑,2010年已低于90%。在国家强有力政策的支持下,2011年粮食自给率略有提高,但是,2012年,粮食自给率再度下降,仅为88.38%。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一消息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热议。因此,科学认识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分析不同投入要素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寻求增加粮食产量的有利因子和降低粮食产量的不利因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献回顾
目前,关于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很多。由于其关注的重点不同,选择的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大多数学者选取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等作为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如:粮食产量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呈正相关,却与受灾面积呈负相关。在现有文献中少数几位学者也研究了农业“四项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例如:史清华等嘲指出粮食补贴政策只是引子,因占农户收入比重过小,因此对农户增加收入和提高粮食产量影响甚微。在现有补贴制度和水平下,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产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但是作用有限。姜松等却认为农业“四项补贴”能减轻农民的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因而,农业“四项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还需进一步求证。
2.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现有文献,可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为四类:自然因素(气候、生物、土壤等)、经济因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劳动力的投入、土地的投入等)、科技因素(品种、农药、施肥、灌溉、栽培技术等)、政策因素(价格支持制度、农业补贴政策等)。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故暂不考虑自然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经济因素指标选取。农业劳动力投入是粮食生产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粮食生产投入劳动越多,粮食产出越大。除了农业劳动力投入外,粮食播种面积也是决定粮食产量的重要变量。与此同时,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中国粮食生产安全,不仅需要外部资源及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防灾减灾。故本研究选取经济因素的指标分别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受灾面积。
科技因素指标选取。有学者发现,农业机械总动力显著增加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投入对中国粮食产量增长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柴油使用量对粮食产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故本研究选取科技因素的指标分别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
政策因素指标选取。韦鸿等认为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是决定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粮食价格越高,粮食产量越高。姜松等的研究发现农业“四项补贴”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农资综合补贴对粮食产量的效应最强。故本研究选取政策因素的指标分别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四项补贴。
通过对我国1990-2013年之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VAR模型,采用了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07
1引言
粮食生产是多种要素投入的一种生产行为,它包括劳动力、土地、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在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状况下,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而化肥的施用无疑是提高单产的重要因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在带来我国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着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研究化肥的施用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增产潜力还有多少,临界的状态在什么时间以及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动态影响是我国粮食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房丽萍等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和C-D生产函数分析了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1978-2010年之间,粮食产量的化肥施用量的产出弹性有所下降,但是化肥施用量仍然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古玉丽等采用了C-D生产函数对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王祖力等对1978-2006年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化肥的施用是所有投入要素中贡献最大的一项。彭琳根据试验研究资料与调查结果,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化肥施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的施用量是20世纪中国粮食生产重大成就之一,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平均为46.43%。
本文对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从而在实证的结论的基础上,以期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2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实证研究
2.1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用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所选择的时间区间为1990-2013年,我们收集了历年的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的数据,分别用GR和FE来表示。使用Eviews7.2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消除异方差的数据取自然对数的每个变量分别与lnGR lnFE说。
2.2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
考虑到时间序列中很多数据的不平稳性,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首先需要这些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数据在表1原始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并不顺利,但他们的一阶差分平稳,1阶单整序列,足球协会测试条件。
2.3建立VAR模型
2.3.1残差的单位根检验
VAR模型所需的序列是平稳,所以需要测试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测试方法主要是残余。本文的滞后三阶残余V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逆根位于单位圆内,因此该模型是稳定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2.3.2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因为Johansen协整检验是基于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是一个VAR模型对无约束向量协整模型后,在本质上仍然是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是具有约束条件的,因此应该在我们建立的最佳滞后阶数的VAR模型的基础上减一,作为我们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即选择滞后2阶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0.31828表示参数估计量的样本标准差,上式表明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保持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将增加1845166个百分点。
2.4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LnGR 、LnFE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所以考虑,然后明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选择了滞后期为一年,两年,三年里每个变量的检验,相关的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1阶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之间不存在着着相互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阶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滞后3阶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格兰杰原因。
3结论与建议
通过我们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我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是粮食产量的格兰杰原因,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从脉冲响应的情况来看,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结合本文的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浪费。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着施肥不科学,化肥浪费严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民缺乏科学的技术培训,应该加强农村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关于如何科学施肥的培训,减少粮食生产中由于过量施肥导致的不利影响。第二,增加粮食生产中的有机肥的使用。第三,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来替代劳动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同时,可以通过培育优良高产的品种,提高粮食的单产。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提高灌溉率,同样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丽萍,孟军.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分析―基于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2]古玉丽,乔欢欢.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使用量之间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0):1213.
摘 要: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粮食产量导向机制问题运用因果检验对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因果关系验证。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对机械化的提升具有较强的长期促进作用,而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量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该结论对于优化我国农业机械化机制,提升我国粮食产量科学健康增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对构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检验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少数地区温饱问题、协调全国粮食分配、拉动农村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核心环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的出口额增加意味着我国粮食产品的国际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这从内外两个角度加大了我国对粮食产量的进一步需求。粮食产品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依赖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量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产量关系进行研究,以期正确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粮食产量的提高会引致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即在长期均衡关系内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业机械化进程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和预测能力。相反,短期内粮食产量的提高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不明显。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是长期效应,短期内仅仅存在提高生产率作用,这种结果说明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长期结构调整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机械化服务规模效益。
在过去我国机械化的提高对粮食产量的提高长期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与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状况不同,其中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基本农田属于家庭小规模化,大规模化的农业机械效应很难形成,但短期内却可以提高作业生产率,这是我国固有的农业生产特点。同样分析结果也显示虽然农业机械化规模与作用结构不断扩大,但对粮食产量的生产并没有演变成有效刺激,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与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是有一定关系的,小规模的家庭承包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又由于生产性农田人均基数小,使得多方农业生产者就更难合作寻求粮食产量的突破;其次,由于我国生产性农田地势及种类多元化,既有肥沃平坦的,也有农林性质的,更有阶梯型山地性农田,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标准繁多。如适用湖北平地的小麦农用拖拉机就不能适用广西山地,所以农业机械化很难对粮食产量的长期提高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型设备费用较高,使得农民短期内很难接受,也使大多数生产者依旧停留在家用小型农业机械上,生产效率长期内不能提高,这就使得其长期内对粮食的生产促进作用不明显。
通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与粮食产量关系的实证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刺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升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促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粮食产量增长和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经济水平日趋提高,最终惠及农业生产者。但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粮食产量的长期增长促进作用不明显,仅仅存在短期生产效率的加速作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农业生产制度、生产性农田的特点和生产性农业收入水平有关。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事业的科学发展,使得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按照同步发展规律的要求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最终我国农业发展才能走上更好的科学化道路。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 保障农民利益,增加惠农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农民群体愿意生产。当前农业生产不仅是为了保证我国基本生活,而且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社会的稳定,更加承载着太多的社会功能,与食品制造产业、零售、批发等产业密不可分,这使得农民群体对推进我国社会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农民作为一线生产者使得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农民歧视的现象,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受歧视现象严重,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作为社会事业的基础贡献者应该将农民群体视为保障性重要群体,从医疗、卫生、补助、子女上学、住房、养老、法律等社会各方面保障他们的利益,扩大当前对农民群体的利益保护程度,从社会角度解决农民群体利益问题。再者,农民群体依靠生产性作业收入偏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生产信心打击,不少农民放弃农业生产,依靠外出务工弥补家庭生活。故此多增加农业生产良田补贴、机械补贴等,将增加农民群体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以上两方面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利益,农业生产将会扩大,将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第二 设立特色农业机械化服务站点,实现农民工机械使用与乡镇基础建设的资源可用性。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结构比重相比偏低,数据表明农业生产作业大多依靠小型拖拉机,自然使得生产效率偏低。基于农民群体收入偏低,很难有能力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同时农业机械使用又具有季节性特点,可以以村或乡为站点建立特色农业机械化服务站点,实行县城出资,乡镇管理,以收取基本使用费用为农民季节性生产所用,其他时间用于乡镇农村基础设施改造,为提高特色农业机械化服务站点的资源可用性。同时各乡镇农业机械化服务也不同,必须事先调查农业机械的产品比重,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的水平,将农业机械化服务惠及农民,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设立特色农业机械化服务站点既是满足我国当前农业发展与农民生产特点决定,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粮食安全;补贴制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市场化得发展,我国粮食供求也发生着变换,为了确保粮食的安全,我们必须面临更严格的挑战。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粮食产量方面: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粮食安全也得到一定的保障。粮食生产近些年每年都能到到好的产量,年增幅在3.65%,尤其是在2009年达到了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也在增加,使我国粮食 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粮食供需方面:目前国际粮价有一定幅度的波动,我国在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品种方面进口量很小,所以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很小。小麦和大米是农产品当中消费量最稳定的产品,玉米和大豆的消费增长是农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不管农村还是城镇在对粮食的消费上总量是逐步减少的,但是在一些主要地区粮食的消费是不断的增加的,例如天津和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渐的增加,由2007年的550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720公斤。粮食政策方面:国家逐步推出关于农业产品的支持政策,取消了税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外还实行了农业补贴,财政综合和专项补贴相结合,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目前国家在政策上也逐步的进行完善,实施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农民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投入每年都在上升,到2010年时,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补贴达到了8183.4亿元。另外除了农业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之外,还加强了生态建设、更低质量建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农业基础性设施的建立。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方面: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样对粮食的调节能力加强了,我国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价收购,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防止了粮食波动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对玉米、大豆等采取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到收储,健全我国收储农产品的机制。我国能够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有6.7万家,粮食收购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高,使我国粮食安全严重受限
首先,耕地面积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逐渐的减少,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保护制度,但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耕地还是每年都在减少。其次,水资源缺乏,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水是农业产品的根源,我我给的人均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缺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的制约因素,另外,水资源也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产品的质量,也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然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重,我国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发生,对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很的影响,粮食供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比前些年增多,病虫危害也贫乏发生,再加上旱涝形式逐渐加重影响,对粮食的生产发展也构成了威胁。最后,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全,我国的农田水利大部分建立的较早,长期以来,由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建设的标准较低,导致一些工程无法正常的施工,现有的水利设施也超出了使用年限,设施没有修理,使效率降低,效益明显的减弱。
(二)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不强
粮食的价格逐渐都在增加,但是农民对耕地的收入仍然不高,农民与其他行业相比,耕地所得到的收入明显较低。物价的费用和成本逐渐的在上升,小麦和玉米的成本有原来的每亩3 98元增加到587元,成本增加了,但是利润却下降了,这种现状使得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降低了,抑制了农产品的发展。
(三)我国未来粮食的需求总量呈上升的趋势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也逐渐的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我国粮食的总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对玉米和大豆的消费是在增加的,从供给角度来看,我国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要满足需求和供给平衡,必须确保粮食的安全。第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食物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动物的蛋白消费越来越大,工业化也带来了对加工的需求,利用粮食来转化为生物能源的速度加快,能源与食品的矛盾逐渐的增大,加剧粮食供求关系。第三,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物燃料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受经济和气候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世界粮食的生产也存在不确定性。近些年我国的产量是在增加,但是还是受很多银色的影响,供求关系仍然很紧张,尽管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个别农产品的不足,但是资源是有限的。
(四)农业技术跟不上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农业技术进步的较慢。农业技术与生产是紧密相连大的,基础性的建设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不到位,都是阻碍发展的原因。另外我国的化肥和农药等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我国对农业技术研究投资较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也存在着投入不足,种子的研发技术的投入也不足,监管手段和竞争手段也比较落后。
(五)粮食流通过程中,缺乏安全监管
流通中的粮食进入加工之后,各个企业的素质不一样,规模较小的企业,工艺落后,设备较旧,缺乏完善的管理,难以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另外一部分企业对于粮食食品的加工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意识,质量的管理方法不完善,没有建立安全控制体系,造成企业的运行状态差,缺乏竞争能力。其次监督管理的部分职能分工不清。对粮食食品安全形成多头的管理,对管理虽然有好处,但是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职能交叉也造成危害,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导致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混乱。
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我国关于粮食的补贴制度,提高粮食的价格,给农民带来收入
增加粮食的直接补贴和补贴的规模,扩大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完善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为农民的收入增加补贴的制度,形成稳定的粮食补贴增长机制。另外,根据工资水平的涨幅,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给农民的稳定性的预期,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二)主要的农产品实施保护,保障食物的安全和流通
我国对农产品已经实施了保护政策,尤其对于粮食的主要产区,实行耕地、粮食价格、基础设施以及财政、贷款等方面的保护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范围不大,所以,我们要扩大粮食的种植范围的同时,也要扩大对各个方面的粮食保护政策,运用各种手段,建立重要粮食产区的农产品利益补贴的制度,形成粮食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
首先,积极的推广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支持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其次,提高粮食生产设备和设施和方法的科学技术含量,引导农产品创新出新的品种,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以及新机制的使用。最后,大力推广品种好,产量高,适应性较强的农产品品种,以提高粮食的生产技术。
(四)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粮食食品安全的保障
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分,制定相关的粮食食品安全制度,使管理部门有职权,可以进行质量管理,确保企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监督的实施,把企业监督和服务结合起来,使粮食食品质量安全。另外可以建立粮食食品质量标准,积极的推行安全控制体系。建立粮食食品安全的质量追踪系统,鼓励农产品市场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还可以建立农民的健康教育制度,形成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机制。
四、结束语
人们生存中粮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我们必须使用的大米、大豆、小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与补贴政策已经有了结合,但是还存在着问题,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断要政府进行指导,还要政府通过法律进行有力的限制,保证农民的耕地安全。(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此论文为佳木斯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W2011-007;WZP2011-0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B009)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2008
[2]《试论新形势下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2011
[3]倪元颖.粮食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一)理论分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而粮食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我国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投入产出、自然环境因素最为显著,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可能的影响因素因素探讨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最终将这种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最后通过确定的函数模型对粮食生产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模型设定
1.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为了对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众多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中以粮食总产量为被解释变量Y;粮食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成灾面积为解释变量X.
2.样本数据的搜集与整理。通过查阅2011年统计年鉴,搜集整理了1997年到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以及6个可能影响因素的数据。见下表:
表1是设定模型所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粮食总产量为因变量Y;粮食总播种面积为X1、农业机械总动力为X2、有效灌溉面积为X3、化肥施用量为X4、受灾面积为X5、成灾面积为X6。
二、模型参数的估计
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 μ为随机扰动项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最小二乘法(OLS)对所摘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从参数估计,结果如下:(图中各变量名称均为首字母)
Y=-79529.88+0.478599X1-0.521481X2+0.775946X3+15.70729X4
-0.092737X5-0.011504X6
为初步所得模型。
可见模型整体上通过了检验,但是变量各个系数并不是完全显著。
三、模型的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在经济意义上分析β0、β1、β2、β3、β4应为正值,β5、β6应为负值。由初步回归的模型可以看到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在经济意义检验上X2、常数C符号不正确,符号应作进一步研究。
(二)统计意义检验。R方检验:由图1可以看到R-squared=0.985867说明方程拟合很好;F检验:图1中显示F值为93.00697,p值为0.000均表明通过了F检验,方程整体显著。T检验:图1给出了每个解释变量的T值分别为:-2.194987、4.767208、-1.616074、1.110846、2.404107、-1.335772、-0.131875可以看到X3、X4、X6、X7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回归方程中存在问题,有可能是这些不显著的变量对粮食总产量影响小也可能是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
从图1给出的估计参数结果可以看出F值=93.00697,方程整体上是和粮食总产量线性关系显著,但t检验值大部分不能通过检验。因此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其次,虽然方程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较好,但解释变量t统计量值基本都不显著并且β0、β2的符号也与经济意义相反,也表明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运用Frisch(逐步分析法)对多重共线性模型修正。
第一步:运用OLS(最小二乘法)对各个变量与解释变量做回归:考虑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最好的方程,各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拟合方程的R方分别为:0.388667、0.432807、0.503207、0.494893、0.349633、0.489638。可见变量X3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关系最强,拟合最好。
第二步:将其他解释变量逐一带入回归方程,找到模型中新增变量对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和显著性的贡献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著或影响其他解释变量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由图可以看到最后模型留下的解释变量有播种面积X1、化肥施用量X4、成灾面积X6三个变量。拟合优度R-squared =0.977601 拟合效果较好;DW值为2.120391较接近2,说明序列相关问题不严重;整体方程的F统计量值为160.0277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各个系数的p值分别为0.000、0.000、0.007,说明三个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排除了对Y影响不显著或影响其他变量的X。可以写出回归方程的模型为:
Y= -28655.24+0.591186X1+3.868546X4-0.139113X6
2.异方差检验
采用G-Q检验方法:三个解释变量中X4化肥施用量对y的影响最为显著,所以将X4按升序排序,去掉中间的3个留下两个子样本分别为:包含X4较低值的前六个(1997年-2002年)、包含X4较高值的后六个(2006年-2011年)。
对两个子样本分别求出回归方程为:
Y1=-14793.47+0.578192X1+1.651901X4-0.262729X6
R方=0.995844 RSS1=274.8451
t值分别为5.42、0.50、-4.488950
Y2=44174.07-0.158587X1+6.019034X4-0.298388X6
R方=0.977376 RSS2=655.4554
t值分别为-0.21、0.88、-1.845
计算G-Q检验F统计量为:F=RSS2/RSS1=655.4554/274.8451=2.3848
3.序列相关检验
由结果可以得到DW值为2.12,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n=15,k=3 ,查DW值表可以得到dl=0.82,du=1.75,1.75
5,可知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
最终确定模型为Y= -28655.24+0.591186X1+3.868546X4-0.1
39113X6
四、模型的应用及对策建议
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依赖性很强但是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因此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从产量入手。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投入产出、自然环境因素最为显著,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化肥施用量是对粮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说明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从模型可以看到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同样很重要,播种面积的增加必然使粮食产量的增加;受灾面积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粮食产量成负相关。
对量产量增加的几点建议:
1.增加播种面积是对粮食产量最直接简单的方法,但是目前农民对粮食种植的积极性很低。政府可以采取农业补助、粮食最低价格、农业保险等手段增加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保证价格两种途径,农业补助、农业保险等保证粮食产量,粮食最低价格保证粮食价格。两种手段结合使用,既对粮食产量有一个保证又对粮食价格有一个保证,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是农业用地却也逐渐减少。因此政府在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控制非农业用地保持农业用地数量的足够稳定性。除此之外,要在拥有足够的粮食用地的基础上提高利用效率。
2.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在一定程度后会受边际效益递减的影响,因此要在播种面积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由前边模型分析可得化肥施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产量有积极影响超过边界线会产生相反的消极影响。可得政府应该积极对农业化肥施用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间等进行宣讲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化肥施用效率。
3.采用事前预防事后保障两种途径降低农业风险减少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系数虽然较小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影响面试很广的,若受灾面积较大时同样会引起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减少。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增强对农业的研究提高自然灾害的事前预防能力,采用农业保险等方法保障农民收入水平起到事后保障的作用。通过这两种途径两种方法控制受灾面积减少农民损失。
除上述对策之外,也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量等方法。总而言之,扩大耕作面积,提高单产,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是保证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润清.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粮食金融化;粮食安全;城镇化;粮食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2-0048-04
近几年来,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7—2008年两年间谷物价格上涨了近50%。各国为了应对粮食危机,纷纷取消了粮食出口退税或降低甚至是取消进口关税,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粮食金融化。Archer Daniels、Midland、Bunge和Cargill四大粮商控制了全球90%的粮食贸易,他们对于全球粮食供需和粮食价格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操纵粮食价格。我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但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进口数量超过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其中,谷物净进口1316.9万吨,大豆总进口5838万吨,不断刷新纪录,猪肉也从2008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且进口量迅速增长,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不再只是粮食供需问题,而是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各个环节,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应对粮食金融化,高效利用粮食金融市场才是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选择。
一、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快速城镇化又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快速城镇化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未来20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仍将居高不下,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将大幅度增加,必定会使部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粮食种植面积将不断减少。虽然中央提出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据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61.17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1.05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25.30万公顷;2012年全年批准建设用地61.52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2.91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达25.94万公顷。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耕地保有面积为18.2476亩,较前一年净减少达49万亩,若中国城镇化率的目标定为80%,我国的耕地形势将面临严重考验,即使政府转变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18亿亩的土地红线也很难保证。城镇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耕地的减少在所难免,粮食种植面积也将会有所减少。
2.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减少主粮生产规模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快速推进,为土地流转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家庭农场的数量还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将会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家庭农场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但其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种植品种不再是依赖原有的种植习惯和政府的指导,而是取决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在上述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虽然我国粮食价格近几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但其中大部分的涨价是弥补前期工农剪刀差的缺口,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种植粮食的利润非常有限,农民仅依靠土地收益难以脱贫致富。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选择,农场会转向种植收益更高的其他非粮食农产品,或者转向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粮食种植面积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粮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3.新国际贸易规则将影响我国粮食进口
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和美国正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谈判正在进行。2013年6月,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的谈判。这些新的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已超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有框架,尤其是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内容更是各国近期博弈的结果,可以预见的以粮食净出口主导的TPP农业贸易谈判必定会使粮食净进口国处于不利地位。虽然TPP协议声称将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接收到谈判邀请,若我国被排除在TPP谈判之外,将来粮食进口将受制于新的贸易规则,我国必将支付更高的贸易成本。
4.粮食消费结构变化提高粮食消费数量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粮食>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逐步向“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粮食”的饮食结构演化,而养殖业的饲料主要是原粮,将消费更多的粮食,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贸易和粮食安全都将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我国粮食十连增的同时进口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需求不断增长,必然会提高对原料的消费数量,国内粮食增产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对作为饲料的原粮的需求,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过度粮食金融化会导致粮食价格偏离价值,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提高,种植粮食的风险加大,但粮食金融化不足同样会导致粮食价格无法通过金融市场分散和规避,加大种植粮食的风险,因此,只有适度的粮食金融化才能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交易和加工风险,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1.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共同决定粮食产量,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促进粮食生产企业发展,提高科技投入,规避价格风险,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增加,粮食种植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而粮食的价格并没有与成本同步提高,使粮食生产利润越来越低。不仅如此,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种植粮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随着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全国推开,土地集约化经营将产生规模效应,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粮食金融市场更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大量农产品还没有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其他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更加缺乏,从而导致农户无法通过粮食金融市场分散或规避粮食价格风险,无法保证稳定的收益。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期期货、保险等金融产品为家庭农场化解粮食和价格风险,锁定收益,从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2.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卖粮难一直是困扰粮农的一大难题,粮食流通领域的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是主要原因。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还会导致粮食流通领域无法分散和规避价格风险,直接影响到粮食收购供应。粮食金融市场为粮食流通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平台,粮食流通企业可以借助期货、远期等金融工具对冲粮食价格风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保证粮食收购;另一方面,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培植粮食流通企业,扩展粮食储藏容量,也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3.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促进粮食贸易
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培植出更多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民营粮食进口企业,节约进口成本,提高粮食供应效率。2012年我国三大主粮进口猛增,据海关总署统计,玉米、小麦和稻米进口数量分别为521万吨、369万吨和23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197%、195%和305%。而2013年玉米和大米三大主粮的进口关税配额总量提高至2215.6万吨,关税配额数量的具体分配情况为小麦963.6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90%,玉米720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60%,大米532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50%。从以上数字看,国有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粮食进口配额,显然违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一准则,也不利于培育有竞争力的粮食贸易企业。通过成立粮食产业基金,培植有潜力的粮食贸易企业从事粮食贸易,不仅可以节约粮食进口的成本,也可以提高粮食供应的效率。
三、基于粮食金融化提高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1.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是粮食产品对冲、规避价格风险的基础。我国应扩大粮食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开发新的粮食交易产品,完善粮食期货交易机制,加强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保证粮食期货市场稳定运行,使其成为粮食生产、流通和加工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和对冲的主要场所。除了期货外,粮食金融市场从业者应加快金融创新,开发新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满足不同类型市场交易者的需求,分散粮食生产、流通及加工环节的风险,保证粮食安全。粮食主管部门应积极进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粮食金融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除了利用中央粮食储备库从总量上调控不同区域市场和不同季节的临时性粮食供需缺口外,其主要职责和作用应是完善粮食金融市场体系,保障粮食交易公平竞争,加强对粮食金融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
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非常有限,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相对落后。若不能对其进行利益补偿,必然会影响粮食生产与供应,威胁粮食安全。国家应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对粮食主产区的县或镇进行奖励,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的生产能力及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测算安排转移支付额度,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差距,保证粮食主产区稳定粮食产量。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农场逐步取代农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政府应与时俱进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安排财政资金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如对农机、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等进行担保、提供低息贷款或直接财政补贴,提高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3.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
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基本完成,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制度基本扫除,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生产单位承担粮食生产工作。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单位产生较单个农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也有利于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了单个农户抗风险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需要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除了传统意义的粮食金融市场,还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信贷、担保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丰富粮食金融市场相关知识,为其提供从粮食金融市场获得融资的机会,并引导其利用粮食金融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
4.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
建立一个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迫在眉睫,建立粮食收购基金,培植大型粮食收购企业,规范粮食流通领域的购销行为,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必由之路。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基础上,在粮食主产区设立现货交易所,信息共享,交易互动,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交易平台,政府统一为家庭农场进行培训,鼓励其进入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交易,使两个市场形成的期货和现货价格能够反映各个粮食品种的供需。成立专项基金,扶持壮大多元市场主体,拓宽农户及家庭农场粮食销售渠道,解决卖粮难问题,并出台政策法规,打击囤积居奇恶意哄抬粮食价格的投机行为,打破地方保护,消除区域流通壁垒,促进粮食在全国自由流通。粮食物流方面,结合各地粮食储备库的建设情况和路网情况,利用当前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打造全国统一的粮食物流系统,大力提倡粮食“四散化”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
5.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
随着粮食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积极应对,与粮食生产国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利用新的贸易规则稳定粮食进口数量和质量,降低粮食进口成本和风险。近几年来,WTO多边贸易谈判进程进展不够顺利,一些国家开始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成立区域性贸易组织,新一轮区域贸易自由化浪潮逐步兴起。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TISA、TPP、TTIP等贸易组织,虽然谈判还没有最终完成,但进展速度较快,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同贸易体系下的谈判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贸易与投资并重、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相关联,而且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在框架、内容、要义等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与规定。在原有WTO框架下,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就已利用贸易规划进行不公平的补贴和出口倾销,其跨国粮食企业垄断了粮食贸易和种子,操纵粮食价格。我国应总结WTO粮食贸易规则谈判中的经验和教训,尽快了解新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熟悉贸易新规则,力争尽早成为新贸易组织中的一员,在新的框架内进行谈判,尤其关注农业和粮食贸易方面的贸易规则,与粮食出口国之间达成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稳定粮食进口价格和数量。为了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政府还应提高粮食进口关税,保护本国农业,降低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针对国际粮食产品对我国粮食行业的冲击,我国应尽快出台应对国际垄断组织操纵粮食行业的法律法规,遏制其不正当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余家凤孔令成龚五堂工作单位:长江大学
实证研究
研究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的关系对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检验两者序列平稳性的基础之上,拟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1.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的平稳性检验为了有效地消除由于序列的大幅波动而造成对估计结果有效性的影响,首先需要对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通常运用ADF检验方法,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序列LS在有截距项、趋势项,且滞后阶数为3情况下的ADF检验统计量为-3.116410,大于其在5%显著性水平条件下的临界值-3.574244,因此不能拒绝序列LS有单位根,表明其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序列ΔLS在无截距项、无趋势项,且滞后阶数为5情况下的ADF检验统计量为-2.430093,小于其在5%显著性水平条件下的临界值-1.954414,因此拒绝二阶差分序列ΔLS有单位根,表明其是平稳的。其他变量序列JG、ΔJG的分析类似。因此,可以得出序列LS和JG都是一阶单整的。要想得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2.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的协整检验对于两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需要用到E-G检验方法,它是Engle和Granger提出的用两步检验法检验两变量是否为协整的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它首先对两个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线性回归,然后对得到的方程残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协整。限于篇幅,以下直接给出LS对JG进行回归后,其残差序列E平稳性检验的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残差序列E在无时间趋势项、截距项和滞后项,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则残差序列E是平稳的,表明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克莱夫•格兰杰所开创,用于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弄清楚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的影响如何,或者更确切地说,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就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在检验过程中,根据AIC和SC信息量最小的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粮食价格的变化会引起粮食产量较大的变化,而粮食产量的变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显。4.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IRF)用于衡量来自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称之为“脉冲”)对VAR模型中所有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图1至图2是在上述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VAR模型的基础上得到的脉冲响应路径曲线。实线是相应的响应函数值,虚线表示正负两倍的标准差偏离带。纵轴表示的是脉冲响应函数的大小,横轴表示的是脉冲响应函数的追踪时期数。图1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扰动的响应从图1可以看出,粮食价格JG对来自粮食产量LS的扰动没有立即做出响应,粮食价格在第1期的响应等于0,在第2期,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响应达到最大(大约为4.2)且为负向的。之后,在第4期,粮食价格的响应上升为0。在第4期到第6期,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扰动的响应缓慢增加且为正向,之后在第6期又变为负向的,直到第18期左右稳定地趋于0。图2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扰动的响应从图2可以看出,粮食产量LS对来自粮食价格JG的扰动没有立即做出响应,粮食产量在第1期的响应等于0,在第3期,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所做出的响应达到最大(大约为0.02)且为正向的。在第3期之后,这种响应会缓慢下降。同时可以看出,前者对后者的这种扰动冲击对粮食产量影响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直到20期(即20年)后,粮食产量的这种响应仍为0.006左右。5.方差分解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一样,主要用来分析VAR模型中每个内生变量对它自身以及其他内生变量的扰动所做出的反应,从而进一步地了解VAR模型的动态特征。其主要思想是将VAR模型中每个外生变量预测误差的方差按照其成因分解为与各个内生变量相关联的组成部分,即分析每个新息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见表4)。在表4中,粮食产量的波动在第1~3期受自身扰动的影响较为明显,从第6期开始受自身扰动的影响稳定在82%左右,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则在18%左右。同理,粮食价格的方差分解中,其受自身的影响在第1~2期尤为明显,从第3期开始,粮食价格受自身扰动的影响稳定在87%左右,粮食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则在13%左右。因此,粮食价格变化对粮食产量变化的影响要大于粮食产量变化对粮食价格变化的影响,这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粮食产量对价格的弹性要大于粮食价格对产量的弹性,这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背景下,粮食产量的变化会带来粮食价格的浮动,而粮食价格的变动又会引起粮食产量更大的波动。2011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迈上了5500亿公斤新台阶,达到了5712亿公斤,开创了建国以来粮食产量第一次连续八年增产的局面,但与上年同期相比,粮食价格涨幅近10%,使二者成螺旋状交替上升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且日益强化。究其原因,既有生产资料等成本要素上涨的因素,也有国际传导、投机炒作、通胀预期等的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故为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必须做到既稳定粮价,又实现粮食稳定增产。为此,笔者建议:第一,严控流动性,防止热钱进入粮食流通领域而造成粮价波动。近年来我国货币超常规发行,为粮价上涨提供了必要条件。2009年,我国货币M1的供给量约以4倍增速较2008年增长了32.4%,成为2010年和2011年粮价过快上涨重要原因。货币供给虽然不是粮价上涨的充分条件,但是,其在短期内急剧增长往往会诱发粮价迅速飙升。因此,我国当前要密切关注流动性对粮价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像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一样,防止热钱冲击粮价。第二,合理引导粮价上涨,促使消费者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承担一部分上升的成本。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居民收入在提高的同时,其消费结构日益升级,对消费品尤其是农产品,不仅在数量、品种上,而且在质量、层次上,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这些要求,消费者必须支付一定的代价,那就是承担粮价合理上涨的成本。如果总是人为地压低粮价,必然会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造成重大的粮食安全问题。从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的对比来看,城镇大多数居民显然具备了承担粮食价格适度上涨的压力,政府要做的是在合理放开粮价的同时,加大财政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以消除粮食价格适度上升对其生活造成的压力,从而将种粮收益逐步地返还给农民。第三,做好市场调控,保证粮食能卖上合理的价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农业生产中,增产和增收要统筹考虑。既要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也要做好市场调控。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多次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使得粮食价格逐年稳步增长,进一步强化了与粮食相关的各利益者对粮价上涨的预期。基于此,一些粮食加工、经销商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加强了投机炒作力度,在丰年时往往增加储备,在粮食市场供求紧张时则人为地渲染这种紧张关系,导致某些粮食品种的价格过快上涨;另一方面,“谷贱伤农”的事也经常出现。粮价的波动,让农民从增产中看不到增收的希望,直接影响他们次年种粮的热情。一旦农民失去了种粮的热情,即便是农业投入增加、科技到位、基础设施改善,我们面对的仍可能会是土地撂荒、粮食减产,这将直接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要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保证种粮农民增产增收。
近年来,在山东省有些地方,一些饲料生产厂家购买小麦作为加工饲料的原料,引起有关方面和人员的关注,对此议论纷纷,给传统思维和做法带来了视觉冲击。
小麦、玉米一直是北方地区两大主要粮食品种。从计划经济时期,小麦作为细粮,玉米一直作为粗粮,用作饲料、淀粉等加工原料。长期以来,玉米市场价格、收购价格一直低于小麦价格。近年来,由于玉米转化生物质燃料,加工用途及需求量不断扩大,国际、国内玉米价格历史性地超过了小麦价格,这是罕见的。作为饲料等加工企业考虑饲料产品成本,采购价格低于玉米的小麦作为饲料原料,无可厚非,也没有必要担心浪费等问题,其实玉米产量大大高于小麦产量。玉米价格近年来一直攀升,国内价格甚至高于国际价格,高于小麦价格。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卜7月我国玉米进口量同比猛增56倍。其主要原因是今年极端天气多发,灾情频发,出现减产迹象,同时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我国一直是玉米出口国,随着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增加,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上升态势,有时超出了小麦价格,这看似反常的现象,实际上正常,反映了我国粮食产能布局的调整和国内粮食价格进入高价企升的时期。
这一现象对我们也不乏启示。
一是传统观念上玉米是粗粮,小麦是细粮,应该改一改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讲究膳食结构、粗细营养搭配,而玉米的“身价”日益提高。山东的地方主食――煎饼,其价格早就高于馒头价格的好几倍。因此,作为粮食等部门要高度重视玉米的深加工问题,要依托科技,搞玉米的食品转化,增加供应城乡居民餐桌上的主食品种。
二是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及粮食品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过去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运;过去出口玉米,适当进口一部分加拿大或美国、澳大利亚的小麦作为品种调节,而现在是大量进口玉米和大豆,进口大米数量也在增加。一是国际国内粮食差价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粮食需求结构在发生变化。因此要按照国家2008年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以及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规划,搞好布局规划,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高度重视秋粮生产,特别是抓好主产区玉米的生产,立足自给,搞好规划,发展玉米深加工,有选择的抓好玉米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三是鉴于当前玉米的价值及用途,在粮食产量以及它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建议将玉米列入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范围。
四是从玉米价格的升高,看到未来中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曾有人讲,当前粮价不能由供求关系来形成,诚然我国粮价,特别是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和定价左右,但是我国粮价在政策性干预和自然禀赋的双重影响下,粮价走势始终波澜不惊,粮价作为百价之基,国家的宏观调控须臾不离开是重要因素,这是特殊国情和粮情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粮价形成的主导形式仍然是市场供求,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要切实遵循这一颠扑不破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对中国特殊的国情、粮情,刚从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的粮食生产和流通,不能期望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再来解决粮食市场经济问题。笔者认为,要多管齐下,共同作用;市场为主,调控辅之,一起作用于市场粮价。
应对粮价的正确做法是:
其一,应建立大粮食、大流通圈,破除农业、粮食各管一摊,互不衔接的状况贴,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建议将中储粮企业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业务上形成一体,开展最低收购价收购和市场收购,农民卖一斤粮补贴一斤。 其二,加大地方储备粮油的规模,拉动粮价,同时调节粮油价格。目前省以下地方储备粮一般储备规模不足,没有达到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的粮食储备规模,这是不符合宏观调控要求的,也不利于市场粮价的调节。建议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通过收储和轮换,共同参与收购,用收购来促进生产,从生产、流通形成各司其职,收购作用于生产,生产决定流通的局面,出台一系列农业、粮食产业化的政策措施框架。
其三改变目前这种补贴形式,由种粮补贴过渡为卖粮补贴。
其四要审慎看待当前国际国内粮食价格的上升。粮食涨价是发展的必然,在过去的30年,农产品的剪刀差、农业劳动力低价转入工业和城市、资源被工业和城市所垄断,成就了一个低价时代,随着石油等能源价格的国际性价格上涨,农产品也必然发生涨价,中国概莫能外。农产品价格逐步上扬,特别是粮食价格,是价格回归价值,是工业反哺农业,不值得大惊小怪,应在确保宏观调控可控性的前提下,逐步缩小粮食市场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小步快走地提高粮价。
关键词:粮食补贴政策;灰色关联分析;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1-0014-05
一、引言
粮食补贴是各国政府保护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最主要、最常用的市场手段。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实施多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为主的综合性收入补贴和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的生产性专项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1]。自200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粮食补贴政策。粮补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供给能力及农民收入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2 850万t,较上年增产2 690万t,增幅5.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76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0%[3]。这是我国近40年来第一次实现连续五年粮食增产增收,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平稳健康发展。
粮食补贴政策总体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等(2005)通过对安徽省5个县抽样调查获取的农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有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大[4]。张冬平等(2005)从“增产增收”的矛盾入手,分析指出直补政策有助于粮食增产但不足以形成持续的动力[5]。李瑞锋、肖海峰(2006)认为粮食补贴政策传递了中央政府对农民进一步关心的信息,这项政策的外部性要远远大于其政策本身,粮食补贴的政策效应在逐步弱化[6]。另外,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经济学理论分析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肖国安(2005)认为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后得利多的不是粮食生产者,而是粮食消费者;粮食直补政策不能平抑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7]。韩喜平等(2007)认为实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比实施生产资料补贴政策在增加粮食产量方面更有成效,比价格支持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更有效率[8]。
以上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已取得很大成效,但政策效应正逐步弱化。目前文献针对各项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影响关系的强弱问题,以及各项补贴政策之间的协同影响问题,在理论与实证分析中鲜有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不同的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影响程度,揭示出各项补贴政策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得出主要影响因素。
二、关联度分析的原理
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是一种有效处理不确定变量相关关系的方法,是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的方法[9]。实质上是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几何关系比较,找出影响目标值的重要因素,分析和确定要素间的影响程度或要素对系统行为的贡献程度。由于关联度分析方法是对发展趋势作分析,因此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分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数据分布规律,避免了回归分析需要有较好分布规律的大量样本的要求。这种着重于“少数据建模”的分析方法,更适合于某项技术方法或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但有可能由于政策实施初期阶段信息尚未完全确定而造成估算精度不高。
关联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计算步骤:(1)原始数据变换;(2)计算关联系数;(3)求关联度;(4)排关联序;(5)列关联矩阵。在应用中是否进行所有步骤,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设有m个时间序列,{X1(0)(t)},{X2(0)(t)},…,{Xm(0)(t)},t=1,2,…,N
上式中,N为各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这m个序列代表m个因素(变量)。另设定时间序列
{X0(0)(t)},t=1,2,…,N
该时间序列称为母序列,而上述m个时间序列称为子序列。关联度是两个序列关联性大小的度量,根据这一观点,可给出关联度的量化模型,其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2. 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 求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所谓灰色关联程度,实质上是曲线间几何形状的差别程度。计算公式为:
4. 求关联度r。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值不止一个,有必要将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求其平均值:
5. 列关联矩阵。记第一个母因素x1和第一次子因素y1的灰色关联度为r11,第一个母因素x1和第二个子因素y2的灰色关联度为r12,以此类推,形成母因素和子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矩阵:
R=r11 r12 r13r21 r22 r23r31 r32 r33r41 r42 r43(3)
三、粮食补贴政策效用的关联度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是2004-2008年,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03-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以及对相关网站数据的搜集整理。其中,2008年的粮食产量来自中国金融网,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见表1、表2。
2. 指标选取。
(1)粮食补贴种类。
1)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额。我国于2002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将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调整为直接补贴农民。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实行普惠制,即按照各种补贴方式进行补贴,无论大农户还是小农户,无论种植何种粮食作物,无论产量高低,广大农民都能根据相同的补贴标准享受到粮食补贴带来的利益。
2)农资综合直接补贴额。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是指在现行粮食直补制度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目的在于弥补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稳定种粮成本,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
3)良种补贴额。良种推广补贴政策通过对选用优良品种及配套技术的种粮农民、对参与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种粮农民的补贴,全面提高种粮农民的种田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良种补贴主要着眼于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
4)农机具购置补贴额。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以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为重点,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拉动效应,调动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机具购置补贴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以此来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
(2)粮食补贴效用指标。
1)粮食总产量。有学者认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业资源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以粮食产量为最终标示的粮食产出功能。粮食增产水平是当前反映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本文选取粮食增产率进行衡量,该比率越高说明粮食生产能力保障越好,粮食补贴政策越有成效。
2)农民人均农业收入。粮食补贴政策对于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很大成效,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于粮食增产与农业增收上。目前在我国农民的农业收入中种粮收入比重最高,农业收入的提高体现种粮收入的提高。本文选用农民人均农业收入的增长率来衡量补贴政策对农业收入的影响,该比率越高,说明粮食直补政策在促进农业增收方面更有成效。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衡量农民收入的一个科学指标,它反映农民一年内实际收入水平和扩大再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能力,是当前反映农民生活状况的核心指标。在实际计算中我们使用扣除物价因素后的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农民的收入变化的水平及生活改善状况。
(二)关联度的计算
本文搜集了2004―2008年全国各项粮食补贴政策补贴额和我国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情况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关联度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表2。
根据2004―2008年相应指标的统计数据,确定母因素分别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额(x1)、农资综合直接补贴额(x2)、良种补贴额(x3)和农机具购置补贴额(x4),而子因素是反映粮食补贴政策效果的指标,主要有粮食总产量(y1)、农民人均农业收入(y2)和农民人均纯收入(y3)。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影响,得到母子因素的关联度,形成灰色关联度矩阵。
R=0.5209 0.5915 0.74140.6615 0.6994 0.63260.5796 0.7427 0.50030.5873 0.7168 0.5334(4)
(三)关联分析综述
1. 从灰色关矩阵的数据可以看出,粮食补贴政策是影响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但促进增产增收的作用有限。这可能是由于补贴力度不够、补贴方法针对性不强造成的影响,同时粮食补贴资金的落实与监管存在一定难度,这也直接弱化了粮补支农的效果。
2. 从灰色关联矩阵来看r11
3. 从矩阵第二行数据r22>r21>r23可以看出,农资综合直补政策虽然实施时间较晚,但在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尤其是农业增收)方面的效果比较均匀。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过高,增长过快,使得农民不愿意种粮,同时种粮的农民粮食增产收益在很大程度上被生产资料的价格侵蚀掉了。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是指在现行粮食直补制度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目的在于弥补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稳定种粮成本,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
4. 矩阵第三、第四行数据表明,良种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效果类似,并且在促进农业增收方面效果最佳(r32>r31>r33,r42>r41>r43)。生产性专项补贴是直接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的补贴,与直补政策相比,对农业增收更有效率。与良种补贴相比(r43>r33),农机具购置补贴更有利于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主要由于农资综合直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从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相比,农民从事其他非农产业更有助于
提高收入。
四、政策建议
保证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两大目标。目前,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总体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效果并不太理想。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各项补贴政策,发挥不同补贴政策的协同效应,保障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一)加大补贴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是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农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根据收入最大化原则进行的。如果粮食补贴力度弱到不能够平衡粮食生产收入与其他生产收入,农户就会减少粮食生产或放弃粮食生产。对于粮食生产者来说,为自己生产粮食的同时,也为社会作贡献,特别是为非农产业的人口提供粮食商品服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于国家来讲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因此,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会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
在提高直接补贴力度上,最低限度的补贴水平要达到农业资源在粮食与非粮食生产竞争性用途上的收益临界水平。同时,要借鉴发达国家直接补贴政策的“农民收入平价”原则,尽量地提高补贴水平,使种粮收入有实质性提高。
(二)整合补贴政策
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传递了中央政府对农民进一步关心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这项政策的外部性要远远大于政策本身,从而推动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全面发展。但在农民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的过程中发现,粮食补贴并没有带来其预期收入的相应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会逐渐较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促进效应存在递减趋势,因此,加大农资综合补贴与生产性专项补贴显得很有必要。同时,结合实行粮食的价格支持――目标价格,即每年年初,政府根据工农产品的比较关系,确定当年的目标价格,当年市场价高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或委托的企业)按市场价收购,顺价销售,政府不需要支付补贴政策;当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支付补贴政策按目标价收购,这时农民的收益不会减少。实施目标价格的必然结果是供大于求,此时,必须实施配额生产,每年使一部分土地实现休耕,以确保供求平衡[10]。通过对现行农业补贴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来更好地发挥各项补贴政策的协同效应,保障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三)综合支农手段
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社会稳定的核心命题。利用金融杠杆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问题。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建立资本充足、功能俱全、服务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严重缺失,金融支持效率十分低下,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的成长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农业灾害的大部分损失由农民自己承担。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间接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农业风险转移机制,有助于促进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及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应鼓励和支持农业保险,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提高农业保险的投保率,拓宽农业增产与农民收入保障手段。
我国应综合运用各种农业支持手段,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粮食产量,切实保证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作为我国粮食改革政策措施之一,粮食补贴政策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使该项政策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形成稳定的补贴体系。
参考文献:
[1]傅贤治,侯明利.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8,(9):68-72.
[2]佚名.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52850万吨V连续5年增产[EB/OL].,2009-02-12.
[3]戎明迈.[农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首度下降[N].南方都市报,2009-02-03.
[4],谭向勇.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净收益的影响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1):44-48.
[5]张冬平,赵翠萍.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应、问题及建议[J].河南农业,2005,(1):5-6.
[6]李瑞锋,肖海峰.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问题及完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92-95.
[7]肖国安.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解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12-17.
[8]韩喜平,荔.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3):80-84.
[9]楼裕胜.农村金融发展对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8,(6):82-84.
[10]肖国安,等.中国粮食安全报告:预警与风险化解[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The Coordin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the Food Subsidy Policies
Si Xiaojie
(School of Manage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关键词]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设计
[DOI]10.13939/ki.zgsc.2016.41.017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合理的粮食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对于降低粮食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粮食物流中心规划研究应该既包括宏观位置、发展趋势(量化)的研究,又应该包括粮食物流中心的内部详细规划。目前,我国针对粮食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研究正在发展阶段,围绕相关规划的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发掘。宏观物流中心规划因不同类型物流中心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物流中心类型可以分为转运型物流中心、储备型物流中心和综合型物流中心。微观物流中心规划指物流中心内部的规划研究。
齐齐哈尔市地域广阔,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全市粮食产量占黑龙江省的1/5,全国的1/50。2015年,齐齐哈尔粮食产量实现229.96亿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10元,实现农业七连增。全市落实核心区404万亩,播种大垄玉米287.3万亩,大垄大豆35.2万亩,大垄马铃薯34.6万亩。201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2%。王乐平等(2015)对齐齐哈尔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在农产产业发展模式、利益共同体建设、规范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对于节省物流成本、提高粮食加工效率、减少粮食损耗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政府制定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齐齐哈尔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展区域粮食物流中心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选址方法
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是综合型物流中心。宏观选址方法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定性方法,通常也称“多准则决策”,根据选址时需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准则),通过综合的定性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且常常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德尔菲法(Delphi)等评价方法。定量方法一般用可量化的描述成本的数学公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选址,常以物流过程总费用最小为目标,通过设定一些参数、变量,并对问题作一定的假设,建立一个比实际情况简单的模型,通过求解模型得出方案。比较典型的定量方法包括重心法、Baumol-Wolfe法、混合整数规划法、启发式算法等。其中,重心法是单设施选址最为常用的方法,它将运输成本作为唯一的选址决策依据,是一种静态的选址方法。
微观物流中心规划主要应用系统设计理论(工厂平面布置方法)。“系统布置设计(SLP)”法是由R.缪瑟(R・Muther)首先提出的,最初是一种代表性的工厂布置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级表示法,使布置设计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Russell D.M.等(1996)首次提出了平面设施布置的流程图法,从各种产品的生产流程角度进行设施布置。刘正刚等(2001)认为目前设施布局的研究趋向于两个方向:一是系统布置设计(SLP)发展为战略设施规划(SFP);二是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方法的发展。
3 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宏观设计
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宏观设计分两步:第一步需要考虑粮食物流中心设计的发展趋势(量化);第二步需要考虑粮食物流中心的具体选址。
粮食物流中心的具体选址可从齐齐哈尔行政规划来进行划分。相关研究主要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物流成本、粮食产量基本情况等方面予以考虑。
粮食物流中心设计的数量主要依据粮食产量增量。2015年,国家发改委、粮食局等联合发出通知明确,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齐齐哈尔市种植结构实现重要调整,种植结构“三增两降”,2015年水稻、马铃薯、杂粮分别比上年增加71.7万亩、28万亩、38万亩,玉米、大豆减少92万亩、122万亩。根据国家政策和当地地方政策,粮食物流中心的数量需要进行及时快速响应。目前,齐齐哈尔市对粮食结构种植的基本基调为:玉米要坚持适区种植,对不适于加工和做饲料的品种要坚决退出种植。大豆要保持总体稳定,发展高蛋白大豆、豆浆豆、芽豆等品种,并促进粮豆合理轮作。齐齐哈尔2010―2014年粮食产量情况如下所示。
龙江县结合实际,确立了“一减五增”的整体思路,即:减玉米、增水稻、增杂粮、增杂豆、增经济作物(瓜菜)、增饲草。该县突出了小米产业的发展,立足生态、加工企业、绿色标志、市场口碑等优势,通过健全“基地―仓储―加工―销售―物流―餐桌”全程可追溯流程。富裕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富裕县部分地块属于沙质土壤,适宜种植谷糜等杂粮杂豆,且农户有着传统的种植习惯和丰富的种植经验。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2016年,富裕县扩大杂粮杂豆种植面积,重点依托富南灌区建设,全县新增水田面积6.8万亩。水稻面积增加到75万亩,玉米面积减少到130万亩,杂粮面积增加到5万亩。讷河市地处齐齐哈尔地区最北部,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享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2015年,讷河市种植杂豆面积30多万亩,主要品种为小粒大豆、红小豆、黑小豆、中白芸豆等,平均亩产150公斤,总产近4.5万吨。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70万亩。2016年,讷河市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把现代中药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增加中药材种植比重。克东县是全国非转基因大豆之乡,2015年种植大豆83万亩。
分析得出,齐齐哈尔整体粮食产量再提升,粮食物流中心数量应需要满足粮食产量增长的要求,数量增加为3%左右。其中,水稻、马铃薯、杂粮等类别性粮食物流中心数量增加,玉米、大豆等类别性粮食物流中心数量减少。根据粮食产量和作物情况,建议建设龙江县为水稻物流中心,富裕县为杂粮物流中心,讷河市为薯类物流中心,克东县为全大豆物流中心,其他拜泉县、甘南县、依安县、泰来县根据“三增两降”的模式、配合周边地域粮食物流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调整。
4 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微观设计――以玉米为例
以玉米为例分析粮食物流中心微观规划设计,首先需要建立玉米物流中心的业务流程。假设物流中心作业流程及物流量如图1所示。
通过玉米作业流程和流量的计算,可以得出各个单位物流关系相关表。在SLP中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划分为A、E、I、O、U、X,即绝对重要、特别重要、重要、一般密切程度、不重要、负的密切程度。
根据玉米业务流程中功能区域划分的非物流关系,主要是信息流、配合相关程度等,建立玉米物流中心的非物流关系相关表。
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值m∶n=2∶1,实际情况可根据要求对权重适当调整。SLP方法中一般取A=4,E=3,I=2,O=1,U=0,X=-1,建立相关表及非物流相互关系表,最后得出物流综合表。
在SLP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中,玉米物流中心并不直接去考虑各作业单位的建筑物占地面积及其外形几何形状,而是从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出发,安排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密级高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近,关系密级低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远,反复叠代、逐步细化地寻求最优解的过程,由此形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5 结 论
粮食物流中心设计是一门结合数学、逻辑学、规划学等多门学科设计艺术。根据政策、粮食产量等可以对齐齐哈尔粮食物流中心的整体选址、下一步增量进行分析。利用SLP等系统布置方法能够对粮食物流中心进行基本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乐平,李莉,郑岩.论齐齐哈尔现代农业发展[J].理论观察,2015(7):105-107
[2]Russell D.M.,Gau K.Y.The facility layout ponlem:Recent and emgerging trends and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6,15(5):351-366.
[3]刘正刚,姚冠新.设施布置设计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江苏理上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4-78.
关键词:粮食增产;粮农收益;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20-02
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由于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不可逆转,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人口大国,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保护粮农利益、提高粮农收益是最关键的环节。
一、粮农增收与粮食增产的关系
1.粮农增收是保护耕地和集约用地的重要条件。目前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问题:一是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粮食需求量继续增长,二是工业化和环境不断恶化等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耕地保有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耕地面积2010年约为18亿亩,人均0.097公顷,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2]。耕地资源不足是实现粮食增产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现代社会,耕地的用途更加多样化。应该看到,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建设用地的占用具有不可避免性,或者说,在某个时期,耕地减少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代价;但也必须看到,在城乡建设中,一是存在对耕地乱占乱用现象,二是在农业生产中,存在撂荒和粗放经营现象。耕地被浪费的关键在于耕地价格和耕地用于农业生产的相对收益较低。首先,耕地是稀缺的资源,稀缺性需要通过价格加以体现,如果价格不能反映其价值,即使再宝贵,也很难珍惜。其次,耕地作为生产要素,在用途上具有流动性,耕地资源在农业用途和非农业用途之间的配置与两种用途的边际净收益有关,如果耕地用于农业的相对收益过低,土地就容易流向非农用途。其三,耕地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产出物上,耕地资源在粮食生产和非粮作物生产之间的配置、耕地的利用程度也服从收益规律,如果耕地用于粮食生产比较收益不高,就不能稳定粮田面积和有效利用。现实也表明了耕地保护和利用程度与收益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在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的条件下,依然存在土地浪费。为实现耕地资源社会配置状态的帕累托最优,政府实施耕地保护政策具有合理性也有必要性,但要达到预期政策目标,必须充分考虑耕地资源使用者和决策主体的私人决策函数。也就是说,只有提高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才能较好地实现保护耕地和稳定粮田面积的目标。
2.粮农增收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关键环节。提高单产是增产的根本途径,而农业技术进步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和持久作用。农业技术进步不仅反映在研发水平上,而且反映在对现有技术的利用程度上。中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更低,很多新技术不能很好地得到推广和应用,由此导致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粮食实际产出远低于生产能力。如中国虽然培育出了多个粮食高产新品种,但农户在种子选用、施肥、灌溉和种植等方面的技术知识相对薄弱,利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也浪费了稀缺的资源。农业技术的进步不仅需要研发力量、研发投入等供给条件,而且要靠市场需求的拉动。需求是研发的目的,需要是研发的方向,需求是研发的动力。农户是农业技术需求的主体,也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但他们对技术的需求强度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物质条件,更取决于应用新技术的收益率。应用新技术不仅有成本而且存在风险:新技术的应用需要增加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专门知识从而产生学习成本;应用新技术也会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运用新技术成本一定条件下,能否有效运用新技术取决于使用者的预期收益。如果预期收益较低,农户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激励和运用新技术的动力必然不足。虽然可以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虽然可以调动农业推广、科研、教学单位以及龙头企业的技术力量,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但技术创新和推广效果最终依赖于应用主体的积极性。只有当技术被农户应用从而产生更多收益时,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技术研发和推广。
3.粮农增收是提高粮食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率的核心。粮食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交织的过程,粮食的产出水平是在一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本、劳动,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的结果,但劳动要素或生产者的积极性无疑起关键性作用。其一,各种生产要素的存量与质量提升都与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密切相关。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改造盐碱地、渍涝地、风蚀沙化地和旱地等,不仅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资本的投入,而且依赖于生产者积极参与;物质技术装备、人力资本是粮食生产率和粮食产出的重要条件,而装备水平提高和人力资本积累更要依赖于生产者对收益预期。其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和粮食增产的重要条件,但只有在服务对象(生产者)获得更多收益的条件下,才能为专业服务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持久和内在需求。其三,粮食生产的当期投入与存量要素的利用率决定粮食的实际产出,投入的多少和能否有效地利用存量要素直接取决于生产者当期收益。归根结底,粮食产出的根本问题是解决粮农的激励问题,而激励强度主要取决于投入粮食生产的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的多寡。从长期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积累与粮农的收益高度相关;从当期看,收益决定了农户的投入决策,即农户愿不愿意进行充分投入和有效管理。当种粮不赚钱或种粮收益与社会平均收益过于悬殊时,物质技术装备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资本及劳动要素的外流或闲置也是难以避免的[3]。总之,保证种粮收益是提升粮食生产要素质量和有效利用的核心因素或前提条件。
二、粮农增收的实现路径
1.完善粮食生产补贴稳定增长的制度,提高粮农的收益。粮食增产满足了社会全体对粮食增长的需求,但由于粮食需求弹性较小而供给弹性较大,粮食价格提高空间有限。如果市场不能完全解决粮农的平均收入问题,由政府进行直接补贴是合理政策选择。2004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出台了综合性收入补贴、专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粮农的收入。但目前的补贴额度还不足于补偿要素成本的上升,难以解决粮食生产者比较收益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农相对收益过低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应根据财力和居民收入水平变动的情况,逐步增加补贴规模,提高对粮农收入的保障力度。
通过公共财政投入改造中低产田和推动科技进步不仅具有现实性,也具有合理性。不断加大国家公共财政投入比重改造粮食生产的要素条件,不仅可以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加快粮食生产现代化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粮食生产的长期成本,从而提高粮农的间接收益。
2.改善宏观调控的方式,防止粮农的收益波动。产量波动是粮食生产发展中循环出现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4]。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中可能是一种紧平衡状态,但不排除现阶段性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供给过剩不仅导致“谷贱伤农”,而且导致粮食生产波动,破坏已形成的生产能力。因此,在关注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以下措施解决粮农收益波动甚至下降问题:(1)建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粮食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状况,增强政策调整的及时性、弹性和有效性,这包括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通过粮食国际贸易调节供求,在取得贸易利益的同时保护生产者利益。(2)充分认识粮食生产与农业生产乃至非农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制约和促进关系,充分认识实现粮食安全目标与促进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在关注粮食增产的同时,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内部种植结构动态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最大限度提高农民收入。(3)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为防止粮食生产和粮农收益的大起大落,应积极探索农业灾害保险的路径,实施大宗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提高粮农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总之,稳定和提高粮农收益是防止粮食生产波动最重要的一环。
3.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粮农的规模收益。在现有的经营规模条件下,通过多种措施,可以实现中国粮食增长目标;但在农户目前经营规模的条件下,无论是通过财政的补贴还是保护性的价格政策,都无法从根本解决粮农的收入过低的问题。以粮食主产省河南省为例,每个劳动力经营不足0.33hm2地,过小的土地经营规模,制约了种粮效益的提高,也造成粮食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利益上的极大差别,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5]。粮食生产与其他行业一样,农户的生产资料占有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益的多寡;与其他行业不同,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耕地总量难以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问题只有通过土地流动来解决。在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内部条件;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减少农业人口是推动土地流转、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外部条件和前提条件。而解决后一问题的必有之路是在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消除要素流动壁垒,给进城农民同等的城市居民待遇,从而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步伐。
参考文献:
[1] 钱万强,钱小勇,刘燕美.促进农业基础研究,保障中国粮食安全——973计划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及其发展建议[J].中国软
科学,2010,(3):9-13.
[2] 王卿,陈绍充.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战略意义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3):75-78.
[3] 魏剑锋.中国粮食产量增长的潜力及实现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168-174.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增强政治责任感
我站以中心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为主,辅以新闻,报刊学习。在学习中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心得。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同志们撰写心得体会两篇,办学习园地两期。通过学习,提高了同志们的政治理论素质,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增强了同志们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添了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同时,从不放松同志们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号召大家学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更好的为“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同心协力,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1、完成农业部、省农业厅2009-2010年度“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
为了提高小麦生产能力,并向优质高产化发展,实现小麦优质优价,省农业厅把我县列入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县。蓝田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任务是建立两个万亩示范片、两个百亩攻关田,任务下达后,我站积极联系在安村乡和三里镇分别建立一个万亩示范片和一个百亩攻关田,总面积20059亩,统一种植小偃22和西农979。在活动实施中,我站派技术员进村入户宣传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织、调运、补贴小偃22原种2500公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免费发放配方肥10余吨,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发放药剂500包,通过农技、土肥、植保三站联合,形成合力,达到了小麦标准化生产的标准和目的。安村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08.4公斤,三里镇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02.6;其中安村乡新华村一组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558.6公斤,三里镇杨村五组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553.2公斤,较全县大田亩增产150公斤以上,顺利的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2、完成了2009—2010年西安市安排的“小麦高产竞赛活动”项目
该活动下达后我们在焦岱镇柳家湾村(562.2公斤)、史家寨田村(531.6公斤)分别建立了100亩小麦高产示范田,并给示范田补贴小偃22原种2000公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免费发放配方肥5吨,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发放药剂500包,通过我站同志的努力,在5月进行的全市观摩评比中,柳家湾示范点在全市10个区县22个示范点中总成绩第四名,被评为“西安市优质小麦高产创建优秀示范点”受到市农技中心的表彰和奖励。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我县小麦生产的优质化、标准化发展进程,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完成了农业部、省农业厅2010年度“夏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工作
为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农业厅粮食高产创建办公室将我县列为2010年度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县。在项目实施中,我站始终把技术宣传培训放在工作首位,联合植保和土肥站,在示范区共召开技术培训会5场次,培训近1100余人,发放技术材料1100余份,在示范区显著位置张贴夏玉米“四改一增一晚”技术图谱,并向50个重点示范户发放技术图谱,为各项关键技术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百亩攻关田建设中,农技站落实面积800亩,实行“五统一”,对攻关田免费提供玉米良种2000公斤,组织机械对攻关田进行统一播种;由土肥站对田块进行取土化验,测定攻关田土壤养分,向示范户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免费提供配方肥10吨;植保站对土壤进行了统一药剂处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2010年9月19日西安市专家组对我县“夏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进行测产验收,两个万亩示范片和两个百亩攻关田顺利通过验收。其中三里镇万亩示范片产量638.2公斤/亩,贾沟百亩攻关田产量702.7公斤/亩;蓝关镇万亩示范片产量607.3公斤/亩,新寨百亩攻关田亩产700.7公斤/亩。
4、完成农业部、省农业厅2010-2011年度整乡制推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前期播种及配方肥发放工作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食产量,继续做好整乡制推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我站积极联系,在三里镇建立万亩示范片,该示范片面积20060亩,辖16个行政村。同时建立杨村、柴寨、陶沟、贾沟四个百亩攻关田。在活动实施中,我们联系县种子公司给万亩示范片补贴小麦良种20吨,同时给四个百亩攻关田免费发放小麦原种8000公斤,配方肥40000公斤。为了保证播种质量我站联合县农机站对示范区农机手进行了统一播种培训,在示范村进行了4场次技术培训会,发放、张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施肥建议卡等资料,并在10月14—18日先后为四个百亩攻关田进行免费播种,据我站11月初进行的调查,小麦长势良好。
5、实施省农业厅、西安市农技中心安排的“超吨粮”村建设项目任务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食产量,该项目选在我县地理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6个乡镇的6个村实施,实施总面积6500亩,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座谈,我站制定了“超吨粮”村建设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派专人抓点,进行品种优化和技术指导,6个超吨粮示范村小麦平均亩产424.5公斤,夏玉米平均亩产602.4公斤,全年两料合计1026.9公斤,达到吨粮村示范标准。
6、完成、实施各类试验、示范项目
⑴完成2009年—2010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项目
该项目在焦岱镇柳家湾村实施,面积1亩,试验品种8个,通过试验选育出适宜我县种植的小麦品种2个分别是豫农949、小偃216。
⑵实施2010年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项目
春播玉米在蓝关镇东场村实施,面积1亩,参试品种8个。经试验分析筛选适宜我县春播玉米品种有北垦5号和金城508两个。
夏播试验在焦岱镇柳家湾村实施,面积1亩,参试品种8个。经试验分析筛选适宜我县夏播玉米品种潞单13号、长单46号。
⑶完成2009-2010年土肥3414小麦试验。
该项目由中心安排后,我站立即安排人员,在柳家湾村落实试验地3亩,试验设置N、P、K3个因素,4个施肥水平,14个小区三次重复在小麦试验。经试验分析筛选适宜我县小麦栽培上适用的最佳施肥方案是N14+P5+K10。
⑷完成了2010—2011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项目的前期播种工作
该项目实施在三里镇贾沟村,面积1亩,参试品种9个,于10月17日人工开沟播种,10月26日出苗,出苗率95%,亩基本苗17.5万/亩,冬前长势良好。
⑸完成了2010—2011年度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安排的小麦新品种展示前期播种工作
该示范实施在三里镇贾沟村,面积10亩,于10月16日播种,10月26日出苗,出苗率95%,亩基本苗18.1万/亩,冬前长势良好。
⑹完成了2010—2011年度省农业厅、市农技中心按排的“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项目核心示范区小麦前期播种工作。
该项目示范区实施在焦岱镇柳家湾村,史家寨田村、侯家村,蓝关镇新寨村,总面积1000亩,种植品种小偃22号原种,四个示范村分别于10月10—18日播种,10月25日后相继出苗,出苗率95%。
⑺完成了市农技中心安排的番茄无土栽培试验,该试验设在普华镇楸树苗。通过前期的基质堆呕处理,于10月23日定苗,目前长势良好。
⑻完成了小麦宽幅播种展示前期播种工作,该示范设在三里镇杨村,面积10亩,于10月18日播种,10月25日出苗,出苗率95%,亩基本苗19.8万,目前长势良好。
在以上各项目实施中,我站做到项目专人负责,实施前先制定实施方案,技术措施,落实地点;再进行技术宣传、培训,做好田间管理、田间纪录,对试验,示范项目做好室内拷种、评价工作。认真做到事前有方案、有措施,事中有指导、有记录,事后有总结,有成果,保证了各项目任务顺利实施和完成。
7、完成的其他工作
①做好小麦、油菜、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苗情,产量调查工作,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及时提出田管意见,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确保丰产丰收,全年苗情调查产量核查15次,编写报告10余篇,印发管理意见200余份。
②组织召开各类技术培训会10余场次培训两千余人,发放技术资料两千余份,编发《农业科技信息》10期1000份,使《农业信息》成为政府部门了解、掌握农技推广工作的窗口和桥梁,农民朋友获取农业信息、农业知识的助手和平台。
8、完成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①“温饱工程”包乡工作。今年我站包抓4个乡镇的“温饱工程”,完成面积落实,协助乡镇搞好物资供应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完成农业局和中心安排的各乡镇地膜玉米面积核查工作。
②“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包村工作,两名同志负责两个村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任务,工作中,协助村上制定方案,落实产业,搞好技术服务。
③完成中心的科技下乡,植树,以及办公楼的卫生值周工作。
④积极在报刊、互联网上宣传农业新技术,累计发表各种宣传资料30多篇。
三、存在不足
我站虽然干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不足。大家的学习抓的不紧,知识老化,缺乏更新,组织纪律性还须加强,缺少工作中的创新力和创造性,主动意识较差。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改进的。
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是可以改进和解决的,我们农技站有信心、有决心干好今后的工作。
四、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在以实施、申报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同志们的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大家的政治觉悟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2、继续做好农业部、省农业厅下达的小麦、玉米“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
3、做好小麦、玉米、菜豆、马铃薯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4、做好农情调查和科技宣传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