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媒体专业的认识

数字媒体专业的认识

时间:2024-01-26 14:3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媒体专业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媒体专业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美术基础;数字媒体;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2

诚如网络刚开始兴起时人们讨论的那样“网络是把双刃剑”,现在即便重新定义这一观点,也是很贴切的,网络的迅猛发展,让很多人看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同时也正是这些优势,使人们逐渐忽略了“手工时代”的基础。数字媒体专业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艺术方面的提高,让作品呈现出更完美的效果,然而这些程序软件绘制出来的作品如果少了美术基本功的铺垫,也只是生冷的画面,而少了艺术的灵魂。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忽略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象,提出一些自己对于数字媒体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观点与看法。

一、因材施教,加强理工类学生美术基础课程教学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预示着网络时代的正式到来,事实也的确如此,网络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着每一个角落。作为互联网发展较晚的国家,近几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可以说是进行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让许多固有的工作方式、学习方法都逐渐转移到互联网上进行,小到吃、穿、住、行,大到工作就业谈合作,很多在曾经认为只有面对面才能进行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实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将世界紧密相连。面对强势袭来的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就是与网络有关的各类新生事物,电商、网络营销、网络媒体,这些在曾经让我们无法预想的衍生业正逐渐的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教育业也因为互联网利用率的提高,增加了很多热门专业,数字媒体专业就是互联网时代教育业方面最好的代言人。

数字媒体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这一学科主要学习数字媒体相关软件,因此很多高校就盲目的认为技术、软件等科目是属于理工科范围,因此将理工科类别中加设数字媒体专业。这一做法现在看来是有些拔苗助长倾向的,高校只注重了热门专业的设立与以市场就业前景为中心作为教学目的,而忽略了这一学科的特点,忽略了数字媒体与艺术的契合度要求。很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也同样犯了这样认识不清的错误,仅仅在招生简章中选择热门、容易就业专业报考,没有与自己的实习情况相结合,导致入学后学习费力,不得方法,最终浪费了大学时光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就业带来困难。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该在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目的是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数字媒体人才,让他们能够在就业大潮中脱颖而出,更准确的把握未来。

二、本科理工类数字媒体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

本科理工类学生在选择数字媒体专业时有一定的优势,这是不能否认的,这种优势就是在对于技术软件方面的领悟会相较于其他文史类或高职类学生更透彻,接受软件知识也会更快,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强也是理工类学生的特点,这些都为学生能够学好数字媒体专业技术方面问题打下了基础。然而,理工类学生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是美术功底的不扎实、美术专业知识匮乏,更不用说长年累月才能够培养出的艺术触感,这都让理工类学生在美术方面相较于专业出身的艺术考生缺少了很多对艺术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缺失会直接影响学生在画面、色彩、搭配等专业方面的设计灵感,无法完成作品设计。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首先去了解什么是美术,理工类学生在美术专业领域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学习。美术基础课程是由素描与色彩基础、三大构成和美术欣赏这三大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因此可以将数字媒体专业学生以美术功底作为分界点,进行分班制教学,让美术零起点的学生加强美术基础课程这三方面的学习,并且是将这一学习作为重点项目,加强力度,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的意义,有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度。教学内容制定方面也应该以精炼、重点突出的教学模式为理想选择,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接收到更多的内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举例说明此观点:

(1)在素描与色彩方面,重点训练学生的线条准确性和造型的严谨性,以练习为主,重在打造学生的素描水平,舍去对于光影这样深度教学的详细说明,浅显易懂的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找到素描技巧。在色彩基础教学中,也不要过多强调专业技法的运用,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寻找写生对象的主色调,善于分析色彩变化,从整体色调开始,逐步分析固有色、环境色、色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了主要课程讲解后,适当的配合深度教学,联系主课程进一步讲解色彩技法等专业知识。

(2)调查表明,对于三大构成教学很多院校并不重视,这是狭隘的做法,因为三大构成对于美术专业零起点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是短时间内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机能的重要途径。三大构成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组织形、创造形的能力,进而对立体造型有一定的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去感受教学内容,为下一步的理解与操作提供帮助。三大构成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造型观念,加强他们对几何空间的想象力与概括能力,提高设计水平。

(3)美术欣赏课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只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因此很少有人真正用心的去学习美术欣赏,事实上,美术欣赏课是联系绘画基础与三大构成的纽带,它能够让学生对美术理论体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通过美术欣赏的学习,也有利于绘画基础与三大构成的提高,三者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缺一不可。教师对于美术欣赏的教学一定要注重创新,不能过多的运用解说式教学,而是应该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美,发现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美术作品,深入浅出的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从中得到灵感,进一步提高艺术敏感度。

对于本身就是属于艺术类的考生而言,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进行提高和升华,让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能够在基础美术之上达到提升的目的。在学习美术基础课程的同时对于技术方面的学习要多于零起点考生,这杨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分类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取长补短,弥补自身不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

三、融会贯通,数字媒体与美术基础教学的相互融合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详解和的新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这一定位的成立就意味着数字媒体专业需要技术与艺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厚此薄彼的选择性学习与提高。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也要二者兼顾,让教学的每一个模块都能够与专业知识点相互贯通、相互融合。让学生在掌握美术基础,有了绘画与色彩功底基础上通过操作相关联的软件完成后期设计,这对学生最终的就业是很有帮助的。因为美术功底再强,无法运用到数字技术上,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数字媒体人员。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理解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内在联系,参照教学内容与教师指导,逐步完成艺术到技术的平稳过渡。

数字媒体专业的宗旨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这就需要各大院校结合学校的自身教学环境,切实可行的设置相关专业,这对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是关键性的存在,不要仅仅因为热门就盲目跟从,随意设立专业,影响学生的发展。设立专业的同时一定要配合可行性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学习数字媒体相关软件时,必需掌握美术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为本科学习需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美术专业基础的要求也就越高,美术专业技术知识决定着数字媒体的未来发展,只有做好基础性建设,数字媒体产业才能得到更高一步的升华。

四、结语

本科理工类数字媒体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一定要合理整合三大构成、美术欣赏和绘画基础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关教学任务,突出教学模块重点的同时,更多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思考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本科院校理工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饶简元.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定位的探讨[J].艺术评论,2010(4).

[2]赵起.构成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1(8).

第2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专业 实践类课程 考试改革

随着社会发展,面对社会数字媒体人才紧缺的现状,我国各高校纷纷增设数字媒体专业,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教育产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数字媒体专业也暴露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数字媒体专业要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理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数字媒体专业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目前数字媒体专业大多是为了学校或专业的生存而开设的新专业,这就造成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用教材混乱、教学模式与考试体制从旧等现象。为了促进我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以考试改革为切入口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数字媒体专业实践类课程考试在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加快考试改革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现状分析

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兴专业,但多数实践类课程考试只重知识测试不重技能测试,与数字媒体专业培养学生目标的实现极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落后

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着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误区。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学完一门课程就以考试的形式给出结论,取得学分,获得毕业证。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往往既是任课教师,又是出题者。对于期末课程考试,有的教师担心题目太难会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及格,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评教结果,在学生中间赚一个“好老师”的名声,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出重点并且降低试题的难度;有的教师在评阅试卷过程中,如果存在学生差几分就能及格的情况,教师就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印象,提高平时成绩使其及格;有的教师为了出题快速,将往年的考试试题稍加修改即成为当年的试题,比如选择题换成判断题、判断题改成选择题,总之换汤不换药,这样的考试也就没有意义了;有的任课教师不认真分析考试结果,认为阅完卷给学生得出分数,课程就结束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很少主动根据考试的结果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考试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形式单一

虽然数字媒体专业是新兴专业,但是考试方式仍然沿用已有学科的传统考试方式。比如,我校教务规定无期中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如有期中考试,则期中考试占20%,平时占20%,期末占60%。考试形式虽然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即知识覆盖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此外,仅凭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也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字媒体实践类课程,传统的课程考试形式完全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一是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二是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三是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查少;四是一次定结论多,数次考试综合考评少。总之,用传统的课程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不公正的。

(三)考试内容片面化

数字媒体专业的传统的课程考试一直受其它学科的影响,只注重对认知目标领域的前三个层次即知识、领会和运用的测查,忽视了对后三个层次即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测查。考试内容存在比较明显的局限性,且考试内容大多是知识导向性的,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现行考试内容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成为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使学生形成接受复制性思维,不能形成创造发散性思维。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师在考虑出题、制定答案和阅卷方便等因素的基础上,主观题的类型越来越简单化,考试类型中客观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从而出现简述、理解和应用题型逐渐减少的现象。在这种考试类型变化的误导下,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方法呆板,考前习惯死记硬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比较欠缺。

(四)考试管理制度落后

数字媒体专业的传统课程考试的管理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由于是新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不是很完善,有时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安排,考试科目与考查科目随意调换,致使教师在教学评价上有一定的困难。即使制定了一定的制度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有制度也难以得到贯彻和实施。很多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制定。学期结束考什么内容教师自己定,从头到尾大包干,没人过问,更不用说考教分离,考改分离。专业课程的监考工作通常由本院系的教师负责,在监考过程中,部分教师充当老好人,不能做到严格考场纪律,怕抓到学生作弊会遭到议论,对作弊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作弊的风气。阅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观题无法进行流水阅卷,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这样,阅卷教师根据印象给人情分的几率大大增加。

二、改革实践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传统的实践类课程考试对于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已具有明显的负作用,考试改革势在必行。为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学校的教学实践改革,根据对传统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分析,考试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上力求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数字媒体专业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实践性、应用性,构建重素质、多方向、强能力、助就业的培养模式。考试内容是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宽泛一些,应考虑到知识和技能的并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继承和创新的并举,因此要求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应重视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还应注重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中只需要机械记忆和简单模仿便能作答的题目应尽量减少,大量的试题应该需要学生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才能作答,实验中的考查内容应体现操作技能等。此外,还应考查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如讨论、实验、实习、小论文及设计里所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这样的综合考查和科学评价,无疑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探索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推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1.开卷考试方式。将原来闭卷考试方式改为开卷考试,试卷内容多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这种考试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摄像基础理论、摄影基础理论等理论课程均可采用这一方式。

2.实践技能考查方式。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设计等课程可以改为操作考试,学生现场抽题,现场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及结果评分,这种考试方式能够考查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所有实训课程均可以采用实践技能考查方式,由实践成绩和平时成绩决定综合成绩。

3.课程论文方式。这种方式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一种方式,能够考查学生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料查询,并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调查、分析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比如对广告创意与策划考试,要求学生交一份关于广告创意与策划的论文,教师通过课程答辩方式定该课程的成绩。

4.大作业方式。这种考试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课程,如图像处理、影视画面编辑、网页设计等。这些课程学习的好坏,是否达到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很难用正常的笔试或上机考试来测试学生的水平。所以这类课程应该强调过程考查。在教与学的整个阶段,教师从一开始到课程终结,分阶段进行测评,课程结束由学生提交本课程的综合作业。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这三门课程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项目化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大的项目设计,学生按特长搭配组合,分工协作。比如对多媒体出版物制作课程的考试,我们将一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一组学生完成一个项目。对每一组学生来讲,项目又分为几个小部分,该组成员自己分配自己完成的项目,互相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改项目。项目成绩的好坏与每一个成员联系到一起,这种考试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与人协作的能力。

6.技能认证考试方式。在教学中以行业标准作为学生的技能考核标准,并将专业技能认证融合到教学计划中,通过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开发,掌握行业开发技术规范,增加实际工作经验,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02年起,我们就将专业技能认证引入教学中,学生学习课程结束,参加Macromedia公司Flash、Dreamweaver国际认证资格考试、Adobe公司Photoshop平面设计师认证资格考试、洪恩教育集团的硬件维护工程师认证。拥有双证或多证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专业的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认可。

(三)建立完善的考试管理与评价制度

考试分为考前工作、考试工作和考后工作三个阶段。考前要提高试卷命题的水平,完善试卷命题质量的评价制度。考试工作应完善考试过程的检查制度,促进考风、学风建设。课程考试过程中,学院要组织考风、考纪检查组对各院的考场进行检查。一个学校学风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风的优劣,考风和学风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考后阅卷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规范考试评卷工作,确保阅卷质量,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卷工作细则及要求,加强阅卷教师的责任制和试卷复核人的责任连带制,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阅卷质量标准和抽查制度,确保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和合法性。建立和完善课程考试工作的奖惩制度,促进课程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且要加强学院对课程考试的宏观管理,确保课程考试管理和运行的良性循环,切实达到以考促教的作用。

总之,考试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必须在教学上大胆改革,在考试上引导、注重实践考核,真正实现知能并重,教学并举。但是,数字媒体专业课程的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考试真正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丹丹.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考试改革――《以电视教材编制》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教育技术导刊,2005,(8).

[2]翟爱良等.把考试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口[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3]黄玲芳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第3篇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他们支撑的学科平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浙江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旗下,并有国家重点图形图像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撑,它的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艺术素养、具备管理素质和领导才能,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制作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的基本训练,将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本专业在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中将设置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模块课程,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则各有侧重。”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传媒类院校,以影视艺术学科为主,2004年升为本科院校后,形成以文、工、管为主的传媒类院校。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动画学院旗下,形成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相融合;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以及其它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去影视、数字娱乐、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等单位。本专业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兴趣,手机游戏将作为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江苏有一所三本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为各大门户网站、网络公司、电视台或电台网站、广告制作公司、电子音像出版社、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公司、电脑视音频娱乐产品开发与制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与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编程技术,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设计与策划、网络动画、网络广告、网络视音频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我们对具有数字媒体专业背景学院的学科进行分析、归类,根据不同学校专业布点情况,数字媒体类专业分布在以下学科:

即理工/电子信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文学,艺术类(数字媒体艺术)、管理类和计算机专业类(数字媒体技术)。其培养目标依据不同学科背景,结合各自特点,为社会相应的岗位培养所需人才,实现多层次、交叉互补立体化的培养目标。

二、

今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正面对越来越丰富的以数字为载体的信息。比如我们体验着3D游戏创造出的虚拟世界,感受着数码大片带给我们的极限刺激,或者在工作中传输电子合同、发票、交易记录等等,这些都是数字媒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数字媒体使得我们可以用原来不可想象的方式进行交流、生活和工作。专家预测,我国目前的数字媒体人才缺口达15万。

数字媒体(digitalmedia),北京师范大学肖永亮教授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中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中对数字媒体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的精髓。

数字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以高科技与文化相融合为特征的数字媒体公司发展越来越迅速,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之势相对的是,数字媒体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大量缺乏正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里面既包括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又包括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两者的研究方向截然不同,但又有紧密的联系。现在国家支持文化产业,而数字媒体人才就是直接为这一产业服务的,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更是抢手,严格来说,从今年开始,浙江大学才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形势很好;另外,还有一些社会类办学学校或培训机构在作某个方面技能的培训,这些培训学员综合素质和高校学生有一些差别,相对来说创新能力要弱一点。针对这一现象,合理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非常重要。

二、为夯实基础,采取分阶段培养构想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等不同情况,我们规划了分阶段培养目标,提出以下图例的培养方案:

1人文素质型培养方案

按不同学科统一安排一年级教学。针对大多数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现象,在一年级加大人文素质课程教育。这是面上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强调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能力。学习的课程模块有:人文社科类、科普技术类、艺术鉴赏类等,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人文素养。

2专业发散型培养方案

一年级以后,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长,他们在可选范围内选择各自的专业。但是每个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有一个相对界定,学生需要了解专业。此阶段重点需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为拓宽专业打下基础。在此阶段又可分成类,一类是学习型的学生,可按继续学习方向努力来培养;另一类是发散创新型学生,其教学方法以开放式项目的开发、研究为引导,以创新项目来驱动。这部分学生人数约占30%左右。

三、构建技艺融合,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分阶段的培养方案,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与之配套,设计才能落实。我们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技艺融合、立体的架构(见下图)。

纵向表示按阶段按知识课程链排列,逐步深入,照顾了知识的阶梯性;横向表示开设课程性质和课程开设学期。通过广泛开设选修课和开展创新活动,从而照顾了知识的广度、深度,兼顾相关专业关联模块的学习。从学科背景拓宽、创新能力培养来看,搭建了好的平台。形成了纵横交错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灵活地选择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有别与其它专业,它突出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表达、表现与创意相结合,属于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人群。在素质要求方面,重点关注下几个方面:

1“三创”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创”是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属创新教育的三要素。一般来说,创新意识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思考过程,是获得创新成果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必然结果,是从事各种创新活动的能量保证。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大学生创新能力处在普遍偏低的状态。从2009年毕业生答辩情况来看表现比较突出: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少学生牢骚满腹,唉声叹气,对自己缺乏信心。二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三是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不少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问、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五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有些人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

2“三创”人才素质定位

“三创”人才素质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素质要求。

(1)创新意识是指每个人对创新的认识、要求、欲望和激情,反映了要求创新的迫切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创新意识差距很大,没有统一的模式。一般来说,每个人创新意识取决于个人的“本能”和“技能”,本能是先天性的,但技能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们在各种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以及前人的指导、培养下逐步提高的结果。对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其中教师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者和挖掘者。

(2)创新思维是每个人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必须依赖的思想基础,包括思维的基本类型和具体的思维模式等。人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所说创新思维包括分散与集中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研究的结果。但具体应用到某个体的实践中很难说清楚是那种思维在起作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在形成一种“习惯思维”模式,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早签到、统一早读、统一息灯等等,给学生带来的是服从和本应如此的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新能力是创新实力和创新能量的象征,是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伴随着新媒体时代来临,新媒体行业给学生提供许多创新能力培养机会,比如国内外的新媒体作品的比赛,几乎每月均有,组织机构层次各异,尽管行业认定标准不统一,但就机会本身来说,施展创新能力的平台多样,只要积极参与,都会有好的收获。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在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赛事。并免费为学生提供制作工作室,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学生提供极好的发展空间,也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3把好学生人口关,选拔符合要求学生进入专业学习

在选拔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时,要把好学生入口关,选拔符合专业要求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就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来说,作为合格的数字媒体专业学生,一般应该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与感悟能力,具备较好动手实践的能力,善于沟通和表达自我,具备较好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

第4篇

1.1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中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技能型、应用型中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数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行业的发展需求。中职学生的就业率虽然超过90%,但是就业对口率却比较低。这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够高,专业的操作应用技能不高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努力为社会生产、社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的第一线积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及行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而在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上,更要加强实践教学。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只有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才可以让学生跟企业顺利实现“无缝对接”。

1.2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生产性实训基地属于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等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基地。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大力承接企业生产性的业务、积极参与企业生产与企业产品的研发,将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实训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刘崇健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418000产业链中,让学校和企业、理论(实践)教学与生产、学生与职业岗位等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加强校企合作,才可以达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主要目标,才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生产性实训基地属于教学实训与产品生产进行同步对接的平台,着重强调的是实训生产性、与行业岗位的真实性。我们认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一般可以划分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与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

2.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分为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共建模式等。第一,学校主导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在校内来组织生产与实训,此种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投资主体属于学校。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各种办学资源,并且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师资队伍,结合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实际积极建设享有独立所有权之生产性实训基地。比如我校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工作室对接广告公司对外承接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业务、多媒体设计制作工作室对接电视台(婚庆公司)承接影视动漫类业务、室内装潢设计工作室对接装饰装修公司承接室内外效果图设计业务,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具体的实训过程中学会“做中学、学中做”,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第二,企业主导模式。此种模式属于人才订单培养之主要组成部分。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入校以后,学校可与企业进行研究,共同签署人才订单的培养协议,科学制订出符合社会行业需要的培养方案,共同制订出教学和实训实习的培养计划。比如,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际特征,跟当地的动漫产业基地、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等共同签订战略合作的培养协议,一起实施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活动。可采用小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校内师徒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之技能训练。第三,校企共建模式。此种模式共建的内容主要为:教学设备的购入、行业技术的支持、教材课标的开发、实训教学的指导人员等。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减少实训教学的成本,为企业选拔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

2.2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可以分成:仅企业一方投资基地建设,大部分依托企业进行投资、小部分是由中职学校投入。无论是谁投资,一般是由企业对实训和生产进行负责,而学校则对招生、教学与学生管理进行负责。此种模式具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那就是“校在厂中、厂中有校”,让学生的实训环境成为今后毕业之实际工作岗位,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2.3区域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通过区域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让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能够实现中职人才培养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无缝对接。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基于当地的区域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之需求,积极建立起区域内数字媒体专业进行共享的专业实训基地,进而达实训基地的各种资源可以共享的目的。一般来说,这种基地的建设投资资金主要是依靠当地政府给予投入,并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高标准与高起点的建设,校企双方则共同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此种模式的最大亮点是防止数字媒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出现重复,可以节约大部分投资资金,可以促进师资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以提升专业实训质量。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数字媒体 专业人才

所谓数字媒体技术,是指数字媒体相关的内容开发与制作技术,主要包含场景设计、角色形象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交互技术,是针对游戏开发、网站美工和创意设计类工作设计的专业。随着我国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高专也竞相设置了数字媒体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立足市场发展的重要命题。

1 以就业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类型之一的高职教育,与以学科知识为逻辑体系的普通本科相比,其教育模式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高职教育中的“高”决定了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只是会动手的技术工人,还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更要有向更高层次的岗位发展的潜质;高职教育中的“职”则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首先具有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其次是要具备职业发展或迁移所必需的某一项专业技术领域中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理论;第三,还应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2 以市场需求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2.1 形成注重实践的课堂教学。数字媒体专业作为电脑技术与艺术有效融合的一种新型学科方向,在教学方法很多还停留在原有学科的教学方式。一是教师的授课形式基本都是围绕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软件课的的单一教学,与实际应用和市场需要脱节。二是学生的学习只寄托在课堂上的课本实例制作,不愿课后再去学习新的知识,缺乏尝试精神,也就更谈不上独立完成商业化性质的实战项目了。在新的市场需求条件下,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是一定要改革的。要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注重:一要善举实例,引出问题。二要积极分析,探索新知。三要引申提高、学以致用。四要拓展知识,联系实际。

2.2 建立链接应用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有力指标,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为分数而考试,学完一门课就以考试的形式给出结论,获取分数,就算结业了,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有一些学校教学规定取消期中考试,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来考核。考试形式虽便于管理,但知识覆盖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尤其是数字媒体实践类课程,传统的考试形式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种种问题,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是最终推进学生专业能力养成的有效途径。

2.3 加强多学科的知识融合。作为一项以技术与艺术为主要支撑的产业,数字媒体专业主要是为网络媒体公司、影视广告业、传媒业、动画设计公司、平面设计和教育培训等行业培养人才。因此,学习数字媒体相关软件时,为了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能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具有表现力和思想性,具备一定的构图、用光及色彩搭配能力是尤为必要的,而美术基础课程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必要补充。

美术基础课程是一个由素描与色彩基础、三大构成和美术欣赏这三大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字媒体的专业特点,要全方位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绘画基础知识与动画设计、平面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各模块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美术基础的每个教学模块都是针对后期的专业学习而设计的,并确保教学中让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能围绕专业相对应的知识点展开,突出教学模块的特点和重点。如在具体的素描教学过程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为后期的计算机角色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打好基础。而提高素描教学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根据这一目标合理安排素描教学的核心内容,为确保突出重点,把其他与造型训练无关的内容省掉,以结构素描练习为主,强调线条的准确性和造型的严谨性,这样做既针对性强,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只有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数字媒体专业的积极建设和长足发展。

3 以师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3.1 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力量,因此,大力提高综合素质,构建多层次复合型师资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方式。

建立专兼职的教师团队。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积极完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用精英引领团队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和促进教师积极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以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同时,为确保师资队伍质量的高水平,延续性,高职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用人单位或者培训机构进修学习;在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中,要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兼职教师可以从外面聘请专家和相关教师,一般高职聘请数字媒体专业建设水平高的个别高校或社会上从事新媒体艺术教育或创作的专家讲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丰富了教师队伍梯次。且由于数码媒体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对于本学科师资的引进方面要采取新的视角,真正立足于选拔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对特殊人才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要联合企业用人单位,外聘经验丰富的现场人员。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不至于与市场脱节。

3.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要使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必要的保障。首先,要加强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来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实践基地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投放必要的人、财、物力资源,从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的要求出发,努力为学生搭建走向社会的实践平台,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其次,积极倡导“一教双证”模式,推进劳动市场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根据现代职业市场要求,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从事职业或技术领域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与资格,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实行“一教双证”,调动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和获取与本专业相近劳动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积极性,提高其职业竞争能力。[2]第三,推动校企共育机制。把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的落实挂钩,毕业设计采用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到产学研合作单位参与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又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设计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完成设计作品、完成毕业实践活动[3],为学生毕业后成功的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高职计算机专业数字媒体方向课程设置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HY125-021)

参考文献

1 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

育,2011.5:11~12

2 李国政.刍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几个问题[J].

教育教学论坛,2012.5:145~146

第6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对于技术革命对传统媒介所产生的影响的思考就开始了。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更作为一个平台,它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1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急剧增加,特别是美国时代华纳与AOL合并后,“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于大多数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已不再陌生。总的来说,人们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判断经历了从质疑到替代到竞争再到合作、互动和融合的变化。时至今日,那种认为在新媒体的>中击下传统媒体难以找到出路的论调已是鲜有耳闻。今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不同媒介形式各自的特点,更多思考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适应与转型问题。相关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受众研究、管理手段、传播模式、广告模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传媒产业,人才从来都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与人才资源的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讨论相关人才的培养问题始于本世纪初。但在当时更多的是考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适应转变的问题。2002年珍埃伦·斯蒂文斯称自己为“背囊新闻记者”,一时间使得如何培养“全能记者”成为当时媒介融合讨论中的热点话题。1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问题更多的还是在讨论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其他的,如广播电视电影学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探讨。但是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达到30%-40%。同时,新媒体相关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然而,有了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支撑不代表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自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网络新闻传播的本科大学生起,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相继设立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另外,许多高校也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等。然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如:新媒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有多学科理念、内容整合理念、平等传播理念、本土化理念等新的教育理念;把网络素养作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等。2011年6月25日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会上许多学者和业界精英也提出了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许多见解。

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如重庆师范大学通过专业融合、方向拓展、课程重构以及行业接轨来进行改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开放性教育,它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多种媒体及技术支持为手段,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探索出两种模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出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优势力量进行整合,培养人才。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相关理论仍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而相关实践缺乏成熟的模式,仍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媒介环境即媒介融合的实际,从而导致有的探索偏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收效不甚明显。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形态也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定义也在被不断改写。新的媒介形态的外显性和直观性使得我们容易将新媒体整体的产业与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等同起来。同样,媒介融合在媒介终端的融合也最为直观,这就使得我们常常将两者等同而忽视了媒介融合背后的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以及整体上的产业融合。

(一)消解低端复合型人才的“负荷”,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当下许多人认为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复合性,即培养复合型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但这种“复合”往往只是跨媒体技能的叠加。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与渗透使得新媒体本身具有融媒体的性质,致使有人认为一个新媒体专业人才要想胜任相关工作必需掌握相关所有媒体的从业技能,如广播电视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等。在相关的实践方面往往将课程设置的范围扩大,比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设置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在新闻学等学科中也同样设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一来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变得十分庞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无所适从,学习的内容多、压力大,却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究其原因,就是当前高校因为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不足。媒介融合的表象背后其实是整个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的领域包括传媒业内部的融合,即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三网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计算机业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即通信业、计算机业和电子消费品业的融合。其中传媒业内部的融合以及传媒业和电信业的融合代表了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融合。而三网融合代表了传播渠道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和渠道的融合构成了媒介融合最重要的部分,而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把终端的融合等同于媒介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也曾将媒介融合划分为五个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的融合和信息表达的融合。有人认为这五个类型几乎涵盖了媒介融合的所有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三个融合直接导致了后两个融合的产生,前三个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而后两个是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而目前来看,新媒体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只考虑了后两个融合。对产业融合的领域以及媒介融合的层次把握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机械的、低端的复合人才。他们的技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完成一些十分具体的工作,而对于企业发展的规划,媒介运用的统筹等往往束手无策,因此他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高素质的媒介融合管理人才才是目前市场最急需的。同时,这样的认识也使得媒介融合的研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对其背后的内容和网络的融合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企业抱怨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不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一般从高校直接招聘的毕业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另外,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往往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而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媒体环境和整个运作的流程,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统筹的能力。尤其是在媒介的经营与管理方面,企业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统计,在未来三年中,新媒体方面的人才缺口将达60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能够引导并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并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二)打破僵化的教育模式,建设横向融合的培养模式

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之所以僵化,是因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的变化。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分立的。拿印刷业来说,它所生产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传播的网络是有形的分销渠道,接受内容的终端一般是纸质的印刷品。而广播电视业生产的内容一般以图像或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输网络为有线或卫星网络,接受终端为收音机、电视机等。同样电信业又有一套独立的内容、网络和终端。与此相适应,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也是按行业进行纵向分立的专业设置,如新闻学(偏向于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等。这种专业的设置直接导致了课程的设置也按照不同产业进行设置。各个专业除了安排一些共同的核心课程外,其他的课程中新闻学专业注重的是报纸新闻的生产,而广播电视新闻学注重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学注重的是书籍、报刊杂志的编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新媒体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视野却局限在网络上,没有看到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的协同关系,没有考虑到新媒体的融媒体性质。这种壁垒森严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难适应媒介融合下市场环境的需求。

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原先纵向分立的产业壁垒开始被打破。在内容生产方面,原来的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被统一为数字语言,而传播网络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最终都被统一到了互联网的框架中。呈现内容的终端变得无处不在,同一个终端可以呈现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终端上。这样一来,纵向分立的产业结构开始向横向整合过渡,逐渐形成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分离的产业。为了适应新的趋势,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从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方面去进行。融媒时代信息内容的生产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信息的传播渠道及传播的手段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在终端的研发和革新方面了解即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如产业规制政策的探索,对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作为较高层次的研究生的教育课题。

(三)改革脱离用人市场盲目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校企政三方深度合作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依靠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协作。这实际上也是由媒介融合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高校还存在“双师型”师资匮乏,相关的设备不足,理论教育方面缺乏媒介融合方面的教材,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等问题。这些也都是急需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在学生课程设置上提高介绍媒介融合内容的比例,但是又不能仅仅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仅添加一门媒介融合的课程,而是将所有的课程都放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高校可以对媒介融合展开系统的研究,编纂相关的教材,使得相关领域的教育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另外,高校可以自己设立一些研究媒介融合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项目,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这些都是对内的一些措施,而另外一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高校采取一些对外的措施。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得在改革上的资金支持,使得优秀的师资能够引得进、留得下。同时也可以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去企业实践,或者挑选业界精英来校培训后任职等。这样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学校能够随时把握媒介融合的行业动态,使得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能够紧扣市场的脉搏。

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交互性;大众性

新媒体艺术“侧重于将先进的技术语言运用在艺术作品中(这些技术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创造的网上虚拟艺术、影像艺术、多媒体互动装置及行为等),以及借助现成品、文字、声音、图像、活动影像乃至表演等非传统意义上的载体,来进行艺术实践和探索,并进一步扩大至科学的其他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涉及到声音、光线、气味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一种物质形态及非物质形态的数字与信息文化的艺术特征。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先锋艺术形式引起学者的关注,是跨学科领域的艺术,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艺术评论家张朝晖在其著作《新媒介艺术》中认为:“新媒体艺术不再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相似的品类,而是参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的艺术探索实践的总称。它是被打开但尚未完成的一个艺术探索的领域,是一种思考艺术与当代技术化和信息化社会现实的关系的新维度。”

根据一些学者对新媒体艺术的内涵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1.跨学科性。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是指绘画、雕刻、戏剧、音乐等,传统的艺术需要人们借助于听觉和视觉去感知、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艺术作品通过视觉听觉信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听神经系统,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或愉悦、或忧愁的情绪体验。传统的艺术创作以绘画为例,需要的是线条、色彩、透视学等造型知识,而音乐创作则需要的是五线谱等基本的乐理知识,但是新媒体艺术中,视觉图形图像设计不仅需要传统绘画的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和关于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而电脑音乐则不仅要求人们懂得传统音乐艺术中的五线谱、音符、符值、低音、高音等知识,还需要懂得各种虚拟乐器的安装、操作,各种音乐制作软件等知识:可见,在信息化时代,从事新媒体艺术,仅仅掌握传统的艺术知识是不够的,新媒体艺术的跨学科性,也导致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复杂性和团队创作性。

2.媒介依赖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没有新媒体艺术这样需要高度地依赖现代高科技媒体,从三维电影、人机交互设计:视频艺术、数字音乐艺术到网络艺术诸如此类的新媒体艺术无不体现着其与现代高科技的紧密联系。从新媒体艺术的名称上来看,新媒体显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手段,而逐渐演变成了媒体艺术语言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甚至成为一个语言表达体系。

3.互动性

传统艺术作品往往是通过“看”或者“听”实现艺术的价值,艺术品价值的实现受到观者(主体)的年龄、审美修养、场景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或者干扰,而且主体必须具有主动性才能更好的对艺术品的内涵做深层的“解读”,否则便不能理解并发掘作品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艺术往往是被动地被接受,它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显然这限制了艺术的传播范围。而新媒体艺术则不然,它可以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主体与作品、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部分新媒体艺术品的最终效果往往需借助观者的参与来实现。

4.草根性(大众性)。

新媒体艺术的“草根性”,或者说大众性,是指新媒体艺术的普及性和去精英化。新媒体艺术消解了传统艺术与大众的距离感,他与传统艺术的最大区别是传统艺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高雅的、专业性的艺术形式,传统艺术需要专业的理论和工具去实践,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传统艺术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在欣赏时或者在创作时更是“可望而不可及”;而新媒体艺术则不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只要拥有计算机一定的知识,就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始个人艺术创作。比如,在数码技术和编辑软件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编辑自己的视频短片,有些视频短片的故事性和画面甚至超过了专业人员的水准。

新媒体艺术为传统的艺术开辟了新的领域,给当代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曾经对艺术院校的学生做过访谈,接受传统艺术教育的艺术专业学生在大三阶段曾经有接触数字音乐类课程,但是据调查,这种课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故此,我们必须根据新媒体艺术的四大特征有针对性地改革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其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要求。

根据新媒体艺术的四大特征,我们认为今后艺术教育类课程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改进,即:课程的包容性、通用性、实践性和虚拟生活性。

1.包容性

增加艺术课程的开放性是针对新媒体艺术的跨学科性而言的,很显然,对于未来的艺术家而言只懂得艺术知识和概念已经不能适应艺术发展的方向了。而对于有志于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其他专业人员来说,只懂得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本领域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当前高校或职业院校内的艺术类课程的开放性,、使更多的跨专业学生能适应课程学习。同时,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需要调整,应该增加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媒体知识的学习。要形成跨专业、宽领域的知识面,但要做到优化知识、精简内容以及很好的课程连接。以专业学习为中心,避免面面俱到。

2.融合性

新媒体艺术在声音和活动影像方面带给我们全新的触觉体验,新媒体艺术对设计者要求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各个专业相互贯通。纵观我国设有新媒体专业的院校,所有课程体系太都以工科课程和文科课程简单相加为主,显然,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新媒体艺术在声音和活动影像方面带给我们全新的触觉体验,新媒体艺术对设计者要求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各个专业相互贯通。纵观我国设有新媒体专业的院校,所有课程体系大都以工科课程和文科课程简单相加为主,显然,艺术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把两个学科的课程简单的叠加并不能培养出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家。新媒体教材的内容比较偏重技术知识,比如有些midi音乐教材大都以对某些软件(比如Nuendo,Sonar)功能的讲解,配以从软件界面上截取的廉价图片,讲解操作步骤和动作技能,读者从这样的教材中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对于新媒体艺术创作意义不大。

3.实践性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理论源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新媒体艺术是互动性的艺术形态,它的最终形式是以数字化形态存在的数字化产品,这个产品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在实践中。因此,新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以英国为例,英国各个院校在影视课程设置上力求各具特色,例如:伦敦国际电影学校(London international filmschool)只教电影制作,而且是英国仅有的一家给学生提供35毫米影片拍摄条件的学校;北方传媒学校(northern mediaschool)把新技术、新观念作为课程的重点,其发展目标是要建成全英设备最先进、课程最具新意的学校,学生的拍摄实践机会很多。北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增设了计算机应用、电影声音分析等课程。但是学生接触设备参与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国外声音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录音棚、剪辑室或外景地度过的。而我国大学4年的教学时间,前两年学生多数时间是坐在教室里上课的。

4.创新性

所有的创新都来源于对既有事物的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是不存在的,没有创新的继承是僵化的;所以,我们必须在对新媒体艺术特征有充分认识和传统艺术教育优缺点的把握的基础上重塑未来的艺术教育,大胆地迎接新媒体艺术时代的到来。创新性还体现在通过对课程、教材、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概念界定,它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而衍生出来的名词,是利用数字网络信息技术和各类通讯技术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接收终端,完成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一个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果从用词严谨的角度出发,新媒体时代应该叫作数字化媒体时代。这个时代是社会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生活需求变动所产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传播的主体上来说,新媒体时代实现了全民覆盖,改变了以往媒体机构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模式,给了广大的群众主动提供内容的空间,而媒体只需要从中作一个判断加工者。传统的媒体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影音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新媒体时代下,传播的内容扩展到了超文本、超链接和实时互动等新形式,能较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需要。更突破传统模式的地方还在于新媒体的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在时间上可以具备即时、延时的特点,在空间上可以实现信息全球化,这是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地方。

二、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从自身的发展角度来说,需要大量的熟悉新媒体工作的人才流入该领域,这改变了传统涉及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和培养模式的改变。其次,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教育方式也带来了改变,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实现微课、幕课等新颖教学模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部分高校设置了新媒体专业,或者对原有的新闻传播专业进行转型。但是,从具体的转型来说,受传统教育方式和观念的长久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很大。很多新闻传播教育行业对于新媒体也仅仅是从理论学习上进行相关的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根据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开展相关的专项研究和教学设计工作。在相关的人才培养上,由于新媒体时代涉及到较多关于网络平台维护管理及开发的技术,因此技术型人才的匮乏也是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

四、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方向

1、培养合理,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

教育的成果问题最终都可以追溯到自身教育理念的问题,因为教育理念往往决定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同时过多的理论学习消磨了学生对新闻传播专业学习的兴趣。新媒体时代下,要想新闻传播教育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有所突破,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合理的、符合当前新媒体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把新媒体当成一个时代背景,更要将其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以此改变传统的教条化教育方式。

2、打造多样、全方位的课程设置

教育理念的树立是针对教育改革思想上的一个变化,而课程设置则是一个实实在的实际性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科界限是划分得很明晰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學生就只学该专业的理论课。实际上,这样的一种界限分明对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在学好本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关于人文历史、社会发展、法治法律、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以便于学生能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在课程的开展形式上,要转变纯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多设置一些新媒体的应用课程,让学生掌握新媒体的管理技巧和营销技巧,有条件还应该多开展一些与新媒体相关的竞技比赛。

3、重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角色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这一群体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从过去的纯受众变成了自己也可以当记者的状态,他们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产生者,同时对待各类新闻和信息,会更具有评判的意识和眼光,不会一味地全盘接受。在这样一个受众角色变迁的情况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角色也要有所创新,要学会从过去的创造者中走出来,变成一个服务者。这个服务不仅仅是从信息提供上进行服务,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方式变化这一情况进行工作内容上的调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很多人喜欢开启多核模式,同时来完成多件事情。这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学生针对人们的这一种需求在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内容形式上有所创新,适应人们的需求。

4、要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新媒体的控制能力

新媒体是一个时代的背景,它可以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很大的变化,但是也应该受到人们的控制,在人类可控的范围内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培养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时,除了对于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有要求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对新媒体的控制能力,让他们掌握对新媒体软件的使用、运营能力和评判选择能力,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行业的引导者,而不是附和者,这样才能保障新闻传播渠道的纯粹性,避免出现错误信息对人民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第9篇

1.背景研究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顺应时代的发展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招收了首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影视制作相关的方向)学生,并提出“以CG技术与艺术为核心,以宽带互联网络为基础,深入数字高清应用领域,进行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网络多媒体艺术为主的数字艺术的探索与实践”的专业定位,积极在数字媒体艺术这一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这标志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真正开始。发展到现在中国传媒大学终于形成了一种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综合培养体系。

截止到2010年,共有110所院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或技术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的新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的专业。最突出的应该是全国首家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浙江大学,其教学特色体现在专业原则上继续实行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公共基础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三个逐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教学层次,每一个层次分别由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即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即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

目前很多院校都在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问题,以上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大学只是其中两个典型而已。就大部分院校的认识现状来说,都认为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艺术和技术综合性的交叉性学科,都在培养体系中提到了既要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又要注重科学技术的运用,只是侧重不同而已。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2008年开设以来,很早就提出了“技术-艺术”这一概念,并逐渐形成了“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

2.“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涵

2.1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是“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它解决的是人才培养中的思维理念问题。该概念在《技术-艺术思维》[1]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从思维结构层面来说,“技术-艺术”思维一种将技术思维和艺术思维融为一体的复合型思维。对“技术-艺术”的理解有三个层次:第一,用技术做艺术。第二,用“技术-艺术”作为手段完成“艺术-设计-语言”三个方面的具体任务。第三,“技术-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面向一切事物。利用技术-艺术合力想问题、做事情,探索事物结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技术-艺术”思维,为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进军人类思维研究的更高境界,增添了新的角度和力量。

2.2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

2.2.1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种将美术类专业培养手段与相关工学培养理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从我们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创造能力。在对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服务方面,他们应该既是艺术创意设计家,又是能够解决相关技术问题的艺术造型工程师。

2.2.2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构成

(1)课程体系设计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对其最直接的体现,课程体系设计是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设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课程结构,根据我们“技术-艺术”相统一,我们把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四类,在这四个类型中,所有课程都按照课程类型被划分到艺术类、技术类、“技术-艺术”类三种类型中。为了打破现在很多高校出现的教学极端技术化或极端艺术化现象,我们对学生四年来所学习的课程内在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中找出课程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让不同的课程相互支持,互为依托。不仅在整个四年学习中,我们还在每学年、每学期的课程中找到关系,比如第四学期我们开设了非线性编辑课程,那么我们相应的会开设数字摄像、视听语言等课程,再比如我们会把二维动画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动画、网站形象策划与包装几门有内在联系,可以相互支持的课程安排在一学年中。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单独的课程中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比如图案设计,除了传统的图案设计技法外,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把现代的数字技术和课程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计算机技术创作图案作品或把传统的技法创作的作品做数字化处理。再比如图像处理是一门技术类课程,但是我们要求教师要和学生艺术创作联系起来教学,实现技术为艺术服务的思想。

(2)知识结构设计

知识结构设计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内在构成,他直接告诉了我们要培养什么养的人才,该人才具有什么能力。按照我们培养“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工科知识奠定基础、艺术能力赋予创意、设计能力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我们的知识结构中包括理论课、艺术类型课程、技术类型课程、“技术-艺术”类型课程、实践类型课程五个层次。理论课程包括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技术-艺术”思维等,让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有一个最近本的了解,掌握一般性的数字艺术创作规律和思想基础。艺术类型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色彩、速写之类,用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设计能力;技术类型的课程包括图像处理、二维动画基础、三维动画基础、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等,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应用,储备相关的技术开发技能;“技术-艺术”类型课程包括网络动画、网站形象策划与包装、数字插画、数字影视特效、UI设计等,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一定的艺术素养为基础,用现代的数字技术来创作的能力;实践类型课程包括写生、采风、数字摄像、毕业设计创作等,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团队协作的能力。

(3)师资结构建设

师资结构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支撑,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核心。师资队伍的机构对专业的培养体系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影响。没有合理的教师队伍组成,该体系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完成。这里的师资结构指的是在“技术-艺术”教学体系中从事教学工作教师数量、知识能力构成、学历职称构成等。教师可以包括专业教学中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全部工作人员,也包括外聘的教师。根据高等院校艺术类及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我们“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学术工程统一的建设思想的要求,构建一支整体素质高、专业结构构成合理、业务过硬、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是该人才培养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同时我们必须提升我们培养体系的“技术-艺术”能力,这一能力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养教师学习研究一般的“技术-艺术”理论,进行相关的实践,并将一般理论具体应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之中。二是努力探索适合“技术-艺术”教学的师资结构,探索师资力量的恰当融合。

在师资结构中首先是教师数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计划每班在30人左右,每班须配备专业教室。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以1:14为宜。其中生师比=普通本科学生总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职教师数+兼职教师数/2。其次是学历和职称结构,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形成教学科研梯队,可以开展相应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创作活动,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再次是能力知识结构,教师队伍中艺术型、技术型、“技术-艺术”复合型教师的比例要合适,达到1:1:2比较适宜。

(4)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运行的有力保障。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有很多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实验室的支持。对于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指的是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比如实验设备、仪器、实验场所等,软件指的是学生进行“技术-艺术”创造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一般情况下学生所学的技术应该处于该技术前沿领域。

(5)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最终实践成果的体现。这里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技术-艺术”作品教学,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以比赛、项目研究、学生素质拓展等为平台的综合实践。系统开展和研究学生就业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素质、有作品的人才”。

所谓“技术-艺术”作品教学指的是以“技术-艺术”思维主要特征,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艺术作品创作和现代技术手段应用完美结合起来,以作品创作为驱动,提高学生艺术创作的能力、完善学生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作品教学我们分为这么几个阶段,典型模仿阶段、类型定位阶段、独立创作阶段、作品展示交流阶段、参赛阶段。典型模仿一般是针对某种技术运用、某种效果表现、某种艺术风格展示而进行的学习阶段,和谢赫六法论中的“传移模写”是一回事情,不同的是摹写的对象改变了,摹写的方式不同了。类型定位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大量“技术-艺术”作品学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类型而加以学习和研究,然后以这种风格类型为主开始自己的“技术-艺术”作品创作。每个阶段完成我们都会举办相关的展览供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然后会把优秀的作品拿出去参加比赛,以期获得更广泛的影响。

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指的是“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教学不应闭门造车,应该把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行业运作模式、专业发展状况、作品创作要求等,以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专业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工程中,“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展示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和机会。以比赛、项目研究、学生素质拓展等为内容作品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2.3 “技术-艺术”培养体系的特点

首先,“技术-艺术”培养体系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自身特点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最大的特点就学科的综合性,它是美术学、艺术学、工学、传播学、心理学等交叉而成的一门专业,其中既有感性思维为主的美术学等艺术类课程,又有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工学的技术类课程,而以“技术-艺术”思维为主的这种培养体系就是针对这种交叉学科特点而设的;

其次,“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强调以作品教学为驱动,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艺术表达能力,技术运用能力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教学特点。我们知道实践教学是巩固艺术理论、提高技术应用和加深对技术-艺术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这种强调作品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混合上,这种混合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要求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教室、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以作品教学为契机的体系改革。

第三,“技术-艺术”培养体系具有强调主体性特点。这里的主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体系的主要实践者,教师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技术-艺术”思维的了解和践行,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安排、对新技术的学习、对艺术现象的评价、对学生“技术-艺术”创作的指导等。二是学生主体。学生在“技术-艺术”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的完成是教师教学的最终体现,在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技术特点,创作类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总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顺应时展而生的新专业,也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在分析专业特点基础上,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等综合考虑,最后制定一套可行的培养方法.“技术-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是一套还在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化,它也会不断更新其内容,以适应不同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杨岗,罗维亮. 技术-艺术思维[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第10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跨界”人才培养;艺术教育;合作;培养模式

在艺术院校中,艺术创作与实践是和教学、科研同样重要的工作,也是艺术家彰显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展现艺术价值的创造性劳动。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重要艺术领域,尤其强调“团队”与“合作”的概念。在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与实践中,特别强调跨越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界限,通过“跨界”创作,形成合力出成果。就目前的实践来看,数字媒体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与录音专业、动画专业、艺术表演专业、设计专业、舞美专业等不同专业进行合作。所以教师在艺术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具备“跨界”培养人才的意识,积极探索与尝试最适合培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新时代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培养“跨界”人才的创新之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业界对“跨界”合作的迫切需求,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合作能力。这与复合式人才培养的观念有所不同,对中国学生“合作能力”这一软肋进行了加强,更能适应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环境下对于人才的更高要求。

“跨界”人才的内涵与外延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媒体环境,培养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跨界”人才,确立“跨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首先要厘清“跨界”人才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本文提出的“跨界”人才的概念与“复合”式人才有一定区别。“复合”式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即“一专多能”的人才。“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从理论出发,探索现有学科内部组合的可能性,从理论研究来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而“跨界”人才培养是在“复合”式人才的基础之上,培养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旨在从实践出发,按业界需求来培养“跨界”人才。

根据“跨界”人才的内涵,可以看出“跨界”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旧有的教学体系,超越现有学科的组合,按行业要求培养人才,尊重市场规律,从实践来推动人才培养的理论发展。培养实践中,需要根据社会行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基础技能培训,并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求不同学科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跨界”人才还注重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团队式打造,发挥学生的跨界合作能力。“跨界”的一个重要外延就是“合作”,学生要想得到其他学科领域的资源和帮助,就要学会团队间的协同合作。所以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为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和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内外培养“跨界”人才的现状与趋势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艺术和媒体环境,教育现代化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就要求教育应该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和方法,更加注重人才全方位、多角度和跨学科的培养,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培养适应新时期生产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指出,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学科理论的整合创新,加强基础研究、新型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近代历史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经历了四个阶段:模仿阶段(1949年—1965年)、严重倒退阶段(1966年—1976年)、建立发展阶段(1977年—1995年)、逐步完善阶段(1996年—今)。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单一式教学体系和复合式教学体系同时存在。

世界高等教育也把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模式作为最新的教育理念。如美国大学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教学与研究结合的方法,称作“一个中心,三个结合”。这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本文提出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跨界”人才模式是区别于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在培养方法和理念上也超越了旧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跨界”人才培养是在原来提出“复合”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培养视角全面转换、培养方法全面升级。“跨”是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跨”不仅要跨专业、跨学科、跨导师,还要跨团队、跨组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南京艺术学院开始实施,而且效果显著。

“跨界”人才培养的运营模式

南京艺术学院“跨界”人才模式的培养通过各教学要素的整合和优化,其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四种运行模式:

跨学科课程的授课模式。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行业的需求,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打通不同学院、不同系科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通过联合教学培养出宽口径、精专业的学生。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提出的l+2+1的教学模式,一年级是基础课程,通过这部分各系科通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宽”知识面,二三年级是专业课程,这由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根据一年的学习自主选择,这部分课程讲究专业的“深度”和“精度”,四年级以实践性课程为主,讲究实用性及与社会的接轨。

多学科互补的指导模式。通过成立跨学科的团队导师队伍,开展多学科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研究思路、方法,加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如短片制作的课程,除了影视专业学生外,可以进行多专业联合,所涉及专业如动画专业、摄影专业、录音专业等。

跨领域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跨空间多层面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立体的知识架构。

如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中,在制作剧情短片和实验短片的课程时,就要求学生要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录音专业的同学在具体的课程中也要求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学的DV作品重新配音乐和音效,增加跨专业、跨课程的联合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跨院系合作的实践模式。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艺术学和其他学科如文学、理学、工学纵向比较,艺术学的学生要求有独特的学科气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艺术学横向比较,如美术、音乐、设计等专业,影视类专业更要求学生在从事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培养更多的团队意识。所以,打破院系的限制在艺术教学领域尤为重要,院系合作促进了各个专业之间的联合与互补,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具有合作与创新精神的优秀艺术人才。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在南京艺术学院的实践与成果

跨专业创作,交叉互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进行“跨界”,在艺术创作中利用跨专业的交叉互补,变单项优势为综合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合力。如传媒学院的动画、录音、广播电视编导(以下简称广编)专业在创作中利用各自优势,在艺术创作中相互支持,如在动画作品实践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在创作过程中协助完成剧本撰写、镜头剪辑和特效制作的工作;而录音专业的学生可以借助广编专业的优势,为原创音乐拍摄MV(音乐电视片);动画专业的学生又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对广编专业的影视作品进行三维特效的制作和润色等。在这样的交叉互补中,不同的专业在磨合中逐渐形成了合作优势。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通过不同专业的“跨界”创作,成果斐然。2009年2月,传媒学院动画系作品《孩子来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的《爱画电影》中播出,得到了业界的很大关注。该作品荣获国内国际多项大奖,是传媒学院“跨界”创作的一项成果。这部动画片集中了动画、录音、广编不同专业师生的不懈努力,由录音系导师亲自创作和演奏原创音乐,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合力撰写剧本以及完成后期合成工作。惊悚剧情短片《出租车》中,由录音系范翎老师创作的音效荣获了2008年大学生短片盛典的“最佳音乐效果奖”;《那些花儿》(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导演奖),《大盘鸡》(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造型设计奖)的音乐和音效也都是由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录音系创作的。

除了影视作品中的原创音乐外,广播电视艺术系和动画系也“跨界”为音乐作品“配画”,创作了众多的音乐电视作品:动画专业教师为庄曜老师创作的歌曲《花儿本是心上的话》创作的动画MV获首届江苏省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最佳音乐奖。

跨出校门,与业界“跨界”合作。除了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跨界”创作外,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在“开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跨出校门,与传媒业界和兄弟院校进行“跨界”创作。如传媒学院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完成的《血捍长空》60分钟的英文版,获得了乌克兰“共同的胜利”电影节三等奖,俄罗斯欧亚电视工作者协会的竞赛奖;传媒学院与江苏教育学院老师合作的实验音乐《鱼·渔·欲》获得北京电子音乐节三等奖等。这些“跨界”创作不仅增加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实践经验,也在业界和社会上为南京艺术学院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建立专业工作室,专业“跨界”教学。传媒学院正在尝试把“跨界”的团队创作推进到本科教学的体系中去,一方面注重各个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设置,在课题设计中增加跨专业的合作内容,比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像实践I”的课题中,就要求学生要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录音专业的同学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的DV作品为素材,重新为其创作音乐和音效,增加跨专业的联合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另一方面,在各系科设立创作专业工作室。如在动画系建立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工作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立非线性编辑工作室。不同专业的高年级同学可以在工作室中组成项目创作团队,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和实践,这样既加强了团队意识、角色意识的培养,也让“跨界”创作能聚集更多、更强的合力,创作出凝结多专业创新思维的优秀成果。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现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教育环境,适合中国国情,也适合中国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推广价值。在艺术人才培养领域,“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初见成效,也有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我们希望通过对南京艺术学院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实践的反思与总结,给“跨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提供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为2011年度江苏省省级教改课题《数字媒体艺术“跨界”人才培养研究》研究成果,批准号:JWXYYKJ12)

参考文献:

[1]刘子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J].福建艺术,2001(10).

[2]胡杰,冉学平,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J].试验技术与管理,2011(3).

[3]奚春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系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8).

[4]贾振.适应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理念探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12).

第11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拍客摄影 新闻摄影 影响

拍客是指新媒体时代,利用各种可以记录影像的设备,进行拍摄的一部分人群。他们善于观察周围正在发生的事件,并及时的记录和传播,这样就成为了拍客。而拍客的队伍,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地壮大,无论是新兴还是传统的新闻媒体,都不能在对拍客的作用和存在予以忽视,他们建立了专门的网址和信箱,并开辟了相应的板块,供拍客将新闻图片上传,拍客摄影不仅为媒体报道提供了鲜活的新闻图片来源和丰富的线索,还使大众对新闻摄影的认识改变,直接影响到未来新闻摄影的走向。如今,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拍客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新闻摄影的进一步发展。而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需要引起注意并尽快解决。本文重点探讨了拍客对新闻摄影的影响。

1 拍客摄影对新闻摄影的积极影响

1.1 拍客将闻摄影的互动参与性提升

分享新闻画面,是拍客的最大特点。媒体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参与的平台,可在媒体上刊登并在网上公开拍客所拍摄的照片。这种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新闻传播方式,将拍客和读者的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也将媒体的整体影响力提升,实现了媒体和拍客的互动。拍客既能够参与到新闻媒体中,而从拍客的图片中,新闻媒体也能获得新闻。这个过程大家共同参与,拍客是事件的参与者,通过对当时心情的记录,对新闻真实的感受进行表达,所拍摄的照片往往能引起共鸣,引发大众的参与和评论,这样会比以往的报道有更强的互动性。

数字化时代,新闻图片有着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来源的渠道既包括单一的媒体记者,同时也包括普通人。大量的新闻促进了媒体的发展,而现实中往往只是有限的新闻摄影记者和媒体资源。新闻记者有时并不一定能及时出现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尤其是发生一些突发新闻事件的时候。因为在第一时间内,记者不能及时赶到,这样就会有许多精彩的现场画面被错过。同时,因为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人们往往会关注不同的事物,这样很多有趣味性的画面和事件,会被媒体摄影记者错过。但拍客就可能记录下来这些趣味性的图片,拍摄的照片能够很好的补充传统媒体的摄影图片。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拍客,分布在都市街头的每一个角落,可有效的弥补媒体人不足及记者不在现场的缺陷。同时,新闻摄影的视野,还因为拍客的出现而被拓展,使媒体关注更加全面的内容,所以未来媒体不容忽视的,是合理利用和有效整合拍客的摄影资源。

1.2 拍客使新闻摄影内容更具时效性

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就是实效性。而再好的新闻,一旦错过了发生的最佳时期,其原有的价值就会失去。数字化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传统的媒体拍摄的新闻图片,往往要晚一时间才能和读者见面。而拍客可在第一时间内,将所拍摄的照片以最快的速度在网站上,并迅速的传播,这样不仅保证了新闻摄影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使受众对事物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了解。

1.3 拍客促使新闻摄影报道深度增强

不同于新闻记者的是,拍客对身边的偶发事件和小事件比较关注,能够完成简单的新闻拍摄,而媒体新闻记者和拍客相比,往往更加专业,这不仅在摄影技术和摄影器材上表现出来,同时还在对新闻的理解及职业素养上体现出来。正是因为在拍客的参与下,给传统的摄影记者更多的时间,做一些深度报道,采访一些重大的新闻。对新闻事件,以更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挖掘和关注拍客所不能解决的新闻视角。

2 拍客摄影对新闻摄影的消极影响

拍客在促进新闻摄影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很多问题急需尽快解决和完善。

2.1 拍客容易产生一些不实的新闻内容

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培训,大多数拍客并不真正理解新闻的含义,这样容易产生不实的内容,所以应进一步健全新闻监管机制,媒体在对拍客关注的同时,还应对那些有问题的图片及时监督和删除,加强拍客和媒体之间合作,为了进一步提高拍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可聘请媒体专家,开展培训和讲座。

2.2 为了扩大影响力,拍客可能会夸大新闻事实

为了使图片的点击量增加,一些拍客会用一些危言耸听的图片,来引起关注,这样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不好的,由于很多拍客是用网名来传播图片,不容易追究其应付的责任,而如果采用实名制,就能有效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2.3 由于不具备现场采访权,容易导致拍摄失误

都市里有众多的拍客,无法明确界定身份,同时因为没有现场采访权,这样在拍摄有争议的事件及突发新闻时,因为缺乏任何的保障,而容易受到伤害,或者造成拍摄失误。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可聘请有优良记录的拍客做特约记者,并为他们的采访提供方便。

3 结语

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技术高度发展,而对于新闻摄影而言,拍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如何将这种全新的报道平台和传播方式更好的利用,积极发挥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拍客的积极作用,并克服其不良影响,是当今媒体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以东,张学毅.浅议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03).

[2]周军.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的影响[J]. 鸡西大学学报, 2011(07).

[3]范久红.数字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6) .

[4]黄晓军,舒建文.论新闻摄影作品评价标准的变化及趋势[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5]潇潇.论"公民新闻"时代的新闻图片失实[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

作者简介

左继明(1964-),男,辽宁省昌图县人,本科学历,实验师职称。现供职于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摄影。

第1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87-02

当前,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的创新与变革,带动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使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广西地方经济特点及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不断探索理工特色的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教学。2012年12月,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单位。按照教育部对职业教育新的要求,学校应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就业为导向,把应用放在重要的位置,着重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探索模式与机制的创新,这也是在新的形势下推动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日益繁重,如何提高学校管理内涵,提升工作效率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模式仍是传统式的面对面传授的教学模式。不管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不具备现代信息的教学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何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职业教育者思考的问题。虽然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想积极尝试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教学,但事实上,很多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还过于片面,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教师仅仅只是制作各类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只是简单的PPT课件,而对其他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多媒体课件易学性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教师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还需不断提高。要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模式,不仅需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还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生产性实践为主线的职业教育观念;通过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问题设定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并采用现代信息教学,从而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结合以上要求,职业院校在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设备的合理配置,建立良好的硬件条件;其次要加强学校信息化手段,重点是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配备信息化教学的设备与软件;最后要建设一支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把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培养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复合型现代信息化人才,为职业院校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提供可能。

二、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提升教学信息化内涵。通过学校网络基础平台建设,建成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的校园网基础设施,形成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相结合,覆盖全校各班,实名制认证准入,惠及全校师生,教师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条件教学,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采用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重视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以及信息化教学内涵。

(二)实现教学质量监控,提升教学质量监督效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督导人员只要在电脑前,即可实时了解校园内任何班级、教师上课情况(包括教师授课的声音、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时画面、学生的考勤情况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巡查的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监督效果。教学督导人员的电子巡查记录,可以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一个因素,作为班级学生考核的一个形式,从而改进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三)实现听评课信息化,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学校规定每个教师都要完成一定量听课任务。在没有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前,老师往往因时间和地域限制,出现想听某位老师上课而不得的情况;领导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认识主要通过期末的教学质量评比活动。通过在电脑安装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平台客户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在电脑前查看任意教师的上课情况,实现所想即能见、能听,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自主学习人人通,提升教学质量。借助数字化校园多媒体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师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使学生更容易学、更乐意学、学得更好,从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信息化时代,学生可借助网络完成学习的过程,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有完善的硬件资源,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富余的网络带宽的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信息化技术提供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全面服务于全校各专业学生,让学生享受现代信息资源,随时随地学习。

三、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

笔者通过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职业院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我们传统概念里的“多媒体教学”。一般来说,职业院校的教室、实训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库现有的或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制作视频、Flash仿真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向学生演示或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教学文件。

这类简单易行的信息技术手段看似已经过时落伍,用大屏幕投影出来的画面对学生来说也不再新奇,但只要在适当的知识点技能中恰如其分地应用,一样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老师考虑到拧螺丝等细节学生在实际中比较难仔细观察到,于是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从不同的角度、近距离地演示了拧螺丝的正确与错误方法,一段简短的视频,取得了比教师反复操作、反复强调要点更好的效果;电子技术专业的同学在学习家电维修时,由于要进行各种检测,不同的故障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有些同学感到较难掌握,于是老师制作了一个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遇到不同的情况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这样简单地加以梳理,比起机械地罗列一二三四的条条框框,要更生动、直观;硅酸盐专业的同学要进行化学实验,强调安全事项一直是老师们头痛的问题,于是,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的仿真动画,演示操作过程,并将错误的操作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展现出来,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我们在追求信息手段多样化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这些传统的多媒体演示手段,它们也还会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校借助校园网平台,创建“数字化信息校园”。依托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把所有的课程开发成网络课程,实现了多达3.5T的教学资源的共享。有了这些资源的支撑,各专业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学习都有了质的提升。

例如,对学习广告设计的同学来说,由于基础薄弱、阅历不足,往往只能学会平面设计类软件的操作使用,却很难在广告创意、文化内涵、配色与排版的美观性上有所突破。于是,我们搜集了大量的优秀案例与素材,精心筛选,分门别类,上传到校园网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上,供学生随时查阅、参考、选用。通过大量浏览、模仿优秀案例,学生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渐渐培养了良好的审美观,再加上高质量的设计素材的应用,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有了很大进步。

除校园网外,互联网无疑是我们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信息处理的能力,能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众所周知,德育课、语文课等公共基础课程由于以理论为主,缺乏动手操作实训,因此这样的课堂往往比较沉闷。于是,我们尝试着让学生分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到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发言阐述观点,或者是把学生带到电脑机房上课,让学生把搜集到的信息制作成PPT,最后老师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一是把课堂上的自主探索学习权交还给了学生,二是学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并慢慢学会了筛选、辨别,公共基础课不再沉闷,而是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目前,QQ、微信、微博等已成为普遍的网络社交工具。这些工具对一些学生来说也许只是娱乐工具,但是,如果能适当加以引导,一样可以成为对学习有利的交流方式。我们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作为学生沟通讨论的工具。例如,影视多媒体专业的同学在制作宣传片时、动漫专业的同学在制作动漫画册时,由于是小组内分工合作,因此,QQ群或微信群就成了成员之间讨论方案、共享资源、汇报进度的最佳场所。

第二,作为教师个别辅导的工具。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学生可以克服胆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向老师请教,既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第三,作为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我们把学生作品上传到网络上,同学们可以浏览、互相取长补短,又可以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打破了由教师一人打分的传统评价方式。

【基金项目】2014年度西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及师资培训项目(XBZJ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