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智慧城市基本特征

智慧城市基本特征

时间:2024-01-27 18:0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城市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智慧城市基本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项目营销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智慧城市的核心在于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其整体框架包括: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

一、智慧城市项目符合复杂产品系统的基本特征

1.复杂产品系统的概念。复杂产品系统的“复杂 ”体现在复杂产品系统是为客户量身定制,并且需要多种知识和技能,涉及许多新知识、新技术。复杂产品系统具体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大型电信通讯系统、智能大厦、电力网络控制系统、大型计算机、航空航天系统、大型船只、高速列车、半导体生产线和信息系统等。

2. 智慧城市项目具备复杂产品系统的特征。智慧城市项目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为一体,针对具体城市开发和建设,用户高度介入,符合典型复杂产品系统的特征。

(1)产品特性。智慧城市从底层往上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

层、应用层组成,应用层中的每个应用;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是以物联网、云计算、IPV6、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实现。因此,智慧城市集资本密集、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一体。(2)生产特性。智慧城市项目酝酿、论证时间一般都比较长,由于项目工程浩大,建设周期也比较长。由于城市具体情况不一样,设计方案和建设思路是量身定做的。项目建设及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管理。(3)市场特性。智慧城市项目一般以一家建设商为主,在我国一般可以选择政府、通讯运营商或者系统集成商。由于没有价格参照,定价比较灵活,且项目金额巨大。(4)创新过程。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创新发展,因此用户必须高度参与,并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智慧城市项目多是系统集成,集成商及供应商从项目一开始就介入项目,经历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改进、提升等整个过程。(5)组织结构。为了有效地对复杂产品系统进行管理,需要组建由原材料和元器件供应商、分包厂商、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以及用户等方面参加的跨企业联盟。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组建主要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厂商、应用与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与用户构成的创新网络。(6)竞争战略和创新管理。智慧城市项目必须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因此是个性化的设计,这决定了竞争的焦点在于项目。智慧城市项目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中必须依托于技术创新,聚焦于服务创新。由于智慧城市项目的复杂性,必须在项目管理方面进行创新。

二、智慧城市项目的特征

智慧城市项目符合复杂产品系统的基本特征,属于复杂产品系统。但是,和一般复杂产品系统相比,智慧城市项目涉及的范围和层次更广,管理的难度更大,是复杂程度比较高的复杂产品系统。智慧城市项目除了具有一般复杂产品系统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 智慧城市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服务创新。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是依托科技手段和先进理念,降低城市各类消耗,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为企业和居民创造更加舒适、安详、人性的城市生活环境。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是基础,没有技术创新,智慧城市不可能实现“智慧”。但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目的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服务企业、民生和社会,因此,衡量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真正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实现各级政府和机构高效、便捷地运转和服务,不是智慧城市项目本身的技术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行服务创新,包括开发出新的服务产品和业务、对现有服务内容的修正以及现有服务流程和组织的创新等。

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并存、互相促进。首先,技术创新推动服务创新。技术创新为服务创新提供了实现的手段,技术创新的深化不断改变着服务理念、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过程;其次,服务创新拉动技术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服务创新不是技术创新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向技术创新提出了方向,成为技术创新的源泉。

2. 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管理。一般而言,系统的复杂程度和系统的大小成正相关,即使是简单技术,随着系统的扩大,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将不断增加。智慧城市是基于高技术基础之上的巨型系统,因此其复杂程度远非一般人想象。要建设好这样的巨型复杂系统,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为了管理好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要做好以下工作:(1)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制定具有前瞻性、全局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在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制度安排、政策法规、核心技术、标准和规范、主体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2)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和责任,建立科学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咨询决策机制、推进落实机制,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做到统筹协调、共建共享。(3)建立好监督考核机制,制定统一的评估考核标准,健全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投标、资金使用、项目验收、效果评价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有效考察、监测和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各项任务的实施进度。

3.智慧城市项目以城市为建设目标,相对于普通复杂产品系统,其投资额更大。“智慧城市”不是个绝对概念,而是相对概念,它没有终点,只是相比之前更智慧。由于智慧城市建设难度大、周期长、资金需求庞大,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带来极大损失,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既包括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也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社会伦理、现行法律法规不适应等风险。

4.智慧城市建设的范围和广度是普通复杂产品系统不能比拟的。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病”将更加严重,表现在交通拥挤、就业困难、效率降低、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等;需要城市的发展有新模式、新理念和新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其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范围内政府、企业和人们之间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便捷性,达到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目的。

5.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多样化。鉴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建设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类建设主体可以选择:(1)由城市管理者为主负责建设。该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由政府统一管理,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项目和时间表,便于统筹。(2)由运营商为主负责建设。(3)由各种厂商为主负责建设。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个城市的智能化规划设计的内容比较少,定义也比较狭小,在智慧城市的目标拆分与落地时,被落实为智慧医疗、智慧生产、智慧交通、智慧政府等比较大概念的行业应用。

在以上三种建设主体中,由政府自主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能更有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全面性。但是政府制定任何一个规划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资金、产业结构、人才等各种制

约条件。因此,只要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率,有利于人民的幸福生活,不论是哪种商业模式,都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主体。

三、展现企业实力,提升服务能力,在项目前期积极参与营销,力争提升项目获取成功率。

展现企业实力,提升服务能力,在项目前期积极参与营销,力争提升项目获取成功率。这种战略是为了进入目标市场,并为以后拓展市场区域、提高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 ,它着眼于企业在这个市场中的知名度的提高,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持续和最终竞争优势的获得。

1.企业市场开拓战略的执行。企业市场开拓战略的执行主要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调整与控制等环节,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上升的系统工程。市场开拓战略的制定是由经营部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任务,从外部环境中去分析、评价各种产品的细分市场,结合企业内部的资源状况,定位企业的目标市场,在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定出目标市场中各项任务的市场开拓战略。

2.开拓市场。开拓外部市场时,企业要在仔细分析外部市场条件和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在经济发展较快,机会大的区域,在企业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地区,集中力量,重点突出,主动开拓,力求形成几个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的区域性市场板块。企业的中心区域市场会因企而异,因时而异,在确定中心区域市场时,要从产品、市场、企业自身等因素综合来考虑。

3. 加强本地化战略。本地化战略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力图融入目标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中的一员所采取的一种市场开拓战略。它要求企业不仅仅是进入目标市场,而是当作其中固有的一员,努力融入当地文化,致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此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升服务能力;在企业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关系,目的是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素质,为企业开展外部公共关系、开拓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达到“双赢”,最终占领市场的目的。一般说来,企业本地化的市场开拓战略主要包括开发机构与人员当地化,生产管理、企业文化当地化等形式。

4. 加强广告宣传战略,力争提升项目获取成功率。企业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广告的宣传作用。广告形式可以专业标书、资审文件和所承担生产的实体工程项目等为主。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要符合开拓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突出主题,立意高远,以达到表现企业形象的主题的目的。

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市场开拓战略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虽然每单一战略都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真正的意义在于他们的组合和应用的独特方式与内容,正是他们在具体情况下的动态组合使每一个市场开拓战略和战术都是独特的,在现代企业的实践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市场开拓战略已成为一种模块化的方法,逐渐被企业接受和运用。

四、结论

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城市抢占未来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把现代化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只有彻底了解智慧城市项目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建设和管理好智慧城市项目。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服务创新,成功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管理。

企业以为谋求生存和发展,以不断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目的,在综合分析和认真研究内部条件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总体一系列谋划、决策和计划,并依靠企业自身能力将这些谋略和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过程。企业市场开拓战略通过满足目标投资者和业主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实现企业目标,以信誉求市场,以市场求发展。这种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参考文献:

1.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

2. 郑立明.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11

第2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四V”特征 流量经营 安全威胁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快速发展,及视频监控、智能终端、应用商店等的快速普及,全球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即使在遭遇金融危机的2009年,全球信息量也比2008年增长62%,达到80万PB(1015字节),2010年增至120万PB。据IDC预测,至2020年全球以电子式形存储的数据量将达32ZB(1021字节)。以120万PB数据为例,如果将其刻录在DVD上,再将这些盘片堆叠起来,可从地球到月球垒一个来回!

在此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在其网络无休止扩容的同时,却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困境;而一些采用“数据驱动型决策”模式经营的公司,则可将其生产力提高5%~6%。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Big Data Era)的挑战、价值与务实应对策略。

1 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

据统计,2010年以互联网为基础所产生的数据比之前所有年份的总和还要多;而且不仅是数据量的激增,数据结构亦在演变。Gartner预计,2012年半结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诸如文档、表格、网页、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将占全球网络数据量的85%左右;而且,整个网络体系架构将面临革命性改变。由此,所谓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对于大数据时代,目前通常认为有下述四大特征,称为“四V”特征:

(1)量大(Volume Big)。数据量级已从TB(1012字节)发展至PB乃至ZB,可称海量、巨量乃至超量。

(2)多样化(Variable Type)。数据类型繁多,愈来愈多为网页、图片、视频、图像与位置信息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

(3)快速化(Velocity Fast)。数据流往往为高速实时数据流,而且往往需要快速、持续的实时处理;处理工具亦在快速演进,软件工程及人工智能等均可能介入。

(4)价值高和密度低(Value High and Low Density)。以视频安全监控为例,连续不断的监控流中,有重大价值者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360°全方位视频监控的“死角”处,可能会挖掘出最有价值的图像信息。

2 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1)运营商带宽能力与对数据洪流的适应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管道化压力化解及“云—管—端”的有效装备也均面临新挑战。

(2)大数据的“四V”特征在数据存储、传输、分析、处理等方面均带来本质变化。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对存储技术提出了挑战;同时,需要高速信息传输能力支持,与低密度有价值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能力。

(3)海量数据洪流中,在线对话与在线交易活动日益增加,其安全威胁更为严峻;而且现今黑客的组织能力、作案工具、作案手法及隐蔽程度更上一层楼,典型的有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持续性安全威胁)。

(4)大数据环境下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深度分析,很容易了解用户行为和喜好,乃至企业用户的商业机密,对个人隐私问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5)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决定其在技术与商业模式上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这将对可持续发展起关键作用。

(6)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及安全挑战,对政府制订规则与监管部门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大数据带来的价值

(1)利用大数据特征,借助云计算等有效工具,深度挖掘流量与数据价值,可帮助运营商实施好流量经营,减轻管道化风险,发扬“云—管—端”的智能管道的威力。

(2)多业务环境下掌握用户体验效果尤为重要,可从海量用户数据中深度分析、挖掘出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消费爱好,以实施精准营销及网络优化,掌控数据增值的“金钥匙”。

(3)掌握好大数据的存储、分类、挖掘、快速调用和决策支撑,并应用于企业的日常运营、维护及战略转型中,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持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与重要途径。

(4)充分利用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可帮助找到隐蔽性极强的APT之类的安全威胁,助力信息安全部门找到应对新型安全威胁的有效途径。

(5)通过对公共大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利用,可减少欺诈行为及错误数据的负面作用、追收逃税漏税及刺激公共机构生产力等,帮助政府节省开支。例如英国政府即通过此途径节省大约330亿英镑/年。

4 大数据时代的应对策略

(1)大数据时代应以智慧创新理念融合大数据与云计算,在大数据洪流中提升知识价值洞察力,实施高效实时个性化运作,建立有效增值的商业模式,确保应对APT之类的新型安全威胁。

(2)电信运营商转型中流量经营已成共识,即以智能管道与聚合平台为基础,以扩大流量规模、提升流量层次及丰富流量内涵作为基本经营方向,并以释放流量价值为基本目标,可见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深度融合与此流量经营目标十分吻合。实际上已经有一些运营商借助大数据Hadoop云工具管理与分析网络中的用户数据,为日常运维及制定市场战略等提供有效支撑。

(3)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加强全方位创新。包括IBM、EMC、HP、Microsoft等在内的IT巨头,纷纷加速收购相关大数据公司进行技术整合,寻找数据洪流大潮中新的立足点。而涉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已初显效益。

第3篇

(一)城市关系的转变

城市是人类生活、工作的载体,其核心内容是人。传统城市人与城市的关系是对立与分离的。智慧城市打破了这种关系,在信息技术渗透下从智能化向智能思维化过渡,以虚拟化形式进入到人类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主客体关系从“单一性”转变成为“多元性”。智慧城市中主客体以虚拟形式存在于信息世界,其最终目的是人性化服务,实现实时互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主客体与“沉浸性”、“依寓性”、“一体性”的关系。在智慧城市中每一个人或每一项城市设施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附着特定的智能特征。在这种智能化特征的引领下,人与城市设施之间逐渐融为一体,同时使城市不再是被动改造对象,而是具备反馈、调节、智能反应、感知等人工智能性质,实现虚拟世界主客体互动关系,改变人类的活动模式。

(二)城市构建的提升

智慧城市有着明显的人工生命化追求痕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可分为感知层、神经层、智慧层。感知层处于智慧系统终端,是城市感觉器官,通过感觉设备实现城市感知。神经层是智慧城市传输网络由物联网、互联网组成。智慧层是智慧城市大脑,实现数据分析、处理的最终决策。不同城市在其特定环境与资源因素下会选择某一种或多种模式组合方式完成智慧城市建设。从建设目标来看可分为民生建设模式、城市功能建设模式;从建设动力来看可分为投资拉动型建设模式、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从建设过程来看可分为由下而上模式和由上而下模式;从建设方式的角度来看可分为重点突破模式、全面推进模式;从资源配置来看可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从建设先导性来看可分为产业先导型、技术先导型。

(三)城市功能的升级

第一,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加入了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城市建设后,固有城市物理空间开始变化,城市传统物理空间模式转变为全新的信息空间模式;第二,城市空间发展成为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交互依存的复合体;第三,信息虚拟化空间与城市物理空间通过网络实现压缩和重叠,城市生活逐渐从物理空间走向虚拟空间,完成城市对地域性超越;第四,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出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实现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第五,城市公共服务方式由传统物理模式向网络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技术型服务模式转变。

二、亚洲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对较晚,加之建设初期没有统一规划,缺乏核心技术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发展,所以研究国外智慧城市发展定位和策略对我国建设发展智慧城市很有必要。

(一)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与建设现状

日本是亚洲建设智慧城市较早的国家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既是对建设未来先进舒适城市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又是在新形势下解决环境与能源等问题,提出的一种新方法。2001年,日本实施e-japan战略,主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4年,日本实施u-japan战略,通过创造新商业模式及新服务,开发区域咨询平台,强化电子政务服务,以及建立促进用户使用网络的软条件,为日本创造了良好的上网条件。2009年,日本实施i-japan战略,主要是3大领域(电子政府和电子自治体、医疗保健、教育人才)建设,其目的在于构建人性化、智能化的城市,将科技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革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日本从e-japan到u-japan再到i-japan实现三级跳,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建设中,从而带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日本智慧城市主要采用完全由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模式进行建设,政府干预较少,仅提供有限的基础设施或政策支持,主要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以此充分调动运营商的积极性。日本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主要扮演推动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2.特点浅析

一是制定通信建设、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确立智慧城市建设核心地位,为智慧城市基础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明确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政府以协调者、推动者的身份,支持和鼓励企业投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并强调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和经济优势。三是采用“样本试点到全面推广”发展模式,避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偏离方向的问题。四是强调“民生重点”核心建设思想,重视市民参与,以及市民利益最大化方针,保障了智慧城市建设民愿支持的力度。

(二)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政府就意识到了国家未来发展竞争劣势。为此,新加坡政府开始寻找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点,最终将国家未来发展点确定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并制定了一系列长远规划,开始了长达30年的“智慧国家”建设。新加坡智慧国家建设共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1992年“IT200-智慧岛计划”、2000年“信息通信21世纪计划”、2006年“智慧国家2015计划”、2014年“智慧国家2025计划”。其智慧城市主要依托“智慧国家2015计划”,其中有四个关键内容: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包括建设超高速且具有普适性的有线和无线两种宽带网络;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产业;开发精通资讯通信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讯通信人力资源;开拓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和社会的产业改造。

2.特点浅析

一是前瞻性与持续不断的政策支持是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目前成就的关键因素,宏观政策面的指导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构建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保证智慧国家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经济支持保障了智慧国家系列计划的顺利实施。四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全国信息化消除了数字鸿沟。五是增强通信专业人才教育与培养力度,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

(三)韩国智慧城市建设概况

1.国家计划及发展现状

早在2004年,韩国政府就推出了u-Korea战略,加快韩国信息化进程,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智能技术刺激可持续发展力和竞争力。在u-Korea战略中,u-City是一个重要单元。它以市民为中心,将环境与技术集成,从而组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目前,韩国u-City建设已涉及22个城市,包括首尔、釜山、仁川等重要职能城市。韩国的u-City包含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New City+ubiquitous,即新城市建设,主要针对新城市进行智慧化建设;另一种是Old City+ubiquitous,主要针对既有城市的特征,加入各项智慧应用元素与应用。

2.特点浅析

一是统一规划、整合资源,以先进的数据技术为基础整合资源,发挥既有的IT产业优势;二是以人为本,从国民角度出发,根据民众生活需求,侧重规划城市发展线路;三是积极建设多样数据分析库,夯实“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四是扩大电子政府影响力,推进政府组织间交流。

(四)亚洲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特点

从宏观类型上看,亚洲智慧城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日本为主的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目标的智慧城市;第二类是以韩国等国家以中央层面信息化战略为依托,在城市中重点部署智慧的城市应用,解决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三类是新加坡这种国家层面的战略,除了智慧应用外,还以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为重点。从智慧城市建设类型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智慧东京”、“智慧首尔”。该类型是亚洲智慧城市的常见类型,具有普遍借鉴意义;二是泛城市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韩国的“智慧松岛”。该种类型较少,但具有代表意义;三是城市区域型智慧城市,例如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市中心智慧建设”等;四是国家型智慧城市建设,例如新加坡的“智慧国家”、日本的“i-japan”,该类型对建设背景有一定要求。从运营模式看可分为五类:一是政府投资建设维护。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拥有较强的自,多用于非营利、公益性公共服务或市政服务;二是政府投资、运营商委托运营,是政府与企业协作关系的一种模式;三是政府与运营商共同投资,借助运营商信息、网络等产品和技术优势,在减少政府投资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四是由政府牵头、运营商投资建设与运营,这种模式多用于营利性部分的建设与运营;五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并运营。这种模式完全体现了市场发展规律,政府不承担投资与风险。

三、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北京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决策中心,更是我国对外展示国际化大都市风采的窗口,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水平。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产业结构、卫生安全等诸多领域的问题渐渐凸显,“数字北京”已无法满足北京的发展需求,因此急需转变城市发展方向。

(一)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智慧城市建设意义不仅仅体现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善城市环境等,还可以帮助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使城市发展更趋于科学、合理,实现经济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发展。

1.“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智慧北京建设的核心与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化产业等,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增长的突破点,同时会产生强大的关联和带动效应,促进各行发展创新,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衍生新的产业形态,进而保证北京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2.“智慧城市”建设是北京产业结构的“转换器”

在智慧北京建设中,智慧技术运用将改变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转换器”。智慧北京建设将使大量智慧技术融入到城市建设中,不仅会提升城市自身的创新能力,更能增加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从而带动产业经济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将再次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3.“智慧城市”更符合“十”城市建设理念,是北京发展的“助推器”

智慧北京建设更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助推器”。智慧北京建设是以数字北京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应用的城市建设。智慧技术应用不仅会带动经济增长,更会促进北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有利于重新规划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而形成符合“十”城市建设号召理念的绿色生产与生态发展有利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与科技互相促进方式,为北京市未来发展助力。

(二)智慧北京建设现状

1.政策方面

2012年,国家《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从政策上明确了智慧北京建设的方向。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及北京市不断推出智慧北京建设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智慧北京建设,从政策层面鼓励北京引进重大项目,支持企业投资并参与智慧北京建设。

2.技术方面

2012年3月,北京市召开“智慧北京”动员和工作会议,并正式对外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标志着智慧北京建设全面进行。政府针对“智慧北京”明确了三项基本特征:宽带泛在基础设施、智能融合和信息应用、创新可持续发展环境,以及行动计划。截止到目前,智慧北京城市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宽带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方面,2012年底实现了20M有线宽带全覆盖,2015年初3G+WLAN基本实现全面覆盖,4G无线网络覆盖建设同时启动。目前已实现WLAN接入点10.5万个,3G基站2.2万个,7个重点区域为市民提供3年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在政务物联网建设方面,四环内超过95%的范围实现了政务物联专网覆盖,四环以外根据需求实现了区域覆盖,远郊区县实现了行政中心区覆盖。2014年底,北京市建立了完善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在统筹管理、信息共享、智慧服务、综合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支撑。建立政务云服务体系。按照“市区两级、覆盖全市;物理分散、逻辑衔接”的框架,构建“1+N+16”政务云体系结构。

四、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对“智慧北京”建设的启示

综合智慧北京发展现状以及亚洲智慧城市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智慧北京的建设步伐:第一,宏观政策领域: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纳入到法律法规及行动标准中,以法律手段保障建设计划。加强资金统筹,引导多方参与智慧北京建设,积极吸纳企业参与,合理利用企业的技术与市场资源优势,推广智慧北京品牌,形成智慧产业与智慧企业对接,通过智慧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引导社会、企业、政府与工程技术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建立信息共享与科研联合机制。第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感终端网络、政务物联数据网、无线宽带专网及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完善高速信息网络,实现“无线城市”建设蓝图,构建全覆盖的高速无线网络;积极争取电商及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资源支持,自主研发并推广带有智慧北京特色的现代信息技术产品。

第4篇

关键词:城市管网智慧管理 智慧城市 研究范畴 关键技术

当代城市管网主要包括了电力、交通、路灯、电信、移动、有线电视、热力、工业等32类不同的管线,它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同时又是城市正常运转的核心设施。而数字管网则是数字城市以及数字矿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数字城市和数字矿山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持,同时也是数字城市和数字矿山的延伸。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开始建设了综合管网GIS以及各类专业的管网设施,成功的将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管网建设的目标,并对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进行了改进与完善。

一、 城市管网数字管理技术的现状

数字化管道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相关专家在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城市管网管理也从CAD时代过渡到了GIS时代。GIS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数据的采集方式从传统的测量转变为以激光、雷达、红外等高科技遥感采集;制图技术从以往的数字地图时展为以Geodatabase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智能地图时代;管网应用从传统的单一应用升级为集成应用;使用模式也从桌面应用发展为网上应用。很多发达国家的管网数字化管理技术也较为先进,例如:美国BUCKEYE管道公司就率先采用GIS技术建立了管道管理系统,美国管道安全局也建立了相关的国家管道制图系统,意大利SNAM公司则率先开发了SIGAS天然气管道工程GIS。

目前,我国的数字管网建设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主要成果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专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其中服务于管网管理的GIS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监视控制系统以及GPS车辆跟踪等专业的管网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不同的开发商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运用不同的科技技术而独立研发的,是针对管网管理各个不同领域的专业应用系统,但是其缺少了相应的统一系统共享平台,难以实现对管网更深层次进行集成应用、高级分析、决策支持以及智能控制。我国现行数字管网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信息孤岛:由于我国的管网管理技术的基础架构自身具有很多缺陷,现有的管网信息系统很多都属于孤岛型的应用,各个系统都处于独立的封闭状态,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集成。

(二)黑洞:我国现有的管网信息系统大部分都是采用面向技术的且与业务无关的“原始”编程工具研发的,软件开发模式太过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以及升级工作增加了难度,从而出现大面积IT黑洞。

(三)决策支持功能弱:各类管网信息系统的单一性应用,导致其数据源与决策支持模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扩展。除此之外,管网空间基准、数据语义及数据尺度不一致等问题,也是造成信息共享困难并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

2009年1月28日,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先生提出将传感器设备安装到城市中的各种物体当内,并将其连接起来使之形成“物联网”。再运用超级计算机及云计算对其进行整合,使网上数字地球与人类社会及物理系统的链接得以实现。并最终形成“智慧地球”。其中“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中的重要推广项目,而“智慧管网”则是“智慧城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美国正在努力开发基于网络平台与云环境的管网G1S系统,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为城市提供透明和及时的应用服务。以此帮助管网成功的实现用户化、大众化以及智慧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方向发展,并大力促进了“管网智慧化管理”理念以及CPSM系统的提出与成功研发,为解决我国数字管网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措施并为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市管网智慧管理研究范畴

(一)标准体系的研究:标准体系是数字城市建设的起始点和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管网智慧管理前提条件。标准体系必须以遵循国际行业标准为前提,再对其应进行修正和完善。CPSM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又数据标准、系统标准、信息技术标准以及系统应用标准。

1、数据标准:数据标准主要用于对数据定义以及数据描述进行规范和处理。CPSM数据标准包括:管网信息分类标准、管网数据格式标准、管网投影等。

2、系统标准:系统标准主要是对系统的开发、建设以及运行进行规范。CPSM系统标准主要包括:管网系统环境标准、管网数据交换标准、管网互操作标准、管网数据库设计标准、管网权限管理标准、管网系统维护标准等。

3、信息技术标准:主要指城市中主流计算机的技术标准以及其通讯标准。

4、应用标准:应用标准主要是指与管网技术应用相关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管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测试、安全等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

(二)模型体系的研究:模型就是指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模拟,它是系统分析的基础,它能建立起管网模型集成服务链,并通过该服务链为管网模型的高级应用提供支持。

(三)核心数据的研究:核心数据库也可称为管网信息数据仓库,它支持并CPSM系统的应用,并影响着其信息集成与共享的效果。主要包括了元数据、地理数据、规则、模型及管理等7大类数据库。数据管理库主要是对门户平台已有的配置进行管理,并支持平台的健壮发展。业务库则是主要用于专业数据的存储。

三、城市管网智慧管理关键技术

CPSM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门户集成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

(一)门户集成技术:门户集成技术是建立管网门户平台的基础,主要帮助实现管网信息共享以及信息集成。其构建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有效的应该算是SOA构架,该构建方式能够有效地完成服务组件的挂接与卸载工作。

(二)数据仓库技术:该技术主要根据管网信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的分析,为统一管理和共享的管网信息资源,建立综合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且不可更新的管网数据集合。为实现管网的数据挖掘提供有力支持。

(三)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技术:该技术主要为管网的自动化及智能化数据应用提供支持。智能传感器不仅能够增强系统的感知、通信、自愈及抗干扰能力,还为软件自动更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保证传感器知识技能的随时更新。

总结:

科技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一些列智能技术的诞生,这些技术大力的推动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同时CPSM模式的诞生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管网的分析与探究,详细的阐述了CPSM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方式,明确指出了未来城市 “智慧管网”的发展方向。望有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铁军,吴立新.论城市管网智慧管理研究范畴与关键技术[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4):19-23.

[2]黄来源,李军辉,李远强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地下管线智能管理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2,2(4):62-65,70.

第5篇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只有通过运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才能实现科学的城市运行管理,进而将我们的城市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打造成为充满竞争力的智慧城市。

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政府将“感知中国”确定为战略发展方向,通过物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无线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移动技术等,为市民提供无处不在的公共服务,为政府提供高效规范的公共管理服务,并帮助政府和企业增加就业、提升劳动效率、解决能源、环境、老龄化等危机,将“P2P的无限沟通”带入到“M2M的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时代。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还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国家宽带网”、“‘中国云’工程”等信息基础设施,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硬环境”的支撑与保障;同时该纲要提出“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数字旅游、空间位置信息服务等”,更强调了发展数字生活,要“开展共性技术支撑与应用聚合服务、智慧城市应用服务等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

近两年“智慧城市”在中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很多省市已把智慧城市列入重点研究,纷纷加入“智慧城市”、“感知中国”建设的赛跑,希望借助物联网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甚至已经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南京、佛山、昆明、成都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规划,同时颁布了多项相关的保障措施,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二、系统架构规划

通过整合专业信息系统或平台,集成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信息、人口基础信息、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宏观经济基础信息以及各职能部门的专题数据信息等全市范围内的政务信息资源,建立应用到各个领域的数据集,高速在线共享服务体系。保障各单位能在办公决策审批过程中按需按权限获得各种基础信息,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行政审批和决策;对外,能方便、快捷地向社会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

充分运用最新技术,完成基于“云+端”的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使“智慧城市”规划、电子政务规划和时空信息云平台三头并进,将时空信息云平台接入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数据库、宏观经济信息库以及共享的业务专题信息库,完成非空间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委办局的全面共享和公众的广泛应用。

智慧城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通过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区系统结构。

各层的功能按自下而上顺序可描述如下:

感知层:感知层就如同人体的五官与四肢,它的作用是收集城市信息;主要组成是遍布城区各个角落的终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传感器、摄像头、无线网关等。

感知层是智慧城区区别于数字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智慧城区运行数据的主要来源。从技术角度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技术是对地观测感知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WSN无线传感器技术和 Zigbee传感技术等。从感知数据来源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手段是天上的卫星、空中的飞机、地面上的移动测量系统、地下的各类传感设备。

网络层:网络如同人体的神经网络,它的作用是城区信息传递和储存;主要由城区的基础网络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电信网组成。以通讯网络为主,建设方式可以无线+有线互为补充,建设一张无处不在的“泛在网”是智慧城区的基础。

基础设施层:为整个智慧城区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机房环境、服务器、存储、安全等硬件设备。

数据层:数据如同人类所掌握的知识,通过整合城区的各种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业务数据库、公共服务数据库以及城区运行数据库,来实现为智慧城区提供数据应用服务的目标。

平台层:为建设提供应用开发平台服务。PaaS层提供了时空信息云计算与服务管理平台,基于服务总线重构功能服务和数据服务交互的标准体系,统一进行服务注册,同时支持第三方服务注册。时空信息云计算与服务管理平台能够实现服务的插件式统一管理,在云搜索服务、监控服务、云数据服务、并行计算、等云基础服务之上,提供云应用服务,同时提供服务管理平台、共享与交换平台以及运维与监控平台,实现服务认证、服务自助开发、服务监控、用户管理、数据交换服务、虚拟化平台运行监控、数据监控、服务监控、人员监控等多种功能服务。

应用层:相当于人体的行为能力,它是智慧城区所必须实现的城区功能保障,主要是维稳定、保民生、促增长。智慧应用是以公共数据库和应用单位业务数据为数据来源,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对公共数据和应用单位业务数据的整合,为智慧应用提供整合后的信息服务,提供应用的服务水平和协同能力。

用户层:智慧城区建设的最终用户是政府、公众和企业。智慧城区建设的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突出人在智慧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完善物的智能化基础上,为公众、企业和政府提供更加智能化和完善的服务和决策。

三、智慧能力规划

智慧城区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网络汇聚人的智慧的、以大系统整合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互的、城区管理更加精细、城区环境更加和谐、城区经济更加高端、城区生活更加宜居的城市发展模式。而在这之中,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应用将成为打造“智慧城区”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区的重要技术基础就是“云+端”的技术。

云计算机中心

(一)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IaaS层承载智慧城区所需要的计算基础设施,为利用虚拟化技术构建的云计算中心。

智慧能力:

自动安装、自动配置和自动适应的云计算平台智能部署能力。智慧城区中所有软件和应用不仅要能够部署和运行在物理的机器上,同时还能够部署和运行在以虚拟化为基础的云计算平台,支持多应用环境下共享物理资源、系统软件资源和服务资源;

动态资源智能配置。云计算中心可以动态监控部署的应用,根据动态的压力负载,自动采取相应的调度策略,从而实现IT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服务级别智能管理。基于策略的访问优先级控制以及基于资源池的计算资源动态调度,能够针对服务重要性或请求优先级的不同进行响应;

自动化感知管理。当监测到应用服务器运行状况出现异常时,可以自动采取预先设定的运行进行自动处理;

(二)平台即服务层(Platform-as-a-Service,PaaS)

Paas层主要由基础数据平台、应用支撑共享平台、集成层组成。

应用支撑共享平台:

提供智能搜索功能。能够按需对各类信息进行高质量、快速地检索,再通过相应的API与各类应用集成;

业务流程的智能管理。依托工作流引擎实现项目中业务流程的定义、运行、监控和管理,将系统中动态变化、相互依赖的活动、资源、任务、工作流、约束、授权等要素有效组合起来,并提供按角色访问的功能,实现业务操作和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流程管理的快速实施能力。支持让流程中所涉及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业务流程的改进过程中;

业务策略、规则的快速部署能力。当业务策略和业务规则发生变化时,通过更改配置文件,规则引擎便能快速完成对其的部署;

大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数据仓库存储当前明细数据、历史数据、汇总和统计数据、衍生数据,建立数据模型,能够支持管理决策和联机分析应用;

大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业务分析技术实现对信息的智能化加工和处理,能够支持按需生成复杂的合并报表,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决策分析依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深度挖掘数据中隐藏的关系,提供数据规划、数据收集以及领域分析能力;

智能分析能力。“更深入的智能化”是智慧城市另外一个特征与要求,智能化是指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洞察来解决特定问题。这要求使用先进技术来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汇总和计算,以便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的数据和信息。

基础数据平台:

数据库具备支持高效的内存管理功能,具备支持数据库核心参数根据系统负载情况自动调整,支持内存缓冲区、排序内存、并发控制内存等内存对象之间的动态分配,能更好地适应负载的动态变化;

数据库具备支持DBA日常工作的自动化执行机制,具备自动收集统计信息、自动执行表重组等功能;

(三)集成层

感知端数据接入网关具备兼容多数据格式、多通信协议、多消息格式的能力。智慧城区的建设中会使用多种类型的外场设备,例如视频监测器、传感器、地感线圈、检测棒等等。这些外场设备产生的实时数据格式各异,使用的通信协议和消息格式也呈多样化。感知端数据接入网关能够自动识别接入设备,并对数据进行诸如格式转换、数据清洗等标准数据处理;

遗留系统数据接入网关具备兼容多种技术接口的能力。城区各企事业单位现有IT系统,由于建立时间参差不齐,部门标准各异,开发平台语言不统一,数据格式定义千差万别,采用的接口各式各样,遗留系统数据接入网关能够智能识别不同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接口,并对数据进行格式上的统一;

数据实时捕捉能力。不论数据来源何处,在何平台上处理,存储于何处,都能够快速对其获取以及分析;同时具备跨地域、跨部门合并及配送数据的能力;

数据抽取转换加载能力。具备根据需要抽取承载业务含义的表单、凭证或数据集合。

(四)软件即服务层(Software-as-a-service,SaaS)

SaaS层主要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企业、智慧农业等等应用。

泛在互联能力

(一)物联网互联能力

物联网互联指广泛的感知、测量、采集和传递信息的设备或系统。通过使用这些设备,从室内温度、湿度、烟雾到路面车辆信息、城市交通状况等任何信息都可以被快速获取并进行分析,便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和进行长期规划。

(二)移动互联网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是智慧城市另外一个基本特征与要求。这里的互联互通是指将遍布整个城区的各类“感知”设备收集和储存的分散的信息及数据通过无线WIFI、移动3G、4G等无线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从而更好地对环境和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来得以远程完成,从而彻底地改变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

(一)数据源感知端

数据源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处于公开、暴露、移动、野外等复杂的环境中的感知端,二是各企事业单位的IT遗留系统。

智慧能力:

感知端从单纯的数据收集到智慧型远程终端的转变,感知端具有更强判断、反应和信息处理能力。例如在智慧农业的应用中,传感器在采集数据的同时,当采集到的数据值超过预设的正常阀值范围,便发出报警信息。

(二)云计算客户端

客户端根据访问和服务的用户群体,分为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门户和面向政府公务人员的协同工作门户。

智慧能力:

开放、可扩展的门户框架,方便的集成后台应用系统界面,统一的用户访问入口,支持跨平台运行,支持Cluster,支持在操作界面中采用拖拽式进行用户界面的定制;

支持HTML、XML等数据格式,并能够灵活扩展更多的数据格式;支持不同智能移动终端的接入,能够针对不同的设备提供适应各自设备的界面;

个性化规则和智能推荐引擎。根据用户特性、业务规则、业务逻辑、用户浏览历史等个性化页面。

综上所述,通过云计算,泛在互联,信息共享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等手段,逐渐达到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决策,智能应急处置。

智慧能力综合应用

通过上述多种智慧能力的综合,我们能够帮助城区搭建统一的整体框架,帮助管理单位从容的应对所面临的问题。

让我们能够更快的获知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到相关的数据。基于传感器的系统能够将我们的可视性扩展到现实世界的交通、公共事业、水资源和建筑,提供以前无法获得或搜集的成本异常高昂的全新实时数据源。例如用传感器获得测量空气质量数据,或者通过定制化的数据采集监控接入现有的各个行业系统,实时掌握行业现状,利用泛在互联网络优势实现快速响应,同时进行过滤与汇总,减少向上级部门发送时间请求进一步处理所占宽带资源。

能够选择更加合理的使用行政策略,并且能够更加有效的执行策略、实时了解进度状况。事件处理系统从传感网络输入的原始数据流中提取业务相关事件,与此同时,时空信息云平台将这些事件置于所需的业务背景之下,实现对现实世界运行系统实际行为的全面侦测。

有了上面两个过程作为基础,能够预见到事件的影响及范围。

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可视化配合业务规则及分析的运用,可以优化这些运作系统。不管是改善交通流量,最大化使用水电公共事业,还是在这些基础城市进程中实现创新都能用到。

第6篇

毋庸讳言,“智慧气象”是由“智慧城市”的理念衍生出来的。

由于高度的复杂性以及具体执行者之间理解的差异,“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引起广泛争议的问题,一些思考者甚至质疑“智慧城市”首译者用词的是否得当,以及是否因此而引起了业界在相关认知上的混乱。笔者无意介入此类深奥的基础性理论探究,并认为无论“智能”也罢、“智慧”也罢,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各种手段(包括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所在部门、行业乃至城市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智慧城市”由于其涉及范围和领域的广阔(尤其是我国政府的大力倡导)而拥有众多热情的实践者和理性的思考者,在国内外皆有许多富有特色的试验样本和参考对象;“智慧气象”在这方面难以望其项背。

“醒得早、起得晚、动作慢”,这是前些年气象部门对自身行为特点的不无自嘲的归纳总结。其中固然不乏对其负面效果的自省,但也许正因于此,我们可能拥有较为充裕的研讨时间,以便尽可能广泛充分地讨论,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到思想上认识上的一致,而不至于因匆忙行动(甚至跟风)造成工作上的偏差甚至损失。

笔者对“智慧气象”的讨论也是这样认识的――尤其是在国外既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国内亦无成规模的探索试验以供参考的背景之下。

二、“智慧”的本源及“智慧气象”的实质

(一)“智慧”及“智慧气象”

1. “智慧”是一种能力的体验

我们说一个人是“智慧”的,一定是指此人具有某种能力,使得他在某个方面显得与众不同。完全内敛的、不被外界感受的能力是无法被视为智慧的,因为它不被感知,人们也就无从判识这种能力的是否存在,以及此人是否堪称为智慧。而一旦被人们感知,人们便能够从各自的视角、根据自身的感受对该能力进行比较和判识,只有那些公认的佼佼者方可称之为是“智慧”的;没有体现在最佳感受的“智慧”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智慧”是一种受众所有最佳体验的综合凝练和评价。

2. “智慧”是相对的

我们说一个人是“智慧”,一定是相对于其它比较不智慧的人而言的。同样,我们说一个组织是智慧的,一定是基于该组织与其它相似组织在综合表现方面的比较结果。人们在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任何食物都会被视为珍馐美味,即所谓“饥不择食”;只有在饥饿状态基本解除后,才可能提出食物的品质问题;孤立的方案、没有比较的工作成果无法判定其是否为最佳,有比较才有鉴别,才有高下。因此不存在绝对的、没有参照物的智慧程度。

3. 智慧无法脱离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智慧”是在特定领域内、特定环境下的与相关参照物之间的比较的结果,一个个人或一个组织,只能在其当时所处领域中判识其是否达到智慧的程度。围棋国手不见得是马拉松运动健将,数学大师不一定同时又是厨艺大师。因此,智慧一定是具体的、具有特定领域和时期的,不可能存在抽象的、普适的“智慧”。

4. “智慧”是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

就一个组织而言,“智慧”是其在特定领域、当时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的外在表现。此外,“智慧”是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仅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最佳表现充其量只能称其为“聪明”,而“智慧”则是最佳状态的持续维持;通俗地说,智慧是一种持续的“聪明”。由于气象部门是以气象服务为工作目标和工作优劣的评判焦点(这与专业教学和研究部门有显著差异),因此所谓“智慧”的气象,是指在当前实际环境和自身条件的情况下,气象服务的能力始终处于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是气象部门在其服务效果、效率、效益和效能等领域的最佳表现的综合集成;而不是某个达到之后就可万事大吉欢呼雀跃的里程碑,也不是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业界风靡一时的运营模式和技术方法的拥有程度。

所以,“智慧气象”是与环境和历史时期紧密相关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期,达到“智慧气象”的考察视角和评判尺度是不尽相同的。

(二)智慧气象与气象现代化

一个被称为“智慧”的组织,其表现一定是持续出众的,而且其出众的表现不止在日常顺境之中,困境之中的出众表现往往更能体现该组织的“智慧”程度。木桶在存在短板时,的确无法盛满水;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修补短板。但是,当短板一时无法修补完整,而情势又要求木桶必须盛水时,如何使得存在短板的木桶盛载尽可能多的水,这便是“智慧”的体现所在。我国气象部门在预报准确率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在近十余年内难以实现全面赶超,这是我国气象工作者经过冷静分析得出的理性结论;由此我们确立了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并以此作为未来二十年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从指标上看,最终体现的是气象部门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及水平,这是气象部门的硬实力。而如何将现有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到极致,尽最大可能满足政府和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则是气象部门业务能力的集中体现,这是气象部门的软实力。硬实力如同厨房里的食材,软实力则是厨师的烹饪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硬实力,一切便无从谈起;然而硬实力并不总能代表一切,如果厨师的烹饪水平十分糟糕,即便食材十分精良,仍然无法烹制出顾客满意的佳肴来――毕竟最终的评判标准是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因此,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路程中,确保气象部门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表现在每一个时刻都处于当时当地条件背景下的最佳状态,都能提供出当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准的气象服务,这才是智慧气象的核心价值所在。

因此,智慧气象更多的是着眼于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气象部门的现有能力,以及如何营造有利于提升气象部门业务能力的良好环境,它与气象现代化之间不是彼此取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使综合状态达到最佳水平

(一)合理分工,高效协同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社会如此,一个组织也是如此。所以,实现专业化分工是一个有效组织的必要条件,这已是一个基本常识。然而,如果一个组织内只有分工却没有彼此间的协作(或协作程度很差),各相关岗位、系统、业务、部门之间不能有效协同工作,则专业精细化分工所产生的潜能便无法有效地整合并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其整体效能的高低非但取决于其专业化分工的合理性以及各基本单位的工作水平,而且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协同程度;亦即,有效组织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专业化分工 + 高效协同

一个部门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而这些分工一旦确定下来,则各个岗位之间、系统之间、业务之间、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问题便凸显出来而成为主要问题;尤其是在各基本单位自身能力(包括前面所说的“硬实力”)提升到相当高度,短期内难有显著突破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内部工作协同效果来提升整体的工作水平,便成为有效而且重要的工作内容;德国工业4.0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体系中横向和纵向的高度协同和集成,通过高效协同来达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实际效果。

因此,大幅度提高工作协同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及今后提高工作效果、效率、效益和效能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消除信息孤岛、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等都仅仅是具体的手段而已。

由于“智慧气象”的主要价值在于气象部门现有基本能力的高效整合和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智慧气象”有效的实施途径就是大幅提高气象部门内部以及气象部门与相关行业之间的工作协同。

(二)高效协同与信息化

抛却纷杂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组织的内部是由信息连接起来的,这一点控制论之父诺伯特・维纳早在半个世纪前便有所阐述;而对信息的感知、判识、决策和响应(我们称之为“信息的综合能力”)的效率,直接关系着该组织整体的工作效率。因此,一个高效的组织一定是一个具备良好的信息综合能力,并能将该能力发挥到极致(当时状况下)的组织。有趣的是,“信息综合能力”恰恰是一个生命体所应当且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因为一个物体之所以称其为生命体,必然具备对环境的自我适应、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无不与对信息的感知、判识、决策和反馈(响应)密切相关。因此,一个有效的组织应当是一个具备良好的信息综合能力的生命体。

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初始状态固然重要,而对环境变化的正确判识和快速响应,以达到及时适应环境状态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综合能力是一个生命体生命力旺盛与否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一个组织生命力旺盛与否的基本标志――气象部门也是如此。对气象部门而言,内部协同越有效、改进的成本越低,其生命力就越旺盛。而内部协同的有效以及改进(亦即新陈代谢)的成本的高低,有赖于对相关信息的及时获取(感知)、正确理解(判识)、恰当决策和及时反馈(响应)。

因此,高效协同做为“智慧气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离不开信息化;而当前及未来气象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也应当以大幅提高工作协同程度和水平做为推动“智慧气象”的主要着力点。

(三)扬长避短与修补短板双轮并驶

在贯彻气象现代化目标,推动气象现代化工作进程,追赶世界气象科技先进水平的过程中,即便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不小差距,气象工作依然大有可为,因为对气象部门工作成效的评判,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实际的服务效果。在这里,扬长避短、以巧补拙、以勤补拙等思路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规避弱点,提高最终服务质量和客户最终满意度的实际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通过扬长避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现有能力,但短板就是短板,由于它的存在,木桶无论如何不可能盛满水。因此,扬长避短绝不等于“容短”甚至“护短”,对那些影响事业发展的短板必须坚决尽快修补,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识别哪些是核心短板,而哪些是次要的短板,“智慧气象”的内涵中为此勾勒出了大致的范围。

总之,修补短板与扬长避短都是“智慧气象”的重要内容,二者不可偏废。今天之所以重点强调扬长避短,是因为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内也许过多地关注修补短板、提升硬实力,对于加强协同、提升敏捷度以及快速响应服务需求等软实力,则相对关注较少的缘故。

扬长避短和以巧补拙需要组织表现出高度的敏捷性和柔软性,对于硬实力不尽如人意的组织,内部效率的高低往往决定其能否实施扬长避短等措施,因为具体场景不同,因实力缺陷所导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也会随之而不尽相同,需要组织临时调整、因地制宜、敏捷处置、快速响应。因此,部门内部高度的协同化是扬长避短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信息化手段、通过协同化措施,高度整合部门内的所有资源和能力,使得反应更敏捷、形态更柔软、服务更及时、改进更有效,是“智慧气象”的主要工作目标。

四、营造百花齐放的气象服务生态环境

一个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体,除对信息具备感知、判识、决策、响应等功能外,在生理上必然具备寻觅并获取养份、以供其生存和生长的能力,即所谓生存能力。对一个组织而言,其生存能力的外在标志往往在于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并捕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并从需求方获得利益。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仍在市场中生存的组织,多半属于寄生型的。

做为一个生态环境的气象服务市场,其供给方的气象服务企业都是以自组织为基础的,这些企业是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而从需求方获取自身生存发展所需的基本资源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各种显性和潜在的服务需求及对象,并谋求与之合作。较之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他们对服务需求的探知更敏锐,对提供服务的愿望更迫切,对服务质量的追求更执着,当然对服务回报的丰厚程度也更为敏感。而就创新论,尽管创新过程中失败的几率极高,然而一旦成功,其市场利益的回报也是巨大的;出于生存考虑,自负盈亏企业对创新项目自会认真评估风险、趋利避害,而其创新动力和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市场机制是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当前气象服务市场的情况充分印证了这一切。

所以说,无论是服务能力还是创新驱动力,居于市场中的气象服务企业都是一支令人敬畏的生力军。对于政府事业单位的气象部门而言,这些市场上的气象服务企业是良性互补的伙伴,而非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航旅纵横创始人薄满辉曾说过,“央企(或事业单位)最大的优势在于掌握丰厚的资源”;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领域不应当单打独斗,而应当善用手中掌握的珍贵资源,悉心培育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些企业与之共同健康成长。

所以,“智慧”的气象一定具备一个长效的,能广泛容纳自组织团体、充分考虑自组织利益、培育并促成自组织力量旺盛发展的环境。

同样,“智慧”的气象也一定具备因时、因地、因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更多的事情、更多的情形都是无法事先预知的和不确定的,循规蹈矩和抱残守缺无法适应现在和未来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过去基础建设时期的成功经验,有可能正是当前及未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时期一些具体工作失败的根源;敏锐发现错误迹象、迅速采取措施及时补救,也应当是“智慧气象”的基本能力。

综上所述:

(1)“智慧气象”就是确保气象部门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表现在每一个时刻都处于当时当地条件背景下的最佳状态,都能提供出当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准的气象服务。

(2)合理分工和高效协同是达到“智慧气象”的基础性条件;而目前,在气象部门内部大幅提高工作协同的程度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信息技术的综合有效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应当是目前及未来气象信息化的重点工作之一。

(3)气象服务的实际效果是检验气象部门工作水平的唯一标准;因此,“智慧气象”不是气象部门的单打独斗,“智慧气象”应当营造出百花齐放的气象服务生态环境。

五、结语

“智慧气象”究竟是战略层面的,还是战术层面的?究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还是仅仅为一时的追赶时髦之举?如果是后者,则完全没有必要如此认真地分析探究;而如果是前者,则现在的研究成果还远远无法承担起支撑未来工作的思想基础,它确实需要全面充分而且深入的研讨。

一些在前几年以推出某几款气象服务应用而率先宣布其相应工作已“智慧化”了的业务单位,近几年已将视线转向其它新的话题和兴奋点,人们的关注点一如既往地总是聚焦在新登场的俊男靓女身上,“智慧气象”已开始被人们搁置一旁甚至淡忘了。

笔者当然不希望“智慧气象”无疾而终,因为它的价值还远未挖掘出来并为人们所认识。笔者坚信,当洗去前一阵众人在不经意间左一笔右一笔涂抹在它身上的油彩后,它会显现出本有的气质和美丽,并为人们所欣赏。

第7篇

近几年伴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北京交通出行环境不断复杂化,交通安全隐患在增多。北京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设施得到改善,但在舒适性、可及性方面存在很大偏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则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历史上的城市分割布局导致的交通拥堵及早期修筑道路遗留的问题,是北京交通拥堵无法逃避的根源。在当时国内经济相对不发达、人口和车辆都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问题并不突出。可是由于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叠加,近些年拥堵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北京早期交通线路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考虑到日后北京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因为多种原因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路线。如:西客站周边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很多,拥堵是家常便饭。北京不少立交桥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建国后北京的立交桥在短时间内建成很多,在当时条件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进步。但是仓促的时间导致设计上的诸多纰漏,最后造成不少立交桥上不去、下不来、司机见了晕头转向等情况,使得拥堵更为频繁易发。

而当政府对城市交通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引发新的道路需求,而交通需求总是超过道路供给。也就是说,不管政府投入多大的人力财力,结果必然导致交通拥堵,“当斯定律”描述的情形对于分析今天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仍然有效[1]。城市建设应该规避交通设施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同时重新规划不合理线路设计。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减小,北京市中心的常住人口在一定时期之后会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交通承载力,可逐步对不合理的路线等进行重新改建。

二、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从人口规模看北京交通现状

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交通出行量逐年增加。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由2005年的1538万人增加到2018.6万人。人口的绝对数量从两个点导致了或者加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是公共交通工具和线路相对有限,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出行需求。二是私家车保有量极高。2011年,北京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498.3万辆,其中私人拥有量为389.7万辆,分别为2005年的1.9倍和2.5倍。人多车多,加之交通线路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堵车几乎成为北京的“风景线”。

(二)从公共交通发展看北京交通现状

随着北京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交通压力日趋紧张。北京于2006年、2009年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和《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通过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全面更新公交车辆、优化公交线网、实施低票价、设立专用道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2]。2011年北京市居民出行中公共交通的承担率突破40%,但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60%-80%的公交承担率相比仍显较低。2011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为15条,运营线路长372公里,比2005年增加258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1319公里,比2005年增加6623公里,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全市城市快速路达到263公里,干线公路里程达3462公里,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14.3%和15.6%,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从63.5%提高到88.6%;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为740条,比2005年增加118条,运营线路长19338公里,运营车辆达2.2万辆,比2005年增加0.3万辆。整体来看,北京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并不能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北京地铁为例,存在有的站点之间间距过大而又缺少其他公共交通补给等问题。

(三)从道路面积看北京交通现状

2011年底,北京市公路道路总里程达到了28446公里,城市道路总面积达9164万平方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得到提升。道路供给总量逐年增加,供给结构也有小幅度调整。但从实际运行结果看,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仍客观存在,城市道路设施仍显脆弱。除道路、车辆及行人之外,北京交通还应考虑行政管理和优化配套公共设施。建议设置更多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可遗憾的是,机动车经常占据自行车道,有的路段甚至没有自行车道,或者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没有任何隔离等,这都增加了绿色交通的危险系数。因此,与城市道路交通相配套的诸多公共设施和服务都需进一步完善。

(四)从机动车拥有量看北京交通状况

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增长明显,各类汽车的年增长率都很高。如2011年,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量高达498.3万辆,为2010年的103.6%。

三、北京建设智慧交通的理论与实践

(一)智慧交通的形成机理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功能之一。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帮助进行城市路网优化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多信号非接触传输问题、通讯规约问题等。

北京智能交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信息系统、一卡通系统、危险品运输监控系统、奥运交通指挥中心、出租汽车调度及浮动车信息采集系统等。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应用系统”为框架,涵盖171个子系统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包括指挥调度、交通控制、交通监测、交通信息服务等[4]。近年来建成的北京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是全市交通综合运输协调、交通安全应急指挥、数据共享和信息中枢。建成了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实现了全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智能化运营调度。拓展道路交通违法监测系统应用范围,首次在公交车辆安装110套移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占用公交车道的违法行为[5]。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在TOCC、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交通”的理念。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通过移动计算、智能识别、数据融合、云计算等技术,形成智慧交通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是指将电子、信息、通讯、控制、车辆以及机械等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并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提出解决方案,以改善交通状况,使交通发挥最大效能的系统。从智能交通系统到构建智慧交通体系,需要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服务和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出行服务系统、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出租车与公交车智能服务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港口信息管理系统等智慧交通应用系统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的科学管理和组织水平[6](图1)。智慧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建立在数字化和控制管理的智能化基础上,“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处理能力”是智慧轨道交通的基本特征,它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全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为支撑,构建和展示“高效、便捷、安全、可视、可预测、环保和智慧”的、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综合性轨道交通系统[7]。同时发展智慧型的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8],符合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北京智慧交通的实践状况

智慧交通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些成功实践例子。如,新加坡采用的“智能交通预测系统”,由计算机化交通信号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接合式电子眼以及道路计价系统组成,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预测交通流量,帮助交通控制人员预判、管理交通流,防止交通堵塞。瑞典斯德哥尔摩启用新智能收费系统,使交通量减少22%,排放物减少12%-40%。

北京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由交通流自动采集、分析、处理及信息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指挥调度综合集成系统、交通管理数字化执法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与交通安全控制系统、对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交通管理宽带网络及通信系统八个子系统组成[9]。北京市已经开始试点“智能停车位引导”建设,在道路两侧建设引导停车的路牌。另外,为实现“公交优先”原则,北京出台了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专门政策措施。其中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公交车辆运行中无序、失控与低效的状态,解决与首都公交可担负城市旅客出行的主导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把通信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与运营组织科学地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实现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10]。据调查,北京市顺义区的公交智能指挥调度中心项目总投资386万元,由指挥平台、车载定位系统、车辆和场站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组成,目前已在顺义区内的48条线路469辆公交车、4处公交枢纽、16个公交车站安装了指挥监控终端。调度中心通过公交车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GPS)、在重点站台安装监控系统等措施,实现对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及车内图像采集。公交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能够根据监控各种数据采集结果,判断车辆运行情况,及时发出指令,调度全区公交运行。通过卫星定位和视频监控,指挥中心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速度、所在位置、是否晚点等信息。此外,系统设置了报警功能,对车辆甩站、超速、严重堵车、首末班车不准时等进行提示。指挥中心人员根据各种情况,通过系统向安装在公交车上的GPS显示器发送短信进行提示,也可通过指挥中心的话筒向司机发出语音提示。每辆车的司机座位旁都安装有一个紧急按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司机可通过按钮向指挥中心报警。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运行以来,顺义区境内公交正点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公交服务投诉类纠纷显著减少,市民乘公交出行的意愿明显增强,境内公交刷卡率由86.36%提升到89.47%。

参考文献

[1][3]张永民.智慧城市总体方案[J].中国信息界,2011,(3):12-21.

[2]庞世辉.北京绿色出行与发展城市新型交通系统的构想[A].北京市交通委,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编《探寻北京交通—世界城市交通科学发展之路[C].2012,1.

[4]缪明月、高爱霞、戴帅.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下智能交通管理理念诠释及发展展望[A].段霞主编.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

[5]刘小明、王兆荣、陈燕凌,等.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推进交通事业科学发展[A].张耘主编.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1-2012)[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佚名.“十大应用体系”:让城市充满“智慧”[J].宁波经济,2010:30-31.

[7]曾华燊、朱怀芳.论智慧轨道交通及其系统架构[J].计算机应用,2012,32,(5):1191-1195.

[8]陈静、张景秋.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北京公共交通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5):70-72.

第8篇

理论探索

(5)教育知识的实践性的再思考 任永泽

(8)论教育家的界定与评价 陈祥龙

(11)资本积累:中学优秀校长成长研究的新视角 王彬 族 刘秀江

(15)哲学“反思”观照下的教师专业成长逻辑 陈学金 邓艳红

(18)伦理学视野下的课程研究 王小鹤

(21)服务德育的方法:内涵、构成与基本特征 何玉海

政策与调研

(25)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合理性分析 任伟 王安全

(28)关于中小学教师消极轮岗的调查与反思 朱洪翠 杨跃

课题研究

(31)小学教师教学风格对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翟媛媛 张景焕

(35)广州市城中村青年心理压力状况分析 李江雪 李巍 魏晓丽

(39)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分析 张又红

管理研究

(43)利益焦虑:教育评估消极情绪表达的诊治 林英典

(47)区域基础教育科研管理中绩效计划与实施的思考 周慧

(50)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思路及其发展形态 鲍远根

教师发展

(53)教眇币现代化发展浅析 赵小成

(56)教师反思的域、限与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教师反思的反思 尹浪 范会勇

德育与心理

(59)小群体对德育接受过程的影响 张琼燕

(62)培养学生自律能力 提高班级管理效力 邓璧莹

学校视点

(65)主题型学校文化下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游家水

(68)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浅探 张永红

课程与教学

(70)学校课程建设策略初探 戴双翔

(74)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刘其祥

(77)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习的个性化 徐虹

(79)中学英语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华

(83)英语高效课堂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交互转换 何树声

(86)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浅探 陈淑贤

(89)浅谈小学寓言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揠苗助长》教学为例 何敏梓

(91)从“字词句篇”入手,提高作业布置的实效性 刘伟栋

(93)活用探究 激活课堂——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 叶素珍

教育短论

&n

bsp; (95)做一名智慧的语文教师 朱晓蓉

(96)“读”“写”相辅,构建阅读教学和谐之美 陈剑青

(97)广州市南海中学 百年艰辛砥砺 世纪涵英哺才 无

(98)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探索多层次、多形式职业教育模式 无

(f0002)理论先行 聚焦课堂 力促专业发展——越秀区举办首届教育学术节 无

(f0003)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全面化优质 特色化发展 无

第9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案;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瓦当纹样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66-01

一、传统图案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的传统图案历史悠久,以其独立别致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视觉文化,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了汲取的丰富营养,提供了设计的观念、方法和线索,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西方强势文化领导着全球风尚的今天,受染于时代的浮躁文化的中国设计在“拿来”的沾沾自喜中逐渐疏离了它本应特有的传统内涵。

在浩瀚的中国传统图案的海洋中,我们就能寻觅到这些“中国特性”的影子。很多优秀的传统图案之所以能传千载而不衰不灭,不仅仅因为它优美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这些图案不仅是一种装饰图形,更是一种中国精神的图式。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洗礼之后,传统图案中的独特的中国式神韵依然呈现出一种生命力。

从浅层次来讲,现代运用古代传统的“中国设计”不少,但从文化内涵来看,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很多所谓的对传统的借鉴常常是将传统图案简单地修饰加工和复制拼凑,传统在这些作品中只是“美丽的外衣”。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植根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将潜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本土记忆”重新置于大众眼前;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

二、城市可读性与现代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城市的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城市的形象,这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各具特色的文化正是人们向往去到不同城市体验不同风情的原因所在,缺乏个性的城市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是非常小的,而这种个性正是来自城市具有特色的文脉。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各种显性以及隐性的与城市本质相关联的背景,形成了一条或清晰或隐晦的文化脉络,这条文化脉络源于城市的地貌、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它记录着该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是城市之间相互区别最本质的因素。现代城市正日益变得复杂,识别性降低且不易掌握方向,营造清晰的城市意象,建设可读性的城市,从而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直接目的,而这种城市意象的形成不能离开对于城市文化性格的准确定位。

导视既是标识,也为人们提供信息,导视系统在城市空间中不仅告诉我们身在何处以及如何到达别处,还在潜意识中告诉我们与身处空间中的导示符号有关的其他信息,如地域性、文化性等。导视系统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明确出某种通常被忽视的秩序感,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一方面具有了丰富的视觉肌理和可读性,另一方面,导视系统通过连续的统一的视觉传达手段赋予空间清晰的阅读秩序。

导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如下要求:

(一)符合环境行为学

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的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的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人容易的、无误的认知;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

(二)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整体风格相统一。

(三)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周围环境要素对视觉会有一定影响。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一方面能够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使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三、实例分析瓦当纹在导视系统中的运用

“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会带来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认识,这包括对传统的重新发现,对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与地位的重新界定。设计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文化的现代性。”自从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设计学校所倡导的几何化平面设计风格袭卷全球以来,现代设计逐渐走进了一个极端,那就是忽视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特点在平面语言上的表达,千人一面的设计缺少当地的文化内涵与温暖的人性色彩。

导视系统设计是一种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进行的艺术创作,其中需要超凡的创意,结合新的视觉元素,但这些新的视觉元素如果和城市本身的文化结合得不够融洽,会对城市文化带来极大的伤害。同时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中还要注意对文脉的提炼。城市文脉中包含的信息是十分广泛的,但导视系统设计中只能根据需要选择最具代表性、最概括的形势与内容,并强化这些特征,经过取舍、概括、选择最能够表达城市内涵、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来进行创作。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共标识与导视系统这种独特的信息传送方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功用。图书馆中的公共标识与导视系统对于指导读者进行有秩序的阅读活动具有直观、快捷的功效,同时也是图书馆形象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图书馆独特的“视觉语言”。图1、2、3所示为西安某图书馆的导视系统设计。此导视系统设计,从科学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入手,将西安的文化艺术特征融入导视系统设计之中,以期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与时代特征。运用代表秦文化的瓦当纹样,结合现代图形化的特点,通过其特有的形态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形与意的高度统一。

众所周知,西安,古称长安,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曾定都在此,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自古就有“秦砖汉瓦”一说,瓦当纹样作为一种民族艺术中的传统纹样,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及书法于一身,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装饰手法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瓦当纹样中能够感受到秦汉时期人们对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认识和情感表达。

四、结论

有句话叫“善学邯郸,不失故步”。我们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华的土壤中,深入领悟传统中的“中国特性”,吸取外来优秀的意识、方法,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拿来”,才能找到真正为世界所认同的“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年.

[2]丁松丽.论现代设计中民间传统艺术的应用.装饰,166期,中国装饰杂志社,2007年.

[3]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第10篇

 

 

千年大运河· 文脉颂中华直播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1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起源十分悠久,从最初作为水路运输线到如今成为连接海河两岸的经济文化带,甚至对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文化时期,如何结合国家战略,保存这一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建设和规划,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与深远的时代意义。同时,大运河的开发建设直接影响我国河流沿岸的城市化建设、各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因此,通过回顾运河的发展历史,遵循其发展的特定规律,从中寻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思路,有益于其在新的阶段发挥更大的价值,推动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精神品质。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沿革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工程历时约一千八百多年,从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兴建,经过朝代更迭直到13世纪末才正式完工,其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相较于欧洲国家最早人工运河完工时间早了两千余年,深刻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发展航运、改造生活环境的智慧和强大的意志。本文将分为三部分简述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了解大运河在历朝历代的建造版图和主要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带和淮河区域就出现了人为开凿的运河,史书中记载最早的是公元前486年由吴国宰相伍子胥带领吴国百姓开凿的邗江,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与他国征战。公元前360年开始修建鸿沟,最终形成了联结多条河道的水路交通网,极大推动了当时各国间的物质文化交流。后来在汉朝陆续新建了汴渠、白沟、平虏渠等运渠,形成了大运河初步的轮廓。

   隋炀帝时期,为了向都城洛阳运送丰富的江南地带的物资,同时控制华北区域的军事力量,公元603年开始凿建永济渠,后又开凿了约一千多公里的通济渠,之后于公元610年开始了江南运河的河道工程,之间历时二十余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隋运河系统。唐宋两代基本沿用隋运河的航运系统,并且使其发挥了重要的漕运功能,促进了沿河地带的商业发展。

   元代以来,由于运河年久失修致使多处地段不能进行航运,阻碍了物资的运送。为了使运河直接从淮北经山东进入华北区域来缩短运输里程,改造了江南淮北的多处地带,并最终使得京杭运河全线通航。之后,历经明清两代,我国劳动人民在改善河道淤塞等问题的基础上,对运河均进行了局部的修缮。但近现代以来,由于战争因素导致河道被毁严重,直到解放以后,经重新整治和管理河道又获得了新生。

   大运河的现状及其文化带的建设意义

   京杭大运河目前存在部分河段水质较差甚至干涸的现象,且由于流经区域极度广泛,运河流经城市地段受到保护和重视,因而河堤建设保存较好,然而流经村庄田野等地由于无人修缮管理导致河堤的严重破坏,甚至成为垃圾孕育的场所,严重污染了水源,破坏了当地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不仅如此,缺乏监管也导致河道附近的古文物遗存被荒废破坏,凝结着人类珍贵的知识结晶和辛勤付出的杰作逐渐消逝埋没于岁月的长河。

   大运河在古代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国间的密切融合,时至今日又具有了新的特殊使命。在当代,大运河的文化建设正契合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对于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除此以外,加强对运河的建设与监管,对于古文物建筑遗址的保护及其文化内涵的弘扬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有益于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另外,京杭运河的文化带建设对于促进河岸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交融、带动沿岸区域经济效益的增长及促进全球贸易合作的密切关系都有不可比拟的价值。

   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思路

   首先,应当重视运河遗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保护留存的珍贵建筑。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6月22日正式申遗成功,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然而遗址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为此需要加强对京杭运河的全面认识与研究,制定有关运河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并进一步加强各地区间的协调与各部门的合理分工管辖,来从各个方面为保护运河文物和传承运河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京杭运河自兴建以来以丰富的水资源养育了沿岸地区的人民,带动了周边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如今依然可以利用交织的航线推动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文化带建设过程中,要将其与河流两岸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可建立一些文化创意小镇,进一步优化独具特色的城镇体系,使民众充分享受运河带来的便利与其对周边产业的益处。

   再次,可深入挖掘运河的文化内涵,利用其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打造养生旅游度假基地,对此可根据河段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建设和规划,比如山东临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厚重的运河历史,可在当地建设博物馆、运河古街等项目。另外,在水源充足、绿化优美、气候适宜的地区可开发建设温泉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区,既扩建和维护了运河的生态环境区域,又助于弘扬悠久的运河历史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从而提升国民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最后,可积极打造融合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多元特色文化产业,构建集生态、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产业链,以绿色生态为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多元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积极促进农业、林业、水利建设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形成产业和谐发展、共同促进的局面。

   另外,可依托我国的国家战略和建设项目,积极发掘京杭运河的全球性战略意义,借此提升其在世界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以国际视野打造“世界运河文化之都”,建设极具标志性的运河文化景观,聚焦社会热点,使大运河的文化和历史传播得更为深远。

   目前京杭大运河的文化带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所以必将以更为长远的目光从整体上提升其发展层次和水平。在文化带建设过程中,应当明确各河段的区域特点和历史变迁,采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同时在保存珍贵的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加强对运河文化和历史的传播和弘扬,积极开拓和建设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多元文化產业和旅游业,使运河持续不断地造福人民,将其绵延不绝的文化精神传扬给华夏儿女。

千年大运河· 文脉颂中华直播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2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1700多公里。从文化的角度看,它具有很多特征,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大运河文化具有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双重性。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农耕经济就成为中原王朝的主要经济形态。大运河的产生与当时统治者争霸和巩固政权有直接关系,他们的政权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也是农业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大运河实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大运河所经过的区域都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大运河的开发和保护必须与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大运河不仅有调节沿岸生态平衡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尤其是隋唐以后,大运河的贯通直接加强了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交流、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相互移植与栽培,促进了各地区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使运河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当大运河形成以后,在服务当时统治者的同时,也带动了沿岸区域的商业发展。因运河而兴起的商业城市,创造了独特的运河商业文明,淮安、宝应、高邮、扬州因运河带动,工业、商贸及手工业极为发达;济宁是烟草盛产地,每年数百万银两交易量;仪征是盐、材料、煤、棉麻商品的集散地;苏州号称“天下第一码头”,各种集散于此;通州是全国物资流通枢纽和最大的中心集散地。应特别指出,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运河区域,如苏州、杭州等地的某些行业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大运河文化具有的包容性是其内在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最新一版《行动指南》把大运河的特点归结为:“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得到体现……”这是对大运河文化的载体——大运河的特点的概括。大运河的最大特点就是“动”,包括人类的“动”,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动”,文化的“动”。大运河“动”的特点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它的包容性。 大运河文化的包容性是大运河文化的内在特征,指的是大运河本身心胸的宽广。大运河沟通了燕文化区、赵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和吴越文化区,由于各个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自然条件的差异,生活习俗的不同所带来的文化背景的各异,军事上的封建割据所形成的政治体制的不同,这都形成各个区域的文化的不同。大运河贯通以后,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这不仅为运河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文化相互接触、整合,从而形成了大运河文化的包容性。

   第三,大运河文化具有的开放性是其外在特征。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是大运河文化的外在特征,或者说是大运河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这和大运河文化的内在特征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由其内在特征,即包容性决定的。大运河文化的包容性是指它内在的胸怀。正是由于其宽广的胸怀,才有对待不同地方文化开放的自信。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善于兼收并蓄国内其他文化,融会贯通,逐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例如,在唐代的时候,胡乐、胡舞、胡服,在运河流域就风靡一时。唐代大诗人、新乐府运动的核心人物元稹在《法曲》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在音乐、服装上吸取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内涵。 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吸收对流域外各地文化精华上,还体现在吸收外域文化的精华。如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中国化,无论从佛教建筑、佛教造像、佛教仪式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中国特色。在运河沿线的北京、通州、扬州、苏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寺庙,成为运河流域佛教的传播中心。如运河北端的通州,解放前几乎村村有寺庙,有的村甚至有几个庙。明代后期,从西方来的传教士利玛窦数次通过运河从张家湾登岸进京,通过各种努力,传教士们获得传教的合法地位。传教士们在传播教派的同时,把西方的自然科学成就也介绍到中国来,使当时的人们首次感受到西方文明的魅力,并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大运河文化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运河沿岸的城市有很多都是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据点,尤其是京城和运河南部城市。从唐到清前期各代,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南亚诸国甚至是欧洲的客商、文化使者,经过运河沿岸城市到达当时的京城。这些人一方面带来自己的文化,传播在运河流域,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尤其是运河沿线的文化带回本国。特别是在元朝以后,由于北京一直是强盛、统一封建王朝的首都,大运河成为东南亚诸国以及朝鲜、日本朝贡的首选路径。贡使们往来于运河之上,见证了帝国曾有的辉煌和大运河的繁华。

   第四,“外柔内刚”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特征。在分析大运河文化特征时,人们常将其和长城文化一起比较,认为长城文化具有“阳刚”的性格,而大运河文化则具有“阴柔”的特征。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大运河文化具有外柔内刚的特征。 从表面上看,大运河缺少长城的壮观,没有高大挺拔的外形,只是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一条人工河流,在普通人心里,大运河和普通河流没多大区别。这只是大运河“外柔”的一面,大运河还有“内刚”的一面,而且,也是大运河主要方面。 大运河文化的“刚”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开凿和利用大运河体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和治国理念。大运河虽不是军事防御工事,但大运河不仅可以保障军事物资的供应,还加强了南北的沟通,直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政权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这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大运河促进了国家的强盛,国家的强大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保障。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开凿和利用大运河体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和治国理念。其次,大运河是一项综合工程,要开凿并管理维护好大运河是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检验,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综合实力。大运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济实力、管理能力、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保障。以科技为例,在北宋时期发明闸室技术,至今,还为三峡水利工程所采用;涵桥疏通技术已采用了与现代水轮机相同的技术;高精度利用等高线水文地理科学原理,为当代人惊叹。再次,从历史的角度看,更能发现大运河的“刚性”。在中国古代,似乎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不是灭亡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之下,就是在自己百姓的反抗洪流中退出历史舞台。而大运河畅通的时期往往是该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当大运河不能通航或部分废弃,必将给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导致王朝的灭亡。所以大运河文化是“内刚”,这种“刚”是真正的“刚”。

   以上四个特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体现了大运河文化“融合”的性格。大运河文化的交流、融合是不同文化地域的文化元素之间的平等对话。不同的文化通过互动的解读与诠释,不断地冲突、融合并改变着,形成了大运河文化的自己的性格——“融合性” 要深入了解大运河文化还应从特征看到体现该特征的核心精神。大运河文化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实质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和”文化的体现,或者说大运河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和文化”。 所谓“和”,是指和谐、和平,其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中华和文化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国语·郑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史伯论和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之所以能化生万物,是因为道蕴含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管子》认为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和合故能习”。和谐所以团聚,就不会受伤害。墨子认为“和”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则,而“离散不能相和合”。“和”是社会和谐、安定的调节剂。 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他主张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以和为价值标准。为政“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猛宽相济互补。处理人与人关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表示孔子对“和而不同”的赞成态度。 除此之外,在儒家经典中,还有许多关于“和”的论述。《淮南子》:“天地之气,莫大于和……阴阳相接,乃能成和。”《中庸》:“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董仲舒:“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王夫之:“阴与阳和,神与气和,是谓太和”等。“和”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大运河文化集中体现了“和”思想。大运河文化的四个基本特征都是“和”文化的体现。

千年大运河· 文脉颂中华直播活动观后感心得体会3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大运河的开掘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并且方便南粮北运。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11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精神文化生活 特征 娱乐方式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78-01

2010年国务院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体现出国家对约占当代农民总数60%,并且正以每年800―900万人口速度递增的,共计1.2亿以上的20世纪80年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工的高度关切。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后出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近年来他们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向往融入城市,其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将起着最终的主导性作用。因此,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根据调查和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

1、男性为主,女性比例上升。男性约占61%,女性比例较老一代农民工有所上升。

2、体现出年轻化特征,平均年龄23岁左右。21到25岁之间,占总体比例的54%左右,20岁及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也占到10%以上。

3、籍贯以湖北籍为主,湖北省内到武汉就业比例达81%。其余来自湖南、河南等周边省份,也有来自四川、重庆等区域的。

4、未婚为主,未婚者占57%。21到25岁农民工中未婚者达到74%,这与年龄是相对应的。

5、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上升,在建筑业中的就业比重有所下降。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40%、25%和20%左右。

此外,他们的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一)精神文化生活的条件

精神文化生活的条件主要指用于精神文化活动的闲暇时间、经济条件、公共设施以及大众活动等。从调查结果看,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条件不容乐观,他们没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公共设施和大众活动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1、闲暇时间。闲暇时间是指工作之余的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从统计数据看,61.7%的人每天工作8至10个小时,22.5%的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只有15.9%的人每天工作的时间在8小时以下,这种8小时以下工作时间的农民工还只局限在个别行业。

2、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尤其如此。数据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对每月收入的支配中,35.6%的人每月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主要为10至50元,26.2%的人为51至100元,一般来说,他们每月生活的消费主要用于上网等娱乐活动。

3、文化设施。文化设施主要是用于为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分析看,新生代农民工去过的文化场所主要是公园、图书馆、影剧院等。

(二)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

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生活、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身份认同等方面。

1、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包括节庆活动、文艺演出、体育竞赛、艺术展览等。据调查统计,新生代农民工比较喜欢文艺演出和节庆活动等,这符合青年人喜欢热闹、刺激的心理特点。

2、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及周围事物意义的评价和看法,在本项调查列出的一组测量价值观念的指标中,30%的新生代农民工觉得身体最重要,23%的人觉得技能最重要。此外,有的人觉得生存最重要。

3、生活期望。生活期望反映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近期愿望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未来生活越来越好,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几年内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4、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接纳和认可,身份认同可以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状况。调查显示,将近50%的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认识比较模糊。

四、结论和讨论

打工生活单调而缺少调剂,工作也是紧张忙碌的。新生代农民工主要的娱乐方式集中在: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听音乐、上网、与老乡或工友聊天等方面。他们在平时紧张的工作之余,对外界信息、知识、事务、时事、大事时刻保持着很高的探知欲和进取欲。

上网、聊天、听音乐等在城市里非常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也为年龄轻的农民工所钟爱,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里的孩子们不存在大的差别,我们透过统计数据也看到了新生代农民工时尚、阳光、青春的一面。

应切实发挥工会、团组织的职能,丰富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气息,反对赌博、酗酒等不健康的方式,倡导和引导他们走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刘俊彦 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江立华等著.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第12篇

201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此后确定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无锡为首批云计算产业发展试点城市,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序幕由此拉开。目前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主要由政府牵头,重点是打造云计算产业基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服务平台。同时相关企业也加快云计算产业布局,与各地政府协商紧密合作。除了5大试点城市外,广州、成都、西安、重庆、哈尔滨、惠州、天津、武汉等20多个城市也在加快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步伐,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

致力于专业互联网平台服务的上海帝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帝联),对市场发展方向十分敏感,对互联网新一代业务具有独特的理解。近日,上海帝联举办了第二期IT俱乐部沙龙活动,讨论主题为“云计算与虚拟化”,会议邀请了盛大在线、淘米网、大众点评、一号店、巨人游戏等公司的众多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积极探索的IT精英,共同探讨云计算与虚拟化的技术要点,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盛大在线技术总监周建和钱广杰介绍了盛大云平台的产品,包括云主机、云硬盘、云存储、数字分发、云监控、MongoIC、网站云、数据库云、云安全等。周建表示: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础,但并不是云计算的全部,构建支持异构平台,满足业务RAS要求的企业级虚拟化平台是云计算的必由之路。他认为虚拟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快速部署、环境隔离、动态扩展、资源共享等,而虚拟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实施和配置的复杂性、“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使企业面临着风险,且I/O性能会有所下降,更新和升级困难。

另外,周建认为,开放性是云计算的基本特征,云计算平台应能提供标准的API。因此,企业应谨慎选择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优先考虑致力于构建开放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

淘米网技术总监肖明林先生认为:企业级虚拟化平台的创建是建设云计算基础架构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仅将物理服务器分成虚拟机,并不是完整的云计算实施过程。虚拟化重新定义了资源以后,还需进一步对这些虚拟资源进行管理,动态的调控这些资源,为应用服务,这也是云计算必不可少的特征。另外,他认为云计算按需购买、低成本、绿色经济等特点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注入了一股活力。不过每一次技术的转换也必然带来一些问题和困惑,特别是对于很少设有专门IT部门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在部署云计算时有几点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目前淘米网对云计算商业模式持谨慎态度,重点是在开发各类应用方面。

一号店网站运维总监高豪杰表示:目前我国云计算技术成功实施案例并不多,有点像十多年前的ERP产品,有一窝蜂盲从的感觉。他认为,云计算发展的很多条件都尚未成熟,有媒体报道称,国家能源局曾公开表示,当前非常流行的云计算产业如规划不科学,应用不能很好地开展,就有可能成为高耗能项目。

不难想象,在由电脑搜索引擎开启的云计算时代,“云”代表着速度以及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这体积快速膨胀着的“云”,每天都在吞吐着巨大的能量。随着新能源大量运用到发电当中去,低碳云计算并非遥远不可及。高豪杰同时还表示,由于云计算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计算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度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计算的低成本优势,云计算可以彻底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但同时也要重视环境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提升。

大众点评网技术总监郑磊认为:云计算即使在它的起步阶段都可以看出其巨大的潜在价值。该技术早已设定好一个模式,即为人们示范它是如何重塑业务流程的。正是这种突破性的创举,让很多人坚信云计算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然而我们需要客观地对待云计算,它与其他所有技术一样,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事实上,云计算技术不能解决的关键问题,也可能恰巧就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郑磊认为,未来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应该是传统技术与新技术混合使用的商业模式,云计算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