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9 15:3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专业就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关键词】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63-01
随着英语专业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稳步提高,在社会人才需求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拓宽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渠道,加大就业优势,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俨然已成为各大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虽然继承了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点,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突出特色,成为了许多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首先,作为农业院校中的非主干专业,英语专业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还是在硬件设备、生源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可以说是农业院校中的“边缘”学科,想要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有一定的困难。其次,由于扩招,农业院校的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都是“被选择专业”,而非主动地、根据兴趣挑选专业,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源动力就略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甚至是滞后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但实际上,英语专业在农业院校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而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则是按照《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置的,即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其中相关专业课程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环节,但实际上却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许多农业院校相关教师缺乏而无法开设所需课程,导致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农业院校“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技能”的办学宗旨,忽视了英语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从“岗位稳定型”向“岗位适应型”过渡,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为新时期的英语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决不能墨守陈规,培养理论知识型人才,而是应该大刀阔斧,勇于创新,为成就复合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二、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2.1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前沿性。 调整原有专业课程,减少部分理论性强、实际应用性差的课程,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就业方向自由选择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所选课程也可不局限在本专业,要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领域,为今后就业增加可选择性。除此之外,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要有一定的前沿性。稳定中求变化,核心基础课程保持不变,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可以随着社会就业热门行业的变化而做出调整。这样就可以更直接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选择奠定了基础。
2.2 完善知识体系,保证课程的动态性。 改革陈旧教学内容,以应用为前提,满足企事业发展模式和需求,拓宽英语专业的口径,淡化英语课程的界限,增强学生技能的培养,更好地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要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方法和应用技能,不单一的局限于语言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强调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的优化组合。认真研究企业岗位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分析与专业相关的领域,并且根据行业的发展及时调整课程的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保证课程体系的动态性,以适应岗位对毕业生各方面要求的变化
2.3 创新教学体系,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课堂内,教师可以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任务型教学方法,通过对真实工作情景的模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社会化,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急能力。课堂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沙龙和英语竞赛等活动。同时,应摒弃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加大口语比重,将教学重点转为培养“实用型”,而非“知识型”人才,也可将课外实习纳入到总成绩中,按照学生参加课外实习的次数和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和评价,以弱化笔试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是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既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又符合学科建设的要求。
三、加强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实践性的具体措施
3.1 增加实践活动,有方向性地进行指导。 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往往由于缺乏资源而流于形式,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也因为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教师有方向性的指导与帮助是实现实践活动价值的基本保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正确设定活动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深化活动主旨,及时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科学合理的建议。总的来说,就是要适时、适度、适当、适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把握实践活动的价值不偏离,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建构有参与,有指导,有反思的实践活动体系。
3.2 细化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在三、四年级的提高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志向,将其专业方向细化,例如可以分为英语教育方向,商务英语方向,旅游英语方向和突出农业院校特色的农业英语方向。为保证不同方向学习的有效性,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各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开设相关方向的基本核心课程,让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技巧,还可以通过考核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方向的行业上岗证书的考试和行业实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与社会实际接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有的放矢地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
3.3 加强校企合作,有目的性地进行实习。 社会实践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实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实现实习就业的有效对接。校企双方相互支持,相互渗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渠道、多方面地进行合作,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强、岗位技能高、业务水平精的优质人才,以满足企业需求。走出课堂,走进基地,学生得到了锻炼,企业得到了发展,专业得到了提升,从而形成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实习模式。
关键词 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华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25-0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mploy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ONG Zhao-xia LU Xiao-liang XIE Xin-ming * ZHANG Ju-ming ZHANG Jian-guo
(College of Agr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for college students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main employment problem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pratacultural science.
Key words pratacultural science;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新建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收农学专业草业方向的本科生,直到2005年才开始招收第1届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目前从毕业的6届学生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从事与该专业无关的工作,造成了人才的错位流失。由于大部分学生并非出于热爱草业而填报志愿,因此进入学校后,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前途和专业没有信心,上课提不起兴趣,存在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其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虽然有部分学生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但其对今后所从事的行业缺乏心理准备,学习目标不明确,得过且过,没有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总体表现为综合素质低、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承受挫折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等,这严重减弱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多来自农村,毕业后都想脱离农业,找一份体面、报酬高的职业,以便尽快改变自身和家庭的贫困状况,使其就业期望值过高。
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了招生的规模,限制了专业的发展。鉴于这种情况,对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
1 就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对草业科学专业不感兴趣
多年来,社会一直存在轻农观念,对农业类院校草业科学专业不甚了解,认为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就是种草,而农民田里的草都拔不完,完全没有必要学种草。正是因为社会的误解,直接影响草业科学专业的招生工作,使得广大考生不愿报考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1],成为农业高校草业科学专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很多就读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认为只要带上“草”或“农”的专业与学校都是没有前途的,因而在整个大学阶段都没有扎扎实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与“草”或“农”有关的工作,更不愿意投身基层,造成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即使有部分草业科学专业学生找到了与专业对口的单位,也因为专业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或吃不了苦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草业科学专业是新专业,前几年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专业缺乏特色和系统性,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全面,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3 学生就业渠道不畅
目前学生的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才有机会;报考公务员受专业、志趣、是否党员及社会关系等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1.4 学生缺乏就业培训机会和求职技巧
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工作经验。事实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在毕业后的工作岗位经过一定时间的继续学习和锻炼,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1.5 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
学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是目前高校学生就业中的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注重薪酬待遇,选择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就业,关注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和假期要求等方面。
随着城镇绿化、运动场和高尔夫球场的建造管理及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需要不同层次的草业科学专业的人才。而这些工作场所大都位于比较偏僻的郊区或农村,环境闭塞,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升职需要时间较长(做到一个高尔夫球场的草坪总监最少需要5年的时间),学生觉得前途渺茫,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工作。
1.6 学生综合素质低
社会适应能力差、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等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通病。而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以应付新的挑战。
社会适应能力差、吃苦耐劳精神缺乏是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到高尔夫球场工作几个月后,因不能忍受寂寞和辛苦、不能适应工作环境而辞职转行做其他工作。
2 就业对策
2.1 增强华南农业大学与兄弟院校、相关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了解更多的兄弟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和经验,为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是加强华南农业大学和兄弟院校的学生交流,开展专业教师研讨。通过建立自己的专业网站论坛,为学生与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网络平台。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与教师沟通,也方便已经就业的学生与教师交流[1]。二是聘请一些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使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及时了解草业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更好地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三是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科研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和突破,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进行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作适当的调整,取消相互重复的课程,做到精而简,避免学生抱怨整天有上不完的课,产生厌学情绪。
2.2 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草业科学专业要求毕业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而生产实习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切实培养草业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提前走向社会,接触更为广泛的专业工作[2]。华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教师与外界许多相关单位联系密切,能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接触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例如,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参与了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足球场和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足球场等大型赛事的草坪养护工作,通过实践锻炼,学生对运动场草坪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实验课、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已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积极地与珠海金湾高尔夫球场、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场、顺德君兰高尔夫球场和珠海、广西等地的牧草种植与加工公司协商沟通,以增加草业科学专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2.3 形成具有地域性的专业特色
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科地域特点很明显,不同地区的专业设置也应该具有地域特色。草业科学专业基本可划分为草地畜牧业、草地生态、草坪与绿化等专业方向。广东省地处水热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亚热带地区,学生的培养除了基础扎实外,要研究课程设置与地域特点的关系、课程设置与全国招生和学生全国就业之间的关系。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必修课设置必须与全国其他院校接轨,有利于学生考取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和全国就业;专业特色课程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中,围绕草坪草、园林绿化、水土保持与环境、高能量密度C4植物4个方面充实课程,如草坪工程学、高尔夫球场的设计与管理、运动场草坪、观赏园艺学、园林草地景观设计、园林制图、水体环境及污染防治、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学、草资源学等[3]。
另外,草业科学专业可以开设经济类选修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草业科学专业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通专结合的复合型草业人才,使他们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生产,又懂销售,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学生的就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引进高质量、高学历、科班出身的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来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在草坪建植和管理、草坪工程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现有的教师队伍应根据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到国内外学校相关专业交流学习、进修;提倡敬业奉献精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和教学水平[4]。
2.5 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确定就业方向
华南农业大学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就业论坛等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同时还邀请校友、人力资源专家及心理专家开展求职技巧培训,传授毕业生求职的经验。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方针,认清就业形势,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与方法,从而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样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能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5]。
在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时,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需要从正面和侧面了解其就业方向和就业的期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模拟面试,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受择业期望影响,部分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较为突出。许多草业科学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时,放弃本专业而跨行业工作,甚至宁愿进行“暂缓就业”,也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从事草业工作,造成了草业科技人才的错位流失,不利(下转第28页)
(上接第26页)
于草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和协助学生就业,促进其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基层艰苦奋斗,自主创业。同时,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报考研究生,以缓解就业压力。
3 结语
总之,草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草业科学专业的人才,草业科学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这需要草业专业的大学生转变观念,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增强综合能力。另外,草业科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应适应当前的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全面提高草业科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智能结构,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的人才,适应当前草业发展的需求[6]。
4 参考文献
[1] 周旭丹.就业压力下农业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4):21-23.
[2] 刘香萍,李国良,杜广明,等.加强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切实培养草业应用型人才[J].黑龙江畜牧,2011(4):24-25.
[3] 赵祥,董宽虎.草业科学专业学生多元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4(5):16-17.
[4] 干友民,张新全.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情况与办学思考[J].草原与草坪,2003(4):84,86.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基本知识,具备气象预报解读、综合气象观测、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公共气象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环保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计算机软件;
3 环保;
4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电气/电气/电力/水利;
8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物流专员、废气处理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技术支持工程师;
2 高级售前工程师;
3 java开发工程师;
4 数据分析师。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
学习应用气象技术,对解决我国频繁的自然灾害问题具有重大作用。我国每年都需要预防东海的台风、北方的干旱和南方的洪涝带来的灾害,科学的气象预报是人们正确决策、合理部署的依据。当今气象部门已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门。
关键词:农忙实践;特色农科人才;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42-04
当前存在于农科人才培养、就业方面的争论不断,一方面是中国农业需要转型升级,对农业专业人才的结构、层次、数量需求出现前所未有的迅猛增加,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农科专业发展难、就业难的尴尬局面。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本原因主要有:(1)高等农业的教育结构与社会发展要求严重脱节。高等农业教育结构、发展及内容,多数仍然沿用过去的模式,针对新的形势改变不多,形成社会所需的人才缺乏,而培养出的人才不受社会欢迎,出现所谓的虚假农业人才过剩;(2)社会对农业的偏见造成负面影响较大,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为农已经成为农科人才普遍选择的方向。尽管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和关注农业,但主要倾向的是农民、农业和农村,而对农业人才的就业环境、工作待遇及发展关注不多,已经严重制约了农科大学生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积极性;(3)农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社会的期待差距太大。农科大学生的思想相对比较浮躁,真正形成专业思想和专业意识往往要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学生在校时间已经过去大半,加之培养经费的短缺、就业形势的压力,学生能够开展有效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训的时间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扬州大学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多年来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在同质化的激烈竞争和整个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依托特色化办学思路,依然实现农科大学生的高就业率。如此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学校注重特色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农忙实践在特色农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农忙实践提早扭转学生的不正确专业思想、专业理念,前置化特色农科人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创业和创新,重视学生实训质量和效果,形成了独具扬州大学特色的农科人才:知识新、能力强。使得所培养的农科专业学生一直成为社会的香饽饽,并在社会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几年的实践表明,面对不利的发展局面,挖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价值、创新人才培养思路、突出人才培养实效,构建自己的发展特色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求得自己的一席发展之地。
一、利用农忙实践提前转变学生思想
许多研究表明,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报考农科专业学生的动机千差万别。受社会思潮和个人目的的影响,农科大学生的思想相对稳定性差,来自农村的学生一心想摆脱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城市生是怀着对农业发展的美好愿望选择农科,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后,思想明显出现波动。相比过去农科人才的培养,由于就业目标明确、就业待遇优厚等诸多因素,学生的思想相对容易稳定,专业意识容易形成。当今社会发展条件下,各种社会思潮或多或少明显影响或左右着农科大学生的思想,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教育和引导,一旦形成稳固的思想意识,是很难加以有效扭转的。所以,加快农科大学生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的正确建立,对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特色农科高等人才十分重要。为此,扬州大学充分利用农忙实践这一有效形式开展了对农科大学生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教育和引导,取得了明显成效。农忙实践是密切农业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实践过程,对农科专业学生而言,是全方位、全实景农业发展概貌展现,涉及的农事作业、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市场分析、样品处理等丰富内容;涵盖了农学、园艺、植保、农化、草业、园林、水利、食品、工程、药学等宽广知识;触及农事安排、生产管理、试验设计、样品采集、数据整理、市场调查、规划设计、成本分析等实际层面;集中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师、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参加的分工协同合作的复杂过程。整个农忙实践具有计划周密、组织有序、分工明确、指导规范、场景多样、考核及时等特点,是开展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引导的极佳时期。
1.现场集中进行农业基本知识的辅导,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农业发展实际,为学生在一定高度上去认识农业、了解农业、热爱农业奠定基础。农忙实践开始阶段,首先由经验丰富的实践指导老师将学生带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农业科学研究现场进行农业基本知识的普及,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化解存在他们思想中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纠正他们对农业的片面认识,同时注重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渐唤起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对专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再通过分组或集中参加具体的农事活动,如整地、施肥、除草、调查、观察、采样、测定、统计等,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感受艰辛和快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不同类型科研课题的教师研究团队,参与一定的具体科学研究工作,与开展毕业实习的本科生、正在学习和研究的硕士生、进行论文准备的博士生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学农爱农的兴趣,成效非常明显。一项调查显示,通过农忙实践,农科大学生对农业的认同度提高了40%左右,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增加了60%左右。
2.强化本校优秀师生的事迹宣扬,更有利于激发了学生学农、爱农信心,为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由于多数学生对农业的了解常常停留在表象,有的学生认为“农业”就是“种田”、“农业机械化”就是“使用拖拉机”,这些观念往往会误导学生对农业产生偏见。利用本校比较著名的农业专家、教授的成长事迹,让学生知道农业发展的真正内涵。通过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与这些专家、教授接触,轮流加入到这些专家教授研究团队参与具体的科研活动,从中感悟专家教授的治学精神、科研态度和成功历程,明白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道理,农业也大有作为,从敬佩转变为实际行动,早定目标、早作努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注重实践指导教材的编写,突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编写农忙实践指导手册的方法,强调开展农忙实践的目的、作用和意义,提出农忙实践的思路、方法、内容、要求及目标,让学生尽早明白为什么实践、实践什么、目标如何、影响是什么。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清晰、要求突出、危害告知,使学生实践有方向、任务早知道、危害早认识、问题早形成,并在不断实践中去感悟目标的重要性、收获的踏实感。同时在实践指导手册中重点突出本校教师的突出科研成果,增强学生对专业发展的信心,尽早咬定方向,脚踏实地并干出成就。
4.通过不断变化的实践任务,增加学生实践技能锻炼的机会和开展实践的兴趣。单一的实践任务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农忙实践时间短暂,但提高学生农忙实践效果更加重要。具体的农忙实践中,通过不断调整实践内容、实践场所的办法,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能够接触到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增强学生对各环节的感性认识,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阅历,为他们确立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提供思考机会。学生在参与具体农业生产过程中,学会如何有效运用农业生产资源,简化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效;在参与农业科学研究中,了解科研的方法、过程、要点和创新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二、利用农忙实践对学生进行前置技能培养
目前,造成农科发展困局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农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实践体系与现实的就业环境存在脱节。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实践体系中,前两年为基础教育,很少有涉及专业的实践,所谓的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在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形同虚设,由于就业形势的压力,有些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四几乎不再学习,主要奔波在人才招聘的现场,如此一来,农科大学生的质量难以确保,形成恶性循环。作为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扬州大学也存在类似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主动调整了实践模式,将过去留置在大三、大四开展的部分实践内容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进行,有效扭转了农科人才培养的困局,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成效非常明显。
1.将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培养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兴趣和实践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及早形成。过去的农忙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体能和劳动意识的培养,相对计划经济时代是非常有效的;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教育模式、培养方式和就业形式方面发生深刻改变后,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上议事日程。现有的就业状况,给各高等农业院校提出新的考验,一方面是确保学生能够实现高就业率,另一方面是学生能力培养时间有限,因此,改变传统的实践实习模式势在必行。将学生大三、大四开展的部分专业技能实训提前到农忙实践阶段,一是为了提高农忙实践的技术含量和实效;二是解决农科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创业创新的需要。从一项调查看,多数农科专业学生在入校前或多或少参与过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具有一定的农业概念,无须等到接受过专业知识学习后再开展技能培训。
2.将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培养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可以降低实践成本、减轻学生就业压力。随着社会变革和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农科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成本出现明显攀升的状况,仅有的实践实习经费往往难以维系教学计划实践实习的需要,也是导致“黑板”教学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将一些专业技能实训内容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可以明显降低实践实习的成本,提前实训为学生提早做好就业竞争能力准备提供机会,同时也避免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过度专业化、狭窄化的难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3.将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培养前置到农忙实践阶段,可以提高实践效能,促进农科实践体系的全面改革。当前,人们关注农科人才发展的焦点是农科人才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形势,而对农科人才的能力发展关注度不够。造成目前困扰农科专业发展和农科人才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实践体系改革力度不够。围绕社会发展,尤其是农业迅速发展的改革思路不多,有些体系显得过于落后和僵化。扬州大学针对现有农科人才发展和就业的要求,在实践体系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调整,将一些基础的、宽泛的实训内容,前置到农忙实践来开展,有效化解了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社会选择性小的矛盾,将那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实践内容安排在系统专业学习后进行,有效地整合了实践资源,提高了实践资源的利用价值,减轻了学生就业前的实习压力,对培育特色农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利用农忙实践塑造特色人格魅力
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当今的农科大学生基本素质最为担心的是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一代农科大学生,表现出文化知识水平高、思想比较灵活和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浮躁、行为懒散、自私自我、缺乏耐心、社会责任感欠缺等特点。作为现代农业,既需要高科技支撑、新思维创新,更需要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未来农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如今学生的基本素质,需要运用有效手段加以引导和纠偏,也是摆在各高等农业院校目前的非常迫切需要化解的难题。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运用农忙实践开展农科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践过程中,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依据实践需要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安排一定的实践任务,让各小组独立完成。实践中会发现这一现象:协同性好的小组,能够迅速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一旦完成会很快结束实践而离开实践现场,根本不顾及本班其他小组是否完成实践。当发现这一现象后,在与同学进行简单交流时会发现,有些学生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他们认为自己的实践任务已经完成,结束实践理所当然。如果从任务来看,无可厚非,但从情感看,的确存在不妥,至少一个班级是实践的整体,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相互关心和帮助是当今农科大学生缺失的人格魅力的一个方面。农忙实践中通过有意调整安排,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互帮互助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重新塑造合格的人格魅力形象,取得明显成效。运用个别交流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加强人格魅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利用农忙实践启动学生创业创新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明显不足是所培养的学生创业能力欠缺,学生的就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扩招所带来的就业紧张,迫切需要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目前各高等农业院校虽然开展了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实训,但成效不明显,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创业培育偏晚,学生无法在毕业前掌握应有的创业技能,甚至有的学校将创业竞赛等同于创业教育。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教育起步过晚,扬州大学已经关注到这一点,并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引导提前在学生大一、大二阶段,特别是利用农忙实践这一实践形式开展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取得实质性成效。学生通过系统而完整的农业生产流程和管理的参与和实践,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希望和问题所在;通过农业战线创业成功人士案例的实践现场分析和引导,激发学生参与和开展创业实训,为学生的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曾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创新已经事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事,更是我国农业走向世界、迎接挑战的战略需要。开展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创新不可能凭空想象,需要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现、去创新。农忙实践是农业的完整微缩版,涵盖了农业的生产、科研、经营、加工和市场过程,是相对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农业全貌展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实践环节会产生不同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机会。多年的实践表明,充分利用农忙实践功能,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明显。曾经有学生在农忙实践过程中将人体抗病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导入到水稻中,让人们在日常食用大米的过程中,增强抵抗能力,该创意曾经参加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较佳成绩。因此,围绕农忙实践,学生可以在农业生产方式、技术管理、品种培育、栽培措施、病虫防治、生物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创新愿望和实现创新梦想。
五、体会与展望
打造特色农科人才,并非简单的农忙实践就能涵盖全部,利用农忙实践主要体现在农科大学生专业思想纠偏和巩固的提前,将内容繁多的实践内容适当前置开展,突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如果将现有的实践实习体系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必将更能发挥特色人才构建的作用。实践经验表明,加强和重视实践指导队伍素质、能力和制度建设,完善实践实训体系,对提升农忙实践效果至关重要。扬州大学在创新实践方式、突出人才培养个性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面对多重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需要就学生创业模式、创新道路进行探讨,在今后的办学道路上走出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充分利用各种实践资源,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精神塑造、研究出新、创新突破,为中国新型高等农业教育探索出新的方向。
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存在高等农业人才培养方面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如何在适应社会转型发展、跳跃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方面,需要转变办学模式、调整培养思路、加强学生实践场所投入与建设、重视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和素质建设、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按照国际化人才发展目标,建设好农科大学生实践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人才质量和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丽娟,杜建明,周树红.当代农科大学生培养与就业新探[J].中国农业教育,2005,(6).
[2]杜玉根.对农科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3-5.
[3]田爱民.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存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4):434-437.
[4]王丽娟,郭志宏,胡凯等.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3):150-152.
[5]张美俊,张景书.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研究[J].商业经济,2010,(04).
[6]马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8,(01):90-92.
[7]欧阳慧.阻碍农科大学生赴农就业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08,(02):145-146.
[8]蚁秀清,傅国华,韩立越.在校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以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为例[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13(02):96-100.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关键词】考研动机;影响因素;独立性检验
自1981年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26万人,近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始终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不过,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部分程度的下滑,尽管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但是,2016年的全国研究生报考,在连续两年的下滑之后出现明显的回升。其报考人数达到177万,比2015年增长7%,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赴美留学申请率也降低。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对象是四川省温江区四所高校即将报考201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大学生。四所学校为别为: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7份,回收率为93.4%。其中有效问卷416份,男性103人,女性313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纸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为预调查与正式调查两个步骤。预调查:通过50份纸质问卷在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随机抽样,为了检验问卷设计是否理,是否存在理解误区。正式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四个学校的考研自习室、图书馆等进行调查,目的为了保证样本的随机性,便于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报考情况
在416名调查样本中男性所占比例为24.8%,女性所在比例为75.2%。其中户籍为农业户口的学生所占比例54.1%,而跨专业考试的学生所占比例接近1/3,报考专业硕士的学生所占比例40.4%,报考学硕的学生占59.6%。报考院校情况:在416名调查对象中占63.7%的学生报考985或211高校,有18.99%的学生报考普通高校,除此之外还有17.31%的学生对于报考学校还处于未考虑的情况。
2.2考研动机及相关影响因素
对影响大学生考研的原因进行归类,可分为六大类。通过对各类原因进行频率统计得到图2。其影响程度的大小为:进一步完善知识〉就业困难〉提升学历〉受家人影响〉受朋友同学的影响〉处于换专业的考虑,其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与就业困难的影响程度之和超过50%可见就业困难与完善知识是大学生考研最主要的动机。为了进一步研究六类动机与性别、户口、是否为独生子女之间是否独立,即之间的相关性。因此选择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如图3所示。图上表明,性别与进一步完善知识、提升学历之间是有显著相关,而与就业困难等因素无关。同时也显示户口与进一步完善知识、提升学历有显著相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表明,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就业困难与性别、户口等因素无关,就业困难的程度取决于个人能力。
2.3影响报考专业和学校的因素
对报考专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显示调查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因此对报考专业的各个影响因素采用非参数统计分析,即进行均值比较分析,由上图可知,在四个主要的因素之中,均值的大小代表因素报考专业影响程度强弱。即因素所得均值越大,则对其影响程度越强。根据就业方向选择是对报考专业影响程度最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根据自己对口的专业影响程度居第二。而这四类因素的均值都在3.0左右,可见这几类因素是大学生在考虑报考专业时比较关注的因素。
通过对性别对报考专业的因素影响进行交叉均值分析,结果如上图所示。其中1代表男性,2代表女性。在男性中,根据兴趣选择考研专业的均值最大,其影响程度最为强烈,其次是就业方向。而在女性中,根据就业方向选择报考专业的均值最大,其影响程度对女生最为激烈。(图略)
2.4影响报考学校的因素
将影响报考学校的因素归为上图所示的五项因素,通过比较均值来分析其影响程度。各项因素的均值都超过3.0,反映了各类因素对学则学校时的影响程度较高。其中学校名气的均值最大,其次是专业排名。
3 总论
本次通过在四所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416个样本中男生约占1/3,户籍为农业户口的考生占54.1%,跨专业考试占30.5%,报考专硕占40.4%,大部分考生报考的学校集中在211或985高校。报考专业多为金融、会计、等一些热门专业,因为好的学校和专业有利于个人发展。其中专业硕士报考的比例达到40.4%,可见专业硕士在满足社会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的认可度的提高,越来越受人们青睐。专业硕士的培养成为满足社会对对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另一重要途径。
在考研动机的六项影响因素中,其影响程度依次是:进一步学习,完善知识〉就业困难〉提升学历〉家人的影响>朋友同学的影响〉处于换专业的考虑。其中完善知识与就业困难时最重要的两类因素,因为考研可以进一步加深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升个人能力,以便更好的实现个人抱负。同时对因素与性别、户口、是否为独生子女进行独立性检验,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与考研动机没有相关性,而性别和户口在进一步完善知识与提升学历中有相关性。而且在进一步完善知识这类因素,女性考生和非农业户口的考生表现更为明显。而在提升学历这类因素,男性考生和农业户口考生更为明显。可见女考研为了知识的学习,男性则更多的是提升学历。
在对男女性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均值分析,发现男女的侧重方向有差异。男性更为关注自己的兴趣,而女性则是就业方向。可见女性在选择专业是更为实际。而在影响报考学校的因素之中,学校名气是男女性都最为关注的因素。因为好的学校有更好的资源、条件。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过这些因素均值都大于3,可见其影响程度都比较大。
参考文献:
[1]耿德英,陈禄秀.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3(12):74-77
关键词:农业电气化 精品资源课 产学研合作 创新创业
一、背景
农业电气化专业是以研究应用电气技术、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农业、农村产业、农村电力系统和新兴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技服务。发展农业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和农业工程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拥有农业电气化专业的高校22所,其中高校级别特点不尽相同,有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也有以职业教育为特定点的实践型大学,其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都有很大的区别。纵观国内大学的农业电气化专业的培养模式,目前缺少具有鲜明特色,能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模式。笔者研究的重点即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并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模式,为我国农业电气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开拓出一条新路,供同类专业学习借鉴,同时也将为相关农业学科起到示范作用。
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要建设有特色的农业电气化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并且利用多种手段丰富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设立上,要有充分的自由度和强大的实践设施,保证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并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解决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竞争力方面,利用产学研合作和行业特点,进行针对企业和特定区域的就业模式。同时,培养具有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的农业电气化人才是电力行业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从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政策导向方面分析,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化,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的建设力度将转向中低压级别的农村电网。因此项目的研究方向――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工程实践能力及扎实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符合行业和社会需要,将具有良好的就业及应用前景。
二、农业电气化专业培养体系
1.多模式课程建设
农业电气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属于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范围,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的基本内容基本相同。在课程设置上为了突出农业电气化专业的特点,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专业课更偏向于电力能量计量系统及电力设备的装配制造。经过笔者研究团队多年潜心研究和不断完善,将电能计量和变电工程设计成为农业电气化最具代表性的课程,两门课程教材均是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拥有特色课程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利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模式成为了课程建设的关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利用资源课、微课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展开自主学习。专业所有课程都设立25分钟的微课,通过视频让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属性、内容、重点及考核方式,方便学生选修课程。同时专业核心课程建立视频资源课,课程课件和视频相配合,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听课。同时利用网络软件手段,实现学生网上提交作业、答疑、考核等。
2.实践环节建设
由于农业电气化专业的特点,学生实践教学实验等面临着一般为10kV的高压输配电环境,带电操作危险性高,同时实验设备造价较高。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热情,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环境建设采用以实际操作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结合的建设模式。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带电操作的危险,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的特点,使学生自主研发创新,针对专业所学和虚拟实验的条件,验证专业的相关设计。通过建设,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践环境包括了虚拟电工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中低压电网仿真实验室、变电站仿真实验室、微电网实验室、电能计量实验室、电力系统运行实验室等。通过系统的专业实验室,学生可以完成农业电气化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一系列工作。
3.产学研合作
纵观我国农电行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往的农电局正在与供电局合并,农电行业专属的就业市场已经不复存在,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自动化相关专业的竞争。面对如此就业情况,农业电气化专业建设必须通过合理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自身的特色,让毕业生具有特有的竞争力。首先针对保留了农电供电企业的东北、内蒙古地区,与相关农电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模式,设立校外培训基地,让毕业生可以提前进入相关岗位进行培训,了解企业文化,领会企业精神,掌握企业运行,让企业和学生做到相互深入了解,为就业双向选择打好基础。同时通过与相关装备制造业合作,丰富学生的就业口径。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环境,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将学生的相关设计和企业实际需求挂钩,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针对学生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可以利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进行转化,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双赢。
三、案例分析及结论
研究对象为农业电气化11年入学本科生,利用上述的培养体系对学生展开教育。经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在第八学期时,学生就业率为100%。有72%学生进入专业合作的相关企业就业,其余学生完成了升学和自主创业就业。经过四年的建设,两本教材被评为国家本科规划教材,一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成功申报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一个省级重点虚拟实验教学中心,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教研项目数十项。2014年农业电气化专业被评为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
综上所述,农业电气化专业建设必须从课程建设入手,通过丰富的实验实践环节建设,并辅助以专项有特点、有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才能为农业电气化专业创出一条有专业特点的建设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宪磊,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及发展探讨[J].科技信息,2010(29).
[2]许丽佳,康志亮,刘明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2010(6).
[3]郭喜庆,唐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教育的历史及现状[J].农村电气化,2009(10).
[4]郭喜庆,唐巍.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教育的历史及现状[J].农电管理,2009(10).
[5]许丽佳,陈松柏,康志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新模式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3).
[6]麦艳红.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6(8).
一、转变学生对农业专业的观念
农业专业是国家重点资助的中职专业,农业专业的学生可以享受免除学费等优惠措施。但农业专业的毕业生将来是“种地的”农民这一偏见在家长和学生的认知中是根深蒂固的。学生是学校培养的主体,所以转变学生对农业专业的观念,让学生接受农业专业,形成专业的认同感与成就感是学生能否学好专业、发展自我的前提。
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农业专业的培养方向。农业专业培养的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专业人才,是农业类的研究型人才,而不是普通农民。其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清楚现代农业专业的前景和发展未来。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耕作式生产是有根本区别的,现代农业正朝着多维方向发展,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和转型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农业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还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领会国家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鼓励个人或集体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对农业专业的学生也提供特别补助。最后,教师可以借助行业内的优秀榜样激励学生,袁隆平教授就是农业专业最好的代言人。
二、改革农业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分养殖和种植两个方向,专业课程内容较多,而且很多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识记。课堂教学如果仅靠教师口头传授理论知识,或划出重点让学生机械记忆,这种“为教学而教学”的传统模式与具有实践特点的农业专业教学是相违背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比如在农业专业生物学《细胞的分裂》的教学时,传统模式中教师往往是利用黑板作图或借助图片展示细胞分裂过程的图例。这些做法不但会消耗教学时间,而且作图的精确性与图片展示的局限性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并且静态的展示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制作成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每一个动态过程,辅以教师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
三、营造农业专业浓厚的专业氛围
专业学习是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的根本区别,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教师的讲授辅导。在学生、教师、学习时间等这些影响学习主要因素外,良好、浓厚的专业氛围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学生置身其中可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好的氛围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专业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专业氛围建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宿舍、实训场地等空间类的各个宣传阵地,精心设计符合农业专业宣传或展示的图片、标语、代表人物、行业信息等,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处处体现出浓厚的农业特色。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农业专业的专业特点布置教室。比如将教室内的盆摆绿色植物换成观赏类蔬果植物;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培育绿色植物布置教室。学生在充满专业特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专业。
四、加强农业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农业专业学生就业的对口率偏低,而且就业的稳定性差。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是为创业打基础的意识,促进其就业的稳定性。同时,加强创业能力教育也是职业学校教育价值的体现,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有着重大意义。
加强农业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融于平时的教学内容中去,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要摸索创业教育的培养方式方法,包括知识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典型报告等;再次,鼓励学生撰写创业计划书,并指导学生关注农业创业热点,帮助学生处理难点,理清创业思路;最后,学校和教师还要逐步完善农业专业学生创业基地,开发校内农业实训基地供学生创业尝试,解决学生创业起步难的问题。
关键词:增收 拓宽渠道 扩大就业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如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东阿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把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以推动农村工作转型为重点,转变发展方式,培植和壮大特色农业,加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传统生产经营向产业化方向转变,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一、关于制约农民增收的几点因素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水平不高
广大农民种植的农产品缺乏特色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少。大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规模小、加工粗、附加值低、无品牌,投入高、产出低,农民靠农产品增收难;精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缺乏,生产规模小,带动作用不明显。
2.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不完善
目前,农村专业化服务组织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效益差,合作社经济实力不足,经营手段落后,经营人才不足,农民参与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其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大部分农户还处于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状态,既形成不了整体规模,也不能使产销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利益最大化。
3.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影响农民增收
据调查,目前在家农民或者外出打工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绝大多数,高中文化程度者寥寥无几。广大农民文化素质低,缺乏利用农业科技知识增产增收意识,自然脱贫致富难。加之大部分农民受小富即安和重农轻商观念的影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缺乏敢闯、敢试、敢冒险的精神,导致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不能得到推广,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4.城镇化发展步伐不快
工业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不够,农民依靠二、三产业增收比较困难,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不广。农民还大多依赖于农业,仅局限种植、养殖业,这就使大量的过剩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产业聚集力不强,农民就地转移的程度不高等也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东阿县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几点做法
1.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1.1培植主导产业,加强优势产业基地建设
东阿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资源,以绿色、生态、有机、无公害为方向,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林业、畜牧、蔬菜、桑蚕”四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粮食,稳定50万亩优质小麦面积,申报注册“东阿小麦”地理商标,建设全国知名的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养殖、规模饲养,突破林下养殖,提高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无公害蔬菜已成为东阿农业的一大亮点产业,一批无公害蔬菜打响了品牌,闯出了市场。
1.2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社上连龙头,下带农户,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我县重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体系,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化、销售超市化、经营连锁化、加工链条化。同时制定出台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标准,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力争三年左右,使各类专业合作社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使70%的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6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和销售。
2.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2.1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就业
东阿县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就业信息沟通机制,组织工作人员提前深入各劳务输入地收集合适的就业岗位信息,为准备外出求职的农民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积极与本地各新兴企业进行联系,帮助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2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东阿县通过项目招标、基地认定的方式确定了三所学校和五所培训基地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服装缝纫与加工、产品包装等专业。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民的引导性培训中来。
3.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1数据来源
为掌握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有关教学需求的基本情况,设计了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教师角色、实践教学等内容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3至5月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开展了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问卷有效率93.08%。
1.2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从性别看,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文科专业,因此女生比例较高。从年级看,三、四年级学生均有涉及,其中三年级已学部分专业课程,而四年级已学完教学计划中的全部课程,均对专业课教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对调查内容作出真实回答。调查样本在性别、年级方面分布合理,具有较强代表性。
2基于教学需求调查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现状描述
2.1专业方向不鲜明、授课内容与“三农”结合度低
专业课学习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有重要作用,因此农经课程授课内容应穿插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举措。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授课内容比较陈旧,92.3%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中很少或基本没有聚焦“三农”问题。这一方面与教师个人学科背景、科研经历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学生、家长的就业意愿相关。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受传统的“跳出农门”观念影响,很多学生难以确立强烈的爱农情感、兴农责任、强农使命,不愿涉农就业;而更多地跨专业选择银行、保险、证券、投资、销售等工作。基于此,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定位于“农”,但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基于自身知识面、学生需求,较少地涉及“三农”内容,出现教师、学生“学农不知农”、“学农不爱农”现象,造成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技能特长与“三农”需求、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不明确的专业方向既影响专业特色凝炼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近3/5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学习对就业有帮助,但在对授课内容与教材关系的调查中,68.1%的学生喜欢教师讲课时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仅有3.3%的学生希望教师围绕教材讲授。
2.2专业课科目、学时设置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调查中有63.7%的学生认为农经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表现之一是专业课虽多但与农林经济管理相关的核心课程较少,如无“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课程;二是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或交叉,如《农产品营销》与《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对“农产品的界定”。有69.2%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时设置不合理,多数课程为48学时的理论讲授,仅有8学时甚至无实验或实习学时,所学理论知识难以通过实验形成有深刻印象的感性认知。
2.3教学组教学能力居中、师资素质满意度高
无论何种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设置,均要由专业教师去实施。关于教学组教学能力、师资素质的调查发现,73.6%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居中,但同时69.3%的学生对教师素质包括师德、责任感表示满意。反映出教师专业涵养、教学能力亟待提高,但教学中并未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关心。可见对于地处西部的农业院校而言,受师资培养经费、环境相对欠缺影响,教师仅能依靠网络搜寻相关教学辅助材料,难以开展有资金、时间系统支持的脱产进修或短期学习,造成专业教师知识面单一、视野狭窄,难以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传递到课堂教学中,制约教学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
2.4授课方式多采用讲授式,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意愿高
对于授课方式,有91.2%的学生认为当前专业课讲授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案例教学、互动教学采用较少。对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挥学生能动性的讨论式、互动式甚至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学生都已有一定认识,并分别表现出63.7%、56%的参与意愿。而对于能够实现形象、直观、生动教学的案例式教学,98.9%的学生认为其能够调动个体主动性,改变教师“独唱”局面,实现师生、同学共同探讨问题,不仅便于知识的理解与思考,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2.5多媒体教学使用较多,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将声音、图像、文字等集于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今天,能实现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情绪、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创造思维。调查中有71.4%的学生反映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用得较多,有65.9%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效果一般,有19.8%的学生甚至对其教学效果不满意,原因在于一是认为部分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教学中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忽视师生互动、交流,二是部分课件信息传递量过大,难以及时消化吸收。
2.6校内外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体系尚待健全
受经费、时间、学生管理等因素制约,农业院校普遍存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少、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少的现象。调查中有92.3%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缺乏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受此影响,尽管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环节,但却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习为实践教学中学分最高、学时最长的环节,但由于设在第八学期,与学生忙于求职、择业相冲突,致使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鲜有实习材料支撑,质量参差不齐。
3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对策
3.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调整专业方向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若无细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专业名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相比缺乏就业竞争力。目前,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行在第一、第二学年“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中国人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产业经济与贸易、食品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沈阳农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立了农村发展、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因此,认为甘肃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以培养既注重学生科研素质、实践能力及经管业务技能,又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新型农经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以现代农业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导向,设立“涉农”的农村发展方向与“非农”的企业管理方向,前者偏重于农业经济理论、政策研究,以学生继续深造为目标;后者偏重于管理实践,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就此问题的调查表明:若设置专业方向,39.6%的学生愿选择农村发展方向,而60.4%的学生选择企业管理方向。这对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激发学习意愿、满足学生个性与职业共同发展的需求有极大帮助。
3.2优化课程体系,加快教材与授课内容更新
在调整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应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应合理安排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比例关系,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或相互脱节。如农业发展方向应以“三农”为导向,课程设置应体现“农林为本、经管相融”,如开设农学概论、农业项目管理、农业政策学等与农村发展关系密切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实现三者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应更新、凝炼课程内容,结合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材、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形势。
3.3加强师资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素质与技能
专业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担任着指导者、协作者、反思者的角色,对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素养有极大帮助。因此,师资培养不仅应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硬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软素质的培育。基于此,在经费受限时,应通过内部培养如教研室活动、教学观摩、竞赛等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传帮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尽可能筹集培养经费,通过选送教师到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出国研修培养骨干教师,提升师资团队实力。
3.4改变教师认知,践行案例、自讲等多样化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获取的便捷,学生自主意识、知识面、视野日益开阔,在课堂上更希望有更多的双向沟通而非“被灌输”。因此,专业教师应改变传统认知中以师以教为主的“拉式”观念,实施有助于教学相长、将师生个人思考与集体智慧相结合的“参与式”方式,如小组讨论、课堂案例分析、学生自讲等。其中案例式教学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方向,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且案例研究较多的农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此外,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讲的方式也能极大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趣味性,不仅能使学生通过预先的扎实准备真正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增强查询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更能通过模拟、演练锻炼学生专业语言表达能力、改变自我认知、提升信心。
3.5规范多媒体教学,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横向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纵向深度挖掘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展示内容、调动学生兴趣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流程图、色彩、线条、图片、文字、音效等合理搭配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加深学生感性印象,改进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并识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是辅助教学,在应用时不仅应严格考核多媒体课件质量,更应考核专业教师授课能力,严防“教材搬家”、“照屏宣科”。
3.6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字】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就业岗位 车辆工程工资待遇
一、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自2016年以来,中国国内汽车市场销售速度提升接近40%,位居全球第一。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直接从业人员220万,相关从业人员达3500万。至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将会达到世界第一!车辆工程是一门追求精确、讲究细节,要求学生具有极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因此,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需要有两大要求,第一是工程实践能力,第二是专业创新能力。对于这两项能力,用人单位是非常看重的。如今的状况是企业抢着到学校来要人但学校没有足够的人。所以就业情况是非常好的。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显示,车辆工程专业整体的就业率为92.4%,位于“2016年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的第36位。
二、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都可以选择。比较理想的,可以到各种汽车主机厂,工程研究院,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如北汽,上汽,大众、北京汽车研究所等一些国内著名汽车研究所,长春一汽、武汉二汽、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奔驰、广州本田、长安福特等著名汽车生产企业等,都是毕业生的好去处。从事汽车的销售工作。汽车生产后,需要销售,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到汽车销售部门从事销售工作,有了一定销售经验后他们可能转向管理方向,比如升到销售总监位置。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不过要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般都需要较高的学历,一般都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三、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主要考虑的是研发设计,这个是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别人开的车是你设计的,那多有成就感?若你是研究生学历,那强烈推荐你做研发设计,作别的都屈才。国家扶植自主创新,近两年出的政策基本都是针对自主创新的,例如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是个很好的机会。很多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就到汽车生产企业从事汽车生产,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他们就可以转向汽车的研究与管理方向。
四、车辆工程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至2013年12月24日,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工资约为5000元,应届毕业生工资约为3500元,0-2年工资约为4300元,3-5年工资约为5300元,6-7年工资约为6800元,8-10年工资约为8000-10000元。近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会渐渐“热”起来。庞大的汽车市场急切需要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汽车、新型汽车设计开发人才的急切需求。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也在兴起,使得汽车行业与当今尖端科技紧联系在了一起,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范围也更加的广泛,涉及到汽车、机车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甚至还可能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想要成为一个专业的汽车人,这些“浅层次”的兴趣仅仅只是起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确定好自己的兴趣,发现并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大学的学习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有些企业抱怨学校提供的人才质量不佳,基本上就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毕业生不仅要学好自己专业,而且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更要重视课程设计与公司的专业实习,要把纯理论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锻炼初步设计的能力,检验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